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反思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2 07:34:06

研修反思总结

研修反思总结篇1

教师研修是教师教学水平进步的一种有效方法,那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潜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潜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潜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用心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潜力。用心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忙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齐备课,一齐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潜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

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能够是备课心得,也能够是教学体会,能够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能够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研修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必须能盛开绚丽的鲜花。相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必须能更上一层楼。

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报告做为一位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学校修建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本校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借助同伴互助的提升教育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我将个人的校本研修情况总结以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进步自己的理论素养。

1、展开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进步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展开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以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收获颇丰。

2、积极听评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渐进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进步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是碰到了甚么困难,是否是调剂了教材,为甚么调剂教材;

反思上课时是否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题目,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切把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总结_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总结_教师研修工作总结。而且,留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自我反思也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检讨、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 各个方面的题目。按教学的进程,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仰仗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哪一部份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哪一部份难度大,需要小组合作交换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中,又有哪一部份需要引导。小组合作交换时采取怎样的方式合适。教学中的反思,对发生在教学进程中的题目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学生独立思考时,对学困生多加关注,及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及时观察采取的方式是否是最好。

4、同伴互助,在共享经验中成长。

同伴互助是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在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商讨、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熟悉和思考,并对自己感爱好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换,增长自己的见识,开辟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

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本身不足,进步本身能力的方式。

3、研修内容丰富多彩、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

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遵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总之,在工作中,通过个人研修,使我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得到很大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为这最光辉的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教师研修个人总结时间飞逝,岁月流转。转眼间,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校本研修已经结束了。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1、在业务方面,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在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校本研修个人工作总结_教师研修工作总结教师校本研修个人工作总结_教师研修工作总结。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5、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阅读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6、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校本研修个人工作总结_教师研修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7、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研修反思总结篇2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各教研组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研修反思总结篇3

一、幼儿园案例研修的内涵 

案例就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事件。所谓案例研修,就是将教育教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案例研修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典型事件与问题的分析,给可能遇到相类似情境与问题的教师提供可以参考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引发对类似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二、幼儿园案例研修的方法 

(一)在研课中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 

研课活动是指年级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指集中教育活动),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实践反思的研讨式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等。目的是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养成反思的习惯,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研课的形式包括“一课多研”和“同课异构”等等。其形式:自己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集体研讨、反思(修改方案)——开展教学——集体研讨反思(修改方案)——再开展教学——集体研讨、反思、总结工作(形成较完善的方案)。 

1.一课多研 

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或者同一教师进行三次以上实践,借助年级组内各位教师的智慧将活动一次次进行优化,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为教师解决某一问题寻求行动策略、获取实践经验。 

2.同课异构 

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使用同一教学内容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身特点,采取各自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教学,全体教师在听课后进行比照、交流、分析、总结,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同课异构”和“一课多研”的研修形式开展研讨,使教师在个体间的交流中发展,在群体智慧分享中提高,满足了教师的个体差异与成长。这种教研方式带给教师们在深入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解读了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并实施,解决了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二)在记录中进行教育案例的研究 

在教育案例的实践探索中,教师不妨把“记录”作为行动研究的主要方式或工具,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边的“小现象”和“小问题”进行选择性的观察和记录,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对于“问题”,应通过分析、调查其原因、背景提出响应的解决办法或策略,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方案;对于“现象”,则可以通过注解、诠释或解读赋予其教育价值或意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基于行动的反思和探究的教育案例研究过程。 

三、幼儿园案例研修的基本过程 

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所反映的主题进行个体反思和集体研讨,明确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与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最终经过加工与整理形成教学案例。具体步骤:一个主题、四个阶段——学习准备、实践探索、交流反思、撰写案例。 

(一)选择案例主题 

主题是案例的灵魂。案例的主题是决定一个案例是否具有教育学价值的关键所在。日常教学中的真实困惑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切入点。 

案例的选择要求:围绕一个突出的主题;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能促进教师和儿童的发展;要有延伸、发展的空间。 

(二)案例研修的四个阶段 

1.学习准备 

案例研究过程中的学习准备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对教育现象的洞察能力。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熟悉学科或领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现状。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查阅、实际调查以及材料搜集等工作,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案例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任务以及研究方式等。 

2.实践探索 

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主要环节。教育教学案例的主体内容就是对教学实践过程或一些教育现象发生过程的描述。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存在于工作中,教师所进行的实践不应该是对预设计划的执行,而应该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的策略进行必要与适宜的调整,还要求教师将教育教学与反思融为一体。 

3.交流反思 

在教学实践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尽快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如实详细地记录下来。在记录之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教师个人反思的内容应该围绕教学案例所确定的主题进行,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除了深度的个人反思外,教师还应该就教学实施过程的有关问题和其他教师、教育专家等进行积极的研讨与互动,构建“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专家”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在案例研修实践中共同成长。案例分析的过程,既是共同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更是思想持续改进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理解的升华而不断发展和解决更深层问题的过程。 

4.撰写案例 

研修反思总结篇4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校本研修;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出发的培训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培养,达到时代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健康的教学理念下,快乐成长。下文就校本培训研修问题进行浅略探讨:

一、校本研修的概念及其特点

校本研修指的是教师在校教学过程中,以学校为依托所形成集培训、研修、科研为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校本研修能够真正的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校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在教务工作中的多元互动。凭借校本研修的互动性以及开放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来,将不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方法融合起来,以促进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研修的内容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以科学的、先进的、完善的教育理念为依托,不断创新思想与理念,解决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以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校本研修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实际教学工作的教材研究与教学进度,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将创造性思维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构建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框架,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积极的提升自身的从业水平,改变教务教学行为。因此,校本研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并树立全新的教材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理解“课程标准”,只有理解了“课程标准”之后,才能明确教学内容。“课程理解”不仅要使教师要吃透教材,更需要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领悟“课程标准”中的精髓,并真正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主动性与目的性,避免被动、盲目的教学工作。

再则,校本研修的研究对象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背景、经验、能力等诸多方面原因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因而校本研修的研究核心是学生,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接受来实现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动与消极心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构建知识框架,而不是单纯的复制。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细致的观察学生的经验与能力,才能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构架,进提高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

