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16:05:20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电气监控系统;火电厂;系统模式;基本功能;优点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227-01

电气监控系统是电厂作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电脑、网络通信、图像信息显示和实时监控四大系统板块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管理控制体系。以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信息共享为设计准则,以实时准确的信息收集、强大科学的运算能力、界面操作简便易行、检测养护途径方便、人机交互快捷明晰为最高追求,当前国内电力产业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在企业内构建设计一套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管理控制性能好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显得越来越必要。

1电气监控系统的监控模式

火电厂的电气监控模式主要有集中式、远程式和现场总线式三种。

其中集中式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简单,便于运行和维护,对于监控站的防护要求也不是很高;然而,因其全部功能均集中于同一处理器,使得主处理器负担过重,还不利于监控系统的扩展升级:当厂内需要增加新的监控的对象时,线路数量过多,处理器内布线难度加大,主机内的冗余量就会相对降低,进而直接降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因此,总体来讲,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较小区域的控制。

远程式监控是国内火电厂早期应用的方式,又被称作四遥式监控。与集中式监控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可靠,它整个系统的运行不因某一设备故障而停滞,而且连接形式更为灵活,节省电缆用量的同时还省下了一大笔初装费。但是,该模式系统装置过多,体积过大,结构相对复杂,到目前为止,也只是较多用于火电厂较小的系统中,未得广泛应用。

现场总线监控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火电厂自动化电气监控模式。除了具备远程式监控的所有优势之外,由于该模式采用的多为智能设备,安装方便快捷,可实现任意裁剪分隔的同时还无需投入过多的隔离设备,不同节点之间可以总线连接,可以大量节约了缆线采购费用。

2火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基本结构

电气监控管理的系统结构大体有站点控制、通信管理、现场监控三个层次,图形框架如图所示。

其中站点控制可以有效完成对火电厂大小电气系统中的信号模拟量、设备开关量、数据脉冲量、温度量等相关数据收集、记录、运算、分析、报警等等,实现事故信息统计、分析、存档,并向现场保护层调节指令,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火电厂电气监控的智能化。

通信管理层由几个独立的通信管理单位组成,各通信单位在以串行接口与DCS连接确保可靠性的同时,利用百兆以上的因特网与上层系统取得联系。现场监控层的现场总线与通信管理层之间通过专门的高速网络实现双网联接,互相保障系统运行的连续性。

3火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基本与功能介绍

火电厂的建立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后,可实现各项数据信号的实时处理、关键数据库的有效创立、厂内各项设备运行的操作控制、系统运行故障预警、记录、以及在线诊断和自我恢复等功能。

3.1数据库的建立

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包含有历史、实时信息数据库,还设计有专门的用户数据库,其中用户数据中心是依照系统用户的相关要求,方便其在系统中搜索所需信息而设计的;实时监控管理中心数据库内的信息会对所监控到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存下各被控设备每时每该的运转信息,当然,不同的监测工程对实时数据更新频率与准确度要求会有所不同,设计人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历史信息数据中心负责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长时间存储,方便日常工作与检修的随时调用。

3.2各数据库的维护特点

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普遍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且人机交互方便快捷,数据更新与修改难度也不大;其次,各数据库及其之间可以实现跨越式信息查询与数据调用,效率也比较高,能够满足电气监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于时间已久的历史数据,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实现不同方式下的重新整合与转存。

3.3运行监视和报警

系统显示器可以实时显示整个监控系统的运行信息、被控电气设备的运转参数以及不同系统分支的操作说明等信息。两个显示终端可以显示不同部分的信息,可以单独或提效信息报告,或显示实况图像。如果出现模拟量越限的情况,就可以直接显示出越限对象的编号、名称、实时运行测量值、设备极限值等、超限信息,还可以记录越限时间、总共次数,在打印出信息报告的同时发出事故或者预告警示。

3.4系统的控制方式

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的控制方式分就地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两种。系统对于命令的执行以就地控制优先,然后才是分布式控制系统。本地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实现全部范围内的实时监督与控制,确保系统管控命令的—致性、稳定性、安全性。

3.5系统自动诊断

在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后,运行人员能够正确、及时、详细地掌握各设备的运行情况,预测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提前进行检查与分析、预先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即在线诊断各电气设备。在线诊断出设备故障时能够自动发出警示,并提供具体的故障信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方便其开展工作。

4结束语

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创新,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电厂的电气设备控制、保护装置也处于持续升级当中,建立健全电气监控系统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现场总线监控模式的采用和智能化电气监控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国内火力发电厂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工作,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该监控系统必将得到更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曹福波,钱士涛,倪剑.王曲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浅析[J].山东电力技术,2006,3:58-60.

[2]马保军.现场总线在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应用中若干问题探讨[J].2008,4:6-15.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火力发电厂服务运行生产中其电气自动化系统成为提升运行效率、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新一轮聚焦热点,人们主体针对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气系统监控展开深入研究,意图就内部发电厂中低压用电电气系统展开控制、保护与科学分析。就目前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而言,通过其本身的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火力发电的有效性,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增加发电的可靠性。

一、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中的作用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是通过以监视控制设备为主,数据交换信号反馈为辅助的自动化系统,监控设备时以主接线图,曲线等形式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并能及时的上报设备的警告信号、动作事件异常等情况,避免操作失误和危险情况的发生。自动化系统还需提供出潮流日报表、电量日报表、设备启停次数报表和检修报表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功能还提供很多特殊的数据反馈,例如利用测控装置本身的计量功能或脉冲信号进行电量统计,定值的远方修改在线自动校核,电气主站系统的在线设备管理,故障诊断及电动机状态检修等。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重要性

