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会实践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7:35:59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1

论文关键词:金陵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南京晓庄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说服人,必须有其民族、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金陵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包含着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科学艺术和风情特产等六个方面的丰富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南京晓庄学院作为南京地方高校,围绕金陵文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要求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内容精神,南京晓庄学院从2007年开始围绕金陵文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了让博大精深的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让学生了解南京,喜欢南京,热爱南京

结合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南京悠久的历史、便捷的交通、博大的文化、热情的人民、优美的风景、先进的科技等介绍给大学新生。目的是使大学新生能尽快适应南京的大学生活,尽快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真正开始独立生活、学习。积极倡导大学生走入南京街头,走向社会,体验金陵文化,从而了解南京,热爱南京,并进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观看《南京、南京》,明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南京的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浓缩。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选取南京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典型事例,特别是组织大学生观看《南京、南京》等一系列相关影视资料,以史为鉴,从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人生价值等方面与大学生探讨在新的条件下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使学生明白当代青年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3.参观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会感恩

针对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时机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山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与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关爱,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代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使学生从心底里升华起自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家庭、对师友的感激之情。

4.了解杰出的南京名人,培养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养成健康的人格

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南京古城,无数的名人志士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称王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权,三任南京地方官的“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代伟人孙中山都曾在南京指点江山,留下了许多为后人所称颂的故事。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南京在文学、书画、教育等方面也涌现了无数的名人大师:文学巨星曹雪芹、吴敬梓,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现代“草圣”林散之,书画家傅抱石,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斯霞……他们为这块土地增添了无限光彩。在科学技术方面,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航海家郑和、建筑学家杨廷宝、天文学家张钰哲都曾在南京挥写自己的人生,为祖国和世界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的“好支书”李云龙、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周光裕,他们成为人民和社会赞颂的榜样,是我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1]通过了解上述这些杰出的南京名人,使学生明白这些名人志士都具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健康人格,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健康人格。

5.知晓南京是全国文明城市,学做守法青年,为创建和谐校园作贡献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南京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借助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法律志愿者服务团”这个平台,组织大学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宣讲文明礼貌、法律知识以及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其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使其懂得自觉遵守法律,能主动地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

6.参观美丽的南京风景名胜区,帮助大学生树立爱护地球、建绿色家园的意识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紫金山、栖霞山、玄武湖、莫愁湖、夫子庙等南京的风景名胜区,使之在欣赏南京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爱护地球、建绿色家园的意识,达到理解和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努力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7.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南京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在于南京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从“四个持续大幅提升”来总结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大幅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持续大幅提升;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持续大幅提升。三十年来,南京还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等称号。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南京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在于南京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显然,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不断创新的品质。

二、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作为南京地方高校,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尝试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相比,实践教学还不成熟、不完善,特别是在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院领导认识还不到位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南京晓庄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思想政治课三分之二的课时上理论课、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社会实践,但是在实践课的组织、实施的过程以及实施效果方面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时打7折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无疑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究其原因,这种偏差来源于学院部分相关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表现为在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没能很好地遵循实践教学的规律,没能很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结果使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性。无论是从实践教学的组织还是从实践教学过程以及实践教学的结果来看,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应该说远远大于理论教学,表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花费远远大于理论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实践课教学。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项经费是每个学生15元,南京晓庄学院则是按平均每个学生3元的标准将经费下拨到二级单位,由于这个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践教学,所以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就明显地显现出来。尽管围绕金陵文化开展的社会实践限定在南京市,但指导老师、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所需的交通费、问卷调查费等相关费用依赖于每个学生3元钱是远远不够的。这样,老师就不去实践基地实地进行指导、监督,学生也就不去实地调查,而是利用网络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拼凑和组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效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  3.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从事社会实践课教学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即使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待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还是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即以“任课教师出题并作适当指导—大学生组队参加实践活动—大学生撰写实践论文—任课教师批阅论文”的模式进行,结果任课教师不能够跟踪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对一头一尾进行有限监控,对实践教学过程放任自流,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前期、中期、后期有机结合的原则,明确规范每一个环节的考核评分标准,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实践中,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根据金陵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之后撰写一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对其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分。但这种评价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简单机械地根据学生的参观心得、实践总结或是实践报告给分。由于这种评价缺乏综合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过于单一,缺乏科学性。

5.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时间安排不过来

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三个以上的班级合班上课,约100多名学生,学生们通常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淀进行社会实践的选题,有的选择参观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的选择了解南京的名人资源,有的选择研究南京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还有的选择调查研究南京的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学生多,选题广,导致指导老师分身无术,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时间安排不过来,无法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监管。

三、解决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南京、了解江苏、了解中国社会,进而正确认识社会实际,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金陵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南京的社会实践为前提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这么大,那么全校上下特别是学校的相关领导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实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的。当然这种重视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中,至少在当下实践课课时计算不应该打折。

2.确保专项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精神,如实地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经费足额按时拨付到二级单位,以方便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经费专款专用,防止二级单位挂羊头卖狗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擅自挪做他用。

3.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管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定性为课,按课时计算工作量,那么就应该按课时来对指导老师的实践指导进行监管。对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从金陵文化中进行选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实地考察调研、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全程监管。特别是对指导教师利用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的次数、去实践基地指导的次数要做到有据可查,以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管。

4.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评价金陵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借鉴一些好的方法和机制。比如,可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学分,记入学生学分档案。这种评估机制具体为:一是成立二级评估委员会或小组,实行定性定量考评,坚持学生自测与集体(小组)评估相结合;二是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以及实践单位评价;三是学院(系)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反馈及处理机制;四是学校要出台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例与管理办法,各学院(系)、班级制定实施细则。在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时,也可采用“显性与隐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显性指标”就是考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加了哪些具体环节的活动,承担了哪些具体任务,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等;而“隐性指标”则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形成调查报告的质量、水平以及工作态度、思想收获等。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航运物流 人才培养

1 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简介

长江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长江承担的货运量日渐增加,长江已经成为我国运输最繁忙,承载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其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因此加快长江航运体系的构建,对于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江中下游的众多城市都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长江航运物流业,长江航运的格局将逐渐转变。为进一步加快南京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南京航运物流的枢纽地位,南京市政府提出要重点打造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成后的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将通过全球招商,吸引跨国航运企业以及国内航运企业入驻,同时为航运企业提供总部办公场所、航运中介组织、航运交易、航运物流、航运贸易、航运旅游、航运金融、航运法律支援等服务。将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化、多功能、综合型的江海转运枢纽港。并以滨江商务区为发展基地,通过培育和完善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打造成长江流域重要的航运总部经济中心、航运综合服务中心、航运物流交易中心和航运人才交流中心。建成后的航运物流中心是一个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因此对各类人才尤其是航运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加。

