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2:24:04

变动范文篇1

一、传统财务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简述

传统的财务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假设货币币值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简称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核算的时候没有考虑物价变动及币值变动时候的会计处理的情况,它只是假设不会发生币值变化的情况的处理方法,只有当这一假设成立的时候,按照这一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才是可靠的。但是,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变化,尤其是物价水平变化非常迅速,进而影响到了币值不变的这一假设,从而再以历史成本模式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而物价水平变化速度加快,促使了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物价变动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引申与发展。

物价变动会计是指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修正传统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会计程序与方法。物价变动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有相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点,相同点是两者的目标都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可靠地会计信息,不同的地方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只有在物价没有或很少变动时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而物价变动会计则是在物价剧烈的变动时也能提供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2006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规定了折算的标准,规定“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在境外环境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2.新会计准则从谨慎性的原则出发,规定当企业的资产发生减值时,按照账面净值与市价孰低法,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比如说,在物价下跌的情况下,对存货的成本与市价进行对比,如果市价低于成本,那么就需要对存货计提做减值准备。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这样可使得在物价上涨时,用资产的历史成本来反映资产的价值,在物价下跌时,以市价来反映资产的价值,由此解决了资产和利润偏高的问题,使得编制财务报告符合谨慎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当前,我国大部分会计主体都是采用操作相对简单的直线法计提折旧,这种方法在物价上涨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资本补偿不足,从而使得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地更新,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然而,新实施的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例如双倍余额法、年数总和法等等,即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前期尽量多提折旧,后期少提,从而加快了计提折旧的速度,使得固定资产的资本能够更快地得到补偿,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能力和发展。

4.我国很多会计主体为了准确地核定资产价值和界定产权,普遍采用了资产评估和账项调整的方法。与此同时,我国很多的法律法规对改制企业、产权转让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对账项调整进行了规范。从改制企业评估的过程和方法来看,整套做法都与物价变动会计中对增值额的处理相同。

三、物价变动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难点

(一)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的工作只能由财务人员来承担,所以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是影响财务信息质量高低的直接因素。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一个发展相对较晚的会计模式,它里面包含了许多新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方法很多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的会计人员所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它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会计人员要具备进行物价变动会计操作的专业素质。但是,我国目前会计界从业人员总体的情况是数量多,但是素质并不是很高,而且由于我国长期运用的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所以会计人员受传统会计模式的影响比较深,从而使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二)相关的数据收集存在难度

物价变动会计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编制一般物价报表,也需要一些关于一般物价指数或者是某些商品也或者是一些行业的现行价格指数的数据资料。然而这些重要的数据资料一般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相关市场的分析计算而得。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的不可知,所以在计算这些数据的时候,不得不提出了许多假设,这些假设也就意味着在现实应用中需要满足这些假设才能使用这些数据,从而增加了物价变动会计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

(三)资产评估的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的比较晚,再加上资产评估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当前,我国资产评估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资产评估人员培训和专业素质方面还有不足,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存在滞后性,从而总体上导致资产评估行业总体发展较快,但是资产评估的质量相对不够高,从而影响了资产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四)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物价变动会计报表体系的理解有难度

目前,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时间还很短,属于新生事物,而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相对久远,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会计信息都是以历史成本模式来编制的,这就使得使用者习惯用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去阅读报表、去思考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决策。而一下子让他们改变这种习惯,难度很大。财务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以编制的财务报告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报表的相关性,才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四、推进物价变动会计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总体上专业素质低,严重影响了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为此,需要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通过强化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与此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相信经过这些措施能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二)改进财务报告体系

无论是传统的物价变动会计还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最终的目的是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准确地表现出来,从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所以,要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编制的信息的影响,就需要改革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具体的操作可以是:会计人员可以先按照现有的会计准则编制报表,然后根据会计主体所受的物价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经营决策的需要以及现有的管理水平,按企业认为适宜的方式反映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

(三)由点及面地开展物价变动会计工作

物价变动会计属于新生的会计核算模式,其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先在部分受物价影响较大的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企业内开展物价变动会计的试点工作,可以要求这些企业在提供按照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的同时,提供按照物价变动会计编制的财务报告。然后逐步在全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这样可以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使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广泛的应用。

变动范文篇2

【摘要】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的主体城镇居民储蓄持续、飞速增长。储蓄的高增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不仅给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而且在开放条件下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加重了银行经营成本和负担。本文在分析完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后将结论应用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前瞻型消费者的储蓄行为是我国储蓄快速增长的原因。在获得中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结论后对储蓄的变动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储蓄;馈赠性储蓄

1我国最终储蓄率的发展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最终储蓄率稳步增长,在15年的时间内上涨了10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最终储蓄率呈现下降的趋势,5年的时间内下降了3.6%。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最终储蓄率又进一步抬头。

2前瞻型居民的储蓄行为

中国国内的居民可以分为两类:前瞻型居民和短视型居民。本文主要讨论前瞻型居民的储蓄行为。居民前瞻性储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预防性储蓄、馈赠性储蓄和生命周期储蓄。各种类型的储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与当期收入的关系也不相同。

2.1前瞻性储蓄中的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是用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预防性储蓄产生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因素下(比如,收入的不确定性)居民会直接增加储蓄,从而防止消费的剧烈波动所造成的效用下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居民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直接调整储蓄。而在我国收入的不确定性不影响前瞻型居民的消费即不会引起预防性储蓄的产生。

第二类:保障性因素。在低保型因素下(比如,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或者低收入的保障)前瞻型居民的消费会变得非常有耐心,会尽量的节省,从而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保障因素通过影响居民的耐心,进而影响居民的储蓄。第二类因素其实质是一种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对的变量。这类因素可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讲:当期收入的总量(规模),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因素暂不讨论,当期收入规模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期收入的规模越大,其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就越弱,边际储蓄倾向就越小。因为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小,会被收入的规模所抵消,不会存在消费的波动,从而就不需要大量的预防性储蓄来防止消费的波动。另一方面,当期收入的规模越小,其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弱,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就越强,边际储蓄倾向就越大。因为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大,而收入的的规模不能抵消这种影响,为了防止消费的波动,实现效用最大化,居民变得非常有耐心,从而减少当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来防止消费的波动。因此当期收入规模与预防性储蓄成反比。

2.2前瞻性储蓄中的馈赠性储蓄:馈赠性储蓄是赠送给他人(特别是子孙后代)的储蓄。决定馈赠性储蓄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居民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馈赠性储蓄的偏好,这暂不讨论。决定储蓄的客观因素有两个,收入的规模和收入分布。

收入规模和收入分布对馈赠性储蓄的影响:收入规模和馈赠性储蓄成正比,收入规模的增长会导致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消费的边际效用的减少,因此收入规模的递增会导致消费边际效用的递减;馈赠性储蓄也会增加总的效用,并且随着收入规模的增加,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会增加。当消费的边际效用低于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时就会产生馈赠性储蓄。因此收入规模的增加会降低消费的边际效用,提高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从而产生馈赠性储蓄。收入分布对馈赠性储蓄的关系。在收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变动会影响馈赠性储蓄的变动。衡量收入分布的主要标准为基尼系数。收入的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小部分的人占有了大量的当期收入,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平程度。收入的分布越不平均,基尼系数就越大,小部分居名的收入规模比较庞大,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馈赠性储蓄。因此基尼系数与馈赠性储蓄成正比。

2.3前瞻性储蓄中的生命周期储蓄:莫迪格利安尼、布伦博格假设消费者面对现在和今后一生总消费的效用函数。试图将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会考虑当期收入,而且会考虑今后一生的收入。但是行为人却是一个短视的行为人。因为现实生活中收入是变动的,在适用性预期的框架下,前期的收入是预测未来收入的主要指标。因此消费会受到持久性收入的影响。而持久性收入又是当期收入和前期收入所决定。消费最终还是受当期收入的影响。但是无论消费是否受当期收入的影响,储蓄总是与当期收入相关。只有当消费受当期收入影响时,收入的变动会部分的转为储蓄,储蓄的增长就比较缓慢;当小费不受当期收入的影响时,收入的变动完全转化为储蓄,储蓄的增长就比较快。

3对我国近段最终储蓄率发展的解释

第一阶段:前瞻型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收入规模的逐渐增强导致了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强、预防性储蓄快速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消费的增长速度,因此最终储蓄率在这一段时间内稳步增长

