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监理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12:53:56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B/S模式;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结构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之一。太阳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巨量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廉价的、人们可以自由取用的能源。太阳每秒发送到地面的能量达80万千瓦,只要把这些能量中的千分之一转为电能,其发电总量就能大大满足全世界的能耗需求。

太阳能转化利用的方式有光热、光伏、光化学三种方式,其中以光伏发电最受人们瞩目。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光伏发电属于不消耗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危及环境的污染,运行安静、输电和配电成本低、可靠性高、寿命长、维护少、相对安全性好,适合分散供电,扩能方便,与其它电源和储电系统兼容方便。

太阳能光伏电站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分散的发电系统,其建设需要一大批相关技术的支持和设备配套。在建造完成光伏电站后,要对相对分散的电站系统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和集中调度,保证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就需要对各个分散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评估。光伏电站能得到有效的监控是光伏发电应用的关键。

一、光伏电站近距离监控情况分析

对于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目前大多采用的监控方式是近距离的监控。这种监控方式主要通过设在光伏电站现场附近的液晶显示屏来显示电站运行的各种参数(光伏阵列电压、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充电电流、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电站维护人员在现场,通过不间断的观察监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值,做必要的记录并根据相应参数数值做出适当的调整处理,用手动方式来修改查看控制电站的各种状态参数。

当前我国的光伏电站绝大多数都建设在偏远地区,都相对分散而且独立。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个电站都能正常并高效的运转,就必须在每个电站维护点配备一定数量的维护工作人员,并且维护人员要轮流值班,才能保证光伏电站不间断的工作在最佳状态。但由于一般光伏电站所处地环境恶劣,给电站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管理难度高,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随着近些年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速度的加快,光伏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区域越来越广,电站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对于各个电站所付出的维护成本将成倍的增长。

同时由于分布数量的加大,但是各个光伏电站之间又相对的独立,各电站数据不能交流。不利于各电站之间的互补,和统筹各光伏电站资源,造成了光伏电能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相关部门对于光伏电站的监管、评估和统计。这些都显示了现有的光伏电站监控体系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光伏电站产业发展的。

二、物联网监控技术

相对于近程监控,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远程监控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对远程工业生产等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远程监控技术一开始被应用于各尖端领域,随后又被应用于工业控制和交通管理等领域。到了上个世纪末的时候,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监控技术得以广泛的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个新的信息技术概念“物联网”被提出,成为一代炙手可热的技术。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与物品之间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就是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物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远程监控技术和物联网实际上正好能解决上面所提到的现实的光伏电站不能被有效的统筹、监督和评估的问题,通过远程监控和物联网我们能够更加智慧的去管理各光伏电站,更好更有效的去应用好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

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是一个综合应用数据采集来进行监控指挥的信息系统,它通过对建立在全国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及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物联网传送到总检测控制室,在总检测控制室中通过物联网终端实现数据的动态显示与实地场景的实时显示。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是综合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电压、电流等将近20个参数进行实时显示与监控,并对相关参数数据进行保存及分析处理,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对整个太阳能光伏电站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准确、及时、连续地反映被监控的各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运行状况,为管理与监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极大地提高效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三、基于B/S模式的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设计

基于B/S模式的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集和监测全国各地各类型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通过物联网传送到总检测控制室,并对各电站运行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存储和显示,生成各种报表图表,进而分析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和光伏发电情况、运行效率等,实现对光伏电站的监管、评估,为优化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模块式的设计,系统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光伏电站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光伏电站现场视频系统、光伏电站现场网络服务系统、光伏中心总检测控制室数据管理系统、光伏中心总检测控制室视频管理系统。

其工作方式是:

光伏中心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用来获取光伏电站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例如:光伏阵列电压、光伏阵列电流、日照强度等),光伏电站现场网络服务系统将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光伏中心总检测控制室,光伏中心总检测控制室数据管理系统接收数据并将其保存入数据服务器中,这样总检测控制室数据库服务器中就存有各光伏电站的实时和历史运行数据,并能将这些运行数据以表格和图形曲线方式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设在各光伏电站现场的视频摄像头,也通过网络传送到总检测控制室,并且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光伏电站的实时现场环境画面。

综合考虑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基于B/S模式的结构最适合于光伏中心数据的采集。目前成熟的信息网络,为这一系统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目前,许多光伏电站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又简称为C/S。是由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逐渐的发展起来的体系结构。C\S模式的体系结构一般由两个层:第一层是客户机层,该层系统中结合了用户界面和客户端业务逻辑程序;第二层是包括了网路的数据库服务器。C/S结构将相对复杂的网络应用与用户界面相分离,将大量的数据的运算交由后台去处理,提高了用户的交互反应速度。C/S结构开发工具成熟,开发简单,C/S结构的出现大大推动了网络数据库的应用。但随着信息的复杂化和系统的集成化,其局限性体现愈加明显。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Browser/Server)简称B/S。是由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C/S模式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和改进的结构。在C/S结构的中间加上一层,把原来由客户端所负责完成的功能交给这个中间层来完成,而这个中间层就是Web服务器层。在这种结构模式下,客户端不再负责原来的数据存取,极少的业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有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对于整个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来讲,从数据的采集到数据的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因此,光伏中心数据采集系统在B/S模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数据采集层,其功能是将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后传送并写入到数据库中,以为后期的Web服务器处理并显示给用户。

光伏中心基于B/S模式结构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从现场采集实时数据,将实时的数据传送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2)客户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显示实时数据请求。

(3)Web服务器收到显示实时数据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

(4)数据库服务器根据请求,调用相关采集的实时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给Web服务器。

(5)Web服务器处理后将相关数据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并且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6)客户端浏览器显示动态实时数据。

把之前C/S模式下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服务器负责对数据库服务器里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并将访问到的数据结果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上,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界面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这样Web服务器既是客户浏览器的服务器,也成为了数据库服务器的浏览器。这样就大大的简化了客户端计算机的负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成本。

参考文献

[1]罗如意,林晔.世界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与展望[J].能源技术,2009(05).

