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0:30:20

财政能力

财政能力范文篇1

【论文摘要】政府财政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标,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财政重收轻支、重投入轻效益,并且这种现象至今仍在部分地区存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正确理解政府财政能力对于科学发挥政府对政配置作用尤显必要。本文试从其内函以及科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理解政府财政能力的新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政府财政能力这一概念,过去乃至现在人们很少论及。但凡在评价一个地区的财政状况时,常是依据财政收人的多寡作出判断:收人多者,日其财力雄厚;收入寡者,则曰其财力薄弱.这里所说的“财力”只不过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人规模,并非我们所要讨论的政府财政能力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的财政收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何合理分配使用这笔巨大的公共资源,使其在履行政府职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全面正确地理解政府财政能力尤显必要。

一、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涵

(一)政府财政能力的核心是支出的效益。

英文中“财政”一Finance源于拉丁文Finic,其原意是指“支出的期限”。英语引进来表示财政,首先是指政府的支出,然后才是筹措保证支出需要的收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公共财政一PubliCFinance。事实上财政的功能也正是这样,它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提供资金保障与分配的经济活动。收人并不是财政存在的本意,只是因为有了政府履行职能需要的支出,才产生了收人的必要.支出是目的,收人是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受旧体制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在对财政收与支的逻辑关系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跳出计划经济思维的羁绊,重收轻支,重投人轻效益的现象至今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中存在。从根本上克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使人们,特别是政府的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公务人员牢固地树立“支出效益是政府财政能力核心”的认识,以使财政资金在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政府财政能力概念。

自18世纪亚当·斯密创建财政理论以来,大量的财政学著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财政支出、税收、国债、预算和财政政策的顺序编著,政府的财政能力正是通过上述各个部分内容的实施得以显示。但是,却很少有专门论述财政能力的,至于给政府财政能力概念总结出一个权威定义更是鲜见。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认为从财政的功能作用出发,将政府财政能力概念表述为: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政府职能实现的支撑保障强度显示,是政府实现其职能能力体现的物质基础较为适宜。由于财政本身是随政府产生而产生,财政的职能也是依据政府职能而设定,它的作用就是要支撑和保障政府职能的实现,所以财政能力的强弱只能用对政府职能实现支撑和保障的强度来衡量,别无它径。

(三)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洒。

1.财政能力是政府职能行使效率的显示。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是无限性政府,政府的职能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保证这些职能的执行,就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撑。奈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税源有限,财政收人不多,比起需要的支出远远不足。所以,当时评价一个地方财政业绩时,往往依据于收人水平,收人多者为优,少者为劣。由于是计划经济,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配置一律按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计划执行,效益高低也就无须考核。在这种体制下,重收轻支,重投人轻效益现象产生也就成为必然。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因而要求政府只能是有限政府,要从权利政府向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范围被划定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对一个地方财政能力的评价就不能仅局限于收人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评价财政收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依据该地区市场作用的发挥,市场失灵现象的弥补及公共物品供应的状况,实际上即政府职能行使的效率。纵使一个地区的财政收人规模十分巨大,但其支出不当、效率不高,市场失灵现象严重,公共物品短缺,则其财政能力的评价仍然不佳。

2.财政收支的法制化和程序化是政府财政能力提高的保证。财政的支出是为了公众,财政的收人来自公众,所以财政活动应置于公众的审查监督之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决算必须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核准,重大的财政支出事项和重大的收人政策调整也应事先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这些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政治程序规定的实质是为了保证财政收人取得的合法与适宜,加大财政预决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保证财政资金真正用到为民众带来实惠的事务上。

我国各地出现的众多“政绩工程”,“县、市长或书记工程”,用的都是财政资金,也即公共资源。这些花架子工程不仅不能为民众带来实惠,而且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活动中“长官意志”仍在顽强地发挥作用,财政活动的法制化、程序化还远未得以真正贯彻。为了提高政府的财政能力,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发挥,积极推动财政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开展,已成为新时期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各地财政收人规模不断扩大的清况下,财政支出的法制化、程序化如不能得以贯彻执行,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将无法避免和杜绝。

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学界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等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它的基本假定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即人(包括政府官员)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他们的决策必然会受到这种偏好的影响,政府官员亦是如此。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及寻求政府有效率的工作的规则和制约机制上,有许多是可供我国借鉴的,对提高我国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大有益处。

二、政府财政能力的评价

(一)效率与公平是政府财政能力评价的两个基本准则。任何正常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或者说是为了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现代财政活动亦不例外。政府财政活动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效率,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产品和服务),即首先是要把提供分配的“蛋糕”做大;二是对靠国家权力而集中起来的一部分物质财富如何在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这两方面的目的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与偏颇的。可以想象,若一个地区社会的物质财富如泉涌流,但却只为少数权贵所享有,而地区多数人处于衣食无着的贫困之中,这显然不能表明该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很高;反之,若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匾乏,即使分配公允,全地区社会成员都能平均享用,但也只能说明该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很低。

社会福利水平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是公平准则;二是效率准则。那么,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究竟会对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必须同时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去考察。所以,效率与公平是整个财政效能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笔财政收支都应同时从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做出评价,只择其一,则是偏颇的。

