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13:54:32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1

1.引言

自1979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保险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也正在向新兴的保险大国迈进。正因如此,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越发重要。在国内高校,经济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人才的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开办的工科保险专业则显得更加独树一帜。这个专业自1996年创办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具有专业保险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往届毕业生的在职发展状况,不难看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授予工科学士学位的保险专业,已经用事实得到了广大社会的认可及人才市场的需求。那么作为工科为基础的保险学生,他的专业优势有哪些呢?这是我们下面需要阐述的,现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保险专业为例进行研究。

2.工科保险的专业特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保险专业是根据保险业对风险控制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劳动安全监察、技术质量监督、社会保障、消防及交通安全管理、大中型企事业等单位(部门)相关领域内,从事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方面的工作。因其突出的特色,深受人才市场、特别是保险企业及保险中介机构的欢迎,而且从趋势上看每年供不应求。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毕业生岗位争夺战中,沈航保险专业作为一个二批本科专业,在人才供大于求的社会现状之下,又是为何依然拥有如此强大的优势呢?

原因很简单:纵观中国保险业,虽然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性的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据调查了解,在之前投资连结型产品大受欢迎的时候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一些国内保险公司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因为有人才短缺的苦衷,因为投资型产品对于精算、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资保险的进入引起的竞争加剧,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浮出水面。目前,从各保险公司见诸报端和网上的招聘信息来看,与以往主要招聘业务人员不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在管理、策划、组织培训等管理和技术人才身上那些具有团险销售经验。外资保险则对那些既有保险业背景,又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情有独钟。不难看出,相关企业招聘人才都是根据自己所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以前保险行业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正处于转型阶段。沈航的保险专业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正所谓目标明确,才有的放矢。沈航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各种保险实务,具有危险分析、风险评价与控制及事故调查处理的能力,掌握事故预防及风险管理技术,熟悉防灾防损及索赔、理赔等保险业务的独具特色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也就是沈航的工科保险学生专业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作为国内唯一的以工程为基础,以安全为背景的保险类专业,既与其他经济类保险专业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其理论课程体系,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的是“能力强、高素质、有特色”较强毕业生的适应性。种种袭击选修课的设置,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安全与保险有比较一致的平台,具体体现在保险学原理、系统安全基础和安全原理、计算机操作实训、安全人机工程学等主干课程的统一要求方面。其实践课程体系,体现了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主要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个专业学科的课程设计及大作业。最后进行伸长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阶段学习的最终环节,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锻炼。其基础课程体系则是根据保险专业的学科特点,做种高数、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英语、电工与电子学及微机原理等学科,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重点突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及再保险等。在理论课与基础课基础上重点集中与保险的基本原理与实务方面。同时为加强对本科女生的仪态、形象和职业气质的训练,还特别设置了专业性选修部分。该专业充分发挥了其工科保险的优势,做到了行业与特色的融合,这也正是沈航保险专业特色。将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除保险学方面的课程外,更增强工程技术底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极富针对性的工程训练,有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相结合:安全与保险知识协调并重,重点掌握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技术,费率调整原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除基础可与宽口径选修课之外,本专业在强调“安全、保险”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法律、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熟识所处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基础,并且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独到眼光,从用人单位角度看,这样的人才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

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文科、经济类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人文科学的学习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工科教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学生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社会人文科是思想,是思维方式,是价值观,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回答,是生活的态度,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社会人文科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人心、人性了解得非常透彻,善于换位思维,是与人交流的素材。通过课程安排,使得学生能突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转贴于

如表1,不难发现工科保险专业其明显的专业特色,主要是这个专业将多方知识的融合,在专业课中,让学生明确所授科目及相关具体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用处,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财险、人身险、以及保险公估等科目的学习过程之前,老师会先介绍科目背景,及当前国家、国际的政策趋势。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自学,而不至于盲目的学习,事倍功半。在教学过程中,该专业更侧重案例分析,尤其是有争议的案例,这样做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更深刻的体会,避免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走弯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与该科目对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不仅夯实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英语,学生专业特色鲜明。

3.工科保险的就业优势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ly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ts primary cause lies in accur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location and production and study come apart. Propose that we should first clear about the cultivating goal of vocational insurance education, adjusts course content, establishes the curriculum reasonably; reforms teaching method, join production and study together; carries out the double card education; strengthens the graduate career guidance, and helps the graduate to strengthen employment ability in the insurance profession.

关键词: 保险人才;高职保险;双证教育

Key words: insurance persons; vocational insurance; double card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14-02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保险业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无论是行业实力还是国际竞争力,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实践证明,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资金和管理,而是人才。由于人才储备不足、人才需求扩大以及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如饥似渴的状态。据统计,每10万人口拥有保险从业人员数量,美国为1357人,香港为551人,台湾为619人,而中国大陆仅为110人。如我国每10万人拥有保险从业人员数量按500人标准计算,13亿人需保险从业人员650万,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还不到一半,供需比例为1:2。若按1000人标准计算,13亿人需要保险从业人员1300万,供需比为1:4。高职教育的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周期短、见效快,是保险人才的重要输出渠道,可以有效缓解人才需求“饥渴症”。从这一点来看,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保险教育开辟了广阔天地,高职保险教育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保险公司人才短缺、流失严重,人才难求或求到人才却难以用得满意;另一方面众多高职保险毕业生工作难觅或找到工作却难以满足其心理预期,保险留存率很低。高职保险毕业生就业难,不仅是困扰高职教育的难题,也是保险业难以言及的“心痛”。面对求贤若渴的保险机构和迷茫困苦的毕业生,我们倍感心痛,良心和责任让我们深思这其中的主要原因。

①高职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以“三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核心,培养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保险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面向基层,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强、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高职院校内部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仍是模糊不清的。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公司的就业岗位主要分为管理(内勤)和销售(外勤)两大类。管理岗收入稳定、工作压力相对较低,很多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此青睐有加。如某高职院校的保险人才培养目标为“成为在保险业胜任实践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宽口径、厚基础”,似乎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但大学三年时间极其有限,做到了“宽口径”,就很难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什么都行,其实什么都不精,就业就很难。其具体表现就是很多高职院校仍采用“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以行业学科体系为本位、以课为单元、大面积、高容量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正如业界所形容的:才华横溢,但眼高手低;颇见理论功底,但脱离实际;言语滔滔,但能力平平。

