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1:40:25

壁饰范文篇1

关键词:手工印染、手工染艺、室内装饰、壁饰、形式创新

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住宅消费终于在2000年逐步升温以至年初的极度膨胀,室内装饰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对室内装饰开始了个性化的多元时代,对室内装饰品的艺术水准同样提出更高要求,纤维艺术壁饰作为高雅的室内装饰品受到人们喜爱,这其中也包括了手工染艺壁饰,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高水平的手工染艺壁饰还非常少,与纤维编织壁挂相比商品化运作还很不成熟。

1、手工染艺壁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展

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有扎染、蜡染、夹染、型染、手绘等表现形式,原本都是传统纺

织品印染技术,从现存的中国古代纺织品考古发现中可以证实手工染艺是传统服装和室内纺织品印染花样的方式,尚未有关于手工染艺被直接作为独幅“装饰艺术”的证据,当然,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作用的手工染艺帷幔、门帘、屏风等古代室内纺织品可能是例外。

现代的工业化印染技术发展之后,传统手工印染一方面由于印花质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花型色彩跟不上时尚节拍,更重要的是产品成品率底、人力价格提高使产品成本相对高昂,没有办法与工业化印染竞争,这样手工印染技术很快地在城市中销声匿迹,只有偏远农村还有一些遗存,至今也很难再找到了,基本上已成为“文化化石”,甚至像夹染这种我们祖先发明和使用多个世纪的传统印染技艺已经失传,其生产代价高昂,复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江苏南通地区仍有几家扎染厂和极少的蓝印花布作坊依靠为日本代工和服手工染艺面料,而得以硕果仅存。

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历史很短,主要是学院派艺术家在手工印染教学中的“副产品”,从事手工染艺壁饰创作的艺术家也主要集中在各院校的相关设计专业中,但目前来看数量极少,也就是数得出的几位艺术家,尽管他们在各自专业中都取得一定成就,为发展和推广我国传统手工印染艺术作出了贡献,但是还未能在室内装饰品领域真正形成“气候”,主要是没有解决好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难题,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云南贵州地区首先出现了一些现代重彩蜡染装饰画、壁挂的“商品化”苗头,尽管他们的蜡染壁饰作品显得过于媚俗甚至是粗俗和粗糙,毕竟是商品化的第一步,也说明他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尚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室内装饰品市场,试图填补室内装饰品市场中手工染艺壁饰的空白。

2、手工染艺壁饰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特色与局限

“与现代建筑融合共存的纤维艺术恰为刚性建筑材料和人类接触的一种媒介和软化物质,或可称为建筑物的内层皮肤;而作为人类又一层皮肤的服饰纤维制品和作为建筑内层皮肤的室内装饰纤维制品的相会之处就成为人类居住的空间。”①P42。纺织品始终是与人亲密接触的最重要物质材料,从我们降生起便被包裹在柔软的棉布中,离开家门必须披挂着代表各自身份、地位,个性的纺织品来面对社会,回到家里我们也希望家像鸟巢般温暖和安全,于是毫不犹豫地用纺织品把我们“包围”起来,从门帘、窗帘、沙发到睡床,以至于冰冷的墙壁我们也愿意用墙布覆盖,当然,纺织品纤维壁饰也是我们最愿意采用的室内装饰品。“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纤维艺术是用一种被界定为纤维的“物”所构成的人与环境的中介,是现代室内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②P94

室内装饰用纺织品一般有四大类:即家具装饰(台布、沙发套、靠垫…)、地面装饰(地毯、地垫、手工工艺地毯…)、窗户装饰(印花窗帘、窗纱、布制百叶窗…)与墙面装饰(墙纸、墙布、壁面装饰纺织品…),壁饰纺织品或称其为壁饰纤维艺术是对冰凉呆板壁面的对比和补充,起到调和室内人居环境,活跃室内装饰氛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作用,是当代室内装饰中重要的室内装饰艺术品。

作为纤维壁饰重要组成部分的手工染艺壁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色彩染色的“自然天成”,区别于工业化印染的呆板机械,散发着泥土般芬芳的艺术气息,无论是扎染、手绘的“晕”染,还是蜡染、蓝印花布的“冰”纹,均得之于“偶然”,因而独一无二,也因此珍贵。手工染艺壁饰在室内装饰中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1)、色彩运用自如富于变化是手工染艺壁饰的特长;

(2)、图形表现力强,既擅长装饰性表现亦可表达绘画性题材;

(3)、与墙壁具有良好的亲和性,适应环境能力强。

尽管手工染艺壁饰具备出众的装饰特色,也出现一些与室内装饰结合得非常成功的作品,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并直接影响了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进程:

(1)、手工染艺壁饰外型单薄装潢形式单调

手工印染制作中,不同的染色方式对布基的厚薄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扎染这样的工艺,由于需要以线在布上使用“绞”、“缝”、“扎”、“捆”、“撮”、“叠”等技巧,布基必须厚薄合适,不适合密实厚重的织物;其它手染方法如蓝印、夹染也不太合适在复杂的布基上染色;蜡染、型染、手绘应该是有可能的,但很少见到有人去尝试在纹理复杂厚实的布基上来做。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大都模仿编织型壁挂的样式,单调呆板,也很少有人在这方面动脑筋。这些都使手工染艺壁饰在形式美上输掉了本身所应当有的文化上和经济上的价值。

(2)、作品画面缺乏丰富的肌理变化

手工染艺对表面肌理丰富的织物染色在方法的选择上有较多限制或很高要求,因而我们一般在有表面一致肌理的平面织物上进行染色,而很少对表面肌理丰富的织物染色有深入研究,这使得手工染艺壁饰较为平简。

3、手工染艺壁饰适应当代室内装饰的根本途径在于形式创新

相比纤维编织型壁饰,手工染艺壁饰远谈不上繁荣,目前除了一些相关院校的个别艺术家仍在坚持创作外,很少能见到高水平的手工染艺壁饰作品,当然偶尔也能在旅游品商店见到一些蹩脚的货色,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作品的“形式美”上出了问题:表面肌理的缺失和装潢形式的单调,导致人们对手工染艺壁饰的价值判断偏差,从而影响了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进程,而纤维编织型壁饰早已完成商品化,特别是各种类型和材质的壁毯,以其高贵典雅的品质广受人们欢迎,是当今室内装饰品市场上的主角,很好地完成从艺术品到商品化的过渡,壁饰艺术品商品化的反作用力又推动了壁饰艺术的创作和繁荣。

手工染艺壁饰虽然也有一定的市场表现,离完成商品化还有相当距离,市场上的手工染艺壁饰无论品种、材质、装潢形式还是艺术水准、制作工艺都差强人意,尚未入流。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尚未对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包装进行很好的研究,只有突破商品化瓶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手工染艺壁饰的艺术创作和繁荣发展。

而手工染艺壁饰商品化包装的实质在于形式的创新,手工染艺壁饰的形式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新题材的开拓与表现形式的创新体现时代审美需求

手工染艺壁饰从纺织品手工印染发展而来,在题材上带有传统纺织品印染的惯性,需要从理论上理清与传统手工印染纺织品的本质区别:传统手工印染纺织品是有装饰功能的实用服装与室内纺织品材料,手工染艺壁饰则是室内环境中的纺织品装饰艺术。这意味着尽管两者之间在手工印染的技术层面上是相通或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目的指向不同,其创作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手工染艺壁饰是艺术品,必须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做,仅有印染的技术与技巧是远不够的,然而,由于手工印染技术要求较高,非常注重经验与技巧,所以我们在进行手工染艺壁饰作品的创作时,往往会陷入技术的处理,再加上传统手工染艺有着太多的丰富遗产和大量的传统图案,往往会被强烈吸引从而羁绊了创造思维。

“在建筑中使用壁挂,人们看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是它装饰室内环境、烘托艺术气氛的作用,”③P84作为装饰艺术品的手工染艺壁饰必须要有新的创造:开拓新的艺术题材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摆脱传统具像题材和印染技术的束缚,创造新的手染技巧,尝试抽象或抽象与具像结合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新的手工染艺壁饰作品。

3.2、作品外在形式的创新顺应当代室内装饰的发展潮流

手工染艺壁饰的外在形式创新由“作品表面材质肌理”与“作品装潢形式”两部分构成:

3.2.1、丰富材质肌理提升作品艺术价值

“天然材料所特有的形态和肌理同光洁的墙面产生对比,……使室内环境与人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表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④P33创新的手工染艺壁饰应当在传统手工印染基础上,大胆吸取现代先进印染科技,采用新的印染技术和新型染化料,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样材质创造新的肌理表现效果。提升画面材质肌理表现效果的方法和思路:

3.2.1.1、材质:可以尝试使用加厚织物或表面肌理丰富的复杂组织织物为布基,以型染或蓝印、蜡染等技术进行染色,产生厚重而富有变化的肌理。

3.2.1.2、染化料:如发泡染化料的使用(型染或手绘等技术),可以在画面产生厚重而有特殊质感的色料与布基的对比效果。

3.2.1.3、印染技术:如采用“烂花”技术,以特定化学物质腐蚀经线或纬线上的特定材质纤维,产生空灵的半透明效果,增强画面对比的材质肌理感。

3.2.1.4、其他方法:如运用“破坏”、镂空、撕裂、缝缀、拼贴、绗缝等技巧在画面上进行“加”或“减”的处理,产生富于变化而有节奏的肌理。

3.2.2、借鉴姐妹艺术创造多样装潢形式

现有的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过于单调和简单,直接削弱了价值感,使工艺考究染色控制困难的手工染艺壁饰的价值看上去相对廉价,学习和借鉴其他姐妹艺术的多样装潢形式,对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进行时尚化多元化的包装改造,增加作品的附加值,使之适应现代室内装饰风格的要求,是手工染艺壁饰商品化必须要走的道路。比如可以采用中国画的立轴装裱方式;可以装裱成镜片放入镜框中陈列;可以用油画的方式装潢;还可以用双层玻璃(或有机玻璃等透明物质)夹装成平面或弧型等形态;也可以用漆画的方法,先裱贴到木版上然后用高透明聚脂倒膜;即使是传统的壁挂式也可以通过增加画面厚度、流苏样式、悬挂方式等的改造和创新,展现新的装潢形态。

4、结语

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艺术在当代大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传统手工印染服饰几乎不再存在的情况下,手工染艺壁饰成为保留传统手工印染艺术的绝好载体,作为室内装饰品的手工染艺壁饰目前尚存一丝生存空间,要拓展空间则必须进行商业化的形式创新。然而,手工染艺壁饰的形式创新肯定会和“传统”产生文化上的“碰撞”,其实这并不证明我们的所为与传统相悖,相反这是与时俱进发展传统的过程,只有创造性地发展传统艺术,使之符合时代节拍,适应时代审美要求,才有可能使传统生存并得到很好继承,手工染艺壁饰在题材、表现形式、装潢形态等方面的形式创新实际上正是传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创新不仅仅是阵痛,还将诞生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的崭新未来形式。

参考文献:

①陈健建筑空间中的纤维艺术P42《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龚建培纤维艺术的另一种诠释(上)P94《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年第11期

壁饰范文篇2

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住宅消费终于在2000年逐步升温以至年初的极度膨胀,室内装饰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对室内装饰开始了个性化的多元时代,对室内装饰品的艺术水准同样提出更高要求,纤维艺术壁饰作为高雅的室内装饰品受到人们喜爱,这其中也包括了手工染艺壁饰,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高水平的手工染艺壁饰还非常少,与纤维编织壁挂相比商品化运作还很不成熟。

1、手工染艺壁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展

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有扎染、蜡染、夹染、型染、手绘等表现形式,原本都是传统纺

织品印染技术,从现存的中国古代纺织品考古发现中可以证实手工染艺是传统服装和室内纺织品印染花样的方式,尚未有关于手工染艺被直接作为独幅“装饰艺术”的证据,当然,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作用的手工染艺帷幔、门帘、屏风等古代室内纺织品可能是例外。

现代的工业化印染技术发展之后,传统手工印染一方面由于印花质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花型色彩跟不上时尚节拍,更重要的是产品成品率底、人力价格提高使产品成本相对高昂,没有办法与工业化印染竞争,这样手工印染技术很快地在城市中销声匿迹,只有偏远农村还有一些遗存,至今也很难再找到了,基本上已成为“文化化石”,甚至像夹染这种我们祖先发明和使用多个世纪的传统印染技艺已经失传,其生产代价高昂,复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江苏南通地区仍有几家扎染厂和极少的蓝印花布作坊依靠为日本代工和服手工染艺面料,而得以硕果仅存。

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历史很短,主要是学院派艺术家在手工印染教学中的“副产品”,从事手工染艺壁饰创作的艺术家也主要集中在各院校的相关设计专业中,但目前来看数量极少,也就是数得出的几位艺术家,尽管他们在各自专业中都取得一定成就,为发展和推广我国传统手工印染艺术作出了贡献,但是还未能在室内装饰品领域真正形成“气候”,主要是没有解决好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难题,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云南贵州地区首先出现了一些现代重彩蜡染装饰画、壁挂的“商品化”苗头,尽管他们的蜡染壁饰作品显得过于媚俗甚至是粗俗和粗糙,毕竟是商品化的第一步,也说明他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尚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室内装饰品市场,试图填补室内装饰品市场中手工染艺壁饰的空白。

2、手工染艺壁饰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特色与局限

“与现代建筑融合共存的纤维艺术恰为刚性建筑材料和人类接触的一种媒介和软化物质,或可称为建筑物的内层皮肤;而作为人类又一层皮肤的服饰纤维制品和作为建筑内层皮肤的室内装饰纤维制品的相会之处就成为人类居住的空间。”①P42。纺织品始终是与人亲密接触的最重要物质材料,从我们降生起便被包裹在柔软的棉布中,离开家门必须披挂着代表各自身份、地位,个性的纺织品来面对社会,回到家里我们也希望家像鸟巢般温暖和安全,于是毫不犹豫地用纺织品把我们“包围”起来,从门帘、窗帘、沙发到睡床,以至于冰冷的墙壁我们也愿意用墙布覆盖,当然,纺织品纤维壁饰也是我们最愿意采用的室内装饰品。“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纤维艺术是用一种被界定为纤维的“物”所构成的人与环境的中介,是现代室内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②P94

室内装饰用纺织品一般有四大类:即家具装饰(台布、沙发套、靠垫…)、地面装饰(地毯、地垫、手工工艺地毯…)、窗户装饰(印花窗帘、窗纱、布制百叶窗…)与墙面装饰(墙纸、墙布、壁面装饰纺织品…),壁饰纺织品或称其为壁饰纤维艺术是对冰凉呆板壁面的对比和补充,起到调和室内人居环境,活跃室内装饰氛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作用,是当代室内装饰中重要的室内装饰艺术品。

作为纤维壁饰重要组成部分的手工染艺壁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色彩染色的“自然天成”,区别于工业化印染的呆板机械,散发着泥土般芬芳的艺术气息,无论是扎染、手绘的“晕”染,还是蜡染、蓝印花布的“冰”纹,均得之于“偶然”,因而独一无二,也因此珍贵。手工染艺壁饰在室内装饰中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1)、色彩运用自如富于变化是手工染艺壁饰的特长;

(2)、图形表现力强,既擅长装饰性表现亦可表达绘画性题材;

(3)、与墙壁具有良好的亲和性,适应环境能力强。

尽管手工染艺壁饰具备出众的装饰特色,也出现一些与室内装饰结合得非常成功的作品,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并直接影响了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进程:

(1)、手工染艺壁饰外型单薄装潢形式单调

手工印染制作中,不同的染色方式对布基的厚薄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扎染这样的工艺,由于需要以线在布上使用“绞”、“缝”、“扎”、“捆”、“撮”、“叠”等技巧,布基必须厚薄合适,不适合密实厚重的织物;其它手染方法如蓝印、夹染也不太合适在复杂的布基上染色;蜡染、型染、手绘应该是有可能的,但很少见到有人去尝试在纹理复杂厚实的布基上来做。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大都模仿编织型壁挂的样式,单调呆板,也很少有人在这方面动脑筋。这些都使手工染艺壁饰在形式美上输掉了本身所应当有的文化上和经济上的价值。

(2)、作品画面缺乏丰富的肌理变化

手工染艺对表面肌理丰富的织物染色在方法的选择上有较多限制或很高要求,因而我们一般在有表面一致肌理的平面织物上进行染色,而很少对表面肌理丰富的织物染色有深入研究,这使得手工染艺壁饰较为平简。

