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4:16:30

避税

避税范文篇1

论文摘要:避税筹划作为税务筹划的一种主要手段,避税的弹性和空间比较大,合理地规避税赋,能够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且又不违反税法。本文从避税筹划的概念、特征、常见技术手段以及案例分析来浅析避税筹划。

税务筹划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税务筹划仍然是皇冠上的明珠。”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和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对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税务筹划具有必然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税务筹划呈越来越专业化的特点。税务筹划应该在合法或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既不能越雷池一步,也不能刻舟求剑;还不能为筹划而筹划,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目标。在企业税务筹划实务中,避税筹划作为税务筹划的一种主要手段,避税的弹性和空间比较大,合理地规避税赋,能够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且又不违反税法,企业肯定乐意为之。

避税筹划一般是与税法的立法意识相悖的,它是利用税法的不足进行反制约、反控制的行为,但并不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避税筹划实质上就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法律义务的前提下,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避税筹划并没有、也不会、也不能“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避税筹划不是对法定义务的抵制和对抗,而是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即纳税人有权依据法律“非不允许”进行选择和决策。对此,在一些著名的判例和判决中,早就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例如,美国著名的汉德法官曾指出:人们通过安排自己的活动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是无可厚非的。无论他是富翁还是穷人,都可以这样做,并且这完全是正当的。任何人都无须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税负。税收不是靠自愿捐献,而是靠强制课征,不能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人们可以为了规避或减轻税负,对自己的活动事先做出安排,以实现依法降低或免除税负的目标。退一步说,即使不承认避税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经济行为,但它肯定应是不违法、不能受到法律制裁的经济行为。

避税筹划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有现象,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不断完善,将逐渐演变成一种高智商的经济技巧和经营艺术。如何运筹好避税筹划,成功地进行税务筹划,必须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税务筹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根据我们的理解,避税筹划应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等有关法律的差异、疏漏、模糊之处,通过对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的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在了解了避税涵义的前提下,我们也要严格区分避税筹划与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的法律界限,即正确界定合法、不违法与违法的界限。(图1)

从这图1中我们可以严格区分避税筹划与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的法律界限,即正确界定合法、不违法与违法的界限。所以说,避税筹划是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即纳税人有权依据法律“非不允许”进行选择和决策。我们常常看见有些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受到了政府的严厉制裁,损失惨重,而有着合理的避税筹划的人则坦然、轻松地面对政府的各项税务稽查,顺利过关,不受任何损失或惩罚。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聪明的纳税人常常能够卓有成效地利用税法本身的漏洞和缺陷,顺利而又轻松地实现了规避或减轻纳税负担而又未触犯法律。针对企业避税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为必须合乎税法条文和立法意图或者不违反税法,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增强的应有之意。综观对避税筹划的各种观点,相对比较一致地认为避税具有以下特征:(1)避税是合法的或者是不违法的,这是与非法偷税的根本区别;(2)避税的目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使税收负担最小化;(3)避税的手段是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有的是歪曲、滥用法律的有关规定,而且这些手段一般都经过精心计划和安排;(4)避税技术的应用一般应在应纳税事实发生之前。这就使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对避税筹划十分重视,不断提升避税筹划技术。避税筹划技术是纳税人在现行税法的框架下,为降低税负而采用的某些手段和技巧。主要是从缩小税基、降低税率两方面筹划,常见的技术有:

1、价格转让法。价格转让法亦称转让价格法、转让定价法。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经济实体为共同获取更多利润和更多地满足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内部价格进行的销售(转让)活动,这是避税实践中最基本的方法。

2、成本(费用)调整法。成本(费用)调整法,是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合理调整或分配(摊销),抵消收益、减少利润,以达到规避纳税义务的避税方法。

3、融资(筹资)法。融资法,即利用融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使税负最轻的方法。

4、租赁法。租赁可以获得双重好处,也是一种减轻税负的行为。

5、低税区避税法。低税区避税法是最常见的避税方法。低税区包括税率较低、税收优惠政策多、税负较轻的国家和地区。

税制具有复杂性,这就意味着纳税义务不能自动履行。纳税人必须及时、正确、全面地掌握所涉税境的税法,将税务筹划置于理财学的框架内,尽可能避免纳税风险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机会成本发生,努力实现涉税零风险。避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实施某项税务筹划使税收负担最小化与其税后利润最大化呈正相关时,税收负担最小化就是税务筹划的最高目标。通过合理的避税筹划,能够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既少交税,又不违法,企业合理避税可以设计。有一家2009年3月成立的10个人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果预计年度销售额为1,000万元,作为这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你能使公司一分钱的税不交,又不违反税法吗?在10月1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财务经理年会上,税务专家、中国税收策划网CEO李记有先生给来自全国的财务经理出了一道难题。他表示只要精通税法,善于筹划,这完全可以做得到。这么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如果年度销售额为1,000万元,按照正常情况应该交纳营业税、所得税80万~100万元左右。很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不一定了解财务政策,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让财务经理或人员去报税、办手续等,大部分财务经理可能就按照税法把这个税给交了。但这位财务经理如果进行一番策划,可能这80万元的税就不用交了。

如果仔细研究税法,至少有两个新的税收政策可以使这家公司免交80万元的税款。一是2009年国家规定:“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安排失业、下岗人员达到30%的,可以免三年营业税和所得税。”这个政策看起来非常简单,但非常实用。有些公司领导可能会说:“我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干什么?”其实,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障碍。像这家管理咨询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政策,安排两个下岗女工干食堂,再安排一个失业或下岗的给领导开车,这样80万元的税就不用交了,省下的钱能买好几辆高级轿车。但许多财务人员对这样的税务政策可能看了一百遍了,但谁也没去使用。另外,还有一个文件可以使用。2004年新的税务政策规定:“兴办的私营企业安排退役士官达到30%比例的,可以免三年营业税和所得税。”这家公司完全可以招个退役的男兵开车,招两个女兵做秘书和话务员,他们并不是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一年免80万元,三年就是200多万元。很多企业的老总们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在现有中国没有筹划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关注的是谁和税务部门的关系好,考虑更多的是出事的时候,如何“灭火”,而不是提前安排“防火材料”,还没有筹划的概念在里头。

有人说,现在是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智慧者进行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明智之举、文明之举、进步之举。与此同时,政府也不得不将其注意力集中到完善、健全税制、加强征税筹划上。这种对税法的避与堵,大大加快了税收法制建设,使税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税务人员的执法素质不断提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避税筹划是一种高超的智力竞赛、有益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

[1]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避税范文篇2

【论文摘要】“阳光避税”,一个可能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的名词。“避税”还能“阳光化”吗?还敢“阳光化”吗?又该怎么样“阳光化”呢?本文详细阐述“阳光避税”的意义所在、应该怎么样达到这一目的、“阳光避税”未来的走向如何?通过这些问题的阐述,期望能够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方面予以阐释,也为一直默默无闻地为我国的税收建设做出贡献的广大工薪阶层提供一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建议,进而在某些方面为我国的税收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其他个人的所得以及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根据2009年6月17日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个人所得税已成我国第四大税种,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50%左右。对于我国的工薪阶层而言,个人所得税是一个较大的纳税开支项目,它包括对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等所得所缴纳的税收。

在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这就给个人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避税提供了可能。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合法的避税,这是在经济社会中对个人权利的一种维护,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努力的奋发向上。因为其合法性、合理性,它完全不同于偷税漏税,所以在积极纳税的同时,寻求合理的避税途径对于众多的工薪阶层来说是现实合法的,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合理、合法避税进行分析探讨。

一、从纳税主体角度进行合理合法的避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关于纳税主体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中,一类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即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对于其在中国境内外的所得均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一类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如何使自己避免成为各国的居民,从而使自己自由游走在各国之间,达到少缴或者不缴税的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务工,这样利用这种非居民身份来避税也就越来越有可能存在于诸多人身上,成为一种新的避税选择。

二、利用起征点合理避税

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针对工资、薪金等课税项目在基于一定起征点的基础上,实行超额累进税率。那么,纳税人就可以在不减少自己实际所得的前提下,通过规划将纳税期内的工资、薪金所得控制在起征点以下,进而达到避税、节税的目的。一般来讲,这样的避税方式主要适用于低收入人群。

三、利用捐赠合理避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我国个人在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进行捐赠时,金额如果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按照这个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避税,但是,捐赠方式有严格的要求,必须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而且捐赠的对象必须是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同时,有30%的限额规定。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通知详细规定了个人在向灾区捐赠的时候如何进行个人税收的抵免。

利用捐赠进行合理避税可以被所有的员工广泛采用。同时,也是一个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表征,可以说既利己又利人。此政策基本上是源自西方,经过我们借鉴后,在我国也发挥了广泛的作用。

四、利用公积金合理避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收入所得中扣除的,而且个人可以补充交纳住房公积金,那么根据这一规定,就存在利用住房公积金进行避税的空间。个人完全可以在雇佣单位交纳的原有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补充缴纳,也就是说能多交就多交,从而减少征缴个人所得税的额度,达到避税目的。利用公积金避税这一措施基本上可以被大部分享受住房公积金的个人所采用。