在火力发电厂中,长期以来都是利用集散控制系统来对机、炉系统进行控制,火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主控系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必将成为未来火电厂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传统火电厂的DCS系统也必将向这一趋势靠拢。。所以针对的火电厂而言,则应改变其传统控制中的一些方式,如在电气系统中进行的大量变送器和控制电缆的大量安装,硬接线一对一采集电气信号的形式等都需要进行转变,变为以现场总线技术和智能设备相结合的形式,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应建立电气系统的通信网络,同时通过联网等形式,使信息呈多样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能力有所加强,使电厂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二、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统一单元炉机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实现由机、电控制一体化向火力发电厂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方式转化。这样,火力发电厂中集散控制系统(DCS)可以通过机、炉、电单元制的运行方式对整个火电机组的所有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火电机组潜力,并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控制室,实现对监控系统的简化,也就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造价;同时,统一单元炉机组也便于火力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的信息采集,从而加强电网的统一运行和管理,完成中调AGC的相关指令和要求,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使其保持在最经济和最佳的运行状态。因此,统一单元炉机组有利于提高火电机组的监控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二)控制保护手段。在传统的控制保护系统中,采用的都是报警和连锁的手段,但是仅仅能够对超限和波动性起到保护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保护控制手段更趋于完善,具有全方位监控、在线记录和状态发展趋势判断功能,对于运营状态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故障时,可以提前预警,并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种创新的控制手段,能够提前将隐患控制住,为火电厂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ECS)还无法满足集散控制系统(DCS)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的方式,其通信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气自动化系统(EC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之间还存存留了一部分的硬接线。要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模式,就必须处理好热工工艺连锁的问题,提高电气后台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丰富当前初级阶段的基本运行监视功能,实质性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控制水平、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

三、火力发电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趋势

火力发电厂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科学实现了监控、测量与保护目标,还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优势实现了由工业化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开拓了信息通信与数据采集的全新领域,通过分层分布方式完成对整体系统的控制监视,有效摆脱了下层功能对上层网络及设备的依赖。同时现行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系统内含的科学监控技术已逐步完成了同相关他类监控系统的良好数据交换,因此有效实现了对火力发电厂运行生产的实时动态控制与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发展,ECS自动化电气监控系统逐步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传统操作控制系统,实现了向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科学转变,主体体现为测控装置及间隔层保护全面独立,令控制系统单元实现了一体化测量,向着网络智能化综合方向发展。同时基于以太网综合优势,电气自动化火力发电厂将借助网络结构科学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形成自动化全集成性体系保障数据在站点之间的良好、高效与可靠交换。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更广泛的进行应用,不仅使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同时也为电厂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火电厂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应用,这样火电厂就具有了较好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从而使电气信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使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升,这就对电气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对电厂的安全稳定性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峰.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2(8):6-7.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火力发电厂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9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火力发电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不但有效提高了火电机组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大大减少了造价成本,有效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市场竞争力。所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必须要加强此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创新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充分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运转水平,提高发电厂的发电能力与水平。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基本作用

作为一套自动化系统,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利用曲线与主接线图等方式,严密地监视与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还实时测量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且将设备上出现的异常动作与警告信号及时地进行上报。除此以外,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设备起停次数报表以及检修报表等等,可以对很多数据进行反馈[1]。而且在火力发电厂中,借助于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实现远程的数据分析以及传输,这样就能够对设备进行在线管理,大大提升了火电厂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设备故障,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缩短设备的维修时间,从而为火电厂减少由于设备维修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必要性

在火力发电厂以往的运行过程中,都是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对炉机系统的控制,而电气系统的运行也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就会使得各装置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而对于系统间的沟通也主要是通过人为传送方式完成的,这不仅极大增加了火力发电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无法有效地预防电气装置故障的发生。因此,在电力发电中非常有必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能够准确有效地对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实行在线监测,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在设备故障发生以前进行提前预警,这样就能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稳定运行。此外,在火力发电厂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能够充分顺应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大促进了火力发电厂未来的持续发展。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下,火电厂的监控装置不但能够准确有效地对采样进行监控以及测量,而且还充分实现了计算机的保护以及监控技术,从而形成了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水平。在火力发电厂中合理地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控以及有管理火力发电的各个环节,实现各环节的优化配置。而且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完成对各设备的联锁保护,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那么就能够立即自动地切断阀门,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从而有效防止电力设备发生进一步的破坏[2]。除此以外,在火力发电厂中经常会用到危机保安器及安全门等保护装置,而在火电厂中合理地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这些保护装置的有效协调与搭配,从而使其能够根据电气操控指令进行运行,大大提高了保护装置的独立性与有效性。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合理应用,不但提高了火电厂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火电厂的控制水平,而且还提高了火电厂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促进了火电厂的良好发展。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创新

4.1 创新统一单元炉机组

在火力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原来的机电控制一体化逐渐转变为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模式,在此状况下,火电厂中的集散控制系统就能够借助于机电炉单元制的运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地汇总以及分析火电厂中火电机组的全部状态信息与运行参数,充分发挥其控制功能,从而充分挖掘电机组的潜力,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降低了运行成本。除此以外,统一单元炉机组能够使得火电厂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加简捷方便地进行信息采集,有助于电网的统一管理与运行,大大提升了电网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3]。总之,统一单元炉机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火电机组的控制水平,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

4.2 创新控制保护手段

在以往火力发电厂的控制保护系统当中,往往都是采用连锁以及报警的手段,然而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超限以及波动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电气设备的保护控制手段也越来越完善,其不仅能够实现在线记录,完成全方位的监控,而且还具有判断发展趋势等功能,这样其就能够严密地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发生设备故障,那么其就能够进行提前预警,而且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地保护系统以及设备,使其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从而保证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4.3 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

由于目前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系统可靠性以及通信速度方面还不够完善,还是不能充分满足集散控制系统利用其实现电气全通性控制模式,而且二者之间还留存了一部分的硬接线[4]。因此,为了充分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模式,就需要充分解决热工工艺连锁问题,要提高电气后台系统的应用水平,不断地完善当前的基本运行监视功能,提高监视水平,从而真正地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以及控制水平。

4.4 构建通用型网络服务结构

通用型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撑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优质运营服务,而合理地应用创新型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以及运行效率,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升级,实现火力发电厂对各个方面的实时监控,使得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数据能够实时、准确地得到上传,从而全面地监控整个火力发电厂自动化运行状态与过程,进而有效保证火力发电厂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火力发电厂应该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构建通用型网络服务结构,从而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自动化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火力发电厂中合理地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增加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提高发电厂的信息化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提高电气控制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对发电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目前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例如创新一体化炉机组应用,创新保护控制手段以及构建通用型网络服务结构等,可以不断地完善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效率与发电质量,进而推动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杨,丁宝峰,杜翠女,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10(9):93-94.

