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2:35:49

毕业生工作通知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试行)》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面向企业和基层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我市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对于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可以使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增进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企业和基层单位更好地选才用才,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该项工作抓出成效。

二、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国办发3号文件要求,要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今年4月份,市政府提出了“千人见习计划”,其中,下达给我市的任务为200人;9月份,又追加任务280人。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200人,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见习基地的设立。按照*政办发32号文件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见习基地进行了征集,在需要技术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经济开发区、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设立16家就业见习基地。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采取“实施基层就业见习计划”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两种渠道组织开展就业见习。从现在起到2015年底,在我市每个社区至少安排一名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公共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服务岗位,把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残疾人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社区矫正等公益性岗位,列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工作程序、使用管理和待遇落实

(一)工作程序。

政办发32号文件明确要求,见习要坚持特困高校毕业生优先、双向选择和一次性就近见习的原则。每年由企事业单位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请,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确认。人社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及时用人信息,举办就业见习专场招聘洽谈会,组织择业派遣期内、我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双向洽谈,对符合见习基地需求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确认见习资格。

(二)使用管理。

见习学生凭人社部门介绍信到用人单位报到,报到后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1年,最长不超过3年。见习期间,由用人单位管理使用,并负责提供工作、生活条件。见习期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见习表现做出鉴定,经人社部门审定后存入本人档案,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的证明。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2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组织开展20*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程序:

(一)组织领导。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三支一扶”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工作。各州、地、市人事部门会同同级教育、财政、农牧、卫生、扶贫和团委负责“三支一扶”计划的上报,高校毕业生的招募、体检、培训和派遣工作。各县(区)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岗位的安排和管理工作。

(二)确定计划。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将全省“三支一扶”需求计划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经批准后下达各州、地、市,并向社会公开招募计划信息。

(三)招募对象主要为我省高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募贫困大学生。

(四)宣传动员。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三支一扶”的重要意义和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念;利用青海省人才市场网、青海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人事厅网站招募计划、招聘地区和岗位等信息。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公告栏等途径在校内招募条件、程序等信息,动员高校毕业生积极应招。各州、地、市应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三支一扶”计划,本地区的招募方法、需求和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宣传、动员,确保毕业生及时了解招募的相关情况。

(五)组织招募。

1、*月底至*月*日前,各州、地、市根据下达的招募计划,按照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指定的时间,组织高校毕业生报名并进行资格审查,报名时须填写《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式样附后)。报名工作结束后,各州、地、市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志愿报名者进行考核或考试,在此基础上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

2、*月底前,各州、地、市组织入选毕业生进行体检,体检要按照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制定的健康状况要求(要求附后)进行。体检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调换。

3、*月*日前,各州、地、市将合格人员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审批。

4、*月*日前,由各州、地、市人事部门组织确定人员进行3-5天的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有关农牧业发展、农牧区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本地区基层工作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等。

(六)统一派遣。培训工作结束后,由州、地、市人事部门出具《青海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证书》(式样附后)。“三支一扶”大学生凭《“三支一扶”证书》在规定的时限内到服务县(区)人事部门报到。县(区)人事部门与“三支一扶”大学生签订《青海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协议书》(式样附后),并将他们送到服务单位。

二、服务管理

(一)各州、地、市人事部门将落实服务岗位的人员名单及时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备案,衔接经费核拨和管理等工作。

(二)县(区)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协调服务单位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岗位、住宿以及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深入了解他们的上岗服务情况,加强对其工作表现、服务业绩等情况的考核。年度考核存入本人档案,并上报州、地、市人事部门备案。

(三)服务单位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承担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三支一扶”大学生要自觉遵守服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需本人及时提出申请,按程序经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批准后,方可离开服务单位。离开服务单位前,州、地、市人事部门要收回其《“三支一扶”证书》,县人事部门办理与其终止服务协议的相关手续。

(五)“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六)“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服务单位、县(区)和州、地、市人事部门分别在《“三支一扶”证书》上签署考核意见,作为能否享受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相关优惠政策的依据。

(七)“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凭《“三支一扶”证书》经人事部门认定后,在其笔试总成绩中加5分。3年内报考省内院校硕士研究生的,经教育部门认定后,在初试总分中加10分。

三、经费保障

(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有关费用,按照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地方项目的标准执行,采取分级负担的办法。

(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生活费补贴标准为600元/月/人;一次性体检费100元/人。其费用由省财政负担。生活费补贴发放方式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商银行建立“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费发放卡按月划拨。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3