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课堂实践,因而校本研修工作也应以课堂为重点来强化教育改革。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这一校本研修的载体。

(一)校本研修

(二)要加强针对性要加强校本研修

(三)的针对性,其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对新教育改革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校本研修

(四)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性、实质性与普遍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在务实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意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以语文的校本研修

(五)为例,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念,打破以往单纯使用教材的状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二)校本研修

(三)要立足于教研主阵地

教育体制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载体,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而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并且将教育改革与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在课堂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最终在回归到课堂实践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原来照本宣科的教学变为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运用网络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校本研修

(四)要注重个体的反思自我反思、沟通互助与专业领域是校本研修

所研究的三项重要内容。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教师通过教学中的经验积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思考,只有加强反思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是确定教学方向的基础,也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必要条件,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对教学工作作出反思,并且积极主动的倾听学生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工作。

(四)校本研修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因而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研究必须形成系统性。校本研修工作不但能够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还能对新问题进行提炼与升华,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与此同时,具有方向性的校本研修工作也能够促进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多角度来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分析,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并最终将其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四、结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校本培训研修是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的途径之一,也是使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主要手段。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对教师进行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培训,使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心中,让教师真正理解课改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反思、写教学随笔、教学札记等方式,使教师成为心理健康,知识丰富,温文尔雅,气质非凡的美丽、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任登中.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2]郑金洲,俞海燕.认识校本培训[J].中小学管理,2001,?(09):21- 23

研修反思总结篇5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各教研组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研修反思总结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课后小结

学习与反思的话题,对教师来说,真是没有新意、老生常谈。而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常教常新。教师虽然已经由学生华丽转身升格为教师,但我们整天还是在学生堆儿里混,我们何尝不是一个老书生?所以,学习是我们的天职,反思是我们进步的利器,一样都不能少!

一、关于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迅猛,我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实时更新,这一客观事实要求我们教师爱学习、肯学习,并养成随时学习的习惯,这也是我们进行教研教改、革故鼎新的前提。

教师的学习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教师自主学习

即自己主动地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自己的专业理论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最好做到博览群书;二是向网络学习,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享受互联网时代的营养快餐,特别是看教育专家的讲座,优秀公开课的教学视频等,要积极主动积累间接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组内互助学习

教研组一般由同年级同科教师组成,向组内的同事学习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无论课前课后,大家每天都要在办公室碰面,交流进度,探究疑难,研究教法。所以,千万要珍视这些短时间交流的机会,多只耳朵,多双眼睛、多张嘴,你就可以多学到很多东西。

在学校例行的教研时段,一般会安排一定的教研任务。如:对本周公开课的评课活动,对某一单元某一章节的课前说课,或课后总结,都是大家智慧与思想火花的交流与碰撞。

比如,我们的“磨课活动”:每个教师先“同课异构”,即提出各自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大家再评课、议课,之后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再去上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刻的结束,每位教师在每个班课上出现的新问题,都要收集回来再做研究、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实践与反思能力会不断增强。

3.师傅结对学习

师徒结对的学习,这并不仅仅是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比如,在我们学校的结对学习中,虽然我是师傅,但青年教师好学求新的热情也感染着我,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完善,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远远在我之上,制作的课件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我自愧不如。作为师傅,在给徒弟传授自己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有积极学习的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师徒双赢。

二、关于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只有时时反省、事事反省,以得补失,才能以是克非,不断进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优秀教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久而久之,经验、教训等才会内化到教师自己的观念体系中去,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可以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时段。课前反思可以提高我们教学的分析与预测能力,课上反思可以提高我们教学的调控与应变能力,课后反思可以提高我们教学的总结与评价能力。无论哪个环节的反思,最好以书面的形式记录整理出来。因为书面表达的过程,更利于思想的清晰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教师的自我反思体现为书面形式一般有这么两种:

1.写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主要针对自己在教育学生、班主任工作等过程中的点滴事件。可以详细记叙事件前因后果,也可以是一两句话的感悟心得,一条条简单汇总罗列。重要的是整理成败得失,总结出今后面对类似事件时可采取的方法。

2.写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重在反思课堂教学,针对本班学情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劣势,在课后反思问题、研究困惑、总结经验、修改教案。在二次修改的地方最好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笔,如果备课本空余的地方有限,可以写到备课本的反面,或者用便利贴拓展书写的空间。

比如,关于学生的预习,我们教师总是在口头上强调:“预习很重要,希望同学们每天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准备工作。”但每每落实不了。学生动不起来,上课时还是思维缓慢,甚至找不见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本的什么地方。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课堂结构的调整,最初的几天,课上的前三分钟,先指导学生如何去预习,之后,再以课前预习小检测的形式督促学生主动预习新课。这样一来,学生课上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引导他们逐渐养成预习新课的好习惯。之后,我及时反思这一教学行为,并总结经验,写了500字的教学随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再反思、再改进,对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就有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方式方法。

研修反思总结篇7

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更新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研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网络研修为主要平台,立足我校实际和真实学情,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我个人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网络研修平台的自主学习,努力学习每个阶段的课程知识,促使自己专业理论不断跟进,多动脑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写好心得与反思,做好总结,把所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业务素质。 

2、 积极参与各项讨论交流活动,博采众长,同伴互助,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珍惜学习的机会,及时完成作业。 

三、研修内容

1、学习网络研修平台的相关课程,写好心得、反思与总结。

2、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报刊,认真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利用平台积极与同事交流,力争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保证措施: 

1、认真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好学习心得。

2、认真执行和落实研修学习计划,保证高质量的完成研修学习任务。 

3、每天坚持网络研修学习不少于半小时,认真做好笔记,学完每个研修专题后,及时写出学习体会。 

4、在认真学习研修的基础上,写出个人校本研修总结、网络研修总结,写研修日志。 

5、依托网络研修平台,进行同行间的网络研讨交流。

研修反思总结篇8

各位校长:

大家好!