[2]蒋林涛.互联网与物联网[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2).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智能电网

0.引言

在我国光伏并网电站中,针对光伏并网电站设计智能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监视和控制全站设备,还能够实现对高压侧设备的智能监控,还将会提高光伏并网电站的安全性,提高我国电力建设的经济效益。以下对此做具体介绍:

1.光伏并网电站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普及,从光伏并网电站的特殊应用到民用,再到辅助能源,可见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在电网发电中的重要性。由于我国传统的针对光伏并网电站的监控技术较为落后,多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通过RS-485 总线[1]作为通信网络而组成的监测系统,不仅系统的生产成本高,而且系统的通用性较差。因此,为提高我国光伏并网电站的监控系统水平,应该设计出具备智能监控性能的监控系统。基于我国当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中,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并网逆变器与防雷汇流箱等几个部分组成,因此在设计对于该光伏并网电站的智能监控中,应该实现对光伏并网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对每部分器件的相应参数进行测量、存储和分析,以确保每部分器件能够正常运行。

2.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针对智能化光伏并网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其主要包括上位机、下位机DSP以及前端传感器采集模块、 CAN 总线等几个部分,其结构设计如下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设计图

在结构设计中,其上位机中主要是由计算机、CAN 接口卡以及监控软件组成的,CAN 接口卡可以插在上位机扩展槽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下位机同上位机之间数据的高速交换,而对于监控软件,则可以通过 CAN接口卡来接收下位机发送出来数据,并对分析、存储以及显示数据,根据向下位机发送控制命令,从而对下位机设备进行到实时监控[2]。下位机 DSP 中,主要实现 A/D 采样功能,并采取CAN 协议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此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前端采集模块中,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三相并网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3.系统的硬件设计

在针对光伏并网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中,使用单片机为主的控制单元,采用 TI 公司的DSP 芯片以及TMS320F2407 来作为系统核心控制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并且在CAN 总线接口的电路设计中,使用RS-485 相比,采用SN65HVD230作为总线 CAN的 收发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并通过总线收发器 SN65HVD230、控制器TMS320LF2407,实现对系统内部之间各单元的信号传送[3]。在设计数据采集电路中,选择TMS320LF2407,采用高性能静态CMOS 技术,减少控制器功耗,并同时具备低功耗电源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性能,成本低。

4.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将会采用.NET 框架的 Visual C#. NET开发平台,提高智能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缩短智能控制软件的开发周期。并且在设计中,还应该利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对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以便更好实时的监测逆变器、光伏阵列状态。在软件设计中,应该包括数据采集与显示的功能、数据管理的功能以及控制功能、故障报警功能。

以下就是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发送与更新的程序代码:

发送数据程序:

while(UART_busy);

ACC = dat;

if(P)

{

#if(PARITYBIT =ODD_PARITY)

S2CON &= ~S2TB8

#elif(PARITYBIT = EVEN_PARITY)

S2CON |= S2TB8;

#endif

}

else

{

#if

(PARITYBIT == ODD_PARITY)

S2CON |= S2TB8

#elif(PARITYBIT == EVEN_PARITY)

S2CON &= ~S2TB8

#endif}

UART_busy = 1;

S2BUF = ACC;

关于更新数据的程序:

Read_Reg_Address= READ_ADRESS_PAGE0;

SetPosition (0,5);

Int2Char2

(Modbus_REG[1]);

WriteWord (data_buff2,2);

并且在软件设计中对于通信协议设计的方面,应该考虑到通信的可靠性与通信效率,因此可以采用数据帧进行通信。通信部分代码如下所示:

通信代码:

ipEnd = new IPEndPoint

(IPAddress.Parse(sqlutility.i-pAddress),sqlutility.port);

listen_thd = new Thread

(new ThreadStart (lis-ten_fun));

listen_thd.IsBackground = true;

listen_thd.Star(t);

standard_thd = new Thread

(new ThreadStart(stan-dard_toclient));

standard_thd.IsBackground = true;

localhost_IPSocket.Listen(1024);

5.实际光伏并电网智能监控的应用

5.1实现本地监控

针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并网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中,不仅具有分布式数据采集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易组建、自组织的特点,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实施对电站的现场监控。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可以对光伏并网电厂现场故障采取有效的应急控制;并且还可以安装中英文LCD 显示屏,人性化的将电站设备参数通过显示屏的形式,显示出历史故障数据等信息,这样就可以使电站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对电站故障进行处理。

5.2实现远程监控

在实际远程智能监控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本地监控室,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用户权限,查看其管辖范围内的电网信息,对电站内实时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远程监控电站内的信息。

5.3实现上位机监控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光伏并网电站现场设备,采取RS485 通讯接口,然后再利用MODBUS通讯协议,通过分析各种样式图形图表,把所监控的数据经RS485 总线传输到上位机中,从而实现对数据的遥测通信,实现对电站的实时监控。

6.结论

综上所述,设计出基于光伏并网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的形式,实现对范围光伏电站的智能监控,引导电站提供符合需求的优质电能,还可以防止并网控制功能的孤岛效应能力,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忠,孙浩钦,易茂祥. 基于CAN总线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J]. 电子科技,2012,24(32):54-57.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光伏组件

引言:当今全球能源十分紧缺,节约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国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集中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伏组件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具有资源的广泛性、充足性以及清洁性等优点,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本文通过对某民用建筑场馆进行集中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改造,浅谈了该类建筑进行太阳能集中光伏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要点,对光伏系统划分、光伏组件要求及其监控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1.工程设计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进行改造设计的场馆为某展贸中心,其建筑楼顶屋面较为空旷,整体建筑为正南向,建筑群南向无高大建筑物,整体日照条件良好,比较适合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本项目选择该场馆部分楼梯建筑的屋顶闲置区域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本项目设计范围主要为光伏发电及监控系统,建成后将达到装机容量为1.002MWp。

1.2现状用电情况分析

该场馆现有1个高压室和2个低压室,共有15台配电变压器。展馆用电时间集中在8:00-20:00,其中绝大部分用电负荷为照明及插座用电,照明用电量450万千瓦时。

该场馆作为商业用电项目,用电主要集中在白天,而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亦为日间有良好日照条件的时段,本项目特别适合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即始发点可消耗,供应各楼馆的日常照明负载,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不向电网倒送电。

1.3设计思路

设计过程按照“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结合类似项目的成功经验提出本项目的设计思路:

1)了解现状场馆用电情况,合理选择方案和技术标准;

2)结合现状场馆结构特点,进行光伏组件阵列布置;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4)重视建筑美观,尽量避免屋面光伏组件对现有建筑外观的破坏。

1.4工程设计方案

1.4.1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集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有四种架构,即独立离网发电系统、多能源离网发电系统、市电为备用离网发电系统及直接并网发电系统。本工程采用直接并网发电系统,如下图示。

