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9:29:21

测评范文篇1

民主测评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2004年度市直学校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已于近期全面展开。今年考核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完善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制度,提高年度考核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量化测评结果的运用,作为评定年度考核等次的主要依据之一。为做好今年的年度考核工作,今天专题召开会议,进行述职和民主测评,参加今天会议的对象为学校中层干部和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述职;二是与会人员对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量化测评。

下面,先进行第一项议程:领导班子成员对一年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述职。参加述职的对象是XXX、XXX、XX等3位同志。

首先,请XXX同志述职。

下面,请XXX同志述职。

最后,请XX同志述职。

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就进行到这里。

接下来,进行第二项议程;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在大家填写民主测评表之前,我先对量化测评表的填写方法作个说明。

这次需要大家填写的表格共有两张,第一张是领导班子和正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第二张是副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会前,已经将《干部考核量化测评简明手册》和正副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序号、姓名对照表发给了大家。下面,我对照量化测评表的栏目逐项作个介绍。

先请大家看《手册》第2页的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表。表中共11项测评要素,其中思想政治建设有5个要素,领导能力有5个要素,工作实绩是1个要素。关于每一个要素的内涵,请大家看《手册》第6页“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要素说明”。

表中“运转情况综合评价”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具体的评价标准请大家看《手册》第16页的“有关栏目评价及说明”。

表中的填表人身份,分为上级、同级、下级、其他,参加今天测评的人员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同级,其他参加填表人员均为下级。

下面请大家看《手册》第2页的正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和第3页的副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这两种测评表各有六个栏目:

第一栏是序号,为被测评者的姓名代号,每个序号对应一名被测评者,请大家看《序号姓名对照表》,正职领导干部测评表1号对应的是XXX同志,2号空白;副职领导干部测评表中1-2号依次对应的是XXX、XX等2位同志,3-8号空白。请大家严格对照被测评者的姓名排列顺序作相应填涂,不能出现错位,否则微机将张冠李戴,造成错误,失去测评的价值。

第二栏是测评要素,正副职领导干部的测评要素均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关于每个测评要素的内涵,请大家看《手册》第8-10页的“正职领导干部测评要素说明”和第11-13页的“副职领导干部测评素质说明”。

第三栏是总体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把握的评价标准请大家看《手册》第16页“有关栏目评价标准及说明”的第2条。

第四栏是使用建议,分为“提拔、留任、交流、降职”四个档次。测评者可根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干部任用的德才标准,对被测评者作衡量比较后,提出使用建议。对每个被测评者的使用建议只能选一种。

第五栏是“对其了解程度”分为“了解、一般了解、不够了解、不了解”四种情况。测评者要根据本人对被测评者熟悉了解程度,选择一种情况。

第六栏为填表人身份,其把握口径与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表填表人身份一致。

填写表格时,请大家注意几点:第一,要严格按照《序号姓名对照表》按顺序填写,切忌张冠李戴。第二,对测评要素的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档,A为最高档,D为最低档,A、B、C、D依次递减,请大家对测评对象作相互比较衡量后,逐项打分,每项内容只能选择其中一档,对同一测评对象各个要素的评价,不能完全相同,即:不能所有要素都填“A”,或所有要素都填“D”,否则微机将视为无效。第三,民主测评表中,评价、使用建议、填表人身份、对其了解程度为必填栏目,所有测评项目均为单项选择。第四,填表一律采用发给大家的2B铅笔,填写时参照表格左下角的正确填涂实例,将所选的英文字母涂黑,不要划到方括号以外。第五,要保持测评表的平整和清洁,不能折叠、弄皱和损坏表格。

量化测评表的填写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要求:

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这次在较大范围内进行量化民主测评,并将量化测评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考核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志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民主测评,从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的高度出发,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为合理确定干部考核等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第二,态度上要公正求实。干部的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每年对干部年度考核时,定期进行量化测评,有助于组织人事部门拓宽识人渠道,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了解,更好地识别干部,选优汰劣,用人所长。因此,希望每个同志都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这是搞好民主测评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党性原则,以事业为重,摒弃个人好恶、个人恩怨等感情因素的影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

测评范文篇2

一、开展农村党员形象民主测评的背景和成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总结以往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必须以新眼光捕捉新动向、用新思维打造新载体。就我县而言,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增强,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形象作风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党员个人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党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至关紧要。而实际工作中,虽然各村广泛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但由于党员个人素质有高有低,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得部分农村党员服务群众和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部分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够正常,不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维护党内和谐。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受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等常规的组织生活在一些村没有得到正常开展,党员过组织生活的次数和质量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造成党员对组织生活由盼望、渴望变为失望、无望,随之淡化了党员意识和组织意识,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利于维护党内和谐,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相悖。

三是有的村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对党员的触动作用有所弱化。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并开展以来,对党员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触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党员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一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在有的村党支部流于形式,出现“走过场”现象,使得民主评议对党员的触动作用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在民主评议过程中习惯于照搬“老一套”,评议效果一般,同一档次的党员排不出先后,全都“一个档次一个样”,加上评议的范围又局限于党内,没有注意发动群众参与,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真实形象。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我们从创新民主评议党员模式入手,借鉴我县一年一度民主评议县直单位股级干部的经验做法,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措施的基础上,在吉安市率先开展了农村党员形象民主测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在698名参与形象民主测评试点的党员中,有127名评定为优秀,其中列入村组后备干部22名;有14名评定为基本合格,其中目前诫勉成效较好的13名,成效不明显而延长诫勉期的1名;还有1名评定为不合格并已劝其退党。

二、农村党员形象民主测评的具体运作方式

在开展农村党员形象民主测评试点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结合各村实际,集中时间,统一步调,主要采取“六步操作法”来展开:

一是分类制定评价标准。为切实增强形象测评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实效性,我们将参评党员分成村组干部党员、55岁以下在家普通党员、55岁以上在家普通党员和在外流动党员四个类别,参照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提炼出的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标准和具体要求,分别制定了四个类别党员的具体评价标准,并各有侧重。比如,对村组干部党员重点评议其奉献精神和工作能力;对55岁以下在家普通党员重点评议其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对55岁以上在家普通党员主要评议其协调邻里关系、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情况;对在外流动党员则突出评议其模范遵纪守法和配合村组工作的表现。

