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9:02:41

财政税务

财政税务范文篇1

一、现实问题:“两个比重”明显偏低

“*”期间,*国税收入实现了税收总额、增收额的大幅度攀升。累计组织国税收入718.78亿元,年均增收22.66亿元,年均递增17.4%,高于GDP年均增幅2.1个百分点,国税收入与GDP增长弹性系数达1.137。其中:纳入全省财政总收入的国税收入为694.31亿元,年均递增17.8%,占同期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6.6%。但是,“两个比重”偏低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财税工作。

(一)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我省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情况。一是比重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缓慢。20*年比重达10.54%,比*年上升1.39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15.2%,增长速度较之中部6省低10个百分点,较全国增速低37个百分点。二是我省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依次低于全国3.29、4.16、4.18、4.96和7.77个百分点,差距逐年拉大。“*”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全国6.28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仅为全国水平的66.5%。三是我省比重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依次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0.11、0.60、0.24、0.69和1.08个百分点,差距逐年拉大。“*”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为中部6省比重平均水平的94.4%。四是我省比重在中部6省排位较后。“*”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仅高于河南省1.01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山西、安徽、湖北和湖南省4.85、0.76、0.65和0.64个百分点。

(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偏低

1.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偏低。我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明显偏低。一是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依次低于全国10.51、12.32、11.35、10.52和12.93个百分点,差距呈拉大趋势。“*”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全国11.65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仅为全国水平的86.8%。二是我省比重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依次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3.96、4.78、4.54、3.97和5.79个百分点,差距呈拉大趋势。“*”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4.72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为中部6省平均水平的94.2%。三是我省比重低于中部其他5省。“*”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在中部6省中均排名末位,“*”时期合计比重我省分别低于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省11.16、4.16、4.34、6.24和1.42个百分点。

2.国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偏低。我省国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偏低。一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全国7.83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仅为全国水平的85.45%。二是我省比重明显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依次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6.85、6.17、6.59、8.09和9.34个百分点,差距呈拉大趋势。“*”时期合计比重我省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我省比重为中部6省平均水平的85.7%。三是我省比重明显低于中部其他5省。“*”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在中部6省中均排名末位,“*”时期合计比重我省分别低于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省15.26、6.5、5.61、10.02和7.08个百分点。

二、主要成因:税收收入规模偏小

(一)经济因素

1.直接税源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时期我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6.74%逐年提高到82.07%,上升趋势明显,幅度较大;同一时期这一比重与全国和中部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分别由9.11、3.85个百分点缩小到5.33、1.26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以工业化为主战略对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时期各年度我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全国,较中部6省平均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我省直接税源规模相对较小。

2.直接税源工业增加值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偏低。直接税源工业增加值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时期各年度我省分别低于全国10.16、8.88、7.86、6.11和4.35个百分点,“*”合计比重我省低于全国6.91个百分点。与中部6省平均水平比较,我省差距明显,“*”时期各年度我省比重分别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13.21、11.29、9.19、4.86和4.35个百分点,“*”合计比重我省低于中部6省平均比重7.75个百分点。当然,随着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差距在逐步缩小,即:20*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达43.72%,比2001年比重上升7.59个百分点;20*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的差距为4.35个百分点,较2001年差距10.16个百分点减少5.81个百分点;20*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占比与中部6省平均比重的差距为4.35个百分点,较2001年差距13.21个百分点减少8.86个百分点。

3.重点税源产品税收规模小。我省工业增值税主导行业生产规模偏小,税源有限,与中部地区兄弟省差距较大。卷烟、电力、煤炭等产品是我省“两税”收入的支柱税源产品,但由于国家指令性计划、资源、技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税收收入明显少于中部其他省。2006年1-10月份,我省卷烟、电力、汽车、冶金、通信、化工、煤炭等行业中的39户重点税源企业实缴国税部门税收收入75.4亿元,占全省国税同口径收入总额的40.7%,同比增长11.6%,低于全省国税同口径收入总额增长21.3%的幅度9.7个百分点。重点税源产品税收规模小是我省“两个偏低”的又一重要原因。

4.经济效益因素的影响。我省经济效益较之全国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对税收收入影响很大。一是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收入(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下同)。“*”时期,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为16.35%,而我省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为12.49%,比全国低3.86个百分点。二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支付能力。欠税核查工作结果列示,2001年5月1日之前形成的全省呆账欠税总额(国、地税合计)在30亿元左右,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难以清缴或无法清缴。除呆账欠税外,近几年还有相当份额的陈欠税款。

5.部分大型“引进来”“走出去”企业转移经济效益的影响。总体上看,大型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对发展*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大型“引进来”“走出去”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和转让定价转移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省财税“两个比重”提高带来负面影响。

6.经济统计口径不一致的影响。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计算公式中,GDP是分母,而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年全省403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向国税机关申报的增值税计税依据(销项减进项的余额)总额为488.48亿元,而统计部门统计的其工业增加值汇总数为788.43亿元,较其增值税计税依据高出299.95亿元,高出幅度达61.4%。

(二)税制因素

1.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影响。我省税收规模偏小,但税收减免规模相对较大,税收减免对宏观税负的影响明显。20*年,全省国税系统减免税收26.62亿元,比上年增加8.88亿元,增长50%,高于当年全省国税收入增长18.7%的幅度31.3个百分点。减免税大幅增长势必负面影响宏观税负。

2.废旧物资优惠政策影响。20*年我省废旧物资发票进项税额比2004年增长75%,而同期总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仅比上年增长32%、31%,废旧物资发票进项税额远远高于其他抵扣凭证的增长水平。

3.农产品抵扣制度影响。农产品收购企业长期存在销项、进项倒挂现象,农产品抵扣存在很大水分。20*年我省农产品收购凭证进项税额增长65%,远高于同期总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32%、31%的增长幅度。

4.总部型汇总纳税方式是国家加强宏观和部门管理的需要,但客观上使我省已实现的部分税收在异地缴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税收收入规模。

(三)税收管理因素

1.思想不够重视。近几年来,我省国税系统组织收入形势较好,税收任务的压力相应有所减缓,少数单位对征管工作有所放松,对税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同时,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部分国税人员对信息化系统存在依赖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放松了税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2.户籍不够清晰。据统计,截止2006年5月底,我省工商、地税、国税登记户数分别为67.2、33.3、28.4万户,工商与国税、地税与国税的登记户数差额分别为38.8和4.9万户。排除统计口径、管辖范围的差异外,基层国税机关仍存在户籍不够清晰的问题。从省局数据通报情况看,逾期登记率平均在12%左右,一些纳税户开业后长期不办证,假停业、假失踪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职能不够明确。部分国税机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税源管理上来。同时,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征、管、查各业务环节间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方面仍需加强。

