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3:28:24

编导

编导范文篇1

一、文化素质、知识水平

在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无时无刻地用知识武装自己,作为编导尤其如此。我们知道,知识水平反应了一个人掌握知识所达到的高度。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制作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学问越渊博,那么节目的知识含量、信息量就多而准确。作为一个艺术编导,必须“无所不知”。比如你要做法律方面的节目,你必须懂法学方面的东西,你要做经济类节目,你必须懂经济学上的东西,你要做访谈类节目,你必须研究人际沟通与谈话技巧方面的内容。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厚重的文化气息,赏心悦目的画面以及一段段精彩的解说词无不显示着艺术编导们的才华横溢和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深层感悟。如果没有历史、地理、政治、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恐怕是不能拍出如此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纪录片的。因此,艺术编导是一个节目的核心,核心的知识水平提高了,节目的内容水平也就提高了,节目质量就提升了。

二、文化修养、文学功力

文化修养是指对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感悟。电视是传播信息的艺术,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看,电视不仅是传播新闻的工具更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得享受的艺术平台。只有艺术编导的文化修养高了,节目的文化内涵才会丰满。知识的滋养、文化的浸润使人睿智、开启心灵、发现感悟,提升自己的价值。中央电视台的精品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就是以传播文化知识、提升大众文化修养的优秀栏目。一位位教授、专家、学者到这里来讲学,他们在台前,编导团队在幕后。学者们的讲学只是课堂式的传授,而要把课堂搬到电视,则必须经过经过编导的策划,否则精彩的讲学就会变得生硬死板。实际上艺术编导不但要统筹全局,而且还需要细致局部。如果没有对学者们所讲的历史文化、人文艺术、政治地理有明晰的认识和感悟,如果不清楚历史与人文的深层内涵,如果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做不到博古通今,就无法将节目做得精彩。所以,艺术编导的文化修养切实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成败与节目质量的优劣。

三、艺术气质、感染力

编导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发展;影视编导;创新

在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人在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就是观看影视节目,而且现在的影视节目一直在与时俱进,和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一致,而且影视节目较为丰富,影视作品存在很多适合人们发展的优点。电视创作是我国在进行影视发展中发展时间最长,优秀作品最多的一个平台,对于我国影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现在影视在发展过程中不能随波逐流,还需要考虑影视编导进行的意义,影视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影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形成基础

(一)工业化生产与大众思维。传媒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影视行业在繁荣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的影视思维在创造过程中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同,哪一个话题的影视作品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后续就会出现很多类似的作品,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影视资源,而且很多影视作品只是娱乐观众,没有给观众带来较好的心理上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影视节目并没有在制作时进行市场调查,而是在作品快完成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这样也是为了制作而制作,最终出现作品及其雷同,资源进行浪费。在进行产品制作时需要进行大众审美的调查,大众是决定影视节目具体内容以及具体情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影视节目的编导创新的前提是以大众审美作为基础,而不是只是为了进行收益而进行制作。(二)扎实的实践经验。影视作品中的内容并非空穴来风,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中取材,然后将内容进行升华的一个过程。影视作品中的创新是需要来源于编导的实践经验,然后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的作品,编导需要从创作一直到最终形成优秀的作品中,每一步都进行细心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有价值,因此这需要对于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有更大的要求。影视节目创新在发展中首先需要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创新是每一个编导必备的思想品质,只有具备这一品质才能确保编导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编导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最终确保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三)群体思维和个性化思维。影视节目的创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因为创作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共同创作,而且每一个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节目创作更加可行。因此编导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且还需要有自身对于节目制作的清晰定位,最终确保群体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平衡发展。

二、影视编导工作中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影视编导人员在进行创新时需要和时代相互结合,每一个时代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都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影视编导工作创新中,电视编导在进行工作时首先考虑到时代性,不断的挖掘本时代可以借鉴的精神,通过影视形式将这些精神进行宣传,而且影视作品还需要深入实际,最终能够更好的表现社会发展中的时代特点。(二)独特性。所有的影视作品能够从大量作品中脱颖而出需要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创作时需要从时代特点出发,然后需要影视编导在创新中表达节目本身的独特性。例如最近大火的《向外的生活》从大量真人综艺中脱颖而出,而且热度居高不下,就是有自身的原因。这部综艺将艺人从城市转向乡村,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然后观众还能从其中感同身受,这种独特性也是该节目吸引无数观众持续观众的原因之一。因此,编导们想要进一步进行创新就需要在进行创作中注重其中的创新型,然后深入发掘。

三、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一)加强思维的流畅性。创新思维在实际上来说只是一种思维,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思维的流畅性。在现在的思维培养过程中,创新需要加强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需要从影视节目编导一开始就进行体现,而且不能对于某一个思维进行过程执着。在进行影视创作时可能会出现很多思路,但是总需要有一个方向,只有按着这个方向进行发展,最终才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电视编导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思维的流畅性,然后努力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二)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是对于新兴事物的追求,在出现新的意识时并不知道思维出现的正确与否,对于编导而言,并不是为了创新而进行创新,需要有自身的经验,然后还需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对于编导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为了丰富电视编导的经验,然后进行创新和改造,最终创造出人们更热爱的节目。影视编导在影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视节目在进行策划和编排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提高影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重视编导过程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颖异.影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5(9):134.

编导范文篇3

电视文艺编导的艺术创作是面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如何综合发挥电视文艺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这就要求编导工作者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行动,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思想上具有对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精神风貌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多层次收视观众心理上的感应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电视文艺编导要能根据党的宣传方针,结合当前形势,确定节目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目录制计划,满腔热情地向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影响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得到激励与鼓舞。

二、业务素质

首先,作为编导对于文艺作品的优劣应具有判断能力、鉴赏能力。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各种艺术形式的节目进人电视都经过巨大的变异而获得了一种新的质,它们在屏幕上的每一点滴效应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而只能发生在由它们的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艺术机制之中,每一个电视文艺节目都有自己的综合艺术机制,它由编导精心选择的各种艺术元素构成,并按特定的规范组合在一起。最终观众看到的电视文艺节目,包括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曲艺等元素,都是要经过电视编导的二度创作的,所有单独的舞台文艺节目在电视编导的眼中都是半成品,需要运用电视手法进行处理、包装,然后才出现在银屏上。这就需要电视文艺编导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能从众多的文艺节目中挑选出适合于电视表现的内容和作品。同时,电视文艺编导还应该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具有对各个单独的舞台文艺节目进行加工、改进的能力。这需要多看、多听、多了解,广泛地接触各类艺术形式,不断提高鉴赏能力。所谓艺海无涯,需要从平时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形成。这是业务素质的主要方面。