五、利用理财产品合理避税

随着家庭收入稳步上升,家庭理财、个人理财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时髦的话题。而在理财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合理合法的避税,这可谓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本文的观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想法,理财不仅仅是有钱人的经济游戏,理财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可以运转的资本增值过程。同样而言,利用理财进行合理合法的避税,也可以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其主要的方法和途径如下:

(一)两种免交利息税的国债

国债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利息稍微高一点,相对于股票而言,收入的风险性相对低一点,它可以成为不错的理财选择。而同时,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券所得的利益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可以考虑投资这两类债券,安全性较好,又可以避税,收入也较有保障。

(二)教育储蓄——又一个可以避税的理财选择

储蓄,对于我国大部分国民来说,是一种比较保险、稳当的理财方式。中国的储蓄率高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目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教育储蓄,相比于其他储蓄而言,教育储蓄利息收入不但免征个人所得税,同时还有25%的利率优惠。

不过使用这个理财选择,有一定限制。如中国银行规定,只有家里有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的家庭才可以选择这种储蓄方式。

(三)保险——一种有保障的避税方法

保险,它不仅能够对人身、财产等诸多事项起到保障作用,而且还有节税避税的功能。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投保人因遭受意外损失而获得的保险赔款不属于个人收入,所以免缴个人所得税。所以说,保险是一个有保障的避税方法,而且这一方法可以为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所采用。

六、通过财产或收入的转移避税

通过财产或收入的转移避税,是在财产或收入的所有者不进行跨越税境的迁移,也即是不改变居住地和居民(公民)身份的情况下,通过别人在他国为自己建立相应的机构,将自己取得的财产或收入进行转移、分割,以规避在居住国缴纳所得税或财产税,享受他国的种种税收优惠和待遇。

七、通过延期获得收入避税

利用延期获得收入进行避税是在个人收入来源不太稳定和均衡的情况下,个人通过延期获得收入,把某一时期的高收入转移到收入较低的那一纳税期,使各个纳税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而减轻应纳税义务。这种方法,对承包者、租赁者及其他非固定收入者比较有效。

避税范文篇3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关联度的日益紧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及劳务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跨国纳税人避税的方式除了传统的“高进低出”外,更多通过转让定价及资本弱化等手段,更有甚者利用电子商务其独特的数字化、虚拟化、国际化等特点,在现行税制未能涉及的领域大举避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受到挑战,税收管辖权的认定出现冲突,避税问题也随之更加复杂化。

作为基层税务机关,如何在国际税收管理中反避税,我们认为:首先分清避税的税务原因及非税务原因。税务原因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逃避所得税。一是跨国关联企业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税率差异,将高税率国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二是利用转让定价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低税国)进行避税。(2)逃避预提税。按照国际惯例,世界各国对外国公司或个人在本国境内取得的消级投资收入均征收预提税。在没有税收协定的情况下,预提税税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子公司便利用低价提供产品的办法将投资收入转移到母公司,代替股息、利息、租金或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从而逃避预提税。非税务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扶植国外新建公司,增强竞争优势;(2)调节子公司的利润水平;(3)转移资金,多得补贴与退税;(4)避免外汇风险;(5)加速成本回收和利润汇回。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将企业传统的避税之路堵截,同时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研究新形势下避税的成因及反避税策略。

一、现行反避税措施不足是跨国公司避税的一大原因

我国现有的反避税措施主要集中于防止转让定价的法规上。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国税发[2004]143号)、《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国税发[2004]118号)及《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国税发[2006]70号)等。上述条款为我国反避税工作确立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是原则性规定,过于笼统、抽象,在具体的反避税实践中还显得远远不够。

(一)反避税立法存有空白

《征管法》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规定,虽然标志着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并在防范、抑制外商投资企业避税行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反避税立法工作还刚刚起步,对纳税人利用资本弱化、滥用税收优惠、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实施避税的行为尚未进行反避税立法,导致税务机关对这些避税行为展开调查调整缺少法律依据,反避税工作无法深入展开。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税款的大量流失,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二)转让定价相关管理规程尚不完善

《征管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中关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论述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国税发[2004]143号)构筑了我国转让定价税收管理基本框架,但从工作实践和与发达国家的转让定价税制相比,我国的转让定价税收管理尚不完善。如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务调整缺乏具体规定,造成调整起来较为困难;对“关联企业”这一关键词没有明确的定义,造成纳税人对关联企业和关联关系认识不足,申报资料不准确,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部分条款过于粗略模糊,缺少详细规定,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三)没有明确规定纳税人的举证责任

我国《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但由于没有明确纳税人对提供的资料是否合理负有举证责任,这一责任便落在了税务机关的头上。如果税务机关认为纳税人有避税行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提供足够的证据以证实、调整。由于目前税务机关获取信息的渠道尚不完善,加之人力、经费的约束,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若纳税人拒不调整,反避税调查调整往往因此搁浅,无法继续展开;反之,若税务机关强行调整,在法庭诉讼中又往往因缺乏有力证据处于不利地位。

(四)没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不按规定提供(举证)境外关联交易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的核定征税权

在反避税调查中,税务机关面临最多的是被调查纳税人不提供资料(举证)、不按规定提供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的难题,税法没有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就此核定利润征税。全部避税证据都由税务调查人员收集,不仅做不到,也使反避税效率低,成本太高。对纳税人来说,现行税法的处罚相比可能补缴的巨额税款显得太轻,没有威慑力。在近年的反避税调查中,不提供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的纳税人所占比重上升,反避税难度加大。

(五)对避税行为没有设立相应的处罚条款

我国现行《征管法》和有关转让定价税收法规并没有对企业因转让定价而导致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作出加收滞纳金和处罚的规定,也没有对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而少缴税款的行为进行定性。企业因转让定价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款的行为,只要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纳税所得额调整或补缴税款则不会被加收滞纳金或罚款。《征管法》只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未按时提供或提供虚假关联交易资料的可进行处罚,对企业因转让定价而导致少缴应纳税款的没有作出处罚的规定,从客观上助长了企业不按公平交易原则进行交易的行为发生,导致企业避税成本很低,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成本,大大影响了反避税工作的打击力度,不利于我国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税收环境。

二、电子商务的存在是外企避税的另一大原因

电子商务是一种整合了商业运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以电子传递的方式或部分电子形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的商品交易新模式。以无纸化、无址化、无形化、无界化、虚拟化为特点的电子商务完全打破了由传统税收法律解决税收及相关问题的平衡状态,暴露出税收法律制度的许多空白和盲点。在这种新型贸易方式中避税现象严重损害了税收主权国的税收权益,必将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我国现行税制面对电子商务的挑战存在许多盲区,反避税实践更显得力不从心。

(一)电子商务情况下纳税主体难确定

传统方式下交易双方明确,确立纳税义务人较为容易。但在互联网上网址并不对应于现实世界的地址,网站名称与设立人的地址或所有者身份并无必然一致性。因此电子商务下的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模糊化和边缘化等特征。传统的税制是以属地、属人原则确定税收管辖权的,而现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特定地点的关系弱化,从而对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贸易或服务很难控制和管理。因此网络交易纳税人极易利用电子商务主体难以确定的特点进行避税,而主管税务机关更无法判断交易双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二)电子商务情况下交易环节模糊不清

一是交易形式模糊。电子商务构造了虚拟的商业环境,是信息化和无纸化的交易。其交易环节主要发生在国际性的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和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之中。在互联网上,交易主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易,商业中介作用被削弱和取消,中介代扣代缴税款的作用也随之削弱。企业同企业或企业同个人可以直接进行网上交易使传统利用纳税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检查的方法变得苍白无力。二是交易内容模糊。传统税收征管和稽查,是建立在有形的凭证、账册和各种报表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有效性、真实性、逻辑性和合法性的审核,达到管理和稽查的目的。而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可以不开发票和不作账目记录,或做各种报表和凭证也都是以电子凭证的形式出现和传递的,而且这些数据可以轻易地加以修改,不留下任何痕迹和线索,这样就使得交易的内容变得非常模糊,纳税人的交易数量和金额很难确定,相应税额就更难考证,电子商务纳税人可以轻易避税,主管税务机关很难核定其交易额。

(三)电子商务情况下常设机构难定义

传统的税收是以常设机构,即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经营场所来确定经营所得来源地。而电子商务是完全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上,企业的贸易活动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经营场所、商等有形机构来完成,大多数产品和劳务的提供也不需要企业实际出现,而仅需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按国际上的一般做法,只有在某个国家设有常设机构,并取得归属于常设机构的所得才能被视为从该国取得所得,由该国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征税。但在电子商务中这一概念无法界定。电子交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其运作媒介不是有形的商业场所,而是虚拟的数字化空间。一家在线网络公司不需要在客户所在国设有机构场所,就可以把产品销售到全球网络的任何一个计算机站点。而且在整个电子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订立合同,支付货款。电子商务完全打破了空间界限,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营业场所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因此在电子交易环境下的常设机构便很难判断。在跨国电子商务中,所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谈判、定货、付款等交易行为。因此,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场所、固定机构或委托人开展业务的传统方式失去其存在意义,使我国以物理存在标志为行使条件的来源地征税管辖权受到规避,这样势必造成税收的大量流失。