炎热酷暑,各位校长来这里参加学习与交流,我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大家都是桃源县的教育脊梁,是全县小学教师的领航、舵手,教育局和学校安排我今天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感到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能有和各位校长们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能借此机会,会一会我曾经在校长岗位上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但是,作为在今天的课堂,要我作为主讲人,感到很为难,因为大家无论是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业务素养等方面都要比我强,所以实在不能承担起讲课的任务。那么,今天半天时间,只能是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研讨的时间,是我向大家学习的时间,决不能用“讲课、讲座”来称之,以上是我和大家交流的一个开场白。

言归正传,交流研讨还得有一个主题,定什么内容?管理?都比我懂得多。政策?都比我吃得透。课堂教学?都比我善教善研。所以今天就选了一个现在比较热而又涉入不深的一个话题——“校本研修”。我把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命名为:“校长与校本研修”。今天的交流是否这样安排,把交流、研讨时间分为两个段落,首先我谈谈对校本研修的一些个人的认识,然后课间休息,再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谈谈关于校本培训,讨论、交流的几个问题我会在休息前做布置。

从哪儿讲起?我想还是从下面几个关键词语讲起:校本培训、校

本教研、校本研训、校本课程、校本研修。怎么比较它们的异同?容易区分的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几个词语比较:总的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区别可以从1、培训目标不同;2、培训主体;3、培训内容;4、培训方式几个方面的不同来比较。

从参训的主体方面看,有被动和主动之分;

从参加培训的方式看:接受式培训;主动式参训;

校本培训:以通识培训为主,它关注教师的学习任务,注重教师观念的转变,并常以比较正式的集体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它的主体是培训者,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教研:往往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展开,它的关注不能停留在观念更新,而更加注重教师行为的跟进,更加强调共同参与、对话交流、分享经验,以自我组织形态为主。校本研修取二者之长,并提出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

校本研修:主要指

“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以校本的教师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的研究修炼行动。

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所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主体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不同。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现在提倡的、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培训形式?【校本研修】

分析:“校本”是一个外来词,字面的意思是:以校为本。这是随着课程改革被“引进的”一个新概念,通常理解为: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自身需要为根本导向、以学校的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发展与改革活动。

研修,由两层意思构成。一是研究,二是学习。一般的理解是在职的在岗或离岗继续深造和培训,大多是针对岗位上有发展提升前途的人员,提供的继续深层次学习的机会。教师的研和修有不同的情形,有的研为主,有的以修为主,有的是研修并重,但无论哪种情形,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

校本研修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要点:基于学校

基于教师发展

基于学生发展

大家的悟性都要比我强,那么我今天就围绕“校本研修”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些探讨吧。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定位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但是,“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很多校长、老师在参加者不同层面的“校本研修”的研修班、研讨班等等。那么,作为我们校长,应该怎样定位在“校本研修”这项工作的角色呢?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角色定位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只有定位清晰了,与之相关的行为和作为才能够恰当。

新课改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为: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伙伴等等,有了这样的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因其角色的改变而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美国的教育专家通过上千名校长的研究,把我们中小学校长,归纳成六种类型,可以说,对于每一类校长都有不同的定位,现在让我们加以对照对照:

第一种类型:愿景型校长

“愿景”也即“远景”,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这类校长善于提出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描述比较清晰。

第二种类型:政策型校长

这一类校长善于解读上级领导的政策,而且还能借助于自身的行为影响政策的制度。

第三种类型:管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是在自己的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各样的协调活动,有明确的上下之分,把学校建成一种体制,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四种类型:资源型校长

这类校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及其周围包括社区的各种资源,能够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整合出来,能让学校的资源盘活。

第五种类型:伦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特别关心下属,关注学生的行为,能够与下属和学生打成一片。

第六种类型:文化型校长

这类校长善于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把学校的文化建设放在一个主要的方面。

美国通过长期研究,提出的这六种校长类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管理工作中,六个方面都需要有所涉及,有所体现。

之所以称为这六种类型的校长,是因为他们尤其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分析了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强”、“弱”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位问题。

就我们桃源县的校长状况来看,我认为应该用“综合型”、“复合型”校长这样定位才最为准确。

那么,我们校长在“校本研修”这一项工作中,怎样充当好合适的角色?我认为要当以下几种角色:

(一)、决策者

校长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学校的校本研究问题作出决策。比如:学校的学科教学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老师们在数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明显要比语文科目弱,那校长是否可以考虑,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研修课题?

又如:重视和使用网络这个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传播媒介的便利优势,掌握网络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在具体的网络平台上学习研修,丰富自己、提升素质、提高能力,这是每个中小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如何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校本研修,这是我们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我认为,做校本研修决策,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一是决策要恰当;

首先,决策要恰当。恰当来自于教师的定位,来自于学校的发展要求,来自于学校当今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校要求老师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是不恰当的,因为学术论文一般属于专家学者,

二是决策要清晰。决策清晰,是指思路清晰,作为校长,在决策中首先要明白校本研修是什么?研修活动有哪些?

三是决策要认同。校本研修活动至少在领导班子里要得到认同,老师也要认同,老师不认同的话,就会出现有要求就去做,没要求就不做,所以,校长要从实际出发,从学校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情况出发,把校本研修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操作的一些决策性措施。(认同例如:高效课堂、幸福课堂的模式构想——说-上-议-

构)

(二)、设计者

如果说“决策”是解决的“做不做”的问题,那么,“设计”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做好校本研修的设计,首先需求我们校长进行好分析。

近年来,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校长,都越来越重视校本研修。但是,不知道校长们和老师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答案肯定是“为了……”,为了什么呢?不仅仅是要回答“原因”,更重要的是追问“目标”,即是说,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实现什么目标呢?这样一问,我们就在思考校本研修的目的性问题,也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问!更不要为了“研修”而研修!否则,校本研修将存在徒有其名或者有其形而无其神的危险。

这是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步:首先要弄清我们学校想要获得的效果是什么,也就是进行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即,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校本研修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说一说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1.