其次,组织协调能力。一部电视文艺节目的成败,最关键的是编导的组织和实施。编导在创作一个文艺节目前期,就需要有自己的通盘考虑,必须做到、成竹在胸,并使各部门对自己的创作任务清晰、明确,由编导提出的艺术构思和形式规范,要成为各部门创造发挥的前提和准则。实拍时,作为总指挥和总调度,编导要能组织协调摄制组的创作人员,如:对演员和各工种的技术人员实施节目录制计划,要在充分发挥全体创作人员智慧和能力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地落实原先的设想,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即兴的修正和补充。也就是说在节目录制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在节目试录时和正式录像时,达到预想的目标。

三、把握时代脉搏能力

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产品,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呈现与电视屏幕的电视节目都是电视工作者创造并用于电视屏幕传播的精神产品,每一个电视节目都需要有正确而鲜明的主题,并按节目的主题选择和提炼素材,要做到既能正确反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关心老百姓的精神需要,而且要把这两者兼顾的好,同时,还要做到节日精练、感人、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寓教于乐,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获艺术美感。为此,电视编导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拥有一种随时随地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百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灵活、新颖的艺术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和样式丰富荧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实施能力

编导的业务实施能力表现在“能够撰写电视文艺节目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具有担任导播的能力;导播时镜头调度联结流畅,切换点准确,富有节奏感,能完整地表达主题和创作意图;熟悉电视文艺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独立地组织完成后期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摘引《广播电视岗位规范》)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明确三个重要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将有助于编导在电视空间的创造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编导的抉择

编导面临的选择是无止境的。优秀的编导时常能在恰当的时刻做出恰当的抉择。一部电视节目就是编导抉择的总和:抉择的能力与创造的才识是体现编导艺术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电视节目的编导决定了观众将能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这个选择权力被编导独揽了。观众只能跟着他走。所以,编导必须审慎地做出自己的决择。

2编导的观点

这个概念与第一个概念有内在的联系。编导绝不是随意地做出抉择的,而是基于他的思想认识、爱憎好恶以及他的艺术风格,这些称之为“编导的观点”。编导的观点成形于他的人生阅历与创作经验以及他对节目内容的理解。尽管有许多编导认为自己仅仅是忠实地叙述节目内容,而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添加于节目内。实际上,他在导演的过程中,比如选择画面景别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时,已将自己的观点与感情赋予节目之中了。

3编导的视觉想象力

编导的基本工作就是将节目的文字材料转化为视觉形象。所以,编导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丰富的视觉想象能力。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

电视文艺编导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丰厚的文化知识素养,有创作节目的热情和激情,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如音乐、美术、舞蹈等。从音乐方面来说,一个合格的电视文艺编导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能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绪,通过音乐旋律产生一定的想象力,能够懂得音乐创作特性对作品进行修改调整,能创造形象以表现相应的画面氛围等。从美术方面来说,电视画面中对具体形象的造型、光线影调的处理、整体画面的构图等,都与美术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本身的画面内容常常是非写实性的,其表现风格是追求“唯美”的,所以也就要求要有新奇、完美的造型、构图和色彩。如果编导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那么在工作中就能与摄像、舞美、灯光等部门的人员更好地沟通合作,从而具备纯熟的电视造型技巧,创造出完美的电视画面形象。从舞蹈方面来说,要了解舞蹈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舞蹈的分类和创作规律,以及诗一般的舞蹈语言所表达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并把这种意境通过电视传递给观众。

总而言之,一个电视节目的优劣电视文艺编导的综合素质起了决定作用,它体现了一个编导的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美学水平、艺术修养等等综合素质,而一个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是需要编导用全部的心灵和智慧去创作完成的。

编导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探讨

新媒体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采用。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结合图像、颜色、声效等,为人们展示丰富有趣的画面。如今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轻松愉悦的休闲环境,广播电视编导采用多媒体技术扩展人们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渠道,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提高人们思维的敏锐度。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是指对节目从策划、构思、实际拍摄到编辑合成,或经过周密的准备直接播出的整个过程。在节目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最核心的角色是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在决定节目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导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否得到认可的基本条件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

1.形式多样化。之前家里用的旧彩电,块头大,装卸不方便,而且影像不够清晰,电视里时常出现杂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频道更多了,节目更丰富了,以多媒体多样化的形式,营造出轻松舒适的氛围。多媒体形式以较少的时间传递给观众较大的信息量,传播速度极快,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几分钟内就可以知道外面发生哪些重大事件、所在城市最近出台哪些新政策等。而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报纸,从起草稿件到印刷文字再到发行,过程复杂又耗费大量时间,而人们忙于工作,也不会坚持传统的读报方式。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传媒行业的冲击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互联网对平面媒体的冲击上。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视听传媒迅速进入多屏时代,电视视频、网络视频、移动网络视频、户外视频、楼宇液晶电视、车载电视等,大大小小的屏幕在今天共同构成了纷繁的视频矩阵。曾经对平面媒体构成威胁的电视,也在多屏时代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互联网黏度较高的网民来说,电视媒体已经成为排在互联网之后的视频收视媒体。2.传播迅速。多媒体较快的传播速度更适合现代人忙碌的生活环境,例如在吃饭时,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了解外面的世界,可能仅需短短的几分钟或者是几秒钟,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极大地缓解了生活压力。3.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较快的传播速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道德,他所做的事情会通过网络曝光,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社会上,这种传播起到规范人行为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让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相处。这也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4.观看方便。为了展现不同的节目效果,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受,满足不同受众的欣赏口味,一个频道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节目。一个节目结束,立刻就是下一个节目。以往,电视片播放结束后,人们只能等待重播,不能随时重温电视片的精彩部分。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多媒体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播放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下载收藏保存。广播电视编导要全方位了解人们不同的需求,以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反映大众的心声,丰富人们的精神层面,运用新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给人们带来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二、要保证新媒体内容的科学性

广播电视编导在追求节目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保障节目的社会效益,积极传递正能量内容。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在制作节目时,结合实际,深入生活,认真思考价值和意义。由于受众中也有儿童,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多媒体传输的有些信息很容易误导孩子,让他们的思想偏离正确方向。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不仅要适合成年人观看,也要适合青少年,避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不仅能有效促进社会的进步,也有利于人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三、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措施

1.广播电视编导要提高创新能力。新媒体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旧的传播形式已落伍,人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应加强创新,加紧学习新媒体技术,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制作出内容多变、题材新颖的作品,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2.广播电视编导要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编导需要寻找灵感,借鉴前辈的经验,深入研究包括什么题材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如今电视作品重复率较高,要想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广播电视编导要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探索新的创作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技术革新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下,广播电视媒体在多媒体时代受到的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一方面,移动终端的便利性成为广播电视媒体观众分流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移动终端的节目观看方式带来的受众视听习惯的碎片化,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带来了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广播电视媒体要在今天获得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在内容创新和渠道创新上双管齐下,媒体运营逻辑必须发生根本变化,从内容制作播出中心走向社会互动中心。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抛弃仅仅以内容制作和提供为中心的传统思路,提供更多适应多媒体时代观众需要的内容和服务。广播电视编导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提高作品质量,加强创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朝霞.自媒体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7).