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够紧密。近些年来,作为吸纳高职保险毕业生就业主体的保险业,正在发生着由人海战术的粗放经营到精兵简政的集约化经营的深刻变化。如此同时,保险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接受方式也发生着较大变化,对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高职保险教育却还在进行封闭式的“自我循环”,不论业界怎样“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老化、校企合作松散、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虽然有部分院校建立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校内实训因缺乏真实情境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校外实习则因监控难、管理难等原因往往流于形式。如此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缺乏基础操作技能,看不懂保险单证,不会填写保单、对车辆、企业财产、建筑工程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查勘定损基本程序不熟悉、缺乏技巧;沟通协调能力差,长时间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笔者作为一名保险专业教师,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深切体会到毕业生就业时的茫然无措与痛苦抉择。结合自身的任教经验,下面我就高职保险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以供商榷。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执行,大学精英教育时代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稀罕”,保险公司找来一个大学生,直接目标不是培养中层以上的管理人才,而是马上上手具体工作的人,直接上岗、可以独当一面。高职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应按照行业人才需求和岗位群所需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来确定。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将保险人才分为四类:监管人才、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高职保险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和“应用教育”,教学贴近保险业实践,追求“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业务技能的人才。高职教育的这些特点与保险市场上的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吻合,所以,高职院校要瞄准市场需求,抓紧机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保险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在目前保险市场中,保险营销这个群体学历水平偏低,专科及以上学历不足35%,保险专业毕业的更少。随着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增加,保险公司业务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保险监管也更加严格。保险业对营销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懂理论、有技能、高素质的营销人员肯定大有市场,目前鱼目混珠的营销市场将被重新“洗牌”。而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步成熟,保险业必将进一步分工,对风险评估、查勘定损、代为理赔的这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如公估人)的需求必将大增。所以,从保险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将高职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高职保险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岗位群所需的素质能力为导向。因此,首先,高职院校应深入保险企业调查研究,了解高职保险毕业生岗位群的工作流程、环节、操作内容和步骤,从而掌握这些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根据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组织校内外专家、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有经验的教师等,商讨确定胜任这些岗位群所需的素质和能力。最后,针对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具体来说,①保险商品的无形性,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诚实守信、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品质,因此,要开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关系》、《保险职业道德》等课程。②保险业务的激烈竞争,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现代化工具的能力,因此,需要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货币银行》、《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③保险活动的专业性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具有保险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因此,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涉外保险》、《保险营销》、《保险心理学》、《保险法》;非核心课程需要开设《保险中介》、《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社会保险》。另外,还可以聘请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举办一些保险营销技巧、车辆基本知识、医学常识等讲座。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3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保险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行业,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学生难以理解接受,对相关理论望而生畏,久而久之,甚感授课老师言语之乏味、面目之可憎,从而对保险丧失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在授课时,首先要掌握理论的深浅度, “必需、够用”即可,不必过于强调其体系的完整性。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案例型、参与型、讨论型教学方法,在将枯燥理论通俗化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模拟展业情景、训练营销话术作为重要内容来开展。最后,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将教学课堂拓展到教室外,带学生参观保险公司、到实习基地去实习,到保险市场调查,直接面对客户,让学生在感受到实战氛围的同时,锻炼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科学实行“双证”教育

为突出高职保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促进就业,学校应重视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将学习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行“双证”制度。即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专科毕业证书和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具体来说,就是学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报考保险人从业资格证、保险经纪人从业资格证书、保险公估人从业资格证书,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筹码的同时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具备到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就业的基本条件,彰显保险毕业生的专业性。具体安排要做到教学计划与资格标准相结合,教学内容要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衔接。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已经学完《保险学原理》、《保险法》等课程,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保险人从业资格考试。大二下学期,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学完,部分专业课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也已开设,这时可组织学生参加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从业资格考试。

5加强同业界的沟通交流

高职院校加强同保险业界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险教育师资和保险界实务人员互相交流,加深了解,从而加强保险师资实践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沟通交流,提高保险实务人员的理论水平,有利于其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具体说来,保险师资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加入保险公司的业务实践中,增强保险教育师资对保险的直观认识。每学期聘请保险实务人员给学生开展业务技能、技巧的讲座,补充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加强了相互了解。另外,联手保险公司,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式教育。保险公司提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校方搭建实践平台、提供部分指导老师。校方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回馈保险公司,使整个保险行业受益,最终形成学界、业界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有一些高校与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平台。新华人寿、太平洋保险集团就积极与高校联合办学,平安保险集团则直接创办平安大学。总之,通过加强同业界的合作交流,使得高职保险教育更加贴近行业所需,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为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6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保险业界有一句话形容优秀保险营销员:铜头、铁嘴、飞毛腿,形象的描述了保险营销员的艰辛与痛苦蜕变。很多高职保险毕业生之所以没有选择保险工作,主要是畏难、怕吃苦的情绪在作祟。针对这种现象,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展择业方法、择业技巧指导的同时,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对待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①借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清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明确我国保险发展的机遇与巨大空间,激发学生的职业激情。②加强信念教育、艰苦创业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消除、减弱畏难、怕吃苦心理。③聘请保险业界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开展励志讲座,增强学生从业信心。

参考文献:

[1]林秀清,邹茵,林小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3

经多年对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跟踪研究,笔者发现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招生规模正在逐年减少。该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招生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制约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实际不相符,目标培养受质疑。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我国民族地区保险业务高速增长的需要,培养以技能知识为核心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保险、金融及证券、期货、期权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保险部门,但很少有人能留在保险部门工作,大部分成为自谋职业者。经过调查,了解到全国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影响,民族金融保险专业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

2.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金融保险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实践课程很少,但实践课程在高职保险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实训。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学、风险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都是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强,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比如《风险管理》课主要阐述风险的概念、性质、特点、产生、风险管理程序和怎么研究风险等,比较抽象,且不能与专业所设置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中的风险评估相衔接,造成学了风险管理课程知识,却很难在保险专业中得到应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实践实训课程要求占45%。[1]围绕保险专业培养目标,金融保险专业应该凸显实践实训的核心,财产保险项目、人身保险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都必须加强实践实训。