二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搞好宣传发动,让广大党员群众真正知晓并积极参与,是保证形象测评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为此,在开展测评工作之初,我们组织人员成立了3个督导组分头下到各地进行实地督促指导,督促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逐级召开了动员大会,同时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开展党员形象民主测评的目的意义和主要任务,搅动党员群众的思想,并采取公榜的形式,向群众公布各类党员的评价标准和测评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是开好两个民主生活会。实践表明,民主生活会是党员自我教育、自我剖析、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活动中,我们参照先进性教育的做法,要求各村党支部通过设立举报箱和意见建议收集箱、印发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征求对村党支部班子、党员村组干部和其他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由乡镇党委派员列席指导各村党支部分别开好支部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找准班子、党员村组干部和普通党员个人存在的问题,并深刻分析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措施。

四是组织召开集中测评大会。在完成测评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后,经上报县委组织部批复同意,由各乡镇党委派出工作组,指导各村党支部分两步召开集中测评大会。首先,在会上通报从群众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和两个民主生活会的有关情况,并由相关村组干部和党员当场做出解释或表态发言。其次,以无记名的方式,组织参会的党员和群众认真填写形象测评票,每类党员测评内容各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设优秀、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档次。测评大会要求邀请与支部党员总数相等的村民代表和普通群众参与,确保群众参与率占50%以上。

五是向外公布测评结果。测评结束后,由各乡镇党委工作组根据民主测评得票情况进行量化,为每个参评党员计算出测评分数,然后根据得分评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原则上80分以上的评定为优秀,60-80分之间的评定为合格,45-60分之间的评定为基本合格,45分以下的评定为不合格,最后由村党支部将每个参评党员的测评得分和评定等次情况在村民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公示。

六是突出测评结果运用。在结果运用上,主要针对三类党员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对测评为不合格的党员,直接劝其退党;二是对测评为基本合格的党员,由乡(镇)党委对其实行诫勉谈话,诫勉期限半年。诫勉期间,本人要作出诫勉承诺,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并由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帮助教育。诫勉结束后,由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评议。评议仍不合格的,延长其诫勉期或劝其退党;三是对测评为优秀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无职党员,将其列为村组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三、开展农村党员形象民主测评带来的可喜变化

对农村党员开展形象民主测评,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一种新模式,既能有效反映出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同时,又充分尊重了群众对支部工作和党员现实表现的发言权、监督权和表决权,因而在全县农村党员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全县农村党员争相体现先进性的“催化剂”,有力推动了全县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增进了农村党员队伍活力,提升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效能。通过开展党员形象测评,为每个党员画出一张像,排了一个位,并对测评结果不理想的党员作出了处理,由此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鞭策作用,进而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自觉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目前,全县农村党员参与“三培两带”和“设岗定责”等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高于以往,载体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桃溪乡岭背村开展党员形象测评以后,党员参与该乡香菇产业协会党支部开展的“1+X”结对帮扶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全村培养香菇种植能手30多名,发展香菇种植户270多户,仅此一项,全村人平增收600多元。城上乡城上村流动党员邓小春积极参与“返乡创业”活动,示范带动40多名在外从事箱包皮具产业的成功人士返乡创办了“江南箱包城”。

测评范文篇3

一、形象测评链条要延伸长度,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形象测评工作只局限于本地区各部门和单位机关这个层次,未与上一级的形象测评工作联接起来,也基本未真正调动部门和单位其基层站所参与进来,尤其是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做得不够。测评工作链条的相互脱节,直接导致了测评结果只是一个侧面或某一层次上的情况反映,造成了测评的公正性不准、可信度不高、教育面不广、震动性不强。一方面,对待测评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往往是党委和政府热、部门和群众冷,领导干部热、一般干部冷,上级机关热、基层站所冷。有的地方甚至上级机关在开展形象测评,基层站所“索拿卡要”、“三乱”和“四难”依然我行我素。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对人人关乎发展环境认识不足,有的对形象测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还有极少数市(村)民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名,把附近企业当作“唐僧肉”,强买强卖建筑材料,强揽小工程,甚至小偷小摸,敲诈勒索。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一是要广泛发动,横向到边。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和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形象测评的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人人了解形象测评、人人支持形象测评、人人参与形象测评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聚精会神搞经营,群众尽心尽力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要伸长触角,纵向到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形象测评的对象延伸到基层站所和窗口服务人员,实行市、县、乡三级形象测评统一发动、同步推进。通过背靠背的调查、面对面的评议、扎扎实实的整改,使测评真正体现群众性、民主性和客观公正性;通过强大的声势、有力的举措、务实的工作,实现省辖、市管、县(区)属的协调联动,合心、合力、合拍的和谐共振。

二、形象测评范围要拓展宽度,条块结合,分类测评

被测评单位的确定尤其是评议员的合理设置是搞好形象测评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相当部分县市区在实际开展测评中,一方面,没有把一些与经济发展环境关系密切的金融、电力等条管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服务部门纳入测评范围,形成了测评盲区。另一方面评议员的确定基本固定在少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地方和部门负责人和企业的法人代表上,评议员与参评单位负责人大都比较熟悉,被评单位测评前往往比较容易地摸准评议员的范围,并通过突击走访,甚至宴请、馈赠和安排娱乐活动等不正当途径干扰测评活动,结果不仅助长了少数被测评单位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而且直接影响了测评工作的可信度,产生了新的不正之风。为此,一是要拓展测评参与面。要在广泛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评议单位,以下属基层单位、执法执纪和窗口服务人员的作风、态度、效能作为测评的主要依据,把与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部门、单位尽可能地纳入测评范围,促其增强接受监督的主动性,自觉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二是提高测评可比度。要结合部门性质、职能以及与群众接触方式等综合因素,按照执法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社会公共服务单位分门别类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分开进行排序。确定黄牌警告(重点整改)单位要由单纯的相对排名的方法改为分值(如低于70分)与排名相结合的方法,既突出测评的重点单位,又增强同类部门的横向比较度,使测评结果更体现公平和合理性。三是要增加测评评议员。可采取百家企业、千名干部、万名群众问卷测评,单位自评和互评,聘请评议员评价评议等多种方式测评并按加权系数综合打分。对评议员的选聘尽量要涵盖到社会各个层面,在确保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经济组织代表占相当比例的同时,要把评议员队伍延伸到乡镇、社区、居委会,以充分体现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可能地实现测评工作公开透明、测评结果公平公正。

测评范文篇4

通过对干部测评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干部测评的内容较多,测评项目变化比较频繁,如果系统采用统一的测评格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大部分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干部进行评价,这种方式简单易行,用户容易接受。我们对用户的选票进行对比后发现:用户的选票的内容和数目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格式比较类似,可以归类实现。因此,我们决定从选票着手,对选票进行扫描转换成图像格式,利用图像识别和分析算法对选票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评数据。