学校发展与改革需求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思考的是:学校改革发展与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我们知道,在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下,不管作出多大的努力,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仍然会参差不齐,而在国家鼓励教育创新的今天,

学校办学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的多样化差异性局面。诚然,造成学校之间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排在诸多因素之首。

在策划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思考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生源、办学经费、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等,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在成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多种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

那么,在学校发展改革层面上来思考教师的研修问题,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进行。比如,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我们通过统计和比较发现(统计本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那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例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占总数

15%

以上,这个数据要在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定),我们确定学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领导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不要仓促地布置工作任务,因为:教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教师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必须明确。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师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教师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然后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可以用这样的框架来分析:

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信息通常来自问卷调查,比如《教师对学生学

业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转化对策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教师对此有了多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方面的相应的知识和方法需要补充、提高;同时,结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教师为了解决“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相关的深入学习。这样,问题设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解决问题,又要深入学习理论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转化了,就是教师研修有了成果,也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同样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呢?被动地进入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主体性,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可持续的效果。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教师研修而得到推进和实现,这似乎表示教师的研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另一半,很重要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步的。

在学校改革发展项目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的部分需求,那是在学校改革主要的主导下的教师需求。另一部分的需求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和教研层面。对这些需求的排序,我们就可以知

道学校每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进以及研修的方式和资源。这些信息足以让我们清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怎样才能更适合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个校长跟我说,现在的老师职业倦怠很严重,做培训搞研究都很被动。我说那么我们做个调查如何?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教师成就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我们通过

3

个交叉分析看出: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只有

50%

),觉得工作并不是很有乐趣(满意度

37.5%),同时,数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

50%)。品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也有待提高(目前数据为

75%),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只有

62.%),认为工作有乐趣的符合度也仅有

62.5%

。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很高(达到

100%),认为工作中很有乐趣(认同度

100%),但是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

66.7%)。这些数据既直观又准确地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成就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校长的感觉而已,从而帮助我们设计正确的校本研修项目。

我们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给学校提出了

7

点建议:

1.

建议引进比较优秀的青年男教师(主要是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领域)。

2.

增强师生的自我成就感(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提高(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高原现象”)设置教学改革创新奖,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星”),

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展现教师风采。

3.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尤为关注中年教师),开设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活动(请学校后勤部门策划),增强中青年教师(

31

50

岁)的职业幸福感。

4.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鼓励和帮助老师在专业职称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强调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工作动力来源)

5.

对教学改革创新给予更多的激励表彰

中老年(40岁以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最符合“喜欢创新”)的9人。

语文课的创新有最大机会(55.6%);品德课的创新有较大机会(33.3%)

数学课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二年级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的教师创新需要加强(占75%)

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在学校中的地位一般,100%)有5人在教学上喜欢改革创新。小学高级教师要加强。

6.

同伴互动互助应加强

特别是在业务活动中,应增强互动和协同性,比如同课异构、教研小课题的合作团队建设等。

7.

个案关注

有一位年轻的数学(1

年级)

+

英语(3

年级)+

班主任老师,

应该可以成为重点培养的年轻教师对象(小学二级教师)。

这些建议从内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资源等方面为校长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使学校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因而实效性也更大。可见,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自然而然就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发现和自我发现教师自身的潜能和需求,才能挖掘出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真正的主人。

(三)、推进者

校长是身兼多任,既要决策又要设计,还要督促执行,最重要的还要做到身体力行。例如:让教师接受培训,校长首先要接受培训;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校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同时校长还要考虑校本研修中制定的各种决策能不能不能贯彻到底。学校不像政府机关那样,有办公室、督导室来督导工作的落实情况,而需要校长亲自去逐一落实。

老师在研修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请教专家,一方面校长本身也应该承担一些咨询工作。如: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咨询;对某一问题需要寻求的知识和资源等;总之,校长要站得高远,要为老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四)、合作者。校本研修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校长应该摆在一个合作的姿态上,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应该与老师合作,一同解决研修中的问题。

如:怎样落实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的“五环节的问题”:

备课——新课程要求要求要做到二次课程开发;

上课——要求要动态生成;

听课——要揣摩透彻。

说课——要做到反思研究;

评课——要做到批评分析。

又比如说,研究“五环节教学法”问题,即:是指由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巩固拓展、目标总结

(五)评价者

1、利用政策激励,构建评价机制;

2、对老师的研修方案、活动设计、过程质量的评价;

3、研修活动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校本研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工作极其重要,而我们校长的角色在此项工作中又是那么重要和特殊,那么,近几年来,就我们桃源县“培训动态”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里我重点谈“校本培训”的调研情况)

近两年来,我们全县各乡镇,各中小学在“校本培训”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呈现出了具有个性化、体现地方特色的培训经验。如:我们的文昌中学、漳江中学、漳江小学、我们进修学校本部的实验学校、桃源七中、漆河镇中学、桃源十

中、陬市、三阳、佘家坪、九溪、枫树、凌津滩、木塘垸等单位都做得很不错,他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值得全县各学校学习。而我今天是少讲成绩,其目的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共同来认识“校本培训”方面的不足,共同来研讨“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201&——201*年,我们进修学校组织了几次大型的调研活动,201*年4月我们进校分成了8个小组,有38位领导与老师参与了调研,通过听、看、访等基本方法,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对各小组情况进行了综合,我们认为目前桃源县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还存在着“五有五缺乏”的问题:

(一)、有位置但缺乏领导的深入。“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全县中小学已经把它摆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这也是值得我们可喜的一面;但我们也知道,校本培训属于学校自主性的活动,因此,中小学校长自然成为了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因而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校本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现在更多的做法是,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育专干,拿计划、列方案,拟活动,然后给校长汇报方案,校长审阅所拟方案,再依据计划组织实施;也有的地方是校长给分管人员封权“这项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了!”,结果出现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据我们调研得知:校长亲自参与,深入其中的单位,或者领导重视,有分工,

有检查的单位就做得好,而校长只做安排,督促少或者很少参与研究的单位做的明显要弱一些。我认为,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看,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否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本培训,这样一来,我们的校长就应该在百忙之中,俯下身来,关注校本培训,设计设本培训,监管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要做到深入,我认为要做到“四个一点”:理论知识懂一点;方法模式通一点;活动指导说一点;外地经验荐一点。