(四)电子商务情况下税收管辖权难确定

由于互联网无国界区域之分,任何一个税收征管当局都能宣称对其有税收管辖权,因此当一项交易发生时,应由哪个地区的税务机关对它行使税收管辖权便难以确定。国际商务中,各国对所得来源地的判定经常发生争议,这给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税收管辖权的潜在冲突,并为一些跨国集团的避税提供了方便。我国现行的税收管辖权是坚持属人与属地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但是收入来源地概念在电子商务中变得苍白,不易确定,交易双方往往借此避税。

三、完善反避税的举措

我国税法中有关反避税条款的设置应在立足于我国国情与反避税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具体应在《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反避税的实体性规定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给予完善:

(一)引入利润总原则

建议在我国反避税立法中,在规定独立交易原则的同时,还应引入总利润原则。即税务部门对跨国公司企业内部定价不予过问,到了年度终了时,将总利润及其下属公司的利润汇总,再按合理的标准分配给总公司及各分公司,然后各自依据当地税收法律的规定,分别征收所得税。

(二)明确纳税人全面报告义务

在反避税立法中,应明确规定纳税人的全面报告义务,即纳税人在申请创立时,就应向税务机关详细申报其在我国境内外的关联企业的名称账号等;纳税人在创立后,每年报送年度会计报表和所得税申报表时还应同时报告与其当年有业务往来的关联企业的相关情况。

(三)强化纳税人举证的法律责任,赋予税务机关核定征税的权限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采取由企业就其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证明其符合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原则的资料;若企业不能证明,可参照《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处罚和调整。同时应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举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核定征税权限,改变税务机关在反避税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四)设立避税处罚条款

大多数发达国家对纳税人因转让定价等避税手段而少报应纳税额的行为一般都要处罚和加收利息,且处罚一般都较重。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这种普遍做法,除了对纳税人因实施避税导致少申报应纳税所得进行纳税调整外,还应对因此而少缴纳的税款加收滞纳金,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否则,其他国家处罚而我国不处罚将有可能使我国处于不利的地位。考虑到我国国情,设立处罚规定的严宽度应在众多国家中位于中间水平,并把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做出调整前进行自我纳税调整和按税法规定提交了有关资料这两项内容作为免于处罚的条件。对反避税税收调整所补征的税款应当加收利息。总之,对避税处罚条款的安排既要将企业避税行为和偷税行为有所区别,又要有利于遏制企业避税,减少或防止税收流失,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五)对无形资产具体操作方法单独作出规定

因无形资产的特殊性,除了对无形资产含义的界定和调整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作出规定外,还需要对其可比性分析作出具体规定,如功能的可比性分析、风险因素的可比性分析、经济情况分析和企业的可比性分析等,使得对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调查调整更具可操作性。

(六)确定资本弱化限制条款的刚性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纳税人故意弱化企业股份资本而增加贷款融资比例以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建议采取比例限制法。在我国反避税立法中明确规定企业的资本金与债务的比率,当该比率低于法定比率时,超过部分的债务所负担的利息不得在企业成本费用中扣除,而应作为股权投资的股息处理,课征所得税。

(七)研发针对电子商务无纸化或电子化的应对措施

对有跨国交易的外企的纳税申报应采用方便、快捷的电子申报方式;实行财务软件备案制度,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在使用财务软件时,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财务软件的名称、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同时立法加强对跨国交易电子商务纳税人与银行、海关、外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网络即时信息交流制度。

(八)确定常设机构,统一税收管辖权

确定常设机构和统一税收管辖权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只有确定了常设机构和税收管辖权才能准确确定具体税率和相关政策,因此常设机构的界定和税收管辖权的确立对电子商务的征税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商务是在传统的物理空间进行的,电子商务则不然,因此常设机构必须被重新定义。我们认为可以把网站的物理依托——服务器作为常设机构的物理条件,因为服务器是电脑硬件具有有形的特点。那么,如果企业拥有了一个网站/服务器,并通过它从事商贸活动,那么该网站/服务器就应该被看作是常设机构。国际上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国家都采用属人原则确定居民管辖权,其原因是发达国家的公民有大量的对外跨国经营活动,能够取得大量的投资收益和经营所得。而发展中国家则广泛使用属地原则确立来源地管辖权。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收入来源地管辖权越来越难以适应国际税收的要求。只要是本国的居民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就得征税。因此我国应该逐步确立居民管辖权原则。

(九)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时间概念和空间限制,表现出全球性特征,仅靠一国税务当局的力量很难全面掌握跨国纳税人的情况。因此要防止跨国网上贸易所造成的税收流失,我国必须与世界各国税务机关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贸易政策的制定,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情报交流,最大限度的扼制利用国际互联网避税行为的发生。为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征税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与制定。同时国家在制定涉及跨国电子商务税收的立法时应要加强与国际协调,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在充分保障本国税收利益的前提下与其他国际组织加强协商,努力消除有关国际电子商务方面设置的税收壁垒。

其次不断加强国际情报交流与协调。要全面详细掌握纳税人在互联网上的跨国经营活动、获取充足的证据,不仅要充分运用国际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而且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配合和情报交流,特别是应该注意纳税人在避税地开设网址进行交易的情报交流,要防止纳税人利用国际互联网贸易进行避税。同时,还要加强同海外银行的合作,以税收协定的形式或规定海外银行的有关义务。

(十)加强税务机关自身网络建设

加强税务机关自身网络建设,加速实现与互联网全面连接以及与银行、海关、网上商业用户的连接,实现真正的网上监控,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的网上合作,防止税款流失。

避税范文篇4

论文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来源,扩大税源、增加税收是国家财税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企业都绞尽脑汁地要减轻税负,于是就产生了避税和节税行为。本文从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对避税和节税进行比较分析。

一、“避税”的概念和特征

1基本概念

避税,即税收规避的简称,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通过对经营事项进行事先筹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达到减免税负的目的。

各国对避税概念的理解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为减轻税负所采取的一切行为。进一步可将其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1,其中正当避税也称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作出符合税法宗旨并能减轻纳税义务的行为;不正当避税则指行为人利用税法漏洞,通过人为的安排,减轻税负的行为。

2特征

(1)非违法性。避税是一种非违法行为。

(2)提前性,亦称前瞻性。即在纳税前,就需要对经营过程的中涉税行为进行相关的筹划和安排。

(3)受益性。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低税负,例如运用低税率,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二是延长纳税时间,将纳税期推后,可以间接减轻税收负担。

(4)权利性。避税实际上是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运用税法所赋予的权利,来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节税”的概念和特征

1基本概念

节税,是指纳税人采用合法的手段减少税款,即税款的“节约”。它是指在税法规定范围内,当有多种纳税方案可选择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为标准来进行选择。

节税行为因符合税法宗旨和政策意图,因此常为各国政府所鼓励和提倡。

2特征

(1)合法性,节税是通过对税收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后,作出的优化税收的选择。

(2)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从宏观经济调节来看,税收是调节市场经济以及生产者、消费者行为的有效的工具,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引导纳税人的生产、消费行为,以实现政府调控经济,引导消费的目的。

(3)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各国在制定税法时,都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纳税人的节税行为提供了前提,使得节税行为具有普遍性。

(4)形式多样性。税收政策在地区、行业或者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差异越大,那么纳税人的选择余地就越大,节税的形式也就越多。如利用地区差别、科技含量差别、出口优惠等,都具有可行性。

三、“避税”和“节税”的区别与联系

1从立法角度看,二者内涵不同

节税具有合法性,而避税有非违法性。节税顺应立法精神的,而避税则违背立法精神。避税是以不违法的手段达到减免纳税义务的目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税法,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影响税收制度的公平性。

2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二者对经济、社会影响不同

企业选择节税,会造成政府税收收入的暂时减少,但从长远来看,企业通过节税,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样使生产者有更高的积极性以及更多的资金去再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政府可以通过扩大税基而获得额外的税收收入。同时,普遍推广节税有助于国民纳税意识的提高,促进纳税人学习和研究税法。

避税在形式上与偷税截然不同,没有公然违反税法,但它也是利用税法和国家政策的“漏洞”和缺省环节,使得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妨碍了税收职能的发挥。同时,避税会影响纳税人的心理平衡,使得一些纳税人会朝着有政策漏洞的行业、部门去生产、投资,不利于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甚至会引起经济的不正常发展。

3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二者对企业的影响不同

节税可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是获得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正确途径。企业进行节税筹划活动,可以增强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避税是以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漏洞为前提,如果税收政策变化,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税收状况,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因此,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会使企业不能进行长期的生产发展计划,导致生产计划的短期性。一旦税制完善,企业便束手无策,难以应付市场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4从国家的角度看,政府对二者持有不同态度

在很多国家,政府部门都提倡企业进行节税筹划,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而又间接增加了国家税收收入,是一种政府于企业的双赢选择。因此国家应在这方面积极宣传,让纳税人了解、认识节税筹划。

避税,是一种国家不提倡的行为,虽然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提出反对,但由于避税的非违法性以及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我们还是应该自觉的反对这种行为。政府部门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设计税种,构建一个完善的税收体系;同时出台相关的反避税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征管稽查水平,才能制止避税的有效办法。

5避税与节税的联系

(1)主体相同,都是纳税人的行为;

