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通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8:41:16

安全工作通知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1

近年来,探险旅游在我国国内旅游中逐步兴起,在一些地区发展较快,但与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明显滞后。*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新疆、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先后发生4起探险旅游者被困事件,虽经当地政府的全力营救,但仍有3人死亡。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探险旅游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保障能力差以及管理缺失等问题,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为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探险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探险旅游安全工作责任

针对探险旅游形式多样、组织程度低、事故风险高的特点,要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情况,明确安全工作责任,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对有组织开放的探险旅游市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探险旅游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监查;对经营探险旅游的旅行社和景区,要落实企业和单位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各项安全措施,完善组织接待条件和应急预案,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对已经形成规模的探险旅游项目,要依靠当地政府,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共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二、加强对公众的探险旅游安全教育

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发生的探险旅游事故及其原因向社会公布,警示从事探险旅游的单位和人员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要大力宣传安全第一的观念,介绍探险旅游常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认清冒险旅游的危害,培养理性出游的习惯,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旅游的舆论氛围。要广泛宣传商业保险的作用,提高对保险的认知度,引导探险旅游者购买保险。

三、开展对探险旅游的调查研究

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如沙漠探险、洞穴探险、丛林穿越、登山越野、乘坐热气球、潜水等),专业化强,工作难度大,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当前,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对探险旅游的调查研究。一是针对近年来本地组织和接待探险旅游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全面分析,查找安全工作漏洞。二是对已开展的探险旅游项目,要逐一进行摸查,对其组织实施、安全设施和风险防范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主动会同当地民政、体育和工商等部门,对组织各类探险旅游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备案,切实掌握情况。四是针对本地区探险旅游资源的特点、现有的保障条件和救援力量等情况,制定和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四、引导探险旅游的规范化管理

为了把探险旅游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今年下半年,国家旅游局将在各地总结探险旅游发展经验基础上,会同业内外有关专家,动员社会力量,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探险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方式。为此,国家旅游局将组织对我国重点地区的主要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在“十一”之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工作进程安排如下:7月份汇总各地上报的有关探险旅游的材料;8月份将汇总的探险旅游资源和探险旅游组织者材料在政府及相关网站公布,征求广大探险游客的评价;9月份邀请专家对主要探险资源和探险旅游组织经营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十一”黄金周前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并推荐第一批探险旅游安全示范项目和组织经营机构。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2

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水平,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和食品质量总体上安全放心,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一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还存在产品档次和标准水平低、可靠性不高等问题,特别是有的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少数企业缺乏诚信,违法违规现象严重,有的甚至逃避检验监管,致使不合格商品流入国外市场,授人以柄。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产品质量出问题,不仅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企业信誉,而且影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全面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二)坚持从源头抓质量。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等手段,严格市场准入。特别是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要依法依规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要建立严密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对农产品,要着重加强产地环境和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及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对工业品,要着重加强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和产品出厂等环节的控制。要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一经发现,坚决退市和召回。

(三)严把货架关和餐桌关。全面实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严格查验和标识标签管理。对所有食品经营户实行实名登记制,特别要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进一步强化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卫生索证管理和卫生监督结果公示制度。以食品、农资、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

(四)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要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尽快实现质检、海关之间的通关单联网核查,依法严厉打击逃漏检行为,严防有问题的商品进出境,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和疫病进入我国。要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严格实施疫情疫病、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

(五)开展集中整治。重点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单位、食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重点产品。要把小作坊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改造。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物质和回收食品作原料、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同时,鼓励大企业帮助小企业、小作坊提高生产水平;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放心乡镇、食品放心社区建设。

(六)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所有企业都要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凡生产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要运用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知名品牌,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

三、强化基础,加快标准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

(七)加快标准体系建设。要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健全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和标准制订修订快速应急机制,完善国家标准,涉及健康和安全的主要指标要符合国际标准。要抓好食品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尽快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订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八)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各监管部门要重心下移,抓基层,强基础,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加强一线监管工作。各级财政要增加投入,加强以各监管部门一线为重点的装备建设,配备一批先进设备,解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等突出问题。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检测资源,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

