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工作会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2:27:57

财政工作会议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1

2月23日,在局机关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了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会议。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参加会议的有局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和乡镇财政所的全体成员,县人大、县政协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杨文英副局长主持。在会上薛建中副局长代表局党总支对我县“十五”期间财政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06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安排。陈商珠副局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并对2005年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最后,李宝珠局长和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分别进行了讲话。

薛建中副局长在通报中指出,“十五”期间,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大,由2000年的1.3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8亿元,增长3.8倍;2005年财政总支出达到3.02亿元,不仅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基本目标,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等实际困难,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和谐,初步构建出我县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机关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财政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安排2006年财政工作时,他指出我们财政部门今年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培育新型财源,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同时要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重点要落实好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依法理财和为民服务理念,提高财政监管质量,增强财政法制建设,打造好财政机关干部和全县会计人员两支队伍。

李局长在总结讲话中阐述了三点意见:一是完成今年7.2亿元的收入任务问题不大,但鉴于我县个人部分的支出增长很快,加上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依然很大;二是财政部门改革已初具成果,近年来我们相继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投资评审中心,有效加强了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对惠农资金实施“一卡通”发放办法等等,将财政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这些工作还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一卡通”发放,真正将其落实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三是政风行风工作成绩很好,我局2004、2005年连续取得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个别股室、个别人员服务态度生硬、政策解释不清等问题,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他要求全县财政干部职工今年要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将财政工作做得更好。

会上,县人大副主任李瑶璋和县政协副主席田水旺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过去五年来的财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财政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会后,县局领导同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进行合影。

(办公室)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2

这次镇园区财政工作会议经过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议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会议结束前,我结合会议情况,再讲两点意见。

一、本次会议的主要收获

短短一天半的镇财政工作会议,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省、无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总结过去,部署今年,着眼未来。归纳起来,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肯定了成绩,鼓舞了人心。应该说,去年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镇财政工作作为全市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昨天,吴局长已经在报告中比较全面地回顾了07年镇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讲得很全面、很具体、也很贴切。去年财政系统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今年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也非常鼓舞人心,它凝聚着全体财政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同志的心血。

2、明确了目标任务,理清了思路。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总收入的增幅要确保达到20%以上,应该说,任务很重、压力很大,社会方方面面也对我们寄予着厚望。我们只能团结一心,负重拼搏,背水一战,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聚精会神谋发展,扎扎实实抓落实,全力扩大财政收入总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加强资金全程监管,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的财政服务。今年镇财政工作任务也很重,要求也很高。吴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突出财政增收,超额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二是突出和谐发展,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突出财政监管,不断规范财税运行秩序;四是突出工作创新,努力提高攻坚克难能力;五是突出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财政工作活力。应该说,以上几点各有侧重,又缺一不可,做好这些工作,是镇财政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今年必须把握的重点。

3、规范了纪律,提出了要求。做好新一年的财政工作离不开纪检监察工作作保障。我们一方面要勤政,更要廉政,要时刻注意自律,守好底线。昨天,纪检朱组长对今年全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四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以强化理论业务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二是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的服务水平;三是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培育廉洁勤政的良好风尚;四是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为抓手,进一步维护规范的财经秩序。大家要按照要求,认真对待,逐项落实,把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4、组织了讨论消化,提出了好的建议。在这次会议上,丁蜀等三个财政所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他们在工作中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启发了大家的思维。今天上午,大家围绕贯彻落实这次镇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各镇实际,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涉及到镇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许多方面,对于我们不断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讨论中,大家还很好地统一思想,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展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因此,大家对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充满信心。

二、对今年镇级财政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关于今年镇级财政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吴局长昨天已作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镇级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谋划财政工作需要我们树立经济观、大局观,需要有长远眼光与超前思维。总体来讲,今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较好,但是潜在的隐患和制约因素也很多。从宏观上看,中央决定,今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都将会对我们组织财政收入、确保财政高位增长带来较大的影响。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今年全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健康增长的态势,经济发展的势头还比较强劲,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将形成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但是也面临一些隐患和减收因素:如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主体税种的增长速度将趋缓;“两税”并轨后,内资企业所得税降低,减收明显;今年省对县财政体制将作调整,调整的方向有可能继续增加对苏南十县市的统筹力度,这将相应减少我市的地方财力。与此同时,财政刚性支出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阳光工资、太湖治理、节能减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都需要财政予以安排;新农村建设、民生等支出也要确保一定幅度的增长。从镇园区的情况看,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水平不够平衡,少数单位财政基础脆弱,收入增长乏力,收支平衡较为困难,面临的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化不利为有利,坚定信心,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做好镇级财政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以优良的实绩促进全市财政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二,要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财政工作千头万绪,各镇财政所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突出做好以下七个方面:

1、要积极督促做好协护税工作。镇财政要加强对本镇、园区及街道协护税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督促协护税办公室做好基本纳税户的调查、各种数据录入和分析等基础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纳税人登记、生产经营、注销等行为的调查核实和巡查,努力做到本辖区“存量不流失、增量不落空、流量多回流、纳税争先进”,确保辖区内无漏管的现象,完善和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要积极协助税务部门做好对纳税人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对个体工商户、房屋出租户、专业市场等定期定额征收对象税款和其他基金、规费的代缴工作,确保税收的应收尽收。

2、要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做好机关经费保障和控制行政成本过快增长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镇财政支出领域的两大任务。各镇财政所要在全力保障机关经费,使之合理增长,确保行政机关正常履行职能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当前机关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铺张浪费问题,努力控制行政成本的不合理增长。各镇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各项非生产性开支的使用和管理,强化预算刚性,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堵塞各种漏洞,特别要从严控制招待费。对行政性招待费各镇年初要制定预算并严格执行,并与招商经费区分开来,积极推行招待经费包干使用、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张榜公布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把各项非生产性开支降到最低限度。市局今年将把行政招待费压缩情况列入财政所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各财政所要认真对待,抓出实效来。

3、要进一步强化支农资金的规范管理。镇级财政直接面对农村、农民,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强支农资金管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镇财政所要牢固树立“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使用效益、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理财观念,扎实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深入实地调查,及时发现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新亮点,收集有关数据,建立和完善镇级财政支农项目储备库;要主动参与项目上报的可行性论证,全面介入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资金管理的全过程,该实行专帐专户管理的,一定要实行到位。特别是对水利建设、河道清淤、造林绿化、危桥改造等面广量大的财政支农资金,各镇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管理到位,坚决不留死角。尤其是对省以上的补助资金要按上级要求加强管理。

4、要保障好集镇和社会事业建设资金。各所要按照市局的要求,编制好年度基本建设预算,建立项目计划上报备案制度。在安排建设项目时,财政所要主动介入,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测算资金时,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关系镇级长远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对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能不办的尽量不办。项目编制前,财政所一定要落实好资金来源,该预算出的预算出,该通过别的途径融资的也要安排好,坚决防止走一步、算一步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到最后变成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

5、要进一步做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各镇财政所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针对目前会计做假、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存在问题,从本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创新会计监管的有效方式,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做到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加强财政管理相结合,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6、要继续推进镇级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中心镇的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科学地搭建集中支付平台;着力研究完善集中支付软件与核算软件的相互衔接,有条件的所要积极探索与银行支付联网;要进一步完善镇级部门预算编制,有计划地安排支出计划,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公共财政的新理论和新业务,摆脱原来的习惯思维和定式,尽快适应新的支付模式,用创新的思维,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7、要高度重视镇财政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我市镇财政干部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工作也比较出色,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镇财政人员结构已经显得有些老化、干部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方面还有待改进等等。为此,今年市局在队伍建设上提出了“文明和谐科室、财政所”的创建活动,目的是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整体有序的办公环境,高效廉洁、务实严谨的政务环境,热情礼貌、文明办事的服务环境,把财政的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各所要按照市局的要求,自觉把创建“文明和谐财政所”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办事效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确立新定位,提升新能力,树立新形象,对照标准,强力推进,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全体财政干部要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政策,一切按照程序和制度办事。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认真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如果所内出问题,我第一个追究的就是所长。各所要确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以市“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为动力,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改进完善的举措,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一流的形象,提高全社会对财政系统工作的满意度。

第三,要迅速行动,切实抓紧做好几项当前工作。

1、要抓紧做好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春节前,我市遭遇了多年不见的低温雪灾,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目前,各地都在抢时间恢复重建,在恢复生产和重建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级财政的支持。我们一定要从关注民生、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详细调查受灾情况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尽最大能力帮助受灾企业和农户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要抓紧做好有关调研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是要做好新增税源调查。今年我市财政收入形势非常严峻,从前两个月的情况看,不是很理想,虽然一般预算增幅达到30%以上,但是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各所回去后,要抓紧做好收入的调研工作,尤其是对新增税源,要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调研的范围应包括:07年已竣工的新办企业、技改扩能的企业,08年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新增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等等,收集相应数据,努力增收创收,保证收入来源。二是要做好政策调研。各镇财政所要针对上级对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等政策调整展开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利弊得失,及早落实应对措施,确保新政策实施后财政收入能不受或少受影响。三是要做好市镇财政结算体制调整的前期调研工作。结合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的调整情况,09年实施新一轮的市镇财政结算体制。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回顾总结2004年的财政工作,进一步理清今年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动员大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全面做好2005年的财政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金融趋紧和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采取有力措施、排难而进,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财税部门在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的不利形势下,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实力”这一核心目标,创新理财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9.99亿元,同比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七千万大关,达7040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财税部门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深化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一是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二是财源结构单一,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石油税收拉动;三是县乡不良债务居高不下,财政欠帐、政府债务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疾瘤;四是公共财政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以上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广大财税人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和有效的举措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规划开局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财政工作至关重要。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全县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实现地区生产11.34亿元,增长13.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71万元,增长15%,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212元,较上年增加420元。新目标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确保财政收支目标的顺利实现,今年的财政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抓好财源建设,培植新的财政增长点

抓好财源建设是逐步扭转我县财政状况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各乡镇、经济主管部门和财税金融部门,要充分认识搞好财源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安排部署,以构建结构合理、效益较好的财源体系为总揽,在继续抓好工业主体财源的同时,狠抓第三产业和农业财源,优化提高现有财源,扶持新型财源,积极培育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群和税源群。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理财观念,积极开辟新财源,不断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切实做大、做好财政“蛋糕”。一是要继续扶持屯河北庭、三台酒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进而形成财政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要努力将招商引资工作同优势资源开发、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融入资源优势转换,使之最大限度的转换为财源优势。三是要充分利用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争取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申拨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涵养税源。四是要以市场建设为龙头,全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总体思路,用活用好“三奖一补”政策,创新县对乡财政管理方式,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努力消化陈年旧帐。坚决摒弃“坐等靠要”的懒汉思想,增强财政自治能力,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县乡财政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严格税收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各乡镇、财税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立足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一是充分调动征收部门的积极性,继续采取增收激励和目标考核等手段,将收入任务落实到位。二是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防止零散税的流失,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以及煤炭行业的税收征管。三是要依法治税,规范征收行为。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征管,依率计征,据实征收,均衡入库。在进一步完善自觉申报纳税制度的同时,切实加强税务稽查和发票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做到以查补收。四是做好非税收入的管理工作,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入库。广大财税人员要继续发扬敢于碰硬的作风,规范征收行为,严禁越权减免和人为减让,努力做到征收到位,杜绝跑、冒、滴、漏,把该收的一分不欠的收上来。

(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面对当前财政的困难现状,既要保证工资、社会保障等刚性开支及时足额到位,又要进一步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根据我县的可用财力,要干好这些事是有难度的,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勤俭节约办事业,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好增收节支这篇大文章。一要遵守“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细编细算,一方面要保工资,保机构正常运转,保稳定;另一方面要挤出资金搞建设,办事业。二要大力压缩人、车、会、话等行政经费支出,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用在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上。要逐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环保、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严格按预算开支,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三是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非税收入、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科学的支出结构、严密的监控机制和稳定的增长机制,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四要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整顿财政秩序。财政部门要严格管理,敢于碰硬,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并密切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财政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每一个财政工作者都要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正确把握财税运行规律,创新理财观念,寻求生财、聚财、用财之道,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分析今年的财政经济形势,增收因素和减收因素并存,要完成今年的财政收入目标,就需要全体财政干部自加压力,奋发拼搏,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做到该保的一定要保,该砍的一定要砍,该压的一定要压。同时,要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抓好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根本上增强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的财税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的财政任务奠定基础。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4