(二)效率与奋平的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自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给经济发展注人活力,改善资源配置机制和收人分配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协调效率与公平两大准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1.效率与公平的关联度。效率与公平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政府的指导思想上,又不可避免地要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侧重于某一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实际,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改革开放前翻两番,进人温饱型的小康社会。针对发展目标,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就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政及分配原则。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及时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2006年党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关于改革收人分配制度和规范收人分配秩序的意见,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收人分配格局,加大收人分配调节力度。”

2.通过市场与对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效率与公平两个准则兼顾的关健。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随着改革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会日益强化是无疑的,但这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在我国,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企图过分依赖于市场机制,无异于缘木求鱼。政府应通过财政将一定比例的GDP集中起来,并运用本身的特殊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调整产业结构、调节收人分配及促进地区间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财政机制侧重于集中,市场机制侧重于分散。过分集中不利于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反之,资金过度分散则会削弱政府调控的能力,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造成损害。

在公平分配方面,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使每个企业和每个公民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以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通过财政机制,主要是税收、补贴、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调节个人收人差距,尽力注重社会公平,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收人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相对公平分配。解决这个问题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只能是南辕北辙,主要是依靠财政机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不同,收人分配的公平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使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的衡量标准,当前各国公认,采取由实际分配状况所描绘出的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k)来显示收人分配的公平程度(参见下图)是较为通用的。

如图中所示,在洛伦兹曲线为45,角的直线时,表示收人分配绝对平均,而一般的洛伦兹曲线多是非A即Bo基尼系数(k)是由A线或B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x)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x+y)之比所得。基尼系数小于1,数值越小,表示分配越趋平均。根据国际惯例.系数值处于。.25~0.3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研究资料表明,198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382,1995年为0.452,近几年有继续增大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收人差距的扩大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不仅对社会稳定,而且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构成了一定不良影响。因此,积极缩小收人分配差距已引起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然公平不等于平均,承认人们的泉斌、努力和占有要素的差异,就应允许和正视收人差距的存在。但是差距要适度,防止差距过大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相对立,免蹈“拉美化”之覆辙。当前,应该在提倡一部分人依靠正当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同时,必须通过完善分配制度以及财政手段积极调节收人差距,使之维持在合理限度以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走共同富裕之路。

财政能力范文篇2

一、积极培植财源,提高加快产业提升的能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工业又是产业的关键。2010年,二产实现的税收占全县税收近70%。财政要增收,希望在工业。财政部门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特色,把主要精力放在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提升产业层次上来,大力扶持打造矿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承接的重要聚集地。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力度,每年安排工业园建设资金不少于500万元,支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工业用地的收储力度,不断扩大园区规模,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提供用地保障。

全力支持招商引资。每年安排招商引资基金不低于300万元,确保招商队开展招商工作、参加省市组织的重大节会、组织各类推介会等经费开支。会同县有关部门完善招商引资各项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各单位引进成长性好、配套性强和财税贡献大的项目。

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每年安排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资金不少于450万元,主要用于对企业发展的奖扶。结合已出台的“3个20条”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整理。重点支持矿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外矿生产、朝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朝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延伸。完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多向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放贷。完善纳税大户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增产增效。

二、加大项目建设,提高促进基础完善的能力

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赣粤边际宜居宜业、文明幸福的精致新城”的目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多谋善思,运作好项目,筹集好资金,全力支持全县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争资争项力度。每年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少于100万元,围绕打造“三地一城”,加大项目开发资金投入,认真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与发改委一起充分履行争资争项的牵头单位职责,发挥部门优势,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及时编印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给各单位,以便有的放矢争资争项。结合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信息跟踪,集中力量争取一批较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发展规划。设立重大项目奖,每年安排奖励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对争资争项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做好资本运作文章。扶持县城投公司做实做强,精心包装好“一江两岸”老城区改造、工业园区松山片建设等一批有良好收益的项目,促进城投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建设资金,年内完成向银行融资2亿元的目标。加强与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的沟通联系,争取其加大对我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力争项目资金2亿元。发挥财政资金“撬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制定出台财税扶持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我县有条件的企业早日上市融资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城市绿化养护等,每年安排城市维护费3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加。对教育、文化、卫生、保障性住房、公路、环保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编制好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土地资金的管理,确保土地收储资金需求。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学充分测算财政负担水平,积极探索BT模式、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审计等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节约建设资金。

三、加大支农投入,提高支持城乡统筹的能力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县财政部门应围绕城乡统筹,加大支农投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扎实推进农民增收。

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会同县水利、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防洪堤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水利项目的安排和经费投入。统筹规划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土地治理、库区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项目,统一规划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设立农副产品发展奖励基金,每年财政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对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果业基地、林业基地、种养大户给予财政补贴。每年安排“一大四小”建设资金200万元以上,支持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整合各类农业资金,大力发展桂花、厚朴和玫瑰等芳香种植基地,年内向上争取200—300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努力把建设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芳香产业基地。把握上级扶持政策,精心包装油茶、葡萄等基地建设项目,向上争取农业优势产业补助资金。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从2011年开始,在年初一般预算支出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安排、在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中按8%的标准计提、在省市返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按50%的标准计提等三个方面专项安排城乡统筹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集中一定财力和资金,使新增财力向城乡统筹、改善民生倾斜,优先解决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发挥财政导向,提高发展生态优化的能力