为鼓励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指中专、职校、技校,以下简称“三校”)中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激发本市“三校”在校生学习积极性,按照《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年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8号)和《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年5月市普通高等院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号),年继续开展推荐“三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接受高等院校选拔工作,实施加分政策,使部分学生优先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现就具体实施办法通知如下:

一、推荐对象

推荐加分对象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报考高等院校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三校”应届优秀毕业生。

(一)在校学习期间曾获得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二)在校期间两次获得或毕业学年期间获得区县、主管局(委、集团公司)级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三)凡在校期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比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

(四)具有本市户口但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三校”毕业生中符合上述条件者。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各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接受高等院校选拔的工作。

(二)各校按照推荐要求,确定本校推荐学生名单。推荐过程应依次为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提名、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审核。经学校审核的推荐名单须在校内张榜公示一周(要注明加分理由)后上报。符合推荐条件的对象一般都应予推荐,未被推荐或推荐时未经公示,则相关学生在招生录取时不给予加分。

(三)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接受群众的监督后,学校填写市教委统一印制的《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接受高等院校选拔推荐表》(以下简称《推荐表》,见附件),经学校班主任和校长同意签名、加盖学校公章,附上获奖证书原件、复印件和学校主管局(委、集团公司)组织的有关表彰决定文件等有关资料,报学校主管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审核盖章后,报市教委核准。

(四)具有本市户口但在外省市就读的符合推荐条件的“三校”应届毕业生,须持当地省、市或地市或主管部门颁发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证书(原件)和发证单位证明以及学校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填写《推荐表》,报市教委核准。

三、工作日程安排

凡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优秀毕业生,其《推荐表》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等相关材料,于5月5日-6日由学校负责送至市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研究会

四、报名考试和加分办法

(一)经市教委审定推荐的优秀毕业生与其他本市“三校”考生同时参加全市统一的高考报名、填报志愿和招生考试。

(二)经市教委审定推荐的优秀毕业生,参加全市统一高考后纳入全市统一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照顾对象的范围。

(三)凡获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参加本市高等职业院校(5月)招生统一考试,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12分的政策,由高校择优录取;参加本市普通高等院校(6月)招生统一考试,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20分的政策,由高校择优录取。

(四)在校期间两次获得或毕业学年期间获得区县、主管局级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以及在校期间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参加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比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参加本市高等职业院校(5月)招生统一考试,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6分的政策,由高校择优录取;参加本市普通高等院校(6月)招生统一考试,享受高考成绩总分加10分的政策,由高校择优录取。

(五)审定推荐的优秀毕业生,在享受加分政策后达到各批高校公布的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如已表示愿意服从学校专业调剂的,高校应择优录取。

五、组织管理

各有关“三校”和高校应加强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严肃纪律。对在推荐和录取工作中严重失职、徇私舞弊者,除追究学校校长的责任外,将进行通报,并取消学校推荐资格和有关高校接受推荐生入学资格。

各“三校”要将本《通知》内容及时告知本校所有报考本市高校的符合政策加分的应届毕业生,并按规定时间办理上报手续,过时不予受理。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委、局、控股(集团)公司要切实加强推优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负责做好优秀毕业生推荐资格的审核工作,保证“三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优先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工作顺利进行。

市教委将加大监督力度,检查推荐和录取工作的程序与质量,受理“三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接受高等院校选拔工作中的有关申诉,并对违规情况进行纠正。

附件:年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接受高等

院校选拔推荐表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4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和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2009年*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方式,在9027名报名高校毕业生中确定了620名高校毕业生作为2009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人选。目前,“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岗前培训、派遣报到阶段工作正抓紧进行。为做好2009年省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派遣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2009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安排,省“三支一扶”办定于2009年7月10日上午9:00在省委党校大礼堂举行2009年*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出征仪式和召开*省第二届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暨首批“三支一扶”优秀高校毕业生表彰大会。出征仪式结束后,由各有关设区市“三支一扶”办将毕业生接至服务地,接送途中要注意安全。请各有关设区市“三支一扶”办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于*月*日上午报到。其中,*市、*市和*市“三支一扶”办在*省委党校研修楼报到(*鼓楼区柳河路61号);莆田市、*市、*市和*市“三支一扶”办在闽江饭店报到(*市五四路130号)。

二、*月*日下午17:00,召开2009年“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座谈会(省委党校进修楼223会议室),进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关材料移交,请有关设区市“三支一扶”办工作人员准时参加。