这次镇园区财政工作会议,经过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议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上星期六下午,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华市长作了财政工作主题报告,部署和落实了今年全市财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王市长与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肯定去年成绩的基础上,对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在昨天的镇园区财政工作会议上,吴局长代表局党组作了镇财政工作报告,对08年度的镇财政工作情况作了简要总结,并对09年工作作了认真的安排和部署。纪检朱组长结合财政部门的实际,对全系统09年的纪检监察工作作了安排和布置。会上,丁蜀、张渚、徐舍三个财政所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好的做法、工作经验以及做好今年工作的措施。今天上午,与会财政干部还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和这次镇园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本镇新一年的财政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会上,还表彰了一批“文明和谐财政所、局”和先进个人,签订了三个文明建设责任状。总体来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好,主题明确,安排紧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议结束前,我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本次会议的主要收获

短短一天半的镇园区财政工作会议,以贯彻落实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总结过去,部署今年,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肯定了成绩,提振了信心。应该说,去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全体财政干部不畏艰难,主动作为,永挑重担,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镇财政工作作为全市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昨天,吴局长已经在报告中比较全面地回顾了08年镇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讲得比较全面、具体、透彻。去年财政系统卓有成效的工作,既来之不易,也非常振奋人心,凝聚了全体财政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同志的心血,为今年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总收入的增幅要确保达到13%以上。应该说,任务非常重、压力非常大,我们只能团结一心,负重奋进,背水一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促发展、快转型”的目标任务,按照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千方百计保增长,扎扎实实促发展,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加强资金全程监管,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的财政服务。今年镇财政工作任务也很重,要求也很高。吴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年度收入目标实现;二是努力增加对“三农”投入,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强财政基础业务管理,确保镇财政工作规范运行;四是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工作实效;五是突出民生保障,确保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六是开展“财政服务年”活动,提高财政服务发展的能力;七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应该说,以上七个方面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缺一不可,做好这些工作,是镇财政所今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3、规范了纪律,明确了要求。做好09年的财政工作离不开纪检监察工作作保障。我们一方面要勤政,更要廉政,能干事,更要不出事。要时刻注意自律,守好底线。昨天,纪检朱组长对今年全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了四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进一步打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二是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为抓手,进一步维护健全规范的财经秩序;三是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四是以开展财政服务年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的服务水平。大家要按照要求,认真对待,逐项落实,把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进而促进全市财政工作健康高效发展。

4、开展了讨论,统一了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丁蜀等三个财政所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他们在工作中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启发了大家的思维。今天上午,大家围绕贯彻落实这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儿镇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各镇实际,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意见,涉及到镇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局党组不断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讨论中,大家还很好地分析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展示了财政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局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

二、对做好今年镇财政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关于今年镇财政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吴局长昨天已作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首先,要突出“一个中心,三个重点”,确保全年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

财政工作千头万绪,各镇财政所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一个中心,三个重点”,扎扎实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1、要围绕组织财政收入这个中心,确保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很重,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总收入在去年实绩的基础上再增长13%以上,全年一般预算收入确保超43亿元,财政总收入确保超100亿元。要完成这个任务,压力很大。因此,各镇财政所要围绕全年收入目标,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组织收入的工作,千方百计增收创收。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培植财源。要把培植地方财源作为财政所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扶持一批能够促使财政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二要抓好重点税收的征收工作,确保主体税收稳定增长。财政所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分析收入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走势,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针对性措施,预防政策风险,确保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税收潜力,明确任务,抓大不放小,确保实现全年收入增长目标。三要充分利用协护税征管网络,加强对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和房屋出租业的税收征管,确保个体工商税收较快增长。财政所要加强对本镇、园区及街道协护税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督促协护税办公室做好基本纳税户的调查、各种数据录入和分析等基础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纳税人登记、生产经营、注销等行为的调查核实和巡查,努力做到本辖区“存量不流失、增量不落空、流量多回流、纳税争先进”,确保辖区内无漏管的现象,确保税收的应收尽收。

2、要扎实开展镇财政基础管理年活动,确保镇财政规范运行。今年我们将在财政所开展以“建制度、查违规、堵隐患、促整改”为重点的“基础管理年”活动,各镇财政所要认真抓好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努力实现制度更健全、管理更规范、监督更有力、服务更高效的目标,努力使我市财政所的基础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要规范收入管理。完善与国地税等收入征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召开收入征管联席会议,保障收入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二要规范支出管理。各镇要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追加、调整制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要规范行政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政务公开制度,优化运行机制,实行财政政务窗口“一站式”服务,细化落实督办查办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四要规范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制衡机制,加强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继续完善镇级债务管理体制,正确把握债务规模,强化财政风险意识。同时,市局要继续强化镇财政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实现对镇财政的全面监管,确保基层财政资金的安全。

3、要围绕财政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提高“三服务”水平。今年,全市财政系统将开展财政服务年活动,各镇财政所要根据市局的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搞高效能,切实加大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力度,齐心协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财政所的同志奋战在基层第一线,与企业、与基层群众接触最为紧密,你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财政部门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尤其在当前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人们生产生活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的情况下,财政部门要设身处地为基层和群众着想,打破“朝南坐”的强势思维,多深入企业、多接近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出主意,想办法,科学有效地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尽职尽责地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服务、化解矛盾。二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我们财政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勤于学习,熟悉政策,精于业务,善于用最新的财税政策指导业务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大局。特别是对近期上级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各镇财政所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企业广泛宣传解释,努力使企业减负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要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完善办事举措,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整肃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继续加强对仪表仪容、服务态度、政务公开、办事效率、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各项制度,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基层和群众的认可,促进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认真开展镇有集体资产普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一要开展资产普查,摸清资产底数。财政所要切实负起责任,安排专人对镇有集体资产进行一次系统的普查,普点是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及房屋等固定资产,建好资产台帐,登记造册并输入微机管理,进一步推进镇有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源头上防止资产流失。二要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在清查的基础上,各镇要建章立制,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经营、处置有关资产。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指导监督。今年市局将从资产的购建、经营、处置三个方面入手,强化对镇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对有章不循,以致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问题将追究财政所的责任。

其次,要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为全年财政工作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今年财政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迫切需要财政系统每位同志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务实高效的作风,勤政清廉的形象尽心尽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1、要继续加强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当前要认真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在组织常规的集中学习、网络教育、短期培训等形式外,根据人员构成情况,不拘一格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确保学得进、用得上,有实效。

2、要继续完善考核办法,切实加强效能建设。按照创建市文明机关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文明和谐”科室、所创评实施意见,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围绕“财政服务年”活动,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市局将出台一系列举措,财政所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扎实主动地开展主题鲜明、行之有效的服务活动,努力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3、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和督查。党风廉政建设是高压线。全体财政干部尤其是科、所长,要严格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局党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的各项规定,在严格自律的基础上,强化守土有责的意识,狠抓本科室、本部门的党风廉政落实工作,明确分工,加强监督,防微杜渐,确保财政队伍不出问题。今年,为了加强勤政廉洁的考核,市局将在适当时候对科、所长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活动。

第三,要迅速行动,抓紧做好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1、要抓紧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一季度开门红。1月份,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仅为2.52%,而相比较,无锡地区平均增幅为8.25%,江阴市增幅更达到了18.51%,形势非常严峻。大家回去后,要抓紧做好收入的分析工作,尤其是对新增、重点税源,要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努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工作开一个好头。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5

这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年我市财政工作,全面部署20**年我市财政各项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市直各部门一把手和财务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财政局长和财政相关处室负责人,市各新闻媒体的朋友。应该说,这么大规模的财政工作会议在我市财政工作史上尚不多见,充分说明了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特别是**目前的财政经济和发展状况,离不开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注、关心、理解、支持和配合。市委、市政府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财政局的汇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曲仁田同志亲临会议将作重要讲话。首先,我代表财政局党组传达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市财政工作,部署20**年全市财政任务。

一、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一)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于20**年11月在京召开,金人庆部长在会议上总结回顾了20**年全国财政主要工作,提出了深入研究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政措施,部署了20**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1.关于20**年全国财政主要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1)做大经济财政蛋糕,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1月全国财政收入36084亿元,增长24.7%,创历史新高。全国财政支出29611亿元,增长16.9%。收支相抵后,收入大于支出6472亿元。预计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3.9万亿元。20**年财政收支状况是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好的反映,也进一步表明了财政发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手段,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增强。一是较大幅度调整和完善了相关税收政策。主要包括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还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对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支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税制改革工作也稳步推进。二是调整了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并优化使用结构。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三是规范了住房土地收支管理政策。将2005年实施的个人购房转手交易征免营业税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完善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和廉租房制度。四是初步建立了发展替代能源的财税政策体系,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提高了我国石油安全保障能力。

(3)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二是加大补贴政策实施力度。新增120亿元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四是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五是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从机制和制度上支持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六是积极创造支农资金使用机制,开展整合支农资金试点。七是积极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4)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进展顺利。一是顺利实施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二是全面清理整顿了公务员津贴补贴。三是适当提高了部分社会保障对象收入水平。四是研究提出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5)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增长13.5%,在东北三省试点基础上,增加天津等8个省份开展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全国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增长15.9%,卫生支出增长15.4%,科技支出增长14.5%,文体广播支出增长11.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出也进一步加大。

(6)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三奖一补"政策实施力度。补助规模比上年增加85亿元,全国财政困难县由791个减少到437个,拖欠国家统一规定工资这一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二是一般转移支付规模持续增长,比上年增加400亿元。三是完善了民族地区等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办法。

(7)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一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推进。二是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四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等改革不断深化。五是大力支持改革和发展。六是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8)严格依法理财,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完善了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企业所得税法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财政行政法规草案已起草上报。调整了公益金分配政策。二是加强了财政监督。重点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支出使用情况,财政监督效率不断提高。三是强化了会计等基础工作。

(9)坚持内外统筹,财经外交领域持续扩大。

2.关于深入研究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财政措施

金人庆部长说,财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要按照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思想、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的工作思路,服务大局、做大蛋糕、以人为本、主动埋单。公共财政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财政部门要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全面支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还要突出从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入手,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用改革的办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更加重视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尤其是支出政策是促进经济社会结构优化、实现协调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加大在"三农"、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加强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体现为四个倾斜:一是向教育事业发展倾斜。二是向卫生事业发展倾斜。三是向就业和社会保障倾斜。四是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倾斜。

(2)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突出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一是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二是适当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研究将非税收入纳入中央与地方共享范围。三是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进一步规范分配办法。四是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着力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县乡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框架,要切实体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力、以责任定财力、财力支出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切实加强乡镇政府的财政保障。

(3)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保障能力。一是调整国家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努力实现国家财政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二是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手段,将财政投入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着力创新财政投入办法,提高财政投入使用效益。三是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要采取规范化的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投入。

(4)调整完善相关财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一是完善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二是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3.关于20**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1)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初步安排中央财政赤字2450亿元,比20**年减少3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安排1304亿元,比20**年增加150亿元。其中,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减少100亿元,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加250亿元。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

(2)强化各项支农惠农的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20**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和比重比20**年有所增加和提高。二是加大"三补贴"和综合直补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粮食直补规模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根据石油、化肥价格改革等进展情况,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力度。努力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良种,运用贴息、补助等综合政策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认真清理化解乡村债务,优先化解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五是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做好扶贫贷款贴息改革等工作。六是深化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总结经验,扩大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工作协调机制。七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3)以支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所需经费要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二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2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研究推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大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力度。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实施免费防治重大传染病政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全面实现无线覆盖,着力支持解决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四是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全国范围推动初级农村低保制度试点。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五是认真落实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尽快将司法机关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证,省级财政还要增加对基层的专项补助。妥善研究解决诉讼收费办法改革后的法院经费保障问题。六是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严格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及调整相关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有关政策规定,切实防止出现新的拖欠。

(4)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一是完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二是稳步推进其他税制改革。抓紧研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力争完成并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车船税条例。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争取在部分地区试点。调整和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出台实施新的资源税制度。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完善印花税政策。各地要严格按规定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同时,大力支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妥善安置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继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支持金融体制改革。

(5)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一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编制预算。二是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三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定员定额试点范围,实现资产、实物费用定额与定员定额之间的有效衔接。四是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五是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六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

(6)完善财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稳步推进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比较完整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二是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税收扶持措施,整合现行资金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业投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推进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机制。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等。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评审制度,逐步建立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四是完善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

(7)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20**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将增加。地方财政也要增加对辖区内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二是发展和扩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成果。20**年安排奖补资金比20**年增加130亿元。抓紧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改革。三是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新专款项目的设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改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逐步将专项转移支付列入各级地方预算,同时,加快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拨款进度。

