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十篇

时间:2024-04-18 16:55:02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1

关键词:桂香22号;茶树;特征特性;种植;管理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1-0061-02

广西属于亚热带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具有生产早春茶的优越条件,但是由于广西新育成的茶树品种较少,广西茶区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80%是引种外省同类品种,茶农茶企自主引进的品种无法发挥早春茶优势和地方特色,产品缺乏竞争力。桂香22号是从广西有性系部级良种凌云白毛茶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1999-2003年与亲本(凌云白毛茶群体种)进行对叱试验,第4―5年平均鲜叶产量达528.5kg/667m2,比亲本提高106.60/e,春季一芽一叶期比亲本早9-36d,品质和抗逆性均超过亲本。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经多年研究,总结出一套桂香22号茶树品种栽培管理技术。

桂香22号茶树新品种的特征特性

形态特征

树形为灌木型中叶种,树姿半开张偏直立,分枝能力较强,叶长平均为6.8cm,叶宽平均为2.9cm,叶形呈椭圆形,叶脉平均8对,叶片稍上斜着生,叶面平滑,叶身稍内折,叶色翠绿,叶质中,新梢一芽三叶长7.9cm,百芽重50g,芽叶色泽翠绿色,芽叶茸毛中。花冠直径4.1-4.5cm,柱头长1.8cm,雌雄高位,柱头3裂,子房茸毛多。

生长特性

桂香22号茶树在广西桂林于2月中旬萌芽,2月下旬一芽一叶开展,属特早芽种,产量中上,第4-5年平均鲜叶产量达528.5kg/667m2。全年生育期230-250d,比部级标准对照种福鼎大白茶早开采8-12d,其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强,易于种植,成活率高,抗高温临界温度为40。C,抗低温临界温度为-11℃。抗螨类、抗小绿叶蝉能力强,扦插繁殖力较强,品种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早生、优质、高产的特性。

制茶品质特性

该品种含水浸出物48.3%,茶多酚32.5%,氨基酸总量3.940,适制绿茶和红茶,制作的绿茶外形翠绿紧细显毫,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有花香,滋味醇爽带花香;红茶外形乌润香气显毫、滋味带花香浓郁持久。该品种所制茶产品的独特之处是生产的绿茶产品能周年保持翠绿色或绿色。2004、2006、2008年创制的名优绿茶分别获广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桂茶杯”特等奖,获2006年广西首届“桂绿杯”银奖,获2008年广西首届春茶节金奖。

栽培技术要求

开种植沟

茶行宽度为1.2-1.5m,在划分好的茶行中间开沟,挖沟时将表土层与心土层分开堆放,挖沟深度40cm,宽度60cm,挖好沟后,先将表土层回填lOcm,再结合深施基肥,将经过堆腐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猪粪、牛粪、羊粪等)、麸类(花生麸、茶籽饼、桐籽饼)或茶叶专用复合肥施入沟底,每667m2施堆腐处理好的畜禽粪便1500-2000kg或茶叶专用复合肥l00-150kg,施肥后回填心土覆盖基肥,厚度约为lOcm。

合理密植

桂香22号的树型半开张偏直立,种植密度较常规茶园密,采用双行双株品字型种植,大行距1.2-1.5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2株,每667m2约需5000-6000株茶苗,太密太稀都不适宜。常规生产茶同双行条栽:大行距1.5m,小行距40cm,株距33cm,每丛2-3株,每667m2约需4000株茶苗。

浆根技术

茶苗种植前需要进行浆根,这是提高种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茶园开阔地挖土坑或者用塑料桶,选用无污染、无杂质的黄泥心土和水放置坑(桶)内;配置生根水:经过试验证明使用北京艾比蒂研发中心生产的ABT1号生根水对桂香22号进行浆根,发根效果明显,方法是将ABT1号生根粉用60。以上的酒精或高度白酒搅拌溶解后兑水,用量是ABT1号lg兑水60kg;再将黄泥和生根水搅拌均匀,不干不稀,成浓稠状,把茶苗根部浸入泥浆中蘸拌,提起茶苗后根部均匀沾附有泥浆,以泥浆不成团,又不滑落、蘸均匀为宜。茶苗浆根后尽快种植,能促使茶苗根系快速恢复,提高茶苗成活率。

种植时间

由于桂香22号发芽特早,引种栽培时适宜春节前定植,10-11月或1-2月均可进行移栽,这个季节茶苗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旺盛,此时移栽有利于迅速恢复根系,使茶苗在下一年能尽快恢复生长提早萌发一轮新稍。若秋季干旱严重,可在翌年早春雨水逐渐增多又无冻害时移栽,可提高移栽后茶苗成活率;移栽时最好选择阴天、天气预报是种植7-lOd后有降雨的时间进行,移栽后有降雨不用进行淋水管护,节省劳力。

种植技术

将浆好根的茶苗按株距30cm规格摆放于种植沟内,摆放的过程中将细弱的和矮小的不合格苗木分拣出来(分拣出的不合格苗木集中进行假植,加强水分管护用来补苗),茶苗摆放好后进行种植,种苗者一手持2株苗,将苗扶直在种植行,苗与苗要分开,一手在种植沟内回土覆盖,覆盖的土尽量选用下层较湿润、松散的土,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将茶苗向上微微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用锄头进行盖土,厚度为8 -lOcm,用双脚踩紧压实,浇足定根水(定根水不管晴天或阴雨天,一定要淋,这是茶苗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新茶树根系与土壤间有很多空气,没有完全接触,根系吸取不了土壤中的水分)待水渗透完后继续加盖一层厚约3-5cm的松土,以防水分蒸发,以便于茶苗尽快恢复生长,并提高茶苗成活率。茶苗种植时,种植沟的平面要低于原梯平面5cm左右,种植沟呈“凹”形状,一是可防止水土流失,二是使土壤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湿度,提高抗旱能力,确保较高的成活率。

幼苗期栽培管理

及时定型修剪

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即在离地面20cm处留外向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lcm左右,不可留太长、剪伤腋芽或者将剪口剪开裂;5-6月份进行第二次修剪,在原来的剪口上提高l0-15cm剪去多余的枝叶,即中部的枝梢在原来的剪口上留lOcm高,枝梢留15cm高;10月份按此规格进行第三次修剪。

合理水分管理

茶苗种植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采用浆根技术处理的茶苗,在种植后7-lOd是阴天或有雨下,则可以不淋水,茶同土壤较湿润、早晚有露水的茶园也不用淋水。如久晴不雨,在干旱季节,种植后l周,要求每2-3d淋水一次,以后依次减少至茶苗恢复生长;淋水时间在早上10点前、下午3点后,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淋水必须淋透,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时应进行灌溉,但要适量,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不能长时间积水。

及时补苗和锄草

在幼苗管理期发现缺苗和死苗,应该及时补种,采用同龄的茶苗在建园1-2年内补齐。

新建茶园行间空隙大,春夏季易滋生杂草,滋生病虫害,与茶苗争夺水分与养分,影响茶树生长,应在杂草结籽之前的晴天及时锄草,或者在茶园内间种绿肥作物、铺草,起到遮荫作用的,同时可抑制茶园杂草的生长,保水保肥,大大减少幼龄茶园除草工时,草腐烂可增加土壤有机肥,疏松土壤促进幼苗生长。

科学施肥管理

种植第二年5月开始施肥,一般用清粪水加尿素淋施,每月1-2次,淡肥勤施、逐渐加浓。桂香22号品种发芽能力强,长势较快,每年施肥水平应高于其他品种,以保证高产、稳产;其次是该品种发芽特早,休眠期短,修剪、冬防及冬肥时间应早于其他品种15-25d,以保证其在早春能早萌芽和快速生长。

病虫害防治

桂香22号茶树品种抗性较强,病虫为害发生较低,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滋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态平衡,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允许使用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进行适当防治。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2