3、手工染艺壁饰适应当代室内装饰的根本途径在于形式创新

相比纤维编织型壁饰,手工染艺壁饰远谈不上繁荣,目前除了一些相关院校的个别艺术家仍在坚持创作外,很少能见到高水平的手工染艺壁饰作品,当然偶尔也能在旅游品商店见到一些蹩脚的货色,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作品的“形式美”上出了问题:表面肌理的缺失和装潢形式的单调,导致人们对手工染艺壁饰的价值判断偏差,从而影响了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进程,而纤维编织型壁饰早已完成商品化,特别是各种类型和材质的壁毯,以其高贵典雅的品质广受人们欢迎,是当今室内装饰品市场上的主角,很好地完成从艺术品到商品化的过渡,壁饰艺术品商品化的反作用力又推动了壁饰艺术的创作和繁荣。

手工染艺壁饰虽然也有一定的市场表现,离完成商品化还有相当距离,市场上的手工染艺壁饰无论品种、材质、装潢形式还是艺术水准、制作工艺都差强人意,尚未入流。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尚未对手工染艺壁饰的商品化包装进行很好的研究,只有突破商品化瓶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手工染艺壁饰的艺术创作和繁荣发展。

而手工染艺壁饰商品化包装的实质在于形式的创新,手工染艺壁饰的形式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新题材的开拓与表现形式的创新体现时代审美需求

手工染艺壁饰从纺织品手工印染发展而来,在题材上带有传统纺织品印染的惯性,需要从理论上理清与传统手工印染纺织品的本质区别:传统手工印染纺织品是有装饰功能的实用服装与室内纺织品材料,手工染艺壁饰则是室内环境中的纺织品装饰艺术。这意味着尽管两者之间在手工印染的技术层面上是相通或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目的指向不同,其创作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手工染艺壁饰是艺术品,必须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做,仅有印染的技术与技巧是远不够的,然而,由于手工印染技术要求较高,非常注重经验与技巧,所以我们在进行手工染艺壁饰作品的创作时,往往会陷入技术的处理,再加上传统手工染艺有着太多的丰富遗产和大量的传统图案,往往会被强烈吸引从而羁绊了创造思维。

“在建筑中使用壁挂,人们看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是它装饰室内环境、烘托艺术气氛的作用,”③P84作为装饰艺术品的手工染艺壁饰必须要有新的创造:开拓新的艺术题材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摆脱传统具像题材和印染技术的束缚,创造新的手染技巧,尝试抽象或抽象与具像结合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新的手工染艺壁饰作品。

3.2、作品外在形式的创新顺应当代室内装饰的发展潮流

手工染艺壁饰的外在形式创新由“作品表面材质肌理”与“作品装潢形式”两部分构成:

3.2.1、丰富材质肌理提升作品艺术价值

“天然材料所特有的形态和肌理同光洁的墙面产生对比,……使室内环境与人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表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④P33创新的手工染艺壁饰应当在传统手工印染基础上,大胆吸取现代先进印染科技,采用新的印染技术和新型染化料,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样材质创造新的肌理表现效果。提升画面材质肌理表现效果的方法和思路:

3.2.1.1、材质:可以尝试使用加厚织物或表面肌理丰富的复杂组织织物为布基,以型染或蓝印、蜡染等技术进行染色,产生厚重而富有变化的肌理。

3.2.1.2、染化料:如发泡染化料的使用(型染或手绘等技术),可以在画面产生厚重而有特殊质感的色料与布基的对比效果。

3.2.1.3、印染技术:如采用“烂花”技术,以特定化学物质腐蚀经线或纬线上的特定材质纤维,产生空灵的半透明效果,增强画面对比的材质肌理感。

3.2.1.4、其他方法:如运用“破坏”、镂空、撕裂、缝缀、拼贴、绗缝等技巧在画面上进行“加”或“减”的处理,产生富于变化而有节奏的肌理。

3.2.2、借鉴姐妹艺术创造多样装潢形式

现有的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过于单调和简单,直接削弱了价值感,使工艺考究染色控制困难的手工染艺壁饰的价值看上去相对廉价,学习和借鉴其他姐妹艺术的多样装潢形式,对手工染艺壁饰的装潢形式进行时尚化多元化的包装改造,增加作品的附加值,使之适应现代室内装饰风格的要求,是手工染艺壁饰商品化必须要走的道路。比如可以采用中国画的立轴装裱方式;可以装裱成镜片放入镜框中陈列;可以用油画的方式装潢;还可以用双层玻璃(或有机玻璃等透明物质)夹装成平面或弧型等形态;也可以用漆画的方法,先裱贴到木版上然后用高透明聚脂倒膜;即使是传统的壁挂式也可以通过增加画面厚度、流苏样式、悬挂方式等的改造和创新,展现新的装潢形态。

4、结语

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艺术在当代大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传统手工印染服饰几乎不再存在的情况下,手工染艺壁饰成为保留传统手工印染艺术的绝好载体,作为室内装饰品的手工染艺壁饰目前尚存一丝生存空间,要拓展空间则必须进行商业化的形式创新。然而,手工染艺壁饰的形式创新肯定会和“传统”产生文化上的“碰撞”,其实这并不证明我们的所为与传统相悖,相反这是与时俱进发展传统的过程,只有创造性地发展传统艺术,使之符合时代节拍,适应时代审美要求,才有可能使传统生存并得到很好继承,手工染艺壁饰在题材、表现形式、装潢形态等方面的形式创新实际上正是传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创新不仅仅是阵痛,还将诞生手工印染壁面装饰艺术的崭新未来形式。

参考文献:

①陈健建筑空间中的纤维艺术P42《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②龚建培纤维艺术的另一种诠释(上)P94《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年第11期

壁饰范文篇3

有人说,干花好“伺候”,特别适合喜爱花,又不想操心的“懒人”,不用浇水、不用养护,却可以色香俱全。其实干花的优点远不止于此,悉心制作的干花,效果往往提出人意料的美丽和精致。

比起鲜花的活色生香来,干花给人的是一种艺术上的美感,令人回味。北京人提到干花,常想到它的香气,实际上,香干花在干花艺术中只占一小部分,干花艺术的可贵源自于它随心所欲的装饰方式和补充无华的自然风格,这种特性非常贴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简单随意的同时讲求品质和个性。

经过仔细搭配、巧妙组合,干花除可以做出极有意境的插花作品外,还要以制作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品,如造型精巧别致的胸花,外观秀丽流畅的花束、以及置于礼品包装上,使礼物更显贵重的装饰花等。干花在制作壁饰上尤其有鲜花达不到的效果。干花壁饰取材极丰富,从花店买回的各种干花材料,野外捡回的果壳、草穗甚至路边拾到的枯枝等等都可以做出美丽的装饰画。这些干花壁饰中,既有展示植物自然韵味、野趣天成的,也有表示现代主义、抽象风格的。制作干花壁饰的工具十分简单,有热溶胶枪一把、剪刀一把、剪刀一把、裁纸刀一把、镊子一只。制作时,先要准备“底板”,“底板”可以是相框,木板、纸板,也可以是竹帘、扇子等,凡是形状有趣,自己喜欢,可以挂在墙上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壁饰基础。然后,将选好的干花材料进行修整加工,并按事先设计好的材料摆放好,最后,用热熔胶将干花材料照摆好的位置从内向外逐一贴好。热熔胶极易冷却凝固,粘贴时动作一定要快,同时要小心不被热熔胶烫伤。粘贴好的壁饰上常有许多热熔胶拉出的胶丝,应清理干净。

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做出干花相框,这种相框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方法是用硬纸板做一小相框,并在硬纸板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将干花按事先准备的热熔胶粘在纸相框上,使干花完全将纸相框遮挡起来即可。

干花装饰品的制作比较简单,花费也不得很大,却可以“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体现一定艺术气质的同时,还具有纪念意义。

壁饰范文篇4

一、点、线、面的特点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一)点的特点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1.点的概念。点在造型元素中是一种集中的形态,相对较小的形态,是最小、最简洁、最基本的形态,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点是有形状的,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特异的基本形。点是有相对大小区分的。点是有虚实区分的,虚点和实点的区别在于视觉心理感受是虚无的还是存在的。点是有具象和抽象区分的,我们可以把某一清晰的物体看成点,也可以高度概括其形看成点。点的存在是相对的。

2.点的线化特点。如果把同大小的两个点以一定距离排列,从感知上,远距离的点吸引力弱,而近距离的点吸引力强。如果不同大小的点排列,大点的吸引力强,小点吸引力弱。点与点有规律地连续靠近就会产生线的感觉。

