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0:29:14

茶树菇范文篇1

关键词: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Agrocybe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历史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二、制袋

2.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2.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2.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2.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三、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四、出菇管理

4.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4.2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4.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五、采收与加工

5.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5.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公务员之家:

六、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

茶树菇范文篇2

摘要:介绍了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菇农在茶树菇栽培中解决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茶树菇(Agrocybe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历史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二、制袋

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三、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四、出菇管理

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2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五、采收与加工

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

六、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公务员之家

茶树菇范文篇3

,男,现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典型类型:入村双联典型、入户双联典型,具体为镇村(指定村),镇村致富带头户、困难户。

二、典型事迹

1、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针对村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完善市派第一书记、镇机关包村干部捆绑帮包机制,让市镇两级干部全程参与村级大小决策的制定、各类工作的开展、各项支出的审定等。同时,多次通过现场办公,当好村两委干部交流的润滑剂,努力化解干部之间矛盾,为工作开展营造有利环境。

二是推动土地流转。针对村内闲置多年的500亩空闲地,主动靠上开展工作,通过带领镇村干部入户动员,促进村级达成一致意见,采取土地流转形式,今年将空闲地全部成功流转出去,用于干鲜果种植,既解决了多年的土地浪费问题,也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三是抓好土地治理。针对村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树立争取项目办好事的理念,多方协调争取上级民生项目,实施了涉及100余亩荒地的土地治理项目,通过对荒地进行整平整治,确保土地成平成片,有效增加了耕地种植面积。

四是培强致富带头户。所联系的致富带头户是村茶树菇种植大户,也是该村特色经济项目。开展“双联”以来,多次到茶树菇种植基地进行调研,深入了解茶树菇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及市场情况。为帮助茶树菇项目做大做强,帮助成立了茶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扩大了茶树菇大棚种植规模,并通过积极联系,帮助其与浙江、湖南等地销售商建立供销合作关系,打开了茶树菇产业的市外市场。

五是关注生活困难户。所联系的困难户,今年12岁,系孤儿,父母因年早逝,现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紧靠家里薄田务农维持生计,且两位老人年老体弱,需要常年服药,家中无其他壮劳力,家庭负担非常重,生活极为贫困。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后,多次到家中送去米、面、油以及书包、文具、课外书等用品,帮助其在民生部门申请了孤儿辅助以及低保政策,解决了一家的现实困难。

2、取得成绩

一是班子合力不断凝聚。通过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梳理,对村务财务机制进行规范,原有的干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目前,两委班子运转高效,各项工作大有起色。二是遗留问题有效解决。通过积极开展工作,彻底解决了遗留多年的荒山闲置地流转问题,实现了该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新突破。三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用地效率;通过成立茶树菇合作社,帮助茶树菇项目做大做强,农业特色经济实现长足发展,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项目。四是困难群体备受关注。通过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在全村得到良好反响,带动村干部及富裕群众主动加入到救助困难群众的行列中。

3、群众评价

通过在村开展入村双联、入户双联等形式,对村级工作形成了有效促进,对致富带头户、困难户形成了有力支持,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村两委专程代表被救助困难户向党委、政府送来感谢信。

4、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班子建设为根本,夯实基层基础。继续抓好两委班子建设,结合镇党委、政府薄弱村转化工程,进一步理顺干部关系,规范村务财务机制,提升村两委为民服务能力。

二是以特色经济为抓手,拓宽致富渠道。发挥村茶树菇基地、干鲜果种植基地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推动村级特色经济发展壮大,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茶树菇范文篇4

一、发挥人才优势,常年免费技能服务

一方面,搞好科技培训,提高菇农科技本质。为提高广大菇农种植技能,紧扣食用菌栽培治理进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采取专家现场指导、科技人员下乡、创办培训班、印发材料等多种方法,增强对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年,公司突出代料食用菌、反季菇等生产技能服务,对菇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发展技能培训讲座30余场次,发放技能材料2万多份,技能员上门指导800多个工作日,培训菇农2万余人次,使全县的菇农都能成为食用菌栽培的里手行家。另一方面,坚持服务收集系统,完善服务功能。公司依托本身的技能人才优势,成立了食用菌技能服务中心,负责全县的技能服务工作;还分别在全县7个乡镇和30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设立了食用菌技能服务站,主要依托乡镇科技服务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发展技能服务工作。别的还专门延聘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传授按期对中心和技能服务站的技能人员进行培训,平常由公司技能人员对一切技能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各地服务站的食用菌技能人员直接指导服务于菇农,各服务站每年集中培训农民不少于5场次,切实处理菇农在食用菌种植进程中的技能难题。使全县有食用菌种植的当地,村村有技能强人,户户有技能清楚人,家家都走上了致富路。