第二阶段:前瞻型居民的收入和预防性储蓄总量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馈赠性储蓄的边际储蓄倾向还不是很强,因此城镇中前瞻型居民的总储蓄倾向减弱。导致了最终储蓄率的下降。

第三阶段:由于馈赠性储蓄的边际储蓄倾向变大所导致的,馈赠性储蓄倾向的变大是由于城镇中前瞻型居民的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进一步加大而导致的。

4改进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的政策建议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保障。我国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相应的的持续稳定增长。另外,从现阶段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平均在11%左右,上下浮动没有超过2%,特别在最后两年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上,因此从现阶段的收入数据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势两个方面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会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储蓄也会快速增长。中国储蓄的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居民储蓄的稳定增长是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资本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储蓄的高速增长也给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因素。消费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消费偏低不仅会导致内需不足,而且会突显投资在经济中地位,进而增加经济的大幅波动。

4.1运用税收政策。一方面通过个人所得税、遗产和馈赠税能够直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政府也能为此而筹集足够的资金,有利于其他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实施。

4.2运用财政支出政策。在短期,政府直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在长期内,政府通过教育支出,从而调节由于教育差距、知识差距而导致的贫富差距。

4.3缩小行业的收入差距。调节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是防止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方域,张少龙主编.支撑经济增长—中国消费、储蓄、投资研究,华文出版社,2001.1

变动范文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变动稳定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货币信用基础上的,将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常规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货币政策一般应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及政策效应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目标的选择是首要问题。1995年央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谓币值稳定应该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的含义,对内要力求货币供需总量长期均衡,对外则要保证汇率基本稳定,所以汇率政策应当视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又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才可能使得政策顺利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1我国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极不平衡,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与这种宏观经济不均衡状况相适应,我国只能施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出现巨大转变,但是由于改革过程中某些矛盾没有得到恰当处理,也是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使然,1997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市场需求不足态势,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通货紧缩的迹象初步显现:1997年下半年我国GDP增长率开始下降,物价指数持续下跌,国内市场萎缩,失业增加。为了防止经济滑坡,政府适时地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从1997年10月份开始在坚持适度从紧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些灵活微调的松动性措施;1998年3月央行合并准备金账户,并先后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适当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从1996年起央行8次下调利率,优化了利率结构和利差水平;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保证了国内及亚洲经济的稳定,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西方国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的必然后果是经济滞胀。中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之后并没有出现严重地滞胀,但近年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往往过于依赖少数部门,高增长、无通胀的背后掩藏了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诸多迹象表明,虽然现实的通货膨胀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却开始上升,比如2002以来的住房信贷的持续扩张,2003年以来难以控制的局部“投资热”。在此情形下,央行及时作出调整,2003年以来采取多种措施以期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缓解通胀压力。

(1)法定准备率的调整。2003年9月起央行两次决定将存款准备率提高,以抑制投资过热造成的信贷扩张,并降低由于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带来的流动性增长;同时根据金融体系不良贷款率高而资金充足率低的状况,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以强化其风险防范作用。(2)再贴现率的调整。2004年1月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扩大到2倍;此后,2004年10月央行又决定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2.3倍,并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

(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剧烈波动和投资过热、信贷增长过快等情况,2004年央行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全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

974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3次,收回基础货币3330亿元;开展逆回购5次,投放基础货币1490亿元。这些政策的施行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可能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央行始终将保持币值稳定放在第一位,追求的是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地增长。

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所谓汇率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之所以说它特殊,一是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特殊,它是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的货币;二是在于它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于经济社会中其他价格变量有着特殊的影响。

作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价值联系的桥梁,汇率在本国物价和外国物价之间起了一种纽带作用,它首先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本国的国民生产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汇率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在出口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此外货币领域也会因为汇率的变化,大量资金相应地从一种货币流向另一种货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则可以看到汇率随着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变动,反过来汇率对国内货币状况也会产生极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过了一个先贬值后升值的过程。

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汇率改革时期,此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5∶l(元/美元)下滑到8.6∶l(元/美元)。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外汇储备不足、物价大幅上涨,而国内又急需扩大出口。在实施贬值后,缓解了国内工资水平大幅上涨的压力,也吸引了更多国外投资,为我国这一期间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今,这一阶段人民币币值基本保持稳定。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取消官方汇率,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的几年里,人民币汇率一直在8.72-8.27(元/美元)之间浮动。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依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由于人民币稳定,我国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但却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促使亚洲金融危机尽快结束,避免了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国将货币政策目标定位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所以在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的条件下,保持汇率稳定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要求;从我国近年汇率政策实践和实际汇率变动状况来看,基本上也与我国的货币政策相一致。

3我国稳健货币政策下汇率的变动趋势

1994年以后,我国实质上施行的是单一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及固定汇率的维护措施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利于短期和中期内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固定汇率、资本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兼得,即著名的“三元悖论”。所以从理论上看,我国汇率的任何变动将可能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并导致原有货币政策的失灵,汇率政策的调整需要特别的谨慎。

影响我国汇率形成的因素众多,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美元近来数次加息,一直以来盯住美元的人民币由于需要保持币值稳定,升值预期增强;多方国际势力因为其切身利益需要,指责中国政策操纵人民币汇率、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政府解除外汇管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压力增大;中国对欧美贸易长期的顺差也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当前的宏观经济过热也需要货币当局采取类似升值等紧缩性政策。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判断汇率问题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国内经济状况,关键是看国内经济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的运行状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将更为重要:汇率稳定将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一个内外一致的稳定的货币环境;稳定的币值也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周期也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稳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经济中的可信任度,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已得到充分表现;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充斥着投机行为,人民币贸然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将有可能引发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与国际金融投机行为不无关系。

所以,一直以来力求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和稳定的政策在现实中也显现了良好效应。

但是汇率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首先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了其对外价值;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其货币几乎无一例外地趋向升值。中国经济经过近20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是必然的趋势。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必然提高,适度提高人民币估值,也有助于多吸收外部资源并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从制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固定汇率制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其维持成本是相当高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目前美元持续贬值,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承受了更大的风险,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异常艰辛;再者,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的,这将必然导致货币投放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均衡地发展。所以,弹性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也将是大势所趋;只不过,这个变革过程应当是谨慎和渐进的。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行货币政策下,人民币升值在中长期内是可以期待的,但短期内应当保持汇率水平的相当稳定。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必须的,应当积极推动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尽可能快地形成合理、均衡而又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但是这一进程需要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金融体系的健全作保证,就目前而言,一次性改变人民币平价是缺乏科学和理性的,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或者是改变钉住目标将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唐立新,郭素贞.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4(8)

变动范文篇4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当年新增储蓄存款以及人均储蓄存款等三项指标的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1)。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实际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稳定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一个时期以来,这些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加,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及其加速度的观察和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趋势较少受到关注。这种趋势持续到1999年下半年,储蓄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其背后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利率连续下调

从1997年起,为刺激经济复苏,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从单因素弹性看,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下降应该是相当敏感的,存款利率大幅度降低,意味着储蓄存款这一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显著下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居民在资产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逐步减少存款持有量,而相应增加其他资产的持有数量,然而由于通货紧缩和预期不稳定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种变化起初可能是不明显的。另外,即使在资产市场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动也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进行调整,因此利率变动的短期效应通常只反映在储蓄存款加速度的变化上。但是,连续和大幅度的利率下调会使其他因素的作用不断减弱,储蓄存款减少的实际效果就会逐步体现出来。

(二)开征利息税

全国人大于1999年8月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为恢复征收利息税铺平了道路。开征利息税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如现在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为2.25%,征20%的利息税后,利率实际降为1.8%。从某种意义上讲,征收利息税比降息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降息给人们的感觉是从银行得到的"好处"减少了,而征税的感觉则是居民"应得的好处"被拿走了,因而后者比前者更能促使人们调整资产结构,寻求新的资金去向。1999年8至10月,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这与第七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2.5%的投资回报基本等同。但开征利息税后,按一年1.8%的存款利率测算,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可以提高到55倍左右,这就为股市打开了上升的空间。股票投资回报高于存款利息收入,再加上股票转让所得仍暂免征税,很自然会出现资金搬家的现象。