通过对基于图像识别的相关系统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对于图像的识别可以分为三类:①对复杂的图像进行识别,如人脸、指纹的识别。②利用的专用的硬件设备对专用的卡片进行识别,如考试答题卡的识别。③对简单图像的模式识别;如对汽车牌照数字的识别。我们使用的选票(测评表如图1所示)是普通的表格(图1),既没有指纹的复杂图像,也没有答题卡的标准格式。在每个表格中一般是用户填写的勾或圈。如果系统进行模式识别,需要存储大量的勾或圈的特征模式库,将用户的勾和模式库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这样识别结果受到模式库大小的限制,同时识别的速度较慢。因此我们采用“定位识别区域,比较像素数目”的方法对测评表图像进行识别,这种识别方法在保证识别正确率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的速度。

系统完成对测评表图像的识别后,得到了测评数据。我们需要对测评数据进行存储。测评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测评主体信息,测评表信息、测评数据和系统配置信息。系统中没有多媒体数据,数据量不大,因此,采用小型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满足数据的存储需求。

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统计结果。因为测评的内容较多,并每个测评项目包括多个测评小项,所以,系统要提供对不同测评项目的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将得票数加权计算成百分制,最后按照不同的排序方式直观地显示给用户。

最后,不同的测评表具有不同的格式,相同的表包括测评项目不同,因此,系统需要提供修改测评表类型和测评项目的表定制功能。

1.2系统结构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数据库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接口层,如图2所示。

(1)数据库层是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为了达到较小的数据冗余,保证数据记录间逻辑关系合理,在测评项目修改时,减少对测评数据的影响。数据库的设计按照“数据表尽量小,多表连接”的原则,使用小型的数据表存储基本数据,将基本表连接后提供不同的数据视图。数据库的结构如图3所示,数据库中主要包括7个表:测评数据表、人员信息表、测评客体表、测评内容表(测评小项表)、测评等级表、测评大项表和表基本信息表。各个表之间按照惟一的ID号进行关联。从而构成完整的测评数据库。(2)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的读写、分析和统计接口。这一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从底层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将数据统计分析后,提交给上层界面显示;并且从用户接口层接收到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写入到数据库中存储。处理层包含系统主要的类:初始化和连接数据库的CADORecordset类和CADOConnection类,用于数据管理的CDataMgr类,用于数据统计的CDataStat类。

(3)用户接口层包括图像识别、数据显示、系统设置和打印排序等功能。图像识别功能提供了用户选择测评主体和显示识别进度的界面。数据显示功能具有按照测评项目、测评小项、测评等级等多种形式显示测评结果的能力。系统设置包括对测评主体、测评表类型、测评表等级、测评表项目等信息的设置。排序操作提供了对测评结果按照不同属性进行排序的功能。打印操作和普通系统的打印功能不相同,它将测评结果数据导出到Word中显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格式后打印。它避免了部分系统不能完全显示打印数据的缺陷,同时提高了打印操作的灵活性。用户接口层含有最多的类,其中有:完成打印功能的CDataPrint类,提供排序的CDataSort类,显示主窗口的CMainFrame类,显示主要框架的CUserInfoView类和CUserListView类,还有实现系统设置功能的类。

2关键技术

2.1图像识别

由于经过扫描设备扫描生成的是8位BMP灰度图像文件,文件的每个字节数据对应图像的单个像素,根据这一特点对图像的每个有关像素进行读取和分析。

处理步骤如下:

(1)将文件中的数据读入缓冲区中,并得到位图文件的大小,如图像高度、宽度以及每一行的像素个数。

(2)从数据缓冲区的一个较小偏移处开始顺序读取。为了避免扫描图像出现黑边干扰判读,取值应避免是图像边界,以后每读到图像边界都应跳过边界范围。

(3)由于对于位图的读取是按照从下至上、从左至右的顺序逐行逐个像素点读取。因此,理想情况下得到的第一个深色像素点且满足两根线交叉点条件的点应是表格的左下角点,如果得到的第一个这样的点经过判定不是左下角点,则应该是图像出现右下倾斜的情况,得到的应是右下角点。为避免这种情况,可给出一定的判定条件,保证得到的第一个满足这些条件的点应是表格的左下角点。

(4)根据表格的特点和实际测评对象数沿线搜索得到评价区域的左下起始位置点。在搜索过程中,通过得到的一些与表格起始位置点同行或同列的点的情况,判断出表格是否发生倾斜,如果倾斜超过一定程度,则应认为这个图像出错,应重新扫描这个表格生成新的图像文件。

(5)找到评价区域左下起始点后,从通用性来讲,应该找到第一行每个单元格的下边界点,从而以此为依据得到每一列单元格的宽度;再找到第一列每个单元格的左边界点,从而可以得到每一行单元格的高度。根据这些宽度和高度值得到每一个单元格的四个角点的位置,确定每一个单元格的范围。

(6)根据每个单元格的范围,取一定的子范围搜索每个单元格内的深色像素点的个数,为避免可能将边框包括在内的情况,对于单元格中同行或同列的深色像素点只按照一个深色像素点来计数,这样即使将四个边框都包括进来,也只会认为只有四个像素点,不会对结果有大的影响。

(7)根据测评表要比较的项目情况,根据先前给出的有关参数,以一定数目的单元格为一组,对中间出现的深色像素点个数进行比较,找到深色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单元格,得到其对应位置,进行相应项的计数,作为后面的统计依据。

2.2数据统计和分析

按照需求分析,系统需要提供按照测评项目和不同的测评小项的数据统计,同时提供票数、分数和等级百分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测评结果。因此,系统需要将测评数据统一存储,按照用户的需求快速地查找并统计出测评结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系统从数据库层到数据的处理层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首先,为了减少数据的冗余,并提供综合的测评数据,系统的基本数据:人员信息、测评项目、测评等级、测评小项等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基本表中,并且具有连续的惟一ID号。如图4所示,测评等级信息表中的每一个等级具有惟一的ID号“dj_djid”,并且ID号从‘1’连续编号到‘5’。因此我们在测评数据表“cpdata”中的等级字段只需要存储等级ID号即可,从而保证了较小的数据冗余度和灵活的数据修改能力,最重要的是ID号可以用于数据统计时数组的下标。

图4测评等级信息表

所有的测评数据储存在基本表“cpdata”中。如图5所示,这个表包含基本信息的ID号,如人员ID,测评项目ID和测评等级ID,除此之外,还有所对应的得票数“cd_shumu”。因此,系统通过读取此表的信息就可以获得所有的数据。