关键词:有机茶;栽培技术;丘陵岗地;鄂东北

中图分类号:TS201.6;S5-33;S280(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6-3861-05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的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全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严格审查颁证的茶叶[1]。有机茶要求茶叶产地远离污染,茶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等化学物质,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受机具和燃料的污染,茶叶制品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防腐剂、添加剂、人工色素等物质,茶制品生产、提取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并且在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中不受污染。有机茶的认证工作由国家批准的有机茶或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负责,其特别强调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建立质量跟踪控制体系,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从市场一直追溯到茶园。近年来湖北省有机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茶叶质量越来越高,全省已有72个茶叶生产企业获得了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2],湖北省孝昌县的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名列其中。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大力开发有机茶,打造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课题组以该企业有机茶生产基地为试验点,针对鄂东北丘陵岗地发展有机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系统研究,最后将当地适合有机茶生产栽培与管理的技术组装配套,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完善了鄂东北丘陵岗地茶区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推动了鄂东北丘陵岗地茶区有机茶的生产规模扩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将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生产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概况

试验于2008~2011年在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完成。该公司位于湖北省孝昌县,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私营农业企业,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大型冷藏库和设备齐全的加工包装车间,其有机茶生产基地位于湖北省孝昌县小悟乡观音湖生态旅游区纵深处的大悟山南侧,茶树种植地平均海拔在600 m左右,总面积在200 hm2以上;现有可采茶园67 hm2,其中有机茶园28 hm2,基地周围联营茶园152 hm2,遍及小悟乡的33个行政村、1 500户茶农;鲜叶生产量大,品质极佳。该茶树种植生产基地位于大别山南麓,以中山、低山-丘陵地形地貌为主要特征, 属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山间时常云雾缭绕,农业生态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2 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园建植技术

2.1 选址及环境要求

有机茶园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茶园要远离城市和公路,周围5 km内不得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的存在,以海拔较高、不受外来污染、环境条件优越的山地或丘陵地带为宜[3]。建园时要对茶园环境的水、大气、土壤等立地条件各项指标进行测试,茶园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4];茶园的用水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要求[5];茶园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Ⅰ类土壤环境质量要求[6];主要污染物的含量限值为:镉(Cd)≤0.20 mg/kg、汞(Hg)≤0.15 mg/kg、砷(As)≤15 mg/kg、铜(Cu)≤50 mg/kg、铅(Pb)≤35 mg/kg、铬(Cr)≤90 mg/kg。茶园土壤要深厚,有效土层应超过80 cm,养分含量全面而且平衡,在0~45 cm土层里的有机质含量不得少于15 g/kg,有效氮含量不得少于120 mg/kg,有效钾含量不得少于100 mg/kg,有效磷含量不得少于20 mg/kg[7]。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处在风景秀丽的观音湖生态旅游区内,经过测试,环境条件各项指标均符合有机茶的生产与发展要求。并且在建园后也在持续保持其环境条件符合有机茶生产的要求,因为适时跟踪检验检测环境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2.2 茶树种植要求

由于鄂东北丘陵岗地在冬季的气温较低,无性繁殖的茶苗只适合在春季日均温达10 ℃左右时栽植,不应在寒冷的冬季定植;定植方式可采用矮密型双行种植方式,即双行密植,行业内推荐的定植规格是大行距150 cm、小行距33 cm、丛距33 cm,密度90 000株/hm2左右,树冠高度控制在70~80 cm有利于冬季抗寒和夏季抗旱管理。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部分茶农在2007年底栽培了一部分无性茶苗,结果遇到了2008年早春的大雪,茶苗全部被冻死;而试验所栽培的无性茶苗是在2008年3月栽培的,结果茶苗全部成活。可见在该地建设有机茶园时,要注意栽培时间和栽培方式。

2.3 建设防护林

有机茶园要求与一般生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等相隔水平距离1 km以上,且中间要有隔离带。在建设有机茶园时,设立防护林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技术要求。当地冬季的西北风比较大,对茶树的冻害影响较严重。防护林隔离带的宽度应在50 m以上,防护林植物以冬季不落叶的树种为佳,我们在试验区的防护林主要种植了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和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配合当地乡土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混植,结果在冬季的防风效果较好。

3 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栽培技术

3.1 茶树建园技术

3.1.1 茶树良种的选择 为建设高产优质茶园,选用优良茶树品种是先决条件,但在选用良种时,应该考虑生产目的茶类的要求。在鄂东北丘陵岗地茶区主要生产名优绿茶,所以选择春季发芽早、春茶产量高、叶形较小的中小叶种品种为宜,如龙井43号(C. sinensis cv. Longjing No.43)、福云6号(C. sinensis cv. Fuyun No.6)、福鼎大白(C. sinensis cv.Fudingdabai)等。

3.1.2 茶树种植方式 茶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试验采用大行距120~150 cm×小行距33 cm×丛距15~33 cm、双行密植种植方式,密度75 000~90 000株/hm2左右。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茶树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协调发展,能迅速形成宽阔的绿叶蓬面,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快速成园投产[8]。

3.2 茶树树冠培养及修剪技术

茶树树冠的大小、生长势与茶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9]。要实现有机茶高产、优质和高效,茶树的树冠培养技术是关键。此外,成年有机茶园的轻修剪、深修剪和重修剪以及台刈也十分重要。

3.2.1 幼龄茶树的树冠培养技术 幼龄茶树的树冠培养技术可归纳成三个字,即“矮、宽、壮”。“矮”即茶树高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70~80 cm高为宜;“宽”即茶蓬面的宽度要求大;“壮”即要求茶树骨干枝粗壮、结实。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分4次完成,第一次定型修剪是在茶树栽植一年后、树高30 cm以上时,对离地15 cm以上的主枝和部分侧枝实施修剪;第二次定型修剪是在二年生茶树树高达50 cm以上时,将离地30 cm以上的枝梗全部水平剪去;第三次定型修剪是对三年生茶树将离地55~60 cm以上的枝梗全部水平剪去;第四次定型修剪是对四年生茶树在离地60~70 cm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幼龄茶树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后进行打顶采摘,主要是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

3.2.2 生产茶园的轻修剪与深修剪技术 茶树的轻修剪或深修剪是为了控制茶树树冠的高度和剪去细弱枝(鸡爪枝)、复壮树冠、提高茶树育芽能力、扩大有效采摘面而制订的修剪方式。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在鄂东北丘陵岗地茶区,应该在上年秋季或次年春季的3月10日前完成;秋季修剪如果太早,容易抽出晚秋梢,这会在冬季遭受冻害,而修剪太晚,对春季名优茶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深修剪一般间隔3~5年进行一次,每次深剪一般剪去树冠面向下10~15 cm的所有枝条[10],以促发新梢。

3.2.3 衰老茶树的重修剪或台刈技术 根据茶树衰老程度不同,采用重修剪或台刈的方式,以达到增强树势和更新复壮茶树的目的。重修剪应剪去茶树高度的1/2~2/3,或离地30 cm处齐头剪去;台刈是在离地5~10 cm处剪去以上的全部枝梗。经过重修剪或台刈的茶树要注意肥水管理,正确培养树冠,防止过度采摘。

4 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园管理技术

4.1 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

土壤是有机茶生产的基础,保水、保土和培肥土壤是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中心环节。有机茶园土壤管理强调以下技术措施:①茶园四周要建隔离沟,修筑等高梯田,茶树等高条植;茶园内修筑竹节沟以拦截水土,防止水土流失。②建立合理的茶园生物覆盖面,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增加雨水入渗率,减少地表径流量。③茶园铺草,对常规种植的三年生以下幼龄茶园和重剪、台刈的改造茶园,要用秸秆、碎草等有机物覆盖土表,从而改善土壤环境、培植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性、减少水土流失和抑制杂草生长。④合理耕作,对于土壤肥沃松软、无杂草、树冠覆盖率高的茶园,应实行减耕或免耕方式;对于土壤板结,杂草较多的茶园,要做到土壤浅耕与除草相结合、深耕与施基肥相结合,提倡使用生物手段(如放养蚯蚓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11]。

4.2 有机茶园的施肥技术

有机茶园的肥料种类必须经过严格选择,防止滥用。主要施用没有受到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或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如人类排泄物、家禽家畜排泄物、人工堆沤肥、海产品废料等。可以施用天然的矿物质, 如矿硝、矿产钾盐(无水钾镁矾等)、白云石、磷矿粉等。可以施用由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做叶面肥。允许施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持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机茶专用肥;不能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工业废水废渣及其他污水等,禁止施用各种化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各种复合肥、复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以及化学合成的各种叶面营养液等。有机茶园谨慎施用的肥料包括硫肥和微量元素叶面肥,如硫酸铜、硫酸锌、钼酸铵、硼砂等,只有在缺素的条件下才可施用,但喷洒浓度要控制在100 mg/L以下[12]。