(三)存款实名制的预期

我国储蓄存款一直采用虚名制,特别是活期储蓄,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银行即按折付款。实行了几十年的存款虚名制造成了"地下金融"的泛滥。任何人只要凭一个虚构的姓名,就能把非法收入划到自己名下,在现行金融体系下,根本无从追查。为此,人民银行正在酝酿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原计划在1999年四、五月间就正式推出,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推迟。在此期间,一些存款者为避免巨额资金曝光,把一部分储蓄存款由银行转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四)公款私存的资金被大量挤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一个时期以来,在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事业公款被存入私人名下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据央行专家分析,公款私存在近6万亿元储蓄存款中,保守测算也占1万亿元,这使得银行每年要多支付利息五、六十亿元。

公款私存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然而随着储蓄存款利率节节下降,加上国家开征利息税,这种获利动机逐步消失,许多先前以居民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的资金被提出,转而流入股市或变为手持现金,甚至呈现私款公存的现象。公款私存的这部分资金,其去留主要以收益率高低为转移,而不受居民预期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对利率下调的敏感程度比真实的居民储蓄存款更高,利率连续调低后,这笔资金被大量挤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三、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流向分析

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也没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是大量流入股市,并主要驻留于股票一级市场。

(一)储蓄存款分流后,消费市场依然回升乏力。

到1999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增幅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仅为10.9%(见表2)。从去年消费市场的总体走势看,7月以后社会零售消费品增长率出现一定的回升势头,由5.4%开始逐月上升,到10月份达到同比8.2%的增长率。但这种微弱的回升并没有持续下去,到11月消费总额再次回落到7.8%,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在上升了几个月之后再次下跌。消费价格指数连续走低,表明消费市场回升依然乏力,同时也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大部分资金并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因而没有到达降息以刺激居民消费的最终目的。

(二)投资增长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消费需求不旺的同时,国内投资需求继续呈下降态势。据统计,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幅与前10个月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仅为6.9%。另一方面,从1999年年初以来,企业存款的增长率几乎一直在下降,1月份为19.1%,6月份降至16.7%,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3.6%,比去年少增存款近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存款总额的下降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在分流后,不仅没有转化成消费需求,也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投资。

(三)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而活期存款比重相对上升。

征收利息税后,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扣除利息税后实得为1.8%,而活期储蓄的利率则为0.8%,两者相差不过一个百分点,而在6月10日降息之前,它们之间的息差为2.34个百分点。因此,许多居民将原先的定期储蓄存款转换成活期存款,以便于日常交易或及时购买其他种类的金融资产。据统计,1999年前5个月全国新增活期储蓄存款占新增储蓄存款的比重为42%,比去年同期提高约11个百分点。而从6月份开始,定期存款的比重急剧下降,定期储蓄存款减少金额多达1500亿元,占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由6月份的78.7%下降到11月份的76.2%。

(四)外币存款显著增加

经征税后的美元实际存款利率为3.35%,几乎比人民币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因此,居民纷纷转投外币,以争取更高的存款回报。1999年头10个月,国内居民外币存款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6%,达300.5亿美元。

目前,银行统计科目均已实行本外币合计,居民外币存款的增减并不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项目的金额变动,但外币存款对居民资产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结构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对利率连续下调所做的心理预期和行为调整。

(五)居民手持现金大量增加

手持现金是近一时期储蓄存款分流后资金的一个重要去向。1999年底现金余额M0为13456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增加投放970亿元。由于名义利率下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居民出于流动性偏好,愿意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这是符合逻辑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流动性偏好主要还不是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是更多体现为投机动机。在存在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这种投机行为最终会增加经济体系中的直接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实现均衡和持续增长。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还很不完善,居民大量持有现金参与投机活动,不仅无助于总需求的增加,反而会加速经济的失衡。

(六)股票一级市场吸纳大量资金。

1999年7月到11月,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不断萎缩,股指呈下滑趋势(见表2),与此同时,一级市场却格外红火。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联合起来开设股票帐户,专门用于股票的一级申购。做股票申购的收益既高,同时也很安全。而二级市场风险则比较大,普通居民因缺乏操作经验而不愿贸然涉足。新股申购就是碰运气,运气好就赚钱,运气不好也不赔,不过资金量越大,收益就越稳定。按照1999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速度,以10万元资金进行连续申购,年收益率约在5%,收益率高出储蓄存款及国债许多,而进行一级申购的风险却很小,在没有新股发行的时候又可以得到活期储蓄利息。如果急于用钱,方便的银证电话转帐系统也非常便捷。正因如此,股票一级市场申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不乏有一些居民联合亲戚朋友共同集资申购,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新股的中签率。这就直接导致股票一级市场吸引的资金越来越多。

据统计,截1999年至11月底,沪深股市资金总量在4800亿元左右,年初这一数字为3500亿元,即一年来,沪深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达1300亿元。1999年1-11月份,从沪深两地股市中流出资金共计1189亿元。其中,因配股和新股发行等扩容因素而流出的资金量为708亿元;以印花税、佣金形式流出的资金为481亿元(债券、B股交易及佣金返还除外)。同期,沪深股市共计流入资金2489亿元,进出相抵,全年流入股市的资金数额约为1300亿元。

在证券市场资金总量变化的同时,一、二级市场资金结构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特征。近一年来,滞留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呈现出此消彼涨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99年1至11月,稳定参与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在1500亿元至2800亿元之间,而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资金量大约在1400亿至2400亿元范围之内。相比之下,驻留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平均水平高于二级市场(如图1)。

1999年1至5月,由于股指低靡,一级市场申购收益较低,单只新股平均收益仅为0.19%,一级市场资金量一直停留在1500-1800亿元左右。而进入7月份以后,沪深股市股价较高,获利机会减少,而同时一级市场申购收益增加,单只新股平均申购收益上升至0.83%,一级市场资金大幅度上升,并于9月后一直保持在2600亿元以上,其中9月8日至9月13日,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达到3861亿元,而9月20日到9月23日,一级市场共冻结申购资金456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这和平时约2500亿元的申购资金量相差接近2000亿元。进入11月,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进一步增加,一度上升到4600亿元,月度平均资金量约为3300亿元。

四、股市资金沉淀与货币供给结构变动

为了深入分析储蓄存款分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要了解该笔资金从居民储蓄账户流入股市后,会以何种形式反映在货币结构的变化上。

(一)股市资金的流程和存在方式

在分析股市资金在货币供给结构中的存在方式时,首先需要了解股市资金的基本流程。股市资金流程,实际上就是证券市场中资金结算和清算的过程。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看,资金清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1、磁卡清算。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商业银行)开立的证券帐户和储蓄帐户"合二为一"。交易完成后,由结算银行根据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转帐。目前,由于分业经营政策的实施,这种结算方式在我国开展得很不充分,以磁卡结算的业务量很小。

2、二级清算。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银行根据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然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3、三级清算(只适用于异地)。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缴款开立资金帐户,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在当地的结算银行缴款开立帐户。每日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公司与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办理净额结算;然后,异地结算中心再按照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最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以上三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金来源一方,被分别记在不同科目下。在磁卡清算中,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在结算行的会计核算记帐中,表现为商业银行"680科目",列在储蓄存款项下。后两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均由证券公司支配,并存放于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的资金帐户,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般被记为"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存放"科目中。因此,股市吸纳的资金主要以"同业往来"的形式存在,只有很一小部分表现为储蓄存款形式。

(二)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在会计账户上的反映

进入股市的居民储蓄存款资金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股票市场形成企业经营资金,再由企业转存入银行形成企业存款(记为a);另一部分为股票市场中沉淀的资金,主要表现为证券公司持有的客户资金账户保证金以及一级市场新股申购过程中被冻结的股民资金(记为b),这部分资金形成证券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公司把这笔巨额资金以"存放同业"形式转存于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入中央银行)。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会计账户上,储蓄存款减少a+b,同时企业存款增加a,而同业存放增加b。当然如果券商私自挪用客户保证金进行其他金融投机活动,同业存放数额可能会小于b。