四、加强对外工作,妥善应对贸易保护和歧视

(九)加大对外交涉力度。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和歧视之实的行为。有关部门、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及时澄清事实,正面回应,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对口部门的对话与磋商,积极开展同国外相关产业协会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尊重国际规则,消除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分歧。加强与出口目的地国政府,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信息通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和企业等多种渠道,广泛沟通,扩大交流,增进理解,争取支持。

五、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一)完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切实防范和妥善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切实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研判、妥善处置。重点加强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食源性疾病防治等工作,尤其要防控学校、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群体食物中毒事件。

六、全面加强舆论信息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十二)加强舆论宣传,树立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尽快起草和《中国食品安全白皮书》,实事求是地全面介绍中国政府和广大企业为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组织各类媒体到名优企业和检验机构采访,更多地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主流面,形成积极的舆论声势。

(十三)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制度。有关监管部门要主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查处问题、改进工作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抓紧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和会商制度,定期联合信息。一旦发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反应,核准事实,统一口径,迅速稳妥信息。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逐一查实,及时澄清,不回避问题。

(十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予以曝光,推动改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对各级各类媒体的管理,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个别恶意炒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和个人,要依法处理。

七、以产品质量诚信体系为重点,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

(十五)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增强法律法规之间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堵塞漏洞,严密监管;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紧密衔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加违法成本,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快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修订食品卫生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

(十六)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检查,纠正和查处重审批、轻监管和少数执法部门及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实行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的,要予以纠正;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依法打击纵容包庇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十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质量竞争力指数,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积极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培训,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质量和信誉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把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作为衡量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诚信档案。对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对管理薄弱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对制假售假的企业,要依法处理,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要大力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和防假辨假能力;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八、加强领导,明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3

为认真做好国庆节、肉孜节及下一阶段消防安全工作,为各族市民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做好国庆节、肉孜节及下一阶段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做好国庆节、肉孜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

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国庆期间我市将举办系列庆典活动,加之“十一”黄金周期间社会人流、物流量增大,节庆和集会活动增多,旅游区人员聚集。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前阶段奥运安保工作成效,全力确保当前我市安全形势的稳定。

二、立即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从即日起至10月底,公安、消防、工商、旅游、文化等部门要迅速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针对宴会厅、歌舞娱乐场所、大型购物场所的消防安全开展周密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落实“三查”:一是查是否具备消防合法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合法手续的单位要依法从快实施查处,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到该罚的罚,该关的关,该取缔的取缔。二是查生命通道是否畅通。对营业期间锁闭安全出口、堵塞消防通道等行为,要现场督促其立即整改,并依法实施处罚;对阻挠执法、态度消极、整改不彻底的单位负责人要依法拘留,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生命通道的畅通。三是查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对公共娱乐场所吊顶、墙面、疏散通道等重点部位的装修装饰材料实施全面彻底的清查,对使用苯板等易燃有毒材料装修的,要责令单位短期内进行拆除。对车站、商场、市场、影剧院、宾馆、饭店、网吧、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消防场所要严格安全检查和整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要坚决停产停业整改。同时,公安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公共娱乐场所、旅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和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力度,切实做到检查全面不留死角、隐患督促整改及时到位、处罚措施坚决有效,杜绝火灾的发生。

三、全面加强国庆期间的火灾防控工作

各区(县)要结合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国庆期间火灾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对节庆活动场所的检查力度。对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各类大型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当地政府和主管公安机关要严格把关,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消防部门要在主办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提前介入、主动跟进,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问题及时督促主办单位落实整改。二是加强遗留隐患的整改力度。对奥运期间因存在火灾隐患而实施“三停”的单位,要逐一督促落实整改火灾隐患,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要继续落实奥运期间消防执法措施,严格按照“三条铁规”和“三个决不”的要求,对查处的火灾隐患要从严、从重、从快处理,继续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特别要针对遗留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加大督办检查力度,要求隐患单位切实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确保在10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毕销案。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4

为切实加强全市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工作,消除中小学生、幼儿乘坐车辆及管理上的安全隐患,保障学生上下学的乘车安全,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市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立即开展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的检查