2 建立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优势分析

2.1 航运物流中心的历史积淀优势

南京位于长江流域,自古就是长江流域的航运中心,被誉为“江津要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是官商水运和修造船舶的要地,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始发地。南京有着悠久的航运历史文化沉淀,自古就被称为“百年商埠”。自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港口经济发展迅速,相继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油港、最大的内河外贸港口、内河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港口。

2.2 航运物流中心的产业配套优势

即将建成的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周边聚集着内河航运、远洋航运、港口服务、船舶制造、航海设备研发、海员劳务合作、国际船舶管理、远洋船务工程、船舶物料供应等一大批航运产业链的企业。此外还有南京油运股份、长江油运公司、南京远洋股份、南京港口集团、江海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金陵船厂等一大批具备相当产业规模的国内知名航运产业链企业。为配合各企业在航运物流中心的发展、为各企业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在中心周边还聚集着一批航运管理服务部门,例如长江南京航道局、南京海事局、南京地方海事局、南京市航运管理处、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等管理服务机构。这些部门的云集为日后建成的航运物流产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会大大缩减物流流程环节,提高物流产业的作业效率。

2.3 航运物流中心的产业融合优势

依托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建立,南京将快推进城市风貌和标识系统研究,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航运标志性空间。在航运物流中心园区内,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发展高水平的游轮码头,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重点发展长江内河游轮和国际游轮业务,并开辟长江和近洋航线,吸引国内外游轮以此作为母港停靠,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集旅游、文化、宾馆、饭店、娱乐、商业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届时,将能积极的促进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造就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大批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 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况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适合其国情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体系[1]。由于欧美国家具有完善的物流市场和法制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备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2]。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迅猛,中国同国外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物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所发挥的功能日趋明显。中国物流业面临着国内同行竞争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因此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物流人才[3]。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办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

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物流从业人员中70%~80%是具体操作岗位,这一特点决定了物流从业人员中需要大批的操作型人才[4]。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教学,因此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将校企合作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在学校完成,一部分的专业课程是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来完成。但是高职院校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属于被动方,普遍等待企业上门合作,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数量偏少,导致学校实践课课时较少,且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不能让学生对实践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知识水平较高,具备较高的学历与基础知识水平。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的从业经历,缺少实践教学的切身体会。所以在学生的实践环节指导力度不够,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不能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

4 转换高职培养思路,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随着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的建成,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明显。由于长江航运中心是囊括了物流产业、旅游产业、航运产业等多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园区,因此人才需求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单一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势必要求职业培养要跟随社会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4.1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抓住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发展的契机,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内的企业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输出人才。特别是针对航运物流和国际物流紧缺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

具备航运、国际货运人资格的高素质毕业生。近年来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航运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5]。国际货运人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的发件人或者收件人委托,办理国际货运物流以及相关业务的人员。该行业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精通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世界地理、航运知识、国际认证业务、运价服务。目前市场对国际货运人的需求量非常大。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着重增加航运、国际贸易相关课程,并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融为一体。学生在毕业后不但可以取得毕业证书,还将取得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助理物流师、单证员等。

具备出色外语交际能力的毕业生。航运物流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工作,外语口语沟通能力成为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口语能力欠佳,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航运专业术语、国际物流专业术语、国际贸易专业术语的外语口语能力。

4.2 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在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高职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背景推动下,更要求教师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针对航运物流的特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企业的顶岗实践深化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从企业聘请相关的专家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构建一支年龄呈梯形分布、专业、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4.3 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以及将来的发展空间,也关系着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学校要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来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依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课程,采取“双证”制度,学生毕业后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在物流专业核心专业课之外融入国际贸易、国际认证(法规)、外语口语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缩短学校所学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5 结束语

物流业的发展与创新给传统物流业带来的巨大的改变,航运物流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亟需补充大量的人才。高职教育中需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形成系统化的办学、育人、就业和发展机制,为国家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剑,王景峰,邹敏.物流管理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马春光.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49-353.

[3].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3):132-133.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3

“第六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广州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成都市成华区、石家庄市桥东区、浙江省永康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国门商务区、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参与论坛协办。论坛以“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推出了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0~2011)》,了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0)”,引起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50多个城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知名总部企业代表300余人参与论坛。与会嘉宾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访谈等形式,深入研讨了总部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热点问题,形成了许多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成果。

厉无畏围绕总部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总部经济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和控制力;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区域合作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他强调,要积极通过总部经济模式,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抢占行业制高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谭维克院长在论坛开幕词中指出,对于现阶段的我国许多城市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快城市功能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城市全面转型。北京经历了从工业经济为主导向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转型过程,有效解决了实现首都城市功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和统一,特别是总部经济理论的提出,深化和明晰了首都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方向,推动了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正在转型阶段的许多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赵弘研究员作了题为“总部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演讲,并了“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成都、武汉、青岛位列前十名。赵弘研究员在演讲中分析到,中国城市陆续进入转型期,总部经济符合城市转型的要求,发展总部经济能够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职能,使中心城市跳出本城市实现转型,并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全国总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部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已经分别在北京、青岛、南京、武汉举办了五届。本届论坛集中研讨了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交流了中心城市、城区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总部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增进城市之间、城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具有积极作用。

论坛上举办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实践研究基地”授牌仪式。自2005年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在全国一些中心城市选择了若干总部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区或单位作为研究基地,推进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更紧密、更深入的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本次论坛上,成都市成华区、石家庄市桥东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国门商务区、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成为新一批“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4

很难想象,这些垃圾车因长期污水外泄而进行的小小改装,居然源于南京市力学小学四(7)班几位四年级小朋友的研究。几年前,这个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公民教育实践的课题研究,孩子们敏锐地捕捉到垃圾车漏水这一现象,他们调查研究、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奔走请教,终于设计出了垃圾车改装的草图,此举得到了鼓楼区环卫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在孩子们的建议和设计的基础上对全区的垃圾车进行改装,一个小小的改动,竟解决了长期以来无法根治的大问题。小学生关注生活大课堂,小课题解决民生大问题。