避税范文篇5

纳税人通过节税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超出合法的界限,侵害国家利益,就应受到严格防范和严厉打击。笔者结合长期的基层征管实践,针对跨国企业避税常用招法,积极探索了一些反避税的对策。

一、跨国企业避税常用的“四大招法”

(一)转让定价。转让定价一般发生在跨国大企业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控制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降低总体税负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以惠山区某公司为例,外方投资方为日本企业,外方投资占68%。该企业在产品的内销和外销定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测算个别产品的价格差异达3130元/吨以上,内销和外销的平均毛利率要相差15.48%左右。日方通过压低产品出口价格,将利润转到海外,这不仅造成了国家的税收流失,还损害了中方合资方的合法利益。

(二)内外关联。内外关联一般发生在规模较小的外资企业,主要表现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外资企业和中方内资企业共用厂房、机器设备、人员,产品及财务核算不能清晰划分。

如惠山区某纺织印染公司,是由无锡某印染厂和美国某纺织品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无锡某印染厂占控制地位,且内外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同一人,外资企业将该企业的进口设备无偿提供给内资企业使用。一方面产品出口享受退税,另一方面人为操纵利润,造成了外资企业账面亏损,利润都流向了内资企业,美方合资方的合法利益受损。

又如无锡某包装印刷公司由无锡某包装印刷厂、香港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香港某集团有限公司占30%,两家企业法人代表为同一人,两家企业产品相同。该企业1999年进入获利年度,2001年进入所得税减半征收期。就在此时,该企业的大部分生产人员都进入福利企业的内资企业进行生产活动,而合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开始下降,企业也开始亏损。由此可见,内外关联的实质还是人为操控利润走向,逃避所得税。

(三)向境外关联企业支付高额服务费用。在售付汇项目管理中,由于国家对引进技术等特许权使用费、境外的技术服务费是免税的,外资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这一途径完成对外支付转移利润的行为。由于征管中对交易过程及交易价格难以判定,导致这一情况在跨国大企业中屡见不鲜。如某制药公司是惠山区外资企业中第一亏损大户,自2001年开业以来一直亏损,但还是连续向其关联企业支付大额技术服务费。

(四)资本弱化。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并不高,即便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向境内外大肆举债。而根据税法规定,利息支出可在税前扣除,提供借贷的关联企业便可在税前分取企业利润而少交所得税。惠山区内有数家企业与其关联方签定了常年大额借款合同。

二、国际税收管理中避税的成因分析

(一)从主观上来说,避税活动源于纳税人规避纳税义务的欲望。税收负担越重,这种欲望就愈强烈,因此高税负是避税活动的诱因,避税活动相对较低的风险和代价也刺激着避税活动的广泛实施,而纳税人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物质利益,避税是其中最巧妙也往往被认为合法的一种手法。

(二)税制中特别条款的规定是避税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所谓特别条款,一般指的是税收减免优惠条款,这些条款所规定的纳税义务低于一般条款所规定的纳税义务。纳税人通过对现行税收制度的研究和利用,精心设计能获得特别条款对待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就构成了避税活动。

(三)跨国转让无形资产正常交易价格政策缺失。从目前对跨国公司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税收管理过程中,未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集中体现在尚没有针对跨国转让无形资产确定正常交易价格的政策措施。这方面的反避税只停留在调查观望和研究方法上,直接导致跨国公司利用无形资产避税更方便更容易,加之对国际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投资报酬率、风险报酬率等与无形资产转让有关信息的缺少,以及对纳税人举证措施的法律依据不足,更增加了无形资产反避税的困难。

(四)我国现行征管制度、税务征管人员、反避税人员、素质、财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跨国公司避税提供了机会。

三、加强避税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现行税法

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税制本身的缺陷,要想尽可能地减少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就必须完善税法,做到税法条文完整,措词严谨,使税制的内在机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笔者认为反避税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关联企业的定义以及关联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二是严格规定对涉外税收的检查范围和处罚标准;三是进一步明确外商企业的纳税申报义务和明晰纳税申报项目及其内容;四是要防止国际间的避税,除了单边制订反避税法规和加强税务行政管理外,还必须采取双边或多边的措施。只有加强了反避税的立法,才能使税务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强税法宣传

针对避税产生的主观原因,税务机关应当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开展正反两方面结合的警示教育,增强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使其认识到避税行为的危害性,打消其侥幸心理,让纳税人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增加来自于不断创新,而不是一些钻税制漏洞的小伎俩,从而为反避税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客体环境。

(三)针对性地开展反避税工作

1、反转让定价的关键是对转让定价的确认。一是比照合理的市场正常价格,对具体交易项目的价格进行纳税调整,缴纳其应税所得。二是如无可比照价格,就以关联企业交易的买方将购进的货物再销售给无关联企业关系的第三方时的销售价格扣除合理的购销差价来确定。三是从利润比较入手,从而推断转让价格是否合理,把不正常的应税所得调整到正常的应税所得上。

2、针对“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片管员要经常深入企业实地调查,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要求其在财务制度上明确区分,严格独立核算,规范经营行为。

3、税务机关要按照售付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专人负责,实行项目登记、备案、报告制度,严格审核企业售付汇提交资料,加强凭证的开具、台账的登记以及档案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全面掌握外资企业、涉外项目、外籍人员的经营活动和收入情况。严格确定售付汇凭证开具范围,严格划分征税和不征税项目,加强预提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有效控制税源,堵塞税收漏洞。

4、对于资本弱化,税务机关要严格审核企业的资本利息支出,凡超过法定比率的贷款或利率,不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可疑贷款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视同股息进行征税。同时将企业从股东特别是国外股东处借入的资本金中超过权益资本一定限额的部分,从税收角度视同权益资本,并规定这部分资本的借款利息不得列入成本。

(四)积极进行国际间反避税合作,加强税收情报交流

面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性避税,只靠一国单方面努力显然不够,必须加强跨国合作。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经了《税收情报交换规程》,对实施税收情报交换作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情报交换中心,积极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做到自动交换和主动交换相结合,尝试应约交换,同国外税务部门展开征收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加大国际间反避税合作力度,遏止国际避税行为。

(五)提高税务干部素质

税务人员是税法的执行者,税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税管水平、防范避税现象发生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税收征管力量还较薄弱,新手多,经验不足。国家应尽快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税收队伍。

避税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避税;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国际合作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

国际避税,采用国内通用的观点,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法律以及国家间税收协定规定的差别、漏洞和缺陷,通过变更其住所地或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合法手段,最大限度的减轻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根据避税主体的不同,我们把国际避税分为自然人避税和公司企业避税两种:

1.自然人避税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的是以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相结合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原则。在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时,对自然人是否可以行使该管辖权,主要取决于该国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主要包括国籍标准和户籍标准。在运用国籍标准的国家,国籍是确定其公民身份的主要证明,在该标准下的国际避税主要体现在跨国自然人可以通过变更国籍、转移或规避高税国的公民身份,从而摆脱公民税收管辖权的制约,消除居民税收管辖权下其所应当承担的无限纳税义务;在使用户籍标准的国家,住所、居所、居住时间等都是构成无限纳税义务的联接因素。由于这三个因素的同时存在,其本身就为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提供了便利,又加上各国对“居民”定义的不同规定,客观上也为国际避税提供了条件。

2.跨国公司企业避税

(1)转让定价避税。转让定价方式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人为的压低本国境内公司向境外有关公司销售货物、贷款、服务、租赁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等业务的收入或费用的分配标准,或者是有意的提高境外公司向本国境内有关公司销售货物、贷款、服务、租赁等业务的收入或费用的分配标准,使本国公司的利润转移集中到低税国家或地区的有关公司,从而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货物购销中的转让定价、融通资金中的转让定价、劳务提供中的转让定价、有形财产中的转让定价、无形财产使用与转让中的转让定价等等。

(2)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进行避税。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进行避税是指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的税收协定优惠待遇的非缔约国居民,为获取该税收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待遇,通过在协定的缔约国一方境内设立一个具有该国居民身份的公司或直接利用双边关系设置低股权控股公司,从而间接地享受了该税收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减轻或避免了其跨国所得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

(3)利用资本弱化进行避税。资本弱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调整外国子公司股权与债权的比重,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贷款的比重,把股权转变为债权,把投资转换为贷款,把股息转变为利息,从而使股本中债务资本的比例非正常的高于权益资本的比例,从而达到逃避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4)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避税。电子商务的便捷性和高流通性为跨国公司操纵利润、规避税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其隐蔽性特征也使得税收征管、稽查和审计极难操作;同时,电子商务对一些传统税收概念的数字化模糊定位,也是造成避税的原因之一。

(5)利用国际避税地的避税问题。关于国际避税地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理论。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包括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对避税表明了鲜明的反避税立场。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避税的常见手段主要有虚设机构避税和信托避税两种。三、反国际避税的措施

1.国内法上的措施

针对目前国际上避税、逃税十分猖獗的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防范国际避税、逃税。为了防范和打击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避税,美国于1962年制定了避税港对策税制,随之西方国家纷纷效仿。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税法适用的避税港;明确税法适用的纳税人;明确税法适用的课税对象;明确对税法适用对象的制约措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推出了预约定价的协议,减少了转让定价处理中的不确定性。我国也对转让定价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可操作性较差。