3.设置的课程偏宏观,与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结合不紧密。目前,保险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有经验、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保险人员,但在招聘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刚刚毕业的高职保险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保险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但经验不足,业务技能差,动手能力弱。找到工作的保险专业学生,也认为实际保险处理与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不一样,甚至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而实际工作中许多需要掌握的东西却没有学到。

4.课程设置所需的保险核心技术教材缺乏。当前,贴近保险行业且能体现实务操作技术技能的教材很少,使用的大部分是普通大学本科改编的教材,这些宏观的知识难以直接用到民族地区保险实务上。而实务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却是各项保险承保和理赔条件以及处理保险业务的流程规定,对民族地区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点涉及很少,且保险技术含量低。真正能适合保险行业所需技能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教材很难找到,学生能真正学到的必需的保险技术不多。

5.社会对保险行业有偏见。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理赔上多次发生纠纷,保险公司在承保和理赔上有时存在“两张皮”,承保时对保户百般承诺,超出保险规定,理赔时往往拖赔、少赔或拒赔,引起保户不满,常常诉讼于法院。另外,保险人有时误导投保人买保险,使投保人投保的意愿与保险公司的意愿不一致,最终达不到投保人投保的意愿,因而产生偏见。

6.保险专业毕业生在保险系统就业状况不如非保险专业。高职保险专业就业渠道窄,主要面向保险系统,而民族地区保险系统与发达地区相比,保险系统少,因此很少录用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反过来,非保险专业就业渠道较宽,不但可以到保险系统就业,还可以去其他部门就业。就业没有优势也是金融保险专业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7.学习保险专业知识难度大,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由于保险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必须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保险越发展应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越多,并且还要将其应用到保险专业上,对高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习保险专业需要储备大量的跨学科知识。

二、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对策

1.调整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深入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所需的保险技能技术。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变不科学、没有特色的课程为科学性强、有明显特色的课程设置。保险行业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既有国内保险又有国际保险,既有财产保险又有人身保险,既有有形财产保险又有无形财产保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允许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许多国外保险公司加入中国保险市场,保险机构繁杂,各种保险业务空前发展,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保险业务的特点是面广点细,因此,应尽量设置出能跟随时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保险课程。多年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虽不断改革,经过多次修订,但课程改革还是不彻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紧密结合民族地区保险市场行情,没有全面了解保险行业实际情况。目前,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的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英语、风险管理等23门课程,知识总体很泛,不太适用于市场经济时代;课程设置不实用,培养不出有实实在在保险技术的人才。

要深入了解各家保险公司招用员工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公司用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险管理人员(通称有编制),另一类是保险营销员(通称临时工)。保险管理人员使用量少,收入待遇较高,但保险行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知识面要广,要有经验,并且对专业要求既专又精,而保险营销员队伍则不太稳定,收入待遇高低也相差较大。我国保险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国保险企业遍地开花,到2011年底,保险公司有130家,保险中介机构有1100家,需要大量使用保险营销员,而较少使用保险管理人员。[2]据了解,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找保险营销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进入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几乎不要求什么条件。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是经过3年专门学习训练的,如果要做营销员推销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会拍手欢迎。但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愿意在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原因是地位低下,认为混在保险营销员队伍里不值得。因此,必须改革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围绕保险营销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帮助投保人解读保险,设计保险购买方案,正确引导投保人投保,发挥保险经纪人的作用。#p#分页标题#e#

2.金融保险专业改革的建议。民族地区金融保险专业的改革重点是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实现金融保险专业差异化。要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学以致用。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除了向保险公司输送人才外,还要向其他部门输送人才。因此,拓展金融保险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改革课程设置,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相应课程,才能增强专业办学的生命力。根据民族地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设置三个专业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方向)、第二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金融方向)、第三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实务保险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是保险公司、汽车销售部门、汽车维修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部门和其他单位。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保险专业 教学

[作者简介](1978- ),男,山东栖霞人,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上海 2012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23-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其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该目标。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高校保险人才教育逐渐不适应保险业界的需求。一方面是业界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是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研究型高校相一致,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保险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造成保险专业学生供需失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保险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保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应是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保险市场运作规则的“三型一化”保险专业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同时,我国国内保险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财富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险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其在创新风险管理技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在我国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应当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增强全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险人才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承担保险市场开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营销、保险核保核赔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2.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定位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社会人力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生力军。目前,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事业的基础。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是各种保险教育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它属于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教育阶段。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专门的保险学院,成为保险业人才供给的一条重要渠道。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开办保险本科专业的院校共有142所,每年为保险业输出大约1万人,为保险业发展积蓄了大量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属于应用型高校。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根据保险的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切实可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机制。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先了解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基本供需情况,以教学计划改革为突破口,使专业培养目标切合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

3.学生自身发展与就业的需要。迅猛发展的我国保险业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高校每年毕业的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最近很多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相关的保险工作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保险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保险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好,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有一定的看法,毕业生不愿意到相关的保险行业就业,尤其是从事保险营销的有关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理想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对自身估计过高,动手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不熟悉现有的保险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综合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大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就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自己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找到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保险专业;地方;高等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74-02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与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保险人才的高度紧缺已经成为行业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瑞士再保险经济研究与咨询部的研究,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从2010年的390万人递增至1 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预测表明,到2015年,中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将超过5.8万名,保险精算人才需求将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将达到1.3万名。而到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① 尽管保险人才极度缺乏,但从高校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来看,仍然存在两难的矛盾(陈珍,2010):一方面保险企业求贤难,即保险人才“不够用”,另一方面高校保险专业学生就业难,即“不适用、不被用”。② 这一矛盾反映了当前高等财经院校保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保险企业人才需求的背离。提高保险本科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保险企业的人才需求,已经成为财经高校保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依托学校建立西部地区高水平财经大学和培养“儒魂商才”总体目标,贵州财经大学保险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西部及欠发达地区保险人才需求。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贵州财经大学保险专业自2005年开设以来,就非常重视其实践教学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多元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

(一)践行五阶段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科建立了以全程实验实践为特征的五阶段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即:在本科教学中实行全程实验实践介入,让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开始接触金融实务,并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从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逐渐过渡到设计性实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最后经过校内、校外的综合实习,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务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成为基层企事业单位亟需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保险专业在教学中践行五阶段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阶段,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就开设认知性实验课程,让学生较早地了解有关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国际结算、信贷业务、寿险、财险、证券、期货、外汇等方面的基本业务,学会常用软件的操作。