这就是南京市力学小学蓬蓬勃勃地开展了五年的公民教育实践的一个案例聚焦,一个精彩缩影。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园地中一朵奇葩,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京市力学小学作为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首批项目实验学校,由最初的5个实验班,到现今发展、壮大到全校近2000名学生、近50位指导教师参与的全员性实践活动,经历了行动实践研究――理论思考探索――彰显学校特色――研发校本课程这四个阶段。孩子们关注、研究的视角深入到大千世界、缤纷生活和多元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与技能,进而促使其成为具有道德素养与现代社会应有公共技能的合格公民。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儿童的特点。不仅实践的方式方法,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的辅导与评价,而且实践的目标定位,实践的教育理念,都体现出“儿童性”。因而,我们冠之以“小公民教育”。

我们把小公民教育的重点放在以“我们感”为情感基石的儿童心灵建构上。“我们感”,是一种亲社会的情感,它把社会中的他人,社会中的群体,以致整个社会都视作与自我融为一体,与自我休戚相关。小学阶段,正是“我们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从“我”走向“我们”,从小范围的“我们”走向大社会的“我们”,从“我们”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参与,“我们”的建构。小公民教育一步一步引领着孩子走向心灵的更高境界。这从垃圾车的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到:垃圾车漏水污染了环境,孩子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的”环境;改变这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改变环境,既需要改装垃圾车,又需要环卫所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全区政策的支持,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在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心灵视野,不断地体验着、丰富着“我们的”社会情感。

小公民教育的“我们感”的情感基石,由四个关键要素构成。

一是“归属”。孩子把小小的自我归属于一个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之中,获得群体的认同、社会的认同,心理上的安全、情感上的安全。

二是“责任”。既然是“我们的”,就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不仅是获得,更要去建设。

三是“参与”。责任心要见之于行动,最好的行动便是参与活动,参与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参与建设。

四是“规划”。参与活动,参与建设,要了解活动的、建设的规则,要遵循规则,不仅要自己去遵循规则,而且要说服大家一起遵循规则。

南京市力学小学一方面把“我们感”的四大要素,作为小公民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另一方面把“我们感”的四大要素,作为小公民教育的着力点,着力让学生体验归属感,着力让学生强化责任心,着力让学生焕发参与的热情,着力让学生用“规则”引领行动,使小公民教育既丰富多彩,又扎扎实实。

1.关注:将目光从“我的”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现在的孩子十分关注自我,脱口而出的经常是“我想……”“我要……”“我能……”。他们的目光常常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舍不得离开。过度地关注自我往往会限制心灵的发展,甚至会使心灵发生病变。小公民教育将孩子的目光引领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城市、民生、地球……

随着视野的开阔,孩子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关于早点摊占道经营问题的研究、关于小区健身器材破损的调查与研究、关于安全食品问题的调查报告……

2.探究:将寻找问题的思路延伸为解决问题的思考

六年级一班的关于南京公交站牌的项目研究已历经三年时间,从三年级时的课题选定,到五年级面向全市召开听证会,再到六年级的后续追踪研究。一路走来,孩子们越发变得聪慧和成熟。

课题源于高弘毅同学和妈妈因为某处公交站牌指示不清而乘错车的经历,经过班级投票,这个课题确立为班级研究的两个课题之一,由高弘毅同学担任小组长主持研究。

孩子们走上街头,对过往的市民进行调查,在调查的222人中,有100人有过乘错车的经历,其中认为站牌指示不明的有19人,看不懂站牌指示的有3人,不知道目的地该在哪站下车的有33人。

孩子们穿越大街小巷,实地考察,驻足在一个又一个公交站牌下,阅读、记录、拍照、访问,回到学校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和分析,最终归纳、发现了四大问题:一为“同名不同站”;二为“同站不同名”;三为“有站无牌”;四为“环形线路没有标注”。

孩子们查阅了国家和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城市公交站牌的管理并不清晰规范,他们提出,对现行的公交站牌进行修订,规范公交站牌的管理秩序很有必要。

孩子们通过讨论、商量,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案,1.在站牌上绘制公交线路图;2.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标志性建筑;3.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重要道路;4.在站点设置电子查询系统;5.在重要站点招募志愿者设义务导乘员;6.调整、设置客运线路、站点,相关职能部门须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沿线居民的意见。

孩子们走进社区征求居民的意见,向学校乘车的师生进行宣传,还写信给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公交系统的行风管理员薛正毅,由他送达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将小学生的研究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处室学习研究。孩子们的研究引起了南京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以及南京交通广播电台都予以了充分的报道。

这之后,经过后续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新街口,四个街口的各路公交线路的站牌均以新街口东站、南站、北站、西站命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及游客的出行、出游。目前,南京郊区有站无牌的现象已经彻底消失,“同站不同名”的问题也已得到治理。

五年级暑假,孩子们利用和父母旅游的机会作了更为广泛而丰富的调查研究。在苏州和安徽,孩子们分别关注到了极具地方特色和风情的站牌,从苏州的园林式站牌、安徽的牌坊式站牌中孩子们得到启示,我们南京是否也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具有地方标志的站牌,有的同学在建议中写到:“夫子庙地区可以将站牌设计成马头墙式,这样与古秦淮风格更加统一完美。”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把孩子们探究的目光引向关系民生利益的公共政策问题上,使他们变得敏感、活跃。他们主动探究寻找问题的方法,探究调查了解的方式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良策,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长。

3.对话:将一切质疑与分歧化解为圆满的结局

对话伙伴: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以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集合。因此,“我们感”的培养也就是公民意识的培植过程。

孩子与孩子可以平等的对话,公平地进行选题的竞标;老师和孩子可以平等的对话;民主投票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案,共同以公民的身份去改变社会。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师生之分,只有参与伙伴。活动是群体参与的项目,必然会出现问题的分歧,对话伙伴可以促进共识的达成,沟通矛盾的解决,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个体融入群体,从校园投身社会。

对话政要:在传统的教育中,政府官员在孩子眼里所说的话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民应该听从、服从这些权威。但小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与政府官员都是社会的一员,只要是正确的、公平的,就应该展开平等的对话。

如在校门口汽车限速问题的听证会上,交通管理部门的官员认为学生提出的方案会加强北京西路的交通压力,而这是省委省政府门前的重要通道,拥堵可能会延误政府官员的工作。针对这一答复,赵方圆同学提出是孩子的生命重要,还是让政府官员等几分钟重要的质疑,令现场听众拍案叫绝。