[2] 徐庆军.优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及对策分析[J].硅谷,2013,26(3):33-35.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4

1分散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1)分散控制系统的起源。DSC应用试点最早出现在美国,1985年的时候,那时选用的是网厅电厂300MW机组,这就是分散系统控制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分散控制系统在不断地改进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经验,更是推陈出新,打破了DSC的应用只局限在锅炉和汽轮机的热工监视的局面,相关供应商掌握了愈加成熟和系统的经验和技术。经过充分的实践经验证明,分散控制系统是可行并且科学的。我国通过对DCS的不断改进,最终也达到了国际的DCS水平,在火电厂得到广泛应用。2)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运用价值比较高,功能相对分散、数据可共享、可靠性较高等优点让其在与其他控制技术相比之下有明显优势,被电厂和变电厂所广泛接受。我国火电厂使用过的DCS数以百计,至今,使用过的DCS可大概分成3类:多功能控制器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型、PC机总线基础型。我们也不排除今后可能产生其他分散控制系统,比如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控制系统,或者以电厂信息监控管理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这也将进一步扩大DCS应用的功能。3)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分散控制系统目前有两个功能性的扩展,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就是其在纵向扩展上面的体现。开放性、数字化、多借点是现场总线的几个显著特点。为避免只靠电缆单一传输的弊端,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帮助现场的设备实现在运行中的数字量信息交换,达到双方的共享和控制。现有的现场仪表模拟技术弊端日益凸显,主要是速度慢、精准度低、成本高,不仅不能准确监控,而且浪费大量的物资,得不偿失,在此时,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并且现场仪表的模拟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的数字技术不符,还可能会出现使用问题,而现场总线技术则能有效改善这方面的问题,但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还不够稳定成熟,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2分散控制系统特点

1)高可靠性。分散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分散结构的理念上的,这能够对系统的可靠性形成一个保障。分散结构不仅包含系统功能的分散,还包含地理位置的分散。采用分散结构的分散控制系统可以分散系统的危险性。如果一个设备的某一个部分发生了故障,并不会对该设备的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并且运用分散控制系统还可以对关键设备进行冗余配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在DCS系统中,也不乏一些旧有的模块化、标准化的软件,也帮助系统的可靠性形成一道屏障。2)监视性能好。分散控制系统能够运用高智能操作站来监视和操作过程现场,并且分散控制系统的人际交互界面比较友好,操作员完全可以进行直观观测,监控性能较好。3)扩展性能好。分散控制系统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递阶数据通信网络,可以实现通信的分层化。分散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灵活,硬件高度集成化,设备接口模块化、标准化,这都给分散控制系统提供了较好的扩展性能。4)编程容易。分散控制系统采用控制图形界面和功能码控制组态来编程的,这样可以自动生成执行文件。这种编程方法对用户的编程能力要求不高,用户只需要掌握填表、作图等进行组态的方法就能编程,并且这种编程应用程序的质量还是比较可靠地。5)系统维护方便。分散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具有自诊断功能,应用程序在执行的时候还可以同时运行自侦段程序,扫描硬件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对出现异常的部位和异常性质作出提示,并且系统维护的时间比较短,模件是可带电插拔、接插结构,磨剑种类少,维护较简便。

3分散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1)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及特点。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是一种能够保持主控室机、炉、电的协调一致,并且便于集中的管理控制和信息数据共享的多方位系统,火电厂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火电厂的工作效率,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水平跟不上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电力市场的不断推进的速度。如何运用分散控制系统提高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水平,是各方专家讨论研究的重点。监控和控制设备是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且这个系统还能反馈信号在数据交换中的变化和提供部分特殊数据。这种系统的设备数量较多,布置也较为复杂。2)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趋势。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在跟随着科学技术的步伐不断向前。在数据的采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火电厂的电气监控自动化开始纳入信息化管理。因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ESC系统开始取代传统操作系统,间隔层的保护和测量以及控制装置,电气自动化都能够实现独立化操作,整个系统的控制单元正在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电气自动化将不再只满足于这些基本功能,相互操作性和强大的扩展性、高度的可靠性是其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种突破,极有可能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都得到极大规模的应用。3)分散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火电厂的电气运营管理必须要走电气自动化的必由之路,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火电厂的自动化水平,促进火电厂的发展,并且在相关领域也有运用空间。而分散控制系统可以提供综合化自动技术,是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火电厂实现电气自动化扩展了分散系统的纵向延伸空间,将电厂所有过程和环节纳入管控之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地补充DCS的内容才能帮助实现科学化管理,推动整个行业的生产管理与发展。

4结论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5

1.1监控系统落后

目前,国内多数发电厂的监控系统较为落后,其采用的主要设备为中央信号光字牌。这种监测设备很难满足故障信息的监测需求,使火电厂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安全性无法保障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1.2控制系统缺陷

在大多数发电厂内,升压站依旧采用传统的硬搬把(按钮)进行生产操作。硬搬把在工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产生磨损等问题,从而导致操作失败,容易引起操作事故,因此存在的风险系数较大。除此之外,公用操作系统存在诸多不便。公用系统是由机组工作人员进行轮流操作的,并且其无法纳入DCS系统,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疏忽,导致操作事故的发生。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的基本作用