三、各有关设区市“三支一扶”办要根据今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派遣人数(详见*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由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尽快协调服务单位,预先做好“三支一扶”毕业生的服务岗位确定、住宿安排、基本生活用品准备以及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准备好车况好的接送车辆,于7月8日前将接送车辆数量告知我办。

四、关于“支教”高校毕业生派遣事宜。考虑到今年“三支一扶”计划支教高校毕业生派遣报到时间较早,学校已放假,请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要特别做好“支教”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和安置工作,建议先与到学校所在地乡镇服务的其他“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一并安排食宿和工作,待学校开学后到学校报到。具体接收和安置方式,请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协同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本地实际,共同协商确定。

五、工作要求

(一)根据“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和“培养和使用并重”的原则。各级“三支一扶”办和服务单位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安全健康管理,把毕业生引导好、服务好、使用好、管理好。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和服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全面担负起“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安全、健康等服务管理的领导责任,确保“三支一扶”服务工作顺利完成。

(二)各级“三支一扶”办特别是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单位的指导,督促服务单位做好毕业生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杜绝各种安全隐患。要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和毕业生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安全健康状况,认真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安全健康和在岗服务情况定期报送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动态。

(三)县(市、区)“三支一扶”办要负责做好“三支一扶”毕业生人事档案调档和需要户口迁移的毕业生落户手续办理等工作,关心爱护“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深入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协助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工作中有什么具体问题请直接与省“三支一扶”办联系。

联系地址:*市东大路36号*人才大厦1207室

联系人:*

联系电话:0591-87565225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5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要求,现就教育系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大意义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青年学生走深入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系统要把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为重要职责,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项相关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教育动员和报名选聘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高校的一把手都要亲自抓这项工作。要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基层大有作为的价值观、成才观;既要大力做好重点动员工作,又要坚持自觉自愿原则,鼓励学生党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的毕业生踊跃报名,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公开选聘、资格审查、竞争择优、组织考察等工作,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毕业生选拔出来。

三、全面落实教育系统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积极的政策导向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为到村任职的毕业生落实好涉及教育系统的每一项优惠政策。要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的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以及考研加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鼓励各地和各高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更为优惠的奖励措施和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到村任职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力度。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遇到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四、采取综合措施,为毕业生和服务地提供持续的服务和支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到农村基层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要隆重举办欢送仪式和表彰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并针对毕业生任职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提供农业生产、农村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培训;高校要与到村任职的毕业生保持联系,定期走访,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毕业生服务地“结对子”,提供教育、科技、信息化等全方位的支持,大力促进服务地新农村建设。

五、开展“基层就业、激情创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地和高校要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契机,在4月—5月集中开展“基层就业、激情创业”宣传活动,掀起新一轮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宣传高潮。要对宣传活动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以及校刊、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在社会上和高校中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和到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毕业生在基层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感人事迹,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锐意进取、勇于创业,形成基层就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6

为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组织招募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一)组织领导。人事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成立全国“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负责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相应成立由人事、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团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落实本地区基层服务岗位,负责组织报名、招募、审核、体检、培训、派遣及相关材料的上报等工作。

(二)招募对象和条件。招募对象主要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三)招募原则和程序。招募工作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并应有一定比例的名额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招募工作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汇总计划。每年4月底前,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收集、汇总乡镇一级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基层岗位需求信息,并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同时面向社会公开;

2、组织招募。每年5月底前,各地根据下达的招募计划和实际情况,采取考核或考试的方式进行招募;

3、确定人选。经审核、体检确定人选后,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签署《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申请书》,并于每年6月底前将“三支一扶”大学生名单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备案;

4、培训上岗。各地要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扶贫方面的方针政策、本地区基层工作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乡镇共青团有关工作业务等。每年7月底前派遣“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服务单位报到。

三、服务期间的管理

各地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户档管理。服务期间,“三支一扶”大学生户口应统一由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指定的有关机构管理,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事部门,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对服务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日常管理。服务单位要负责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承担其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积极为其提供业务培训机会。团县委要在每个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的乡镇择优选拔1—2名条件适宜的大学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并负责协调落实相关任职程序。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协调管理办公室要引导并教育“三支一扶”大学生遵纪守法,服从分配,虚心学习,联系群众,自觉遵守服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服务单位的管理,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