2.国际社会的反避税问题

(1)签订国家间的税收协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国际化和跨国公司活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各国的经贸往来日趋密切,单纯依靠本国力量进行反避税斗争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加强国际间合作,以便更有效的防范和应对国际避税现象。

(2)将税收征管与纳税人之间利益的对抗转变为利益共享。各国税务机关与跨国纳税人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相互合作、共赢的机制,即跨国纳税人依法纳税,各国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并为跨国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跨国纳税人更好地依法纳税。

(3)加强国际反避税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国际反避税机构建设,一支高效的、专业化的,致力于国际反避税任务的机构应当建立起来;其次要提高人员的素质,要有计划的选送人员重点培训,组织专门培训,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反避税能力。

(4)发挥国际组织的功效。应当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调整国际税收方面的作用。比如在国际税收方面,有关资本的弱化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倡采用的两种方法:正常交易法和固定比率法,深受很多国家的推崇。

参考文献:

避税范文篇7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采取各种合法手段,跨越国境或税境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减轻其国际税收负担的行为。具体分析可从一下几个方面理解国际避税的含义。

第一,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义务纳税人。即就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跨国纳税人为了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事先往往经过周密的安排和决策,对税法的缺陷及固有漏洞有着深入了解,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不健全达到尽可能少纳税的目的。

第二,国际避税以不违反各国税法为前提。跨国纳税人虽然减轻或解除了税收负担,有效地避开了纳税义务,但这种行为又是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前提下进行。

第三,国际避税的行为是跨越国境和税境的。这种行为主要是由于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跨国纳税人利用这种差别规避税收的行为。

第四,国际避税的目的是为了税收负担的最小化。从跨国纳税人角度看,避税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跨国纳税人的利润额与纳税额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样纳税人就必然设法使纳税数额最少而使其利润额最大。

从以上几方面的法律定义及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国际避税行为有以下法律特征:

(1)国际避税是一种非违法行为,纳税人采用的避税手段是税收法规未明确禁止的,往往利用了某种合法的形式,并不直接触犯国家的有关税收法规。

(2)国家政府对于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只能采取修改与完善有关的税收法规,堵塞可能为纳税人再次利用的漏洞,而不能象对待逃税、偷税或抗税那样追究纳税人的法律责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税的非违法性。

(3)国际避税是纳税人主观故意采取的行为。纳税人就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税收负担,钻有关税收法规的空子,预先精心安排税收筹划,这点与偷、逃税行为有明显的区别。

(4)国际避税行为成功的前提是:一是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税率及征收依据和方法的不同。二是各国税法及有关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和规章制度中的缺陷;也就是说当税法规定漏洞过多或不够严密时,纳税人主观避税愿望可能通过对这些税法的不足之处的利用得以实现。

(5)国际避税行为成功的主观前提是:跨国纳税人对各国政府征收税款的具体方法有很深的了解,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掌握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线。

以上这几点是国际避税行为的一般法律特征,是在实践中区别国际避税与有关税收行为的主要依据。

二.国际避税的本质及其与国际逃税的法律区别

国际避税的主体是应纳税义务人,它所规避的不仅是应纳税额的多少,从更深的层次上讲是纳税义务的大小。应纳税义务人如果具有税法规定的应税事实则应据此事实依法纳税,亦即有了实际的纳税义务。当然各个应纳税人由于应税事实不同因而他们的实际纳税义务也是不同的。而国际避税的本质就在于:当税收法律存在着一种可能,即应纳税义务人能够对其纳税地位做出选择时,应纳税义务人在他成为纳税人时就选择税收负担的最小化。这也就是说,国际避税行为实质上就是纳税人在履行强制性法律义务的前提下,运用税法及各国税法的差距和漏洞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

国际避税、逃税是性质不同的概念。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通过人或资财的国际流动或不流动,减轻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管理合作的困难和漏洞,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种种隐蔽的欺诈的手段,偷漏国家税收的行为。虽然避税与逃税的客观效果都是损害国家财政利益及扭曲公平税负,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1)减轻纳税义务行为所依托的条件不同。避税主要是以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为依托;逃税主要是以各国税务合作的困难和漏洞为依托。(2)运用的手段不同。避税一般是运用如转让定价、资本弱化、通过人或资财移动等等较公开的手段进行;而逃税一般是通过欺骗、迷惑、不陈述、隐匿等等较隐蔽且欺诈的手段进行。(3)法律的判定与处理不同。对避税行为,各国基于本国财政经济政策及法律标准,合法与违法的判定兼有之,但在处理上,对避税一般是补税而不加以惩罚;而对逃税各国都判定为违法行为,除补税外还要依法加以处罚。由此可见,避税与逃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

三.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

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国际避税行为的产生也同样是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内在原因:主要是跨国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欲望。众所周知,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国家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所谓无偿性就是指国家征税的时候,既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也不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某种特许权利;并且,税款一经征收,即转归国家所有和支配,而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正为列宁说的:“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因此,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纳税使他“损失”了一部分收入,而并没有得到相应直接的“回报”,所以许多纳税者都有减轻自己纳税义务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跨国纳税人就有两种不同的选择:逃税或者避税。在这两种方式中,无疑“国际避税”不失为一种最为可靠和保险的办法。因为逃税是违法的,要受到税法的制裁。而避税相对风险就小的多,由于其非违法性,不会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

外在原因:第一,各国的税收制度的差异,如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运用,各国征税的客观依据不一及税率水平,税率形式的不同。第二,随着全球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加,各国的税收立法并不能跟上这种经济发展的步伐,难免出现一些能为跨国纳税人利用的漏洞空隙。第三,各国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办法的差异,不同的方法会使纳税人税负失衡,象国际上常用的免税法,抵免法以及饶让抵免法等。第四,各国征管水平及其他非税因素的差异。由于各国税务当局及其官员的征收管理水平不一,也会导致纳税人的税负不同,产生国际避税。

无论国际避税的原因怎样,但其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第一,国际避税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不管是避税还是逃税都会使纳税人的税负减轻,并同时也会使国家的税收收入相应减少。第二,导致国际资本不正常流动。为逃避税收,跨国纳税人经常采取各种手段转移利润,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秩序的混乱,并进而影响到一些国家外汇收支平衡,妨害正常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第三,避税形成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的不公平。避税违背了“公平税负”的原则,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久而久之会严重地扰乱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不利于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第四,外资企业避税行为对我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某些外商为了逃避税收将企业利润转移到境外,造成了外商来我国投资长期陷于亏损状况的假象。这种由于外商的避税行为产生的我国投资环境差、投资回报率低的负效应,不仅会影响不明真相的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一)转让定价。转让定价是指多国企业的联属企业对相互之间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的价格和提供货款的利息的制定。由于联属企业之间关系不同于一般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其价格不是在公平市场竞争中形成,其制定出来的价格往往不同于一般市场价格,联属企业之间的这类销售称为转让,这样制定出来的价格称转让价格。其主要做法是:高税率国企业向低税率国联属企业转让制定低价,低税率国企业向高税率国联属企业转让制定高价,这样,利润从高税率国转移到低税率国。

(二)资本弱化。资本弱化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或收益抽取,是指跨国公司为减少税额,采用贷款方式替代劳务方式进行投资或者融资。由于各国对股息和利息的税收对策不同,当跨国公司选择跨国投资时,需确定新建企业的资本结构,此时,它们会在贷款或发行股票之间进行选择,以达到税收负担最小的目的。

(三)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国际避税地,也称避税港或避税乐园,是指一国为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繁荣本国经济,弥补自身资本不足和改善国际收支情况,或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在本国或确定范围内,允许外国人在此投资和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取得收入或拥有财产可以不必纳税或只需支付很少税收的地区。避税最常见、最一般的手法就是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地虚设经营机构或场所转移收入,转移利润,实现避税。

(四)滥用税收协定避税。国际税收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解决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和调整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关系,本着对等原则,经由政府谈判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为达到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目的,缔约国间都要做出相应的约束和让步,从而形成缔约国居民适用的优惠条款。一些原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税收协定优惠的非缔约国居民,采取种种巧妙的手法,如通过设置直接的导管公司、设置踏脚石导管公司、直接利用双边关系设置低股权控股公司而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从而减轻其纳税义务。

(五)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国际互联网、局部网、企业内部网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易。目前全球大多数的企业都先后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根据《2004年中国B2B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04年底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达到了2.7万亿美元。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交易无国籍无地域性、交易人员隐蔽性、交易电子货币化、交易场所虚拟化、交易信息载体数字化无形化、交易商品来源模糊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得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因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当局提出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

五.反避税的法律措施

(一)防止转让定价避税的法律措施。根据正常交易原则,各国制定的管制转让定价税制针对关联企业内部进行的贷款、劳务、租赁、技术转让和货物销售等各种交易往来,规定了一系列确定评判其公平市场交易价格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1)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也称为不被控制的价格法,即比照没有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卖给无关联买主的价格来确定;(2)再售价格法。如无自比照价格,就以关联企业交易的买方将购进的货物再销售给无关联企业关系的第三方时的销售价格扣除合理的购销差价来确定;(3)成本加利润法。对于无可比照的价格,而且购进货物通过加工有了一定的附加值,已不再适用再销售价格法的情况,则采用以制造成本加上合理毛利,按正规的会计核算办法组成价格的办法。(4)其它合理方法。如果上述三种方法均不能使用时,税务机关有权决定采用其它合理替代方法。