一般来说,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的DCS系统侧重于机炉的简单控制,而电气系统则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以监视控制设备为主,通过数据连接和监控信息的反馈反映出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能够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火电厂当中,根据电量日常表、设备数据表、检修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分析出设备的警告信号、动作事件异常情况,以此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3采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目的

3.1采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

传统的DCS技术无法满足当下火电厂的发展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必然会遭到淘汰。2007-03,总理就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关闭5.0×107kW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建设大机组,实行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以提升生产效率。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实现生产的集中化控制和轻松、快捷、简便的系统操作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转变过去单一采集电气信号的生产模式,提高整个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采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完善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

采用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目的就是完善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对火力发电厂的作用则体现在对生产过程各个方面有效的监控。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装置可以实现保护和监控,还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

4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配置

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带宽通常高达10Mbit/s以上,100Mbit/s以太网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化系统以以太网为通信媒介,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介质进行信号传输。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主要采取了I/0集中控制方式和远程智能I/0方式来完成监控。4.1I/0集中监控方式I/0集中监控方式通过硬接线电缆与集控室DCSI/0通道相连,实现DCS对全厂电气设备的监控。在低压厂用电时,会使用UT-9935低压变保护测控装置进行监控,而高压电厂用电时,则采用UT-9921综合保护测控装置。4.2远程智能I/0监控方式远程智能I/0监控方式是针对较远现场设立的监控方式,也成为现场A/D转换机柜。这种监控方式主要采取硬接线电缆和采集柜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主要应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远程智能I/0的监控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电缆,节约了安装费用,但模拟量卡件不能有丝毫减少。除了I/0集中监控方式和远程I/0方式外,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配置还涉及到站控层、网控子系统等技术的应用。站控层是火电厂后台采用双操作员的监控手段,具有系统维护、故障分析和保护管理等功能。一般情况下,通常会在站控层内设置一套UT-2000综合操作屏,提供直观的监控模式。网控子系统采取66kV以上电压等级线路配置方式,并且配置了UT-600系列控制装置。

5结束语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

1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常规监控方案

电气设备采用“通信+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采用的模式。主厂房电气各个回路的合、分闸命令,部分重要的I/O信息等通过硬接线的方式一对一送入DCS接口柜。其余的I/O信息,模拟测量等,则由各个回路的保护测控装置通过总线方式进入电气现场总线监测系统(EFCS)的通信管理机,EFCS后台通过100 M以太网接口与DCS服务器进行通信。对于电气其余的自动装置如:自动准同期装置(ASS)、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直流电源系统监控装置、不间断电源(UPS)装置、发-变组保护装置、发-变组故障录波器、柴油发电机、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等,则专门设置机组通信管理机,将这些自动装置的信息通过RS485 总线方式进入电气EFCS的通信管理机,EFCS后台通过100 M以太网接口与DCS通信。

EFCS与DCS硬接线相结合的方案具有如下的特点。

a.该模式下的EFCS与DCS一体化控制除了信息融合以外,控制功能有所分工,对于断路器的控制仍沿用DCS I/O单通道硬接线方式,但是对于电气厂用电的非关键的信息传输则采用了EFCS的高速现场总线方式,EFCS还可通过网关将大量信息送给除DCS以外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b.取消了原有的部分变送器、表计、电度表等传统设备,减少了DCS的I/O卡件、减少了一部分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节省了部分投资。

电气管理系统的另一种控制模式为ECMS,下面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ECMS方案的具体实施及特性。

2 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全通信”监控方案

2.1 ECMS的方案实施

某工程采用ECMS对单元机组和辅助车间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并在单元控制室设置ECMS操作员站,ECMS不与机组DCS通信。全厂电气系统设备直接在ECMS操作员站上实现监控。其与DCS一键顺控启/停功能相关的控制、机组保安负荷的控制、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相关的联锁信号等采用硬接线,其他监控信号以通信方式经测控装置送入ECMS,对于高低压厂用电源系统,所有电气量全部采用通信方式接入ECMS进行监控,取消所有硬接线。

ECMS由单元机组电气监控系统、公用电气监控网络组成,单元机组ECM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采用分散布置。

监控主站层负责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由双冗余的主机服务器、电气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SIS等其他系统通信的通信服务器等组成。

通信子站层主要由通信管理机和多串口通信服务器组成。它具有数据处理及通信功能,用于实现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上传下发”,并监视和管理各测控单元设备,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通信管理机负责6 kV开关柜内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和400 V动力中心(PC)开关柜内智能测控装置和400 V电动机控制中心(MCC)开关柜内马达控制器等间隔层智能设备。ASS、AVR、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直流电源系统监控装置、UPS监控装置、发-变组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柴油发电机、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进行规约转换后与电气监控系统通信。

间隔层负责各间隔就地监控,间隔层设备通过现场总线网络与通信管理单元连接。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电子设备间内的发-变组、启动备用变压器测控装置、6 kV开关柜内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和400 V PC开关柜内的智能测控装置、400 V MCC开关柜内的马达控制器等。

2.2 ECMS的方案特点

2.2.1 高系统网络可靠性

为保证ECMS网络的高可靠性,采用了如下措施。

a.系统网络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在设备布置上分散。避免了由于部分系统设备故障引起的整个系统网络故障的可能性。

b.监控主站层设备间采用冗余的高速以太网连接,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全交换星型网状拓扑,主服务器双冗余,任意一个主站层网络设备故障不影响ECMS运行。

c.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通信管理机间采用冗余100 Mb/s光纤工业以太网连接,避免了网络布线路径的电磁干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2.2.2 高系统硬件可靠性