第二阶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模拟证券交易、模拟外汇交易、模拟期货交易,同时聘任保险公司专业讲师、商业银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保险营销、投资理财、商业银行产品营销等业务知识的培训。

第三阶段,强化课程实验,将专业课程教学全面纳入实验教学,要求主要专业课程实验课时不能低于全部课时的1/4,部分课程要求达到1/3,课程内容从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第四阶段,在专业实习阶段进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学生分组模拟商业银行、模拟保险公司、模拟理财工作室,学习综合运用证券、期货、外汇等投资工具模拟保险、模拟套期保值、模拟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并要求学生分阶段提交业务开展情况报告。

第五阶段,在毕业实习阶段实行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在校内实习阶段,让学生融入全校的经济社会发展模拟实验,与法律、工商、税务、国际经济等专业的学生一起,通过自行寻找投资机会、自行签立经济合同、自行处理法律纠纷,锻炼学生的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校外实习阶段,让学生走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了解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处理方法,了解金融企业对不同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同时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让企业了解学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实行“双证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双证教育是指在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同时,还需要取得一个专业资格证书。根据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其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双证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是学生毕业从事本行业所需具备的专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也是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三)改革学习评价制度,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学习成绩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需对原有考试制度进行适当改革。一是在考核方式上,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占比需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采取不同比例,对实验课程平时成绩占比应高于一般基础理论课程,对在随堂考核、课程论文写作和课程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二是在考核内容上,将减少知识性试题的份量,增加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能力性试题的份量,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和杜绝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期末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真正做到“弄懂、学活、会用”。

(四)优化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本专业教学内容实务性强的特点,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在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般原理与典型案例相照应,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统一,以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重视与保险公司联系,一是主要让学生到保险机构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聘请保险机构优秀工作者为学生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保险优质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工作的时间。

三、结语

综合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较高,对他们的个人素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均给予高度评价。但是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实践教师队伍欠缺、实践教材的缺乏等,这也是下一步将着力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珍.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0,(14).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6

保险实务专业是1999年率先在全省高等院校范围内开办的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主要是面向保险主体培养营销人员。2007年由于规范高职专业名称,更名为保险实务专业。至今已招生13年,有了10届毕业生。其间,在2003年至2006年,曾经按金融与证券专业进行大专业招生,一年级在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两门专业必修基础课:《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原理》。通过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学习,再辅之以专业思想的引导,二年级时让学生在金融与证券专业和保险实务专业二者之间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保险实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从最开始的一届一个班、每班二三十人,发展到2011年一届两个班、每班五十多人。

二、提炼贵州商专保险实务专业的特色———导、融、训、教

在总结学校保险实务专业近14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对用人单位进行的面谈访问和人才需求调查、对毕业生进行的追踪调查和对在校生进行的关于《基于营销视角下我校保险实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的调查中反映出的信息,本文将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特色提炼为四个字:导、融、训、教。

(一)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

保险实务专业较之其他商科类专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和行业的依托度很高,人才培养有具体确定的行业(保险行业)导向,是一个“行业订单式培养”的专业。也因此,专业发展受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学校保险实务专业自1999年开办以来,一直紧贴市场需求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计划。由于保险企业有不同的岗位群,各岗位群对具体职业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所以学校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所采取的方式是:在保险行业“通才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实训再进行一定的“专才训练”。即侧重于训练学生今后在保险行业从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然后通过校外实训的形式,进行特定岗位专业能力的训练。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时的专业对口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雇主满意度等逐年提高,体现为:

1、在面谈访问了解用人单位意见时:被访单位中,目前有学校保险专业毕业生的有12家。其中评价为称职的有7家,占58.3%;优秀的3家,占25%。同时,被访单位普遍认为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培养定位比较准确。

2、在2010年对2009届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显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关的占50.00%,毫无相关的只有15.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类素质与能力的评价很高(图1);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来说,有34.7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完全胜任”现在的工作,有65.22%的毕业生认为“基本胜任”,没有不胜任和很难胜任工作的毕业生。与此同时,随着最近三年行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保险行业新兴销售渠道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迅猛增加。据此,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银行、证券、理财等专业限定选修模块,以适应新型销售渠道市场从单纯的营销人员向投资理财顾问的需求转换;另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模式由原有的“2.5+0.5”制式向“2+1”制式进行调整,以订单式培养为推手,积极探索与保险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二)融———保险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

贵州商专保险实务专业建设过程中与行业结合的紧密度非常高,实施的是将保险行业文化(特别是保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并为保险行业所认同的观念、制度及行为,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提出,保险行业要培育“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诚信规范、合规经营、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行业文化。近几年来,一些保险企业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诸如:“企业是根,文化是树”、“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等等,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利用课堂教学、企业讲座、校友座谈、参观企业、实习实训活动、招聘说明会等多种形式将保险行业文化引入校园,引进课堂。保险企业的使命、目标、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以及优秀从业人员身上所折射出的企业文化非常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固化,有助于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思考和拟定职业生涯规划。校企文化交融的教育方式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为:

1、有助于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保险实务专业的班级综合量化成绩一般排名系部年级第一名。因为对于保险实务专业学生而言,校园的纪律、卫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等要求,不仅是校园管理的要求,更是保险行业的职业要求。

2、学生进校前后对专业认识理解转变大,专业思想坚定。例如:在对保险实务专业在校学生调查中,显示出:虽然第一志愿填报“保险实务专业”的人数近三年来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每年仍然有相当学生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见表1):而在经过借助校企交融的文化进行专业培养教育后,每班均有87%以上的学生现在对保险实务专业持“非常喜欢”或者“喜欢”的态度,且对保险实务专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相对较明确的认识(见表2):

(三)训———以行业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体系

根据保险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办学特点,学校保险实务专业逐步形成了以行业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体系(见表3):贵州商专保险实务专业实训体系特色之一,是根据专业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结合校内实训环境,自行研发设计、自行编写教材并开设的综合实训课程———《保险实训》。课程在省内外均具有首创性,并通过它构成了学校保险实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贵州商专保险实务专业实训体系特色之二,是课外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均在校外相关保险机构进行。使专业学生能以一名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了解企业或者行业要求,寻找差距,明确学习目标。