3.点的面化特点。因点与点在距离上有吸引力的特点,如果把多个点采取面化排列,按照常规性,把点连接,就成了虚面形态。如把点规律性的密集排列,当密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脱离背景的虚面。如果点按照人们熟悉的形状排列,人们就会自动连接这些点,而形成人们熟悉面的形态。由于点的密集程度不同,形成了线、面的特征,画面就会有一定的形式美,如层次感、空间感、韵律感、节奏感等。

4.点的心理特征。不同形态(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的点,因场景气氛不同,不同个体的人的性格、习惯及感知能力不同,点所表现的心理和情绪都不一样。如,丰满的点、向上的点、柔和的点、亲和的点、坚硬的点等。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各种点的形态特点,通晓点的语境和性格特征,才能把点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应用到设计中。

(二)线的特点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1.线的形态。线的宽度逐渐增加,则有粗细线之分。线的扭曲程度不同,则有曲线、直线之分。

2.线的心理特征。线是最富有表现力度的形态要素之一。各种不同的线的形态,其个性特征都不一样。直线具有男性特征,给人以稳定、刚直、挺拔、明朗的感觉。直线又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水平线给人平静、安定、祥和、广渺的感觉;垂直线给人以肃穆、挺拔、崇高、向上的感觉;斜线给人以不安定、危险、跳动、运动的感觉。曲线具有女性特征,给人以轻盈、柔和、活泼、含蓄的感觉。粗线给人以力量感和厚重感。细线给人以纤弱和怀柔感。

(三)面的特点及其基本心理特征

1.面的形态分类。面的形态在视觉上非常丰富,不同形态的面具有不同的视觉冲击,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特征。大体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几何面,是常恒性的、规则的面。如圆,矩形,三角形等。二是有机面,是按照一定次序,通过点或者线的移动、旋转、随机组合成形的面。如弧形移动形成有机面;如形与形的连接、交接、分离、重合、透叠等产生的有机面。三是偶然面,是无序的,自由的,任意组合成形的面。四是不规则面,是手绘方式表现的自由图形。如,手绘围合成形的面。五是实面,是客观存在的面。如,地的表面、楼房的侧面、墙体的表面等。六是虚面,是通过一定媒介作用的表现,视觉上能感知到、具有隐藏性的面。它常和实面形态同时出现,相互映衬。

2.面的心理特征。对面的形态感受认识,源于线附有的心理特点,如直线系表情系列,曲线系表情系列,这是直线和曲线自己特有的个性。而面是由线所构成,线的个性特征就在面的形态上有所体现。如对几何面的心理特征评价,是规整、大方、朴实、明朗。又如对圆的心理特征评价是亲和、丰满。如对偶然面的心理特征评价是意愿、随性、开放、自由。不规则面是绘者自然表达个性和情感的一种方式,个性鲜明、感情丰富。又如对虚面的心理特征评价,是抽象、轻盈、开放。而实面是具体、结实、厚重。面的心理特征还与面的肌理、色彩、光影、场景氛围等相关联。

二、点、线、面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点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因点是相对存在的,在室内空间场景中,点应用较为广泛,如住宅空间中,地面方块石材或者玻化砖铺装的对角上的“点”拼花,点的形态可以是三角形、菱形、方形、圆形等,如按恒常性的感觉,会在地铺上呈现一种虚面的感觉。统一是方形的材料(石材或者玻化砖),层次变化是有形态的点(三角形、菱形、方形、圆形)的独立或者链接。又如室内光环境中独特的点光源,产生的点光(筒灯、射灯、半直接照明的漫射点光)在营造室内空间光影时,如繁星点点一般。在室内空间场景中利用点的线化特点,可以排列出无穷尽的点线形态。如餐饮吊顶空间中重复排列的单体吊灯,吊灯这“点”的形上可以是多样化的,这“点”在空间视觉(透视)上的排列是从大到小的重复渐变,而实际的“点”大小(形状)和间距是等同的,当把餐饮空间的灯光打开时,“点”在空间中的光影和造型会在重复节奏中呈现特有的韵律美感。

(二)线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造型线在室内空间的作用及心理特征。造型线可以理解为室内空间中面与面的交界或者面的边缘。如建筑中的构造柱,线垂直而平行群化,给人以一种稳定、刚直、挺拔、静怡之感。又如室内空间的四面墙裙的收边装饰线与之顶面与墙面交接的装饰阴角线以及墙面与地面交接的踢脚线,线的平行群化,给人以平静、安定、稳定的形式美。当我们在室内空间中追求流动美,采用曲线造型,效果就如流水般,产生动感。

2.光影和色彩成线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在过渡空间中,为了追求光影的线型艺术效果,隔断采用格栅方式造型,当阳光照射时,光与影因格栅的存在,而产生实线(影)与虚线(光)的效果,在空间中营造一种自然的禅意意境。当夜幕降临,在酒吧空间,彩色的LED灯饰,随着线的造型或遮或显或明或暗,或重复式的闪烁,或发射式的流动,情绪的波动随着线的色彩和光影更加激烈,动荡。场景空间中,线的组合、排列、群化、疏密等视觉感受,造就了线性心理的多样化;线的形态元素在室内空间应用时,与空间设计的风格、使用性质、区域关系、风土人情有一定关系。它的存在就是一种符号、一种形态、一种元素、一种理念。

(三)面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我们所表现的空间是面围合的体空间,是限制性空间,是尺度化的空间。所以围合体空间的面在室内空间中是长和宽的,是有尺度的,如墙面、地面、顶面。面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在建筑空间中,最常见的是规则性的面,或为长方形、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所以规则性的面所形成的体空间从建设的经济上节约成本、从施工上做工方便,工期较短、从平面布局上容易统一。而异形面的布局却相反。当然随着建设科技的日新月异,异形空间的体、面设计与施工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城市空间是怎么进行分割的呢?是面的分割产生的,当我们在一地块面上,分割出城镇、道路、深林、水域等,就产生城市,也就是城市规划;根据城镇地块的使用性质再次分割地块面,就产生建筑;又在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单体里再次分割地块面,进而有室内交通地块面、家具地块面的形成,也就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布局。因此划分室内空间的方式主要表现在面的分割上,如平面图布局。在面的形态中,虚面和实面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在室内空间里,这种现象很多,如平面布局里,家具布局形成的面是实面,其围合形成一定的交通网络构架是虚面。在装饰界面上,通透的玻璃是虚面,承载玻璃的材料面是实面。在光影环境中,檐口式泛光灯带,也是虚面带状的一种表现,感觉实面(石膏板顶)像悬浮在空中一样。综上所述,因室内空间是体空间,是三维的空间,其构成离不开二维元素点、线、面的重构、组合、排列。当我们对体空间进行表情评价时,是在深入理解点、线、面的场景情感的条件下得出的评价。点、线、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广泛。作为设计者,深入理解室内空间中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和表情特征,运用一定形式美的法则,科学、合理化的处理空间功能,使得产品更具有适应性、科学性、艺术性,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作者:戴晓 单位:四川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休闲场所室内空间设计改造方案探讨

建筑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备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个合理、科学的空间设计可以体现出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对于体验者的感受也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就以某建筑空间为例,针对具体的空间进行改善性设计,并突出空间设计对于特点人群的重要性。

1设计实例

某休闲场所的位置处于商丘师范学院大门前平原路与团结路交叉口,与某大型超市比邻,向东100米便是大学生文化广场,是商丘师范学院大多数学生消费的核心地带(如图1)。因为临近超市等诸多商业场所,平时外出吃饭、购物的大学生和其他人群较多,因此对于此建筑场所的特色性设计还可以提升整个商业建筑群的品味。总之,此休闲场所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仔细研究讨论之后,发现此休闲场所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配套设施单一;(2)功能缺乏多样性;(3)色彩单调乏味;(4)缺乏温馨的氛围。此休闲场所处于商业建筑的一楼,内部设计中存在较多缺陷,如场所在最初设计时,其内部只设计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座椅,且座椅和桌子的材质选择不合理,其是采用硬质的木材为主要材料,因木质材料整体上给人以厚重感及沉稳感,因此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休闲体验。次建筑空间作为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消费者的舒适度以及视觉享受,因此,合理的配套设施更加能彰显建筑空间的品味以及对消费者感受的重视程度。在功能上,此建筑空间仅提供了供消费者单一消费的空间设计,而不具备功能上的多样性。此建筑场所在空间的氛围营造上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想的高度,在空间设计上不符合大学生这一主要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3改造设计方案