(三)考核管理。县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三支一扶”大学生年度考核和服务期满考核工作,凡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的大学生,由团县委会同乡镇党委负责考核其担任团干部期间的工作情况,并将考核材料汇总报送县级政府人事部门,考核情况存入本人档案,并报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备案。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经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审核,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三支一扶”大学生应按照规定期限完成服务工作,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须经省级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履行有关手续。

(四)经费保障。“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上述费用及所需工作管理经费,由地方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付。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

四、服务期满后的相关政策及就业推荐

各地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积极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一)各级人事、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团委等部门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应届毕业生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工作,服务达到国家规定年限,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三)各级人事、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广泛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

(四)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五、工作要求

各级组织、人事、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团委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有效地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一)要加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管理机制的建设,明晰职责,相互支持,紧密合作,及时总结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把这项工作涉及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7

为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要求,现就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8年是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第三年,也是首批“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的第一年。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对于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

各地要按照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完善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认真开展2008年的组织招募工作,全面加强其服务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要按照规定程序抓好2008年“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组织招募。2008年全国共招募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将2008年招募计划于5月20日前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审核,在9月30日前完成整个招募工作。

(二)认真抓好“三支一扶”大学生信息库的建设管理。要把“三支一扶”大学生信息库的建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信息采集、报送,建立统一标准,统筹管理信息入库工作。各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抓紧制定信息库的管理办法,建立本省(区、市)“三支一扶”大学生个人信息总库,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入库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所有入库信息要永久保存。

(三)切实做好“三支一扶”计划的经费保障工作。“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各项生活与交通补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的各项费用以及各地“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解决。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适当提高“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统筹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门诊医疗费的报销问题,并提高其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度。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西部地区予以支持。各地人事、财政部门要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运行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大对“三支一扶”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各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在今年持续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政策,广泛宣传大学生在基层服务的突出业绩和先进事迹,宣传各地及用人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认真组织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期满考核工作。各地要尽快部署,组织各级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所在单位对其服务期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的总结考核。期满考核的工作程序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颁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该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制,加盖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印章,作为“三支一扶”大学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的发放管理工作。

三、广开渠道,落实政策,切实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做好首批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是2008年“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为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创造条件。

(一)多措并举,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安排。要在坚持自主择业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细化、明确服务期满后各项就业服务政策的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

(二)认真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机关和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招录(聘)组织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公务员招考时,公务员主管部门也可拿出专门录用计划,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岗位面向“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公开招聘,原单位有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三)抓紧落实服务期满后社会保险等有关政策的衔接工作。“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其服务年限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优惠政策。对服务期满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户口、档案原则上随工作需要流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以外的地方,当地公安、人事部门应依据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开具的证明和就业单位证明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也应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放宽相关政策。暂未就业的,户口应转入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应转至户籍所在地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各地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有关政策衔接的具体规定。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8

为做好20*年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20*年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对象为:山东省高等学校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期间毕业的国民教育系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含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

二、申报条件

学位申请者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课程学习成绩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综合考试)成绩优良,本科段各门课程平均成绩70分以上,无不及格课程,无考试作弊记录。学位授予单位应对学位申请者严格进行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受理。

三、考试科目、命题及考生范围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需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和“主干课程”考试。外语考试由学位授予单位集中组织实施,考试科目为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须参加第二外语考试。外语考试的命题工作由省教育厅聘请有关专家参照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统一组织协调。

“主干课程”包括一门基础课和两门专业课,由学位授予单位参照本校全日制本科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并组织考试和阅卷工作。

四、外语考试有关事项

(一)报名资格

20*年*月*日前可以毕业的国民教育系列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本次考试,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考生须在外语考试成绩有效期内取得毕业证书,然后进行学位申报。

(二)考点设置

为规范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减少考试作弊行为发生,切实体现学位申请工作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20*年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由学位授予单位集中组织实施,省教育厅统一协调主考学校。

具体考点设置情况另行通知,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陆山东省教育厅网站查询具体考试地点。

(三)报名工作

报名工作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学位授予单位负责审查毕业生外语考试报名条件,按统一规则编排考生准考证号,建立《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考生信息数据库》。

准考证采用统一格式。考生报名后,由学位授予单位将考生信息录入后打印,准考证上使用的一寸照片应与拟授学位证书上的照片相同,与毕业证书的照片同底版。

学位授予单位须将《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考生信息数据库》以附件形式于*月*日前发至Email:gjccrxw@,并将邮件主题命名为:BM+学校名称,系统将自动收取邮件。请各高校务必在截止时间内按规定格式发送邮件,保证学位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位授予单位将打印好的准考证存根于*月*、*日报我处,我处对考生情况进行汇总并随机编排考场。主考学校于*月*日到高教处领取准考证存根及考场编排信息软盘,安排落实具体考试事宜。