(四)教———独具保险行业特色的晨会经营的课堂教学模式

晨会是保险企业,特别是寿险企业独具特色的活动载体。因为寿险行业对保险销售人员实行人制,所以需要采取晨会形式来相互交流信息、安排工作、培训教育、积聚人心、鼓舞士气,特别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能产生良好精神面貌、培养全员文明礼貌、提高工作布置效率、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学校保险实务专业于2006年率先将晨会经营模式导入新开设的《保险实训》课程,并作为其重要教学内容。随后,又先后应用于《保险学原理》、《保险推销理论与技巧》等相关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独具特色的晨会经营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晨会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载体。借助晨会经营模式,很好地训练了保险实务专业学生的自信、勇气、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语言表达、资料收集整理、计算机应用、PPT制作、对活动的掌控等方面的职业基础素质和能力。此外,在训练团队意识的同时,也鼓励个性的张扬。

三、基于营销视角下对贵州商专保险实务专业特色建设的建议

营销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同样也是一个专业持续向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基于营销视角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固化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特色:导、融、训、教,并逐渐形成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培养模式的不可模仿性优势,以进一步增强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观念制胜

1、以社会营销观念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特色之一的“导”,不仅是建立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更应该是建立在社会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我们目前的专业建设就是围绕着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在短时期内拥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使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培养模式具有不可模仿性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我们必须在变化中求发展。我们应拓展已有的营销观念,用社会营销观念来指导专业建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优化专业发展环境。构成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发展的微观环境因素包括:行业监管机构、行业自律性组织、行业学会、保险中介机构、竞争者、公众等等。环境因素对专业建设、发展的影响力客观存在。我们需要不断疏通理顺这个系统。例如:在《贵州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保险队伍,支持保险机构与保险中介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切实加大对风险管理、财务、核保核赔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在政策引领下,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应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市场细分,寻找市场机会,进一步拓展与保险行业(或者是具体的保险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提高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市场对学校保险实务专业接受程度有所增加的同时,专业形象宣传却还不够,导致知名度不高。现代市场营销不仅要求公司开发出优秀的产品,还必须与现有和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沟通。而要确保沟通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复杂的市场营销沟通系统。为提高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抢先在公众心目中标注出专业的特色,显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营销沟通系统,与现有和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沟通。可以在确定目标受众、沟通目标的基础上,设计需要传达的有效信息,通过恰当的沟通渠道(可以是人员沟通渠道或者是媒体、事件等非人员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例如:近两年来,通过与保险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所搭建的平台,就是向公众宣传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形象很好的沟通渠道。

(二)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专业文化

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应在已有的专业特色之一的“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文化。这既是对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特色之一“融”的深化,更是固化专业已有的各种特色的重要途径。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文化不应是简单地对保险行业文化的“拿来主义”,应考虑高职教育特点、商专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自主选择性等因素,在保险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交融基础上的提炼。对于专业文化的构建来说,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尚缺少专业文化体系的设立、专业文化内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需要对已经做的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和固化,进而逐渐形成相对鲜明的学校保险实务专业文化。

(三)进一步完善实训体系和内容

为突出学校保险实务专业特色之三“训”,还需要对已经搭建起来的实训体系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完善:

1、认真梳理实训体系。在通过面谈访问形式走访保险机构时,被访单位普遍认为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学生在下列岗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客户开发、核保、出单、单证管理、定损、理赔、客服、组训、查勘、银保业务、部门助理、人伤、车伤等。因此,结合本专业所适应的岗位群,思考:(1)现有实训体系的系统性问题;(2)各模块之间的独立性与交叉性问题;(3)是否涵盖了对应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训练等等。

2、创新实训平台。对于校内实训部分,可以创建一些平台,走出课堂,以更好地达到实训的仿真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带学生走访参观相关企业的形式,实地认识掌握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拟定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并请企业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估。这样,既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又能逐步提高学校保险实务专业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又如:在讲授机动车辆保险时,可与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或者车管所联系,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各种车型、了解车体构造、各个部件的名称等等基本常识。再如:介绍健康险时,可邀请医学院或者医院的专家来校进行基本医疗保健常识的介绍。在理赔环节的实训时,可以与保险企业联系,直接聘请理赔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授课,或者让学生参与一次理赔案件的处理,效果会更加直观有效。而对于校外实训部分,现在实施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对实训平台的一个很好创新。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其他的实训平台。

3、创新实训内容。学校保险实务专业学生近两年来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是客服、电销、银保等。尽管这些岗位的市场需求量客观存在,但是,一方面其入职门槛不高,即专业的可替代性强;另一方面考虑兴趣爱好等因素,未必适合所有学生,因此顶岗实习结束后,并非所有学生会留在企业继续工作。所以,实训内容的设计在考虑普遍性的同时,应兼顾特殊性;在考虑打造软实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增加相应的技术性要求,以增强学生应聘保险企业技术性强的岗位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校际联合的形式,加强车伤、人伤等技术性的实训。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风险;内涵;成因;防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0-02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发育、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还表现得不够成熟和完善。尤其是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风险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深入对大学生就业风险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健有效运行,提高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内涵

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在市场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大学生作为经济主体,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学生就业风险是指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就业市场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失业、人身或财产损失、合法权益受损、就业歧视、实际收入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失业风险。在宏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专业不对口、就业观念转变滞后以及学生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难以有效对接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导致毕业即失业。

2.人身或财产损失。个别非法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不足,涉世未深,急于找工作容易轻信于人的弱点,巧列名目,向大学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介绍费、服装费、保证金、抵押金等,更有甚者将学生骗到偏僻处实施抢劫或人身侵害,导致毕业生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给毕业生经济、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3.合法权益受损。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处于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采取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等手段,损害毕业生利益。如:在劳动合同中只规定学生的违约责任,而对单位的违约责任只字不提。此外,一些用人单位还利用《劳动合同法》有关试用期薪水较低的相关规定,不断招聘毕业生进行试用,待试用期满便以种种理由予以辞退。如此反复,长期低成本占用廉价劳动力。再如:一些单位随意降低学生的薪酬标准,故意延长试用期限,不替学生缴纳或少缴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4.就业歧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着相当普遍且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其中包括对性别、种族、年龄、、民族、身体残疾、身高、相貌、身体状况(乙肝及HIV/AIDS)、婚育状况、地域、户籍以及一些体制和政策性歧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受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对待,使得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难以实现。