这样对话政要,对话权威,源自小公民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灵的力量。

对话政策:政策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具有法制性、权威性,但政策不是完美的,小公民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修改政策不再只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凡是与政策相关的问题,在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总会在老师的建议与辅导下,去查阅有关的政策法规,了解其中的条文,了解产生的背景,了解其功能与意义,再结合现在的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提出修改与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

在对话伙伴、对话政要、对话政策的过程中,孩子们熟悉着各种社会角色,熟悉着各种社会的机构,熟悉着各种社会的规则,把学校、城市、国家、社会纳入达到“我们感”的心灵世界之中。

4.分享:将幸福感传播到更遥远的地方

在活动中,学生、老师、家长及社会的相关人员一起分享着参与活动的热情,分享着你我她的智慧,分享着群体的力量;在活动告一段落或者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友分享着活动的成果,分享着学校、城市的不断完善,而这种完善正是因为“我们”的合力共为。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5

这两个小分队的主题不同,开展的地点也不同,然而同样表达了我们新一代南师学子的激情,向社会展示了我们南师学子特有的风采。从农村到城市,虽然大家展开实践的侧重不同,但是同样展现了我们祖国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总结起来,暑期实践教给我最宝贵的一课就是团队精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或是心头肉,不免有点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小队中的其他队员的矛盾与合作,我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学习到了团队协作的技巧,些些有点懂得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对自身的定位有了更精准的概念,这对我将来的发展必将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更坚定我在活动预期中的信念。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就不能闭门读书, 而必须敞开大门, 走向社会, 与工农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目前, 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注重实现自我的同时, 往往忽视和拒绝贡献社会, 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横着一条不浅的鸿沟。只有到实践中去, 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 才能为社会做贡献。通过实践活动,尤其是与万家帮安养庇护院的小朋友们的接触,我深感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前进的动力。

第三,随着革命战争年代的远去,我们渐渐淡忘了革命先烈付出的巨大牺牲,特别是年轻一代。红军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团结精神,遵守纪律、爱护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教育我们青年一代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以红军精神投入学习和工作,共创美好生活和未来。通过对老红军的采访,我习得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红军精神,领略了金陵丰厚的历史底蕴,加深了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情感。

第四,在另一方面,“情系乡村文化”小分队的调查研究,让我领略到了祖国广大的农村的文化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实践小组的成果相结合,我的爱国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然而转念一想,我们的实践成果仅仅限于我们小队几个人自己的家乡,在这些地方之外肯定还有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我的欣喜与自豪似乎有点为时过早。这个想法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我告诫自己必须要成长,必须要谦虚,必须要谨慎。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率先;创新;创业;南京;

早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同志殷切期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一五”时期江苏主动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采取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积极建设创新型省份等举措,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结合起来,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使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1]。 今后五年,是江苏实现“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南京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总体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这对驻宁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高职教育源起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服务性,主要为本区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而区域经济又是高职教育的“催化剂”,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为高职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南京市“十二五” 时期的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和攻坚呼唤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驻宁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式也应率先实现由“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成为南京市总体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推进器”。 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瞄准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大方向 实现教育创新

(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共性关键技术,增设新专业

国家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把南京定位成国际城市,与上海协同运转、互补区域优势,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未来5年,南京在吸引和消化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技术的创新活动和科教信息资源等方面必将会有跨越发展。驻宁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这些新情况,拓宽视野,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开发增设涉及新兴产业的新专业和新课程,培养高素质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南京市“十二五” 期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石化、钢铁、电力、汽车、电子、建材产业集群生态链,对于这六大产业集群来说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是共性的关键技术,高职院校就应针对这些类似的共性关键技术,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人、财、力优势,面向上海和国际采集、吸收、消化相关新技术,开设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专业或课程,把新型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新能源的应用技术引进专业,引入课堂,把原料、能源、水等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减量排放等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引入实训基地,使专业或课程设置做到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先于区域经济社会现状,使学生成为新技术拥有者、宣传者,以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

(二)校企共建“现代化教学工厂”,培养有潜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技推广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区域经济的服务性,即立足区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上做到把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把取证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这些举措着实是提高了人才技能培养,缩小了学校与岗位的距离,但由于课程模式与职业教育目标还不够相适应[3],所以培养的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还存在差距。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换代更新,区域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淘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增长作用会越发凸显,高职院校要在重视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校、企、研相结合,“立足本土、依托行业、面向实践、追求实效”进行教育研究,把合作目的锁定在培养人才的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催生具有普适意义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工艺,培养出实用对路有潜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地处南京化工园区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园区60% 为外资企业、产业升级转型快的特点,整合校内外资源,十二五期间将以现有产学研基地为基础,重点与南化集团化机厂合作共建机械实训中心,与化学工业园合作共建“机械密封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等[4],在企业厂区内合作共建“现代化教学工厂”, 把学生实训课开在教学工厂去,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工艺方法和技术,让教师和学生结合课程实训现场、对着设备说问题、话效果、谈想法、提建议。这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教学实训环境,把抽象变成形象、把复杂变成简单、把外行变成内行、把新手变成高手,这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铺就了一条便捷高效之路。教学实训过程总结出来的对先进行装备使用和再改进的建议,又将催生技术革新和装备配制更完善,增强了学校服务产业升级转型的能力。

(三)依托行业推广研发成果 增强推进力

“现代化教学工厂”必定促成企业进校,高职院校的科研仪器、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服务,把企业科研项目引进来,成立“企业项目”工作室,以企业项目研究为载体,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研发,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培训企业人员,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项目研究研发成果又可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教学、训练学生、反哺教学。要实现更有效、更广泛的校企研内外优势相互转化和良性互动,就得依托行业,让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的项目研究成果与价值观走出教室、实验室,拓宽合作的广度,加深合作的深度,让研究成果和技术革新在行业内开花、在企业中结果,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和研究资金,促进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水准提升,推动师资培训、课程改革、软件配置和教材建设,使单一的项目研究合作逐步过渡为学校教学与企业研发、学生训练与产业升级双向服务。在此基础上与行业协会建立稳定合作机制,参与到行业技术新规范、新条例的制定工作中去,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新规范等,还要去影响政策的制定,在国家即将出台的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关法规基础上,力促行业协会起草制定行业内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成为行业中推进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教育创新有影响力的引领者。#p#分页标题#e#

