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7:51:35

财政机制

财政机制范文篇1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优化措施

一、导言

现阶段,在财政税收进行创新改革的整个过程,我们要通过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从而在财政税收工作进行综合的公共财政管理。同时为能够创造更好的财政税收创新改革的良好环境,需要把财政税收工作与监督机制模式相互结合,共同运行,从而提升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水平,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此外,在进行相关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工作中,需要优化不良规范行为,对于优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约束及规范,保证整个过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模式

现阶段,国外的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其监督机制发展相对较早。通过多年发展与运作其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和完善,可以借鉴的工作经验也比较多,其主要成效较为显著,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推进相关税收监督管理机制的发展与优化,还可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在财政税收体制中的监督机制工作中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及提升控制,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促进我国税收管理机制的整体发展。从而研究出更为科学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国外相关部门,在其财政税收工作中实施监督机制管理工作时,其主要从内部管理部门入手,保证其能够全面化的实现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为其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控制途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相联系。因此这就使得相关部门在其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优化和创新相关工作。我们需要从监督管理职能分析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全方面的监督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通过阐述财政税收体制中监督机制工作的发展现状,从而实现优化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税收相关监督机制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上通过对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监督机制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税收监督机制模式的不断创新,及提高税收监督管理机制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能够与各项监督机制工作有效结合。所以,使得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环境和分为能够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进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工作中,其包含公共会计、财政监督的管理模式和监督工作者等方便进行工作的开展。所以,这就促进了财政税收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更为充分的实现了其整个工作的创新及优化目标。不但更为有效和规范性的推进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工作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为财政税收机制中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基础。

三、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式,轻本质。就当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工作,其普遍存在重形式轻本质的不良现象。主要是依照领导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工作,并没有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形影的监督机制管理,过于形式化,并没能发挥正常的工作效果与功能。该不良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有关人员没能认识和了解其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因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因此使得该现象出现更为不良的状况,所以,为了提升有关财政税收人员的重视度,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从而优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为其提供全面发展提供有利保证。(二)监督制度需要完善,行使能力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的转换,是我国相关部门很常见的工作方式之一。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常会对税收体制中的监督机制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税收相关部门,并没有加强财政税收机制中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关人员很难明确认识到工作自身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对整个财政税收监督工作的实施造成可一定的影响。从整个工作角度来说,还需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其职能的行使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推动我国财政税收机制工作的正常开展。(三)工作人员对于税收工作执行力有待提高。就部分企业财务现状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其执行力一般是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从有关管理工作者角度来说,相关管理工作者对员工管理不是很到位,并没有全面落实选拔工作,在整个员工管理工作中,没能站在员工们的心理角度去考虑,不能更好的满足大部分员工的实际需求,缺乏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是针对员工自身,很多员工由于工作能力受限影响工作的发展,部分企业对财务相关部门管理的整体意识不高,致使企业内部的整体财政部门员工权利受限,没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工作的实施,从而造成企业整体经济效率过低。

四、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模式的控制措施

(一)提高监督层次的管理。财政税收机制管理中监督机制管理层次的不断提高,一般是由立法层次进行不断提升。我们可通过有关税收管理部门建立的法律法规,建设立法性的管理工作,改善财政税收机制中监督管理外部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在财政税收进行立法管理中,可通过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可以满足各个财政预算工作,为了能够符合资源的整体配置和管理需求;同时在立法管理中还需要积极进行企业内外监督机制管理的结合,落实监督工作实效性。在整个税收工作优化的过程中,加强其与区域政府的大力合作,提升监督价值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构建法律方面的支撑。依照国外发展经验,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过程中,完善相关法律使其正常发挥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我国需要吸取国外相关税收管理机制的经验,将我国税收监督管理结构进行法律形式的优化,例如,在我国商业法律和民用法律中我们可以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规定,需要政府部门能够重视税收监督管理工作,并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内部工作者的执行能力,调动所有力量并形成社会舆论,从而促使相关机构不断加强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工作的完善与优化。(三)加深财政税收的内外监督程度,明确财政税收监督机制各个主体的职责。对于有关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和了解财政机构内部监督作为实现企业规范化的开始。内部监督工作主要是针对相关工作人员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对财务工作者工作中所出现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和打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和管理,提升其工作的整体效率。而企业外部监督管理工作同样重要,其能够满足企业各项监督机制管理工作中的需求,还能够不断创新和改革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当前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工作,其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政府作为立法实施的主要部门,其对税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时,还可借助有关权利应用科学监管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企业工作效率,还能满足相应的管理要求。此外在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为了创造更好的监督管理环境,在日常的税收工作划分中,我们要明确其职责,创新和优化各部门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税收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还可以对有关税收体制进行多方面制约和管理,不但能够提升税收监督公揍的整体水平,还能巩固在很大范围上,推动我国税收监督机制工作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四)做好宣传工作,提升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关财政税收部门其指定的条例规范等方面的制度一般是依靠先关财政人员进行的操作,所以税收执行工作者素质的整体水平关系到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想要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要不断的强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掌握度。制定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并做好宣传工作,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掌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思想认知能力,可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改善相关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五、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监督机制管理工作具体的应用效果与税收工作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需要对其整个监督工作不断的进行优化,高度重视相关条例规定所起到的作用,并加强工作者的自身道德思想,提升企业内外部门的共同监督管理水平,确保财政税收监督机制工作能够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齐红红.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建构及优化分析[J].时代金融,2017(14):39.

[2]林素芬.关于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优化研究[J].低碳世界,2017(15):255-256.

[3]孙涛.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优化初探[J].天津经济,2017(09):46-48.

财政机制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由来已久,但是对于稳定的税收管理体制,尤其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税收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还不够全面与深入。建国以来,我国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财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是1994年我国全面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了保护各省市,特别是富有省市的既得利益,中央还设计了一套税收返还制度。这次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最重要,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是我国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首先,“分税制”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制度是一种公共性规则,具有强制性与约束性,制度创新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规则和契约安排。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增进自身的福利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或在预算约束下提高目标水平。税收管理体制是一组特定制度的组合,规范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税收管理活动。这次税制改革的成功在于它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博弈双方都成为体制的受益者,形成一个双赢。总的来说,分税制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红利。

分税制财政体制这一激励相容的机制,真正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分税制首次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范围,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从1994年以来在税制、税种和税率以及收入分配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既促进中央财政收入增加,也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增长都明显高于分税制改革前的情形。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前,中央有求于地方,特别是有求于那些“财大气粗”的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后,地方有求于中央,这既包括那些不发达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包括那些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财政援助,这些省区也是无法维持下去的。这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调节与控制,使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处于主动地位,从政治意义上讲,这有利于从体制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统一,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税收规模迅速扩大,也使国家财力日渐雄厚。

