茶树冻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28:29

茶树冻害范文篇1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茶树冻害范文篇2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冻害范文篇3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冻害范文篇4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冻害范文篇5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冻害范文篇6

关键词:茶树冻害;鉴别;补救;预防

1茶树冻害鉴别

茶树受冻过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首先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发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根部才受害枯死。茶树严重受灾时,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分出现水渍状伤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措施

2.1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后,部分枝叶已失去活力,因而必须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养骨架,扩大采摘面。一般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修剪程度的确定,要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修剪时间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遭受“倒春寒”袭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影响产量。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用轻修剪的方式,避免过重修剪,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要求修剪后立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施尿素450~600kg/hm2、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

2.3培养树冠

发生冻害后经过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若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则需要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当年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为“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法。

2.4扦插苗的补救

更换苗圃损坏的棚架和薄膜,将浮出土面的苗木用手轻轻插入泥土中,盖好薄膜,用土块压实边脚,在拱棚上覆盖1层遮阳网,防止雪后晴天,太阳光强烈照射,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另外,高山苗圃还可以利用山体或种植林带防御寒冷空气侵袭。

3茶园综合防冻措施

3.1培土保温

一至三年生幼龄茶树的茶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增厚活土层。具体方法是:将茶行间的土培到茶树行间隙中,并将茶树根际耙平,促使茶树向下扎根,保肥、保水、保温,促进植株地上部枝叶繁茂,增强抗寒能力。

3.2茶园铺草

一般而言,在成龄园茶棚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冬春季节提高土壤温度2~3℃,增加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3掌握好留叶时期

高山茶园的留叶时期与茶树冻害关系密切,秋茶后期留叶,因为过冬的时候叶质柔嫩,易遭冻害。留叶时期应在春茶末或夏初茶,这些叶子过冬时已经成熟,抵抗低温能力强,有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4肥水管理

在茶树生长季节,要加强肥培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以促进茶树健壮成长,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秋、冬季要重施基肥,尤其应注重有机肥施用,基肥施用应掌握“早施重施”的原则,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松土施足有机肥。有机肥可选用厩肥15.0~22.5t/hm2或菜籽饼2.25~3.75t/hm2,在3月上旬左右,也就是茶芽萌动时增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作根外追肥。

3.5设防风带

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在茶园周围栽植防风带,能够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和某些有害气体,提高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茶树安全越冬。高山茶园在迎风口种植防护林带,可有效地抵御寒潮袭击。另外,种植防护林后,对改良生态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均有良好的效果。

茶树冻害范文篇7

关键词:茶叶;气象灾害;直通式气象服务

1引言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北、铜仁市西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8°17′-108°48′,北纬27°35′-28°28′之间。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湿度较高),常常云雾缭绕,适宜绿茶发育,适宜作为优质生产茶叶的基地。近年来,印江县以新寨生态茶叶示范园(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生态茶叶示范园区之一)为载体,大力发展茶产业,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茶叶在生产、加工、制作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中,与气象条件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杨恕良等人[1]调查分析得出,贵州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有四个方面;谢仁波等人[2]通过研究,印江被划入优质茶叶种植的适宜区。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增多,自然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往往十分巨大。所以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气象服务,就非常重要了,及时的预报预警信息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服务,有利于茶农搞好灾害防御,适时趋利避害,保障茶叶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前人已经有很多研究,例如汪元霞等人[3]阐述石阡苔茶生长环境及其发育阶段的气象灾害,对影响苔茶生长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关防御措施,从而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适应印江县茶叶生长季的温度、降水及光照条件和影响园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针对不同季节的气象灾害制作不同的产品,提出合理的有益的建议,进而把直通式服务在新寨农业园区落到实处。

2资料与方法

(1)因园区的自动站于2016年底才建成,所以在分析园区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时,采用的是距园区10公里的印江县部级自动站1961—2016年观测资料;(2)茶树各发育期资料来源于印江县茶叶局;(3)对于贵州山区,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降水需先转化为土壤水,再供农作物吸收利用以及蒸发消耗。所以本文在统计生态园区茶叶的干旱采用的是古书鸿[4]等的基于土壤含水量模拟的贵州山区旱地农业干旱监测方法。