4.机制不够顺畅。主要是税收分析、纳税评估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方法体系和协作机制。一方面,分析评估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纳税人报送,与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可能不尽一致。另一方面,分析评估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指标计算与对比,信息掌握也不充分,纳税评估的质量有待提高。

5.监控不够有力。对纳税人的税源监控仍存在漏洞,税源管理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偏高;部分企业存在偷逃骗税行为;部分行业异常增长;对纳税人一些较为隐蔽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不够。

6.控欠力度不够。2004年年初陈欠余额15456万元,当年虽追缴了部分欠税,但新欠余额尚有4271万元,年末新欠与陈欠合计余额达1.82亿元;20*年又产生了部分新欠,年末新欠21003万元,年末新欠与陈欠合计余额达3.67亿元,比上年增加1倍多。

7.治税环境不够和谐。目前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但仍有个别地方对引资企业税收优惠过头承诺、过分保护,给税收政策执行、税收管理带来了一些阻力和潜在风险。税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税收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

三、对策思考:加强和改进税源管理

(一)优化组织体系。一是规范税源管理机制。县(市、区)局直接管理税源,集中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城区纳税人。二是完善税源管理岗责体系。纳税人需要找税务机关办理的各项涉税业务统一归并到办税服务厅受理,税务机关需要找纳税人办理的事项统一由税源管理部门负责。三是加强税源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征管部门负责税源的综合管理,税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税种税源管理,税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纳税人税源管理,计统部门负责税收会统核算、税源预测和税收经济分析等工作,信息中心负责税源管理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定期,稽查部门负责涉嫌偷骗税案源查处。

(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一是充实税源管理人员。优化整合税收管理员队伍,做到税源管理员数量与税源规模相匹配、税源管理员素质与税源管理难度相匹配。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健全配套制度,按照岗位制定操作指南和作业标准,建立起“执法有记录、过程能监控、结果易核查、绩效可考核”的机制。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实施税收管理员合格上岗、绩效考核,落实能级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户籍管理。一是严格税务登记。建立与技术监督、工商登记信息交换渠道,按季交换登记信息。二是加强认定管理。从严审批增值税减免退税资格认定。加强享受所得税优惠的资格认定和出口退税资格认定管理。三是加强停复业和非正常户管理。

(四)实施分类管理。一是重点税源企业管理。逐步实现税务机关与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核算信息的互联,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管理。按季重点比对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销售收入、计税依据与向企业主管部门、统计、银行等单位报送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差异。三是特殊行业企业加强管理。对享受减免退税行业,特别是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根据工商注册信息、实际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分析测定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利润水平以及税负情况。完善重点应税消费品的税基控管。加强房地产行业所得税管理、非居民所得税管理。四是个体工商户核定管理。

(五)严格申报审核。一是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报税管理。报税环节对企业专用发票使用情况进行“三审”,对传入报税系统的数据进行“三核”。二是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异常票审核检查。四是加强所得税申报审核。

(六)加强税款征收。一是强化税收会统的核算反映与监督职能。建立省局一级会统核算、集中编制会统报表和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信息集中比对运行体系,每月定期会统核算信息。二是严格减免退税审批管理。三是加强欠税管理。定期、分类公告纳税人欠税情况。

(七)强化税收分析。一是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将数据准确率和及时修改率纳入征管质量考核范围。二是加强税负分析。建立税负按季分析制度,重点分析本地区总体宏观税负、税收弹性水平、税种税负、行业税负等,查找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三是建立税负预警制度。开展宏观税负预警、重点行业税负预警、风险预警。四是完善数据制度。数据质量、征管质量和税源分析报告实行省、市两级办法,各职能部门根据的数据,认真核对、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和反馈。

(八)深化企业纳税评估。一是提升纳税评估管理平台。优化纳税评估软件,实现与综合征管软件同一平台。按季测算评估软件指标峰值、确定重点行业评估指标的峰值区间。二是收集第三方经济信息。三是加强各税种评估。重点加强对连续发生低税负申报、零负申报、税负畸高、“四小票”抵扣金额较大、各类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成品油零售以及出租、出借柜台经营的商贸企业等纳税人的增值税评估。加强消费税税基与增值税税基的评估比对分析。试行由省、市国税机关税政、稽查等部门联合组织对跨地区大型企业纳税评估以及涉及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反避税调查。四是提高评估质量。建立以纳税评估面、涉嫌偷骗税案源移送率、稽查及时反馈率为主要指标的纳税评估质量考核体系;建立评估个案复核制度,重点复核检查结果与评估分析结果、税收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距的评估个案。

(九)规范税收检查。一是规范日常检查。税源管理部门组织对纳税人开展日常检查工作,主要采取纳税评估实地核查的方式。二是规范税收专项检查。三是加强涉税案件查处。积极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办法,规范省、市、县三级稽查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贯通的案件查办工作机制。四是建立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形成以税收经济分析指导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稽查验证纳税评估实效、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解决税收经济分析发现的问题的工作机制。

(十)健全税源控管措施。一是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全面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量化基层执法人员考核,全过程监控税收执法行为。二是加强发票管理。推行增值税纳税人“一机多票”。逐步在个体工商户中推行定额发票。三是积极推广税控装置。四是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财政税务范文篇2

我叫××,是一名在税务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年的基层税务干部。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从事过个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建工程等的税收征管工作。××年底成立稽查队时,便成为了一名税务稽查队员。曾多次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过案。现在在南昌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主持办公室工作。

××年的工作经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始终以“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为立世之本,在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努力工作。取得许多的成绩。

分析自己的长处,我竞选副科级职务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具有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的经验。我于年提拔到正股级领导岗位,曾任郊区国税局征收四科科长,有领导税收征收方面的工作经验;曾任郊区国税局稽查一科科长,有领导税务稽查方面的工作经验;现在任稽查局办公室主任,有主持机关工作方面的经验。

二、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干工作永远没有最好,但可以通过努力,力求更好。在具体工作我能够较好地领会领导意图,开拓性地工作。工作中力求细,遇事先用脑,抓好每个环节,处理好每件事情,让同志们满意,让领导放心。