(三)商业银行"同业存放"的近期变动趋势

为了进一步考察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入市资金的变化情况,我们对五家国有独资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资金来源方的"同业往来"余额与资金运用方的"同业存放"余额轧差后的差额进行重点跟踪,观测其在近一时期的变动趋势。这里,同业存放差额的经济含义为:五家银行与其余金融机构之间发生同业往来的资金净流入额。通常,券商的资金除了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以外,主要还是存放于中央银行指定的上述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往来差额的变动基本上反映了股市资金的变动趋势(如图2)。1998年初,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放净差额约为1000亿元,而后稳步增加,1999年上半年基本稳定在1500-1800亿元左右,从6月份起,商业银行同业存放净差额开始迅速增加,到11月末该项目总金额达到2700亿元。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与同业存放形成明显的对照,1999年6月以后随着入市资金数额迅速增加,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幅骤减,并先后在三个月中出现余额减少的情况,其中10和11月储蓄存款共减少178亿元,同期五家银行的同业存放增加384亿元,这说明不仅居民储蓄减少的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而且还有一部分现金和企业存款转移到股市资金账户中。

(四)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货币供给发生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

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十商业票据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同业存放。

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方法,1998-1999年各层次货币所占的平均比重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1998-1999

根据上述货币供给量定义,得到如下方程:

根据上述算法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上述分析表明,到1999年11月,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4%,比上一年度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使广义货币增长率降低2.94个百分点,同时企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数额变动分别使M2增长率降低0.59%和0.13%。另一方面,现金M0的增加使广义货币增长率上升了0.84个百分点。而其他项目对广义货币的影响较小,共计为0.067%。根据上述数据,在导致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各项因素中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贡献度为108.6%,企业存款的贡献度为26.7%,而现金的贡献度为-30.92%。即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存款的增长率也有明显下降,说明储蓄存款分流并未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更多资金,因而加剧了货币供给的递减趋势。

五、居民储蓄分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储蓄存款分流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储蓄存款的增长率不断降低,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计量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逐年递减的主要原因。从1994年到1999年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由41.5%减少到12%,同时广义货币增长率由35.8%下降到14%,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5.6%。这一时期,储蓄存款减少对货币供给收缩的的平均贡献率为83.6%。从一定意义上讲,储蓄存款不断分流使得中央银行采取的各种旨在扩张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

减少居民储蓄存款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消费和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尽快复苏。但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大量储蓄存款在从商业银行分流出来之后,未能真正注入实体经济的循环,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相反愈来愈多的资金在股市(特别是一级市场)沉淀下来,形成严重的资金损耗。

事实上,如果分流资金主要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股指会因此被推升。在财富效应作用下,股票市值的增加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如果分流后的资金大量进入一级市场,则它既不能推动股市行情上涨,也不能增加实体经济中直接融资的数量,从而使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在一个社会中这类资金越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就越大,因为这种资金闲置比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泡沫造成更大的资源损耗。经济泡沫通常反映在资本价值的高估上,而通过资本价值的高估,可以增强居民的乐观心理预期,增加持久性收入,进而降低实际储蓄率,达到增加消费支出的效果。

根据目前储蓄存款分流的情况,假设有的储蓄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资本一级市场,则资金运动后的金融效率为:

(三)储蓄存款分流是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僵化的经营体制以及国有经济的普遍衰落,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也是导致信贷萎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如果存在非必要性存差,则这种存差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损失为:

Loss=i*(S-L)

这里i表示存款利率,S表示储蓄存款,L表示贷款总额。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减少存差损失,一是降低存款利率i;二是增加贷款数量L,减少存差数额;三是减少居民储蓄存款S,减轻利息支出负担。上述第一种方案正是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一直在采取的政策,它能够直接降低存差造成的损失额度,但如果存差本身不减少,这种损失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利润最大化动机,它的主要目标停留在如何控制信贷风险,以防止坏帐比率进一步上升。由于增发信贷不能给信贷人员带来直接收益,相反贷款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宁愿选择少放贷或不放贷的方式。这就使得贷款数量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在1999年表现得更加明显,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同比增长率由年初的16%持续下降,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2.3%。同期,短期贷款增长率由11.4%下降到8.9%。在贷款减少的同时,如果居民储蓄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商业银行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增加贷款数额,以此减小存差损失。但是如果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分流,那么这种存差压力就随之减弱,商业银行也就会更多地强调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进而加剧信贷萎缩的倾向。

(四)储蓄存款分流导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形势。

尽管降息使得居民持有现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增加的现金并不是主要用于交易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进行资本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因此多持有的现金没有起到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储蓄存款分流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同时由于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市场的扩融速度,转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只有很小一部分形成实际投资,这就进一步缩减了实际投资规模。在总供给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减小必然会导致通货紧缩,而此时预期的通货紧缩率可能比真实通货紧缩率表现得以更加严重,这使得实际利率很难下降到足以刺激经济复苏的水平。

在管制利率条件下,资金供求的均衡是不稳定的,一旦实际利率偏离均衡值,它就会以发散的方式迅速远离初始状态,从而使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必须迅速下调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接近于均衡水平(武剑1999)。但这样做会加快储蓄存款的分流速度,于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趋于萎缩,从而使通货紧缩形势变得更加严重,造成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中央银行只得再度下调利率,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储蓄存款分流是中央银行降息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分流构成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关于储蓄存款分流的政策选择

(一)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引导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

为了防止分流的资金在一级市场上沉淀,就必须为它寻找合适的出路。结合图3进行分析,在目前条件下,国家直接向公众增发国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继续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符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以国债形式扩大投资,不会造成资金沉淀,这有助于提高社会金融效率,减少资金在转换渠道中的损耗。1999年大约有1000亿元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并形成连续的资金沉积流,这部分资金完全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而如果增发1000亿元国债,就能使之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事实上,只要国债的利息率略高于一级市场上资金的概率平均收益率,分流出来的资金转而去购买国债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在今后几年中国家应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引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但应注意,今后国债发行应更多地面向公众,而不是商业银行,因为对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只会增加其依赖心理,减弱其存差压力,不利于银行强化经营,开拓新的信贷市场。

(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解决储蓄存款分流问题的根本出路。

利率市场化是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解决储蓄存款分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利率自由化。目前,中央银行应尽早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让商业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拥有更大范围的利率自主权,这样一些经营状况好的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合规的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继续留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

在利率灵活可变的条件下,当利率偏低时,一旦储蓄存款分流并沉积于资本一级市场,就会使得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发生短缺,利率将自动上升,资金随之出现回流。因此,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是防止资金无效沉淀、提高融资效率的根本出路。

(三)加快改革一级市场的发行制度,使资金在各市场间合理分布。

目前,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由此大量资金云集于一级市场,以谋求无风险的高收益。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应及早放宽对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种种限制,转而采取主承销商和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发行价格的方式。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消除两个市场间的价格差距,从而使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间合理分布,实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原则。实际上,放开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同样有助于资金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布,从而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四)加快股市扩融速度,提高实际投资比率。

资金之所以在一级市场形成沉淀,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市场扩融速度太慢。新股上市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控制,这不仅减少了进入实际投资领域的资金数量,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目前,股票上市已经成为众多国有企业集资解困的最后法宝,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汇集于一级市场等待购买新股,这使得国有企业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与此同时,更多有活力的非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体制性歧视,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这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加快股市扩融速度,特别是让经营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大量上市,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

在加快股市扩融的条件下,更多的资金会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这样资金从居民储蓄存款中被分离出来,转化为企业存款,使得货币流动性增强,这对改善货币供给结构,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有着重要作用。

变动范文篇5

关键词:物价变动;会计核算;影响;对策

一、引言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趋复杂,物价的变动会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当会计工作受到影响时,我们需要找出原因,总结出对策,由于物价的变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随机应变,掌握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效率,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分析了物价带来的相关影响以及消除对策。