(二)、有内容但缺乏主题性、针对性。

我们说,校本培训有五种基本的类型: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四是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有的单位,有的学校提供的一个学期的校本培训数据非常齐全,按照“读书笔记、观课评课、论坛交流、教学案例、网络研修等项目”选择培训内容,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数据印证,但是,能体现学校主题培训的系列培训活动的材料还不多,如: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打造幸福课堂的主题;有效教学的学科模式探讨主题;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的主题培训等等数据反应得很少。

(三)、有形式但缺乏多样性、有效性。

校本培训的目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培训内容要想得以实现并取得实效,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形式。而从现

阶段我县的校本培训的形式与手段来看,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还是以集中性的“讲座”、“业务专题学习”,或者是经验交流之类的居多,而进行“专题研讨”“主题论坛”“教学沙龙”以及“课题研究”“案例研讨”等形式还不是很多。相当一部分学校把“校本培训”与“政治学习”、“参加会议”、“外去学习”、“优课展示”、“学生训练”完全等同起来,因而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四)、有成效但缺乏评估、管理。

从目前我们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情况来看,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调研中,有代表性的查看了各单位集体留存的数据和教师个人参与培训的过程资料,我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能够从资料中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培训成效,比如:凌津滩中学、佘家坪中学、陬市镇中学、寺坪中学、杨漆桥中学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老师每年的校本培训24分的考评拿不出考评依据,教师过程性的学习资料也寥寥无几。这样,学分登记工作就成了假像;这也充分暴露了校本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五)、有资料但缺乏系统归档。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位此项工作究竟由谁主抓明确不清,导致工作相互推诿,各凑各的材料,缺乏一个整体;有的单位教师业务档案建设内容不够充实,特别是没有反映出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资料。在这方面,我们发现凌津滩、佘家坪中学是做的最好的。他们不仅有文本资料,而且有相关的电子档案。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1、重视“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作为校长,应洞察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研修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培训、自修;

我们现在主要从研究和培训的角度来看一看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关于需求分析的问题,已经在校长角色的“设计者”中讲到了。

如:我们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那么我们的校本培训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2、完善“校本研训”资源建设。

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支撑和推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源:

--

阅读资源:研修要有问题,同时要进行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不读书,研修者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问题解决中也会苦思冥想而不得法。所以,校本研修,不是校长一句话:你们去研究吧。首先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印刷的书刊和数码书刊网络文献。学校应建立校本研修知识库,每个老师都应贡献自己在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文献资料。

--

技术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研工具是开展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调研统计工具,特别是简易的问卷和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

--

专家资源:除了高等学校的教授,我们容易获得的专家资源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专家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更主张学校建立自己的校本名师库,充分利用校本专家资源,带动和提升校本研修。

3、创新“校本研修”的方法与模式。

目前,湖南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一些骨干老师主持了《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行动指南》一书的编写,全书把校本研修分为35个专题。

个人自修式:教师个人独立研修,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有适合自己的读书和教研计划,都应承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修任务或项目。要把日常的“备课”提高到研修的层次上,尽可能多地增加研究含量。

团队研修式

:通常是教研组的集体行动,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教学问题开展研修(具体内涵在另一讲中,这里不赘述。)但再次强调,这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方式,是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团队攻关能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这里结合我们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桃源在以下几方面做的较为出色:

1.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我这里又分为专题讲授和专题论坛两个方面。

①专题讲授:这一模式就是指学校根据需要选择教师关心的主题作为培训的中心内容,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本校力量进行专题辅导,使教师对这一专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研究性讨论,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

和掌握,明确如何应用。再进入实践、这种方法也可结合教研或科研课题进行。

②专题论坛:围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然后组织老师们进行研讨。

灯片:。

这一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灯片)

(1)受训者感知外界现成的理论、经验、做法;

(2)在认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3)依据现有理论经验诊断个人的教育教学现状;

(4)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发现问题并究其原因;

(5)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借鉴理论和经验、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实施;

(6)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7)依据分析评价,形成新一轮行为改善的方案,进入下一循环。

2、师徒结对、帮联共进模式。

师徒的含义我想就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我们教师中的关系看,就是有经验的与经验少的老师结为学习对子;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学习对子;这种模式特别适用新教师。

灯片:——兴隆街借助网络结对学习;双溪口

结对体会。

3.研修反思模式,研修反思包括(基本环节

灯片)“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等环节。即每位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每学期上一次研

修课。通过研修课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逐步适应课改要求。研修反思课不同于观摩课、考评课,它旨在通过进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借助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群体性的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上好体现课改精神的课。采取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是:(灯片)

(1)教师在参加研修反思时,首先必须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针对自身实际,制订研修反思计划,确立明确的研修反思目标。研修反思目标既要有短期目的,又要有长远规划,研修的方法措施要具体。

(2)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除在领会课改精神前提下,深入钻研教材,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外。还要充分借助本校业务指导组和其它同行的力量,共同备好研修反思课。经校业务指导组确认后、撰写研修反思课教案。交业务指导组组长审核。

(3)示范一观摩,即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使教师掌握观摩学习的方法,并要结合观摩学习听得进行应用“公开上课”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面向业务指导组和校内同科教师进行研修反思课的课堂教学。听课人员中除本校业务指导人员外,至少要有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参加。同时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填好听课记录。“公开说课”即研修反思课教师向业务指导人员及同行解说所上的这节研修反思课。说课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说课内容要详细记录“公开评课”要求业务指导人员及听课教师本着友善的态度,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目的,诚恳地指出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听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业务指导组人员要将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好的方面”、“存在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校业务指导组要综合公开评课的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评阶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该份记录至少须由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签名。教师通过学习,举行教学公开课,将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的理解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运用新标准,新教法的目的,并通过相互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对新标准、新教材、新教法的进一步理解和适应。

(4)“撰写教学反思总结”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评课情况对本节研修课进行教学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评课建议,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并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再进行实践。教学反思总结须认真记录填写,通过讨自己的教学重新进行思考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并写好反思笔记或教后感。学员之间通过反思笔记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不断总结经验,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4.合作研究模式。(灯片)

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和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1)校内教师群体合作式。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学科或课题形成四至五个合作研究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机会进行同伴指导(“同伴指导,是一种育效促进教师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如:集体备课等。