由于ECMS代替了DCS实现全厂电气系统的监控,对ECMS硬件可靠性要求比以往只实现监测功能的电气监测系统硬件的要求更高。体现在:采用高性能、多CPU、多内核架构的系统服务器,完全满足ECMS对可靠性和系统响应速度的要求;大量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保证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间的通信网络稳定、高效地运行;发-变组测控装置采用冗余配置,保证在一台测控装置故障或失电的情况下,仍能对发-变组等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监控,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2.2.3 高系统软件可靠性

对ECMS软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较常规电气监测系统有较大提高。ECMS的操作系统软件采用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的UNIX操作系统。为防止由于软件程序故障引起的电气系统误操作、提高机组安全运行的能力,ECMS软件系统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防误操作功能,分别有发变组测控装置、系统主服务器和五防工作站内的闭锁软件实现。

2.3 ECMS的技术优势

节约硬件数量与投资成本。取消了全部原有开关柜内的变送器、表计、电度表等传统设备,大幅度减少了DCS的I/O卡件,还可以用工控PC机作为操作站,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硬件投资。

全开放式的通信网络。由于规定了网络的通信协议,对遵循同一通信协议的不同供货商的控制产品,都可以实现通信互联,为实现现代电厂工业级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准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减少了现场布线及投资。由于全部取消了厂用电6 kV、380 V开关柜至DCS的硬接线,大幅度减少了DCS的I/O卡件、减少大部分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节省了大量的投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现场总线方式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投资,也能使全厂的电气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了电厂电气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采用“全通信”的厂用电监测管理系统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依赖于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向实现数字化电厂和信息化电厂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今后电厂电气部分自动化控制的一种趋势,目前在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监控采用全总线方案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故障信息识别;电气系统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2-003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14

在火电厂生产中引进DCS技术以后,极大地增强了热力系统的自动化效果,也是火电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取的一个重要保证。火电厂中的电气系统多使用常规设备与各项显示仪表、操作系统等,故障监控与系统管理存在难度,并且在热力控制与电气控制上找不到平衡点。在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下,使用参数集控的方法有利于增强电气控制的可靠性,使各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1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1.1 系统结构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很多系统之间相互连接、支持,共同组成一个功能全面的系统,系统中配置了励磁系统、发电机组以及直流系统。其中,能够对直流系统测控组屏,配置在主控室内,再通过一体化设计,使用分层分布技术将其安装在电控柜中,这种配置方法更加简单、便于操作。不同单元都使用单独的保护系统,能够使测量与控制集中起来,使用Ethernet接入网络与主站系统相互连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配置了智能装置分别为Lonworks、RS485等,能够在接口上实现自由转换,更好地与主站系统完成通信。

间隔层。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间隔层装置的作用非常大,能够对测控装置集中开发与应用,其中还包括了冗余装置以及过程控制单元,能够实现火电厂中馈线保护以及测控的相互转换与投切。火电厂间隔层存在以下特点:使用国际标准的5U配电机箱,使整体设计流畅感增强;设计了整体面板与机箱后侧的插孔连接,使回路的使用有所减少,增加了系统运行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使用SMT表面贴装技术,增加了装置抗干扰能力;系统中、低压设备全部集测控与保护为一体,将其设置在开关柜中省去了二次接线的步骤,进一步节省了运行成本。

网络层。网络拓扑结构最主要的是总线布设,按照总线型方式布设能够充分使用双绞线以及光纤等,将这些线路与电缆结合,使布线整体更加简化、管理更加方便。特点体现在:使用自愈环形的以太网,光纤型号为10/100M;网络系统中使用的通讯介质能够相互混合利用,依据实际生产情况自由选择;总线行与环形是网络拓扑的基本形态,也可以相互转换利用。

站控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还包含了站控层,包括工程师站、通信站、操作站几部分,每一个站都缺一不可,支持更加复杂的操作。操作员站能够将商业数据库与历史数据库访问连接,实现不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与布设;按照划分好的间隔构建一个模板库,实际生产对象从模板中派生出来;使用报表生成工具,各项生产数据自动生成,可以在Web中浏览。工程师站主要对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信息优化处理。通信站负责调度各项数据通信,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其他功能站进行信息共享。

1.2 系统功能介绍

能对微机变压器进行保护。300kV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可以使用微机型变压器保护装置,基于信息技术,对设备中的电气量实时保护与监督,还能对设备进行双套主保护,使各项独立配置要求得以满足。保护功能很多,比如过励磁保护、零序过压保护、非全相位保护等。微机线路保护测控。5~56kV范围内的电压等级的电阻可以安装在开关柜内。保护功能全面,比如,零序过流与负荷保护、降载与三相重合闸保护等。此外,还具备诸多测控功能,比如事故遥测、装置变为遥测等。微机测控装置。不同测控单元使用分布式系统时,都能按照不同的间隔测量与监控,从而精准测量一次设备。微机测控单元使用了30位DSP浮点处理装置,支持15位转换器,逻辑控制单元使用CPLD芯片,支持表面贴装,还能将系统可靠性提高。

2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实例探究

2.1 某火电厂电子自动化系统应用概述

某火电厂在调查了各项生产状况以后,配置了3组发电机,11MW机组中包含了4、5、6、7机,14MW为#2机标准容量。选择5台主变压器并留出了2台变压器作为备用,将电压划分为三个等级和不同的支持段,分别为10kV母线与32kV母线、110kV母线,支持供电段对应为西北段、东南段。使用发电机电压为5V,发电机端支持高压厂用电,使用电抗器取电。在主控室中设置4台电气设备,两台一组分布在锅炉与汽机两侧,通过通信信号联络。在7kV 1段中并入发电机与断路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接入方法:一种是将#4主变先接入到10kV母线中,然后途经#2将主变接入到32kV母线内;另一种方法是先经过电抗器在7kV 1段中接入2DK,使用备用电源设置好BZT回路;对低压厂进行划分,划分出的两段选取不同的低压厂变,分别是40B与55B,让38B低厂变保持恒定,支持BZT回路。人工调节励磁器,设计使用了自动调节的变压器与ZZQ-4自动装置。

