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研修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06:15:31

工作坊研修总结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1

组建策略

教师工作坊的组建策略是:自主申报,协调配置,责任明确,架构清晰。

我们首先对全体教师普及教师工作坊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帮助教师厘清工作坊的性质和工作要领之后,动员有研究意愿和发展志向的教师自由申报研修小组。

学校挖掘现有资源,选择校内骨干教师担任坊主。根据学校的课题任务、项目实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凸显出的问题和研究兴趣,设定研修方向。经学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实行坊内自主招募,做到人员双向互选,主题自主设定。再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专业评估和坊间整合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教师工作坊由1名坊主、5-6名教师和校外指导专家组成,在活动中坊员接收专职教师的理论点拨和区骨干教师的经验传授,之后由坊主组织坊内成员和校外专家一起研发专修课程。最终形成平等对话与成果分享的学术文化以及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态圈。

在校内外资源的整体规划和服务支持下,教师工作坊形成了坊主激励、区级骨干扶助、校级骨干示范、同伴分享、校外专家把关的分工策略,学校委员会随时评估工作坊的日常工作和成果展示。

学校已形成了五大研修坊组,即德育研究坊组、教学研究坊组、课程研究坊组、积极情感发展坊组、评价研究坊组,在五大坊组系统之下,又下设了14个分支工作坊。

运行策略

教师工作坊的运行策略是:参与-体验-探索-分享。

在区骨干教师和校外专家的帮扶指导下,每个分支坊的坊员根据研究兴趣和问题明确研究主题、确定目标,全员参与方案设计,制定研究成果和进度检查的标准。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坊主带领坊员接受专职导师、校外专家和区骨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并自主组织学习交流、坊间互访和课堂展示,接受校内领导和其他坊主代表的工作检验和反馈意见。

结合校内外资源的学习,教师工作坊不断实践和反思,明确自己的研究点,在听取专家讲座和校内外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提升理论素养,提炼实践经验,形成课题成果。最后将成果进行资源共享,还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反馈和交流,以实现策略整合和措施改进。

评价策略

我们将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教师和学生原有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评价基于教学过程,鉴于教学结果,做到自评和互评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短期与长期统一。我们在学期末开展“五个一”的工作坊成果展示。

一个研修计划:建坊之初,工作坊教师自主制定坊内研究目标、内容、成果和进度等,作为考核的时间节点和评价标准之一。具体内容方面包括三次理论和三次实践,要做到人员合理分工,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研修成果层级推进。

一个研修回顾:基于短期与长期统一的评价原则,教师工作坊成员会定期进行个人教研成果的交流,梳理研修进程和深度,期间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并群策群力总结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个研修案例:在回顾研修过程的基础上,教师提炼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并将研修活动进行整理,形成做法示范,在坊间或校内进行宣传和展示。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2

〔关键词〕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9-03

一、区域研修是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选择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成为一种压力程度颇高的职业。一项对我市教师的压力调查表明:教师总体工作压力感处于中等略高水平。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考试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特点、家庭和身心特征等方面。这些压力,造成教师生理、心理、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和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效能,对学校心理环境的营造具有直接影响,是学校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因为教师的人格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有助教师心理成长

着眼于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教师心理成长,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针对教师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采取团体辅导的方法、技巧开展短期心理培训,从而改变教师的工作理念,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提升教师合作竞争与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培训,能潜移默化地雕琢教师的心灵,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之间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关系的发展,为教师提供调节情绪、释放自我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我国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工作坊研究,如上海七宝中学的杨敏毅老师等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这些经验与实例,为我们的工作坊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三)开展区域性合作研究,能有效推进工作坊建设

目前我区专职心理教师配备还不足,有的学校尚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许多心理教师在本校中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心理教师群体年轻,不少教师刚刚走出院校,平均教龄不足三年,经验较为欠缺。工作坊涉及的主题多,要让教师独立地承担各主题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辅导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而区域协作的方式,既可以使每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两个主题工作坊,又能充分发挥工作坊的协作效能。根据我区心理教师群体这一特殊情况,我们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选择采用区域研修方式,以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的开展。

二、区域研修的实施策略

我们充分挖掘本区资源,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小组,协作组成员由我区中、小学十四位心理教师组成。其中六位教师为工作坊主持人,其他教师分别作为某个工作坊的助训师。协作组还聘请了省、市专家为顾问,指导工作坊工作。在工作坊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有教师心理减压、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新教师成长及潜能开发、色彩漫步――校园心理漫画、行为表达等。这些主题,涉及到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最易于碰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为使协作组工作有制可依,我们制定了《思明区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工作规程》,对活动开展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以六位教师的工作坊方案为蓝本,定期开展研讨。在工作坊主持人与助训师的带领下,对每个工作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仔细斟酌,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游戏活动,如相互倾诉、解决问题、戏剧表演等丰富的形式,让参与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享共同的体验。研修的过程,也是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应对能力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过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秉承“你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你”的宗旨,活动中,教师深深感受到:参与者彼此是臂膀,彼此是眼睛,也彼此是镜子。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给予真诚的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对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我们采取逐步丰富、不断推进的策略。工作坊主持人可以就一个主题设计多种活动,也可开发其他主题的工作坊;其他参与的教师也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发工作坊内容。

三、有效研修,促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一)区域研修,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

由于工作坊活动的设计是每位教师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囿于自身的经验所限,往往找不到解决症结的方法。而区域研讨,协作组的教师集思广益,往往使设计者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如在“行动表达”工作坊中,设计者感到“表演游戏的分组方式”方法不够简洁,这时另外一位教师建议可以用“塔罗牌”来解决这一问题,并现场展示随身携带的“塔罗牌”。不少教师在这之前还没有见过“塔罗牌”,大家围绕“塔罗牌”还可以运用于哪些活动展开热烈的讨论,结果发现,塔罗牌除了可以运用于分组,还可以在确定表演内容等方面使用。一个小小的道具,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中,主持人设计了多元排队、人体拷贝、我说你画、最佳配图、找“领袖”、寻找变化等六个活动。经过研讨与实际演练,协作组成员提出可将找“领袖”改成热身活动;我说你画活动方式还可以改成“命题造型”,引导受训者讨论感受“经验的作用”;而寻找变化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结尾不够有力等。经过大家集思广益,《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更加完善了。协作组成员敞开心扉,资源共享,协作中提高工作坊的设计、组织水平。

(二)经验共享,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

工作坊主持人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主持工作坊活动经验及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与协作组成员分享。如彭波老师认为一个工作坊活动成功与否,热身活动的设计十分重要。“多元排队”经常作为工作坊的一个热身活动,但选择排队的方式,要考虑到受训团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如陌生群体可用身高进行排队,熟悉群体可用体重进行排队。杨思佳老师将自己收集的放松音乐推荐给大家,建议大家食欲不佳时,可听听《花好月圆》《欢乐舞曲》;疲劳时,可听听《假日的海滩》《矫健的步伐》;心里感到空虚时,可听听《命运》;心绪不安时,可听听《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圆舞曲》;忧郁时,可听听《喜洋洋》《春天来了》《啊,莫愁》;睡眠时,可听听《二泉映月》《平湖秋月》《仲夏夜之梦》……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工作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一些策略:

1.作为指导者在设计不同主题工作坊的时候,必须对该主题的内涵、定位有一定的把握和内化,设计的活动必须围绕主题进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减压为主题的工作坊,是定位通过活动减压还是学会减压方法需要明确,指导者本身对于减压的技巧方法需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能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行为模式中,才能在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引导。

2.要注重工作坊活动氛围的创设。应该根据工作坊的主题,确定工作坊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活动体验为主,还是以思考感悟为主。在工作坊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设置兴奋点,让工作坊的进行富有节奏感。

3.合理设置工作坊的第一个活动,这是全场最重要的铺垫。许多工作坊是以热身活动导入的,因此对热身活动也应精心设计。

4.工作坊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是重点活动,应该给予时间上的重点保证;对一些次要活动,不能有效达到工作坊目的的,纵使它能非常好地调动场面,依然不能消耗太多的时间。

5.工作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在各种情况下的变通方案。比如,人数的多少,参与者能力与知识程度,参与者的年龄,参与者的固有人际关系,参与者的音乐绘画水平,以及道具的适当选择等。关于活动中是否需要制定规则,是否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视情况而定。如: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了两天的活动,则可在活动开始根据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若一个主题只进行半天活动,则可略去此环节。

(三)提供平台,让心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的组织,对指导者个人具有较高的要求,也需要有多次的锻炼机会。协作组在研讨中,以讨论、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协作组成员对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体态及活动环节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进行心理引导等提出许多具体建议,给主持人一个演练、思考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让学校、教师了解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新兴事物。如在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中,把参与工作坊活动作为培训内容之一,使教师们认识到“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主题班队活动的设计中,巧妙融入工作坊活动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学校结合心理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工作坊活动。“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摆脱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让教师参与精心设计的、有较强针对性的游戏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四)思维碰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水平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工作坊研讨过程中,参与研讨的教师时常会有灵感的火花闪现,如在色彩漫步工作坊的“各色各样”环节中,协作组成员认为主持人的引导要求过于抽象(用画笔调出自己心里喜爱的那种具体的颜色,并涂抹在纸上;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喜爱该色的原因?是否有所象征?用肢体语言表达这种颜色;团体分享将之所含的生命的意义具体化),且用水彩画颜料调色时不易操作。一位教师提到,可以改进这个环节并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画水果等,再用动作表情表示,让其他学生猜。当学生猜不出时,再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无形中,丰富了教师的活动内容设计,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工作坊协作组研讨的教师深有感受:“工作坊的协作研修形式和宽松的氛围,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在不明白的时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和别人交换意见的时候可以激发出更深入的思维。进行研讨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挖掘。工作坊里的体验活动,使我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法,同时也让我更了解我们这个团队的队友。”“工作坊区域研修,让我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改变工作理念、体验成长,吸取别人的工作经验,不断在活动中悄悄地进行自我完善。”

开展区域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互助共进、不断完善、更好推广工作坊这一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我们积极向各学校推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活动形式,一些学校也组织教师进行活动体验。教师在心理成长工作坊中,看到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问题和困扰,能够减轻自身的焦虑,获得心理平衡;看到别人获得了改善,能够点燃自己的信心,产生出积极的期待;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开始认识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成长。只有使更多教师认识、认可工作坊,并积极参与活动,才能使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不断焕发生命力。(稿件编号:090821001)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6.

[2]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9):4~7.

[3](美)莱希(Robert L.Leahy)著,张黎黎等译.认知治疗技术从业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68.

[4]王华.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5]杨亚玲.城乡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3):49~52

[6]李喜宁.澳门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55~156

[8]田荷梅,秦启文.中学教师幸福感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3270~3272

[9]曹凤莲,桑生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10)

[10]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J].中国德育,2008,3(11).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3

1.创建初期,王主任组织大家召开工作坊启动大会,将坊内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有宣传组,实践组,后勤组等,让大家都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坊的工作效率。

2.实施过程中,针对大家的困惑,我们实行了“走出去”的战略。大家带着区域创设中遇到的难题,来到嘟嘟梦想城进行实地参观,吸收实地环境布置的精华,运用到我园公共区域环境创设中去,少走了许多弯路。

3.在区域创设中期,我园请来了市学科带头人为工作坊成员带来精彩的专家讲座,使原本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更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所从事职业的艺术魅力。

另外,针对下学期工作坊的开展,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1.榜样引领,指引方向。作为领导,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宽阔的视野和格局。希望能够给予大家更多的指导。

2.头脑风暴,采纳最优建议。工作坊的具体执行环节大部分是一线老师进行。具体尤其是语言组的老师。希望下学期音乐组的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大家进行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建设更有意义,更丰富的区角环境。

3.模拟游戏,完善工作坊建设方向和细节。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4

【关 键 词】提升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重庆市綦江区以建设“重庆市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突破口,借力“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坚持把提升工程纳入全员培训,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升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綦江区中小学教师共计7550人,其中学前教育183人,小学教师3327人,初中教师有2534人,高中教师有1506人。农村小学教师有2563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7%;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有2027人,占初中教师的80%;农村高中教师的人数为386人,占高中教师总数的25.6%。全区农村学校教师的总人数为4976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65.9%。30岁以下教师1302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17.2%;36~50岁的教师4899人,占教师总数的64.9%。2014年,在国培计划(2014)――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混合培训中,綦江区按照市教委、国培办要求,统一部署、强化管理,以“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为主题,把国培计划和区级培训规划结合、提升工程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活动实施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研修成果与专业成长相结合,共组织46所学校、2605名教师参加提升工程培训。全区远程培训上线率、学习率、合格率全部100%;线下集中研修共有1350名教师参训,培训机构全部认定为合格。区教委为提高培训实效,对参训学员集中组织统一考试,结合线上、线下培训和考试成绩,评出线上远程研修优秀学员339人,线下集中研修优秀学员159人。

二、提升工程实施的具体作法

1. 建立工程推进机制。綦江区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区教委成立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分管教师培训的教委副主任为副组长,区基教科、区教师进修校、区教科所、区技装中心的有关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区教委把提升工程成列为教委一把手工程,用行政手段强力推动提升工程的实施。

2. 切实搞好培训需求调研。2014年4月12日至20日、7月2日至4日,在面上调研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所学校、2个学区、1个教研单位和1个培训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只简单地运用课件进行教学,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考核机制。收集到的主要意见归纳起来有:希望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渴望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培训动漫制作,教会教师运用各种常用软件;采用“菜单式”为主的培训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培训内容;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深入基层推广信息技术的使用,解决一线教师疑难等。

3. 分批整校推进实施。綦江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共106所,区教委经过研究后决定分三批完成全区7550名教师提升工程的学习。2014年11月18日,第一批选择46所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所有学科全部教师参加提升工程80学时的线上远程研修学习,在参加线上研修的2605人中遴选1350人参加线下5天的集中研修学习。

4. 集中培训分段进行。由于线下集中研修时间紧、任务重、工学矛盾特别突出,綦江区采取2天区集中培训、2天校本研修实践、1天作品评比交流表彰的模式,打造优秀作品,即“2+2+1”模式。区集中的2天采取先大班后小班的模式进行培训,大班采取的是由信息技术专家作“技术为我所用 教学因我而变”、“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报告,小班的时候每个班级由班主任、坊主和教研员组成3人团队,进行分班破冰活动、部署线下研修任务、分组讨论、展示作业及教学设计,打磨作品、小组展示、选定作品方向。校本研修的2天,要求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修改、打磨、完善并提交作品。最后1天研讨交流、分享展示、完善成果、评比表彰。