(二)针对资本弱化避税的法律措施。(1)正常交易法。在确定贷款或募股资金的特征时,要看关联方的贷款条件是否与非关联方的贷款条件相同,如不同,则关联方的贷款可能被视为隐藏的募股,要按有关法现对利息征税;(2)固定比率方法。规定法定的债务/资本比率,凡超过法定比率的贷款或利率不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可疑贷款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视同股息进行征税。

(三)防止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的法律措施。鉴于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从事国际避税,主要是通过在当地设立基地公司,虚构避税港营业以转移和累积利润,各国对这类避税行为的法律管制措施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通过法律制裁阻止纳税人在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第二类管制措施是通过禁止非正常的利润转移来制止基地公司的设立。第三类管制措施则是取消境内股东在基地公司的未分配股息所得的延期纳税待遇,以打击纳税人在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积累利润的积极性。

(四)防止滥用税收协定逃避纳税的法律措施。在管制跨国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方面,目前大多数国家主要是通过在对外签订税收协定中设置有关反滥用税收协定条款的方式来阻止第三国居民设立的导管公司享受优惠待遇,或者是运用国内税法上禁止滥用税法、实质优于形式等一般性反避税法律原则,在具体案件中否定各种中介性质的导管公司适用税收协定的资格。

(五)针对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的法律措施。电子商务避税是一种新兴的国际避税方式,究其本质,它主要还是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港、资本弱化等形式。但由于电子商务有如下特点:①消费者可以匿名;②制造商容易隐匿其往所;③税务当局读不到信息无法判断电子贸易情况;④电子商务交易本身也容易隐藏。所以对反避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上的广泛运用,我国政府在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税收的同时,应针对电子商务活动可能存在的种种避税手法,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反避税条款,以适应我国全方位反避税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安.国际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避税范文篇8

一、全市内资关联企业的基本现状

1、关联企业构成形式多样化。全市关联企业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关联双方一方为收废企业,另一方为用废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属于典型“前店后厂”,收废企业直接或间接出资成立废旧回收企业,以达到废旧回收企业免税,而收废企业又可以享受进项税款抵扣。如某县亿丰废旧金属回收公司主营废旧金属回收、销售,亿源钢铁公司是用废企业,亿丰公司回收的废钢铁等原料全部销售给亿源钢铁公司,而且亿丰公司的法人由亿源公司委派,其财务、经营决策被亿丰公司控制,此类关联企业共有10对、20家。二是关联双方一方为正常纳税企业,另一方为能够享受先征后返、即征即返减免税政策的关联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同一处办公,同一个贸易对象,生产同样的产品。通常情况下,正常纳税企业往往能够长久地留存,而这类企业的“关联企业”一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结束,便会被马上注销或干脆成了查找不到的“走逃”户,或换个地方继续注册,重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如某意升机电厂为民政福利企业,生产人员50人,残疾人员26人,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和所得税免征的优惠政策,其与某淮海中意机电公司为同一法人,而且生产同一产品,淮海中意机电公司将部分产品委托给意升机电厂加工,材料由淮海中意机电公司购入后,转卖给意升机电厂,加工完工后再销售给淮海中意机电公司,并以部分货款抵房租、水电费。此类关联企业共有12对、24家。三是关联双方均为正常纳税企业,而且双方在资金、购销、经营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或同为第三方所拥有或者控制。如某苏源面粉公司与食品公司,均是某电业局投资组建,而且面粉公司生产面粉主要销售给食品公司和供电公司,此类企业共有14对、28家。

2、关联交易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被调查的关联企业中,关联交易仍以传统的购销业务往来为主,此外还包括相互间无形资产的转让、提供劳务费、资金融通、租赁业务、管理费列支等多种关联交易行为。如对某矿业开发公司进行反避税调查时,发现该公司与其关联交易企业某煤电工贸集团公司之间,存在高进低出、计提大额管理费、抬高劳务价格、融通资金多列利息、利用关联方支付营业费用调控利润等六种关联交易行为,共调减亏损600多万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补税66万元。而且在被调查的关联企业中,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户数、关联交易金额呈现上升趋势,关联交易金额达到了4亿多元。

3、关联企业避税手法日趋复杂化。具体包括:一是有形财产转让定价。关联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包括机器设备和生产线)的转让实行“低进高出或高进低出”,把收入尽量转移到税负低的企业,而把费用尽量转移到税负高的企业。二是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无形资产的转让不按该类交易的市场价格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或故意将土地使用权在关联企业间转让。三是劳务费用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通常采用一方将大量劳工费转移到另一方公司的账上,致使这家公司出现虚亏实盈。四是财产租赁的转让定价。如某商贸集团公司与其关联方某书城签订低于市场的场地租赁合同,将集团利润向关联方书城进行转移。五是金融方面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提供贷款的利率高于或是低于市场利率,以达到偷逃所得税的目的。六是利用税收政策偷税。将正常纳税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享受税收优惠的关联企业。如某起重机有限公司为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起重机设备,而该公司2005年正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该公司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将起重机销售给关联企业,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该企业最后调减利润158万元。

二、徐州市国税局的主要做法

针对调查摸底的上述特点,结合徐州内资关联企业的实际,我局积极稳妥地开展反避税工作,选择避税疑点大、有代表性的14户关联企业作为反避税调点,全市累计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近1300多万元,调减亏损800多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近500万元。

(一)夯实三个基础,着力构建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全市税政工作会议上把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作为今年所得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13家基层单位在全面排查的基础,各自组织1-2户关联企业开展重点调查,并将反避税调查工作的总结和优秀案例及时上报市局,同时强化反避税工作质量的考核,以质量的提高推动反避税工作向纵深发展。

2、狠抓业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会计知识培训、所得税业务集中学习等方法积极加强反避税业务培训,提高反避税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收集同行业的各类价格、费用信息等可比信息资料,加强价格信息的横向、纵向交流,使市区分局和县(市、区)局之间做到信息畅通、资料共享,为反避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强化关联申报。及时告知企业未进行关联交易申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企业主动申报的意识;同时根据案头审计的需求,改进和细化申报内容,将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关联企业定价方法、关联交易业务流程列为企业申报内容的重点,并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加强对企业关联交易申报情况的审核,进一步规范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申报。在此基础上,该局还加大检查力度,对存在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而未按规定申报的企业,严格按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进一步提高企业主动申报的自觉性。

(二)注重三个环节,着力提高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质量。

1、注重选案环节。选案工作是反避税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选案准确将使反避税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局结合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全市关联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将长期亏损、微利亏损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事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结算额较大、跳跃式盈利以及盈利水平长期低于同行业、与关联企业相比利润率偏低等企业列为反避税调查的重点。

2、注重调查环节。在目前反避税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现实情况下,选择关联企业偷税的主要手法作为反避税调查的重点,可以较大地提高反避税工作效率。在反避税调查中,该局将关联企业之间下列交易行为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原料和产品上存在“高进低出”;通过拆借、融通资金、加高利率、转移利润的;抬高无形资产(如商标、专有技术)作价的;多地设立控股公司,通过转移销售渠道,以达到多次享受税收优惠的;巧立名目向关联企业支付不合理费用的、利用法定减免税期或减免税期满,利润陡降的等等。

3、注重调整环节。实施调整是反避税工作的关键环节。该局在对关联企业的调整中,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充分收集和详细调查分析可比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承担的职能和风险、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关联交易的类型和性质、受控交易与非受控交易的差异,结合各种调整方法的适用条件,选用合适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合理确定调整方案。同时注意调整方法与调整幅度的合理性,精心准备约谈,确保每一个约谈细节做到有计划、有准备,让每一个被调整企业都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三)坚持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水平。

1、突出税收执法的规范性。依法办事是反避税工作的根本所在。该局始终围绕“选案准确、调查周密、取证充分、调整合理、程序规范”的工作原则,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对每一个反避税案件都规范操作,依法办事。在确定对象、调查取证、税务约谈和纳税调整等环节,严格按照新《征管法》和《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修订稿)》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坚持做到来往文书有签字,约谈内容有记录,数据确认有签字,价格调整有依据,让依法治税理念贯穿于反避税工作的全过程。

2、突出分析论证的合理性。该局以强化分析论证为手段,在完成对调查对象的转让定价调查后、正式结案签字前,结合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评税等方面的信息分析,突出功能分析和可比性分析,再次审查整个调查过程的选案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法、可比对象是否合适、可比分析是否充分、调整方案是否合法,使反避税调整基础扎实、科学规范、易于接受,从而有利于反避税工作深入推进。