为确保有机茶高产优质生产,在幼龄茶园期间除了重视施用农家有机肥外,还必须重视间作豆科(Leguminosae)绿肥作物,以便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特性来提高土壤含氮量。如秋播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大荚箭舌豌豆(V. sativa L.)及蚕豆(V. faba L.)等,春播的大叶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速生乌豇(Vigna cylindrica Skeels)、柽麻(Crotalaria juncea L.,)、伏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黑毛豆[Glycine max(L.)Merr.]、米豆[V. umbellata(Thunb.)Ohwi et Ohashi]等。在茶树成园后要加强有机肥的施用,特别是施用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如茶子饼肥、鱼粉、豆饼肥、蚕蛹、血粉、屠宰场下脚料、矿产钾盐、矿硝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施用有机茶专用肥。在茶树生长季节, 为了促进茶叶增产和品质提高, 也可以叶面喷施由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氨基酸液肥等。有机茶园允许施用的肥料一览见表1,禁止施用的肥料一览见表2。

4.3 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园虫害及冻害防治

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园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虫害和冻害的影响,特别是冬季及早春的冻害对春季名优茶的生产及全年的经济效益影响重大;在生长季节里,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等时有发生,对夏秋茶及全年茶叶总产量影响较大。

4.3.1 虫害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关键在于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主要控制技术措施包括保护茶园生物的群落结构以维持茶园的生态平衡,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以加强茶园栽培管理,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以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①利用“林中茶”种植模式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维持茶园生态平衡。在茶园周边多种树,茶园内行道旁种植遮阴树,在风口处建防风林。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茶园栽培管理。通过春季和秋季及时分批采摘茶叶可以带走部分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卵并有效抑制茶小绿叶蝉、茶蚜、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 Watt)的大发生;秋季9~10月施基肥可以灭杀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和茶尺蠖已经入土中的蛹;冬春培土可以防止部分虫卵和蛹茧的孵化与羽化;春茶后的5月在需要改造的茶园进行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秋茶后进行轻修剪等都可以有效抑制茶叶害虫的大发生。另外,利用灯光与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茶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农业技术措施,都可达到有机茶园防治虫害的目的。如在5月下旬和9月下旬使用叶蝉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假眼小绿叶蝉(E. vitis Gothe)雌雄成虫非常有效。③积极倡导生物防治技术。在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试验中,利用生物农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 virus,Ecob NPV)液在1~2龄幼虫期喷施浓度为2×1010PIB/L的稀释液防治茶尺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在茶尺蠖幼虫期喷施1 000倍苏云金芽孢杆菌水剂稀释液或100倍油剂稀释液进行防治,效果也不错;在夏秋季于茶毛虫3龄期,喷施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opolyhedro virus, Eups NPV)制剂稀释液能获得良好防治效果。另外,通过保护茶叶害虫的天敌如灰喜鹊(Azure-winged Magpie)、青蛙(Rana nigromaculata Howell)、蜘蛛(Araneida)、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等都能取得一定的防治茶园害虫的目的。④使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可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发生。

4.3.2 冻害防治 鄂东北丘陵岗地茶区主要生产春季名优绿茶,但茶园冻害对企业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2008年春季的大雪使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早春名优茶产量下降了50%左右,名优茶的品质也大大下降。茶树受冻后不仅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而且叶片花青素含量增加,成叶的边缘变褐,叶片呈紫褐色,嫩叶出现“麻点”、“麻头”等非绿色斑点(块),造成茶叶滋味苦涩,品质下降幅度大,严重影响当季茶叶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茶树冻害,确保茶树安全越冬,一旦冻害发生,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地挽救措施,使茶树尽早恢复生长,从而保证茶园的持续稳定生产。①冻害预防的措施。茶园四周要设置防护林,夏季茶树行内铺草保墒,进入秋冬季对茶行深耕培土、重施有机肥等,接到冻害预报后及时准备熏烟材料并在冻害来临前点火熏烟防冻,增强茶树的抗寒能力。新茶园栽植茶树的时间不应该在冬季完成,应该在3月种植较好,以避开冬季冻害。②冻害挽救的措施。茶树一旦遭受冻害,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使茶树尽早恢复生长。在雪后的化雪时注意预防风害,可先除去茶树上的雪,再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等防止冷风冻害;在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修剪,剪除受冻枝叶,及时补充肥水。如在2008年春季,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对28 hm2有机茶园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冻害后处理,当年树势就得到了恢复,为来年的茶叶丰产奠定了基础。

5 小结

以湖北省孝昌县的管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为试验点,针对鄂东北丘陵岗地发展有机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4年多的系统研究,将当地适合有机茶生产栽培与管理的技术逐渐补充、组装配套,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完善了鄂东北丘陵岗地有机茶生产的主要栽培和管理技术体系。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是有机茶园建园的选址必须是茶园周围的环境质量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定植方式实行矮密型双行种植方式,茶园的防护林隔离带不可或缺;二是根据生产目的茶类的要求选用适合对路的优良茶树品种,针对不同定植后茶树年龄实施合理的树冠培养及定型修剪技术,切实防止过度采摘;三是科学有效地实施有机茶园的土壤与施肥管理,严格选择施用的肥料种类,重视施用农家有机肥,重视间作豆科绿肥作物,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四是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以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五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茶树冻害,确保茶树安全越冬,一旦冻害发生,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地挽救措施,使茶树尽早恢复生长,从而保证茶叶的持续稳定生产。

参考文献:

[1] 宗庆波,匡 胜.湖北省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开发思路[J].茶叶,2002,28(2):62-64.

[2] 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2010年湖北通过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有机茶[EB/OL].http:/// greenfood/tabid/614/InfoID/21781/frtid/583/Default.aspx,2011-04-11.

[3] 卢振辉,傅尚文,刘 新.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技术[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37-47.

[4] 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5] 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S].

[6]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

[7] NY/T 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S].

[8] 吴月德.有机茶栽培土壤管理和施肥技术[J].福建农业,2012(2):9.

[9] 俞永明.无公害茶的栽培与加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10] 徐 勇.茶树修剪技术小议[J].茶业通报,2012(1):27-28.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3

关键词:油茶;选地整地;种植;抚育管理;浙江景宁;九龙乡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是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乡位于滩坑库区边,在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部,是该县山林面积较大的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1℃,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9.1℃,年日照时数1848h,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年相对湿度79%,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九龙乡具有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目前已规划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产改造20hm2,乡镇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笔者对九龙乡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供种植者参考。

一、种植地选择与整地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选择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东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红壤、黄壤。油茶是深根系树种,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

二、种植

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壮苗的标准是: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0.3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0.15cm。不用实生苗造林。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广10月“小阳春”植苗造林。种植方法为1穴1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颈高1~3cm,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产量,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可适当密植,一般要求1605~2505株/hm2,株行距2.3m×2.7m或2m×2m。

三、抚育管理

一是肥料料管理。幼树(1~5年)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年需施尿素100g/株左右,分4~5次施肥,次多量少。从苗的4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cm左右。进入丰产期(6~9年)主要施氮、磷、钾肥,比例为3∶2∶1,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分2~3次施肥。进入盛产期(10年以后)消耗较大,需要肥料增多,在500g/株左右,氮、磷、钾比例为5∶3∶2。2月施氮肥200g/株,5月施钾肥100g/株,7月施磷肥150g/株。采用沟施,距树干20cm处沿树干周围开挖10cm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cm处按4个方向开挖10cm的4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上土即可。最好是雨后追肥。二是林树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块石头和恶性草根,杂草铺在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以豆科较好。

四、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春季另行补植,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加强林地管理,清洁林地环境,保持通风通光,降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一般一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幼虫取食叶后,吃光后也取食嫩枝树皮和幼果,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防治方法: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招引益鸟捕食害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用白僵孢子22.5~30.0万亿/hm2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1):232-234.