2.2 系统优化方案

在上述火电厂中,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情况如下:选用了种线路,4套发电机组,配备了5kV用电系统与励磁系统等。间隔层设置了102个装置,启用了3台主变压器,在隔层还设置了20多个装置,充分体现了智能化管理。

2.3 改造后的功能

使用了全新方案,将主控制中的电度表换为了可更新的电度表,更加便于管理与维护,在改用以后能够实现后台机的串行与更加通畅通信效果;将原有的出现保护屏撤销了,使用微机控制装置,让测控实现一体化,每间隔一个单元配置10台测控装置,让保护、测控在一个面屏中实现。通过此次改造,火电厂的各项操作基本实现了微机化与自动化,将控制台保护屏取消以后使用了微机工作站,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改变了过去操作习惯,将手工操作硬件变为了自动操控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使电气设备的使用更加高效、灵活,降低了故障发生率,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同时,主控室预留出了更多空间进行局部,也为电气管理创造了条件。

数据采集与优化处理。在对系统集中改造以后,数据的采集更加及时、全面,除了使用传统采集手段以外,还能采集到开关与模拟量,在对采集的内容充分整合、处理以后还能将数据存储起来;画面显示:透过画面能够看到系统最真实的运行情况,更真实地将设备应用效果记录下来,还能集中显示电流、隔离开关等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运行监视。过去火电厂生产依靠的各项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缺少监视,很多隐藏的故障未能及时发现,而对系统改造以后,能够更好地监视设备模拟量值、开关状态等,为操作人员提供警示,发现潜在隐患并及时修补,结合图像技术、语音技术、声光技术等使报警更加及时。

故障滤波功能。各种系统故障都能通过模拟故障录波捕捉到,还能体现出开关量多少与变化情况。具备更强的在线分析与识别功能,可以在线重新设定参数;发电机空载变化监测与励磁监测、短路监测是新的功能组成,生成试验报表再打印出来存入到系统内。如果系统中显示了某个检修的间隔状态,说明间隔下的所有装置都要进行检修,系统不会再对装置数据进行重复处理,也不需要再对装置做任何调整。

运行日志。系统能够对当日的日志自动更新、排班,每当新建一个日志,都能从窗口中显示出来,日志中还有时间、日期以及岗位、值班人员、当日天气等一些信息。在创建完本次排班日志以后,就可以将程序关闭然后监控其他事项,运行操作更加灵活与随意。

故障录波分析。在显示出原始滤波以后,可以对各项数据文件进一步优化与处理,及时将故障还原与修正,进而更加合理地对故障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防范方案,使断路器的运行更加可靠、稳定。在分析系统产生的谐波时,除了对电能质量进行判断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彻底将谐波消除,还可以对谐波适当补偿。能够结合实际生产标准对谐波总量进行计算,应用系统工具计算出25次谐波,对谐波分量进行计算,能够发现谐波会影响到保护动作,可以通过验证的方式检查滤波效果,因为使用的保护装置不同,谐波允许的最大数量也不同,常规线路需要将其中隐藏的高次与低次谐波全部清除,而对于一些有特殊功能的变压器,可以通过分量的方式处理滤波。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火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有效管理与配置了继电保护信息,满足了各项信息配置需求以外,才能融合励磁系统与变压器组,使用光线自愈环形以太网实现通信与并网连接通讯,并通过划分不同的系统单元使信息实现了交换配置。总之,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下,火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改造符合操作要求,还能实现电气与热控的结合,真正实现了火电厂生产与管理的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邓德桥.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用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34(23).

[2] 奚国锋.PLC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

[3] 谭焰钊.试析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

[4] 郝永.对目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6,8(1).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故障处理;运行

2017年,我国火力发电量总计46627亿千瓦时。相对于2016年增长了5%左右,增速相对于水电等清洁能源较低,同时在总电量的占比也在逐渐缩小。但是,我国的火力发电占比仍旧超了70%,在我国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仍旧不可小视。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火电厂电气运行时间较长,长期运行下也容易产生故障和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提前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故障处理应急手段,以此来保障火电厂的稳定持续运行。

1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简析

(1)强化安全管理认识。火电厂所配置的电气设备对电力生产存在相当重要的作用,需要确保其运行的安全只有其安全运行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电力生产的安全及稳定。因此,首先需要帮助工作人员从认知层面提高认识。火电厂的运行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极强的工程,需要所有岗位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不可因为极个别人的放松和敷衍导致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全体人员强化自身安全意识,严格依照操作标准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提升安全隐患的监测力度和预防水平。(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火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除了需要强化人员的认识外,还需要形成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为每个个体的运行提供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指导,提高整体管理成效。事实上,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做好日常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还需要对火电厂的微机操作系统进行不断革新,构建具有动态监测和记录的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运用状态检修模式。所谓的状态检修模式是火电厂常规检测模式,需要火电厂已经具备成熟而完善的状态检测技术。通常条件分为三种模式:首先是周期性的检修规划,相关人员按照检修手册对各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测。然后是在线系统和离线系统的监测结合,通过内网设备、远红外监测设备以及振动计等来进行综合监测,在分析之后得到结果。最后,还需要培养相关维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以便在实际问题发生的时候能够排除不必要的干扰,迅速投入故障处理,维持火电厂的正常运行。

