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23:53:5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1

摘 要: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金融服务纠纷也日益增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我国要明确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理念和监管目标,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维护消费者权益,以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顺利实现金融转轨。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一、金融消费者

(一)定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构成消费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自然人;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劳务。

我们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的行为进行判断:第一,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符合“自然人”的标准。第二,从个人的银行存取款业务,信用卡业务、购买保险、基金、股票等行为,都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实现个人或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这些财富归根结底还是用于个人消费。因此,符合“为生活需要”这一标准。第三,金融业属于服务行业,个人办理金融业务符合“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的标准。综上所述,“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理应遵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规定。

(二)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理论基础

(1)消费者与经营者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消费者”的思想,指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的产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兴起,生产者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以一种有组织的形式出现,有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让消费者按照自己的品种、价格、质量来购买商品,形成了经营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均衡的市场才是有效的市场,只有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都得到实现才能保证市场的效率。然而,在现代经济金融环境下,垄断造成的卖方市场,使得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无实质的,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严重的损害了市场充分、有效的发展。

(2)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拥有信息的一方可能会滥用其优势地位侵害另一方的利益,而不拥有信息的一方可能因为处于信息的弱势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在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信息收集成本高;消费者理解能力差。

(3)弱者保护理论弱者保护理念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弱者享有特权,使之与前者交易中拥有同等的条件,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达到实质的公平。按照弱者保护理念,金融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显而易见:第一,结构弱。金融消费者是分散的,势单力薄。第二,实力弱。单个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是无法与金融机构相匹敌的,即使是金融消费者团结起来也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第三,手段弱。金融消费者缺乏保护自己的手段。

无论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基于何种理论,金融消费者遭受侵害的现象已成为共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刻不容缓。

2.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体的根本利益。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血液,普通群众越来越多的参与金融交易,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共享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2)保护金融消费者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加深,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极大的影响着金融产品的设计。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范围:金融消费者群体

(一)普通金融消费者

根据个人参与金融业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普通金融消费者简单的划分为:

(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或者说自然人投资者包含于“金融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应纳入到金融消费保护的范围之内。人投资者无论是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购买股票、期货等具有明显投资色彩的金融产品,其交易行为本身都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性质。

(三)不包括机构投资者

消费者保护理念本身是为了保护自然人,即便延伸到金融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金融消费者界定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自然人。其次,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甚至获得垄断利益,不处于绝对的劣势,机构投资者理应将其高额收益的一部分作为保护自身权益、防范侵害、弥补信息与专业劣势的成本。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金融消费者权益

(一)基础性权益

1.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指金融消费者有权获得所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相关知识;有权获得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有权明晰保护自身权益的知识与途径。无论是现实的金融消费者还是潜在的金融消费者,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提高金融行为能力的重要手段。

2.受尊重权。受尊重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依法享有姓名、名誉、肖像、人格尊严、风俗习惯等受尊重的权利。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金融消费者的形象、侮辱金融消费者的人格。

3.隐私权。隐私权指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等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金融机构不得过度收集、不当储存、私自披露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更不能以此谋取利益;其次,金融消费者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的权益,金融机构未经金融消费者允许,不得私自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其推销其它金融产品。

4.监督权。金融消费者依法享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类型、服务态度等涉及自身权益的相关情况进行监督;依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有权对不恰当的保护工作做出批评。

(二)发展性权益

1.安全权。安全权是金融消费者享有的首要发展性权利,它包括生命安全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其中财产安全包括金融消费者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时本身财产安全;实际财产利益安全;可预期财产利益安全等。

2.知情权。金融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是其能否顺利行使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前提条件。指金融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全部、真实、准确信息。金融机构有义务披露所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帮助金融消费者作出理性的选择。

3.自主选择权。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包括自主鉴别金融产品或服务;自主选择金融机构;自主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种类。金融机构不得实施强买强卖、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包括公平的交易条件,如准确的计量、合理的价格;对金融消费者一视同仁,不得歧视金融消费者或用不同的标准将金融消费者区别对待;金融机构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免除自己的责任,推脱自己的义务。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本论文是下面校级项目的阶段性论文

校级项目:《中小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项目编号:2015FSSK06

参考文献:

[1] 张为华.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2] 高佳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0年.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2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消费者;适用问题

一、引言

2008年滥觞于欧美之金融风暴席卷世界,由于受到金融体系和资金流动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单一金融机构之信用风险,迅速扩大至全市场之系统风险,尤其造成一般民众财产巨额损失,或有退休金血本无归者、或有相信金融机构贩卖保本理财产品,却血本无归者。此后,无论欧美金融先进国家或新兴国家,学界聚焦于“金融消费者”概念之讨论,希望能加强对于金融体系底层的投资人保护,由本次损失惨重的风暴中获得些许经验,综观金融消费者讨论之文献,学者对于赋予底层投资人(通常是零售投资人)更多倾向性保护有一致性的共识,即使是主张自由经济市场、降低政府干预及管制的学者,亦强调必须加强“信息披漏”的要求。

因此,在金融法规范不足之现实下,我们不得不寻求规范目的相似的法领域以求解决已经发生争议之个案,这是探讨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因。另盘点现行对于得以提供零售消费者倾向性保护之法律,即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为接近,故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对于金融消费者争议提供适当的保护,则相关立法论无继续讨论之必要;如不能,方继续讨论究竟应修订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纳入金融消费者保护之概念,或另行重新订定专法加以保护。

在讨论的顺序上,本文先界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所保障之主体、行为及目的范围,确定其保障之范围后,再将确定后之保障范围适用于金融消费领域,依照其既有之文义确定消费者保护法如适用于金融消费领域,其保护之主体、行为及范围为何。亦即,从法律文义解释出发,划定何种金融商品交易争议适用于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的范围为何?其后才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已能完全规范所欲规范的争议?如不能,应该做如何的调整?是调整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抑或有重新立法之必要?不同于目前国内文献在该问题的讨论上,大都先定义法无明文之“金融消费者”,然后削足适履地穿着不合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但容易混淆法规范的实然面和应然面,并且导致目前自陷于“金融消费者”莫衷一是的定义争议。

二、界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保障之主体、行为及目的范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虽然本条并未直接明定属于消费者之定义,但国内学界已形成共识,[1]根据该条提炼出三要素:一是主体为“自然人”;二是行为为“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三是目的“为生活需要而消费”。

关于消费者是否限定其主体为自然人,事实上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学界虽有认为无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都可以成为消费者,[2]但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目的在保护人们生活性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所以无论购买商品之缔约相对人为自然人或法人,最终使用消费之人必然为自然人,故个人认同通说关于主体限于自然人之见解。

关于消费者定义三要素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何谓“为生活需要之目的而消费”?所谓“为生活消费”是对立于“为生产或为经营消费”而言,在经济学上,消费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两大类,生产性消费的直接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生产,生活性消费的直接目的是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3]消费者之所以需要特别保护,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专业化,消费者对于商品之熟稔度远及不上生产者或经营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别于民法之一般规范,而采用倾斜式的规范保护消费者,其最终目的不在弥平因职业不同所造成的专业落差,而是在于确保商品及服务符合一般水平,进而保障消费者之身体及财产安全,减低消费者检查商品的成本,维持市场秩序。至于在非商品之服务领域,可以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划分,转化为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二类,由于服务提供者对于所提供之服务具备专业知能,故相当于生产或经营者,相对的,服务接受者即属于消费者。故“消费者”系相对于生产者或经营者而言。

需注意的是,或有见解将“为生活需要之目的而消费”误解为消费动机,然后在错误的理解下,将消费动机又区分为“为了生活之需要”与“为了营利之需要”两种,虽然消费者的消费动机通常属于“为了生活之需要”、生产或经营者的消费动机亦符合“为了营利之需要”,但这只是通常情形的附随结果,若直接以生活/营利之消费动机为标准,则在个案中容易产生区别困难或混淆的情形,下列多起实务见解即为事例。

实务上关于“为生活需要之目的而消费”之认定十分紊乱,个案中呈现标准不一之情形,判决中明确表示非为生活需要之目的而消费之案例,如:“购买板材为了加工销售”、“签订接受法律服务之合同”、“签订接受医疗服务之合同”等。[4-6]至于“专业打假人购买商品行为”较早的见解认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并不妨碍其作为一名公民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属于消费者,但晚近的实务见解则多认为专业打假人不属于为生活而消费之情形,因此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8]上述第一则意见认为“加工销售”不属于为生活消费,恰因为加工销售属于为了生产之目的而消费之情形,是典型的生产性消费,该实务意见正确的区分生活目的之消费与生产者或经营目的之消费。然而,在第二则及第三则案例关于接受法律服务与医疗服务为何不属于“为了生活目的而消费”,则因为欠缺说理无从得知,若简单的以服务提供者/服务接受者二分观察,上述两例皆属于服务接受者之地位,即使以生活/营利之消费动机加以观察,接受法律服务和医疗服务亦非基于营利目的,并且依照一般生活经验,为了解决争议至律师事务所请求法律服务和患病上医院接受医疗服务,其目的属于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盖无疑义。至于专业打假人是否属于消费者实务见解分歧,需要留意的是较早的实务意见认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无碍其为消费者之地位”,较正确的区别消费目的与消费动机之不同,亦即,打假之动机虽然在于获得数倍赔偿,有营利之性质,但其目的仍然为生活性消费而非生产性消费,故无碍其为消费者之事实。