3、突出跟踪管理的延续性。该局将结案企业的跟踪管理作为反避税工作的重点,通过案头审计对已经进行反避税调整企业的定价标准进行跟踪调查,全面掌握监控企业投资、经营状况、关联交易、纳税申报额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对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对于仍存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的企业,在跟踪期内做税务调整,以巩固反避税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基层对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三个误区:在思想认识上,认为“反避税”是调整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和跨境税收行为的“转让定价避税”,与内资企业的税收行为无关;在税种范围上,认为反避税只限定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与内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无关;在工作任务上,认为反避税与涉外税务部门有关,与负责内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收管理业务的税务机关无关。建议上级国税部门加强对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强化考核和部署,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工作质量和水平。

2、反避税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工作有待进一步增强。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是提高反避税调查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核心。在目前反避税实际工作中,由于纳税人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或拒绝提供有关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再加上我们自身信息渠道不畅,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得到市场同类价格,无法选择合适的可比对象,尤其是无形资产的性质在比较时往往具有许多不可比因素,这给价格调整、费用分摊、成本核算、利润确定等带来极大的难处,使得反避税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因此迫切希望上级机关能建立健全全省反避税信息网络,建立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以利于反避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3、缺乏一套系统的关联企业管理规定。目前,对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及跨境税收行为的反避税,已基本形成了“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大体系。但对内资企业的反避税工作,上述“三大体系”尚未形成。虽然《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规定,但是营业税、房产税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层面上,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实施的上述“实施办法、管理规程、实施规则”等,均是针对涉外企业的,对内资企业关联关系间业务往来的税收处理,没有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议将反避税仅适用于单一的外资企业及其所得税的范围与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内外资企业和税种。依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反避税法规进行修订,使之既适用于所有的企业类型、税种、应纳税收入(所得),又为税务系统实施反避税工作提供“规章”层面上的依据及操作规范,使内资关联企业反避税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缺乏纳税调整和核定税款的刚性标准。《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本细则第五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调整计税收入额或者所得额:(1)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2)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3)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问题是,如果没有前两款规定表述的参考依据,那么第三款“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标准又是什么?没有具体的标准要进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建议上级税务机关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增强基层的可操作性。

避税范文篇9

一、我国转让定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以转让定价为核心的反避税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中国在世界转让定价标准制定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微小,与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与世界外资大国、外贸大国的要求不相吻合,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本国经济利益的捍卫。(二)转让定价立法的完整性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而且立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待提高。中国转让定价的立法与一些发达国家大致同步,但是十多年来仅限于关联关系认定、调整方法等传统领域,对国际转让定价新领域、新方法的借鉴、吸收不够,如资本弱化、集团内劳务成本分摊、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等。立法太拘泥于OECD的基本框架,对中国独有的一些转让定价新问题缺少相应的立法条款,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三)部门之间的合力尚未形成,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有些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把开展转让定价和改善投资环境对立起来,形成工作阻力。信息和资料的社会共享程度差,寻找可比对象、可比信息较难。实际上海关的货物价格评估、外管部门的反洗钱与转让定价管理密切相关,但目前基本是部门分割,信息不畅。(四)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研究能力不足。过多地强调拿来主义、过多地受到OECD的影响,相关研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以中国作为资本输入国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的转让定价还非常不够,与现存的法制环境、经济制度、税收制度衔接不够,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较差。

二、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主要途径和对税收造成的影响

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主要途径有:(一)销售货物的转让定价。集团公司利用其关联公司之间提供原材料,产品销售等往来,通过采用“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等内部作价方法,将收入转移到低税负地区的独立核算企业,而把费用尽量转移到高税负地区的独立核算企业,从而达到转移利润和减轻公司整体税负的目的。(二)劳务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多收、少收甚至不收劳务费用,使关联企业之间的利润根据需要进行转移,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三)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无形资产是指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一般指企业拥有的商标、商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由于无形资产具有单一性和专有性的特点,转让价格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标准可以参照,比其它转让定价更为方便,关联企业通过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转让费转让定价,来调节其利润,以追求税收负担最小化。(四)资本弱化。向境外不合理地大量借款,形成资本弱化,并由于利息高于市场,实现利润转移。(五)规避预提所得税。对一些本应该向母公司支付并同时扣缴预提所得税的项目,母子公司之间为了规避预提所得税,不签合同或不开售付汇凭证,利用高进低出将费用转移出去,或者人为地将应税项目调整为免税的境外劳务项目。(六)通过集团内的成本费用分摊,实现利润转移。名义上向母公司支付技术使用费,实际上是母公司研发费用的分摊,而且支付大量研发费用的中国企业并未享受相应的收益,形成了向境外母公司大量不真实的支付,即便是一些真实的技术转让,也收费过高,周期过长,造成了利润的不合理转移。(七)控制固定资产的售价或使用期限。母公司对子公司提供的固定资产的价格和规定的折旧期限,会直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以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

三、国外处理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国外管理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调查审计之前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文档资料准备有明确的要求,起一定的提醒和告诫作用;调查审计过程中有相对完善和可操作的法规作为调整依据;调查审计结束后,有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对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企业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提高了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风险。

其一,国外为了提醒企业不要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为了税务当局转让定价审计的顺利实行和调整,对转让定价的文档有明确要求:要求纳税人提供包括反映该跨国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文档,以及选择某种定价方法的理由和使用的可比数据,以支持其转让定价政策。这些特定文档要求,实质上是规定企业提供证据和文件,以证明其与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是否属于正常交易。这些要求可以减少信息缺失,防止税务机关因为信息的缺失影响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情形的判定。

其二,世界上一些转让定价政策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有比较严厉的处罚规定,形成了对滥用转让定价向境外转移利润的一种威慑。如美国、英国等都对纳税人滥用转让定价单独制定了罚则,即使不单独制定罚则的其他国家也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利润的经济处罚在税法中予以明确。新加坡按少缴税款的1-4倍处以罚款,泰国按少缴税款的1-2倍收取罚款,并且每月按少缴税款的1.5%加收滞纳金,但滞纳金最多不能超过补征税款的100%。

其三,国外很多国家有较为完善的转让定价法规,而且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时修改和更新转让定价的法规和政策,政策的时宜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如针对跨国劳务的复杂性和利用无形资产避税的多样性,2006年8月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税务局了针对共同控股纳税人之间的劳务提供,以及来源于无形资产的所得的税务处理最终和暂行的法规。新法规详细说明了用于确定共同控股纳税人之间服务交易中的公平交易费用的方法,并且应用于来自无形资产的所得的分摊,特别是有关一个控股方针对另一个控股方拥有的无形资产的分担额问题(下文的一个案例就是美国2006年对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巨额调整)。日本2006年也修订了转让定价行政管理指南,修订内容主要也是针对有关无形资产交易和成本的分摊安排,新指南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外延,明确了成本分摊中的一些计算比例。

成功案例:2006年9月,美国联邦税务局对美国子公司葛兰素史克向其总部英国的母公司葛兰素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进行了成功调整,累计补税34亿美元,时间跨度囊括1989年-2006年,成为联邦税务局的历史上最大的纳税调整。英国的母公司葛兰素公司是药品跨国制造集团、分销商。葛兰素研究、开发并得到葛兰素系列产品,特别是Zantac溃疡特效药的专利权。葛兰素传统系列产品的所有专利和全球商标都为葛兰素公司所拥有。在70年代,葛兰素和其美国子公司葛兰素史克签订合同在美国市场营销和分销葛兰素的传统系列产品。根据这个合同,葛兰素史克履行装药和产品职能,营销和分销葛兰素传统系列产品。葛兰素史克从葛兰素得到在美国营销、分销产品的权利许可,特许权使用费为美国销售额的10%。葛兰素史克做了一些和这些产品相关的临床试验,费用都从葛兰素得到报销。所有营销材料、计划都是葛兰素在英国开发的并在美国使用之前在其他市场使用过。1989年,当Zantac被引入美国时,遇到了一个直接竞争对手,Tagamet,它在美国药品市场运作得很成功。由于疗效显著,Zantac在引入美国市场两年后取代了Tagamet成为溃疡首选药。Zantac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成品,这种地位一直保持了好几年。由于Zantac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葛兰素史克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也提高了。在1992年的转让定价审计中,联邦税务局认为葛兰素史克自1989以来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价值很高,作为葛兰素史克市场营销活动的结果开发出来的市场营销型无形资产和商标体现在葛兰素传统系列产品的销售价格里。联邦税务局认为这些无形资产的经济所有者是葛兰素史克,葛兰素应在相应年度中对葛兰素史克进行合适的补偿。后来联邦税务局将葛兰素史克支付给葛兰素的产品转让定价调整到合约成本制造商的成本加价水平;并减少了葛兰素史克为销售产品的权利所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联邦税务局同时还强调葛兰素史克市场营销活动对提高无形资产价值的贡献,使用剩余利润分割法,根据葛兰素史克的销售额,市场营销活动和葛兰素拥有的知识产权等因素将葛兰素史克的大部分利润分配给了美国。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联邦税务局对转让定价税收管理的力度,还说明了联邦税务局将密切关注纳税人如何定义知识产权并利用这个定义在未来确定他们的转让价格。

四、我国处理转让定价税收问题的对策建议

避税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避税趋势反避税法规完善

【正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必然,按照公认的多边贸易规则,我国将为各国(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为宽松、透明的投资环境和更加广泛、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伴随着跨国投资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酿就的形形色色的国际避税手法也将在中国获得更为广阔的表演舞台,因此预测跨国纳税人的避税趋势,制定、完善反避税法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中国政府及税务部门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跨国纳税人避税的趋势