5.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毕业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变化或自身专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从事与自身专业不相关、不对口、或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造成实际收入低于预期,在心理上形成很大的落差。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就业风险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于有效防范就业风险、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毕业生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淡薄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比较单纯,对社会险恶的一面认识不够深刻,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敏感性,风险防范能力较差。这就给一些非法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或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实施欺骗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导致毕业生人身、财产或就业机会方面重大的损失。

2.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失范。作为就业市场主体之一的用人单位,在选拔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随意抬高用人条件,实行性别、种族、相貌、身体条件、户籍等的歧视性政策。还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盈利能力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欺骗毕业生。而作为就业市场另一主体的毕业生为了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在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方面造假。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失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3.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中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残缺,不仅使得市场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足,也使得毕业生不能明确自身定位,流动具有盲目性。用人单位也因高等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难以招聘到满意的毕业生。而且就业市场交易价格体系不健全、定价机制紊乱导致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阻碍了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风险。

4.制度缺失,监管缺位。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文件和法规,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如有关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进入资格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尚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就业市场上的欺诈行为、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主体的违约行为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关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创业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得到有效实施。

5.高等教育反市场因素的存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尚处于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起始阶段,存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许多高校游离于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之外,封闭办学,致使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风险。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和能力。学校要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大学生求职面试风险规避》等多门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让学生尽快熟悉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等与就业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他们充分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就业风险的鉴别能力。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当前要保证高校就业市场有序、正常运作,就必须尽快公布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出台《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使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就业协议书法律保护、违约处理、社会保障、仲裁和处理各种纠纷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欺诈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制止和避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产生。

3.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有目的地进行包括招生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在内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体现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4.完善市场功能,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深化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控制,改革僵化的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减少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完善市场功能,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5.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就业环境。有效的信用信息体制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稳定的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并能有效地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同时,信息公开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保证和促进信息在全社会的有效传递,对于克服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营造诚实守信的就业环境,降低毕业生的就业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建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6卷[J].软科学,2002,(1).

[2]常宇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郑州: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

[3]马佳宏,周会娟.调整与适应: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探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薛利锋.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完善与发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5.

[5]马永霞,翟小会.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风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An Analysis and Avoidance about Employment Risk of College Student

ZHANGJi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中国金融体系在经受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和多次金融结构调整以后,已经逐步建立形成了以商业金融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全国各个地区都需要大量的金融保险人才,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必须要立足义乌实际情况,以其金融业的发展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适合地方发展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分析当地金融行业的形势与人才需求确定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

1.当地金融行业的经济形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1.1义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初步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截止2008年底,义乌已有各类金融机构近50家,其中银行18家,证券营业部5家,保险分支机构28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47.76亿元和707.42亿元,总量位列浙江省县市第一位,分别占金华9个县(市)区同类市场份额的40.66%和36.9%,实现利润32.82亿元;人均存贷额14.95万元和10.1万元,同样位居浙江省县市第一位。义乌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保险方面,2008年义乌市实现保费收入15.36亿元,从1997年起连续蝉联浙江省县级市榜首。两年来义乌保险业共计支付各类赔、给付款10.13亿元,在保障、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帮助中小企业收汇、规避外贸风险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义乌市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良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来义乌设立分支机构,初步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总之,义乌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使得金融人才需求在一段时期内将会是持续上升的势头,这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1.2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所需人才能力分析。本专业学生拟就业于金融行业各个职业岗位,也就是说,毕业后能够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从事金融服务及管理工作,并能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会计、出纳等工作。

2.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基本掌握保险、银行、证券的实务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理财技术,能够胜任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社会保险机构及非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岗位和金融营销管理工作岗位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以培养目标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1.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经济贸易知识、经济法规和市场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银行、保险、证券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及金融法律法规;掌握保险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营销心理、学会商务谈判与客户关系管理;熟悉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毕业前基本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要素和实务操作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等专业能力要素。

2.适应于各项能力素养的课程对应。

2.1基本能力要素。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培养出大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主要是英语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同操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可通过大学英语、演讲与口才、经济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社交礼仪与公关技巧等课程的学习。

2.2专业能力要素。

2.2.1营销能力:金融行业都需要金融营销人才,因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出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营销技巧、客户的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可通过市场营销学、营销心理学、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获得。

2.2.2理财能力: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能学会分析风险、制订投保计划、能开拓保险银行或证券投资渠道、能制订个人或企业的理财计划。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学习的课程有:保险概论、人身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个人理财分析、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

2.2.3管理能力: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管理,要求学生在大学里要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于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有保险营销队伍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经济政策分析能力、要懂法知法。这些能力的获得可通过管理学基础、经济法与经济合同、团队建设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

3.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市场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根据以上职业岗位对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需求分析,来配置相应课程,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践环节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概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语文、体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专业基础课主要为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与经济合同、货币银行学等;专业技能课开设了保险概论、财务管理、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现资理财等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还开设了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网页设计等专业任选修课程,学生可自行选择八选四,公共任选课是提高学生在音乐、体育方面的素质,学生可根据学院的要求和自身的爱好进行选择。

三、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不能因人设课,也不能因传统设课。联系义乌金融市场实际,在学生已拥有金融保险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专业课程设置设有“金融理财策划”和“保险营销”两个模块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第一个模块是金融理财策划方向。它培养的是在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工作,基本懂得银行、证券、保险各类产品的功能与风险,能为客户提供一定的理财规划服务的工作人员。毕业后从事学生必须具备投资理财综合能力能力,这一模块所开设课程包括商业银行实务模拟、投资银行学、现资理财等课程。第二个模块是保险营销方向。此方向培养保险公司的一线营销人员或营销管理人员。从目前情况看,在保险业中又以保险营销业务(含保险、保险经纪等)的人才需求为最高,其次为营销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这一方向注重营销能力与团队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训练。毕业后到保险公司工作的学生必须具备保险展业、核保、出单、理赔、业务处理能力和保险营销能力。因此,该模块所开设课程包括保险营销实务、团队建设、社会保障学等课程。#p#分页标题#e#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课程设置中要充分体现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将学生的实践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实训室模拟实训、集体组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社会兼职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总学时比掌握在2:3左右。实践教学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从一年级的认知实习、金融市场调研,到二三年级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进行专业实习,还有毕业前的毕业实习,均做好全面的安排。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格标准的对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各种证书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含)以上考试或学校的大学英语过关考试;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以下资格证书的一项:保险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求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互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互相接轨。比如在会计基础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保险概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保险人资格证书的考取。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延安市;职业院校就业;思考