其次,这次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要求,对传统的税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进一步确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互配合、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通过这次改革,使税制进一步简化,规范。

再次,改革还贯彻了“依法,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税收征管机制不断完善,征管手段明显增强。

总之,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确立了我国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是一次体现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创新。

纵观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税收管理体制都有不同的具体方式,但是,分税制是建立悦收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提出适应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这一项制度创新,它规范了政府与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确立了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导向,建立了中国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新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创新,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路径,仅仅是初步搭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许多关键之处留下了诸多“先天不足”。

主要问题有:

第一、税收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从发展历程来看,在我国,中央把各省的一部分税收权力上收到中央来的同时,各省也依样画葫芦把地市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到省里,而地市一级则把县乡财政税收上收到地市,结果大大削弱了县乡一级的财政力量,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央把一部分社会发展责任放给省里,省里则往地市放,地市又往县乡放,但是责任从上往下放的时候并没有伴随着足赂的财政转移支付,因此形成各级政府财政权利和公共事务的责任不对称。几次调整尽管给地方政府下放了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但是地方末建立自己的地方税体系和征收管理机构,管理权限非常有限。

第二、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分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划分收入,但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在事权上,使本属于中央财政事项让地方承刃、,而本身中央财政资金较宽裕,地方财力较紧。地方又要承担属于中央的项目,这加重了地方政府负担,乡镇政府实际取得收入无法应对必要开支。相应的农民的负担也加重了。

第三、收入划分不规范。现行分税制在收入划分上既有按税种、税目划分,又有按行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按隶属关系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导致地方政府为追逐税收利益而大搞重复建设,结果各地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严重阴碍着资产重组,制约着结构调整。

第四、税收政策不统一,税收优惠过多过滥。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其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现行税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原则,不同所有制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性,歧视性,区域性税收政策,直接导致税负不尽公平,现行税制内资外资企业税法不统一,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造成纳税人的税负失衡,外资企业不需缴纳某些税,税收优惠和税率不统一。转第五、税权的划分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对税收管理体制做出法律性规定的税收基本法,税收管理体制主要规定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中,由国务院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明确,而不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立法确定,其权威性和规范性均较差,与法制原则也不相吻合。目前作为税收管理体制基本框架的法规性文件仍是1977年制定的《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

从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已经过了十几年,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问题和矛盾,因此有必要根据实践的结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税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科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我国实际的税收管理体制,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法令,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提高税务管理效率,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进的相关建议有:

第一、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依法治税、依法理财。我国的分税制立法应坚持“与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家政治体制保持一致,与国家立法体制保持协调”的原则。探索成立财税执法监督局或改革充实中央驻各地财政专员办的力量和职能,加强对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法规的执行检查。要构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下的财税法律体系,以解决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国地税各自的税收征管权限以及设立税务司法机构的问题;推行支出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转移支付监督,减少任意性,最终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事权,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只有确定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才能确定支出范围,以此来作为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前提。显然,事权的划分是最重要的,是财权划分的基础。只有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相适应,政府履行职能才有物质保证。而事权的划分与政府的职能紧密相联。因此,完善分税制,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二是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划分和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这两个层面,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属于政府该办的事,如义务教育,卫生和环保等公共事务,应该按照其性质划清由哪级政府来负责。

第三、完善税制,合理划分收人。在收入的划分上,除了要考虑中央的宏观调控外,还应考虑满足地方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应在完善现行税制的基础上重新合理划分收入;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扩大税基;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改革农业税,完善个人所得税,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等。在不违背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对不需要全国统一的、地方特征特别明显的一些地方税的税权下放地方。

第四、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核心内容。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经济发展影响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率。因此,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调整结构,压缩规模。另外,要改变目前的税收返还办法,加大向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使落后地区具备一种能够快速发展的能力,推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财政机制范文篇3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由地方政府来负责提供。从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来看,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而不是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具有空间限制的特点,如公共教育、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只能是就近的居民才能享受,因此,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相应地处在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图中从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表明了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会产生更高的效率。因为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不只是与受益范围有关,而且与各地区居民的不同偏好有关。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不同的,对同一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一样。最典型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东部和西部两地区内的居民分别对本地区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相同的。D[,1]和D[,2]曲线分别代表这两个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其中东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于西部地区。再假定公共产品的人均成本是不变的,为OP,则西部地区居民的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为Q[,1],东部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为Q[,2]。如果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只可能存在一个供应量即Q[,c]。中央政府为了公平起见,只能在两个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中取一个折中水平来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超过了其需求,而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小于其需求。因为人均成本是同样的,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是成本超出收益,其福利损失为△ABC部分;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其需求得不到满足,福利损失为△CDE部分。从中可见,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各地区的福利损失。

附图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ABC和△CDE面积大小与Q[,1]、Q[,2]之间距离及Q[,1]、Q[,2]的斜率有关。也就是说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造成的福利损失大小与不同地区居民需求差异及价格弹性有关。Q[,1]与Q[,2]之间距离越大,福利损失也就越大;需求曲线D[,1]和D[,2]的斜率越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则福利损失也就越大。我国各地区因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别很大,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让各地方政府自行提供公共产品,以减少居民的福利损失,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之,地方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要比中央政府统一提供更有效率。

二、地方政府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

如果说,在封闭经济系统中,一般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流行的是“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经济,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则应该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四部门经济。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G表示政府支出,T表示政府收入,C1表示中央政府支出,G2表示地方政府支出,T1表示中央政府收入,T2表示地方政府收入。西方国家“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经济总量均衡模型如下:

C+I+G=C+S+T(1)

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等式(1)调整后可得:

(C-G)+(I-S)=(T-G)(2)

等式(2)表示社会投资与社会储蓄差额等于政府收支差额。由此可见,政府收支关系对于社会总供求平衡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四部门经济总量均衡模型如下:

C+I+G1+G2=C+S+T1+T2(1)

等式(1)调整后可得:

(C-C)+(I-S)+(G1-T1)=(T2-G2)(2)