3.1目标人群

由于此建筑空间靠近商丘师范学院,且位于大学生出行消费的必经之地,来此消费休闲的群体多以大学生为主,因此在对其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这一固定群体追求时尚以及独特个性的消费心理,并使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案符合这一特定人群。通过对周围人群和网络调查了解发现,在消费人群中,情侣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两三人的朋友其次,独自一人的最少。由此可以发现,此场所的合理设计不仅以单一消费为目的,其设计的最终着眼点是为人们单调、忙碌、嘈杂的大学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休闲、放松的具有独特体验感受的休闲场所,为繁忙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些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对于此场所进行设计时,应多注重和构建周边环境,在空间的设计中加入浪漫、时尚、温馨的空间元素,同时为学生群体解压。

3.2空间分割

此建筑空间共分为上下两层,一楼空间面积较小,其主要设施为柜台和供消费者等待的两个空间范围,约60m2。到了消费高峰期,在此区域等待的人就会比较多,但是供消费者就坐等待的位置却非常少。因此,对于这一点,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在一楼北侧靠窗位置和柜台周围增加一些木制的高脚凳,以便于在此等候的顾客可以有一个暂时休憩的场所。二楼空间相对较大,约85m2,对于此空间的设计可以增加一些不同的功能分区(图2)。比如可以在图中A区开放式的沙发区设置一些类似飞行棋、纸牌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以此提高空间的趣味性。对于消费人群来说,其一般都是附近商丘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以情侣和朋友、舍友居多。考虑到人的个性特点的不同,如有的人可能较喜欢安静的场所,因此在图中B区北侧靠窗的位置可以规划为独立的四人座椅小单间,其他三面用隔断隔开,制造一个单独的小空间,使空间具备了隐私性和密闭性。而靠南侧墙壁图中C区的位置放置一排开放性的软质沙发类的单独座椅,这些座椅主要为单人沙发且两个并列一排为主,主要提供给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的消费者。

3.3内部装饰

大学生们这一特殊群体青春洋溢,充满活力,他们往往都喜欢具有特色的东西,包括建筑空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这些新鲜事物对大学生有着无限吸引力,因此,在进行此休闲场所内部空间装饰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新颖的、有特色的装饰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另外,在一楼东侧楼梯两侧的墙壁挂上大小不一的装饰画,可以在其中点缀几盏壁灯一直到二楼南侧墙面,其中在正对楼梯的二楼东侧墙面中部装上一个900mm×2400mm的彩色发光Logo,既可以使原本毫无生机的壁纸墙壁变得生动活泼,又可以起到装饰性效果。楼梯扶手可以换成木质的装饰条从地面一直连接到屋顶,可以把它作为一面隔断墙来使用,木质装饰条约为50mm×50mm的褐色方木,一直延续到楼梯口,这样既可以起到安全的功效还能够增加空间的美观效果。设计整体以褐色的50mm×50mm镂空的木条隔断为主,上面以其他装饰品为辅,使空间变得生动活泼。北侧和西侧的墙壁都为落地窗,可以在消费的同时由此处观看外面美丽的景色,因此可以依靠这些落地窗做一些舒服的皮质单人沙发座椅,室内餐桌上的筒灯打下后形成一个暖色的光晕,配合窗外的灯火阑珊,给人以无限的构思和遐想。在整个空间中靠南侧玻璃的位置可以放置一组开放式的浅灰色软质沙发,此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可以容纳7-10人,如此的设计,一来解决了消费者人多坐不下的尴尬,二来也使得空间功能更加多样化。在这几组沙发设计中,南侧、西侧、东侧的沙发都是固定的,而北侧的两组单人沙发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在消费者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充分节约空间,增加自由感。

4改善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场所的品质也有了大幅提升,基于此,文章对于这一休闲场所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造,此建筑空间的设计从以前的单调乏味变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空间建筑形式,将人们的各种活动融为一体,满足了人们视觉上和感觉上的享受。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感受、环境因素等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娱乐、交友以及体验,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个合理、科学的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品质至关重要,

5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休闲场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空间。就目前来说,室内空间环境对于休闲场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对于休闲场所扩大环境改造极为必要。通过对空间环境的改造,一方面让顾客在消费时能够欣赏美景,获得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体验环境、感受空间设计带给人们的品质感受。

作者:郭莹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第三篇:可持续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科技的脚步就像一台永动机,会让人有种“只顾仰望天空,而忽视脚下和身边的风景”的感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让科技的发展更具有转舵性,让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实惠,让科技的生命力更长久。可持续装饰材料作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创新,需要有更多积极因素的融合,增添空间设计的技术性和美化性,因此,本文提出对可持续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美学研究有积极意义。

1可持续装饰材料设计的介绍

可持续装饰材料设计是指在材料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阶段考虑材料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低风险或者无风险。可持续材料的应用重点体现在可持续环境设计理念当中,装饰材料已成为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材料的功能性更不容忽视。环保型、功能性、质量好和成本合理的设计是可持续材料的重要特点。设计者要合理调配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优化材料配比和处理方法,一实现将最优质的材料使用到最适合的室内设计环境装修之中。一般来讲,可持续材料要具备无毒、无害和环保等优点,使用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到应用与设计,材料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突显出可持续材料的经济性和生态性,以使设计者能做到选对材料,优化设计和科学使用的效果。

2可持续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可持续材料的使用不仅能让室内空间设计更开阔,还能降低经济成本,整体美感也更突出,低碳环保更具时代特色。因此,室内环境的设计师们应该将设计重点放在可持续材料设计的美学效果上,创造或改造出更具有创意的结构和画面,营造出更具个性的生活空间。并达到将人、空间和自然的吻合。装饰材料的可持续应用还可以理解为将装饰材料的重组、废旧改造和原生态元素等的升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材料的重组和置换

传统材料的重组和置换就是需要设计者在实施室内装修设计的时候,打破常规,对传统材料进项功能性的重组和设计上的置换。设计空间环境方案的时候,要着力强调生活性和趣味性,针对不同的材料机理设计出不同的应用图样,使基底各异的装饰材料有融洽的格调搭配。如,室内设计中的墙面美化,可以使用壁纸材料,不仅用料少,成本低,图案色泽度好,可更换的种类多,而且还可以在图案上增加立体设计,体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更具有立体感和温暖特征。可持续材料的使用让空旷的墙体换发了生机,原创与创新的结合更紧密,还可以使用错位手法,增加生活材料的使用范围,不仅能简化施工工艺,也给设计师的创意增加了灵感。如,从前铜锅是很好的炖菜炊具,而当先却不得不给铁锅让位;磁盘从前只是贵族才享有的高雅家居装饰品,而当下几乎每个家庭都可享受到磁盘的服务。过去这些材料也许和装修都靠不上边,但在当下却可以作为厨房装修的“纽扣”和墙面装修的架子点缀。开启设计者创新空间的大门就需要一些讨巧的引子吧!

2.2废旧材料的拼接和重构

废旧材料的拼接和重构就是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以降低装修浪费和减少污染,提升装修材料的绿化比例,避免奢华装饰材料的繁衍,引领健康环保理念行进在最前沿。另外,废旧材料还会增加装修空间的古典美和特殊意境。装修材料的再次拼接和重新组合,将新的生命力注入到废旧材料中,能够激发出废旧材料的存在感。如拿木质材料来讲,陈旧的大木料床柜更具有古典韵味,拿磨的把手处光亮的油层投射出历史的痕迹。小小的陈旧木雕细角处残缺的痕迹,让人回想起使用中的回忆。拼贴的艺术品让磁人的高超技艺展露无疑。跌宕起伏的层次设计,体现出天然机理与人文色彩的融合,独特的排布组合让趋于平面的装饰墙更有质感,新颖的视觉效果冲击。使人沉浸在梦中。重构体现在打破常规上,要将固有材料图形和色彩进行移花接木,可以使用切割、碾压、磨砂和漆染等人工手法,对材料进行重构,改造出更具层次感和个性化的画面和结构。

2.3比对原生态材料

不同的可持续装饰材料呈现出不同的质地肌理,材料表面肌理的不同构成了复杂而奇特的纹样质地:水平的、垂直的、斜面的、交错的等各种自然纹理,充分运用材质的自然肌理是设计过程中依托于材质的重要表现手段。当代装修材料的原生态比例有较大提高,如天然石、废旧砖块、涂料和木等材料都是很常见的装饰材料,已成为室内设计自然风的必备元素。室内环境的优化设计要将形态各异的生态型材料进行对比,以优化使用中的设计效果。生态型材料的自然纹理搭配可以凸显出奇特的自然美,使室内环境设计的质感更细腻。冷色与暖色、光泽和通透的不同感觉,让设计环境模拟自然的能力更强,丰富的视觉享受,给向往大自然的人们更多遐想。