围绕建设“生态福地”,县财政部门要创新思路,通过加大投入、争取项目、以奖代补等措施,在推进发展生态化中谋求更大作为。

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投入,每年安排旅游专项经费20万元以上,确保各项工作经费,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资金、土地、财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重点发展好特色芳香苗木观光、客家瑶族风情、“农家乐”休闲等特色旅游。发挥财政资金、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提升温泉度假村、中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完善景区水、电、路和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县旅游层次和环境品位。

争取生态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划分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契机,依托桃江源区域优势,积极向上争取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2011年力争实现3500万元,并确保逐年增加。围绕省级梅子山森林公园、桃江湿地公园、桃江源自然保护区、芳香产业等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补助资金。同时,积极争取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退耕还林、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政策性补助资金。通过积极争取生态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支持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的珍稀苗木综合利用示范县、碳汇林业示范县、林业科技示范县和林业项目建设示范县。

制定各项奖扶政策。在每年预算中安排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支出和以奖代补等开支,对林业种植抚育、果业种植、节能减排、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得好的项目给予适当的奖补资金,并优先作为申报上级补助的项目。

五、坚持财政为民,提高保障民生改善的能力

牢固树立“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理念,关注民生,加大投入,为全县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谋福利,让干部安心干事、让群众安居乐业。

逐步提高职工待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各项支出,优先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在今年将干部职工的津补贴提高至人均1.5万元的基础上,积极跟进市直机关的步伐,尽快达到其发放标准。同时,要继续适时合理增加乡镇干部收入,使乡镇干部能更好地安心于乡镇工作。逐步提高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标准,增加职工住房公积金收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步伐,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各项民生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确保到“十二五”未,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支持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支持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投入,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关心、保障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县福利中心、敬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前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全力支持扩大第二中学规模、扩建第三小学工程、新建第四小学等工程,落实资金支持县城、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校舍改造步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2011年起,落实专项资金,对政府兴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医疗救助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支持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大计划生育投入,保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资金,适时提高农村已扎二女户生活补助水平。

六、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服务党建领航的能力

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县财政部门应强化党建经费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向基层组织倾斜,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保障基层组织运转。将村干部报酬和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预算,建立与村干部工作业绩相挂钩并严格考核的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村干部报酬通过“一卡通”直接支付到村干部个人帐户,同时按每人每年560元的负担标准将村民小组长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11年按每村不少于6万元的标准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到位,保障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继续实施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政策,对年龄在55岁以上、连续任职10年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的卸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补贴资金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财政能力范文篇3

【论文摘要】政府财政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标,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财政重收轻支、重投入轻效益,并且这种现象至今仍在部分地区存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正确理解政府财政能力对于科学发挥政府对政配置作用尤显必要。本文试从其内函以及科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理解政府财政能力的新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政府财政能力这一概念,过去乃至现在人们很少论及。但凡在评价一个地区的财政状况时,常是依据财政收人的多寡作出判断:收人多者,日其财力雄厚;收入寡者,则曰其财力薄弱.这里所说的“财力”只不过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人规模,并非我们所要讨论的政府财政能力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的财政收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何合理分配使用这笔巨大的公共资源,使其在履行政府职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全面正确地理解政府财政能力尤显必要。

一、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涵

(一)政府财政能力的核心是支出的效益。

英文中“财政”一Finance源于拉丁文Finic,其原意是指“支出的期限”。英语引进来表示财政,首先是指政府的支出,然后才是筹措保证支出需要的收人,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公共财政一PubliCFinance。事实上财政的功能也正是这样,它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提供资金保障与分配的经济活动。收人并不是财政存在的本意,只是因为有了政府履行职能需要的支出,才产生了收人的必要.支出是目的,收人是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受旧体制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在对财政收与支的逻辑关系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跳出计划经济思维的羁绊,重收轻支,重投人轻效益的现象至今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中存在。从根本上克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使人们,特别是政府的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公务人员牢固地树立“支出效益是政府财政能力核心”的认识,以使财政资金在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政府财政能力概念。

自18世纪亚当·斯密创建财政理论以来,大量的财政学著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财政支出、税收、国债、预算和财政政策的顺序编著,政府的财政能力正是通过上述各个部分内容的实施得以显示。但是,却很少有专门论述财政能力的,至于给政府财政能力概念总结出一个权威定义更是鲜见。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认为从财政的功能作用出发,将政府财政能力概念表述为: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政府职能实现的支撑保障强度显示,是政府实现其职能能力体现的物质基础较为适宜。由于财政本身是随政府产生而产生,财政的职能也是依据政府职能而设定,它的作用就是要支撑和保障政府职能的实现,所以财政能力的强弱只能用对政府职能实现支撑和保障的强度来衡量,别无它径。

(三)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洒。

1.财政能力是政府职能行使效率的显示。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是无限性政府,政府的职能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保证这些职能的执行,就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撑。奈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税源有限,财政收人不多,比起需要的支出远远不足。所以,当时评价一个地方财政业绩时,往往依据于收人水平,收人多者为优,少者为劣。由于是计划经济,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配置一律按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计划执行,效益高低也就无须考核。在这种体制下,重收轻支,重投人轻效益现象产生也就成为必然。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因而要求政府只能是有限政府,要从权利政府向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范围被划定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对一个地方财政能力的评价就不能仅局限于收人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评价财政收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依据该地区市场作用的发挥,市场失灵现象的弥补及公共物品供应的状况,实际上即政府职能行使的效率。纵使一个地区的财政收人规模十分巨大,但其支出不当、效率不高,市场失灵现象严重,公共物品短缺,则其财政能力的评价仍然不佳。