编导范文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实践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在国家繁荣的文化政策及各类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民众的审美水平和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广播电视编导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创作出更多更新颖、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影视作品。与社会活动、商业性质的影视创作不同,校园创作有着相对较高的宽松度和自由度,这为学生的自由创作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供了丰润的土壤。然而,当前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地方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制于不完善、不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条件,学生创作思路相对局限。

1制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创新的主要问题

1.1教学模式相对封闭,学生实践机会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室内理论课时仍占据课程较大比例,学生的实际操作也仅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几十分钟里,这种模式对实践性高的编导专业来说并不合适。学生动手机会少,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无法为后期的创造性创作奠定基础。1.2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固化学生创作思维。广播电视编导作为相对年轻的专业,很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案仍然沿袭其他传统专业的模式,专业理论课的内容比重大于实践课,开设的课程追求面面俱到,粗放式的理论知识传授导致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1.3实践设备数量不足,部分设备陈旧落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专业,高新设备的投入大大创新了广播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相应地要求从业人员熟悉各类设备操作。然而,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很多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设施更新换代缓慢,设备比较陈旧落后,且实践设备数量不足,实训场所建设滞后,与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不相匹配。学生鲜少接触专业的、高新的摄影摄像、录制导播等设备,无法形成创作的直观感触,创新空间有限。1.4规范化、规模化平台较少,学生创作与社会脱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当前不少地方院校建立的实践平台和基地较少,与校外专业的传媒机构、影视公司联系较少,学生消息相对闭塞,行业发展新风向、业内时兴影视类型等相关信息都难以在第一时间知晓,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市场的检验,创作能力滞后于行业发展,更谈不上创新变革。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改革尝试

“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从这个定义来看,创新思维具有不同于常规性思维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独立性、首创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常规、有创造性的思维。广西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艺”)作为地方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为地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服务当地文艺事业发展的重任。长期以来,针对上述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实践创新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广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在自身实践教学上进行了许多改良尝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2.1调整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户外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除部分通识必修课之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多是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摄影、影视剪辑、后期制作等。在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时,广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调整了理论教学和时间教学的比例,进一步加大了室外课程实训环节的比重,旨在提升学生实际拍摄制作的能力。作为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很多课程都需要继续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如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通过系统化的综合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为创新构思打下良好基础。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形成自我风格。广播电视艺术与电影学等关系紧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样也涉及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等基础理论课程。通常,授课教师如果单纯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会显得课程十分枯燥。为此,广艺相关专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讲解的时候采用学生习作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启发法等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用形象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理论,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树立首创、独创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创作,不同专业课任课教师还有意地进行类型化教学,即教师从自身擅长的影视类型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例如,对艺术电影、实验电影有所造诣的专业教师,在其所教授的课程中,较多地带领学生对电影电视史上经典的影视作品进行观摩,并且鼓励学生在自身创作中对电影语言进行实验性、先锋性的尝试和创新;在纪录片、专题片领域有研究成果的专业教师,则引导学生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创作具有个性或反映社会现象、具有深度的影视作品。2.3完善各项硬件设施,鼓励学生使用高新设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基础硬件设施和专业设备有着十分高的要求,为了充分保障师生各项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广艺影视编导系先后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同时不断更新摄影摄像设备,改进建成非线性编辑等一系列多功能实验室,硬件配套水平超出同地区其他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院校。与此同时,各专业任课教师还及时向学生传递各类影视拍摄制作设备的更新资讯,引进或鼓励学生在创作中投入使用诸如无人机等此类新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作品的视听表现手法,使学生能够将创作构思的影像艺术变成现实,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新设备最大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试验各种幻想,这对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开拓进取的精神十分有利。2.4开拓多条对外实践渠道,激发学生创新动力。为了鼓励学生走出去,面对现实挑战,到更加规范的平台进行锤炼,接触高水平影视作品制作流程,接受变化,拓宽视野,激发创新动力,广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还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一是大力建设校内传媒机构,为学生提供在校实践的机会。其中,广艺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影传传媒,是按照公司结构模式进行项目化运作的非营利性多元化学生传媒组织,这一学生组织以影视节目制播和传媒文化活动开展为主。影视传媒成立以来,承接了广艺各类大中型校级活动、文艺晚会的录制等工作。二是加强校外联动工作,为学生提供开阔眼界的途径。电视台、报社、影视制作公司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适合的实习机构,广艺影视编导系积极为学生联系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等这一类有影响有规模的媒体实习机构,推荐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实习,为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搭建桥梁。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广艺影视编导系不定时地还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邀请一些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授、资深媒体人到校举办讲座,与学生分享当前行业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新动态。与此同时,广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影视比赛,激发自身实践创新的能力。在竞争中,学生不断成长,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更有机会与校外优秀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3结语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能力也是广播电视事业竞争的核心所在。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广西艺术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珍视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个性特长,根据自身素质构成和知识构成进行不同风格的作品创作。在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中,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得以打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成效表现为该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频频斩获全国各类高校电影节奖、类型影视作品赛事等级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等级奖及优秀奖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广西艺术学院影视编导系立足地区特点,充分整合自身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归纳出符合自身特点和特色的实践教学途径,可谓初见成效。这当中的经验既值得总结发扬,也需要继续以创新求创新,这样才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卫欣,张律.创意之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惠阳,马王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3):40-41,64.

[3]陈昊姝.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之创新[J].今传媒,2012(6):133-134.

[4]张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J].天中学刊,2013(10):123-125.