二、发挥企业科研优势,不断研讨推行新种类

森源公司是省菌协确定的“省菌种选育推行基地”,是华中农业大学科研教育练习基地,经过校企协作,使企业的科研设备设备完全,技能力量较为雄厚。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据市场和菇农的实践需求不断选育高产优质的菌种,不断研讨高产优质的栽培技能,经过公司构成的技能服务收集实时地教授推行给广大菇农,让菇农不断地更新种类,改变栽培形式,改进采摘加工方法,依托科技不断节省资源、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一是做好食用菌新种类的选育和推行工作。公司坚持自立研讨开发适用的食用菌新技能、新种类,运用单孢杂交和单核原生质体杂交等技能,培养食用菌新种类;年公司新选育出菇形圆整,菇肉严密,个大柄短的中低温香菇新种类“森源16”号,当前正在进行中试阶段,估计2010年将大规划面向市场;还选育出顺应当地栽培的黑木耳等新种类5个,当前正在品比实验。二是组织施行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年公司围绕我县食用菌发展实践,申报国家、省、市、县各级科技方案项目5个,组织施行了“年产5000吨食用菌优质代料菌种产业化开发”国家星火方案项目以及“省主栽食用菌优秀菌株挑选与高产栽培技能研讨”,“市低海拔反时节香菇新种类的选育”,“县香菇低耗材配方研讨、县应用当地原资料生产茶树菇技能研讨”等项目,均获得了优越结果。三是发展食用菌深加工的研发。年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结合研发了菇精调味料等香菇加工产品,应用等级低菇、菇柄加工成具有香菇共同风味的新型调味品,当前已实验成功,估计2010年进入试产期,逐渐处理了等级低菇、香菇柄等资源未充分应用的问题,提高香菇产品附加值,推进香菇产业链向更深条理发展。

三、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实行示范引导推广

茶树菇范文篇5

一、抓好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村科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了规范的科普示范栏,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科普示范栏的更新工作。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定期更换科普内容,如在香菇越夏季节,我们就将香菇越夏的有关技术要领在科普栏公布,在装袋季节,我们就将代料装袋的相关要领进行公布,在防稻飞虱的季节,我们就将稻飞虱防治要领进行公布。年,我们共更新科普栏8期,发放宣传资料1100多份,有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农业科技服务,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

二、强化示范引导,不断发展食用菌产业

在对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市场技术要素等有利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论证,制订了《村食用菌生产生态示范项目规划》,年计划发展袋料香菇150万袋、反季菇50万袋、茶树菇50万袋。为达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发展大户等到山东寿光学习现代农业理念,到福建古田香菇之都、茅坪食用菌科研所、森源公司等地方和单位参观学习他们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另外,还通过帮助协调解决生产场地,积极争取周转资金、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扶持方式,重点扶持大户建返季菇基地、茶树菇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和生产大户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共培育谢小华等万袋以上的代料种植大户12户,发展代料食用菌50多万袋,通过这些大户的示范带动和技术宣讲,有力地推动了全村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技术协会,不断完善科普体系

年,村成立了食用菌技术协会,3年来,我们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食用菌产业协会的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协会建设。建立健全了协会制度,由村书记担任会长,相关骨干成员担任副会长,广大菇农为会员,通过健全制度和组织,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实现了协会的规范运作,目前协会会员达到200多人。二是搞好协会服务。协会全程为菇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实行统一原材料供应、统一技术培训指导和统一产品销售,目前,共引进远安、当阳等地3个老板投资60万元建冷库3座,并有6人专门负责鲜菇收购,协会共帮助菇农销售香菇1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

茶树菇范文篇6

(一)举全局之力,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主动出击外出招商,深入广州、福建、浙江等地,外出招商6次,在谈项目有1个,即浙江嘉兴市旭圣杰设备公司,已签订协议项目1个,为银树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意向性有3个;二是全力协助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在园区项目建设工作,派一名副局长长驻企业,促进早日投产达标;三是协调好银树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工作。科技局一季度验资为同类招商单位第一,为685万元。

(二)吃透中央、省市出台的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扶助政策,选准选好项目,加大争资跑项工作力度。

一是围绕特色产业,深入企业、园区调查研究,选准、选好了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突破性的科技。项目进行包装、加大“跑厅进部”力度。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的“茶树菇液体菌种实用性技术研究”和县白莲科研所的“子莲早花突变体的筛选与新品种选育”列入省科技支撑计划,无偿资助经费16万元已下达。新农村的液体茶树菇工厂化生产已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计划项目库,县白莲研究所一项目入选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库备选项目。二是遴选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鑫瑞药业等3个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备选项目,再加大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到位。三是组织申报项目的同时,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邀请上级领导如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处张处长到我县考察、调研与指导,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项目“盘子”。

(三)认真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深入开展了科技入园入企活动,抓好科技入园技术应用与示范。支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了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的“茶薪菇液体菌种及接种一体化”项目,比特福涂料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的“绚彩石涂料”等开展科技合作,提升了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四)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科普工作。邀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的茶树菇液体菌种项目进行成果鉴定,并顺利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引进推广了水稻新品种、白莲新技术及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建立示范基地,联合宣传部、科协等部门举办了2013年科技活动周活动,突出“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活动。按照活动周要求,全县开展了10项活动,参与科普活动的科技人员60人,接待咨询群众1600余人次;举办讲座3场,听众400人次;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科技人员6人,对接科技项目4项。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意识。

(五)积极抓好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工作。2013年科技部将组织开展2011—2012年度县级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根据考核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协调会,相关资料正在搜集整理,将全力以赴做好此项工作,力争顺利通过考核并争创先进。

同时抓好科普统计调查工作,完成各种资料搜集、上报。

(六)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抓好挂点村“五民一建”及“十八大”精神宣讲,做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

上半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二是经费少,有些工作都存在差距;三是科技服务企业的质量还不是很高;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将在下半年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下半年的工作

(一)任务与重点工作:

1、目标任务:一是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引资1500万。新引进一家企业;二是争资跑项工作,争取突破200万。

2、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招商引资工作;二是争资跑项工作;三是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抓好争先创优工作。

(二)主要措施:

1、全力以赴,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打好“三大战役”。一是主动出击抓招商,按照我局自订的奖惩办法,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使上半年洽谈的意向性项目变成签约项目、签约项目变成开工项目;二是继续协助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早日投产达标。并做好继续扩大再生产工作;三是做好签约项目银树农林科技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早日入驻园区工作。

2、加大跑项争资工作,把上半年已确定的项目抓落实,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保证项目资金到位;继续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深入园区、企业,挖掘、组装、包装好明年项目。

3、认真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深入开展科技入园入企,抓好示范工作,在争先创优中争取先进。

茶树菇范文篇7

一、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夏粮夏油双双增产。夏粮播种面积4.92万亩,比上年5.07万亩减少0.15万亩,减2.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65万亩,比上年1.79万亩减少0.14万亩,减7.8%;大麦播种面积1.25万亩,比上年1.36万亩减少0.11万亩,减8.1%;马铃薯播种面积1.67万亩,比上年1.56万亩增加0.11万亩,增7.1%。预计夏粮总产量12106吨,比上年11963吨增加143吨,增1.2%。油菜籽播种面积9.45万亩,比上年8.98万亩增加0.47万亩,增5.2%。预计油菜籽总产量13105吨,比上年11462吨增加1643吨,增14.3%。

(二)食用菌产业强势发展。今年来,食用菌价格持续上涨,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县食用菌发展达到9302.05万袋,比上年增加2190.14万袋,增30.7%;其中越夏袋料香菇7880.44万袋,比上年增2335.14万袋,增42%;反季香菇1179.01万袋;茶树菇242.6万袋。

(三)果茶产业加快发展。抢抓“双低”改造机遇,全力培育果茶产业,全县计划发展柑橘面积2万亩,实际落实规划2万亩,已建成柑橘假植园470亩。计划新发展茶叶面积0.5万亩,已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预计春茶产量可达393吨,同比增加58吨,增14.8%。春季水果产量可达950吨,同比增加370余吨,增63%。

(四)桑蚕产业稳中有降。受到国际国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持续下行,桑蚕生产下滑较大。全县春季发放蚕种9000张,较上年减少1000张,减11%,预计产鲜茧360吨。

(五)养殖业稳步发展。由于去年上半年市场行情较好,生猪存栏充足,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生猪出栏预计15.2万头,同比增加1.45万头,增长10.5%。全县养殖水面1.7万亩,其中水库6390亩,堰塘5640亩,精养鱼池4275亩,完成计划的100%,预计水产品产量1100吨,同比增加100吨,增10%。

(六)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夏粮总产增加143吨,每公斤上涨0.2元,预计夏粮增量增收242万元,人平增收15.5元。夏油预计可实现增量608万元,价格下滑减收1146万元,实际减收538万元,人平减收34.5元。香菇干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0%左右,鲜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5%以上,预计可增收4760万元以上,人平增收305元。春茶产量同比增加58吨,春季水果产量同比增加370余吨,二项增收614万元,人平增收39.4元。生猪出栏同比增加1.45万头,预计增量增收870万元,人平增收56元。蔬菜产量4.4万吨,同比增加1720吨,蔬菜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40%左右,可增收1400万元,人平增收9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4.4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预计增收2600万元,人平增收167元。合计上半年预计农民可增收9948万元,人平增收638元,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一方面引导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组织专班开展柑橘春管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我县柑橘产业在遭受价格低迷重创后的橘农行为和心态,广泛宣传引导,加强技术指导,帮助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柑橘生产。一是抓基地建设。结合低丘岗地改造,加快柑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园工作,在洋坪、等乡镇建立柑橘假植园470亩。二是抓技术推广。以第二期柑橘技术培训为龙头,采取召开现场会、集中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苗木集中容器假植、小苗假植大苗移栽、起垄抬高栽培等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共开展柑橘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

加快发展茶叶产业。一是创新模式引导发展。举办首届茶叶基地建设招标会,精心扶持镇村、镇真金村等5个村和禅茗堂养生茶公司,在鹿苑、望家和河口等地建设6个连片500亩以上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总面积5120亩。三是加大举措积极发展。组织召开黄茶鉴评及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我县主产区的8只黄茶进行了现场鉴评,并对今后如何加强茶叶基地、品种定向、龙头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组织部分乡镇、龙头企业、相关单位赴福建、江西等地考察学习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我县茶苗自繁技术,在镇鹿苑寺村建立茶叶智能化温棚育苗基地1处,面积5亩。大力推广容器育苗、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机修机采等新技术,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三是制定政策扶持发展。县政府出台扶持茶叶生产的优惠政策,对建设茶叶标准化基地的招标单位给予政策扶持。拨出专项经费开展鹿苑茶地方品种优良单株的筛选,培育良种茶苗在全县推广应用。

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采取招标模式,在全县建立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连片建设50个标准化室外菇棚,并按照《无公害香菇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以基地为载体,推进我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步伐。开展低耗材食用菌品种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在全县招标4个单位开展香菇低耗材配方研究项目、利用本地原材料生产茶树菇技术研究项目、食用菌菌种选育示范推广项目、香菇免割技术试验推广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和示范,节约资源,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食用菌有形交易市场的调研,制定建议方案,为领导决策作好参谋。