三、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本人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总是把工作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办公室这个岗位上,能够做到以局为家,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次竟聘的民主测评,我在本单位排名第一,说明同志们对我的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财政税务范文篇3

大家好

时值数九严寒,随着全市地税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全局干部正呼吸着春的气息,沐浴着春的洗礼,迎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天,我走上竞职演讲台,心中百感交集,一是荣幸自己赶上了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二是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感谢与我同舟共济、朝夕相处的全体同志对我的帮助和信任。

我叫××,××年出生。××年毕业于××计划统计学校,同年××月被分配到××区税务局工作,××年机构分设,到××区地税局工作。十二年来,搞过税收计会统,当过税收专管员,从繁华的集贸市场到宁静的偏远山村,面对形形色色的纳税人,我有过惊喜、有过恐怖,也有过无奈,但我坚信:为国聚财是我生命的全部,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原创:风霜雪雨,几度春秋,铸就了我坚强的意志。为了自己钟爱的税收事业,充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我义无反顾地走上竞职演讲台,借此机会,谈谈假如我能当上股所长后的工作思路,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第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以德治税是以德治国方略提出之后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重大创新。作为税收执法者,在工作中,首先要把税德规范做为内心信念,化为行为品质,以此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在“稳”和“微”处着手,俗话说:“积小善而成大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时刻从细微小事上锻炼自己廉洁奉公的品德,设起坚固的人格防线。只有自觉地加强锻炼,努力自,闻过即改,始终品行如一,善于浩然正气,才能一心为公,敢于较真碰硬,为税收事业奋斗不息。

财政税务范文篇4

关键词:财政税务;变革;企业;社会影响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市场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自发性的调节,但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一些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由于市场调节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果国家不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则会导致市场混乱,无法正确地引导经济有序的发展。财政税务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财政税务的实行不仅能够促进合理的配置市场资源,还能够调节我国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变化,现有的传统财政税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经济发展面临的变化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税务对市场经济、社会公平的调节,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我国的财政税务改革主要是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深化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促进各个项目能够得到合理的实施与运行。

一、财政税务制度及其改革

(一)财政税务概念

财政税务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税收办法并且反映国家和税收群体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财政税务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税收进行管理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市场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改革,由于财政税务制度对国家、社会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的改革,势必会引起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财政税务制度能够对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以及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能够让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保障,从而能够使得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得到保障,促进财政收支平衡,使得社会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促进社会公平以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财政税务变革

财政税务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有着重大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上层建筑也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只有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经济才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税务制度也随之改变,财政税务主要是针对采购模式、财政支出结构以及预算制度进行优化。优化政府采购模式。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较而言,财政税务制度变革之后,政府的采购空间更加的广阔。在传统的政府采购中,政府主要采取的是集中采购,采购渠道单一。在改革之后,政府的采购渠道更加的广泛,为其采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此之外,财政税务改革完善了政府绩效的考核制度,在财政绩效的管控力度上有所加强,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做到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财政税务改革,国家加大对于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投资,优化传统的政府投资结构。除此之外,农业问题也日益得到大众的关注,三农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通过对财政税务进行改革,加大了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以及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以及人才的保障。优化财政预算制度。对财政进行预算管理,使得政府能够正确使用其经济、政治等职能,是引导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财政税收的改革,提高了对于财政预算的精准度,能够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除此之外,对于分税制度进行完善,更好地理顺中央与地方税收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社会的影响

(一)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制度的影响现如今,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其必须将财政管理的工作落实,并且按照所指定的规章制度去实行。国家对于财政税务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要弥补传统财政税务制度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其能够满足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财政税务的改革还需要有着较为长远的角度去制定以及实施,使得工作效率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财政税务的改革对于企业制度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企业制度的制定是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与政府部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财政税务的变革势必会影响企业制度的制定,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其内部的制度必须要随着财政税务的改变而改变,完善企业制度,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2.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企业作为一个生产的微观主体和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企业也是我国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财政税务改革中一些税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税收支出,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对其正常运营以及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税务改革之后,运输以及生产的过程中税收增加,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负担,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在正常情况之下,当财政税务制度发生改变时,企业的税收缴纳以及其正在实行和将要实施的项目都会随着财政税务制度的变化而改变。而企业的财政状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企业的财政管理需要得到改变,便可能需要重新雇佣专业人员或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便会加大财政管理方面的工作量以及增加企业负担。财政税务的变革,必将会使得其他方面也遭到改变,从而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与制度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财政税务的改变也会给企业的财政管理带来好处,促进企业财政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随着企业长时间的发展,其财政管理方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是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为基础而改变,企业的相关制度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财政税务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财政税务的变革能够解决传统财政税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制度的现代化,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3.对企业运营的影响随着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深入实施,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以及积极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都需要随着财政税务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顺应改革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在企业做出改变的同时,势必会对员工提出一定的要求,员工是对企业制度的执行者,只要员工对改革内容熟知了,企业做出相应变更的制度才能够真正地得到落实。因此,企业必须对财政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而进行培训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应缴纳税额,增加了企业关于税收的支出,进而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除了对企业运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之外,对企业还是有着长远的积极影响。在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实施之后,对企业现有的制度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使得企业对其落后的制度进行整改,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其制度的现代化,好的企业制度能够使得企业有长远的发展。

(二)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社会的影响

1.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随着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财政税务制度不断地得到规范以及更加的法制化。在传统的财政税务制度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弊端,其征收的方式较为单一,并且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也存在僵化问题,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中,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是改革较为重要的部分,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征收方式,并且其征收标准也具备一定的弹性,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缩小收入差距。除此之外,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使得税务的征收更加的透明,有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2.实现社会收入的公平性在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个人所得税也得到了调节。在传统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其采取的是将不同的收入分为十一个税率征收标准,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按照征收标准对税收进行缴纳,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持有相同工资却缴纳不同税的情况,出现税率缴纳不公平的现象。现如今,个人所得税的调节采取综合征收法。除此之外,调整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收入,制定相应需要缴纳的税率。相对收入的人群对于税的缴纳便会相应较少,而高收入的人,其所需缴纳的税相比较来说是较高的。因此,能够使得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得到一定的调节,实现社会收入的公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需要把财政税务体制改革作为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财政税务制度,通过对于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财政税务制度变革中,需要注重将国家税收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优化税收结果,提高财产税以及增值税在税收中的比重,调节社会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公正。(三)对国家投资项目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市场经济发挥着主要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由于市场有其不可避免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如果国家使用宏观调控对其进行干预,则会导致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税收是国家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地调节投资重点,国家可以通过对于国家财政收支的调节,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比如,为了使我国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科技领域的财政投资,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使得社会更多的资源能够向科技领域倾斜。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实施过程中,加大了对于乡村、教育等财政投入,使得更多的资金以及社会资源能够向乡村倾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并且我国加大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使得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国家的财政投资重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乡村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促进社会的公平。