三、从法的解释论出发,界定金融交易争议之适用范围

依照前面所述,现行学者通说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定义之三要素,依次为自然人、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为了生活而消费。将金融交易争议涵摄至该三要素时,在前两项自然人、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并无问题(许多发生交易争议的主体为“自然人”,金融商品虽为无形物但无碍其属于“商品”之性质,至于给予投资建议、经纪等属于“服务”怠无疑义),容易引发争论的在于购买金融商品接受金融服务是否属于“为了生活而消费”?目前提出“金融消费者”概念之学者,多数采取肯定见解,其理由略分为三:其一认为购买金融商品或接受服务是现代为了追求较高生活水平所需之家庭生活消费;其二认为投资人在经济上或金融市场中属于弱势地位应予以特殊保护;其三从因金融商品创新导致事实上银行、保险亦贩卖投资型商品的角度,说明目前混业经营模糊了原本银行的存款人或借款身份、保险的要保人或被保险人身份、证券的投资人身份之区分。[9-11]分析上述三种立论,第一种站在现代生活水平提升的角度,解释金融消费属于为了生活需要之消费型态,但却错误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为生活消费”当成消费动机加以解释,所以得出购买投资型金融商品属于追求较高生活水平所需之家庭消费之结论。第二种为了调整经济上弱势地位及第三种行业界线模糊属于立法论上的说明,即给予法规范上应然面的理由,并非现实上法规范能否适用的实然面说明。

个人认为,若紧扣消费者与生产者或经营者二分模式,购买投资型商品属于“为了生活而消费”殆无疑义。为了追求转售利益而购买投资型金融商品的投资人是属于消费者,相对于此的生产者,则是利用财务工程技术设计生产金融商品的金融机构,而经营者则是代销代售该金融商品的金融中介机构。诚如前述,学者陷于营利目的或者是生活目的的讨论是错误的混淆消费动机与消费目的之不同,若紧扣消费/生产或经营二分模式,则投资型商品之购买人相对于商品设计者而言,显然是属于消费者。由于投资型金融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使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商品的使用方式是消耗折旧,但投资型金融商品的使用方式则在于转售,因为该使用方式之不同,所以一般商品的消费模式含有最终使用的结果,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消费模式通常伴随转售及营利,但投资型金融商品则而一般投资人购买投资型商品是为了出售而赚取价差,并以追求营利为目的而非为了最终使用,由于一般商品和投资性金融商品使用方式的差异,以及对消费目的和消费动机的混淆,造成学界对于投资型金融商品是否能涵摄于消费者的定义中争论不休,若紧扣消费/生产或经营二分模式,则上述争议可迎刃而解,投资人购买投资型金融商品本质上属于为生活而消费之情形,符合消费者之定义,该特殊使用方式不影响其为消费者之本质。至于非投资型的金融服务,如:存贷款、信用卡申办、一般非投资型保险,或者纯粹接受投资建议或委托代为操作投资等,则属服务接受者,基于前述服务领域区分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二分的角度,接受此等金融服务之人亦属于消费者。是以,在不变更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之定义下,将购买金融商品和接受金融服务涵摄至前述大前提后,所能适用之主体为自然人,所能适用之金融商品类型,包含投资型金融商品及存贷款、信用卡申办、非投资型保险、接受投资建议及委托代为投资之金融服务。

在目前法规范欠缺的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毫无疑问成为金融消费纠纷发生时,唯一能提供民事请求权基础的现行法规。在不变更该法对于消费者定义之前提下,藉由解释论厘清金融商品或服务得否涵摄于该法之适用范围,远比变动既有解释重新定义金融消费者更为迫切。依照上述讨论,得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者,包含购买所有投资型与非投资型之金融商品、接受所有金融服务之自然人,排除法人之适用。

四、金融消费者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能产生的问题分析

1、金融消费是否属于“为生活需要而消费”易生争执

如上述,一般民法学者对于定义消费者的要件“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解释,系以目的解释方法导出生产(经营)/消费二分的方式,亦即非生产者或经 营者即属消费者。从民法学者的解释方式虽可以解释“金融消费者”符合消保法第二条,从而得出金融消费者可纳入消费者保护法的范围,但透过解释学将“投资行为”划定为“为生活需要而消费”,文义解释上恐逸脱出一般人对于“为生活需要”的概念。

此外,姑不论一般消费者争议的案例中,法院对于“为生活需要”的判断屡屡出现分歧,且执掌行政消费争议的北京市工商局亦曾表示,股民、基民的行为从严格意义上说,最终目的是一种投资经营行为,并非消费者,故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保护,此认定无异让本以难解的金融消费者定义,更是含混不清。[12]

2、保护主体仅及于自然人不及于非专业投资机构之一般法人,恐生保护不足之弊

由于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在生活性消费过程中的安全,并调整经济地位强弱悬殊之现状,所以通说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保护主体仅及自然人而不及于法人。惟目前金融交易已渐趋复杂,即使是法人并不意味一定具有能力搜集信息、了解信息,举例言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10年4月16日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控告高盛在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cdo)涉嫌诈欺一案,造成投资人高达1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损失最惨重的是荷兰银行与德国工业银行。台湾地区各大银行于2015-2016爆发贩卖目标可赎回远期契约(trf)案件,由于大多数买受该契约之人均为一般非金融机构之法人,而非自然人,其资力虽然较一般自然人高,惟其投资经验、金融知识未能与专业机构投资人相当,但由于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保护主体仅为自然人,故一般非专业法人即被排除于保护范围之外,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知,即使是具备专业能力之金融机构,仍有可能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遭受到权益损失,传统上发生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人,已经不限于自然人。如要调整该信息不对称之现象,促进金融市场之进步和稳定,无论是自然人或是法人均应赋予其要求接近信息之权利。

此外更需注意的是,投资人保护的终极目标仍在促进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如果无法完善金融机构的义务内涵,诸如根据相对人的专业程度建立不同的披露义务,则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相同的义务负担或者是不明确的义务负担,均会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发展。个人建议引进欧盟mifid指令建立弹性客户分层机制,其优点在于金融机构能依照商品的风险性大小,贩卖给不同专业程度的相对人,风险大、复杂性高的比方客制化的衍生性商品的卖给专业投资人,反之风险性小的、复杂性低的股票,卖给一般零售投资人或称金融消费者,如此金融机构才能明确贩卖商品的风险,以免动辄被诉。

3、金融商品本质上属于无实体之权利,可能造成法规适用之I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不限制所规范之商品必须属于有体物,但从法条内容可知其规范基础系以有体物为主轴,例如:第22条经营者应保证正常使用下之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第23条包修、包换、包退责任;第11、18、35、41、42条有关人身损害之规定;第44条造成财产损害应负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之责任;第49条欺诈行为应负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一倍。上述保护手段均是针对有体物所为之设计,但对于金融商品发生损害时的保护手段则付之阙如,未来若要将金融消费者引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势必需要做相对应的法规调整。

另外应予注意的是,存贷款或者接受投资建议属于接受服务的范畴,但证券、期货、基金、或其它衍生性商品本质上属于权利,权利瑕疵和制造或设计上之瑕疵系属不同问题,故金融商品所造成之损害方式,除了权利瑕疵以外,通常为附随义务之违反(例如:未尽说明义务),商品本身不会发生设计、制造之瑕疵,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条文适用上容易发生I格。

4、欠缺完整的争讼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仅规定,发生争议可以透过五种途径加以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向法院提讼。条文中并无规定适用顺序,故消费者应得自由选择前列五种程序进行争议处理。

相较于英国关于金融消费争议已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公评人制度(fos),前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范密度稍嫌不足。金融公评人制度分成四个层次,首先强制要求金融业者必须受理申诉案件;其次规定申诉人和金融业者协商和解方案;和解不成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由初阶裁判人调处做成初阶决定;若有不服,再由公评人做成最后决定;最后仍然无法解决争议才能进入司法救济。此外,现行消费者争讼之五种途径是否足以应对金融纠纷高度专业化之需求,亦值得注意。

五、结语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所划定之范围,“金融消费者”如直接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主体应为自然人、行为为购买所有投资型及非投资型之金融商品及接受所有金融机构之服务。此与目前国内唯一出现“金融消费者”一词之成文法――2013年所颁布试行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第四条定义大致相同:“本办法所称金融消费者,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买、使用金融机构销售的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自然人”。

【注 释】

[1] 梁慧星.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J].法学,2000.5.26;王利民.关于消费者的概念[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3.3;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5;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28-329.

[2]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5-70.

[3] 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2002.2.7.

[4]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粤高法民四终字第85号.宏俐投资有限公司.(HONGKONG TREASURE INVESTMENT LIMITED)等与惠州合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

[5]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安民三终字第131号.黄秀英与张刘鹏等法律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

[6]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郑民二终字第565号.郭新军与登封市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1997)玄民初字第270号.吴进文诉南京大庆烟酒食品商店买卖案.

[8]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郑民一终字第399号.王进府与郑州悦家商业有限公司其它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

[9] 郭丹.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9.

[10] 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之构建[J].金融与经济,2010.3.4-5.

[11] 何颖.金融消费者刍议[J].金融法苑,2008.75:20-24.