一、近年来延安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从延安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全市GDP的增长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就占到GDP的80%以上,而第二产业主要就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化工、煤炭和卷烟等行业。但从就业状况看,因安全、环保等原因,煤炭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石油和卷烟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其带动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每年可安置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行退耕还林以来,全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苹果、红枣、梨、花椒、舍饲养羊及大棚蔬菜等产业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向非农领域转移。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和酒店餐饮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的一些企业是近年来安置大中专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企业多数为非公有制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其中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导致人们对这类就业认可度较低。

从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延安市内的石油企业聘用的临时工已超过正式职工人数。但是,石油企业在用人方面,除接收内部职工子女外,许多岗位宁愿聘用农民工,也不用经过正规培训且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专业技能的职校毕业生。不仅石油化工企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概括起来看,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延安市的就业状况主要是:

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数呈逐年大幅下降的趋势。在这些单位就业后,稳定性好,各项社会保障到位,这种就业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就业竞争也非常激烈,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正当竞争甚至是腐败现象。

2.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不对口。我们调查了解到,近三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较好的吴起、志丹、安塞等县,进入石油企业的职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数从事了油井保卫工作,真正学习石油类和机电类专业者到石油企业就业的为数较少,但企业需求相对较大;另外,由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等问题,一些毕业生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即使就业了,就业质量也是较差的。

3.进入非国有单位且处于流动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的总数达60%以上。这些职校毕业生每日劳动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节假日加班加点为“家常便饭”,但没有加班工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多数用人单位不缴纳;市、县(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对毕业生的人事等就业服务工作做的也不到位,致使这些毕业生的工龄无法登记和计算,办理结婚、生育、晋职晋级、落户等手续困难重重,导致就业的稳定性非常差。

4.在使用职校毕业生过程中,相当多的用人单位与学生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由于政府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管不力,国家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双方的约束力不够。用人单位较多地非法用工和毕业生随意“跳槽”的事时有发生。

5.部分职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家中待业。有少数职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差,专业技术水平低,被用人单位多次筛选而积淀成无业游民。特别是那些身体残疾或身体有病者,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救助,但是,由于就业援助缺位、失业登记不到位、再就业培训滞后等,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生活非常困难。

6.一些国有企业在用人自的庇护下,只招聘企业(或行业)内部职工子女,不招聘社会上具备相应学历和专业的人员,出现了用人上的不公平。

7.政府劳动保障人力资源部门人事工作滞后。据调查了解,从2001年至2010年,每年均有部分职校毕业生手中拿着学校和有关政府人事劳动部门签发的档案和报到证不到县(区)报到。

8.高职毕业生相对中职毕业生来说,其就业状况较好。具体表现在:在国有单位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社会保险办理率较高,就业的稳定性较好。

二、改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一)党委政府是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努力规范各单位的用人行为,改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能做到的。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除重点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外,还应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

1.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事工作。要把属地所有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人事管理都进行人事制度管理,取消原来的分割管理办法。让有意回辖区就业的所有高、中等学校毕业生持政府有关部门签发的报到证报到,并收取档案等资料,办理人事手续,签订人事合同,待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后,再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定,落实用人单位与政府人才中心签订单位人事合同,并督促用人单位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对创业等灵活就业者,政府财政补贴缴纳社会保险,从资金上和政策上真正鼓励自主就业,建立充满活力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让创业者切实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2.人力资源劳动保障部门要全力抓好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和条例的落实工作,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要督促企业依法给劳动者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对违规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要依法予以及时严肃处理。

3.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要承担起属地职业院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就业工作纳入每年度对各级政府及领导的重要目标考核之中。不能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仅仅作为院校的一把手工程,也要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4.政府有关部门应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就当年属地内报到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定期研究,明确各自的职责,并认真抓好落实。年度对部门工作考核时要把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5.政府劳动人事和工商等部门,应联合对属地内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用人情况和对员工各项社会保险办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向社会通报,对做的好的用人单位,给予重金奖励或减免有关税费,对做的不好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和纠错,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6.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每年适当时间,公布本地当年或更长时间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此引导适龄青少年来选择就读院校和专业以及方式,减少盲目选择带来的负面问题。

7.政府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当地职业技术院校的联系,指导院校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建议院校改革课程结构,督促企业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实训和实习条件,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从而使院校能为企业培养出实用人才。政府对给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训的企业,在财政补贴或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8.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对职业院校引进师资开设绿色通道。政府应该对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实行两种形式的管理模式:一是编制管理,二是聘用制管理。政府根据院校每年招生人数多少,给院校划拨经费。我们调查了解到浙江省省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人事管理上就是采用以上类似制度。

9.各级政府要制定方案,创造性地优先保证全日制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以此来促进全社会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10.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政府设立负责推荐和服务职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办事处,为那些所学专业在延安本地区难以就业的学生和有志外出就业的学生提供服务。

11.市委、市政府等几套班子领导,都应积极出面协调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等非延安市管企业,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接收户籍在延安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市人大可从有关人才法规等执法检查上给予监督,市政协可利用社会各界精英的影响力来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接纳毕业生。

12.市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把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适龄青少年,全部纳入中职教育计划,对高职毕业生,要按照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视同仁地执行就业政策,调控企业等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职毕业生,从就业上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形成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职业技术院校要调研市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1.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要提高实训课比例,使实训课与理论课最低保持1∶1的比例。这对于中职生尤为重要。实验实训课程会在校园里营造一种职业环境与氛围,让学生明确目标指向,尽快进入职业角色,缩短学生向劳动者转换的过程。基础课的开设要根据培养层次、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等需求而开设,不必面面俱到。

2.开设就业指导课与就业心理辅导。要及早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的理论教育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一进校就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将就业能力及综合训练融合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环节及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教育当中,缩短学生从学习者到职业者的心理距离。

