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个人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8 06:24:17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1

20*年是进一步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关键年,我社在上级行和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努力拼搏,认真贯彻落实联社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央行票据兑付为核心,不断加大筹资力度,扩大信贷规模,深化支农内涵,狠抓清非降比,狠抓财务收支;基本完成了联社下达的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信用社各项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存款较上年净增950万元,占联社分配全年计划的1*.1%;;收息完成303万元,占联社分配全年计划419万元的72.31%,欠任务116万元;盘活不良贷款任务占比控制在14.4%以内。

央行票据兑付工作

过去的一年,为确保我县央行票据兑付,我社按照联社的统一布署,按照兑付的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条对照,逐项核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上报数字及时准确,指标合规。

五级分类工作

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坚持“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原则,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不良贷款迁徙变化分析报告制度,每月对五级分类迁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不良贷款迁徙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强责任和处罚,及时采取清收转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全员合规教育工作

今年5月,联社结合省银监局关于提出的,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全员合规教育活动以及我县信用社在省联社业务真实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开展“教育、整顿、规范、提高”的活动。我社按照联社的活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活动圆满完成。确保了活动开展和正常业务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员工作风建设工作

10月,联社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作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员工作风建设活动。我社要求全体员工重点学习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和市委的“五禁止”,严格按照四个“十不准”和“五禁止”要求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使我社员工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两大工程建设工作

按照市办*年全市着重要作好两大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我社按照市办和联社的统一要求,实行阳光信贷,装修信贷大厅,信贷人员统一在信贷大厅办公,信贷制度、规定、流程上墙。规定工作时间,权限内的贷款当时办理,超过审批权限的二日内给予答复,符合条件的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信贷人员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公开,便于联系和监督。

在信用户评选对象上,增加了公务员和城镇居民信用户,扩大了评选范围。在信用户评选把关上,注重真实性和责任制,规范了评定环节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信贷员为调查评级主责任人,确保了评选质量,我社受理了信用户申请866份,共评出信用户701户。

总结*年工作我社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收息工作缺口较大,最后22天的工作重点是组织业务收入,为确保联社下达业务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我社准备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全面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集中时间、人员全力打好最后22天的冲刺仗。

2、按照联社去年年底制定的3000元以上贷款三个月必须结算一次的标准,逐人、逐户、逐笔每个信贷员交叉复核。

3、加大年终考核力度。特别是对收息和盘活工作,我社对这两项任务考核力度更大,并制定了年终奖金的50%考核收息,30%考核盘活,20%考核存款的考核标准。

4、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上报各项经营数字真实、准确,严格按照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及联社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办事,圆满向上级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09年第一季度业务经营计划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喜悦来迎接09年的到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做好09年第一季度工作,在联社09年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未下达的情况下,我社根据*年联社计划,现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制定09年第一季度各项业务经营计划如下:

1、存款。*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净增930万元,我社26人,人均35.77万元,09年我社计划净增800万元,我社现20人净增40万元。

2、收息。*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收息112万元,我社09年计划收息109万元。由于按联社总体工作部署*年我社通过收回贷款和减少投放预计将压缩信贷规模300万元,年底各项贷款总额将是4500万元左右,按年息9.6%预计收息109万元。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一五”计划;历史意义;中国特色;工业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102-03

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折点。如何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核心问题成为当时的最大课题。中国人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虽然以“苏联模式”为范本,但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是注意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探索道路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一五”计划的历史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的真正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基本任务,中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中国开始改变工业和社会落后的局面,中国开始全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迈进,依靠自己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1 “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虽然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有较大增长,但农业、手工业的个体经济还占有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完成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任务还很艰巨。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中既包括实现工业化,也包括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关系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基础开始从以‘共同纲领’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转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不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制度,以逐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议事日程,列入‘一五’计划”。

通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进一步解放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以前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国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把私营工商企业加以利用、限制和改造,纳入国家计划发展之中。到1956年年底,全国私营工商业户数99%,私营商业户数82.2%的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使手工业生产走向了合作化,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生产,并逐步从手工生产转向了机器生产,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在农村,农村的生产力由于合作化得到了巨大的解放。由于打破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的限制,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也可以顺利的进行各种生产建设,有利于把农业生产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因此,“我国计划经济的建立过程,不仅决定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发展。对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把它们逐步纳入计划轨道的过程”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贯穿于“一五”计划的全过程之中,“一五”计划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同志就提出了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首要任务,当时中国“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国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依据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大型骨干企业。

“一五”计划,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战略,既是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也是基于我国当时的国情而做出的冷静选择。“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大规模进行投资建设,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力争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在旧中国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合理,大多偏重于沿海工业,内地工业很少。在工业部门内部,主要为轻工业,重工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小。经过“一五”时期的建设,原来工业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的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些工业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原来工业不发展的内地,工业有了更迅速地发展,一些新的工业基地正在形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已经基本上建成,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地也都已经大为加强;同时,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新的工业区正在形成;在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也开始了部分的工业建设。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基本建设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基础工业得到加强,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例如飞机设备制造、精密仪器加工等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布局、部门渐趋合理,沿海与内地地区分布、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更为合理,一些工业基地建立起来,以采掘、原料工业生产、机器制造为主的重工业部门的比例上升到45%左右,独立的中国工业体系已现雏形。“一五”计划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计划。它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这一步,将超过前人近百年走过的路程。

3 “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以及政企合一的企业模式。“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巨大,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以重工业发展为龙头,发展速度快,工业建设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管理为前提。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经济体制。20世纪30年代,苏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征。制定一份比较完备的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步骤。”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经济模式和现代化的经济体制。

计划性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但是计划不是集权化和统制。计划性是“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有计划的调节。社会把劳动时间和劳动资料按比例分配于各个不同的劳动部门,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计划经济是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和均衡是其重要内容。国家的各个经济部门的计划要协调一致,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统一的经济体制。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苏联的“工业化”导致了经济管理的高度集中,集权化代替了计划化,计划经济成为统制经济的代名词。所以,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在俄国半封建和沙皇专制主义社会文化传统背景下,重现了“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体现苏联共产党人激进革命经济思想的集体产物。最终,在计划与市场的抉择中,苏联模式出现了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绝对化,为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终崩溃埋下了理论和历史的伏笔。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一五”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了当时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重点建设的需要,符合这个时期的国情并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建立的高度集中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其中,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著作。

“一五”计划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探索。因为“一五”建设中,过多倾斜重工业的投资使“重工业与轻工业、工业与农业等方面在进一步发展上产生新的矛盾,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也暴露出其固有的一些缺陷。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出现的变化也促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注意中国的实际”。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比较早地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病,感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1955年年底,他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积累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为了总结这些经验,、刘少奇等直接领导了历时几个月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听取汇报的工作,发现了许多带全局性的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问题;生产力布局,主要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国防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经济体制,主要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分配的问题;管理体制,主要是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等。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我们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陈云在“”会议上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主体――补充”思想,也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偿;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绝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从这一层面上看,中国式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同于苏联式的现代化模式,注意到了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才是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关键。“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不完全排斥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宏观调控管理模式的基础。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历史上有三次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大事情,其中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其中就包括了“一五”计划实施和“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4 “一五”计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救国”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经济现代化不可能全面展开。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寻求强国的建设之路。封建地主阶级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进行了洋务运动的探索;维新派推行兴民权、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革命派了晚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革命军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政府也无法全面建设现代社会,“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以很难拿出什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东西,战争、内乱、饥荒,这些就是当时社会的状况。广大农村沿袭着传统的农耕方式,畸形发展的沿海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外国的产品,中国的许多大城市连钉子、火柴这类产品都不能制造,根本提不出有什么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的建立,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并没有停止脚步,一直努力向现代化迈进,但是从规模上以及进度上都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1949年10月1日到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的7年时间内,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政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追求强国之路开始真正实施,“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首次尝试。“富国富民”和“强国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历史任务,“一五”计划的全面实施标志着真正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化建设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奠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确定了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是中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姚开建,陈用勤.改变中国――中国的十个“五年计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李富春.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全国的计划工作[C]//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时期文献资料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二室,1987:452.

[4]著作选读编辑委员会.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6]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9]乔瑞雪,孟凡东.计划与市场的悖论[J].成人教育,2011(7).

[10]庄福龄.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陈云.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C]//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时期文献资料选编(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二室,1987:448.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3

一、基本情况

1995年3月,市妇联响应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号召,以帮助贫困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为主要任务,在全市启动实施了“春蕾计划”。12年来,各级妇联把实施“春蕾计划”作为服务贫困儿童的有效举措,扎实工作,常抓不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救助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募集资金942.93万元,救助贫困女童、孤儿和女大学生29733名,建“春蕾小学”4所,“春蕾女童班”13个,有效地保障了贫困女童的受教育权力,为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春蕾计划”已成为我市社会公益活动的知名品牌,党联系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春蕾计划”实施氛围。各级妇联注重宣传造势,抓住“三八”、“六一”、儿童发展纲要宣传月等契机,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通过召开新闻会、录制专题节目、开辟专版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春蕾计划”的重要意义,宣传活动的救助标准和要求,宣传热心参与救助活动的先进典型,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市妇联争取有关媒体的支持,先后开设了“春蕾桥”、“走近贫困女童”、孤儿救助等专题专栏,举办了实施“春蕾计划”十周年电视颁奖晚会、爱心集体和爱心个人新闻会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县、乡妇联深入村庄、学校和家庭,认真调查了解贫困女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严格审查把关,及时向上级妇联和社会各界宣传推介贫困女童,为实施“春蕾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广泛募集资金,加大“春蕾计划”实施力度。各级妇联广泛发动,牵线搭桥,精心运作,将“春蕾计划”作为单位和个人奉献爱心的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募集资金,形成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奉献爱心、竞相捐资助学的感人局面。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大陆集团热心关注贫困女童教育,1995年以来共捐款近百万元,资助贫困女童1000多名,成为我市企业救助春蕾女童最多的大户。下岗职工王光明夫妇靠卖年糕维持生计,虽然生活清贫,仍坚持救助了3名贫困女童。各级妇联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地争取“外资”,市及各县区先后从北京、济南、深圳等地有关单位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争取救助资金200多万元。临沂师范学院原外教伊丽莎白女士发动亲朋好友捐款4.3万元人民币,为莒南县23名贫困孤儿一次交齐了小学至初中阶段的学费,并购买了价值1.2万余元的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冒着严寒到学校看望了受资助的孤儿。济南白马山72253部队官兵情系沂蒙山区,1996年以来捐款2万余元,先后救助了沂南县孙祖镇42名贫困女童,如今他们资助的胡莎莎等3名女童已经走进了大学校园。广大资助者对贫困儿童不仅给予经济帮助,而且通过建立书信联系、到基层看望孩子、接孩子到家中暂住等形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了“春蕾计划”的实效性。

(三)创新工作载体,拓宽“春蕾计划”救助范围。各级妇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载体,扩大救助范围。2004年“六一”节前夕,市妇联与沂蒙生活报社联合开展了“千名孤儿救助”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开展“千名孤儿救助”活动的倡议书》,在《沂蒙生活报》(2006年11月17日更名为《鲁南商报》)连续四年设立“牵手千名孤儿,共铸美好人生”系列专版90期,对贫困孤儿的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同时组织开展了“百名党员牵手百名孤儿”、“同在蓝天下,同圆成才梦”、“美国友人爱心献孤儿”和“千名孤儿救助”新闻会、见面会等主题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截至目前,先后有52家民营企业、学校等集体和982名各界热心人士参与救助活动,共捐款163.34万元,资助贫困孤儿1635名,其中21名市级领导率先垂范,救助贫困孤儿29名。山东森森集团董事长李兴去年以来捐款8.24万元,救助贫困孤儿114名,成为救助贫困孤儿最多的个人。临沂供电公司退休职工马春山捐款1.04万元,资助了8名贫困孤儿,每年“六一”、“春节”前夕还为孩子们送去过节费,被孩子们亲切地成为“爱心爷爷”。市妇联机关18名党员干部在搞好组织发动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救助活动,四年来已捐款2.14万元,救助贫困孤儿19名。去年以来,苍山县妇联与县工商联联合开展了“千名孤残贫困儿童”救助活动,已收到捐款37.7万元,救助孤残贫困儿童1089名。罗庄、沂水、临沭等8个县区妇联开展了“贫困女大学生救助”活动,募集资金106.5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75名。

(四)巩固救助成果,实施“春蕾计划”后续行动。近年来,各级妇联在帮助贫困女童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后续行动,协调争取职业学校、企业等有关单位的支持,采取实用技术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订单式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多门类、专业化的培训,全市妇联系统共协调减免学费231.05万元,培训大龄贫困女童3500多名。2005年以来,市妇联先后与临沂诚谊家纺有限公司、天汇职业技术学校和鲁豪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了5期“助春蕾女童·圆就业之梦”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免除学费160多万元,对330名优秀大龄春蕾女童免费进行了电子技术、酒店管理、服装制作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其中鲁豪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培训的236名贫困女童、贫困孤儿,中专毕业后安置到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大企业就业,月工资达1500元以上,企业还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龄贫困女童的就业问题。

