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2 22:20:04

综合性学习计划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1

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的内容主要分为学科综合型、观察实验型、专题活动型、课题研究型,采取的形式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制作与设计等,其学习活动形式包含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座谈会、背后故事、文艺形式、讨论会、成果展示、志愿服务等,其详细制定了活动的各种形式,确定了活动的具体时间。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2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 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 衔接 拓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38-03

一、引言

城市总体规划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法定规划中居于核心层面的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整体集成和综合检验的地位。由于能够将多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内蒙古工业大学教研组申请《城市总体规划》为精品课程。获批后以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内蒙古工业大学通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等手段,将区域规划、城市经济运行、行政管理等相关知识融入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构架,实现该课程与前置和后续课程的有效衔接,广泛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一)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设立于2002年,现行教学体系建立在建筑学大平台之上,课程设置采取2+3的培养模式。城市规划专业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与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接近,进入三年级之后逐渐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课程,形成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等理论课和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开设于第七学期,共108学时,采取真题真作和真题假作的方式,完成一个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学生通过现场调研、基础资料搜集整理、分析预测、方案设计、图文表达、方案汇报等学习过程,将前期有关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应用于规划实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综合知识进行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如表1所示,城市规划理论课程开设时间与教学内容均与规划设计课程相配合,注重与规划设计课程的前期调研环节、基础资料整理分析、规划预测等内容的有效衔接。城市总体规划的前置课程有:城市规划初步、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等,分别开设于1~3年级;与总体规划课程同时开设于第七学期的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后续课程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二)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1.系统性

城市规划课程设置采取“2+3”的培养模式,前两年的课程设置与建筑学专业基本相同,从第五学期开始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等城市规划专业理论基础课,为后续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奠定先期理论学习基础;第六学期开始开设规划设计课程,转入城市规划设计学习阶段。这种从“建筑初步”、“城市规划初步”到“建筑设计”再到“规划设计”的课程设置方式,遵循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系统性较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建筑学专业训练后,具有一定的空间把握和形体塑造能力。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居住小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间穿插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内容,课程设置也是由简及繁的渐进式、系统性教育方式。

2.综合性

内蒙古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是基于其建筑学院学科特征和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特点而产生的具有专业禀赋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知识。

按照这个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较强,毕业生可从事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建筑咨询等工作,就业面较为宽泛。

3.实践性

城乡规划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城乡规划教育也是围绕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以专业课为核心,学科基础课和实践教学为辅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包括总体规划在内的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程题目的选择、教学过程安排和作业成果制作,均模拟实际项目运行过程,让学生尽早在实战中融汇专业知识,增长实践技能。

三、总体规划教学方法探索

(一)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学科基础课高度关联,所学相关内容易于在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中得到综合应用,改善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专业影响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选择合适题目 “真题真作”或“真题假作”,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性、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参加专题研究,将学习成果作为实践项目的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衔接。

真题性题目选择,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依托实践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解决相关理论课程相互独立、缺乏实践支撑的问题,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真实的训练,运用多学科相关知识解决城市问题提高了对城市综合性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做到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和专业知识领域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扩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大胆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多项交流的教学平台。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中,突出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养成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研究,主动查找文献、解析案例、探索解决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全面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研究、规划和表达能力。

将教学成果作为实践项目成果的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成为实践项目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从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现状分析、方案设计、成果汇报等各环节均由学生作为主要完成者,全面锻炼学生的基础调研、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和图文表达能力。实践环节的参与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特征的认知程度,加深了对城市的理解和对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交通、等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与此相适应,目前开设的其他学科类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作为总体规划课程学习的辅助。课程开设时间与教学内容均与规划设计课程相配合,注重与规划设计课程的前期调研环节、基础资料整理分析、规划预测等内容的关联衔接。

通过《城市地理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区域分析能力,为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提供区域和城镇体系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城市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城市规划分析预测方法的讲授。通过《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总体规划中城市市政方面的知识,并为总规课程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衔接与拓展,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社会现象和城市问题,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业调研》中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并与《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研究》等实践环节相配合,让学生了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人口、城市化、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

