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7:10:40

采购实践

采购实践范文篇1

使我实践中了解社会,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让我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刚进入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经历了一连串的实习之后,努力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单位和个人的地位以及发展方向,相信只要我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

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解工商企业管理的先进方式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半导体照明和服务。公司坚持以人为本,

一)公司简介:照明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功率led照明灯具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其产品涵盖了工程(商业)户外和室内照明、家居照明和各种工业照明。产品质量为生命,满足客户需求为使命;公司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中东等市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经济高速发展,

二)公司宗旨:21世纪的今天。各行业的电力消耗严重,国内各省市在用电高峰期都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解决电力紧张的议题已经提到国务院的议程;况且能源缺乏本来就是每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解决能源忧虑是每个国家和人民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照明本着绿色照明,节约能源为使命,配合国家的节能排放政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节能型照明灯具为目的照明亮化是每个城市繁荣的象征,目前很多亮化项目一味的追求美观,对能源的消耗没有太多的考虑,因此光损耗严重。照明在满足人们对光的需求下,尽量的使用大功率led照明灯具,尽量多的节约能源,以求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事的采购经理工作,

三)实习内容:公司实习期间。主要负责采购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采购计划,对采购人员的职培训,制定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采购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对供应商的分析了解,对市场行情的调查;对采购成本的合理控制,学习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公司财务部的对接等工作。采购部对于公司来说,责任重大,公司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的大小,采购部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有条理的工作、合理的安排、采购业务的熟悉、科学的管理手段,采购经理必须具备的应有素质。

对整个采购部的工作非常陌生,

四)实习过程:刚进公司时。采购业务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更谈不上管理。后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指导下,开始对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并充分地应用在学校学到知识,很快的解了灯具半成品的采购流程。由于公司是生产企业,对灯具结构的半成品的需求比较烦琐,涉及的材料种类很多,因此需要对每个材料供应商做充分的解,对每个供应商的产品品质把关,多个供应商之间挑选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做长期的合作伙伴。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难度不小,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业务流程的解;2产品专业知识的熟悉;3人际关系的协调;4谈判技巧等。这些在学校是远远学不到只能是大概的有些了解,并不是很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让我真正的全方位的解,当然还有很多东西目前掌握的还不够,需要以后多加于了解和学习。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公司领导的指导很快就可以掌握,以上采购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但在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却比较困难。做一个管理者容易,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难度不小。由于我实习的采购经理的工作,单纯的懂业务流程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要知道如何管理好整个部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制定采购任务、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如何对采购人员监督、如何控制采购成本等方面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记得刚进公司的时候,很多老员工对我嗤之以鼻,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尊重。针对这个现象,后来分别找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谈到个人的发展观和职业规划;谈到目前遇到困难和迷茫;谈到更科学的工作方法等等。通过了这次谈话后,部门的员工从此对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肯定了工作,同时也赢得了信任。工作中极力配合,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绩效考核方面自然也提高了很多。经过这次经历,使我明白管理重在理而不在于管,也明白了做一个管理者的重任所在要想获得员工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员工,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解决遇到各种困难。做好一个部门管理者用三个“代表”概括:走进老板的办公室代表部门,走进部门代表老板,走出公司代表公司。只有真正的做好这三个代表,才是做好采购部管理者的关键所在由于实习的时间有限,对这些的理解比较有限,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真正的做好。

一)实习工作的总结:

对各项采购工作实施与督导以及采购部门日常工作的管理。公司召开的采购会议中,实习阶段我参与的主要工作:一是按照领导的安排与指示。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会议内容的及时传递,并按照领导安排对重要会议下达会议纪要,使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迅速传达到基层,保证各项工作及时高效。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采购任务,对各采购人员的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解决员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很多方面还需进行学习和改善,如:产品知识的熟练,管理能力的提升,采购业务的熟悉,谈判能力的提高,关系协调能力,制定员工的激励政策,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等方面还需学习改进。二是自己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锻炼。作为现在单位,微机使用是办公室人员必备需要。目前,利用微机录入文字和文件处理,都能够得心应手,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基本熟练。同时,也能够利用互联网查询、传递、接收、储存有关信息。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尚有欠缺,如:制定采购人员的日报表、周报表、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等方面。

二)毕业实习的体会、收获:

尤其是工作单位的采购部更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个岗位需要经常与金钱打交道,1.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应该认真细致。经常要处理大量数据,要求精确,任何一点细小的错误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果。费用支出核算和记账时,数字必须完整准确,产品质量更需要严格把关,各项指标必须准确无误。其实不光是采购部,单位的任何部门都应该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将这一工作作风联系到企业当中,也可谓是企业文化的一大体现。

分工合理,2.讲究分工合作。工作程序详细具体,每一步骤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各道工序都互相关联,每一步都关系到整体结果,必须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才能最后完成工作任务。分工合作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而要结合每个同事的实际工作能力,合理的分配工作,尽量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真正做到优劣互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采购实践范文篇2

1.构筑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采购制度框架

①加强制度建设。《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根据《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三个部长令的有关规定,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研究制定了各项政府采购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主要包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委托采购、专用仪器设备采购、公务用车采购、公车定点加油、维修和保险、办公用纸张定点采购、办公设备定点供货、信息化项目采购、分散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投诉处理以及政府采购信息、政府采购内部工作流程、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库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监督管理等一系列规章文本。

②构建监管体系。市财政局、采购办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措施,逐步形成了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内控机制和监督机制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监督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采购办与采购中心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后,市监察部门通过网络和招投标活动的实时监控,使这种监督机制更趋成熟。如为了防止招投标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体现评标公正公平,对评标咨询专家名单实行计算机自动抽取短信通知的方式,同时产生密封名单,采购实施机构工作人员只有在评标当日专家报到时才能拆封专家名单。

③实行管办分离。政府采购工作开展初期,采购办与采购中心虽然是两个机构,但为了减少环节,调配力量,因此是合署办公的。采购办行使政府采购的计划编制与管理监督职能,采购中心承担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的实施。区、县(市)的采购机构也相继建立。一批有影响,并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有关中介服务,政府采购业务。从全国看,管采分离,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我市也不例外,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后,把采购监管工作与具体办理采购业务划分开来,特别是采购办、采购中心进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后,采购办与采购中心的工作职责作了彻底划分,采购办主要负责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采购计划的编制及采购实施的监管,采购中心作为事业法人独立开展采购业务,完成了政府采购的管办分离。

④提高队伍素质。大多数地区的政府采购工作是从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职能转变过来的,一般都存在人员少力量弱的情况。经过7~8年的探索,这支队伍普遍实行了管办分离,人数和人员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市还建立了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通过他们在各预算单位的具体监管,将政府采购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采购监管部门还定期组织培训班,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政府采购具体业务知识,公布操作流程,既提高人员素质,又接受社会监督。

2.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新方法

①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得到了加强。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然而,在《政府采购法》颁布之前,政府采购预算并不能引起各预算单位甚至财政部门的重视,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需要预算单位逐项填写申报表,相应也延长了采购周期。2002年6月29日九届人大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府采购法》后,市财政部门及采购办抓住机遇,在部门预算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就将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紧密结合部门支出预算的编制工作,颁布集中采购目录,单独设立指标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政府采购预算已能较全面反映预算单位的年度集中采购规模,并且与部门预算可合可分,不仅简化了过去繁杂的申报手续,而且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和采购效率。

②严格预算执行,减少临时性采购。过去一些预算单位采购无预算无计划,或随意调整采购预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成为政府采购不规范的重要因素。《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使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采取没有预算不予采购、调整单位政府采购预算须事先经过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等工作措施,使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和执行工作都得到了加强。

③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运用,对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和扩大采购范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2003年起,我市对集中采购项目的资金支付由会计结算中心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增强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2005年市财政又作出规定,将政府采购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全部上交财政,不再由单位自行调剂。这些措施对节约财政资金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防止擅自改变采购项目、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④规范采购行为,防范商业贿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市采购监管部门制订了一套采购规程。一是按照上级的采购监管部门的指示,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每年修订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二是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五种采购形式的选择进行严格区分,非公开招标采购的一律实行报批制度;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明确采购单位、财政部门、采购办、采购中心和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各阶段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四是公开政府采购招投标操作程序,对资格审查、编制招标文件、信息、接受投标文件以及开标、评标、决标和公布采购结果等各环节都作出详细规定。通过一系列的规程控制,防范商业贿赂在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采购机构发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⑤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干扰。建立采购信息系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办事效率,更在于通过信息系统规范采购工作程序,减少非正常的人为干扰。例如,建立评标专家库自动抽取通知系统,使采购项目评标活动实现一定的公信度,大大减少了投标单位“公关”因素的干扰;设置计算机操作流程,记录了政府采购管理、执行和监督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树立自律意识,规范采购行为。