三、提高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后的应对措施

(一)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规范

在政府与财政基金两者之间有着转移支付,而在转移支付中还有着专项转移支付以及税收返还这两个部分。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转移支付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还不算健全,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的规章制度进行,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当转移支付过程中资金规模较小,则会出现支付随意的情况。而针对转移支付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使得转移支付的过程更加的透明化,提高移动支付的工作效益。

(二)加强对于预算的管理

加强对于预算的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得到正常的运转。对于企业而言,资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只有资金实现正确且科学的使用,才能够使企业得到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在财政税务改革之后,企业资金的使用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而这样便能够避免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加强对于资金的预算,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制定资金管理以及预算方案,并且按照方案实施,为资金能够得到良性循环提供保障。

(三)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政税务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税种以及税负的结构明显不合理。在我国财政税务制度进行改革之后,税收制度体系得到了较好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税种以及税负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应得到调节与完善。同时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扩大,我国的税率体系也需要进行调整。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一个健全的税收体系对其进行调节,弥补财政税务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税务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财政税务制度无论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从而达到适应经济发展的作用,才能够使得其发挥原有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等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昕.浅析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J].魅力中国,2020(48):80.

[2]朱艳坤.论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企业财政管理中的影响[J].新商务周刊,2020(11):77,79.

[3]王纯.论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企业财政管理中的影响[J].新商务周刊,2020(16):71–72.

[4]张妮.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企业财政管理[J].魅力中国,2017(9):208.

[5]刘雷.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分析[J].商情,2016(23):274.

[6]蔡静.浅析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9(8):186.

[7]董蓝筝,王杰.试析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J].经贸实践,2017(13):222.

[8]孟丽敏.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1(11):115–116.

[9]周松.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分析[J].商情,2019(44):26.

财政税务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改革;中职教育;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思考

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既涉及到财政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收支内容、财政管理、税收概论、我国现行税制、税收征管以及国际税收等多方面的财政专业理论内容,又涉及到相关的财政与税务的实践性操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会进行相应的操作。

一、现阶段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模式依旧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依旧存在。一些教师仅仅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教学,学生在下面听得一知半解。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更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一些学生学习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这种学习形式让学生仅记住了知识的“外形”,而无法理解知识的“内涵”。(二)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上文提到,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课程的内容较为繁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诚然,学生有一个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财政与税务基础课程不只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要求学生能够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拥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进行进一步实践操作。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基于改革的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的实践

(一)精讲归纳,夯实学生基础。在财政与税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依旧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教师应当基于改革的思想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有重点、有规划、有目标地精讲。精讲既是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点所在。精讲也是精基于教育改革背景的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思考盛秉清(安徽省枞阳县安庆浮山科技工程学校246735)简、归纳、总结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基础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归纳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例如,笔者在《财政的基本概念》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对财政的相关概念有一个全面、初步的认知;然后重点讲解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或者理解存在盲点的知识点,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知识薄弱处教学,有的放矢;最后让学生自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后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二)任务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任务教学法是中职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但笔者对任务教学法进行了相应的创新改革。现代化教学给教师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因此,笔者在进行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融合其他合适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笔者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应承担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将学生分组,然后给小组下达任务:“为什么个人所得税应当承担起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收集信息。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有相应分工,如记录员、信息收集员、问题分析员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真正让学生研究透彻。(三)探究实践,促进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是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中职教育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促进学生实践的提升。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创新。比如,在“发票管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在班级内部开展辩论赛,让各小组以“日常生活中应不应当要发票”为主题进行辩论。又如,在“税款的追征”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讨论税款追征的创新形式等。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财政税务范文篇6

今天召开全县财税暨审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财政地税、国税、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动员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再接再厉,全力抓好财税、审计工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刚才,翁晓彬、王仁从和吴振荣三位同志分别代表县财政地税局、国税局和审计局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我都同意。下面,我再简单强调几点意见。

一、关于财税工作

财税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工作的血液,没有财税工作,经济社会工作就没有生机。只有抓好财税工作这个关键,才能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完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财税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做好财税工作的信心

2011年是很不平凡、很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县委的总体部署,负重前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59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4661元,同比增长12.6%。同时,在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下,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财政平衡压力增大等不利影响,财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增长22%;国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1891万元,同比增长5.02%,国税贡献地方财政5170万元,国税对全县财政总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达11.59%。与2007年相比,虽然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列全市第二、第五名。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二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新城大道、58省道至雅阳公路、城关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保障了重点工程的实施。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新增财力重点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惠及民生的公共事业倾斜,有力支持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2011年教育支出21726万元,同比增长26.3%;医疗卫生支出7450万元,同比增长6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90万元,同比增长19.02%;农林水事务支出10250万元,同比增长31.82%;环境保护支出1726万元,同比增长49.57%。三是财税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税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国有资产管理、乡镇债务化解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财政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资金分配更加科学、民主、透明。财政税务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财税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财税工作的各乡镇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我县财税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影响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我县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经济增长乏力可能导致电力需求减少,工业产值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挤压财政收入增长空间;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如企业增值税转型和税率下调,暂停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减少税收收入。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尽管我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更快,财政刚性支出越来越多,如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公共卫生保障等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收入分配中产生的矛盾和风险不断向财政集聚,整个财政仍处于紧运行状态,近期内还无法改变主要靠省里转移支付的局面。三是财政支持发展的能力还很弱。我县是一个欠发达县,为了加快发展,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交通、供水、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亟待建设。而我县财力仅限于维持基本运转需要,很难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支持发展的能力十分薄弱。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加以克服。

做好今年财税工作,尽管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不小,但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而且是机遇大于挑战。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根本变化,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扩大内需措施。省市也推出一系列拉投资、保增长的项目、举措,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内部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在基础建设、区位改善、城镇建设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招商选资的前景更加看好。同时,一批交通、旅游、水电开发、房地产等项目即将建成或开工建设,为实现经济和财税收入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县财税工作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做好今年财税各项工作,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