[3]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4]冯维华.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8(5):16-17.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4

关键词: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教师;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饮品。目前我国茶叶种植由于经营比较分散,缺乏较好的栽培技术,同时田间的管理较为粗放等原因,导致我国当前的茶叶产量较低,品质不高。因此,强化技术引入,实现规模化开发,做好茶叶的种植管理能够很好的提高茶叶的产量,保证茶叶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我国茶叶种植的升级,改进生产技术条件,实现我国茶叶种植结构升级。

一、山区茶叶栽培技术

茶叶的栽培种植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必须根据当地的土壤的情况采取科学适宜的栽培方法,不同的茶叶品种和生长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茶叶属于多年生作物,科学的栽培有利于以后的规范管理,确保茶叶能够持续不断的生长,为农民带来持续的收入。因此,茶园建设是茶叶生产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在茶园建设时期,要求包括土壤的肥力要高,土壤要达到一定深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能,不能够形成积水,而且要具有较高的腐殖质含量,营养比较平和而又丰富并符合一定的卫生指标,重金属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当前的山区茶园种植一定要注重蓄水保土,结合当地的地势条件,围着地形地貌,根据茶叶生产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改造,确保适合茶叶的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肥力。由于茶叶不同于其它植物,山区茶园要选择较好的土质,并对土壤进行深翻,确保茶树生长需要的条件。

例如,深耕对种植茶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茶叶的根系生长,山区茶园建设初期在对土壤进行深翻之后还要平整,再根据山区茶叶的实际土壤肥沃程度选择不同的肥料,然后才能移栽茶苗。合理的茶树种植方式和茶苗的种植密度对于茶园的快速发展和茶叶的高效生产至关重要,种植密度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一般情况下都采取单行条栽培,结合山区土壤的地基土质条件、肥沃程度、管理能力、茶树品种来选择和实施合理的茶树栽培密度。

二、山区茶叶的管理技术方法

1、土壤管理

茶园土壤管理应从茶园覆盖和茶园耕作两个方面实施,其中覆盖主要是在茶园广泛种植绿肥,等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采取埋青处理;也可以进行铺草覆盖,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茶叶肥力,保土保水和保温的,通过覆盖有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同时,为了后期的管理以及茶叶的质量,还应该确保所覆盖的覆盖物不能有其他的危害作物和农药残留,尤其是严禁使用化学或者农药改良剂。

2、施肥管理

山区茶园需要提高提高土壤肥力确保茶叶产量和品质,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要施用肥料,禁止使用各种形式的化学肥料,同时对有机肥还应该采取堆积腐熟高温发酵处理,确保无公害。每年秋季在茶园开深沟施用大量的农家肥并配制一定的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每年的春季是茶叶生长最为旺盛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茶叶产量的关键时期,在茶树开始萌芽时需要实施追肥管理,在茶园施用经过对堆腐处理的有机肥并且覆盖土壤,最好能够在茶树的根部进行浇灌。但严禁施用硝类氮肥,同时,在茶叶长出来后再施加一定量的叶面肥确保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3、修剪管理

为更好地进行茶叶生产,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对茶树进行有效的修剪管理,采取定性管理、轻修剪、深度修剪和重剪等几种方式,这其中定型修剪有利于确定树冠的基础,轻修剪是为了更好的让树冠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茶树的持久旺盛的生命力,重剪则是为了让茶树能够根据一定的需要重新再造树冠。

4、茶叶采摘

茶叶的采摘一定要确保科学合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茶叶的质量,而且能够有利于茶树持久地生长,并且能够保证茶树的营养。采摘茶叶严格按照茶叶采摘标准,从小开面儿到中开面之间,在春秋季节和冬夏都各不相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适合提前采摘的春茶主要以小开面开始、中开面儿结束,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茶树的生长,并且能够调整好茶叶的采摘与可持续生长、茶叶的制和茶叶的量之间的问题。

5、茶园冬季管理

茶园一定要注重冬季管理,因为冬季管理能够很好的恢复茶树的生长,为来年的春季茶叶树生长提供较好的条件,能够确保茶叶的产量,同时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病。因此在冬季管理中一定要抓好茶树的管理,做好施肥管理,做好修剪并对茶园进行清理,尤其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茶树的地面部分生长非常缓慢,而地下生长显得非常的旺盛,就需要沿着茶树树根开挖较深的施肥沟,增强茶树的冬季抗逆能力,以便来年春天茶树能够长出更多的嫩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对于茶叶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更好的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改善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我国茶叶种植和产业发展发展升级,一定要注重茶树管理。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更加注重绿色综合防治,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放心绿色产品,让茶叶真正做到无公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更大的市场,让茶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刚.新植茶园栽培技术及管理[J]. 吉林农业. 2012(04)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5

关键词:油茶树;栽培;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16202

1茶树栽培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1.1重要性

油茶树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树种,属于重要性的经济类树种,油茶树的主要特点是一年四季根深叶茂、浓郁茂密,水土的保养效果好,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防火、绿化以及装扮树种。除此之外,油茶树的茶籽还可以用于榨油,茶枯还是很好的化工原料以及肥料。而且油茶树的适应能力非常好,可适合大面积的种植,因此,推广油茶树的栽培很有必要,需要采用好的种植技术来实现油茶树的高效高产。

1.2发展情况

贵州省铜仁市是我国油茶发展最快的几个地区之一。玉屏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种植的面积曾经达到了25万亩,油茶已经成为玉屏县发展林业的支柱型产业,其农村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油茶被视为“摇钱树”。1958年,玉屏的油茶量创造历史的新高,达到了195万kg,为国家和社会提供40万kg的茶油,产量居全国1100个油茶县的第二位,被授予了“油茶之乡”的美誉。2007年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2油茶栽培技术

2.1前期工作

2.1.1合理选择造林地

山地丘陵的海拔通常小于500 m为最好。坡的朝向最好是东南坡、南坡坡度。缓坡地的坡度最好约为150°,不能超过300°。最好的pH值应该是5.0~6.5,偏碱性和中性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油茶。土壤土层的深度要大于80 cm,土质肥沃、疏松、排水、通气以及保水性能都要求很好,石砾的含量不宜大于20%。地下水位要求小于1 m。

2.1.2整地、栽植

为了有利于水土保持,造林整地采用大穴整地。穴大50cm×50cm×50cm,表土回填,每穴底施复合肥1.5kg,与土拌混均匀,再垫黄心土堆起龟背形。造林密度每公顷1200株,成品字形排列。栽植苗木时应切除主根,用ABT生根粉处理。根系不能接触底肥,表土不能盖住嫁接口。

2.2后期管理

2.2.1造林方法

采用良种苗木上山造林。以植苗造林为主,采用1~2年生种无性系嫁接苗或1年生良种实生苗。1年生实生苗高20cm以上,2年生实生苗高40cm以上。需长途运输的苗木,应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尽量多带宿土或黄泥浆根。

植苗造林季节主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苗木培育情况而定,一般在2~4月份雨季或雨季的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为宜。造林密度可采用2.5m×2.5m、2m×2.5m和2m×3m三种。植苗造林应做到“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

2.2.2抚育管理和加肥

新造油茶林可采用林地间作,以耕代抚,前3年中每年需要对其抚育2次,以提高油茶林的生长速度。油茶林的萌芽能力较强,枝叶繁茂,对透光通风十分不利,应该及时地修剪树枝,修剪的最好时间是春季以及秋冬之际。

对油茶林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施加时宜采用1%的进口的复合肥液,1年5次。还需利用环沟施加有机肥,每公顷12000kg。在施肥时,还应注意:一是间种绿肥,二是茶枯茶壳还山,三是追施氮、磷肥。施肥方法:冬季施土杂肥,每株约30kg;春季施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株1~2kg。根据不同的季节,施加物质含量不同的肥料。施肥还应在茶树一侧挖一个弧形沟,再将肥施加到沟内,最后把土盖上。以农家肥为最好。

3油茶病虫害防治

3.1虫害

3.1.1茶黄毒蛾

危害期:6~10月。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洒BT乳剂或40%绿来宝乳油,或施放白僵菌粉剂。

3.1.2茶蚕

危害期:4~10月。防治方法:杀虫灯诱杀成虫;冬季翻耕,杀死越冬蛹;喷洒25%爱卡士乳油、5%速杀威乳油、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3.1.3油桐尺蠖