编导范文篇6

电视文艺编导的艺术创作是面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如何综合发挥电视文艺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这就要求编导工作者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行动,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思想上具有对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精神风貌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多层次收视观众心理上的感应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电视文艺编导要能根据党的宣传方针,结合当前形势,确定节目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目录制计划,满腔热情地向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以影响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得到激励与鼓舞。

二、业务素质

首先,作为编导对于文艺作品的优劣应具有判断能力、鉴赏能力。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各种艺术形式的节目进人电视都经过巨大的变异而获得了一种新的质,它们在屏幕上的每一点滴效应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而只能发生在由它们的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艺术机制之中,每一个电视文艺节目都有自己的综合艺术机制,它由编导精心选择的各种艺术元素构成,并按特定的规范组合在一起。最终观众看到的电视文艺节目,包括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曲艺等元素,都是要经过电视编导的二度创作的,所有单独的舞台文艺节目在电视编导的眼中都是半成品,需要运用电视手法进行处理、包装,然后才出现在银屏上。这就需要电视文艺编导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能从众多的文艺节目中挑选出适合于电视表现的内容和作品。同时,电视文艺编导还应该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具有对各个单独的舞台文艺节目进行加工、改进的能力。这需要多看、多听、多了解,广泛地接触各类艺术形式,不断提高鉴赏能力。所谓艺海无涯,需要从平时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形成。这是业务素质的主要方面。

其次,组织协调能力。一部电视文艺节目的成败,最关键的是编导的组织和实施。编导在创作一个文艺节目前期,就需要有自己的通盘考虑,必须做到、成竹在胸,并使各部门对自己的创作任务清晰、明确,由编导提出的艺术构思和形式规范,要成为各部门创造发挥的前提和准则。实拍时,作为总指挥和总调度,编导要能组织协调摄制组的创作人员,如:对演员和各工种的技术人员实施节目录制计划,要在充分发挥全体创作人员智慧和能力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地落实原先的设想,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即兴的修正和补充。也就是说在节目录制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在节目试录时和正式录像时,达到预想的目标。

三、把握时代脉搏能力

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产品,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呈现与电视屏幕的电视节目都是电视工作者创造并用于电视屏幕传播的精神产品,每一个电视节目都需要有正确而鲜明的主题,并按节目的主题选择和提炼素材,要做到既能正确反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关心老百姓的精神需要,而且要把这两者兼顾的好,同时,还要做到节日精练、感人、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寓教于乐,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获艺术美感。为此,电视编导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拥有一种随时随地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百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灵活、新颖的艺术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和样式丰富荧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实施能力

编导的业务实施能力表现在“能够撰写电视文艺节目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具有担任导播的能力;导播时镜头调度联结流畅,切换点准确,富有节奏感,能完整地表达主题和创作意图;熟悉电视文艺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独立地组织完成后期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摘引《广播电视岗位规范》)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明确三个重要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将有助于编导在电视空间的创造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编导的抉择

编导面临的选择是无止境的。优秀的编导时常能在恰当的时刻做出恰当的抉择。一部电视节目就是编导抉择的总和:抉择的能力与创造的才识是体现编导艺术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电视节目的编导决定了观众将能看到什么与听到什么,这个选择权力被编导独揽了。观众只能跟着他走。所以,编导必须审慎地做出自己的决择。

2编导的观点

这个概念与第一个概念有内在的联系。编导绝不是随意地做出抉择的,而是基于他的思想认识、爱憎好恶以及他的艺术风格,这些称之为“编导的观点”。编导的观点成形于他的人生阅历与创作经验以及他对节目内容的理解。尽管有许多编导认为自己仅仅是忠实地叙述节目内容,而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添加于节目内。实际上,他在导演的过程中,比如选择画面景别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时,已将自己的观点与感情赋予节目之中了。

3编导的视觉想象力

编导的基本工作就是将节目的文字材料转化为视觉形象。所以,编导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丰富的视觉想象能力。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

电视文艺编导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丰厚的文化知识素养,有创作节目的热情和激情,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如音乐、美术、舞蹈等。从音乐方面来说,一个合格的电视文艺编导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能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绪,通过音乐旋律产生一定的想象力,能够懂得音乐创作特性对作品进行修改调整,能创造形象以表现相应的画面氛围等。从美术方面来说,电视画面中对具体形象的造型、光线影调的处理、整体画面的构图等,都与美术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本身的画面内容常常是非写实性的,其表现风格是追求“唯美”的,所以也就要求要有新奇、完美的造型、构图和色彩。如果编导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那么在工作中就能与摄像、舞美、灯光等部门的人员更好地沟通合作,从而具备纯熟的电视造型技巧,创造出完美的电视画面形象。从舞蹈方面来说,要了解舞蹈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舞蹈的分类和创作规律,以及诗一般的舞蹈语言所表达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并把这种意境通过电视传递给观众。

总而言之,一个电视节目的优劣电视文艺编导的综合素质起了决定作用,它体现了一个编导的政治水平、业务能力、美学水平、艺术修养等等综合素质,而一个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是需要编导用全部的心灵和智慧去创作完成的。

编导范文篇7

【关键词】舞蹈编导;艺术要素;舞蹈结构;构图布局

舞蹈以人的肢体为工具,将动作和造型联缀成意象,直观地表达行为与心灵的统一。舞蹈编导是将舞蹈的编排与指导相结合的艺术创作过程,能够塑造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典型形象。编导人员必须精心设计节目剧情与人物动作,将内敛的情绪转化为外露的情感,做好舞蹈作品的结构安排,促进情感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流转,强化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一、舞蹈编导创作的核心要素研究