(二)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宜昌森源公司6000吨食(药)用菌深加工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一期工程1400平方米菌种生产车间预计10月底前竣工;野风食品公司二期生产线项目年产1000万袋冲菜加工标准化生产线、产1000万瓶豆腐乳生产线于今年3月动工,预计9月可竣工投产。野风食品和鑫鑫油脂今年顺利通过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证,上半年全县龙头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其中创汇320万美元。

农超对接成果喜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商农超产销对接,组织参加年汉宜农商农超对接洽谈会暨宜昌市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产品展示和对接洽谈活动,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武汉白沙洲蔬菜批发市场成林商行达成协议;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武汉汉威商贸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莲花贡米产销专业合作社与宜昌惠兵粮油商行达成协议;“牛肉黄豆酱”等优质农产品与汉商汉超成功对接,签约总额达1.4亿元。组织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茶树菇生产大户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与森源公司、大自然食用菌合作社、茅坪场村等5个企业和大户签订购销意向协议,每天组织收购茶树菇2000斤以上。引导支持莲花米业、奥龙食品、野风食品等企业兴办农产品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分别在洋坪、、鸣凤等乡镇建立农产品订单生产基地2000余亩,网络农户500户。

品牌培育成效彰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远野风”牛肉黄豆酱荣获湖北名牌产品,“楚园春”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组织参加第三届宜昌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御贡鹿苑春”牌鹿苑茶荣获“宜昌市地方特色名茶”称号;“禅茗堂”牌禅茗鹿苑茶、“荆山玉”牌荆山玉芽茶荣获“三峡杯”金奖;“灵龙峡”牌灵龙峡玉芽、“”牌石桥云雾茶荣获“优质茶”称号。

(三)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一是完善农村公益服务工作。组织资格招考。与县人事局联合组织农村公益服务人员资格公开招考,新录用8名农技服务人员,涉及粮油、食用菌、桑蚕等5个专业。开展资格年审。对年度取得农村公益服务资格的59名服务人员开展资格年审,审核合格人员57人。组织项目发包。对6名具有服务资格的农技人员开展农机、农村能源、水产3个专业6个岗位的县级跨区域服务项目发包。对全县7个乡镇农村公益服务合同(农技服务类)进行审查。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强化信息服务。通过广播、电视、简报、农业信息网、“农信通”等宣传载体,大力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编发《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植保》等简报31期,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编发“农信通”服务短信55条4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现场解答、入户指导等方式,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柑橘、茶叶、食用菌、水产养殖、农村能源、农机推广等新技术培训指导,培训60余场次1万余人次。创办“三新”样板。围绕主导产业,在全县落实标准化生产、水稻强化栽培、水稻、玉米农业新品种展示、高山反季蔬菜、测水养鱼、“一池三改”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点18处。

(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实施办法》,组织5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实施办法》100题知识竞赛活动。印制《实施办法》宣传手册3000余份,发送到各乡镇、村及200个农资经营户手中。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设立宣传咨询台,面对面宣传、接待咨询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邀请市农业专家来我局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题讲座,组织200家农资门店经营人员开展安全法规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黄茶的品质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茶园管理标准》、《鲜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标准》;制定县袋栽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6个500亩以上茶叶标准化基地、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基地、5个50万袋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2000亩柑橘标准化基地正在建设中。大力发展“三品”农业。做好农业“三品”认证和续展工作,对“花园椪柑”、“双红蜜橘”、“龙凤番茄”、“云雾绿茶”4个无公害食品进行续认证,“森源牌”绿色香菇续展、“鹿苑茶”、“野风牛肉黄豆酱”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申报基础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账。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对全县农资门店发放农药、肥料、种子购销台账,保证了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不缺位、不失控。开展农资市场整治。组织执法力量,对种子经营门店、菌种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了种子经营门店持证经营情况、商品标签内容的规范情况、种子经营档案的建立情况、品种审定情况等情况,共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执法人员160人次,抽取农作物“两杂”种子样品232个,现场纠正违规行为13起,下达警告通知书6份。开展了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止的高毒有机磷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检查农药门店194家,未发现国家禁止农药。开展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对蔬菜、茶叶、食用菌生产基地现场抽样,抽检样品13个,合格率为100%,全县未出现食用农产品重大中毒事件发生。

(五)严厉监管农机安全秩序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由于近几年来受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的拉动,全县农业机械持速增长,尤其是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增长较快。在春耕和夏收、夏种等农业生产中,全县共投入各种农业机械5218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2台,大中型收割机116台,插秧机47台。完成机械作业面积19.63万亩,其中机耕农田13万亩,机收小麦5.5万亩,机械插秧1.02万亩。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在全县15个集中检测点对全县从事运营的拖拉机进行年度检审验,共检验拖拉机532台,拖拉机入户105台,换发号牌15幅,培训考证75人。开展农机田检路查。与县交警大队配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无牌行车,无证驾驶等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共检查拖拉机170台次,纠正违章132人次,督办驾驶证116台人次,处罚30余人。上半年未发生任何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六)全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依据病虫害预测预报规范,认真做到系统调查、大田普查与灯光诱测三结合,编发《植保》6期6000份,手机短信12条8000余人次,为夏粮夏油作物增产增效、水稻良好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检疫性病虫害防控,全力抓好油菜根肿病、水稻稻象甲、柑橘小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普查和布点监测,未发现三种病虫在我县发生;认真抓好柑橘大实蝇的防联指导工作,专发大实蝇防治资料1万份,确保控制虫果率2‰以下目标。继续抓好机防队伍建设,今年多方筹集资金,已组织164台机动喷雾器投放到各乡镇,大大提高了全县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