二、着眼于区域经济未来,强化创业型职业教育

今后5年,南京市随着循环经济六大产业集群的逐渐构成,引领区域经济未来产业的“技术先导密集、知识密集集聚”的先导型产业将应运而生。先导性技术与产业相互作用促成大量关联密切的先导技术企业与相关机构在各级各类开发园区范围内集聚,形成产业体系健全且具灵活性、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组成先导产业群。先导产业主要通过先导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来引领区域未来产业,先导产业企业是以社会需要和行业辐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来实现知识传递与转化,带动技术、思想、创意扩散,实现产业更新,进而产生规模效益、规模经济。创业型职业教育是以产业集群“上、中、下,前与后”结构主体间的竞争、合作、学习、知识转移扩散为主题的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专业实践基地,搭建创业教育平台,进行知识、信息、人才、技术和工艺的交流,加强创业实践,营造创业氛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规划自己的未来,提高创业能力[5]。所以,创业型职业教育核心是培养创业精神,鼓励创业活动,实现创意产业化,完成产业的创新、集群的发展、地区经济的跨越,成就有创业潜质的人才。

三、面向企业或社会开展产业技能教育培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更和谐

江苏为了实现‘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目标,提出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6],进一步丰富了“两个率先”的内涵,提升了“两个率先”的标准,“两个率先”不再只是强调发展进程率先,还要实现发展水平领先。

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导致的职业消亡与兴起,造成企业富余人员逐年增多;技术更新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大量缺乏技能的农民工难以适应企业需要,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和“民工荒”。职业教育是把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把个人成才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最紧密的教育,是促进生产的教育,是保障民生的教育,是增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教育[7]。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产业技能教育培训,利用在人才、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优势,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专题培训,对企业分流的富余人员和转移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职业教育培训,努力使学校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推广中心,使学校变成名副其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职工的培训学校。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作用。

四、面向中西部地区,结合产业转移,培养对路、适用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家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使南京成为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长三角门户城市,在努力加快本区域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还要引导和服务周边区域产业承载和价值创造,让中西部地区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职能。产业转移不只东部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还有东部先进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和创业理念的移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驻宁高职院校不仅仅是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还要面向中西部地区,结合产业技术转移,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对路、适用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加速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把中西部地区极其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中西部地区经济正处于“由农到工”向“由内到外”发展的转型阶段,所以,驻宁高职院校要在总结办学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中西部地区需求的人才特点,结合自身特色,以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带动其他、全面发展的教改思路整合和设置专业,做到一门进、多门出,改变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知识面窄、适应面窄,人才后劲不足的缺陷,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弹性强、后劲足、上手快、适应面宽的专业人才。例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化工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的特点,把污染的预防与控制、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资源、生态保护等作为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与化工园区合作共建区环境监测站,推进化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在实践训练中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掌握工作过程规律、增强职业意识,推进中西部地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结束语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所谓“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只是仅要求人才有较高操作技能,而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技术运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素质”是指除了有创新和创业能力之外,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由于奶粉中三聚氰胺、猪肉中瘦肉精、馒头中有害添加剂等问题,当前企业诚信普遍受到质疑,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反面教材,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激发学生正义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把学到的真才实学用在技术创新和回报社会的正道上来,率先实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孟景舟,周志刚.职业教育概念研究的背景、现状与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 [4]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5]段素菊.职业院校要向创业型学校转型.职业技术教育[J],2011(09):23

2011(6):24-27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7

(一)结社自由权立法和实践体现出“”思想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由此宣布“军政”结束,并按照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国家应相应进入“训政时期”,然而,却篡改了孙中山的“五权学说”,将此学说发展成为“训政保姆理论”,即担任着教育人民,最终使人民具有行使民利的能力。在此学说理论的基础上,政府颁布了《训政纲领》,从而确立了“”和独裁统治的思想,而后的每部宪法基本上都是在遵循此原则的基础上订立的。并且在为了达到更好控制人民,控制社会的目的,在每条宪法权利后一般都附有“依法律”或“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之”,使作为根本法的宪法所规定的神圣的人民权利,必须在普通法律的范围生效。对于实行“”的南京国民政府,可见人民权利是没有太大的保障性。虽然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在人民权利后去掉此种“依法律”或“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之”的规定,给予人民权利以充分的宪法保障,但不久以后,又抛出《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戡乱动员令》和《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这三部法规,从而又将宪法刚刚赋予的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剥夺殆尽,重拾起来的独裁统治。当然作为人民权利之一的结社自由权也难逃这一历史的命运。

在社团立法的普通法中,也处处体现着“”的独裁思想,国民政府规定“各人民团体须接受党部之指导与协助及政府之监督,对于管理的层级,国民政府规定在中央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在省为省党部,在市为市党部,在县为县党部,县党部未成立或因故撤销者应直接受该省党部之指导与协助”, 从而加强对社团的控制。同时,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社团的控制,要求人民团体成立后必须成立党团组织,如浙江省国民政府要求各人民团体应在团体成立一个月内成立党团组织,各人民团体应积极吸收该团体内优秀分子加入党团;已有党团组织的人民团体,应分别召开党团干事会议,切实检讨工作计划及改进方法;各人民团体的党团应视工作需要定期开会,除讨论本身工作外,并得检讨时局问题及国内党派关系,以增进工作同志的政治认识,在开会时应请当地的党团部及政府派员出席指导。同时,政府还在人事制度、社团经费上制约着社团独立,达到控制社团的目的。1933年国民政府就制定了《人民团体指导员任用规则》,规定人民团体指导员任用以当地高级党部民众运动工作人员为原则,人民团体指导员之职责主要为指导人民团体,指导、监督人民团体干部之选任与人民团体成立前日常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人民团体指导员于所指导的团体完成经当地高级党部认为健全即可解除职务。人民团体书记由政府派遣是战时国民政府为加强对人民团体控制所采取的特别措施,为战后国民政府所延续。 