2.4空间置换重组与材料“运动”性体现———植物、竹、木

空间置换重组就是改变装饰材料传统的使用位置,对材料使用方法和构造形式进行创新,满足材料新的功能要求和美感要求。如将地面材料用于墙面、顶面,室外材料用到室内等,在空间中对材料进行置换重组。例如在设计中把原本在地面生长的植物应用到墙面,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自然纹理、色彩等多方面因素为空间带来的功能肌理美。其次,将地面材料延伸到墙面和顶面,如创意性地把地板、竹延伸至墙壁天花装饰,使整个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单块线状的地板和竹条的重复运用使材料产生强烈的动感。

2.5可持续材料的创新设计———秸秆、甘蔗渣

设计师在对可持续材料进行创新应用的同时,更应该对可持续材料进行开发、改进与研制,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更新性的创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科学技术水平上的创新。例如对传统秸秆通过加入新的设计元素,对其纹理和肌理进行深加工,用于室内装饰,不仅解决了因秸秆的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秸秆不仅再生生命周期短,还可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

3结束语

装饰元素就像是室内环境设计程序中的一段段代码,完美程序的呈现需要程序设计人员利用好每段代码的优势和功能,突显出整合后的程序设计效果,统筹好人、自然和空间的三方面关系,将未来的室内环境设计带向更高的可持续发展境界。设计者要力争尊重设计潮流和动态性,并不失古典美感,神秘感和绚丽感等。室内装修环境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已是影响设计材料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低碳环境理念的倡导下,突显装饰元素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已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装修设计驱动力,环境功能化、生态化和美丽化的有机统一将不是难事。

作者:喻皎峻 单位: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第四篇: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探讨

幼儿园室内空间作为幼儿园主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幼儿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创设出真正的适合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场所。

一、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则

室内空间是幼儿在幼儿园内的重要活动场所,对于幼儿个性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在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及行为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功能布局、装饰设计及安全设计等实现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的最优化,从根本上满足幼儿发展对特殊室内空间的需求,以在为幼儿生活和学习提供舒适、安全以及健康室内空间环境的同时,满足幼儿教学计划要求,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成长,例如在幼儿园的室内布局设计中,应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对室内色彩、框架以及线条等各种组成元素进行优化,使得室内布局设计激发起幼儿的积极情感,培养幼儿友爱、正直、诚实等思想感情,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2.体验性

幼儿园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的体验性的原则,创设易于激发幼儿体验的室内情境空间,通过色彩、装饰、几何构造等方面的合理搭配,调动幼儿学习的好奇心及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为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及氛围。3.安全性我国幼儿的入学年龄一般为3~6岁,独立能力及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处于安全意识极为薄弱的成长环节,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为24.3%,较高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严重威胁幼儿的安全成长。因此,幼儿室内空间设计分考虑幼儿在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尤其是在空间设计的细节处理上,更要注重幼儿使用的安全性,例如保持室内地面的平整,做好防滑工作,在墙体直角设计上要避免凸出物,防止幼儿在游戏或者其它活动过程中发生撞角事故等,着手于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确保幼儿的安全性。

二、幼儿园具体室内空间设计方面的分析

在严格遵循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则下,幼儿园具体的室内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安全设计

3~6岁的幼儿在身体机能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皮肤、五官等都处于较为娇嫩脆弱的状态,且其平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要在谨遵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做好幼儿室内空间的安全设计工作,具体包括:(1)优化幼儿园室内空间的防火设计,由于幼儿自身拥有的防火意识以及逃生能力较弱,因此在对幼儿园室内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设置安全出口,适当的增加安全出口的位置,并减小楼梯踏步层之间的间距,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减少火灾事故对幼儿生命安全的影响。(2)在室内地面空间布局上,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具有弹性的铺装材料,铺设塑胶地板、木地板等,严禁直接使用瓷砖,从幼儿园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硬质室内材料的使用会增加12%左右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率。(3)在室内墙面布置上,尽量选用光滑、易擦拭的软性材料,并将所有带有突出棱角的地方磨成圆角或者是安上软套。(4)在窗户处理上,严禁铁丝、细碎玻璃等危险物体的出现,并安置用于防护的纱窗,且活动室、音乐室、体育室以及美术室等室内的窗台设计要确保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6m以下,若房间位于二楼,要安装防护栏,确保幼儿的安全性;在幼儿室内空间物质设施的选择及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特殊的身体活动特点,做好相应的细节处理工作,要将有棱角的家具磨成圆角或者是直接选用圆角家具。休息室若选用双人床,要确保上铺高度的适宜性,并确保幼儿扶手梯及上铺护栏的牢固性;卫生间的蹲便间要设置隔离板及安全扶手等。从以上可以得知,幼儿室内空间的安全设计要从细微处着手,确保幼儿生活及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安全性。

2.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壁饰设计

幼儿园的室内空间既要突出体现壁饰的装饰性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要突出安全性及教育性,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及心理的发展,具体包括:(1)选择恰当的室内空间壁饰设计主题,幼儿心智单纯,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幼儿室内空间壁饰设计主题的选择可以融入动漫的原始,根据特定的室内环境选择恰当的设计主题,如男生幼儿宿舍的壁饰装饰主题可以选择“海盗船”的形象,迎合男生幼儿的性格喜好,在潜移默化中对其性格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而女生幼儿宿舍壁饰装饰主题则可选择“哆啦A梦”的形象;此外,在活动室、音乐室等教室壁饰装饰主题的选择上亦可融合动物、海洋等多种主题表现形式,以形象化的图案刺激幼儿想象力,极富童趣。(2)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亦可选用挂饰品作为墙壁的装饰,如在手工课上积极发动幼儿自行动手进行墙壁小挂饰的设计与制作,这样以来既给幼儿留出了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幼儿动手的积极性及自豪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

如根据活动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室功能的不同,分别粉饰不同的颜色,活动室粉刷活泼的黄色、音乐室粉刷浪漫的紫色、美术室粉刷靓丽的红色、寝室粉刷温馨的粉色、宁静的蓝色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或者是搭配使用多种色彩,为幼儿营造色彩清新而又有节奏的壁饰环境;亦可在墙壁上制作漫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性,增强其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如室内空间天花板的色彩设计,一方面要将其与天花板的造型或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所用材料的质感选用恰当的色彩,幼儿一般喜欢靓丽、纯粹以及活泼的色彩,要紧扣其这一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色彩,极富情趣,而又清丽自然,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喜爱及想象力,得到幼儿的认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对室内空间需求的特殊性,从安全性、装饰性以及色彩性三个方面做好室内空间的设计工作,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

作者:李甜 单位:四川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参考文献:

[1]陈玉娇.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绿色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靳鸽,靳满.基于体验式教学下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2):34-35.

[3]阚玉德.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探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1):11-14.

[4]李亭亭.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第五篇:绿色生态设计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室内设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人们追求室内空间设计的美观与个性化的同时,人们忽视了室内设计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室内设计完成后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装修材料的空气污染,以大量甲醛等有毒物质为主的污染成分将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必须要以环保为首要条件,然后再考虑美观各功能。

一、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就目前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其本身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在空间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含有有毒物质,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室内设计中使用的一般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原料,这些原料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完全消除,从而长时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室内空间设计飞速发展的时候,装修材料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不能跟上其节奏,导致很多材料只能满足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功能要求,而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而在一些设计师的眼中,室内装饰的美观程度最重要,所以经常为了满足室内环境美观的需要而采用一些劣质的材料,从而对室内的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色生态设计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已经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但是由于刚起步,所以发展还比较缓慢。

二、绿色生态设计

所谓绿色生态设计,就是将环境纳入到设计之中,并在环保的基础上完成对室内空间的设计。绿色生态设计要求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和装修的全过程中都要对环境进行考虑,在室内装修完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要达到最小,最终让室内设计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绿色生态设计中有四个方面的要点,其中首先是对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以环保为基础,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要达到最低;其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室内的环境进行必要的控制,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在室内生活的各种条件,除了基本的水电气和必要的建筑功能,还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能力;然后是人们在室内的生活过程中要以天然可再生的能源为主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后是要对室内的空气流通和空间布局进行设计,让人们能够在室内空间中感受到舒适。