图5测评数据表

对多人员、多项目的分别统计是非常耗时的工作,SQL语句没有提供这种功能。因此,我们采用一种基于项目ID号的统计方法。系统将测评数据读入到一个二维数组中,同时初始化统计结果的数组。假设我们需要统计不同等级的得票数,我们初始化一个长度为等级数目的数组dj[DJNUM]后从第一条记录开始计算。如图5所示,第一条记录等级ID号为‘2’我们将对应的得票数‘12’加入到数组dj[1]中。依次类推,当我们浏览完所有记录时,各个等级的总得票数存入到数组dj中。我们仅读取一遍数据就可以完成不同数据的统计,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统计速度。

如上所述,我们在浏览记录的同时可以对多项内容进行累加,从而得出多项统计结果。同时,每一测评等级本身具有权值,将此等级所得的票数和权值相乘就得出用户所得分数。因此,系统只需进行一次数据记录的遍历,就可以得出所有的统计值,保证了数据统计的效率。

2.3测评表的定制

用户使用的测评表多种多样,不但格式不尽相同,测评项目也有所变化。因此,为了对多种测评表进行图像识别和数据统计,系统需要提供对测评表的定制功能。通过对不同的测评表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测评表所包含的信息有五类:测评主体、测评客体、测评项目、测评等级和基本信息。

(1)测评主体,即被评价人员。不同的测评表所包含的测评主体的数目不相同,相关信息有所差异。因此,测评表的定制功能需要设置测评主体的数目并提供填写相关信息的接口。

(2)测评客体是指参评人员的类型,如领导和普通人员对测评主体的评价分量是不相同的。不同测评客体的权值也不相同。

(3)测评项目指评价指标,测评表的评价项目不相同,每一种评价指标的权值不相同。并且可能测评项目下含有不同的测评小项。测评项目是测评表的关键内容,需要详细进行划分。所以,系统设置了测评项目和测评小项两类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基本表中。

(4)测评等级的变化不大,每一种等级需要对应不同的分值,用于最终测评主体得分的计算。

(5)表基本信息包括表的ID号、表的名称、所属的基本类型、表的行列数、表的测评项目数、表的测评等级数和相关的备注信息。

根据以上对测评表的分析,系统需要分别提供对这些内容的设置接口。用户定制或修改表内容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首先,用户添加表的基本信息,如:表名称、表的基本类型和行列数。然后,用户分别添加各项的信息,在添加测评项目时,先添加测评大项,然后将所属的测评小项逐一加入。同时,在每项内容的设置界面上提供了查看、修改和删除项目的功能。

通过对测评表每项内容的设置,系统提供了统一的表定制功能,这种设置方式简单、灵活。用户添加新型的测评表后,系统自动读取表的关键信息,如行列数,从而确定图像识别的有效区域;读取测评项目和等级信息,完成图像信息和测评数据的转换;读取所有信息完成测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应用情况

干部测评统计分析系统已经应用于测评工作。我们使用富士通“fi-2150c”型扫描仪将纸质测评表扫描成灰度图像,利用本系统对图像文件进行识别和数据统计。

首先,由于图像的识别速度远大于图像的扫描速度,因此整个图像识别工作的速度取决于测评表的扫描速度。同时系统对扫描的图像要求较低,所以扫描速度相对较快,利用富士通扫描仪大约每分钟可以扫描20张测评表。

在图像识别后,测评数据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查看测评结果。数据的统计速度较快,我们利用10000张扫描表进行测试,数据计算所花费的时间为13ms。

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验证,系统除不能识别严重变形的图像外,统计数据的正确率达到100%。

本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测评表进行数据识别,采用优化的数据统计算法达到多种测评数据的高速统计,提供了灵活的表格定制功能,对不同格式的测评表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大大地提高测评数据的统计速度和准确率,减轻用户的统计负担。

参考文献

[1]建立体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软件体系[EB/OL].(2007-11-9)[2008-1-10].http:///software/165223297.html

[2]字符结构知识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EB/OL].(2007-5-26)[2008-1-9].http:///h/090130808/239820.htm

[3]于炳琪,陈杰春.用Delphi开发质谱图扫描图像识别系统[J/OL].电子器件,1999,22(4),317-321

[4]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4-86

测评范文篇5

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理念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公正地对待所有群体并且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样的群体进入普通学校。(智力落后、肢体残疾、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学生,以及外籍学生、贫困学生、弱势群体子女等等)我们的标准化教育测评并没有对之作出应对。如何做到教育公平是我们努力解决的问题,在设计测验之初是否也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都有权在考试中展示学习成果。不仅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有学生都应该受益于公平的考试。这也通用设计测评最根本的出发点。

2通用设计测评

通用设计力求使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为所有人服务。通用设计测评就是让考试尽可能全面的服务与所有考试者,而且使在试卷设计之初就考虑所有因素(而不是设计完成之后再翻修)。在教育领域,通用设计测评促使大型标准化测验适用于如今更加多样的受试群体。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用设计测评需要注意的包括:(1)结构可以测量;(2)尊重参加考试者的多样性;(3)简明易懂的试卷;(4)清晰的格式字体;(5)改变要以不改变原意和难度为原则。

通用设计测评是在不改变评估标准、不降低难度的前提下在增加考试的容纳度,它不能取代评量调整和替代性评估。就算一个包含了所有通用设计元素的良好的测评,在考试地点、时间、作答方式等方面依然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但是,考试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把这些一般性调整考虑在内。通用设计测评并不是为了眷顾特殊学生而存在,所有学生都应该获益于公平的考试。

3通用设计测评原则

通用设计测评是一种教育测评方法,它的特点就是要尽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因此,通用设计测评就是要全纳的包括所有学生,对所测知识内容有清晰明确的界定同时测验项目也要无偏见的呈现。而且在测验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便于评量调整,具有简单清楚和直观的考试说明和步骤以及最大程度的实现易读易懂。

3.1包容性强

当测验第一次被建构时,就要考虑到所有学生。(AERA,APA,NCME,1999;NationalResearchCouncil,1999).虽然有时可以适当限制被测群体(例如就业安置测验、选拔测验),但在公共教育问责制测验中并不合适,所有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获得奖学金。随着评估的目标群体的增加,评估需要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多样性的增加、普通课程中学生种类的增加、对学生更加重视和负责)做出反应。