2012年我县财政税收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达34576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25536万元,同比增长12%。要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就必须在“保增长、求创新、抓转型、强管理”上下功夫、求突破、见成效。

1、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力求在培植财源上有新突破。要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着力做好培财开流文章,确保在培植财源中促进经济增长,在促进发展中实现收入增长。要大力扶持支柱产业,落实好各项税费优惠和减免政策,鼓励发展本土资源型产业,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培育财源税源的重点放到发展旅游业、建筑业、商贸金融业等产业上来,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努力抓好招商选资,积极推进招商选资平台建设,认真落实招商选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招商选资工作上新台阶。要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紧抓拉投资、保增长这个机遇,全力支持“586”重点工程建设,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培育重点税源。

2、以求创新为主题,力求在增加收入上有新成绩。进一步加强征管,拓宽聚财渠道,完善纳财措施,不断增强可用财力。要强化税收监控,准确掌握税源分布情况,做到税源大户重点监控,一般税源联合监控,零散税源密集监控,进一步加强营业税分行业分税目税源和新企业所得税管理,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税收管理,强化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要狠抓税收执法,不断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完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强化税款清算和核算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税收稽查,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依法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要用好国家政策,抓住上级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时机,加强研究,主动对接,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支持。要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国企改制步伐,把企业改制重组中的国有资产变现收入和国有资本运营收益纳入财政收入盘子。健全国有资产购建、使用、处置、报损报废制度,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以促转型为取向,力求在优化支出上有新成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有限的财力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倾斜。要注重三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注重均衡,集中财力,着力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大力支持教育、卫生、生态等各项民生实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重点项目整合、资金协调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坚持勤俭节约,立足欠发达实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意识,严格控制会议、接待、公务用车、外出考察等经费支出,实现公用经费、专项经费“零增长”,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零购置”。

4、以抓改革为保障,力求在强化管理上有新作为。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措施,推进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努力提高预算水平,进一步深化、细化部门预算,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好部门用钱计划,应纳入部门预算的资金要列入预算,以增强预算约束刚性和科学性,提高预算水平。要认真开展绩效评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完善考评办法,认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的立项评审和绩效考评,有效地全程监控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调整专项资金投入的重要依据。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财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尤其是要强化项目投资的概算管理,对项目投资超过概算一定比例的,要重新审批,杜绝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漏洞和浪费现象,提高投资效益。要努力控制政府性负债,继续推进乡镇债务化解工作,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举债项目评审、监控、政府性债务偿还制度,把政府性债务控制在合理规模以内。

(三)加强领导,不断提高财税工作新水平

完成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难度比去年更大,各乡镇、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搞好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部门要充分认识财税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经常抓、全力抓;要建立健全财税工作办公例会制度,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财税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财税工作有效开展。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办法,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确保财税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国税、地税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联系,抓好定期调度会、财政税务联席会等制度的落实,齐抓共管,形成财税征收合力。财税部门与有关经济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构建协税护税、依法治税、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财税管理。各金融部门要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牢牢把握信贷政策的扶持方向,认真研究金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力度。其他各部门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全力支持财税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要按照高要求、严管理、重实效的原则,不断加强财税队伍自身建设。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优化网上申报等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把好权力关、人情关和利益关,切实加强财政税务机关内部的各项建设,强化内控措施,坚决遏制各种不良风气,以实际行动塑造新时期财税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关于审计工作

审计机关是政府履行综合经济监督的部门,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卫士。做好审计工作,对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家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做好审计工作的信心,把今年审计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开创我县审计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1年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去年,我县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年共查处违规金额1108.56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亿多元,提出审计建议56条,上报审计信息48篇,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6项,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公告2篇。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审计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审计工作范围逐步拓展到全部政府性资金,不断加强政府性资金监管,为县政府掌握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总量规模、支出结构和变动趋势提供了详细的依据。二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逐步扩大。积极探索试行党政一把手“捆绑审计”,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同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领导职责分工,科学区分与界定党政领导分别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为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指导经济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三是标前审价工作积极开展。去年共组织审价56次,审核项目412项,净核减工程建设资金745万元,不仅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也有效遏制了建筑市场在工程标底编制中出现的工程价款高估冒算行为。四是绩效审计有效推动。建立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模式,对财政投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资金等10个专项资金开展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的绩效与安全,从宏观层面深入分析原因,从完善制度高度建言献策,提出审计建议25条,上报审计专报2篇,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质量。五是审计创新深入推进。以构建具有特色的审计创新体系为目标,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同级审计新方式;主动前移监督关口,积极探索实践审计结果公告,组建特约审计员队伍,推进机关内设审计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为一体的审计体系。

成绩的取得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要引起重视。如:从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看,我县审计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推进审计转型的理念、方法、技术上还有一些差距;从服务大局来看,在促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上能力还较为有限;从审计自身来看,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认真做好2012年审计工作

今年是经济发展困难更多更大,同时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审计工作与改革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开拓领域,突出重点,创新方法,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保驾护航。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围绕“风险防范”开展审计。风险无处不在,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经济健康运行意义重大。在审计工作中要密切关注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风险,及时掌握政府主导型投资规模扩大后造成的政府负债增加情况,以及融资是否合理,负债是否适度,负债率、偿债率能否控制在风险以内等。特别要重视国有资产的风险管理问题,在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审计中关注资金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二要围绕“民生改善”开展审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民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民生,越要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审计部门有责任监督检查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强化对民生保障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坚决查处由于管理不善、决策不当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使民生资金真正用之于民,发挥效益。

三要围绕“绩效提升”开展审计。随着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今后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会较快的增长,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对新一轮政府扩大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评估,关注并及时反映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使政府各项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

四要围绕“责任落实”开展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领导干部约束、管理、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的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审计内容拓展到审大违法违纪情况、重大决策失误情况和个人廉洁情况上来,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政令畅通、效能提升,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三)进一步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审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乡镇部门、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今后,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审计机关独立履行监督职责,高度重视审计反映的问题,支持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考核。