5. 建立分类激励机制。具体做法是与綦江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相结合,通过线下研修、作品打磨,每校推荐线上参训人数10%的优秀作品提交到区里,区里组织专家评审,遴选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30%,每个积30分,二等奖占30%,每个积20分,三等奖占40%,每个积10分。根据学校参训人数获奖的平均积分和工作坊内学员获奖积分的人平分进行排名,评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一等奖8所、二等奖12所、三等奖8所和对坊主、教研员考核定等。

6. 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綦江区教委每周一通报上周各个工作坊和学校教师参加线上研修的情况,促进学校和工作坊的坊主督促学员参加学习。通报的量标主要有参训率、学习率、每个学校教师参训成绩的人平分排名、工作坊内学员参训成绩的人平分的排名、全区2600名教师到每期通报统计截止时间成绩排名等。区教委共进行了六次通报,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校长、坊主和教研员督促教师参加线上学习的主动性。

7. 高度重视成果物化。培训过程中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积极围绕打磨优秀作品,汇总提炼物化成果的思路开展工作。对各种提升工程的文件、通知、方案,线上研修的成绩表、线下集中培训研修手册、考勤册、线下研修小组交流研讨记录表、成果打磨登记表等、考核结果、学校总结、优秀作品等,分类组卷,建立提升工程的专卷,有利于对提升工程实施的总结和提炼。

三、提升工程实施的成效与经验

1. 获得学校领导理解,有效克服了工学矛盾。本批培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又面临期末复习考试,工学矛盾突出,但由于区教委把此项工作列为教委一把手工程,校长是学校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培训前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动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提升工程实施后,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校校长的充分理解,使得很多学校的校长主动地为教师想办法、想措施,鼓励教师圆满完成提升工程的培训。

2. 采用混合培训模式,取得丰硕培训成果。由于本次培训采用的是混合培训模式,课程资源丰富,教师感觉很实用,加之又采用了任务驱动培训,完全颠覆了教师过去对远程培训的认识。培训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生动的典型案例。通过培训,增强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征集出来的优秀作品有270件,其中一等奖30名,二等奖97人,三等奖148人。

3. 赢得各校大力支持,产生了广泛影响。提升工程的实施,在学校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形成了每周看学情通报,对本校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局面。

4. 打造了一批指导专家队伍,为提升工程继续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綦江区以项目制的形式,按照一定比例结构,整合区内外教师培训、教研、高校和培训机构以及一线名师组成的60名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专家团队。这个团队具有较强的提升工程实施教学研修和培训能力,承担对綦江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策划、指导、管理、交流和监测,将极大地推动綦江区下阶段提升工程的开展。

5. 任务驱动,有效促进教师学习。注重在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后,让参训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参训者对问题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培训最后,参训教师还参加了区教委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提升工程培训考试。

6. 顶层设计、行政推动是关键。由于提升工程的实施时间紧,工学矛盾特别突出。因此,顶层设计上,坚持分批整校全学科推进,有利于学校配合开展培训;行政推动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行政主导、分校组织、项目推进;方案设计上,坚持学校、教师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有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根本。以行政推动为主的提升工程的培训,体现了较强的“刚性”色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 网络平台设计和选择是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选择一家网络平台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优质资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手段实现教师自主学习、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基础。中国教师研修网课程和功能的设计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参训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学校以及参训教师强烈要求延长网上学习的资源延迟关闭的时间,以便他们进一步学习。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5

关键词:廊坊市区; 中学体育;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57-001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及教学目标,学校教育逐渐向快乐有趣、身心统一、终身享受的教育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形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廊坊市区部分中学体育课运动项目等的调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本市市区中学体育教育的开展情况,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我市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为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廊坊市区一中、四中、八中的3所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参考他人问卷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针对本研究需要,向所选取的中学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发放问卷,其中发放学生问卷120份,回收1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90.0%。发放教师问卷12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份,为100%。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廊坊市区中学每周体育课的节数调查。通过对廊坊市区三所中学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校开展的课时数上各有不同。目前廊坊市体育课程开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形式及考核制度上均没有达到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中学体育课运动项目开设状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选修内容又分为限制性选修(简称“限选”)和任意性选修(简称“任选”)两种。选修内容约占60%。必修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武术。教学大纲也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结果显示,廊坊市区中学体育课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力度不够,由于受场地限制,廊坊市区中学体育课普遍开设传统运动项目,从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看,田径教学内容最多为28.2%,其次是篮球。足球、排球由于部分学校无场地而没有开设。网球等课程因为场馆、场地设施的限制无学校开设。为了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增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增加投入,改善场馆条件是目前发展廊坊市区中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工作。

场地器材的使用、购置及闲置情况调查。据了解,学校体育器材存在残缺不全,缺乏管理,部分体育器材缺少使用价值,利用率低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一大问题。在调查的3所中学中,仅有13.9%的人上课经常使用体育器材,58.3%的人偶尔使用,甚至存在27.8%的人基本不用。

廊坊市中学目前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及资金投入各方面均存在不足。廊坊市区中学学生人均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占有率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这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巨大的限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校居于市内较繁华的地带,学校可利用的场地较小,扩展空间不足。

中学生对体育课开设项目的兴趣及期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学习,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可塑性。同样,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如此。

从调查结果看,中学生中有很大部分人喜欢体育课,甚至有一小部分很喜欢体育课,占14.8%。不喜欢体育课或很不喜欢体育课的仅占22.2%。这符合学生喜欢运动这一身心特点。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对廊坊市三所中学体育课开设现状调查,体育课上课形式却仍按传统模式进行,不能满足学生要求;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技能;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远远不能保障和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建议

教学内容要开放,将强制性变为自主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应针对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在充分使用教学资源的情况下,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并采取合理公正的评价方式,逐步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体育课堂;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要加大理论研究,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并给以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指导,使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总之,在完成传统的体育学习的同时,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意识、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等,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红杰.学生自主设计体育项目[N]中国体育报,2007-09-19005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6

[关键词]包豪斯;基础课程;工作坊

[Abstract] Bauhaus design course provides a first blueprint for modern design course 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documents of Bauhaus course and teachers’ comments, can outline the contents of the Bauhaus course content, to build and develop the outline. The encounter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practice will be also clear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experience for today’s design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Bauhaus; Preliminary Course; Workshop

一、包豪斯设计课程体系

按照教学目标转变的历史节点,我们可以将1919年至1932年的包豪斯课程设计划分成两个阶段:魏玛时期(1919~1925)和德绍时期(1925~1932)。魏玛时期所颁布的《魏玛国立包豪斯教学大纲》是最早的现代设计教育大纲,该文件规定了国立包豪斯的课程教学包括两大块,一为理论部分教学;二为应用部分的教学。学生需要接受的课程训练有三部分:1)手工艺制作课程:包括雕塑、小五金加工、橱柜制作、镶嵌工艺、雕刻工艺和编织6门课程。这一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在手工作坊里完成。2)绘画训练课程:包括表现绘画创作、人和动物绘画、风景画、构图学、壁画等10门课程。这一部分课程作为设计教学的专业基础课。3)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艺术史、材料学、解剖学、色彩学、理性绘画分析以及项目管理6门课程。该部分课程作为艺术理论知识,为设计教学的必修课目。从最初的课程设计来看,包豪斯的设计教学课程倾向于绘画、雕塑等艺术教育和手工艺的培训相结合的道路,这和格罗皮乌斯所倡导的“艺术和手工艺统一”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学校创造性地采取造型形式培养和手工艺作坊训练并行的“双轨制”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和包豪斯的终极目标--“一切创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建筑”相差甚远,教学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建筑专业科目(图1)。

