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2:31:17

财政扶持

财政扶持范文篇1

1.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农政策扶持

在我国农业进人新阶段之后,我们应该本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原则,改进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我们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考虑到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农村发展的需要,今后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是: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两个“反哺”的原则,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体现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的倾斜。

3.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的投资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也要从基础抓起。在现阶段,结合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情况,财政支农在坚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的交通、水电、文化、卫生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资,以降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成本,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要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保护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力度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的差异,各地区农业生产状况不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于经济的发展显然具有比较优势。相对来说,欠发达地区不是没有资源优势,就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同时,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制于原有的经济基础,欠发达地区要赶上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总量规模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必须以高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上要区别对待,实现地区间农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以实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5.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中的事权范围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中的事权范围是确保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和及时足额到位的前提条件。根据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结合农业财政投入的特点,各级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范围应各有侧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农业投人中的事权范围,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制度,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把财政支农资金用到实处。

6.发挥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导向功能,拉动社会资金投入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是各国政府投资和保护的重点产业,但并不是对农业的全部投入都属于公共财政的范围,都要由国家来投资。尽管我国已经进入支持、保护农业的新阶段,但不意味着农村全部公共事业都由国家和政府揽起,不能把建设新农村理解为由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运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直接增加农业投入,还在于吸引和带动全社会的农业投入。要注意调整和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农业基础性投人,为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农业投资给予优惠和奖励,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7.大力推进农村税费、农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福利

农民负担问题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产生活条件息息相关。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除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负担沉重。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摊派和集资项目,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有富余的资金改善生活条件。选择适当时机,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在不改变农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其经营权,让农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这对于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都具有现实意义。

8.构建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原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和扶持非常少,我国的农险法律建设滞后、核算办法、税费扶持等政策不配套的状况没有扭转。在我国,农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其他方面同商业性保险一样,国家尚无配套政策予以扶持。这就造成了仅仅依靠商业性保险机构独立经营农业保险,而我国政府补贴和扶持缺位的情况。

我国虽然已于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但这只是一部规范商业保险的主要法律,并不适用于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也并未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尽早出台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应明确规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性和非商业性特征、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等;规范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管理原则、政府支持方式等,并用存款比例、负债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经济指标调控其运行;《农业保险法》中还应对政府行为予以约束,对政府的作用和农民的参与方式进行规范,避免由于地方政府的随意性或财政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由于我国农民收人低和保险意识差,因此由政府成立专业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是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的。政府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采取强制保险,并享有免税待遇。除了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还应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突破单一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

通过再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地分散农业风险。也可允许其他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再保险业务,超额赔付部分由政府负担,减少原保险经营者的风险。

虽然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损失的补偿方式,农业保险已经逐步为部分农户所接受,但在大部分地区,农业保险的意义还远没有被农村居民所认识。农民的保险意识还非常浅薄,对农业保险的作用还心存疑惑,农民不信任又不适应交钱让社会来保护自己。信任危机和缺乏互助互济的风气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至关重要。

财政扶持范文篇2

一、光伏产业高端化项目贴息范围和标准

1、年实际生产能力达1000吨(含)以上的多晶硅项目。年实际生产能力达1000吨,项目竣工投产后,县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新增年实际生产能力100吨,再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100万元。

2、年实际生产能力达25兆瓦(含)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片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按年实际生产能力25兆瓦,县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2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新增年实际生产能力25兆瓦,再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200万元。

3、年实际生产能力达25兆瓦(含)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按年实际生产能力25兆瓦,县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3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新增年实际生产能力25兆瓦,再给予企业一次性项目贴息300万元。

二、光伏产业高端化项目贴息条件和程序

1、对符合第一条规定的项目竣工验收、投产后,企业应向县财政、经贸部门提出项目贴息书面申请,并附送县工业项目决策咨询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的项目竣工通过验收文件、项目贴息申请表、企业及项目简介等相关材料。

2、县财政、经贸部门对企业申报项目贴息材料进行审核,提出书面意见,报县政府审定。

三、附则

财政扶持范文篇3

一、国外财政对农村金融扶植政策的借鉴

各国把合作金融作为农业金融制度的基础

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实,合作经济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发展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金融的参加者多是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阶层,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明确信用社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

信贷决策以基层信用社为主,资金清算以上层信用社为主。最基层的信用社是信贷决策的主体,上一层次的合作银行或联合社不进行干预,中心合作银行或中间层次的合作银行则发挥“信用社的信用社”作用,为基层信用社提供资金清算和融资服务,主要是解决“小”信用社普遍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单个信用社法人主体没有像大商业银行一样庞大的分支机构,缺乏自己的结算网络,业务受到限制;二是单个信用社规模小,假如备付金过多,影响信用社的盈利水平;备付金过少,轻易发生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这样,基层信用社和上一层次的信用社就形成了有效的业务合作关系。

财政扶植农村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成为重要通道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和措施。由于财政的力量是有限的,各国政府制定农业金融法规,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对公营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治理和监督,并通过他们贯彻农村金融政策。同时,为了保障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政府的银行,也有私人银行、农村信贷协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有非正式金融组织。政府通过税收、补贴、担雹基金、信贷政策和利率等手段进行调控,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的资金总量,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现代化。

各国政府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其目的是以农村金融为渠道,把财政的补偿输导给农村经济。通常采取的方法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提供担保等等。例如,财政贴息后,银行执行低利率的政策,目的是降低农业发展的融资成本。那些坚持合作金融组织基本特点和性质的国家仍然维持了对合作金融组织的优惠扶持政策。为了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国政府还对那些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银行直接给予财政资助和补贴,并随着贷款的增加,补贴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1.美国信用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待遇

美国只有3%的农业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与其高度发达的农村金融制度分不开的。美国拥有强大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是政府对农业保护度极强的国家,粮食生产过剩在美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为了保护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农利益,美国政府一方面在粮食压库和销路不畅时,就组织农民休耕和粮食出口,由政府出资补贴农民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金融制度对农业进行间接补贴。

美国的信用社是发放个人贷款,向社员非凡是同一个公司的雇员提供消费信贷的非盈利性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法规放宽,答应信用社提供类似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一样的金融服务。联邦注册的信用社能够发放信用卡和住房抵押信贷。许多信用社也提供生息的结算账户。信用社免除联邦和州的税收,能够高于市场利率吸收存款,并低于市场利率发放贷款。1984年对信用社会员资格的治理放松了,答应吸纳新的会员,并通过缴纳股金增加信用社的营运资金。目前美国拥有信用社11000多个,有社员7600多万人,约占美国人口的1/3。自愿入社的人只要填一份表格,交5美元股金,即可成为信用社的社员,享有存贷款、获利分红和选举的权利。

美国合作金融的核心是把非盈利性作为其发展的基本宗旨,其主要目的为通过传授金融知识,帮助无力获得商业银行的正规金融服务的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培育良好的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合作和经济发展。美国的第一家信用社是1909年成立的圣玛丽教区居民信用社。由于当时正规的商业银行既不愿意接受小额存款,又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这些“小存款人和小借款人”就自发地联合起来,以互助合作精神为宗旨,吸纳社员的存款,服务对象主要是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为这部分非凡群体提供小额消费性贷款。美国信用社对社员有一个基本要求——共同联合要求,规定信用社必须建立在某种共同联合关系的基础上,例如,同属一个雇主,同属一个组织,同属一个社区。美国信用社的注重力主要集中在为社员提供各种便捷廉价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其他商业银行所不愿或无法提供的,目的是互助合作,改善社员生活,促进社区发展。关于是否保留信用社特点的问题,在美国有很大争议。1998年4月美国众议院以411比8票通过HRll51法案,答应信用社接收新会员,维护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和会员扩展计划。