3茶叶的农业气象指标

3.1有利气象条件。园区海拔800-1000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空气清爽,常常云雾缭绕,有长流不息的山泉水,是有机茶生长的天堂。年降水为1110.2mm,年平均气温为16.8℃,既无高温热害,自1961年也未出现过<-9℃的极端低温,被划进特级绿茶适宜种植区和优质茶叶最适宜种植区[2]。园区土壤温和、湿润,多云雾,日光照射温和,及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3月平均温度8.1℃,上旬初日平均温度型上升到1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有利于春茶的萌发和早春茶的采摘;4月上旬至5月中旬,10℃以上活动积温925℃左右,日照164小时左右,降水量254毫米左右,茶叶生长快,是春茶采摘的旺盛期,可采摘大量优质的毛峰和翠峰等绿茶;5月下旬至8月上旬,10℃以上活动积温2100℃左右,日照420小时左右,降水量510毫米左右,是夏茶的采摘旺盛期;8月中旬至9月底,10℃以上活动积温1200℃左右,日照260小时左右,降水量190毫米左右,适应秋茶的生长和采摘。3.2不利气象条件。茶树在生育期间,由于天气、气候的异常,其枝叶往往会受到伤害,最终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严重的可使茶树地上部分或全部死亡。经统计,影响园区茶树的主要气象灾害天气有冻害、霜冻、倒春寒、雹害、旱害和暴雨洪涝天气。3.2.1冻害。茶树的冻害,常发生在下列的气候、天气条件下[5]:一是深秋季节,当日平均气温为0℃以上的时候,有强寒潮南下,气温猛降,然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迅速回升,此时的茶树因为还没有经受低温抗寒锻炼,难以适应气温陡变,会导致叶片部分或全部出现冻害,严重时,也可使茶树树皮裂伤,枝干冻枯。二是在严冬的强冷高压长期控制园区,超过了植株所能适应的范围,也将出现茶树冻害。最为典型的是:2008年,我县历经低温雪凝灾害,使全县有40%的茶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甚至有的茶树被冻死了。3.2.2霜冻。霜冻对茶树的危害相当大,如果发生在芽叶的伸展期,直接影响春茶的产量。统计显示:56年中,共发生霜日650天,平均每年11.6天,以元月天数最多为266天,占40.9%,12月204天,占31.4%,2月116天,占17.8%。历年最早初日为11月9日,最晚终日为3月28日。平均每年无霜期为297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园区海拔高,发生霜冻更为严重。3.2.3倒春寒天气。倒春寒天气过程期间,茶芽停止生长,叶片生长缓慢春茶采摘推迟,次数减少,优质茶叶产量降低。统计显示:56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过程22次,平均每年0.4次;一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过程最多是2次,仅2年.发生在三月下旬的有20次,气候概率达91%,有2次发生在四月上旬,概率为9%,四月中下旬没有倒春寒天气过程。以3-5天的较多,共16次,概率为73%,6-8天的有5次,概率为23%,>8d,仅有一次,为1996年3月的9天。3.2.4雹害。县内有四条冰雹路线,糟糕的是全区正位于第三条路径上:由梵净山附近的茶园经洋溪、新寨镇到思南县境内。统计显示:56年中,降雹24次,发生在2-5月和11月,以3月10次为最多,11月和6月分别出现1次,结合各种资料分析,园区雹灾远高于上诉的县城情况。降冰雹会打断茶树嫩梢、枝条,打碎鲜、老叶片,使茶叶受灾减产。虽然通常茶园遭受的雹灾,其范围不广,时间短,但它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毁灭的。3.2.5旱害。3.2.5.1冬旱。冬旱常使茶树秋梢的芽、叶受害,轻则使冬芽发育不良,春芽瘦弱稀疏,重则芽、叶青枯干死。统计显示:56年中,出现干旱11次,平均每年0.2次,以轻旱为主,占72%,其余28%为中旱。3.2.5.2春旱。春旱对春茶的萌发不利。统计显示:56年中,出现干旱11次,大部分都是轻旱,占82%,危害较轻。3.2.5.3伏旱。印江县每年7月中旬到8月底,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抬影响,形成高温、无雨、干燥的伏旱天气。此时是茶树生长的旺盛时期,有时茶园的地表温度可以高达40℃以上,茶丛表面叶温也可以达到35℃以上。这时茶园内蒸腾、蒸发很强,土壤水分和茶树植株内的水分散失得很快,收支难以平衡[5],从而损坏茶树。统计显示:56年中,园区夏季气候中无旱的年份仅9年,出现干旱76次,平均每年1.4次,其中重旱占16%,中旱占27%,轻旱占57%,且在2013年出现了特重旱,导致茶树叶片枯黄,甚至有的幼龄茶被晒伤干枯,严重影响了夏茶的产量。3.2.5.4秋旱。印江秋旱多使得秋茶量少质差,统计显示:56年中,秋季气候中无旱的年份仅9年,出现干旱91次,平均每年1.6次,其中重旱占1%,中旱占25%,轻旱占54%。3.2.6暴雨洪涝暴雨洪涝会给平地或谷地的茶叶带来很大的危害:茶树遭淹后,会造成茶树新梢蜷缩,焦枯等,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树,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统计显示,56年中(1969年由于政治原因,缺资料)除1966、1968、1989、2013年共四年未出现暴雨,其余51年共发生165次,尤以1963年7天暴雨为最多,平均每年3次。

