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会议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3:24:07

社联会议总结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1

一、联会成员构成

成立联会指导小组,联会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西平掌管,成员单位由县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县住建局、县农牧局、县文广新局、县卫生局、县计生局、县工信局、人民银行支行、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计算局、县安监局、县法制办、县扶贫办和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委、县法院、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共30个部分构成。县人社局局长陈国清为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明确1名负责同志为构成人员。

联会办公室设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负责联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副局长许味堂兼任,办公室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同志构成。

二、联会首要职责

研讨拟定农民工工作的严重政策办法,为县县政府决定计划供应意见建议;督促检查各乡(镇)、各部分相关政策落实和任务完成状况,协调停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研讨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阶段性工作方案;按期向县县政府汇报工作状况,并实时传递乡(镇)、各部分。

三、联会议事规矩

(一)按期向县县政府汇报工作发展状况。首要是落实政策和工作任务完成状况,总结推行各部分开展农民工工作的经历和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联会全领大会。学习贯彻中心和省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有关精神;议定年度工作方案、任务目标和阶段性工作和安排;传递工作发展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办法的建议。确因工作需求,可以随时召开全领大会或局部成员单位大会。全领大会经县县政府赞同,可约请有关部分负责同志列席。联会以大会纪要方式确认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赞同后印发各成员单位,还抄报县县政府。

(三)不按期召开专门大会、开展专项活动和结合调研。联会办公室依据年度工作方案和阶段性工作安排,不按期组织各成员单位或局部成员单位召开专门大会进行专题研讨,并实时向联会各成员单位传递工作效果。还,各部分和单位要指导和督促本系统开展查询研讨,经过多种方式,具体推进农民工工作的发展。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通过部门联动,聚集合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秦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绿色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有效提升民生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创建原则

(一)突出重点的原则。紧紧围绕“十二五”国家惠民生、促和谐各项扶持政策,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民生金融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民生金融惠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民生金融创业”、“民生金融安居”、“民生金融扶贫”五大工程为重点,着力推动民生金融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取得显著突破。

(二)聚集合力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多方联动”的长效创建工作机制,聚集各方合力,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配合力度,积极构建民生金融组织协调机制和政策配套体系,大力营造民生金融工作推进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协力推动民生金融在产品、服务、模式、市场上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

(三)争创实效的原则。通过对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的组织推动、政策激励、监测评估、总结推广以及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重大活动的开展,促进民生金融工作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成效不断凸显、影响更加广泛。

(四)防范风险的原则。以防范风险为前提,支持促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创新民生金融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

三、创建目标

到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整体贷存比在全市和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整体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民生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引导民间资金投资金融,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引进大型担保机构来旬开展业务合作;民生金融示范点不断增加,在各金融机构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百花齐放的民生金融支持格局;建立县级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民生金融贷款投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民生领域信贷投放占全部信贷投放的比例达到50%以上;财政资金用于奖励金融机构民生领域信贷投放的支出逐年增加;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建成2个循环工业园区;农村支付环境得到大幅提升,ATM机实现镇镇通,助农取款POS机村村通,涉农惠农资金一卡通,在县城主街道建成刷卡无障碍一条街。

四、创建内容

(一)“民生金融惠农”工程。一是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打造“信用高地”,优化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等传统“拳头”产品,提高农户贷款满足率;三是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面创新,重点加大对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四是推动农村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实现助农取款“村村通”,加大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农商通等自助机具投放力度。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程。一是以扩面为核心,推动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公平高效金融服务;二是向县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倾斜,促使小微企业受惠户数占比持续提高;三是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引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通过发行短期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努力开拓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民生金融创业”工程。一是突出做好对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青年、妇女等群体的创业金融支持,促使他们及时享受普惠金融服务;二是突出融资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推广,鼓励“财政政策引导+金融知识普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建+信用示范创建+金融服务改进”的五位一体融资培育新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三是突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努力扩大民生金融促进创业的政策覆盖面。

(四)“民生金融安居”工程。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及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做好避灾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民进城安居及城市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支持工作,力争信贷投放和支持项目数明显增加。