美国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法规体系。最主要的法律是1934年通过的《联邦信用社法案》,法律规定了联邦信用社治理局的职能与作用、信用社股份保险以及中心流动性安排等具体内容,信用社治理局1998年修订的《准则与规章》对信用社的具体运作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1937年美国国会决定信用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待遇,并在《联邦信用社法案》中作了明确规定。后来当此项政策受到银行业的普遍反对时,国会多次审查信用社的免税资格,以“信用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合作互助组织,其收入均用于帮助社员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社区的协调与发展,因此它的收入不构成利润”为由,也就可以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美国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其社员的储蓄性股份,作为一种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由储备、公积金和未分配的盈余这三部分组成,不包括储蓄性股份。社员存放在信用社的资金在名义上仍被称为“股份”,所以社员来自股份的收益也就称为“红利”,而不是“利息”,从而得以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这两大免税特点使信用社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金融机构,而社员规模的不断庞大又进一步增强了信用社的政治影响力,使信用社在与商业银行关于税收待遇的长期斗争中,能避免储蓄与贷款协会及储蓄银行的结局,而始终保持着它的税收优惠。

2.法国通过贴息贷款扶植农业

法国对符合政府政策要求及国家发展规划的贷款项目,都实行低息优惠政策。向农业经营者直接发放贴息贷款,鼓励农业经营者积极向农业投资,而优惠贷款利息与金融市场利率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是法国惟一一家享受政府贴息的银行。贴息资金,一直固定由农业部从政府拨给的农业年度预算中统一支付给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贴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借款者的利息负担,很受农业经营者的欢迎。此外,也增强了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竞争能力,扩大了信贷业务,提高了收益。贴息贷款,在期限上只限于中、长期贷款,在放款用途上,主要用于生产开支和生产设备投资,在行业上主要是对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农村市镇小手工业等放款及住房放款。贴息放款的用途、期限和数量均由农业部按信贷原则确定,具体放款办法则由银行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该行放款章程确定。每年的放款指标由总行逐级分配给省行及基层行,至于贷给谁、贷多少、贷款期限长短、贴息期限长短、贴息幅度大小,则由经办行自主确定。贴息贷款并非整个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而只是在一定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比如,购买土地的贴息放款,对年轻农民的贷款期限最长为25年,享受贴息期限10年,对一般农户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7年;对扩大经营的农场主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只有5年。

二、建立以农信为载体、扶持三农的通道

“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只由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政策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扭曲的财政政策将减少社会的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建立财政政策补偿金融、金融扶植农村经济的渠道,就是国家把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和保护政策,更多地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扶植和补贴,改善金融业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反抗风险的能力和信用创造功能,发挥对经济的亲和力和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组织和调节能力,并把对金融的补贴,以降低利率、改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等方式,输导给需要扶植的农村经济部门,达到反哺农村经济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补贴金融,间接补贴农业的方式。

补偿金融优化财政补农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给予金融机构的补偿,同样的财政资金,效用是不同的。财政补偿银行,银行支持经济的方式,其目的是财政能够利用较少的补贴支出推动数倍的农业贷款的投入。下面举两个例子:

一种是财政直接投资与间接补偿的效用比较。例如,有5个农业项目,需要投资的资金总额都是100万元,共需500万元。由于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前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贷款利息,商业银行因现金流量不足“不情愿”贷款。假如财政资金只有100万元,由财政单独用于直接投资,只能投资其中一个项目。现在财政用100万元分别对5个农业项目进行贴息,则商业银行看到收回利息和本金有了保障,愿意给这5个农业项目分别贷款100万元,那么5个项目共500万元的筹资完成了。

另一种是对金融机构补贴的效果。假设某县有10家农村信用社,其中5家亏损,原因是存款都只有800万元,均达不到盈亏点最低存款1000万元的限额。在无人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只有把5家农村信用社全部撤销,以降低金融风险,则该县农村信用社可能减少存款4000万元。现在通过减免农村信用社税收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下降,盈亏点降到了存款800万元的水平,这5家农村信用社能够盈亏持平了,可以继续营业。那么该县就有了这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

以上举例省略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可以说明利息补贴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意愿、改善贷款条件,从而增加信贷资金供给;减免税收,有利于降低银行营业费用、扶植偏远和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增加信贷资金供给的效果。

财政多渠道支持金融实现对弱势农业的扶植

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可以采取以下财政对金融的补偿渠道,以恢复和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功能,并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贷款意愿。

1.适当的税收补贴

1996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财务治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把城乡信用社当作城镇集体企业来对待,征收所得税、营业税和其他各种税赋的规定对农村信用社是不公平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益法人与非公益法人不分的继续,是把合作制等同于集体制错误观念的继续。应该借鉴国外发展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对合作金融必须明确其为公益法人,非纳税团体,免征税赋。可行的方式有:给予支农贷款税收政策优惠,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牺牲的利润和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补偿;根据农村信用社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作金融组织的特点,加之其服务的对象与部门本身需要政策补贴,信用社应当免除营业税,减免或降低所得税税率,或返还所得税;农村信用社存款作为社员存款,视同股金,免缴利息税,减少农民的税收负担,增强信用社的竞争力。

2.合理的收入补偿

目前农业投入机制的致命弱点之一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通常是投入高、产出低,这与农业的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特征密切相关。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农业的自我积累功能低下,积累效益差,造成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遭到打击。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乏,尽管有政策约束,也轻易造成资金对农业的假投入,虽然统计在农贷科目中,实际上投入到其他方面。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维护农村资金的完整性,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有效性,降低投资的风险,使有些项目投资的回率能够基本达到全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吸引商业银行直接投资。建立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例如,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激励机制,主要是国家对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而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的农业金融部门给予必要的奖励,从利益上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有效供给;建立贷款项目的配套机制,中心和地方财政安排一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和资金配套,降低单独由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的项目风险;对农村信用社历年垫付的保值补贴利息支出给予补偿;?砸恍┟飨源姓咝苑銎豆δ艿拇睿缍ê侠淼恼咝钥魉鹂占洌湔咝钥魉鹩刹普Σ埂6岳仙俦咔畹厍呐┐逍庞蒙纾┟袢肥敌枰执锊坏焦婺Pб娴木魉穑捎傻胤讲普植梗?6)财政补贴除了补贴金融机构外,还要继续运用财政补贴杠杆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控和治理,对边远地区、山区等实行特定的补贴政策,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环境。

3.贷款利息补贴和免缴存款利息税

存贷款利率是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政府通过干预利率的结构,把它作为征税和作为补贴的一种途径。如存款利率的补贴,在金融机构储蓄短缺的情况下,对储蓄补贴有利于增加储蓄总量,“使储蓄可以从现金窖藏中提取出来”;存款利息税的免税;对贷款利率的补贴等等。这样,利率由金融手段转变为财政金融综合手段。

商业银行支农贷款的利率安排比法定利率低一些;农村信用社可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降低贷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降低融资成本,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减负的目的。给予信用社财政政策优惠的目的,不是提高信用社的利润率,而是通过降低融资费用,从而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反哺农村经济,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

存款利息税是利用利率环节征税的一种形式。我国征收存款利息税,在农村刺激消费的正效应不够明显,反而带来抑制农村经济的负效应。由于农民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就是存款和现金,其他方面的投资农民得不到,征收利息税不会发生投资的转移,等于增加了财政预算收入,减少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同时抵消了贷款利率补贴的作用。免缴利息税可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作为扶植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巩义、新密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过程中采取了利息税由当地政府代缴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剥离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

下决心解决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历史等因素形成的当前信用社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补偿其为农村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鉴于财政有困难,可首先解决有支付风险的信用社。第一步,农村信用社在账务方面把与农行分家前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第二步,由省一级政府成立地方性的金融资产治理公司,收购农村信用社剥离的不良资产。其中,财政部门收购资金的来源:一是把从金融机构取得的税收,返还给农村信用社,作为收购资金的一部分;二是从财政支出中切出一块专项资金;三是经中心政府批准发行地方财政债券;四是直接向中心财政借款。第三步,把不良资产的清理责任按属地划分落实给各级政府,清理收回的现金作为当地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

5.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地方政府牵头,在县和乡一级,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信贷担保基金,其余可在当地企业中募集,作为以工补农的渠道。盈利的信用社可把部分盈利用于认购担保基金。担保难问题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农民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

通过金融渠道,把对金融的补偿转变为以间接补偿方式为主的对农业的补偿,由经济主体对国家政策的被动依靠,转变为市场主体能够清醒地判定和把握市场规律,自主做出经营决策,主动进行投资选择,这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共中心政研室赴美农业考察组.美国的农场主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1998,.