[12] 管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散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24(1)53-58.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3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信号传递;激励理论;最优监督

在金融消费市场中,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会比金融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更多,包括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运作模式及其潜在风险,又基于金融产品的高度复杂性,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具有信息优势并且负有说明义务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出现避重就轻,甚至劝诱欺诈行为,给金融消费者财产带来巨大的风险。如E租宝事件中,金融机构采用假担保、假项目欺骗诱导金融消费者,自2014年7月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在短短一年时间便吸收金融消费者存款数额达七百多亿元,被骗的金融消费者更是多达九十多万人。又如雷曼迷你债案,银行在销售这类产品时只告知金融消费者该产品的收益,而对产品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刻意回避,从而使金融消费者在打折股票的诱惑下损失惨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视角,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思路。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概述

(一)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在讨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前,必须要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做出界定,确定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金融消费者的界定,争议最大的是金融消费者是否应限于自然人。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根据是否具有生活消费的目的,将金融消费者分为自然人,或不止自然人两种。第一种观点,金融消费者主要指自然人消费者。如英国 1977 年《货物买卖法》第12条、澳大利亚1923年《货物买卖法》和欧盟《EC 指令》均规定只有自然人才是金融消费者。第二种观点认为消费者不仅仅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也应纳入其保护中。如我国台湾地区1994 年修订的《消费者保护法》和韩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均采用了较为广义的消费者概念。我国的学者大多持第一种观点,如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明教授。我国立法实践便采用了这种观点,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二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第四条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做了统一规定:“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

笔者认为将其限定于自然人是很有必要的,而不应一味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方都进行倾斜保护,否则不仅加重了金融机构的责任,更是为某些投机者提供了渠道,极易引发道德风险。此外,还必须理清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关系,将一般金融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做出明确区分。一般投资者在交易中所处弱势地位与普通消费者是相同的,极有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当将其纳入金融消费者,但是专业投资者与消费者存在着本质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国应尽快量化和确定专业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的分类标准,从而提高这项规定的可实施性。

(二)我国金融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指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并且双方对于这种认识是清楚的。而市场主体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信息优势方损害弱势方利益,为自身谋求利益最大化才是市场中的客观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市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常态出现。逆向选择的最终结果是驱除良币,导致劣质品泛滥,道德风险衍生的则是卖方对买方的诸多欺诈行为。金融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其突出,一方面,部分金融产品被设计得高度复杂,有些金融产品的风险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设计而被隐藏起来,不仅普通消费者甚至专业投资者也难以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也正因如此导致了许多劝诱欺诈行为。另一方面,在“自负盈亏”的交易规则下,金融消费者往往缺乏风险判断能力,因而在金融产品交易中非常被动。

长期以来,我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却一直忽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直到2015年“E租宝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才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而这些都仅仅是原则性规定,且级别较低,保护力度严重不足。鉴于此,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二、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金融消费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极其普遍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加明显,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金融机构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金融机构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资格,掌握较多的金融产品信息,所谓术业有专攻,处于金融交易中的优势地位。金融消费者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资信较好的金融机构来管理,还需要向受托方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

(二)金融消费者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

由于金融知识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实践性非常强,如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金融产品的运作机理和风险防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想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却远大于收益下,大部分金融消费者选择不去了解和掌握。

(三)金融产品的特殊性

在传统实业中,消费者能够对产品性能、价格和质量等因素进行亲自考察,从而获取可靠的交易信息。而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誉和产品质量的了解是通过其提供的产品说明并运用自身知识对金融产品性能进行判断。因此,金融机构可以轻易地通过提供虚假的产品交易信息等不正当手段来欺骗金融消费者。

(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分割性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和说明是分不开的。随着网络的发展,某些业务虽然可以提供自主服务,如自动柜员机可以提供日常现金的存取和转账,如网上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各项介绍并可以根据指示进行购买和使用等,这都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介绍和服务,金融消费者很难获取相关信息,也无法确保其真实性,因此极易发生金融机构为了一己私欲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金融消费者搜寻成本高

相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专业知识和判断力和洞察力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距。除此之外,金融消费者想要掌握和金融机构等量的信息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搜寻成本。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多N信息渠道,但其中真伪不明,鱼龙混杂,使得金融消费者获得的效益远低于这些搜寻成本,因此其宁愿承担其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

(六)金融机构的欺诈行为

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刻意对金融消费者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欺诈行为来追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金融机构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只会向消费者透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如E租宝事件中,诈骗方E租宝平台构造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披着合法经营的外衣,实则是利益至上的庞氏骗局。

(七)金融交易主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趋势

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以及网络P2P借贷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将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效率大大提高,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交易中,交易的参与者只是在线联络的两个虚拟的主体,如果出现恶意的交易方,其可以很容易地保持匿名或者改变身份,金融机构欺骗消费者的成本降低,选择欺骗的可能性增大。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尝试

通过对金融消费者相关理论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下文将从信息不对称的基础理论中寻找启发,尝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

(一)信号传递机制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信号传递是指信息优势方通过某些信号向信息劣势方传递其私人信息以证明其市场能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彭斯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知情的金融机构可能采取行动把他们的私人信息传递给不知情的交易方,从而改进他们的市场结果。例如生产厂家通过提供质量保证书来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等。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对信号传递机制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构建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起着重要的风险防范作用,也是信号传递机制理论的应用。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披露信息的全面性,也就是,要披露的范围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并且要注意披露不利信息;第二,信息披露的全程性,即披露行为必须贯穿交易的始终,交易达成后还需要提供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第三,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披露的信息不得带有虚假误导成分,更不能披露有利事实;第四,披露信息的及时性,金融交易的形势瞬息万变,因此披露行为必须在规定的合理时间内做出;第五,披露信息的通俗性,即披露的方式应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和语言进行说明。但是,对信息披露的边界必须进行明确限制,过度披露必会侵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和商业秘密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估体系

专业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的质量评估意见可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建议和指导,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是金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是否做出购买决策的指引。建立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如贷款人的信用度等。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这些评估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在可信赖网站上这些评估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查询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传递可信赖的有效信号,还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搜寻和鉴别成本,从而减少金融机构选择欺骗策略的可能性,更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

(二)激励理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激励理论使信息优势方尽量传递自己的私人信息,信息劣势方付出成本去甄别信息,减少逆向选择带来的不利后果。因此,不对称信息理论一定意义上就是激励理论。一方面,消费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欺骗行为进行惩罚,诱使金融机构如实反映其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降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达到有效约束金融机构欺骗的目的,这就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显性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出于维护自己声誉或希望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选择诚信交易。因为金融机构虽然可以在当前阶段通过欺骗获得短期收益,但一旦欺骗行为被发现,消费者在以后阶段不购买该金融机构产品,他就会失去在未来交易中的收益,当金融机构的短期收益小于长期收益时,理性的金融机构将会选择不欺骗消费者的策略,这就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隐性激励机制。

1. 显性激励理论的运用,从立法层面加大惩罚力度

从立法上加大对金融机构欺骗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金融机构选择欺骗的策略的风险成本,从而使欺骗策略变得无利可图,金融机构就会选择诚信经营并如实反映其产品的相关信息。因此,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加强对金融机构欺骗消费者的惩罚力度,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中引入三倍赔偿制度,一旦发生欺诈行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三倍赔偿的责任,如果不予赔偿则将每次欺诈行为计入不良档案中,激励金融机构采取不欺骗的策略。

2. 隐性激励机制的运用,健全诚信档案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数字产品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事前伪装成本,提高了其身份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声誉和诚信等经营模式在阻止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中作用的发挥,如一些证券公司在因不法经营被依法解散后原班人马改头换面再设立新公司重新进行不法经营等行为。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档案记录,对其过去的经营信息,不仅是正面的、更重要的是负面记录通通予以记录,提高身份信息的可获得性,使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最优监督理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在监督方面投入来获得更多关于金融机构的信息,比如说,金融消费者通过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获得更多有关金融机构行动的信息,从而能够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与监督,但随着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监督水平的提高,监督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如“效率工资”就可以看作为企业为降低监督工人工作效率的成本而采取的激励办法,企业必须在支付较高工资与加强监督之间选择平衡点,从而使其监督水平达到最优,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虽然2012年就设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并随后制定了其相关职责,但至今收效甚微。加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本就混乱,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捉襟见肘,监管力量涣散,极易出现监督真空,难以全面的发挥其作用。因此需建立监管机构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就一些新问题、社会重大影响案件进行交流和协调。此外,必须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范围,做到监管到位,只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真正得到有效发挥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必会得到改善。

2. 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会等公权力机关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有关的金融信息共享给金融消费者,这样就可以在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消费者信息识别能力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如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和消费者协会可以通过网络将其掌握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醒消费者当心网上受骗,帮助提高消费者对网上信息的识别能力。

3. 培养金融消费者自主监督意识

3・15消费者维权日的推广加强了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但除此之外,消费者应提高主动监督的意识,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来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水平。互联网的应用增加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渠道,便利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识别的难度,提高了消费者的信息鉴别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专业性的培养,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收益,最终使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胡光志,.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法学评论,2014(01).

[2]周萃.发展普惠金融: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N].金融r报,2016-06-27.

[3]梁涛.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4(02).

[4]刘小二.从e租宝事件思考互联网金融[J].新经济,2016(14).

[5]叶挺舟.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J].征信,2013(11).

[6] (日)铃木深雪.消费生活论――消费者政策(修订版)[M].张倩,高重迎,译.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

[7]欧扬夏子.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影响[J].中国市场,2015(03).

[8]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01) .

[9]黄勇,徐会志.论P2P网络借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河北法学,2016(09).

[10]李闰哲.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03).