因此在德绍时期,校长格罗皮乌斯(图2)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筑系的成立标志着包豪斯设计教学的转型,由此包豪斯的课程均围绕建筑专业展开。这一时期整体课程被重新分为六个大类:1)必修基础课;2)辅助基础课;3)工艺技术基础课,包括小五金加工、木工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实践科目;4)专题课程,包括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科目;5)理论课程,包括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6)与建筑相关的工程课程。所有的课程以建筑为中心,递次延伸到建筑外部及内部环境布局和建筑内外所需的家具、壁纸、编织物等相关事物,一条极为清晰的设计教学思路在德绍时期被完整地建立起来。特别是在包豪斯第二任校长汉内斯・迈耶(Hannes Meyer)进一步强化这种教学改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广泛与商业机构和政府合作,在建筑实体项目中进一步优化包豪斯的教学课程。

二、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变革

(一)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

包豪斯的基础课程(der Vorkurs)主要是由绘画训练部分课程和理论知识部分课程共同组成,并由形式导师负责教学。当1919年

学院刚刚成立时,教习名单中包括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内一共只有四名教员,其他三名包括: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里昂纳・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和杰哈德・马克斯(Gerhard Macks)。除去格罗皮乌斯为建筑师身份以外,其余3位均为画家和雕塑家。至1924年,包豪斯聘用的9位形式导师(der Formmeister)中有8位为现代构成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艺术家。艺术家全程把握基础课程教学的结果是感性艺术的色彩和主观性的创造必然会影响整个课程的进程和教学结果。

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是从零开始的。所有的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没有值得其借鉴的专业课程以供这一刚刚诞生的新学科教育参考。而作为专业导入性的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临时决定而不得不带有纯艺术教育性质。1919年~1923年的基础课负责人约翰内斯・伊顿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给教学目标设定了三个基本任务:1)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才能;2)通过不同的材料感知和技能训练,以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专业方向;3)通过图形和色彩法则教授基本的设计原理。伊顿的教学理念基本继承了阿道夫・赫策尔(Adolf Hoelzel)抽象艺术的教学方法,以“规则”为理性的维度,以“感知”为感性的维度,利用两者矛盾对立展开超验主义价值的艺术探索。其课程中最著名的当属“绘画对位法”。该课程要求学生将黑白色、灰色以及其他色彩、各类材料、各种形状元素进行抽象、重组、综合,从而形成感性和装饰性的现代艺术品。但伊顿只是将设计简单地理解为表现主义艺术,因此在他看来,设计就是一种精神体验,这种体验赋予了物体一种独立、内在的活力,并在创造者体内获得重生。于是,感觉、律动、节奏这些感性的艺术训练成为伊顿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主题。伊顿甚至会在课堂上讲述一则关于风的故事,接着让学生们讨论对于风的感受,最后根据自身感受来完成关于风的抽象绘画。又或者在课堂放一首歌曲,然后要求学生在听完演奏后,根据音乐的律动节奏和精神领悟来完成自我感受的文字表达。感觉训练总是被反复强调的,不同材质触觉感受和基本图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表现手法也是包豪斯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必须得掌握的重要内容。

另一位表现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于1923年加盟包豪斯。在克利的课程里,所有的图形设计元素都被赋予了感觉性的特质:线条的本质是点规律性的运动轨迹,造型的线条分为了自由的积极线条、平静的中性线条和被体验的消极线条(图3)。而这些结论来源则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对于自然事物的感悟和对于人内心世界的观察。克利甚至会用顽皮的方法或以类似儿童画的形式来表现物质的本质。因为在他看来,儿童对于物质看法是最为单纯和质朴的纯直觉,这正是表现主义所强调的“直觉的起点”。我们在魏玛时期所看到的包豪斯学生绘画练习中,大多数都是这一类风格独特、天真浪漫的抽象绘画,而这些颇具想象力的作品反映的也都是个人内心对于事物的领悟和直觉。因此,表现主义艺术对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1)对于材料、形体和颜色感觉训练的强调;2)对形式本质普遍规律唯心论的执着。

(二)矛盾与冲突的调和

诚然,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潮流之一,但是感性的艺术的创造方法却不能为现代设计提供有效的造型方法。相反地,对于形式和感觉的强调使得表现主义艺术和理性及功能性的现代设计精神背道而驰。人对物体的感觉总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根据人的个性、经历、教育背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于是艺术家将绘画作为人情感的载体,将不同感受的片段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如果以同样的方式来完成设计物品的创造,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复杂起来。若设计物变成了使用者情感的中介物,那么物体的形式内容以及精神意义就变成第一性,而物体的使用功能则变为第二性而显得不那么重要。另外,当物体仅仅变为了人感受的载体,这种载体便只能按照人各自不同的感受来进行创造,于是这种人造物便成为独立和唯一而变得不可复制的。在表现主义的艺术家眼里,工业时代的产品和建筑的标准化及可替代性的要求应该被完全否定。特别是作为拜火教徒的导师伊顿,将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带入教学中,设计的价值规律探寻变成了某种宗教仪式,反而使得包豪斯早期设计基础教学走向偏激和狭隘,远离了艺术和工艺统一的最初目标。

不可否认,伊顿对于现代艺术,特别是色彩分析和色彩标准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个性化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教学理念和注重感知的教学方法却是和理性化的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思维方式相冲突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矛盾,伊顿于1923年离开了包豪斯,基础课程由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接管。此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从一个学期延长至两个学期,课程内容调整为平面和立体结构研究、色彩研究和材料研究三大环节。相比较伊顿,纳吉可称得上是一个唯物论者和理性主义者。虽然和伊顿一样他也重视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培养,但对于构成研究的迷恋使得纳吉更加注重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在名为“从材料到建筑”的课程中,他试图将这些感知训练和标准化工业生产实践协调,并构建相关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比如在他看来设计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尤为重要:1)结构,代表着材料内在固定的形式;2)质地,代表着材料结构自然外在表面;3)制造(工艺),代表着材料人为预制的表面。在莫霍利・纳吉负责基础课程时期,包豪斯教学转向形式和功能关系――这一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问题上来。此后,这种注重材料形式和功能关系并且带有实验和研究性质的基础课程被确定下来,直至1933年包豪斯关闭。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包豪斯导师也试图修正早期表现主义艺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1927年,康定斯基和克利开设了一门带有形式语法性质的油画课程,该课程按照理性原则将绘画中构图和色彩的基本元素以及相互的关系给予普遍规范性的总结(图4)。他所教授的形式不再脱离具体的对象和客观的事物,而是物的内容的外在表现。虽然在康定斯基看来物的内容依旧是精神的,但是他不再过分强调个体感受,并注重民族因素和历史风格对于艺术精神的影响以及个体创造和整体创造的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伊顿纯感性和超验主义的教学方式。