2.财政收支的法制化和程序化是政府财政能力提高的保证。财政的支出是为了公众,财政的收人来自公众,所以财政活动应置于公众的审查监督之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决算必须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核准,重大的财政支出事项和重大的收人政策调整也应事先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这些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政治程序规定的实质是为了保证财政收人取得的合法与适宜,加大财政预决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保证财政资金真正用到为民众带来实惠的事务上。

我国各地出现的众多“政绩工程”,“县、市长或书记工程”,用的都是财政资金,也即公共资源。这些花架子工程不仅不能为民众带来实惠,而且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活动中“长官意志”仍在顽强地发挥作用,财政活动的法制化、程序化还远未得以真正贯彻。为了提高政府的财政能力,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发挥,积极推动财政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开展,已成为新时期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各地财政收人规模不断扩大的清况下,财政支出的法制化、程序化如不能得以贯彻执行,严重的浪费和低效率将无法避免和杜绝。

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学界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等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它的基本假定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即人(包括政府官员)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他们的决策必然会受到这种偏好的影响,政府官员亦是如此。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及寻求政府有效率的工作的规则和制约机制上,有许多是可供我国借鉴的,对提高我国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大有益处。

二、政府财政能力的评价

(一)效率与公平是政府财政能力评价的两个基本准则。任何正常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或者说是为了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现代财政活动亦不例外。政府财政活动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效率,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产品和服务),即首先是要把提供分配的“蛋糕”做大;二是对靠国家权力而集中起来的一部分物质财富如何在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这两方面的目的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与偏颇的。可以想象,若一个地区社会的物质财富如泉涌流,但却只为少数权贵所享有,而地区多数人处于衣食无着的贫困之中,这显然不能表明该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很高;反之,若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匾乏,即使分配公允,全地区社会成员都能平均享用,但也只能说明该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很低。

社会福利水平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是公平准则;二是效率准则。那么,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究竟会对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必须同时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去考察。所以,效率与公平是整个财政效能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笔财政收支都应同时从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做出评价,只择其一,则是偏颇的。

(二)效率与奋平的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自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给经济发展注人活力,改善资源配置机制和收人分配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协调效率与公平两大准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1.效率与公平的关联度。效率与公平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政府的指导思想上,又不可避免地要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侧重于某一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实际,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改革开放前翻两番,进人温饱型的小康社会。针对发展目标,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就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政及分配原则。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及时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2006年党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关于改革收人分配制度和规范收人分配秩序的意见,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收人分配格局,加大收人分配调节力度。”2.通过市场与对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效率与公平两个准则兼顾的关健。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随着改革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会日益强化是无疑的,但这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在我国,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企图过分依赖于市场机制,无异于缘木求鱼。政府应通过财政将一定比例的GDP集中起来,并运用本身的特殊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调整产业结构、调节收人分配及促进地区间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财政机制侧重于集中,市场机制侧重于分散。过分集中不利于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反之,资金过度分散则会削弱政府调控的能力,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造成损害。

在公平分配方面,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使每个企业和每个公民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以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通过财政机制,主要是税收、补贴、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调节个人收人差距,尽力注重社会公平,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收人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相对公平分配。解决这个问题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只能是南辕北辙,主要是依靠财政机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不同,收人分配的公平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使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的衡量标准,当前各国公认,采取由实际分配状况所描绘出的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k)来显示收人分配的公平程度(参见下图)是较为通用的。

如图中所示,在洛伦兹曲线为45,角的直线时,表示收人分配绝对平均,而一般的洛伦兹曲线多是非A即Bo基尼系数(k)是由A线或B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x)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x+y)之比所得。基尼系数小于1,数值越小,表示分配越趋平均。根据国际惯例.系数值处于。.25~0.3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研究资料表明,198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382,1995年为0.452,近几年有继续增大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收人差距的扩大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不仅对社会稳定,而且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构成了一定不良影响。因此,积极缩小收人分配差距已引起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然公平不等于平均,承认人们的泉斌、努力和占有要素的差异,就应允许和正视收人差距的存在。但是差距要适度,防止差距过大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相对立,免蹈“拉美化”之覆辙。当前,应该在提倡一部分人依靠正当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同时,必须通过完善分配制度以及财政手段积极调节收人差距,使之维持在合理限度以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走共同富裕之路。

财政能力范文篇4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挥财政导向功能,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注重财政扶持,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财政政策的创新。

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也正日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区域经济是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1]。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是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之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需要为区域创新提供强大的财力和政策支持,并通过激励、引导机制促使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创新能力与财政政策作为

1.区域创新能力与财政支持

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是指特定时空范围内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集合,其范围既有地理上的特性,又与行政区域的划分特点有关[2]。经济区域是经济基础的范畴,而行政区域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它们密切相关,行政区域的领导者担负着发展本区域内经济的重任,而任何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又离不开其所属于的行政领导者的管理与协调。