报名费请电汇至我厅指定帐户。

准考证及考试通知由学位授予单位负责提前发至考生本人,考生于考试前一天到主考学校实地查看考场。

外省高校协议委托山东省组织外语考试者,须经山东省教育厅同意后委托驻鲁学位授予单位代为办理报名手续。

(四)考试时间

20*年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时间为4月15日(星期日)上午9:00至11:10。

(五)试卷发放

主考学校于*月*日上午到山东教育印务中心(*市历山路47号)领取试卷,*月*日下午将试卷送回高教处指定地点统一安排批阅。

(六)监考工作

全省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主考由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每个主考学校设2名副主考,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安排各主考学校巡视人员。

主考学校负责监考、巡考老师的选派、培训以及其他考试工作的安排。30名考生设置一个标准考场,考场大小应能保证考生左右间距超过50公分。每个考场选派2名责任心强、有监考经验的老师监考,考前1小时内采用抽签的办法确定各考场监考老师名单。

五、证书发放

外语考试合格考生名单于6月份正式通知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单位应及时将合格申请者的有关材料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并于*月*日前将校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学位申请者材料报教育厅高教处。上报材料包括:各高校授予20*年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决议,20*年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信息数据库,20*年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表。高教处对学位申请者进行资格复核后,集中打印学位证书,于20*年*月将打印好的学位证书发至各学位授予单位。

六、其他

各学位授予单位在编制《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考生信息数据库》和《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报信息数据库》时,务必使数据库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名称、身份证号等信息与学籍数据库中的信息一致。建议从学籍数据库中直接进行信息转换,以减少错误信息数量,保证外语考试和证书打印工作的顺利进行。

驻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准考证和拟授学位证书上所用照片应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直接洗印提供。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9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和*州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州市教育局《关于2009年*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通知》(*市教[2009]2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考”)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参加“体考”对象

根据市教育局规定,凡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参加体育考试。“体考”成绩计入学生升学(即升普高、职高、五年制高职专科)考试总分。

二、“体考”时间及地点

全县“体考”时间在5月上旬至5月20日期间进行。考试本着方便学生、送考到校的原则,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各片区联络点确定后报教育局,教育局再统筹安排后另行通知。

三、“体考”项目及评分标准

共五项:(1)身高标准体重(满分10分);(2)肺活量体重指数(满分20分);(3)台阶试验(满分30分);(4)立定跳远(满分20分);(5)握力体重指数(满分20分)。“体考”五项满分为100分,每项具体评分标准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体考”不设及格标准,“体考”得分无论多少均按实际得分30%记入升学成绩。

四、“体考”操作办法

为保证学生“体考”成绩的准确、客观、公正,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全县“体考”统一使用教育部体卫艺司推荐的由清华大学和中体公司共同研制的《中体同方》牌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作为考试器材,以确保学生“体考”的公正性和规范化。“体考”各项目测试操作办法详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五、报名时间及“体考”经费

“体考”报名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一并进行。考生用报名号参加“体考”。“体考”考务费用的收取执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制定的收费标准(8元/生),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点统一收取上交教育局(城区教育直属学校直接上交)。

六、对免考学生的处理办法

仍按《四川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和*教发*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执行。

七、“体考”的组织管理及有关要求

“体考”由市教育局组织领导、县教育局和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点共同实施。县上成立“*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体考”工作。

为确保“体考”的权威性、严肃性,体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为此提出以下要求:

1、各片区所辖学校(含所在地教育直属学校)考试考务工作人员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点统一安排,统一组织考试,县上派出巡考组指导、监督、管理考试全过程;城区的县中、三中、四中、县职高、巨全双语学校、新*学校、城南学校等直属学校由教育局统一安排考务工作人员组织考试。“体考”时工作人员要佩证上岗,考场实行封闭管理,考生必须持《考生信息卡》参加考试。

2、考生参加“体考”的成绩,应在每项测试完毕后由工作人员当众向考生宣布。如有疑问,应立即进行核查。

3、各片区联络点和学校对“体考”工作,要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特别要高度重视“体考”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各片区联络点主任和学校校长为安全责任人,各安全责任人在组织实施“体考”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以保证“体考”工作的顺利实施。考试中要严肃考纪,严禁徇私舞弊。凡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和“代考”的“双方”考生,一经查实,考生的“体考”成绩予以取消;对违纪考务工作人员,按照招生工作的有关纪律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县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成员:*