等式(2)表示消费供求逆差、投资供求逆差、中央政府收支逆差之和等于地方政府收支差额。在宏观经济结构均衡模型和地方经济结构均衡模型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经济总供求平衡同样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地方政府不仅通过自身的收支关系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及其结构,而且可以通过国有地方经济部门或企业的活动影响本地区的消费、投资、储蓄的总量和结构。因此,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尤其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3,可见我国地方财政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我国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很大,各地的资源和开发程度、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科教、文化情况各不一样,如果集中由中央实行统一调控,难度很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有实行宏观调控的层次化,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和手段,才能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我国地方公共财政的中观调控是服从于中央政府统一宏观调控目标任务下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级宏观调控,是立足于地方政府管辖区域内实施的宏观调控,我国地方公共财政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本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选择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中央政府无法起到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功能不仅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的,也是中央政府无法扮演的。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基础和前提。市场能办到的,政府不必代劳;地方政府能办到的,中央政府也不必代劳。地方政府要办的事情就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中央政府又解决不好的事情。只有正确界定地方政府的活动空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才能改变当前地方财政的“缺位”和“越位”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由于财政的决策过程和收支安排等都是由现实中的政府机构来决定和完成,财政职能的发挥不仅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更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内在制约和影响,并且因此造成一定的职能偏差或失效。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实际上是由有理性、自私的人组成的,“那些处于掌握决策权的政治和管理地位上的人和我们其他人没有多大差别,他们总想成为个人效用最大化者”,其行为同样受到各种原因的困扰,并取决于“成本一收益”的分析。

1.完善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

缺乏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是我国地方公共财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尽管宪法赋予了人代会在财政活动上的根本权限,但目前除少数的宪法条文、税法和每年人代会通过的预算文件外,就基本上不存在其他财政立法了。财政活动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严重,个别人主观随意决策,乱批条子、乱上项目而导致公共财政严重损失。尽管受到报章杂志的揭露和谴责,尽管各种政府报告、决议及其他文件也三令五申要求克服与改进,但这些官僚主义和随意决策的作风至今而无法杜绝,这表明了社会公众对财政权限的制约能力仍是相当软弱的。目前,我国财政法的主要部分是由国务院颁发的各种有关财政工作的行政法规所组成,这种行政机构自己颁布法规自己执行的状态,也削弱了社会公众对财政活动的制约监督能力。

因此,要完善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要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除了牵涉国家机密的项目和金额外,其余的各收支项目和金额,以及具体的编制依据和考虑等,都应向社会公布。要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地方财政的各项安排和实施结果都必须公开,决不能暗箱操作。要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过程中的决策水平,就必须加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完善我国财政活动中的社会监督机制。对于独断专行导致的财政工作严重失误,再也不应仅以“交学费”来搪塞了。只有真正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行政、司法责任,才能确保人们小心谨慎地依据客观的市场要求去用好财政权力。

2.完善各级人代会与各级政府间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

要强化地方各级人大的公共选择作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作用。在目前条件下,尤其要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公共选择作用,以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作为权力机构的各级人代会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财政活动的机制。目前,从各级人大所审批的预算草案看,仅列出了收入和支出几个大项目的数字与说明,不能对各具体项目进行较详细的审查、修订乃至否决,只能被动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案和决算案。在财政支出上,各种铺张浪费、违纪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人代会也无法对财政工作进行强有力的质询,更不要说追究相应的法律、行政责任了。

因此,必须完善我国财政决策中作为权力机构的各级人代会与其执行机构的各级政府间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才能确保各地区人民的意愿能通过政治程序得到真正实现,才能克服少数人主观随意乱决策的弊病。只有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后,我国财政理论才有可能借鉴西方财政的有关理论,转入如何把握并遵照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来开展财政活动。

3.建立起地方政府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地方政府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行政官员考核机制及干部任免机制。地方政府在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又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原因何在?除了涉及社会公众监督的机制不健全外,与行政官员绩效的考核标准和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因为考核标准和方式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决策层的负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着对他们的评价和奖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起着导向功能。对地方政府来说,除了地方利益外,还有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或政府财政决策人的利益。地方政府由地方干部组成,是经济工作的行为主体,他们有其自身的利益,是利益主体。这种个人利益对地方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地方干部的任免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部任免基本上由上级决定,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也来自上面,而非政府组织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是较弱的。因此,形成对政治权力运作的根本约束限制机制及其相关的政治制度与程序,是确保财政运作符合市场根本要求的关键所在。另外,对决策人员的资格也要进行严格审查,他们既要有较高的预测、决策水平,也要受到责任与风险的约束,要从制度上把决策人员的责权利结合起来。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因此,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分级宏观经济调控是地方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方政府的任何决策管理行为偏差都必然影响其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利用市场和社会舆论对地方政府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通过政治程序和制度规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加以约束和规范,从而提高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张馨.论我国财政与政府行为的具体关系[J].管理世界,1996,(3).

财政机制范文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的资源浪费问题以及生态失衡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居民产生了危害影响。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环保问题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目前已有较多的学者从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投入产出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譬如,朱浩等(2014)[1]从环境保护支出的角度研究了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以及分析了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孙开,孙琳(2016)[2]基于投入产出率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了研究。金荣学,张迪(2012)[3]研究了针对省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戚扬(2014)[4]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角度分析了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张计超(2013)[5]针对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李敦亮(2005)[6]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角度研究了治理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政策手段。逯元堂(2011)[7]分析了财政环境保护的预算支出,并提出了优化建议。罗贤东(2012)[8]分析了财政预算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受到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财政专项,2016BC326)的资助,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主要方面对河南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

二、河南省环境保护的财政现状

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情况如下图:图1如图1所示,近10年,河南省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规模总体呈现增大趋势,但增速整体较为缓慢,从绝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007的60.9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19.95亿元,年均增长10.55%,但主要增幅集中在2007至2010年,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增长率从2008到2011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1年以后有所上升,但没有回苏到之前的较高水平。从相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河南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3.2567%下降到到2014年的1.9897%。由此可知,河南省政府逐步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省公共财政对环保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财政的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基本保持增长,但节能环保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提升,比重较低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河南省在支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与云南和山东相比较,尽管在环保支出方面,河南省的支出总额绝对值要大于云南省,但在环境保护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上,河南省明显低于云南省。从长期趋势来看,河南省财政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的比重有所下降。与山东省相比,尽管山东省在前期对于环境支出的比重较低,但在加深对环保方面的重视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河南省对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规划依然需要完善。

(一)投入渠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有限的资金往往被分割在众多的政府部门中,不仅职责不清,同时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容易出现一个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往往很难有效划清各部门职责,多头管理势所难免,无法有效的进行统一的指挥、监督和协调。而同一个项目可以使用多项资金,会导致地方政府为争取资金而进行寻租行为或利益博弈。

(二)投入结构和环节不合理

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过少,环保资金的有限投入,必然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乏力。在支出环节方面,大部分用于流通环节,用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生产环节的资金相对较少。过程中,往往重视对资金的分配,对其使用监管较差,缺乏科学的投资预算决策制度和资金追踪反馈制度。