4园区茶叶的直通式服务的研究

首先,印江县气象局及时收集、更新园区内茶叶合作社、种茶大户、茶企业以及园区的生产决策者等95%以上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QQ群、微信群、不定期走访、深入田间地头等)与他们建立“直通式”联系,和探讨他们的气象服务需求与重点;接着和茶叶局的研究专家以及茶园内的农民专家合作,探索出园区气象服务的思路,制定茶园茶叶的周年服务方案,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最后利用网站、电视、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农业气象信息员等多种渠道产品,解决直通式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践服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对园区的茶叶生产开展了气候评估,提醒茶农选良种、泽优地;第二、加强茶园的长势监测和预报,主要做法是:LED滚动带有针对性建议的常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重点做好茶叶整个生育期的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第三、开展灾中、灾后气象灾害评估,指导农户进行自救,减少损失;第四、定期和不定期深入茶园,开展茶与气象的知识宣传。4.1选良种、合理规划种植地。选种时尽量以本土茶树为主,因为它已经经受了自然的选择,适应了印江的环境,而且还具有它特有的文化底蕴。但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日益多元化(如汤色、香气、味道等),对茶叶的稳产丰产,有更高的要求,茶树的品种的选育,也日益增多。在引种时,要选取与园区相似的农业气候条件的地方的品种,在气象因素主要考虑气温和降水条件(反映在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因为茶树的经济价值最高的部分是水分含量最多的嫩梢嫩叶。无论本地的优种扦插还是引种,种植时间、种植地方和种植密度都要考虑园区的气候特点:时间上避开干旱季节,最好在雨季或雨季来临之前;种植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丘陵山地或高山下部连片集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结构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为宜[3];同时要确定比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尽可能保证每棵茶树都能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4.2全年覆盖,做好茶叶整个生育期的直通式气象服务。4.2.1做好园区的干旱长期气候预报。干旱天气来得缓慢,临界不明显,容易疏忽,但其对茶叶造成的灾害却很大,防旱抗旱早准备:一是用数据把“印江年年有旱,不是大旱就是小旱”这一实况反馈给茶农,鼓励有条件的合理布置喷灌设备;二是建议园区规划办重视园区周围的绿化;三是建议茶农及时关注气象局的干旱长期气候预报,科学用水;四是在干旱期间,气象局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茶农要加强茶园灌溉,利用铺覆盖物等一切可能的措施进行抗旱.4.2.2春茶(3月至5月)期间,强化茶园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预警。众所周知,春茶是当年茶叶生产中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季茶叶。同时,春季也是灾害天气多发季节,所以春茶期间的气象服务是整个生育期最重要的时段,服务时不但要分析前期园区的气候实况特点(是否有冬旱的发生,是否是暖冬等),强化预报,及时预警,重点做好春旱、倒春寒、霜冻、冰雹气象灾害的保障服务,同时还要结合这个时期的物候观测,做好采摘期的个性服务。4.2.2.1防范“前春暖,后春寒”的“倒春寒”天气,做好冬季气候评估及春季趋势预测前面统计显示,园区历年倒春寒灾害较轻。但若遇上“前春暖,后春寒”的“倒春寒”天气,会使已发芽的茶叶大面积芽叶受冻变红,部分枝叶失去活力,进而影响了茶叶品质,还影响了茶叶产量,从而严重影响茶叶的经济效益,推迟春茶采摘时间造成春茶减产。这期间,重点关注园区自动站监测的温度指标,做好冬季气候评估及春季趋势预报。当遇上“暖冬”,每次冷空气过程预报是园区的服务重点。在冷空气来临前,把服务产品送至茶农手中,并提醒茶农要因地制宜,提前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例如:1、蓬面覆盖,即在低温天气来临前,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行蓬面,可以防止叶片受冻和干寒风侵袭造成的水分过度蒸腾。2、熏烟防冻,即借助烟幕防止土壤和茶树表面失去大量热量,起着“温室效应”的效果。4.2.2.2警惕晴朗天气或冷空气过后天气状况,及时霜冻预警前面统计显示,园区霜冻灾害较重,对茶叶的危害也较大。印江的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过后,风小云少的晴朗天气的夜晚或清晨,而且霜冻的防御通常只是在发生前几个小时或1-2d的短暂行为。所以此时服务的关注重点是密切监测园区的天气实况,及时霜冻预警,并提醒茶农做好防范措施,例如1、在茶园中喷水,是最好的方法之一;2、在茶丛上直接覆盖稻草、草帘或其他防寒保护物,是茶区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4.2.2.3重“防”冰雹,及时在园区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由于茶园正处于冰雹路径上,每年2-5月的冰雹灾害相对较重,对茶树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也超过冬季冻害和春寒程度。但目前园区最有效防雹方式是:密切监视对流性天气,在冰雹来临之前,利用气象局的流动防雹作业车和园区已经建成的固定人工防雹作业点,采取流动作业和固定防雹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同时建议茶农在茶区周围增加地面绿色覆盖,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地面增温幅度,从而减弱近地层的对流,相对减轻冰雹的危害。4.2.2.4为茶农安排采摘期制作农用天气预报。春茶经济价值最高,但它的采摘和冬末春初的气温有非常大的关系,每年的采摘期是不同的,过早或过晚采摘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根据本地历年茶树历年开采期与积温资料分析得出园区的开采积温指标:春芽萌发至第一次采茶约需>0℃积温500-700℃,温度适宜,两批采摘期需>0℃积温170-380℃。服务中,气象局可以参考上诉指标制作茶叶开采期适宜指数预报。4.2.3夏、秋茶采摘期(6月至9月),要做好强降水的短时预报。这段时间是降水多发期,要竭尽全力做好每次暴雨的预报,过程前,结合前期降水实况,对园区影响作出预评估,形成产品,送至茶农手中,并提醒茶农:在大雨和暴雨来临前,开好茶园的腰沟、围沟,排水拍泽;发生洪涝后,须及时在田间挖沟排水,排涝后要进行追肥、中耕培土,促进茶叶的健壮生长.4.2.4茶树封园期和休眠期(10月-翌年2月),要做好防虫防冻工作。封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茶园管理措施[7],封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来年茶园病虫害发生基数。该时期加强土壤管理,为根系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促进来年春茶提质增产。同时,冬季茶树害虫及各种病菌的活动能力弱,抵抗力差,此时进行病虫防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封园工作要在11月底结束。要开始茶叶的防冻工作:茶农要关注气象局的寒潮预报预警信息,争取在寒潮来临之前,要完成以下工作:1、施肥培土,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施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在茶树基部培入厚度达10厘米左右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2、行间铺草。可利用柴草、稻草、秸秆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3、蓬面覆盖。对于幼龄茶园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期达到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的目的[6]。4.3及时开展茶叶气象灾害的预警评估,指导茶农自。目前,应对和防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方面仍有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印江县气象局在茶叶气象灾害的预警评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针对灾前、灾中和灾后的评估结果,制作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或和自救方法,并打印成小册子,送到茶农手中。4.4强化科技支撑和宣传引导。印江县气象局和茶叶局合作,定期和不定期深入茶园,和茶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他们送去茶叶生长知识和气象灾害防御材料,如茶叶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的防御,即让他们明白要科学种茶,要用气象预报预警知识指导生产和防范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提取茶农的真正气象服务需求,接收他们好的建议,进而指导气象局的服务产品。

5结论

(1)园区土壤温和、湿润,多云雾,日光照射温和,及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2)冻害、霜冻、倒春寒、雹害、暴雨洪涝和旱害等气象灾害天气是影响园区茶叶的主要气象灾害。(3)印江县气象局研究出园区茶叶的气象服务产品,对园区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作者:方启云 代瑞华 秦仁艳 徐大红 刘德灿 黎凌云 喻义军 单位:1.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 2.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 3.铜仁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1]杨恕良,黄肇玉.贵州省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J].中国茶叶,1984(04):37-39.