(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难以应对信息化时代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冲击,城市规划教学中的理论课程讲授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的已有理论成果,关注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不断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本次精品课程建设中,为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内蒙古工业大学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及改革。

第一,引入实践案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经典案例评析为依托,讲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编制程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直观、便于理解的实际案例分析深化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多样化的需求,教师需及时改革教学模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地通过图片、视频介绍规划案例。

第三,课堂中引用并推荐恰当的阅读书目和资料也是增强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设置热点问题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查阅和问题分析,以课堂分组讨论或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地理背景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扩宽了知识面、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不同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城市要素的分析成为学生完善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

第四,开展专题研究教学。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需求,增加有关区域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分析预测、环境生态保护建设等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城镇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析手段和方法。

(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多重目标模式和多重行为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一个合格的规划师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持续的规划创新能力,因此城市规划教育中应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体规划教学中,通过现状调查、现场踏勘、资料分析、方案讨论、成果制作等途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性较强,教学中将多学科知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熟悉现状、认真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构思和多方案比较,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知识获取能力。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迅速吸收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冲破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的束缚,从城乡的空间布局、经济功能、生态环境、社区结构、文化氛围、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其次,应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一个好的规划一定是设计团队集体创作的成果,创作过程中经常要协调各种关系,因此协调沟通能力成为规划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中,应通过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总体规划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图文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现状调查、初步方案构思和最后方案都要求学生汇报,汇报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准确、熟练地表达出规划意图。由于总规编制中的文本和说明书撰写要求较高,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而草图和最终成果制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图文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整体集成和综合检验的地位。借助城市总体规划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将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经济类课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现更好的衔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城市规划的专业特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光杰.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规划师,2011,10(27):111-114.

[2] 顾凤霞.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59-62.

[3] 秦小东,杨娜.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经济类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1(2):51-53.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 原则 要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将其列为重要内容,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还没有探究出有效的实施途径。为此,我校语文组从2010年 10月开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本人认识到能否制定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一环,我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把它奉献出来,作为一个阶段的总结,也希望得到同仁志士的指导和斧正。

一、计划的制定要体现四个原则

1.切实活动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时间的紧密结合。”我们研究小组进行了共同探讨,明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听、说、读、写、搜集、分析、整理都一定要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是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学生的语文的素质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2.指导方法的原则

要把以上的活动落到实处,只布置一个论题,让学生自由去完成是不切实际的。这时我们教师要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做什么、怎样做都要提前指导学生设计好,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创新,可以提建议,但一定要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制定计划,符合新课标中关于“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的要求和目标。

3.切合实际的原则

我校语文课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俗称“人教课标版”每册书都设计了六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课本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是起指导作用的,不应该照搬,一成不变;应该因地制宜,有选择有改动地使用。另外,安排的次数过多,如果不加选择地全部都做的话,时间不允许,哪次都开展不好,发挥不好它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课题组研究决定,每学期只开展4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月一次,要保证高质量,活动内容有的运用课本中的,有的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另行设计,这样就取得了较好效果。

4.协调合作的原则

每个学科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各科加起来一个年级的一个学期竟有三十多个活动,如果都单独活动,每周要进行两个以上,学生怎么受得了。为此,我们根据新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的要求,我们开展与其他学科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一家搭台,多家唱戏的格局。

二、计划的要素要清晰全面,有操作性

在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制定计划是活动的基础,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在研讨过程中,深刻体会到:

1.在计划中必须有设置好情境,激发学生活动兴趣这个要素。新课标中说:“综合性学习应该突出学生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我们激发。例如,我们所做的“向交通部门进一言活动”,我们就是想到这个社会问题以后,由我们先构想出一个大致的活动框架,然后召开学生座谈会,我向学生们动员说:“咱镇北道口的地方,前天又发生一起两车相撞的车祸,死亡一人,重伤三人,大家觉得惨不惨?”,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惨,太惨了”。接着便议论起来,有的说修路三年来,这里已经发生十几起车祸了;有的计算死伤了多少人;有的因为以往的交通事故涉及自己的亲人或亲戚而呜呜地哭起来。我看时机成熟就问大家:“我们给交通部门进一言,让他们修改一下这段路好吗?”大家纷纷赞成,我开始让他们报名分组,分任务,我再把我的计划框架出示给他们讨论,统一意见,定稿、实施。如果没有开头的情境的激发,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成效的。