二、物价变动的概述

物价是商品的成交价格,具体包括输入与输出价格,输出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输入价格是商品为了销售而取得的价格。对于物价变动,也就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成交价格比以往的市场价格不同。对于物价变动而言,只有输出价格与输入价格同时变动才能视为物价变动,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不能归属于物价变动。对于物价变动的范围分为综合变动、特定变动。这两种变动互相依存而不互相排斥,综合变动反映的是单位价值变化,而综合变动反映的是对特定商品价格的变化。对于物价变动按照变动方向来分可以分为物价上涨与物价下跌。当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同期价格那就是物价上涨,反之则是物价下跌。当物价持续上涨时不称为物价变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变动的原因包括生产效率的改变,当生产效率高时,物价就会下跌。那么生产效率低时价格就会相应上涨。当某种商品的劳动力增多时,商品价值就会增加,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价值降低,价格下跌。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价格上涨,体现的是供不应求,价格下跌,则体现的是供过于求。同时还存在竞争与垄断的存在,恶意竞争导致哄抬物价或者相互压低价格,这种做法通常带来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三、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包括资产计价与利润确定的失真、物价上涨对购买力造成损失、虚增收益。对会计核算而言这三种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展开谈一谈。针对资产计价与利润确定的失真。物价的变动会改变会计计量的基础,那么就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为原始成本,而这种原始成本为未摊销数。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原始成本的价值就会低于市场价格,从而使资产少计。当物价发生变动时,即上涨时,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就会增大,也就是说利润会被虚增。事实上,在这较高的利润中,并不是企业真正的盈利了,而是物价上涨的结果。那么也就是企业会计失实了。物价上涨对购买力造成损失。物价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购买力的变化。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物品的价格会发生波动,那持有相同量的资金会在物价波动的不同时期购买到商品数量不同。在物价上涨的时期,人们持有现金或者等价商品时,相当大的概率会导致货币购买力的损失。虚增收益。由于企业将资产的价值低估,从而少计费用将企业的收益虚增。企业账面价值是以前的市场价值,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采用以前的数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会少算,即企业的收益虚增。

四、对会计核算影响的解决对策

在对会计核算影响的解决对策中,主要包括对资产的正确计量、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改变财务报表,提供辅助性收益。针对这三种解决对策,我们展开谈。加速折旧法就是指固定资产初期计提的折旧高于后期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效用是随着资产的使用寿命而逐渐降低的。加速折旧法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固定资产的总使用年限折旧值是不变的,企业将折旧费用前期进行加速计算,可以抵消物价下跌所带来的影响,但对于抵消的影响是不准确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固定的,物价下跌带来的影响数值是变动的,两者之间无法进行准确冲抵。加速折旧法对于物价上涨的情况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物价上涨企业折旧费用加计扣除,加剧企业利润少算的失误。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根据企业业务处理中谨慎性的原则要求,先进先出法可以用于市物价下跌的情况。采用先进先出发可以避免物价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尽最大可能消除潜在的隐患。避免了企业资金数额的不准确带来的虚增企业账面价值。改变财务报表,提供辅助型收益。物价的变动会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物价变动会导致各期的购买力不同,使财务报表的数据偏离实际情况。那么就要通过各类会计核算手段和方法来消除不利影响。保证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确保真实的信息。提高经营管理的正确性。

物价的变动对会计计量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的方法各有优缺点,虽然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是对消除影响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陈谋达.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7(05):45.

[2]胡燕玲.浅谈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03):65.

变动范文篇6

[论文摘要]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对国家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贸的影响以及对策。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作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对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世界经济发展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程度。

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平衡对外贸易收支的目的。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提高,汇率的变动对外贸的影响越发显著。从1981年我国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1994年人民币确立以市场为供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到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再到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更具灵活性,可以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在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和频繁的背景下,更具自主性。我国宏观调控的工具中增加汇率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对我国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进行调节,使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更有保障。2006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每一次大幅度调整都与进出口贸易状况有密切联系,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理论分析

1.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理论综述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进而影响到一国的贸易收支,而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派对此的有关论述。重商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才是唯一的财富,并把货币的多少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主张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一国的社会总财富。其认为在“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人有损而于我们有利的”。因为压低本国汇率后,本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可以用少量的外币去购买外国商品而外国人却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本币来购买本国商品,从而使更多的货币流入本国。

有关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弹性分析是由马歇尔、勒纳、梅茨勒等人在国际经济学的弹性理论建立之后逐步完成的。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货币贬值实际上等于对国内出口实行补贴,对进口施加征税。在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下,出口的增长率上升,进口的增长率削减,贸易收支从而得以改善。然而,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成立的,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仍取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调整。弹性分析法指明了汇率变动平衡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并将贸易条件效应纳入到汇率变动影响的分析中。然而弹性分析法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随着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应运而生。

吸收分析法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更加注重宏观经济对贬值的反应。该理论指出,贸易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进一步影响贸易收支。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一方面取决于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即国内经济是否处于非充分就业。如果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那么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物价上升另一方面,只有当国内的边际吸收倾向小于时,货币贬值才能引起收入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吸收分析法强调本币贬值降低了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国内产量和收入对贸易存在的反馈效应,故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要比完全的弹性分析法小。

2.汇率变动对外贸的影响

(1)货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生产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时,本币国内价值贬值的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的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由本币国内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引起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不影响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会较少地减少商品出口。本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表现为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受他国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本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国内商品进口的增加。

(2)货币贬值对外贸的影响。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本国生产的出口产品生产成本要受原材料来源的影响,其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要受本国国内价值影响。在不同情况下,汇率下降对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和外币价格的影响不同,因而对贸易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对进口来讲,由于进口商品是外国生产的,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别国汇率的变动而变动。本币汇率下降使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成本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减少。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出口贸易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很小。以贬值为主基调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低经济效益的出口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不断引起了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连续多年的顺差及巨额的外汇储备引起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压力。

从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调整是解决目前经济中流动性泛滥的关键。汇率的低估令外贸顺差过大和强烈的升值预期下资本的大量流入,这才是货币增速过快的根本所在。二是加快升值,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原则。有利于维持国际经济平衡。目前我国对全球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将会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而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贸易双方自愿调整。三是升值幅度加快并不会导致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降。即使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的产品价格变得更昂贵,但目前全球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这会对出口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美日等西方发达所提出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与美国、日本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因为名义汇率是一国贸易收支和资本收支共同形成的外汇供求关系的结果,人民币名义汇率对资本项目具有较大的调节作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真正决定我国贸易收支水平的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管理只能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使外贸真正建立在互通有无及成本、技术的比较优势上,杜绝投机性贸易,为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营造一个健康有利的内部环境是我们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1.促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一国经济的增长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依赖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出口产品的类型单一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占出口的比例比较低,极有可能出现出口越多,贸易条件越恶化,进而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其次,我国现行的汇率政策虽然能够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但由于国家债务负担率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迅猛上升,财政政策继续扩张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从中长期看,一方面维持现行汇率政策的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现行汇率政策调节内部经济的有效性也在不断削弱,因而现行汇率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存在着调整的必然。改革现行汇率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增加汇率形成的灵活性在中期内以一篮子货币为中心,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在长期内实行浮动汇率制。改革现行汇率制度的主要措施有:

(1)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要素不足,关键在于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因此,要改革强制结汇售汇制为意愿结汇制,扩大充许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企业范围及限额,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放松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并加强外汇市场监管,建立市场稳定机制。

(2)完善央行干预机制。外汇的市场化改革要求逐步减小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现在的情况是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的交易日数超过总交易日数的,对银行间市场的头寸基金全部收购或供应,可以说主导了市场汇率的形成。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后,中央银行应减少市场干预频率,除非当市场汇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趋势性的、较长期内的低估或者高估,并可能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时,中央银行才入市干预。

(3)建立国际货币合作制度。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具有很强投机性的短期游资对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国家想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来保护该国汇率制度不受冲击和汇率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各国表现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对于汇率稳定、避免汇率制度崩溃意义重大。如我国可以支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做法,促使日元进一步国际化,部分取代美元成为区域清算货币,使日本与美国承担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稳定亚洲金融市场的责任。亚洲货币基金的成立将会加强亚洲各国的货币合作,当一国出现问题时,会迅速有效地施以援助,避免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

2.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汇率变动对外贸发展的长期有利效果并非汇率变动本身造成,而是以汇率变动为契机,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形成。因此,不应把汇率作为刺激出口的唯一手段,从贸易角度看,我们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要进行贸易观念上的创新。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只注重静态的贸易利益,一味强调进出口的平衡,把贸易当作“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工具,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开始注重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贸易政策是以经济效益的损失为代价的。之后开始强调进出口的经济效益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出口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包括人民币价值低估造成的出口产品外币价格较低和出口企业竞相压价,使许多产品不断招致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导致一些出口市场萎缩,同时,出口数量优势难以转化为收入优势和利润优势。这种观念必须转变,为此,一方面要重新评估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将危机转嫁到国外,使经济增长真正回到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市场的轨道上来,要吸取日本的教训,不给外国政府借汇率政策对我国政策施压的口实另一方面要在继续发挥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自主权,要鼓励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