三、绿色生态设计的目的

绿色生态设计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当设计师在面对设计对象的时候,要将人和自然以及人与物结合在一起考虑。这种设计让设计师只注重设计的艺术感和创新意识的传统观念得到改变,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设计理念,从而维护室内生活者的长远利益。从本质上来看,绿色生态设计实际上就是居住环境的生态化设计,其核心是生态环保。在绿色生态设计中,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在科学的安排和设计下,完成对系统功能和整体结构的优化。在完成对室内空间的绿色生态设计之后,人们在室内生活的过程中排除的废物将会更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会有效减少,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主要是帮助人们完成对能源的节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舒适环境。因此现代室内设计中对生态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因为人们能够在绿色生态设计的室内健康的生活。而通过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还能让现代社会中的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得到控制,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四、室内空间设计中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室内环境的生态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人们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所以人们不断通过有效的方式减少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绿色生态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室内空间设计中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主要有一下几点:1)环保材料的使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得到美观的外表和低廉的成本,一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的施工和室内装修中,其中还包括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家具。这些材料和加剧会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不断放出一氧化碳、苯乙烯和甲醛等有害物质,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主要是采用一些天然的材料来进行室内装修,并使用高质量无污染的家具,从而让装修材料和家具释放有害物质的问题得到解决。2)绿色植物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绿色植物是人们居家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通过在室内设置绿色植物,能够让室内的空气得到较好的净化,减少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从而保证人们的健康。同时,绿色植物的合理摆放还能让室内变得更加美观,满足人们对室内美观程度的要求。3)合理的空间布局在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中,还要求对室内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室内通风和采光的合理处置,让室内的环境保持与外部环境良好的接触。同时,室内房间的布局和家具的安放等也要进行严格的搭配,通过对室内空间的调整,让室内在整体上更有艺术感。

五、讨论

壁饰范文篇5

关键词:装置艺术;纤维材料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大众接受,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纤维材料装置艺术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装置艺术是一种将材料、场地、思想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不受传统条件的限制,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纤维材料由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和多样,与装置艺术创作自由、发散的特点不谋而合,二者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

一、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指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将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改造,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1]。20世纪60年代,装置艺术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艺术家开始试图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线。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对装置艺术的探求加深,开始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反映到作品中。20世纪80年代,装置艺术不再局限于环境与材料的限制,空间艺术、心理学等内容被逐步融入装置艺术,有效增强了装置艺术的实用性与生活性,装置艺术使用的材料也更加多元化,更能够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装置艺术涉及的题材更加全面。如,环保是当今时展的主题,许多艺术家将环保问题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共鸣。21世纪初,信息时代使装置艺术走向公众,成为时尚的潮流。在创作装置艺术时,艺术家要综合考虑现场环境和空间特征。装置艺术的艺术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独立性,艺术品会在独立空间中展示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如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二是互动性,艺术品是供人们观赏的,在创作时,艺术家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将受众带入特定的艺术境界。三是综合性,装置艺术和其他艺术类型有一定的区别,与传统艺术相比,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是对大部分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四是装置品主要用于短期展览和观赏,因此往往不具备收藏价值[2]。

二、纤维材料的特性

随着人们认知的进步,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逐步从传统手工艺制品发展到装饰用的壁毯、壁挂,艺术家对纤维材料的不断实践与探求,使之成为供人欣赏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品。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艺术家首先要认识与掌握材料的特性。纤维材料品种多样,主要包含丝、纸、棉、麻、布、尼龙、羊毛等。纤维材质的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也不同。如,亚麻质地粗糙,丝绸轻盈光滑,羊毛柔软亲肤,棉质温暖细腻,不同的纤维材质具有特殊的质感。人们通过感官体验不同织物带来的不同质感,从而可以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反射[3]。纤维材料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肌理的软硬、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深浅等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装置艺术是材料自然属性与思想的多样体现,能够使装置艺术的材料语言、形式表现、情感表达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4]。与其他材料相比,纤维材料可以与大部分材料结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纤维材料这种天然的亲切性更容易使艺术家和观众在情感上架起一座桥梁,传达出当下人们内心深处的感知。

三、纤维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纤维材料种类繁多,将其应用在装置艺术中,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纤维材料的应用延伸了装置艺术的材料内容,丰富了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装置艺术的发展。1.纤维材料在墙面壁饰中的应用。一般而言,纤维艺术往往借助墙面或地面展示出来,材料表现形式大多以缠绕、编织为主,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纤维材料的特性。相比以往单调的墙面,借助墙面壁饰展现纤维艺术显得更具有生机,满足了现代人更高的审美需求,提升了空间的整体美感。中国山东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集体创作的作品《中国根》由麻、绳等材料制作而成,整个作品将麻绳通过编织、缝纫等手法表现出树根的形状,有一种古朴、真挚之美。这件作品有着深刻的寓意,紧密连接的麻绳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体现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精神,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外,将纤维材料应用在墙面壁饰中,可以增强美感、弥补裂缝、覆盖脏物等,让整体空间的结构更加完善。纤维材料的柔软特性与坚硬墙面形成互补,达到了协调统一的状态。2.纤维材料在空间三维作品中的应用。纤维材料在三维空间中的运用比二维的墙面、地面更加生动直观,这样的展现方式可以让观众与艺术品之间进行动态的交流与互动。将纤维材料应用在三维空间中具有更高的要求,艺术家除了要考虑纤维材料的颜色、形状,还要注重其与空间整体的统一性。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框架式结构,艺术家将各种纤维材料如麻线、毛线等编织在框架上,可以呈现出一种与传统架上绘画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5]。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是必须采用框架式结构,框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意大利艺术家弗朗西斯卡•帕塞斯使用吸管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三维装置。他把不同颜色的吸管剪切成不同长度陈列摆放,用小吸管一个一个排列成高低起伏、神似山峰的人造景观,图案和纹理刺激了观众的感官。另外,艺术家也可以将纤维材料制作成软雕塑,使其成为一种立体装置。软雕塑的制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形式会随着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波兰艺术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奇的作品《红色阿巴康》是纤维艺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使纤维艺术品的创作从平面转向立体,维度上的转变使纤维艺术不仅在材料应用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空间维度、形态方面的展示上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打破了原有的纤维艺术观念。从这之后,纤维艺术中的壁挂艺术系列开始从墙壁走向三维立体展示空间。三维立体作品的出现扩大了纤维艺术的领域,使纤维艺术的含义愈加饱满[6]。3.纤维材料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在公共环境中,纤维装置艺术作为人类精神与文化的载体,充分发挥了特有的优势,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物体的展现,都给观众带来了人性化的体验,使公共空间环境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为人们营造出轻松、活泼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环境中,纤维作品突破了对墙面的依附,被直接置于空间中,将空间关系融入作品,使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和场地发生关系,强调作品与空间环境、人的交流互动,使观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由被动观赏转变为主动体验,让纤维艺术品无论在艺术观念的表达上还是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都有了更好的展示环境和表现空间[7]。在空间环境中,纤维装置艺术在空间环境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两者形成了互相烘托、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使空间环境与纤维装置艺术的关系愈加和谐、紧密。2009年,中国艺术家谷文达用五千多个中国灯笼创作了“天堂红灯-茶宫”,将布鲁塞尔的“王朝大厦”的外表全部覆盖住,使建筑的形式转为中国式亭子。建筑两侧配有中国汉字“茶食”字样,大厅内部也布置成了中国茶楼的形式,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样式(图1)。装置不仅是纤维艺术在公共环境室内的展现,而且是在公共环境领域的拓展,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现代的装置艺术作品会更多地将环境作为背景:有的放置在室外,利用自然环境或物品予以展示;有的是在室内墙面或地面上予以展示。因此,环境对于装置艺术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纤维材料在景观装置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景观装置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运用景观装置设计出新奇、生动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而且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日本一位纤维艺术家使用不同颜色的纤维材料,对自然景观进行创意包装,实现了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以色列奇克隆雅科夫地区的景观装置作品《帐篷》的设计理念是让传统手工艺回归现代。艺术家在设计时选择了简单易学的编织,将设计手绘图发送给当地的手工艺爱好者、小朋友等,他们将从工厂搜集的许多颜色各异的纺织品废料编织成粗绳系在圆环上,制成了颜色艳丽、造型灵动的“帐篷”,体现出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8]。该景观装置凝结了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人们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手工艺。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可以赋予城市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9]。将人为设计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实现人为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要想将纤维材料应用在景观装置作品中,艺术家要善于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与创意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材料是装置艺术的生命源泉。纤维材料作为一种媒介,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能够表达艺术情感、传达艺术思想、传递精神内涵。纤维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造型表现形式,而且在内容上拓展了语言的边界。在装置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要提升艺术水平,有效运用纤维材料,加强纤维材料和装置艺术的融合,创新装置艺术创作理念,展示出纤维材料的潜力,不断提升作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韩冰.纤维材料在当代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2):226-227.