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在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指导下,立即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工作再次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学校自备和租用的接送学生的车辆。车辆必须检验合格,行驶证、运营证齐全,取得运营资质,驾驶员符合资质要求,不得聘用不合格人员驾驶接送学生车辆。集体接送学生的车辆统一由中小学幼儿园租用,并按规定统一标识。严禁租用外地机动车、个人机动车和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报废车接送学生。按照“地方负责,属地管理”和“疏堵结合,防治并重”的原则,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切实负起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的责任,严格检查并认真落实相关管理措施。

二、进一步加强师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要集中深入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教育形式,丰富载体,增强实效。结合《*市中小学生安全常识》的发放,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班会校会、宣传画、挂图、讲座等形式,宣传国家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通过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坚决不坐无证无牌、超员、超速和车辆和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汽车等不安全的交通工具,引导家长不租用不合要求的车辆接送孩子。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具体明确的学生乘车须知,并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要通过致家长信的形式,将有关要求通知家长并请家长签字确认。学校全体干部教师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尤其是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工作的文件,熟悉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学生的交通安全。

三、建立完善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的各项制度,建档立册,严格落实管理要求。

要明确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责任,对于自备和租用车辆建立教师跟车管理制度,负责学生特别是低幼儿童的管理,做到学生上下车及时清点人数,确保学生上下车和行车过程的安全,对学生乘坐车辆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备查。

要将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领导带班、值班要把车辆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必查内容,学生上学或放学时,要有校级领导带班,专门人员值班,现场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上下车,制止超员和学生乘坐黑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黑车或违反规定行为,立即向交警及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要合理安排接送学生时间。学校要制定相关制度,采取错时放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安排不同年级的放学时间,并安排好在校学生的活动,解决接送学生上下学人员集中、车辆拥堵的矛盾。

四、明确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责任

进一步明确学校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责任,切实对加强自备、租用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学校、幼儿园要有专人负责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学校自备、租用的接送低幼儿童的车辆每车次要有两名教师负责包车,实行双责制,明确各自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发生问题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发生责任事故,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刑事责任。

五、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5

为贯彻副总理9月26日在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上关于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现就加强“*”假日旅游安全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把安全保障工作放在第一位

今年以来,旅游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旅游交通等安全事故依然频发。截至9月26日,国家旅游局共接到各地报告的旅游安全事故33起,共造成80人死亡,391人受伤,4人失踪,其中旅游交通事故27起,共造成74人死亡,321人受伤。即将来临的“*”黄金周是假日制度调整和奥运后的首个国庆长假,预计旅游市场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局部热点地区接待压力加大,旅游安全保障任务加重。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汲取近期国内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旅游安全事故的教训,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假日旅游安全工作,确保广大游客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的“*”黄金周。

二、落实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假日旅游安全平稳,对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要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负责制,确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是落实旅游部门的安全综合协调责任。要加强对旅游接待单位、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做好本地区旅游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协调处置工作。二是落实旅游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工作的安全监管。三是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旅游企业要切实承担起保障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以及突发事件报告、救助、善后处理以及安全信息披露等职责。

三、突出重点,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要强化对旅行社的安全监管。督促旅行社对所组织的线路产品和选用的服务提供商进行安全把关,杜绝租用手续不全、安全要求不达标的车辆,确保游客的交通、餐饮安全。二是要强化旅游节庆活动和大型展会的安全管理。要严格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和“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做好主、承办的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的安全管理,严防拥挤踩踏、火灾等群死群伤事件。三是要加强对旅游接待单位安全达标情况的复核检查。旅游部门评定挂牌的A级景区、工农业示范点、星级宾馆,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即摘牌整顿,并进行信息披露。四是要加强对安全薄弱环节和部位的隐患排查。要联合公安、交通、质检、安监等部门,重点加强大型游览游乐设施、游客运载工具和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检查,杜绝违规违章操作,杜绝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运营。督促山岳景区、涉水景区做好安全防护和客流引导,严防坠落和溺水事故。加强易发交通事故路段和热点景区周边道路的安全警示,严防重特大旅游交通安全事故。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6