(2)校际合作研究式。由若干所学校组成的有目的、有汁划开展教师培训的松散联合体,是介于培训基地与学校自培之间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比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漆河中心小学与常德育英小学合作交流等;

(3)城乡合作研究式。选派城镇教师送教下乡,农村教师进城学习,使城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同时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先进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两校教师定期学习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薄弱学校示范教学和介绍经验,有效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两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构建“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校本研训模式。去年以来,茶庵铺中心小学、三阳镇中心小学、漆河镇中心小学、龙潭镇中心小学等均与我们实验小学坚持教育教学交流互动,改往日简单的“送课送教”为师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城乡互动”研训模式。各乡镇中小学采用“学校牵手、教师联动”活动,先由中学分批确定村完小和中心小学组成牵手学校,确定好联动教师和年级,在确定好联动教师后,村完小联动教师定期到中心小学和联动教师跟班学习,再由中心小学联动教师到相对应学校跟班指导学习,最后联动教师和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在中心小学进行相应的交流和研讨。

每次活动周联动教师四人,分为两组,在教师联动交流中,两个

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必须到相对应的牵手学校现场办公和研讨一天。活动滚动互动,持续发展,力争使教师多人参与。通过城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我县教师的教学能力,带动城乡教学研究,促进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努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式。派出部分大学教师到中学做指导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如:西安镇近几年来就有好几批大学生来学校传授教法等。

5.案例研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进行描述,引导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把培训放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即以教育教学中某一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得失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参训者描述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灯片)

(2)受训者对案例进行分析;

(3)在小组中讨论案例,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对策;

(4)小组主持人概括、总结、引导;

(5)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一种或几种)。

6、课题带动模式。

本次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了有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做得好,而且做到了研究的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灯片:课题研究图片)

那么,如何用课题研究的策略来带动我们的“校本培训”?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校长、主任介绍近期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申报的关于“校本培训”的专项课题。(灯片展示课题构想)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三、四式校本培训实践研究》

课题基本设想:

根据课题设想,我们把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分成三种类型或称为三个块面的学校,即:“城镇中小学”、“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乡镇村、完小”;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特点,我们构想了适合于同类学校的校本培训的四种主要的培训模式。

基本模式构想:

(一)、“城镇中小学”校本培训主要运用模式:

1、网络自学模式

网络自学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网络学习-----结果检验——专家指导”-

2、专题训练模式

专题训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专题确定——专题培训——总结运用。”

3、骨干示范模式

骨干示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示范——讲解——对话”。

4、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是以学校科研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实施校本培训。其基本架构是:“问题提出——资料收集——研究开展——结题回馈”。

(二)、“乡镇中学、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自主学习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自查——定标——实践——总结”。

2.培训反思模式。

培训反思模式,培训反思的基本环节:“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

3.专题讲授模式。

专题讲授模式,基本操作步骤是:“选聘专家——确定主题——理论传授———经验诊断——修正完善”。

4.合作研究模式。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扣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三)、乡镇村、完小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

、“五步式

”联片集体备课模式

“五步式”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主辅(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二次备课)。

2、“结对互学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用构架是:“结对联谊————示范教学————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3、“菜单选点指导”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制定菜单———选择主题———自学思考———专家指导”

4、“观摩反思”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现场观摩——自我反思——对话交流——借鉴运用”。

专家引领式: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研修的效果如何,要看教师如何在专家引领下研修,一是不失自我:如果跟着专家走,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则研修难有成效;如果能在专家帮助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则研修将既有实效又有品位。二是重在方法: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很有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三是贵在点拨:请专家指导,不是客套话,但不是要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研究如何读书,而是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去请教专家指点迷津,需要在我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专家的点拨。

远程协同式: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共享式研修活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

QQ

群来进行,还有博客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一起关注和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就我个人的认识,我们桃源县的“校本研修”工作尽管有些学校已经起步或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初级(起步)

阶段,所以我认为还需要在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再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4、强化“校本研修”的管理

“校本研修”涉及到的管理有很多方面,

如:.“校本研修的人文管理”、“

校本研修的制度管理”、“

.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

校本研修的计划管理”、“

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

校本研修的支持与服务”、“

校本研修的档案库建设”、“

校本研修的考核与评价”。这里重点对“过程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和“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做一点提示。

(1)、实施“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流程管理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校本培训遵循“分级管理,以校为主”的原则,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教育局主要负责对全县校本培训的宏观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对各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教育局并在年终向全县通报督查考核结果。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各校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负责对全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进行登记。校本培训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办学水平评估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人事专干是学分认定和登记的直接责任人。县属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由学校统一规划,以教导处、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各乡镇的校本培训由中学、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分中学和小学组织实施。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或者部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得还不够经常,还缺少特色,,也还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管理人员相互推诿。我想,要想使校本培训做到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培训的特色,那就需要有规范的程序管理。有哪些管理流程?我认为从两大方面来加以明确:上级部门(教育局)对校本培训的有关管理要求;学校的流程管理;

学校实施的流程管理:(又分“部门职责管理“、”工作程序管理“两个方面)

A、“部门职责”流程管理:

1、校长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提出总体设想,构思总体思路,策划整体活动,设计评价体系;

2、教导处:具体设计学校、教师长期、短期培训计划;组织参与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主持评价工作;

组织业务学习与培训活动;提供业务技术支撑;总结、推广、应用培训经验,参与评价工作;

3、支部、工会:组织德育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师德培训;

4、教研组:具体落实学校培训计划,探究有效方法与模式;完成培训活动设计,积累培训经验、资料;

B、“培训工作”流程管理:

1、调查研究。(摸清状况、了解需求)

2、制定规划。(学校、个人;长期、短期)

3、建立制度。(链接:建立研训制度)

4、精选内容。《*县201*年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

(2)教师专业知识专题

(3)教师技能培训专题

(4)新理论、新课标培训专题

(5)教育教学科研专题

(6)学校教研活动与高效课堂专题

(7)青年教师培养专题

(8)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5、培训实践。

6、研修反思。

7、成果积累。

8、量化考评。(链接:*评价方法)

9、资料归档。(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培训学分认定表)

(2)“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

学校可建立教师管理档案,包含如下信息:

--

教师基本信息:自然信息,教育信息,职务信息。

--

教师专业信息: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教师教学问题信息,教研过程信息。

--

教师研修绩效信息:教师研修项目信息,研修成果信息。

--

教师教学知识信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案例,题库。

各位校长:

以上是我对校长与“校本培训”工作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事实上,在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县的“校本培训”已经逐渐提升到“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的水平;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县个中小学在校本研修方面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附:校长与校本研修研讨题:

1、你是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

2、谈谈你校开展“研本研修”的具体做法与研修成果。

研修反思总结篇9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 整合反馈

1.研究背景

“反馈是读者向作者的输入,它的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Keh,1990)[2]。反馈按内容分有微观的语言形式和宏观的语篇层面两类;按方式分主要有教师反馈(主要包括会谈式反馈和批语式反馈)和同级反馈两种。本文构建的写作反馈整合模式,即将教师批语式反馈、会谈反馈及同级反馈,依据其不同作用融入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其能配合师生的认知规律,动态地顺应写作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写作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要求。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开始对写作反馈进行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反馈、同级反馈,以及两者的对比研究。关于教师反馈的研究结果,有肯定教师反馈总体是有效的;也有认为批语式反馈费时低效(Truscott,1996)[3]。关于同级反馈的研究,有认为同级反馈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也指出了受学生水平限制等问题(Tsui & Ng,2000)[4]。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学生更重视教师反馈(Ferris,1997)[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有学者进行写作反馈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传统教师批改式反馈的研究(叶绿青,1999)[8];EFL背景下运用同级反馈的实践研究(邓鹂鸣,岑粤,2010)[5];以及教师、同级反馈的对比研究(纪小凌,2010)[6],研究结论基本印证了国外的研究结果。

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普适的写作反馈方式存在弊端,有学者已提出“可采取一种兼收并聚的反馈方式(冷文彦,2006)[7]”。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相关研究(杨丽娟,杨曼君,2013)[9],但是这些研究或仅将两种反馈简单结合,或需依托于教学团队的支持。因此,本研究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整合同级、会谈、教师反馈三种方式,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探讨此模式的有效性。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1)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如何?(2)相比单一的教师反馈模式,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如何?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江西某大学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技术1班和2班,共151人;其中技术1班(77人)为实验班,技术2班(74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前测作文成绩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学生初始水平基本一致。

2.3研究过程

本实验持续16周,两个班均由笔者授课,教学过程一致,期间两个班均完成了6篇作文;不同的是实验班采用整合反馈模式,对照班沿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

在实验班上,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整合反馈模式的培训之后,将全班分成11个学习小组,7人一组,确保小组成员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每次写作过程如下:①学生在课后完成初稿;②同级与会谈反馈,下一周课堂上,小组成员间互相评阅初稿,在30分钟内根据互评表作出反馈,接着展开20分钟的小组讨论以交流问题,期间教师依次加入各小组提供帮助,返还初稿;③课后学生根据反馈修改初稿后上交第二稿;④教师反馈,教师评阅第二稿后,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⑤教师反馈,教师选择几篇有代表性问题的文稿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对照班的写作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教师评阅学生初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修改后上交第二稿;教师对二稿做出反馈,学生再次修改后完成第三稿,最后教师在课堂上点评几篇学生习作。两个班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修改作文次数相同;不同的是在对照班上自始至终都只有教师反馈,而在实验班上融入了同级和会谈反馈。

2.4数据收集与分析

(1)实验前测与后测。在学期初与结束后,笔者以英语四级作文考试形式对两个班做了前测与后测,题目分别为2011年6月与12月的四级作文题。评分标准以四级考试作文15分制的总体评分法为基础,其中分出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每份试卷由两位教师评分,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8和0.875,一致性较高,取其平均值为最后成绩。使用SPSS17.0对前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两班学生起始水平相当。

(2)问卷调查。实验结束后,笔者在实验班展开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问卷共发放77份,回收77份,回收率为100%。

3.结果与讨论

3.1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

问卷分为两部分,10道客观选择题和3道开放式问题。客观题涉及学生对整合模式中三种反馈方式的反应;问题是关于对整合模式的评价和建议方面的。

针对同级反馈,73%的学生反映反馈内容主要是语言形式的反馈(如词汇、语法);38%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很大帮助,41%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一些帮助;40%的学生会根据反馈修改作文;80%的学生认为评阅他人作文对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很有帮助。针对会谈式反馈,62%的学生认为会谈式反馈有帮助;就其作用,54%的学生选择了“集思广益、开拓思维”,30%的学生选择了“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对于教师反馈,76%的学生反映反馈主要内容是有关篇章层面的反馈(如内容、结构);81%的学生都能认真阅读教师反馈并修改作文;90%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反馈很有帮助。

3道开放式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作出评价”:76%的学生是积极评价,内容包括“能(较)全面指出作文中的问题”(52%),“能(较)明显提高写作水平”(70%),“能使自己更加注重对作文的修改”(80%);21%的学生评价涉及消极词语,如“增加工作量”(32%),“作用不大”(10%),“同级反馈有错误,不赞同其反馈内容”(69%)。第二个问题是询问学生:“下学期要不要继续这种整合反馈模式的做法?”91%的学生赞同下学期继续此反馈模式的教学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对此模式的建议”:78%的学生提出“反馈中应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的要求。

由此可见,实验班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反馈与讨论,及时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

3.2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

前后测的评分标准依据反馈内容的分类,被划分成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语言形式包括拼写、标点符号、词汇、语法、句子结构问题,语篇层面指文章构思、内容和组织结构类问题。使用SPSS17.0对两班前后测各分项成绩和总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推断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前后测各分项及总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表

如表1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分项及总分的前测成绩平均值差异不大,均值差分别为0.0021,0.0407和0.0298,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0.984,0.708和0.842,均>0.05,显示两个班的作文基础水平无明显差异,表明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水平相当。分别对比两个班前后测各项成绩均值发现,实验班两个分项和总分的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9416,1.0552和1.9838,对照班各项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2635,0.4628和0.7264,表明两个班学生作文水平在语言、语篇及总体上都有所提高,其中语篇层面进步更快。对比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发现,各项均值差分别为0.6759,0.5516和1.2276,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0.000