(8)狠抓增收节支,坚持勤俭节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稳步推进税式支出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清理和规范非税收入,坚决取消不合理和不合法的非税收入项目,重点研究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源有偿出让制度及制定《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等。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部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纳入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逐步实现个人收入与单位掌握的行政权力和管理的国有资产彻底脱钩。积极建立完善政策监督、以票管收、收缴分离、单一账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以及非税收入统计报告制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切实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和"两个务必"的要求,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改革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严格差旅费和会议费管理。

**部长在总结讲话时强调:一是各级财政要统一思

想,充分认识财政肩负的历史使命;二是要狠抓落实,确保

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三是要科学管理,更好地为广大人

民群众造福;四是要加强建设,培养高素质财政干部人才。

(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于20**年1月7日在沈阳召开,财政厅长**同志作了题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讲话,总结回顾了20**年全省财政工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总体思路和战略任务,并就20**年全省财政工作进行了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厅长讲话主要精神:

1.关于20**年全省财政工作回顾

(1)财政"蛋糕"继续做大,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财政收支规模实现了新突破。2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16.9亿元,突破了8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1%,连续3年实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18.6亿元,增长17.8%。二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中,农业支出增长16.8%;教育支出增长16.1%;科技支出增长23.7%。三项法定支出合计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20.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省财政用于"民生工程"支出达102.5亿元,支出结构的逐步优化,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突现了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2)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一是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将省对县共享税收增量返还政策扩展到涉农区,并延长了政策执行期限。增加省对县和郊区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并将此政策扩展到城区。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落实"三个高于"的农业投入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发放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13.6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支持县城及其工业园区建设。五是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由于财政连续四年的大力支持,全省县域经济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20**年县域GDP预计增长20%,高于省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2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50元,增长8%。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章"已取得丰硕成果。

(3)增加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支持教育事业。提前一年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260万农村学生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省投入资金8.9亿元,对1**所农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和4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进行了建设改造。省财政安排资金0.8亿元,重点支持了职业院校提高基础办学能力。二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省财政投入2.8亿元,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投入3.2亿元,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三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确保了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低保金和优抚对象抚恤金按时发放。投入就业再就业资金22.5亿元,帮助3.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实现实名制就业再就业120万人,稳定就业率达到40%。投入资金21.6亿元,重点支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解决贫困群体冬季取暖、大病医疗、子女就学等生活困难问题。四是支持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五是继续支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扶贫。解决了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六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重点支持了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物保护和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七是支持公安司法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共筹措资金3.05亿元,重点支持了贫困地区政法部门办案、装备和基础设施维修等。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2亿元,重点保障了贫困县公安机关的公用经费。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筹措资金3.5亿元,支持了监狱体制改革。八是落实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政策。

(4)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改革发展,促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制定了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重点支持了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等项目。二是运用贴息担保手段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省财政投入技改贴息资金7亿元,安排中小企业担保资金7.6亿元。三是积极落实老工业基地财税优惠政策。全年共完成增值税转型退税27.7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38.3亿元。四是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五是支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研究制定了财税扶持政策,从税收返还、收费减免、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支持了"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开发建设。

(5)积极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一是全面清理津贴补贴。二是制定了规范津贴补贴方案。三是大力筹措资金确保增资兑现。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努力争取中央补助,全省筹措资金90亿元,其中,省财政筹措资金61亿元,对市县补助52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低保和优抚对象增加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增加工资以及离退休费的及时足额发放。

(6)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广了建平经验,全面部署了整合财力资源工作。整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已在各县区形成共识、逐步推进。二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省财政调剂部分专项资金存量,有效解决了专项资金使用分散问题。三是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结合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支持一般竞争领域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为筹集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奠定了基础。四是开展财政绩效评价。

(7)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有效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一是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二是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省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已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并向基层预算单位延伸。全省14个市本级开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17个县进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试点。四是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全省基本取消了执收单位的过渡性账户,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五是提升政府采购水平。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政府采购项目监管,有效开展了政府采购领域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六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七是加强财政监督。八是强化会计诚信建设。

(8)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素质

邴志刚厅长在总结20**年财政工作时说,总的看20**年我省财政运行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地区间收入增长不均衡,一些市县财政紧张状况尚未根本好转,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二是财政"越位"、"缺位"等问题依然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三是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不到位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四是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总体思路与战略任务

(1)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一是调整现行财政支出结构。重点突出"六个倾斜",即财政支出向基础教育倾斜,向公共卫生倾斜,向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向科技创新倾斜,向政权运转倾斜。二是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实现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三是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整合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确保政府财力的完整性;整合经营性国有资产,加快国有资本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整合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发挥专项支出的"合力"作用;整合财政供养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2)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在国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和事权范围。二是在国家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完善省、市、县财政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三是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构建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四是以"乡财县管"等改革为重点,推进政府财政管理的"扁平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3)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一是按照中央要求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规范津贴补贴。适当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水平,推进公职人员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逐步解决对干部职工的政策性欠账。二是根据中央部署推进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改革。三是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合理确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比例,调控过高收入。

(4)推进依法理财,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运行机制。一是依法构建"阳光财政"。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等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完整的公共财政预算,增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二是合理构建公共财权制约机制。采取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评价、跟踪反馈等多种监督方法,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存的新格局。完善人大、审计等专门监督体系和运行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实现"透明"理财。三是科学构建绩效评价机制。坚持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用性原则,以开展专项资金和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

3.关于全省20**年各项财政工作

2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一般预算支出拟安排12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为确保今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确保政府财力稳定增长。通过对我省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近年来的财政增长"惯性"的判断,20**年我省一般预算收入有希望超过去年21%的增幅,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组织收入的信心,确保财政收入增幅超过上年。一是落实好收入计划。年初我省一般预算收入安排增长12%,是留有很大余地的。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在预算执行中合理确定收入增幅,明确奋斗目标,确保各级政府财力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强化重点税源和零散税种的监管,严格税收减免,堵塞税收漏洞,挖掘征收潜力,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重点抓好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同时,加大社保费的征收力度,确保社保基金收入的稳定增长。

(2)继续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继续实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对县和涉农区共享税收增量返还、"三奖一补"等重激励、促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20**年将省对县市的转移支付政策扩展到所有城区。继续实施县(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和财政综合绩效评价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大力支持县城及其工业园区建设。省财政拟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同时,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综合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落实好扶贫开发财政扶持政策。继续支持以整村推进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支持农业防病改水工程和农村基本饮水井建设,切实解决我省农村中、重病区防病改水问题。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继续推进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和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农场生产发展、经营有序和社会稳定。

(3)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建设。一是落实好促进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增加就业资金投入,重点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农民工就业培训,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目标。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市低保对象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筹措资金支持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城市困难群体、困难企业职工医疗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制度。增加投入支持各级各类教育扶困助学体系建设,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教育公平问题。三是支持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增加投入保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建立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省、市、县按比例共同负担的保障责任机制。统筹布局调整和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启动实施高职部级示范校建设。支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加投入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农村文化建设、农村计划生育、体育事业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四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增加投入支持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确保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五是继续支持棚户区改造。通过财政安排、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等,重点支持5万平方米以下连片棚户区改造。六是支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4)支持产业升级,促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一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好企业技改贴息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技改项目。利用好中小企业担保资金,重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瓶颈。落实好增值税转型等财税优惠政策。二是筹措国企改革成本。积极推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监缴制度,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方法和审批程序,努力筹措企业改革成本。继续做好厂办大集体试点和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问题。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保障粮食宏观调控职能的顺利发挥。四是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支持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贡献水平。

(5)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扩大对外开放。一是落实"五点一线"税收返还等财税政策,研究制定税收增量返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返还资金足额到位。二是支持"五点一线"新建企业发展壮大。省财政安排3亿元,建立"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产业项目贴息资金。三是调整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奖励资金的使用方向,重点用于"五点一线"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奖励。四是用好振兴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等专项资金,落实好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对自有品牌产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6)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加强基本支出管理,适度提高公用经费定额,保障政权的基本运转。规范公务消费制度,改革差旅费、会议费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切实提高年初项目预算分配的到位率。全面推进县区部门预算制度改革。二是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实施范围。省市财政要逐步将基层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范围,县区要全面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制度和办法,提高支付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严禁通过银行贷款、向上级借款等方式进行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防止财政风险。通过清理财政专户、再造国库业务流程、建立动态监控、实施财银联网、完善内部岗位制衡机制等综合措施,从源头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四是做好税制改革相关准备工作。五是全面推进"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加强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账户设置、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票据管理等方面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乡镇资金使用。六是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和政府收支分类等项改革,不断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财政运行新机制。

(7)大力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缓解构建和谐社会的资金矛盾。一是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在保持资金使用权和使用主体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归并各类专项资金,优化支出范围,着力解决"要小钱"、"分小钱"、"部门所有"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上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要通过清理核查摸清"家底",查找管理漏洞,规范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同时大力推进县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整合。三是整合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进一步规范资源性资产经营行为,对经营权和使用权转让实行公开竞标和挂牌拍卖,增加国有资产收益。四是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支持事业单位机构分类改革,对能够依法通过市场运作解决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要退出财政供给范围。五是切实抓好清收政府债权工作。

(8)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规范津贴补贴政策。一是落实资金。初步测算,20**年全省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共需资金200亿元,这些资金除中央补助外,大部分要由全省各级财政承担。为此,各市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财力资源整合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完善方案。要按照全省规范津贴补贴方案的总体要求,抓紧完善本地区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充分吸纳人事、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意见,使津贴补贴标准既符合中央和省的政策要求,又兼顾本地区的财力可能。要妥善处理好市本级与县乡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的关系,协调好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各市方案要尽快上报省政府备案或审批。三是稳步推进。方案一经批准,要抓紧组织实施,认真做好规范津贴补贴与预算编制、财政工资专户集中统一发放的衔接工作。同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省政府还将拟定全省各级机关所属驻外地工作人员津贴补贴规范政策和改革性补贴的规范政策等,各市要认真贯彻。四是严肃纪律。各市在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规范津贴补贴的各项政策,对违反政策规定以任何形式增加津贴补贴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9)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积极构建财政监督机制。认真贯彻《监督法》和《**省财政监督条例》,加强对财政收支预算的监督。二是积极推进"阳光财政"建设。依法界定财政决策权限,完善决策规则、程序,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三是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应用支撑平台的试点及组织实施,尽快实现标准统一、业务规范、信息畅通。四是建立健全理财过错惩戒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施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追究范围、追究程序、追究方式,确保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五是完善财政绩效考评机制。以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为突破口,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预算编制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六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行为,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债务资金。控制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做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管理工作。七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积极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会计诚信氛围。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惩治会计违法行为。强化会计内控机制建设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努力提高会计的社会公信力。

(10)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把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团结协作,增强全局意识;倡导主动买单,增强服务意识;倡导精细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倡导马上就办,增强效率意识;倡导开拓创新,增强进取意识。二是强化廉洁自律。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三是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四是加强班子建设。把好"入口关",切实将那些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岗位,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理财能力和水平。

**常务副省长讲话精神:

**副省长在总结20**年全省财政工作时说,全省财政工作成效显著,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在财政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主要财政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1%,并已连续三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幅;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突破14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8%。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大好,各级财税部门和各有关部门都功不可没。**副省长认为,20**年全省财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生财有道,不断做大财政蛋糕,基本实现了全省经济财政的协调发展。二是聚财有方,实现各种财源应收尽收,初步形成了财政稳定增长机制。三是用财有效,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他说,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加强监督的结果,也是财政部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更是全省财税系统和各有关部门群策群力、锐意改革、呕心沥血的结果。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是满意的。

在谈到20**年全省财政工作时,他要求要认清全省财政经济新形势,坚定信心,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对当前我省财政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我省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从而在大的宏观环境中准确定位本职工作,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努力抓好财政收入,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作用。

他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蕴藏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要想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我省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总量上,与东部省份相比仍显偏低;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农民增收渠道不宽;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尚未达到科学合理的地步,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任重而道远;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工业重点行业效益下滑明显;一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因此,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还需要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是从重点地区入手,保证各地区收入均衡增长。沈阳、大连两个市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铁岭、朝阳、**等市要继续保持上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对低增幅收入地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从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入手,挖掘收入增长点。要加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动态分析管理;对商业零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以及零申报企业增值税等情况实施重点检查,完善规范福利企业的退税管理,杜绝税款跑冒滴漏;要加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制定所得税预缴办法。同时,还要强化税务稽查和税收核算工作。

最后,**副省长就20**年全省财政工作强调了四点意见:

1.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继续做大财政蛋糕。一是以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为载体,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用好用足各项扶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确保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体制政策的连续性,加大省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重点县优先发展、欠发达县加快发展,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县(市)财源工程建设,巩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着眼建立支农资金稳定的增长机制,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式扶贫、农业科技、农民培训等重点项目,完善和落实好"三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管理体制改革两项配套改革,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运用好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继续落实好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并发挥好财政贴息和担保的导向作用,在促进骨干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要切实减轻企业历史负担,认真做好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相关基础工作,积极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要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科学合理支付企业改革成本。三是按照建设新兴产业基地要求,支持以"五点一线"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是我省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在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全面振兴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切实增强沿海意识,进一步落实税收返还、财政贴息等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筹措资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不断促进我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出口名牌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以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推动国家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各项收入的征管,确保2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不低于去年,收入总量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

2.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公平正义。一是准确定位财政的公共服务领域。要向"三农"倾斜,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要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构建贫困助学体系;要向公共卫生倾斜,建立公共卫生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要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向基层司法能力建设倾斜,促进平安**建设。二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筹集资金,落实政策,要重点保证城乡特困群体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就业再就业、开发式扶贫、困难群体冬季取暖、农村防病改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事关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支出需要。三是继续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保证基层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收入来源。市级财政要切实履行管县的职责,在财税体制上要向县和涉农区倾斜,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同时,要激励县级政府精简机构,逐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口,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基层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四是进一步做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相关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各方群体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各地区、各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严格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及调整相关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有关政策规定,密切跟踪掌握有关进展情况和各方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中央和省出台的有关政策落实到位。

3.加强财政管理,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大节支工作力度。各地、各部门都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反对铺张浪费。要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严把支出关,坚决控制财政性资金用于楼堂馆所建设和非公益性城市建设,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公务用车和出国考察经费等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财政工作不单单是财政部门自己的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要做到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二是强化监督环节,推进"阳光"理财。政府的理财工作要按规定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政府财权。大力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大胆尝试借助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公开政府理财行为,细化公开内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整合政府财力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省县级政府财力资源丰富,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财力资源整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力争在提高财力资源配置效率上取得实效。四是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要做到通过深化改革谋求发展,通过依法行政实现科学管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要有新举措,并做好税制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要认真贯彻《**省财政监督条例》,切实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置监督于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五是加强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的债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主动化解财政风险,建立市级政府领导下的县级政府负责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县、乡政府债务问题。同时,要切实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软贷款的到期偿还工作,不给下届政府留下"包袱"。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队伍,为公共财政建设提供思想、组织和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听取主管部门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努力做到财政工作紧贴实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坚决摒弃"财老大"的错误思想,该由财政部门做的事要提前介入、主动"埋单",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廉洁自律水平。要大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是严格把好财政财务干部队伍的选人和进人关。要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和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严格审查财政财务干部的岗位资格和质量,加强财政领导班子建设。今年正值政府换届,人事变动频繁时期,各地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主管部门也要对本部门的财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杜绝无岗位资格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财政队伍素质。五是提高会计队伍职业道德素养,推进会计诚信建设。

二、关于20**年我市财政工作的回顾

20**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全地区全口径收入完成519213万元,完成预算的116.1%,超收72057万元,同比增长32.7%,增收12797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8725万元,完成预算的112.1%,超收23692万元,同比增长30.1%,增收50562万元。

市本级全口径收入完成176557万元,完成预算的138.5%,超收49045万元,同比增长52.8%,增收6101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632万元,完成预算的122.0%,超收12928万元,同比增长32.4%,增收17521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5695万元,完成预算的93.6%,同比增长22.4%,增加87120万元。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5670万元,完成预算的89.7%,同比增长13.6%,增加19819万元。

截至20**年末,全市累计预算赤字9472万元,其中,当年预算赤字3002万元。市本级累计预算赤字32384万元。其中,当年预算赤字4265万元。

从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市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财政实力稳步增强,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财政困难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特别是市本级收支矛盾依然非常突出。为了保证全年预算的顺利执行,我们一方面不断依法强化各项收入征管,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税、地税和财政非税收入增幅均创分税制以来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在严格控制和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基础上,优化整合政府财力,确保了政权运转、法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重点支出以及必需的社会发展支出需要;同时执行中全方位、多层次地争取了上级财政对我市的理解和支持,较大程度缓解了我市财政困难状况。

20**年从财力保障上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在全面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安排1347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到位省以上工业项目资金8373万元,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投入资金12300万元,对我市部分大型重点企业厂区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财政担保为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达到3500万元。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整合财力资源和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等方式积极筹措农业资金,全年下拨资金45200万元,比上年增加6300万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打造特色农业基地、种粮农民综合直接补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小城镇建设、农村进城劳动力培训、文明村屯建设、农村防病改水工程、扶贫开发、畜牧业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安排和争取省社会保障补助资金94830万元,比上年增加23748万元,保证了失业金、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筹集就业资金17742万元,比上年增加10151万元,保证了全地区就业资金的需求;筹措资金760万元解决了社会特殊和特困群体生活补助和冬季取暖费缴纳困难问题;筹措资金3038万元用于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安排和争取补助资金2600多万元,保证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资金需求;在上年争取省资金5.2亿元基础上,新增筹措资金3300万元,用于城市18片棚户区集中改造配套收尾工程;投入700万元启动了城市应急供水工程,保障了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四是完善城市功能和形象,创造"人居佳地"环境。投入资金5328万元支持**临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100万元,重点对支路、街巷路等56条道路进行改造,城市道路状况得以较大改善;争取到位资金4.4亿元,保证了中朝边境路工程、桃源立交桥、二号桥、漫水桥、锦山铁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493万元,加大了对城市绿化工程、垃圾袋装化工程、防汛、水毁、集中供热、综合治理、公共消防安全等其他重点项目投入。五是法定支出得到了保障。教育、科技、农业等法定支出均达到了法定的增长要求。

三、关于20**年我市财政工作任务

20**年是奠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重要一年,是我市的"项目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同时党的**也将胜利召开,因此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20**年我市财政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要全面贯彻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努力增收节支,为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中心工作完成全力提供财力保障。

综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年全市全口径收入安排58.4亿元,比上年快报增长12.5%。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5.5亿元,比上年快报增长16.6%,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安排18.1亿元,增长18.9%,非税收入安排7.6亿元,增长11.0%。一般预算支出安排41.4亿元,增长24.2%,其中:农业支出安排1.7亿元,增长22.7%,教育支出安排8.9亿元,增长20.5%,科技支出安排1.1亿元,增长14.3%。

市本级全口径收入安排17.9亿元,比上年快报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安排8.3亿元,比上年快报增长16.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安排5.4亿元,增长17.7%,非税收入安排3.1亿元,增长12.0%。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3.8亿元,增长19.1%,其中:农业支出安排0.4亿元,增长13.8%,教育支出安排1.4亿元,增长12.7%,科技支出安排0.3亿元,增长13.5%。

为确保今年预算任务的完成,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做大财力规模

20**年我市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是16%,从总的经济形势看,今年我市财政收入增长存在诸多的有利因素:第一,增加津补贴等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个人所得税将会增加;第二,国家实施扩大消费政策,将促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会带来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增收;第三,振兴老工业基地投资的大幅增长,将促进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长;第四,蒲石河电站、三湾水利枢纽、**至通化和海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项目将进入实施和推进阶段,必将拉动税收快速增长;第五,以**临港产业园区为重点的全市工业园区建设、临港经济发展等重要增长极有望在今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所有这些,为我市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保证。因此,我们要在确保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收入预算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以上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既考虑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也体现了省政府的要求。一是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加快金税工程建设,以税源监控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税收管理工作;进一步整顿税收秩序,改善纳税环境,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二是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强化费源管理、计划编制、收支执行以及票据监管,增加政府统筹财力,重点抓好国有资本收益、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三是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管,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加大征缴力度,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自我平衡能力。四是要注重改善财政收入质量,在促进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率。

(二)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促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实现

一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攻关、专利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企业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二是精心筛选一批工业招商引资大项目,加大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力度,专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三是加大财政为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力度。充分利用省担保中心的信贷优势,争取市与省联合开展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业务,并努力做大联合担保贷款额;对市本级所辖三区增加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指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四是深化国企改革,积极筹措资金,妥善处理好转制、破产和关闭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五是继续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等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

(三)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市本级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专项用于市级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县域工业化、城镇进程化,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用于县城工业园区建设,确保小城镇建设投入稳定增长。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扩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实现年内有10%的村基本达到一村一品的目标;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缓解淡季蔬菜供应不足问题。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用于水土保持、防病改水、造林绿化和能源生态建设的资金筹措力度。五是完善粮食综合直补政策,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六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和管理体制改革,补助资金要全部到位。

(四)支持外经贸经济发展,促进我市对外开放

一是加大对临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充分落实省"五点一线"优惠政策的基础上,20**年市本级除将产业园区内合作区和振兴区的土地出让金50%返还产业园区外,另外50%在扣除农发资金和土地出让业务费后,作为市本级借款先期返还产业园区,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二是积极争取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我市自有品牌产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三是努力争取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提高我市外经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四是加大争取省奖励资金力度,提高对我市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工作的奖励规模。

(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一是加强棚户区改造资金的筹集。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省补助资金,确保我市5万平方米以下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要多方位筹措资金确保一号干线、临江后街、城市应急供水、城市亮化、绿化工程及51条城市道路大修等13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开展。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支持我市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大对我市城市品位的宣传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央电视台宣传**专题片的制作和播放。

(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推进工资制度改革,落实规范津补贴政策。初步测算,20**年我市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共需资金7.9亿元,其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3.1亿元,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5亿元,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0.5亿元,规范津补贴0.8亿元。上述资金需求,除上级财政补助3.5亿元外,需要我市各级财政承担4.4亿元,压力相当大。这项工作涉及到各方面群体切身利益,因此各级财政必须高度重视,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改革资金需求。二是筹措资金保证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着力推进"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稳定就业。三是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总额要比上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养老、失业、低保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五是筹措资金解决城市特殊和特困群体冬季取暖问题。六是建立与公共卫生相适应的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七)繁荣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在确保完成20**年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教育目标责任状》基础上,重点抓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两免一补"等工作,所需资金要足额保障。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市本级安排一定的财力,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维修、改造以及市直学校校舍维修。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重点抓好四中异地新建工作,四中总的投资估算1.1亿元,20**年市财政已经先期投入征地资金2180万元,今年3月开工,年底前将投入使用,今年将继续筹措资金用于四中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年财政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要比上年有一定的增长。二是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保证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陈列馆改造所需资金,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投入资金改善**图书馆软硬环境,使之真正成为"敞开的大学,公民的学校"。安排资金用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配套,促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更快发展。保证我市春节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丰富人民生活。三是支持体育广播等事业发展。筹措资金保证市航海学校回迁工作,扭转我市沙河以东地区缺少公共体育设施局面。筹措资金用于青少年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筹集资金确保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积极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全地区低生育水平。

(八)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一是继续完善和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市本级20**年部门预算安排176799万元,比上年增加22351万元,增长14.5%。其中,基本支出68142万元,比上年增加8777万元,增长14.8%;项目支出104868万元,比上年增加13119万元,增长14.3%,项目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类支出。去年12月份,市本级部门预算经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这次会议将全部批复下去。市本级编制20**年部门预算工作,在总结近年来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又在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建立三年项目库滚动管理机制,加大财政统筹、统一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努力缩小预决算差距等方面做了重点推进,市人大财经委在审查报告中给予了"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评价。但是改革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门观念转变慢,支出"基数"较难打破;预算外资金管理偏软,综合预算较难实现;财力保障水平低,科学的公用定额标准尚未建立;项目预算编制细化程度不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约束意识淡薄,支出事项调整频繁;重分配轻管理、重事后监督轻事前监督,绩效评价还没有完全建立。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完善的基础上,加大预算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算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有无虚报预算数据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项目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非税收入有无虚报或瞒报的现象;对非税收入是否按政策执行了政府统筹,工本性支出是否真实;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项目的到位率,支出调整是否符合规定;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全部纳入采购预算,有无脱离采购监管的行为。20**年各县(市)区要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并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二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市本级逐步将基层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范围,县(市)区要全面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制度和办法,提高支付率和质量。三是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严禁通过银行贷款、向上级借款等方式进行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防止财政风险。继续清理财政专户,完善业务流程,建立动态监控,实施财银联网,从源头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九)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6