(七)积极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抢抓机遇,积极编制农村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柑橘板块基地、万亩水稻高产优质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报告书,多次到省市争取项目,已争取项目到位资金430万元,其中农村沼气池项目资金269万元,农机补贴资金161万元。二是认真实施在建项目。及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目前已补贴机具514台,其中收割机械12台,大中型拖拉机41台,微耕机250台套,手扶拖拉机192台,茶叶修剪机械2台,受惠农户513户,补贴资金159.25万元,占总补贴资金额度的98.91%。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全县新建户用沼气池1812口,新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2处,建立50立方米的沼气联户工程12处,创办高标准“一建三改”示范点5处。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今年重点开展土样化验、试验示范、制定配方等工作,已化验土样2000多个,开展油菜、水稻等主产作物肥料效应试验20个,确定我县主要种植作物养分施肥配方20个,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5400份,组织供应各种配方肥4000吨。

(七)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农业系统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五型机关”创建、“作风建设年”活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等活动,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由“一把手”负总责,并建立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制度,确保了活动有组织、有指导、有督办、有检查。二是突出特色组织开展活动。立足部门实际,突出特色,以“科学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开展“15534”(围绕“一个主题”学习实践,围绕“五项活动”推进学习,围绕“五个专题”深入调研,围绕“三个一”开展大讨论,围绕“五大行动”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扎实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共集中组织学习41次,累计学习时间达到85学时,每名党员干部撰写读书笔记1万字以上,办学习专栏15期,写体会文章56篇,召开各种座谈会6次,走访农民200余户,发放征求意见表9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8类22条,形成调研成果6篇。三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深入到群众、企业广泛开展“访民问计”大调研,重点开展了惠民利民、科技入户、样板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行动,开展各种技术培训20多场次,培训1500多人次,创办三新样板18余处,为农民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走访贫困农户10户,免费提供良种款1.2万元,帮助农民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压力大。我县暴雨冰雹时常发生难于预料。同时,据专家分析,今年水稻病虫害尤其是“两迁”害虫继续呈严重大发生态势,防控难度加大。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艰巨。全国普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销售面临新的压力。

(三)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柑橘发展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发展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在桑蚕发展上,受国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连续三年低迷,产出比较效益不高,桑蚕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茶叶发展上,虽今年产销两旺,但缺乏自己的品牌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缺乏有力支撑。

(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尽管目前我省农产品价格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压力加大,不能排除局部时段部分品种价跌卖难的可能性,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发展

抢抓“双低”改造的机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年高标准发展柑橘2万亩、茶叶0.5万亩。高标准建设5个茶树菇、5个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和6个茶叶无性繁殖示范基地。

(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食用菌深加工、主导产业开发和规模养殖等项目,利用多种途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服务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精心组织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加强“森源”、“楚园春”、“远野风”等品牌农产品的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形象。

(三)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工作

进一步加强动植物防疫和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植物防疫工作机制。加强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全力防控水稻“两迁”害虫、柑橘大实蝇等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严格植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认真抓好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逐步扩大农业保险品种,最大限度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四)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入户

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从良种选育、高效安全生产、贮藏加工等各个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配套。认真办好18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点,大力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确保科技推广出效益、出成果。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办好柑橘骨干培训班和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五)有力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安全菜园、高效茶园、精品果园”创建,带动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重点对鸣凤城区农贸市场、超市、蔬菜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对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六)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沼气项目、测土配方施肥、万亩水稻高产优质等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继续做好农村能源、测土配方施肥、食用菌板块、农机购置补贴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确保向上争取到位资金600万元以上。

茶树菇范文篇8

一、新情势激发转型发展的新考虑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迸发,以加工出口为主、外向度较高的蘑菇产业蒙受严厉冲击,菇农的生产效益大幅下降,发展的决心和积极性受挫,情势非常严肃。蘑菇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此次冲击中具体激发。

(一)“家庭生产化”的形式,可继续发展的才能弱。年以前,全镇4500多户、15000多人种菇,基本是一家一个菇棚,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这种传统的小农生产方法经不住劲风大浪,并且简略的竹架菇棚可运用年限短,不足继续不变的发展基本。在“打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情势下,“家庭种菇”必定遭到冲击。

(二)“种类单一化”的形式,抵挡市场风险的才能差。全镇基本是双孢蘑菇统一天下。新的危机降临时,市场呈现大幅动摇,“一菇独大”的风险原形毕露。

(三)“栽种涣散化”的形式,生产效益低。种菇基本是“遍地开花”,虽说有几十个蘑菇基地,然则没有几个像样的园区,不足规划效应。

(四)“技能传统化”的近况,经济效益低。食用菌栽培技能和栽种方法基本是“老一套”,科技含量低,劳动强度高,抵挡天然灾祸的才能差,规划的快速扩张也只是维系简略的低程度反复。在现代农业技能一日千里的情势下,比较效益差,必定被裁减。