二要抓好关键,力求实效。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必须解决好“怎么审”和“审计结果如何运用”的问题。“怎么审计”关键是要坚持依法审计、科学审计、文明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作出的审计决定一定要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处罚适当;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审计工作逐步向现代审计技术方法转变,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要按照“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的要求开展工作,做到文明审计、和谐审计。审计成果的运用关键是要强化整改落实和制度建设。对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一定要加强督促,狠抓整改,进行纠正,切实解决审计执行难问题。要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个别项目的具体问题、多个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分析和提炼,举一反三,从制度和管理上提出具体意见、建议,真正发挥审计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职能作用。

三要加强建设,提升素质。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审计干部必须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这三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审计机关要特别强调审计专业水平的提高,既把好进人关,引进符合审计工作需要的人才,又要把好培训关,优化现有力量,打造高素质的审计队伍;要继续认真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落实好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作风建设,做到自身正、自身严,这样才能严格审计,真正树立审计的权威性、公信力。

财政税务范文篇7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局长座谈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大家知道,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民生,没有财力的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国务院确定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这为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处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调”、“赶超”的双重任务,财税支持发展、保障民生的压力很大。对财税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都作了专题研究。刚才,李民、侯波、文和同志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根据省里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财税是经济调控杠杆、民生事业支撑,也是衡量科学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必须置于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和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实干,攻坚破难,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强财源建设,依法强化税收征管,科学安排财政支出,用心着力促发展、保民生,财税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财税收入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8.1亿元,同比增长29.5%,地方级收入超过去年全年;国税、地税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7个和4.4个百分点,在全省系统内各居第3位和第2位;财政部门争取转移支付和其它各类资金120.6亿元,同比增长49.1%。在今年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1-9月份,全市民生支出达109.1亿元,同比增长53.8%,高于全部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3%,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民生政策都得到了较好落实。特别是7月1日我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同步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后,三个月就拨付市以上资金3亿元。最近,省人大视察了我市的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评价这方面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服务发展更加有效。设立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优先发展重点镇专项资金,加大了对企业创新、选商引资、县区增收的奖励力度;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2亿元增加到4亿元,创投资金规模达到15亿元;市级“过桥”还贷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11.2亿元,累计达到38.5亿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新增贷款担保23亿元,累计担保额达到59.1亿元;帮助企业完成机器设备投资抵扣进项税5.9亿元,办理免抵退税18.7亿元,落实减免税6.7亿元;全市财税部门以“效能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服务承诺”、“一窗通办”、“同城通办”、“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措施,优化了审批流程,压缩了办事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要保持足够清醒。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加快培植壮大财源任务十分繁重,还要付出更多努力。(1)保持财税较快增长任务艰巨。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原材料、劳务、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大项目较少,今年全市新投资项目中,50亿元以上的仅有4个,对财政增收拉动力还不够强;国家实施节能减排、降耗限电、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政策,对我市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影响较大。另外,自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税率、征税级距相应调整,仅此一项全市将减收8000余万元。(2)优化收入结构任务艰巨。我市一产规模大、比重高,但基本不提供税收;二产占比偏低,且无税、低税产业总量大,去年百元生产总值仅提供了7.5元税收,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三产尽管占比相对较高,但由于传统服务业体量大,百元生产总值也只提供了10.7元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在经济结构短期内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税收质量也难以明显提高。跳出看,在淮海经济区中,徐州、济宁和我市三足鼎立,GDP都超过了2400亿元,但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有差距。去年我市是116亿元,济宁是169亿元,徐州222亿元。我市财政收入低的原因就在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3)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发展为了人民,民生连着民心。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只给老百姓签空头支票、许愿吊胃口不行,要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做到位。今年,中央和省在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增支政策;我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并同步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后一个时期,民生方面有许多大事、实事亟待快办办好。但是各项惠民政策,需要财政资金作支撑;各种社会保障,需要财政资金“兜底”和“买单”,缺乏财力就难以兑现。因此,加强财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培植壮大财源、保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尽管有上述压力,但也有诸多有利条件。大家知道,我市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民营经济活跃、多年来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持续改善,已成为各地客商投资的乐园、创业的热土;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打出“组合拳”,完善激励政策,营造浓厚氛围,着力突破县域经济,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财政收入有7个县区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有8个县区增长超过40%;特别是实施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将使我市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中央和省的资金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自觉把财税工作放到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强忧患和责任意识,紧扣主题主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基本取向,认真贯彻落实财税政策,更加注重县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财税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抓发展、调结构、强载体,加快做大财政“蛋糕”

经济决定税收。做大财政“蛋糕”,首先要做强经济实力。要牢固树立围绕财力抓经济的思想,把保增长、促转型作为财源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培植高效支柱财源,巩固壮大优势特色财源,着力抓好新兴后续财源,确保完成、力争超额完成今年财政收入增长26%的目标任务,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要抓好财税工作,必须重科学、重实效。前段时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措施,责成市政府研究室和财税部门就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报告,各级各部门要搞好对接,进一步完善思路和措施,加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财税收入。

(一)促发展,向经济增长要财源。一要强化财政投资引导调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发酵剂”和“指挥棒”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投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力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地投产,为实现财政稳定增长提供后续保证。特别是对各县区前期引进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如平邑太阳能及半导体照明一体化产业园、鼎鑫稀土金属材料等项目,要集中人力物力,加快推进步伐。二要深挖消费潜能。积极发挥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农民及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落实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完善扩大消费措施,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新型业态发展,努力扩大消费总量,释放消费潜力,为财税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统一,完善财税扶持政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努力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上实现新突破。支持开展高层次招商活动,鼓励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重点产业利用外资水平;完善引进外资的环境和税收评价机制,把财政贡献率、特别是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杜绝“只占资源、没有效益或效益不高”的项目上马,实现“引资”与“增税”相协调,加快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调结构,向产业升级要财源。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财税总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高度关注经济税源的结构性问题。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稳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水平;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行沂蒙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变“无税”为“有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近年来,我市农化工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但税收贡献比较低。近两年,临沭县的史丹利、金沂蒙等企业,转变经营思路,斥巨资掌控上游资源,下气力开展技术改造,着力向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见到明显效果;今年前三季度,整个产业上交税金8170万元,同比增长39.2%。板材、食品等涉农产业都要借鉴复混肥产业的做法,深挖增长潜力,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利润、税收同上新台阶。二是,加快推进传统工业改造和节能减排。今年,我市机械制造业的税收贡献居八大支柱产业之首。经济开发区和临沭县以及蒙阴县,机械制造业的项目、产业链条、集群效应、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工业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延伸;要重点支持以临工-沃尔沃、常林集团、山重建机、柳工集团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增强现代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要全面清理取消“两高”企业的融资、税收、补贴、价格等优惠政策,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支持青援糖醇技术改造、临沭中际热电联产、德利污水深化处理及中水回用等重大节能环保产业化项目建设,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展壮大财源。三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财源增长的潜力所在。目前,我市在新能源、新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特色。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运用贴息、参股、风险补偿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全国一流的新医药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的镁产业生产加工基地,使其尽快成为新的财源增长极。四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多、发展前景广、税收贡献大,是重要的新兴、高效财源。要在继续巩固传统商贸优势、加快推进地产品加工发展、进一步提升壮大商贸物流业的同时,瞄准前沿、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国际采购、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带动全市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提升,力争年内百元服务业生产总值提供税收达到12元,税收贡献率提高1.3个百分点。