张贵乐.合作金融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

财政扶持范文篇4

一、国外财政对农村金融扶植政策的借鉴

(一)各国把合作金融作为农业金融制度的基础

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合作经济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发展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金融的参加者多是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阶层,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明确信用社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

信贷决策以基层信用社为主,资金清算以上层信用社为主。最基层的信用社是信贷决策的主体,上一层次的合作银行或联合社不进行干预,中央合作银行或中间层次的合作银行则发挥“信用社的信用社”作用,为基层信用社提供资金清算和融资服务,主要是解决“小”信用社普遍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单个信用社法人主体没有像大商业银行一样庞大的分支机构,缺乏自己的结算网络,业务受到限制;二是单个信用社规模小,如果备付金过多,影响信用社的盈利水平;备付金过少,容易发生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这样,基层信用社和上一层次的信用社就形成了有效的业务合作关系。

(二)财政扶植农村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成为重要通道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和措施。由于财政的力量是有限的,各国政府制定农业金融法规,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对公营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并通过他们贯彻农村金融政策。同时,为了保障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政府的银行,也有私人银行、农村信贷协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有非正式金融组织。政府通过税收、补贴、担雹基金、信贷政策和利率等手段进行调控,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的资金总量,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现代化。

各国政府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其目的是以农村金融为渠道,把财政的补偿输导给农村经济。通常采取的方法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提供担保等等。例如,财政贴息后,银行执行低利率的政策,目的是降低农业发展的融资成本。那些坚持合作金融组织基本特点和性质的国家仍然维持了对合作金融组织的优惠扶持政策。为了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国政府还对那些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银行直接给予财政资助和补贴,并随着贷款的增加,补贴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1.美国信用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待遇

美国只有3%的农业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与其高度发达的农村金融制度分不开的。美国拥有强大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是政府对农业保护度极强的国家,粮食生产过剩在美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为了保护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农利益,美国政府一方面在粮食压库和销路不畅时,就组织农民休耕和粮食出口,由政府出资补贴农民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的金融制度对农业进行间接补贴。

美国的信用社是发放个人贷款,向社员特别是同一个公司的雇员提供消费信贷的非盈利性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法规放宽,允许信用社提供类似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一样的金融服务。联邦注册的信用社能够发放信用卡和住房抵押信贷。许多信用社也提供生息的结算账户(ShareDraftAccount)。信用社免除联邦和州的税收,能够高于市场利率吸收存款,并低于市场利率发放贷款。1984年对信用社会员资格的管理放松了,允许吸纳新的会员,并通过缴纳股金增加信用社的营运资金。目前美国拥有信用社11000多个,有社员7600多万人,约占美国人口的1/3。自愿入社的人只要填一份表格,交5美元股金,即可成为信用社的社员,享有存贷款、获利分红和选举的权利。

美国合作金融的核心是把非盈利性作为其发展的基本宗旨,其主要目的为通过传授金融知识,帮助无力获得商业银行的正规金融服务的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培育良好的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合作和经济发展。美国的第一家信用社是1909年成立的圣玛丽教区居民信用社。由于当时正规的商业银行既不愿意接受小额存款,又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这些“小存款人和小借款人”就自发地联合起来,以互助合作精神为宗旨,吸纳社员的存款,服务对象主要是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为这部分特殊群体提供小额消费性贷款。美国信用社对社员有一个基本要求——共同联合要求,规定信用社必须建立在某种共同联合关系的基础上,例如,同属一个雇主,同属一个组织,同属一个社区。美国信用社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为社员提供各种便捷廉价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其他商业银行所不愿或无法提供的,目的是互助合作,改善社员生活,促进社区发展。关于是否保留信用社特点的问题,在美国有很大争议。1998年4月美国众议院以411比8票通过HRll51法案,允许信用社接收新会员,维护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和会员扩展计划。

美国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法规体系。最主要的法律是1934年通过的《联邦信用社法案》,法律规定了联邦信用社管理局的职能与作用、信用社股份保险以及中央流动性安排等具体内容,信用社管理局1998年修订的《准则与规章》对信用社的具体运作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1937年美国国会决定信用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待遇,并在《联邦信用社法案》中作了明确规定。后来当此项政策受到银行业的普遍反对时,国会多次审查信用社的免税资格,以“信用社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合作互助组织,其收入均用于帮助社员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社区的协调与发展,因此它的收入不构成利润”为由,也就可以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美国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其社员的储蓄性股份,作为一种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由储备、公积金和未分配的盈余这三部分组成,不包括储蓄性股份。社员存放在信用社的资金在名义上仍被称为“股份”,所以社员来自股份的收益也就称为“红利”,而不是“利息”,从而得以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这两大免税特点使信用社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金融机构,而社员规模的不断庞大又进一步增强了信用社的政治影响力,使信用社在与商业银行关于税收待遇的长期斗争中,能避免储蓄与贷款协会及储蓄银行的结局,而始终保持着它的税收优惠。

2.法国通过贴息贷款扶植农业

法国对符合政府政策要求及国家发展规划的贷款项目,都实行低息优惠政策。向农业经营者直接发放贴息贷款,鼓励农业经营者积极向农业投资,而优惠贷款利息与金融市场利率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是法国惟一一家享受政府贴息的银行。贴息资金,一直固定由农业部从政府拨给的农业年度预算中统一支付给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贴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借款者的利息负担,很受农业经营者的欢迎。此外,也增强了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竞争能力,扩大了信贷业务,提高了收益。贴息贷款,在期限上只限于中、长期贷款,在放款用途上,主要用于生产开支和生产设备投资,在行业上主要是对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农村市镇小手工业等放款及住房放款。贴息放款的用途、期限和数量均由农业部按信贷原则确定,具体放款办法则由银行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该行放款章程确定。每年的放款指标由总行逐级分配给省行及基层行,至于贷给谁、贷多少、贷款期限长短、贴息期限长短、贴息幅度大小,则由经办行自主确定。贴息贷款并非整个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而只是在一定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比如,购买土地的贴息放款,对年轻农民的贷款期限最长为25年,享受贴息期限10年,对一般农户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7年;对扩大经营的农场主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只有5年。

二、建立以农信为载体、扶持三农的通道

“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只由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政策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爱得华·S.肖)扭曲的财政政策将减少社会的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建立财政政策补偿金融、金融扶植农村经济的渠道,就是国家把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和保护政策,更多地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扶植和补贴,改善金融业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信用创造功能,发挥对经济的亲和力和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组织和调节能力,并把对金融的补贴,以降低利率、改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等方式,输导给需要扶植的农村经济部门,达到反哺农村经济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补贴金融,间接补贴农业的方式。

(一)补偿金融优化财政补农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给予金融机构的补偿,同样的财政资金,效用是不同的。财政补偿银行,银行支持经济的方式,其目的是财政能够利用较少的补贴支出推动数倍的农业贷款的投入。下面举两个例子:

一种是财政直接投资与间接补偿的效用比较。例如,有5个农业项目,需要投资的资金总额都是100万元,共需500万元。由于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前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贷款利息(但项目完成后可收回本金),商业银行因现金流量不足“不情愿”贷款。假如财政资金只有100万元,由财政单独用于直接投资,只能投资其中一个项目。现在财政用100万元分别对5个农业项目进行贴息,则商业银行看到收回利息和本金有了保障,愿意给这5个农业项目分别贷款100万元,那么5个项目共500万元的筹资完成了。

另一种是对金融机构补贴的效果。假设某县有10家农村信用社,其中5家亏损,原因是存款都只有800万元,均达不到盈亏点最低存款1000万元的限额。在无人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只有把5家农村信用社全部撤销,以降低金融风险,则该县农村信用社可能减少存款4000万元。现在通过减免农村信用社税收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下降,盈亏点降到了存款800万元的水平,这5家农村信用社能够盈亏持平了,可以继续营业。那么该县就有了这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

以上举例省略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可以说明利息补贴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意愿、改善贷款条件,从而增加信贷资金供给;减免税收,有利于降低银行营业费用、扶植偏远和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增加信贷资金供给的效果。

(二)财政多渠道支持金融实现对弱势农业的扶植

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可以采取以下财政对金融的补偿渠道,以恢复和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功能,并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贷款意愿。

1.适当的税收补贴

1996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把城乡信用社当作城镇集体企业来对待,征收所得税、营业税和其他各种税赋的规定对农村信用社是不公平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益法人与非公益法人不分的继续,是把合作制等同于集体制错误观念的继续。应该借鉴国外发展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对合作金融必须明确其为公益法人,非纳税团体,免征税赋。可行的方式有:(1)给予支农贷款税收政策优惠,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牺牲的利润和承担的风险进行合理补偿;(2)根据农村信用社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作金融组织的特点,加之其服务的对象与部门本身需要政策补贴,信用社应当免除营业税,减免或降低所得税税率,或返还所得税;(3)农村信用社存款作为社员存款,视同股金,免缴利息税,减少农民的税收负担,增强信用社的竞争力。

2.合理的收入补偿

目前农业投入机制的致命弱点之一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通常是投入高、产出低,这与农业的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特征密切相关。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农业的自我积累功能低下,积累效益差,造成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遭到打击。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乏,尽管有政策约束,也容易造成资金对农业的假投入,虽然统计在农贷科目中,实际上投入到其他方面。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维护农村资金的完整性,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有效性,降低投资的风险,使有些项目投资的回报率能够基本达到全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吸引商业银行直接投资。(1)建立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例如,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2)建立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激励机制,主要是国家对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而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的农业金融部门给予必要的奖励,从利益上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有效供给;(3)建立贷款项目的配套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一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和资金配套,降低单独由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的项目风险;(4)对农村信用社历年垫付的保值补贴利息支出给予补偿;(5)对一些明显带有政策性扶贫功能的贷款,要界定合理的政策性亏损空间,其政策性亏损由财政拨补。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农民确实需要,又达不到规模效益的经营亏损,可由地方财政弥补;(6)财政补贴除了补贴金融机构外,还要继续运用财政补贴杠杆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对边远地区、山区等实行特定的补贴政策,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环境。

3.贷款利息补贴和免缴存款利息税

存贷款利率是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政府通过干预利率的结构,把它作为征税和作为补贴的一种途径。如存款利率的补贴,在金融机构储蓄短缺的情况下,对储蓄补贴有利于增加储蓄总量,“使储蓄可以从现金窖藏中提取出来”(爱得华·S·肖);存款利息税的免税;对贷款利率的补贴等等。这样,利率由金融手段转变为财政金融综合手段。

商业银行支农贷款的利率安排比法定利率低一些;农村信用社可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降低贷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降低融资成本,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减负的目的。给予信用社财政政策优惠的目的,不是提高信用社的利润率,而是通过降低融资费用,从而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反哺农村经济,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

存款利息税是利用利率环节征税的一种形式。我国征收存款利息税,在农村刺激消费的正效应不够明显,反而带来抑制农村经济的负效应。由于农民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就是存款和现金,其他方面的投资农民得不到,征收利息税不会发生投资的转移,等于增加了财政预算收入,减少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同时抵消了贷款利率补贴的作用。免缴利息税可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作为扶植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巩义、新密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过程中采取了利息税由当地政府代缴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剥离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

下决心解决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历史等因素形成的当前信用社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补偿其为农村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鉴于财政有困难,可首先解决有支付风险的信用社。第一步,农村信用社在账务方面把与农行分家前(含展期)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第二步,由省一级政府成立地方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农村信用社剥离的不良资产。其中,财政部门收购资金的来源:一是把从金融机构取得的税收,返还给农村信用社,作为收购资金的一部分;二是从财政支出中切出一块专项资金;三是经中央政府批准发行地方财政债券;四是直接向中央财政借款。第三步,把不良资产的清理责任按属地划分落实给各级政府,清理收回的现金作为当地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

5.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地方政府牵头,在县(市)和乡(镇)一级,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信贷担保基金,其余可在当地企业中募集,作为以工补农的渠道。盈利的信用社可把部分盈利用于认购担保基金。担保难问题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农民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

通过金融渠道,把对金融的补偿转变为以间接补偿方式为主的对农业的补偿,由经济主体对国家政策的被动依赖,转变为市场主体能够清醒地判断和把握市场规律,自主做出经营决策,主动进行投资选择,这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研室赴美农业考察组.美国的农场主合作社[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2]张贵乐.合作金融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

[3]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4).

财政扶持范文篇5

一、扶持内容及资金额度

(一)种植养殖基地扶持。在规划区内,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或村集体统一组织实施的方式,集中连片新发展蔬菜或林果1000亩以上、桑蚕500亩以上的,对种植大户或负责统一组织实施的村集体组织给予60元/亩扶持,用于贷款贴息或土地流转补贴;对获得农产品质量无公害认证2000亩以上、绿色认证1000亩以上、有机认证500亩以上的,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补贴。

每新建一处存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猪场、存栏奶牛100头以上标准化奶牛场、存栏肉牛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分别给予养殖户10万元补贴;每新建一处存栏10万只以上标准化肉禽场,给予养殖户20万元补贴。

(二)生产道路扶持。每按规划标准新建1公里硬化道路,补贴5万元;每按规划标准新建1公里一般性生产道路,补贴0.5万元。

(三)水利设施扶持。每新打一眼深井并配套机电水泵,补贴2万元;每新打一眼大口井(直径3米以上)并配套机电水泵,补贴0.5万元;每新铺设一公里管道(直径4吋以上),补贴0.3万元。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每按规划标准建成一处综合性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扶持50万元;每按规划标准建成一处果品批发市场,扶持10万元。

(五)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当年度内,凡企业用于新建、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所产生的银行贷款,且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均按实际贷款利息给予贴息。

(六)深松整地项目扶持。在规划区内,深松整地集中连片达到2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5元。

二、申报材料

(一)种植养殖基地扶持。各乡镇街道按照申报扶持的基地类型分别填写对应的《2011年财政扶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至各产业主管部门,并附报产业基地简介;标准化认证奖励申报,由各乡镇街道组织认证单位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标准化生产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至市农业局,并附报认证基地简介与认证证书原件。

(二)生产道路扶持。各乡镇街道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基地生产道路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至各主管部门:蔬菜基地生产道路报市交通局,林果基地生产道路和桑蚕基地生产道路分别报送市林业局和市丝绸公司。

(三)水利设施扶持。各乡镇街道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基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至市水利局。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各乡镇街道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市农业局。

(五)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由各乡镇街道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专项资金申报书》,报送市农业局,同时附报以下企业申报材料:

1、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新增固定资产评估报告原件;

2、银行贷款手续(借款合同、借款借据、进账单、利息单)复印件,原件备查;