(2)要在贸易格局上进行创新。以前我们更多地参与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今后则要在保持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3)要加强贸易工具的创新我国应加大在信息技术上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多的采用电子商务方式,通过贸易工具的创新,缩短与西方跨国公司在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差距,以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出口产品总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银珠:汇率变动效应与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金融与经济,2004

变动范文篇7

近年来,我国房价大幅度上涨成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现象之一。2009年,全国住宅销售均价达到4695元/平方米,比2008年增长1000多元;2010年伊始,房价再创新高。1月,我国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5%①。房价大幅度上涨,通过宏观经济的各种传递机制,影响着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微观上,房屋作为昂贵的耐用消费品,必然影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效用,而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消费是否因为对房屋的投入过多而降低,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宏观上,房价上涨带来的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从而促进进口贸易的发展,这一机制也不可忽视。本文拟通过利用1991至2009年的月度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②数据,建立合理的经验模型,衡量房价上涨对我国进口贸易的边际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房价变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机制做进一步的阐释。国内外学者对于房价变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富,但是直接研究房价变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文献,至今为止则数量很少。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房价变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本质上并不明显和直接。而且影响一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很多,房价变动如果不是特别明显,就很难注意到其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国外学者对房价变动与进口贸易关系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EyalBiyalogor-sky和EitanGerstner(2004)。他们认为,价格波动造成人们对于价格风险的规避需求增强,从而将更多的钱用于购买房产,而使得房屋价格上升。

而进口贸易使得国内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从而降低人们规避风险的意愿,因此进口与房价成反向变化趋势。国内学者如赵奉军(2010)认为,金融危机下,发达国家消费者债务积累,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房价下降的同时消费也降低,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王松涛(2009)通过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城市经济开放度水平提高1%,则房价上升0.066%。虽然直接研究房价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文献不多,但是许多从其他角度研究房价的文献成果,仍给予本文许多重要启示。如WilliamC.Wheaton(1990)通过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匹配理论,构造了房屋市场的匹配模型,指出空地与房价存在强相关性,即预期的房屋建筑密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购房的动机;EdwardL.Glaser、JosephGyourko、RavenE.Saks(2005)研究了房价上涨的原因,指出政府的许可证制度和政策支持,是房价上涨的非经济因素。居住人员的集体议价能力缺失,也是房价上涨很重要的原因之一。JeremyC.Stein(1995)从分期付款的效应入手,研究房屋市场容量与房价的关系,指出了房价与房屋交易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认为房价与房屋购买者的不同付款行为有关联。

国内学者在房价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成果。如况伟大(2009)通过构建消费者、开发商、投资者三者的混合模型,研究了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指出在其他条件给定的前提下,物业税的征收会降低房价;梁云芳,高铁梅(2007)则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房屋价格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指出居民收入、信贷政策对房价均有显著影响。这些文献虽然没有直接探讨房价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影响房价的因素,并且揭示了房价影响宏观经济其他领域的机制路径,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对于房价变动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依然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国内外学者对于房价与进口贸易究竟是正向关系还是负向关系,观点不一。本文拟通过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房价变动对进口贸易的边际影响数值,从而进一步阐述房价变动与进口贸易发展的联系。

二、房价变动影响进口贸易的理论路径

房价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同样是宏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贸易,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只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如前文所述,房价变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详细说来,实际上是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实现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本质上体现的是个体消费者的收入,如何在作为耐用品的房屋和作为奢侈消费品的进口商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最大化效用水平的目标。一般而言,由于房屋价格昂贵,一旦选择购买房屋,往往会降低对奢侈品的消费,因此房价越高可能会降低我国的进口水平。另外,根据前面所提到的EyalBiyalogor-sky和EitanGerstner(2004)的成果,如果考虑到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那么购买房产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如果进口增加,起到平抑国内消费品市场价格的作用,那么这种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动机就会减弱,显然会降低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这都体现了房价与进口的反向变化机制。然而宏观层面的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国民收入,会与进口呈正相关关系。房价上涨,带来的需求拉动作用不可忽视,至少就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房价上涨并没有带来人们对房屋需求的降低。相反,对未来房价的上涨预期,造成了房价和房屋需求的轮番上涨趋势,这无疑至少会在统计层面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国民收入的增加就应该会带来进口的增加。既然在理论上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机制,那么进行经验分析,就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三、房价变动与进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1.所选变量和数据的相关说明

根据贸易的相关理论,WilliamC.Wheaton(1990)和梁云芳、高铁梅(2007)等人的相关成果,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选取以下解释变量,构成对进口的解释模型:国家财政收入(亿元,CI)、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SC)、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SI)、住宅销售平均价格(元,HPI)、全社会狭义货币供应量(亿元,M)。被解释变量为进口总值(亿美元,IV)。t代表时间。

2.模型的理论基础阐述和设定

国家财政收入体现一国的进口能力。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货币供应量体现了一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从而能够侧面反映进口消费品的必要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国国内市场容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国进口的计划。考虑到数据的单位和值域差别很大,为了减少数据的先验不平稳性,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设定模型如下:lnIVt=c+β1lnCIt+β2lnSCt+β3lnSIt+β4lnHPIt+β5lnMt+ε其中,IV为被解释变量;CI、SC、SI、HPI、M为解释变量;c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代表他们对进口总值的边际影响,t表示年份,ε代表随机误差项。

3.回归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分析。首先检验各解释变量的平稳性。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得出:进口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二阶平稳数据;住宅销售价格是一阶平稳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狭义货币供应量为原序列平稳数据。因此可重新修正模型如下:lnIVt(-2)=c+β1lnCIt(-2)+β2lnSCt+β3lnSIt(-2)+β4lnHPIt(-1)+β5ln-Mt+ε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统计困难,易存在误差。为减轻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需要选择工具变量对收入进行描述。比较好的工具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和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s)。于是模型分为以下两部分:lnIVt(-2)=c1+η1lnHPIt(-1)+η2lnSIt(-2)+η3lnSCt+η4lnCIt(-2)+η5lnMt+ε1lnSCt=c2+μ1lnGDPt+μ2lns+ε2考虑到如果模型正确设定,必然存在该模型实际参数满足的若干矩条件而采用GMM方法。进一步,为了得出更符合理论上相关性的系数,并且保证对未知形式的异方差和自相关至少稳健,因此选取普通最小二乘(OLS)、二阶段最小二乘(TSLS)和基于HAC时间序列的加权矩阵的GMM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得出结果(见表1)。GMM回归结果比较理想,所有解释变量均显著,调整的拟合系数值为0.976727,符合时间序列回归要求。于是回归后的模型可写成:lnIVt(-2)=-6.351029+0.868875lnHPIt(-1)-1.061375lnSIt(-2)+3.206784ln-SCt+1.997099lnCIt(-2)-2.615264lnMt+ε1这里我们比较关注的房价前的系数为正的现象。房价每提高1个单位,会导致进口总值上升0.868875个单位。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房价与进口总值应该是同向变化的。虽然还未验证二者的因果关系,但是至少可以确定,房价的提高并没有带来进口总值的下降,这也意味着,房屋和进口品消费的替代性,没有我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明显;第二,相对于其他解释变量而言,房价对于进口总值的影响并不是那么重要,可见房价上涨的泡沫因素,对于实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作用有限。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手段,对房价和进口总值二者的因果关系进行甄别。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2)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拒绝“iv不是hpi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是可信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进口总值的变动是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房价变动不是进口总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进口总值增加造成房价上升,这一路径主要是依靠生产性厂商,转换为投资性厂商这一过程实现的。进口的增加,不仅带来进口消费品价格的下降,也造成了国内消费品市场上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对于这些消费品生产厂商而言,无疑要面对利润丧失的风险。投资房产一方面有利于资金保值,另外一方面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使得投资房产成为一种获利方式。当大量的生产性厂商转换为投资性厂商后,房价的上涨就不可避免了。进口总值减少造成房价下降,这基本上是上述过程的反路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房产投资的一次性资金投入与资金转移困难的特点,成了主要因素。因为相对于投资生产消费品而言,投资房产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且一旦投资后,资金流转更不灵活。因此在当消费品价格上升的时候,生产性的厂商更趋向于生产消费品,从而会降低对房产的投资。