3.不断进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体现

①强化了预算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1998年全国政府采购总金额为31亿元,节约额为4.16亿元,节约率为13.4%;到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总金额达到2000亿元,节约额为231.2亿元,节约率为11.6%;1998年至2004年累计采购额5812亿元,节约额达687亿元,平均节约率11.8%.最近有一个资料,200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近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7.1%,节约额达380.2亿元.杭州市情况也是如此,1998年至2005年全市政府采购累计总额为55.43亿元,平均节约率为11.6%.在财政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这些节约下来的资金,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②推动了财政改革。我市的政府采购预算是与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同步进行,并寓于部门预算之中的,政府采购预算又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采购项目,因此政府采购预算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部门预算的细化和完整;而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又为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打了前站。

③有效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实行政府采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的政府采购交易,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不断提高,采购制度日益健全,既方便了社会各界的监督,也使过去单位采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从源头上防范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发生。今年全国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杭州市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和采购中心均没有发现违纪的问题,应该是这些年来严格管理规范采购的可喜成效。

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政府采购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与《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上级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采购理论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目前,社会上把节约资金当作政府采购的唯一职能,甚至认为只要政府采购就一定能够节省财政资金。这是对政府采购表象化的误解。从总体上说,政府采购比没有实行政府采购更节约资金,这种节约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实现的。而具体到某一个项目,政府采购所花费的资金高于非政府采购价格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就事论事谈政府采购达不到节约资金的情况,必然导致对政府采购制度认识上的偏颇。

2.政府采购的规模还较小。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采购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而我市2005年政府采购规模为15.22亿元,只占GDP的0.5%,占财政支出的比重6.38%;其中,市本级政府采购规模为7.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9%.

3.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不强。一是政府采购预算还比较粗放,特别是一些工程项目,既有土建、安装工程,又有设备和材料采购内容,采购预算编制时还不能达到细化的目标。二是预算批复还比较滞后,有时人代会三、四月份召开,财政预算批准后再下达到各预算单位,真正实施采购计划只有七、八个月的时间。三是预算调整随意性大,一些单位计划考虑不周,采购项目调整或增加时常发生。

4.政府采购的时效性不够强。由于政府集中采购要走程序,有法定的时间规定,而预算单位总是习惯于要用的时候才考虑采购,这个时间差成为预算单位反映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5.政府采购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既有政府采购当事人和评标专家的问题,也有政府采购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散采购没有列入政府采购统一管理的范围。今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分散采购行为的不规范。

三、“十一五”期间,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是《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所有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实行政府采购.这一目标要求对杭州市目前的政府采购规模现状来说是很重的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改革,加大《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规范采购行为。

1.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的重要作用,提高预算单位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自觉性

政府采购的重要作用,姚振炎同志曾经作过一个详细阐述:一是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省开支;二是保证采购项目质量,采购单位可以得到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保障国家机关有效行使职能;三是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保护国内产业、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四是促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五是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六是有效抑制腐败,遏制采购中的权钱交易和其他腐败行为.也有学者提出,节约财政资金不是政府采购的首要职能,政府采购的首要职能是要建立一种长期的财经制度,将所有政府购买行为都纳入到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范畴中去,使得政府的消费行为也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无论专家学者对政府采购职能及作用怎样阐述,政府采购作为国家财经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发挥着上述各个作用。要将政府采购制度全面贯彻执行,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普及教育是非常需要的。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要做好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普法教育,使社会各界认识、理解和支持政府采购,为政府采购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预算单位领导更要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出发,重视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本单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的自觉性。

2.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涉及的环节和利益主体非常广泛而复杂,要使政府采购行为依法进行,就必须对涉及采购制度的每一个配套环节予以制度化。例如,从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看,涉及到预算编制、下达计划、采购方式确认、信息公布、供应商投标、专家评标、履约、验收、资金结算和采购评估等;从政府采购行为主体看,涉及到采购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供应商、监察和审计部门等;从采购中心内部流程看,也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岗位。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成功经验,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其3个部长令的要求,建立相应的采购质疑机制、信用追索机制、申诉仲裁机制等。对所涉及的采购人、采购监管机构、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行为主体制订相应的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对采购所经历的预算编制、下达计划、采购方式确认、信息公布、供应商投标、专家评标、履约、验收、资金结算和采购评估等环节的流程应进一步细化,充分体现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物有所值。同时也应制订一些相应的配套法规,形成比较完善的制约机制,防范政府采购领域的商业贿赂。

3.完善办法,把政府采购预算推向标准化

杭州市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起步比较早,也没有出现有些地区与部门预算“两张皮”的脱节现象,但是在政府采购预算的指标体系与实际操作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不够细化、不够规范的情况。因此,要完善现有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着力解决政府采购预算简单粗糙和滞后的问题。

①要认真研究采购预算的指标体系。采购监管部门要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的新要求,按照部门预算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的规范分类,制订出标准化采购预算指标体系。对不同商品、工程和劳务等采购项目提出各自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指标,以便于按各自特点归类,为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效率打好基础。

②要解决政府分散采购的预算编制问题。从杭州市的情况看,政府分散采购的数量还相当大,与政府集中采购的现有规模相接近,同时部门预算中分散采购预算反映不全、不细、不实的情况普遍存在。政府集中采购走上规范化路子后,加强分散采购应该作为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首先要从规范预算编制抓起,把预算编实了,管理和监督也就有了根据。要充分发挥各部门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的作用,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络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③要协同审核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在部门预算实际编制中处于配角地位,采购单位在部门预算中往往注重预算经费的数量,对政府采购预算难免不够重视。用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部门预算与采购预算是“钞票”与“粮票”的关系,部门预算解决的是资金的问题,采购预算解决的是指标问题。没有采购预算,即使有了资金也是不能实施政府采购的。因此,在年度预算编制阶段,采购监管机构与预算分配部门要协同审核,共同把关,才能把政府采购预算做细做实做规范。

4.调整监管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财政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所有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实行政府采购。省政府也提出了近期目标,到2007年,政府采购金额要占财政支出15%.而我市2005年政府采购金额只占财政支出的7%,2006年实行节俭措施后,小汽车的采购金额就减少8000万元,离目标更远。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调整政府采购监管范围,加快政府采购扩面工作。调整政府采购监管范围,就是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将工程建设项目列入政府采购程序管理。杭州市财政支出规模在全省各城市间排列第一,但政府采购规模偏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项目未列入政府采购监管范围。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均应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并进一步解释: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大建、装修、拆除、修缮等。就市本级情况看,2006年地方财力安排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规模就有4.9亿元。这类项目毫无疑问应纳入政府采购法的监管范围。每年还有数十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投资情况比较复杂。它涉及城建资产经营公司、运河集团、地铁公司、交通集团等多家国有公司,资金组成也较复杂,既有财政支出安排,又有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这些公司都是代表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些建设项目无论筹资渠道、还款方式如何,最后形成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都是城市的不动产。《政府采购法》对此类项目是否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用财政资金或以政府名义向社会筹集资金举办的各种文化产品也应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出台了规定,但要进一步深化,进行实质性的操作。例如重大节庆、重大活动所举办的文艺演出,就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向全国征集,甚至可以反向拍卖。同时对会议、印刷、公务考察等也可研究作为服务类项目列入政府采购范围,进行各种形式的政府采购。

②加强分散采购的规范化管理。政府分散采购是相对于政府集中采购而言的。有的地区把政府集中采购分两个层面做,一个层面是由政府综合集中采购机构直接实施,另一个层面是政府授权由主管部门设立集中采购机构实施。有的地区则把由主管部门实施的政府采购,包括预算单位自行采购都列为分散采购。无论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都属于政府采购,不存在哪个重要哪个次要的问题。因此,都要执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分散采购应加大具体指导,研究制订一些分散采购的具体操作办法与工作流程,建立报告制度、公开信息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让分散采购也实施“阳光采购”工程,推进分散采购的规范化建设,接受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的监督。