3、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证明原件;

4、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农产品原料定购(销售)合同;

5、营业执照;

6、技术中心、科技成果、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公布文件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非必报材料,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据实出具)。

以上材料与申报书合并装订成册。

(六)深松整地项目扶持。各乡镇街道填写《2011年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基地深松整地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报送至市农机局。

三、申报程序

各乡镇街道将申报扶持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产业分工分别报送各主管部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农产品冷藏及加工项目报市农业局;林果基地建设项目及配套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报市林业局;畜禽养殖项目报市畜牧局;桑蚕基地建设项目及配套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报市丝绸公司;蔬菜基地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报市交通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报市水利局;深松整地项目报市农机局。

各项目主管部门对乡镇街道申报的扶持项目进行初审把关,根据扶持办法要求制定出初步扶持方案并报市农业局汇总,由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对扶持项目进行重点抽查核实。

根据抽查核实情况,由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财政局提出扶持方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后,报市政府领导签批,由市财政局按照相应政策兑现扶持。

四、申报时间及要求

1、所有申报材料一式三份(项目主管部门、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各一份),种植养殖基地、生产道路、水利设施、批发市场、深松整地项目于2011年12月20日前上报,农产品加工项目于2012年1月6日以前上报。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农业局信箱:。

2、农产品加工项目扶持要组织人员到已建成或在建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实物工作量和工程形象进度;产业基地及配套项目扶持,由各项目主管部门组成检查组,严格按照《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11—2013年)》(新政发〔2011〕52号)要求的区域和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在2011年12月30日前将扶持项目上报材料汇总后报市农业局,由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财政局采取现场察看、实地丈量的方式进行重点抽查核实。

3、凡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当年享受上级项目扶持的,不再重复扶持;扶持资金全部专款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地建设及配套重点项目建设。

财政扶持范文篇6

一、关于扶持对象及有关要求

对**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村实行扶持。

各镇(城市工业园区)要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考核办法,加强对村干部报酬的管理。要制定有关政策,明确村行政管理费用的使用范围和额度。

二、关于补助标准及办法

按照**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及其农业人口规模,分档次确定补助金额。对村农业人口在600人以下、村级可支配收入不满90万元的,补到90万元;农业人口在601-1200人、村级可支配收入不满100万元的,补到100万元。对个别规模较大,农业人口在1201人以上的村,补到120万元。实际补助金额低于10万元的村,按10万元补助。

对大部分耕地已被征用的罗泾镇川沙村、和平村,因缺乏经济来源和集体经济积累,分别给予25万元的定额补助。

补助资金由区财政承担90%,镇财政承担10%。每年3月底前,区财政局先行拨付当年70%的补助资金,其余资金,于次年1月底前,经区农委、区国(集)资委、区财政局对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检查核实后予以拨付。各镇(城市工业园区)要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同步拨付。

三、关于资金使用管理

财政扶持资金是为了弥补经济相对困难村正常运转经费的不足。因此,财政扶持资金必须用于:由村组织村支付的农保养老金统筹、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五保户供养费、农民合作医疗统筹金、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工资统筹金、计划生育补贴、献血补贴、保洁和治安防范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必要支出。

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按村级会计委托办法,建立专项科目,实行专款专用。各镇财政所、经管站(城市工业园区农村办)要加强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村委会必须合理使用资金,不得随意改变财政扶持资金的用途。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要加强监督,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

四、关于对经济相对困难村工作要求

各村组织和干部要将精力集中到提高为民办事和服务能力上来,并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和各镇对村工作考核要求,完成好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各村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将作为村干部考核和报酬分配的重要依据,具体工作要求附后。

财政扶持范文篇7

关键词:财政税收制度;中小企业;扶持

财政税收对民生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健全、完备的财政税收体系能够切实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稳定的开展。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已有的财政税收制度还很难满足当下中小企业的具体发展需求,有时还会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当下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整合并发挥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作用

(一)政府从法律制度层面扶持中小企业。政府方面还从法律政策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便利,尤其是给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时提供便利,如对这类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合同时给其以积极的扶持和帮助,这样一来,就给这类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诸如在《政府采购法》的第九条中和《中小企业法》的第三十四条中都对中小企业应善于借助政府采购来推动其发展给予了明确规定。(二)政府提供给中小企业财政补贴,扶持其发展。对我国的中央财政预算进行分析可知,预算环节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专门的项目,并设置了对应的专项资金和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了保证财务税收制度的针对性,在进行财政补贴时,国家设立了诸如“火炬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针对中小企业的基金,起到了显著扶持作用。有些基金的设立虽然并没有明确之处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但是也在客观方面使这类企业得到了很多利益。(三)财政税收制度变化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财政税收属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其是国家借助于强制性的税收征收手段直接将这类企业的一小部分利润借助于税收形式上缴国库,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大重要构成。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如果其在发展中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其在特定时间内可支配的收入利润相对就减少很多,这样以来,就难免会影响到这类企业的经济决策和投资计划。因而,国家财政税收制度方面的变化就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利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各种类型的税收制度优惠政策对这类企业的优惠力度还能较好地反映国家对这类企业是抑制还是促进,并对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2]。

二、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策略

(一)借助财政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当前,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并且,融资困难成为当前阻碍这类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应善于依托政府的公共职能权利来切实解决这类企业的融资难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应进行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创新,鼓励政府借助于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具体来说,就是完善并优化担保体系,鼓励政府借助于融资途径给中小企业以扶持,同时建立相应的财政补助政策等。其二,应逐步深化债股结合体制,这一体制一方面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另一方面还能协助银行机构更有效地解决这类企业贷款资金紧张这一现实难题,从而有效降低银行逾期机率,有效缓解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样就为这类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系统、完善、更具保障性的资金链。其三,应逐步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借助于股权投资,来降低对杠杆依赖过度的现象,同时国家再供给侧改革实践中还应逐步简政放权,出台并完善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善于借助市场化机制来打破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借此来充分发挥企业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经济运行效率。(二)促进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立法层次得以提升。要想切实发挥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应采取多种措施来提升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立法层次得以切实提升。具体可从下方面着手。其一,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将税收优惠的立法权授权给国务院时,应明确规定具体的授权内容、授权目的以及授权范围等,这样利于国务院授权立法与严格的税收法定原则相符。例如,将《增值税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这一形式上升到法律形式来切实维护这类企业税收优惠立法的稳定[3]。其二,在将政府规章、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法规对这类企业税收优惠的立法形式加以规范之后,还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制约和监督,以切实维护这类企业税收优惠立法程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总体来说,应切实提升这类企业税收优惠立法的法律层次,同时还应明确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对国务院税收优惠立法的授权范围,并从法律层面给这类企业以扶持。(三)增强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制度的针对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我国在税收方面通过立法给予了15%的优惠税率,但是并不是针对中小企业来讲的,而是适应于所有企业,为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步伐,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制度。在优惠方式上,可以将原有的直接优惠转变为间接优惠,将扶持侧重点放到事前,表明国家扶持政策意向,在中小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之前,便在财务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以此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在中小企业还应推广并落实折旧制度,从研发环节进行考虑,构建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提供资金支持,使税收优惠逐渐从事后奖励转移至其他环节,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即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这类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有着关键作用。基于此,应对中小型企业的税收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应持续地进行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借此来有效发挥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扶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奚晓庆.浅谈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7):122-124.

[2]梁倩.浅析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的对策——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例[J].知识经济,2016(15):42-43.