(一)舞蹈动作

舞蹈是带有韵律与一定思想内涵的艺术化动作,精心编排的连续舞蹈动作能够展现舞蹈节目创编者的艺术思想、生活感悟、价值观,通过调整舞蹈动作的速度、舞蹈演员肢体的运动幅度、舞蹈动作发生频率,可直观地向观众呈现节目的主题思想。舞蹈节目创作者必须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动作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各类常见的舞蹈动作,将其融汇在同一个舞蹈节目之中,思考动作的合理性,深入发掘节目主题和舞蹈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能够展现自身艺术思想的主题动作,以突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舞蹈节目创作者应当合理利用动作素材,发现与故事情节、舞台气氛相契合的舞蹈动作,保证自身设计的动作能够表现个人的艺术构思,需要能够发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并使用带有律动感的动作素材。高水平的舞蹈创编者应当从即兴表演中发现可用于艺术创作的素材,根据节目表演要求,灵活裁剪艺术素材,重新设定舞蹈表演活动的时间长度与表现形式,突出节目内容的新奇性、创造性,把握决定舞蹈节目表演效果的核心要素,改善观众的审美体验[1]。舞蹈具备其他类型艺术无法比拟的艺术价值与表现力,舞蹈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语言无法明确表达、准确概括的思想。为进一步强化舞蹈节目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创编者必须从日常生活事物中提炼出简洁、流畅的舞蹈动作,认识到人体在自然形态下动作的发展变化规律,保证舞蹈动作能够反映不同环境下丰富的生活内容。创编者通过合理编排具体的舞蹈动作,展现艺术人物的内心情感,呼应艺术主题。舞蹈节目的创编者应当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艺术表现手段,主动继承我国古代传统舞蹈文化,模仿民间舞蹈表演活动中常见的高难度肢体动作,配以民俗音乐,突出现代化舞蹈节目的流畅性、艺术性,顺应时展潮流,深化对传统舞蹈艺术的理解,将西方舞蹈文化中的现代舞、芭蕾舞、弗拉门戈舞等舞蹈所包含的经典动作融入舞蹈节目中[2]。

(二)舞蹈艺术构思

舞蹈节目编导必须基于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握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舞蹈节目中还原个人生活体验,让社会生活成为舞蹈创编灵感的源泉,调整节目的内在结构,突出舞蹈节目的深层次主题,做好主题情感爆发的前期渲染,让舞蹈作品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让观众体会到舞蹈节目主题的思想深度与编导人员持有的艺术观。创作者应当在舞蹈节目编导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舞蹈节目所具备的抒情性、艺术性等基本特征,发掘剧中主人公或配角的内心情感与心理变化过程,通过固定渠道抒发角色的感情,塑造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生活习惯,让观众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编导人员可通过设计人物的面部表情、站位、舞蹈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突出舞蹈节目的思想深度与内容丰富性[3]。编导人员还可选择以故事情节作为艺术构思的切入点,或借鉴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或民俗故事,或创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故事,对艺术人物的立场、价值观做出调整,突出舞蹈作品在内容层面的创新性。编导人员应当根据舞蹈节目艺术表现需要,灵活裁剪历史素材,选择较为适宜的题材,做好动作设计、舞蹈构图、结构安排等各项基本工作,提升舞蹈节目的艺术价值,让舞蹈节目的具体内容呈现编导人员的艺术观、人生观,让舞蹈节目具备更为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

(三)舞蹈构图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舞蹈构图可将故事情节地发展、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呈现出立体化的表演效果,改善观众的艺术鉴赏体验,是现代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4]。为强化舞蹈艺术的舞台表现力,编导人员必须根据舞台空间大小、演员技术水平、音乐节奏调整舞蹈表现形式,根据空间的运动线将多个静止的舞蹈动作造型汇聚为连续不断的舞蹈画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规划舞台调度的执行路径,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融为一体。随着舞蹈节目情节的逐步展开,观众能够观赏到各具特色、富有美感的舞蹈画面,获得良好的个人艺术审美体验。编导人员通过调节舞蹈空间运动线,让演员在舞台上有计划地快速移动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将舞台的有限空间艺术化地表现为广阔无垠的场景,突出队形变化的一致性与快捷性,在短时间内渲染富有张力的艺术氛围,全面展现舞蹈艺术的形式美。编导人员受到社会文化传统、舞蹈艺术流派思想的影响,根据自身的审美、艺术理念选用各具特点的舞蹈构图方法,例如西方舞蹈节目编导人员习惯使用贯彻自然平衡理念的构图方法,我国传统舞蹈创编人员惯于使用八角环绕中央的对称性构图方法。现代舞蹈节目创编人员必须淘汰传统的舞蹈构图方法,使用全新的多角度循环交替的舞蹈构图技巧,面向观众展示贴近现实生活、富有自然情趣的舞蹈图形,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隐含深层次艺术寓意的构图,突出展现中华民族新时代舞蹈艺术的先进性,继承我国传统舞蹈设计思路,体现时代特征。

二、舞蹈编导创作要素有效应用的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作品诞生的关键一环,在编导进程中需统筹资料,为的是将舞蹈动作精雕细琢,同时相关动作可为舞蹈作品中心思想的传递而服务,这就需要应用舞蹈编导创作要素时侧重关注合理性,尤其当创新动作时需从整体着眼,不可一味强调动作的难度,动作既要与舞蹈作品的立意相符,又要在舞蹈演员能力范围内探索极限,使舞蹈作品中的各要素和谐统一,让舞蹈动作行云流水,继而达到舞蹈编导追求的卓越目标。

(二)融合性原则

在舞蹈艺术构思进程中舞蹈编导求新求变,这在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大环境下尤为突出,如何在多种创作要素交融的基础上创造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成为编导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有效应用舞蹈编导创作要素需在“融合”的层面上下功夫。纵观舞蹈发展历史,许多舞种均在“融合”的前提下逐渐找到了独特的定位及自己的风格。“融合”是消除创作要素、灵活选用壁垒的中坚力量,这就需要舞蹈编导树立“融合”意识。舞蹈编导可根据切实需求筛选创作要素,避免出现舞蹈“拼盘”的效果,在应用创作要素时要有主次之别,其中占比偏大的创作要素主导舞蹈风格并要保留舞种的精髓,占比偏小的创作要素则起到填充、完善、优化的作用,使舞蹈艺术作品更为新颖;继而探索舞蹈编导创作要素应用的边界,为更多要素融入舞蹈艺术作品提供条件。

(三)人本性原则

有效应用舞蹈编导创作要素需做到以人为本,舞蹈编导需遵循创作者的初心,将内心的声音转化为舞蹈动作并书写无字之诗,使创作要素得以成为舞者情感迸发的载体。有些编导在选用舞蹈创作要素时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先考虑动作是否华丽、有难度、独树一帜,再考虑作品的完整性与立意,这使得舞蹈在让人惊叹的同时失去了品味的价值,同时失去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为避免上述现象出现,舞蹈编导在有效应用创作要素的过程中还要树立观众意识,要从观众视角着眼思考创作要素应用与组合的实效性,观众只有从舞蹈动作中捕捉信息并读出“言外之意”才能产生共鸣,真正融入舞蹈世界,这才是舞蹈编导的“功力”之所在。