四、依据现状、问题与经验,提“十三五”财政资金保障机制

(一)完善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环境保护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省要实现资金的最大效用,为了使环境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仅仅靠扩大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支出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还要同时结合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体系促使效益发挥到最大,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和绩效观念,防止单位滥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及保护。

(二)构建严谨的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预算决算机制

财政投入是环境保护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财政预算支出政策是加大政府环保投入的重要政策保障。随着财政预算支出政策不断完善,环境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的监管机制

环保投资监管机制缺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佳。目前,针对环保投资实施后的环境效益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政府划出资金用于环境质量改善,对于资金投入之后的污染治理设施以及运行的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情况。因此,完善有效预算约束以及加强监督制度成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之一。

(四)坚持公开透明,建立财政资金流向网上公示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社会环境的质量。而我省每年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每年也成上升趋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也在随之增加,环境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每年的投资额来说改善的程度较小,原因之一在于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发挥到最大的效用,资金的去向在人们的脑子里始终是朦胧的、模糊不清的,建立网上公示机制,同步通过部门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渠道网上公示,有利于环境保护财政资金使用者以及财政资金下达者充分了解专项资金的流向,并在网上公示的同时应当标明资金使用用途、资金来源、使用资金金额以及相关负责任人等详细情况以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得透明化、公开化。

五、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省市的环境支出效率是存在差异的,河南省的环境支出绝对数值较大,但是占比财政预算今年来有所下降,同时环境保护财政投入与支出结构存在不足之处,预算机制不够完善,资金流向不够透明,我国有必要完善财政保障机制,以确保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进而改善环境的质量。

作者:尚文芳 陈优优 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浩,傅强,魏琪.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91-96.

[2]孙开,孙琳.基于投入产出率的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研究———以吉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为依据的DEA-Tobit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6(5):101-106.

[3]金荣学,张迪.我国省级政府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研究[J].经济管理,2012(11).

[4]戚扬.促进环境保护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张计超.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

[6]李敦亮.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财政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引言

“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2007),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2002)、马树才和李华(2003)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2004)、侯石安(2005)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

二、模型及方法

本文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产出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于指标的常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选取农林牧渔基本建设投资X,耕地面积G作为投入指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y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选取粮食总产量R,反映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森林面积M,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定基本模型为:

三、实证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设立的两个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以成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成都市于2003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市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城乡间要素流动与产业互动,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建设面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异。在成都的实践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2003—2007年成都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4.03亿元快速增长到30.4亿元,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3.98%上升到19.35%,其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25.8个百分点。侧重于大中型灌区改造、渠系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微型水利建设、田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农业财政投入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运用Eivews5.0软件,以成都市1983—2007年相应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并采用人均形式对(2)式简化。分析步骤如下:一是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二是在确定变量为同阶单整的前提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三是基于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以掌握投入与效益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四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五是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冲击对效益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

设定单位根检验的基本类型(c,t,p),其中,e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的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确定p。通过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满足协整分析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

用Johansen检验法分别对投入与经济效益、投入与社会效益、投入与生态效益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一表4,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投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均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各效益与投入之间可以直接建立协整模型。

3协整模型

根据上文检验结果,建立成都市农业财政投人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整模型为:

上述三个方程反映了农业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经济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0.589%对于社会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粮食产量增加0.021%对于生态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森林面积增加0.048%。由此可见,农业财政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微弱。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于分析成都市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1)经济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数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农业财政投入对数波动的影响,二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0.1251,表明农业财政投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具有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动态机制,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25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该系数绝对值较小,表明投入变量的短期波动会对经济效益有相对持续的影响。

(2)社会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误差修正系数为-0.3358,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0.335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系统自我修正的功能就越强,即长期均衡越稳定,短期波动的影响越小。

(3)生态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插图~~

误差修正系数为0.7786,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78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该效益的自我修正能力最强,表明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小。

5冲击影响分析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农业财政投入受到不确定因素冲击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受影响程度,这是掌握投入效益传导机制的重要途径。

(1)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脉冲响应时间设定为20期,给定自变量变动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考察三类效益对人均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变动冲击的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人均效益的变化,曲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经济效益会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从投入效益的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冲击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较小,在前三期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但其后即开始下降,至第五期影响为零,之后慢慢恢复为微弱的正向影响,基本上在第11期影响趋于平稳。从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主要有利于社会效益的短期改善冲击对于生态效益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前四期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但之后这种影响就趋于稳定,反映出农业投入能促进生态环境短期得到改善。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从而了解各种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并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对农业投入效益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横轴表示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图2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单调递增趋势。增速在第4期以后开始放缓,第8期以后趋于平稳,到第20年贡献率已高达为59.25%,可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持续的积极意义投入变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为正向,但贡献率十分微弱,并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期为1.86%,其后开始递减,至第20年仅为0.605%投入变动对生态效益呈现出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增速逐渐放缓,直至在第14期以后完全平稳。

四、对策建议

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极为直接有效的重要力量,从长期看,对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也具有良好、渐进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1科学规划,优化投入结构。一是应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落实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同时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体系二是应依据规划、立足现状、针对缺口,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库,使建设资金的筹措、投入和项目的安排得以有序推进三是应统筹处理好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重点加大对水利设施、田造、生态保护、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防疫体系等公益性强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持续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针对非经营性、准经营性与经营性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对于河道治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等不具备收费机制的基本建设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其运作过程中应引人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于农村电网、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等准经营性农业基本建设,由于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应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财政视其运营情况予以一定的补偿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胆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与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奖励等方式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通过财政支持、政府信用支撑,建立具有显著政策性效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信贷资金投放。

3加强资金的统筹运用与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在资金性质、来源、用途、项目建设监管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各级部门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项目的投入,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资金随项目、项目随规划、规划保重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资金的集中高效使用。针对“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建立由部门牵头、专家及农民代表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资金使用的公示制度,让资金使用进一步公开、透明,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4建立项目管护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即对现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在资产评估和争议调处的基础上,确权并制发产权证书,对新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确权颁证其次,通过明晰产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达到责、权、利,管、护、修的统一。再次,应合理筹集管护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对镇、乡、村级公益性项目管护经费应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中予以专项保障最后,应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管理知识讲座,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的责任意识和管护技能。

注释

①本文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各个变量的人均值.

②各序列c、t项通过图形观察法进行判断,过程从略.

参考文献

[1]章利新,沈洋,涂超华.从分割到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在60年的改革中走向和谐[EB/OL].新华网。2009-09-15.