(五)“运营无序化”的情况,市场竞争力差。菇农没有本人的协作组织,运营处于无序形态,产销不协调,服务不配套,不能实时应对市场转变。

食用菌热能低,养分丰厚,滋味鲜美,兼具保健功能,“一荤一素一菌”的健康饮食观念日渐家喻户晓,国表里食用菌消费均呈稳步增进态势。因而,食用菌产业依然是前景宽广的新型旭日产业。那么,蒙受创伤的“蘑菇之乡”如何重振雄风?唯有坚持科学发展,探究转型发展,经营升级发展,才干闯出一片新寰宇。

二、新探究开发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年,依据产业发展面对的严肃情势,镇开端采取多种办法,稳步推进蘑菇产业向大食用菌产业转型。

(一)推进种类多样化,带动菌类复合化。食用菌多种类生产,不只可以有用装备原料,充分应用空间和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并且可以知足分歧条理、分歧口胃群体的饮食偏好,拓宽产物市场,完成好处最大化。因而,镇党委、镇县政府指导群众坚持“大食用菌”理念,加速“三个转型”:一是由单一的蘑菇生产,向蘑菇、草菇、巴西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平菇、姬菇、茶树菇、喷鼻菇等多种类综合栽种转型;二是由菇棚栽种,向菇棚栽培、袋料栽培综合栽种转型,既发扬菇棚承载量大、运用期长的优势,又发扬袋料栽种便利、投资源钱小的优势。近两年袋料栽培的杏鲍菇、白灵菇、平菇、喷鼻菇等,已占有食用菌产业的半壁河山。三是由单茬栽种,向多茬口栽种、终年生产、培育料屡次应用转型。推行草菇-双孢菇、巴西菇—双孢菇、春栽喷鼻菇-姬菇等生产形式,完成接茬栽种、换茬栽种、循环栽种、周年栽种。近3年来,虽然双孢蘑菇栽种面积有所下降,然则以杏鲍菇、巴西菇、喷鼻菇为主的多种类栽培面积快速上升,保证了食用菌总产量的不变增进。

(二)推进生产企业化,带动菇农工人化。企业依照规划化、专业化、规范化、科技化生产,其组织方式、生产方法、治理形式和抵挡市场风险的才能,是“家庭生产”无与伦比的。企业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镇党委、镇县政府组织群众开展“三个转型”:一是应用政策指导转型。依照自愿互利的准则,县政府赐与恰当补助,采取收买让渡、租赁方式将菇棚向企业转移。企业扩展栽种规划,菇农到企业打工成为“离土不离乡”的工人。天添、长华、新瑞都、宏源、曹阳等企业以这种方式,承接转移栽种面积20万平方米,有210名菇农到企业当了工人。二是鼓舞强人带头转型,领办新办食用菌企业。近几年全镇新增新瑞都、新集发、申绿等3家食用菌企业,构成了多元化发展新场面。三是支持企业扩规转型,2010年,现有9家企业规划了11个建设项目,3年内建成后可年产鲜菇4万吨,相当于全镇过去总产量的80%,还当场转移农工2000余人。

(三)推进栽培科技化,带动栽种智能化。技能是决定产业成败的关键。因而,镇着力推进食用菌工场化生产小区建设,推进传统生产向智能化、现代化生产转型。年,天添公司新建智能化生产园区,采用电脑主动化节制技能模仿食用菌最佳发展情况,智能化的生产使产出效益到达最大化。2011年,长华、申绿两家企业接踵上马智能化生产项目,年产鲜菇才能提高到2万吨以上。近年来,企业生产规划比年扩展,年产杏鲍菇由150万袋发展到250万袋,经由本年进一步扩建,有望年出菇1000万袋、年产鲜菇3000吨以上。

(四)推进分工专业化,带动服务社会化。作为“蘑菇之乡”,菇农需求本人的服务组织。因而,镇委、镇县政府探究从服务方法上转型,依照“指导不干涉,指导不替代”的准则,精密培养专业协作社。曹阳公司司理曹国林领办的翱翔食用菌协作社,将培养好的喷鼻菇菌袋分发给社员栽种,协作社包技能指导、鲜菇收受接管和销售,菇农感觉既保险又有利可投,翱翔协作社迅速强大到100多人。曹兴寨村蘑菇销售大户吕林,年组建张吕李食用菌协作社,在蘑菇市场最坚苦的时分,先后到福建、山东、天津等地跑市场,保证了200多户社员的鲜菇销售。许易村运输大户谢光胜,组织成立蘑菇原料购销运输协作社,一年购销运输稻草、牛粪、谷壳等蘑菇生产原料1万多吨。现现在,全镇成立专业协作社6个,依照市场运作准则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好处共享,各得其所,基本成为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好处一起体”。

经过近三年的探究和实践,镇产业发展情势和方向呈现了一系列可喜的转变:一是完成了从蘑菇产业到食用菌产业的蜕变。主导种类双孢蘑菇稳步苏醒,杏鲍菇、喷鼻菇、金针菇、白灵菇、巴西菇、稻草平菇等多种类生产发展迅猛,并呈稳步增进的态势。特征产业呈现构造性转变,大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型初现;二是完成了由菇农涣散栽种、粗豪运营为主,向企业工场化生产、规划化运营为主的改变。各公司、协作社逐渐成为生产运营的主体,所占的市场份额和比重逐年增进。产业发展完成从纯真追求规划的扩张,向追求综合效益提高的飞跃;三是企业的发展思绪更加清楚,发展方法更趋理性。天添公司走出协作共赢的第一步,有用盘活存量资产;申绿公司积极跟进,发展呈现了起色;长华公司在协作启动酱油生产线的还,再注巨资兴修大型智能化生产基地,为后续发展积存了力量。3年来,镇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全国农业(双孢蘑菇)规范化示范区”、“湖北省农业规范化示范乡镇”等声誉称号。