(三)强载体,向优化布局要财源。科学规划经济布局,可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财政支撑。要大力提升园区经济。各开发园区要加压加力,找准定位、明确重点、突出特色、大上项目;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临港区,要分别打造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和临港经济示范区;12个省级园区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吸纳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做大工业发展平台。要通过优化财税扶持政策,打破区域分割,坚持谁招商、谁受益。只要是招商引资的项目,不管进入哪个园区,招商单位在税收上都能够适当分享,充分调动全市所有县区、乡镇特别是客观条件受限的偏远乡镇招商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的巨大合力。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坚持产业兴镇,以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为依托,着力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做强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吸纳农村人口进城置业落户,拉动投资、带动消费,为财源广进增添新“引擎”。要壮大集群经济。引导和支持华盛江泉、鲁南制药、新程金锣、金升集团、临商银行等本土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创新发展,在激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打造百年企业、百亿级企业,培育“顶天立地”的骨干财源;发挥大企业集团辐射带动作用,以优势产品和众多中小企业为依托,健全配套体系,转变布局分散、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放大集群效应,走抱团发展之路,培育“铺天盖地”的群体财源,形成以大带小、集群发展、集约经营的财源生长新格局。

三、牢固树立勤俭办事业的思想,科学聚财理财用财,着力抓好增收节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同样的家底,算计着用,穷日子可以过得去;“大手大脚”地花,富日子也会“坐吃山空”。姜大明省长讲,“用财政的钱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用市场的钱办好促发展的事情”。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下大力多聚财理清财用好财。

1、丰富聚财手段,做大财政资金“盘子”。一要用活政策聚财。要抓住国家批准我市参照执行中部地区优惠政策的重大机遇,摸清底数,算清大账,列出争取资金目录,实行工作责任制,加大对上汇报和争取力度,用好针对性政策、差别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努力放大政策效应。要围绕增强地方财力,引导大中型企业加快实施二、三产业剥离,涵养税源;适应所得税征缴方式的变化,推动跨地区企业将设在我市的分公司变更为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所得税向市外转移;对混合经营业务较多的建筑安装行业,进一步细化会计核算,扩大地方级收入;及早谋划营业税转型改革,做实做大营业税收入,争取工作主动。同时,对外地大企业总部迁来我市或来设立子公司的,根据其缴纳所得税情况,给予一定支持;对我市大企业引进的为其提供原材料、主要配件、出口产品或配套服务的外地企业,在我市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按缴纳的地方税收,给予一定补助,努力发挥总部经济和外来投资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作用。二要强化征管聚财。坚持科技治税、综合治税,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加大财政监督和税务稽查力度,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做到应征尽征、应征不漏。财政、税务、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要顾大局、讲效率,推进资源共享,多措并举采集涉税信息,提高信息质量;要加强涉税信息处理与利用,将其变成控管税源、组织收入的重要依据,变成实实在在的税收。要加强各类非税收入征管,将其纳入财政统一管理,确保及时解缴入库。同时,要抓好国有资本收益。《市政府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前期已经印发。《意见》确定从2011年起,在市级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收取2010年企业应缴的国资收益。现已进入第四季度,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按照《意见》规定,对2010年度市属企业应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认真审核,积极收缴,确保年底前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各县区特别是国有资本规模较大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调研筹备,争取尽早启动这项工作。三要加大激励聚财。近几年,我市在运用科学的财税机制引领正确的发展导向方面,探索了一些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推行财政奖补。从去年开始,市里对县区组织收入情况实行重奖,奖增量、奖增幅;今年又实施收入位次前移奖励办法,充分激发起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培植财源、组织增收的热情。另一方面,激励主体税种收入增长。在现行财政体制基础上,对各区分享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比上年增长超过20%的部分,市财政全额返还各区,年返还额度近亿元。各县区要进一步放宽视野、开拓创新,参照市里的政策,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受益多”的原则,因地制宜,配套联动,把财政分配与乡镇经济发展成效挂起钩来,不养“懒汉”,不“鞭打快牛”,激励基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2、加强监督管理,给用钱者压上“担子”。在近几年中央和省、市组织的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活动中,发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而且直接影响到我们今后的对上争取工作,影响到全市发展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严审批、勤督查,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在申请阶段,要认真组织申报材料,严禁虚报瞒报情况、骗取项目资金;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费用预算标准执行,搞好账务核算;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专项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要把好筛选、审核关,按要求和程序确定项目单位;配合财政部门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和压缩人为因素影响。财政部门要强化绩效考评,对资金使用实施跟踪问效。今后,凡资金使用项目在一定期限内未启动实施的,要全部取消;凡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项目超支的,一律不予弥补;凡移用挪用专项资金,致使项目达不到预期要求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同时,要将考评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起来,“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对于绩效差的单位,下年度少安排甚至不安排支出,切实解决干事不计成本、花钱不讲效益的问题。

3、优化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尤其是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会议接待等支出,努力压缩行政成本,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要坚持量财办事,按照预算规定从紧安排支出,从严控制追加、特别是新增重大支出,确保财政资金收支平衡;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和收支两条线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该花的钱管好花好”。要大力提倡勤俭办一切事业,少花钱多办事,培养干部在既有条件上统筹调剂、创新方式,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推进预算公开。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下发通知,对预算公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里在今年公开财政总预决算的基础上,明年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省级行政经费决算总额,以及2012年省级“三公”经费预算总额、48个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并要求市级与省级保持一致、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市直各部门要早动手、早谋划,把各方面的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是革命老区,人均财政支出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5%。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上。对那些徒有虚名、浪费钱财、没有实效的活动和会议,要严格控制;审计、财政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把住关、监督好。今年中央“晒三公”的力度很大,省里也提出明确要求。哪个部门把握不好、被作为反面典型曝了光,市委、市政府将予以严厉问责、严肃处理。