财政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建构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税收的重要保障,是政府税收监督机制能够顺利执行的制度保障,由于各种原因,财政税收体制可能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监督机制发挥作用,防止财政税收问题的产生。因此本文选择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外的一些措施,找出制度建设的要点,并针对我国财政税收制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为当前的财政税收机制提供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

1外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主要措施及其要点

1.1外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主要措施。1.1.1优化监督管理机制。很多西方国家都十分注重监督管理机制在财政税收体制中的作用,通过将监管方式写进法律来保证其能够得到执行,通过对财政税收体制不断进行修正,使之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鼓励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的科技研发,提倡体制创新,这对于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改善财政监督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不断健全的主要动力,要将创新和修正之后的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才能保证其具有实际的效力,才能不断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实现制度创新。1.1.2重视法律的作用。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要想能够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需要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行,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执行要在不同的法律中都有体现,保证其具有全面性。财政税收的预算机制也需要通过立法来保证其公平性和合理性,只有全面、彻底地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其真正发挥作用,体现其价值[1]。1.1.3利用权利分配平衡不同的权利,实现权利分配的均衡也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只有确保权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足够合理,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权利不被滥用,从而使得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能够有效执行,逐渐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1.2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中的要点。1.2.1完善立法程序。法律是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能够组织实施的最后一道屏障,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要想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有一个可靠的财政税收法律体系作为依靠。执行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执行过程进行制约,保证决策的制定符合规定的程序。通过完善立法程序,可以优化财政税收的模式,糅合不同模式的优点,对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另外完善立法程序也可以保证实施的效率,节约时间和资源,实施人员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即可,无需再制定执行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办事速度。1.2.2明确政府的权利和义务。财税监督机制构建的目的是对财政税收活动形成监督和制约,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样化的预算方法,政府要合理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利用科学的手段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的预算方法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并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为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在很多西方国家,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与部门内部的管理策略相符合。政府要划分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并将二者合理结合,可以对立法程序进行修订,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部门的业务开展状况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积极进行新型管理体制的研究,落后的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有效监督。

2对我国目前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系的分析

2.1重形式不重本质。观察我国当前财政税收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很多财政税收的监督只是单纯注重形式,没有从思想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构建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立法层面着手完善相关制度。注重本质首先要重视内部管理,改善内部运行体系,制定合理的财政预算制度,保证资金预算与实际需求的统一性,合理配置资源。2.2监督制度不完善,行使职能能力弱。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处于变革期,这给财政税收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特殊时期财政税收部门的监督功能不健全,给企业造成偷税漏税的可乘之机,从而造成财政税收工作难以为继。由于财政税收部门工作人员的数量是一定的,岗位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并不是十分清晰,这就造成财政税收部门的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多的问题[2]。财政税收部门的监督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无法发挥本身的作用,行使自身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对实现财政税收监管优化的意见和建议

3.1强化财政税收的内外监督。只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作用能够真正体现。内部监督在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内部监督制度的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机构人员的违法舞弊行为,对内部人员形成制约,同时加强对内部工作流程的规范。外部监督是和内部监督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财政税收部门制定的监督机制需要在财政部门等的指导下进行,保证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另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优化也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在预算方式和预算体制方面进行指导,为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辅助力量。3.2加强宣传,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政税收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依靠财政人员来执行的,因此财政税收的执行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执行的结果和效率。保证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效率,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财政税收部门可以制定培训方案,对财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之了解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执行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打好基础。很多财务舞弊案件也与财务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不高有关,通过培训可以改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一举两得[3]。3.3完善法律体系,构建法律支撑。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支持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一直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我国政府应吸取外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将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构建和优化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规定,如在民法、商法等法律中可以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构建进行规定,要求政府和有关机构重视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鼓励进行体制创新,提高机构内部人员执行的积极性,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不断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4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执行效果与其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只有不断地对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进行优化,重视法律的制约作用,强化财务人员的思想水平,形成内部和外部共同监督的机制,才能保证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曾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2]葛晓芳.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优化研究[J].时代金融,2017(9).

财政机制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精神,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积极探索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信息化动态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的财政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目标是:确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财政大监督理念,增强财政监督是所有财政职能部门共同职责的意识,分清业务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与专职财政监督机构的重点检查职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管理与监督的有机融合”。将专职监督机构转变为“牵头组织、综合管理、协调督促、保障全局”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市财政监督制度机制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重大财政政策执行和资金项目检查评价,进行会计信息和内部监督等。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五个结合”,保障“两个安全”:

(一)监督与改革相结合,在各项财政改革中注重强化财政监督的制度设计,促进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改革;

(二)监督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强化财政监督的宏观效应,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监督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强化财政监督的规范和管理效应,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

(四)监督与完善政策相结合,注重强化财政监督的反馈效应,为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注重强化财政监督的服务效应,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提升财政监督层次和效能。保障财政资金和干部廉政“两个安全”。

三、内容重点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监督管理新机制。在横向的财政部门内部层面,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在纵向的省、市、县三级,建立财政监督指导机制体系。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监督方式上实现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转变、由突击检查向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并重转变、由“纠错与查处”型向“预防与服务型”转变。促进“三个结合”。一是专业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部门监督职能的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二是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结合,形成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机制;三是财政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功能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监管的格局,提高财政监督权威和效能。推进“三化建设”。一是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金财工程”信息网络平台,对财政收支实行实时监控。二是法制化建设。依法监督,依法处理,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三是公开化建设。不断加大监督检查事项的公开力度,提高公众对财政监督的认知度,营造有利于财政监督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的社会环境。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坚持“立足于内、着力于外”的工作方向。重点是:

(一)开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专题会议、专题报告、监督联络员和成果利用“五项制度”,开展内部监督检查,防范管理风险;

(二)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大会计信息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力度,查处会计造假和违规经营行为,维护国家、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提高会计信息公信力和信用度;

(三)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机制和体系,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跟踪问效,提升监督水平。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财政大监督建设工作,成立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为局属部门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督局,抽调人员集中精力,做好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工作。

五、建设原则

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建设工作要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一)大监督原则。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观念和共同监督的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财政部门内部横向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

(二)科学监督原则。要把科学的监督理论、制度、机制、程序和方法,贯穿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突出对党和政府关注度高、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普遍关心的财政政策和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自身发展;

(三)依法监督原则。财政监督机构要以自身力量为主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法资格和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增强监督执法严肃性。

六、方法步骤

我市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制度设计为先导、内部监督为抓手、机构建设为保障、信息化监督为支撑、绩效化监督为目标”,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各负其职”的大监督格局。分三个阶段进行:2010年是组织准备阶段,2011年是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是健全完善阶段。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学习宣传、设计制度、动员部署工作。