三、工作坊课程的发展和变革

(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从1919年至1932年,包豪斯创建的工作坊有:细木工和装配工坊、雕塑造型工坊、金属工坊、陶瓷工坊、壁画工坊、编织工坊和印刷工坊等。按照格罗皮乌斯的设想,工作坊的训练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坊导师(der Workmeister)共同指导。前者负责艺术教学,后者负责工艺培训,两者的共同目标是将包豪斯的教学引向艺术和工艺的统一,最终指向建筑的创造。工作坊的学员们按照传统手工艺行会规程和审核标准,按照学习期限和工艺掌握程度划分为学徒、熟练工和青年大师三个等级,从而系统地培养学生对于建筑设计和形式装饰的能力。但是理想和现实存在严重的差异:1)由于各个工作坊的领导者频繁调动,导致系统和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缺失;2)艺术家出身的形式导师的地位和待遇远高于工匠出身的工作坊导师,使得后者的工作积极性受挫;3)带有表现主义的艺术训练以及设计实验往往和实际生产不一致的情况,即教学和实践脱轨的问题;4)最初进入的包豪斯学生的理想是成为现代艺术家,因此对应用工艺缺乏热情。

以1921年最早成立的细木工和装配工坊为例。虽然每一个工作坊都有一个工艺导师负责教授加工技艺,但是教学的导向却是在形式导师的手上。问题是,约翰内斯・伊顿只是把细木工作坊当作教学的实验场所,他鼓励学生将基础课程中学到的对于木料感知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创造独特的手工艺术。伊顿拒绝任何商业形式的委托项目,因为任何世俗的影响都有可能阻碍独创性艺术的诞生。在他看来,工作坊导师约瑟夫・扎克曼的思维过于狭隘和刻板,不会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处理设计矛盾。在伊顿的领导下,木工作坊所有的产出全部都是实验性质的设计艺术品,缺乏完整的独立作品使得学生在工作坊课程中并不能掌握相应的工艺技术。而伊顿的教学理念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他所倡导的实验艺术作品的非标准化创造加深了和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的对立,而这却是包豪斯自创立以来努力想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商业委托项目也是无法拒绝的。对于这个试图摆脱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新型设计学校而言,教学运营成本的压力会使得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政府资助和私人募集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学院必须自求开源来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营。

(二)向理性设计的转型

1921年包豪斯的导师委员会决定,将工作坊的教学引向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方向,改变艺术训练和实际生产相脱离的现状。教学必须和商业生产相结合,工作坊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委托项目生产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艺术实验和造型研究的性质也被保留了下来。如果我们将工作坊课程中实验性的部分视为表现主义的感性探索,而把商业性生产的项目部分视作理性创造的实践,那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找新的平衡便成为了工作坊改革需要处理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本质的人,是担任过壁画工作坊和雕塑造型工坊的导师--奥斯卡・施莱默(Oscar Schlemmer)。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施莱默更倾向于抽象主义艺术。但和伊顿不同的是,他反对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自由创造,并认为造型艺术必须和工艺应用发生联系以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虽然他也强调工作坊中进行实验艺术尝试的重要性,但这些独立的实验艺术必须符合初级工业产品的基本特质。在施莱默所教授的课程中,寻找符合工业新时代的造型原则和方法成为课程的主题。解决造型问题的核心是人,因为在他看来,自然人是万物的中心和尺度,而按照人的比例所设计的建筑则是最崇高的艺术形式。于是人的客观性便成为解决主观感觉艺术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人的比例所创造出来的简单几何形体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虽然对于人和环境(建筑)比例关系的肯定是基于客观的,但是比例的本质依旧具备某种象征意义,即带有抽象主义艺术的性质。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施莱默处理包豪斯工作坊基本矛盾的方法是基于一种折中主义的立场:修正纯感性的艺术实验,并在理性生产和感性创造中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但是折中主义的立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使得包豪斯能够完全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当中,以此满足批量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这也是壁画和雕塑设计本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而真正实现这一转变的起点则是在细木工作坊和金属作坊的订单处理和实践生产中逐步完成的。在1925年~1928年,细木工作坊变成家具作坊,新负责人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的工作是全力研发适合工业化生产以及符合功能主义标准的钢管家具。他于1925年设计了著名的“瓦西里椅”(图5),开创了钢管椅的先河,而可拆卸的九部分模块组件更是成为现代室内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典范。布劳耶认为,镀镍的无缝钢管家具要比传统木制家具更富有工业生产的气息,并象征了现代文明的技术潮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钢管比木材在拉伸处理方面具有更高的可塑性,管状钢材可以拥有比实木更轻的质量,软垫座面比木制座面更为舒适。更为重要的是,批量化的生产使得钢管家具购买和使用的成本而变得更有优势。从此,以社会需求为核心解决设计思维主导了包豪斯设计风格的走向。工作坊制品开始有了自己明确的标准,这一标准即是以实用价值为导向,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的功能主义第一性原则。至此,包豪斯的工作坊课程完全摆脱了抽象艺术风格的影响,开始转向标准化和批量化的理性设计之路。

(三)产学融合的尝试

1928年以后,新任校长汉内斯・迈耶将这种理性主义的实践教学发挥到了极致。迈耶的理想是将包豪斯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学院。在他的眼中,建筑不是个人独立的任务,而是组织化的体现,其服务的对象乃是人民大众,因此必须考虑功能效果和经济成本。建筑的结构本身、建筑的外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所有人造物都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设计。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包豪斯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开始转向一切围绕建筑专业和产业制造的要求展开。迈耶甚至将细木工工坊、金属工坊、绘画和装饰工坊合并为建筑装配工坊,进一步地将所有工作坊的生产和教学工作指向了标准化的建筑。建筑装配工坊必须按照社会需求和现代主义建筑的要求来制造家具、装饰品、室内金属用具以及其他建筑所需的配件。包豪斯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商业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订单接受和处理、工程预算等专业服务,以管理和协调各个工作坊的工作内容和项目进度。

这种新模式使得包豪斯的教学活动完全遵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进行。一方面,理想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实体项目得以实现,改变了教学和实践脱离的现状;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教学人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来适应实体项目的新要求。比如包豪斯的金属工坊原本并不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早期课程内容也多为定制的装饰品和珠宝设计。但理性设计原则和工业化的实验却为标准化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并通过项目合作实现功能主义产品的量产化。1928年金属工坊和坎登(Kandem)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一款名为“坎登桌灯”的灯具(图6), 为工业生产环境下提供可移动灯罩以及良好散射光线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了批量化生产的设计典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迈耶执掌包豪斯时期工作坊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按照商业运作的方式来实现艺术和技术的统一的教学理念,在生产创造中建立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主义新标准。

四、结语

1919年至1931年包豪斯课程体系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和冲突。早期基础课程虽然有明确的教学原则和大纲,却因受到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出现了纯感性的设计思维,与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相违背,因此只能按照理性主义精神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正。工作坊课程虽一直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但是包豪斯所有工作坊的课程性质和运作模式还是较为清晰的:一方面是作为艺术和设计实验教学目的而存在;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商业项目合作以提供教学资金支持并最终实现现代主义建筑和标准化生产而存在。

包豪斯的设计课程包括了具有设计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和工艺技术训练的工作坊课程两大部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包豪斯课程体系是以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探索教学和设计生产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德绍时期的包豪斯以建筑项目为目标和工业化生产为方向的教学使得设计教学活动走向了规范和成功。包豪斯课程体系的发展也证明了,设计教学应以产学研一体化为方向,理性教学为基础,不断调整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弗兰克・惠特福德等.包豪斯:大师和学生门[M].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6.