(二)结社自由权法律规定上的华丽性与实践中无保障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建国初期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到“五五宪草”,从“期成宪草”到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都以宪法条文的形式规定者结社自由权。与此同时,在宪法指导下,南京国民政府对人民团体做出来较详细的法律规定,贯彻于社团存在的全过程,从社团的分类到社团的申请,从社团的章程到社团的申请,从社团的活动到社团的解散清算,同时,南京国民政府还规定了社员权利、社团权利义务、社团经费等等,法律规定可谓贯穿于社团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其有关社团的法律规定较以前无论在内容、详细程度上都超越了前代。但在实践中,南京国民政府却表现出与法律截然相反的做法,宪法规定的人民的神圣权利,普通的法律便可以予以剥夺,社团活动上无不充斥着“”意志。在社团成立时,便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符的一律不予审批,对于进步的人民团体可谓是坚决予以打击、取缔。在社团机关中,要求必须成立在社团成立一个月内成立党部,加强对社团管理,同时,对社团领导人优秀的要求其加入,还对人民团体的负责人进行党思想培训,加强对社团之控制。在经费补助上加以控制,对符合统治的,予以经费补助,通过对社团经费来源控制已达到对社团进行控制的目的。与此同时,颁布一些特别法规,大肆残杀进步人士及共产党人,并对进步的团体实行无情的打压,使得结社自由权根据自身需要来决定的如何行使。

(三)结社自由权实践具有明显阶段差异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结社权规定方面在时间上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南京国民政府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阶段,从1927年到1937年十年时间,在一阶段,是南京国民政府社团立法的起始阶段,大量有关社团立法出台,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有关社团立法基本成型。1927年4月,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政权初创, 为了巩固统治, 实现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在军事上一方面继续进行北伐, 另一方面加紧“剿共”; 政治上, 一方面进行“运动”, 另一方面进行“宁汉合流”。为了开始所谓训政时期,便开始停止各处的民众运动,一切民众团体都需待派员整顿,重新登记备案,1928年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此后大量社团立法出台,如1929年6月《人民团体组织方案》、1930年2月的《社会团体组织程序》等,1932年以后,政府加大了对前期社团立法的修订工作,1932年8月11日颁布的《修正民众团体组织方案》是国民政府前期社团立法成果的集中体现。1933年到1936年底, 社团立法趋于缓慢, 数量也变的较少, 整个社团法制体系趋于稳定。据统计, 这一时期, 国民政府制定或修正的社团法规只有《指导海外侨民组织团体办法》、《各省市体育会组织条例》等12项, 在数量上远比前一阶段少, 社团法制体系趋于稳定。 并根据此些法律、法规,加强了对人民团体的控制,初步建立““的体制。

第二阶段,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众矛盾日益加剧,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首要任务。在这一阶段,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全国各界掀起了支持抗日战争的高潮,各种形式的抗日组织、救亡会、战地总动员会等纷纷成立,也对各种形式抗日救亡组织的结社自由采取了较宽松的态度,并为国民政府所许可,抗日救亡组织因此成为合法组织。这一时期,抗日救亡组织处于大发展阶段,这也是本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与此同时,迫于形势,修改了以前社团立法,以适应战争形势,如:1941年8月,政府公布了《非常时期工会管制暂行办法》、1943年公布的《工会法实施细则》等等。在这一阶段,为抗日战争所需,为了赢得抗战胜利,对结社自由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态度,并适时修改了一些社团法规。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8

大家下午好!今年,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展开,“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深入推进,我校也将在2009年12月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深入分析2009年时代背景基础上,我校开展了主题为“青春奉献奥运,共建和谐家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我就将今年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大家作以汇报。

一、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校就围绕社会实践主题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讨论工作。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组团筹备后,我们按照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机制,分校院两级对所有申报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答辩。最终,共确立社会实践项目145个,其中校级重点项目15个,校级项目12个,院级项目118个,直接参与组团实践的师生1365人,加上参加暑期返乡调研的同学,参与今年社会实践的总人数已经突破8000人。

实践队员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分别奔赴京郊、河北、河南、内蒙、黑龙江、辽宁、甘肃、青海、陕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全国20多个省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服务活动,受到当地群众和实践单位的一致好评。

实践归来,我校各实践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实践成果,共提交社会实践论文(调查报告)1000多篇。我校赴平谷社会实践团第三次来到挂甲峪村,经过一周的生态资源普查,完成了《平谷挂甲峪植物志》和挂甲峪生态多样性总体评价等实践成果;我校博士团在仔细考察实地情况后,为内蒙古自治区做了《鄂尔多斯市新区建设规划》和《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我校校环保志愿者联合首都数十所高校志愿者利用假期对环北京奥运水系进行了水样调查,完成了《北京奥运水环境及河流水质考察报告》;我校法学、心理专业学生深入贵州山区,为当地农民和少年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我校学生支教团再次来到“赤城农民工子弟学校”,和那里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可以说,我校大学生用行动为地方发展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今年,我校组建了“我为迎评促建做贡献”主题实践团,志愿服务2009北京奥运主题实践团,服务京郊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实践团,支援西部、振兴东北博士服务团,“保持党员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宣讲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色主题实践团,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践团。这些实践团队紧密结合实践单位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活跃实践形式、强化实践效果,充分展示了北林学子优秀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1、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我为迎评促建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

今年12月份教育部专家组将进驻我校,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迎评促建工作是我校的头等大事,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着重结合评建工作需要,组建成立了校院两级“我为迎评促建做贡献”实践服务团,这些实践团围绕学校教学评估中心工作,辅助评建部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依托各级学生组织组建北京林业大学学生校风督导团,加强校风学风监测,及时处理违规违纪行为,有效维护我校校风、学风建设成果。同时,实践服务团以大学生特有的青春朝气,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浓厚学术氛围,倡导良好校风、学风和学生干部作风,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北林、活力北林、文明北林、学习北林”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和学校长远发展贡献广大学子的青春智慧。

2、服务2009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开展“大学生青春奥运贡献行动”