③完善政府采购统计制度。政府采购统计工作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的统计。《政府采购法》第四条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与招标投标法的冲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正是这一原因,政府采购工程没有实质性列入政府采购监管范围,政府采购规模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小,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采购工程是否应该列入政府采购的统计范围,我们把“政府采购”的前提条件搞清楚,就有了明确答案。二是对政府分散采购项目的统计。《政府采购法》第七条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这里明确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不言而喻,分散采购也应列入政府采购的监管与统计范围。这方面的统计工作杭州市还很弱,需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将杭州市的政府采购规模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5.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信息化建设推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深化了政府采购工作。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到完成采购任务进行资金结算,我市已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与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的信息化程度依然较落后,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快开发和建设。

①整合信息资源。要通过对现有的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结算信息系统实行联网,形成财政预算编审部门(采购办)、采购机构(采购中心)、国库监管部门(会计结算中心)、采购单位的信息传输网络,实施信息实时传递,提高政府采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②实行网上申报。要改革采购人纸质传递申报采购项目的方式,利用财政会计结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主管部门及预算单位联网的条件,实行网上申报。采购单位只要按照年度部门预算中确定的采购预算通过网上点击填报,需要采购的项目即可进入采购信息系统,由采购办列入采购计划,采购机构实施程序采购,供应商送货上门。减少采购单位与采购机构的往来奔波,提高工作效率。

采购实践范文篇3

关键词:医疗耗材;流程管理;统一招标;集中采购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临床上医疗耗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品种、型号繁多,使用量不断增大。为此,对临床上的医疗耗材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2]。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医疗耗材采购流程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介绍如下。

1我院医疗耗材采购流程制度建设

我院后勤保障部门(集中采购中心)负责对本院医疗耗材的统一招标和集中采购工作,其他部门、科室均不得自行购入。后勤保障部门(集中采购中心)制定并建立标准化的、与招标采购相关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和落实对医疗耗材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集中采购中心的人员组成和组织架构、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权限、人员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医疗耗材的采购、验收、供应、出入库及使用、物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医疗耗材采购流程管理方面包括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通则》《章程》《暂行规定》及《实施方案》《招标文件》及《评标细则》等。

2我院医疗耗材采购的模式和流程

2.1确定招标文件及招标平台。2.1.1确定医疗耗材采购计划。根据院内近2~3年的医疗耗材的采购计划和实际消耗,结合院内各需求部门报备的来年年度采购需求,邀请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参加,通过分析和论证,确定临床普遍需求或用量较大、质量较稳定的常用医疗耗材作为采购目录,编制年度院内医疗耗材的采购计划(及采购品种)。一般按医疗耗材的功能用途,将采购品种分为敷料类、检验试剂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几大类。将如上采购计划报备给院内医疗材料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组(以下简称院内招标组),经其审核批准后确定。院内招标组各岗位的人员均由其所在部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派。每年1次,进行选派(2~3名)和轮换。2.1.2确定医疗耗材采购的招标平台。报备给院内招标组,经其审核批准后,确定医疗耗材采购的招标平台;提前(一般为提前≥2个月)在该招标平台网站上公布《年度院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招标文件。评标的人员于评标的前一天,从院内招标组人员的名单中随机抽签生成(根据拟采购的医疗耗材品种的相关使用科室,抽取相关临床科室的人员;无法参加者,经审批后,再次抽签以决定另一个人选)。2.2通过招标平台进行医疗耗材集中采购。2.2.1一般性原则。在保证耗材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招标的方式采购性价比高的产品,确保医院的收益。每种医疗耗材按其厂家及价格共选择2~3个不同厂家供货。其中,对于年采购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医用耗材,定期采用院内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形式进行采购;对于年采购金额在万元以下的医用耗材,定期采用院内邀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形式进行采购,并货比三家以降低成本。对于临床需求量很大(比如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医用敷料等)、普通医疗耗材(比如心电电极等),尽量定向、定性选择本地供货商,以节省库存场地及便于需要时迅速补货。急需医疗耗材应先报临床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再实施采购,事后补办申购手续。不能收费的医用耗材原则上不能进医院,如临床确实有需求须保证其价格为全市最低。2.2.2对于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原则。属于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高值医用耗材,后勤保障采购部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在集中采购目录内、临床实际需求的高值医用耗材,由后勤保障部组织专家论证并规范履行相关程序,从资质齐全的合格供应商购进。对于入围上年度集中采购目录、本年度尚无新投标企业的医疗耗材品种(厂家少的医疗耗材),如无新的或更好的产品品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没有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可以延长供货期、续签合同。对于入围上年度集中采购目录但实际临床用量少、使用频率低的医疗耗材,可以降低此次中标采购价,以同时能保证临床应用的所需及采购价格更优惠。2.2.3医疗耗材集中采购前的谈判。由后勤保障部采购中心组织院内的评审专家进行采购前的谈判,然后再签订采购意向书。谈判的目的是,在集中招标采购的中标医疗耗材中,选择对医院有利的招标结果:性价比高的品种,规模较大、资质更佳的供货企业[3-5]。2.2.4新增医疗耗材的采购流程及管理。(1)递交申请:临床部门填写“新增医疗耗材审批表”,附所需的新产品书面资料。由临床科室主任或临床科室主管副主任签字。(2)受理申请和进行采购:后勤保障部受理申请,向相关产品供应商索取企业和产品材料,经审核,由后勤保障部科长签字、确定备选产品。上报,经院设备、材料管理工作小组初步审核,院设备、材料管理委员会复审后方能购进。(3)对于新增的医疗耗材,临床科室应在“新增医疗耗材审批表”中写明替代原因等。

3集中招标采购医疗耗材的优势分析

3.1信息化和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是依托招标平台网络的电子化便利条件,将医疗耗材的采购计划等讯息快速、广泛地传播,得到更广泛医疗耗材供应厂商的关注和参与,使医疗耗材采购的工作得以公开、快速、有效的开展。3.2客观、公正性和合理性。通过招标平台集中采购可将采购的定性、定量的目标在招标平台网站上实时共享,使得采购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准确传递,保障了不同供货厂商获得同样的竞标机会,具有公平性。同时,评标专家对投标的各个供货厂商及其品种的信息均为盲法评判,评标专家无法因个人喜好等非客观原因而作出非理性的评判结果,使得医疗耗材采购结果的客观、公正。集中招标采购可通过统一的招标平台、电脑的高科技处理方法录入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对供应商服务质量(资质、规模、商业信誉)及所提供的医疗耗材性价比等信息作出综合展示、多方位比较,便于后勤保障部采购中心等决策部门作出最佳品种选择,避免因人为判断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差异化选择,保障了医疗耗材采购结果的合理性。3.3公开、透明和高效性。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模式,医疗耗材采购的流程、全过程及进度均实时,公开、透明。医疗耗材质量在招标平台公示,如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集中招标采购流程中相应的单据材料均可作为追溯证据。故医疗耗材的集中招标采购具有高效性[6-7]。集中招标采购可最大限度地从采购的源头防范商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避免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的行为发生,间接保障了患者和医院的权益。3.4安全、有效和经济性。通过公开、透明的集中采购流程可节省采购时间成本,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减免不必要的购销渠道,降低了购销成本。直接在招标平台进行招标、竞标和议价,可确保所采购医疗耗材的价格合理,为医院降低采购成本;为患者和医院选择性价比高、有质量保证的医疗耗材品种,可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间接地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参考文献

[1]傅鸿鹏,娄兰翔,袁雪丹,等.国内外药品集中采购典型做法述评[J].卫生经济研究,2015(9):3-6.

[2]徐向天.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医院耗材管理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9(3):58-60.

[3]张磊,王肇奇.第三方物流配送在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7,46(12):1711-1713.

[4]方金鸣,刘毅俊,陈诗亮,等.武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19-23.

[5]李明,陈丹妮,顾建钧,等.医用耗材价格调整政策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2):1-3.

[6]路云,段慧敏,常峰,等.探索与借鉴:破解我国医用耗材价格管理“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6(6):75-78.