[4]让尼娜.费德勒,披得.费尔阿本德.包豪斯[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7

【关键词】互联网;区域协同;幼儿教师;城乡均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7-0094-03

“互联网+教育”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发挥引领、支持和服务作用,是地方幼儿师专应有的历史担当和大学职责所在。在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上,地方幼儿师专能够发挥地方院校接地气的优势,有效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整合县域资源,建立区域乡村幼儿教师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与校本研修活动良性运行。

川北幼专近年来在推进区域内教师培训项目综合改革、促进区域内城乡教师协调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基于网络的高校・幼儿园协同研修实践共同体及其研修实践活动,由川北幼专组织学校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学团队牵头,以合作幼儿园一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转岗教师为主体,幼儿园园长参与管理,组建一些以解决各种教学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协作教学研究团队。这些协作团队围绕解决某一个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者高职层次幼教、小教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而建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开发、资源共享和在线协作教研等活动,以实现校、园协作,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

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1.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运行规程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牵头对地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分析区域内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现状,统一规划本地化的幼教师资培训方案,对本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层次、管理职责、区域幼儿教师发展质量标准做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区域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管理评价机制,做到区域内幼儿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认证标准上的全覆盖,对教师网络培训、网络研修的内容、形式和学时学分认证制定管理办法。

2.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师资团队建设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师资团队是一支整合了县区内教学科研、教育技术、一线骨干教师等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团队。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带动城乡教师的区域协作,指导城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其活动形式主要有开展区域内校际协作教研、培训活动等,同时不定期对各农村幼儿园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进行实地指导。

3. 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平台研修模式

(1)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

该模式主要针对区域内边远薄弱地区的幼儿教师,在具体应用中主要与院校集中面授、乡村幼儿教师访名校等培训活动相结合。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以提供在线的网络课程支持,组织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主。

(2)基于网络教师工作坊的团队研训

网络教师工作坊是一种依托网络平台,以区域内教学名师、高等院校学科专家学者牵头组织、区域内不同层次学校教师参与进行的网络研训活动模式。教师工作坊主要有组织课程学习、专题在线研讨、案例分享、协作教学、学术交流、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研训活动,以实现区域内同一学科教师的协同成长。教师工作坊研修活动主要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诊断测评、行动研究、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阶段,跨年度、递进式、常态化研训,以培育一个团队、提升一个片区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

(3)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送教下乡

基于网络环境的送教下乡是以送技能、送本领为主,以通过院校协作的形式,以协作创新的形式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主要过程有:首先,由院校专家团队入园,以乡村幼儿教师的常规教育活动为观摩对象,进行访谈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访谈对乡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准备水平进行了解;其次,由院校专家团队、授课教师本人、幼儿园同行及院长,通过在线视频系统进行网络协作观摩和研讨,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常态教学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再次,由院校专家协助乡村幼儿教师,根据修改意见进行教学活动的再次设计;最后,由乡村幼儿教师根据重新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实施,院校团队则进行活动实施过程的观摩,并进行二次活动录像,对第二次教学活动的改进进行团队分析和交流,使乡村幼儿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所采取方案的优点和仍存在的问题等,进而达到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

“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网络研修活动设计

1. 研修活动的组织与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修主题,依托川北幼专与广元市利州区建立的“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发起并组织本次研修活动。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来自地方高校4人,幼儿园10人(其中城镇幼儿园3人,乡村幼儿园7人),高校教师中学前教育学科教师3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师1人。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艺术、健康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分别在1所城镇幼儿园和2所乡村幼儿园选择1位主班老师和相应的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研修。

2. 研修活动过程设计

(1)由研修主持人在进行调研分析后,会同指导团队商定研究主题,设计研修活动方案并通过网络研修工作坊研修计划,组织研修指导团队设计研修活动指导方案。

(2)由研修主持人协调召集共同体全体成员进行参与式研讨活动(线下集中培训),解读研修主题、观摩先进案例,进行理念、方法、技术以及评价反思等方面的参与式培训。

(3)主班教师返岗实践,带着集中研讨所获得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开展专业实践。同时,研修指导团队协助主班教师将初次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视频上传至研修工作坊,共同体所有成员进行方案与案例的观摩与思考,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自定步调学习。

(4)主持人协调召集在线研讨活动,由主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过程视频、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通过网络进行,研修共同体成员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组织在线研讨。

(5)主班教师参与教学设计的修订,并在指导团队的协助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然后进行第二次现场教学实施。课后进行说课与反思,其他教师现场观课或在线观摩教学录像,进行评课议课。

(6)主班教师上传课程资源包和教学反思,教师网上继续议课或参与话题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研修成果。

3. 研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主题培训与技术应用辅导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网络研修主题为“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完成研修活动方案设计并在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在完成网络研修活动支持资源、支持方案的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师资团队召集所有网络研修共同体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活动,就本次网络研修活动的主题、理念、方式方法、支持策略、组织与评价等进行了参与式培训活动。

(2)同课异构与协作重构

研修共同体3位主班教师进行岗位实践,由主班教师独立备课或小范围协作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验证性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指导团队协助3位主班教师将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视频上传到网络研修工作坊,主持人协调共同体所有成员进行方案与案例的观摩与思考,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自定步调学习。此后,教师研修工作坊主持人召集共同体成员召开在线视频研讨会议,对3位主班教师前期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视频以及实践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建议,完成了教学活动方案的协作重构活动。

(3)反思总结与协作提高

在协作重构过程中,3位位于不同区域的幼儿园主班教师相互借鉴,与院校指导团队紧密互动,协作完成各具特色、适合本园儿童发展特性的教学设计,这一过程通过虚拟社区的协作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教学设计重构完成后,3位教师在共同体成员的协助下分别进行了教育活动的再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在社区协作中所获得的显性知识的固化。

“地方高校・幼儿园协同创新平台”研修活动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效果分析

1. 精确定位、深度互动,有效促进了城乡教师教育理念的一体化转变

“互动”是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所有活动的核心,网络研修共同体中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实践正是在与研修平台上的同伴、专家和辅导团队的交流互动中,悄悄发生转变、实现知识和价值的重构的。这种高效、深入的互动,使得主班教师、普通教师的参与程度都比较高,在研讨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城乡教师教育理念的一体化转变。

2. 多轮迭代,以城带乡,有效规范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

农村幼儿园对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教学性不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强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网络研修活动中,除了系统的培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念、知识、方法和价值外,研修活动反复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多轮次的协作设计和研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与支持、幼教专家在线指导下,通过多轮次的网络协作教学设计,通过案例研讨、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协作设计活动,以城带乡,使农村幼儿教师掌握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且开始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出适合农村幼儿身心发展的园本主题活动,有效规范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8

关键词:配电网;研究;工程;示范

作者简介:吕鑫(1982-),男,河北廊坊人,廊坊供电公司,工程师。(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92-01