1.4.1.1光伏子系统划分

根据场馆屋面现状地理位置,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本工程将系统分为13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设置一个并网点,根据各子系统安装屋面的安装光伏组件数量不同,各子系统装机容量也不同。

1.4.1.2光伏组件阵列设计

太阳能板能够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光照,需要对太阳能板的倾角进行确定。一般确定原则:冬至当天早9:00至下午3:00 ,电池方阵不应被遮挡。其最佳倾角应能使处于该倾角下的方阵全年能获得最多太阳辐射。经计算软件计算,本系统中固定式太阳能板的最佳倾角为20°。在这一倾角下,太阳方阵全年将获得最多太阳辐射量。

1.4.1.3光伏发电系统配置:

系统类型:分布式低压并网型;

安装方式:20°倾角,正向朝南安装,采用钢结构支架配重安装;

安装组件:4179块240Wp多晶硅光伏组件;

并网逆变器:6台50kW并网逆变器、7台100kW并网逆变器;

装机容量:1.0MWp;

1.4.2 监控系统设计

为更好地把握光伏阵列现场的环境气候情况及更准确得知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情况,需要对光伏系统运行及周围环境指标进行监视。监控数据传至现状楼宇控制中心,由相关人员进行该数据采集、查看。

监控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1)监控软件能实现环境监测功能、逆变器和防逆流监控功能,主要包括日照强度、风速、风向和环境温度、电池组件温度等参数;

(2)每隔一定时间存储一次系统所有运行数据,包括环境数据。故障数据需要实时存储。

(3)能够分别以日、月、年为单位记录和存储数据、警告、故障信息等;如实时发电总功率、当日发电量、当月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风向、温度数据等。

(4)可通过监控软件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并可以图表的形式显示系统运行情况。

1.4.3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利用建筑现有接地系统,光伏组件与建筑接地系统连接;直流汇流箱内置高压直流断路器、直流汇流排及防雷元件;并网逆变器自身具有防雷保护装置;交流配电柜内部设置防雷元件;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1.4.4主要设备参数要求

1.4.4.1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本项目设计选用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为15%,单块峰值功率为 240Wp。组件满足国际标准光伏组件标准 IEC61215,获得经过ISO25导则认可的专业产品检验实验室依据IEC61215标准进行的检验认证。

1.4.4.2 并网逆变器组件

本设计采用光伏组件分散布置,并网逆变器集中管理,根据各栋楼楼面的安装面积选择合适的并网逆变器,所有种并网逆变器皆为组串型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需有MPPT功率跟踪方式,保证转换效率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当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和电流呈非线性关系变化时,其输出功率也随之改变。逆变器可调节光伏组件的发电电流、电压,能使整个光伏系统始终保持在最大功率输出。

2.结束语

太阳能集中光伏具有很大优越性,是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能源,本文通过某场馆的集中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实例,阐述了该系统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的可行性。随着科技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光伏发电项目应用于民用建筑领域。

参考文献:

[1]赵朝会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第11卷第2期 2008年6月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

一、引言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总辐射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分布也十分不均匀,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条件设计太阳能发电系统时也会有不同的系统设计方案,所以我国在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时,地理位置处于太阳能资源第三类及以上地区时太阳能发电装置能发挥更高的系统发电效率。

二、建设目标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各个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应运而生,其中光伏发电得到广泛发展。主要是:

① 利用日光发电,提供高质量的清洁能源;

② 有效调峰,缓解当地供电部门在供电高峰期时压力;

③ 全自动智能化运行,无须专人值守;

④ 完善的保护功能及报警功能,保护负载、电网及电站自身的安全运行;

⑤ 配备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电站建设地点的气象资料;

⑥ 强大的在线监控网,实现对电站的现场/远程实时监控,及数据分析;

三、系统总体设计依据及原则

1、相关国际国家标准:

(1) IEC61215 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 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等。

2、设计原则:

(1)《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2005)、《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确定电站建设及供电方案的设计原则;a.光伏系统的设计应对环境条件、系统性能进行综合评价。b.系统设计应有冗余量,具有保护功能以满足系统可靠工作的要求配置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c.系统设计应考虑建站地点的地理条件。d.应进行系统设计的综合优化。

(2)一般性原则:①安全可靠性,②先进实用性,③扩充性和灵活性,④示范性;

(3)设计时将保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电能质量,②能量输出最大化,③美观性。

四、系统组成及方案设计

太阳能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防雷汇流箱、并网逆变器、配电保护系统、系统监控装置组成。我们将分以下几个部分来考虑系统的设计:(1)并网光伏电站总体方案部分;(2)太阳能组件部分;(3)太阳能并网逆变器部分;(4)交直流配电部分;(5)系统保护设计部分;(6)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线监控、显示系统部分;(7)辅助系统部分(汇流箱及支架部分)。

系统分为上述的七个部分来设计,各个部分完全采用模块化冗余设计,扩容简便,施工、调试、运营管理、监控、维护都极为方便,能够大大节省建设方的初始投资和后期运营费用。

以系统保护及并网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为例进行设计。

1、系统保护。保护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孤岛效应保护、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其他常规保护。

(1)孤岛效应保护。Xi系列并网逆变器采用了两种 “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即被动式与主动式检测方法。

(2)防雷与接地保护。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敝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器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主要考虑的是: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防止雷电反击。

1) 直击雷防护:防直击雷的基本措施是安装避雷针。根据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时,我们可以采取把所有屋顶电池组件、方阵支架与原有建筑物防雷系统中的防雷网(避雷带)有效相连,以达到防雷的目的。具体措施为:a. 接 闪b.均 压c.屏 蔽d.接 地。

2)感应雷防护:感应雷由静电感应产生,也可由电磁感应产生,光伏发电系统的防感应雷工作重点是防止感应雷由外界线路侵入室内设备。SJ/T11127中有关规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合理选择机房的位置及机房内设备的合理布局可有效的减少雷害。b.在供电系统设备的每回路接口处安装电涌保护器 SPD ,并对出入机房缆线采取屏蔽、接地,实现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雷击过电压对系统设备的侵害。c.配电机房采用联合接地可有效的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合格的地网是有效防雷的关键。

(3)系统其他常规保护。对于常规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功能也均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完善的保护功能将保证太阳能发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过/欠电压保护:当光伏系统与电网接口处电压超出规定的电压范围时(三相±7%,单相+7%,-10%),过/欠电压保护在0.2~2s内动作,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过/欠频率保护:当光伏系统与电网接口处频率超出规定的频率范围时(±0.5HZ),过/欠频率保护在0.2~2s内动作,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短路保护:光伏系统对电网设置了短路保护,当电网短路时,逆变器的过电流在大于额定电流的150%时,光伏系统将在0.1s以内与电网断开。