采购实践范文篇4

一、郑州大学后勤集团伙食工作的基本情况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目前有在编教职工5700余人,在校生7.2万人左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郑州大学现有四个校区,作为一所多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后勤工作实行甲乙方的管理体制,四校区一体化运行。甲方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管理、监督职能,乙方后勤集团承担着校内大部分的后勤保障任务,同时吸纳社会企业参与,形成一甲多乙的管理模式。目前,郑州大学共有食堂25个,承担着全校8万名师生的就餐保障任务。后勤集团管辖食堂23个,饮食公司餐饮从业人员1200余人,食堂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年营业额约1.2亿元。社会企业建设并管理2个食堂,餐饮从业人员260余人,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年营业额为4000万左右。(一)坚持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后勤集团于2006年引入HACP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每年开展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对饮食工作进行梳理和规范,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推行标准化管理。为保证工作标准落到实处,从2010年起,后勤集团全面推行绩效考核,以此提升后勤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水平,将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部门考核与个人日常量化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衡量职工业绩,并将职工业绩直接与个人薪酬挂钩,建立起了业绩导向型分配激励机制。考核范围涉及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安全生产等方面,细化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人员晋升、奖罚等依据,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015年,后勤集团饮食公司引入“六T管理”,将绩效考核、双体系要求与六T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制定了六T管理评分标准,涵盖了食堂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的整体布局到微观的具体分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二)创新经营模式,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为满足师生的多元化就餐需求,郑州大学积极创新经营模式:一是坚持做好基本大伙,主营中低价菜,坚持每餐向学生提供免费汤及3个以上1到2元的低价菜,确保贫困生能够吃饱。二是开设风味美食餐厅,经营特色饭菜,如今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都能在餐厅找到。三是开设自选餐厅,满足中高档消费群体的就餐需求。食堂的多元化经营,满足多种消费需求,让师生能够吃饱吃好。(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餐饮保障能力。专业的职工队伍是做好饮食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推进饮食工作良性发展,后勤集团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几年来饮食公司共引进39名大学生,其中硕士3人、烹饪专业的本科生20人大专生16人。目前,已有23名大学生走上管理岗位,为伙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为提升厨师业务技能,后勤集团每年举行厨师培训活动,并组织厨师定级考核大赛。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不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在2013年中国高校烹饪技术大赛中,后勤集团获得红案团体二等奖,红案个人比赛获得1金、1银、1铜。(四)伙食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大库统一发放。为确保饮食安全,稳定饭菜价格,郑州大学对伙食原材料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验收、统一发货。采购部负责四校区食堂所需原材料的采购、配送等工作,并对原材料实行大库统一管理,定时定量发货。经过多年的积淀,郑州大学后勤集团伙食工作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州大学后勤集团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伙食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单位。2016年8月,在伙专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后勤集团饮食公司被评为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厨师长张国发获得“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郑州大学的伙食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

二、郑州大学后勤集团在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方面的探索与经验

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多校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师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如何保证饮食安全和价格稳定是伙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十一届联采,稳步推行,积极打造品牌。效应2007年,在物价持续上涨和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确保饭菜价格稳定,郑州大学充分发挥在河南省高校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率先在郑州市高校中发起了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通过规模优势抱团取暖,降低采购成本。参与高校从2007年的11所,增加到2018年的36所。郑州高校联合采购工作经过数年的积累与发展,良性的运转机制吸引了很多知名企业参与,联合采购已形成品牌效应,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二)科学谋划规范管理,确保联采阳光透明。1.制定联采办法,加强信息沟通。为规范采购流程,各高校共同制定了郑州高校区域联采办法及相关采购制度,不断完善联采机制,细化管理办法,并由各高校伙食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采购小组,定期召开区域联采工作会议,统筹协调联采招标工作。2.加强外部监管,做到阳光采购、透明采购。落实阳光采购、廉洁采购,邀请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高校纪委、审计、新闻媒体、在校学生代表等参与,对招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3.严格把控原材料配送价格和质量。签订供货合同后,要求供应商合同生效3个月内配送价格保持不上涨,供应商如出现拒绝供货等情况将扣除其保证金,并列入黑名单。为保证供货质量,各高校根据招标样品对比送货质量,严把“验证、验质、验量”关。(三)联合采购效果显著,惠及数百万师生。几年来,联合采购效果显著。参与联合采购的高校从2007年的11所上升到2018年的36所,参与供应商由最初的40多家增加到174家,采购种类由米、面、油、猪肉四大类发展到米、面、油、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鸡蛋、干调等十大类伙食原材料,年采购量从360万公斤增至5000多万公斤。十余年来,郑州高校联合采购累计为参与高校节约伙食成本数千万元,惠及上百万师生。

三、郑州高校联合采购存在的困难

郑州高校联合采购因参与高校规模、经营模式、需求差异性等造成联合采购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联合采购是高校间自发行为,对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约束性不够强郑州高校联合采购属于民间组织,各高校自愿参加,对参与高校和供应商缺乏强制力和约束力,无法形成长效保障机制。联采机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奖罚措施,借助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和威慑力,严格约束参与高校和供应商。(二)联合采购每年集中举行一次,未能形成价格长效机制郑州高校联合采购每年举办一次,食品行业市场品种多、价格波动快,不可能一次招标定半年或者一年的价格,因此联合采购价格执行期限为三个月。没有能力在一年内举办多次联合采购工作,未能形成价格长效机制。(三)采购范围有限,蔬菜等原材料尚未纳入联合采购目前,郑州高校联合采购的品种覆盖到米面油肉等大宗物品,蔬菜等原材料尚未纳入到联合采购范围。但是,蔬菜是高校食堂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之一,能否减少中间环节,对降低伙食成本至关重要。

四、河南省高校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服务中心工作方案

采购实践范文篇5

终于让我等到机会了,周围同学都出去实习了,我一个人显得是那样的不合群,我决定也要和他们一样,一起实习,一起进步。没有多少的刁难,我顺利的通过了实习单位的考察,我可以准备开始实习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实习就要结束了。虽然曾经有过害怕、彷徨和面对陌生环境的无助,可是正是因为这些挫折加快了成长的脚步,如果说学校是接受知识的殿堂,那么社会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体会很深。我想这是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也许十年之后想起现在的一些想法会觉得很傻很幼稚,可是,这就是成长的脚印,深深浅浅,记录了人生中每个重要阶段。因为有了这次实习,让我对接下来要面对的正式工作,充满了信心。

正式报道实习上班的那天,充满了无限热情与期待,而这一切在几天下来变得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厌倦和害怕,厌倦孤单的滋味,害怕不能胜任。好在师傅是个很耐心的阿姨,也许就是这样让我的担心少了几分,多了一些亲切感。师傅很照顾我,也很热心的教我,帮助我,让我对工作很快就上手了。可是,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让我们之间的话题总是很少,除了工作上的问题之外,一大半时间,我总是处于观众这样的角色,听着办公室里的同事聊天,偶尔轻声附和几句。

主管是个很细心的人,她跟我分享了很多工作经验,她告诉我要努力适应这些不完美,但必须坚持自己应有的原则,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方法最后只会害了自己。她还告诉我要放正心态,得失很正常,重要的是收获一段学习的过程。成长是本来就是一段幸苦的旅程,要面对风雨,要经受住诱惑,更要学会承担,负起责任。而实习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其中一个标志,从人生平坦的学生生涯跨上崎岖的上班族生活,尽管偶尔跌跌撞撞,但那份靠着自己站起来的力量却能足足让自己欣慰一天,甚至一年。因为没有父母、老师在身边帮忙,一个人承担,一个人负责,那是给成长最好的礼物。

作为部门文员,做的事情很琐碎,很杂,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曾经出现过厌烦情绪,甚至一度想过要放弃实习。总觉得压力太大,办公室政治每天上演,也许太早的走进了那个复杂的世界,在内心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看到了太多的不完美,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使得心中那股原来义无反顾的勇气,缩到了最小,甚至在一次次困顿中消失,变得害怕承担,害怕面对,想要逃避。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把一切想的太单纯,太美好,我们甚至忽略了生活中的灰色。