通用测验设计原则第一条——(CenterforUniversalDesign,1997)测验要公平的发挥作用。当适用于大规模测验时,这条原则要求所有所有学生都有权参与,无论他们有什么认知能力,还是什么文化、语言背景。评估需要测量学生在一个宽泛能力和技能上的表现,从而确保有不同学习任务的学生在同一个考察内容有机会展示能力。这并不意味着标准应该放宽或者考察内容应该有所改变。通用标准测验设计必须权衡考量内容和成绩标准制定出相同深度和广度的测验,并且针对认知的复杂性制定具体细节。运用不同的格式、技术和设计涵盖所有学生。这在测验设计的一开始就必须明确,为了做到公平,评估需要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成绩。1993年,Algozzine提出将全纳的原则适用于评估,以避免被测组间的分离。“容性强”明确的含义是,试测应该提取所有希望参与到最终测验的学生样本。包括有各种障碍的学生、英语不熟练的学生和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试测尽可能抽取广泛的学生样本不仅可以确定题项是否含糊不清、有误导性或是导致某些特定群体的学生无法完成,而且还能确保测验制作完成后适用于所有学生。

3.2结构界定明确

好的测验设计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确保测量到想要测量的内容。就像Popham和Lindheim1980年提出:“一个测试开发项目开始于对所测技能和态度特征的慎重思考。”就像通用建筑设计为所有人消除公共和私人建筑的身体、感官、认知障碍,通用测验设计消除测验中所有非结构导向的认知、感官、情绪和身体的障碍。特定评量调整的运用是否使结构测验设计无效,例如,不同的群体对于阅读有不同的定义,有些人可能把它定义为通过书面文字建构意思,有的则可能有更广泛的理解,而不是针对信息是如何获得的。后者的说法是专为视障学生提出,很少有学生学习盲文,更多的学生适用技术设备阅读文字,可以说这是视障学生阅读的唯一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理解文本的能力界定的清晰,普遍被接受。国家考试的成绩往往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晋升等级或是从高中毕业。因此有明确的界定结构比以往更加重要。而且,一旦这些结构被确定,就要提供给管理如何测试的人。

另一个常见的测试争论时关于数学测验中需要的阅读技能。几项研究已经发现,如果把问题读给阅读困难的学生他们会取得较高成绩

(Calhoun,Fuchs,&Hamlett,2000;Harker&Feldt,1993;Koretz,1997;Tindal,Heath,Hollenbeck,Almond,&Harniss,1998)。这一发现意味着,数学测验的阅读需求可能会阻止阅读能力处于边缘的学生在数学测验中展现能力。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需要大量诵读。数学教师对这些题目和大量的诵读负担百感交集。Shorrocks-TaylorandHargreaves(1999)提出,非语言测试中的问题用语要尽量透明尽可能简洁清楚。虽然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很少关注语言文学测试中的语言测量,但这个问题将困扰测试开发一段时间。

3.3无障碍,无偏见的项目

根据教育和心理测试标准(AERA,APA,NCME,1999),项目的质量通常是通过项目审查程序和试验测试确定的。项目审查既包括所测内容的质量,清晰度和是否歧义,也包括考察性别和文化的命干问题。据国家研究理事会(1999)公布,偏见出现在:测验自身的不足之处导致各样本组在某一问题上得分不同。例如,一个测试旨在衡量口头推理,应该适用一般用语。如果文字涉及特定文化和地点,那么就可能不公平的对待来自这些文化和地域的考生与其它群体考生。一种减少偏见的方法是研究项目是否对于来自特定亚群的学生更难。这可以通过现场试测来确定试题难度和不同学生在这道题上表现得不同能力。(AERA,APA,NCME,1999,p.39)

3.4便于评量调整

在美国考试评量调整被应用于具有特殊需求学生和英语初学者的考试中。但是应该如何调整,标准化是否真正有助于提高调整的有效性,什么学生可以接受调整以及谁来决定给与他们调整等等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讨论。虽然经过通用设计的题项适合大多数学生,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需要评量调整。通用设计的目的在于降低来自评量调整的对分数有效性和可比性的威胁。举例来说,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有助于减轻盲文调整的困难:(1)使用不相关的图表。(2)出现垂直或倾斜的文字排版。(3)需要阅读的图表,没有转化成文字说明。(4)题目中出现纯粹为了装饰的图案,给视力障碍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通用设计测评无法考虑所有调整的可能性,但是可以为常见调整提供便利。例如在测验设计之初就可以考虑有不少考生需要适当延长考试时间,在考试中途获得休息的机会。那么测验就要尽量避免考试进行的同步性,便于学生在考试时间上灵活安排或是更容易插入休息时间。

4通用设计测评的实施建议

通用设计总原则:(1)通用设计测评不要降低执行标准,一些群体不愿降低测验的操作难度。(2)通用设计测评不能代替评量调整,评量调整有必要存在于学生的出席方式,回答方式,环境,时间和流程安排中。(3)通用设计测评需要众多专家讨论考量不同设计要素的优缺点。(4)不光是英语初学者,所有学生将受益于更易懂的测验。

4.1组建测评设计团队

由于美国的大型教育测评是承包给个人的,政府在需要设计测评时,提出要求、通用设计原则、承包者的资格和报告内容要求、报酬等一系列问题,向测验公司、课程和教学专家、独立研究者等各种团队招标。这些团队要向政府报告他们的能力、方法等参加竞标。我国大型考试的设计是找一线教学能手和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扩大这个团队成员的专业类型,组建一个专业整合的团队,也把心理学家、特殊教育教师和专家学者、以及各层学业水平的学生和家长(包括有特殊需要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吸纳进来。

4.2构建测验

测验题项设计是个耗时又富有挑战的工作,我国在标准化测验的经验上有着多年的积累,这些来自实践中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测验的设计上顺利起步。我们还需要懂得通用设计测评观念的测评专家,将无障碍、适应更广群个体的观念引入题项设计中。美国这些年在题项的通用设计方面积累了经验,并且归纳出精华(大型标准化测验通用设计参考办法)。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5结语