危害期:5~9月。防治方法:冬季翻耕,杀死越冬蛹;成虫幼化期的虫灯诱杀;10%吡虫啉、BT乳剂、5%甲维盐水溶剂喷雾,或施放白僵菌粉剂。

3.1.4油茶叶蜂

危害期:3~5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25%灭幼脲Ⅲ,0.36%苦参碱水剂。

3.1.5绿鳞象甲

危害期:3~9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蛀虫清500~800倍液。

3.1.6茶籽象

危害期:5~8月。防治方法:人工扑捉幼虫;喷洒2.5%天王星乳油,或5%锐劲特乳油。

3.1.7油茶棉蚧

危害期:5~10月。防治方法:产卵前,放黑缘红瓢虫等天敌;加强抚育,剪除病虫枝;弱虫期喷洒蚧必治或15%金年好乳油。

3.1.8红蜡蚧

危害期:6~9月。防治方法:及时剪除虫枝;冬季向枝干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未形成蜡质时,喷洒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或20%速克灭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1.9黑跗眼天牛

危害期:4~10月。防治方法:剪除受害枝;人工扑捉成虫;幼虫初孵期用敌敌畏乳油150倍液毛刷涂杆;虫道内注射20%吡虫啉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

3.2病害

3.2.1炭疽病

症状:果实,初发病时为黑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后扩展为黑色圆斑,常自病斑处纵向开裂;叶,病多在叶尖或叶缘发生,呈半圆形或不规则,黑褐色,病部生小黑色点子实体。

防治方法:砍除重病株;在病果初发期选用果力士喷洒,每隔15d,连喷3次;或定期喷洒50%赛力散;或喷洒多菌灵、退菌特。

3.2.2软腐病

症状: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在阴雨潮湿时,迅速扩展为褐色斑。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子实体。

防治方法:人工修剪、疏伐;冬季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 、病果,消灭越冬病菌;用果力士或1%波尔多液和0.5%赛力散喷洒,发病高峰期喷洒退菌特或托布津。

3.2.3煤污病

症状:黑色煤状物先在叶正面沿主脉产生,后逐渐覆盖整个叶片,严重时全株发病。

防治方法:及时砍伐和除去病枝;喷洒石硫合剂,夏季用波美0.5~1度液,冬季用3~5度液。如蚧雷害虫发生严重,可喷松脂合剂12~20倍液。

4油茶树种植成本分析

除了需要具备具体的种植技术外,栽培油茶树还要分析具体的种植成本,根据近几年我国的油茶树种植情况及产量、成本分析,得到了表1的数据。

表1油茶基地建设单位面积投资成本测算元/亩

成本项目新造林低产林改造补植抚育备注1.材料及农资费450350250(1)种苗200100(2)肥料农药2502502502.人工费820250350(1)林地清理100(2)整 地400(3)挖穴植栽200(4)抚育管理120250350合计1270600600

5结语

油茶栽培技术包括多个方面,如何可以做到高产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这其中林地选择、育苗、整理和修剪、虫害的防治等是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同时做到这些,才可以保证油茶的高产,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周必豪.油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2]徐小军,王育芳.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12(4).

[3]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6

关键词:百色市油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95

1 百色市油茶适宜的生态环境

百色市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9~22.1℃之间,年积温在700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5~1889h,年平均降水量为1113~1713mm。

油茶的最适种植高度,应选取海拔应选在100~500m的位置,坡度应在5°~25°之间。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6~18℃之间,在花期,其最适温度为12~13℃之间。在种植茶树时,应选择向阳一面的山坡,使得油茶树能够接收充足的光照,以使得油茶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油茶的整个生育期内,在降水量超过1000mm的地区最为适宜,在开花散粉期间,若遇连续降雨的天气,则会影响油茶的授粉效果,大大降低授粉成功率,对产量有着很大的减产作用。

2 丰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

2.1 选择良种进行栽培

选择优良的种子进行种植,是油茶的丰产栽培的基础条件。应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来种植的幼苗,能够完全继承母本植株的全部优良性状,变异系数低,适合油茶品种的繁殖。例如岑软2号与岑软3号这2个无性繁殖的优良品种,4a每公顷的平均产油量可以达到925kg以上,是非常适合百色市栽培的品种。而玉凤油茶是百色市种植油茶的优良品种。

2.2 宜林地选择

本着无公害栽培原则,在油茶适生区域内,选择空气清新、土壤肥沃、不受污染源影响的良好生态环境区域作造林地。可选择退耕地、缓坡地、低丘或小岗地等,要求坡度

2.3 栽植密度

造林密度原则上为3m×2m,即每667hm2种植110株,也可根据立地情况适当调整,但应控制在每667hm2种植90~140株。

2.4 采种及播种育苗

选择树龄在10a以上,大小年不明显,透光性强,果实品质好,单株产量高,出籽率高,生长健壮的油茶母树进行采收,采收的过程中,应选取向阳处饱满的果实作为种子。将采下的种子晾晒一到两天后,即可播种。播种的条距为25cm左右,种子间隔12cm左右,播种深度为3~4cm,播种后覆上稻草,并在稻草上淋水,保持湿度。除了直接播种以外,也可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选取饱满的种子,用温水将种子进行浸泡,浸泡1~2d后,待种子露白达到1cm时,即可将种子播于容器内,每个容器播1粒种子,播种后两个星期,可以施用少量氮肥,促进幼苗的生长,作为扦插苗或嫁接使用。

2.5 苗木嫁接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苗木作为砧木,将砧木上部剪断,下部留6~10cm的长度,切开一个大约1.5cm的斜面切口。接穗要选择产量高,油质好,出油率高、抗性强的油茶品种,在芽下方的1.3cm处斜切一刀,形成一个45°的斜面,随后在枝条背面向下削一个1.5cm长的切口,将枝条插入砧木的切口内,插入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以保证砧木与接穗的融合与正常生长。并将接口处固定,防止接口处被风吹断。由于刚嫁接完的接穗与砧木不能立即融合,砧木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马上供给给接穗,因此应注意嫁接苗的遮光保湿,避免水分的大量蒸发,使接穗叶片萎蔫。

2.6 定植

林地清理,进行全砍清山,清除杂灌、树蔸等;整地,挖60cm×60cm×60cm大穴;施足基肥,主要采用农家肥、厩肥、草木灰及麸饼等有机肥,要求每亩施农家肥、厩肥、草木灰1000~1500kg或腐熟麸饼肥100~300kg;基肥施下后与回填土拌匀,再盖一层土,然后回填表土;栽植时间一般在12~4月,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栽植。

定植应采取随栽随取的原则,注意幼苗根系的保湿。起苗时,应注意对油茶树根系的保护,防止根系受到损伤,保证移栽的成活率。同时应注意根系周围的土陀,确保定植时,根系周围多带土。随后将幼苗栽到事先挖好的坑内,若定植的是嫁接苗,则应注意不要将嫁接口埋入土中。随后进行覆土,压实,浇水等操作。在压实的过程中,应并避免压土过重,造成土壤板结,使水分不能流入定植苗附近的土中,造成植株干枯死亡。定植完成后,应铺好稻草,保证土壤的湿度,防止水分蒸发。

2.7 水肥管理

油茶的幼树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对干旱有着很好的抗性。对于幼树来说,肥料应主要以氮肥为主,以满足幼苗快速生长的需求。施肥的时间主要为春季、夏季和秋季新梢生长的时候,可以施用粪尿等有机肥或者以氮为主的复合肥。在距离植株20cm处,挖小坑后施入,并随着根系的不断生长,施肥距离也应该不断扩大,避免伤根。

2.8 园区管理

中耕能够有效的减少杂草的数量,通过对土壤的翻动,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并且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能够为根系及整个植株的生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被埋入土内的杂草和树枝,还能作为有机物,为油茶提供养分。对于头3a的幼苗,4~6月份和9~10月份可以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成年油茶,则可以在每年的春、夏、秋各进行1次中耕,进行1次垦复。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在油茶幼林时,间种花生、大豆等作物。