[3]王春昕.柔性的维度[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8.

[4]乔宇靖.纤维材料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D].青岛:青岛大学,2014:2.

[5]闫郢.论纤维材料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6(23):62-63.

[6]支音.公共环境下纤维艺术品的创新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9:17.

[7]刘悦铭.合成纤维在现代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8-10.

[8]李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装置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15.

壁饰范文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课程资源空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笔者从小学劳技教学的课堂实践和研究中对小学阶段的绳编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从绳编内容的编排来看,每一个年级都是以一个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三上年级的奇妙的绳结和可爱的挂件。通过学习简单的二股辫、三股辫来学编挂件进行装饰,三下年级的纽扣的缝制和小布垫的缝制。四上年级运用单向平结、双向平结、变化的平结来进行手链、挂件、花卉以及小动物的编织。四下年级小布袋的缝制,把布条拼接组合缝制成小袋子。五上年级用方形玉米结、圆形玉米结和变化玉米结来编织小狗、小马、小蛇等可爱的小动物。六上年级的教材中则通过百变吉祥结来编织一幅完整的壁饰创意作品。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都把中国结绳的基本结以一个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整个小学阶段它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组合到变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材安排的绳编内容,我们对一至六年级都设置相应的绳编课程。并结合我校实际,列出了一至六年级各年级需要独立完成的分层达标任务。每个年级必须要掌握三种及以上的基础结,第一个学期进行基础结形的过关考核,第二学期进行结形创作的考核。

二、互联网+,打造时尚课程

传统课堂教学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可以说是一种“仓库理论”。对于劳技课上的编绳内容———中国结,我们很多教师也是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几乎在同一起点上。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于教师。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方式,打造新型的劳技课堂授课模式。生生互动、合作学习谁都可以成为谁的老师。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1.拍摄微视频,制作微课程。浙江省劳动与技术建议中指出:凡是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的作品,教师必须亲历实践,先做一遍,估算制作的时间,检验工具、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熟悉制作的全过程,找出制作中的技术要点、难点。于是每教一个中国结,笔者都会按图解去编织,熟悉结形,掌握编织技法。对制作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用手机拍下我课前编中国结的全过程,特别讲透技法和要领,拍成3分钟左右的一个微视频(一般拍摄一个结形所用时间)。然后把这些微课程发至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等),来一个翻转课堂,先学后导。2.教师绳编微课堂。利用每天下班前的十分钟,连续一个月不间断地学习,每位教师基本上都能熟练掌握18种基本结形。教师先过关先达标先考核。教师熟练地掌握了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

三、用心用情,营造“绳化世界”学校努力营造“绳文化”

艺术氛围,开辟中国结绳文化长廊,利用楼梯间的转角设计了一个巧手工坊,里面放置有四个草编坐垫,墙面挂有18种手工编织的结形(用3号线编成的大结形),四周还有中国绳结文化的介绍和中国结编织的技法和要求。有时高年级老师在现场指导编织,他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绳童”,因为他们都是绳编高手。有时低年级小同学在驻足欣赏。更多的则是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在一起研究结形如何巧妙组合变化创作出更加漂亮精美的中国结。不到几平方的开放式空间成为孩子课余时间更爱去的地方。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打造的地盘。校园里每一根廊柱也成为我们的“静态课程”,上面是一个个中国结的图解,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更多的中国结的编织技法。他们将不同的结形变化组合创作出用三个酢浆草结和一个十字结就组成了一个如意结,用多个双钱结组合编成十全结,用酢浆草结编成一个绣球结———这里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最好平台,更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绳化世界”。

四、与绳共舞,丰富校园生活

壁饰范文篇7

关键词:室内装修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公务员之家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壁饰范文篇8

关键词:室内装修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壁饰范文篇9

关键词:室内装修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壁饰范文篇10

1.1现代环境艺术的学习与应用

感悟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了解行业的方向、特点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是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课程的又一重要内容。由于现代环境艺术较为集中体现在发达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因此,该专业学生通常会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针对大中型城市的环境设计现状进行考察,例如从怀化出发,向东组织怀化-杭州-苏州-上海的路线,向北组织怀化-北京-天津的线路,向西组织怀化-成都-重庆-西安的线路,向南组织怀化-广州-深圳-香港地区。考察内容涵盖城市建筑,如公共空间、居住空间、主题空间、会展空间、流行商业空间,城市景观、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公共设施,导视系统等典型现代环境设计实例。通过观察、测量、绘制、采集设计元素等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

1.2艺术形式认知与设计素质提升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多元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但要从本专业中获取信息,还要从其他各门类艺术中吸收营养,如从现代美术、时尚艺术、流行色、新潮设计等艺术形式里吸收信息。在大中发达城市有各种艺术类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设计作品的展览,可从中感受当代设计潮流、分析当今设计趋势、学习经典设计案例。例如中国设计大展、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广州国际设计周等,这些展览专业性强,可供学习的资料全面,对毕业设计的创意能起到激发灵感的作用。再如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北京的798艺术区和上海的1933创意生活中心等等,既能从中感受缤纷多彩的现代艺术魅力,又能认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文化,提高综合鉴赏能力。

2专业考察教学指导

专业考察过程是轻松愉快的,考察课程的实际教学难度也是较高的。带队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指导。

2.1发现式考察指导

一方面根据考察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些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公共空间园林小品表现形式调查”、“有特点地面铺装调查”“、金属装饰材料运用调查”等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专项收集和设计分析;另一方面,在考察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挖掘新的设计要素和表现形式,通过现场观测、空间体验,完成资料收集。例如在考察中,同学们发现湘西侗族建筑“三宝”壁饰艺术很有特色,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丹凤朝阳等浮雕。经过采访、拍摄、测量、写生,加深了对少数民族建筑的理解。

2.2研究式考察指导

在考察过程中,不是只停留在以写生或摄影记录对象的纯视觉认知形式上,而是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设计组成、设计表现方法作深层次的探究,采用解读性、记录与分析并重的教学形式。例如:苏州博物馆,可采用一点多面的方法对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景观构成,材料,表皮,色彩,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指导;还可以采用多点一面的方法,结合拙政园的案例,找到两者统一性的一面;最后通过发散式思维,做出新的设计演变、设计改造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构、重组及重新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实体的理解,提高在后续设计课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

2.3取经式考察指导

即以参观谈访、学科交流的形式探讨学习,获取设计经验。在考察的行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的设计与美术院校参观访问,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不同院校的教学设计思路,为设计创作取得有益经验,当然还可以到校友工作的设计企业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在专业考察出发之前,要联系好走访的院校、设计企业,安排邀请好本专业教师进行学术讲座、与学生座谈,参观设计作品、企业工作室,与相关设计人员探讨切磋。教师可以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可以为设计创作取得新的信息和宝贵经验。

3专业考察课程作业

环境设计专业的考察课程作业形式易多样化。除了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外,还应结合专业要求,加入一定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表达。在这方面,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课程作业由“观测”、“表达”、“设计实践”三个步骤完成。

3.1“观测”

即观察测量对于考察对象,首先对其外观形态、色彩、材质、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观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使用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验证,掌握观察对象的准确尺度,获取第一手资料。如笔者指导的2012级环境设计专业考察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贵州镇远古城采风考察。在感受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后,辅导学生对当地典型的山地建筑进行重点观察和测量。例如,将中原四合院形式搬到山上改造成的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学生经过观测实践,不仅锻炼了自身在真实环境中的尺度感,还巩固了测量学知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3.2“表达”

即运用绘画技法、制图知识表现及还原观测对象的过程,如在镇远的考察中,学生完成“观测”任务后,便开始了写生及绘图工作。依据观测对象的实际形态、尺度、色彩绘制透视图,以采集的测量数据为基础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样,在二维图纸上较为完整的表达观测对象。同时借助摄影、文字记录进行了资料补充。这一阶段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

3.3“设计实践”

即在完整理解考察对象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实质、传统设计元素、文化背景及设计局限性等方面作深入思考,并进行新的设计应用。例如,笔者带领学生结束考察后,分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导学生展开实验性设计。有的学生对原有建筑环境做出了设计改造;有的学生则将某些传统设计元素进行了演变并应用于新的环境中;还有的学生对镇远民居特色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出大量设计图样进行说明。通过设计实践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达到了专业考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高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