(五)“民生金融扶贫”工程。一是紧紧围绕国家新十年纲要和省市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以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项目为载体,以循环发展为方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动金融扶贫工作;二是坚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区域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提高扶贫开发贷款的受益面,探索金融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更多途径,另一方面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融合水平,有效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五、创建步骤

(一)动员启动阶段(2013年10月1日—10月31日)。制定创建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举办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启动仪式。

(二)强力推进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9月)。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和协调磋商,研究解决创建中的共性和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三)总结申报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对创建成果进行自查自评,整改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文本资料,申请省市有关部门对我县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四)考核阶段(2014年底)。对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金融机构,按照《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严格考核,落实奖励措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镇和部门,给予通报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人行行长、县金融办主任为副组长,县财政局、经贸局、人社局、住建局、教体局、扶贫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残联和各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行,负责做好创建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树立创建工作“一盘棋”工作理念,加强沟通衔接,夯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信息反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发“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工作简报”,及时将“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动态、问题研究、经验成果向上级部门汇报、向本县各部门反馈通报。加强“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与成果活动。各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本单位(条口)信息的收集、材料的总结,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推进动态典型经验与做法。

(三)加强创建指导。县人行要加强创建指导,引导各金融机构提高信用甄别和管控技术,并在利率定价、征信服务、培训宣传上给予指导;引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加大帮扶力度;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及融资扶持试点工作为抓手,推动各类创业群体的信用示范创建,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县金融办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县扶贫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会、县残联分别负责对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富民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康复扶贫贷款工作给予积极指导和扶持,制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标准,积极推进县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

(四)加大支持力度。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切实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改进支付结算、经理国库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积极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县经贸局负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行业政策的把控,企业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及财税政策的争取;县扶贫局、县人社局、教体局、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会、县残联充分发挥各自管理和信息优势,加大创业能力培训,组织所辖部门帮助金融机构把好客户信用甄别关口,及时跟踪监测借款人经营状况,配合做好到期贷款的催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和风险;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局、县人社局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财政扶持资金,加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及向金融机构划拨、兑现各类基金、贴息资金、费用补助和奖励资金。县住建局负责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信息,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重点支持项目库;支持保障房建设平台通过融资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发挥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主力军作用;稳妥推进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保障房信息库,与人民银行实现信息共享。

(五)强力推广普及。县人行要积极推广“信用共同体贷款”、“劳务经济联保贷款”、“三大中心”和“一厅式、一站式、一揽子”等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推广应用为依托,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县金融办要积极推动农村担保体系的完善健全,推动农业保险的强化和农村金融财税奖补制度的完善,积极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六)加强沟通协调。县财政局负责指导推动建立激励有效、衔接配套的扶持政策体系,协调有关方面促进担保体系发挥更大杠杆撬动作用,促进财政资金更好发挥倍增效用;协力营造良好的鼓励金融支持创业环境。县人行、人社局、扶贫局协调推动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机制、金融扶贫工作机制的完善。

(七)狠抓工作落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具体落实民生金融创新各项措施,指导分支机构积极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努力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户数,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县域农业园区、工业园区金融支持;大力推广适宜金融产品和有效金融服务方式,积极开拓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商业存兑汇票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广覆盖创业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深入调查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需求,以县域为核心,围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突出金融产品、服务、机制全方位创新;主动加强与扶贫部门和各级住房保障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对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农民进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给予有效金融支持。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3

今年以来,我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社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拓宽为农服务新领域,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强联手,积极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1、强化生产服务,实现互补式合作。一是统筹农资调配供应。为保障我县疫情防控期间春耕农资安全保供和价格稳定工作,认真履行农资安全储备职责。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多方联络,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落实农资储备货源,调度运输入库,按时足量收储到位。组织入库化肥4200多吨,农药100多吨,农膜20多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电话预约、送货上门等经营创新,既确保春耕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充足供应、服务到位,又有效避免群众集中采购带来的疫情风险,满足春耕备耕生产需要。完成农资淡季储备任务,月均储备达2100吨左右。截止12月底共销售化肥8665吨,送肥下乡420车次680人次。二是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清洁化生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督促农资销售商建立健全台账制度,切实遵守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规则,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今年回收农药包装物539万只,支付收购款149万元,处置废弃农药包装物85.3吨。