随着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加快,跨国纳税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利用各国税法差异和漏洞进行国际避税手法不断翻新,且愈来愈复杂愈隐蔽,并将随着国际贸易伙伴的大量涌入而在中国滋生蔓延。其主要为:

1.利用转让定价避税。转让定价方式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人为地压低中国境内公司向境外关联公司销售货物、贷款、服务、租赁和转让无形资产等业务的收入或费用分配标准,或有意提高境外公司向中国境内关联公司销货、贷款、服务等收入或费用分配标准,使中国关联公司的利润减少,转移集中到低税国家(地区)的关联公司。这种转让定价避税方式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即已存在,但至今仍是方兴未艾。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税务当局查询掌握国际市场价格的渠道不畅通。要防范转让定价所致利润转移,关键是要掌握国际市场上各种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当前我国缺乏统一有效的价格信息中心,以致税务部门因无法准确掌握国际市场价格信息而难以发现及调整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问题。二是举证材料真假难辨。目前关联企业所提供的境外采购和销售发票真假混杂,出具伪证不乏其人,使得税务部门不得不根据关联企业自报材料分析判断后进行适当调整,工作仅停留在表面上。三是反避税工作未得到相关部门及地方领导的普遍重视与配合,工作阻力较大。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与遏制工作的滞后,必将使转让定价成为跨国纳税人普遍采用的避税手法并继续蔓延。

2.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国际避税地是指为跨国投资者取得所得或财产提供免税和低税待遇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国际避税地良好的“租税乐园”环境,为世界众多跨国投资者所青睐。目前,跨国投资者采用国际上通行的避税手法,通过在避税地建立的基地公司虚拟中转销售、劳务、提供贷款发放等,人为提高进口设备、原材料、劳务和权力价格以及贷款利率,人为压低出口货物价格,加大分配给位于我国境内常设机构的费用,转移企业所得,逃避我国税收。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投资者将可能进一步运用避税地功能,通过在避税地建立不同形式的各类公司,分别处理其不同的业务和收入,通过一系列主体的非移动和客体的转移相结合进行资财信托避税等等。

3.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国际税收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解决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和调整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关系,本着对等原则,经由政府谈判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为达到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目的,缔约国间都要作出相应的约束和让步,从而形成缔约国居民适用的优惠条款。截止1998年3月止,我国已同58个国家签订税收协定,其中同50个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已生效并执行。然而国际避税活动是无孔不入的,一些原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税收协定优惠的非缔约国居民,采取种种巧妙的手法,如通过设置直接的导管公司、设置踏脚石导管公司、直接利用双边关系设置低股权控股公司而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从而减轻其在中国的纳税义务,这种滥用税收协定避税的行为也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而产生。

4.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国际互联网、局部网、企业内部网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易。目前全球已有52%的企业先后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1997年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已高达500亿美元,预计到2001年可能会达到3000亿美元。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交易无国籍无地域性、交易人员隐蔽性、交易电子货币化、交易场所虚拟化、交易信息载体数字化无形化、交易商品来源模糊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得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因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当局提出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

二、避税行为界定与反避税原则

跨国纳税人避税手段的多样性,避税活动的跨国性,避税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政府未来所面临的仍是棘手、复杂、艰巨的反避税斗争。为在反避税中既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又不因工作差错而挫伤遵纪守法的跨国投资者积极性,客观需要准确界定避税、逃税、节税界线,在此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积极有效的防范遏止跨国纳税人的避税行为。

1.国际避税、逃税、节税是性质不同的概念。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通过人或资财的国际流动或不流动,减轻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管理合作的困难和漏洞,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种种隐蔽的欺诈的手段,偷漏国家税收的行为。虽然避税与逃税的客观效果都是损害国家财政利益及扭曲公平税负,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1)减轻纳税义务行为所依托的条件不同。避税主要是以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为依托;逃税主要是以各国税务合作的困难和漏洞为依托。(2)运用的手段不同。避税一般是运用如转让定价,通过人或资财移动等等较公开的手段进行;而逃税一般是通过欺骗、迷惑、不陈述、隐匿等等较隐蔽且欺诈的手段进行。(3)法律的判定与处理不同。对避税行为,各国基于本国财政经济政策及法律标准,合法与违法的判定兼有之,但在处理上,对避税一般是补税而不加以惩罚;而对逃税各国都判定为违法行为,除补税外还要依法加以处罚。由此可见,避税与逃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此外,避税与节税也是一对内涵不同且易混淆的概念,对此我国理论界实务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节税指的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交易事项,此种以着眼于纳税人总体决策,以税制为主要参数所进行的合法合理的策划行为通称为“节税”,前提是其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导向;而避税是纳税人钻税法漏洞,通过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安排来达到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其行为虽没有直接触犯税法,但与国家税收政策导向相悖,且破坏公平竞争的赋税环境。

2.反避税斗争应遵循的原则。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我国反避税斗争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有理有据的原则。即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反避税法规,在处理避税案件时必须注重确凿的避税证据,并按国际惯例及法规规定调整应税所得。第二,国民待遇的原则。即对同一性质的避税活动应同等处理,而不能因跨国纳税人的国别(地区)或经营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第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避税的复杂性,反避税中必须注重避税证据,而证据的取得并非是件易事,因此虽然所有的非节税性质的避税活动均应列入反避税范围,但对偶尔避税且避税金额不大的,可依据各地征管力量、征管水平灵活处理。第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原则。由于避税、节税与逃税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在处理避税案件时应根据国际惯例,对节税性质的避税,征收机关不得调整与处罚,而应侧重于修正本国税法及有关法律,倘若符合国家产业经济政策的,则应以予支持鼓励;对非节税性质的避税,税务机关应依法合理调整应税所得,补税而不加以处罚。

三、完善我国反避税法规

我国现行防范、遏制国际避税活动主要依据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反避税条款及财税机关依据这部分条款所规定的相关办法,虽然这些条款办法在防范遏制外商企业避税行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反避税工作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第一,现行反避税条款仅针对跨国纳税人通过境外联属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约束,实际上,跨国纳税人在我国的避税活动不仅有转让定价形式,还有诸如利用地区税收倾斜政策,利用新办企业优惠条款避税,利用避税地基地公司避税,通过电子商务活动避税等等。第二,跨国纳税人在我国的避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以税务部门为主,工商行政管理、外经贸、海关、银行、审计等有关部门配合的反避税网络。为使反避税网络的正常运行,客观要求反避税工作必须以国民经济管理法规为法律保障,以协调规范各部门行动,但由于我国现行反避税条款作为所得税法的组成部分,尚属财政金融法规范畴,其调节规范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第三,现行涉外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条款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规范性。例如,实施细则第四章第52条至第58条,对关联企业业务往来只做原则性规定;又如实施细则第53条第2款规定:“企业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但对如何提供、程序如何却缺乏具体的规定;再如实施细则第54条关于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规定过于笼统,操作中所需的调整公式都未列出。第四,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没有反避税条款,而实际上来华的跨国纳税人亦有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存在。

基于上述各项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一套较系统和完整的反避税单行法规。具体做法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分别制定外商企业和外国个人的两个单行反避税法规;第二步,经过一段时期实践,再把两个反避税法规合并为统一的单行反避税法规。借鉴国外反避税法规的立法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跨国纳税人的单行反避税法规应包括:(1)总则。包括对避税的定义、避税行为的认定、反避税法规的适应范围、对关联企业的确定标准。(2)纳税人举证的法律责任。应包括纳税人延伸提供税收情报的义务及对国际避税案件有事后提供证明的义务。笔者认为,对某些国家规定的“纳税人对某些交易行为有事先取得政府同意的义务”的做法,我国可不采取这种做法,因为这一规定被大多数国家认为是严厉的立法方式并受到抨击。(3)税务机关的权力。包括税务机关对避税案件的调查权、立案权和处置权等等。(4)避税的税款调整与处理。现行所得法及实施细则仅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调整作出原则性规定,既不全面又不利于具体操作。为此,反避税单行法规制订时,一要尽可能把各种避税活动的调整纳入法规中;二要把调整的原则、程序、计算公式尽可能详细规定。(5)有关部门的权利与义务。跨国纳税人避税活动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我国税收法规存在漏洞,但与有关的部门经济法规及部门的控管措施亦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应在修订部门经济法规的同时,依照部门职责,在反避税法规中明确有关部门反避税的权利与义务,例如:外经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跨国公司开业审批及注册登记的权利与义务;会计师事务所对跨国公司资产评估与经营业务审核的权利与义务;海关对进出口物资、材料控管的权利与义务;银行对跨国纳税人往来帐户管理及为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的权利与义务等。(6)罚则。参照国际惯例,对违反法规的行为加以约束和防范,该补税的补税,该处罚的处罚,不仅对纳税人适用,而且对不按反避税法规规定承担义务的有关部门也适用。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上的广泛运用,我国政府在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税收的同时,应针对电子商务活动可能存在的种种避税手法,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反避税条款,以适应我国全方位反避税工作的需要。

【参考资料】

[1]朱洪仁.国际税收筹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葛惟熹.国际税收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