[11]袁国辉.后e租宝时代的互联网金融[J].财务与会计,2016(01).

[12]李勇坚.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1).

[13]陆岷峰,沈黎怡.绿色理念下数字普惠金融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J].西南金融,2016(02).

[14]武福兰.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3.

[15]贾玮莉.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权益保护[D].河北大学,2011.

[16]马冰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17]曹晓路.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与P2P网络借贷监管博弈分析――兼评现行网络借贷监管办法[J].金融监管研究,2016(03).

[18]郑淅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

[19]张珏敏.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0]王凌松.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21]Tennyson S L.Analyzing the Role for a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J].Networks Financial Insti-tute Policy Brief,2009.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4

关键词:金融立法;金融消费者;法律实施;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1-0051-02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1.13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强化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或立足区域实际,或借鉴域外经验,或进行试点规范,都对建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作出了积极探索。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金融立法“十二五”规划中,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建议摘要

《人民银行“十二五”立法计划建议表》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改变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规定不足的现状,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维护金融稳定。相关立法建议如下:

一是将普通个人投资者纳入金融消费者保护范畴。借鉴美国模式,在中央银行下设相对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作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管机构,从而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责[1]。

二是规范金融消费者保护主管机构承担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和颁布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上述规则的贯彻执行;受理、调查、处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负责金融消费者投诉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推进金融知识教育;促进对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是明确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职责范围。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权、行政处罚权,建立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监督检查制度。

四是授权建立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处理机制。提出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非诉处理机制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要防线。

五是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金融法律制度。建议把《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制定同《人民银行法》的修改相结合,并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理念贯穿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日常经营、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系统、全面、规范地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

二、技术修正

为促进立法通过,本文谨作两点技术修正:

(一)现阶段不宜上升到全国人大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层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初级立法以条例为宜。一是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涉及到各金融监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立法保护,有利于统筹全局、全面推动工作开展。二是由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内立法还缺乏素材和经验,若直接上升到法律层次,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都缺乏相对成熟的管理与服务体验;反之,立法层次过低,则难以发挥应有的规制效果。

(二)目前不宜将普通个人投资者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一是由于金融投资行为并非出于生活需要与金融机构从事交易,所遵循的也是“买者自负”、“风险自担”等市场交易基本原则[2]。可以在初次立法中适当区分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边界,分别加以保护和平衡。如借鉴世界银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建议(草案)》,仅针对最常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最基本的保护[3]。二是统一法学概念,协调立法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规章都将个人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作了明确界分,如果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中对金融消费者作扩张性解释,可能引发法律解释冲突,造成法条竞合。

三、法律实施的效果评估

针对上述立法建议,本文以决策管理的角度,从可行性、可接受性和可靠性等三个方面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加以评估,并构建了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效果的评估框架(见图1)[4]。

(一)可行性评估

所谓可行性是指采用这一方案的困难程度,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的投入[5]。本文重点评估其在立法层级、时间安排和管理协调方面的情况,而立法层级方面,本文前面已提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初级立法以条例为宜,在此不再论述。

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宜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一是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十二五”期间重在强化对各部门法的完善。二是金融消费纠纷日益增加,消费者对立法规制的期待愈加强烈。来自泰州、无锡、阜阳、蚌埠的调研显示,仅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四市人民银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受理投诉486件,且主要集中在征信和银行卡领域,反映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与征信管理条例出台、银行卡管理办法修改的衔接、协调要求较高。而这两项法规、规章也已纳入金融立法“十二五”规划。

2.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成本适当。一是立法资源上,可以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为蓝本,吸收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试点经验和国际社会的治理规则。二是立法技术相对成熟,强调清晰、细致和可操作性。三是管理成本上相对较小,由人民银行承担金融消费纠纷的监管职责,不涉及到另设机构、招募人员和增加拨款的各项支出。

(二)可接受性评估

所谓可接受性是指它能对实现目标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对选择某个方案的回报。本文重点评估其的立法价值和社会效应。

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价值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填补了经济立法的一处空白,增加了对专业性强和商业惯例复杂的金融业务的专项保护,与国际立法趋势同步、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争取和维护我国的金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二是带动了经济法学的前沿研究。中国知网2011年的数据显示,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文献多达185篇,且80%以上集中在2005年之后。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继国际金融危机研究之后,日益成为各类研究机构的热议话题,学术研究的热情和金融实践的要求表现为正相关。

2.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凸显了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一是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同关系被认为平等主体间的“私法关系”,强调自治和契约自由。随着全球金融业的竞争加剧,消费者逐渐取代经营者,消费者期待引入监管当局“扶弱抑强”,改善自身与金融机构实质交易地位不平等的关系,以达到对实质正义的追求[6]。二是从金融监管者角度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垄断利益为己任,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客观上要求更多考虑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增进社会福祉、强调企业社会责任,金融监管目标也从“管制”趋向“放松”,使监管部门可以将更多的行政资源投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7]。

(三)可靠性评估

所谓可靠性是指方案被选择后出错的程度,表示选择某方案后要承担的风险。本文重点评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后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

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虽然人民银行作为监管部门,承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可以节省组织营建、人员招聘和固定资产等各项开支。但金融机构履行消费者保护义务也存在以下几点不利因素:一是会增加其工作负荷,如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台账、向社会公布产品规则和风险说明等。二是会增加其经费开支,如拨付消费者教育宣传经费、添置办公用品、增加专业人员等。三是可能存在监管重叠,如向监管机构报送内控制度、统计分析和案件汇总等资料,可能会与各金融监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要求重叠,存在多头报送、多头管理的情况,极易引发权威数据不准确或相关数据结论冲突。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2.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部门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第三方必须有所限制。从传统上的法律关系表述而言,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为平等民事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监管部门作为第三方居中协调,并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一方实施“倾斜”保护,而问题在于监管部门的“倾斜”力度有多大。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通过对金融政策的解读、金融知识的介绍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专业评价,给消费者一个合法合理的说法。二是居中。监管部门不偏不倚,公平处理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既不放任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侵权行为,也不鼓励对金融消费者的过度保护,尤其是通过普通金融产品和金融风险产品的区别对待,逐步树立起“卖者有责、风险自担”的市场原则。三是快捷。金融消费对时效性的要求甚为苛刻,监管部门区别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提供了解决金融消费纠纷的高效渠道,可满足金融消费者的快捷需求。

参考文献:

[1]佚名.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法律机制的介绍与启示[J].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专报,2011(8).

[2]周仲飞.银行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佚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建议》概要及简析[J].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专报,2011(9).

[4][美]罗宾斯,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张智光.管理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李瑞娟,燕慧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改革 金融消费者 消费者保护

一、美国金融改革

(一)法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内容

2010年7月21日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即《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将金融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更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立法目的之一,并且宣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史以来最健全的保护使其免受金融欺骗与掠夺。该法案规定在美联储下设立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关于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准确信息,杜绝隐藏费用、掠夺性条款和欺骗性的做法。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专门机构具有独立的人事任免,署长由总统提名任命,并由国会确认。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进行公平借贷监督,拥有检查所有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并对其实施监管的权力,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或者储蓄机构均将在其监管范围内。此外,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下设金融知识办公室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教育。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

1.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制定的,在此需要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其实质原因在于作为美国经济政策基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种治理思想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滞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一项特定的经济政策往往不能以不变应对经济形势的万变。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过“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为实现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美国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消除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之间的壁垒,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大量产生,其中就包括次级抵押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渲染下,较多信用等级为次级的贷款人通过抵押房产来获得次级贷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贷款机构又以此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出售给各类投资者,使得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运转依赖于次级抵押贷款,这种高风险的金融运作,最终由于美国贷款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这样的直接原因,危机爆发。由此,可以发现,由于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足,金融机构为了一时的表面繁荣而采取对消费者的不公正掠夺行为,导致金融和经济的长期稳定的难以维持。

2.国对消费者的保护

美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是建立较早并且比较完善的,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成文法与判例法并重,综合运用民事、刑事、行政法律手段,覆盖所有消费领域的相当发达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对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披露、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安全、消费平等和商业行为正当性等方面均有专门法予以规定。

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众多,其中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当属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设有消费者保护局;美国国会设立有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是联邦政府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另外,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当属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与美国消费者联合会、美国消费者联盟被称为美国三大消费者民间机构。其中,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联邦贸易委员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拥有包括立法权、受理投诉权、调查权、行政裁决权、权等权力。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情报,维护消费者的经济权益,着重研究有关消费者利益方面的法律、政策,并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代表消费者向法院等手段解决消费纠纷;监督法院审判程序,向法官提交备忘录以说明消费问题的重要性等。

3.对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的原因

美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是由来已久,1940年出台的《投资公司法》和《投资咨询法》,1970年制定颁布《证券投资者保护法》,1978年的《金融隐私权利法案》,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及2009年的《信用卡问责及信息披露法案》均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予以一定的保护。2010年依据金融改革法案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则宣称将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史以来最健全的保护。