2、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线监控系统部分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必须配置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通讯系统,实行集中、实时监控,方便电站的运营管理。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在屋顶,系统由数据采集器、温度采集器、湿度采集器和辐照度采集器构成,系统配有专业的数据处理设备和软件,数据可以直接在数据采集控制器阅读查询、也可以通过监控计算机、大屏幕、远程计算机阅读和查询。采集系统单相供电。系统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线监控系统原理图

监控装置主要数据采集器、辐照传感器盒,通过RS485通讯方式,配置监控软件,获取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工作参数,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远程通讯方式,在异地实时查看整个电源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和故障数据等。

五、总结

人类要现可持续发展,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太阳能以其独具的优势,其开发利用必将在21世纪得到长足的发展,并终将在世界能源结构转移中担纲重任,成为21世纪后期的主导能源。

参考文献:

1、 电力电子设备应用手册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不管发展,光伏能源产业取得了快速的进步,能源覆盖产业规模和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环渤海和长珠三角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几个比较大的能源建设板块。长三角是以苏州为产业增长点,主要负责太阳能电池的组装生产等组件生产。环渤海能源圈是以河北为中心主打上游材料加工,主要聚集在保定和廊坊等地;珠三角主要是以深圳为工业核心主要负责下游生产用品的生产。中部地区则负责利用自身的产能优势进行上游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原材料生产,可以提供全国百分之十的原料供应。本文就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设计展开了讨论,主要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为整个监控系统功能的实现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控制要点

光伏发电系统的蓄电池在进行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都要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充电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主充电、均衡充电和浮动充电这三个阶段,在每个充电阶段中对于电压和电流的设定值都有非常严格。而在放电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放电规格进行操作,以免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损坏电池,或者出现终止电压等问题,而且在进行放电的过程中要对技术要求的相关数值做出合理的温度补偿,放电电压值要随着电流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在进行监控充电方式有这样几个特点,相对于负载来说电池容量通常都比较大,电池的电流流量小,因此放电率一般较低,在光照强度偏大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电量产生的温度偏差而产生对电池的损耗;另一方面在进行光伏发电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昼夜和阴晴周期性变化,而且光照的强度和光照的具体时间无法进行具体掌握,这就难以进行完整的三个阶段充电。除此之外,当遇到连续多天无光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放电情况,如果没有电力进行持续输入会导致电力的进一步流失。因此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的智能化控制上要考虑到这样几点,首先要在充电上严格控制,因为单晶硅版面的发电能力十分有限,而发电的整体时间也呈阶段性变化,要做到严格按照充电规范进行充电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充电过程中对充电蓄电池的损耗,这样就职能通过采取极限值限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即根据电池当前的电压确定充电过程中处于的阶段,在主充电阶段限制充电电流,不得超过电池预定容量,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在损耗电池寿命的前提下提高了电池的储存效率,而后两个充电阶段需要进行限定电压充电,使得电池既得的电能得到存储又防止了电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在进行放电过程中要时刻检测放电的电流以及相应产生的电压,同时根据实际的放电电流科学合理地设定放电终止电压。

二、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电力智能监控的实现方案

整个VC光伏发电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充电器、供电开关和传感器进行蓄电池组的充电,蓄电池通过传感器和供电开关输入电能为电力负载进行工作供电,在电池巡检工作结束后要保证对每节电池的电压和周围的环境以及冲放电流进行检测。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单元是整个VC光伏监控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内部的控制线路进行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等数据的传输,同时职能控制系统还对这些数据做出技术分析,然后通过技术分析结果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及具体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控,有必要时要做好卸载以保护蓄电池,同时还要通过完善数据单元格来保障数据通信传输的质量。

供电开关作为完成蓄电池进行电力传输的开关控制,当蓄电池接近放电充电的过程中要根据职能监控单元产生的命令对主要负载进行加载或者拦截,以免造成银蓄电池过载或者放电造成的损坏。软件控制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检测,在控制过程中要保持电池的全时段检测,检测时通过通信读取进行判断,同时给出判断结果,在超出警戒范围时发出必要的警报;其次在进行充放电的控制过程中要根据电池所处在哪一个充电阶段,同时根据具体的充电阶段规则和情况进行各个阶段的转化,提高充电效率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电能储存和防止电池损耗。最后是在尽心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传输,同时通过数据通信进行远程解控,蓄电池独立放电供设备工作之后当光照再次照射到单晶硅版上会重新产生电能,而进入下一轮的充电环节。在进行充电之前首先要判断好电池的电压是否稳定,将电池的电压和均衡电压进行比较如果较低则进入主充电阶段,这种情况充电提示灯不发光,工作电流较小,充电器将电流放大进行充电,一旦电池的电压到达了均衡则进行均衡充电,智能监控单位在进行单元充电器控制时要以均衡充电电压为标准进行判断是否进行如下一阶段,当均衡充电时间结束后转入浮电充电阶段,这时的充电电压调整到高于均衡电压的VF级别。总体上充电的原则就是要保证电流和电压不超过蓄电池最大电流和电压承受能力,尽量通过控制充电器将电流尽最大可能将电流输送到蓄电池进行充电。

三、结束语

从我国的整体光照情况来看,我国80%以上的国土光照充分而且光照资源分布均匀,同风水核电相比光能发电几乎可以做到无任何环境污染,成熟的应用技术安全可靠。除了大规模的并网式发电和离网用电之外,光伏电还能通过抽水超导、制作氢气和蓄电池等多种方式进行储存,所以太阳能电池可以满足我国未来能源的稳定和安全,所以说太阳能在未来可能是最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了。与此同时,如何进行光伏发电过程中的合理监控成为了光伏发电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光伏生产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进行日常经营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的监控,只有做好了日常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地能源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宜剑.浅谈我国UPS电源市场发展前景[J].硅谷,2011:22-28.