2、强化供销服务,实现抱团式发展。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产业节庆活动。参与举办黄茶文化节、杨梅溯源开采节、鲜果采摘节、油茶文化节、大洋镇避暑节暨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等产业节庆活动,组织会员参与现场的评比展示活动,邀请省内外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进一步提升我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二是开展产业农合联规范化建设。将菜干产业农合联纳入今年的规范化建设,出台《2020年县菜干产业农合联规范化建设方案(初稿)》,按照“八个一”标准,积极培育示范性产业农合联,把从事我县菜干产业的生产者、管理者和营销者通过农合联的形式捆绑在一起,抱团发展,并于10月份申报省农合联执委会第二批产业农合联认定。三是推进“山耕”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工作,通过结合农合联相关培训,将农旅转化相关运作、“山耕”品牌标准、体系建设、整合营销、金融服务支撑、“山耕”品牌运作流程等传达到各个农业主体中,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旅转化和“山耕”品牌运作对农产品达到溢价销售的重要性。截止12月底,我社共完成“山耕”年销售额0.64亿元,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年销售额0.65亿元,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主体3个,农产品旅游地商品4个。四是推进茭白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县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出资52.5万元(占股比35%),入股建设占地31亩的县茭白交易市场项目,省供销社资金支持150万元,组建县镇西农贸开发有限公司来具体实施项目建设,市场于10月投入试运行。该市场的建成极大缓解壶镇城区交通拥挤、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会员和广大茭农提供一个巨大优质的交易平台,服务会员覆盖率达100%,受益茭农10000户以上,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3、强化信用服务,实现普惠式发展。与农商行联合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为9个产业农合联213个会员评定信用等级并授信7040万元,完成丰收农合通贷款3342万元,完成资金互助贷款409万元,开展省农信担保代办29笔517万元。选派金融顾问进驻黄茶(茶叶)产业农合联,为农合联会员提供金融产品推荐、项目合作、融资指导、金融法律、财务管理、涉稳和风险防控等金融服务,扩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二)统筹力量,加强社有资产经营管理。

1、社有工业经济稳健发展。燕京啤酒(仙都)有限公司创新销售模式,夯实发展基础;严格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开展科技创新、注重新品开发;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截至12月底,生产啤酒14万吨,销售啤酒14.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实现总产值27826.7万元,上交税收6064万元,利润总额2429.8万元。

2、确保蚕业丝绸公司平稳运行。受肺炎疫情的影响,丝绸出口受阻,今年茧丝市场行情一路走低,蚕桑生产以稳生产、度难关、促增收为工作重点,向县政府申请动用稳定发展基金扶持蚕桑生产,对养蚕的农户进行蚕种或蚕茧价格补贴。2020年共补助养蚕农户818户,蚕种1608.5张,蚕茧量61800公斤,发放补助金额397382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全县蚕桑生产效益。全年共举办蚕桑培训班2期,受训人员12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余份,为蚕农提供生产、供销等技术、信息咨询服务20余次、500多人次。

3、强化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制订社有企业财务管理办法,规范社有企业财务行为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社有企业财务行为,强化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出台《县供销社社有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社有企业财务支出汇审管理模式,即基层财务支出须报县社集中审核后再列支,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和防范财务风险。以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启动壶镇供销社溪东北路区块房产改造开发项目。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帮助和支持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本减负,与承租户一起共渡难关,对出租的经营场所租金分业态进行减免。县供销社专门成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班,一一走访个体工商户、企业,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研究商讨具体政策落实。2020年全系统共发生租金减免的资产数量47宗,减免租金总额116万元,受益租户(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数量202户。

4、重视和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组织各基层社、社属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专项行动,努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做好各类企业集中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和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查隐患、除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专项治理攻坚行动。下属企业7个单位共排查了46宗城乡公共房屋,面积共35876平方米,房屋排查结果全部为乙类。