三、新思绪经营跨更加展的新篇章

年第五届蘑菇节召开时期,区委、区县政府约请全国知名的专家传授召开“新洲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钻研会”,共商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大计,与会专家提出了三个主要观念:一是多种类生产,是完成新洲食用菌产业不变发展的最佳选择;二是园区化、工场化、规划化生产,是世界食用菌产业的潮水和方向;三是国内市场和鲜菇销售,是今后一个期间食用菌发展的主流。

专家传授的指导坚决了镇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时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思绪是:结实坚持大食用菌生产的理念,积极发展多种类生产;维护主导种类栽种规划的不变,稳固“蘑菇之乡”的位置;重点发展智能化、工场化生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努力完成食用菌产业的跨更加展。

结合湖北省施行“四个一批”工程的要求,区委、区县政府明确要求,食用菌产业园要领先打造“50亿园区”。为此,镇委、镇县政府提出,以食用菌为手刺,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园区为目的,以农产物加工为主线,以食用菌生产工场化智能化为主导,以运营工业化为主体,高起点设计、高规范规划,努力建设一个“产值超越50亿元,同业业竞争力强、全国知名、全省第一”的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详细规划是以现有公司基地为基本,打造一其中心区,提高五个产业园:选址规划新建中心发展区,提高、扩展或革新富山、长华、申绿、曹阳、周湾等5个产业园。

茶树菇范文篇9

该县采取市场手段对高耗能企业进行产业结构重组与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通过科技嫁接、引进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改“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型产业链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企业节能增收、减污增效。陶瓷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过去,陶瓷企业生产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次、废品全部被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大量材料被浪费。该县加大了陶瓷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陶瓷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陶瓷企业建起了燃气宽截面节能明焰裸烧隧道窑,由烧煤改为烧气,采用窑炉余热干燥技术,实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公斤瓷能耗从过去10000千卡降至3000千卡,年节约燃料费1200多万元;产品烧成率还由过去的85%提高到95%以上。如:康舒陶瓷公司通过回收次、废品和销售中的破损陶瓷,再次利用废品中的锂辉石,年节约原料50吨,节约资金18万元。该公司还建立纯水过滤池,收集原料车间废水,澄清下层泥浆再利用,年节约用水600多吨,节约原料70吨,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建设生态新农村,农民增收添渠道

该县以沼气建设为龙头,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形成“做饭不靠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家庭庄园式生产格局,实现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今年来,该县新建沼气池100多座,全县5000多户农民用上了卫生、方便的沼气灶,涌现出沼气生态庄园60多个。不仅减少了焚烧木柴、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节约了森林资源,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该县日峰镇塘回上村村民曾兰香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建起了沼气池,家里的烂柴草和废水派上了大用场,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养猪一年能赚3000多元,用沼渣当肥料种菜能节省化肥开支1000多元,种出的蔬菜是绿色无公害蔬菜还能多卖钱,再加上省下的燃料费、取暖费,一年能增收8000多元,沼气池变成了咱农民的‘聚宝盆’”。

发展绿色新农业,农民致富道路宽

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山上种桔、棚里育菇、田间栽烟”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蜜桔、食用菌、烤烟三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70%现金收入来自此“绿色新农业”。

充分利用毗邻“蜜桔之乡”南丰的地理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蜜桔产业,建立蜜桔发展专项基金,扶助农民种植蜜桔。全县蜜桔种植面积4万多亩。拥有百亩桔园18个,初步形成了日峰、中田、龙安三个400亩以上的生态示范蜜桔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蜜桔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茶树菇范文篇10

*年总计营业收入18,329,851。完成指标1660万的110%,出品成本率37.8%达到了饭店制定的成本率的指标。*年营业收入是1650万。成本率是40%。成本率*比*下降2.2%,由成本控制多创利润403200.

二.经营方面。集思广义,在经理指导下制定了较合理的经营计划如

1.根据季节原料供应特点,推出了3月野菜美食月,如刺嫩芽、山芹菜、鲜红蘑。4月份推出开河鱼如虫虫鱼、河刀、岛子鱼等。绿色食品是当今世界的消费趋势,而野生食品一向是餐饮界的精品。以上两个美食月迎和了食客追求绿色,返朴归真的消费心理。

2.5月份经典粤菜回顾,提高了粤菜出品水平。

3.8月份推出了以正宗川菜为主的20多道新菜,如川爽牛肉、谗嘴蛙、可可山药。增加了卖点。

4.

9.6—9.8圆满接待新东北电器新闻会,公司领导对菜品比较认可.

.

9月下旬推出的特价大闸蟹、茴香豆,平价黄酒,“又到一年品蟹时,邀君共享脂膏香”。增加了餐饮文化气息。

中秋月饼销售,中厨员工群策群力,共计销售461盒,远远超过去年的288盒。

5.