一、示范区概况

廊坊供电公司城市配电网示范区东起银河路,北至北凤道,西至西昌路,西南以京沪高铁为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供电类型属于B类供电区域。包括廊坊市委市政府、妇幼医院、中医医院等多家重点单位,是廊坊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商业、交通较为集中的地方。该区域内城市建设相对成熟,负荷发展趋于稳定,适宜开展示范区建设。

二、目前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目前示范区存在配网结构薄弱、线路拉手比例小、转代能力差、设备装备水平低、配电网自动化及通信覆盖率低等问题,亟需改造更换。

(1)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不高,仅为69.8%,存在线路供电半径较大、线路健康水平差、电能质量差等问题。部分线路线径偏小,供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负荷增长。

(2)配电网自动化的覆盖率不高,距离智能化配电网建设所需的全景配网实时运行信息存在一定的差距;配电通讯网带宽需求不确定,制约了智能配电网的健康发展。

(3)部分10千伏线路负荷较重,转带能力不足。部分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开关陈旧老化,容易出现分合不到位的现象。

(4)示范区内部分环网柜老旧严重,未安装DTU,未敷设光缆,非电动操作机构,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和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5)部分双放射线路建立了联络,但是线路通道属于同一通道,存在同时停电的风险。

(6)示范区内开闭站布点不足,如银河路沿线重负荷区域缺少开闭站的支撑,降低了变电站间的负荷转供能力。

三、配电网示范工程实施的工作思路

本着把握现状、明确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超前防范、科学管理、标准引领、技术支撑的基本原则,从优化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推进配电网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配电网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配电网状态管理、推进配电网带电作业和标准化抢修、做好配电自动化建设与实用化应用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入手。借鉴先进经验,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投入,深化配网状态管理,优化横向业务协同机制,构建完备的城市配网抢修体系,建设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现代配电网。

四、配电网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构建最优的目标网架结构。在确立双射、双环、双接入的配电网络结构、三分段三联络架空线路结构和单环网为主电缆网结构的目标网架基础上,开展配电网规划研究,依据城市配电网现状分析和负荷预测,结合实际确立技术原则,完成配电网示范工程网架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加大配电设备改造力度。对环网柜和开闭站设备运行状况较差的进行整体更换;对开闭站未形成“手拉手”、不满足“N-1”和不满足转带负荷的主干线路进行改造,架空裸导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对运行状况良好的环网柜进行改造,加装PT、CT、电动操作机构,使其具备自动化功能;对现有的柱上开关进行改造,并新增部分开关,实现本地自动隔离故障等自动化功能;城区内新建和改造的10kV配电一次设备均按配电自动化要求实现三遥功能选型,具备自动化接口;设备选型充分考虑配电网规模扩展的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

第三,建立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统筹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DAS)、调度自动化系统(EMS)、地理信息系统(GIS)、生产管理系统(PMS)、营销管理系统(CIS)、95598客户服务系统等数据,实现计划停电分析、实时停电研判、抢修指挥、抢修资源管理、故障预案管理、保电管理、生产信息态势图、关键指标展现、分析统计与查询、配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分析、设备在线监测和预警、抢修资源调配优化辅助决策、视频监视等功能,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客户服务质量,提升配网运营管理水平,真正实现配电网生产抢修指挥由“被动式”工作向“主动式”工作转变。

第四,大力推进状态检修和配电网带电作业。通过红外成像、开关柜局放测试、超声波故障测试等多种带电检测及配网自动化等在线监测技术手段,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开发应用电缆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及电缆隧道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隐患,提高运行可靠性。统筹公司人力、技术、装备资源,大力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大作业工器具配备、拓展创新作业项目、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全面开展第一、二类带电作业项目,试点开展第三、四类带电作业项目和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全面提升配网带电作业水平和带电抢修、消缺能力,提高配网示范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效益。

第五,制订合理的制度标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网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要求,组织编制廊坊供电公司配电网建设、验收、运行三大标准体系,结合廊坊配电网实际开展配电自动化、状态检修、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标准化抢修、不停电作业等方面制度标准编制工作。

第六,做好人员后勤保障工作。廊坊供电公司将把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作为2014年公司重点工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单位全力支持;配电网示范工程工作小组下设网架建设、标准化抢修、状态检修、配电自动化、不停电作业等多个专业组,组长由相关单位领导或运检部专工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管理、技术骨干组成,全权负责该专业领域工作;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施工中实施全程监督,解决现场人员保障问题。

五、建设预期成果

通过配电示范区的建设,可在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供配电能力,充分利用一次设备资源,放开示范区内地区负荷,满足经济和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改善一次设备的整体运行环境,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实施配电自动化、带电作业、状态检修等一年增售电量带来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为53万元。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定位,减少运维人员查找故障的时间和工作,年均节省费用约19万元。

至2014年底,示范区内的综合电压合格率将从目前的99.71%提升至99.95%,供电可靠性从99.962%提升至99.965%,户均平均故障停电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示范区状态检修覆盖率为100%,节能型配变(S9及以上)比例为100%,开关无油化率为100%,10千伏电缆环网率不低于90%,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达到100%,满足“N-1”要求的线路比例不低于80%,届时各项指标将均能达到验收细则的要求。

六、小结

廊坊配电网示范工程建成后,示范区配电网将更加坚强、智能,相关业务协同机制将更加完善,城市配网抢修体系运转更加高效,停电时间进一步缩短,故障范围进一步减小,故障恢复时间进一步加快,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供电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参考文献:

[1]叶世勋,刘煌辉.配电自动化规划要先行[J].电网技术,2000,

(4):19-22.

[2]毛传洲,周英树.城市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规划[J].电网技术,

2001,(7):72-76.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9

窑的深邃

长长的龙窑斜卧在龙泉的土坡间,奋力地吐出火舌与灰烟,孕育出如冰似玉的青瓷。建国以后,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龙泉青瓷在上垟镇恢复生产,上垟镇因此被称为新中国龙泉青瓷的发源地。

龙窑利用热空气往上升的原理设计,依山坡的蜿蜒起伏而建,窑身前缓后陡,取代了烟囱的部分功用,建筑方便、升温快、降温快,容易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加上产量大,一次可装烧几万件,因此,龙窑烧制石灰釉类瓷器最适合不过。龙窑每烧五十窑左右需大修一次,主要是窑顶拱背在长期高温下会塌陷,不合格的窑墙也须修补,若按古制修复,一座龙窑可使用好几百年。烧窑结束后,需等72小时才能取出产品,这时,匣钵内最难降温的圈足处已降至50℃~60℃。若釉薄,可提前一天出窑。

瓷的精湛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的青瓷历史名窑。迄今已发现烧制龙泉青瓷的古窑址近400处。龙泉工匠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和瓯窑等的制瓷经验烧制青瓷,并逐渐形成了青釉创新、多次施釉、厚釉烧成等独特的烧制技艺,使龙泉青瓷独具如冰似玉的釉色、朱砂般美丽的器足。