*

毕业生工作通知范文篇10

●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含双学士)和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本科毕业生。

●接收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且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艰苦行业急需的紧缺专业。

●接收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作规定),对于体育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对于国家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毕业生成绩最多允许有两门补考记录,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成绩应无补考记录,且毕业生均须获得相应学位。

●对于家庭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进京,按照《关于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执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非北京生源的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不做数量上的限制。

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程序

相关政策

(1)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程序

一、各主管部门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须在市人事局下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控制数内进行。

二、各用人单位须在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及列入“211”工程的地方院校范围内,引进紧缺专业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

三、各用人单位要求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原则,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

四、审批时间为:2005年4月1日至6月25日。各主管部门每星期一、三、五报送、领取审批材料。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研究生

1.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须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

2.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须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定向或委培毕业生除外);

3.毕业生已修全部课程成绩单,须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二)本科生

1.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须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

2.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须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

3.毕业生已修全部课程成绩单(30门课程以上),须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4.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书。

(三)凡进入北京市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毕业生,还须附《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四)各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毕业生《大学四级考试证书》或《大学六级考试证书》和《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原件。

注:2005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目录为:

计算机、机械、建筑、汽车、通信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道路与桥梁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专业。

另,教育系统引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

北京市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政策

(2)关于北京市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

高校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4]15号)

各区、县人事局,市政府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人民团体人事处,市属各高等学校人事(学生)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首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北京市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现就2004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接收条件

(一)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含双学士)和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的本科毕业生。

(二)接收本科毕业生主要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且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艰苦行业急需的紧缺专业。

(三)接收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作规定),对于体育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四)对于国家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毕业生成绩最多允许有两门补考记录,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成绩应无补考记录,且毕业生均须获得相应学位。

(五)对于家庭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进京,按照《关于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执行。

三、工作程序

(略)

北京市2002年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政策

(3)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

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

各区、县人事局,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市属高等院校人事处:

为适应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吸引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根据北京地区毕业生供需情况结合北京实际,现就2002年引进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引进原则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给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2002年我市要继续做好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工作。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引进全国重点院校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且其所学专业为北京市急需紧缺专业。

二、接收条件

(以下略)

(4)北京市人事局接收家庭有实际困难非

北京生源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0]6号)

各区、县人事局,各委、办、局、总公司人事(干部)处,各市属高等院校人事(干部)处:

近年来,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中因家庭基础变迁等原因要求来京就业的情况逐年增多,我们根据毕业生的家庭具体困难给予了适当照顾,为了体现党的政策,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具体条件

毕业生的父亲或母亲由北京支援边疆建设满二十五年,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

毕业生的父亲或母亲为北京知青,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

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入北京,并拥有北京常住户口的;

夫妻双方有一方在京拥有常住户口的。

二、申报程序

(以下略)

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

(5)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

《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已经2001年2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自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满足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人

才的需要,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非北京生源的获得学士及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应当遵循学用一致、人尽其才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非法牟利。

(以下略)

审批程序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就业(北京市人事局审批)

·审批项目名称: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就业(审批类)

·审批项目编号:BJXSARS009—2002(北京市行审A类人事009—2002年)

·审批项目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

·审批收费依据:本审批项目不收费

·审批总时限:5个工作日

·审批程序:

一、受理

条件:

申办人需提交如下申办材料:

1《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一式两份)。(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3条)

2学校为毕业生出具的推荐表。(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3学校为毕业生出具已修全部课程的成绩单。(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4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以上(含)证书及复印件。(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2条)

标准:申办人提交的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时限:1个工作日

二、审核

标准:

1申办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2《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用人单位意见及主管部门意见盖章有效;(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3条)

3毕业生推荐表内容真实,培养方式应明确统分或并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有效;(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4毕业生学习成绩单的成绩不能少于30门,且教务处盖章有效。学习成绩不得涂改,一旦涂改需加盖教务处章。(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4条)

5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出具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以上(含)证书要真实有效,复印件要清晰。(依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2002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1]84号)第2条)

时限:2个工作日

三、审定

标准:同审核标准。

时限:1个工作日

四、告知

工作标准:

1及时、准确告知申报人办事结果;

2制发的文书材料完整、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