3.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的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教学场所从教室外延到工厂、实训室等实际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已有的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精神;将教学者从教师扩展为师傅,实现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教学方式实现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最好是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专业要求乃至企业要求编写。尤其是实训教材,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可以借用企业培训教材及培训模式,编写一些情景式训练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只有党委和政府制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院校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办出特色,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方可使职业技术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仁忠,马庆发.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制度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2).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校企协同;汽车保险;人才培养;无缝衔接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我国汽车保险业务近几年发展迅猛,汽车保险行业对保险人才需求迫切[1~2]。而汽车保险业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别强,尤其在查勘、定损、理赔环节,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高,导致保险公司期望尽快补充既有学历又能快速胜任岗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压缩岗位成长周期[3]。目前,一些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缩小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第一岗位任职能力。但在汽车保险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模式存在流于形式和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需要探索深度协同的新模式。为此,坚持“企业向人才培养环节前展、学校向人才岗位发展后延、共筑人才培养使用命运共同体”,信阳学院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信阳中支)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形成了校企双方协同培养应用型汽车保险人才的创新模式。

一、开展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背景

企业始终青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踏实肯干、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校企协同的教育模式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其根本目标就是满足市场需求[4~5]。在党的报告中也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结合地区和行业发展特点的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研究与实践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以信阳市为例,通过调研,信阳市保险行业对汽车保险专业人才5年需求量超500人,信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信阳市保险人才输出主体,只能提供不足100人,人才缺口很大,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更好满足信阳市汽车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探索,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总结提出了“三合一”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合一、课堂与车间合一、实习与顶岗合一”。在此基础上,与信阳、十堰两地20余家汽车关联企业达成合作培养协议,初步走开了校企合作的路子。但在人才培养具体实施中,一直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合作培养手段方法单一。合作培养流于表面,过于形式化,还在组织学生赴企业参观学习的低层次徘徊,有时甚至仅停留在纸面协议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没有固化形成,并不能真正体现行业岗位需求。从企业用人反馈看,学生因专业技术生疏、岗位适应力弱等问题,毕业后基本不能满足岗位实际需要,需企业重新组织培训,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二是企业合作培养的驱动力不足。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多为驻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其更关注合作带来的附加成本,却忽视合作产生的长远效益,校企不能达成人才培养与使用“命运共同体”。因此,深化校企协同合作,促进企业参与深度,成为学校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二、校企协同培养汽车保险人才的实践探索

平安产险信阳中支作为学校合作对象,高度认同校企共筑人才培养与使用“命运共同体”,对参与汽车保险人才培养表达了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的合作意愿。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组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活动,逐渐固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汽车保险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见图1),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平安产险信阳中支前展进入人才培养与评价过程,协同改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条件;学校向人才使用阶段后延,全过程跟踪人才培养成长,建立校企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一)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保险公司专家骨干参与汽车保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瞄准保险岗位需求,联合论证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修订与岗位实际需求不符的教学内容,融入更多基于协同培养的实践环节。如:在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汽车保险与理赔专业课程在原有的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保险与理赔(36学时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了车险查勘与定损课程。针对上述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二)协同指导理论实践教学。1.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座。汽车服务行业日新月异,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技术很难第一时间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毕业后学生将很难跟上行业潮流,缺乏岗位的深入了解和认同。为此,学校举办专家讲坛,聘请企业专家定期进校讲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上最流行的思潮,最前端的技术,第一手的行业信息,学生普遍收获启发很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胜任未来岗位的信心。2.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技术人员是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能很好弥补学校教师缺乏岗位实践经历的不足。学校聘请了多名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参与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训环节的授课,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案例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方面得到滋养熏陶。3.搭建顶岗实习平台。企业选拔有意向的应届毕业生进行6个月的顶岗实习,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完成顶岗实习,有8位学生留下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16级有15位学生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这为校企进一步合作及汽车保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企业文化,操作使用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深入开展学术技术合作交流。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师基本是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且多数是毕业后即从事教学,无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程实践及对行业前沿的深入了解,而车险行业条款改革频繁,导致教学与行业发展脱节。为强化教学团队与企业的联系,定期组织教师团队深入企业集中实践学习,不断更新专业实践知识,定期组织校企人员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为学校教师和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行业前沿问题提供了平台,并打造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协同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学校共建汽车保险理赔实训基地,校方提供实践场地,企业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该实训基地承担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车险查勘与定损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未来岗位的必备技能,还能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有助于进入保险行业及其他汽车服务行业工作后快速胜任岗位。(五)建立岗位成长反馈机制。针对毕业后留到合作企业工作的学生,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密切跟踪其在岗表现及成长,如,每学期定期组织毕业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岗位等活动,并对每名毕业生建立岗位成长记录档案。通过分析学生岗位成长过程,能够发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差距,更精准定位企业岗位需求,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改进协同培养模式,反过来也使得学校和企业联系沟通更顺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培养。校企协同培养汽车保险人才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18、19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95%以上,并同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中19届有8名毕业生进入平安保险公司工作。另一方面,汽车保险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同企业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的能力显著提升。此外,汽车保险理赔、查勘、定损等校内实训环节的实训环境、实训条件不断改善,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三、校企协同培养汽车保险人才的发展展望

现阶段学校与平安产险信阳中支开展的校企协同培养汽车保险人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新一轮合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深化:

(一)继续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共建与共享。共建仿真实训室,加大实验设备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训条件。同时,利用校企双方的距离优势及学校的场地条件,将基地打造成企业员工培训交流中心,既让企业收益,也加强了校企互动。

(二)建设汽车保险与理赔案例库。汽车保险与理赔、车险查勘与定损课程的教学以大量案例为基础,而教学参考书中的案例众多,有些颇为陈旧,甚至出现相同案例不同参考书给出不同的结论。针对这一问题,收集保险公司理赔实例,提炼出典型案例,形成案例库,并不断更新,用于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三)构建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对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组建兴趣班,有针对性地进行订单式培养,提升职业教育强度和比例,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岗位工作环境,为其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打下基础。此外,学生入校开始就给予关注和指导,企业不定期地选派相关优秀员工进入校园开展职业选择、基本沟通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讲座。

(四)加强科研合作。校企双方已共同申报并立项教改项目一项,随着合作深度的增加,将继续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争取在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方面都能有更大的突破,为课程教学和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