这次财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市实现“十五”计划良好开局,财政工作取得新成绩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州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安排今年财政收支计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工作。刚才,喜祥局长已就年财政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就做好财政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继续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实现亿元,增长;财政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万元,增长。去年全市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得益于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整体经济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财政、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财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纵观年财政工作形势,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但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影响着财政收入的提高。一是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全市财税支柱企业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增长幅度不大。新兴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效益还须时日,暂时体现不出对财政的贡献率。客观地说,全市还没有形成财税支柱企业群,不能实现集聚效应。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过小,财政收入渠道单一。二是可用财力增加缓慢,年全市财政收入虽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不能满足财政每年用于安排“两个确保”和提高职工工资等方面的支出,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三是财政面临的困难将会加大。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增支政策,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而且虽然经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了,但财政的负担却增加了,财政供养人口仍在相对增多。同时,许多政府外债也纷纷到期,财政风险和还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在深化财政改革,加快经济发展中尽快加以解决。

按照省州财政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全市财政收入计划安排,万元,增长。要完成这个目标,有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市宏观经济形势仍将向好的方面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为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二是我国加入后,给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也为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三是工业经济经过大幅度改制,基本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对财政的贡献率会相应提高;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开始体现效益。这些都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二、积极稳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财政工作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创新意识,用开放的思维谋划新时期的财政工作。

(一)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财政要逐步减少对竞争性、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入。这种退出不是简单地退出经济领域,而是财政支持经济方式的转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传统的资金扶持外,还可以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改善环境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明确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方向,积极配合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改革财政资金供给方式,研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扩大财政投入的乘数效应。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财政资金配置到既是经济发展急需,也是效益最好的地方,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最终把这种效益体现到财政增收上。在新的形势下,财政部门不但要树立公共财政意识,转变理财观念,还要在支持经济发展的范围、方向、方法和手段上,研究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供给范围。今后一段时间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还是要坚决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保证政权建设和农业、科技、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特别要努力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大力清理和压缩不属于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各项开支。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下功夫压缩财政供养人口,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的重点应该是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将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财政部门要以此为契机,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超前研究、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经费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认真研究和区分公益性、经营性、准公益性事业支出,并根据事业单位性质确定支出方式和数量,调整分配结构。可以说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既是难解之题,也是缓解全市当前财政的紧张局面必解之题。对此,财政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力争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加大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一是积极推行部门预算。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是实行综合预算。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工作。这几项工作,我市已超前运作,总的原则是按上级要求,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抓紧落实。

(四)加强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目前,财政承担的债务风险压力不断加大,可以说,已影响了财政预算执行。为此,必须注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及早研究应对措施,特别是要着重在体制上、制度上和工作措施上研究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机制,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当前急需做的工作就是严格划分责任,对于已经发生的债务该由政府负责的要制定还债计划,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逐年加以解决;该由项目单位或担保单位负责的必须由相关单位依法承担偿债责任。今后,必须借的债,要充分考虑偿还能力,尤其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把关,搞好科学评估论证,量力而行。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在适当时机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按照主权外债余额的一定比例建立还贷准备金或安排还贷资金,增强抵御财政风险能力。要严格规范财政担保行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财政部门一律不得再为企业贷款行为进行担保。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完成今年的财政收支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今年市人大通过的财政一般收入安排是,万元,计划增长,可以说,任务相当艰巨。财税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大措施,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一是要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抓好组织收入包保责任制的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市乡两级财税部门要认真履行征管责任,把财税收入目标任务按季、按月分解,层层落实,做到任务到底,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切实把财税收入任务落实好、完成好。二是继续抓好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工作。近几年在组织收入工作中实施均衡缴库管理办法,取得很大成效,今年要继续抓好均衡缴库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三是要继续严格依法治税。要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坚决打击各种偷税、骗税、逃税和抗税行为,大力清理压缩欠税,认真清理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坚决制止擅自减税、免税、缓税行为。四是确保完成全年所得税收入计划。今年是实行所得税改革的第一年,确保完成全年所得税收入计划,对促进改革的顺利实施,保证财政收益不受损失意义重大。对此,大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所得税征管工作力度,将应征入库的所得税,全部征缴入库。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工资发放问题,各部门、单位和乡镇也站在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把确保工资发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没有出现欠发工资现象。今后,特别是乡镇,要把保证工资发放作为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三)加大投入,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多方筹措资金,努力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加强对“两个确保”资金的监管。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制度,细化缴费对帐和用款计划的审批工作,严格要求专户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不挤不占,不挪不拖,确保资金高效运行。三是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力度。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强化资金筹措和管理,对低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防止资金挤占挪用。四是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把基本医疗保险金列入财政预算。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7

这次财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市财政系统努力推进“十一五”良好开端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财政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做出安排部署。2005年12月31日,张和书记、国栋副书记亲自到市局慰问决算中干部职工,勉励财政系统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唐山发展多做贡献。2006年1月6日,国栋书记在参加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后,就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领导的重要指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是对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为做好200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十五”期间财政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财政工作。一会儿,国栋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市领导指示精神和会议主要议题,讲几点意见。

一、五年来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加快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绩。

五年来,我们努力做大财政蛋糕,财政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财政收入总量率先走在了全省最前列。2005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26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了4.7倍,年均递增36.3%,实现了翻两番。2000年全部收入总量占全省比重12.1%,到2004年占20.6%、2005年占21.9%,以年均近2个百分点速度增加,五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占全省五分之一的目标。二是地方财政实力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7.6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了2.8倍,年均递增22.6%。县区一般收入达到54.6亿元,年均递增25.6%,有17个县区实现翻两番,迁安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丰南、遵化地方一般收入超过5亿元,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三是财政收入质量实现新跨越。2005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1.3%,比“九五”末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93.2%,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这表明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五年来,我们努力培植财源基础,支持经济发展推出新思路。一是努力打造加快发展平台。全市整合财政建设性资金64亿元,争取国债资金74亿元,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5148万美元,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生产力要素聚集。先后支持了京唐港、大唐热电、曹妃甸供水、城市污水处理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功能,促进了经济发展。二是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发展。全市落实企业发展引导资金1.1亿元,支持了62个企业技术创新;落实国有企业改制资金1.8亿元,支持1154家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分离企业办学校、医院84个;落实出口退税15.5亿元,扩大了出口规模,优化了出口结构;成立政府投融资机构13个,投入资本运作资金11.6亿元,新的投融资机制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有效落实惠农政策。全市落实资金40.6亿元,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消了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五个百分点,迁安、丰南、遵化、迁西、开平、高新、海港7个县区实现了农民税赋零负担,免税农业人口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41.7%,落实了农民种粮直补、选购良种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五年来,我们努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全市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5.5亿元,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推进再就业工程。城镇低保标准市区由195元提高到225元,县由130元提高到170元;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农村低保制度,全面落实了五保对象供养经费,改造敬老院30所;落实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金,推行了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先后开发协保员公益岗位6000多个,帮助13.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二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教育投入107亿元,大力支持义务教育,完成697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新建了外国语高中,启动了唐山一中迁建、唐山学院和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了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信息网建设。医疗卫生投入25.6亿元,重点支持了市县两级急救中心、传染病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建设,改造乡镇卫生院135所;迁安市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丰南、开平两区也利用自身财力开展了试点工作。三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市投入资金64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58条,翻修道路128条,支持公交公司购置了288部新车,开通13条公交线路,改造旧小区94个,新增绿地488万平方米;筹集资金14.1亿元,建设文明生态村1860个。

五年来,我们努力创新管理机制,科学理财迈出新步伐。一是健全完善了激励机制的财政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2002年税收分享制改革中,市本级坚持不集中县区财力,并将具有稳定增长潜力的金融保险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煤炭资源税下放给县区,并认真落实了省政府确定的“四税”超分成增长率全额返还的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县区抓财源建设、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县区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海港、高新、南堡开发区财政管理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监督;丰南、遵化、开平等县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优势乡镇率先发展,丰南区丰南镇、遵化市建明镇、迁安市马兰庄等20个乡镇全部财政收入超亿元。二是稳步推行了安全高效的支出管理改革。市、县两级进一步完善了部门预算、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建立了预算执行网络平台,实现了预算指标网上管理,落实了财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市本级244个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零余额”账户管理,迁西、路北等6个县区的乡镇试行了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实现采购额28.3亿元,年均增长58%,节支率达11.7%。制定了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了项目评审,评审项目162项,预算净审减额3197万元,审减率为5.9%。三是严格落实了规范的依法行政制度。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7项,制定了9项配套实施办法,8个保留项目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非税收入征管、发行监管等50余项制度;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出台了《罚没和暂扣财物管理实施意见》;坚持了内部审计制度,有效规范了理财行为。

五年来,我们努力建设高效队伍,机关面貌发生新变化。一是坚持落实学习制度。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精神,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增强。坚持业务学习,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建立了学习讲评和考核办法,全市财政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全面推行“阳光工程”。重点推进了“阳光收费”、“阳光采购”、“阳光交易”,严格落实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增强了自律意识,加强制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完善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员工待岗制》、《责任追究制》和《财政系统六禁令》,实施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滦县探索建立了服务质量跟踪监督制度,玉田县集中抓好“通透式”办公服务窗口建设,其它县区也都采取了扎实有效措施。市局和各县区财政局在行风评议活动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并获得两年免评奖励;2002年,市局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财政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总结“十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要服务大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从唐山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服从并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二要做大蛋糕。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积极支持做大企业,支持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依法征税,坚决不收“过头税”,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支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要以人为本。切实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理念,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向社会保障倾斜、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要勇于创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瞻“前”顾“后”,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消除财政经济的体制性、机制性和制度性障碍,不断完善科学理财新模式,促进建立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要主动服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意主动沟通协调,该支持的要主动支持,该保障的要着力保障。不仅会设法做“减法”,而且会主动做“加法”。既从增加投入、研究政策方面帮忙想办法,又从用好存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等方面积极出主意。切实为基层服好务,为部门服好务,为群众服好务。

财政改革发展的这些经验,归根到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财政工作的结果。新形势下,要坚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财政改革的各个方面,使财政工作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

二、2006年财政经济的形势任务和总体思路

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将达到417亿元,年均递增13%。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树立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热情,积极投身到新的征程中来,做好开局之年的财政工作。

(一)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当前形势,坚定实现财政经济加快发展的信心

当前,我市财政经济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发展战略把唐山未来经济发展带入广阔空间。国家把唐山纳入京津冀区域统一规划,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以曹妃甸为依托,沿海三县(乐亭、滦南、唐海)五区(丰南、海港、南堡、汉沽、芦台)为扇面的沿海经济隆起带迅速崛起。围绕曹妃甸工业区的四大主导产业,安排电力、建材、化工等产业链项目,以及金融、保险、旅游、运输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形成集聚效应,将成为财政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大项目带动拉动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坚实基础。曹妃甸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预计总投资3000亿元,去年我市80项重点项目建设将陆续投产达效,今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90个,年内完成投资280亿元。这一批重点项目将对我市相关产业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直接拉动财政经济稳步增长。民营经济比较优势是财政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民营经济竞争优势明显,据统计,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非国有制企业1339家,占89.27%。去年全市非国有制企业实现税收120.2亿元,占财政收入53.1%。由于民营经济包袱较轻,经营成本较低,市场盈利空间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加之我市良好的投资环境,民营经济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保障。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考虑到财政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市是重工业城市,钢铁行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较大,钢铁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一季度钢铁销售淡季,对财政收入影响明显。二是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全部取消农业税,调整契税政策,影响财政收入3.3亿元。同时,落实《公务员法》,提高公教人员工资,支持社保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财力保障。三是财政收入结构亟待改善。2005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34.3%,比全省49.8%低15.5个百分点,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可用财力有待提高。上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钢铁行业价格走势,需要科学应对,认真分析,完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树立责任意识,明确今年目标,增强完成各项任务的使命感

今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深化财政改革、强化增收节支为手段,大力推进财源建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实现“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推进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全部财政收入256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9.8%。

——资金功效稳步提高。加快资金支出进度,较好达到预期效果,力争年内完成进度95%。今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15亿元,增长25.7%。其中,社会保障安排5.3亿元,支农安排1.87亿元,教育安排21.1亿元,科技安排1.7亿元,卫生安排6.5亿元,要加快重点资金支出,争取早投入,早见效。

——理财机制逐步完善。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体系,全面提升政府理财水平。

(三)树立发展意识,把握总体思路,努力谱写财政工作新篇章

今年财政工作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条主线、抓好三个关键,做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财政经济再上新台阶。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第一要务意识和加快发展观念,坚持从经济到财政、再从财政到经济的理财思路。要着力打造加快发展平台,全面整合财力,加大公共设施投入,着力解决瓶颈制约,提高公共设施承载能力,促进生产要素集聚,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硬环境。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突出两条主线。就是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公共财政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突出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发展,财政要扩大“三农”覆盖范围,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和农业科技进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财政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继续增加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财政要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落实义务教育和文化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突出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要支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上来,既要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要支持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好财税政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支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抓好三个关键。增收、节支、管理是财政中心工作,能否做深做实,直接关系到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定要千方百计抓好增收。要牢牢把握组织收入这个关键环节,既要抓大也要抓小,要进一步加大主体税收征管,认真贯彻《征管法》,推进金税工程,严格清理税收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抓好零散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工作力度,严格堵塞漏洞,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真正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客观地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一定要坚持不懈抓好节支。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要科学界定支出范围,按照“调整结构,确保重点,压缩一般,加强管理”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形象政绩工程,大力压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等支出,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一定要扎实有效抓好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各项制度。要落实依法理财,严格预算执行,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要强化财政监督,突出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监督体系;要完善内部约束,加强制度建设,要把财政政策制定、资金运行和财政业务流程纳入制度化轨道。