3.3讨论

整合反馈模式下实验班学生各项写作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的原因有以下两大方面。

(1)整合反馈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增加反馈量

整合反馈模式中的同级反馈使学生从读者角度发掘他人作文中的错误和长处,并反思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会谈反馈使学生通过交流而拓宽写作思路和视野。整合起来能促使学生参与互动,消除他们在以往单一教师反馈方式中形成的依赖心理,促使他们从不愿动脑发现问题转变到现在积极的反馈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整合三种反馈的模式能涵盖作文中语言与语篇层面的大部分问题;而单一教师反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仅指出语言层面的错误就要花费教师大量时间。因此,相比单一教师反馈的有限内容,整合模式大大增加了反馈量,使每篇作文都能得到多角度的即时反馈,这种及时全面的反馈能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写作能力。

(2)整合反馈模式能提升反馈利用率

教师均要求两个班学生对文稿做两次修改,但结果迥异:在对照班,第二稿中能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的学生不到1/3,第三稿中能按反馈做修改的学生更少,大部分学生只看不改;在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能按照反馈做出相应修改,第二稿、第三稿中都有较大的改动。通过访谈学生得知:对照班学生反应“老师批改时间过长,返还作文时已没有兴趣修改”,不少学生还反应“不知道怎么修改老师指出的问题”;而实验班学生反应“及时反馈能使自己趁热打铁修改作文”,而且都认为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使得修改作文容易了些”。因此,在对照班中,教师反馈不能引起有效的修改,当然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实验班中的整合模式能促使学生有效利用反馈,使其写作水平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以提升。

4.结语

一学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两种反馈模式都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且在语篇层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整合反馈模式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各项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反馈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反馈专业、权威,但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级反馈能提高学生兴趣,但会受到学生的质疑;会谈反馈能加强互动交流,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将多种反馈方式整合、互补,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避免单一模式带来的弊端。本研究能启发教师将单一反馈方式朝多角度多次反馈模式方向改革,帮助学生在多次修改作文中逐步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当然,本次实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提高同级反馈的质量?如何满足学生提出的“反馈中应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的要求?教师能否利用逐渐兴起的电子反馈来解决“反馈质量”和“修改建议”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erris,D.R.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commentary on student revision[J].TESOL Quarterly,1997(31):315-339.

[2]Keh,C.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294-304.

[3]Truscott,J.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

[4]Tsui,A.&M.Ng.Do secondary L2 writers benefit from peer comments[J].Journal of Secondary Language Writing,2000(9/2):147-172.

[5]邓鹂鸣,岑粤.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究[J].外语教学,2010(1):59-63.

[6]纪小凌.同侪互评与教师评阅在英语专业写作课中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5):60-65.

[7]冷文彦.关于大学英语写作评改反馈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6(1):80-82.

[8]叶绿青.作文评改及评改模式对学生作文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73-76.

研修反思总结篇10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队伍;素质

笔者在担任教学校长工作中,结合自身的认识与学校的基础条件,不断研究探索在校本研修的大课堂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途径,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在区校规划的指引下,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自培模式,推动校本研修工作开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管理

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划分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并把校本研修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大事有策略目标,具体工作有层次、有人管。

2.确定校本研修教育的工作目标

学校结合发展规划,明确了校本研修工作的目标:把教师校本研修培训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平台,实施强师兴校战略。班子成员亲自深入教师队伍,指导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并在校本研修过程中逐步完成。

3.制订相应的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和措施,保证工作的实施

学校制订了校本研修工作规划,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校本研修培训工作相关规定》《学分考核》《骨干评定及考核》《学校考核方案》等。

二、以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为平台,创建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培训途径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本着体现学校教育发展的特色,以重个性化培训、重专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为基础,以管理途径和培训内容、方式的创新为重点,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为载体。

1.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师德研讨、交流培训。学校以教师中的典型案例为具体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教育,制订了《师德规范细则》《爱心承诺守则》,签订《师德规范责任状》等,同时还结合《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举办讲座,派送青年教师参加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等。几年来有300余人次的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互帮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学校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全面安排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工作,与教师的已有基础结合,与学以致用结合。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每学期开展四次讲座。

我校把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与课堂教学实际结合,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性培训。因薄弱方面是培训重点,我校研究并确立了具有自己学校特点的“连环跟进式”校本研究培训模式。教师的能力在反复的“连环跟进式”研究培训中得到提高。

三、完善基础,形成校本研修培训工作特点

第一,在校本研修各项培训工作中,学校注意开发自己的培训模式以适应学校教师成长的需要。在校本研修培训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了“连环跟进式”校本培训模式,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校和教研组的两级培训活动。模式的建立凸显了学校的培训特点,为促进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

第二,学校涌现出了许多校本研修工作中的成长典型。有一位青年教师,刻苦钻研课程改革,不断探索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课方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取得了成效,写了大量的反思总结,在区里多次上公开课,被聘为特聘高级教师。有10余位教师在学校作了经验介绍。学校一名老教师经过多年的勤奋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学校已为她筹备出版作文教学特色专集。

四、校本研修培训工作的基本经验

学校把开发人的价值、发挥教师的潜能作为校本研修管理的核心。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首先细化管理,使“管有特色、训有成效、研有成果”,追求管而有情、管而有序、管促发展,提升管理的层次和品位。通^目标激励、典型激励、案例引导、自律反思、团队促个体、梯次推进等多元管理策略,营造目标明确、和谐竞争的工作氛围。

教师年龄段和地域的原因,使我校教师习惯于“实干+奉献”的老套工作模式,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加快科研兴校的步伐,学校从校本教学研究入手,完成教师向“科研实践型”教学的转变。

学校采取了“连环跟进式”校本研修培训模式,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校和教研组的两级研究活动,完善了“引―探―抛―试”的教学研究模式。通过“教研―上课―诊评―反思―再上课―再反思―再诊评”这一行动研究策略,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推出了同一节课的群体设计思路,真正体现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的目的,让教师在享受研究乐趣、享受研究资源中逐步爱上校本研修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