在美国相当完备的消费者保护框架下,仍需对金融消费者给予特殊的保护。这不得不归因于金融业的特殊性,金融业对于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金融业运作具有虚拟性,流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金融消费品具有信息性和虚拟性,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信息流通滞后性和不完整性、金融消费损害的难以预测性和难以挽回性等均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更为被动、权益更容易遭受损失。金融业自身的繁荣依赖于金融消费者的参与程度,一旦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将可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的保护是欠缺的,制定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案是必需。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我国金融业现状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走的是由封闭向开放的道路,如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和组织,管理上放权让利,由单一的行政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全面启动金融市场,完善分业监管体系,具有扩大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合作,推动混业经营等趋势,我国所进行的金融制度改革同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管制制度的改变具有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冒险承担未来的不确定,而中国人具有节俭以及未雨绸缪的传统,储蓄型消费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以生存为目的的消费,更产生了发展型的消费,金融活动已经深入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中,人们会将自己财富的一部分投入金融市场。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在不断的完善中,金融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立法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特别规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均仅以原则性的法条要求保护和维护存款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具体的保护制度、救济制度上没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而更多依靠民商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限定在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范围内,欠缺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更不用说金融消费权利保护范围,保护机构或救济途径等。

2.执法和组织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执法职责多由国家各级相关的行政部门履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则有国务院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分业监督和管理,通过促进各金融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维护各行业存款人、投资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来说,银监会的职责中较为直接的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就是信息披露制度、对消费品种的备案和批准、管理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均属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质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欠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直接保护或救济途径。

我国消费者保护协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承担如受理消费者投诉、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的诉讼、通过大众媒体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职责,然而,同争议解决的其他途径中的主管主体相比,消协拥有的权力相形见绌。我国消费者保护协会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人们在遇到消费纠纷的时候,很少向消协寻求帮助。

3.司法保护

司法救济是消费纠纷发生后,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救济途径。目前消费者权益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而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的承担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外,一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模式,这对于原本就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难以承担,金融业相关专业术语晦涩难懂、金融产品多样复杂,普通金融消费者的维权主张更易遭受打击。

三、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在发生金融危机后,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又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种态度和行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众多国家和学者均将关注点集中于在金融监管机制当中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金融消费者的关注是在后危机时代才开始显现,其实,重建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息是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势头的必然和关键。因此,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的解决就迫在眉睫。

首先,明确金融消费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概念。由于我国金融业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尚属空白,目前适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框架下,将消费者的概念扩大到金融消费者,使其可以依据该法规定的普通消费者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明确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九项权利,鉴于金融消费者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应当给予其特殊的权利保护,如金融隐私权,金融机构非法故意或过失泄露金融消费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等隐私或以不合法的方式获得金融消费者隐私的行为等均属于损害金融消费者权利的行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改革 金融消费者 消费者保护 

一、美国金融改革

(一)法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内容

2010年7月21日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即《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将金融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更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立法目的之一,并且宣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史以来最健全的保护使其免受金融欺骗与掠夺。该法案规定在美联储下设立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关于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准确信息,杜绝隐藏费用、掠夺性条款和欺骗性的做法。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专门机构具有独立的人事任免,署长由总统提名任命,并由国会确认。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进行公平借贷监督,拥有检查所有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并对其实施监管的权力,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或者储蓄机构均将在其监管范围内。此外,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将下设金融知识办公室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教育。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

1.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制定的,在此需要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其实质原因在于作为美国经济政策基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种治理思想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滞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一项特定的经济政策往往不能以不变应对经济形势的万变。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过“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为实现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美国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消除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之间的壁垒,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大量产生,其中就包括次级抵押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渲染下,较多信用等级为次级的贷款人通过抵押房产来获得次级贷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贷款机构又以此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出售给各类投资者,使得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运转依赖于次级抵押贷款,这种高风险的金融运作,最终由于美国贷款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这样的直接原因,危机爆发。由此,可以发现,由于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足,金融机构为了一时的表面繁荣而采取对消费者的不公正掠夺行为,导致金融和经济的长期稳定的难以维持。

2.国对消费者的保护

美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是建立较早并且比较完善的,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成文法与判例法并重,综合运用民事、刑事、行政法律手段,覆盖所有消费领域的相当发达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对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披露、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安全、消费平等和商业行为正当性等方面均有专门法予以规定。

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众多,其中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当属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设有消费者保护局;美国国会设立有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是联邦政府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另外,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当属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与美国消费者联合会、美国消费者联盟被称为美国三大消费者民间机构。其中,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联邦贸易委员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拥有包括立法权、受理投诉权、调查权、行政裁决权、起诉权等权力。美国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情报,维护消费者的经济权益,着重研究有关消费者利益方面的法律、政策,并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代表消费者向法院起诉等手段解决消费纠纷;监督法院审判程序,向法官提交备忘录以说明消费问题的重要性等。

3.对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的原因

美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是由来已久,1940年出台的《投资公司法》和《投资咨询法》,1970年制定颁布《证券投资者保护法》,1978年的《金融隐私权利法案》,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及2009年的《信用卡问责及信息披露法案》均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予以一定的保护。2010年依据金融改革法案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则宣称将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史以来最健全的保护。

在美国相当完备的消费者保护框架下,仍需对金融消费者给予特殊的保护。这不得不归因于金融业的特殊性,金融业对于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金融业运作具有虚拟性,流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金融消费品具有信息性和虚拟性,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信息流通滞后性和不完整性、金融消费损害的难以预测性和难以挽回性等均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更为被动、权益更容易遭受损失。金融业自身的繁荣依赖于金融消费者的参与程度,一旦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将可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的保护是欠缺的,制定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案是必需。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我国金融业现状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走的是由封闭向开放的道路,如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和组织,管理上放权让利,由单一的行政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全面启动金融市场,完善分业监管体系,具有扩大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合作,推动混业经营等趋势,我国所进行的金融制度改革同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管制制度的改变具有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冒险承担未来的不确定,而中国人具有节俭以及未雨绸缪的传统,储蓄型消费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以生存为目的的消费,更产生了发展型的消费,金融活动已经深入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中,人们会将自己财富的一部分投入金融市场。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在不断的完善中,金融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立法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特别规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均仅以原则性的法条要求保护和维护存款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具体的保护制度、救济制度上没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而更多依靠民商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限定在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范围内,欠缺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更不用说金融消费权利保护范围,保护机构或救济途径等。

2.执法和组织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执法职责多由国家各级相关的行政部门履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则有国务院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分业监督和管理,通过促进各金融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维护各行业存款人、投资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来说,银监会的职责中较为直接的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就是信息披露制度、对消费品种的备案和批准、管理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均属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质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欠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直接保护或救济途径。

我国消费者保护协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承担如受理消费者投诉、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的诉讼、通过大众媒体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职责,然而,同争议解决的其他途径中的主管主体相比,消协拥有的权力相形见绌。我国消费者保护协会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人们在遇到消费纠纷的时候,很少向消协寻求帮助。

3.司法保护

司法救济是消费纠纷发生后,消费者最常使用的救济途径。目前消费者权益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而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的承担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外,一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模式,这对于原本就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难以承担,金融业相关专业术语晦涩难懂、金融产品多样复杂,普通金融消费者的维权主张更易遭受打击。

三、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在发生金融危机后,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又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种态度和行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众多国家和学者均将关注点集中于在金融监管机制当中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金融消费者的关注是在后危机时代才开始显现,其实,重建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息是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势头的必然和关键。因此,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在金融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的解决就迫在眉睫。

首先,明确金融消费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概念。由于我国金融业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尚属空白,目前适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框架下,将消费者的概念扩大到金融消费者,使其可以依据该法规定的普通消费者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明确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九项权利,鉴于金融消费者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应当给予其特殊的权利保护,如金融隐私权,金融机构非法故意或过失泄露金融消费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等隐私或以不合法的方式获得金融消费者隐私的行为等均属于损害金融消费者权利的行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7

一、娄底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状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体系初步确立。

娄底市于2012年8月28日成立了消费者委员会金融分会,会员涵盖全市所有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共41家单位,分会接受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领导,业务上接受娄底市消费者委员会指导。同时,在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设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在各县(市)支行设立分中心,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在金融机构设立投诉站,受理和承办金融消费纠纷。出台《娄底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金融分会章程》、《娄底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娄底市金融消费争议处理内部操作流程》3项制度和《娄底市金融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自律公约》,构筑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基本框架。建立“8811315”专线、政府门户网站、消费者协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投诉站)四条渠道,受理消费者投诉。构建联席会议和维权中心QQ群两个平台研究和部署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反映情况、剖析案例、交流经验。

(二)金融机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能力不断增强。

保护中心建立了跟踪督办、专项检查、定期通报和综合评价制度,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处理投诉能力。目前,娄底辖内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金融消费纠纷处理制度,明确了金融消费纠纷受理部门,配置了工作人员,健全了消费纠纷受理渠道(见表1),对普通的金融消费纠纷能在3个工作日内可以办结。

金融机构名称职能部门人员配置专职兼职制度

(个)受理渠道工商银行办公室031电话、来信、当面投诉。农业银行服务办071电话、上门投诉中国银行综合保卫部041电话、上门投诉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062电话、柜台交通银行服务办120电话、柜台招商银行办公室113电话、柜台、当面投诉华融湘江综合保卫部011电话、邮件信用联社业务合规部041电话、网点意见薄邮储银行综合管理部172电话、网点意见薄太平洋寿险办公室061电话平安财险办公室102电话二、娄底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较为普遍。

据统计,2013年娄底全辖共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397起,涉及到侵害金融消费者的所有权利,包括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权、安全保障权、自主选择权,其中侵害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权这三项权利较为严重,占总投诉量的892%(见表2)。