围绕上述思路与目标,今年要重点实施和完善八项管理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完善财政收入预测体系,建立支柱产业收入预警机制。二是编制项目中长期滚动预算,建立项目库。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开展好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五是推进项目投资评审。六是提高财政资金资本化运作水平。七是组织重点资金监督检查。八是推进财政信息网络化建设。

三、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唐山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06年工作至关重要。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完成好“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唐山”两大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认真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今年财政收入不确定因素很多,组织工作难度大,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未雨绸缪,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努力提高运行质量,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是完善监控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税种的跟踪管理,建立财政收入监控、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新上项目跟踪反馈,及时纳入税收监控范围,确保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收入增长点,努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财税部门协调配合,强化重点行业重点税源跟踪监控,大力组织城建税、资源税、契税、教育附加等地方专享收入,切实抓好零散税收征收管理,确保及时足额入库,严格控制税收减免,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也要防止虚收,坚决不征过头税。三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加大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的推行力度,强化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特许经营权出让收入的监督管理,开展发行、土地出让、电视频道收费等专项收入的监督检查,规范罚没和暂扣财物管理,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第二,积极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财源基础。一是支持项目建设。进一步有效整合财政建设性资金,扩大融资功能,支持港口、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缓解瓶颈制约,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为财政增收打牢基础。二是支持产品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通过技改项目补助、贴息以及税收扶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钢铁行业产品升级,发展高端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服务企业开拓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建立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支持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是支持企业改革。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存量,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要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作强,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平等申请资金,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五是支持对外开放工作。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不断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市县两级财政要继续加大支农投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好农民种植粮食、选购良种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全面落实土地出让金纯收益15%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定,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大力支持农村事业发展。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行统一的农村五保供养基本标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网,加快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快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进度,保障农村救灾、扶贫等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取消农业税,落实中央和省财政的各项奖补政策;支持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改革,严格落实控编减员,积极做好滦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好唐海、芦台、汉沽农场税费改革。

第四,发挥分配调节职能,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足额安排应由财政负担的保障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把社会保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对城市中心区倾斜政策,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就业服务平台,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税费减免、财政贴息和贷款担保政策,积极开发政府公益性岗位,引导区街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城市吸纳就业能力。落实好转移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资金,积极探索农民工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廉租房改革,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完善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完善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统筹机制,切实解决好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努力构建全方位社会救助体系。四是支持工资制度改革。今年7月1日起,推行统一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改革。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测算,留足财力,确保把好事办好。

第五,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大科技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强化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管理,农村教育在全面完成危房改造的基础上,按计划改造砖木结构校舍,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对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扶持力度,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继续加强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产品创新扶持政策,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资源整合力度,确保上半年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扫尾任务,进而完善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强化农村医务人员技能培训,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整体水平。三是加大城乡生态环境投入。鼓励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改善农村整体环境质量。加强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三废”处理无害化水平。加大环保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支持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减轻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第六,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提高理财水平。一是继续完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健全预算审核体系,落实好财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编制中期项目滚动预算;制定绩效预算编制规范,开展好绩效预算编制试点;进一步强化开发区预算编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市本级要抓好完善提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与一级预算单位的联网步伐,尽早实现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和支付申请的网上报送;县区要抓好深化和延伸,推行乡镇集中支付,抓好县级“零余额”清算试点工作。三是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和《唐山市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重点抓好公开招标和公共工程采购,采取定点采购、协议供货和部门采购等多种采购方式,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四是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认真核定执收执罚单位成本性支出,研究出台收支脱钩管理办法,切断部门利益驱动;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五是继续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扩大项目评价范围,开展好县区评价,强化考评工作导向功能,认真抓好绩效管理措施落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六是强化依法监督。围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努力做到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认真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处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8

县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刚结束,我们就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今天的会议旨在分析当前我县财政工作形势,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奋力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为“十一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刚才,昌水同志传达了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表彰奖励了2005年度财政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企业纳税大户,兑现了2005年财政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了今年的财政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同志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励,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财政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财政、培植财源增实力”的方针,狠抓收入征管,严控财政支出,落实“双保’责任,深化财政改革,年年超额完成了财政收支预算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十五”全县财政工作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最快。各级财税部门服从、服务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积极顺应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对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形势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使财政收入在政策性减收因素不断增多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01年至2005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17.2%,2005年达到6007万元,与“九五”末同口径相比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按老口径计算,累计完成1.27亿元,年均增长11.2%,2005年达到3425万元;按新口径计算,累计完成8461万元,年均增长9.1%,2005年达到2218万元。

二是争取专项资金最多。各级各部门紧跟国家投资导向和市场需求,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全力做好项目的考察、论证、包装和推介工作,争取专项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年来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亿元,专项资金1.4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4.6倍和2.6倍。

三是落实政策性支出最好。“十五”时期,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作为管好财、用好财的突破口,建立了“保稳定、保重点、保发展”的长效机制,既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和城镇低保对象的“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又保障了农业、科教、文卫、城建等重点支出的必要增长。2001年至2005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年均增长15.8%,2005年达到1.3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11%,其中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支出增长幅度较大;统筹使用各类财政专项资金2.1亿元,主要用于财政扶贫、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和交通设施建设、中小学学校危房改造、乡镇政权建设等公共事业,其中用于“三农”投入达到1.2亿元,是“九五”末2.5倍,有效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是财源建设实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按照“十五”时期确定的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设立“四项”基金,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使得以“一园三区”为骨干财源的工业经济逐渐形成,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05年,全县规模企业上交各类税金达361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0%,比“九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以烟叶、中药材生产和农副产品营销为主的群体财源有了长足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份额明显增加;整合国有资源资产的力度不断加大,科学开发利用存量财源的管理机制日趋规范。

五是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顺利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任务,全面取消了“三提留”、“五统筹”、屠宰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五项税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清理规范了乡村和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实行了“村账乡管”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深化工资统发制度改革,建立保工资长效机制。建立涉农物资财政直补机制,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有效的使用。不断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积极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新机制。

六是财政管理水平取得新成效。制定了《柞水县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等16个规范性制度和管理办法,提高了各级各部门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自觉性。组建了财政监督检查办公室,向乡镇和重点项目单位派驻财政监督员,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推行“阳光财政”。优化资产配置,规范资产处置程序,使国有资产稳中有增,2005年末全县国有资产首次突破2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财税干部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财税工作付出艰辛努力的各乡镇、各部门和全体财税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运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供给保障能力弱,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资金缺口大,硬性增支因素多,收支矛盾仍然尖锐;收入结构不尽合理,非税性收入和来自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一次性税收所占比重较大,收入稳定性较差;在支出上仍然摆脱不了“吃饭型财政”的局面;债务包袱沉重,财政历年来滚存赤字和巨大的政府性债务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化,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通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二、“十一五”时期全县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纵观“十一五”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我县财税工作仍然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一个多元化发展环境中。从机遇上看:一是国家继续实行扩大内需和“三奖一补”、“两保两挂”等积极财政政策,既给我县带来了直接利益,又为我县财政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将陕南确定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产业,此项战略决策与我县发展“三大产业”的思路完全一致,坚定了我们发展“三大产业”、拓展财政增收渠道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战略为我县壮大医药、矿产两大工业支柱,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将达16亿元,全县财政收入结构将快速优化,收入总量迅速扩张。三是随着西康铁路、西柞高速公路的建成,我县融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主动接受“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一带三区一镇”的特色旅游产业开发,必将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对财政贡献的份额将会提高。部级卫生县城进一步提高了柞水城市品位和对外开放的知明度,必将加快我县招商引资、壮大县域经济的步伐。从不利因素看: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所得税起征点,直接减少了我县财政收入;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完工下马,财政增收的难度将会加大;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政策增添了保平衡难度;由于我县财政自给率偏低,财政长期在捉襟见肘中运行,可安排使用的财政资金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时难以缓解。

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断,根据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和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将稳定增长到1.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4800万元,是“十五”末的2.2倍。为此,“十一五”时期全县财政工作要力求实现五个新突破。一是要把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财源、夯实财政基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优先培育三大主导产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源建设规划,狠抓措施的落实,力求使财源建设有新突破。二是各乡镇和财税部门要把组织收入作为大事来抓,牢固树立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的新理念,既不能有税不收使收入流失,又不能收“过头税”而影响投资环境。要及时研究分析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十一五”时期财政收入规模实现新突破。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实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新突破。四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从转变政府职能、满足公共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工作,建立起与公共财政要求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实现财政改革新突破。五是按照建立法治社会和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法规制度建设,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强化财政监管手段,加快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进程,自觉接受社会各届监督,实现依法理财新突破。

三、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奋力完成今年增收节支任务

今年全县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财税改革,调整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加强财政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目标任务是:完成财政总收入7000万元,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必须保证完成2700万元,增长21.7%。分其中国税必须完成收入550万元,地税必须完成1700万元,财政必须完成450万元。能否完成今年的财政收入任务,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我县能否实现在全市率先突破发展的奋斗目标。因此,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继续实行财政收入“四级”包抓责任制。刚才,县政府已与各乡镇和财税三局签订了今年的收入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和财税三局要迅速将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征收单位,夯实专管员责任,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征管考核奖励办法,调动各征管单位抓管理、促增收的积极性,促使财政收入均衡增长。各乡镇要按照税源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建立协护税网络,全面掌握重点纳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及时解决纳税企业与征收机关的矛盾。各企业、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要求,及时申报纳税,不得阻挠税务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确保主体税收月税月清不留尾欠。要以整顿矿山秩序为契机,加大对零散税源的稽查力度,建立矿山资源管理稽查体制,做到应收尽收。要认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擅自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和变相优惠政策行为,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要逐户清理,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增收的实效。监察、物价、财政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情况检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宽我县政府非税收入渠道,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二)狠抓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发展后劲。财源匮乏仍我县财政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财源为本的观念,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机制促动、资金激励等有效手段,努力建设一批新型财源,巩固一批骨干财源,扩大一批群体财源,形成经济和财政良性互动的局面。一是各经济主管部门和小岭、凤凰、下梁、石瓮、乾佑镇等乡镇要立足本职,全力扶持和培育医药、矿产两大工业支柱,着力打造六强企业,使以“一园三区”为载体的工业骨干财源真正成为支撑财政增收的“龙头”。二是各乡镇要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抓好群体财源。要以烟、药、果、畜和四个农民增收项目为重点,调特品种、调大规模、调优布局,形成一批主导财源。目前,正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群体财源的黄金季节,各乡镇和农口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集中领导和干部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和圈舍,开展技术服务,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确保今年中药材种植任务和畜牧业任务的完成。三是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等乡镇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一带三区一镇”旅游项目建设,拓宽旅游空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四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抓住中、省财政优先支持农村建设、科教文卫、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机遇,多渠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增强我县项目建设后劲。五是充分发挥产业引导、项目前期费和财源建设奖励基金的作用。刚才,大家也看到,县政府对上年度财源建设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了奖励,对企业纳税大户的老总也给予奖励,说明县委、县政府对财源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今年,县政府继续把财源建设列入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财源建设对财政的贡献份额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考核评比,对财源建设业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继续实行重奖,调动各级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