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3]。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其组成结构主要由区域内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区域内创新管理能力和区域内研究开发能力三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在这“三种要素能力”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各有侧重: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企业应发挥主要作用;在创新管理能力方面,政府有关机构和中介机构起着关键作用;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科研机构和企业是主要影响因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个别产业群中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区域化;全球性公司所做出的决策,是寻求拥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的区域经济;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且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赋予了地区创新的潜力,并决定着单个企业的区位选择[4]。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地理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创新环境等等,其中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技术定型、工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复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财政政策有必要通过投入配置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科学文化基础。区域的创新活动又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这就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支持以增强区域创新承受风险的实力。可以说,区域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长期竞争力,而财政政策的调控参与、激励和引导以及财政政策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

2.财政政策在培养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为

区域经济的演化发展机制主要有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府行政干预机制。市场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促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区域经济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市场失灵现象时,政府就可以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2]。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杠杆之一的财政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实施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财政政策对培养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区域经济主要有如下功能:

(1)协调功能[2]

财政政策协调的对象是创新活动所涉及的有关主体,其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活动,即市场在确定企业从事什么创新、什么时候进行创新、以什么方式进行创新、给企业以什么创新回报时能为之提供决策信息,但另一方面由于创新过程内在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机制在激励创新中的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市场协调创新时的“失效”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调节;其次,经济区域的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塑成的制度,不同“区域”会以不同的制度来推动创新,这便造成了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低效率的创新制度就是创新活动中的“制度失效”,这也是重要的协调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创新财政政策进而改变低效率的制度,为区域创新创造高效的制度环境。

(2)催化功能

经济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其创新基础有很大的区别:一些地区创新基础较好;另一些地区创新基础较差。但往往是这些“较差地区”对新的技术机会非常敏感,渴望在产品、工艺或服务上实现重大突破。而且,对于新的技术机会,这些地区不存在太高的技术转换成本。因而,这些“较差地区”可能在区域创新生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催化功能”,就是指,财政政策应通过运用创新资源、资金、政策和制度,对“较差地区”实施有效催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策和制度促进创新基础较好的地区向“较差地区”进行创新转移[②]。

(2)化险功能

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高投入性,使得研究开发工作很难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专业障碍和信息障碍容易造成风险投资者信心不足;新产品进入规模扩张阶段后,由于资金短缺,往往使企业进入“死亡峡谷”。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化险”并不是回避上述风险,而是如何提供信息降低区域内企业的创新风险,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和财税政策以承担特定项目的创新风险。

(4)解惑功能

创新技术是一种信息产品,这种“信息产品”的公共物品和难以交易的特性,使得区域创新活动处于一种两难困惑:通过强有力的创新保护管理虽可增加创新者的收益,但也增加了创新技术交易的障碍,减少了新产品的应用,结果造成区域社会福利的损失,最终也不利于提高创新者的积极性;若不实施强有力的创新保护管理,虽然可以暂时提高区域内由创新所带来的福利,但这将影响创新者的持续创新活动。财政政策对此应当从制度和政策上能给以解惑。

三、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选择[5]

区域创新能力包括区域内资源投入能力、区域内管理能力、区域内研究开发能力三大要素,而财政政策具有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职能和稳定职能五大职能。由此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探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具有对创新进行投入、实施研究开发并将创新技术商业化的功能。因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有助于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介入和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大对地方高新技术投入的力度

风险投资被人们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地方要实现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提升、更新换代,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也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财政支持高科技风险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通过财政适当投入,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造局部优化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二是集中财政科技资金和高新技术引导资金大力支持高新技术项目;三是通过适度的财政资金引导,提高民间风险投资者对高科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四是采取财政全额贴息或部分贴息的方式为风险创业企业寻找银行贷款提供支持。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地方企业融资渠道

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普遍的瓶颈制约是资金供给的短缺。尽管市场体制下,企业是投资的主体,但财政政策和投资的导向功能和乘数效应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着重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从实际的操作看,积极运用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等手段,吸附、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类资金流向。可在财政贴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介入;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外国借款投入。同时,财政部门通过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发展BOT、TOT等投资形式,吸引外资,最终达到以较少的财政资金牵引较大的资本进入建设项目之中,从而有效解决资本供给不足这一瓶颈,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

(3)运用财政资金激励,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发展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要把企业的研发投入作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确定政府项目承担单位的重要衡量条件;研究制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发开发投入的新政策,在研发经费计入成本,抵扣所得税额及先进技术、发明专利购买费用摊入管理费用等方面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机制,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2.发挥财政导向功能,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政府作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具有制定政策、制度和规划,提供共性技术和设施的功能,从财政支持方面来说,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区域经济的共性需求是财政支持的重要方面。政府可以按照公共资源共享最多原则,针对企业的公共性需求集中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网络。

(1)建设区域技术市场,降低区域创新成本

技术市场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技术市场,企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减少创新风险、降低创新点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技术源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政府借助区域技术市场,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了从外界吸取营养的脐带。

(2)突破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一是发挥信息导向功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政府的信息导向。政府应从过去陷入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事务、帮助企业找银行贷款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努力建设技术创新网络和创新信息平台,及时创新信息,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供企业决策参考。二是着力推行教育与培训计划、鼓励本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不断改善区域创新环境。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中心”对技术扩散和集体学习过程的推动作用。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成为区域经济内创新的源泉。此外,政府还应在区域内建立和健全质量评测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着力提高地区品牌声誉等。