对于采购部,一开始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仅仅肤浅的认为只是对于公司所需物品的购买和置办。后来,慢慢接触了解下来,才发现原来采购部拥有一系列规范的体系和流程。采购是个繁琐又复杂的合作过程,涉及到生产部、市场部、品质部等多个部门的多个环节。首先市场部接到客户订单,有个需求的动作,将这一动作反馈给生产部,生产部根据实际需求再将定料计划返回给市场部pmc:随后pmc做定料计划,确定来料数量,进行叫料:最后采购部根据叫料计划写请购单,联系相关供应商并制定来料计划。之后,供应商送料暂放采购部原料仓库,有品质部ipqc进行来料检验,合格就入库,不合格就通知相应采购担当与供应商进行确认和制定解决方案。每月月中,仓库会进行盘点,目的在于确保账物相符。而月末,采购则会与财务进行对账,这一块相对比较重要也比较麻烦。此外,每隔三个月,部门内审员会配合采购担当与品质部主任去审核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并确认是否符合公司及客户要求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此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而完整的采购流程也并非如此,也让我认识到我应该学的,应该做的还很多很多,终于更深的体会到那句常说的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以前总听别人说,只有自己做了妈妈,才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现在实习了,也终于能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更能体谅父母偶尔的脾气。想想以前,父母发脾气时,我总是感到特别委屈。现在终于知道,他们在单位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为了一个家,更为了我。我很感激他们,他们教会我什么是付出,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金融危机还没解除,我总是担心说不定哪天我就被解雇了,他们总是宽慰我,让我不要担心,但只要还在公司一天,就要最大程度的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不是为了做给任何人看,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以前,上班族对我而言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词。然而当我就开始了全日制上班族的实习生活。回想当初,对上班的向往而又担心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离开了学校这个温室,所有有的一切都变得很真实,很实际。而我也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做梦的女孩,也终于明白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明天的自己,绝不会为今天后悔。相信我会不断做的更好。

采购实践范文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

在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中,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都涉及对物资采购及管控情况开展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已成了内部审计的常规业务领域,在煤炭企业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煤炭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物资采购占用的资金较大,同时煤炭企业招标不规范、供应商数量众多、货物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工作量巨大、流程烦琐,加之很多煤炭企业并未合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只是按照内部制度刻板执行,直至引发各类风险。因此,煤炭企业应加大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力度,结合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审计工作,使物资采购内部审计真正成为改进物资采购管控、减少效益损失、防范法律风险和廉洁风险的重要手段。

1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1计划管理不到位。煤炭企业由于其特殊性,通常在生产之前需要采购大批物资,因此采购计划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煤炭企业所处的大宗商品行业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一旦出现环保限产等政策变化,前期制定的物资采购计划应有所调整。同时,我国很多大型煤炭企业都采用了集团化、统一化的采购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提升了采购效率、杜绝了徇私舞弊等问题,但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如ERP)设计不科学、存在漏洞等问题,往往会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因此,在实践中很可能出现管理层已获取了环保限产的信息,但制定采购计划的部门却不了解,仍然按照之前的生产计划制定采购方案,最终导致计划不准确形成滞库或积压的现象。1.2供应商管理不规范。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从规模上看属于中大型企业,所需采购的物资范围广、数量多、规模大,同时由于大多数煤炭企业需要地下勘探与开采,所需采购物资的专业性也较强,因此煤炭企业对供应商必须要规范化管理,坚持以风险为核心、控制为导向,从供应商准入、评估、招标、合同履行等多个环节规范供应商管理,提高采购业务质量。但在近年来的审计实践中,很多煤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并不规范,对供应商准入、审批只是“走流程”,供应商无资质、合谋围标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有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进口设备往往由于煤炭企业不具备进出口资质只能向国内的商贸公司采购,导致采购成本较高,甚至采购到不合格的生产设备,继而引发安全事故。1.3内部控制不科学。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受环保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生存较为艰难。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全世界范围的停工停产,煤炭企业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的源头更是步履维艰,为节省开支只能缩减人员工资,最终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导致很多以前从事财务的人员或是非专业的人员不得不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因此,煤炭企业只能在缺乏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内控制度,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测试的设计中,有些企业只是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要求做了基础测试,并未结合煤炭行业特点和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企业性质等方面设计测试内容,内部控制无法科学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真实情况。

2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改进的建议

2.1改进管理软件并加强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重视。煤炭企业在设计ERP结构时,应根据内外部实际情况和人员分工,在改善财务账务处理与管理效率的同时,利用ERP将物资采购涉及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个环节中,及时并准确地传输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和反映财务经营状况,实现数据共享,覆盖每个风险点。如采购业务员将具体物资采购情况录入系统中,同时仓储管理人员将库存变动情况也及时录入,财务人员得到信息后做账务处理,这样内审人员可直接登录系统调取业务、仓储、财务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获取相关物资采购的实时情况,无需翻阅大量凭证甚至等到期末再开展内部审计,进而使内审工作从事后审计转为实时审计,化“静态”为“动态”。但有些煤炭企业由于人员流失导致内部开发能力不足,可考虑聘请外部企业为其设计或开发智能化信息系统,这样不仅使内审人员获得更为准确、充足的物资采购数据,更能使内审项目得到扩展,从而提高内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规避由物资采购引发的各类风险。2.2深化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测试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情况之后,制定相关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以评估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近年来的审计实践中,很多煤炭企业并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内部控制测试,甚至有些独立的物资采购公司只是照本宣科地使用上级公司制定的测试体系,导致在采购环境、采购风险管控、采购信息沟通及采购监督方面存在着不充分、不健全的问题。因此,本文按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和共性,补充内部控制测试内容如表1所示。2.3强化风险导向审计在物资采购中的作用。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物资采购流程较为烦琐、占用资金较大,一旦产生风险,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开展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并根据企业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和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内审制度,要逐步形成风险评估范围广、审计程序多样化、审计方法多元化、审计重点突出的内审工作模式,并在最终出具内审报告时要紧扣风险要素,突出风险控制。内审人员应将风险管控观念贯穿于内审工作的始终,将整体风险与局部风险、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为全面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把控风险。

3完善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

3.1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虽然煤炭企业当前面临着人才逐渐流失的困境,但管理层可从现有员工中入手,强化激励作用,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如鼓励员工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如CIA、CPA等,并对考取证书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内审员工积极学习。此外,随着煤炭行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物资采购的烦琐性和复杂性将会加剧,作为内审员工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充分了解煤炭行业的动态和其他经管知识,以期内审工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内审增值功能。3.2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煤炭企业在制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制度时,通常以上级公司的要求为准,难免在制度中存在照本宣科、不切实际等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内、外部形势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制定内部审计制度。首先,应优化内部审计流程,避免出现为了符合上级制定的制度而做的无用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简化流程;其次,应确定参与内部审计员工的职责,实现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工作、浪费人力;再次,应在制度中约定审计周期,根据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规定在每季度末或半年等时间节点开展内审工作;最后,参与内审工作的员工应关注在审计过后不予更改的采购业务,分析不予更改的原因,可在制度中规定限期更改和不予更改的处理方法。

4结论

在煤炭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煤炭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应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强内部审计不仅能节约成本支出、防范采购风险,甚至能帮助煤炭企业提升盈利能力,进而摆脱困境。在实践中,煤炭企业应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并充分调研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工作开展方式,实现“动态”的工作模式,为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宇蔚.B公司采购业务内部审计改进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2]张希萌.审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改进研究———以ZF公司为例[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6.

采购实践范文篇7

一、项目特点

财产保险服务采购项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重要性高。采购项目涉及全公司数百亿资产的安全保障和保值,对于防范企业资产流失、损失具有重大作用。二是预算金额大。保险费用预算金额数千万元,对保险公司履约要求高。三是保险行业竞争激烈。潜在供应商数量多,全国保险公司400余家,市场竞争充分。

二、上期合同执行情况

一是中标保险费率低。近年来,公司的财产保险都是通过公开比选的方式采购,保险费率连年降低,在省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中最低。较低的保险费率为保险公司参与项目竞争以及后续服务质量保障带来很大压力。二是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赔付金额3000余万元,赔付率高达103%,保险公司支出的赔付支出已高于保险费收入,保险公司在本项目中的利润为负值,过高的赔付率影响了财产保险公司参与本期项目的积极性。三是赔付风险过于集中。上期采购项目全省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选择一个保险公司承担该区域的公司财产保险。在合同实际执行中,由于陕北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导致中标陕北区域的某保险公司赔付率高达225%,进一步影响了保险公司参与本期项目的积极性。