(五)完善工作制度,促进“春蕾计划”健康发展。各级妇联注重加强“春蕾计划”的管理,建立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将“春蕾计划”纳入文明创建内容,纳入儿童发展纲要监测评估体系,纳入妇联岗位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实施“春蕾计划”的积极性。二是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各级妇联层层建立了“春蕾计划”救助档案,对春蕾女童的学习、家庭和资助者情况详细登记造册,进行动态管理,为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方便。三是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市、县、乡妇联均建立了春蕾救助资金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各级妇联上下联动,积极搞好春蕾女童的回访工作,及时向上级妇联和资助者反馈春蕾女童的学习、思想状况,要求春蕾女童每学期向资助者汇报学习情况,认真做好资助者到基层看望受资助儿童的协调服务工作,受到基层群众和资助者的好评。五是建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市妇联坚持每两年对实施“春蕾计划”情况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各级通过评先树优、召开表彰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宣传表彰先进典型。近年来市、县妇联共评选表彰“春蕾计划”先进集体642个、先进个人1337名、优秀春蕾女童1293名,其中有3人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春蕾女童”,14人荣获省“优秀春蕾女童”,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实施“春蕾计划”的热情。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发动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妇联虽然普遍实施了“春蕾计划”,但宣传的力度、广度不够。今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落实后,由于没有及时做宣传解释工作,致使有些资助者对于新形势下是否有必要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存有模糊认识。

(二)救助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级普遍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女童的救助,对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大学阶段的贫困女生的救助较少,救助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救助过程中存在重视经济帮扶、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引导现象,有的救助存在一次性和短期行为。

(三)救助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由于人员少、工作面广量大,个别地方存在着账目不够规范、资助金发放不及时现象,有的对春蕾女童教育引导不够,致使部分春蕾女童没有及时主动与资助者联系,影响了资助者的救助热情。

四、建议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形势任务。今年以来,我市已经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由学生承担的主要是课本、学习用品等费用,这对于多数农村家庭来讲已不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但在有些失去双亲、单亲和病灾等贫困家中,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特别贫困,子女上学期间需担负的这部分费用及生活问题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动员社会各界对贫困女童生活学习给予经济帮助和精神关爱,仍是当前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妇联要把实施“春蕾计划”作为提高女性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推动这一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4

 

 第一部份   联社管理部门职责

第一章  办公室职责 

办公室是主管全联社社务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建设、决策督办、企业形象维护及行政后勤管理的综合协调和服务部门。文秘资源网 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全联社系统业务运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条  负责掌管请示报告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公文制度,掌握全联社执行上级部门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和市联社各部门工作动态;负责社务信息工作,编辑简报等内部信息资料,对上反映重要情况,对下组织交流;

第三条  负责起草或审核以联社名义发出的有关重要文函,起草或审核向上级部门报送的有关综合性重要文件和材料;负责协助社领导开展调研工作;

第四条  负责联社各类文件的收发、运转,组织与落实联社机关公文的正常运作,并做好文件的归档工作;负责办理各种报刊、资料的订阅手续;

第五条  负责协助领导安排党委会、主任办公会、社务会、工作会等会议日程;办理会议议题的收集及会前协调、会议纪录、会议纪要的整理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办等工作;

第六条  协助领导统筹协调联社各部门日常工作和各镇社请示报告工作;

第七条  组织、协调、实施全社业务宣传工作,负责企业形象推广、业务宣传、公关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八条  负责收集与本单位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社领导提出建议。

第九条  负责联社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负责办理联社管理部门、直属网点的费用报销手续;负责监督电话的受理工作;负责联社食堂及招待所的管理工作;负责联社本部来访客人的接待及重大会议的会务保障工作;

第十条   负责联社本部和直属网点的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调配、发放工作;负责联社指定的业务凭证的印刷、发放工作;

第十一条  负责联社机关公用汽车的管理和发配使用;负责交通工具的购置、调配、维修、保险、年审等相关工作;负责联社本部和各镇社大宗办公用品运送工作及规定的出差人员接送工作;

第十二条  负责房屋购置、租赁、调配、使用、维修及相关管理工作,办理有关产权手续和保险事宜;

第十三条  负责联社本部及镇社营业用房装修的招标、工程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  负责联社本部及直属网点办公、营业场所的绿化、卫生保洁、饮用水管理和水电维护工作;负责保障办公大楼设备正常运行,保持大楼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秩序;

第十五条  负责与省信合办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第二章    人事教育部职责

 

人事教育部是主管全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用人治事的活动,达到人事相宜的目的。人事教育部肩负着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调配、培训、工资、福利、社会保险、退休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组织编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和晋升制度; [1]

第二条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人事教育政策、规章制度及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操作办法,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措施;

第三条  按管理权限或有关办法组织落实有关干部的考察、考核、配置、使用、交流、奖惩、任免及有关离任稽查等工作;文秘资源网

第四条  负责后备干部、备案干部的规划、培训和管理工作,落实全社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指导各镇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

第五条  负责组织本系统员工的文化教育及政治学习,负责职工的年度考核、升级工作和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聘用、报名考试的组织工作;

第六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政策,做好本系统职工的工资标准和级别的核实工作台和对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参与研究、拟定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关办法,并评价实施效果,及时提出相关的意见;

第七条  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保险统筹有关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辖养老保险等福利管理。组织落实员工失业、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支付等工作;

第八条  负责员工进出的规划、落实和有关协议、合同签定的组织实施,落实劳动合同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组织落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有关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以及业务交流和人员培训,并落实风险内控制度;

第七条       负责联社本部员工考勤工作;

第八条      认真做好人事、劳动管理方面的年度、季、月的各种资料报表编制及报送工作;

第十二条  负责与上级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第三章   财会部职责

计划财务部是主管全社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结算、本外币资金管理、贷信政策和计统分析等经营和管理职能。

第一条  贯彻各时期财务、税收政策,配合、衔接财税和上级管理部门等各种关系,对业务经营管理作出有前瞻性的预见和控制,并制定各项政策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指导各社执行。

第二条  对全年业务经营发展进行分析预测,编制可行性财务预算,下达财务收支计划和财务经营考核指标。

第三条  正确组织和规范各镇社及直属网点的会计核算工作和处理联社的财务收支工作,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向联社领导反映和汇报经营状况。

第四条  完善各项会计和结算业务的管理,制定业务操作规程、业务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各项业务的会计核算手续,并组织业务培训。

第五条  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经营情况,正确组织指导各社进行年度会计决算,真实完整反映经营成果。

第六条  负责网点调整的调研工作,按照联社的总体规划,审核需要撤并的网点资料及其保本点分析等材料。管理联社管理费的现金出纳帐,对日常招待、差旅、会议等开支审核和报帐,对发票等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进行审核。    2  

第七条  严格规范财务收支手续,制定各项营业费用的管理规定,强化费用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项财务、费用指标增长。

第八条  编制和审核年度决算、季度、月度和日常的会计报表和各种数据资料,向省办和各级相关部门呈报,向各社和联社相关部门提供每月经营管理情况。

第九条  按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和本联社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好资金管理和计划工作;制定现金管理措施,定期检查现金管理情况,对有关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十条  对本、外币的存贷款利率按央行政策进行管理,如遇调整及时通知后台和各社,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第十一条 对开发的新业务提出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提供电脑部进行业务系统电子开发,并参与开发和测试。

第十二条  组织清产核资,对固定资产、电子设备、低值易耗品等财产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第四章    保卫部职责

保卫部是主管全社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贯彻执行落实上级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文件精神,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条  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当地治安情况,建立和健全安全防范规章制度,与当地派出所或邻近单位签订治安联防协议书。

第三条  定期对要害岗位的人员进行考察,发现不称职人员,及时向领导提出调整建议,协助做好人员的调整工作。

第四条  随时检查本单位职工在营业、守库、押运期间执行规章制度的有关情况和枪支弹药使用情况。

    第五条  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对异常现象,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报告。

第六条  严格落实枪支弹药的管理规定,杜绝涉枪案件的发生,每月要对枪支进行查看,是否符合使用方便和安全的要求,严格执行枪支弹药的使用制度,做到防潮、防锈蚀、防火、防盗窃。

第七条       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法纪、社会道德和行业纪律教育,提高干部职工遵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有关规定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第八条       严格按照上级和公安部门的要求,抓好营业网点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单位的防抢、防盗、防诈骗、防破坏和防火工作。

第九条      加强分社、储蓄所负责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

建设,每季度检查和抽查,听取工作汇报,认真分析本单位内控制度和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解决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  抓好网点一线员工的预案演练工作,落实检查制度,信用社主管主任或保卫负责人每月不少于一次对营业网点的安全检查(以检查登记薄为依据),一个月没有实施检查扣主管主任或保卫负责人6分,两个月没有检查扣12分,三个月没有检查扣24分,四个月以上没有检查200分。

第十一条  加强保卫工作档案管理,为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要求专人管理,专柜存放,资料全面,分析清楚,上报的材料和报表要求内容真实,数字准确,书写工整,上报及时。 (3)

 

 

第五章   电脑部主要职责

负责联社以及属下各镇社的电脑业务管理、开发、测试、培训和维护。其主要职责要求如下:

第一条  负责联社电脑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和测试,利用新的电子业务产品来促进我社的业务发展;同时做好电脑业务系统的优化、修改和维护工作,保障通讯网络的畅通和电脑系统稳定、正常地运行;

第二条  负责各类电子产品的采购和管理,并协助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工作,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不流失;

第三条  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各项联社电脑管理规定,要求联社、镇社和各营业网点的电脑开发维护人员以及业务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以保证各项电脑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安全运

行;

第四条  负责全联社计算机知识和新电脑业务知识的培训和上机操作,提高我社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竞争力。

 

第六章   客户经理部职责

客户经理部是主管个人和公司客户业务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营销组织、质量成本控制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个人、公司客户业务系统市场营销的组织和推动;

第二条  负责拟订和组织实施个人、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三条  参与编制年度经营计划,提出个人、公司业务的发展目标、收入实现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产质量目标;

第四条  负责组织实施个人、公司业务经营计划的完成,包括分解、落实、计划执行检查和分析,促进经营目标完成;

第五条  负责组织本业务系统进行市场细分,发展优质客户,提高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重点客户的市场份额;

第六条  负责本部经营的个人、公司客户进行直接营销,制定营销方案或银企合作方案,争取优质客户,并对各镇社营销服务提供指导;

第七条  负责组织对个人、公司业务贷款项目评估;

第八条  负责根据个人、公司业务客户需求,提出开发金融产品的建议,参与开发,组织推广;

第九条  负责在全社组织和落实客户经理制有关工作;

第十条  负责组织对直接经营的个人、公司业务客户进行客户评价、资信评级,开具资金证明;

第十一条  负责对直接经营的业务客户跟踪与管理、收贷收息、档案管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录入和信贷业务清分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不良客户的退出工作,优化客户结构;

第十二条  负责对个人、公司客户存款增长提出具体措施并落实,并对存款情况进行分析、考核;

第十三条  负责全社融资业务的指导和营销组织;

第十四条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公司客户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

第十五条  负责组织个人、公司业务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向联社提供经营信息服务和支持,并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共享信息;

第十六条  参与信贷和风险管理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负责拟定公司业务相关业务标准、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  负责按照信贷业务运行和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要求在本业务系统组织实施; (4)

第十八条  负责对个人、公司业务相关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业务交流和协助组织人员培训;

第十九条  负责个人、公司业务的存款计划、统筹管理、信息分析;

第二十条  负责与省办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第七章  资产保全部职责

资产保全部业务范围是主管全社不良资产、抵债资产、自有资产等特殊资产的经营处置,并具体负责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全联社业务运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条  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全联社资产保全业务经营规划和经营策略;

第三条  参与编制全联社年度综合经营计划,研究提出资产保全业务系统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收入费用等经营目标;负责组织实施资产保全业务经营计划,包括计划分解和落实、计划执行检查和分析,推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镇社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和闲置资产的管理、经营、盘活和处置;

第五条  负责组织全联社呆帐核销的审核工作;

第六条  负责组织资产保全业务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向本业务系统提供服务和支持,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共享信息;

第七条  负责建立健全联社系统资产保全业务运行和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  负责全联社本业务系统资产保全业务相关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业务交流和人员培训;

第九条  办理全联社的经济诉讼(仲裁)案件;

第十条  负责建立健全全社法律事务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负责审查联社各业务部门对外签(出)具的各类非标准格式的合同、协议及其法律文件;负责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全社业务经营活动提供法律帮助;

第十二条  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社领导提出建议。

 