我校每年都要在暑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我校重点依托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首都青少年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青春奥运志愿者文明礼仪学校绿色环保教育中心的组织优势,组建成立“大学生青春奥运贡献行动”实践团,组织志愿者全方位参与首都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奥运创建和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并以奥运建设为契机,健全我校志愿者招募、培训运作机制,推动《北京青春奥运志愿者绿色环保培训规划》有步骤、按阶段顺利实施,为首都2009年绿色奥运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3、服务京郊经济社会建设,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进京郊活动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9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者或是从宏观把握,对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起因、措施及成效进行全面考察;或是就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或是侧面切入,从保甲制度的历史复兴揭示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困境[1]。综以观之,学界对这一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基本上都聚焦于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对农村基层政治结构变迁的影响,由此剖析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成败得失。研究者普遍认同国民政府推行地方自治,既是为了奠定宪政基础,又是为了巩固基层政权,但是成效不佳,既没有实现基层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又没有完成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目标。至于“地方自治”运动受挫的原因,研究者从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参政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考量,认为主要是人才不足、资金匮乏、长期战争环境等制约因素致使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深陷困境而失败,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践路径在地方自治制度推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则缺乏充分的关注。事实上,地方自治制度的推行所选择和依赖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政策和措施的效果,并决定最终的结果。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政治功利的目标,采取“行政控制”的实践路径来推行地方自治,一方面违背了自治的制度精神,使其推行的“地方自治”具有浓厚的“官治”色彩,遭到社会舆论的质疑和指责;另一方面还加剧了农村政治生态的恶化,导致农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内卷化”,激起民众强烈的不满。最终,这场行政嵌入式的乡村治理变革,因为农村社会的逆反应而流于形式,成为一场虚应的故事。由此可见,路径选择既是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基本内容,又是直接影响地方自治演进轨迹的重要变量,应该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选择了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这段历史做个案研究,把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放在国家政权建设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以其实践路径作为突破点,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研究来解释其推行地方自治的行为动机以及如何导致最终失败的结果。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

    1928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开始启动地方自治进程,初步规定县以下地方为自治区域,设置区、村(里)、闾、邻四个层级的自治组织。1929 年 6 月,南京国民政府修订 《县组织法》,将村、里改称为乡镇,并颁布《乡镇自治实行法》、《区自治实行法》,同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6 年内完成地方自治的决议,由此,“乡村自治”制度在全国全面铺开。按照1929 年 6 月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 《县组织法》,各县按户口及地方情形分为若干区,每区由20- 50 个乡镇组成;凡百户以上的村庄地方为乡,百户以上的街市地方为镇;乡镇居民以二十五户为闾,五户为邻。每区置区公所,设区长一人,管理区自治事务;每乡(镇)设乡(镇)长一人,管理该乡(镇)自治事务;闾设闾长一人,邻设邻长一人,分掌闾邻自治事务[2](P90- 95)。同年 9 月,国民政府公布《乡镇自治施行法》,对乡镇自治区域的划定、自治机构的产生、自治人员的选举和罢免等作了具体规定,同时也明确了乡镇自治机关需要办理的自治事项,涉及内容包罗宏富,共计21 项事业,涉及户口调查及人事登记;土地调查;道路、桥梁、公园及一切公共土木工程的建设修理;教育及其他文化事项;保卫;国民体育;卫生疗养;水利;森林培植及保护;农工商业改良及保护事项;粮食储备及调节;垦牧渔猎保护及取缔;合作社组织及指导;风俗改良;育幼养老济贫救灾等设备事项;公营业事项;自治公约拟定;财政收支及公款公产管理;预算决算编造;县政府及区公所委办事项;等等[2](P102- 103)。从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视角来看,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继承者自命,用法律形式将乡村自治确定为国家政治制度,希望通过乡村自治制度的推行,寻求国家与社会的平衡点,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无可否认,“乡村自治”的制度设计表明国民政府确曾不乏宪政理想,有意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理论改革和重建基层体制,培育乡村社会的自治能力,促进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但另一方面,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南京国民政府又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力图使所有乡村社会与政府之间保持明确的隶属关系”,可见,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自治”仍带有强烈的国家政权建设的色彩。国家政权建设(State building)是由查尔斯?蒂利等西方学者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中提炼出来的重要分析框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国家政权建设”是指现代化过程中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制度与文化整合措施、活动及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合理化的、能对社会与全体民众进行有效动员与监控的政府或政权体系。正如于建嵘所指出:“国家政权建设,并非只涉及权力扩张,更为实质性的内容是,它必定还涉及权力本身性质的变化、国家公共(政府)组织角色的变化,与此相关的各种制度———法律、税收、授权和治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公共权威与公民关系的变化。”[3]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政权建设的内涵并不止于国家政权向基层社会渗透,强化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它还包含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公民权力和义务逐步扩大;政权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等要义。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家政权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遵从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相标榜,推行“乡村自治”制度。国民政府试图在基层政权中输入现代化的自治因素,使基层体制具备现代化的职能,表明其不乏对现代宪政的理想和追求;但同时,国民政府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力图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扩张,构建严密的乡村社会权力网络,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政治控制和经济资源提取。最终,现实需求压倒了政治理想,强化基层社会政治控制的价值取向使国民政府选择了行政控制的实践路径来推行乡村自治制度。由于“乡村自治”的实践层面与制度安排背道而驰,这场由行政力量推动甚至完全包办而被严重扭曲了的“自治”,在当时就遭到社会舆论的激烈批评和指责,也加深了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的隔膜和颉颃。乡村自治的基础归根到底还是在农村社会,南京国民政府与农村社会之间无法建立最佳合作关系,发生良性互动,决定了“乡村自治”制度的推行屡受挫折最终失败的必然结果。

    三、行政控制:“乡村自治”制度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困局

    国民政府实行“乡村自治”,选择了行政控制的实践路径,即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利用行政组织和技术来推行乡村自治制度。这主要是出于加强政治统治的考虑:一是将国家权力下沉到乡村社会,强化基层行政控制。清末以后,随着农村社会以地方士绅为主体的治理格局被打破,农村地方社会出现了权威真空,基层管理混乱无序,土豪劣绅称霸乡里。农村社会混乱无序的状况显然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因此,国民政府打着地方自治以“立机关”为先的旗号,力图通过健全基层行政组织,将国家政权的触角下沉到乡村社会,构建一张严密高效的农村社会控制网络,强化基层行政能力,使政府的命令可畅通贯彻到农村社会。二是为了与中共争夺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将革命重心逐渐由城市转移到农村。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共在农村开展的“工农武装割据”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根据地遍及鄂豫皖赣等广大农村,这种状况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把强化基层行政控制作为与中共争夺农村的重要手段。三是经费、人才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国民政府实行“乡村自治”,实质上是对农村社会进行大规模社会改造和社会重建,需要增设大量机构人员、扩张政府职能、兴办各项事业,因而对人才、经费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国民政府看来,农村经济残破,缺乏自治资金,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下,如果依靠民众的力量推行“乡村自治”很难有良好进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指导人民,训练人民,推行“乡村自治”的重大责任应该落在政府肩上,由政府以政治的力量推动进行。出于上述考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始终带有明显的行政控制的色彩,导致国民政府在提高基层行政效率的同时,其自治实践活动却严重背离原有的制度安排,也因此被舆论讥讽为“名为自治,实为官治”[4](P229)。1933 年 10 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在阐述地方自治的根本精神时就强调:“县行政与地方自治,不可勉强分立,整理县政,尤为实现县自治之先决问题。”[5](P798)次年,内政部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训政时期县市政府所有设施,应注重由上而下,实行训政,县市行政与自治,须打成一片,不可勉强分开。”[6](P324)行政控制的实践路径,无疑对基层行政效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相比之下,其对乡村自治制度推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更加深远。