[2]谢仁波,田海,储晓春.铜仁地区优质绿茶气候区划[J].贵州气象,2010(S2):138-140.

[3]汪元霞,钟华,安承德,刘进.石阡苔茶园区气象灾害及防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6+6746.

[4]古书鸿,胡家敏,古堃,张波,谷晓平,陈中云,徐永灵.基于土壤含水量模拟的贵州山区旱地农业干旱监测方法[J].干旱气象,2017(01):29-35.

[5]李倬,贺龄萱.茶与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茶树冻害范文篇8

论文摘要发生在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江苏特色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灾情发生后,通过半年内持续对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低温雨雪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以了解雪灾后防灾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应对同类灾害积累经验。

2008年初,江苏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9亿元,约占整个直接经济损失的50%。灾害发生后,江苏省气象部门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气象服务工作中,就灾害过程对农业生产影响,加强了跟踪气象服务工作,尤其在之后的半年内持续对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低温雨雪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了解雪灾后防灾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应对同样的灾害积累经验。

1低温冰冻雨雪天气过程概况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出现了20多天的持续低温天气;期间共有4次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10~13日、1月15~22日、1月25~29日、2月1~2日。其中1月10~13日是我省2008年的首场降雪过程,降雪主要集中于苏中和苏南,部分地区达到大雪标准;1月15~22日全省出现连续1周的阴雨雪天气,淮北部分站点出现暴雪;1月25~29日全省出现暴雪天气,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5cm以上,降雪最为严重的江淮之间南部和苏南地区,积雪深度为20~40cm,雨雪量为21.0~61.5mm;2月1~2日淮河以南地区再次出现降雪,沿江和苏南雪量达大到暴雪,新增积雪深度大于5cm的有25个站,大于10cm的有7个站,积雪最大的深度达19cm。1960~2007年江苏共出现4次严重的区域性暴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64年、1984年、1989年、1991年,此次暴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积雪深的特点,严重程度仅次于1984年[1]。

2雪灾对江苏特色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色农业是为适应市场要求,利用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将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目前,江苏主要有大棚温室蔬菜、茶叶、果树、珍稀苗木、名贵花卉、特种养殖等[1]。雪灾后主要危害如下。

2.1总体影响概况

倒塌园艺设施大棚4500hm2,损失5.4亿元;观赏苗木及果树折压2600hm2,损失8000万元;露地蔬菜受灾33300hm2。倒塌畜禽舍3.2万间,受损面积100hm2,死亡生猪5131头,家禽85.5万只,奶牛87头,羊1014只。33300hm2的林苗严重冻损,20000hm2的竹林压断,40000hm2的新造林被压断和严重冻害,133300hm2的成片林冻损。

2.2具体影响情况

2.2.1棚栽蔬菜。2008年1月25~29日的暴雪过程,损坏了大量的简单设施大棚,部分金属结构的大棚,由于抗灾措施不力,也损失严重。据调查,相同材质的大棚,抢救及时的大棚完好无损,棚内植物长势正常;而未能及时除雪的大棚,多数中部倒塌,甚至全部倒塌,棚内作物绝收。持续性降雪带来的持续低温和缺乏光照,蔬菜大棚内形成严重的低温、高湿、弱光小的气候环境,冻害严重,形成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以番茄为例,往年2月中旬已经结出第1茬果子,而2008年同期不仅还未挂藤,大部分还需要补苗,投入增多,收成降低,损失惨重。全省蔬菜产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2.2露天蔬菜。根据当时对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蔬菜基地的调查,白菜全部受冻严重,有些白菜外层叶片霉变发红,根部腐烂,不能食用。从总体上来说,由于处于室外自然环境中,青菜、芹菜等大部分露天蔬菜受冬前的低温训练,处于正常的越冬期,受冻后叶片有发黄的现象,但冻害较轻。雪后,随着温度回升,长势恢复较快。

2.2.3茶树。雨雪冰冻对碧螺春茶树的直接伤害并不大,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少数树枝被压断。因为传统的碧螺春是小叶种茶树,树型低矮,而且绝大部分是果茶兼种,果树高大,无形中为茶树撑起了保护伞。从实地调查看,苏州东西山一带的茶树被直接压垮的较少,只有一些幼年茶树树枝被积雪压断。二是出现“焦头”,雪落在茶叶上,叶芽中的液泡被冻坏,叶绿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发出来的芽头因此变成铁锈红色。这种现象,茶农称之为“焦头”,2008年出现的“焦头”比往年多1倍。气温和地温的持续偏低,使茶叶生长变缓,叶芽萌动时间推迟,相应的茶叶的开采期也推迟。2008年碧螺春开采期是3月22日,比往年晚了近半个月。由于2008年3月后的春季温度基本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没有陡升引起疯长和“倒春寒”使茶叶受冻的情况出现,昼夜日较差大,对茶叶品质十分有利,使2008年碧螺春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反而好于近年。