(3)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区域创新方向

在WTO游戏规则许可范围内,通过优先性的政府采购,可以发挥其生产引导功能,扩大经济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扩张。同时,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大、风险也大,通过对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的产业的产品实行政府采购,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也可以对社会资本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为区域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3.注重财政政策扶持,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

科研机构(包括政府的、企业的与高校的科研机构)与高校是技术创新的铺路石,应具有提供创新所需的知识源、技术源、人才源的功能。通过必要的财政政策扶持,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必经之路。

(1)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

加大对以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设立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抓好高新技术企业优秀人才的培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素质。

(2)以创新和业绩为导向,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

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积极推行期权、年薪制、技术入股等激励措施,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允许在产权结构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创业股、管理股、技术股和职工持股,完善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体系。

(3)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产业顶尖人才的引进

建立有利于高科技人才有序流动的机制,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引进顶尖人才。加快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推动科技界与产业界的联系交流,促进科技知识向产业领域的扩散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实行科研人员相互兼职和交流,实现科研设施和信息共享,提高高新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4)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市场、工程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创业中心)是创新主体的联系者,应具有催化创新技术商品化的功能。财政政策应该通过对中介机构的财政投入和调节,对企业使用科技成果应当实施税收优惠,如对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允许在税前列支。鼓励科技成果转让,对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开发等业务收入所得税实行优惠照顾。对科研单位与企业互相合并的,在合并初期也应给予适当的所得税优惠照顾;对科研单位引进外国新技术所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可比照研究开发费用,实行适当税收优惠等。

财政能力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代;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更加突出双一流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更为优秀、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任务,同时也对高校教师个人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专业的财政学类专业(含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要想继续保持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提升财政学类教师的综合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实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阶段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指导思想[2,3],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挥棒。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高等教育作为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学业教育方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指导思想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6],在全面贯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高教40条方面,理应走在时代前面,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教师必须首先真正合格、优秀,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

2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必要性

财政学类专业作为传统应用经济学专业门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学生工作都面临着较大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学科、专业发展需要,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有显著必要性。必要性之一:积极践行“四个回归”的必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思想、真理的传播者,是灵魂、生命、新人的塑造者[7],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责任人和传承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承担第一责任,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承担第一责任。责任的承担,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但受限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差异较为显著,对责任履行的总水平差距也同样较为显著。缩小素质和综合能力差异的根本手段就是进行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综合训练。可见,提升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是积极践行“四个回归”理念的重要抓手和步骤,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必要性之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必要。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重要评价指标就是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财政学类专业,无论是财政学专业还是税收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均面临着专业生存和学生就业压力,专业竞争力高低无疑会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对类似于财政学类专业的传统专业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综合改革,积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需要。同时,在专业评估和社会认知体系中,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估指标也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加强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也自然是提升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必要性之三:提升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的必要。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8],这要求现代大学教师必须具备承担这四个职能的能力和素质。前述两个必要性,本质上是要求教师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职能,从全面履行大学职能的角度看,这就需要对大学教师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进行全方面培训。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有效履行高校职能和践行“四个回归”建设目标,有必要对诸如财政学专业之类的传统专业专任教师进行系统全面、深入、高效培训和综合提升,使之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更高标准。

3“新时代”背景下财政学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策略

财政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财政投入;应急能力建设;公共卫生

1突发性公共事件分类及概述

突发性公共事件被认为是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灾害。根据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相互交错,成为复杂的综合性灾害。财政资金是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重要保障,突发性公共事件一旦发生,财政要及时地为各级政府提供必须的应急资金和资源储备,为控制和化解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广东省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现状

近二十年来,广东省医疗卫生的公共财政投入不断扩大,绝对量上已经上涨33.12倍,在全省公共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由4.42%提高至9.13%,如图1所示。2019年医疗卫生投入比上年增长12.33%,高出全国比例约2个百分点,为着力构建广东省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撑。对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近年来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深圳、广州、佛山、惠州、湛江等五个地级市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绝对规模在全省位列前五,尤其是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年均医疗卫生公共支出已经高达200亿元,而阳江、韶关、潮州的投入相对较少,处于全省末位,年均财政投入为20亿元左右。医疗卫生占比分析发现云浮和揭阳两市的占比均超过15%,而深圳、珠海、东莞等三市的占比分别约为5.24%、5.51%、5.52%,占比较少。按照空间布局和区域来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绝对值较大,但占比相对较小,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的平均投入绝对值较低,但占比较大。由上述分析可知,不同地级市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相差较大,意味着广东省不同地级市的公共财政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反映了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同时,广东省是全国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省份,但70%以上的三甲医院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医疗实力雄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体现了医疗资源的分布还不太均匀。

3兄弟省(市)在公共卫生应急领域的财政投入经验借鉴

3.1上海市在公共卫生领域建设的经验

近三十年来,上海市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改革的“先行者”,1998年成立全国首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组织实施了四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优到精”的飞越;2004年建成“上海堡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将具有90年历史的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除市区门诊部外整体搬迁至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0年以来逐步探索推进公共卫生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以切实满足公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切入点,构建“医防融合”机制下的“社区—专业机构—医院—个人”四位一体的服务构架,城市公共安全堤坝不断牢固,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上海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从财政投入数据分析,2000年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为32.6亿元,截至2019年已上升为493.4亿元,呈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如图3所示。财政投入的重点是支持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从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转移,优先支持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城市社区卫生、重点保护弱势人群,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平,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性作用。