2.要制定出详尽的活动时间和任务安排表,以保证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做好人员分工,在不同的时间里,活动小组的每个人都做什么工作,完成什么任务,都要落到实处。

3.要设置好活动的环境,做好用具的准备。有些活动的内容或者说部分内容是要走出学校进行调查、采访、勘察、测量的,这就必须争得社会其他领域帮助。学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自己去做,人家是不会配合的,我们在计划中就要依据实情安排好什么人去对外交涉,以扫清障碍。活动有时候还要涉及到一些工具,学校无法提供怎么办?这就需要群策群力,看谁有这方面的交际条件,能完成这样的准备,就派他去。这些都要写进计划中。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4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5

1 教师要充分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综合性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环境保护”综合性学习导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还可以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2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帮助学生选择主题

“正确选题”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空间从中选定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2.1 课文内容为立足点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语文课堂的延续,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许多内容还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素材。如:一年级在教学《打电话》一文后,以《电话》为主题,了解电话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场合怎样使用礼貌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怎样正确使用特殊电话号码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高效经济地使用电话。

2.2 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了《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练习排练课本剧。

2.3 以社会实践为背景。社会生活广阔天地,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鲜活事实中有机进行综合活动。如:节假日,学生可根据已有的旅游经验或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开展以设计一份《最佳旅游路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为同学推荐名胜古迹,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描绘旅游景点,特色饮食,新开发游览项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

2.4 从自然景象、社会生活中设计。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年四季变化的脚步,以春天为例:让学生听听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读读春的诗,画画春的景,写写春的儿歌、作文等等。只要教师贴近学生生活,抓住闪光点设计综合性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担任好指导者

作为小学生,辨别、组织、自控等方面的能力都不成熟,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角色,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3.1 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格式,在学生制订时,对学生怎样制订活动计划作指导,计划制订好后,并在全班交流,张贴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上,希望每个小组之间相互吸收别组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

3.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信息。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能力正在逐渐地增强,小学课改的进程也在逐渐地加快,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开展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学习重视的是小学生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发起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及指导者的角色。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基于教师的指导才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个人成长。

一、选题的指导要点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可以将这些综合性学习进行有效的划分,进而组成多个比较具体的学习内容,即将每个学习活动划分成不同的小课题开展教学。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方式均是小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制定计划,进而开展学习活动,当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之后,学生针对研究结果展开交流与汇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真正掌握,进而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效,对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一定要从选题开始,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开展选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所有的课题都呈现给学生,进而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之后展开相关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定要针对选题进行相关的概括,进而提出相关的要求: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其次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学生没有注意的题目,比如,对“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研究”“校门口卫生情况研究”“家长吸烟情况研究”等不同题目展开研究。除此之外,在开展选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可行性、科学性、创造性等原则,进而完善相关的教学方式。

二、制定方案的指导要点

通过对选题的探讨,能够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题目,之后就要对选择的题目展开相应的整理与归类,也就是说,将题目相近或者相同的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探讨小组。对于那些没有确定题目或者选择的题目不适合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喜好将他们归入到相应的活动小组,这样的组合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完成题目的选择之后就要进行活动方案的制定,也就是说,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以及研究的方向与步骤。因此,研究课题的形式主要有研究目的、内容与过程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计划的制定,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的目的以及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制定的相关内容与元素,比如,小组成员、题目、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