4.主成分因子分析

在诸多解释变量当中,房价与被解释变量的关系,究竟有多大的权重,需要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加以考察。在多元回归当中,较多的相关解释变量造成了问题的复杂和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降维的思想,将所有指标的信息通过少数几个指标加以描述。主成分因子分析就是由霍特林1933年首先提出的用以降维的计量方法。本文模型中,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手段,研究房价是否能够作为解释进口的少数主要指标之一。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HPI的第一主成分为-0.446436。且模型所选的这五个解释变量,作为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就高达0.991029.可见这五个变量作为进口的解释变量,是充足和有说服力的。其中作为解释变量之一的房价,与其他四个解释变量对于模型的贡献程度,相差不大,有理由认为它可以作为解释进口变动的变量。

四、一个补充性的实证检验

通过前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进口总值变动是房价变动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做出的解释是,进口总值变动带来生产性企业转变为投资性企业,造成房价变动。这一机制是否成立,有必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证检验。利用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进口总值(亿美元,iv)、房地产投资累积完成额(亿元,HI),进行合理的实证检验,观察二者是否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关系。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集中于研究进口总值与房地产投资累积完成额之间的关系,并且考虑到,进口和房地产投资累积完成额的因果关系,并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于是我们选择向量自回归方法,构造自回归模型,分析二者的关系。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建立的思想基础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但是经济理论通常不足以严密解释变量之间的联系。如本文所试图阐述的房价与进口贸易的关系问题,就还没有现成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严谨起见,就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用非结构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如下: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至少在一阶滞后的条件下,所有变量几乎都是显著的。于是我们有理由认定,房产的投资和进口总值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这一假设是可以成立的。

变动范文篇8

我国最早提出物价变动会计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货膨胀期,因此会计学界提出将西方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引入到我国,建立我国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周忠惠(1985)在确定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物价变动的单项调整方法,在信息披露上提出编制反映物价变动的辅助报表。

苏锡嘉(1987)在周忠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计量模式:一般物价变动、特定物价变动和相对物价变动。并认为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和借鉴似乎应着重于后两类模式。曲晓辉(1989)从资本保值观出发,分析了物价变动会计存在的根源,同时分析在我国实施物价变动会计面临的困难。彼特•西科德和苏锡嘉(1990)比较了中西方在物价变动的差异,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建立物价变动会计的六点建议。阎达五,陈亚民(1991)建议分三个阶段建立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并提出选用不变币值调整基本报表。

2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研究

2.1我国早期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

这一时期学术界就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模式、理论地位和理论基础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解决在物价变动计量上存在的问题。

2.1.1计量模式

傅磊(1990)将物价变动会计分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实成本会计和变现价值会计,并提出这三种模式都不能很好的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随后,娄尔行(1991)提出了八种计量模式:(1)原始成本/名义货币;(2)重置成本/名义货币;(3)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4)未来现金净流入量贴现值/名义货币;(5)原始成本/不变币值;(6)重置成本/不变币值;(7)可实现净值/不变币值;(8)未来现金净流入量贴现值/不变币值。并讨论了这些计量模式在不同状况下的适用性。

曲晓辉(1990)认为不论采取何种计量模式,企业在应用物价变动会计时都应把握五项基本定理,即面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技术变更时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的一般定理。从物价变动会计的适用性角度来看,它是随着人们对物价变动状况做出反应的强烈程度和范围广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收到成本效益原则和现实可操作性的影响。

2.1.2理论地位和理论基础

在理论地位上,傅薪根(1990)认为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会计理论体系中一种新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观点,是对传统会计计量原则、假设的新的挑战,表现在对币值稳定、持续经营、会计主题、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的重新思考。

在理论基础上,王仲兵(1990)认为资本保持理论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他认为现实重置成本会计是物价变动会计的选择的最佳模式。汤云为,张鸣王(1990)将王仲兵提出的资本保持理论进行细分,认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历史成本/不变币值模式)是基于财务保持观,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包括现行成本/不变币值模式和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是基于实物资本保持观。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成本补偿理论,提出应该坚持实物资本保持观下的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早期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计量模式的描述和初步探讨,以及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指导性意见,并未详细地对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2我国21世纪初物价变动会计研究

2.1物价变动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国学者就物价变动会计中的不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成本/不变币值、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以及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三种会计计量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对于历史成本/不变币值计量模式,刘雪芹(2001)和富天放(2006)认为尽管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在报表上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影响,并且简单易行,但对于特定的企业或行业的物价变动方向与一般物价变动方向不一致时,这种计量模式则不能正确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变动产生的影响,从而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在克服了特定的企业或行业的物价变动方向与一般物价变动方向不一致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实物资产计价的合理性,以及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用性。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资产的现行成本难以确定,且会加大审计的困难,因此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运用受到制约。现行成本/币值不变计量模式从一般物价水平和个别物价水平两个方面考虑了物价变动对财务信息和资本价值的影响,在三种计量模式中可以被看作“最优”的模式,但这种计量模式的核算过程过于复杂,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张忠磊,2008),因此难以在经济活动中展开运用。

2.2物价变动信息披露内容和模式

关于信息披露内容,根据企业选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采用的计量模式,企业需对选择原因进行说明。对于采用一般物价水平(历史成本/不变币值)模式的企业而言,则需要将资产项目会被划分为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并以相关物价指数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损益表项目进行调整,并重新编制固定货币单位财务报表。选择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的企业而言,因现行成本的计算方法,各类商品和服务的现行价格,相关产品的标准制造成本,及各项资产的现时物价指数等,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及影响。对于采用现行成本/不变币值计量模式的企业,既要披露资产项目分类标准和相关物价指数选取方法,又披露现行成本的计算方法,各类数据的出处,及选择这种模式的理由和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及影响。

关于信息披露模式,学术界提出了四种模式:历史成本报表为基本报表,以调整后的报表为补充资料;以历史成本报表为基本报表,附以部分调整补充资料;以调整后的报表为基本报表,以历史成本报表为补充;以调整后的报表为基本报表,附以部分历史成本补充资料。笔者认为四种披露方式中,前两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较为可行;后两种模式颠覆了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就目前来看,不具可行性。周轶强(2008)提出了三种披露模式:在报表附注披露物价变动信息、独立编制物价变动影响报表和采用非正规的形式和文字进行披露。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披露方式,对于受物价变动影响较大的企业而言,选择编制独立的物价变动影响报表,而受物价变动影响较小的企业而言,则可采用非正式的披露方式(非年报或中报)。

2.3新会计准则下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相关研究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除历史成本外,其余属性均对物价变动会计的核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学者对新准则下的物价变动会计展开了讨论,祝峰(2009)认为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额和现值的引入,使得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例如,在物价发生大幅度下跌时,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入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历史成本/不变币值模式进行报表折算等。孙慧(2008)就新会计准则下如何选择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大型的金融企业,因其货币性项目所在比重较大,则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而言,因其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较大比重,则采用现行成本会计;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产结构与大型的金融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均有差异,可以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行成本会计相结合的现行成本/币值不变会计。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计量模式,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物价变动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究。与早期较为初步的探讨和纯理论的研究相比,现在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更加偏向实务和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物价变动会计这一会计新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对日后建立一套完整的物价变动核算披露准则提供依据。

3总结和启示

本文通过分层次梳理我国学者对物价变动会计从引入我国到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由于近年来我国物价波动幅度较大,会计信息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增大,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处于逐步深入的状态,在我国的研究重点经历了从纯理论,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再到实务的过程。

变动范文篇9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即变动成本计算法(variablecosting),也称直接成本法或称边际成本法,它是指在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将全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决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之企业广泛实行预算管理,强烈要求企业会计部门提供与之相应的成本资料,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与日常控制。由此,变动成本法计算得到广泛重视并应用于西方各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成为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1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间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入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直接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间接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并非两对完全对等的概念。因此,有人主张将直接成本改称为变动成本法。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美国管理会计文献使用“直接成本法”的术语。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已经不确切了。由于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所以在英国该法也被成为“边际成本法”。