3.2四川省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

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急变带,大河流切割,在我省西部形成了高山峡谷地貌,是我国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水灾、地震、火灾、泥石流、雪灾等不同类型灾害频发,尤其是地震灾害。近十多年来,四川省已经经历了多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面对灾难多发现状,四川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逐渐形成统一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组织常设机构,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在重大灾难发生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四川省制定地震、突发中毒事件等卫生应急预案2143个,加强监测预警评估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能力。四川省在省级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各市州卫生和疾控机构、监督机构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县级卫生、疾控、医疗、监督等机构都指定科室或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乡镇卫生院配备1-2名公共卫生人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全省各类卫生应急队伍991支、14132人,已建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处置中心、高原紧急医学救援队、川南和川北紧急医学救援队,建成中国第一支、全球第二支国际最高级别EMTType3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川卫生应急队伍,通过合理布局和响应程序,可承担各级别的卫生应急响应任务。四川省财政在上述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中发挥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作用。2000年,四川省地方公共财政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仅约21.90亿元,在公共财政支出的占比约为4.84%,至2019年增加到943.27亿元,占比约为9.11%。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与广东省相比,四川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较小,然而,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资源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上,即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相反态势,如图5所示。四川省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领先于广东省,比重差距逐年增大,2000年至2019年期间,四川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为1.74%,而广东省仅为0.96%,说明在相对短缺的总体财政支出下,四川省立足省情,精准切入,合理调整本省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投入,在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安全期望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不断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

4对广东省财政应急支持体系的思考

通过对广东省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情况做具体分析可知,广东省财政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防性投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断加强全省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而在对上海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四川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财政分析中,可以看出广东省财政还可进一步精准投入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区域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比例,不只是公共卫生领域,其他应对灾害能力建设的财政保障和支持都需要逐步优化。完善广东省财政应急支持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政府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应对突发灾害风险的能力,全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应急支持体系。4.1合理布局,重点投入广东省下辖地级市21个,其中副省级市2个,市辖区65个,县级市20个,县34个,自治县3个,区域发展不均衡。财政资金分配要坚持“全省一盘棋”的原则,从统一规划编制、合理布局、资源互补等多方面进行展开,缩小区域差距,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率。目前我省共有三级甲等医院127家,其中综合医院71家,中医院38家,专科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8家。但广东省应急医院就只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家,且整个华南地区也仅此一家,力量单薄,远水难救近火。财政资金投入要考虑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规划建立更多的应急救治医院,为人民生命安全筑牢最后的防线。

4.2延续预算,持续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灾害应急能力,需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开发多类型灾害智能化预测评估模型,建立伤情信息库、灾害信息库、紧急医学救援信息库、地理信息库、人文信息库。通过各监测部门日常的数据收集储备资料,形成常态化的监控机制,灾情来临,能够在最短时间分析出救援人员调度需求、物资投放需求的精准信息,为救援指挥提供决策依据。加大重大灾害救治基地建设,提前规划未来中期、长期的公共卫生投入,加大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预算投入,提前安排资金,按实施进度分批次下达资金,既保证专项投入,又提升执行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财政应急支持机制应当是一个综合性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善后三个部分。加强CDC、职防院的公共职能,保证事前预防支出在应急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长比例中的份额,加大基础医疗的财政支出比重。秉承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战的原则,打造世界一流、平急两用的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医疗中心。应急支持体系也应当全面考虑物资保障问题,将其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预算当中,保证充足的财政专项投入。完善灾害应急物资储备计划,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能力,建立物资储备、平急转换管理机制。

4.4资源下沉,三级联动

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公共卫生资金投入向基层倾斜,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全面布局,建立灾害防控站点,提高应急响应的便捷性、及时性、准确性。优化卫生应急队伍架构,提升应急队伍灾害救治能力,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紧急救援骨干培训机制,每年帮助各市、县培育30名紧急救援骨干,迅速扩大紧急医学救援的覆盖面。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模拟灾害场景,训练提升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搭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建立应急联络及应急预警启动机制。政府研发并完善卫生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实现纵向覆盖省、市、县、镇各级卫生应急系统和应急人员专用个人移动终端的互联互通,当灾害来临,能短时高效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处置规范路径,做到“信息集成分析、资源统筹分配、人员统一调度”。

5结语

本文结合兄弟省市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情况,对广东省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的财政政策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也为政府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上的决策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所掌握统计模型的水平有限,仍有有待完善的地方,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针对财政支持应急能力建设的效率研究,本文主要考察广东省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未深入分析应急能力提高的深度和广度,可就此展开下一步研究。(2)针对财政投入资金的来源和类型展开具体的分类评价和研究,政府应急资金投入有不同类型和内容,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急资金来源不同,对灾害应急能力的建设影响也不同,可进行下一步研究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敏.应急管理财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财政科学,2020(04):55-61.

[2]余华茂.我国应急公共投入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04):141-147.