三、收集信息的指导要点

在完成相关计划的制定之后,学生还不能马上对其进行研究,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相关技巧与方法的时候,才可以开展自主实践过程。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学生一定要了解并掌握调查问卷与问题的设定,并且了解需要观察的事项,进而展开相关的记录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完成相关计划的制定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计划进行深入的细化研究,之后在班级内展开交流与探讨,进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在开展信息收集的时候,可以利用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的方式展开,为了进一步收集信息,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与访谈记录,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开展“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研究”的时候,一定要了解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哪些,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收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个别以及班级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利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收集信息,之后记录收集到的信息,完成信息的收集。

四、整理信息的指导要点

在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点:信息筛选与信息归类。首先,对学生的信息筛选进行相关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探讨,主要探讨的方面就是信息的实用性与原因,之后得到相关的结论,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就是实用的,反之就是无用的。其次,对学生收集的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指导,比如,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研究”中,对问卷信息展开相关的统计。再次,对学生的信息分类进行相关的指导,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收集到很多的信息,在经过筛选与统计之后还需要对其展开相应的分类。比如,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研究”中,经过相关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学生就可以将问题分成两大类:近视原因与近视现状。之后通过教师的指导与提示,还可以将其进行细化,如,预防办法、治疗方法、对待近视的态度等。通过实践证明,对信息进行分类有助于加强信息的收集。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与概括能力,进而实现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总而言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越来越重视,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正是完善自主、合作、探索这类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有效地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一定与教师的指导工作分不开,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而改善教学氛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语文素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曹玲.浅析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教学观改革与实践[J].华夏女工:华夏教育,2010(11).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7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四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结合自身教学我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四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提纲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的选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教师要把各个知识点尽量多的联系起来,对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理念 实践活动计划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19-02

作者简介:刘方(1966―),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学历,中职语文讲师,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2011年教育部颁布修订后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设置了 “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版块,突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并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为: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这不仅充分说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语文老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新时期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与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理念上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还缺乏深刻的思考与系统的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前仍处于可有可无之境地。鉴于此,我们必须下大工夫、花大气力把好教改关,上好实践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绝不能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

那么,如何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1]

一、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迅速转变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作为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不断革新的今天。因为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完成肩负的使命,就可能被淘汰出教师队伍。那么,我们学什么呢?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为了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新《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与指示精神,因为只有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才能明确改革的方向与肩负的任务,才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在教改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其次,要认真地学习中职教育、教学、教改等方面的理论或行家里手的一些好的做法,因为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课的质量。再者,要系统学习新《教材》的课程,而且一定要摆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位置,处理好实践活动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者并重的关系,摸准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另外,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的同时,还要下决心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提高认识,师生同步,是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活动计划

我们经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先要做计划,因为有了科学可行的计划,才能明确奋斗目标,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才能增强自觉性,才能减少盲目性,把事情做得更好。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以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精神为导向,再紧密结合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职业特点确定活动内容。因为,生活是语文,语文是生活;如果语文离开生活,就如同生命失去了灵魂一样。然后根据“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内容与教学需求,精心设计好活动项目与具体措施。如开学初,2011级新生刚入校,老师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学生面对新的老师与新的学习环境,少不了要先做自我介绍。再如,学过《离太阳最近的树》,看完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实况后,就应该让学生以“环保大使――张正祥”为榜样,举行一次以“我们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演讲会;学过小说《哦,香雪》《项链》后,可安排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去图书馆拓展阅读前,先安排一次“优秀图书推介会”;教师节、国庆节到了,就以“学会感恩”“爱我中华”为主题搞些庆祝活动;学习求职信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情境,可让学生在模拟的招聘现场,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应聘实践。总之,设计计划时,一定要符合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思维规律,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与专业特点实际出发,考虑得越周密、越科学、越可行越好。

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好活动计划,是加强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