2.9 修剪

对于幼树来说,其修剪首先应注重养干,造林的1~2a内,应保留全部的树梢,使主干迅速形成。当主干长到60cm时,即可以进行定形修剪,这时的修剪以轻剪为主,避免重剪,留取主干周围的3~4个强壮的主枝,并根据侧枝的生长情况,适当的在每个主枝上留取副主枝。幼苗的修剪应在早春进行。而对于成树来说,每年的11月份~翌年2月份是最适的修剪时间。此时修剪的原则为大年重剪,小年轻剪。一些不能制造养分的枯枝,感染病虫害的枝条,和一些长势较弱的徒长枝条应该及时剪掉,并注意交叉枝条的修剪,提高光和利用率,增加产量。修剪的伤口,应用石灰或者蜡将其封好,避免病虫害的侵染。

2.10 病虫害的防治

油茶炭疽病、根腐病、天牛、蚜虫是危害百色市油茶产区的主要病虫害,炭疽病能够造成油茶的落花落果,根腐病能够造成油茶根系的腐烂,严重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因此采取化学防控的方法,虽然能够快速杀死大量的病原菌和害虫,但是随着存活下来的病原菌和害虫的抗性基因不断的遗传,化学药剂的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除此之外,化学药剂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采用穿心莲、大叶柳等植物的浸出液对炭疽病的防治有着很好的效果。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因菌的生存,从而达到抑制根腐病的效果。对于天牛、蚜虫等虫害,可以利用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来对其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 骆锐素.油茶高产栽培及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2(3):32.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7

论文关键词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菇农在茶树菇栽培中解决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茶树菇(Agrocybe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历史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2制袋

2.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2.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2.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2.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3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4出菇管理

4.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4.2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4.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5采收与加工

5.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5.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

6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8

关键词:栽培技术;对策建议;高产油茶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李 涛(1979―),男,江西萍乡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营造林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74-02

1 引言

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50kg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幼林抚育及管理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2 材料与方法

2.1 林地选择

油茶性喜光、喜温、喜酸性土。油茶林地应选择红壤、黄壤、红黄壤地,土层深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为4.5~6.5。海拔高度100~300m的低山丘陵地区,山地造林应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所选林地要开阔,无寒风,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避开有西南风、北风侵害及积水低洼的地段。林地上典型的植物是芒萁和杜鹃。

2.2 整地施肥

整地应在造林前3个月进行,整地前期,必须清除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和树兜。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机械处理或化学除草剂处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和穴垦。要根据林地产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进行,采用穴垦的穴规格为60cm×60cm×60cm。然后根据坡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的栽植密度,一般以株距2.0~2.5m,行距2.5~3.5m,90~120株/667m2为宜。一般低山丘陵为110株/667m2为宜,株行距2m×3m。

整地后必须要施基肥,每穴可施农家肥10~20kg或复合肥0.3~0.5kg或油茶专用有机肥1~2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cm,将穴填满,使之呈馒头形。

2.3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达到高产的基础,要求为通过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苗木规格要求达Ⅱ级苗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有江西省林科院选育的“赣无1号”等25个优良无性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GLR长油1-18号无性系和赣州市林科所选育的GLS赣州油1-12号无性系。壮苗主要选用的是采用芽苗嫁接培育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裸根苗。要求苗高30~50cm,地径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2]。应采用多系配合造林,一般需5~10个无性系,至少应有5个以上混系栽植。

2.4 适时栽植

2.4.1 造林时间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都可以,以春季较好,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2.4.2 栽植方法

栽苗时要用生根粉拌泥浆蘸根处理后再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系密接,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再在兜部盖上稻草后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以防松土下沉积水。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要求最好是当日栽植完苗木,如因人工不足不能当日栽完的必须要将苗木假植在蔽阴、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

2.5 幼林抚育

2.5.1 及时补植和培兜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2.5.2 抚育时间与次数

一般要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兜和扩穴。第1次在5~6月份,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cm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兜周围的地表,给树基补兜;第1年也可以不进行此次抚育,只进行第2次抚育。第2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内油茶林地,可以林内间种作物,以耕代抚。

2.5.3 适当施肥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2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量应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2.6 幼林管理

2.6.1 定干整形

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形为主,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年主枝上保留2~3年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3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2.6.2 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在降雨多、湿润季节发生严重,象甲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应创造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以减少病源、虫源。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对于炭疽病发生严重且历年发病株以及遭受织叶蛾(蛀茎虫)危害的枝条,要予以砍除并集中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甲虫以幼虫形态在土表越冬,冬季须深挖。施肥要注意用量及搭配,过多施氮肥易使油茶染病,适量搭配磷、钾肥可提高树体抗性。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类、鸡等防治油茶尺蠖。在每年3月初、5月底、7月上旬,使用1:1:100的波尔多液全树喷雾,可防治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等。使用由生石灰、硫磺、食盐、杀菌剂等组成的白涂剂,在4月中旬刷白油茶树基部,可防治油茶半边疯。使用菊酯类药剂全树喷雾,可防治金龟子、茶蚕等。及时剪除被害梢,可清除织叶蛾、茶梢蛾等。

2.6.3 间作套种

油茶幼林期间,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紫云英、绿豆、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合理套种,还可获得部分收益,尽快收回营林投资。间作距树兜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R].南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 徐京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1(8):42~43.

Research on Key Problems of Productive Oil-tea Camelli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 Tao1,Huang Xuehui1,Deng Zhiming2,Yang Haihong1

(1.Xiangdong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16,China;

2.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55,China)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9

2.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研究与应用 陈成弟

3.沙藏法提高板栗耐藏性效果及机理的研究蒋世云,王维熙,刘昭明,闫柳娟,黄翠姬,卢文学,庞瑜

4.专利信息

5."植物防冻剂"应用于龙眼幼苗的试验总结陈有志

6.无公害蔬菜--蘘荷及其栽培刘胜辉

7.大叶种绿茶蒸汽杀青工艺的技术研究梁咏诚

8.控制香蕉试管苗玻璃化的研究孙德权,周文钊

9.芦荟组培生根试验丰锋,李洪波,谢建英

10.枇杷果实病害及防腐保鲜颜群,杨叶,黄圣明

11.浔江上游野生杨梅种质资源调查初报钱开胜,廖基宁,石元琴,李芳任,粟剑辉,姜有华

12.高妻葡萄及其优质丰产栽培倪晓燕

13.迟熟龙眼优良单株--"桂明一号"选育初报黄宝孙,王扬明,李伟

14.环割技术在龙眼控梢促花上的应用陈波

15.妃子笑荔枝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宋福龙,戚泽文

16.全海水灌溉的作物--海蓬子张莉

17.果园绿肥引种观察及其栽培技术许绍彪,罗志梁,周斌汉,朱建华

18.简报

19.咖啡高产优质栽培的几个重要环节周艳飞

20.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严泽湘,严新涛

21.刀额新对虾淡水养殖技术陈琴

22.黄鳝集约化养殖常见疾病与防治柳富荣

23.竹狸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胡德斌

24.盆栽苏铁叶片发黄原因及防治措施唐永宁

25.白兰切接繁殖技术初探陆有通

26.发挥科研所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郑维全

27.浅谈名特优稀水果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薛华

28.更正

29.推进广西热作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李标

30.试论加入WTO后的广西剑麻生产吕建宁

1.板栗沙藏正交保鲜试验蒋世云,王维熙,刘昭明,闫柳娟,黄翠姬,卢文学,庞瑜

2.葡萄单生长点快速培育法永固

3.西双版纳香荚兰害虫周明

4.白蛾蜡蝉危害植物之多令人吃惊李绪文

5.糖胶树生长状况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的调查分析施金生

6.大果甜杨桃第一造果保花保果技术邵远志,徐志炳,谢国干,林亚琼

7.农业研究与应用 金光实业总公司澳洲坚果引种初报覃定春,梁家岳

8.龙眼药物催花技术探讨朱建华,彭宏祥

9.四季红杨桃栽培管理技术彭俊伟,刘永华

10.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陈琴

11.俾斯麦棕的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徐雪荣,藏小平

12.更正

13.李果产量与气候条件分析章智勤

14.葡萄定植苗促壮管理技术阳明宇,唐照能

15.青枣栽培实用技术周加顺

16.冬种黑皮冬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徐志炳,谢国干,严世鹏,邵远志

17.浅谈防止荸荠品种退化的技术途径刘成娟

18.谈谈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点林强,莫现会,李全,杨其保,陈小青

19.云大茶改接乌龙茶试验初报刘连军

20.用螺旋环剥技术来提高龙眼产量李莲英

21.全光照喷雾扦插技术在花卉育苗上的应用唐永宁

22.杨桃秋季嫁接技术要点余少敏,薛华

23.泰国虎纹蛙人工繁殖及精养技术杨德义

24.五彩食用花生开发与利用/我国蔬菜产业将出现三大变化/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微型脱毒种薯技术已在我国及美国推广