第八章  信贷管理部职责

   信贷管理部是主管信贷制度、判别监控信贷风险、统一组织、管理和审批辖内信用社信贷业务综合管理和审批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上级有关信贷计划管理规定和要求,组织研究和拟定辖区农信社信贷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二条  负责辖内农信社信贷业务管理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信贷检查管理工作,规范农信社信贷管理工作,对有关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第三条  负责辖区农信社信贷业务的统筹、组织和管理;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完善并组织实施内控管理制度;

第四条  根据辖内农信社信贷风险和信贷业务管理状况,在制定信贷政策和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方面提出建议。

第五条  研究和拟定信贷业务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有关制度和办法;

第六条  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贷款规模管理及落实贷款利息回收计划; 【5】

第七条  负责信贷资产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及组织实施。

第八条  负责组织实施对信贷业务风险的过程控制和贷后管理;

第九条  对辖内信贷业务综合运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向信贷业务经营部门提出信贷业务营销与管理的综合指导意见,并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测、检查和分析;

第十条  对重点行业、区域、客户和信贷品种进行跟踪监控和系统性风险研究,为信贷审批和经营决策提供预警、防范风险的指导性意见;

第十一条  负责对人民银行登记咨询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第十二条  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第十三条  负责与对口上级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第九章  稽核部职责

第一条  对会计、出纳、信贷、特约汇兑、联行结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稽核。

第二条  按储蓄或集体存款业务的政策、制度和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业务的办理情况进行稽核。

第三条  对各项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务决算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稽核。

第四条  按电脑系统管理的有关要求监督落实各项机房管理、网络安全措施,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的监督落实。

第五条  对有价证券、印章、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领用、使用销号、交接情况进行稽核。

第六条  对网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稽核,协助安全保卫部门做好监控录像抽查。

第七条   对社内人员调动、离任进行稽核,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专项性的检查工作。

第八条  领导、组织派驻各社稽核特派员开展各项工作,按工作要求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  按上述工作范围和任务,有针对性地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并按有关工作要求组织专项稽核。

 

第十章  营业部职责

联社营业部承担联社本部直接经营的各项业务结算及联社属下各镇社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联社本部直接经营的各项业务的结算、资金清算、现金出纳、账户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各项工作;

第二条  负责联社直属网点、储蓄专柜及保管箱专柜的管理,指导各镇信用社的业务操作,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

第三条  负责系统内资金头寸调拨和资金汇差清算的核算及对帐、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等;

第四条  负责本系统广州大同城及五邑同城票据交换及资金清算业务;

第五条  负责本系统全国特约汇兑和省辖联行业务的接收、发送、资金汇划及清算业务; 

第六条  负责系统内往来资金、通存通兑交易资金的核算;

第七条  负责联社指定业务项目的资金汇划、清算和核算管理;

第八条  负责联社集中库的管理,负责各镇社及直属网点的现金调拨核算;

第九条  编制并及时报送各类相关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

第十条  配合信贷、财会等部门,做好信贷资金的管理、运作和收息、收贷、财务、费用开支及现金管理工作;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5

【关 键 词】“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苏联影响;由高到缓。

【作者简介】孙 璐,外交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外交史、传媒与外交决策、传媒外交研究。

中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简称“一五”计划)是新中国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的经济计划。它的编制工作,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四年多(1951年2月开始试编至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采取“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做法,并最终付诸于实施的。在编制过程中,最初设定的1952年“一五”计划草案制定的经济增长指标比1955年“一五”计划草案正式通过时的经济增长指标高了许多,表现出了“先高后缓”的趋势,反映在经济增长指标中最为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年平均增长率和建设投资总额[1]。

通常来讲,对于特定时期内经济速度的设定则首先应当建立在对于本国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综合、客观衡量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应当经过系统的论证和考察,但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一个国际因素,即苏联因素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首先,新中国实行的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倾向全面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政策。此外,新中国成立后,毫无经验的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外部的援助和建设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选择依靠苏联的帮助,听取苏联的意见,选择苏联模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一五”计划中经济速度设定中的“先高后缓”的趋势与苏联的影响分不开的。本文拟通过对已刊布的档案资料的梳理,勾勒出苏联对于“一五”计划经济指标设定的影响路径,对这一影响路径做一浅显的探讨和分析。

一、指标的高速度:苏联“高速度”建设经验的间接影响

建国初期,苏联高速度建设经验给与经济决策者们在制定经济速度上的启发与参考。从苏联立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三十年间,在国际上,苏联始终处于被敌对力量封锁和包围的孤岛状态,维护政权的生存始终是其国家利益的核心,严峻的国际环境使苏联不得不实行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战略。早在1917年,列宁就已经提出了经济建设方面的“赶超”思想,他说:“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在经济方面赶上并且超过发达国家。”“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2]列宁逝世后,基于对苏联的国家利益、国际政治局势的考量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态势的分析,斯大林把加速发展战略确定为苏联的国家总战略。他认为,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攻击,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着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与苏联政府的迫切任务就是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击败敌人的进攻。为了积聚这种力量,在内部必须调动一切力量加速发展自己。斯大林在与反对派论战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论点就是:“绝不能减低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和优点就是社会主义是高速度的,他说:“党在实现五年计划和争取工业建设的胜利时实行了以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政策。”[4]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将“赶超”思想付诸于实践,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集中全国的资源全力实现工业化,使苏联仅用十年多时间就进入了工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其成就是巨大的。二战前,苏联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按西方的最低估计也达到9%(1928-1940),远远超过美国的5.15%(1869-1899)、德国的4.14 % (1870-1913)、日本的6.19%(1905-1930),开创了高速经济增长的历史纪录[5]。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早在建国前谈及到:“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6]前有列宁的教导,后有斯大林的示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便成为中国领导人在制定经济建设时潜意识的考虑。在1952年8月,也就是访问苏联前主持起草的《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和《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的报告》中把工业建设的速度,设定为每年递增20%[7]。根据宋劭文回忆:“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曾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赴苏谈判前,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因此,在“一五”计划制定初期,中国领导人们在设定的“一五”计划经济发展速度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以及所受到的影响来源就是苏联在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这种苏联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影响。

二、指标的高速度: 驻苏大使的间接影响

在“一五”计划的制定时期,与苏联最直接接触的是在第一线进行工作的驻苏大使。担任驻苏大使的几年,正值中苏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的时期。处于同苏联接触的第一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一五”计划经济速度的设定。

1951 年4 月15 日, 接替王稼祥就任驻苏大使。此时,苏联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担任驻苏大使起, 就积极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其是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以此作为国内经济建设的借鉴。分别于1952年三次致信党中央, 提出了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识、意见和建议。当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编制,如何实现工业化尚在酝酿之中,在信中,对于经济速度的问题上,对我们国家能够“迎头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满怀信心,认为“我们完全有把握以较快的速度来实行我们的工业化”。同时,他又提出“稳步前进”思想,认为中国的工业化不能离开中国现有的各种条件,离开了各种条件而要加快工业化“是一种急性病”[8]。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化,尤其是工业化的速度问题是中央最高领导者集中思考和研究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心问题。

1951 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要求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 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9]在的来信中, 除改造与扩大在东北的“鞍钢”之外,必须立即在西北开始建立第二个钢铁中心,并准备在西南或中原方面建设第三个钢铁中心, 而且必须严格的规定每年建设的计划程度及完成的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 推迟拖延。建立一个钢铁中心, 需要很多时间, 每一年的推迟, 都会很大的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的速度[10]。的来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接到的来信后,将他的信送和其他领导同志审阅,并于1952年2月8日复电,“所提的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方针以及许多具体意见都是很好的,我们正在为此方向努力”,具体问题 “将由陈云同志详细函复”。刘少奇在的复电稿上批示:“关于工业化问题, 请陈李注意随时提到中央会议。”[11]、刘少奇、、陈云圈阅并认可了的复电。

1952 年3 月19 日, 中财委向提交了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的报告。在其中指出:“鉴于钢铁工业在国家工业化中的重要性,在第一五年计划期间,必须把鞍钢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全国力量如期完成, 以奠定全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除此以外,为了改变我国钢铁工业的落后状态,于八年之内达到年产五百万至六百万吨钢,于十二三年之后达到一千二百万吨钢,有必要进行第二个大钢铁厂的建设。从经济上、国防上考虑,第二个钢厂以放在大冶为宜。”[12]报告的主题与来信的基本建议和精神基本一致。应该说,在“一五”计划编制初期同样间接地把苏联因素作用到了经济速度的设定上。

三、速度的放缓:访苏与苏联意见的直接影响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经济计划方案的制定,中国在“一五”计划的制定上是一样要听取苏联意见的。1952年8月15日,以为首席代表,陈云、李富春、、粟裕等为代表的代表团访问苏联[13],这是继1949年底、1950年初、访问苏联后中国领导人对苏联的第二次重大出访。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五”计划草案同苏联交换意见,并且能够争取到苏联援助。1952年8月23日与29日,中国代表团分别将《中国国防军五年建设计划概要》《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主要任务》《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及今后五年建设方针的报告提纲》等文件送交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双方约定,苏联领导人审阅完这些文件后,斯大林将与中国政府代表团进行会谈[14]。

上述文件对于工业建设速度,写道:“根据中国三年来工业恢复的速度,苏联和东欧新民主主义国家工业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工业生产水平在五年内建设中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是可能的和必要的。速度的完成与超过决定于动员全党、全体工人阶级及技术人员在统一计划之下的顽强的努力和苏联的有力援助。”文件请苏联政府“将我们已提出的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任务及主要指标加以审查。在中国是否可以如此建设,中国的建设如何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设计划取得配合。并请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对我们的建设规模、时间及有关问题,加以具体的审查”。并请苏联在设计、工业设备、专家、技术资料等方面提供援助[15]。

斯大林看完上述文件后,于9月3日晚上约中国代表团进行第二次会谈[16]。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速度问题,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斯大林问,你们五年计划中工业增长速度每年为百分之二十,是勉强的,还是有后备力量的。答以我们对此尚无经验,我们许多计划常常对潜在力量估计不足,故今后五年计划可能还有估计不足的地方,这是一方面。但在另一方面,还要看苏联能否供应我们这样数量的工业装备。斯大林说:要按照一定可以办到的来做计划,不留后备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后备力量,才能应付意外的困难和事变。今后五年计划中,每年要超过百分之一,其数量总是比过去大的……谈到最后,斯大林指出:我建议工业建设增长速度,每年的上涨可降到百分之十五,而生产计划应定为百分之二十,要动员工人来完成和超过这一计划。意外情况总会有的,留点后备力量,总有好处[17]。陈云和等都感到:“五年建设的速度下降至每年百分之十五以及生产计划每年订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以便留有后备力量,这个意见是极为重要的。”[18]和陈云于9月先期回国后,由李富春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分别向苏联政府有关部、局介绍相关的具体情况。随后,虽由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和卡冈诺维奇出面,在克里姆林宫和李富春谈过几次,但也仅说了诸如“你们计划这么庞大,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年增长率是不是太高了?能否再仔细考虑一下?”之类的话。都是些比较抽象的建议,很少触及到实质性内容[19]。但苏联的这些建议都是要求中国降低“一五”计划所设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的。

四、 速度的放缓: 刘少奇、李富春等与苏方代表的继续会谈

1952年10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萨布罗夫,这位苏联国家计委主席同刘少奇、李富春继续深入探讨“一五”计划的指标的制定问题,萨布洛夫说,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对世界影响很大。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定要完成,否则影响太大,并说我们再三研究你们的五年计划,认为有些任务太紧张,资料根据不太充分,很有必要反复研究几次。最好提出二、三个方案比较一下,再由两国政府审查决定。萨布托夫还指出,培养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是中国五年计划中的薄弱环节,设计工作落后也将是一个突出问题。搞建设一定要把地质资料搞清,有把握的就搞,没有把握就暂缓,这样中国的建设速度将会很快。萨布罗夫建议,将国民经济计划的增长速度定为18%是较为困难的,建议改为11%-12%[20]。李富春认为萨布托夫的意见是慎重的、负责的、中肯的,表示完全同意。

李富春与萨布托夫商谈后回到住处,立刻同宋劭文、叶季壮进行研究,并向驻苏大使汇报了商谈情况。李富春、认为,萨布托夫的意见是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稳,以便抓住重点,建立基础,从而培养一批工业化的人才,积累建设经验,搞清资源,如此,则日后的速度可快”[21]。他们根据这一精神,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几条原则性意见:要实事求是,没有资料、缺乏力量的绝不勉强上,该推迟的项目一定后上;从发展战略要求及与第二个五年计划相联系上考虑,必须建设的重点项目,要充分说明理由,力争苏方帮助设计。李富春要求各小组根据这些原则对原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后,准备同苏方举行第二次商谈。