(四)部分金融消费者申张权利方式存在违法现象。

金融消费者在发现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后,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不是通过正常渠道,有理有节地申诉和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是采取简单粗暴,乃至是违法的方式,到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吵闹,甚至威胁经办人员,损坏金融机构设施,严重扰乱金融机构经营。由于维权方式存在过错,在公安机关的干预和调解之下,消费者只能得到象征性的赔偿,造成自己的正当权利得不到主张。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娄底市共发生该类事件34起,80%以上集中在农村银行网点。如新化县农业银行圳上分理处2013年4次被消费者封门。

三、影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法律层面: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1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法律缺失。《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是我国消费者保护的基本法律规范,但是,由于“金融消费”的对象属于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金融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给出针对性的回应,因此它在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适用性上被大大削弱。

2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别立法层级较低。目前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之中,效力层级较低,且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低层次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带来的最大问题即是为金融机构留下了较大的逐利空间,影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3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缺乏针对性。我国金融法律在规制金融市场主体行为时,侧重点在确保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合规性上,而不是围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而展开的。因此在责任方式上,多偏重于运用行政和刑事手段予以制裁,对民事救济则基本未涉及。

(二)经营层面:金融机构没有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1对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缺乏清醒的认识。金融机构对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基础性地位视而不见,片面强调自己的商业性特征,在处理自己与消费者利益时,把双方的关系对立起来,过分强调自身的利益,忽视消费者的利益。

2风险揭示不充分。营销人员在开展产品宣传时,将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淡化处理,或者根本不提及,造成客户盲目购买产品,不仅起不到增值保值个人财富的作用,有时候甚至使自己的利益遭受较大损失。

3夸大宣传收益率。部分金融机构在推广投资或理财产品时,片面强调产品的收益率。金融机构的不当宣传导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误解和过分期待,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收益权。

(三)消费者层面:金融教育缺失。

金融素质己成为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消费者能够正确认识金融产品的风险和回报,理解相关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理性决策,以及合理维持自身权益。近年来,尽管“一行三会”组织开展了“送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普及活动,在网站建立了经常性的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栏目,金融机构也借助多种渠道推介了一些金融产品。但是,由于了解金融产品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金融产品又不断推陈出新,更需要消费者系统深入持久地学习,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举办的宣传活动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四)纠纷处理层面:示范性案例缺失。

运用示范性案例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帮助金融消费者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二是有助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三是能简化金融消费者寻求救济的程序、降低了维权成本,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在利益受损时愿意寻求救济,起到鼓励其维权的作用。因此,示范性案例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解决消费者纠纷的重要手段。我国由于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时间不长,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对示范性案例库建设重视不够,造成示范性案例制度尚未用,影响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效率。

四、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主要构想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消费者保护离不开国家的介入,同时也有赖于行业自律、舆论监督、消费者保护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尽早构建起多层次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权益体系。

(一)确立合理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原则。

一是国家保护原则。通过立法明确国家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设立专门组织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落到实处。二是倾斜保护原则。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金融机构则拥有组织性、专业性,双方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对金融机构做出一些合理的限制,使金融消费者能与金融机构适度抗衡。三是及时和有效保护原则。金融产品和服务一般都拥有广泛的消费者,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一旦出现问题,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更多的消费者受到损失。同时迅速妥善处理金融纠纷,防止事态扩大,有利于及时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立法。

一是利用《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专业法修改的契机,明确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列为金融监管的的重要目标。二是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专章规定,以法律形式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予以确定和厘清,内容包括界定金融消费者以及保护范围、特殊权利、保护原则和纠纷解决途径等。三是细化“一行三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职责,做到在消费者教育、信息披露和纠纷解决等方面职责分明,

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可循。

(三)构建金融消费纠纷示范性案例制度。

一是建立示范性案例启动制度。金融消费者可以申请启动示范性案例,金融机构也可以建议适用,但消费者拒绝的除外。二是建立示范性案例形成机制。法院、监管部门应监督金融机构建立金融纠纷示范性案例库,在金融系统内进行资源共享与互认,逐步形成全行业的示范性案例库。三是完善示范性案例的执行保障机制。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执行监督的权能,对不执行示范性案例所作出的判决结果的金融机构,追究责任并予以惩罚。

(四)加强金融教育,提升金融消费者的素质。

一是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到公民基础教育范畴,推动金融常识普及。二是央行及银、证、保监管当局应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消费者金融教育专栏并及时更新材料内容;定期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主动向金融消费者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信息外部支援,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三是金融行业协会要适时编制金融消费者教育资料、建立包括电子媒介在内的消费者教育载体、接受消费者的信息咨询,出版对金融服务消费者教育以及提供比较金融产品特性的刊物,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慧《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势在必行》[J]《上海金融》,2010

[2] 钟磊《论加快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J]《上海金融》,2011(6),52

[3] 刘莹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实施效果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10(12)

[4]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法律事务处课题组《金融消费者概念之反思――基于一元化视角

构建我国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制度》[J]《视点》,2011年第7期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8

关键词:加拿大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做法 启示

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金融消费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金融市场还不规范,缺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等。消费者在接受金融服务以及购买金融产品时,其知情权、自由选择权、金融服务权以及财产安全权常常受到侵害,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加拿大在金融危机中所受波动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做得好,因此我国应从其体系与做法中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设。

1.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及具体操作手段

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中很多做法值得处于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各个国家借鉴,其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经济稳定,有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从经济学角度讲,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1立法保护

只有从法律上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才能够体现其实施手段的力度,才能够取得切实的效果。至今,加拿大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增强了消费者立法保护的力度。

早在1999年,加拿大就提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口号。

2001年,加拿大出台了《加拿大金融消费者管理局法案》。该法规定,成立金融消费者管理局,其目的在于:(1)监督金融机构遵守消费者保护法;(2)提升金融机构实施消费者保护法的政策和程序;(3)监督金融机构保护其客户利益的自愿性规则的遵守;(4)提高消费者对金融机构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义务的了解;(5)与加拿大联邦和省的其他机构合作,增强消费者对金融服务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这是加拿大出台的第一个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案,真正实现了对消费者的立法保护。

同时,加拿大出台了《银行法》《信托和贷款法》等法律制度,严格监控当局的行为与市场运作,从立法、行政各种角度上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此外,加拿大相关部门还根据国家发展形势,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立法的修订,从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建立。

1.2健全机构

在立法的基础上,加拿大建立健全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构,具体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使立法落到实处。

CDIC(存款保险公司)与FCAC(金融消费者委员会)是负责加拿大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两大机构,其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政策方针。

CDIC通过调控、评估金融机构的表现以及各种投资风险、提供保险给出现存款损失的投保人、建立完善的存款法规,提高存款人的满意程度,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FCAC的成立,则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强度与范围,财政部统筹不同分支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从而使不同的问题归于一处,统一解决,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FCAC由政府建立,其内部官员均由总督任命,国家对其有监管权。同时,其对金融机构具有监管职责,能够监督金融机构是否遵循规定实施金融服务,也能够推动相关条款、程序的出台与运行,从最大程度上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

1.3维权教育

只有消费者具有了金融知识以及维权意识,才能够保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维持在平衡的直线上。

加拿大在普及金融消费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加拿大通过设立事务署专员,并由事务署专员引领内部机构,从而履行其职责。

由行政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制止违法,合规和执行部通过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其履行了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义务。

法律服务部门通过法律理论研究,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

作为宣传所需的金融教育的材料以及用具均由消费者教育、财务培训部提供,从而保证资源的有效性。

公司服务部对企业的风险以及相关义务提供服务。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媒体曝光率,提高媒体与民众的互动,从而保障营销与联络部的宣传有效。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金融服务中的强制行为提出指责并且制止,从而保证金融消费者获取更多的信息源,促使其做出最好的选择。

2.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差距

从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消费领域以及保护机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金融消费领域现状

①由于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取其应得的真实信息,因此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侵犯。作为强势一方的金融机构应该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机构运行管理的中心,提升信息透明度、适当压缩盈利空间,实现金融机构高效运行、利润提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三方协调、可持续发展。某些金融消费机构为了拉拢客户以及盈利等目的,并未告知消费者有关某种金融产品的相关风险,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②在很多基层银行进行贷款时,某些服务项目与部分保险相挂钩,丝毫不给消费者选择余地,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③很多基层银行忽视消费者享受服务的权利,不对消费者不良记录进行调查,就拒绝予以贷款,甚至临时停业与关门也不对消费者做出解释,使消费者的金融服务权受到侵害。

④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客户的信息经常被泄露,安全措施不够严密,导致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受到侵犯。

2.2权益保护机制的不足

①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缺乏立法保护,从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金融消费者尚未被列入其保护范围。

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设立不健全,没有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

③消费者诉讼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领域还是各种保护机制,均与加拿大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应该从我国现状出发,从加拿大的保护模式中借鉴有益经验。

3.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还不完善,因此需要从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做法中汲取经验,总结我国的缺失之处,弥补不足,从而建立完善体系。

3.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从加拿大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显然还不完善,尽管在相关法规中涉及“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概念,但是在实际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涉及形式仍然单一,没有对现存的状况提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应该实施关于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构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对进行不同金融行为的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使金融机构按照出台的法律法规实施,对消费者进行免费教育与服务。

借鉴加拿大的做法,从存款保险以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两个方面入手,增强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防止其内部人员进行暗箱操作,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安全保护网,我国应该根据自身存款保险机构大的框架方向进行筛选,实现流动性的风险管理。