2火电厂的故障处理分析

(1)导线故障。导线故障作为火电厂运行的常见问题,主要诱因是在于设备绝缘层短路和导线温度升高。对于火电厂的日常运行而言,导线作用无需多说,是连接各个设备的重要纽带。此前,陕西西安南郊在2016年年中就因为电缆沟导线问题引发了爆炸,造成了大范围的停电。因此,导线故障处理需要引起重视,有规划的科学展开。首先,对于导线绝缘保护层出现损坏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处理,对线材使用分类、避免潮湿磨以及持续维护工作都需要稳步展开。具体来看,电气设备的导线需要根据使用用途、规格来进行分类放置,尽量选取干燥的区域进行分类放置,减少相互之间因为磨损造成的导线寿命减少。与此同时,还需要时刻保持备用电源的常规设置,防止因为特殊情况造成的供电停止。其次是导线运行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这类保护装置不仅是保护导线免于磨损和自然腐蚀,更是在特殊环境下发挥终止运行和切断的职能,以此来减少和控制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损失。(2)定子端部处紧固件的绝缘部分发生磨损。现阶段,我国火电厂承担了极大的责任和压力,对于电力的供应也需要保障相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所采用的汽轮发电机中存在一个名为定子绕组的关键零件,在实际运行中起到稳定整个汽轮发电机运行状态的作用,需要在任何时刻都保障定子绕组的固定状态。但是,火电厂需要长时间维持运行状态,检修不及时或是忽略了磨损问题都是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例如,定子绕组在出现磨损后,若是严重就会出现绝缘磨损的问题,对于发电机组所带来负面影响不可小觑,甚至会引发经济和人身的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定子端部处紧固件绝缘磨损故障的处理需要成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细致监测,还需要根据运行负荷程度进行不定期的检修,对零件受损的现象进行及时处理,并就具体情况进行记录。(3)发电机组升温过快。电厂往往需要长期而持续的运行,以此为居民生活和工作供电,火电厂更是如此。在长期运行之后,不可避免会因为火力发电而造成机组整体温度过高,这对于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都相当不利。现实条件下,有三类冷却模式具有相当的作用,分别是密闭式空气冷却、氢气冷却以及水内冷却,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需要火力发电厂的详细特点来做出最优选择。

3结束语

尽管清洁能源的应用不断上升,但是火力发电在我国仍旧占据了大多数的比例,是影响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因此,确保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和故障处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还需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带来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敬惠.试论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中国电力教育,2013(27):172-173.

[2]卜宪喜.浅析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J].石河子科技,2014(02).

[3]陶志刚.探析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维修及安全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4(11):80,81.

[4]潘宝良.浅论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2012(20).

[5]尹健辉.试论火力发电厂常见电气故障处理与维护措施[J].科学之友,2013(01).

[6]张俊英.电厂电气运行的故障诊断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5):287.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厂用电气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愈来愈广泛,系统控制方式从以前单纯的DCS监控方式逐步向具备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故障分析及自动抄表等多种高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步完善,集监控、测量、继电保护、通讯、安全自动装置等位一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也越来越成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得以逐步推广。由此可见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火力发电厂生产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电气保护监控装置也可实现交流采样的测量、控制、保护与通信,新型的计算机保护监控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组成网络,火力发电厂监控系统的进步也为数据采集,信息通信开拓了新了技术革新[3]。

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由控制层、间隔层和通信层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并通过分布分层的方式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视与控制。下层的功能则可以摆脱对上层设备和网络的依赖而独立实现。另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监视、控制、采集和整理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需要依赖上层的主站系统来实现。通信层的主要任务则是要完成系统间隔层与各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流、互访与转换,逻辑监视与控制电气设备。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则是由保护装置和智能设备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网络和接口等方法实现与系统上层功能的数据互访与沟通。当前,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技术也已经与其他相关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

2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发展趋势

2.1实现对厂用电气全通信控制

由于通信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ECS系统还不能满足从DCS通过ECS对电气系统的“通信全控”方式,ECS系统与DCS系统问还保留了一部分硬接线。要实现全控模式,首先必须解决好热工工艺连锁问题。目前大部分电气后台系统的实际应用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只能进行基本的运行监视功能,离实质性地实现控制逻辑、提高电气控制水平及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且标还有较大距离。

2.2创新控制保护手段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火力发电中所采用的系统控制和保护手段为报警和连锁,仅仅只能实现超限报警以及联锁跳机的波动性控制和保护。而通过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的控制保护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检测和故障诊断等,从而提前发现火电设备的系统隐患,并改变控制和保护策略,采取诸如系统冗余等一些主动性控制和保护措施,对系统故障的范围进行自动控制,防患于未然,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运行状态。。

2.3技术革新

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本上是各类技术的融合体,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实用技术。把这一技术贯穿到火力发电生产中,将推动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的革新,给发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后也会促进火力发电技术的改革。火力发电厂为使将来的发展趋势更好,就必须注重技术的革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具体应用

3.1 联锁保护

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设备进行联锁保护,当出现异常问题时,可以及时自动切断闸门,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从而防止电力设备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3.2 装置保护

火力发电厂中需要用到的保护装置有安全门、危机保安器等等的多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将这些保护装置协调搭配起来,根据电气操控指令运行,防止设备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

3.3 继电保护

将继电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可以构建出一道能够调控火力发电厂继电器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模式。继电器自动化模式主要是根据电气以及热工参量的限制来判断设备的状况,另外结合与火电厂相配套的装置构成一整套的保护回路

3.4 防雷保护

在电能生产中,部分电机设备可能受到雷击的干扰,出现连接中断、线路损毁,甚至可能直接损坏设备。而自动化的运行模式中添加了电力设备保护控制,可以利用防雷器来增强设备的抗雷击性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5 集中控制

对那些规模大、电能产量高的火力发电厂,由于设备很多,如何处理好设备之间的协调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科技将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组等设备合理的组合起来,实现集中控制操作,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3.6 就地控制

对那些规模小、电能产量低的火力发电厂,设备较少,但也需要构建一套综合的控制体系,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这些重要的设备和装置综合连接起来,避免设备单独运行时带来的不便利。