11月初考察了庄河,宽殿、桓仁、长春、西丰、锦州等地,挖掘了东北特色原料及特色菜式。11.15东北土菜节推出以来,受到客人好评。如炭烧鸽子、庄河大骨鸡、山胡萝卜、葱烧鲜鹿筋、新民血肠等成为客人喜欢的菜品,增加了人气。达到了淡季不淡的效果。

通过每月的这些经营措施,在经理的领导下,使中餐营业额超额完成饭店定的指标。达到指标的110%。

三.出品质量及创新:

1。所有出品都制作了一个投料标准及制作程序单,把每道菜式定口味、投料标准、盛器,以使菜品口味及质量稳定。

2.认真听取前厅员工意见及宾客反馈,总结每日出品问题,每日例会及时改进出品的不足。如客人反应主菜牌菜式较少,针对宾客意见推出了如、谗嘴蛙、香辣茶树菇28、香辣风干牛58、渔家巧合盘。客人反应长白山双珍盘子有手印,小炒菜品应适当加上围边等意见,我们都认真改进。

3.有关菜品创新:

A、每个主位每一个月研究两道新菜(包括烧味、凉菜、炒锅、面点),新菜品香辣茶树菇、葱烧鲜鹿筋、巴蜀牛肉、谗嘴蛙等菜品就是这样研制出来的。

B、每月考察市场原料供应情况推出新菜式。如活黄花鱼。

C、参加同行比赛、交流、学习新菜式如:风味牛筋,手撕牛肉脆鳞鲈鱼、酸辣乌鱼蛋羹等菜品。

D、去外地考察餐饮市场引进新菜品。如捞汁三宝。

E、请同行朋友来培训新菜如可可山药。

4.婚宴菜品控制了出品速度,改变了去年盲目求快的心理,杜绝了热菜出品上桌已凉的情况,婚宴出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有的客人吃过参加过婚礼后又定婚宴。

四.成本控制方面:继续严格深入实行五常法,打造数字化管理模式。

1s:清洁检查(常清洁)。清理,是在清洁工作的同时进行检查。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卫生区,如占板在做保鲜柜卫生时,就会检查里面的东西是否变质,保鲜柜温度是否正常。

2s:分开处理(常组织)是先分开后处理的意思。分开是先将要的和不要的东西分开;过期的和未过期的分开;好的和坏的分开;常用的和不常用的分开等等。再考虑如何处理,如:食品原料急销、出套餐。牛柳是什麽时候腌制的,贴上标签,标明日期。以保证先进先出,避免原料变质、浪费

3s:定量定置(常整顿):在冷库内、保鲜柜内有那些原料?每种数量多少?这些原料都必须有固定位置。所有用具也是如此。所有的物品都有自己的家。

如:有关占板、水台:胡罗卜、土豆等没清洗或表面有泥土的放在货架最下层,菜心、芥兰等放在上层。海鲜和其他动物性原料装入保鲜合、注明生产日期放入保鲜柜。每个保鲜柜和冷库都贴一张表,是里面的原料存放平面图,并注明负责人的姓名。

4s:立法守法(常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订守规则,告示全员,使大家有规可守。

5s:保持维护(常自律)训练与纪律,是要达到保持和维护的目的。培训既可以增加个人知识,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能力。每天早10:30例会下午16:40例会晚8:30培训.

根据五常法结合本店情况制定如下措施以控制成本:

1.月1020月底考察市场,调整进货价格.

2.1020月底考核各部员工对自己所用原料价格及出成率掌握情况.促使每位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概念.

3.研制脱式菜品(无成本菜品),将主菜的剩余原料做成托式菜品。如萝卜牛腩,沙窝三文鱼头等,以降低成本。

4.研制造型菜式。如金丝大虾。

5.营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投料标准,参考每日沽清单,了解库存情况,坚决执行先进先出政策,把存放时间较长的原料尽快销售出去。

6.数字化管理。每位员工都知道自己所用原料单价,每日出库由头荷写出所出原料总价值,每日直拨分部验收,各自统计原料价值。每日的810日报单,让各部(如凉菜、粤菜、烧味、本地菜)统计营业额,这样做到每人心中有数据概念,成本控制在就落实到每位员工从而使所有厨房员工都关心成本。

7.周三清理冷库、保鲜库,写出各部原料储存数量及急需推销品种,将依据情况安排较大型宴会菜式。

五.管理方面

1.每日例会认真听取人事质检意见(如员工胡须长工作帽乱扔),我结合厨房员工实际情况加强素质培训,每天对厨房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员工在仪容仪表、遵守纪律、按时上下班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2.组织厨房内部质量提高小组,成员有刘宗贺、郑印民、李廷波、余化、李春武。每天营业前检查卫生及员工仪容仪表。

3.经常激励员工积极上进,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部分员工入行时间短,敬业精神差,但经过这些培训大家意识到做好工作就是发展的基础,共兴金都的同时,自己各方面能力也将同时提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如厨房规定10:00上班,有些员工为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8:00就来到岗位。这样员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组成一个优质、高效、团结、和谐的团队。

总上所述,*年通过厨房团队共同的努力,在厨房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效果。在菜品创新、出品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员工素质提高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更清醒认识到以后的工作将更具挑战。

*年设想:在*年成功的五常法及数字化管理方面继续加强。这对成本控制及传统菜品质量保证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年将改进自己的思路更加务实地工作,要去考察新的菜品,加快出品的创新以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年每月计划有的不是特别实际,*年一定多考虑计划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