2.2.4果树。苏州特产白砂枇杷属亚热带常绿果树,秋冬开花,幼果越冬,初夏果熟。幼果在≤-3℃低温时易受冻。2008年初的历史罕见的连续暴雪和低温冰冻天气,一方面积雪压断树枝,另一方面冻害严重损害了花和幼果。根据调查了解,苏州白砂枇杷的集中产地——东山和金庭(西山)两地的地产枇杷受灾严重,山头的枇杷果略好,损失在一半左右;平地由于冷空气沉积,枇杷花和幼果的损失比例高达80%,2008年苏州的枇杷减产近一半。越冬期罕见低温冰冻雨雪,使常州市杨梅树机械损伤严重,杨梅树枝折断,主枝劈裂甚至主干被压倒,其中幼年树受冻最为明显,严重者整株冻死,从而导致2008年杨梅产量明显减少。杨梅开花期遇暗霜,花芽萌动期偏迟,花量较去年明显偏少,再加上果实发育期大风频繁,造成枝条折断,果实掉落率高。据调查,2008年杨梅挂果数明显比去年少,收获期也较往年偏晚,造成杨梅减产。

2.2.5特种养殖。据调查,2008年蟹苗第1次脱壳在4月10~20日,第2次脱壳在5月15~25日,比往年迟10d左右,第2次脱壳时死亡率较高。蟹苗4月29日前后放养,目前个体大小为2~3cm,生长量比往年明显偏迟。这主要是因为蟹苗的生长发育受积温、营养吸收的影响较大,雨雪低温冰冻天气使蟹苗体质普遍较弱,加之4月份积温比往年偏低,光照偏少,阴天日数有19d,水温偏低,从而导致蟹苗的生长发育变缓。雪灾过程中在沿海地区由于受大风影响,使沿海紫菜养殖户受灾严重。连云港市近6670hm2紫菜均不同程度受损,一排排网帘被风浪打散,大片的紫菜被风浪从网帘上扯下来后随海水冲上了海滩,在连云区西墅海岸边,海水被紫菜染成了墨绿色。在连云区连岛、西墅、大板跳等处的海岸边,被风浪拔起的毛竹聚在海水中,因在海水里受到猛烈的磨擦,其中1/3不能使用,紫菜损失3000~4500元/hm2,损失共计约2000万元。

3结论

(1)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江苏危害严重的是特色农业,由于蔬菜大棚、园艺设施发生倒塌,导致棚内反季节蔬菜作物受冻,局部甚至绝收。持续的低温寡照,减弱大棚增温效果,棚内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产量明显降低。低温还导致果树、蟹苗生育期推迟,产量下降。

(2)雪灾后,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之特色农业关系农民自身利益,损坏设施的修复进展较快,作物灾后恢复生长快。入春后气温稳步回升,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再加上未发生严重“倒春寒”冻害,有利于特色作物的春长春发,有效地弥补了前期生长的不足,从而减轻了部分损失。

(3)加强灾后田间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是降低损失的最有效途径。大棚蔬菜通过加盖地膜、晚上外盖等保暖增温措施,提高棚温,加快植株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了产量。果、茶树受灾后通过及时修剪受冻枝叶,及时补充速效肥料,促其尽快恢复生长,明显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损失。

(4)要加强减灾防灾技术研究,提高应对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茶树冻害范文篇9

1、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的领导。在防寒抗冻灾工作期间,安排带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保证政令畅通。

2、加强灾情的调度。及时收集、核实、上报灾情信息,迅速反映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等情况,坚持日报制度,每天9上午点前将最新情况上报到厅防寒抗冻工作指挥部。春节期间加强应急值守,安排带班领导和专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重要情况随时上报。

3、加强技术指导。继续组织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根据农作物种类和受害程度,进行分类指导,逐项抓好灾后恢复生产措施的落实。指导农民及时修复毁损的大棚等农田设施,除雪除冰,清沟排水,补种改种短季速生蔬菜,发展营养土(液)快速育苗。协调解决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苗)、肥料、农药、农膜的调剂调动问题,确保物资、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促进灾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4、提前做好谋划。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相关信息,引导受灾农民提前做好恢复生产和改种补种的准备工作。同时,组织技术专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受灾情况,研究制定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予以。

二、技术措施

(一)油菜灾后技术措施

1、清理沟渠,保持沟渠通畅。雨雪天后,对田外、田内所有沟渠逐渠逐沟进行排查,没有完成渠道和“三沟”清理的,要尽快完成,堵塞了的要及时重新清理,确保沟渠通畅,减轻渍害。

2、看苗追施。冰雪天气结束后一周内增施肥料,长势好的一类苗酌情施用3-5kg复合肥,对二、三类苗可亩施尿素3-4kg加复合肥3-4kg,以促进油菜尽快恢复生长。

3、防好病虫。随着气温升高,加上田间湿度大,病虫为害加重。尤其是加强菌核病的防治。可选用克菌灵、使百克。兼治蚜虫每亩次可加吡虫啉类杀虫剂20克,为确保防治效果,做到用足药量,兑足水量,均匀喷雾。

(二)蔬菜灾后技术措施

1、开沟排水。融冰化雪时,要及时开沟清除积水。

2、抡播短期蔬菜。要利用受灾后到下一茬移栽前的空田时间,播种一茬叶菜类蔬菜,增加收入。

3、加强幼苗管理。对茄果类小苗,在灾后3-5天后,及时打1-2次农药,防治病害严重发生,在保温措施条件下,注意通风换气,增加光照,追施一次0.5%复合肥,以利幼苗恢复生长。

4、加强越冬蔬菜管理。对受冻的越冬蔬菜,灾后3-5天后加强田间植株管理,摘除病叶、烂叶,整枝、及时施肥,加强防病。逐步使其恢复生长。

(三)柑桔灾后恢复措施

1、消去积雪、处理伤口。要及时摇去树上积雪,前期冰冻较厚的树不可强行摇树,以防损伤树体。冻裂劈开的枝杆,先用涂凡士林与托布津1︰6混合剂消毒,封口,然后,将受伤枝条撑起复位,用胶皮包裹垫底,用铁丝绑紧固定,待伤口愈合牢固后,再解除铁丝。