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永和元年”墓葬品中有8件青瓷,灰胎,釉色调青黄。宋代五大名窑的官、哥、汝、定钧中的哥窑,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龙泉青瓷薪火传承了1600年,在数不清的岁月里,窑场白天烟雾弥漫,夜间窑火辉映,火光熊熊,照亮夜空;它也曾焰火将息,一蹶不振。这些薪火得以传承,凝聚着一代人的智慧——李怀德等青瓷老艺人,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陈万里、《龙泉青瓷简史》的作者朱伯谦研究员、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叶宏明等。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曾芹记古窑坊

工作坊研修总结篇10

关键词:道教建筑;宫观祠庙;构造形式;细部装饰

中图分类号:TU80

宫观祠庙的构造可分为砖木结构、石构、铜构三种构造形式。早期道术之士进山修真炼丹,多岩栖洞处,也搭置简陋的茅棚遮风避雨御寒。后逐渐兴建的祠庙宫观多采用传统的台基、屋身、屋顶三段式的砖木结构体系。即在高出地面的台基(土台、砖台、石台)上,沿房屋进深方向在石柱础上立柱,柱顶上架梁,梁上再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以形成一组木构架。再在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枋联结在柱子的上端,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顶安置檩子,这些檩子除排列承托屋面重量的椽子外,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然后在椽子上铺望板、望砖或苇箔,再于其上卧瓦。构架组成的房子整体性强,整个屋面全由梁架承托,墙壁隔扇仅作为内外间隔围护之用,不负屋顶重量,开间进深可随需要增减。现存宫观祠庙大多由砖木结构筑成,殿式、大式、小式皆用此种构造,只不过是规格、规模、造型、群体组合有所区别。殿式建筑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用以承托梁头、枵头和支撑出檐的重量,出檐越远,斗拱的层数也越多。斗拱除负重外尚有装饰作用,同时斗拱层数的多少也是衡量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大多数殿式殿堂用斗拱建歇山重檐屋顶。屋檐伸出深远,且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形成优美而多变的曲线,使本来沉重的大屋顶变得透逸典雅。尤其是在直立厚重的墙壁和殿宇下宽阔的月台,或是崇台的衬托下,使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庄重和稳定,形成了一种曲与直、静与动、刚与柔的和谐美。以永乐宫三清殿为例,采用七间三进整体梁架结构,内外檐柱头施斗棋以承托屋檐,屋顶用布瓦绿琉璃剪边。整个殿宇建在2.4米高的台基上,露明柱安置覆盆石柱础。正面明次五间设通栏扇门,只两梢间作檐墙。整个山墙均属围护结构,不承重。殿内为扩大活动空间采用减柱造,前半部的金柱和梢间的中柱和后金柱均被减去,只剩明次三间的中柱与后金柱,在殿内中央后部形成一组内圈柱,三面砌扇面墙,以设神台及三清像。

石构也是宫观祠庙建筑惯于采用的一种结构,于今还留有不少石洞、石殿,以及众多的石牌坊、石桥和不计其数的碑碣。青城山天师洞就是混元顶岩壁上的一座洞窟,武当山的天乙真庆官是建在南岩绝壁上的一座石雕仿木结构的石殿。仅泰山一处,就有遥参坊、岱庙坊、岱宗坊、一天门、二天门、升仙坊、南天门等若干座石牌坊。碑碣在宫观祠庙中少则几座,多则百十座不等。铜构建筑在宫观祠庙之中采用的也不少,如武当山的金殿、泰山岱庙的金阙、碧霞祠的铜碑以及昆明太和宫金殿等,都是有名的整体铜构建筑。太和宫金殿位于昆明北郊鸣凤山上,系明万历年间仿武当山金殿而建造。现存金殿为清初吴三桂重构,三楹重檐歇山顶,建在砖砌城台之上。脊梁铸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字样。泰山顶的碧霞祠是一组铜构建筑最多的祠庙,其金阙早已移建于山下,仍有明代铸造的铜碑两座。碑身高大(3.72米),整体为厚壁空腹铜铸,铸造工艺高超,雕制精细。

宫观祠庙建筑的主要特征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以木料为主要构材;使用“梁柱式建筑”的“构架制”的结构原则;以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作为度量单位;外部轮廓特征明显,包括屋顶的翼展、阶基崇厚的衬托、屋身前面木质的玲珑、院落组织的完整与含蓄、彩色在内外构材表面的施用、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的两种平面布局、砖石居于辅材的地位等。宋初禀承唐末五代作风,结构硕健质朴。太宗太平兴国至徽宗即位初(976-1101),其间营建旺盛,木造规制迅速变更。徽宗崇宁二年(1103),李诫作《营造法式》,其中所定的建筑规制较宋辽早期手法已迥然不同。《营造法式》多去硕大规制,改为纤靡,趋势是重刻意修饰而不重魁伟。辽宫观建筑与北宋相同。两朝都是上承唐五代形制,下启金元的中国传统木构。金宫观建筑也是依宋辽形制。如金章宗增修曲阜孔庙、重修登封中岳庙等多与宋辽建构一致。民国以来,随着西方现代建筑的传入,宗教建筑所使用材料也普遍多元化,原来木构建筑独霸的时代不复存在。道教建筑的外部样式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建筑样式,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明显有着地域化的特点。期间宗教建筑基本没有增加,并且传统建筑受到一定的破坏;新时期的宗教建筑以修复和保护为主,新建的部分宗教建筑多是沿袭传统样式而普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并没有太多新的建筑特色。

宫观祠庙建筑在建筑构造上长于对亭子与牌坊的运用,往往将亭子这种特殊的造型运用于大式或殿式庙宇,并且布列在显要的地位。例如中岳庙,不只在庙前布置一座遥参亭,而且在庙后黄盖峰顶还建构一座重檐八角山亭,丰富了中岳庙的群体形象。成都青羊宫将八卦亭布置在三清殿之前的突出地位。这座重檐八角亭体量高大,脊饰雕镂精美,色彩华丽。泰山顶上的碧霞祠则在狭窄的庭院中央布置一座重檐八角香亭,造型玲珑俊秀,丰富了建筑群体。牌坊作为建筑群的前卫多布置在宫观之前,如泰山岱庙坊;也有的布置在主体建筑之前,如中岳庙的峻极坊。这些牌坊有木构、石构,造型多样,或雕刻精美,或色彩华丽。还在大范围的区域性建筑中串连多组建筑群而发挥起点、连接、过渡运用,如青城山和泰山等布置。

道教建筑细部装饰雕刻与绘画,雕刻有石雕、木雕、砖雕等,如木雕的天宫楼阁,砖雕中的背饰、瓦头,石雕中的柱础、栏杆、壁板,金属铸造的金殿以及板画、壁画等。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记载:“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 江南工匠有做小房子的绝技,木雕成天宫楼阁的建筑模型,安装在庙观壁面作为装饰物。这种“仙楼”或“小房子”就是北方的“天宫楼阁”,宋李诫《营造法式》中称为小木作。建筑装饰图案一般有八卦太极、四灵、暗八仙、八仙人物图案、日、月、星、云、山、水、岩石、扇、狮、麒麟、龙、凤、鱼、蝙蝠、鹤、鹿、龟、松柏、竹、灵芝、水仙等。道教建筑装饰鲜明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蝠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风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变化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形体,还有源自道家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八宝图、福寿全图等。所用颜色多有对应之意,有青、白、红、黑、黄等。图案用在窗棂、门扇、裙板以及檐头蜀柱、斜撑、雀替、梁枋等建筑构件上,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