*年暑期旅游高峰即将来临。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逐渐进入休假期,出游人数即将大幅增长。按照以往的规律,旅游安全事故也进入高发时段。5月以来,全国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主要涉及水上旅游、道路交通等方面,旅游安全工作不容忽视。为将暑期旅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部署暑期旅游安全工作

暑期是道路交通事故、涉水旅游事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暑期旅游安全保障,认真按照《关于开展*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75号)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本地区安全生产月相关活动。要结合以往暑期旅游应急工作经验和本地区特点,做好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趋势预测、防范预警、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经验总结。要按照道路交通事故、涉水旅游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要求,加强预案演练和人员培训,保证应急处理程序可行、渠道通畅、运转正常。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面向公众、旅游接待单位的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和引导。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紧密配合、上下联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旅游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暑期旅游环境。

二、做好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工作

各级旅游部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在认真排查本地区暑期旅游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工作。

(一)涉水旅游

涉水事故是暑期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伤的最主要因素。各地要高度重视水上旅游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涉水旅游项目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开展漂流、游艇、潜水、水上滑翔等高风险项目的景区要做好对游客的安全提示和教育;要加强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配备充足的抢险、救生设备;要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景区的应急救援水平和协调保障能力,保证景区安全运营;要针对今年气候变化异常,部分地区灾害性气候多发的特点,密切关注气象、海洋预报以及滑坡、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并针对汛期的到来,实时做好预警预报和防汛度汛工作。

(二)旅游交通

入夏以后,旅游交通事故将进入高发期。各地旅游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组织和管理的要求,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的组织和引导。一是要与公安、交通、保险等部门紧密联合,切实加强对旅游交通运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规范旅游车租赁行业,严查旅游车辆公司违规运营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行为,并在车况维护、安全驾驶、应急处置、保险救援等方面加强联合监管和引导;二是要督促旅行社选择有资质、车况好、管理严、信誉佳、服务优的旅游汽车公司接待旅游团队。特别是团队人数较多、跨省际的旅游团队用车,一定要保证交通安全;三是要联合路政、消防、高速公路管理、医疗等部门,针对暑期交通运输的特点,加强旅游线路沿线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自驾游的交通、安全及服务导示系统建设,加强车辆遇险的抢险救援工作,强化重点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四是要加强宣传和信息,引导游客规避恶劣天气等不良影响,营造平安、和谐、畅通的旅游道路交通环境。

(三)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

暑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要汲取2006年暑期发生的37名团队客人食物中毒事件的教训,安排团队一定要到卫生、清洁、管理好的饭店餐馆用餐,食物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要教育提示游客避免到街边摊点用餐,特别要提醒到海边旅游游客,注意海鲜类食品的卫生安全。各地旅游部门要充分重视旅游餐饮,联合卫生、检疫等部门,加强对旅游团队和接待单位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增强游客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禽流感等疫病动态。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关注境外流行病情况,按需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卫生突发事件。

三、加强旅游安全监督和检查

1、各地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升游客旅游安全意识为目标,采取主动措施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将政府公共服务与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紧密结合。

2、要组织安监、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酌情开展暑期旅游安全的监督检查,注重日常监管,落实值班和事故上报制度。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7

今年以来,全国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事故呈下降趋势。但是,近期火灾和公众聚集场所人员伤亡事故、道路交通等事故接连发生。2月5日,北京密云县灯会发生踩踏事故,死亡37人。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死亡53人,伤68人;同日,浙江省海宁市一乡村土庙发生特大火灾,死亡40人。这些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安全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有关方面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并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关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为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以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障广丈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贯彻近期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安全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针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组织制定各项防范措施,努力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狠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2号)提出了做好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充分运用行政监督、市场调节、社会服务等手段,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按照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全面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

要切实加强道路和水上交通、地铁、商场、宾馆、医院、学校、旅游地、文体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安全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要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道路交通要按照“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和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要加大各类公共场所的防火专项检查力度,对堵塞疏散通道、违章用火用电等行为要立即纠正,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要采取断然措施,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或改变用途。要针对春季火灾特点,着力抓好森林草场以及清明节扫墓防火工作。