2、适时修剪。对枯死桔叶要及时摘除,要尽量保护好叶;对冻死枝梢、主干在确定冻死部位后(一般在冻后15-30天左右,用小刀削开枝表层,如有异味即表示已受冻),及时将死枝(干)从健康部位上剪(锯)掉,要尽量保留未冻死部分。

3、及时中耕排水。要提早做好中耕松土工作,引根深扎。入春以来雨水较多,要及时排除积水,以利根系生长。

4、合理施肥。应早施春肥,促使新梢萌发和健壮生长。施肥要以水带肥,勤施薄肥,3月上中旬对受冻树松土施肥,深度10-15厘米每株人粪尿5-10公斤,加尿素0.5公斤与细土拌匀后施入。在3月底-4月初补施一次速效性肥料,促进梢叶的生长。根外追肥宜在新叶展开后进行,可用0.2%至0.5%的尿素溶液进行数次叶面喷布。五六月要看树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夏秋季要做好抗旱工作。

5、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螨类、潜叶蛾、凤蝶及炭疽病等危害嫩叶新梢的病虫,应加强检查,及时防治,控制暴发性为害。采取主干和裸露大枝刷白等办法,预防日灼。在萌芽前后和9、10月用浓碱水(碱:水1:4)或多菌灵、托布津喷施或涂洗病处2-3次,涂前要刮去病皮,预防树脂病。

6、疏花疏果,控梢抹芽。受冻较重、落叶量较多的结果树,为了确保树体的迅速恢复,春季对一部分结果母枝及着果率低的花枝进行疏剪,减少花量。在生理落果停止后,着果过多的要进行疏果。对过多的梢芽,要及时抹掉。

(四)茶园灾后恢复措施

1、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常用的冻害后补救措施之一。按茶树受害程度分别对待: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来清理蓬面,以利茶芽萌发。修剪程度宁轻勿深,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台刈。及时剪去受冻部位,以促进新梢萌发。经过台刈的老茶树,抽发甚多枝条,还应进行疏枝。

2、浅耕施肥。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锄草,结合追施速效氮肥,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冻害给茶树带来一定的创伤,应及时进行浅耕施肥。春茶萌芽期冻害发生后,在整枝修剪的同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3、培养树冠。受冻茶树由于上层叶片被冻伤春茶开采时间可能会推迟一点,因此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既有利于养好树冠,又可多采高档名优茶,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受冻重的,经整枝修剪或台刈,当年着重培养树冠,不采、迟采或轻采,以培养丰产树型,待树势恢复后再投入正常采摘。

(五)花卉灾后恢复措施

1、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常用的冻害后补救措施之一。按植株受害程度分别对待:对冻害程度较轻的植株,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来清理植株,以利于芽的萌发。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及时剪去受冻部位,以促进新梢萌发。

2、浅耕施肥。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锄草,结合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补施磷钾肥,使植株迅速恢复生机,提高植株抗寒和抗倒伏的能力,促进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冻害给植株带来一定的创伤,应及时进行浅耕施肥。

(六)畜禽灾后恢复措施

1.防寒保暖。立即检修圈舍,做到顶不漏风雨、四壁无缝隙、地面铺垫草。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畜禽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户)要抓紧时间购买发电机备用,建立寒冻灾害的应急机制,防止春寒造成的损失。

2.搞好卫生。做到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

3.精心饲养。由于气温低,畜禽体内热量和营养消耗增加,采食量也会增加,因此应加喂一些玉米、谷物、麦类等含能量高、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饲料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水拌料要用清洁的温水拌,随拌随喂,不要饲喂冰冻的饲料。饮水应饮用清洁温水或井水,保证畜禽吃饱饮好,避免夜间饥饿。

4.严格消毒。畜禽圈舍要常消毒,药液应现配现用。圈舍常规消毒要定期进行,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周1次。

5、保持舍内适宜环境。蛋鸡:保持室内适宜环境,一般环境温度为13℃~21℃,鸡舍内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0%,要经常清扫笼下的鸡粪,可铺一些炉灰以吸潮。在强调保温的同时,不可忽视通风换气,确保舍内空气清新。要注意用人工光照补充天然光照的不足。奶牛(奶山羊):晚上应及时将奶牛(羊)赶入圈舍内过夜,要注意防止冻伤乳头或体能过多消耗。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羊)、新生犊牛(羔羊)、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此外,奶牛(羊)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在天气良好的时间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5℃-25℃,可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坚持刷拭牛(羊)体也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各种饲料都要防止结冰,青贮饲料最好在中午时间喂给。生猪:可将分散饲养的猪合群饲养,饲养密度比夏季增加30%至50%左右,猪多散热量增加,亦可提高舍温。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坚持喂一顿食,防止料水结冰最好喂给干料、温水。仔猪: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能量贮备有限,抗寒能力差。因此,必须采取加温措施。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日龄为28—32℃,8—30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6、做好消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各县区兽医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对所辖区域进行检查,并指导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组织养殖场(户)及时处置死亡畜禽,对在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因病死亡的动物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采样检测。同时,要指导灾区养殖场(户)做好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冰雪融化后,对所有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7、要加强疫情监测和补免工作,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各级兽医部门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要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做好抗体检测,对抗体达不到要求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防止疫情发生。

8、强化检疫监督,严防病死畜禽流出。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对畜禽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要加大对农贸市场、冷库等经营、贮藏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要及时果断处理。加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采取措施,确保持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快速通行,确保进出灾区的动物及其产品及时调运。