25.黄鳝的集约化养殖技术(下)柳富荣

26.会讯

27.灰树花及其人工栽培严泽湘,严新涛

28.黄瓜泡泡病的防治

29.以色列农业科学与技术推广朱纯

30.金针菇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郭章锐

31.实用蔬菜干制技术倪晓燕

32.7种渔药被禁止使用

33.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邓惠

34.台湾金平菇生料畦栽技术陈成弟

35.苍梧县生物防火林带营建项目实施情况王凌晖,文艺勇,李耀斌,谢洪生

36.广西桉树生产现状和对策农业研究与应用 王辉武

37."甘蔗笋"蔬菜风靡台湾/如何预防香蕉冻害

38.小辣椒农闲

1.苦丁茶D1品种的选育及品比试验陆永林,唐君海,蓝庆江

2.微波提取测定罗汉果中皂甙梁立娟,彭靖茹,甘志勇

3.几种新型高档芽苗菜的栽培技术傅春贵,沈文

4.台芒金煌1号高优栽培的关键技术周加顺

5.食用菌营养剂的配制和使用柴祥法

6.针对气候年型促进荔枝成花座果梁棉勇,匡昭敏

7.龙眼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阮彩美,黄瑞娟

8.储良龙眼高产稳产栽培要点覃定谟,蔡向东

9.毛葡萄组培苗大棚假植育苗技术张瑛,林贵美,邹瑜,李小泉,牟海飞

10.新加坡杨桃栽培技术卓金亮

11.发展前景广阔的脐橙优良品种--纽荷尔钱开胜

12.脐橙幼年树管理技术陈善托

13.密本南瓜栽培实用技术韦雪英

14.草果栽培技术徐如意hHTTp://

15.橄榄结果树管理技术要点李鄂平,黄安坤

16.茶园水分管理技术措施陈杖洲

17.盖囊菇栽培技术严泽湘

18.草菇害螨的发生与防治韦文添,岑志坚

19.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失败原因分析梁宏合

20.长吻(鱼危)集约化养殖技术柳富荣

21.考察贡川"山地鸡"饲养业浅析许建明,郭翠英

22.小型水库潜力大舍得投入效益高万云辉

23.青虾繁育技术古家齐

24.菠萝心脯加工技术刘功德,苏艳兰

25.苦笋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郭章锐

26.胡椒慢蔫病研究进展刘进平,郑成木

27.普文山地雨林群落特征调查蒋碧荣

28.木薯品种在广西木薯加工业中的作用田益农,陈泽明

29.蒙自地区石榴种植现状及发展建议张虹,郭亚力,姚立华,周银丽

30.论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产业化骆桂江

31.他有一个英雄的名字农闲

1.澳洲坚果新品种(系)区域性比较试验初报冯伟业,王春田,陈显国,黄锦媛

2.桄榔种子测定及发芽试验陆祖正,符策,唐君海,陆永林

3.广西热作学会收取2004年度会员费的通知

4.金煌芒果实套袋效果对比试验黄战威,岑贞革,陈显双

5.农业研究与应用 早熟新品种--桂香龙眼

6.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7.50%库龙EC防治柑桔黑刺粉虱试验初报段诗运,刘进,马贵成,余桂林,郑明亮

8.10.2%阿维·哒EC防治柑桔全爪螨药效试验蔡金术,庄志勇,何涛

9.姜黄快繁叶启腾,黄小江,李春香,梁立娟

10.5%抑太保EC防治柑橘花蕾蛆的效果试验雷帮海,田应昌,吴洪文

11.龙眼冻害植株的综合护理技术黄江流,朱建华,黄世安

12.几种无核葡萄在南宁引种试种初报黄凤珠,朱建华,彭宏祥,黄金艳

13.浅谈火龙果园草生栽培王彬,郑伟

14.刺梨开发及其栽培技术袁卫贤

15.板栗栽培技术马玉玲,覃如日,李德安,黎志,樊刚伦

16.南盘江、红水河谷地带发展八角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曹继钊,邓绍林,陈俊连,黄启雄,卢志锋

17.浅谈无公害八角的生产刘永华

18.大蒜素在畜牧饲料中的开发利用王能友

19.温室大棚蕃茄基质栽培技术黄国都

20.笪桥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陈强荣

21.茄子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余文贵

22.食用菌新秀--茶薪菇农业研究与应用 古家齐

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篇10

关键词:凤凰山;古茶树资源;保护;无性繁殖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凤凰山古茶树属于栽培型小乔木茶树,虽历经几百年,仍有好多古茶树单丛得以保存下来,而且品质优异,一直为人们所利用。凤凰山古茶树被中外专家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罕见多香型、多品种、栽培型珍稀茶树资源,是我国独有的栽培型古茶树群落,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国宝”。

由于凤凰山当地茶农对一些好的古茶树资源不愿意外传,很多名单丛都是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保存下来。任何生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衰老以至死亡的生命历程,很多优异单丛古茶树由于树龄偏大,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消失。有些古茶树则是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摘、人为伐树或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锐减。为了使这些名优古茶树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唤起人们对古茶树的保护意识,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建立古茶树良种资源圃,对保护和丰富我国的茶树基因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潮安县凤凰南馥茶业有限公司组织人力、财力,开展“凤凰名优古茶树保护及苗木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对凤凰单丛茶等名优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凤凰名优古茶树良种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凤凰高香型单丛茶等名优古茶树的良种资源圃和茶苗圃基地,丛而使名优古茶树资源得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1 名优古茶树资源调查

通过开展凤凰单丛茶名优古茶树资源调查,开展古茶树优质资源品质鉴定(对各个种质资源分别制作春茶和秋茶,聘请高级评茶师进行感官评审,比较鉴定茶叶品质特点,检测主要生化成分指标,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种质资源,鉴定确立优质单丛类型),掌握凤凰原有古茶树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名优茶树资源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部分凤凰名优古茶树资源调查情况表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

序号 古茶树保护分类 品种 香型 数量 代表茶树树龄/年 树冠/m 茶树径围/cm 生长情况 分布地点 海拔/m

1 乌岽宋种 黄枝香 65 600多 6.5×6.8 165 弱 乌岽 1115

2 八仙 芝兰香 35 110多 6.6×6.5 95 健壮 乌岽 1050

3 金玉兰 玉兰香 4 100多 4.9×4.8 86 健壮 顶东郊 720

4 香番薯 蜜兰香 4 600多 8.8×7.7 70 健壮 乌岽狮头脚 1150

5 大庵杏仁香 杏仁香 1 200多 4.6×4.0 95 健壮 凤西大庵 950

6 姜花香 姜花香 5 300 4.9×4.6 110 健壮 凤西中坪 900

7 肉桂香 肉桂香 4 170 4.9×3.9 92 健壮 凤西大庵 960

8 团树叶桂花香 桂花香 1 260 5.4×4.6 71 健壮 凤西大庵 1000

9 夜来香 夜来香 4 300多 4.3×3.2 86 弱 乌岽狮头脚 1100

10 茉莉香 茉莉香 2 170 3.4×2.7 55 健壮 凤西字茅 810

表2 部分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名称及来源简表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