3.3对金融服务者的行为进行监管

很多金融服务者为了自身目的以及利益,往往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兜售金融产品,从而造成金融消费者的损失。事后,其就消费者信息知识的匮乏,采取责任逃避,这种做法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国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金融服务者的行为,使其本着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对消费者进行产品的详细说明,促进产品之间的公平竞争。

例如,在金融服务机构中的基金定投业务,在进行办卡或者是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办理人员未将实情告知客户,从而导致每个月份自动扣除顾客账目中的现金,造成顾客损失。

华西都市报中公布的一条新闻中,李女士卡未离身便被意外转走7万元钱,这便是信息泄露的一个典型案例,因此对于信息泄露问题,应加强客户经理人的责任感,强化入职道德培训。加强和完善客户资料的存管,防止资料落入第三方手中等具体措施。

对消费者进行应急宣教,即使信息被泄露,消费者也应该学会甄别,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挂失并且联系银行相关人员接受办理。

如果消费者受到不明短信,需要进行认真甄别,防止受骗。

3.4实施大范围的宣传教育工作

实施全民性的金融教育活动,让民众理解金融消费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避免步入误区,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层次,从民众接受度与金融机构的传播宣传进行考核,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以及维权意识,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其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避免其权益受到侵害。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金融消费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得不好,便容易引发经济性的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一套有力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高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努力稳定金融系统,将其在经济危机的波动中的危害减少到最低,本文通过借鉴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做法,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保护 纠纷解决机制 消费者教育

    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以深刻教训。短短时间内,这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的波及全球,给全球金融行业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大量金融行业巨头的破产倒闭引起了金融恐慌;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的疲软牵制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开始审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缺失,着手对现有金融体系监管进行改革。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Michael Taylo就提出了“双峰”理论(Twin Peaks),他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旨在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标,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和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双峰理论”明确的提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一样,都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系统的稳定,依赖于金融消费者权利的良好维护。长期以来,各国均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了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最终导致了实践中对消费者的资产受到侵吞、滥用和欺诈。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平衡,引发了金融危机。

    二、世界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改革趋势介绍

    (一)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于2010年7月21日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正式公布实施,法案共有1279页,突出了金融审慎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两大目标。法案提出新成立独立的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B),并赋予该机构规章制定权和监管权。

    危机爆发之后,英国公布了《2009银行法案》,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服务局在保护消费者方面的职权;在《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中阐述了消费者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加强消费者保护的全球合作。其他国家如加拿大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法案》,日本的《消费者合同法》、《金融商品交易法》和《金融商品销售法》都体现了危机之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视。

    (二)设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

    英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就设有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监管各个领域的消费者保护,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英国首先通过《2010金融服务法》增强了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监管职能,并提出赋予FSA强制信息披露和惩罚权;到2010年7月26日,英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新举措》,撤消了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分别设立了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设在英格兰银行,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动态的监管;审慎监管局(PRA),负责对具体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管;消费者保护局(CPMA),负责具体的消费者投诉和教育;经济犯罪局,负责对经济犯罪进行监控。通过将FSA的职能分割为四个具体的机构来执行,加强了具体的监管力度。

    美国2010年新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总统负责,其作出的运作和决议不受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干涉,其运作资金来自美联邦体系的转移支付。消费者保护局被授予广泛的职权来制止一切在金融消费者领域内的不公平、欺诈和滥用。这些领域包括存款贷款、信用卡报告、抵押经纪和服务及其他领域。以前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职权和人员将转移到该机构。

    除了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美国、欧盟和英国都提出要设立跨部门委员会。美国成立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FSOC),成员包括美国财政部、美联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等,欧盟成立系统性风险理事会(ESRC),由欧洲央行行长以及各成员国央行行长等组成,英国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CFS),由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服务局的人员组成。跨部门的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控,风险预警提示等。

    (三)投诉处理和投诉信息披露机制

    美国在新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设立消费者投诉部门,开设免费800投诉电话,设立统一的服务网站,建立数据库以完成消费者投诉的信息收集和跟踪,协调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其他联邦机构进行投诉的处理。在一定情况下,投诉处理部门可将投诉情况向各州传达。局长每年要向国会做关于消费者信息处理的汇报作为监督。日本金融监管厅专门设立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协会的“投资咨询窗口”,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对于投诉要提交处理报告。

    (四)独具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

    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选择成立专门的金融督查服务机构(FOS),负责处理金融消费者的纠纷。这是一种独立于金融服务机构和司法机构的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又称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当消费者与金融服务机构发生纠纷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时,消费者可以向FOS投诉,由FOS组织金融机构和消费者进行调解,并作出裁判。FOS处理金融消费者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有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也省去了消费者去司法机关诉讼的时间和精力,维护了金融机构的良好信誉。

    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启示及建议

    (一)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

    首先,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并未引入“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投资者混为一体。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需要,办理银行存贷款、购买保险合同、申请购买信用卡、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消费者。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上述的消费行为已经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金融生活需求,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不同,在资本市场的个人投资者,由于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分析能力,在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的时代,实质上处于信息获取的弱势地位,因此也应当将其划入金融消费者的行列。

    其次,目前我国关于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只有《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而这两部法律的设立均为保护实体领域的消费者,由于金融产品的特殊性,金融消费的概念和权利尚未明确,在保护效果上更是收效甚微了。而金融领域的《保险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对涉及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大多是一些概念和原则性的条文,例如银行领域只有“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仅仅限于对存款人的保护;在保险领域的“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限于规定保险机构的从信息披露角度保护消费者利益。法律保护手段严重不足。

    鉴于此种情形,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层级相对较高的法律,并将在法律条文中引入“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做到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二)建立消费者保护的具体职权机构

    纵观世界各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无论实施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的国家,均建立具体的职权明确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我国目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权分散于消费者协会,银监会、证监会等机构,在保监会设立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职能表述为具有规章制定权,接受消费者投诉和咨询,调查处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项,但自2003年以来,并未见保险领域内关于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出台,投诉和处理机制不明确。在证监会设立的投资者保护局的职能表述为“督导促进派出机构、交易所、协会以及市场各经营主体在风险揭示、教育服务、咨询建议、投诉举报等方面,提高服务投资者的水平;推动投资者受侵害权益的依法救济”投资者保护局并不直接接受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消费者保护职权不明确,缺乏专业性,容易造成消费者保护的监管空白区。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等领域建立具体的职权明确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并赋予该机构一定的规章制定权和处罚权,建立完善的工作和监督流程,保证消费者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三)设置便利的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

    目前我国受理消费者投诉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各个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纠纷通过金融机构内部的调节机制无法解决时,只能选择向监管机构投诉或者采取仲裁、诉讼解决。大多数监管机构在接受投诉建议时采取通知或者责令金融机构二次处理,并不能真正的起到解决纠纷的作用。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篇10

关键词: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审慎监管

中图分类号:D91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4-0067-06

收稿日期:2011-12-12

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金融产品定价的法律规制研究”(CLS2011D31)阶段性成果;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法律规制研究"(20102705)阶段性成果;天津财经大学预研性课题“资产定价模式下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Y11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博(1981-),女,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后。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进行以放松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倡导利率自由化,允许金融机构经营更广泛的业务。放松监管,一方面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权力,促进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美国随即颁布了多部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为目标的金融法案,并规定金融监管当局同时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监管的双重职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一些学者反思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上的迟缓行为和不作为行为,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被金融机构所俘获的事实,表明以“金融机构为本位,效率优先”的审慎监管机构和以“金融消费者为本位,安全优先”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在监管目标、机构设置、监管手段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体进行重新安排,对金融监管格局做出彻底的反思和改革。哈佛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沃伦积极倡导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独立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专门负责监管金融产品的质量。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次贷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合监管与分散监管、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模式之争,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次贷危机中呈现出来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监管之间的激烈矛盾,迫使政府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作出新的思考和安排。本文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应该与审慎监管相分离而成为金融法律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并指导金融监管理念的更新、模式的转换、机构的重构及制度的变革。

一、美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独立性的争论

哈佛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沃伦在2007年就关注到伪劣的金融产品对消费者的侵害,她说:“就像假冒伪劣的玩具和烤面包机一样,不安全的金融产品一样会产生致命危险,因为它不仅仅使单个消费者受损,还会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将危机波及全世界。”之后,沃伦便开始积极倡导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独立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专门负责监管金融产品的质量。“如果美国在10年前就建立保护局的话,现今的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沃伦这一主张得到了当时急需重树民众对于金融市场信心的奥巴马的支持,奥巴马将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作为金融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优先保护。2009年,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首份金融改革方案——《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法案》,该法案提议设立一个以董事会为决策机构,依靠财政拨款来运营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署。2010年4月15日,议员多德提交了修改后的金融改革方案(简称“多德方案”),该方案同样主张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并采取局长负责制,拥有独立的现金流。该方案赋予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在人员任免、机构设置、资金保障和职能权限上的独立性,但是共和党、金融审慎监管机构和美联储等方面均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独立性有所异议,这些异议集中体现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金融审慎监管机构和美联储之间的隶属关系上。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金融审慎监管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之争

多德方案主张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之后,奥巴马发表讲话称,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将会负责实施美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金融保护制度。不过,共和党人却认为应由同一个机构来承担金融审慎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两项职能,否则,在实际中不同监管机构有可能相互矛盾的指示。但是,次贷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美国由于监管机构的预算来自于对被监管机构的收费,监管机构极易被金融机构所俘获,利用滥发许可证而谋取利益,帮助被监管机构免予消费者保护法的约束。以“金融机构为本位,金融效率为目的”的审慎监管机构,和以“金融消费者为本位,金融安全为目的”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在设置初衷、运行原则和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审慎监管机构之外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将有助于重塑金融消费者的信心,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关联储之间的权、责之争