[2]张亮.UPS的原理与应用[J].电气时代,2011:11-20.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 光伏 电场 电子信息 工程 技术

一、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能源等各种资源的选择开始倾向于朝循环有效利用方向发展。作为安全有效的主要能源之一,光能的利用一直备受重视,并成为了当下我国科研技术工作者的重要关注点。

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围绕计算机电子网络搭建成集信息采集与管理应用于一体的工程体系即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能利用的实现依赖于光伏电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又是光伏电场中的技术支持,因此如何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光伏电力生产的智能化应用控制中,将对我国能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原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光伏电场中主要负责数据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工作[1]。传感器来完成光伏电场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测量,其精确和准确程度将直接决定光优电场的控制系统的发挥。PCI 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光伏电场中所涉及到的数据采集,具体方式是通过收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模拟和处理,并准确校正数据的误差,为光伏电场的分析打下铺垫。

总而言之,做好数据的分析、比较工作才能充分了解光伏电场的作业完成的情况。在分析工具上,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算法,每种算法都有它用于监测和使用的测重点。对这些数据的充分分析可以帮助光伏电场在运转中以系统智能的方式对下一个操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了解光伏电场的运作情况的前提是能够掌握光伏电场周期性的作业数据,并参照以往的数据标准做出正确的判断,来帮助完成光伏电场的作业工作。

在光伏电场中成功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作业数据统计和处理的功能,从而满足光伏电场作业中的监控和安全使用的要求。

三、光伏电场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

3.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测量中的应用

传感器完成了光伏电场的数据测量工作,其精准程度直接对后续程序产生影响。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数据测量时应该严格控制好数据测量的各种误差产生的影响,如周期性误差和量化性误差等。

3.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数据采集卡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转换和分析处理,使数据可被计算机系统识别。通过将输入的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的一系列过程,将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传送和转换,工作人员将有用的信息用于进一步的光伏电场的作业和监测工作中。

3.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成功的应用于光伏电场的生产中,具体操作上需要应用数据监测技术来获取信息并及时分析处理。迄今为止,最新的技术成果是可以成功在光伏电场中的数据分析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根据标准的数据处理模型和框架,准确观察光伏电场应用中存在的现场及出现的问题,如是否存在孤岛现象等。

3.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数据统计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通过长期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测量与收集,及时处理与分析,可以有效需要优化光伏电场中的决策系统设置。这种优化过程的精确程度直接依赖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发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否直接依赖于能否准确的提出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

在这方面的工作研究中发现,要想有效的分析现有的数据,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最优的决策方法,与之前的每一步基础工作密切相关。以孤岛监测的算法优化为例,其有效的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光伏电场中的日常作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光伏电场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仅能够测量、采集上获得有效技术支持,分析、统计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对光能的利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指导意义。换言之,光伏电场的应用直接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光伏电场技术的配套支持,才能够有效的运转光伏电场的作业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罗秋实.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5):11-12.

[2] 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31-133.

[3] 魏安琪.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3(06):20.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正泰新能源;全生命周期;新能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08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42

近日,正泰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5万千瓦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大同市正泰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紧靠著名旅游景点“云冈石窟”,建设容量50MWp,年发电量达到6900万度,是光伏示范基地6个“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之一。与其他“领跑者”项目开发商不同,正泰集团是国内最早实行横向整合的光伏企业,从光伏电站投资、光伏全套设备供应,到EPC形成了基本闭环、可控的光伏全产业链。正泰无可比拟的系统集成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提高系统匹配度,提供最便捷的运营维护。对此,本文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为同行提供参考。

1 项目设计阶段

一座优质工程就好像一块好的天然玉石,经过精心设计、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优秀作品。光伏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论证、精细设计才能建造出优秀项目。

优秀项目与好设计密不可分。设计图纸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在这里不是寓意不切实际。设计得当能使工程省时、省力、省钱;设计不当,施工中拆改、返工、造价控制不住。大同项目作为领跑者项目,对使用技术的先进性、设计理念的前瞻性要求较高,为体现项目“领跑者”精神,肩负着正泰项目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使命,保证正泰大同光伏项目优秀的设计,公司技术人员协同上海电力设计院各专业设计人员多次现场测绘、踏勘,多次组织设计方案论证会议;考虑到很多新技术未得到成熟应用,公司技术人员多次去多家厂家调研论证,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最终确定项目设计方案;项目从构思、确定方案到体现在设计图纸上,无不体现项目“技术先进性”领跑者特性。现项目已按设计建成,新技术应用的光伏电站项目源源不断稳定地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回顾项目设计历程,其主要取得以下经验:

1.1 创新设计方式

大同项目为煤炭沉陷区,项目前期的地块稳定性分析报告显示正泰大同项目所处地块为煤炭采空区,主要涉及侏罗系的5个煤层,煤层累计采厚达10m以上,采深90~420m,采煤沉陷区会产生一定的地表破坏、移动与变形,对该区域内的光伏组件基础、电缆埋设、逆变升压房基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光伏常规项目的支架形式及基础形式势必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保证电站生命周期内的设备安全。对此经过与设计院一起多次论证,考虑短支架、增基础、箱变现浇基础等方案减少地块沉陷对电站的影响。

1.2 加强协调工作

正泰大同项目用地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地块分散、地形起伏大,坟头较多,拆迁难度大,政府提供原规划地块不足以满足50MW的规模,实际地势地貌仅有35MW的规模,需在规划地块外寻找新增土地,大同市政府和大同发改委积极参与,为企业排忧解难,发挥“大同模式”的优势,基地办为了项目圆满完成,加班熬夜放弃周末多次协调村镇完成租地工作,同时进行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减少土地占用。

1.3 大胆引入新技术

正泰大同项目设计方案类别多、设计任务重。为保证项目新技术的领跑性,该项目从整体设计、设备选型,到智能运维,融合了各种优秀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电站效率,包括采用320W转换效率超过16.5%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带直流拉弧检测智能汇流箱、集散式逆变器、高效逆变器、非晶合金低损耗变压器、单轴自动跟踪系统、智能化运营监控系统等,该“领跑者项目”要求多晶硅组件效率大于16.5%,逆变器最大效率大于99%,该次设计满足甚至部分超过了领跑者项目要求。

1.4 严把质量关,控制项目风险

考虑到很多先进技术,市场上还未得到成熟应用,公司技术人员多次与厂家沟通交流,通过调研论证、比较分析,确定各个设备技术参数、使得设备适应大同项目地实际情况,通过编制技术协议、测试方案,严把质量关,降低公司新技术使用风险。

2 工程招标及设备采购阶段

招标是“货比三家”,是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施工单位、节约投资、保证工期的有效手段,同时有保护我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作用,应当充分重视。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内容很多,除设计、勘探、监理招标外,主要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招投标,其次分包单位、设备、材料招标等,一项工程要多次招投标;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具有“电力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自主进行项目总承包管理,下面主要就施工分包单位以及设备供应体系管理的一些内容总结:

2.1 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

(1)根据本光伏工程建设地点、工程特点,拟定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要求投标单位有类似工程施工业绩;(2)通过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网络了解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信誉有无不良记录;(3)组织对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为已建成的工程实例,体验工程观感效果并征询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意见;(4)在编制工程招投标文件时,要求报价和工期合理,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和承诺不合理工期。该类施工单位往往会在进场后以亏损等理由降低工程质量和拖延施工周期;(5)一个集团公司只允许一家分公司参与投标;(6)投标单位应向招标单位缴纳投标保证金,以保证招投标工作过程正常进行,减少随意违约;(7)评标工程建设单位尽可能派人员参加评委会;(8)设备、材料招标时,必须要求提供技术协议,技术协议尽可能详实,至少含有产品材质、规格尺寸、性能、检验报告等内容,最好能提供样机或应用案例协调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2.2 构建设备供应商管理体系

(1)对供应商考评,采取量化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生产规模、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备件质量、服务技能等各方面情r;(2)增加长期合作供应商,建立完善机制,从源头到产品形成完善供应链,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进行检测和工艺分析,保证产品质量;(3)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如铜、铁、硅等),对采购价格实施动态管理的设备进行市场考察和业务分析,在招标、询价、谈判时进行分析和控制;(4)估算产品和服务成本时要求明细,与供应商一起寻求降低大宗材料成本途径,同时了解同行伙伴的优势,从供应商自身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找到方向,领跑行业先机;(5)加强供应商考察,积极组织技术交流,前期谈判就将产品生产工序及时间明确,进行驻厂监造,并制定预防措施、质量管理、违约处理等相关资料。

2.3 施工过程管理阶段

施工单位进场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问题,设计单位应书面给予答疑,答疑文件是施工依据,与图纸有同等效果。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工程建设场地以及光伏施工的特点安排的施工计划,包括质量保障措施、工程进度计划、施工人员、材料供应、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冬季施工措施等。

工程开工建设前夕,应当报当地建筑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3 质量管理:控制施工工艺、材料检验、隐蔽工程

质量管控放到项目管控的最重要位置。针对该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1)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需要的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来进行临建设施布置,设备和材料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对设备要实行开箱检查,其说明书等资料都要齐全,做好施工的记录工作和完整试验记录;(2)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源头。钢筋与钢材进场时,材料的品种、规格、级别以及数量符合设计的要求,并遵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抽取试件去进行力学的性能检验,材料的质量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水泥进场时,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散装或包装的仓号、出厂日期等规格,并要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实行复验,质量要符合现行的国家规定。模板及其支架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可以可靠地承受住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的荷载;(3)对钢支架安装、电缆接地埋设、汇流箱安装等方面,重点控制钢支架的垂直度,钢支架与埋件焊缝的饱满度。接地主要是埋深度、焊接焊缝的饱满度以及焊接;(4)自始至终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保存,为竣工验收做好基础。

4 加强资金控制

光伏电站建设工程相比其他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其突出的特性是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大。一个看似很小的不合理因素可能会导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建设资金的浪费。资金的使用要先紧后松、从前而后。

5 结语

2013年以来,光伏电站的建设呈现爆发性、粗放性增长,但随着光伏政策的缩紧,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投资亦会越来越精细化,大同项目作为国内第一个领跑者项目,提供了光伏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平台,引领国内其他光伏电站的建设,大同正泰领跑者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正泰新能源公司后续的光伏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建设方向。正泰新能源公司将继续秉承脚踏实地,低调务实,认真进取,创新发展的态度和作风,在光伏行业内精耕细作,努力前行,成为真正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郊区马营洼5万千

瓦项目地基稳定性评估报告[R].

[2] 韩宏伟,汪祖S.浅议并网光伏发电站运维的误区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的短缺,太阳能资源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作为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已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热门行业。2006年,全球25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中,我国占据37万千瓦,超出美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太阳能光伏电站与公共电网相连接成并网光伏电站共同承担着社会的供电任务,由太阳能电池方阵、系统控制器和并网逆变器等组成,是当前电力工业组成部分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太阳能电站因其占地面积大等在日常运作中数据对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维护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便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的分析,实施将多个光伏电站系统的各电力流和电压信号在一个现场监控中心显示屏内集中显示,便于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1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建模

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以PC和组态MCGS构成。由MCGS服务器完成并接收上位机中的各项数据,其他PC由以太网与MCGS连接,通过标准的IE浏览器即可查看数据,由此实现光伏电站的无人值守或在异地进行数据查看,或由上位机发送数据以实现各部分共享,进行远端控制中心的实时监控。

2.1 硬件设计

由于传感器精度、响应速度等对电站监控系统的影响较大,加之测量参数种类繁多,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传感器,经调理电路送至A/D输入端口。

①设计电流传感器以测量25A的额定电流为标准。电压传感器适用于测量电压10~500V、副边额定输出电流为25mA。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测量出电压传感器电阻上的电压,乘以转换系数,即可计算出原边上电压数值。这两种传感器模块优越的电性能具备了传统互感器和分流器检测的所有优点,又弥补了互感器和分流器的不足之处,可同时检测交流和直流,或瞬态锋值,成为互感器和分流器的最佳替代品。

②风速传感器宜选用抗紫外线的塑质材料制作的风杯,因其重量小、惯性低和起动扭矩小的优点,能真实反应风速信息;其高密度的截光盘更适于高精度的测量,能提高脉冲输出的频率值。

③温度传感器的设计着重于具有: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小,无测量滞后;机械性能较好、耐振且抗冲击;能弯曲和便于安装的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在工作过程中,与温度变送器配套输出4~20mA或1~5VDC。

④光照强度传感器的选择应适于室内外安装,通过现场开关选择,按其测量范围的多个分段,含10~2000/4000/10000Lux,输出的电压为0~10VDC。

2.2 软件设计

2.2.1 MCGS

MCGS作为强大实用的工控组态软件,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采用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案,其具有简单灵活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实时性强,并有着较好的并行处理性能,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据使用场合的不同,MCGS分为通用版、嵌入版和网络版。通用版组态软件主要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监测系统中,用以监测和数据后台处理,如动画显示等;嵌入版以触摸屏为载体,分散在各现场使用,集成人机交互界面,专门进行实时控制,常用于实时性较高的控制系统中;相比之下,网络版则要注重于数据共享,用户可通过标准的IE浏览器安装MCGS网络版服务器,使信息的收集更集中,达到更多部门的分享。