    1.行政控制的路径取向导致自治机关普遍行政化,偏离了自治的制度精神

    区公所名义上是地方自治的主导机关,实际运行中却成为县政府下派的行政机关。比如,1930 年7 月,江苏省公布的《江苏省区公所办事通则》对区公所的行政运行作了如下具体规定:区长受县政府之监督指挥;区长任职期间的工作表现须由县长考评,成绩优异者得酌予连任;区公所助理员亦由县长委任,其雇员及区丁数额由县长确定;区公所经费及人员之生活费由县长就本县经济状况决定发放,预算决算都要经县政府核准;区公所决定事项最后要呈报县政府核准施行[7]。显然,《通则》把区公所置于县政府的下级行政单位的地位。结果,江苏各地县政府名正言顺地将各种行政事务委托区公所办理,包括各种调查统计、征工浚河筑路、查禁烟赌、地方保卫、举办合作、植树造林等等,而最繁重的工作还是征派税款“。当县府奉令派款时,便召集各区区长,按地域的大小,田亩的多寡,议定各区应派的数额”[8](P58)。区公所作为地方自治主导机关,最终完全异化为国家政权控制地方、征赋敛财的行政工具。同样,乡镇自治工作的运作情况也是差强人意。比如,江苏江宁县早在1927年至1928年间就已着手训练乡村自治人才,筹备实行乡村自治,但至1932年,江宁的乡镇自治工作仍毫无建树。对此,时人评论说,“乡镇自治体不仅没有独立的自治权,也没有民主选举制度,实际上是自治形式下的政府行政工具,这显然有违国民党所标榜的总理地方自治的遗教的根本精神。”[9](P148)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篇10

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3.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实践主题:

走进公司,参观厂房,了解节能产品 深入社区,贴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

三、实践形式:

1. 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询问。

2. 在小区草坪捡拾树叶垃圾。

3. 去公园社区进行实地访问

4. 上网查询资料,制定宣传策划

5.环保展板宣传:首先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在会场展示,人们自由观看义工在旁边讲解;

6. 环保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人们注意;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根据展板内容提出相关环保问题,答对给予环保文具、环保小布偶等奖品;

7.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8.邀请电视新闻媒体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小组成员与居民、学生交流环保宣传心得。

四、实践时间:7月11日到7月20日

五、实践地址:南京市中电光伏发电产业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校本部 鼓楼市民广场 绣球公园

六、实践人:河海大学赴南京中电光伏发电产业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小组

七、实践过程: 低碳环保一直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以及整个地球都需要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存亡。而我们发现,有不少组织起来的关于宣传低碳环保的活动都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实践,所以,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低碳研究社就选择了宣传低碳环保,带头低碳环保的目标并进行了落实,在 7月11号,社长和我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并分成两组,明确了各自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前期活动具体实施:

1.编写绿色社区低碳环保宣传活动策划及方案;

2.整理低碳环保资料,设计低碳环保展板;

3.制作低碳环保展板,横幅

4.编写低碳环保问卷调查;

5.设计低碳环保有奖问答试题;

6.策划低碳环保游戏。

7.赶赴南京联系中电公司,与其谈判,商量食宿等问题 a组五人先行赶往南京,与中电公司谈判,解决团队在南京食宿交通问题。

b组五人先留校制作展板,调查问卷,横幅及宣传单。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紧锣密鼓,一丝不紊地准备着活动。 随着与公司谈判的顺利完成及展板等宣传工具制作完工,所有团队成员都按计划抵达南京,正式开始低碳宣传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南京中电公司。在那里,公司专门派工作人员向我们悉数介绍公司节能产品-光伏太阳能电池及干式变压器,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南京中电公司成长的风雨历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公司宿舍休整一天并完善宣传计划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河海大学校本部。第一次来到校本部,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古老的树木,漫步曲径幽深的小路,耳边缠绕鸟语蝉鸣,尽情感受这座老校的沧桑。在这里,我们向河海学长学姐介绍低碳知识,宣传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随后,我们还来到东南大学,感受了另一所名校的文化积淀。在鼓楼市民广场,我们拉起了横幅,并进行了低碳环保问卷调查,许多市民争相踊跃地参与并在横幅上留下姓名,支持低碳活动。(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多数人知道乱扔废电池对环境有危害,但苦于找不到可回收电池的场所,只能扔进普通的垃圾箱中。希望政府加强垃圾分类措施。) 我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站,绣球公园。在这里我们请到了南京教科频道记者进行低碳宣传活动采访。我们捡拾树叶制作问题编号,提供低碳环保有奖问答试题,与社区居民进行低碳环保游戏。得到居民热烈欢迎和参与,并得到大爷大妈高度评价,活动圆满成功。

7月的南京,骄阳似火,热浪使人汗流浃背。团队成员早7点开始进行宣传,晚上9点回来还要进行总结与第二天策划,身心异常疲惫。身上的衣服一天里干了湿湿了干。几天内为了宣传,南京公交坐遍。有时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不过我们真的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无可挑剔,大家都为集体着想,劲往一处使的行为将成为我永远美好的回忆。

八、实践体会与结论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总是这样形容地球为我们的“母亲”,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母亲”的寿命,总是以为地球上所拥有的资源能源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过度的浪费,已经使这些’“无限”的资源能源在逐渐的变成“有限”的!请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也许现在我们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觉得与己无关,但是有没有想到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去哪里生活呢?难道要伴随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永远的消亡吗?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报告,更希望可以借此来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到底如何,借以警示愚昧的人类!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碳大量排放,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气污染问题,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环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这次活动还让我认识到: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互相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