(一)学习宣传,营造氛围。财政大监督是个全新的工作理念,内涵丰富,机理精密,必须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首先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干部学习有关文件,深刻理解财政大监督理念的内涵意义,掌握建设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运用新闻媒体、网站、财政信息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影响,要把宣传工作贯穿大监督建设全过程,为大监督建设做好充分的思想组织准备。

(二)考察借鉴,设计制度。大监督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目前我省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为了少走弯路,要选择起步早、可借鉴的地区考察学习,认真研究、切合实际、制定总体方案,明确方向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步骤,精心设计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五项制度”,保障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动员部署,启动实施。召开全市财政监督工作会议,县区财政部门负责人及局属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传达贯彻部、省厅要求,部署财政大监督监督机制建设工作,明确大监督监督机制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印发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五项制度”,启动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

七、工作要求

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是财政部和厅党组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执政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各级财政部门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紧抓好。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请示。财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要积极参与,切合实际、统筹考虑、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财政机制范文篇8

一、合理确定目前财政支持NPO参与的重点领域

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国家的根本职能,其内容涉及国防、安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的具体情况以及NPO的执行能力水平,合理确定目前政府部门财政支持NPO参与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是完善财政支持NPO机制的首要问题。从中央和各地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政府财政支持NPO的首选公共服务领域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会救助服务,主要包括:(1)扶贫救助项目:为低收入家庭、贫困人群及灾区群众提供生活救助、物质和技术支持,改善生活条件;(2)医疗救助项目:资助低收入家庭、大病重病患者就医,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地开展送医送药和健康服务等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等问题;(3)教育救助项目: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教育,资助对西部地区开展的教育援助活动,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师生的学习条件。二是社会福利服务,主要包括:(1)扶老项目:资助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救护、精神慰藉在内的服务和物质保障的活动;(2)护幼项目:资助孤儿、弃婴的收养、治疗、康复、教育活动,资助对流浪儿童以及特殊困难的残疾儿童的援助保护活动;(3)助残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救护、精神慰藉在内的服务和物质保障,资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三是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1)农村留守人员社会网络建设项目: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机制和网络,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妇女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帮助留守老年人建立系统的、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体系;(2)特殊群体社会工作关爱项目:针对药物滥用人员、社区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其有效融入社会,疏导心理情绪,增强自身能力,树立生活信心。增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受灾群众生活重建项目:围绕各类受灾群众心理、社会多方面需要,实施心理疏导、社会关系重建、社区重建、生计项目发展等专业服务,帮助受灾群众重树生活信心、快速恢复生产生活。四是扶贫救灾服务,主要包括:(1)扶贫项目:重点在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中西部革命老区等区域开展扶贫服务,帮助这些地区的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教育文化条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水平;(2)救灾项目:重点在受灾地区开展帮助群众抗灾救灾,救助受灾群众,帮助恢复生产生活,改善教育文化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五是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矫正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环境维护、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等。六是社会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一)街区综合巡查管理,包括市政公共设施巡查、公共秩序巡查、街区治安巡查、环保巡查;(二)街区管理协助,主要是协助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协助交通部门维护交通秩序,协助城管部门落实门前三包、劝止乱搭建、乱摆卖;协助街道开展专项整治、救灾抢险、应对群体事件等应急工作;(三)街区综合服务,包括市政市容养护、四害消杀,组织街区文化娱乐及宣传活动,向商户及市民提供便民服务等。

二、切实保证公共财政资源

公共财政资源是建立NPO财政支持机制的关键,只有做好支持NPO的财政资源贮备并制定专门财政预算,才能保障财政支持的经常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支持NPO的资金来源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个方面。在非税收收入方面,要保证公益金的一定比例稳定支持NPO;在税收方面,受不同程度财政紧张的影响,政府部门财政支持NPO预算的稳定性往往难以保证。因此各级政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发挥公共财政支持NPO发展并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巨大作用,专门财政预算应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处理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NPO之间的利益平衡。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支持NPO列入专门财政预算并非易事,这不仅仅是政府财政紧张、相关政策和经验不足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全额拨款的直接管办的事业单位)的既得利益问题。如何在财政预算中平衡政府部门、事业单位、NPO之间的利益,既是考验各级政府决策层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行政问题,更是事关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注意处理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NPO之间的利益平衡,对于保证支持NPO的财政预算稳定极为必要。

(二)注意同时发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域、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完全由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解决NPO支持问题既不可能,也不利于地方财政因地制宜,而且在短期内更难以建立起全国普适性政府财政支持NPO机制,这就需要同时发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个层面的积极性,构建双方全方位合作的体制机制。(三)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向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在做好专门财政预算的同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向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的间接方式支持NPO,是切实可行的办法。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向社会组织提供优惠税收政策或免税政策,这些政策在必要时应区分社会组织的性质和公共服务的类型;二是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向这些社会力量提供优惠税收政策或免税政策,鼓励他们向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捐赠,从而扩大社会组织资金来源。

三、积极推行财政支持NPO的“合同制”模式

总结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以及全国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支持NPO具体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合同制。其基本做法是,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社会组织签订协议或服务合同,按约定向社会组织支付服务费用,社会组织则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合同制对各项相关配套体制机制要求较高,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先进和规范的财政支持NPO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在我国被采用的并不多,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则比较普遍。比如在美国,合同制被广泛运用于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与NPO之间关于政府办公设备设施、道路、学校、垃圾收集、救护服务、街道维护等领域的买卖关系。

(二)直接资助制。其基本做法是,作为服务购买者的地方政府对于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民办机构和组织直接给予一定的资助,资助的形式既有经费资助,也有实物资助和优惠政策扶持,民办机构和组织则按照政府要求完成相应公共服务任务,相关程序和规则极为简单,有时甚至没有明确而硬性的规定。

(三)项目申请申报制。项目申请申报制也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常用方式。就规范性而言,这种方式通常是介于合同制与直接资助制之间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做法是,政府作为购买者设计特定公共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或在一定范围内征集项目申报,经评审后,获得项目者予以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动态监督、绩效评估来规范项目运行过程。为推进我国财政支持NPO机制的规范化发展,建议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合同制的资助方式。2012年3月国家民政部实施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就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所采取的方式虽然不是严格的合同制,但却是一种规范性很强的项目申报制。民政部和财政部首先制订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目录、申请办法以及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然后面向全国社会组织征集申报,经过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项目获得资金资助,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计划执行服务内容,并通过经常性督导和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对项目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财务审计、项目评估和资金绩效评估。这种方式的探索,将有力推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财政支持NPO的具体方式中探索“合同制”模式。