3.7 自动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电能生产的自动化,例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摆脱了原来人工控制设备的模式,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不仅减少了设备运行过程中错误,还降低了电能生产的难度,可以提升企业的电能产量,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应。

3.8 故障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除了在电能生产中具备很多使用价值之外,还可以起到设备故障控制的作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线监控系统对火电厂的各项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诊断。对于一些小的故障,系统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操作指令,自行处理。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火电厂在引进这一新技术参与生产时,可进一步提高电厂自动化水平,特别是电气运行管理水平。新建和改造电厂系统时,电气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节省大量的资金,提高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强. 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2)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中应用日益广泛。从目前来看,火电厂发电机组运行控制的最为主要的措施就是进行分散控制系统(DCS),而不再是过去传统的一对一的硬手操方式。DCS系统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机组主/辅机的报表输出、性能计算、异常报警、参数显示、顺序控制、参数控制、联锁保护、回路控制等多种功能。而在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集管理、通信、测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完成火电厂励磁系统、直流系统、厂用电系统、发变组系统等的GPS标准对时、备用电源自投、电能管理、实时信息监视、故障录波、历史信息管理、保护信息管理等多种功能,并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以便火电厂进行电气系统故障分析和运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各级调度、DCS系统与通信接口之间的相互通信,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火电厂电气水平,也可以节约大量的电缆接线,本文就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探讨。

2.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整个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建立在分散控制系统(DCS)基础之上,同时又联接起了多个机组的DCS系统,采用全微机、分散、分布、分层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实现了整个火电厂为一体的数据集中和控制系统平台统一的控制方案,以此来满足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要求。

火电厂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基于横向来进行划分,能够将其分为NCS(网控自动化系统)和ECS(机组电气自动化系统)两大类。ECS系统以机组为单位来进行划分,可以通过DCS平台来直接进行实现,每个机组都要有一套独立的ECS(机组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再单独地设立一套电气自动化系统,减少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幅度降低了系统数据交换及自动化孤岛的瓶颈,有效地实现了炉、电、机三者之间的数据共享。而NCS系统的划分完全区别于ECS,它是以电厂为单位来进行划分的,各台机组的DCS系统通过NCS系统来进行连接。通过NCS系统来控制火电厂出力情况,经济地分配火电厂内的机组负荷,同时,还可以保护和监控升压站电气系统和公用电气系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有效地实现设备寿命管理、状态检修管理、设备管理。

整个火电厂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基于纵向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中央控制层和间隔层两层。间隔层通过RS485总线、CAN-BUS总线之类的现场总线网来联接各智能微机保护监控单元,同时还要直接联系火电厂的一次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开关等。而中央控制层则分别设置了MMI站和中央处理单元。整个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位就是DPU(中央处理单元),它可以向上与MMI站进行联接,联接的手段就是通过冗余的以太网;他也可以向下实现间隔层和中央控制层的信息交换,交换的渠道就是RS485网或CAN。与此同时,DPU(中央处理单元)内置的算法为图形组态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控制,如五防闭锁和顺序控制。而整个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的人机界面就是MMI站,它可以提供操作界面,也可以实时地显示图形界面和数据。

3.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

SQL是一种数据库语言,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功能强大,使用者在操作SQL数据库的过程中不用去考虑“怎么做”,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给计算机发出“做什么”的命令即可。SQL数据库的应用极为广泛,能够与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相通兼容,已经成为了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因此,建立完善SQL数据库对于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而言极为重要。在本系统中笔者选择了SQL server2000数据库。利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来统计、查询、维护、保存信息,对于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而言,处理量已经足够了。

3.1 成立项目小组

现代企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理念就是项目管理思想,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也是如此。首先要建立全面管理、领导、组织、规划SQL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项目小组,同时还要基于职能范围和工作量的需要来相应设置一些职能小组,以便在组织结构上对于SOL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保障。

3.2 配置相关人员设备

相关人员配置主要是2类人员,分别是数据库开发管理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解决SQL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的技术操作及实际开发问题,用现实的数据库系统资料将营销人员的需求进行转化。与此同时,还应该配备好如服务器、电脑等相应的设备保障。

3.3 SQL数据库创建的理念

SQL数据库的创建之初就要给定开发方向,制定相应的企业营销数据库适用范围、任务和功能。应该要让数据库开发人员和营销人员都树立起营销数据库的重要性,在企业营销过程中获得客户情况的惟一途径就是建立和管理好营销数据库,数据库的编制务必做到高质量、详尽、准确、全面。

3.4 SQL数据库结构创建

SQL数据库结构创建一般有以下一些内容。第一,行为特征数据。如购买频率、平均购买情况、收入、历史购买记录、特殊兴趣、家庭结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第二,基本数据,包括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姓名、地址、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年龄等;第三,互动特征,如送货方式、支付方式、投诉等。

3.5 新建SQL数据库的方法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里面,右键点击数据库,新建数据库,就可以了;或者在查询分析器里面运行代码也可以:例如创建一个数据库:

USE master

GO

--判断是否存在bankDB数据库

IF EXISTS(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bankDB')

DROP DATABASE bankDB

GO

--在D盘创建bank文件夹

EXEC xp_cmdshell 'mkdir D:\bank',NO_OUTPUT

-- 创建数据

CREATE DATABASE bankDB

ON PRIMARY

NAME='bankDB_data',

FILENAME='D:\\bank\\bankDB_data',

SIZE=5MB,

MAXSIZE=500MB,

FILEGROWTH=15%

LOG ON

NAME='bankDB_log',

FILENAME='D:\\bank\\bankDB_log',

SIZE=1MB,

MAXSIZE=10MB,

FILEGROWTH=5%

4.结语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投运以来,运行可靠,一改以往保护、控制设备故障不断、动辄检修的局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自动化水平。发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得到发电厂家的广泛认可,迅速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