[3]杜江,蒋震.构建防控公共卫生风险的财政体制机制[J].宏观经济管理,2020(05):37-42+50.

[4]朱恒鹏.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机制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习党的四中全会《决定》的体会[J].经济学动态,2019(12):3-14.

财政能力范文篇7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25%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17%~0.25%提高到0.5%以上,以后逐渐达到1%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2003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2004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2004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20多个省市宣布2005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13%,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财政能力范文篇8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25%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17%~0.25%提高到0.5%以上,以后逐渐达到1%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2003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2004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2004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20多个省市宣布2005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13%,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

财政能力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活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以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增强财政干部队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谋划能力、执行能力、自律能力,进一步提升主动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本领,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战12,加快崛起”的决策部署,提供坚强的财政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财政干部的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坚持服务大局。把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有效提升财政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3、坚持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的切入点,推进财政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坚持实践检验。把增强本领、推动发展作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活动目标:

1、学习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三种能力”,即汲取知识、系统思考、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三项创新”,即理财思路、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

3、谋划能力建设——努力掌握“三个本领”,即判断形势、把握机遇、科学决策的本领。

4、执行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三大作风”,即认真负责、严谨务实、雷厉风行的作风。

5、自律能力建设——努力达到“三条要求”,即坚定信念、筑牢防线、自我约束的要求。

二、主要内容

(一)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要求,牢固树立学习是第一需要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财政理论业务知识为主线,注重提高综合素养。建立学习培训激励导向机制,鼓励干部提高学历层次,把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奖励形式。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在安排好自学的同时,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交流。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确定一个中心主题和一名重点发言人。

组织好“一轮专题轮训”活动。认真参加全省财政系统开展“百名”县(区)财政局长、“千名”乡镇财政所长培训工程。

收听收看好三个专题讲座:一是有关厅领导专题讲解财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增强财政对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二是邀请专家讲解财政支持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确保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邀请专家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开阔工作思维,创新理财思路。组织全体财政干部通过视频收听收看。落实一次全员测试:按照省厅的要求,组织全系统在职在岗干部参加财政基础知识网上测验,做到不漏股室、不漏人员,对取得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活力源泉。紧密结合“创建创新型机关”活动,培养独立思考、系统思考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创新理财观念,跳出财政看财政,着眼大局,拓宽思路,主动作为,服务发展。创新管理方式,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转变理财方式,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搭建创新平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激励财政干部在实践中突破陈规,奋发有为。

积极推进“两项制度、五大体系”建设。“两项制度”,即专项资金整合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五大体系”,即构建自主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代预算管理体系,适应均等化要求的省以下财政分配体系,促进科学发展的公共财政调控体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在某一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提出个人独到的建议,并及时将创新成果报送省厅。省厅还将对创新成果优异的单位进行表彰并推广创新经验。

(三)提高谋划能力

谋划能力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财政经济政策,结合财政职能,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科学思考。二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群众调研,广纳群言,找准上级精神和基层实际的结合点,找准抓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要建立有效指导机制。在处理繁杂任务时,要建立先统后分的“统筹机制”,在指导基层工作时,要建立对口挂钩的“责任机制”,在抓工作落实时,要建立严格的“督导机制”。四要切实解决矛盾问题。既要增强抓大事、谋大事的能力,也要注重解决潜在性、经常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五要不断开拓创新。主动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组织开展“谋划能力培训”和“谋划能力成果评奖”活动。积极参与省厅组织的市县(区)财政局长“谋划能力”集中培训。要求参训的同志培训期间要带着问题参加座谈研讨,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应结合当地实际自身的工作,从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集中开展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活动,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每名财政干部必须提交1篇能力建设年活动学习体会,字数不少于1500字。各股室、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交1篇专题调查报告。区局将组织人员对调研报告进行评比,并将优秀报告汇编成册在系统内交流。

(四)提高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是工作作风、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是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核心能力。坚持“快、细、实、严”的要求。“快”: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倡导“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做到抓住时机、加快节奏、雷厉风行、务求实效;“细”: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防止粗枝大叶,发扬“一盎司”精神,确保财政工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实”: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严谨务实、勤勉刻苦;“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心尽责、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责。

围绕区委、区政府“决战12,加快崛起”决策部署,把全区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加强督查指导;建立跟踪问效制度,全程监督检查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注重激励约束,及时纠正偏差。

(五)提高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根本保障,是依法、依规、依序办事的必备素质。自律能力建设要紧密结合《省财政厅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反腐败体系建设2008-2012年工作任务的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切实筑牢“三道防线”。第一道,要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二道,加强法制意识和法律修养,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不滥用手中权力。第三道,切实严治家风和身边环境,严管、严教。每一位财政干部都要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做到清正廉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言行举止,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规规矩矩做事、干干净净从政、清清白白做人,真正成为廉洁自律的表率。

集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财政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教育;认真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切实加强财政廉政文化教育,促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定期招呼制度;探索研究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制约。针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督,围绕财政行政管理权、监督检查权、人事管理权、社会中介机构监管权、内部行政事务管理权五个方面,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并组织各镇乡街道财政所集中开展一次自查自纠活动,并形成分析报告报区财政局。

三、总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在局党组领导下统一组织实施。区局成立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活动日常工作。

财政能力范文篇10

××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以后逐渐达到%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多个省市宣布××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