(三)勇于突破,提升为农服务质量。

1、深化协作。一是开展消费帮扶工作。组织我县优质企业入驻“政采云”平台“农业(扶贫馆)”,通过“互联网+政府采购+扶贫”新模式向结对地区推广销售农特产品,打开我县优质农产品销路。结对地区组织全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通过职工福利费积极购买我县消费帮扶礼包,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消费礼包已全部配送完成,销售额达380.9万元。二是开展深度合作。组织我县农合联和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地区市场优势来帮助企业和农户拓展销售市场。通过建立“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市场”的模式,促进我县优质农产品提高产量、提升质量、扩大销量,深入推动我县与结对地区协同发展。在受疫情影响下仍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2、加强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立足供销社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人才帮扶、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方式,专门抽调1名干部到南江挂职,重点培育茭白、杨梅等特色产业,激发南江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在搭建南江农产品销售窗口,助力南江农户脱贫增收。对接落实消费扶贫礼包订单,2020年共下单消费扶贫礼包11077份,实现帮扶销售额332.31万元。

3、扶贫结对助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一户一策一干部”扶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对43户结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所有帮扶责任人每月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从贫困户的子女助学、技能培训、医疗救助、帮助发展脱贫增收产业等方面入手,切实健全帮扶机制、全面落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措施,强化帮扶效果,争取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解困。

(四)真抓实干,全面加强供销社自身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大局,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优化提升农资农技、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金融等服务,巩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进一步把广大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

2、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防范廉政风险。始终把落实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根据班子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成立了新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划分了党组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县纪委全会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县社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责任分解表,层层签订责任书,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责任对象的提醒教育,大力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认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专门制定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学习。坚决贯彻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工作合力,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重点抓好机关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3、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部署防控工作。按照全县统一部署,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全系统众志成城,号召党员冲锋一线,支援社区、重要卡点。在做好防疫保障、返工核查、人员管控、每日消杀等基础工作前提下,有序推进下属企业公司复工复产。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今年依靠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为农服务基础薄弱;二是供销社发展缺乏人才支撑;三是信访维稳工作压力依然较大;四是基层社负担比较重。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县供销社将以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为动力,以助推乡村振兴为抓手,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抢抓发展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构建以农合联为平台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乡村综合服务体系,为建设“三城三地”贡献更多供销力量。重点做好五个“抓”。

(一)狠抓“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在生产服务上,推进农合联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展产业农合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产业链互通、服务链协同的数字化平台。大力实施“智慧农资”工程,积极推进新型庄稼医院建设,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引导农业主体合理施肥用药。扎实推进农作物放心工程和会员素质提升行动,开展茭白等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和技能培训。做好化肥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美化乡村环境。在供销服务上,加强“山耕”品牌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广采用“山耕+县区域性公共品牌+自主创新品牌”三级品牌叠加套用模式。联合举办爽面、葡萄等系列产业节庆活动,组织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等“走出去”活动。抢抓政策机遇,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积极争取省社资金、技术等支持,推进我县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全力打造“供销e家”的“x+1”区域电商发展模式。在信用服务上,加强与农商行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开展对农合联会员的评信授信用信,努力构建“丰收农合通”授信贷款、农民资金互助会内部互助和农信担保基层代办点担保贷款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产业农合联会员提供更普惠、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二)狠抓社有资产经营监管。健全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适时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摸底家底,建立资产云平台。加强内部审计和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农合联体系建成机遇,不断推动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着力提升改造老旧社有房产,有序推进壶镇供销社溪东北路区块房产改造开发项目,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狠抓农副产品市场项目建设。一是完善茭白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在保证茭白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在茭白销售的淡季,通过围绕以“兴市”为中心的运营思路,有效开展招商工作,引入其他业态,达到提升茭白市场的人流人气,扩大知名度。二是开展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筹建调研。着力打造1个集农副产品批零、冷链物流、美食一条街、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配套功能的农、商、旅相互协作的综合服务平台,并充分利用市北大门的地理优势,争取成为我市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提升我县的城市功能。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所谓“民企帮村”活动,就是组织引导工商联会员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先富帮后富,与农民共同富裕。基本思路是党委、政府领导,工商联搭台,会员企业唱戏,企业与农民共同受益、实现双赢。在广泛动员和参与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和基层商会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这些代表人士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组织民营企业与村庄结对帮扶,一企帮一村或多村;组织涉农龙头民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带动农民成片脱贫致富;组织民营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修路、架桥、助学、救助弱势群体等;也可以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双带双强",从民营企业选派能人到贫困村担任村干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等。