财政扶持范文篇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扶持家禽业发展政策实施期限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扶持家禽业发展的通知》(**政办明电〔20**〕101号)精神,缓解20**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市家禽业的冲击,促进我市家禽业稳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继续扶持家禽业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家禽业转变饲养方式

(一)各县(市)区在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合理安排规模畜禽养殖场(含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建设用地,下同)和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含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建设用地,下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牧业小区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管理,享受农业保护地生产用地待遇。在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牧业小区用地范围内兴建永久性建筑物,须到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有关部门要全额免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二)组织实施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标准化家禽养殖小区、规模化养禽场(户)和家禽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家禽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清洁化、科学化水平。

二、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市政府对全市家禽业生产拉动力较大的骨干父母代种禽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贴息,上述企业并享受有关流动资金贷款、税收优惠、减免收费等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对引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贴息。

(二)对种禽企业和从事家禽养殖、加工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对已经发放但尚未到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企业,各金融机构可视其具体困难情况适当展期,具体条件由贷款银行(含信用社)决定,在展期内财政按现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延长至20**年12月31日,贴息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担。

(三)人民银行**阳市中心支行要加大对企业所用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再贷款额度,满足其资金的需求。省农信社**阳办事处、农业银行**阳市分行、农业发展银行**阳市分行等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从事家禽养殖、加工的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扶贫企业以及种禽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对重点禽类加工企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申请列入省级技术改造贴息项目计划。对从事家禽养殖、加工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申请列入省级科技计划。

三、继续对有关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市政府将“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家禽加工企业和冷藏冷冻企业加工销售禽肉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一并免征”政策的实施期限,延长到20**年12月31日。对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企业进行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禽肉所得,免征20**年度所得税。减收的增值税、所得税按**省现行财政体制负担。对于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企业及个人生产经营用的土地、房产和车辆,报经税务机关批准,适当减免20**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

四、继续对有关企业和个人暂免征收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

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收取的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费、卫生质量检验费、种禽检验费、家禽制品生产企业强制检验费及对出口的禽类产品收取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等,属于中央和省级的收入按规定全部免征,属于市级及以下各级收入全部免征,此政策执行到20**年12月31日。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检验检疫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对于收支两条线的检验检疫机构要据实核补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确保其正常经费开支。

五、支持搞活家禽产品流通

(一)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货运车辆在通行我市境内公路时,实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政策,整车并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货车在通行国家、省和市确定的“绿色通道”时,降低一个收费车辆车型档次征收普通公路通行费(第一类车型不再降档)。对经铁路运输的家禽及其鲜活产品,继续实行铁路运输计划和配空装车优先办理。继续设立禽类产品出口检务放行“绿色通道”,简化受理、出证和放行手续。

(二)对于改型的鲜活家禽运输专用车辆办理相关手续,并按普通货车和大货车进行管理。

为确保家禽运输安全,提高家禽运输质量,减少家禽饲养场(户)经济损失而拆除车厢护板使用塑料家禽笼,并在车厢部位安装铁管防护框架改型的鲜活家禽运输专用车辆,交警部门要结合鲜活家禽运输的特殊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发放《家禽运输专用车运输证》,有效期1年,每年办理1次;对于持有《家禽运输专用车运输证》的鲜活家禽运输专用车辆,交警和运输稽查部门要按普通货车和大货车进行管理,机动车检验检测单位每年要按普通货车和大货车进行检车。

六、鼓励和支持发展家禽保险业

市政府将在20**年全市开展畜禽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家禽保险的投入力度,科学确定对家禽养殖户投保给予补贴的方式和比例,逐步建立起家禽业保险保障长效机制,降低农户养殖风险,确保家禽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七、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支持

(一)20**年,对家禽继续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政策。对于免疫疫苗所需资金除国家和省承担部分外,其余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10%。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将防疫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因防疫资金没有及时到位而引发疫情的,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建立应急准备金制度,保障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20**年,市财政已安排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应急准备金100万元,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各自的财力情况配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应急准备金,其中**县**市的应急准备金不得少于50万元,其他各区不得少于20万元。

财政扶持范文篇9

笔者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目标,深入项目单位调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发现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经营前景差、土地无法落实等问题,项目无法按时完工,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一)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项目获得专项补助,导致资金长期闲置无法发挥效益由于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不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通过审核并获取中央财政资金。如某公司2011年申请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大型机床铸件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期限为2011至2015年,由于土地未落实,无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建设项目无法开工,截至2012年12月,专项资金300万元一直未使用,长期闲置。再如某制药企业新药胶囊产业化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化示范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2011年获得省级预算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150万元,截至2012年末,由于建设土地涉及林地转换手续无法办结,建设项目尚未开工,资金长期闲置在财政部门没有拨付。项目审批部门事前未对企业申报的项目开展详细调查研究,只审查了企业上报的书面资料,无法准确判断企业实施项目的可行性,造成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项目获得补助资金。(二)部分项目未按期完工,未达到预期目标调查发现某企业2011年申请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专项资金840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20套国产高端石油装备海洋钻井平台电传动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建设期限为2011至2012年。截至2012年12月,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仅占总投资的62.9%,未形成年产20套国产高端石油装备海洋钻井平台电传动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再如某研究所申请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建设零界值提取生产线一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专用渗透液30万瓶的生产能力,建设期限为2011至2012年。但调查发现截至2012年末,生产厂房未建成,部分生产设备未购置,无法形成年产专用渗透液30万瓶的生产能力。再如某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发酵生产新型医药中间体———200t/a截短侧耳素产业化项目获得专项资金补助200万元,主要内容为建立年产300吨生产线。由于原料价格提高、产品价格走低等因素,该企业近年来连续亏损,自2011年12月停产至今,企业未能实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或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政策目标。(三)部分企业用同一项目多头申报专项资金一方面企业希望多获得财政资金,想尽办法申报项目;另一方面由于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审批部门多,各审批部门信息互相封闭,无法获得某个专项资金是否已经申请了其他财政资金的信息,导致一些企业的某个项目获得了多项财政资金支持,而一些企业的项目却没有获得财政资金。调查发现,某市有4户企业用同一项目多头申报专项资金,除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专项资金外,还获得工业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如某公司以“无血清细胞培养基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多头申报专项资金,分别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专项资金300万元,第七批人才扶持行动项目资金200万元,并前后4次申请“国药产业发展专项项目资金”、“急需紧缺人才认定项目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已获批1400万元。(四)部分专项资金被挪用由于部分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申请到的财政资金没有专户核算,只是专账核算,财政资金同企业自有资金混在一个池子里,无法明确区分,企业法人也认为给到企业的钱就可以任由企业支配,甚至法人代表随意支配,导致部分专项资金被挪用。如某公司将用于申请到的项目资金52万元转到公司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用于偿还其个人贷款。某公司将项目资金100万元用于支付该企业生产经营贷款利息。还有一些企业拿到专项资金后改变了资金原定用途,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或紧急事项,如某公司将建设新型农药悬浮剂生产线的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支付车用燃气项目土建工程款,某公司将建设A省聚光太阳能热利用创新创业示范园专项资金465.46万元用于专家公寓建设、电梯购置和锅炉安装等。

二、企业编造虚假项目套取、骗取资金现象严重,造成财政资金损失

受利益驱使,一些企业通过伪造、编造虚假申报材料等手段,骗取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等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现象严重,部分企业骗取财政资金后便注销注册登记,企业消失的无影无踪,财政资金最终落入少数个人腰包中。甚至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政府以尚未注册成立的公司和无任何经营活动的公司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申请并获取中央资金,资金到位后,政府部门变更项目主体后开始实施。由于项目申报时不真实,财政资金使用便很难监管,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财政资金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

财政扶持范文篇10

一、外洋财政对屯子金融配置政策的警惕

(一)列国把相助金融作为农业金融制度的基础

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相助经济是构造个体农人、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生长经济、加入市场竞争的有用构造情势。相助金融的加入者多是社会中低收入阶级和贫困阶级,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明确名誉社是不以盈余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