三、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创新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老师都是起主导作用的。作为组织指导的老师,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实施计划,而且要狠抓落实,因为计划就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就是为了把实践活动做好的;如果只有计划,没有行动,计划岂不成了一张废纸吗?其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如果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那么活动还怎么进行?还谈什么加强呢?再次,老师还要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各个作为个体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然后再采用一些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这样一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能轰轰烈烈地搞起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实现。例如在学过诗歌《静女》《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激流》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认真实施计划,即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在完成“阅读欣赏”的基础上,再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学生最敏感、最感兴趣的话题“中职生是否可以谈恋爱”组织一场辩论会。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在各队队长的带领下,纷纷行动起来。因为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做,所以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角色,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围绕活动主题,或去图书馆,或去网上搜集资料,或看录像,或看书籍,学习辩论技巧,或列提纲,打草稿,撰写辩论稿。最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辩论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效果很好。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创造未来的信心倍增;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体味到语文的魅力,于是更加喜欢语文,学会应用语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创新,是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综上所述,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改的亮点之一,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新领域。笔者相信,在新《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9

[关键词]提高 综合实际活动 课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全新课程,具有独特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但没有材,要求地方、学校、学生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差异发展,注重创新与实践,具有广阔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它是全新的课型,能够传承借鉴的已有经验极少,对于创新思路很难达成共识。实施中往往会出现注重形式、预设太细、给予过多、生成不足、忽视体验、缺乏深度等问题,课程实施质量相对较差。鉴于此,我们结合课程特点、地域特点、季节差异、社会生活实际、学校实际、学生认识水平等方面,在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实施流程、课程评价等环节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有机整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指定领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方案》,根据学段特点和活动领域,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性课题,研究确立了研究性学习开题课、活动课、活动成果展示课的基本流程,为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重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

1.整合课程资源,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坚持开放选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与学段的科学、品德、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并体现在指导性课题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活动与研究。各学段每个学期系统完成1至2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即可。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结合指导性课题,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选定课题进行研究,但指导性课题仅供教师学生参考,坚持开放选题。我们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与之密切联系的领域,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课题由师生共同确定,这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一些。

2.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课题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根据我镇的地域特色,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选题。渔网、鱼粉加工是我镇传统加工产业,已有几十年发展史,形成了很多专业村,被誉为“中国北方渔网生产第一镇”。我们充分挖掘这一资源,进行了选题研究,如《追溯渔网生产历史》《鱼粉生产历史探寻》《现代渔网生产技术研究》等。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我们选择了劳动技术、劳动工具、种植技术、林果粮食作物的栽培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在亲近社会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村庄、社区献爱心,做科普宣传、公益宣传、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发展自我方面,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节假日活动等,开展发展自我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课程。

三、上好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课型

1.研究性学习开题课

它主要涉及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其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确定了研究课题后,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若干小的细节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类,确定几个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然后分到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再由小组合作研究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计划表。

2.探究活动课

它主要涉及如何指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具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根据课题的差异,有的可在课上进行,如《包书皮》《剪窗花》,这种课特别强调对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合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的实践操作,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由教师示范(多媒体展示)整理归纳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有些探究活动课,可安排在课下让学生按计划自主进行探究,如《纸的研究》《早餐的学问》《树的年轮》等。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表格,研究活动表格要把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主要成果呈现出来,力求探究实效。

3.成果汇报课

它主要涉及如何让学生展示探究过程和活动成果。学生按计划进行了具体研究活动之后,学生展示活动过程、活动成果,把活动的收获带到课上进行整理、总结、分析、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精心设计汇报表格,把学生探究、讨论、总结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师、学生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导,并适当进行资料补充,对课堂进行延伸,重视课堂的生成性,重视展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以上三种课型,每种课型根据课题研究难易程度可用不同课时去实施,课题确定后,要循序渐进地上好三种基本课。

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

学校针对三种基本课型,分别设计了《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方案》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计划表》《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成果表》《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汇报表》等表格,为师生活动提供了有力参考。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形成的调查报告、访问记录和搜集的资料等能体现活动过程的材料整理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活动资料,从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细节保留、记录了下来。

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档案袋评价、学生问卷评价,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跟踪指导。根据检查情况,把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方案》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计划表》《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成果表》《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汇报表》等过程性资料的检查整改情况列入教师课程评价,计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并及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选好典型进行推广。

综合性学习计划篇10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4)y=1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