三、市场分析和研判

一是保险财产规模较大对保险公司仍有吸引力。项目一年的保险费用预算接近四千万,虽有不确定的高赔付风险,但近五年来年均赔付率85%,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看,本项目对保险公司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二是中标保险费率低对保险公司吸引力降低。保险费率价格经过多年竞争持续下降,需要思考如何采取措施吸引大型、优质的保险公司踊跃参与。三是市场竞争态势明朗。保险行业管理较为规范,有再保险、公积金盈余等要求,大型保险公司具有稳健的赔付实力。行业信息公开程度高,各类收入排名、负面信息查询便利,便于对潜在供应商市场摸底调研。四是恶性价格竞争的可能性高。由于项目预算金额大,供应商数量多,项目备受瞩目,是各大保险公司必争之地,出现恶性竞争、投诉质疑的可能性很高,需提前准备应对预案。

四、采购策略优化措施

针对上期合同执行存在问题以及市场分析结果,采购部门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优化和改进了本期采购方案。(一)优化标包划分,均衡风险。合理划分标包,均衡各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尽量消除因地域性自然灾害带来赔付过于集中的影响。改变原有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中标一家保险公司的惯例,将全省分为三个标包,每个标包由三个区域的不同份额组成,进行区域交叉组合。即标包1:区域一50%份额+区域二30%份额+区域三20%份额,标包2:区域一30%份额+区域二20%份额+区域三50%份额,标包3:区域一20%份额+区域二50%份额+区域三30%份额。这样的标包区域组合,每个标包均包含全省各地市的资产,如某一地市发生大金额赔付时,各中标保险公司将按照份额共担风险,同时也共享收益。赔付风险均衡后,保险公司参与项目积极性提升,也为公司合同执行时资金赔付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设置合适的资格条件门槛。开展潜在供应商资格条件、企业能力等信息和数据的调研,通过官方网站等多渠道查阅潜在供应商披露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根据调研结果,重新评估本期项目资格条件门槛要求,避免门槛过高或者过低现象。门槛过高易出现竞争不足及流标情况,有公司财产保险覆盖断期的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资金资产损失。门槛过低易出现过分竞争,有中标供应商实力过低,后期合同执行中存在赔付保障的风险。深入了解市场后,本期项目设置了与公司保险资产规模相适应的资格条件,引导优质供应商进行公平、良性竞争。(三)优化评审办法,推动良性竞争。企业采购活动的实质是推动充分的市场竞争,在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而这一点也是企业采购部门的价值体现。在对往期采购项目报名情况、应答数量、应答价格、基准价、中标价等数据进行多维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行业价格利润水平、竞争程度等因素,对成交价格进行反复测算。通过成本模型分析及资产规模、往期赔付率、赔付金额等数据分析,为本期预期的中标费率趋势提供参照。结合近年来的保险费率较低、上期赔付率较高的情况,本期项目设置了较大弹性的最高限价,给供应商较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供应商有了较强的参与动力。以有效报价均价作为评审基准价,引导供应商理性报价,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减少价格得分占比,加大对优质供应商的吸引力。(四)合理设置技术评价指标。对往期评审中超高分、超低分等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对技术打分表里的各类细项思考能否评审、如何评审。模拟项目中存在的分歧、争议及投诉风险,并制订相应预案。对往期采购文件中的不明确和模糊的部分进行进一步明确补充细化。在技术评分表中,设置资本金、公积金、偿付能力充足率、服务人员配置情况、应答人实力、理赔服务承诺等评价指标,坚持技术评价指标客观化,吸引更多的优质供应商加入竞争行列。(五)以终为始优化服务规范。与采购需求部门沟通协作,从合同履行的角度,对财产保险服务规范书中的相关条款进行改进和优化。针对上期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与需求部门进行反复沟通,从项目服务规范、服务要求、考核、付款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完善资产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是针对分公司资产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研究设置特别对应的约定条款,为分公司资产的快速理赔通道提供保障。

五、采购实践取得成效

(一)成功吸引大型保险公司参与项目竞争。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十大保险公司”参与项目竞争。最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三个优质财务保险公司中标本项目。(二)降本增效成效显著。由于采取区域组合联保,赔付风险大大降低,推动了中标费率下降。与项目预算相比,本项目节约采购资金约1400余万元,较上期合同节约资金约400万元,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了贡献,同时充分体现了采购部门的价值。(三)公司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本项目一次性采购成功,避免了流标导致保险期断档风险。同时,中选的三大供应商均是报价低、实力强劲的优质财产保险公司,采购结果符合预先研判,采购方案优化策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四)赔付风险大大降低。通过优化标包划分,使风险得到了很好的分散和转化。以前某一区域发生了大额赔付,只涉及一个中标保险公司承担,现在则由这三家保险公司按份额共同承担,降低了单个保险公司高额赔付的风险,也能保障公司发生意外事件时,赔付资金足额到位。(五)理赔快速便捷。技术评价指标中增加了理赔绿色通道、索赔材料简化、赔款支付时效等打分项。中选供应商均面向公司建立了快速理赔通道,理赔流程、取证、小额赔付便捷快速,大大简化了分公司小型资产保险事件理赔难度,受到分公司的一致好评。六、实践案例带来的启示采购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真总结往期采购经验教训以及上期合同履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往期理赔数据分析、潜在供应商信息调研、行业市场分析、优化采购策略等工作,及时、圆满地完成了采购任务,采购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采购实践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餐厅物料采购管理

1餐厅物料概述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以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餐厅物料有蔬菜、水果、豆制品、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粮油、调料、酒水、洗涤用品等类别;其具有采办频次高、种类众多、使用量大、保质期短、时令性强的特点。

2传统的餐厅物料采购管理方式

根据餐厅物料的特点,限于以往的技术手段,为了保证采办质量和提高采办效率,多采用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模式。因为“一单一招,“互联网+”在餐厅物料采购管理中的新实践文/李华娟餐厅物料采办频次高、种类繁多、使用量大、保质期短、时令性强,线下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采办质量和效率多采用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于餐厅物料采办方式的深远影响,在保证采办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餐厅物料当下采用邀请招标的可行性、优势以及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互联网+餐厅物料采办管理系统的应用框架和技术框架,这些新实践旨在不断探索优化“高质量低成本”的工作方法。摘要一单一签”的采办方式远不能满足餐厅对物料使用时间上的要求。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是通过资格预审或供应商现场考察确定优质供应商资源,向供货商发出采购要约,拟向供货商提出订货数量和技术要求的一种书面文件。订单采办使采办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在“保质量、效率高”具有明显优势。在一定时期,这个采办方式在实践中总结的可行的、较为合理的一种方式。

3互联网+餐厅物料采购管理新实践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的越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由原来的纸张传递变成了电子传递,由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互联互通,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成了计算机自动执行。这种改变也将给餐厅物料传统的采办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3.1餐厅物料新采购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单一招,一单一签”这种理想的采办方式借助于该技术在信息的传递上和处理上的效率大大提高,已经能够满足餐厅物料对采办时间上的要求。同时,线上邀请招标方式为各类供应商提供透明、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保证了充分的竞争性,从而最大程度节省了公司预算,加强了采办业务的规范和管理,可实时了解和掌握采办信息。新采办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橘色部分是需要相关人介入的,绿色部分完全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可以看出,大部分重复的工作和全部的信息流转已经由计算机和互联网完成。

3.2新采购方式的注意事项

新采办方式改变了原来在一段时期由固定的供应商提供物料的做法,改为每次采办由高评价低价格供应商中标提供物料的方式。固定的供应商经过长期磨合对物料质量是有保证的,不固定的供应商需要增加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所以引入的新方式还有几个注意事项:(1)严格审查供应商入库资质:一批有实力的供应商是保障物料质量的基础,通过资格预审或现场考察,引入多家优质供应商入库,在充分竞争的同时保障物料质量。(2)物料标准化消除二义性:编制物料标准化说明,通过单位、规格、图文结合的说明方式详尽的描述所需物料的特征,避免在报价和送货时由于理解的不一致而出现扯皮的事情。(3)让供应商考核分影响中标得分:中标策略有两个权重,一是价格,二是供应商考核分。供应商考核分是由每次供货的质量决定的,所以珍惜信誉的供应商有更多的中标机会,进而保证物料质量。