信贷决策以下层名誉社为主,资金整理以上层名誉社为主。最下层的名誉社是信贷决策的主体,上一条理的相助银行或团结社不举行过问,中心相助银行或中心条理的相助银行则发挥“名誉社的名誉社”作用,为下层名誉社提供资金整理和融资服务,重要是解决“小”名誉社广泛面临的两大题目:一是单个名誉社法人主体没有像大商业银行一样巨大的分支机构,缺乏自己的结算网络,业务受到限定;二是单个名誉社规模小,如果备付金过多,影响名誉社的盈余水平;备付金过少,容易孕育发生资金活动性不够题目。这样,下层名誉社和上一条理的名誉社就形成了有用的业务相助关连。

(二)财政配置屯子金融进而间接赔偿农业成为重要通道

列国政府拟订了一整套扶持屯子经济、生长屯子金融的政策和措施。由于财政的气力是有限的,列国政府拟订农业金融规则,创建屯子金融制度,对公营的屯子金融机构举行直接受理和监视,并议决他们贯彻屯子金融政策。同时,为了保障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许多国家都创建了比力发达的屯子金融体系,除了政府的银行,也有私人银行、屯子信贷协会和屯子名誉相助社,还有非正式金融构造。政府议决税收、补贴、担雹基金、信贷政策和利率等手段举行调控,引导金融机构增长农业信贷的资金总量,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今世化。

列国政府议决对屯子金融的支持,其目的因此屯子金融为渠道,把财政的赔偿输导给屯子经济。通常接纳的要领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提供保证等等。比喻,财政贴息后,银行实验低利率的政策,目的是低落农业生长的融资资本。那些坚持相助金融构造基本特点和性子的国家仍然维持了对相助金融构造的优惠扶持政策。为了吸引金融机构增长对农业的投入,列国政府还对那些向农人提供优惠贷款服务的银行直接赐与财政资助和补贴,并随着贷款的增长,补贴的数目也随之增长。

1.美国名誉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人为

美国只有3%的农业生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与其高度发达的屯子金融制度分不开的。美国拥有壮大的粮食综合生产本事,也是政府对农业掩护度极强的国家,粮食生产过剩在美国事一个恒久存在的客观现实题目,为了掩护国内的粮食生产本事和粮农优点,美国政府一方面在粮食压库和销路不畅时,就构造农人休耕和粮食出口,由政府出资补贴农人的丧失;另一方面议决健全的金融制度对农业举行间接补贴。

美国的名誉社是发放小我私家贷款,向社员特别是统一个公司的雇员提供消耗信贷的非盈余性构造。从20世纪70年月末期开始,规则放宽,容许名誉社提供类似商业银行、储备银行和储备贷款协会一样的金融服务。联邦注册的名誉社能够发放名誉卡和住房抵押信贷。许多名誉社也提供生息的结算账户(ShareDraftAccount)。名誉社免去联邦和州的税收,能够高于市场利率吸取存款,并低于市场利率发放贷款。1984年对名誉社会员资格的管理放松了,容许吸纳新的会员,并议决缴纳股金增长名誉社的营运资金。现在美国拥有名誉社11000多个,有社员7600多万人,约占美国生齿的1/3。志愿入社的人只要填一份表格,交5美元股金,即可成为名誉社的社员,享有存贷款、赢利分红和推选的权利。

美国相助金融的焦点是把非盈余性作为其生长的基本宗旨,其重要目的为议决教授金融知识,资助无力得到商业银行的正规金融服务的工薪阶级和低收入家庭作育良好的金融意识和理财本事,前进生存水平,促进社区相助和经济生长。美国的第一乡信用社是1909年建立的圣玛丽教区住民名誉社。由于当时正规的商业银行既不乐意继承小额存款,又不乐意发放小额贷款,这些“小存款人和小乞贷人”就自觉地团结起来,以相助相助精神为宗旨,吸纳社员的存款,服务工具重要是工薪阶级和低收入家庭,为这部分特别群体提供小额消耗性贷款。美国名誉社对社员有一个基本要求——配合团结要求,划命名誉社必须创建在某种配合团结关连的基础上,比喻,同属一个东家,同属一个构造,同属一个社区。美国名誉社的注意力重要会集在为社员提供种种便捷自制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其他商业银行所不愿或无法提供的,目的是相助相助,改进社员生存,促进社区生长。关于是否生存名誉社特点的题目,在美国有很大争议。1998年4月美国众议院以411比8票议决HRll51法案,容许名誉社吸收新会员,维护名誉社的相助性子和会员扩展筹划。

美国名誉社经过多年的生长,已创建起一套较完备的规则体系。最重要的执法是1934年议决的《联邦名誉社法案》,执法划定了联邦名誉社管理局的职能与作用、名誉社股份保险以及中心活动性部署等具体内容,名誉社管理局1998年修订的《准则与规章》对名誉社的具体运作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定。1937年美国国会决命名誉社享受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的人为,并在《联邦名誉社法案》中作了明确划定。其后当此项政策受到银行业的广泛阻挡时,国会多次检察名誉社的免税资格,以“名誉社是一个非盈余性的相助相助构造,其收入均用于资助社员前进生存水温和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生长,因此它的收入不组成利润”为由,也就可以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美国名誉社的资金源头重要为其社员的储备性股份,作为一种恒久欠债,全部者职权由储备、公积金和未分配的盈余这三部分组成,不包括储备性股份。社员存放在名誉社的资金在名义上仍被称为“股份”,所以社员来自股份的收益也就称为“盈余”,而不是“利息”,从而得以免征小我私家利息所得税。这两大免税特点使名誉社迅速成为最受接待的金融机构,而社员规模的不停巨大又进一步增强了名誉社的政治影响力,使名誉社在与商业银行关于税收人为的恒久斗争中,能制止储备与贷款协会及储备银行的结局,而始终连结着它的税收优惠。2.法国议决贴息贷款配置农业

法国对切合政府政策要求及国家生长计划的贷款子目,都实验低息优惠政策。向农业谋划者直接发放贴息贷款,勉励农业谋划者积极向农业投资,而优惠贷款利息与金融市场利率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农业信贷相助银行是法国惟逐一家享受政府贴息的银行。贴息资金,不停固定由农业部从政府拨给的农业年度预算中统一支付给农业信贷相助银行。贴息贷款在肯定水平上减轻了乞贷者的利息包袱,很受农业谋划者的接待。另外,也增强了农业信贷相助银行的竞争本事,扩大了信贷业务,前进了收益。贴息贷款,在期限上只限于中、恒久贷款,在放款用途上,重要用于生产开支和生产配置投资,在行业上重要是对种种农业相助构造、屯子市镇小手工业等放款及住房放款。贴息放款的用途、期限和数目均由农业部按信贷原则确定,具体放款措施则由银行凭据农业部拟订的基源头根基则和该行放款章程确定。每年的放款指标由总行逐级分配给省行及下层行,至于贷给谁、贷几多、贷款期限是非、贴息期限是非、贴息幅度巨细,则由包揽行自主确定。贴息贷款并非整个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而只是在肯定贷款期限内享受贴息。好比,购置地皮的贴息放款,对年轻农人的贷款期限最长为25年,享受贴息期限10年,对一样平常庄家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7年;对扩大谋划的农场主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享受贴息期限只有5年。

二、创建以农信为载体、扶持三农的通道

“金融体制缺乏屈从的题目,不行能只由金融机谈判金融政策的改进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革新应与其他非金融政策的革新配套举行。在革新金融制度时如差异时接纳准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革新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爱得华·S.肖)扭曲的财政政策将淘汰社会的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屈等的竞争情况。创建财政政策赔偿金融、金融配置屯子经济的渠道,即是国家把配置农业经济生长的补贴和掩护政策,更多地议决对屯子金融的配置和补贴,改进金融业的融资情况,增强屯子金融抵抗危害的本事和名誉创造功效,发挥对经济的亲和力和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构造和调治本事,并把对金融的补贴,以低落利率、改进贷款条件、增长信贷额度、扩大贷款领域等要领,输导给需要配置的屯子经济部分,到达反哺屯子经济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补贴金融,间接补贴农业的要领。