9、加强应急准备,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各级兽医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要求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进一步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组建应急预备队,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程序,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能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置突发疫情,防止扩散蔓延。

(七)水产灾后恢复措施

1、及时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及时清除积雪和结冰,保证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育苗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的保温防冻工作。

2、提高池塘水位,对低水位池塘增加蓄水,尽可能保证有效水体深度在2米以上,有条件的可引入地下水或工厂余热水。

3、做好病害防治,及时捞出养殖水体中的死鱼,避免死鱼污染水质。对冻伤的鱼及时进行治疗或起捕出售,防止冻伤后水霉病、小瓜虫等病害的发生。加强病害监测,防止发生爆发性病害。

4、加强生产管理,科学投喂,适当增加蛋白质营养,尽量减少拉网等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的操作,坚持早、中、晚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检测水体的溶氧状况,及时采取补水换水、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措施。

5、及时检修设施设备,尤其是繁殖设施的检修恢复工作,并联系有关部门及时恢复和保障供电、供水。

6、交通恢复正常时应及时将存塘商品鱼起捕出售,空塘晒池,清塘消毒,为春季放养做好准备。

7、及时做好亲鱼的补充选育工作,尤其是四大家鱼亲鱼要选用长江品系良种。

8、做好苗种生产和余缺调剂,调运准备工作,保证养殖生产需求。

9、积极帮助灾害损失严重、经济困难的养殖户解决困难,尽快恢复生产。

茶树冻害范文篇10

1、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的领导。在防寒抗冻灾工作期间,安排带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保证政令畅通。

2、加强灾情的调度。及时收集、核实、上报灾情信息,迅速反映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等情况,坚持日报制度,每天9上午点前将最新情况上报到厅防寒抗冻工作指挥部。春节期间加强应急值守,安排带班领导和专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重要情况随时上报。

3、加强技术指导。继续组织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根据农作物种类和受害程度,进行分类指导,逐项抓好灾后恢复生产措施的落实。指导农民及时修复毁损的大棚等农田设施,除雪除冰,清沟排水,补种改种短季速生蔬菜,发展营养土(液)快速育苗。协调解决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苗)、肥料、农药、农膜的调剂调动问题,确保物资、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促进灾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4、提前做好谋划。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相关信息,引导受灾农民提前做好恢复生产和改种补种的准备工作。同时,组织技术专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受灾情况,研究制定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予以。

二、技术措施

(一)油菜灾后技术措施

1、清理沟渠,保持沟渠通畅。雨雪天后,对田外、田内所有沟渠逐渠逐沟进行排查,没有完成渠道和“三沟”清理的,要尽快完成,堵塞了的要及时重新清理,确保沟渠通畅,减轻渍害。

2、看苗追施。冰雪天气结束后一周内增施肥料,长势好的一类苗酌情施用3-5kg复合肥,对二、三类苗可亩施尿素3-4kg加复合肥3-4kg,以促进油菜尽快恢复生长。

3、防好病虫。随着气温升高,加上田间湿度大,病虫为害加重。尤其是加强菌核病的防治。可选用克菌灵、使百克。兼治蚜虫每亩次可加吡虫啉类杀虫剂20克,为确保防治效果,做到用足药量,兑足水量,均匀喷雾。

(二)蔬菜灾后技术措施

1、开沟排水。融冰化雪时,要及时开沟清除积水。

2、抡播短期蔬菜。要利用受灾后到下一茬移栽前的空田时间,播种一茬叶菜类蔬菜,增加收入。

3、加强幼苗管理。对茄果类小苗,在灾后3-5天后,及时打1-2次农药,防治病害严重发生,在保温措施条件下,注意通风换气,增加光照,追施一次0.5%复合肥,以利幼苗恢复生长。

4、加强越冬蔬菜管理。对受冻的越冬蔬菜,灾后3-5天后加强田间植株管理,摘除病叶、烂叶,整枝、及时施肥,加强防病。逐步使其恢复生长。

(三)柑桔灾后恢复措施

1、消去积雪、处理伤口。要及时摇去树上积雪,前期冰冻较厚的树不可强行摇树,以防损伤树体。冻裂劈开的枝杆,先用涂凡士林与托布津1︰6混合剂消毒,封口,然后,将受伤枝条撑起复位,用胶皮包裹垫底,用铁丝绑紧固定,待伤口愈合牢固后,再解除铁丝。

2、适时修剪。对枯死桔叶要及时摘除,要尽量保护好叶;对冻死枝梢、主干在确定冻死部位后(一般在冻后15-30天左右,用小刀削开枝表层,如有异味即表示已受冻),及时将死枝(干)从健康部位上剪(锯)掉,要尽量保留未冻死部分。

3、及时中耕排水。要提早做好中耕松土工作,引根深扎。入春以来雨水较多,要及时排除积水,以利根系生长。

4、合理施肥。应早施春肥,促使新梢萌发和健壮生长。施肥要以水带肥,勤施薄肥,3月上中旬对受冻树松土施肥,深度10-15厘米每株人粪尿5-10公斤,加尿素0.5公斤与细土拌匀后施入。在3月底-4月初补施一次速效性肥料,促进梢叶的生长。根外追肥宜在新叶展开后进行,可用0.2%至0.5%的尿素溶液进行数次叶面喷布。五六月要看树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夏秋季要做好抗旱工作。

5、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螨类、潜叶蛾、凤蝶及炭疽病等危害嫩叶新梢的病虫,应加强检查,及时防治,控制暴发性为害。采取主干和裸露大枝刷白等办法,预防日灼。在萌芽前后和9、10月用浓碱水(碱:水1:4)或多菌灵、托布津喷施或涂洗病处2-3次,涂前要刮去病皮,预防树脂病。