要使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就必须要求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任何机构不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施加任何行政上的干预,但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坚决反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分走美联储的一部分权力。他认为美联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不仅具有专业优势,而且可以节约监管成本。他甚至表示可以考虑将消费者保护写入《联邦储备法》,与控制通胀和充分就业并列成为美联储的三大目标。不过,伯南克的主张并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2010年7月,国会通过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该法保留了多德方案中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内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设立于美联储之下,拥有4亿美元的预算,可就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预约订购,以及其他消费者信贷产品制定监管规则。奥巴马任命沃伦教授为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顾问,负责领导该局的筹备工作。2011年7月18日,奥巴马提名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沃伦的亲密盟友理查德·科德雷出任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局长一职。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一)泰勒的双峰监管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泰勒就曾对金融监管机构同时承担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双重职能提出过质疑,并提出了著名的双峰监管理论(参见图1)。该理论认为,政府应同时设立两类监管机构,一类是通过审慎监管来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类是通过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来监管各类金融业务,防止金融消费者遭受价格操纵、欺诈等不公平待遇。①双峰监管理论是对金融混业经营的理论回应,其优势在于它可以消除分业监管的真空地带,减少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推诿和冲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双峰金融监管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和荷兰。其中澳大利亚成立了两个跨部门的监管机构:针对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和针对金融机构商业行为规范进行监管的“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荷兰追随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由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管理局分别承担金融审慎监管和商业行为规范监管的职能。

(二)监管俘获理论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萧条,而且还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忽视就是引发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金融监管机构的经费大部分来自于对金融机构的收费,因此,有些金融监管机构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跑马圈地,不断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甚至想方设法为金融机构设计和创造各种条件,规避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制约。这种现象是对施蒂格勒提出的监管俘获理论的最佳诠释。监管俘获理论认为,对行业的监管不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为被监管集团的利益服务和损害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监管与公共利益无关,监管机构不过是被监管机构俘获的猎物或俘虏而已。在金融市场中,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和消费者三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监管机构以政治支持最大化为追求,被监管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则以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为宗旨。在三方利益的博弈中,监管者为了实现政治支持最大化,更愿取悦于拥有庞大财富转移能力的被监管机构,使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成为默契的利益共同体,而与消费者对立起来。因此,建立独立于金融审慎监管机构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更能从社会本位出发,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三)佩尔兹曼理论

佩尔兹曼理论是监管俘获理论的具体化和模型化。佩尔兹曼将社会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大集团,如金融消费者集团,存在偏好不明显和“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行为越明显,每个利益个体越不愿意承担对政治的捐款责任,尽管监管可能对金融消费者造成较大损失,但分摊在每个消费者身上的损失却很小,因此,他们没有动力对立法产生影响。而小集团,如金融机构,其数量远远比消费者数量少,但越是小集团,这种集团内部的协调行为越明显,搭便车行为越不明显,监管产生的利益就越明显,因此,它们愿意并且能够对立法产生影响。总而言之,监管倾向于组织更为完善的集团的利益。那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路径就在于加强金融消费者的组织结构,使其利益诉求趋向同质化,内部行为更为协调。比如,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免于受到不公平交易行为的侵害。

三、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独立性的现实体现

在《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中,授权设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并赋予其前所未有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监管目标、机构设置、人员任免、资金来源和问责制度等方面。

(一)监管目标的独立性

在《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中规定,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设立的目的是确保所有消费者均能顺利进入金融市场,确保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得到公平、透明的待遇,其中包括:1.向消费者提供及时、易于理解的信息,以便金融消费者就金融交易作出负责任的决定;2.避免金融消费者遭受欺骗和不公平的待遇;3.过时、不必要或带来不当负担的条例能经常被发现并予以处理,以减轻不必要的监管负担;4.联邦金融法的执法要连贯一致,以促进公平竞争;5.金融市场运行透明、有效,以促进市场创新。

从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监管目的来看,它以消费者为本位,以金融安全为目标,完全与以经营者为本位,以金融效率为目标的审慎监管机构相区别。

(二)机构设置的独立性

在美国,拥有行政权的独立机构有三种:一是拥有很大独立权力的内部独立机构,如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内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二是部门完全独立但隶属于总统的独立机构,如国家航空航天局;三是不隶属于总统的独立管理机构,如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等,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一般可同时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部分司法权。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是美联储下属的一个独立的局,主要负责监管联邦消费者金融法项下金融产品的发售和运作。它虽然在形式上隶属于美联储,但是美联储理事会不得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施加任何行政上的干预,其中包括:1.美联储不得干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任何事项或程序,包括检查或执法行动,但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2.美联储不得任命或罢免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任何高管或雇员;3.美联储不得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或该局的任何职能或责任与美联储理事会或联邦储备银行的任何部门和职能相合并;4.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任何规则或命令均不需经美联储理事会批准或审查,美联储理事会不得延迟或阻止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签发任何规则或命令;5.美国的政府官员或机关无权要求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局长或任何其他官员在向国会提交立法建议、就立法作证或提出意见前,将该立法建议或意见提交美国任何官员或机关审批,向国会提交的立法建议或意见显示和表达的是局长或该局其他官员的观点,而不一定反映美联储理事会或总统的观点。

(三)人员任免的独立性

在美国,大多数拥有行政权的独立管理机构均采用理事会制,并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兼顾两党的意见,从而减少领导者的独断专行。而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却采取了局长负责制,足以彰显其高于其他独立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在该法案中规定,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局长的人选由总统从美国各州公民中提名,经国会同意后任命,副局长由局长任命,局长拥有长达五年的任期,并可以在任命期满后指定继任者,在继任者符合资格要求前继续担任该局的局长。

(四)资金来源的独立性

一般的独立管理机构虽然拥有行政上、立法上的独立性,但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却受到财政拨款的限制,国会也会利用控制独立管理机构的资金来源,对其施加一定的影响。但是,《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却赋予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前所未有的资金的独立性,其中规定;从指定转移日开始每一年及其后每一季度,美联储理事会应从美联储系统合并收益中向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拨款,拨款额由局长确定,以达到执行保护局在联邦消费者金融法项下权力的合理必要水平。

(五)问责制度的独立性

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设立过程中,美联储就曾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问责问题予以质疑。伯南克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虽然在形式上隶属于美联储,但是实质上美联储不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进行任何行政上的干预。法案的最终版本明确规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拥有独立的问责制度,“保护局不应就美联储理事会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承担任何法律规定的责任,而美联储理事会也不应就保护局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承担任何法律规定的责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和美联储在法律意义上是两个独立的主体,自行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

四、构建我国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建议

近年来,在我国一直专注于分业监管与统合监管模式选择的争论,而却忽视了对消费者保护的关注,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下去,不仅会导致金融消费者利益的损失,而且还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应大胆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整合一行三会中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职能,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构建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并做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一)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最高理念

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金融消费者保护历来受到充分重视。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将保护消费者利益列为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的两大目标之一,欧洲证券委员会论坛在2001年2月了《协调保护投资者的核心商业行为准则》,美国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更是开宗明义地把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作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已经成为后次贷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坚实基础。但是,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理念至今还停留在侧重于金融安全的维护,而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却关注甚少,尤其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等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更暴露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和专业知识的贫乏,使其失去了与金融衍生品发行人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在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获得保护,应该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最高理念,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二)将建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在主要由金融监管机构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能,但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审慎监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应借鉴美国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合理因素,建立我国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结合我国的具体行政体制,可以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运转,以保证所有金融消费者均能顺利进入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确保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公平、透明。

(三)将构建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工作

我国现行立法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散见于《合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有关的法律和规范;另一个层次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证券监管委员会、保险监管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制定的部门规章。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没有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准确的界定,将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概念混为一谈,忽视了金融消费者的定价弱势地位。二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现行的分业监管制度捉襟见肘,各部门规章也出现了重叠和冲突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执行的尴尬和法律权威性的弱化。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以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其免受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各种侵害和欺诈。

(四)完善预防性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和措施

1.强化风险告知制度。在进行金融交易前,金融机构应要求金融消费者签订《金融产品交易特别风险提示书》,在提示书中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告知:一是对金融产品风险的提示,并对金融产品的性质、定价方法、定价模型及前提假设进行告知;二是提示金融消费者参与该项交易应该具备的条件,要综合评价自己的经济实力、专业知识、风险承受能力和身心条件,从而决定是否参与该项金融产品的交易;三是金融产品的发行者应将以往交易的事实,向其消费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公布;四是金融产品的发行者有义务向消费者详细提示从事该交易可能发生的损失,以使潜在的消费者在进入交易前有条件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2.完善消费者适当性制度。我国应建立金融消费者适当性的评估机制,用于评价金融消费者是否适合从事该项金融交易。对于消费者适当性的评价主要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种,前者是指资产水平评价,后者是指专业技能、消费经验等项目的评价。对消费者适当性的评价是一个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应当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评级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规定消费者在签订高风险金融衍生品消费协议之前,必须由金融中介机构出具消费者适当性的评价报告,而且要对出具评价报告的中介机构加强监管,比如,要求评价机构披露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保存评价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