测评范文篇6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本单位人朝夕与之相处,工作中直接与当事人接触,其个人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处理问题能力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一般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至少说,对其了解、知晓得比较多,他们的意见是比较具有说服力的,可以说本单位的民主测评可以把不干事的混事派与实干者划清界限,把综合表现突出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因而在本单位的民主测评或结合当事人在本单位平时的民主测评情况是对公推公选人选在基本素质方面的第一道把关,是保证公推公选达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目标的一道重要又很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如若不经过这一道程序的把关,就往往容易给那些重拉关系的混事派有可乘之机了,我们知道,一些地方尝试搞公推公选就是为了通过扩大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来进一步改进改革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正性”与“公认度”,因而公开推荐的“海推”都是必经的一道程序,对于这一道程序的工作,应该说我们都比较熟悉,参与公开推荐的参会者一般包括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基层党委和部委办局的党政主要责任人,以及一些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的代表等这么几种类型人员,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客观上与大多数的被推荐者在工作中还是没有什么接触的,对其实质性的、内在的情况并不掌握,如果说对他们有什么了解,大多也都凭平时的一些印象、感觉或别人的传说而已,再加之参与推荐的大多是本地人等原因,他们基本都身陷亲戚、同学、老领导以及朋友的亲情与友情之中,公开推荐时,肯定多少避免不了掺杂着一些个人的私人感情,于是找熟人名单抑或跟着感觉走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在客观上给那些平时注重关系、善交朋友甚至是不干实事专靠关系营生的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让那些在本地区有着一定政治背景但表现平平者因为“先天”的人际人缘关系,自然能坐享这份特殊的便利了,这样的公推公选实质上很有可能是从大多数不是很好的中选稍好,从稍好中选稍优,“矮子里选将军”,最后选出来的人选的“公认度”肯定不太高,肯定是不会令人信服的,其结果不仅会挫伤那些平时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实干者的积极性,而且极易会助长不干事重拉关系的飘浮腐败之风,因此说,公推公选必须要把首轮的人员素质把关权交给本单位知情的干部群众,必须先进行本单位的民主测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推公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好的“纯度”。

当然,在重视本单位的民主测评这一工作时,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平时的模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清类型,科学地、尽最佳方式地掌握民意、实情。

第一种情况:进行正常的民主测评。如果一个地区要一次性公推公选比较多的职位与人选时,为确保候选人的素质,就应该到所有符合首轮推荐条件人员的单位去进行民主测评与推荐,当然这样的测评在确定测评面与测评手段上,也要作进一步的科学改进,要尽可能地扩大测评了解面,一般情况下,参会对象不得少于50人,同时还要注意候选人在本单位工作时间问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民主测评必须是在候选人来本单位工作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测评范文篇7

──现行的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测试已经占据了显著的版面。有专家评说,在试卷中测评阅读能力,选文的不确定性和题型的相对确定性已经构成了高考语文卷的特有景观。再者,时下的许多试卷还把字词句的基本功放在阅读中考查,这就更加突出了阅读在测试中的重要地位。加之,编制阅读试题常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的题型,较多地采用了选择题,使评分比作文更客观,利于量化、区分、甄别。因此,有人认为,现行的阅读测试已成为我国语文考试中科学化程度较高的1部分内容。于是,以甄别、选拔为目的的高考语文试卷,就特别具有影响力,中学、小学当然依葫芦画瓢,构成了现行语文试卷的“老3块”,沿袭多年,牢牢地控制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方法,严重地影响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对考卷中的阅读测试,学生的反应怎样?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对现行的阅读测试题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小学生说,不少阅读题又繁又细又碎,做起来嫌烦,平时做了大量阅读习题,越做越难把握,难应付。初中生说,试卷中的选文,开始读起来觉得有意思,但是做起那些分割开来的题目就头疼,即便有些感悟,硬要你把只能意会不便言传的用笔回答就难了。高中生说,那些似是而非的选择题故意忽悠人,蒙得你头昏脑涨,答题“拿不准”。总之,对现行的阅读测试,学生只觉得越考越“烦”,越考越没兴趣阅读。

──对这样的现状,你怎么看呢?

──对这样的现状,语文界1些专家判断说,学生“难把握”,“拿不准”,不想读,正是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并且郑重提示今后语文高考将进1步强化阅读测试,1方面对阅读文本的人文色彩、文化色彩、思辨色彩进1步看重,另1方面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要求将进1步提高。这3个“进1步”单为选拔中文系或文学院的大学生似乎很有必要,若是为选拔接受通识教育的所有大学生是否有点“过”?这种试题1旦面世,中小学势必如法炮制,体现这3个“进1步”岂不是1场灾难?多年来,为了应付阅读测试,教师煞费苦心,讲析文本,选编习题,学生忙着做习题,什么“课课练”“每日1篇”,没完没了。整个语文学习几乎都被做题目挤占,哪有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即使能读书,也没心思去感悟、品味。

因此,我以为,面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当前迫在眉睫的并不是“进1步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而是首先要淡化考查,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的熏陶,使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才能品尝到阅读的甜美;如果带着杂念单纯为应试阅读就会产生许多忧虑、烦恼,弄得不好,这种阅读将会播下荆棘的种子。学生长大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踩到了以前种下的荆棘,他疼痛、流血,这种遭遇往往与学生时代阅读生活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改变现状,其实很简单,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目前,可以先从“阅读试题”、“阅读练习题”入手,做1番研究,花力气推倒语文园地里的“习题山”。

──目前,要在语文试卷中删除“阅读测评”这1块,恐难为多数人接受,若要保留,有哪些信息可以借鉴?

──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美国学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小学生阅读1篇简单记叙文只要弄清楚“谁”“哪个”、“何时”、“哪里”、“如何”、“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就算是“基本理解”了。平时的阅读课也经常使用这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5W—H”教学法指导阅读。至于测评也体现激发主动性、操作简易性,小学规定了1~7级的等级评价。学生每通过1级发给1张不同颜色的卡片,获得7张为优秀,少于3张为不合格,测试小学生阅读水平主要从阅读面、阅读速度、阅读技能3方面来评价,阅读技能测评内容主要有以下5项冒号

(1)从上下文推断未知词的意义;

(2)给1段材料取1个标题;

(3)找出1段话的关键句作为段意;

(4)提出1个论点,要求找出支持这个论点的细节;

(5)将文章段与段的顺序打乱,要求学生调整理顺。

这5项内容具体明确,紧紧围绕“基本理解”的目标,与小学生年龄特点非常适切。

我国自210世纪2310年代开始,1些语文教育界的前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了多种测试量表,其共同点是冒号(1)把测评目标都落实在对文本的理解上;(2)测评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诊断性信息,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比较客观、真实的素材;(3)注重阅读材料适切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均选自课外读物,且保证1定的阅读量,1般为8~10短篇(段),每篇后有3~5道“4选1”试题,也有做完形填空的题目。由于命题项目多而细,内容大而全,层次繁而碎,不便在日常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教育界前辈的严谨作风和研究思路仍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新课程背景下,近年来,阅读测试有新的突破吗?