四、采取科学而规范的财政支持NPO的具体程序

财政支持NPO的具体程序是否公正妥当,将直接影响财政支持的良性运行和运行结果。因此,为了保障财政支持NPO机制的良性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和透明的运行程序。从目前各级政府支持NPO发展并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来看,程序简陋和程序不规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探索并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支持NPO程序就显得更为重要。财政支持NPO的程序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做好项目规划和社会公示工作。做好公共服务的项目规划涉及到社会福利事业全局,也是影响财政支持NPO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最终效果的第一个环节。在规划项目过程中,公民需求导向型的政府行政理念非常关键。政府应该动员基层行政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全面收集社会和公民公共服务需求信息,划分社会和公民公共服务需求的结构和层次,按照生存优先、效用最大和理性可行的原则,设立公共服务项目优先次序并制定项目的详细内容、质量标准和资金预算,然后定期向社会公布。

(二)公开项目申报或项目招标并签订详细的资助与服务合同。政府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项目申报或项目招标通知,同时公布申报或竞标办法以及相关规定,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其次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从中选择最优项目承担者;最后,政府要与社会组织签订详细的服务购买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以及服务标准、监管机制、合同失效条件等条款。

(三)实施项目过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过程管理工作和项目承接者定期报告项目进展情况依然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环节既可以保证政府及时发现项目执行中发生的问题,又可以推动承接者及时解决问题或改进不足,并进而推动双方共同总结项目执行经验。

(四)项目执行结束后的后续项目评估、项目审计和资金绩效评估。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和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范性不够,因此,项目执行结束后的后续项目评估、项目审计和资金绩效评估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针对性。为了建立起长效而良性的财政支持NPO运行机制,保证财政支持NPO提供公共服务效果,约束资助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项目评估、项目审计与资金绩效评估标准与评估方法,特别是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估与审计。

五、建立财政支持NPO机制的法律规范体系

无论是合同制,还是直接资助制和项目申请申报制,财政支持NPO不仅要遵循严格的程序,而且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还需要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其他制度性安排下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性安排就构成财政支持NPO机制的规则与规范体系。

(一)财政支持NPO的国家立法。目前唯一涉及到国家财政支持NPO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国家法律为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采购法》)。《采购法》虽然规定了各级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服务,但对于所要购买的服务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像购买货物、工程那样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目前我国尚缺少一部关于财政购买NPO公共服务的国家法律。虽然近年来国家民政部以及全国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探索并制定了不少财政支持NPO的法规条例,但级别不高,既缺乏全国范围的约束力,在具体条款上也存在不完善之处。

(二)财政支持NPO的地方性法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方政府政策思路、执政能力、财政状况以及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状况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如何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具体财政状况制定财政支持NPO发展并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地方性法规,不仅是财政支持NPO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探索和积累财政支持NPO经验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政府根据当地民生需要和财政状况,积极开展了财政支持NPO发展并借助NPO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实践探索,制订了地方性法规和具体操作办法,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支持NPO机制的法律规范体系。比较典型的如北京市政府出台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和静安区政府制订的《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而在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出台了资助社会举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政府财政支持NPO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供给,财政保障机制

一、农村公共品的理论分析

农村公共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公共需要的一类物品。对于农村公共品而言,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财政保障作用,通过一定的机制,保障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这是由农村公共品的性质决定的。

(一)农村公共品具有一般公共品的性质

1.农村公共品具有非排他与非竞争的特性。由于存在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中,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将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给不足,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政府的强制性融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2.大多数农村公共品具有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将导致私人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偏离社会的边际效益与成本,无法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是无效的。为了保障其有效供给,政府需要建立财政保障机制,通过矫正性的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调整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矫正外部性。

3.部分农村公共品具有规模效应。部分农村公共品的单位成本会随着供给规模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就农村科技推广这一公共品而言,小村庄的分散供给是低效率的,但是当土地相对集中后,可以更好地使用新技术、推广机械化,产生规模效应。这类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同样是无效的,会出现私人收费成本过大、浪费性重复建设等问题,所以应当由政府通过一定机制保障其有效供给。

(二)农村公共品具有区别于一般公共品的特性

1.农村公共品具有生产分散性。农村公共品的生产分散性是指农民能够用于公共品供给的资金较为分散,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分散的经营方式决定的。由于存在这种生产分散性,一些在城市中可以由私人提供的公共品,在农村中只能由政府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作用,保障其有效供给。

2.农村公共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农村公共品的受益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农民就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其实际需求,上级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农民的需求意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供给决策。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农村公共品是否有效提供,直接关系农民的受益程度,因此农民也愿意表达其需求意愿。基于这一特性,政府的财政保障机制,应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基础,使上级政府的供给决策能够反映农民的需求意愿。

3.农村公共品具有边缘性。所谓边缘性是指农村社区处于中国行政区划的最底层,乡镇以上各级政府提供的全国性或地方性公共品都有可能覆盖到农村,这就使得农村公共品供给具有多层次性。这一特性要求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应当以供给资金均衡为目标,通过合理确定其供给决策,保证公共品在农村分布的数量和质量。

二、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财政保障机制的缺陷

(一)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中,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基层财政收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收入主要由一些税源广泛、税收收入稳定、征收成本较低的税种组成。但是,相比之下,基层财政收入则主要依靠一些小额、零星的税种,基层财政缺乏支柱财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业税和特产税取消后,基层财政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预算赤字缺口比较大。为了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与完善,2006年起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其中中央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补助地方财政780亿元,但这与税费改革之前政府和农村社区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每年实际收缴的1500亿元~1600亿元相距甚远。税费改革使得基层财力受到影响,削弱了其能够用于农村公共品的财力保障。

(二)基层政府支出范围不合理

在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提供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品。但是,目前基层政府的支出范围偏大,挤占了原本应当用于公共品供给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导致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人员经费支出增长大大超过财政收入增长,尽管近几年对乡镇进行了合并或撤销,但也存在减机构不减人员的问题。行政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政府运行成本上升。

(三)转移支付难以体现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资金扶持

1.专项拨款难以体现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在各项转移支付中,专项拨款应当能够促进基层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积极性。但目前专项拨款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资金范围太宽,用于支持准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的资金所占比例较低,数额较少;另一方面,在确定拨款额和配套资金的配套率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地区间公共品提供水平上的差距,而且容易诱使一些地方政府伪造配套资金,调取专项拨款。

2.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目前财政部门只管拨款、不问资金使用去向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这使得中央拨付的资金在使用中存在严重的挤占、挪用、截留、沉淀等问题。而这些资金经过层层截留,下拨到农村后,基层政府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资金、项目运作,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这都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能够真正用于农村的项目资金很少。三、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财政保障机制的对策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基层政府的职能范围