四、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

安全工作要立足防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今年下达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各地区、各部门要层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生产经营单位。同时,要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幅度减少事故数量特别是事故伤亡人数。对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近期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决定派出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作出严肃处理。

五、迅速组织开展全国安全大检查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针对当前安全工作的实际状况,认真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把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检查的重点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制度和责任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预案是否建立和完善。要结合今年初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本地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要查到企业、机关、学校等每一个基层单位,查到易发安全事故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找出漏洞和隐患,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并建立起对本地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完善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安全监管局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抽查。要通过安全大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8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季,正是山洪、暴雨、雷击、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各类气象和地质灾害多发期,各地学校亟待对此加强防范。各地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部署安排,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学生、幼儿安全,并为2009年“两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近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边远山区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学校消防、门卫、宿舍值班和夜间巡逻等管理制度是否落实。针对干旱地区的学校,要重点加强对校内用电、用火设施的排查和改造,彻底消除火灾隐患。针对雨水多发的农村山区,特别是进入汛期,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对学校周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要提前加固山体、修建挡土墙,对学校选址存在重大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隐患的,要调整上课时间,或转移到安全地方。地震灾区要加强对学校的食品、饮用水、环境以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管理,重点检查学校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二、高度重视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管理制度,坚持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学校要做好春游、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外出活动的各项安排和应急预案,活动中必须有学校领导带队和足够的教师负责管理,要积极争取交通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做到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要注意交通安全,凡承载学生出游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必须经交通部门检查、许可,严禁农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搭载学生,严禁车辆船只超速、超载行驶。

三、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今年3月30日是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和事故发生特点确定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尤其要主动与地质、气象和消防部门加强沟通,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和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给广大师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我部将制作的《春季开学后中小学安全教育专题片》放到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上,供各地下载并组织学生进行收看和学习。

四、切实加强“两会”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制订专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紧急、重要事项或重大突发事件,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两会”期间的安全和稳定。要严格执行“两会”期间值班和信息通报制度。

各地接到本通知后,要迅速把通知内容传达到本行政区域内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9

为认真做好汛期水上安全工作,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水上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办发〔2007〕190号)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汛期水上安全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落实安全责任,务必严防死守

各有关乡镇、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针对当前本地区汛期水上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亲自研究部署,立即制订安全度汛工作方案,对行政区域内的码头、渡口、桥区和客渡船、旅游船等重点船舶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清理。

对汛期水上易发生失控事故的重点船舶、重点隐患部位,必须建立“一对一”监控工作组,实行24小时监控,并与业主签订安全度汛责任书,严明各方责任,督促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切实做到严防死守,责任到人。有关乡镇、有关部门要将责任落实情况建档、公示,接受监督。各有关乡镇要将船舶“一对一”监控情况于7月31日前报送县交通局。

二、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由交通部门牵头,安监、旅游部门、有关乡镇配合,对旅游船进行一次专项整治,重点清理租赁经营的旅游船。对于实行光船租赁的旅游船,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原则,要责令停止营运,甚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三、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险情

有关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根据今年汛期特点,完善水上应急救援预案。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水上应急搜救机构,落实应急装备和物资。有关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应急处置能及时实施。

安全工作通知范文篇10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5]10号)精神,切实加强“五一”期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全市人民饮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

“五一”期间是人流、物流较为集中的时期,也是食品消费

的旺季。有效预防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平安徐州”、“和谐徐州”的关键。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节日期间全市人民的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大宣传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节日期间,各地要利用人群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要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适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震慑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分子。

三、强化检查

针对“五一”期间食品消费的特点,对儿童食品和饮料、旅游景点周边食品经营企业和网点、餐饮食堂、商场超市等重点品种和环节,以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食品,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并严厉处罚。强化食品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严格审查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对食品安全监管较为薄弱的城郊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地区,要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除“黑窝点”,确保食品安全。

四、密切配合

各级药监、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抽调精干力量,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加强对节目市场的检查和监控。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系统和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向社会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五、加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