2.2.2 通信协议设计

通信规约信息帧由地址码、功能码、数据区和错误校验码组成,各字节数据的定义和设计如下:

地址码是通信传送的第一个字节,表示出由用户设定的地址码从机会接收到由主机发送过来的信息。因每个从机具有相应的唯一的地址码,响应回送均以各自的地址码开始,主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了将发送到的从机地址,而从机发送的地址码又表明了回送的从机地址码。设计原理为在一条总线上与多个并网发电系统通信。

功能码是通信传送的第二个字节,主要用以读写指令。作为从机响应,从机发送出的功能码与职级发送来的功能码一致时,表明从机已响应主机并开始进行操作。

根据不同的功能码设定出不同的数据区,可以是实际数值、设置点,或者为主机发送至从机及从机发送至主机的地址。

2.2.3 软件流程设计

在软件流程的设计上主要表现为对其串口进行的初始化并开中断。串口接收缓冲区的数据时,要先判断出数据是否为其地址码,若不是,需继续等待中断到来;若是,要先验证后面的命令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校验不符,则继续等待中断,校验正确,下一步要对命令进行解析,根据命令操作分析出是读数据还是写配置信息。如为读数据应启动数据缓冲区进行刷新,等主芯片将新的数据经采样计算后写入缓冲区,让下一次主机读取,然后对主机作出相应回应,经串口将MCGS所需数据发送至主机,完成数据的传送和传送配置成功的信息,回应完毕,应循环此项程序;而写配置信息后,即可改变执行参数,如采样点数等。

3 控制界面的设计与研究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变量参数是通过输入和输出两个界面来实现的,包括电站公共参数的显示、下位机信息配置和各逆变器运行参数的显示,均体现出监控系统中各个参数的监控,是现场及远程监控共享的界面,不同的是,现场监控中心PC的MCGS版本为通用版而后者为网络版。

4 结语

太阳能作为21世纪能源发展方向,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对光伏发电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探讨及实施可以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更可靠、更稳定的运行,以装载MCGS组态软件的PC通信完成电站内各项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控制,通过读取、校验、传输等多重程序保障了显示数据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光伏电站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更好实现对发展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争鸣,刘建政,孙晓璞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张筱文,郑建勇.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J]. 电工电气,2010,(9)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9

我国光伏发电工程的建设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步走上正轨,融合建设全过程特点的项目管理理论成为其发展的指南,尽管我国光伏发电站的基础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但多数建设部门就如何管理光伏发电工程的全过程经验匮乏,甚至不少建设单位对光伏项目仍沿用以往的火电方式实施管理,使得无论是项目质量、建设速度还是所耗资金都距既定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是目前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源性绊脚石,对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光伏发电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1全过程项目管理内容阐述

新时期,项目管理的着重点正日益偏向对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的重视,而所谓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即由投资单位委托项目管理承包商或工程项目主办方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或从整个过程管理与控制光伏发电工程的项目的活动总称。这包括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设计活动流程、策划项目并作出决定、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实施工程、投入运行、反馈与评价项目等一系列内容,是从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此类管理方式能够避免以往项目信息在传递、接收时容易发生的流失现象,以便将全过程的项目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在这一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是项目责任制,各工程的项目经理应承担全部责任,辅以合同化的管理措施,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成本计算与投资控制。这一管理的宗旨主要是要求项目经理以身作则,不断向社会公民提供合格且有效的项目产品,同时又要尽可能提高投资的整体效益。研究这种管理方式,旨在实时控制与监督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施工质量以及节约成本,在既定预算的指标下,确保如期、高质量完工,符合客户提出的各项要求,推动决策朝着科学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2全过程项目管理应用的特色分析

传统工程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监督管理与工程咨询等,与监督管理进行比较的话,两者都以业主为核心服务对象,在设计项目、开展工作时,代表业主控制投资额度、施工质量以及建设进度,朝着合同化与电子化的方式发展,从而促使光伏发电工程得以协调并顺利实施;而与监督管理融合进行是项目管理的突出优势,当两种管理方式并存时,工程监督管理师的权限会受限,只能进行被动化的监督管理,其施展才能的主要领域为前期设计与后续施工环节。而全过程项目管理工程师则可凭借自身的权利对整个过程(从策划与制定项目、具体方案设计、准备施工所需物品、展开建设、投入运行、分阶段评估与反馈)进行控制,便被动管理为主动控制,可以实现管理目标与合同条例的高度统一,达到管理质量与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并有效抵抗未来的突发性危险。如果将其与工程咨询模式进行比较,两种方式都属于承包经营的方式,将服务客户建立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积累的管理经验上,但工程咨询的独立地位与中立能力更强,并以顾问型的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而全过程项目管理不仅包含了这一内容,而且着重倾向于项目管理服务,其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由此可知,普通化工程项目的协调性、整体化、建设时间长、具有稳固的产品等优势,在全过程项目管理中均能够发现其踪迹,除此之外,还展现出了三个突出特色:①整体集成化。从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中可以推测出,该管理模式的运行过程是将工程的全过程,从前期计划、决策,到中期的实施、运行,再到后期的验收、检验与反馈,逐渐集成化为一个独立的管理个体的集成化的方式。②组织集成化。在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中,从业主、设计人员、承包商、分包商、供货商、材料供应商到与此相关的社会主体都隶属其中,均可凭借此种管理模式,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快速融合,打破沟通障碍,保质高效完成项目计划,从而获得最佳利益。③管理诸因素集成化。施工周期、资金、人力与物力资源、建设隐患、主体之间的交流等都属于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因素,在项目管理实施中,必须要综合考虑、衡量管理诸因素,以追求最优化的利益。

3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3.1方案策划管理

这一阶段的管理核心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的可行性、成功概率以及必要性做出分析,并阐述投资的原因、时间以及具体实施流程,通过与其他方案的对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后续工作的理论指导,然后制定项目申请计划书、确定选址地点、进行土地预审等附件的支持。这阶段管理内容的量并不大但却很重要。当地政府、咨询主体、业主及其上级领导均可参与该阶段。鉴于光伏发电工程项目的初期咨询费用少,可以直接确定相应的咨询公司,并呈送方案决策委托书以明确设计的范围与具体的深度指标。