从1952年11月开始,中苏双方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和建设任务开始以小组的形式正式交换意见,1953年1月5日,苏联国家计委同中国政府代表团举行了首次小组会谈,苏方由萨布托夫主持,中方由李富春主持,全面研究了中国的建设计划,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国的经济速度,重工业、铁路的发展规模等。这次小组会谈后,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的“一五”计划,苏联国家计委专门成立了包括李富春、苏联计委主席、第一副主席、对外贸易部部长、总顾问五人组成的中心小组,负责研究审查中国“一五”计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953年2月,苏联组成以萨布罗夫为首的代表团与中方代表进行会谈,分组研究中国的五年计划方案,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2]。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苏方认为,中国“一五”计划草案中提出的工农业发展速度、铁路运输增长速度、基本建设指标等都过高,是力不能及的,必须降低。当时中国方面提出工业产值平均增长20%的速度,是根据前三年工业产值平均增长43.8%的速度来设想的,虽然五年计划中提出的增长速度比前三年的增长速度已经低了很多,但也是不能持久的。他们还提出,我国计划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7%-18%的速度偏高,认为不宜超过13%-14%,理由是,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在亚洲处于世所瞩目的中心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要稳妥,绝不能性急,而且必须超额完成。根据他们多年搞计划经济的经验,宁肯将增长率定的低一些,以便留有超额完成的余地,特别是农业增长速度不能太快,因为中国的农业是个体农业,实现计划无把握。如果指标定的过高,将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未完成计划,对国内外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他们还建议我们要把地质资源情况弄清楚,这样搞建设心中才有把握,这不但不会延缓,反而会加快中国的建设速度[23]。2月9日,李富春再一次综合各小组商谈的情况,认为这次商谈苏方总的意见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减少各主要产品产量的指标,并将这些意见电告中央。关于苏联在一五计划中建议的速度问题,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苏联的建议。2月14日,起草对李富春的回电,回电中认为对于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所提意见,都是非常可贵并应予以重视。根据苏方的意见和中国的现实状况,五年计划应在可靠的基础上降低工业生产总值的年递增速度。因此,可根据来电的原则与其进行磋商,修改我们原定的“一五”计划轮廓。2月17、23日,召集、、曾山、贾拓夫以及相关的各部部长、计委委员和局长开会,讨论苏联计委对中国五年计划所提的意见,认为苏联的意见对中国勾画五年计划有很大帮助,同意将五年计划中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定为13.5%-15%,年度计划争取在20%左右[24]。2月底,和陈云、邓小平、薄一波、邓子恢[25]、高岗联名致电李富春,通报了情况,并希望同苏联的各项谈判早日完成。其中关于建设速度的意见是:“长期计划中工业的增长速度拟定为百分之13.5%-15%,年度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再定为20%左右,以保证长期计划能够提前完成,这样是有好处的。”[26]陈云等根据在苏联商谈的情况以及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领导中财委对第一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重新计算了一次,重新设定了“一五”计划经济速度和目标。

五、速度的放缓:苏联意见在政策层面的落实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月7日,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宣布开始实行后的两个多月,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斯大林的葬礼。在莫斯科,为详细了解中苏双方就中国“一五”计划轮廓(草案)等问题进行商谈的情况,听取了数月前去莫斯科的李富春、叶季壮、宋绍文的汇报。李富春还提出关于五年计划及其他问题的若干建议[27]。并且同苏联新领导人贝里亚、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举行会谈,对于中国的“一五”计划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从苏联回国时,带回了“一五”计划中的工农业生产、交通、劳动力安排等问题的文件和李富春关于“一五”计划的建议和报告[28]。

在斯大林的治丧活动告一段落后,中苏关于中国“一五”计划的商谈继续进行。3月17日,米高扬在克里姆林宫同李富春会谈,李富春向米高扬详细介绍了中方与苏联国家计委商谈的主要情况。米高扬一边听李富春的介绍,一边提出问题,从工业、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详细了解了双方商谈的情况。在这次会谈中,米高扬还就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比较系统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企业的规模不应太大,炼油厂不应太大,炼油厂搞了一百万吨就不算小了,中国要在一个地方建设三百万吨的炼油厂,按现时的技术水平是不经济的。钢铁厂,你们提出建设两个年产二百万吨至三百万吨的钢铁厂,太大了。从经济合理性上看,建设一百二十吨至一百五十万吨的钢厂比建设三百万吨的钢厂花钱少而且时间快、好管理。将来有扩充条件时,再进行扩建。扩建改建比较经济合理,可以少走弯路[29]。

米高扬同李富春的这次商谈,是代表团到苏联以来苏联高层领导人首次对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提出的比较系统的意见,不少对中国五年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月4日,米高扬再次约李富春商谈。米高扬通报了苏共中央、苏联计划委员会和专家们对中国“一五”计划的建议。关于建设的速度,苏方的意见是应该从政治上、舆论上、人民情绪上考虑,五年计划不仅要保证完成,而且一定要超额完成。因此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调低到14%-15%为宜[30]。4月初,李富春给写信,汇报同米高扬会谈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派宋劭文和钱志道回国汇报,请中央对“一五”建设方针、规模及苏联援助总协定主要内容做指示[31]。4月中旬,宋劭文奉命回国,听取了宋劭文的汇报,关于建设速度问题,宋劭文在其回忆录中提及到:对苏联经济专家讲的一段话很感兴趣,让我重复了两遍。这段话是:“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大于工资的增加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积累;技术人员的增加速度,要大于工人的增加速度,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水平的提高。”很赞赏这几个观点,认为应以这些观点指导我们今后的经济工作。我还向总理汇报了苏联计委管综合的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平衡法是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要从需要算起,充分考虑可能,经过平衡,使计划建筑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总理对这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这种观点运用在我国建设实践中,并在“一五”时期形成他对经济建设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即: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急躁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32]。

1953年5月18日,苏联计委关于中国“一五”计划的正式意见书由和高岗收到并报告给和其他领导人。意见书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在肯定恢复时期中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苏联对于中国“一五”计划所规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意见书认为,中国全部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4%,其中国营和公私合营工业为24%,都是过高的。工业发展速度提得过高会使物资和熟练干部不能集中使用,使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无法完成。苏方建议自1953年至1957年工业总产量年增长速度由20.4%改为14%-15%。第二天,中共中央讨论并通过了苏方的意见书,20日中央向莫斯科回文,并以电话将中央的意见通知李富春[33]。

李富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苏方的意见,对第一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中所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并进一步提出关于“一五”计划方针、任务的意见。1953年6月,李富春等结束了同苏联近一年的谈判回国。回国后很快向中央上报《在苏联商谈我国五年计划问题的几点体会(提纲草案)》,《提纲草案》中写道:“草案中工业发展速度,没有建立在精确计算现在企业设备能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预期完工投入生产的新厂基础上,由于新厂建设排列的速度太紧,不能按预期的进度投入生产,故每年递增20%是不可靠的。”[34]

中央对李富春的报告给与肯定,并安排李富春于6月21日在全国第二次财经会议上做报告。关于建设速度问题,李富春在报告中谈道:“中长期计划一定要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他认为五年计划一经制定,就一定要完成,并争取超额。这不但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舆论上与人民情绪上,都必须如此。因此计划必须可靠,要紧张,更要有把握。建设时期的发展速度同恢复时期不同。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速度来说,工业每年递增20.4%,农业每年递增7%,不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过高的。工业建设时期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对资源情况的了解、现有设备以及可能发挥的生产能力、建设能力以及劳动生产率与技术水平。根据苏联的经验、长期计划要保持3%-7%的后备力量,以应付计划不周以及难以预料的情况。”关于“一五”计划,李富春的报告中提出了的关于建设速度的内容是:“在目前情况下,反对冒进倾向往往是主要的。而且过去试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轮廓草案不仅总的任务安排太大,而且不少单位把建设速度总的要求过急;对于经济发展速度,又把前几年那种恢复性的高速增长作为制定五年计划的依据,提出了工业总产值增加一点五倍的过高速度。”[35]不久李富春又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会扩大会议上,就编制“一五”计划应注意的问题做了报告。李富春的上述讲话和报告,可以清晰地反映苏联因素经济决策者在经济速度的设定方面变化的影响,并逐步加深了经济决策者们对计划编制和经济工作的认识水平。

1953年6月,根据苏联所给出的答复,国家计委又一次对“一五”计划进行编制。1954年4月,中共中央调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的领导班子,决定成立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八人工作小组,由陈云任组长,成员有高岗、邓小平、、李富春、邓子恢、贾拓夫、陈伯达。此后,“一五”计划的编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6月30日,陈云向中央提交了《关于“一五”计划的几点说明》,汇报了“一五”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的估计和各方面的比例关系等,对计划执行结果做了估计,“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五点五,估计是可以完成的,并且可能超过。有些主要产品,如钢材、棉纱等则很难超过。有些产品,不一定能达到计划指标的要求”。计划指标如果完成后,“五年内,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原有的工厂及自己设计的工厂。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在五年投入生产的很少,只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到六。一百四十一项主要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投入生产,有些到第三个五年才能起作用”。“农业生产方面,五年内农业总产值每年要求递增百分之五,1957年较1952年要提高百分之二十八”[36]。8月2日至25日,在陈云的主持下,八人小组在北戴河召开中央各工业部、国家计委各局负责人会议,前后开了十七次会议,逐章逐节地讨论“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终于出台[37]。

1955年7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38]。7月30日,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得到了批准。李富春在讲话中提到:1957年比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将增长98.3%,即平均每年递增14.7%。其中,现代工业增长104.1%,即平均每年递增15.3%。我国这种工业发展速度,无疑是比较高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我国在“一五”计划完成后,钢的产量仍然不过四百多万吨,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而且也落后于日本,这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这样的地位相称吗?……这只是看到事情的一面,没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以及其他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它们工业发展的历史已经有一两百年,少的也将近一百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比它们落后了一百多年,或者几十年,仅仅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才有可能有计划地进行建设……由此可见,我们承受的是旧中国极其可怜的遗产。在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把改变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艰巨任务担当起来,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一些发展,接着又将在五年时间内使工业生产提高一倍。我们没有“封神榜”上那种呼风唤雨的本领,那能用五年时间就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曾经说过:“绝不可把工业发展速度和工业发展水平混为一谈。”[39]“一五”计划草案最后于1955年7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时在政策层面上所设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和苏联对于中国“一五”计划应设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意见和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完全改变了原来在1952年率团访苏之前,经济决策者们所制定的“一五”计划建议草稿中的经济建设的速度与规模,苏联“速度放缓”的意见最终在政策层面上得到了落实。

六、结语

“一五”计划制定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外压和内部经济恢复的压力,中国领导者们在毫无建设经验的前提下,制定的第一个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即“一五”计划的时候,苏联的高速发展的建设经验对于经济政策制定者潜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此外,驻苏大使的意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是,中国的“一五”计划在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被通过时,并没有按照最初与其他决策者们设定的高速经济发展速度来进行公布,这期间,苏联因素对这一经济速度前后内容的改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从已知的史料和分析中可以得出,在“一五”计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中,苏联因素对于经济速度的设定的影响途径,是通过决策者们与苏联方面多次的直接接触后,逐渐改变对“一五”计划所设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观念”,并落实在真正的政策制定层面上的。纵观决策者们受到苏联因素的影响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一次苏联方面提出的关于修正“一五”计划经济速度的建议几乎都是全盘接受的,并没有在此过程中提出异议。具体来讲,在率团访苏期间,斯大林、苏联计委,通过与的会谈传递苏联方面认为中国应该降低经济速度的建议,表示认同。回国后,李富春等经济决策者继续留苏和苏联国家计委的领导进行会谈,从1952年8月到1953年6月,在李富春在苏联驻留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一五”计划又进行了两次草案的编制,应该说,这两次编制是受到苏联因素最为直接的影响的。主要是李富春起到了传达苏联方面对于中国“一五”计划中经济速度设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次李富春与苏联方面的领导进行完商谈之后,便会自己总结苏联方面的意见,然后以电报的形式通知中国高层领导人陈云或。李富春回国后,又一次的把苏联的意见汇集到自己的谈话和报告中,传达给了党中央。

苏联方面在不同的场合与决策者们接触的时候都要求中国把“一五”计划设定的经济速度方面降低,苏联方面这样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苏联方面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经济政策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是不足的,在访苏之前所制定的“一五”计划草案中的建设指标的提出是没有经过什么科学分析的。另外,苏联方面,无论是斯大林、萨布洛夫都建议中国“一五”计划中应适当降低设定发展速度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经济建设当中,必须要留有后备力量,才能应付意外的困难和事变,根据苏联多年搞计划经济的经验,宁肯将增长率定的低一些,以便留有超额完成的余地。苏联方面建议中国适当降低发展速度的第三个原因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定要保证完成,因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要稳妥,绝不能性急,而且必须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如果不能按照原定指标完成,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农业增长速度不能太快,因为中国的农业是个体农业,实现计划无把握。如果指标定的过高,将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未完成计划,对国内外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决策者们在与苏联方面的不断接触中,他们原来对于“一五”计划的经济速度设定的“观念”在苏联的影响下被彻底地改变了,也就出现了“一五”计划建设速度设定的“由高到缓”的变化路径。

注释:

[1]把两组数据进行一下比较来看,在“一五”计划的草案中,1952 年下半年关于“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的设想为: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20.4 %;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 %;五年基本建设投资505 亿元。而后几经修改,到1955 年“一五”计划草案通过时, 上述指标则最终确定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17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13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五年合计为427.14 亿元。

[2]《列宁选集》(第3卷)第271页,[北京]人民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4]《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7-38、1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138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选集》(第4卷)第14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年谱》(上卷)第25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8][9][10]刘 英:《我和命运与共的历程》第179、365-366、364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11]张培森主编:《》(生平画册)第209图,陈李,即陈云、李富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12]《陈云年谱(1905- 1995)》(中卷)第131-132 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云(副总理兼中财委主任)、李富春(中财委副主任)、(中国驻苏联大使)、粟裕(副总参谋长)代表团还包括一批顾问,主要是中央各部门和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他们是宋劭文(中财委秘书长兼财政计划局局长)、陈郁(燃料工业部部长)、王鹤寿(中工业部部长)、汪道涵(华东工业部部长)、王诤(军委通讯部部长兼邮电部副部长)、刘亚楼(空军司令员)等等。

[14]熊华源、廖心文:《总理生涯》第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改定稿,1952年8月11日,转引自《陈云传》第823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6]苏方在座者有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里亚、米高扬、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维辛斯基、库米金。中方有、陈云、李富春、、粟裕出席。

[17][29][30][35][39]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第426、434、434、445、47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给并中共中央的电报》,手稿,1952年9月6日,转引自《陈云传》第82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中国外交官回忆录第二辑)第15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20]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第39-40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我国同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情况的回忆”,见《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第17-18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21]李富春致、陈云电,1953年2月3日,引自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第43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2][23]“我国同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情况的回忆”,见《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第17-18、15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24]《年谱》(上卷)第284-28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的复信见《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25]邓子恢,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席。

[26]、陈云、邓小平、薄一波、邓子恢、高岗致李富春的信,1953年2月底,转引自金冲及主编:《传》第1083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7]力 平、方铭主编:《年谱》第28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28][38]金冲及主编:《传》(下卷)第1086、1086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1][32]宋劭文:《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摘自中央文献出版社编:《不尽的思念》第327、32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3]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划任务的意见书,《中共党史资料》(第69辑)第1-4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34]宋劭文:《怀念富春同志》,载薄一波:《领袖元帅与战友》第10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6]陈 云:“关于“一五”计划的几点说明”,载《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第221-2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2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 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苏]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陈 云:《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金冲及主编:《传》(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7.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987年版。

8.刘 英:《我和命运与共的历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9.:《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0.:《经济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11.乔宗寿、王 琪:《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 1948-1960》,[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14.沈志华:《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 1948-1953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0年版。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6

2015年5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一对一”结对帮扶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联社高度重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动员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推进整县脱贫的指导意见》的安排部署,立即采取行动,狠抓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规划为引领

帮扶农户脱贫

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省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务川实地走访调研,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更是先后两次到务川,与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了解县情实际,制定帮扶措施。

在结对帮扶工作之初,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带队,到务川实地对接,围绕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年全面小康战略规划,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精准扶贫要求、项目融资需求等内容,突出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与县委、县政府共同制订了《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按照“帮扶资金引领、信合贷款支持、部门资金整合、社会资金助力”的原则,确立帮扶目标、找准帮扶方式、细化帮扶措施、夯实帮扶保障,为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5年帮扶期内,省联社向务川捐赠资金不低于1.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行政村“两室一校”、农户技能培训等事业发展;累计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信贷资金不少于100亿元;24家县级农商行及联社结对帮扶务川24个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出列;争创农村金融信用县,改善县域金融诚信环境,争取更多金融政策和资源更好地服务务川扶贫开发。实现到2019年,帮助务川自治县2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67个贫困村出列,2654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15年6月,省联社与务川自治县在贵阳召开第一期结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建立干部互派机制,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实施双向挂职交流。当月,省联社从省联社党委驻遵义市党工委选派了一名业务骨干到务川联社挂职。10月,省联社选派了安顺审计中心副主任李永康到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挂职,具体负责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相关工作;务川自治县拟选派一名副科级干部于2016年到省联社挂职交流锻炼。通过干部互派,增强工作对接联动,发挥驻地情况熟悉优势,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发展民生事业

扩大扶贫覆盖面

截至2015年末,省联社已划拨资金2000万元,分别用于9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10所乡镇卫生院救护车等医疗设备购置、15所乡镇中心完小及城区中学教学设备购置、1000户务川肉羊养殖农户的专业技能培训。接下来,省联社将进一步整合资金,加快推进务川自治县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建设。

按照帮扶计划,五年内,省联社将累计向务川投入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务川联社已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4.76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贷款3.6亿元,发放种养殖业贷款5.79亿元,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1.56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1亿元。

同时,务川联社结合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9月在全省农信社率先启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信息比对及完善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100余名信贷员走村串寨,深入全县117个行政村遍访贫困户,累计对全县26541户贫困农户中的16589户建立了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授信总额达到9.5亿元。其中,对4980户贫困农户共计发放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18亿元,累计新投放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4亿元,涉及农户2506户。

此外,围绕交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制约务川加快扶贫开发的瓶颈,《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将务川通乡道路、学校、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年度信贷支持计划。2015年11月,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组织遵义县、红花岗、汇川、仁怀茅台农商行四家行社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信贷业务工作组,到务川指导开展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工作。

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还积极协调,在遵义市召开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与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需求、精准扶贫项目库中的贷款匹配相应金额的合意贷款规模等进行协调,争取人民银行的支持。截至目前,除务川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全县通乡公路建设2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因医院建设调整立项规划及通乡公路建设未完成立项手续暂时搁置外,已完成务川县职业中学图书馆建设项目2400万元贷款、仡佬之源5A级景区祭祀板块建设项目2000万元贷款的发放工作,务川县第一中学三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1.2亿元正按照社团贷款管理程序申报组团发放。

启动结对帮扶

助推精准脱贫

2015年12月22日,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自治县大扶贫工作会议在务川召开,由省联社统一组织,遵义地区14家县(市、区)级联社(农商行)、除遵义外的8个地区所在地联社(农商行)共计24家行社到务川结对帮扶24个贫困村。启动仪式上,务川自治县向24家行社负责人颁发了脱贫攻坚工作顾问聘书。24家行社将按照省联社的部署,发挥各自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经验、推荐农业产业企业等优势,为结对贫困村发展出谋划策,介绍农业企业入驻,捐资办好民生实事,助推贫困村出列发展。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7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联社会议精神,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部署开拓市场的措施,进一步落实三年补亏计划。下面我代表联社讲几点意见。

一、三年补亏规划意义深远而重大,势在必行

年初省联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利用五年时间将全省农村信用社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明确了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6月份省联社提出要充分利用三年免税期,实现“效益最大化”,继而7月26日在省联社组织的市、县联社主任工作会议上,高继泰理事长代表省联社正式提出“拼搏三年,全省70%以上的县级联社达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标准”的目标,将组建合作银行的时间表向前提了两年,推上了行动日程。农村信用社组建合作银行最大的障碍就是历年挂账亏损问题,所以要求全省农村信用社在未来三年内要消灭历年挂账亏损,并提出了用“倒推法”测算各项经营指标计划。所谓倒推法就是根据历年挂账亏损额确定补亏计划,依据补亏计划确定实现利润,按照利润计划确定贷款投放规模,根据投放贷款计划确定存款增长计划。为什么要求三年内全省70%的县级联社要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并且还采用“倒推法”来确定发展计划呢?高理事长讲了五个方面原因:一是推进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金融市场竞争的要求。三是农村信用社发展阶段的要求。四是国家政策机遇的要求。五是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强烈愿望。

高理事长的讲话大家都已经学习掌握了,详细的就不再重复了。讲话非常透彻地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迅速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为什么要采取倒推法来确定发展计划。高理事长讲的组建合作银行的五方面原因,我说可以用三点来概括,也可以说是三方面需要:一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合作银行是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过度的一个阶段。二是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银行重返农村市场,邮政储蓄银行准入农村市场,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对农村市场虎视眈眈,农村信用社如果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只能逐渐被自由竞争的市场所淘汰,根本不可能继续发展。三是生存的需要。三到五年内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发生根本变化,信用社只能退出市场,从此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信用社消亡了,我们的员工也将全部失业。所以说组建合作银行是信用社生存的需要,也是我们员工生存的需要。

有的人说倒推法不科学、不现实,倒推出来的目标无法实现,是天文数字。我也承认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难度。我县是全省农村信用社中历史包袱最重的联社,补亏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我们要想一想我们面临的形势。如果我们不利用三年免税期尽一切努力化解历史包袱,我们的历史包袱到什么时候才能化解?我们还能有希望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吗?当然,按我们今天下达的补亏计划,在三年内也无法实现申请组建合作银行,但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打好基础,确保在第四年、最多是第五年达到组建合作银行的标准。如果我们不能在规定的三到五年时间内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按银监会的规定,我们只能退出市场。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合作银行标准,我们信用社不是被其他金融机构兼并,就是被解散。那时我们的职工怎么办?所以说能否实现三年补亏计划,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们全辖职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必须背水一战,拼尽一切力量完成补亏计划,保证我们农安联社不被“销号”,保住我们职工的饭碗,也就是刚才我提到的第三个需要――生存需要。

可以说,三年补亏不管是对我们的系统企业,还是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也是时代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信合人的艰巨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借口和条件不去面对,不去努力。有目标才有方向,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补亏才有发展,有利润才有一切。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信心,以“铁人”的精神,大无畏的斗志,完成这一意义深远重大且势在必行的补亏任务,不仅要把三年补亏当作工作任务,而是要当作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去完成。

二、三年补亏计划具体内容

按照省联社三年补亏不得低于70%的要求,经过市场调查,结合我县的自然情况、市场空间和资金能力,我们计划三年内,全县弥补历年挂账亏损总额的70%。即弥补挂账亏损16,136万元。按照这一补亏额倒推,并按年分解,三年的补亏计划及贷款规模分别为:

三年的补亏计划为:

20*年补亏额3143万元,计划实现利润4523万元,需新增贷款51960万元,贷款月均占用额达到213960万元。

20*年补亏额5977万元,计划实现利润7357万元,需新增贷款9900万元,贷款月均占用额达到223860万元。

20*年补亏额7022万元,计划实现利润8573万元,需新增贷款7400万元,贷款月均占用额达到231260万元。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补亏利润计划是死数,放款规模不一定是死数,因为他与其他几项指标可以互补,我们最终看的是补亏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

三、实现补亏计划要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实现补亏计划,我们只有走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收入、提高效益的道路。扩大信贷规模就农安而言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组织问题

应该说,这两年联社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表现为联社对基层信用社工作安排部署的多,检查督导的少,有些工作部署下去后,都是凭基层信用社去自觉完成,联社不下去督导检查,造成很多制度规定不能完全落实到位。部分工作虎头蛇尾。联社机关干部忙于应付各种检查,报表等事务性工作,疏于对基层信用社的管理。两年来很少召开业务工作调度会。更没有去认真研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业务发展问题,激励机制不到位,多劳不多得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没有真正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联社机关没有很好的发挥管理职能。从现在开始,联社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各部门会服务好基层社。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对基层社的监督管理。联社领导干部也会安下心来研究业务经营,及时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提高效益。

(二)思想问题

我们存在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有的干部职工缺少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事业不负责任,不去研究如何开展工作,工作得过且过,没有把精力全用在工作上。也有相当一部分职工认为信用社发不发展与我个人没有多大关系,没有从思想上把个人利益和信用社的利益联系到一起,没有象对待个人事业一样对待信用社的工作,缺少危机感和紧迫感。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800多干部职工都这样想、这样做,不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的信用社岂不是要被“靠”黄了?如果信用社真的被兼并或解散,我们还会象现在这样过安稳日子吗?所以我们每个职工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信合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行动来促进信合事业的发展。

二是存在严重的满足感。有的干部觉得自己所在的信用社已经扭亏增盈了,与前几年比效益好了,业务也发展了。市场已经开拓得差不多了,因此见好就收,能保证信用社盈余就不想再发放贷款了,不想谋求更大发展了。还有些职工认为自己不搞营销,每月也能开到一千二、三百元的工资,比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资高,知足了,不想再去搞营销了。前面我已经说过,农村信贷市场三强瓜分的局面即将形成,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趁农行和邮政储蓄没有介入之前把市场占住,将来我们再想从人家手里往回抢市场难度可要大了,因为我们毕竟在利率和信贷手续等方面不占优势。现在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在农村经营多年,有人缘。我们现在把客户占上,把市场占领了,也就先入为主了,以后别人再从我们手中抢市场也要费点劲。这就是省联社提出的“近期占领,远期站稳”的市场开发战略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三是服务意识不强,不能主动营销。由于近几年我们在农村的垄断经营,给我们干部职工养成了一种惰性,习惯了以老大自居。想贷款你就得主动找我,你不找我我绝不会主动找你给你贷款,主动营销意识相当差。大多数干部职工还没有意识到我们今后面临的危机,不能正视当前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如果我们今天还不改变工作作风,还不主动去争取客户,那么我们丢掉市场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这里我还要多说一点,最近我听说有的地方农户要多贷点款,还要给信贷员回扣,一万元得给伍佰回扣。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各社回去必须调查好解决好类似问题,给信贷员开好会,发现这样的信贷员坚决严肃处理。