4物料采购管理系统架构

通过需求分析,物料采购管理系统应用架构设计如下图,主要有三部分构成:(1)系统管理相关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主数据管理、日志管理、接口管理等(2)用户通用功能模块,包括个人工作台、应用导航、信息、消息提醒、搜索查询、资料共享等(3)业务逻辑功能模块,包括采办基础支撑模块、采办业务模块、采办统计与分析模块,各模块详细功能详见图2。实现应用模块的技术架构如下,分成基础设施层、开发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现层,每层提供的服务如图3。

5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业务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是提升企业运行和管理效率非常有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化已经不仅是业务的辅助工具,而是业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属性。

作者:李华娟 单位: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采购实践范文篇9

关键词:采购项目;绩效案例;审计评价;启示

一、审计背景

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人民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服务于央行业务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集中采购项目,是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岗位廉政和风险防控的重要部位,是确保央行各项业务顺利运行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容易引发腐败事件发生的一个节点。为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营造规范、严密、风清气正的采购管理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央行治理,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我们将采购管理纳入重点关注的审计内容,同时对运行的过程和绩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为提高采购管理绩效水平,需要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框架体系。尽管我们在审计实践中可以获取集中采购管理应具备的完整、准确、实时特征,但还不具备可扩展的功能特征,我们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原则和标准,一是合理选取目标值,既考虑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二是处理好播种与收获的关系,同时还要通俗易懂。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选取个别地市级机构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绩效审计实践。

二、审计指标的确定及尝试

按照采购逻辑我们对采购环节进行了逐项梳理,结合各个环节的工作状况筛选出最合理、最适用的绩效指标,运用多目标决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体系设计上结合实际工作,对采购过程中所反映的业绩和效果进行评定,评价指标重点遵循如下原则:一是系统性。设计采购管理内部控制、采购管理2个一级指标,项目管理等12个指标,45个三级指标。二是可操作性。设计指标尽可能满足人民银行采购工作实际,通用易懂,可以衡量,借鉴了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官方发表的单一来源采购审计报告中的一些思路,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将绩效和合规审计相结合,指导审计人员对具体指标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们针对三级指标编制了解释。三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指标按照量化成度划分评分等级标准。采购绩效审计评价是依采购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评价标准,对各单位在采购过程中所反映的业绩和效果进行评定。

(一)技术指标

暂定为采购资金节约率、项目完成率和合规率三项指标,这是经过调研后确立,对审计对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经济性指标。一是固定原则,这个指标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二是可实现性原则,目标值制定要合理,在现有的采购内外环境和条件下,必须经过努力完成。经济性指标:审计期采购资金节约率=(采购计划额-实际支付额)/采购计划额。

2.效率性指标。一是完整、精确性原则,指标值可操作,并得到确认。主要是人员效率和成本指标。二是可行性原则,杜绝虚假数据和信息,使其具有权威性。效率性指标:集中采购项目合规率=(集中采购各类项目数量-不合规各类项目数量)/集中采购项目数量。

3.效果性指标。低成本原则,确保各单位以最低成本机会取得最佳的评估效果,全面和普遍体现管理的具体定义。效果性指标:集中采购项目完成率=(集中采购项目数量-未完成项目数量)/集中采购项目数量。

(二)绩效审计的尝试

采购是收集、评估、选择、确认、等价交换的过程,加强采购业务工作规范化,提高采购绩效管理效能,已成为央行内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经济性。从遵循的原则性看,经选取的计划采购数据是部分本审计单位经过层层上报,有据可查,具有合理性。从相关性来看,编制的的集中采购计划,既着眼于资金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需要,也满足了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限额标准;从可行性看,制定的方案,达到采购完成率的标准;节约资金总额数字较为可观,节约率普遍较高;确定的各项采购方案选取的资源分配较为合理。经审计某机构计划集中采购资金与实际采购相比较节约资金数额较大,占比12%,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提高了绩效管理水平。

2.效率性。被审计单位从可实现性上保证了最低成本获得最佳评估收益。从审计过程看,某机构27个集中采购项目,审计过程中提取的数据真实,获取合理,集中采购项目完成率100%。但3个项目在采购文件及合同编制基本完整存在不同缺陷,占项目的11.11%。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特别是事权和法律部门应维护央行权益,完善相关条款。经测算某机构集中采购项目合规率89.99%

3.效果性。从审计结果看,审计期内集中采购项目全部完成,被审计单位在实施采购过程中能够合理使用资金,满足单位正常工作需要。从利用效果看,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货物、服务、工程不同采购种类或不同采购方式的节支情况,集中采购资金基本保证了正常办公、维护和服务需要,某机构节约率为6.06%。

4.实现了内审增值作用,积累了绩效审计经验。绩效审计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将传统审计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问题的提出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易于被管理层所认同和接受,审计突破了传统的合规性审计束缚,充分体现了绩效审计理念,从具体指标值审计来看,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操作程序、合同管理、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档案归集整理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其中大多属于沿用历史操作习惯出现的问题,有的属于管理不善或不规范,根据审计发现及系列分析,得出被审计单位存在采购程序不尽合理,采购物品购置周期过长,评审人才库使用结构不够均衡等不足的结论,实现了内审的增加价值,达到了预期目标。提示了被审计单位如何“做得更好”。

三、关注绩效审计发现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基层单位供应商信息库建立的普遍不好或未建立。经审计调查,发现某机构借用政府供应商信息库收集供应商信息共58个,全年27个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的供应商均在供应商信息库之中,登陆该系统后发现该机构是采购1个项目之后,再入库1个项目。而基层单位这个信息库系统各采购单位建立的不完备,自行选取电子信息样本也各有不同,座谈中被审计单位反映,基层行人员少,资源和信息有限,应由上级行自上而下统一编制信息库并能与政府网结合,这样能解决基层人员少,减少咨询成本高的问题,如果能够在央行顶层框架上建立采购供应商信息库,会节约基层行经济成本,降低人、财、物的消耗。

(二)评审人员的选取不够科学。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银发〔2010〕21号)第十九条“总行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应建立集中采购项目评审人员库。评审人员可适当吸收当地院校、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部门技术专家、单位内部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规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统计分析,审计人员分别对其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列表,其次对采购项目逐一列表统计筛选分析,并与人才库使用情况进行比对。已经全部使用这个系统,并随机抽取了相关人员,我们根据采购立项、审批、评审、验收等环节对集中采购人才库的抽取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该机构2014年完成集中采购项目27个,投入人力219人次,2014年抽调评审人员重复率为58.33%。有4人未被抽取,6人仅抽取1次,1人重复抽取9次,说明该库人员使用结构不够均衡,人力资源利用和随机抽取不够科学。

(三)采购的项目申请时间和设备到货验收时间间隔过大,周期过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业务部门对物资需求的保障能力。经统计测算某机构采购项目周期,检查完成任务时限,对各类物资的采购周期进行测算,发现某机构集中采购各类物资的周期性长短不一,总行统一采购的最长周期为160个工作日,最短周期为143个工作日,平均周期为151.5个工作日;机构询价方式采购的最长周期为181个工作日,最短周期为10个工作日,抽查19个项目,采购周期为58.74个工作日,货物类周期最长周期为84个工作日,最短周期为10个工作日,平均周期为44.4个工作日;工程类最长周期为181个工作日,最短周期为35个工作日,平均周期为112.5个工作日。

(四)采购公示内容不够完整,有的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接受群众监督,未能真正做到严格自律。我们对采购信息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发现某机构在一个完整年度完成27项采购项目,信息公示是由实施部门负责,所承办的项目直接在人民银行内联网上进行公示或以打印的纸质公告在行内进行张贴。2014年度除2项公示不及时外,其它25项公示均能够在询价评议结束后当日在人民银行内联网或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了公示,公示的内容具有不完整性,不完整率为7.41%。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和业务水平不强。一部分采购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工作流程、风险隐患等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单位采购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内控制度缺失或缺乏指导效力,不利于明确集中采购领导组织机构、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利于明确各项采购活动的操作流程,不利于形成“按制度流程办事”的集中采购内控环境。未能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指导规范功能。一些业务人员对制度学习不到位,以惯例代替制度,影响了集中采购的操作水平。集中采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单位受组织集中采购业务学习培训较少、部分人员在不同岗位兼职等因素影响,对一些操作流程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在实施采购、采购评审、合同签订、组织验收、档案管理等环节出现各种违规操作。