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据有人考证,早在1836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就出现了它的雏型。当然这仅仅是就损益计量方面的特点而言的。有会计学家指出,法国的斯特劳斯·别尔格在1876年曾宣布过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初步设想。英国人则强调1904年在英国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中已经记载了与变动成本法有关的内容。1906年2月美国《制度》杂志曾刊登过一段话,与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抉择中,为估计其所期望的净损益,第一步就要找出适合衡量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单位费用,单位直接收入减去单位直接费用得单位直接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然后以它来抵偿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这些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是指不管选择什么生产经营活动方式都一样固定或不变。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乘以产品数量就可以用来比较由于选择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损益。

据美国权威的《柯勒会计辞典》记载,第一篇专门论述直接成本法的论文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的,刊于1936年1月15日的《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文章追溯了1934年哈里斯在杜威———阿尔末化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所发现的问题。当时该公司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哈里斯的注意,矛盾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依据此资料,哈里斯对比新旧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直接成本法的优点。自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直接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迅速传播。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美国的一些会计师和经理又重新研究并开始在实物中试行变动成本法,并将变动成本法中的贡献边际这一概念用于本量利分析及其他方面。实际使人们认识到,变动成本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且对制定利润计划,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也十分有用。从此,变动成本法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风靡欧美。

2变动成本法的意义与作用

2.1变动成本法的意义

在变动成本法下,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将固定成本如固定制造费用、固定期间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资产价值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产品销售时,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进行配比的也只是变动成本。这样,它就能提供反映产品盈利能力的贡献毛益资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管理和分析考核。

在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前,传统财务会计是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而不管它们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时,将全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不管是变动费用还是固定费用),“吸收”、“归纳”计入产品成本。由于这种成本计算主要是用于计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全部制造成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因而也称为财务成本。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全部制造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的)均计入产品成本的,因而在变动成本法产生后,为区别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将新产生的成本计算称之为变动成本计算法,而把传统的成本计算称之为完全成本计算法(fullcosting),简称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也称吸收成本计算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或传统成本计算法。在完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制造成本,将非制造成本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进行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这样,在产品出售前,制造成本以存货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待产品销售后,再将存货成本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进行配比,确认损益并反映在损益表上。

在当前会计实际工作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些权威机构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及我国的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都不允许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尽管变动成本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不能用来编制对外反映的财务会计报表,但它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包括经营决策、资本决策、目标控制和经营业绩的责权利分析考核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2变动成本法的作用

(1)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是管理会计要提供的重要管理信息之一。因为利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中许多重要的决策,都要以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作为考虑的重要依据。而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可通过其“贡献毛益”来综合表现。所谓“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减其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显然,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要用来补偿整个企业的固定成本,补偿之后还有余额,企业才能实现最终利润。所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正是其盈利能力的表现,也是它对企业最终利润所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而产品贡献的确定又有赖于变动成本的计算。

(2)为正确地制定经营决策以及进行成本的计划和控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以贡献毛益分析为基础,进行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分析,有助于揭示产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规律,找出生产、销售、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并用于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如规划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及编制弹性预算等)。同时,这些资料也有利于正确地制定短期经营决策。因为就短期而言,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用于维持现有生产能力的固定成本就是一种与短期决策无关的成本。但变动成本则会受到短期决策的影响。这就使得短期经营决策常常借助于贡献毛益的信息来进行。

(3)变动成本计算便于和标准成本、弹性预算和责任会计等直接结合,在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具有不同的成本形态,对于变动成本可通过指定标准成本和建立弹性预算进行日常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的高低,可反映出生产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工作业绩。完成得好坏应由它们负责。而固定成本的高低一般不是基层单位所能控制的,通常应由管理部门负责,可以通过制定费用预算加以控制。因此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有利于采用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和正确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有利于正确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潘飞.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3

2郭子亭.管理会计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2003

3林涛.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葛家澎,余绪缨,侯文铿.管理会计[M].北京:

中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

5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决策与控制会计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DonR.Hansen,MaryanneM.Mowen著,王光

远等译.管理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0

变动范文篇10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即变动成本计算法(variablecosting),也称直接成本法或称边际成本法,它是指在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将全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决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之企业广泛实行预算管理,强烈要求企业会计部门提供与之相应的成本资料,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与日常控制。由此,变动成本法计算得到广泛重视并应用于西方各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成为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1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间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入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直接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间接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并非两对完全对等的概念。因此,有人主张将直接成本改称为变动成本法。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美国管理会计文献使用“直接成本法”的术语。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已经不确切了。由于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所以在英国该法也被成为“边际成本法”。

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据有人考证,早在1836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就出现了它的雏型。当然这仅仅是就损益计量方面的特点而言的。有会计学家指出,法国的斯特劳斯·别尔格在1876年曾宣布过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初步设想。英国人则强调1904年在英国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中已经记载了与变动成本法有关的内容。1906年2月美国《制度》杂志曾刊登过一段话,与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抉择中,为估计其所期望的净损益,第一步就要找出适合衡量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单位费用,单位直接收入减去单位直接费用得单位直接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然后以它来抵偿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这些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是指不管选择什么生产经营活动方式都一样固定或不变。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乘以产品数量就可以用来比较由于选择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损益。

据美国权威的《柯勒会计辞典》记载,第一篇专门论述直接成本法的论文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的,刊于1936年1月15日的《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文章追溯了1934年哈里斯在杜威———阿尔末化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所发现的问题。当时该公司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哈里斯的注意,矛盾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依据此资料,哈里斯对比新旧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直接成本法的优点。自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直接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迅速传播。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美国的一些会计师和经理又重新研究并开始在实物中试行变动成本法,并将变动成本法中的贡献边际这一概念用于本量利分析及其他方面。实际使人们认识到,变动成本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且对制定利润计划,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也十分有用。从此,变动成本法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风靡欧美。

2变动成本法的意义与作用

2.1变动成本法的意义

在变动成本法下,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将固定成本如固定制造费用、固定期间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资产价值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产品销售时,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进行配比的也只是变动成本。这样,它就能提供反映产品盈利能力的贡献毛益资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管理和分析考核。

在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前,传统财务会计是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而不管它们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时,将全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不管是变动费用还是固定费用),“吸收”、“归纳”计入产品成本。由于这种成本计算主要是用于计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全部制造成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因而也称为财务成本。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全部制造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的)均计入产品成本的,因而在变动成本法产生后,为区别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将新产生的成本计算称之为变动成本计算法,而把传统的成本计算称之为完全成本计算法(fullcosting),简称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也称吸收成本计算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或传统成本计算法。在完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制造成本,将非制造成本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进行处理,不计入产品成本。这样,在产品出售前,制造成本以存货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待产品销售后,再将存货成本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进行配比,确认损益并反映在损益表上。

在当前会计实际工作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些权威机构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及我国的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都不允许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尽管变动成本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不能用来编制对外反映的财务会计报表,但它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包括经营决策、资本决策、目标控制和经营业绩的责权利分析考核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2变动成本法的作用

(1)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是管理会计要提供的重要管理信息之一。因为利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中许多重要的决策,都要以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作为考虑的重要依据。而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可通过其“贡献毛益”来综合表现。所谓“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减其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显然,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要用来补偿整个企业的固定成本,补偿之后还有余额,企业才能实现最终利润。所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正是其盈利能力的表现,也是它对企业最终利润所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而产品贡献的确定又有赖于变动成本的计算。

(2)为正确地制定经营决策以及进行成本的计划和控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以贡献毛益分析为基础,进行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分析,有助于揭示产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规律,找出生产、销售、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并用于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如规划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及编制弹性预算等)。同时,这些资料也有利于正确地制定短期经营决策。因为就短期而言,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用于维持现有生产能力的固定成本就是一种与短期决策无关的成本。但变动成本则会受到短期决策的影响。这就使得短期经营决策常常借助于贡献毛益的信息来进行。

(3)变动成本计算便于和标准成本、弹性预算和责任会计等直接结合,在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具有不同的成本形态,对于变动成本可通过指定标准成本和建立弹性预算进行日常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的高低,可反映出生产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工作业绩。完成得好坏应由它们负责。而固定成本的高低一般不是基层单位所能控制的,通常应由管理部门负责,可以通过制定费用预算加以控制。因此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有利于采用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和正确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有利于正确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潘飞.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3

2郭子亭.管理会计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2003

3林涛.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葛家澎,余绪缨,侯文铿.管理会计[M].北京:

中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

5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决策与控制会计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DonR.Hansen,MaryanneM.Mowen著,王光

远等译.管理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