四是畏难情绪严重,缺少拼搏精神。有些人被补亏计划吓住了,认为补亏计划是天文数字,无法完成;还有的人不去分析市场,研究实现补亏计划的办法,不能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理解补亏计划的目的意义,只有无原则的抱怨,对落实补亏计划起到了负面作用。我承认我们完成补亏计划有难度,但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我们有广阔的市场、有多年的服务基础,有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还有其他金融机构还没有完全形成竞争力的战略机遇,我们毕竟有努力的机会,有胜算的把握。如果我们因为压力大就放弃了努力,无疑于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拼搏求生。所以我们要鼓足勇气,增强信心,齐心协力,共赴难关,用我们的努力换取成功,这样我们才能无怨无悔。

五是存在严重的惧贷心理。有的同志对问责制学习领会的不深不透,认为只要贷款出现风险就要追究责任,因此不敢发放贷款。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问责制是有错问责和不作为问责,只要你发放的贷款依法合规,是因为借款人遇到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或损失,贷款的经办人员是不会被追究任何责任的。相反,你思想保守、畏首畏尾,不敢发放贷款,不能开拓创新,倒可能追究你的不作为责任。大家一定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克服惧贷心理,锐意开拓市场,开足马力搞好经营。为了三年补亏计划的实现,在业务开拓方面我们一定会坚持省联社“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

(三)资金问题

我县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发放贷款主要靠拆借资金。每年年初自有资金投放贷款能力只有1亿元左右。以今年为例,年初自有资金投放能力只有1.2亿元。截止7月末贷款净投放9.3亿元,使用拆借资金和支农再贷款总额就达到8.17亿元。今年是拆借利率最低的一年,拆借资金的加权平均利率仍达到4.35‰。如果我们使用有8.17亿元拆借资金全是我们的存款,我们每年就可增加利润2200万元。换个角度说,用存款发放1000万元贷款就相当于用拆借资金发放1428万元贷款所创造的利润。我们测算今年下半年要完成补亏计划,需要增加贷款4.5亿元(全部要使用拆借资金),如果我们使用自己的存款,只需发放3.15亿元贷款就可完成计划。由此可以看出吸收存款对实现补亏计划的重要性。我们高管人员要学会算账,不仅要会算节约费用的账,更要学会算成本账、算经营账,要努力做到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我们更要引导每一名职工都学会算账,算营销存、贷款的个人收入账,激励职工积极拓展业务、创造收入。

大家还要看到,靠拆借资金发放贷款不仅成本高、利润低,而且拆借资金来源也不可靠。今年我们是在各市县没有大量发放贷款的情况下,才能够拆借到这样多的资金。明年全省都要增盈补亏,各县联社都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全省资金市场必然紧张,我们以后拆借资金将十分困难,或者说很难拆借到资金。另外,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金融机构不得超存贷比例发放贷款,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也会加强对信用社存贷比例管理的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根本解决放贷资金问题,还要靠我们自己来吸收存款。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下大力气吸收存款,绝不能一味地依靠拆借资金。如果你吸收的存款多,你的资金成本也就降下来了,你的利润自然就上去了,这个道理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所以我们今后的任务不仅是要开拓好贷款市场,更要开拓好存款市场。

在大力吸收存款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我们目前表内外不良贷款2.2亿多元,正常科目还有1.6亿元的不生息贷款。这近4亿元的不生息贷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效益。把不生息贷款变成生息贷款,也是我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收回不良贷款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资金能力,而且收回不良贷款利息可以直接增加我们的利润。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近两年我们清收不良贷款的效果一直不好,2005年全县共收回不良贷款462万元,今年截止7月末仅收回不良贷款79万元。我认为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的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下大力气去开展这项工作。不然怎么会出现有的信用社每年都能收回不良贷款,而有的信用社却一点也收不回来呢?听说个别信用社信贷员连不良贷款的备查簿都不抄,连哪户欠陈欠贷款都不知道,怎么清收贷款?在不良贷款清收方面合隆信用社做得就很好,杨首仁主任研究这项工作,他把心思用在了这项工作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合隆看齐。

(四)市场空间问题

我们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我县农村的信贷市场已经饱和了,没有空间了,贷款规模不能再扩大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六月份以来我到基层信用社走了一圈,对信贷市场情况进行了了解,前几天联社又成立四个调研组,由联社四名副主任(副书记)带队,深入到各乡镇对农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目前绝不是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们倒觉得市场空间很大。根据调查统计我县农民人均毛收入4,460元。户均耕地面积1.3公顷,户均毛收入1.83万元。扣除户均必要生活支出6,400元,农户户均偿债能力在1.2万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贷款农户的户均贷款额达到1.2万元是不超过农户的偿债能力。我县7月末农户户均贷款余额6,110元,贷款农户的户均贷款余额8,300元。贷款覆盖面达73.6%。如果按农户偿债能力全额计算,全县贷款农户16.7万户,市场空间应为6.1亿元;在未贷款农户中,大约有8,000户农户有潜在需求,全县又有市场空间1亿元。这样算,全县农村信贷市场的空间就有7亿多。我们还有城区市场,预计空间不会小于1亿元,我们再开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授信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还可以增加贷款5,000万元。按此测算全县城乡总的市场空间在8.5亿多。这些市场空间都有待于我们去开拓。

四、努力拼搏,大力开拓市场

前面我已经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完成补亏计划,我们的结局就是退出市场。而我们要完成补亏计划,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开拓市场。因此,我们基层信用社的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一定要以对事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市场开拓工作,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去努力拼搏,创新经营,尽最大努力实现补亏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服务,搞好存、贷款营销

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占领市场、站稳市场决定着我们今后的生死存亡。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不扭转以老大自居的态度,不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不主动去抢占市场,我们无法达到占领市场、站稳市场的目的。客户也和其他资源一样,你不去利用,别人自然要去利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去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利用我们现有的优势,趁其他竞争对手还没有介入之前,把客户拉到我们旗下。要在今年年底前,把我们能够开发的信贷市场全部开发出来,把客户全部占上,真正达到市场全面饱和,不给其他金融机构留有空间。

我们要想达到吸引客户、留住客户的目的,最关键的是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方面,我们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加强柜台服务,让所有来我们柜台办理业务的人员才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二是加强市场营销。在存款方面,由于存款资源有限,我们单靠吸收增量资金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必须想办法去挖他行的存量存款。为了促进组织资金工作,联社决定自9月初到12月末开展一次全员组织资金竞赛活动。联社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职工从信用社系统以外金融机构吸收回来的存款,要给予奖励,每吸收一万元存款,存期达到一年的,对吸储职工奖励80元,存款存入信用社就可先兑现奖金。具体奖励条件和办法在印发给你们的《农安联社20*年四季度组织资金竞赛方案》有详细规定。在开展竞赛活动的同时,各社也要想办法,加大组织资金的奖罚力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能够真正走出去,实行全员、全方位的营销,确保存款稳步增加。在贷款方面,我们绝不能再坐等客户上门求贷了,必须主动走出去,营销贷款。今后对思想保守,营销不力,贷款放不下去的包村信贷员要进行调整,不能胜任其他工作的可以待岗。你不积极发放贷款,你可以不要工资,但信用社不能不要效益,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向职工说清楚。不仅信贷人员要全力营销贷款,我们还要鼓励和支持其他岗位的职工营销贷款,对其他岗位职工营销贷款,我们同样可以计付绩效工资。

(二)开发贷款品种,全面满足市场需求

过去我们发放贷款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比如,农户联保贷款单户余额超过5万元的,便视为违规贷款,使农村一部分有实力的种养大户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没有耕地的农户,虽然从事其他经营项目效益很好,但因为其没有耕地,也不能顺理成章地得到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我们的贷款品种不全,没有涵盖全部贷款对象。现在我们讲开拓市场,就要创新贷款品种,只要经营合法,只要能保证贷款安全,我们都可以贷款支持。信贷部门已经开始抓紧时间研究开发贷款品种,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县农村实际情况的贷款管理办法,为基层信用社开拓市场开辟道路。

(三)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我们开拓信贷市场,不是无原则的开拓,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在依法合规、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贷款管理,绝不能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今天让我们让坐班主任来参加会议的另一层目的,就是要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加强内控管理。今后再发生顶名、冒名、假名等违规贷款,或者出现不是本人亲自到柜台领取贷款的问题,对直接责任人一律解除劳动合同。一定要严格控制贷款风险,确保贷款安全。

五、坚定信心,确保顺利完成三年补亏计划

经对基层信用社进行了逐社测算,按照各社的自然环境和市场空间,联社将补亏计划分解落实到基层信用社。计划表已经发到各位手中。补亏指标为指令性指标,各社必须完成。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计划指标为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指标可以互补,即:如果你吸收的存款多,资金成本低,你就可以少发放一点贷款;如果你没有存款,完全靠拆借资金发放贷款,资金成本高,要实现补亏计划,你只能多发放贷款;如果你中间业务开展得好,只靠中间业务创利就能实现利润指标,你就可以存贷款都不搞,当然这是非常直白透彻实在的一种解释,还是希望大家要全面完成各种计划指标,争取齐头并进,手脚并用,不能说就只依靠某一种措施方法,来完成利润指标。归根到底,不管“黑猫白猫”,你抓住利润实现利润就是好猫,各社必须保证实现补亏计划,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实现,联社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办法。经过社务会研究决定,联社每年将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在实现三年补亏计划过程中业绩突出的基层信用社班子成员和联社包片干部。对超额完成补亏计划,贡献特别突出的信用社班子成员要给予重奖;对完成补亏计划的基层信用社班子成员予以奖励。同时,联社与各信用社各位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基层信用社的目标责任,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对基层信用社存贷款指标按月考核,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利润指标实行按季考核。当然最后以按季考核为标准,对第一季度没有完成计划指标的,给主任亮黄牌;连续两季度不能完成计划指标的,对主任予以免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实现补亏计划,也是执行省联社“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方针。联社不能因为你个人思想问题或能力问题而影响全县补亏计划的实现。同时联社成立四个督导组,由三名副主任和一名副书记任组长,联社中层干部为组员,分片包干,负责督导基层信用社完成计划。督导组也与联社签定责任书,如果督导的信用社不能完成补亏计划,对督导组成员也要解聘,就是说对完不成督导任务的组员就是科长予以解聘,对督导组组长即副主任或副书记建议市联社解聘其职务。我也要与省市联社签责任书,如果全县完不成补亏计划,我也要被解聘。层层签定责任书的目的,就是要明确责任,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真正把补亏计划落到实处。也是为了督促大家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增效益,确保补亏计划的实现。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核心,以强化现居住地管理为重点,将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加强户籍和居住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新举措,探索新方法,形成新机制,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全面提升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辖区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四同”工作标准,形成信息采集、责任管理在社区(村),服务管理在街道(乡),执法检查、监督考核在区级的工作格局,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全覆盖。到2015年,适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需要的组织网络、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预防、控制和查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及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

*(区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区王静同志兼任,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职开展工作。每季度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成员单位履职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综合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经常性的联合执法,督查基层落实情况。各单位要明确一名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四、街道(乡)、社区(村)的职责

(一)街道(乡)的职责

1.配合区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或受其委托,对社区(村)核实上报的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并对违法生育的流动人口征收社会抚养费。

2.通过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和其他渠道,与育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加强工作联系,及时通报育龄流动人口的生育、避孕节育情况。

3.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办理一孩生育手续。

4.查验育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办理的督促其限期补办。

5.建立本地流出的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台帐,为流出的育龄人员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做好生育、避孕节育等跟踪服务。

6.指导社区(村)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二)社区(村)的职责

1.与辖区内的用工单位、出租房屋产权单位(个人)、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责任书,做到服务管理全覆盖。

2.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制度,及时采集婚育、生育情况,实施动态登记管理,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重点跟踪服务。

3.组织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违反规定怀孕的妇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发现并及时上报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5.上门为育龄流动人口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和避孕药具。

6.集中对育龄流动人口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及培训工作。

7.与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建立生育、避孕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进一步整合人口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协作、多方共赢”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统一采集、证件统一查验、数据统一应用。公安部门要把流动人口是否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作为采集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的重要内容,并及时反馈到人口计生部门进行跟踪管理;卫生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及时向人口计生部门反馈无合法生育证明的生育信息,以便及时查处。

(二)建立责任倒逼制度

按照“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建立综合治理倒逼、目标人群管理倒逼、信息管理倒逼、违法行为查处倒逼制度。

1.综合治理倒逼。一是以提供人、财、物力保障倒逼各街道办事处(乡)实施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要广开渠道,保证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二是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倒逼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的形成和健康运行。