四、思考和启示

(一)绩效审计改善了双方关系,锻炼了审计队伍。我们以绩效管理审计为切入点,采购管理绩效审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开展绩效审计的信心。其次锻炼了队伍,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开拓了审计人员思维能力。采购管理绩效审计实践,由于审计覆盖面广,涉及的人员多,使审计人员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审计思维洗礼。大家从有畏难情绪,到认真学习钻研绩效审计理论,再到具体审计实践,尝试了审计思路的转变,突破了原有老旧的审计认知,优化了知识结构,审计人员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结合工作实际,一方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扩大绩效审计范围;另一方面熟练掌握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增强方案和评价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公正,使审计发现在审计过程中成为“审与被审”双方的共同成果,达成共识,对提高被审计单位业务工作管理水平的发挥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议总行内审部门尽快制定一套集中采购管理绩效审计评估体系。顶层框架应有精确性,精确描述集中采购管理方面完整性、实时性、可信性、相关性、可用性、可调整性,预测性、低成本等等内容,在业绩指标、人员指标、管理指标、效益指标、时间指标、服务指标、信用指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求,达到一个共性的,共同认知的范畴。这是提高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绩效和改善央行形象的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利益输送造成的腐败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执政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行集中采购的预算约束,严格考核,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率。建议总行将集中采购预算与计划执行详细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加大对各省及下辖各机构编制集中采购预算和集中采购计划的审核力度,加强对年度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要求基层单位提高集中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质量,积极加强绩效效能管理,促进集中采购管理转型,积极构建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完善其持续发展的配套措施,为可持续全面开展集中采购管理评价奠定坚实有力基础。针对车辆保险、维修、保养、加油以及电子耗材中的硒鼓、墨盒等服务和货物项目,应该对这类物品采购项目加大授权管理力度,既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商品服务贸易的可选择性,又进一步细化采购实施程序,切实提高定向采购工作成效。针对采购供应商信息库,建议总行集采中心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采购供应商信息库管理网络平台,将政府采购监管机构、采购人、政府采购商、供应商计算机终端连接,形成全国性范围内共享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平台,并可附带各种应用模块,便于今后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采购绩效埃森哲

[2]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及运行机制宗芳宇

采购实践范文篇10

关键词:设备采购;网上竞价;改进建议

一、引言

物资设备作为高校日常运营的保障,其规范且高效的采购管理是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设备管理部门作为直接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中设备采购管理人员始终把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透明的服务作为不断探索的目标之一。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采购工作不断智能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校自引入网上竞价系统以来,发现网上竞价采购解决了传统采购方式透明度低、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监管不严等问题。规范地小批量采购行为,是在政府采购模式下的采购方式有益补充,符合高校设备采购的政策要求并且提高了采购的时效性、经济性。但与此同时,设备采购网上竞价系统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二、网上竞价在西安石油大学设备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本校网上竞价采购从2018年起试运行,2019年本校出台了《西安石油大学网上竞价采购管理办法》,对10万元以下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做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采购流程图如图1。本校有采购需求的教师首先在各二级单位进行项目的立项及认定,然后填报采购计划,落实预算,送各有关部门审签,审批通过后根据招投标管理办法进入设备采购阶段。本校教师在校园网办事大厅中登录仪器设备采购页面,提交设备购置申请,将所需采购的设备信息正确录入到竞价网中竞价。采购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进入厂商报价环节,由用户根据所有厂商报价确认竞价结果,结果无误后,通知中标供应商送货,网上竞价采购流程由设备采购业务员全程跟踪审核并监督。通过竞价网的系统自动推送,申购人在“竞价网”提交采购申请后,仅需等待结果通知,这样的信息化、智能化采购方式,即提高了采购效率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经过一年来的调试运行,网上竞价已能够满足用户老师的购置需求,充分论证后限定品牌型号,全网充分竞价,保证了老师选到高性价比仪器设备。同时,网上竞价操作方式灵活,采购活动不受异地办公和非工作日的客观条件限制,缩短了采购周期,采购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网上竞价系统使用中面临的问题

本校上线“高校物资竞价网”以来,切实体会到网上竞价对零星通用类设备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讨论。1.竞价供应商参与少,未形成良性竞争在申购人设备竞价信息后,参与竞价的供应商依旧停留在原有合作的供货商范围之内,导致参与竞价的厂商较少,选择范围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分析认为部分供货商对竞价网关注不够出现漏标,或因报价不具备优势经常不中标导致竞价热情降低,也有符合学校对供货商资质要求的厂商较少等。追根溯源还是因为“竞价网”在本市普及度不够广,外地供应商又存在距离较远运输成本增加等问题。2.供应商水准参差不齐,采购管理人员对供应商缺乏有效监管由于高校物资竞价网准入门槛设定较低,部分低价中标供应商为申购人提供假冒伪劣、“水货”等,有部分低价中标的供应商在供货完毕后,对于教师提出的售后服务要求不能满足,此类供应商一般没有固定授权而且缺乏售后服务力量,用“低价”来获得高中标率,既损害了学校利益又严重影响了教师对于网上竞价系统的信任度。3.申购人前期填报信息不准确、不具体某些申购人在前期对于所需购置的仪器设备价格调研不充分,造成填写竞价网信息中询价不准确,预算过低,造成无竞价厂商满足申购老师需求,最终重新填报预算并再竞价处理。本校某教师于2019年10月份申购一台台式电脑,配置有要求,不限品牌型号,预算11000元,最低报价8950元,比预算低了2050元。申购老师了解到高端电脑如不指定品牌型号,市场上存在大量组装机,选用质量差的辅助配件,往往价格低廉,但使用寿命不长,这类机器售后服务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经申购老师说明情况备案后,建议老师终止交易,限定品牌型号后重新申购,规避了采购风险。

四、关于优化网上竞价系统在本校运营的思考

作为引入高校网络竞价系统仅一年的年轻用户,现阶段已经逐步进入到全校教师应用,不断推广发展优化的重要阶段。根据本校现阶段对高校竞价网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和思考,以优化网上竞价系统在本校的实施。1.积极开辟渠道,吸引更多高校及供应商入网大力宣传竞价网,让更多优秀的符合供货资质的供应商加入竞价网中,除了在原有的合作商范围内推广,也可与其他高校形成信息互通交流,让竞价网在更多高校中得到认可,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既能够让高校教师在竞价网采购到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为高校节省经费。2.对供应商建立科学完善的资格认证体系,提高采购人员审核监督能力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细化评判,并且制定相关规范文件。对于供货商应建立数据库,公开透明以往采购过程供高校审核,对于提供不良产品的供货商加入采购“黑名单”等,综合全方位对供货商进行要求审核,并且可要求申购人在采购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在后续使用中还可追评,收集评价后作为一项评判标准。同时,对于高校从事采购管理的人员加强培训,能够做到甄别仪器设备真伪、加强政策学习和廉政教育,熟练掌握网上竞价系统的运营流程,做到各项采购相关内容应知应会。3.提高申购人的申购技能,简化网上竞价系统的操作对于高校具有采购需求的教师,应定期开展相关宣讲活动,申购前期制定网上竞价系统操作说明书,在校园网上线并要求申购人学习。这样既提高了采购效率又减轻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总结来讲两个层次,首先一方面需要申购方做实前期准备工作,在填写采购方案时根据调研结合需求制定合理并且规范的设备参数与中标条件;另一方面也需要采购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核,对上交的采购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中标原则是否符合竞价网规定进行判断。尽管这种方式需要申购方与采购人员在前期进行更多工作,但是相较于传统采购的模式,这样的网上竞价系统,采购过程中能使采购方最大限度采购到合适仪器设备,同时申购相关单位在熟悉操作后,能简化操作流程。在网上竞价系统运营的同时,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可相应修改运行程序,用最简便的高效的流程服务于全校师生。本校网上竞价系统虽然上线时间不长,但是其在其他领域已经发展多年,经过了无数实践检验,符合信息化发展趋势与阳光透明采购的刚性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加入了网上竞价系统的使用队伍。希望竞价网能够不断加强系统程序的维护与开发,为高校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竞价模式,同时高校应加强自身采购管理人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共同为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友,潘丽慧.高校设备采购实行网上竞价的驱动与优化.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9).

2.邵岚,施军,孟峥.天津大学设备采购网上竞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

3.顾亚萍,邱炜韬.关于改进高校竞价系统地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

4.陈金友,钟琦,马关龙.高校政府采购网上竞价模式的思考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