──《小学语文研究》曾发表两篇调查报告,其调查题好像是对传统的阅读试题的突破。

1以苏教版小学语文6年级上册《船长》为材料,在教师未教、学生未预习的自然状态下独立阅读40分钟,让城区6年级两个班134名学生参加测试,从4道题中至少选做两题,多做更好冒号

(1)简单写出主要内容;(2)摘录文中感人语句;

(3)写1段读后感;(4)提1个不理解的问题。

2从课外报刊中选4篇短文,让6年级学生独立阅读,在1小时内,按平时的阅读习惯在短文右侧下端的试卷空白处做1点笔记,留下阅读理解的痕迹,让别人了解你的收获,并愿意与你交流。测试后又向学生作了跟踪调查,写出对这次练习的看法。学生非常欢迎,认为这是1次“不考试的考试”,也是“不用复习的考试”,感到很新鲜冒号(1)文章短,读起来有意思,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2)题目新,空间大,不限制,很自由,没有通常考试的过重压力和过度紧张心理;(3)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习惯方式用书面表达阅读收获;(4)写读后感也不受拘束,可长可短,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以上调查测试尽管学生欢迎,也能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如何评分,有待进1步研究。

──当前阅读测试需要改进完善,你有哪些构想呢?

──我总的构想是冒号降低难度,删繁就简,注重基本能力;启发思考,自主感悟,激活阅读情智。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冒号

第1,把测评的主要目标控制在“初步理解”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强调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初步理解”。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与测评都应掌握这个尺度,任何强求“深刻理解”、“独特感悟”、“1次性完成”阅读认知目标的急于求成的教学浮躁,都会给儿童阅读制造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目前这种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得越来越严重了。所谓“初步理解”,根据具体目标,可以在笔试中测评的主要有3项冒号(1)理解未知词句的意思(意义);(2)理解主要内容。从“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到“能抓住说明要点”;(3)揣摩表达顺序。至于阅读欣赏、判断的目标,虽然跟理解息息相关,但是由学生主观感受到的东西还是让他们在口语对话中自由讨论交流更加真切生动,就不必苛求笔述了。

第2,精心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乐于阅读,便于理解。

多年来,我们评价组对选做阅读测评的短文都特别重视,对选文的要求已基本形成共识冒号(1)内容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儿童感到阅读有兴趣;(2)主题鲜明、健康,儿童感到阅读有意思;(3)语言简洁、明白,含有关键词句,儿童感到有品味;(4)结构清晰,段落分明,篇幅简短,小学中年级1般每篇300~400字,高年级400~500字(甚至还可再短些,或者是1段),儿童感到不急促;(5)根据需要,体裁多样化,让儿童感到阅读有用处。除了记叙性、说明性的短文,日常生活中的广告、产品说明、新闻报道等常见应用文也可选作测评材料。(6)注重回归课本,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功能,也兼顾课外,拓宽视野,引导课外阅读,目前课内外比例1般宜5∶5到4∶6为宜。

第3,潜心研究试题,提高命题质量。(1)把握基础性。试题难易程度力求与“初步理解”相对应;(2)关注普适性。试题淡化选拔,力求切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3)坚持操作性。试题力戒怪、偏、繁,尽量运用师生熟悉的常规题型,减轻测评的心理压力。(4)趋向科学性,试题力求简洁明白,目标集中,具有测评价值和教育意义。

测评范文篇8

一、测评对象

县局征管股、税政股、稽查局

二、测评内容

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机关效能年活动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的情况;解决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八个方面突出问题的情况。

三、组织实施

整个测评活动在县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对测评对象的测评工作,由县局效能办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日常工作。

四、测评原则与方法

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平时与集中相结合、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测评的实时性、动态性、实效性、现场性、持续性、系统性等特点,真正做到评改结合、以评促改、边评边改;发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建立“评价—整改—反馈—再评价—再整改—再反馈”的机制,力争使测评做到科学、全面、客观、公正、准确。测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建立监测点监督测评。县局效能办借鉴县纪检监察部门建立监测点开展监督测评的办法,于7月20日前建立不少于50个监测点,建立并将监测点联系表于7月20日前报市局效能办。从7月份开始,市局效能办、县局效能办每月要对测评对象到监测点执行公务的情况,或者监测点到测评对象办理有关事项时测评对象的服务情况,或者监测点到测评对象办理有关事项时测评对象的服务情况,或者周围其他企业反映的对测评对象履行职责的情况,通过填报《即时监测表》(见附表一)进行动态、实时测评,及时收集监测点反馈的意见建议,加强社会监督。每报一次《即时监测表》,视为一次测评。县局效能办每月15日前向市局效能办上报上一个月的即时监测汇总情况。

(二)明察暗访监督测评。县局效能办组织有关人员结合每月效能督查,通过咨询办事、现场查看、跟踪调查等方式,对测评对象进行明察暗访,并根据明察暗访情况,对测评对象进行测评。县局领导和结合平时工作,着重加强对县局测评对象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向县局效能办及所在单位通报。每进行一次明察暗访,视为一次测评。

(三)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业园区、新闻媒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服务对象代表等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评议等方式对测评对象进行评议。

对通过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的测评,每次测评结果分为五档:优秀,记90分;良好,记75分;一般,记60分;较差,记45分;差,记30分。

五、统计汇总及计分

整个测评活动采取百分制计分办法,分为两部分,综合满意度占70%,整改情况占30%。

综合满意度是指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进行的所有测评实际得分之和与所有测评为满分的总和比值,具体计算公式为:综合满意度=(测评为优的累计次数×90+测评为良的累计次数×75+测评为一般的累计次数×60+测评为较差的累计次数×45+测评为差的累计次数×30)/(测评总次数×90)(测评总次数是指上述三种测评方式测评次数总和)。

整改情况是指对测评和受理效能投诉中发现的涉及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发展环境的问题,测评对象按督办要求进行整改以及建章立制的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测评对象按督办要求再次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基准分为30分,采取倒扣分方法进行,直到扣至零分为止。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经查属实,能按时整改到位的,每起扣0.1分;没有整改到位的,每起扣0.5分;拒不整改且给不出正当理由的,每起扣1分。

测评对象总得分=测评对象综合满意度×70+整改情况得分。

根据得分情况,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原则,排出名次。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