综合治理倒逼根据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和协作配合力度采取专项工作督查、季度通报、年终考核的方式进行。

2.目标人群管理倒逼。一是以点逼面。通过随机抽查好、中、差三个点的18至49周岁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婚育、避孕、节育情况,与社区(村)登记在册数据进行对比,倒逼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管理覆盖面。二是以流动人口育龄人群满意度倒逼服务管理质量。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或举报,了解流动人口育龄人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检验各街道办事处(乡)计划生育工作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

目标人群管理倒逼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工作检查组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相关内容采取不打招呼方式进行。

3.信息管理倒逼:一是以健全流出、流入、怀孕、生育、出租房屋变动等动态信息,倒逼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的有效解决。社区(村)要建立、完善规范的流动人口婚育、避孕、节育信息台帐,做到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特别是育龄妇女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建账率要达到96%以上。二是以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公安部门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卫生部门负责监管的医疗机构生育监测系统提供的无合法生育证明的生育信息倒逼社区(村)流动人口信息动态管理,将三个方面提供的生育信息与社区登记在册的信息进行对比,检验动态管理水平。

信息管理倒逼通过工作调研、数据比对、专项检查、年终考核等方式进行。

4.违法行为查处倒逼。一是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倒逼有法不依、执法不力、违法不究行为的查处。二是以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动态信息倒逼各街道办事处(乡)的依法查处执行力。从2008年10月1日起,在异地违法生育后到现居住地居住未及时进行查处的、在现居住地居住后违法怀孕生育未及时进行查处的,每查实一例,当事人属城镇居民的,由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乡)向区政府责缴10万元,属农村居民的,由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乡)向区政府责缴5万元。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将督查情况上报区政府进行通报,区财政局负责执行,责缴资金全部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违法行为查处倒逼通过各级领导批示、群众举报、市委目督办和市政府目督办专项督办、区委督察室和区政府督办科专项督办、市人口计生委和区人口计生局暗查暗访等方式进行。

(三)完善有奖举报制度

区人口计生局要继续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加大有奖举报的广度和力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度,加大宣传,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在为举报人进行保密的基础上,既要对流动人口违法怀孕、违法多生育行为的举报者进行奖励,也要对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举报进行奖励。对举报流动人口违法怀孕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每举报一例,由区人口计生局给予举报人400元的奖励;对举报违法多生育,经查证属实,每举报一例,由区人口计生局给予举报人200元的奖励;对举报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每举报一例,由区人口计生局给予举报人200元的奖励。

(四)建立暗察暗访制度

由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各成员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乡)、社区(村)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政务公开、工作效率、服务态度、规范执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监督查访。暗察暗访的结果将作为通报、限期整改、年终考评、责任追究的主要依据。

(五)建立工作进展通报制度

为及时掌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倒逼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落实,根据各项需通报内容的实际情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进展通报制度。一是日常简报通报。各街道办事处(乡)每月5日前要将上一个月计生相关指标完成进度,存在的问题和落实目标任务所采取的好的措施、经验、做法以简报方式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进行简要通报。二是季度分析通报。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全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日常检查走访情况,通报各街道办事处(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特别对工作重视不够、出现较大问题的部门,将在全区通报批评。三是半年联席通报。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根据区人口计生部门了解的情况,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息报送、协调配和、履职情况进行半年通报。四是末位预警通报。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每半年对人口计生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预警通报,主要是通报各街道办事处(乡)工作指标完成实绩的排位。半年和末位预警通报排在末位的,其主要领导要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专题汇报。

(六)建立健全行政职能部门联动整治长效机制

加强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是当前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时间,各街道办事处(乡)具体组织实施,公安、人口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查处、“两非”的打击为内容,重点加大对出租户、建筑工地、物业小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联动整治。各部门要协助街道(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动整治,进一步扭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证率低、计划外怀孕落实补救措施难、违反政策生育处理难、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等被动局面,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和约束力,维护良性的生育秩序。

六、考核奖惩

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真正落在实处,要建立新的考核奖惩机制,考核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原则,兑现考核坚持奖惩并重、奖罚分明的原则。

(一)考核内容

1.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同”工作达标率。

2.区政府与各街道办事处(乡)、区人口计生局与各街道办事处(乡)社建办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指标完成情况。

(二)考核方法

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实绩考核与群众满意度相结合、考核评价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包括暗察暗访、专项督查、责任倒逼、工作通报;年终考核包括随机抽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综合评价,由区委督察室、区政府督办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三)奖惩方法及标准

1.考核结果评定

按照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单位”、“达标单位”和“提醒注意单位”三个等次。

“优秀单位”的考评标准:社区(村)“四同”工作达标率在98%以上,责任书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部完成。

“达标单位”的考评标准:考评标准为社区(村)“四同”工作达标率在95%以上(含95%),责任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部分”有1项没有完成的。

“提醒注意单位”的考评标准:考评标准为社区(村)“四同”工作达标率在95%以下,责任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部分”有2项以下(含2项)没有完成的。

2.建立责任保证金制度

区人口计生局和每个街道办事处(乡)要向区政府交纳2万元的责任保证金。责任保证金专款专用,用于年终考核奖励经费。

评为“优秀单位”的,除全额返还保证金外,区财政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再奖励两倍数额的奖金;评为“达标单位”的,除全额返还保证金外,区财政再奖励一倍数额的奖金;评为“提醒注意单位”的,全额扣除保证金。

(四)责任追究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进行逐级责任追究。在年终考核被评定为“提醒注意单位”或被处以过经济责缴的街道办事处(乡),除全额扣除保证金、实施经济处罚外,区委、区政府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非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人员由用工单位解聘或辞退;对于指标任务完成进度缓慢、信息报送不及时、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将由区委督察室、区政府督办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责成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督办整改,对于整改力度不到位的,将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提请区纪委、区监察局进行问责。对工作有突破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名单给予奖励。对于协调配合、履职到位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由区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附件:1.××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2.××区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同”工作内容及评分标准

××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人口计生部门:

1.负责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宏观协调工作;

2.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和指导办事处(乡)、社区(村)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积极配合,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和管理工作;

3.监督、检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4.负责流动人口免费避孕药具的供应,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育龄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服务;

5.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街道办事处(乡)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公安部门:

1.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时,要先核查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部门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将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员名单每季度向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办通报,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2.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清查工作,每季度向街道(乡)计生办提供一次辖区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信息;

3.对阻挠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法的对象要严肃进行查处,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三、卫生部门:

1.督促辖区内有产科资质的医疗单位在为流动人口开展孕检或分娩诊疗时,要检查当事人的《生育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无《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要及时作好登记,并向医疗单位所在地街道(乡)计生办通报;

2.指导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做好育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并实行规范管理;

3.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非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助产服务、实行计划生育手术或者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报告单》,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为流动人口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查处。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在为流动人口办理营业执照时,要先核查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部门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将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员名单及时向其营业场所所在地街道(乡)计生办通报,并配合人口计生部门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流动人口进行查处;

2.把市场管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结合起来,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做好集贸市场内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的计划生育宣传、督促工作,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

五、劳动保障部门:

1.介绍流动人口就业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办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将情况及时向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办通报;

2.督促企业在用工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六、房管部门:

指导、督促物业管理企业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住宅小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七、教育部门:

1.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入园、入学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街道(乡)计生办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将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员名单及时向学校或幼儿园所在地街道(乡)计生办通报;

2.做好向流动人员的学生家长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工作,做好下属学校和企业流动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工作,并登记入册。

八、民政部门:

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协助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对困难的计划生育户实行救济和援助。

九、财政部门:

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在核定本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时,应包含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经费,保证流动人口管理与户籍人口人均经费达到同等的投入水平,以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必需的经费,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供必要。

其他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相关手续时,须认真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积极主动向区人口计生局通报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及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区人口计生局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区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四同”工作内容及评分标准

××区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是:

一、同宣传(25分)

(一)上门发放免费计划生育宣传品(15分)

全年收到宣传品累计数

宣传品入户率=——————————————————×100%

辖区内流动人口户数x4

评分标准:按要求每季度发一次宣传品,一户流动人口一年发放四次。根据入户率按比例给分,最高15分。

(二)针对不同流动人口人群适时举办生殖健康培训(10分)

评分标准:举办了生殖健康培训的得10分,未举办不得分。

二、同管理(25分)

(一)收集、登记、反馈信息(15分)

1.计生协会志愿者发现社区(村)内外来人员婚育、生育信息,填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报告单》后交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

评分标准:社区(村)内出现外来人员婚育、生育情况而未填写报告单的,每查实一例扣1分,最多扣5分。

2.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在收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报告单》后,2个工作日内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

评分标准: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在收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报告单》后,未在2个工作日内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的,每出现一例扣1分,最多扣5分。

3.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及时做好台账的更新登记。若发现有违法怀孕、生育的,原则上应于当天填写《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怀孕)信息报告单》并报告街道(乡)计划生育办公室,最迟应在2个工作日内报告。

评分标准: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在收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报告单》,而未及时更新台账的,每出现一例扣1分,最多扣5分。

(二)签订责任书(10分)

社区与辖区内的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单位、雇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责任书》,与房屋产权单位、个人签订《出租、出借房屋单位、个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书》,与小区物业签订《物业管理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协议书》。

签订了责任书的单位数

责任书签订率=———————————————————————×100%

辖区内的用工单位、房屋产权单位及个人、小区物业总数

评分标准:根据责任书签订率按比例给分,最高10分。

三、同服务(25分)

(一)提供免费避孕药具上门服务(10分)

评分标准:流动人口有需求而未得到免费避孕药具上门服务的,每查实一例扣1分,最多扣10分。

(二)组织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到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环情、孕情监测、生殖健康检查(5分)

评分标准:组织流动人口育龄群众进行检查的得5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三)为流动人口维护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提供帮助,排忧解难(10分)

评分标准:未及时为流动人口维护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提供帮助、排忧解难的,每查实一例扣1分,最多扣10分。

四、同考核(25分)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9

大学生社团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制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社团个人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大学生社团个人工作计划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角之一,大学生的发展倍受社会的关注,而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较为严重,这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使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社会的岗位是有限的,大学生的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协会即是一个以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就业、创业、创新、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组织。

协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如下:

1)会长、副会长。会长、副会长负责整体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协会各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和活动开展。

2)秘书处:协会会员档案和日常活动资料的管理;会议主持和活动记录工作。

3)信息采集部: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创意提出,方案设计。

4)创业策划部:策划创意方案的制作、可操作性分析以及实施方案。

5)宣传部:活动海报设计制作;联系新闻媒体、广播台、报刊等对内对外发表信息。

6)外联部:联系校内各系、学生社团或其他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活动;联系校外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活动项目开发人才资源配调等工作(兼职、全职信息提供)以及活动赞助。

7)组织部:会员联系与交流、内部信息传递,调动会员积极性,引导开展创新性活动。

8)财务部:负责协会经费管理,确保协会日常财务支出与收入帐目清晰。

9)兼职组:整体协助会长管理社团的兼职、全职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运作和持续发展。

10)注:协会指导单位: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指导老师 房利 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办公室负责人

学术顾问:崔国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金丽娟:金融学系副书记、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总负责人

蔡立安:人事处处长

杨洪深: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历届会长:第一届【__.04-__.09】魏科举 工商管理系__级市场营销班

第二届【__.09-__.09】杨翠萍 公共管理系__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第三届【__.09-__.10】王丁丁 工商管理系__级工程管理班

第四届【__.10-__.10】许辉 工商管理系__级市场营销2班

协会活动计划:

1)就业与创业系列讲座。针对当前就业形势,邀请校内外著名企业家发表演讲和学术报告,分析就业与创业的发展前景,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如:近期举办的商业名家交流会

2) 校园模拟招聘会。邀请知名企业主管人员进行模拟招聘,本社团组织会员参加现场面试,在面试中学习应聘知识和应聘技巧,让会员在正式面试前有一次练习的机会。如__年11月底协会的校园模拟招聘会登陆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 》节目。

3) 走进企业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生产流程及企业文化。 如__年第二届走进企业中科大铜陵创业园之行。

4) 举办创业文化节。节日期间通过海报、展板、广播等形式对本社团进行宣传;对年度优秀会员及干事给予奖励并进行颁奖仪式;举办具有本社团特色的文艺汇演。如__年4月的独树一帜的第三届创业文化风采展。

5)diy--创业之星选拔大赛。由评委会进行创业之星的选拔。对于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本社团将积极为其寻求投资商,助其方案得以实施。

6)简历制作大赛。参赛选手根据自身情况,制作个人简历,递交本社团评委会,经专业人士点评,评选出最佳个人简历。 如__年4月至5月举办的为期1个月的第三届简历制作系列活动。

7)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参赛选手根据自身情况,首先对自身进行认真、深度的swot分析;对本专业的市场前景、就业状况作出明确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对如何实现目标提出明确的实施方案。