三、舞蹈编导的能力结构研究

(一)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与创造力决定了现代舞蹈艺术创作的成果大小,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弥补编导人员个人专业素养的缺陷,让舞蹈作品更具吸引力。具备一定想象力的编导人员可预设不同生活情境,将最新的舞蹈表演技能、艺术创作理念融入舞台情境之中,以引起观众的情感认同并迎合他们的价值观。艺术想象具备明确的边界与严格的内在规则,编导人员必须有目标地发挥个人想象力,将舞蹈节目中固有的艺术元素融入全新的场景,设计全新的表现力较强的舞蹈动作。例如在著名舞蹈节目《千手观音》中,编导人员根据演员的个人状况、舞台表演要求,发挥个人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设计了灵活多变的肢体动作,改善了节目的舞台表演效果,获得观众的认同与喜爱[5]。创造力是舞蹈编导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编导人员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推出新颖的舞蹈创编思路;从新路径、新渠道入手,调整设备的运用方式,革新主题的表现形式,面向观众传达编导人员的真实情感,节省舞台空间,塑造更立体的艺术人物。例如在著名舞蹈节目《长城》中,创作者张建民放弃传统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采用了全新的灯光照射方法,让群众演员穿上视觉冲击力较强的秦朝平民服装,来表现历代劳动人民心中的家国观念。

(二)音乐与文学知识

舞蹈艺术具备综合性的特征,舞蹈节目不仅包含舞蹈演员做出的舞蹈动作,还包含音乐、舞台布景等要素,观众在观看舞蹈节目的过程中,受到听觉、视觉等多方面感官刺激,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体验。为了满足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编导人员必须掌握高层次的音乐创作知识,让音乐与舞蹈动作相契合,用不间断的配乐修饰具体的舞蹈动作,依托配乐设计舞蹈表演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编导人员的音乐素养水平决定了音乐的运用效果,高水平的音乐是现代舞蹈表演节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编导人员必须理性认识各类音乐要素,识别不同类型乐器的基本性能、艺术效果、乐理,根据表演需求调整乐队中乐器的构成与演奏者的人数。舞蹈艺术是复合型的艺术形式,具备多样化特征,因此舞蹈节目编导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水平,通过汲取历史与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在舞蹈节目中还原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把握社会生活的具体形态以及人民在不同境遇中的思想,让舞蹈艺术成为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集体生活的手段,创造能被观众了解、记住的艺术人物。

(三)扎实的舞蹈基础

舞蹈是舞台艺术中富有技术性、思想性的艺术形式。多数具备较强艺术创作能力的舞蹈编导人员都参加过长期的训练,掌握了舞蹈节目常用的编导技能与相关领域的重要知识。编导人员设计的动作与舞台表演流程必须通过演员转化为立体化的人物形象。编导人员必须为演员提供艺术指导,使之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动机、思想理念,要对演员在舞台上所摆出的姿态、动作、表情提出详细要求。舞蹈动作是舞蹈节目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编导人员必须熟悉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理解并掌握舞蹈语言的使用方法,使用肢体动作丰富、与背景音乐契合的舞蹈语言,接受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系统性训练,形成创造性思维,有意识地发挥个人艺术创作能力。

四、结论

编导范文篇8

一、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电视节目是电视编导结合文学台本和自己的艺术创作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因此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在电视节目中体现。同时,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四大功能亦要求电视编导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一,要求电视编导一言一行始终沿着党的政策与方针走,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其二,要求电视编导能够对敏锐地洞察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精神风貌,能够多层次的感应观众心理;其三,要求电视编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

首先,应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任何一个单独的节目在电视编导的眼中均为半成品,都需要电视编导利用一定的电视表现手法对电视节目进行处理和包装,进而产生一定效果通过银屏展现在社会大众眼中。在这样的过程需要电视编导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在能够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进行比对,鉴赏,并判断哪一个或者哪几个节目比较社会电视所要表现的内容及作品。此外,电视编导还应当对一些艺术门类电视节目的创造旋律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具备一定的加工和改进的能力。这就要求电视编导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养成多看、多听、多了解习惯,广泛接触多种艺术形式,进而提升自己是鉴赏能力。其次,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并不单靠前期的策划、中间的加工和改进以及后期的编辑与修剪,更依靠的是编导的有效组织与协调。一个合格的编导应当能够对电视节目的创造,在其前期进行通盘考虑,在其中期进行协调协作,并能够努力使各个部门能够以编导的艺术构思及形式规范为前提或准则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最后,在实际的拍摄录制过程中。需要编导协调演员及摄制组创作恩怨,协调一致实施录制计划,充分发挥全体创作人员的智慧与能力,进而实践预期构想,并依据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已达到预期要求和预想目标。

三、具备把握时代脉搏能力

电视节目是电视编导通过一定的设计、加工、创造出来,并以电视屏幕为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精神产品。每一个电视节目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主题与特色。电视节目主题与题材的选择,不仅要切实反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要符合大众的精神需求。电视编导在制作节目之必须统筹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此外,在编导字幕时,应当力求精练、感人、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娱乐或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电视编导应当在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身把握时事动态及时代脉搏的能力,实现自身作品中党的正确方针和百姓精神需求的统筹兼顾,并以灵活且新颖的艺术形式,又或百姓所易于接受的艺术风格及样式来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升电视编导基本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四、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

电视编导应在具备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自身业务实施能力。具体包括三大方面的实施能力:其一,电视编导应能够撰写一些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其二,具有导播的能力,即能够准确的进行镜头切换,使画面完整流程,节奏感强,并能完整的表达电视节目的主题与创作意图;其三,熟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够独立组织并完成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

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操守

首先,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电视编导行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电视编导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压力。当电视编导进入工作状态后,其很容易会遇到来自,投资商、合作伙伴、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此外,电视编导还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电视编导应当注意并加强自身所缺失的某些职业心理素质。其次,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操守。其主要体现在音乐、美术、舞蹈三个角度。从音乐的角度讲,一名合格的电视编导应当能够准确掌握音乐旋律,理解音乐所传达的兴趣,并善于运用音乐节奏及创作特性对相应的节目进行调整,以创造一定的表象来表现作品的内含。从美术的角度讲,电视节目内容需要编导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有时要求一些新奇、完美的造型,构图和色彩。这要求电视编导具备一定美术基础,通过与摄像、舞美、灯光等部门人员协调合作,以娴熟的造型技巧,创造完美电视画面形象。从舞蹈角度讲,要求电视编导熟悉艺术表现手段,舞蹈的分类和创作规律,能够理解舞蹈语言所表现的内在深层精神世界,进而将这种意境完整传递给观众。