1.应改变现有基层政府的财政体制,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全面推广“乡财县管”。乡镇的财政可以由县级政府负责管理,这样可以利用县级政府的财力,有效提供农村公共品,同时利用县级财政的约束力,防止腐败现象、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

2.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仍有必要存在。截至2004年底,我国县级单位共有2862个(其中县级市仅374个),而村民委员会共有652718个,不可能由县级单位直接面对行政村,在二者之间应当有一级乡镇政府,并逐步将其发展为社区公共事务活动的中心,这将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3.基层乡镇政府的职能应当有所转变。即从现在的全能型、多功能的政府向有限功能的政府转变。其首要职能应是保障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满足辖区范围内居民的公共需要,其职能范围应当被界定为接受县级政府的委托,负责农村公共品的具体提供过程,并向县级政府负责,保证农村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供给决策权,稳定供给资金来源

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财政保障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间供给决策权的混乱有关,因此,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决策权,才能稳定农村公共品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具体而言,中央政府应当负责提供全国性公共品,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并确保其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均匀分布。对于地方性公共品,应根据受益范围,由地方各级政府提供。对于准区域性公共品,如农村病虫害防治、农村职业教育等,在地方政府供给的同时,中央应适当干预地方的供给决策。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确定各级政府的供给决策权,稳定农村公共品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品资金的供给问题。

(三)完善地方税体系,壮大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品的财力

取消农业税之后,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的负担比较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为此,必须加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

1.在合理界定地方收入规模的基础上,明确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建立地方流转税(包括营业税)和地方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双重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主要措施是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将其由附加税改为专门的地方流转税,从而保证地方税税基的广泛、收入的稳定、征管的便利。

2.完善辅助税种。财产税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税种,具有税基稳定、税收收入保障性好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在规范地方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完善财产税、资源税及一些行为目的类税收,并将其作为地方税收的辅助税种。

3.在全国统一税收政策的前提下,中央下放部分税收的管理权限,地方根据情况确定税种,决定具体税收制度,确定开征或停征,即地方对一部分税种具有相对较完全的税收管理权限。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建立促进地区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为了保证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均衡分布,应通过促进地区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地区之间的既得利益,逐步缩小地区之间财政保障能力存在的差距,实现财力水平的相对均衡。特别是对目前财力不足的贫困地区,应提高无条件转移支付所占的比重。

2.注重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逐步缩小辖区内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加大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来平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保证不同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均衡,特别是对存在辖区外部性的农村公共品(如环保和教育)应当通过转移支付,对供给方做出一定的补偿,实现外部性的内在转移。

3.调整现行转移支付的结构,充分发挥专项拨款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保障作用。对专项拨款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在确定地方政府配套比率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专项拨款的合理分配,同时加强对专项拨款资金的管理,争取实现转移支付资金的“一步到位”,避免资金的再分配。

(五)完善其他配套措施

财政机制范文篇10

1·财政收人的不稳定性。一是财政收入增长缺乏弹性。几年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县办及乡镇企业效益滑坡,高效创税农业尚未真正形成,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财政收入增幅逐年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给财政平衡带来一定压力。二是财政收人的向上集中性。在改革过程中,当涉及上下级利益关系调整时,上级政府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将一些盈利企业和有稳定收入的部门上划,而把一些管理不善、经营亏损的企业下放给基层地方政府,使得县级财政主体税源匿乏,影响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三是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性。从财政收入结构上看,随着行政性收费和基金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县级财政收人中,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各项税收占财政收人的比重逐年下降县级可用财力相对减少,政府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

2.财政支出的不可递减性。一是财政支出基数的扩大性。庞大的政权机构,众多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已形成巨大的财政支出基数,而且这个基数只能增不能减,给收支平衡带来很大压力。二是财政支出范围的扩张性。财政支出范围包揽过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供给不能减少,新的供给又不断增加,如社会保障支出、粮改补贴支出等三是财政支出增长的超常性。近几年,刚性增资政策不断出台,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致使财政收支难以平衡。四是法规政策的约束性。在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中,要求地方财政当年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支出必须达到法定增长比例,对于保工资都困难的县级财政来说,执行上述政策无疑给财政平衡增加了许多困难。

3·财政管理的软弱性。在收人管理上,由于征管手段落后,很难做到应收尽收,使财政收入不能与经济同步增长。受财政体制影响,县级可用财力不能与财政收人同步增长在财政资金管理上,普遍内紧外松“。预算内资金相当紧张,除了发放工资外,没有能力安排公用经费和各项事业支出。预算外资金管理虽有所加强,但与预算内资金管理相比,还有明显区别,突出表现在: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许多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形成体外循环,导致政府财力分散,资金调控能力低下。在预算编制上,不够规范,长期采用基数法,预算编制时间过晚,质量不高。在预算执行上,预算约束力差,临时追加预算过多,影响预算的正常执行。

4·债务负担的沉重性。由于县级财政困难,能维持工资发放,因而,造成建设资金缺。为了建设和发展,一些地方便不顾财力可能,纷纷由财政担保举债投资。有些地方,其债务规模相当于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有些债务已转化为财政风险。县级债务的形成,既有过去留下的历史包袱,也有近几年形成的资金沉淀。从县级债务的种类上看,有以前年度办企业、上项目由财政担保的借款;有财政支持企业发展投放的周转金;有近两年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防止储户挤兑的专项借款等,这些债务负担直接减少县级可用财力,给县级财政平衡带来巨大压力。

二建立稳固的县级财政平衡机制

1·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人,推进农业水利化进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抓好特基地建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村,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依托优势企业,培育立县行业。扩大企业规模,开展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经济是县级财政增收的亮点。因此,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贷款、征地等实际困难,保护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四是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启动民间投资,51导国有、非国有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卓有成效地利用外资,形成财源建设多元投人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提高征管质量。既要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又要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坚持以法治税,加强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偷漏税等违法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2.。建立高效的财政支出机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改革步伐,阀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一是精简机构和人员。抓住县乡机构改革的机遇,清退临时人员,分流超编人员,大力解决县级教师队伍超编问题,重新核定师生配比,调整中小学布局,把教师数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通过机构改革,切实将行政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分流出去,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减轻财政负担。二是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押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机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根据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经费供应方式。对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三定的基础上,保证其五常经费需要。对承担社会公益服务又有经营服务收人的事业单位,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对纯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促其走向市场,与财政供应脱钩。三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财政约束,节省财政资金,防止浪费,消除腐败行为,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四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财政将资金从国库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劳务的提供者,财政资金不再层层划转,使财政部门对资金的调度更加灵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能有效防止单位坐支、挪用财政资金的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