(三)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支出管理。今年全县可安排财力1.07亿元,比上年增加1066万元,增长11%。根据今年支出项目测算,需要资金1.39亿元,年初财力缺口近3200万元。针对这种现状,今年预算支出安排继续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和谐”的原则,首先是保证“双保”、“低保”及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各项政策的需要;其次是保证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和机关正常运转等“刚性”支出的需要;第三是继续加大对“三农”和产业发展的投入;第四是适度保证教育、科技、扶贫、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的必要增长;第五是适量偿还政府债务。为此,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借鉴政府办和公安局日常支出管理的先进经验,切实降低会议接待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车辆维修费等公务性开支。在日常支出管理中要把好四个关口,即:把好制度关口。各单位要根据财务准则和财经纪律的要求,认真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机关财务管理,克服依赖会计结算中心管理机关财务而忽视自身管理责任的思想,建立健全既符合实际又利于节约开支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以制度管财、管物。把好计划关口。各单位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把一切开支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部门预算之内,严格支出范围和标准,严禁举债或赊账购置物品。把好审批关口。严格执行单位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规范资金领用程序,做到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一分,不该报的账不报一分,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上。把好公开关口。各单位要定期向职工公开单位财务执行情况,接受职工咨询监督,广泛听取职工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四)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巩固和完善“村账乡管”、“乡财乡用县监管”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启用新科目编制2007年政府预算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定收、定支、定员、定额”的原则,将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纳入部门综合预算,逐步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加快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和收入征管体制建设,实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网络公示制度,做到政府非税收入公开、透明。推行土地出让金专户储备制度,对国有土地开发的前期费用实行定额预算管理,大型土地开发项目要实行政府采购,工程结束后要进行财务决算审计。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方针,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原则,对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取地方生态补偿资金。积极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要认真研究政府采购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领域,延伸政府采购监管层面。按照省、市的统一布署,财政、粮食、审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认真做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证按期完成任务。财税部门要积极顺应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税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改革。

(五)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建设柞水特色新农村。一是在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扩大财政对农民直补范围和数量,让更多的农民享受改革成果。二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建设新家园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四是完善农村“五保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五是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贫困大学生救助办法。六是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村级办公条件。七是加快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六)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按照“区分责任、逐级消化”的原则,加大政府债务清偿力度。对各级各部门历史遗留下来的往来款项,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通过清收债权逐步消化。对各级各部门借用财政资金的,坚决按照《柞水县清收财政借款暂行办法》的规定,逐项目逐单位予以清收。对各级各部门借用的世行资金、国债转贷资金,要按照“谁投放谁回收,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加大贷款回收力度,确保我县政府性债务的按期偿还。建立政府性债务动态报告制度,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压缩建设规模,严禁负债建设。实行乡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制止乡村发生新债务。紧紧抓住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良好机遇,建立争取资金的激励机制,力求从争取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逐年消化陈账。

(七)强化监督职能,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建立健全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办公室的作用,继续向重点项目和单位派驻财政监督员,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各类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财政政策的执行和政府性债务的监督检查,把财政监督的作用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的各个层面。适时向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派驻财务总监,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性资产,盘活存量资产,规范处置闲置资产。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对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和转移专项资金用途的行为,坚决严处,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四、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关键在领导,重在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高昂的工作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努力开创我县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和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把财政工作亲自拿在手上,精心安排,经常检查,及时协调解决财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财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财税三局要按照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超80%、四季度保全年的进度要求,把财税干部的工资、津贴与征收任务挂勾,实行旬评比、月考核、季兑现的办法,确保月月达到收入进度。各经济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入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分解生产任务,落实增收措施,促使企业达产达效。各执收执法部门要早动手、早安排,确保政府非税性收入计划的如期完成。

(二)强化工作督查。政府督查室要把财税工作列为政府督查督办的主要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地通报完成情况,对完成财政收入任务较好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扬,对收入达不到进度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组织、监察、人劳、审计、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干部职工工资、低保对象的“低保金”、构建和谐社会政策补助发放兑现情况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得以正确执行。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9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县财源建设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确定召开的,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回顾总结去年的财源建设工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我县面临的财政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财源建设工作任务。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在家的五大班子领导同志;各乡镇(办)党政一把手、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各乡镇(办)财税、国税、地税分局的正副局长、土管所长;县直各部门、县属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财政、税务、国土资源、建设、水务、环保部门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收费科室的负责人;三个办事处城区内村街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副县长刘东昌同志代表县政府传达高政发[]号《高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收费管理工作的意见》、高政发[]号《高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高政发[]号《高唐县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办)财政体制的意见》。、县政府与地税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环保局、建设局、国资办签订责任状。、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兰雨同志安排部署财源建设工作。、县委书记李伯平同志讲重要意见。

×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刘县长传达有关文件;

×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孙县长代表县政府与地税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环保局、建设局、国资办签订责任状;

×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孙县长安排部署财源建设工作;

×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李书记作重要讲话。

×

刚才,刘县长传达了县政府的有关文件,孙县长在回顾去年财源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年我县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并就如何搞好今年的财源建设工作讲了很重要的意见。孙县长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既具有现实性,符合高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符合我县围绕“三全”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鲁西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意见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李书记分析了我县面临的财政形势,提出了构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路。李书记对我县财政形势的分析,客观、全面、深刻、理性,既分析了我们的优势和潜力,也分析了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提出的构筑公共财政的思路,将是我县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南和纲领。请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两位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好这次财源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提四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将这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会后,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多形式、多媒体层层传达这次财源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李书记和孙县长的讲话及县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了解我县当前的财政形势及面临的繁重任务,使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感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形成全县上下人人了解财政,关心财政,支持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步伐

要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政府采购、财政集中支付、工程预决算审核、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将政府采购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延伸到乡镇。要积极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乡镇财务管理,按照孙县长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重新核定基数,重新划分收支范围,要建立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实行定向转移支付,以调动乡镇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从而壮大乡镇财政实力,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要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运营力度,要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和重组整合、产权改革两种形式,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国有资产有进有退的战略构想,加大对县级国有资产产权的改革力度,通过实施多元化投资优化国有股权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县级国有资产的运营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合理掌握收费尺度,加大征收力度,创造良好的收费环境

刚才,李书记、孙县长讲了,上级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县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要想保持我县财政收入的持续高效增长,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增加非税收入,提高非税收入在全县财政总收入中的份额。因此,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同时,今年县政府把收费工作作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县政府明确要求各执收部门要及时更新收费观念,加大征收力度,尤其是对税前列支、上交比例较小甚至不上交的收费项目,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行高限征收。但绝不允许搞“三乱”,要严格收费的依据、标准和程序。一是要继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乱设项目,搭车加码,不能超标准收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是按照规定项目标准收足收齐,不能欠收。三是实行“一口收费”,收费收入由各执收部门负责,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集中管理,由县政府按有关规定统一调配。各执收部门从现在开始,要抓住均衡收入不放,制定具体的增收措施,切实加大征收力度,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财政工作会议范文篇10

突出重点全力攻坚

确保圆满完成2005年财政工作任务

____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5月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的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4年财政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05年工作,认清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鼓劲加压,为圆满完成财政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去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年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部署,通力合作,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监督,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进一步抓好我县财政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是提前超额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财政工作的思路,依法治税管费,提升收入质量,财政收入进一步保持增长态势,2004年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4558万元,可比增长32.5%,增速居全市前列,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60万元,占调整任务的101.3%,可比增长11.7%,国地税和财政部门均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根据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需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较好地保证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支出,基本保证了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工作开展的资金需要,我县财政在支持民心工程建设、增加城镇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农村优抚人员等社会困难群体生活补助,进行弱势群体帮扶,以及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进一步深化了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落实了转移支付资金3279万元,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核减农业税1994万元,减幅达43.2%,人均减少39元,亩均减少29元;圆满完成粮食直补工作,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97万元,涉及全县274个行政村,人均补贴14元。政府采购行为更为规范,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共组织政府采购83次,实际结算550万元,节约资金80万元,节支率13%。集中支付,不断加大票据审核力度,严格执行直接支付工作规则,拒付不合理开支110万元,全年财政专户累计拨款4827万元。

四是财政监督效果进一步明显。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协同作战,对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了产权登记、年检、审计,对破产企业的资产处置及安置费发放情况以及乡、村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审计,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秩序。加强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加大财政票据管理力度,组织落实教育收费“一费制”,开展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检查,加大了源头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执收单位坐收坐支及“三乱”问题。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财税干部职工戮力同心、努力拚搏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财税工作,积极配合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理解和支持财政工作的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谢意!

二、认清财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虽然我县财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我县财政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财政增收基础不稳固,减收增支因素多,县乡财政困难,政府债务包袱沉重,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一)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严控土地、贷款和进口商品关税调整等因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制约。今年中央实行的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我县的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必将会放缓;再加上为适应入世的需要,国家对一些商品进口关税的降低调整,我县的汽车等支柱产业发展将会受到直接影响,产品市场和销售利润将会发生较大变化,从目前实际来看,几家汽车企业的效益下滑趋势已经有所显现。这些均增加了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地方可用财力面临较大挑战。

2、县域缺乏具有较强支撑力的企业群体,财源基础薄弱,致使财政增收缺乏稳固后源。首先是工业布局不尽合理,立县大项目少,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较强竞争力,工业呈现长城公司一花独秀的局面,如2004年纳税9347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1.5%。农业结构单一,畜牧业比重偏低,农业生产的只是初级产品,产品品质、附加值较低,仅有的几家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业经济对县财政的贡献度很小。

3、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地方财力。2004年我们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但县级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全年财政总收入超收3259万元,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超收112万元,县级可用财力紧张状况仍未能得到缓解。分税种收入完成不平衡,消费税作为中央级收入,2004年全年完成1799万元,超收1339万元,而地方收入的其他工商税短收,减少县级可用财力。

4、出口退税、农业税减免、招商引资和扶助弱势群体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也给地方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初步测算将减少财政收入2000万元左右,加之去年破产企业资产变现等一次性收入比重偏高,因此,完成今年财政收入任务压力不小。

(二)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压力。

1、财政供养人员多,行政成本高。目前,全县财政供养人员12000多人,特别是一些执法执纪部门,自支人员过多,人员工资、医疗保险、增资政策出台、党政机关运转经费等必保支出,造成资金调度困难。2004年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35亿元,同比增长27.9%,基金支出1345万元,同比增长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每月入库资金不足以发放当月工资,缺口达500万元。虽然通过积极调度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但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状况。从今年1月起,全面落实国办发〔2001〕14号文人均增资百元政策,需1600万元,需要增加5000万税收才能保障。有些单位还要盖办公楼,更换车辆,大都负债而行,县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2、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消化债务、文明生态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支出,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压力。

2004年,安排税收1.7亿元,县级分成5000万元,农业税3000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收入为8000多万元,加上上级补贴、专项转移支付8000多万元,全县可用财力1.7个亿左右,其中人头费1.3个多亿,公用经费1500多万元,只剩不足2000万元,用于各项必备支出。我们过去搞的一些建设成果,基本上是靠欠款和压缩专项支出,可以说建设资金微乎其微。

目前,县乡财政历史包袱沉重,现在已进入还债高峰期,每年都需要挤出一定的财政收入来偿还历年的债务,县级有效财力将受到极大影响。县乡债务负担达2.08亿元,县财政直接债务负担2647万元(银行贷款395万元、兑付基金会存款向市财政转贷948万元、世行贷款174万元、支出挂账275万元、欠发公教人员剩余津贴855万元),县直有关部门拖欠工程款和借贷款等14707万元,乡镇财政债务负担3468万元。尽管如此,还有教育、卫生、交通、城建等急需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等米下锅”,进一步增加了县财政的困难程度。

(三)国资监管存在漏洞,财经秩序有待加强,涉财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监管任务艰巨。

从2004年审计工作和日常监督检查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尤为值得重视。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还存在着随意处置土地、房产、物资等国有资产的行为和财务收支不符等现象。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存在随意挪用公款、坐收坐支、截留挪用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行为,还存在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问题和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不合规票据入账的问题,有的单位招待费、公务用车以及其它维护运转的费用远远超出正常标准,甚至有的单位不写请示,不打报告随意处置车辆,靠借贷来购置大宗物品等;去年处理的几名领导干部,有部门领导,有股级干部,还有村干部,几乎全是涉财违法违纪行为。

对粮食系统的清产核资审计发现,各库站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亏库情况,仅2003年底的统计数字,11个库站亏库金额就高达200多万元。对破产企业财务审计发现,存在个别主管部门领导私吞职工安置费数万元的违法行为和安置费发放过程中不合理开支等问题。对教育系统财务审计发现,教育中心、中学大都存在代收费不入账、自立项目和自定标准乱收费、收费不开票等问题,甚至个别单位有私吞公款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我们监管还不到位,还有漏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尽管我们有多项财经制度约束,但落实的还不够好、不够实,出了问题再亡羊补牢这样后患无穷。所以在2005年伊始,我们开这个会,目的之一就是要从开始就严格标准从制度落实、日常工作就严格起来,务必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则止,坚决避免随意花公家钱、胆大妄为的现象,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这也是为了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为干部健康成长的需要,发现苗头问题,即时处理整改,完善提高,避免酿成大祸,很有必要。尽管我们在多种场合再三强调,但毕竟有少数人仍心存侥幸,人们常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全国、省、市相继召开廉政会议,就反腐倡廉、加强财经秩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加大了惩防力度,这要求我们勿当儿戏,勿敷衍塞责,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遵守制度,落实责任,确保政策措施到位,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有些是个别单位、个别人私心作怪,弄虚作假,贪污腐败;有些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是历史形成的,也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我县财经领域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干部是禁的起考验的,所以大家应辩证看待。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今天用大篇幅讲了许多问题,主要就是想引起大家警觉,通过分析问题,照准症结,制定对策,促进财政工作健康运行。