3.2初期设计管控

上一阶段所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初期设计管控的指导书,其目标是明确光伏电站的设计宗旨、规格、方案以及所需的重要技术等问题,一旦实施了项目工程管理后,光伏电站便成为项目工程进行大规模承包招标以及评标文件拟定的参考依据。这一阶段管理的另一内容为保护全体公众的环境利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以及消防安全保障等,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3.3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活动

设计环节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益、所用资金以及建设速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设计范围。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参考招标文件、项目工程合同条例明确业主与总承包公司的相应范围;第二层次为参照承包合同的规定,合理划分总承包商与各分承包商的施工范围;第三层次则是根据既定的设计规格与原有的设计惯例,合理界定各专业之间的管辖范围。第二,管理设计速度状况。这一环节主要是实现具体设计步骤、物资采购以及后期施工流程的统一。第三,做好设计质量核查。包括各专业所提供材料的审查、图纸的专业会签情况以及后期实施校对与审批等。

4结语

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方式,既兼具传统管理的特色又突出了新时期整体化与系统化的要求,对此,本文从内涵、特色、内容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薛剑超 单位: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邓忠平.关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S1).

[5]王涛.风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策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光伏监理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电站远程监控系统,逆变器,数据采集器

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21-01

引言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的贯彻执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得以快速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逆变器以及输变电设备组成。为保证每部分器件能正常运行需要对大量参数进行测量、保存、分析和控制。众所周知,电站的日常运行数据对于电站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维护、以及今后的科研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小规模的建筑光伏、金太阳工程等到大型荒漠电站以及各种形式的光伏电站,都存在数据显示过于零散和没有一个集中的平台集中观测、存储数据的问题,导致分析和控制上的不便和困难。因此,本文采用一种工业领域已成熟的B/S架构设计技术,通过RS485通讯协议进行通信,获取光伏电站内如逆变器、直流柜、箱变、电度表、环境仪等智能设备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以友好丰富的界面展示给用户。

1 技术原理与组成

监控系统在接受到前端数据采集单元传输的设备的状态和数据后,经分析整理后,以数据、图形和图像等方式显示给用户,以达到监视的目的。同时数据经过处理后,告知用户太阳能电站各种设备参数的状态,这些处理后的数据会保存到数据库中,作为历史记录,便于以后查询调用。

1.1 数据采集

监控的智能设备是电站所有的逆变器、直流柜、箱变、电度表和环境仪等,首先需要从这些设备获取原始数据信息,只有通过RS485通讯一条路。但是每种设备都有自己的RS485通讯协议,即使同类设备不同的生产厂商提供的协议也大相径庭,可选取一款数据采集器。这款数据采集器可配备10个RS485接口,理论上可以连接最大96台设备,能满足大量设备的数据采集需要。每个RS485接口可单独设置一种协议,能适应大多数标准协议如Modbus 、IEC103等,对于另类的协议如艾索逆变器协议、施耐德逆变器协议、阳光逆变器协议等只需修改数据采集器内部镜像文件(厂家提供)就能识别,适应性很强。配有两个以太网RJ45接口,能够以Modbus TCP协议、IEC104协议等网络协议传输数据到以太网上。利用其配套的配置软件能够完成镜像下载、采集任务设置、调试等必须的全部工作,功能强大实用。

1.2 监控软件

(1)网络数据采集:当设备数据采集的问题用数据采集器解决后,接下来就是监控室的主机如何从各个数据采集器获取数据,使这些数据供监控系统使用,为此必须开发能够安装在主机上通过以太网采集数据的程序。以太网数据采集程序使用了通用的Modbus TCP协议,数据采集器端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协议配合相应设置为Modbus TCP协议,保证通讯协议一致才能通讯。此外,由于电站中存在多台数据采集器,而数据采集器是以IP地址区分的,因此以太网数据采集程序必须能对多个IP地址实现采集,可灵活设置采集的IP地址和数据种类个数等,满足监控系统对数据的需要。

(2)数据处理:一般传输数据都以16进制格式,其代表的真正含义需要合适的处理才能体现,比如小数点位数、有无符号、整数还是浮点数等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以太网数据采集程序主要集中在数据的采集,难以应付其它任务,所以其采集到的数据都保持16进制原始形式,需要专门的程序处理这些数据,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数据处理程序仍然设计成灵活的形式,以配置表来处理每个数据,这样设计人员只需更改配置表,数据处理程序就会从配置表读取数据处理的要求,按照正确的方式处理数据,并存入到数据库中,供展示平台使用。

(3)展示平台:展示平台提供给用户丰富实用的人机界面,采用B/S架构,以服务器软件Tomcat6.0为服务器,基于浏览器的访问符合网页浏览方式,用户如同上网浏览一样操作,熟悉方便。界面组织灵活可变,能根据电站的情况和用户的要求设计出合身的独特的新颖的界面,体现以用户为本的服务思想。

(4)安装部署:为了适应复杂应用,监控软件的安装部署按照一种灵活的方式设计。以太网数据采集程序、展示平台和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库三种可自由组合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其中对大型应用时以太网数据采集程序还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别安装,分别负责一部分数据采集,可避免在点数较多时集中采集引起计算机负担过重而崩溃。

1.3 接口设计

用户接口:采用专门设计、特别定制的GUI,以IE8.0浏览器提供用户接口,用户像访问授权网站一样电站登录系统,就可以用浏览网页的方式点击鼠标查看、使用系统各种功能。

外部接口: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以太网口查询接收远端通信柜内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现场数据信息。数据采集程序采用ModbusTCP协议实现网络采集功能,同时可将远程控制命令下达到通信柜内数据采集器,实现远程控制。

内部接口:分开安装在不同计算机上的程序之间都是通过以太网口访问,以套接字方式建立连接,有特定的端口号,采用TCP/IP协议交换数据。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SQL语言实现。

2 总体方案设计

光伏电站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具体功能如下:

结语

远程监控系统已经成为电站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使用。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迅猛发展,提供给了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难得的机遇。通过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项目的研发,全面掌握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技术,实现从大型光伏电站到小型微型建筑光伏电站各种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可以让人们进行集群监测和管理,利于进行数据汇总、生成曲线、数据分析等。方便的网络远程管理模式,在光伏电站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福才,高秀伟,牛海涛,周传凌.太阳能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仪器仪表学报,2002,23(3),419.

[2] 冯旭,方晨,刘昊.基于Web 的太阳能电站远程监控中心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8,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