编导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创作艺术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数字化、网络应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促使传媒行业由多元化趋势向媒体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主流传媒电视节目创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并对广播电视行业编导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需要掌握更多的创作艺术技巧。基于此,介绍了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重要价值,总结了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艺术技巧提高策略,为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重要价值

电视编导不属于传统媒体职业类型,其是在电视节目发展中从专题节目新闻类型不断分离的,经历了长时间独立发展,逐渐演变成特有的编导职业类型。电视编导是在现代电视节目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电视节目工作内容、分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编导职业内容逐渐分理出明显的类型、界限,电视编导职业是由此产生的。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的主要负责人,在电视节目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电视编导的工作量比较大,从节目选材、大纲策划、制作全过程编导都应该积极联系台内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协调完成,针对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收尾阶段的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还需要做好节目宣传、播放等各项工作。从大的方面进行分析,电视编导创作主要分成两部分内容,分别是作品原创、作品影视化。因此,电视编导必须积极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全过程中,这也是电视节目中的关键内容。

2.电视编导在创作当中的现状

2.1电视媒体的劣势。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占用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传统媒体在其中便不占绝对优势,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媒体较大的挑战,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应,做出改变。传统的电视媒体在进行快速反应的时候,要发现新媒体的优势,目前来说,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体形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并各具特色,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尤其是在图像和声音方面,比传统的电视媒体具有更强,更形象的交互性,电视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局限性,而新媒体的使用则十分方便,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接触到,在无形之中电视媒体的劣势越来越大。在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媒体在不断的寻找出路,积极的与新媒体实现融合,从最开始的电视直播,到现在新媒体全网传播,并开通了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极大的丰富了传播的渠道,有效的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让传播的效果更加明显。2.2缺少创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项目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越来越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在闲暇之余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也成为人们相互传递信息,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佳途径,但是娱乐项目也就那么多,自己的国家没有太多的创新,一般都是向别的国家引进过来,没有很好的做到宣传自己本国文化,缺少创新性!节目编导也要注意要积极进行创新,宣传本国文化!2.3价值导向与品牌价值。电视直播起到的不仅仅是节目的作用,因为其较强的覆盖性,加强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把控,可以有效的向观众传达出一个节目的品牌与内涵,具有品牌的价值作用。这就要求一个电视节目内容在选定的时候,整个电视台和编导都应该去认真的考虑,这样的节目内容在播出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响,这不仅影响了电视节目本身的收视率,更是对这个电视节目品牌的打造,是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目光,也是在观众群体中培养品牌效应的关键。在现在的电视节目观众群体中,主要是以青少年为主,青少年是整个社会的主体,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兴盛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而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可以较大的覆盖这类观众群体,不仅仅是播出一个电视节目而已,更极大的承载着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如何更好的向青少年展示出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国家,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节目编导也应该时刻的关注中国目前的发展,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贡献自己的力量。

3.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艺术技巧提高策略

3.1创新节目选择技巧。在电视节目面前,人民群众是主要受众对象,观众反馈、评价是分析节目质量的关键指标。电视编导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制作出更多大家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观众在选择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极易受各项因素的影响,大家的喜好是其中的关键选择指标,如部分观众喜欢乒乓球、部分群众喜欢篮球等,但大多数观众普遍是为了通过电视节目愉悦身心,这样会对电视节目产生一定的心理需求,以此释放情感、宣泄精神上的紧张感。因此,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电视编导必须合理掌握观众的审美标准。3.2丰富文化底蕴,拓展传媒视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形势下,文化形式、传播方式在不断更新、发展,电视编导需要与时俱进,明确社会发展方向,利用与时俱进、创新意识看待社会的发展,充分了解社会的变化改革。因此,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新媒体时展特征,不断拓展信息接收、知识积累路径,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现代化信息技术。另外,电视编导需要积极学习思想政治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提高政治敏感度,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受众群体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视编导通过了解时展需求,以此充分了解受众的心态,创作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大众审美需求、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电视作品,制作更多有价值的电视节目,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3.3创新外场互动控制技巧。在新媒体时代,现代媒体节目类型与传统节目相比,过于关注节目的潜在互动性,这样能够拉近观众、传播者的距离,提高交互的整体效果,引导观众积极参与电视节目中,及时转变传统电视节目中观众的被动地位,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为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这样观众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体验感,实现吸引观众宣传节目的预期目标。因此,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电视编导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建设多元化的观众互动参与窗口,可以通过微博投票、超话、限时热线、网络直播的方式,确保电视节目和观众的有效互动、交流。3.4明确节目的主题。在电视节目中,节目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电视节目主题可以让观众记忆犹新,加深印象,使观众更加喜欢电视节目,通过明确的电视节目主题可以有效的提高该节目的收视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得观众群体在看完之后也有较多的收获,对该节目也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印象,这样一来,对后续的电视节目录制具有较好的引导性,可以充分的发挥后续节目的创新性。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歌声嘹亮”,该节目的编导在编制的过程中,就十分的明确了该节目的主题,也是对经典曲目进行演绎,一下就获得了观众群体的共鸣,形成情感上的交流。3.5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质。在目前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应该具有基本的素质就是要将电视节目的设计与编导更加的细致化和精细化,将原创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可以通过深入不同的电视栏目进行深度的创作,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内容把控,进行合理化的传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还要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检验,从而使电视节目在播出的时候不与当下的事实和局势产生矛盾。第一,电视节目编导在选择电视节目素材的时候,要认真负责的进行选择,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编导能够及时的透过社会现象看到本质,有一双发现新鲜事物的眼睛,为后续的电视节目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后面的电视节目选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并且要根据当下的时事热点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进行充分的把握,电视编导一定要具有专业的眼光和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思维,在生活中也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第二,电视节目编导也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在新媒体发达的现在,电视节目编导应该具有良好的知识面,对于涉及到创作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编导应该具有同步该领域所有角色的本领,各类的电视剧编导也应该认真的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其次,也应该始终秉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方面能够保证编导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更能够促使实践水平的有效提高;其次,充分的融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促使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更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最后,不仅需要切实的发挥出电视编导艺术想象水平,而且也应该适当的结合受众心理学,在作品以最短时间加以传播的基础上,自然也能够获取到群众的喜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为了确保电视节目内容满足多元化技术需求,电视编导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应对电视节目提出的挑战,针对现有的节目形式进行创新。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电视编导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创作艺术技巧,制作更多趣味性的电视节目,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晓凤,包润宁,包亚升.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探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486(05):50-51.