此外,财政改革运行状况有待加强。我县有些财政改革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如在落实“收支两条线”政策方面,对大多数收费项目仍实行“收支挂钩”,收取的资金大部分返还给原收费单位使用。部门预算制度虽已全面推开,但预算不够细化,追加预算较多的问题仍程度不同的存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方面,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致使政府采购规模小,效益不够明显等等。通过揭露问题、提出对策来促进深化改革,这应作为财政监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善于运用审计获取的详实资料与改革的目标相比较,衡量改革运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及其原因,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有说服力的审计报告,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前进中的各种困难,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作好打硬仗、攻难关的思想准备,发扬迎难而上、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全力抓好今后的财政工作。

三、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圆满完成财政工作任务目标

针对当前财政经济工作形势,确定全县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省委六届六次全会、中央、省、市的经济、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增收节支不放松,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财政监管,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察力度,通过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技术手段,努力提高财政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确保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为推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做出贡献。

2005年的财政预算安排已由县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批准。

全县安排财政总收入2.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298万元,其中国税部门1.2亿元,地税部门9000万元,养老金1250万元,财政部门4858万元。

2005年按收入计划测算县级可用财力为20209万元,安排当年财政支出20209万元,同比增长18.8%。人员经费安排14167万元,同比增长7.6%,主要是考虑公务员正常滚动增资和全部兑现国办发[2001]14号文增资政策。公用经费安排1691万元,同比15.7%。专项支出安排4351万元,同比增长82.1%,主要是增加了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偿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

这样安排,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政策和我县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税收收入的贡献度,并体现出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基本上能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支出的需要。

当前,我县财政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我国自去年起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我县以积极的、有作为的态度,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注重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将有力地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同时,随着国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三奖一补”政策出台,我县财政困难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预计200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财政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在今后工作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收入工作

收入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千方百计促增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要强化税源调查。建立税源台账,及时掌握税源发展动态,特别要抓好县域内六大支柱行业和长城、大等重点企业的调查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问效,扫除征收死角,提高税收征缴率和入库率。要强化收入分析,及时掌握本县和周边县市的税收收入进度,做好数据的分析和比较。特别要注重经济发展数据与税收收入增长不同步,甚至出现较大反差的状况,加强调研,查找原因,及时堵塞税款征收漏洞。

二是要加强税收征管。要坚持依法治税,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要搞好协作配合,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政策,全面清缴各种欠税。要强化监管机制,坚持以查促管,加大对偷税、逃税、漏税的打击力度。要继续完善纳税申报制度,严格退税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税收流失。要加强行政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的征收管理,完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罚没物品拍卖收入等管理办法,严格按规定纳入预算,实行规范化管理。

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纯地方可用税种的征收:1、今年要继续按照上级部署做好农业税征收和减免工作,特别要注意深挖税收潜力,加强对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据了解这“两税”在大中城市和周边县市已成为常规税种纳入收入计划,目前在我县还是税收工作的薄弱点。据初步测算尚有近千万元的潜力可挖掘,并且这全是地方财力。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今年的一项硬性工作已做出安排,希望各有关部门要和县里统一思想认识,提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按照县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开展好摸底调查和数据测算,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足额征收到位。

2、要抓好零散税的征收,3月初县里已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下发了征收通知,今年县里研究实行全额返还政策用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各乡镇要利用好优惠政策,抓住机遇,强化依法征管举措,要注意严格遵守纪律,只能按标准任务收,不能多收,坚决禁止违法施政,要力争完成任务,尽而增加自己可用财力。

三是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税务部门还要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努力增加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非税收入的比重,强化地方财政收入中主体支撑税种的征收,使财政增收与可用财力增长同步,尽可能的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地方多做贡献。

四是广辟收入渠道。要建立项目库,多跑善争,借力发展。目前,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部、省两级,谁的项目好,谁的环境好,谁的力度大,谁就能够争取到专项资金。在这方面,财政部门做得很好,上下关系密切,争取的资金一年比一年多,弥补了我县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各部门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特别是农林、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加大跑部进厅工作力度,及时掌握部、省的专项资金投向信息,结合实际谋划好项目,沟通好感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增强地方财政调控能力,争取每年都能为老百姓办成几件看得见、感受到的大事、实事,体现执政为民。

(二)严格控制支出

我县目前整体财政实力还较弱,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人均水平处于全市中下游,同时,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压力会越来越大,收支矛盾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节俭理财的思想,强化依法理财,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务管理秩序,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整合财力办大事。要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硬化预算约束,禁止部门追加经常化。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区别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顺序。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收支行为,搞基建、大项购置等必须报县政府研究决定。要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建办公楼,大力压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遏制花钱相互攀比、办事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要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通过编制财政综合预算,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加大对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力度,对于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设立“小金库”的,要严肃查处,维护财经制度的严肃性。

去年有几个部门写请示,要求减免政府调控金,追加经费。考虑到全县财政形势严峻性和财经制度的严肃性,经政府研究没有批准,希望这些部门能够正确认识。今天我向大家说明,今后除预算安排的经费,如没有重大紧急情况,其它的一律不予考虑。刚才,我已讲到县里没有多少可用财力,所以各部门不要总抱有这种思想,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县里这个层次上,而要把视野放宽,放到向上级向国家、省、市争取资金上。

二是深化集中支付改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扩大范围,向乡镇延伸。在大宗购置和专项支出上,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要抓规范、上规模、强监管,凡属政府采购目录规定范围内的一切采购商品,必须通过县财政局采购办办理。要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要严格预算约束,控制随意追加预算问题,通过严格程序,严格审查,规范报批,防止部门间相互攀比和追加预算经常化。

三是大力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促进基层执政能力建设。全市财政会议已明确指出,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实行由县财政统一管理其财政收支的办法;对一般乡镇,原则上都要大力推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在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等管理方式。这是趋势,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去年年底,针对乡村财务问题,财政局已发文做出明确规定,在全县要深入实施村财乡管制度,各乡镇要积极负责的开展好此项工作,为深化改革打好基础。

此外,要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省政府在今年初下发通知中规定,市对县的激励性财政体制(四税收入超收全返)延长至2007年,在此基础上,财政等有关部门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这一体制。还要根据财政部确定的“三奖一补”政策,全面、真实、准确地核实财政供养人数、基本支出标准、可支配财力等相关基础数据,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力争获取补贴资格。

(三)加强财政监管

深化财政监督改革,化解财政风险。财政监督要跟着政策走,跟着改革走,跟着资金走。要实行全过程监督,将监督延伸到预算编制、收入解缴、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县政府已制定了《关于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资产台账,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对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擅自进行处置,比如更换汽车,出售房产等大件物品,单位负责人不能擅打主意,自作主张。如确需处置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报县政府审批。这是纪律,也是一名领导干部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这里说明一点,再发现违反规定私自处置国有资产的,决不姑息迁就,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加强财务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抓好落实。把本单位收支全部纳入财会机构统一管理,其中:各项收费罚款、上级部门拨入的专项经费、有关单位交纳的抵押金、保证金等必须按规定交入财政专户。内部职能科室不准经管财务。各单位要结合县里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和财会人员要珍视自己的岗位,认真遵守制度,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要用制度约束自己和他人,当好家理好财,做国有资产的捍卫者,这是高压线不能碰。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各部门、各乡镇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把政务公开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办理行政事项,要以公开为原则,能够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要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更加通畅。推进政务公开,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学校、医院和供电、供水、供热、环保、城建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特别要严格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全面实行“一费制”,坚决制止重点学校与招生挂钩的乱收费。要严格管理药品价格和医疗检查收费,切实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下决心控编减员。财政、人劳、编制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的核查工作,坚决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前不久,中央、省、市相继召开关于严控编制的会议,特别是1月份,中央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出台了对乡镇编制的清理文件,对严格编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态度。全省3年内要压减20万在编人员,市里下达我县压减1300名财政供养人员,县里已经研究,正按计划推进,希望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前做出安排。

今天,再次强调,对未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擅自进人、超编进人,以及采用不正当手段将差额单位人员调入全额单位的,坚决停止对所调人员的财政供给,并将所调人员退回原单位。特别是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在编的6500多人,包括退休在内达7500多人,占全县财政开支的67%,更应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据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现象还尤为值得注意,有的人事关系在教育系统,开一份工资,而人却在另一个单位又开一份,尽管有的把工资拿出全部或部分交关系所在学校或中心,但毕竟占了全县的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学校或中心暗箱操作,小范围得利,属于变相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对此,教育系统必须在加强监控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清理整治力度,教育引导基层单位杜绝此类现象。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进一步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管理,切实加强对人员变动情况的监控,堵塞支出漏洞。

认真对待债权债务。上面已讲到,目前我县各级负债非常沉重。去年,县里就给有关部门打招呼,没有经过县政府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债务。但是,个别单位还没有提起重视,还在试图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的借款。今天,我再次重申,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控制新债的发生,不准擅自向金融部门贷款,向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集资。这是纪律,必须遵守。对有令不行,擅自举债的,一切后果由举债人自行承担,并且还要对有关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对历史性债务,要摸清底数,按照“谁借款,谁归还,谁收益,谁还款”的原则,分清责任主体,落实偿债责任。要树立“减债就是政绩”的观念,克服发展靠借钱,政绩靠举债,前人举债,后人还债,新官不理旧债等短期行为。每年要从机动财力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偿债准备金,逐步消化债务。要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不能不顾财政承受能力,盲目举债,增加财政风险。在这方面,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给政府出主意,当参谋,想办法,解难题。

四、强化监管举措,确保财政工作健康运行

明确监督责任,增强监督合力。财政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审计、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做好监督工作。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抓好对预算编制的审核监督和对预算执行过程的重点监督;税务部门主要负责抓好对纳税义务人执行税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进行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纪执法,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监察部门要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保证政令畅通,同时,做好收支两条线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涉财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和乡镇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报告情况。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进工作。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主要负责抓好对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执行和财务收支行为的监督,并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负直接监督责任。

改进监督形式,提高监督效果。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策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收支管理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监督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而随之调整。一是由局部监督向全面监督转变。财政监督的重点要在以往重收入监督转向收支监督并重,并逐步加大对支出管理的监督。同时,要适应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将监督延伸到收支预算编制、收入解缴、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财政监督要把监督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财政管理过程中,突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财政监督特点,通过监督关口前移,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由重点监督向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转变。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重点监督工作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监督工作。特别是财政部门要把对各部门收支预算管理的日常监督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加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员之家版权所有

创新监督管理,加强支出监控。一是继续搞好会计委派试点制度。目前,我县选择个别部门进行了会计委派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县财政局和所派驻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公开制度。国家、省、市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非常重视,特别是省财政厅专门召开了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此,我们要明确将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有关的政策依据、资金来源、投资方向、项目确定、项目金额、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等信息,以及项目审核、管理、执行的责任人及其责任,通过不同方式逐步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备好资料,做好迎接上级检查的准备。三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责任追究力度。因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违法违纪等造成政府投资重大损失和腐败问题的,要追究责任。特别是交通、城建、教育等重点部门切实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减少腐败。四是实行对下督察制度。县财政部门要对部门和乡镇实行督察制度,重点督察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五是实行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各部门要结合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执行及履行本部门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依法加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去年底,国务院颁发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为加强财政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对财政违法行为规定得十分具体,处罚和处分裁量明确,尤其是加大了对违法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具有广泛的约束性和很强的操作性。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特别是财会人员要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强化依法监督意识,履行应尽职责。财政资金在哪里分配,在哪里执行,财政部门就要进行相应的审核、管理和监督;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一个环节直接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加强监督,追究责任,有效地遏制各种财政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县里决定,今年要以《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实施为契机,开展一次对国有资产和财务管理以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清理整顿活动,希望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安排好本单位的工作。

切实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财税、财会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财税、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财税工作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学习,勤于研究、乐于思考,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搞好财政服务,塑造廉洁、务实、勤奋、高效的良好形象。全县财税、财会工作人员必须在自觉强化思想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等方面知识,端正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为民理财”意识;要熟悉和掌握财政政策,真正做到运用自如,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做好生财、聚财、用财工作;要善于从全局出发,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财政工作问题,为领导决策做好服务;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认真执行各项财经纪律,避免“灯下黑”,杜绝贪污腐败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