六、结果运用

县局要把组织开展的内设机构测评活动的测评结果作为机关效能年活动绩效考核的成果之一。对得分90分以上且排名在全县内设机构测评前三名的单位,县局予以通报表扬。对得分在80分以下的,责成其书面说明情况,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确保测评活动取得实效。开展全系统内设机构测评活动是确保机关效能年活动取得实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全县地税机关及测评对象要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自觉接受监测点、各级效能办、社会各界的监督测评,对反映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认真整改;对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进行梳理,及时吸收采纳;对监督测评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对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各单位必须建立销号台账,对能解决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限时解决,解决情况要对纳税人及时反馈;对在目前条件无法解决的,要向纳税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测评活动有的放失。县局将认真对待当地效能办和省、市局对内设机构测评活动有关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工作的部署和开展。各测评单位必须根据股(室)工作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具体活动内容、时间、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监督检查落到实处。县局效能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和引导监测点认真履行职责,客观全面、公平公正、积极主动地对测评对象进行监督测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监督测评情况,监督测评的结果要每月公布一次,并上报一级效能办。效能办要督促有关部门及测评对象切实解决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创建最优发展环境。

4、强化沟通联系,确保效能建设工作有效推进。系统开展内设机构测评活动是一次自我检验、自我加压,事关内测机关活动工作的顺利推进,也事关效能建设能否取得佳绩,各地应创新工作思路,并抓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是公开服务承诺。各测评对象要在公开场所公开服务承诺,包括测评对象的工作职责、承诺内容、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定期走访应重点联系的纳税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走访时,发放有公开服务承诺内容的《服务联系卡》,认真填制《走访情况表》(见附件二),对走访时收集的意见建议要及时落实,及时反馈。

测评范文篇9

关键词:党政干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4)04-0035-02

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是近年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成果。从贯彻实施《干部任用暂行条例》到《干部任用条例》,这两项制度得到广泛地推行,对促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两项制度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现行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现行的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五个不足”:1.内容设置科学性不足。2.范围界定合理性不足;3.操作程序严密性不足;4.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5.方法手段实用性不足。

产生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的偏差。主要存在走两个极端:一是不重视。把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仅仅作为一种“程序”,只要“过个场”就行,而缺乏对测评和推荐结果的充分运用和深度开发。二是绝对化。有些干部群众片面地把民主推荐当成选举,简单地把民主推荐结果与群众公认直接划等号,唯票取人。(2)用人机制的制约。在确定考察对象上,过去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确定,往往是领导点名、书记办公会直接确定考察对象。《干部任用条例》实施后,考察对象要求自下而上确定,即由党委组织部门根据民主推荐结果和党组织推荐意见提出建议名单,再向书记办公会汇报确定。这两种用人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并行,弱化了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应有的地位。(3)民主意识的扭曲。一些干部群众在参与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工作中出现了“扭曲”的心理:一是“功利取向”心理。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有利的人选极力推荐,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推荐。二是“送走瘟神”心理。参与者明知推荐或测评者存在严重缺点和重大问题,却抱着只要不在本单位祸害,就心满意足的心态,从而顺水推舟,极力向组织推荐。三是“嫉贤妒能”心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有的怕比自己才能高的同级、下级超过自己,从而不客观地反映被测评者或被推荐者的真实情况。四是“消极厌烦”心理,由于测评和推荐结果不公开,有些群众认为,干部选拔任用是组织上早已定好了的事,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只是走形式,参不参加都一样,作用不大。(4)不良风气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侵蚀干部工作,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中出现了“拉票”和投“人情票”的现象。

二、规范完善民主测评的对策建议

1.合理界定民主测评的参与人员范围。合理确定参与测评人员范围,要突出广泛性、代表性、知情性、差异性。民主测评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参与人员不仅应包括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纪委领导成员,人民法院、检察院、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这一基本范围,而且还应有辖区内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企事业单位、老干部、基层群众代表以及其它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一般不少于“基本范围”的20%。民主测评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参与人员一般应包括本单位全体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代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负责人及其他需要参与的有关人员。其中,测评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领导干部,参加人员还应有服务对象代表,一般不少于参加测评总人数的20%,并由测评工作的组织者随机抽样选定。

2.科学设置民主测评内容。一要科学设置测评项目。应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设置测评项目,并研究制定职位分类办法,规范干部岗位职责,使测评内容设置建立在科学的职位分类和规范的岗位职责基础上,以增强测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要科学设置评价等次及其评分标准,对德、能、勤、绩、廉每个项目可分别设“好”、“较好”、“一般”、“差”四个评价等次,进行相应记分。三要注意内容设置的层次性。就主体而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部门领导干部要有所区别;就客体而言,一般群众可以简化一些,领导干部可以相对细一点。四要合理确定计分权重。由于参与测评的不同主体对被测评对象分类了解知情的程度不同,其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计算测评的最后得分时,应坚持和注重相关联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和参与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各个测评项目确定不同的权重比例,合理计算测评分值。

3.完善民主测评程序。应重点完善三个最基本的程序:一是建立民主测评预告制度。根据被测评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提前三天以上向参加测评人员预告测评内容,以便参加人员有备而来。二是组织开好民主测评大会。会上,应对参加测评的干部群众作好动员,对测评对象情况作详细介绍说明,应坚持被测评对象述职制度,述职可采取口头述职和书面述职两种方式进行,书面述职需提前3天以上将述职报告送达参加测评人员。组织者对测评表的填写要作现场指导,尽量防止出现空白票、无效票等。三是建立健全测评结果反馈制度,及时将测评结果按一定程序和方式向所有参加测评人员反馈。

4.正确分析认定并充分运用民主测评结果。在将所有测评表进行加总,得出被测评对象的总体印象的同时,要分层次分类别统计,并综合分析。特别要重点分析领导班子成员与群众测评结果反差较大、测评结果与组织平时掌握情况反差较大等情况,确保测评结果准确可靠。要科学评定测评等次,测评等次应主要根据民主测评结果来评定。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档案,并充分运用测评结果,坚持把民主测评的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评选先进、工作奖惩、岗位调整、职务升降等的重要依据。

测评范文篇10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今天上午对公司领导班子和现职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

这是根据局党委《关于开展2003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受局党委组织部的委托而进行的。为此,公司各位处级领导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希望各位代表,本着为公司稳定、发展负责,为每位领导负责的态度,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划好自己庄严的一票。

今天上午的议程这样安排:

首先,公司现职处级领导干部述职。

然后,请各位代表进行民主测评。

测评结束后,由公司职代会民主评议监督干部委员会和部分职工代表对公司现职处级领导进行民主测评。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公司现职处级领导干部进行述职。

下面,请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对测评中的注意事项作出安排并做进一步说明。

请各位代表划票。

请各位代表按次序投票。

主席团先投,其他代表依次进行,各位代表投完票请回到自己的座位就座。

请工作人员检查票箱。

请开始投票。

投票结束后,请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计票。

下午2:00,主席团成员,各代表团团长到指定地点召开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参加。宣布对公司现职处级领导测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