4、拓宽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要整合财政资金。近年来,各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设立了多种专项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资金使用分散、投入交叉重复、效益不高等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改变以往“撒芝麻盐”的投入方式,对各类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捆绑、统筹安排、集约使用,做到聚“碎银”干大事。要密切财政金融协作。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同样一笔财政资金,直接奖励或支持企业,只是“杯水车薪”,若用于金融机构的信用担保、贷款奖励、风险补偿,效果大不相同。要创新用财思路,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巧用力、善用力;通过设立各类激励引导资金,实施银政企合作,综合运用担保、奖励、风险补偿、创投引导等方式,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吸附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投资促发展、增财源。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发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技术创新奖、企业上市奖的激励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断增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加大企业上市辅导、培训力度,助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结合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积极争取发行“区域集优”债券,依托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共同遴选符合条件的各类地方企业,由中债公司联合商业银行、地方担保公司和其他中介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做债务融资服务方案,使部分暂时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集合方式实现直接债务融资,确保资金不断链、生产不停顿。

财政税务范文篇8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策略

1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概述

财政税务制度就是反映一个国家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关系的,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范各种税务法令、课税办法以及征收管理等规章制度的总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财政税务制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革,否则就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财政税务制度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在我国的财政税务管理实践中,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2.1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与挑战

财政税务制度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改革,不仅涉及到政府,而且还更广泛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中所有的企业单位,甚至对企业内部的制度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财税制度的改革中,一旦发生问题,波及面将是非常广泛的,在进行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以前,一定要科学评估相应的风险和挑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2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

在政府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改革后,各企业单位必须根据新的财政税务制度的要求对企业单位内部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革新,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上升.

2.3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使得对企业单位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难度增大

在政府对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后,为了更好贯彻实施新的财政税务制度,就必须要对企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否则企业自身的财政管理工作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将对新的财政税务制度的推行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单位中财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很多企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也有些不足,再加上企业单位中高层次的财政管理人员的数量有限.因此,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企业单位财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难度.

3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般来说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不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使得我国经济从稳步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这种提升是可持续的进步.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论是对企业本身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根本上也是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让我国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通过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回馈国家.因此,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4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4.1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与执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经济近几年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可控因素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结果,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管理,从而让企业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可以稳中求快地发展.

4.2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多以肯定鼓励的形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强化培训,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和特点为其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员工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4.3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机制和机构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企业财务的管理.首先企业的领导应该重视确立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地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这样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二是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财务管理机制与机构,这样可以让企业内部的管理更加专业和正规,有利于在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不仅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利,反过来还可以促进我国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作者:游雪梅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怡晨.论财政税务制度变革对企业财政管理中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4,(29).

财政税务范文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取消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

1.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

2.盐、溶剂油、水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液化石油气等矿产品;

3.肥料(除已经取消退税的尿素和磷酸氢二铵);

4.氯和染料等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除外);

5.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碳产品;

6.皮革;

7.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

8.一般普碳焊管产品(石油套管除外);

9.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

10.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1。

二、调低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1.植物油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2.部分化学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9%或5%;

3.塑料、橡胶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4.箱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其他皮革毛皮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5.纸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6.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7.鞋帽、雨伞、羽毛制品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8.部分石料、陶瓷、玻璃、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9.部分钢铁制品(石油套管除外)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实行退税的通知》(财税[2003]46号)规定的内销海洋工程结构物仍按原退税率执行;

10.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11.刨床、插床、切割机、拉床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柴油机、泵、风扇、排气阀门及零件、回转炉、焦炉、缝纫机、订书机、高尔夫球车、雪地车、摩托车、自行车、挂车、升降器及其零件、龙头、钎焊机器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9%;

12.家具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或9%;

13.钟表、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

14.部分木制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15.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2。

三、下列商品改为出口免税

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印花税票等。

具体商品名称及税则号见附件3。

四、执行时间

以上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具体执行时间,以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出口企业在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经签订的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船舶出口合同,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持出口合同(正本和副本)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对在2007年7月20日之前未办理备案手续的,一律按取消出口退税执行。

财政税务范文篇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印发后,陆续接到部分地区来函,要求明确个别商品出口退税率以及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项下的出口设备和建材的执行范围问题。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根据财税[2007]90号文件第一条第1项规定,取消商品代码为2932999091、3922200010和4412101911的出口退税。

根据财税[2007]90号文件第一条第2项规定,取消盐的出口退税,具体商品代码为25010011、25010019和25010020。

根据财税[2007]90号文件第二条第11项规定,将回转炉、焦炉、订书机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具体商品代码为84178010、84178030、84179010、84179020和84729022。

二、财税[2007]90号附件2“调低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中所列商品均不包括附件1和附件3中所列商品及此前已取消退税或实行免税的商品并做如下调整:

(一)将序号为58、商品代码为2906的“环醇及其卤化、磺化、硝化或亚硝化衍生物(除29061100、29061990)”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5%。

(二)将序号为297、商品代码为“3901至3926”的商品名称调整为“第39章除税号3909301000外”。

(三)将序号为812、商品代码为“85444219”的“额定电压≤80伏有接头电导体”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三、财税[2007]90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规定中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设备”和“建材”的具体范围如下:

(一)“长期对外承包工程”是指工程施工建设周期在一年及以上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二)“设备”是指进出口税则中第84章、85章和87章所涉及的商品。

(三)“建材”是指进出口税则中的下列商品:第25章中商品代码为“2523”项下的水泥,第44章的木材、地板、门窗等建筑用木工制品,第39章中商品代码为“3917”至“3918”项下的塑料管和塑料制墙品等,第68章的石材、水泥制品、石棉制品,第69章的陶瓷砖、套管、瓦、陶瓷卫生用具等;第73章的钢铁制品,第76章中商品代码为“7604”至“7605”项下的铝型材、铝丝。

四、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外交代表购买中国产物品和劳务、外商投资企业采购符合退税条件的国产设备以及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或外国企业中标再分包给国内企业供应的机电产品,仍按原退税率执行。

特此通知。

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