(一)赔偿金融优化财政补农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赐与金融机构的赔偿,同样的财政资金,屈从是差异的。财政赔偿银行,银行支持经济的要领,其目的是财政能够使用较少的补贴支付推动数倍的农业贷款的投入。下面举两个例子:

一种是财政直接投资与间接赔偿的屈从比力。比喻,有5个农业项目,需要投资的资金总额都是100万元,共需500万元。由于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前期的现金流量不够以送还贷款利息(但项目完成后可收回本金),商业银行因现金流量不够“不宁愿宁愿”贷款。倘使财政资金只有100万元,由财政单独用于直接投资,只能投资其中一个项目。如今财政用100万元分别对5个农业项目举行贴息,则商业银行看到收回利息和本金有了保障,乐意给这5个农业项目分别贷款100万元,那么5个项目共500万元的筹资完成了。

另一种是对金融机构补贴的效果。假设某县有10家屯子名誉社,其中5家亏损,缘故原由是存款都只有800万元,均达不到盈亏点最低存款1000万元的限额。在无人增补亏损的情况下,只有把5家屯子名誉社全部取消,以低落金融危害,则该县屯子名誉社可能淘汰存款4000万元。如今议决减免屯子名誉社税收措施,使屯子名誉社谋划资本降落,盈亏点降到了存款800万元的水平,这5家屯子名誉社能够盈亏持平了,可以继续业务。那么该县就有了这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经济生长。

以上举例省略了其他因素的滋扰,但可以说明利息补贴有利于增长金融机构的信贷意愿、改进贷款条件,从而增长信贷资金提供;减免税收,有利于低落银行业务用度、配置偏远和落伍地域金融机构的生长,也能够起到增长信贷资金提供的效果。

(二)财政多渠道支持金融实现对弱势农业的配置

笔者以为现在重要可以接纳以下财政对金融的赔偿渠道,以规复和前进金融机构的名誉创造功效,并增强对屯子经济的贷款意愿。

1.适当的税收补贴

1996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强城乡名誉社财政管理几多题目的看护》中把城乡名誉社看成城镇团体企业来看待,征收所得税、业务税和其他种种税赋的划定对屯子名誉社是不公平的,是传统筹划经济体制下公益法人与非公益法人不分的继续,是把相助制等同于团体制错误观念的继续。应该警惕外洋生长相助金融的乐成经验,对相助金融必须明确其为公益法人,非纳税团体,免征税赋。可行的要领有:(1)赐与支农贷款税收政策优惠,对屯子名誉相助社捐躯的利润和负担的危害举行公正赔偿;(2)凭据屯子名誉社是一个“不以盈余为目的”的相助金融构造的特点,加之其服务的工具与部分自己需要政策补贴,名誉社应当免去业务税,减免或低落所得税税率,或返还所得税;(3)屯子名誉社存款作为社员存款,视同股金,免缴利息税,淘汰农人的税收包袱,增强名誉社的竞争力。

2.公正的收入赔偿

现在农业投入机制的致命缺点之一是缺乏投入赔偿机制,通常是投入高、产出低,这与农业的高危害、低收益的产业特性亲昵相干。我国农业生产力水温和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都较低,农业的自我积累功效低下,积累效益差,造成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遭到打击。由于投入赔偿机制缺乏,只管有政策束缚,也容易造成资金对农业的假投入,虽然统计在农贷科目中,现实上投入到其他方面。因此,创建公正的优点赔偿机制和制度,维护屯子资金的完备性,变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投资的一连性、有用性,低落投资的危害,使有些项目投资的回报率能够基本到达全社会均匀利润率水平,吸引商业银行直接投资。(1)创建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比喻,创建农业贷款保证基金、中小企业贷款保证基金;(2)创建向农业倾斜的信贷勉励机制,重要是国家对积极支持农业生长而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的农业金融部分赐与须要的夸奖,从优点上勉励金融部分增长农业信贷投入的有用提供;(3)创建贷款子目的配套机制,中心和地方财政部署一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和资金配套,低落单独由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的项目危害;(4)对屯子名誉社历年垫付的保值补贴利息支付赐与赔偿;(5)对一些显着带有政策性扶贫功效的贷款,要界定公正的政策性亏损空间,其政策性亏损由财政拨补。对老小边穷地域的屯子名誉社,农人确实需要,又达不到规模效益的谋划亏损,可由地方财政增补;(6)财政补贴除了补贴金融机构外,还要继续运用财政补贴杠杆对农产品市场举行调控和管理,对边远地域、山区等实验特定的补贴政策,改进屯子名誉相助社的谋划情况。3.贷款利息补贴和免缴存款利息税

存贷款利率是金融资产的相对价钱,政府议决过问利率的结构,把它作为征税和作为补贴的一种途径。如存款利率的补贴,在金融机构储备短缺的情况下,对储备补贴有利于增长储备总量,“使储备可以从现金窖藏中提取出来”(爱得华·S·肖);存款利息税的免税;对贷款利率的补贴等等。这样,利率由金融手段变化为财政金融综合手段。

商业银行支农贷款的利率部署比法定利率低一些;屯子名誉社可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解的项目,低落贷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低落融资资本,到达增长农人收入、为农人减负的目的。赐与名誉社财政政策优惠的目的,不是前进名誉社的利润率,而是议决低落融资用度,从而低落贷款利率水平,反哺屯子经济,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

存款利息税是使用利率要害征税的一种情势。我国征收存款利息税,在屯子刺激消耗的正效应不够显着,反而带来克制屯子经济的负效应。由于农人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即是存款和现金,其他方面的投资农人得不到,征收利息税不会孕育发生投资的转移,即是增长了财政预算收入,淘汰了农人的现金收入,同时抵消了贷款利率补贴的作用。免缴利息税可减轻农人的包袱,同时也可以作为配置屯子名誉社的措施。巩义、新密屯子名誉社化解危害历程中接纳了利息税由本地政府代缴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剥离屯子名誉社不良资产

下刻意解决屯子名誉社由于体制、历史等因素形成确当前名誉社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题目,赔偿其为屯子经济生长支付的价钱。鉴于财政有困难,可首先解决有支付危害的名誉社。第一步,屯子名誉社在账务方面把与农行分居前(含展期)形成的不良资产举行剥离。第二步,由省一级政府建马上方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屯子名誉社剥离的不良资产。其中,财政部分收购资金的源头:一是把从金融机构取得的税收,返还给屯子名誉社,作为收购资金的一部分;二是从财政支付中切出一块专项资金;三是经中心政府答应刊行地方财政债券;四是直接向中心财政乞贷。第三步,把不良资产的整理责任按属地分别落实给各级政府,整理收回的现金作为本地农业贷款的保证基金。

5.创建信贷保证基金

地方政府牵头,在县(市)和乡(镇)一级,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信贷保证基金,另外可在本地企业中召募,作为以工补农的渠道。盈余的名誉社可把部分红使用于认购保证基金。保证难题目也是农人贷款难的重要题目之一。议决贷款保证基金,解决农人贷款条件不够的题目。

议决金融渠道,把对金融的赔偿变化为以间接赔偿要领为主的对农业的赔偿,由经济主体对国家政策的被动依赖,变化为市场主体能够苏醒地坚定和把握市场规律,自主做出谋划决策,自动举行投资选择,这是顺应加入世贸构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心政研室赴美农业视察组.美国的农场主相助社[J].中国屯子经济,1998,(12).

[2]张贵乐.相助金融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00,(6).

[3]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屯子名誉相助制的比力及对我国的开发[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