[2]张晨东.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005(009):154-155.

编导范文篇10

关键词: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在舞蹈创作里,如何在编导过程中利用艺术表现手法来提高表演的感染力?鉴于舞蹈编导过程中包含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融入文学艺术时,往往需要兼顾剧本、演员及音乐的协调性,这便对文学艺术在其中的表现手法、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舞蹈编导的意义在于结合各类相关因素,将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灵活的穿插与应用,从而实现舞蹈艺术价值的最大化提升。为了提高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在舞蹈编导当中的应用价值,笔者特意针对两者的结合途径作出了分析研究。

1语言艺术

在舞蹈艺术中,身体语言与文学台词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也是语言艺术的综合呈现,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众的感官体验。所谓身体语言,主要依靠舞蹈演员的动作、神态进行呈现,多与文学台词的情感基调、表达风格相结合,以此来体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完成艺术的传达过程。[1,2]舞蹈《山楂树之恋》作为将文学语言和身体语言相结合的典型代表,通过演员富有张力的身体语言表达,融入背景音乐,将文学语言、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紧密结合,使单纯的舞蹈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突出了舞蹈的灵魂,从而使舞蹈更具魅力。除了文字语言外,肢体语言也可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舞蹈动作中的“意”与“象”,来传达各种不同含义的思想感情,从而深化舞蹈艺术的表达层次。其中,“意”主要表示舞者在肢体动作上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及思想感情,以内在表达为主;“象”主要表示舞者为传达感情而设计的肢体动作,以外在表达为主。一般来说,“象”的传达更取决于舞者的风格与技巧,“意”的传达则取决舞蹈中的语言文学艺术。以《山楂树之恋》为例,在这一舞蹈中,两位舞蹈演员一个梳着两个小辫,一个穿着海魂衫,以“山楂树”为核心展开了一段关于爱情故事的表演。小说的语言与舞剧的形式、配乐相得益彰,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述得极为感人,并且在平实的生活氛围中融入了浓烈的文学艺术气息,使舞蹈更具灵魂。

2抒情与叙事艺术

舞蹈编导具有十分清晰的专业职能,其要求编导者既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又能利用舞蹈艺术的视角对生活进行感受、情绪等方面的分析,并由此来指导舞蹈动作,使相关的心理状态与感情具有丰富的“动作感”。其次,舞蹈编导具有寄情于物的特征,该特征要求编导者能从事物的表面入手探求深层意义与情愫;通过想象感受意蕴,并化为动作,以模仿或者创造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的转化。可见,舞蹈编导归根究底是属于抒情的艺术。自古以来,人们就通过动作表达感情,通过演绎进行沟通与交流。据相关资料可知,《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古人甚至将舞蹈作为表达情绪、抒发感情的最高形式。从具体形式来看,人们利用舞蹈进行抒情,具体又包括比拟、象征等手法,通过这种寄情于物的途径使得观看者感同身受,从而完成艺术的共享与交流。另外,舞蹈又是叙事的艺术,每一段舞蹈所表达的感情都并非空穴来风,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来源于生活和故事。因此,对于舞蹈编导而言,如何通过编导这项行为进行叙事的表达,使得观众能看懂、理解,进而感同身受,是编导本身的价值所在。总的来说,抒情与叙事的结合成全了一段舞蹈故事,也只有二者兼顾,方能成就艺术。

3虚拟与象征艺术

从舞蹈艺术的另一方面看,其又具有虚拟性与象征性的特点,并且这两个特点又是舞蹈的主要表演方式和舞蹈编导的工作关键之一。何为虚拟?虚拟并非虚幻,而是来源于生活。之所以称之为虚拟,首先在于其并非生活中直接发生的事,而是人们为了表达自身对某件事、某种事物、某个意象的感情而对生活的回顾与重复,这样的回顾与重复甚至不与原来的象征本体相同,而是在结合情绪、幻想以及创造后得出的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虚拟。来源于生活的虚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使得大众接受并且感同身受。正如舞蹈《绳波》,整个舞蹈仅有一家三口、一根绳子,三人跳绳,随着绳子的波动以及三人的跳动,我们既看到了欢快、愉悦的天伦之乐,又看到了绳子不同节奏波动时父母与孩子的矛盾、孩子的挣扎,更看到孩子离父母远去却仍然在绳子的那头有所牵绊的心酸。这就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舞蹈,它反映了家庭的关系,既包括快乐和爱,又有矛盾与心酸,这与多数人的经历相似,让人仿佛在舞台上看到了自己,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舞蹈至此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在虚拟的同时,舞蹈的象征意义是贯穿始终的。我们知道,舞蹈是有目的的舞蹈,不管它要表达情感、宣传思想、叙述故事,或者仅仅是散发美感,都是有目的的。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舞蹈编导必须将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赋予象征意义,使得观众在舞蹈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找得到与艺术相连的“绳子”,从而更好地体验、感受舞蹈。总的来说,为了达成虚拟与象征的共通,舞蹈编导必须明确目的,深知观众,更执着于舞蹈艺术本身。

4寓意与哲理艺术

对于舞蹈编导工作而言,除了通过舞蹈造型、动作表现人物特点外,如何使观众更好地融入思想感情、领悟故事寓意,也是需要考虑的一大关键因素。因此,在舞蹈编导中适当应用寓意与哲理艺术,便可成为舞蹈艺术表达中的点睛之笔。一方面,编导可在服装、动作、造型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舞蹈的背景故事、人生哲理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以适当的背景音乐进行烘托,从而加强艺术的渲染效果。另一方面,要实现内涵、意境的完整传达,还需要演员在进行动作传达时更注重连贯性,以肢体的动作美来支撑寓意的艺术感,从而达到“托物言志”的表演效果。最后,寓意与哲理艺术的根基在于情感的传达,这便要求编者在进行舞蹈编导时不可一味地注重技巧的设计,而应对故事背后的情感与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促使观众在共情基础上对舞蹈产生共鸣。总而言之,在应用寓意与哲理艺术的表现手法时,应当充分以观众的观感为主,只有将观众充分代入舞蹈氛围中,才不至于形成演员“自说自话”的僵局。

5结语

舞蹈作为一种重要艺术瑰宝,对于人们生活情趣、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辅助价值,这也要求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更注重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因此,在今后的舞蹈编导过程中,编导者应当充分结合舞蹈中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选择适当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实现舞蹈艺术性、感染力的根本提升。

作者:樊珺 单位: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艳琳.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2015(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