8)就业知识培训班。由学院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的就业知识培训,学习就业技巧,提高就业机率。 如与学校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员联手推进大学生基础创业与就业。

9)商务礼仪培训。是商务交往中一种艺术。细节体现教养,教养展现素质,商务礼仪恰当与否对商业谈判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将重点介绍商务礼仪的特点、重点、规范,并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院学生能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从而使商务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__年5月举办的首届商务礼仪培训,受誉无数。

10)本协会长期为广大会员提供校内外的勤工俭学与高效高酬的社会实践的机会。 并积极提供和帮助会员进行有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服务与契机。

本协会是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课堂,是大家学习创业知识、了解就业信息、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我们将尽力解决你的一切有关就业与创业问题,为你将来就业之路铺上坚固的基石。

相信,我们这个团队属于你,你也属于我们这个团队,我们将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辉煌!欢迎你走进大学生创业协会,打造一个成就未来的你。

大学生社团个人工作计划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社团联合会,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学生工作部和院团委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在所有社团的积极配合下,走过了充实的20__-20__这一年,顺利地完成社团的各项工作,发挥社联的应有职责,宏扬我院的校园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现在新一届的社联及社团干部即将上任,他们将开拓出属于他们的社团新篇章,开辟社团联合会的航程。

高校社团文化是精彩多姿的,作为一名社团人,我们热爱我们的社团生活,我们享受我们的社团文化,我们愿意尽己所能让社团文化推向另一高峰。在新学期的到来之际,社团联合会已紧张的筹备这学期的社团活动,规划社联发展改革方向和目标,务求能够让社团更好的继承与创新,让社联更好的服务与提升!我们相信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社团联合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群社团人,我们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就让人欣慰的成果!为此我们制定出的新学期计划如下:

一、改革社联机构,明确职责要害。

社团联合会监察部职能:

1、负责收集、检查各社团注册表,再统一呈送社团联合会主席团。

2、负责受理新社团注册表,检查表格填写程序是否正确。

如所有程序都正确,监察部将把注册表呈送到社联主席团进行初审。

3、每月月底的最后三天,监察部将向各大社团公布本月财务细则表、月度考核表,确保会员会费不浪费,不缩水。

4、学期末统计、检查、保管由社团支出所购买的设备。

5、登记社联每次会议(包括月会、重大会议)的出勤情况,并作好记录。

6、社联、社团活动时的卫生等情况、星级社团评比等工作的监督。

社团联合会宣传部职能:

1、为院团委所要求的学院部分大型活动及社团联合会的各项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出宣传板,做横幅等等。

2、出宣传板之前,力求保持宣传栏整齐规范,并照相留下电子版,每月进行社团海报考评,督促其宣传板质量,规范海报粘贴。

3、社联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提高学院师生对社联以及各社团的认知度,知名度。

4、紧密联系各社团,协助各社团宣传工作,加强各社团宣传部的联系,彼此交流,以达到社联与社团联合,通力合作的效果。

5、负责荣誉证书,各项奖状的制作,并找老师和盖章。

社团联合会办公室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召开各种会议的组织工作,协助主席团与各部部长之间的联系;

2、负责起草社团联合会的文件和材料,审核以社团联合会名义印发的各类文件;

3、负责上级来文的登记、传阅、回收、保管工作。

负责社团联合会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4、负责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借还登记,管理、清洁办公室;

5、负责安排办公室值班表,监督各部值班情况;

社团联合会策划与执行部职能:

1、负责各个社团活动申请表的审批工作,并对各社团的活动开展进行协调、提出建议,并做好登记备案;

2、负责策划并执行社联承办的各类文艺活动,包括社团文化节、迎新年晚会以及必要的社团与社团之间活动等,确保社团活动圆满成功;

3、根据社团联合会主席团安排,对相关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4、对于活动策划书要保证内容充实,主题突出,操作明确,富有创意;

5、在社团联合会中,不断发掘文艺人才,有效组织文艺团队,为演出做好人才储备。

社团联合会科技传媒部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及社团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术交流和培训工作;

2、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相关网络媒介的设计制作、改进完善、换版更新、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对社团联合会及各社团多举办的活动及日常例会做好摄影记录工作、电子刊物的制作工作;

4、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大会徽设计、工作证制作、大型活动海报设计、大型活动视屏工作等;

二、落实社团招新及社联换届活动

20__年9月中旬社团联合会将组织我院各个社团开展社团招收新会员活动。此次的纳新活动以携社团之手,启大学之窗为主题,我们将通过校道摆摊宣传,社团干部利用课余时间进班宣传,务求能够让广大的兴趣爱好者投其所好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也为各个社团注入新血液,让社团一脉相传,更活跃更强壮,同时此次的社团招新期间,也将出社团文明招新团队给与表扬!

20__年9月下旬,在既社团招新之后,展开社联换届工作。新一届社长的选拔通过以老社长推荐为主,院团委及各系团工委推荐为辅,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演讲竞选。社团联合会内部骨干换届也将以此为契机,选拔社团优秀人才,推荐社联优秀干事参与部长及主任竞选。

20__年9月底十月初,召开社团联合会全体成员见面大会。

三、以文娱促交流,以研讨促发展

20__年10月-11月期间,为加强社团间交流,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缩小新老会员的距离感,增进社团与社联之间的向心力。社团联合会将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进行内部成员能力素质培训,通过全体座谈会,竞技游戏的联手举办等活动,学习彼此社团的优秀发展经验,一次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看展更有意义的社团联合会工作,建立更为明确有效的工作制度与方针。

20__年末,预计开展由院团委主办,社团联合会承办的20__迎新年晚会。以此为契机,鼓励社团展示自身优秀成果,推荐社团内部优秀人才,给社团搭建一个平坦,同样也借此检验社团联合会的工作效力。

四、以制度明纪律,以奖励鼓干劲

20__年12月,展开对社团社长第一次工作学习情况考核,对于优秀的社团负责人给与讲评,对于一些面对工作不负责,乱折腾的社团负责人给予警告直至解除职务。同样,在年度晚会期间,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社团工作进行考核评比,鼓励先进,评选并颁发十名十佳会长奖。

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以下几点:

1、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会议,可以分类分形式召开会议,及时了解社团最新动态,调整好各社团活动时间、内容、解决社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社联骨干,要深入社团中去,定期参加社团例会,了解社团所需,探明社团发展状况,避免社团中出现损害会员权益现象。

3、做好日常资料收发登记,开展完一个活动后及时整理好所涉及资料并存档。

4、坚持做好社团考核与评比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团委老师工作安排。

当今社会竞争急剧转变,大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培养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用飞扬的激情、舞动的青春和博大的胸怀拥抱广大青年学生,让更多人在学生社团中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实现价值。作为新一届的社团联合会成员,我们将对上严格执行院团委工作安排,对下落实好学生社团服务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我们作为社联人有理由相信,通过扎实作风,坚持不懈的干劲,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社团联合会在新的里程上,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大学生社团个人工作计划一、改革社联机构,明确职责要害。

社团联合会监察部职能:

1、负责收集、检查各社团注册表,再统一呈送社团联合会主席团。

2、负责受理新社团注册表,检查表格填写程序是否正确。

如所有程序都正确,监察部将把注册表呈送到社联主席团进行初审。

3、每月月底的最后三天,监察部将向各大社团公布本月财务细则表、月度考核表,确保会员会费不浪费,不缩水。

4、学期末统计、检查、保管由社团支出所购买的设备。

5、登记社联每次会议(包括月会、重大会议)的出勤情况,并作好记录。

6、社联、社团活动时的卫生等情况、星级社团评比等工作的监督。

社团联合会宣传部职能:

1、为院团委所要求的学院部分大型活动及社团联合会的各项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出宣传板,

做横幅等等。

2、出宣传板之前,力求保持宣传栏整齐规范,并照相留下电子版,每月进行社团海报考评,督促其宣传板质量,规范海报粘贴。

3、社联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提高学院师生对社联以及各社团的认知度,知名度。

4、紧密联系各社团,协助各社团宣传工作,加强各社团宣传部的联系,彼此交流,以达到社联与社团联合,通力合作的效果。

5、负责荣誉证书,各项奖状的制作,并找老师和盖章。

社团联合会办公室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召开各种会议的组织工作,协助主席团与各部部长之间的联系;

2、负责起草社团联合会的文件和,审核以社团联合会名义印发的各类文件;

3、负责上级来文的登记、传阅、回收、保管工作。

负责社团联合会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4、负责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借还登记,管理、清洁办公室;

5、负责安排办公室值班表,监督各部值班情况;

社团联合会策划与执行部职能:

1、负责各个社团活动申请表的审批工作,并对各社团的活动开展进行协调、提出建议,并做好登记备案;

2、负责策划并执行社联承办的各类文艺活动,包括社团文化节、迎新年晚会以及必要的社团与社团之间活动等,确保社团活动圆满成功;

3、根据社团联合会主席团安排,对相关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4、对于活动策划书要保证内容充实,主题突出,操作明确,富有创意;

5、在社团联合会中,不断发掘文艺人才,有效组织文艺团队,为演出做好人才储备。

社团联合会科技传媒部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及社团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术交流和培训工作;

2、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相关网络媒介的设计制作、改进完善、换版更新、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对社团联合会及各社团多举办的活动及日常例会做好摄影记录工作、电子刊物的制作工作;

4、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大会徽设计、工作证制作、大型活动海报设计、大型活动视屏工作等;

二、落实社团招新及社联换届活动

20__年9月中旬社团联合会将组织我院各个社团开展社团招收新会员活动。此次的纳新活动以携社团之手,启大学之窗为主题,我们将通过校道摆摊宣传,社团干部利用课余时间进班宣传,务求能够让广大的兴趣爱好者投其所好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也为各个社团注入新血液,让社团一脉相传,更活跃更强壮,同时此次的社团招新期间,也将出社团文明招新团队给与表扬!

20__年9月下旬,在既社团招新之后,展开社联换届工作。新一届社长的选拔通过以老社长推荐为主,院团委及各系团工委推荐为辅,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竞选。社团联合会内部骨干换届也将以此为契机,选拔社团优秀人才,推荐社联优秀干事参与部长及主任竞选。

20__年9月底十月初,召开社团联合会全体成员见面大会。

三、以文娱促交流,以研讨促发展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篇10

我们知道,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一九二八年,苏联才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便是要创立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什么要首先创立军工业呢?因为重工业是一切工业之母,如果没有重工业,就不能制造各种工农业机器,就不可能使其他工业得到顺利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得到改造,走向集体化,同时,也就谈不上建立强大的国防来保卫国家。一句话,没有重工业,要想在最短时间使年轻的苏联能够完全变为独立富强,并赶上与超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建设重工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苏联当时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既无外援,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的积累方法来积累资金。根据列宁斯大林的指示,这就要依靠苏联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依靠工人农民忘我的劳动精神,展开社会主义竞赛与突击运动,增加生产;并运用国家企业利润和国家租税,实行经济核算制,降低成本费用,厉行节约,来积累资金。这样由于苏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苏联人民忘我的劳动,苏联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就一日千里了。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国家投入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的资金,是很大的,新创的和改装的大工业就达到了一千四百个之多。著名的如第聂泊水闸与水力发电站,乌拉尔机器制造厂,车里宾斯克、哈尔科夫等地的拖拉机工厂,都在这时期中创立起来的。一九三二年当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四年三个月内提前完成的时候,苏联已宣布有了自己的重工业。苏联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由一九二八年的百分之四十八变为百分之七十,而且工业的规模已超过了欧洲国家。苏联已经不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了。

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胜利,苏联农业集体化也加速实现了。自一九二九年起,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苏联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就组织了二十余万个集体农庄和五千个国营农庄,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已占全面农户总数百分之六十。在农村里,富农阶级也消灭了。

一九三四年,苏联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比起第一个五年计划来,更要宏伟。它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在最新的技术基础上,完成全部国民经济中的技术改造,尽量利用新技术与新企业,实行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提前在四年之内完成的。其重大成果就是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对国民经济技术的改进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所有工农业设备都加以根本革新,这样就使用苏联变成了有最新的头等技术装备的回家。譬如在那时候,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已居世界第二位,拖拉机生产已居世界努一位;苏联在技术上已超过了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以至于美国了。

同时由于农业中技术改造的完成,这时期苏联农业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并且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农业的集体化基本上完成了,集体农户占了全国农户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三,播种面积占了总播种面积百分之九十九。

苏联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还有两个出色的成绩:第一便是出现了斯达哈诺夫式工作者,广泛开展了斯达哈诺夫运动。斯达哈诺夫运动到处打破各种旧的生产技术定额,打破了旧的生产标准、旧的生产计割与旧的劳动生产率,奠定了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基础,并且显示出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性消灭的途径。其次就是苏联在这时期中,已最后消灭了剥削阶级的残余,铲除了剥削的根源,苏联社会成为两个友爱合作的阶级——工人与农民以及知识分子所组成的社会。并且又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文化技术干部和新型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