序号 单丛名称 地点 序号 单丛名称 地点

1 宋种 乌岽 19 再城奇兰香 凤西大庵

2 文建林古树 乌岽 20 通天香 凤西大庵

3 成广杏仁 乌岽脚 21 佳河杨梅叶 凤西大庵

4 鲫鱼叶 乌岽脚 22 大庵蜜兰 凤西大庵

5 兄弟仔 乌岽下寮村 23 团树叶 凤西大庵

6 棕蓑挟 乌岽下寮村 24 大庵宋种 大庵庵龙

7 狮头蜜兰 乌岽狮头脚 25 大庵桃仁 大庵上云田

8 佳常黄栀香 乌岽狮头脚 26 大庵肉桂 大庵庵龙

9 陂头夜来香 乌岽狮头脚 27 伟建茉莉香 凤溪字茅庵脚

10 乌岽桂花 乌岽李仔坪 28 肉桂香 凤溪坑

11 锯剁仔 乌岽湖厝 29 字茅黄栀香 凤西字茅

12 礼光苦种 乌岽桂竹湖 30 鸡笼刊 凤西中坪

13 白叶单丛 东兴后头厝 31 字茅桂花 凤西字茅

14 粗香黄栀香 康美田寮埔 32 姜花香 凤西中坪

15 八仙过海 李仔坪下厝 33 大乌叶 凤西大坪

16 兄弟茶 李仔坪坑心 34 娘仔伞 凤北官头库

17 官目石玉兰 福南官目石 35 白桂花 凤溪字茅

18 福南蜜兰 福南可溪村 36 大桔香 乌岽桂竹湖村

2 原有名优古茶树的保护措施

古茶树保护采用面上实树保护和点上集中保存相结合。

2.1 名优古茶树面上实树保护的管理措施

通过制定统一保护措施,对确定为保护对象的古茶树,建立档案,通过记录业主姓名、茶树名称、树龄、立地环境、茶树特征等,调查和比较茶树实施保护措施前后的生长势。具体做好如下保护措施:

2.1.1 设立围栏、保护支架

较大面积的古茶树园区采用水泥柱加铅线设立围栏,小园区砌石篱,单一古茶树在其周围搭建保护支架,使闲人勿近,给古茶树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

2.1.2对古茶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病虫害普查,制订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措施:喷涂农药,灭菌杀虫。在冬季时对古茶树枝干部位喷波尔多液,以达到杀灭病菌和防治蛀食性害虫和越冬害虫虫卵作用。刮除寄生,剪除枯枝。在雨天过后,用粗布包裹古茶树枝干,上下搓揉,刮除枝干上着生的苔藓、地衣等寄生物。粗布搓揉既刮除寄生,又能较好保护树皮不损伤。剪除已经枯死的枝条。合理采摘,采蓄结合。春茶采摘要以留叶为主,每个新梢至少留1叶片,保证茶树有一定叶层和再生长点,较好恢复树势和生势。在古茶树基部覆盖稻草或薄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保持相对的湿度,冬季还可以起到防寒防冻的效果。

2.1.3 巡视制度

许多古茶树因为出名,参观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在其前面留影,老茶树饱尝践踏攀附之苦。定期或不定期巡视茶园,禁止攀登、采摘茶叶、茶花、茶果、枝条、叶片以及在古茶树上雕刻、写字等行为;对珍贵的古茶树,有专人看护,不允许人为破坏。

2.2 名优古茶树点上集中保存的管理措施

2.2.1 建设凤凰单丛古茶树的良种资源圃

穗源的保障关系到能否批量育苗。潮安县凤凰南馥茶叶有限公司在进行育苗初期,种穗都是向茶农购买的,受各种因素影响,有时所得种穗数量不多,而且价格昂贵,茶穗80~90元/kg,加大育苗成本。为解决穗源问题,公司对原凤凰高香型单丛茶资源圃进行改造,在对凤凰高香型单丛茶资源类型的鉴别、比较、筛选的基础上,确定姜花香等10个品种(类型)为重点繁育推广对象。对原先的资源圃有不良品种的则通过嫁接换种和扦插育苗培育优良品种,进行改良。目前建成了16675m2纯正的茶树良种资源圃:姜花香1000.5m2,黄枝香早、中迟熟品种3668.5m2,肉桂香1667.5m2,蜜兰香3668.5m2,桂花香1667.5m2,杏仁香2668m2,芝兰香早、中迟熟品种1000.5m2,夜来香333.5m2,茉莉花香333.5m2,玉兰香667m2。通过加强对资源圃管理,种穗健壮、均匀,每年可剪取2~3批插穗,收获合格穗梢3000kg(120kg/667m2),剪取插穗210万穗(700穗/kg),解决了繁育基地插穗问题,保证插穗质量。

2.2.2 建设古茶树良种茶苗圃基地

丛基地化、专业化管理出发,综合考虑古茶树茶苗基地建设。园地整体平整,周边挖建硬底化排水沟,建设硬底路道,周围种高茎植物护园。园地划分为若干长20m,宽12m的长方形地块,横向起畦,畦宽1.2m,短畦有利于雨天排水和苗畦管理。用角铁和水管架建高4m,宽6m的永久性拱型荫架,四周覆盖上透光度80%的遮阳网,并用铁丝固定,防止被风刮走。拱型高棚遮荫增大了遮棚内空间,提高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温度,方便苗园管理。苗园内挖蓄水池,布设胶水管,通过抽压井水对苗木进行淋喷。

2.2.3 优化茶苗培育技术措施

土壤改良。开展对茶树栽培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分析,通过深翻熟化、施农家肥、培土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如挖大树穴1m3,用堆肥、杂草、秸秆、树叶、绿肥等与表土混合,分多层埋入),使茶园土壤达到深(土层深厚)、松(土壤疏松透气、结构良好)、肥(土壤有机质丰富)、酸碱适宜(微酸性红壤土,pH值在4.0~6.0)的管理目标,把好茶树优质高产种植的第一关。

高棚遮荫,合理调节遮荫度:基地在四周围上遮阳网,遮挡西斜日,减弱风速流通,避免苗木受晒和园地失水,秋冬季也可起到防寒、防风作用,使遮荫棚内温湿环境处于比较良好的状况。在夏暑季节,增盖一层遮阳网,提高遮荫度,9月份再把加盖的遮阳网揭去,11月以后逐渐揭开遮阳网,增大光照程度,进行炼苗。采用高棚遮阳网遮荫育苗,大幅改变了插穗生长环境,使成活率达到87%以上。苗出圃时间12~16个月。

无性繁殖育苗。无性繁殖一般能够保持母本的固有特性,具有播种繁殖成苗快,遗传变异性小的特点。在名优古茶树良种育苗技术研究方面,采用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压条等技术,使用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丁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优质名茶育苗的成活率。结果表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插穗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如使用吲哚丁酸组比对照组提早15d发根,在相同生长时间和相同栽培管理方法情况下,吲哚丁酸组比对照组4个月根系长度增长2.2cm,6个月增长7.7cm,效果明显。

加强肥水管理,促成苗壮苗,提早出圃。科学的肥水管理,是苗木成苗壮苗的重要技术措施。基地在水分控制上,前期采取“湿而不润”的原则,即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苗畦、沟不积水,保持相对的湿度环境;后期坚持湿干调控,干湿交替,使苗木在经过发育以后,又进入成熟稳定的过程,达到壮苗目的。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天气状况,灵活掌握苗床淋喷水次数和间隔天数。在肥料管理上,以水施为主,在插后3个月左右开始施肥,用经沤制的有机质肥液和沼渣沼气液兑水施,采取勤施薄施,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渐渐加大液肥浓度。科学的肥水管理,使茶苗生长茁壮,一般1a即可出圃,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圃使用率和经济效益。

2.2.4 高香型凤凰单丛茶大苗高山转移技术

选择凤凰山高山优质高香型凤凰单丛茶树,通过高山茶树采穗扦插繁育大苗,采用低山育(练)大苗、高山移栽种植技术,以及应用“茶园气象因子测定”技术实行不同等级高山移栽茶园的标准化技术管理,实施高香型凤凰单丛茶大苗高山移栽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行技术推广,实现凤凰茶园产业带的高香型凤凰单丛茶是高山有机茶园的标准化快速开发建设,解决了传统采用采剪高山茶树短穗扦插苗直接在高山茶园区种植存在的茶苗生长缓慢、成活率低、产量少等问题。同传统种植技术相比,项目创新技术有效地缩短高香型凤凰单丛茶在高山有机茶园繁育的时间,提高移栽大茶苗的成活率和品质以及单丛茶的产量,最终生产出符合有机茶标准的高香型凤凰单丛茶,提升了凤凰单丛茶的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