6、疏花疏果,控梢抹芽。受冻较重、落叶量较多的结果树,为了确保树体的迅速恢复,春季对一部分结果母枝及着果率低的花枝进行疏剪,减少花量。在生理落果停止后,着果过多的要进行疏果。对过多的梢芽,要及时抹掉。

(四)茶园灾后恢复措施

1、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常用的冻害后补救措施之一。按茶树受害程度分别对待: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来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来清理蓬面,以利茶芽萌发。修剪程度宁轻勿深,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台刈。及时剪去受冻部位,以促进新梢萌发。经过台刈的老茶树,抽发甚多枝条,还应进行疏枝。

2、浅耕施肥。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锄草,结合追施速效氮肥,使茶树迅速恢复生机,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冻害给茶树带来一定的创伤,应及时进行浅耕施肥。春茶萌芽期冻害发生后,在整枝修剪的同时,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3、培养树冠。受冻茶树由于上层叶片被冻伤春茶开采时间可能会推迟一点,因此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则按常规采摘,这样既有利于养好树冠,又可多采高档名优茶,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受冻重的,经整枝修剪或台刈,当年着重培养树冠,不采、迟采或轻采,以培养丰产树型,待树势恢复后再投入正常采摘。

(五)花卉灾后恢复措施

1、整枝修剪。整枝修剪是常用的冻害后补救措施之一。按植株受害程度分别对待:对冻害程度较轻的植株,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来清理植株,以利于芽的萌发。对受害较重的则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及时剪去受冻部位,以促进新梢萌发。

2、浅耕施肥。解冻后,进行早春浅耕锄草,结合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补施磷钾肥,使植株迅速恢复生机,提高植株抗寒和抗倒伏的能力,促进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若冻土层深,还可用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冻害给植株带来一定的创伤,应及时进行浅耕施肥。

(六)畜禽灾后恢复措施

1.防寒保暖。立即检修圈舍,做到顶不漏风雨、四壁无缝隙、地面铺垫草。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畜禽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户)要抓紧时间购买发电机备用,建立寒冻灾害的应急机制,防止春寒造成的损失。

2.搞好卫生。做到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

3.精心饲养。由于气温低,畜禽体内热量和营养消耗增加,采食量也会增加,因此应加喂一些玉米、谷物、麦类等含能量高、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饲料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水拌料要用清洁的温水拌,随拌随喂,不要饲喂冰冻的饲料。饮水应饮用清洁温水或井水,保证畜禽吃饱饮好,避免夜间饥饿。

4.严格消毒。畜禽圈舍要常消毒,药液应现配现用。圈舍常规消毒要定期进行,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周1次。

5、保持舍内适宜环境。蛋鸡:保持室内适宜环境,一般环境温度为13℃~21℃,鸡舍内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0%,要经常清扫笼下的鸡粪,可铺一些炉灰以吸潮。在强调保温的同时,不可忽视通风换气,确保舍内空气清新。要注意用人工光照补充天然光照的不足。奶牛(奶山羊):晚上应及时将奶牛(羊)赶入圈舍内过夜,要注意防止冻伤乳头或体能过多消耗。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羊)、新生犊牛(羔羊)、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此外,奶牛(羊)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在天气良好的时间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5℃-25℃,可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坚持刷拭牛(羊)体也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各种饲料都要防止结冰,青贮饲料最好在中午时间喂给。生猪:可将分散饲养的猪合群饲养,饲养密度比夏季增加30%至50%左右,猪多散热量增加,亦可提高舍温。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坚持喂一顿食,防止料水结冰最好喂给干料、温水。仔猪: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能量贮备有限,抗寒能力差。因此,必须采取加温措施。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日龄为28—32℃,8—30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6、做好消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各县区兽医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对所辖区域进行检查,并指导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组织养殖场(户)及时处置死亡畜禽,对在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因病死亡的动物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采样检测。同时,要指导灾区养殖场(户)做好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冰雪融化后,对所有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7、要加强疫情监测和补免工作,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各级兽医部门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要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做好抗体检测,对抗体达不到要求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防止疫情发生。

8、强化检疫监督,严防病死畜禽流出。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对畜禽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要加大对农贸市场、冷库等经营、贮藏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要及时果断处理。加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采取措施,确保持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快速通行,确保进出灾区的动物及其产品及时调运。

9、加强应急准备,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各级兽医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要求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进一步强化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组建应急预备队,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程序,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能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置突发疫情,防止扩散蔓延。

(七)水产灾后恢复措施

1、及时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及时清除积雪和结冰,保证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育苗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的保温防冻工作。

2、提高池塘水位,对低水位池塘增加蓄水,尽可能保证有效水体深度在2米以上,有条件的可引入地下水或工厂余热水。

3、做好病害防治,及时捞出养殖水体中的死鱼,避免死鱼污染水质。对冻伤的鱼及时进行治疗或起捕出售,防止冻伤后水霉病、小瓜虫等病害的发生。加强病害监测,防止发生爆发性病害。

4、加强生产管理,科学投喂,适当增加蛋白质营养,尽量减少拉网等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的操作,坚持早、中、晚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检测水体的溶氧状况,及时采取补水换水、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措施。

5、及时检修设施设备,尤其是繁殖设施的检修恢复工作,并联系有关部门及时恢复和保障供电、供水。

6、交通恢复正常时应及时将存塘商品鱼起捕出售,空塘晒池,清塘消毒,为春季放养做好准备。

7、及时做好亲鱼的补充选育工作,尤其是四大家鱼亲鱼要选用长江品系良种。

8、做好苗种生产和余缺调剂,调运准备工作,保证养殖生产需求。

9、积极帮助灾害损失严重、经济困难的养殖户解决困难,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