虽然“民企帮村”活动开展时间不长,但效果明显,已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商会召开各种动员会议9次;发现和培养典型5个;全县参与帮扶的企业达15家;帮扶村庄153个,其中结对帮扶6个;向30个村庄派出经济、技术顾问6人;帮扶企业在农村建立生产基地5个,涉及22个自然村,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00万元。在农村上项目5个,总投资500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300个,义务派出6个能人到6个村担任村干部并提供物质支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40万元修建道路2条;投资20万元改变村容村貌。在扶贫济困方面,资助特困户320家、特困生120人,救助弱势群体300人,捐助总额达210万元。

“民企帮村”活动得到市工商联和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年5月16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在我县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参与‘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座谈会”,我县兴云集团、乐丰公司、苏连合作社和被帮扶村——沂北乡南湾村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连云港日报、今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兴云集团、乐丰公司、苏连合作社、常青公司、杭连食品、欣森木业、鑫玛鞋业、鑫晟技校等单位作了宣传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深对开展“民企帮村”活动重大意义认识。组织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工商联系统力量,破解“三农”难题,彰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改善和密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活力和增加助力;有利于工商联组织创造性地全面履行职责,提高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它是光彩事业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而且为创新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载体,特别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是理顺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与工商联工作的关系。以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为抓手,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工商联的使命使然、职责所系。首先,是由工商联的传统决定的。其次是工商联的性质使然。再次,是工商联促进“两个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的事业,必须举全社会之力,当然需要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在非涉农部门和社会力量中,工商联和民营企业是一支富有优势和活力的生力军。参加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工商联创新思路、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现实需要。

三是明确开展“民企帮村”活动的指导原则。我们本着既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又兼顾民营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的精神,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了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互惠互利、互尊互谅、注重实效、循序渐进6项原则。实践证明,这6项原则是积极稳妥而富有成效的。

四是健全“民企帮村”活动组织机构。县工商联成立了由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会长张文平同志任组长。全县各基层商会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五是制定实施方案。此活动分三步组织实施。第一步思想发动已顺利结束,第二步组织实施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第三步评比表彰正在构思、运作。年底,县工联将配合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表彰“民企帮村”活动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纳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考核内容。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一是各商会活动进展情况不平衡;二是有部分商会领导和会员企业的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我们在协调和指导活动开展方面缺乏经验;四是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不够得力。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民企帮村”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联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开展“民企帮村”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民企帮村”活动真正成为造福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和工商联工作的品牌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充分征求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2007年“民企帮村”活动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年度任务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民企帮村”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二是严格程序、明确标准、认真把关,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2007年度“民企帮村”活动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工作,探索建立“民企帮村”表彰激励机制。结合评比表彰,切实搞好“民企帮村”活动年度总结,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典型,运用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民企帮村”活动的新局面。

三是结合人大政协换届工作,把参与新农村建设纳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考核内容,加大对“民企帮村”活动的检查指导力度,使人大、政协换届工作过程同时成为推进“民企帮村”活动过程。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5

社团工作首先让我体会到了同事之间的情谊,作为社团部负责人,向上要对党委、团委老师负责,贯彻党团的精神、指示,向下要统筹协调好各社团的工作,这其中就难免有种种的冲突、矛盾。但我与各社团负责人一起面对这些矛盾、摩擦,用妥善的方式去解决它们。在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感到的不是勾心斗角,而是理解、支持和团结。我永远被这种工作上的友谊所深深感动。

社团工作让我感到自由、快乐,在轻松中获得了知识,不断成长。社团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里,没有等级、命令,有的只是建立在为共同爱好、乐趣、信念而奋斗的基础之上的平等、自由、团结、协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与大家一起为“我们的”事业而奋斗,让人感到如饮琼浆、不觉辄醉,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社团工作也让我感到沉重、艰难。正因为深爱着每一个学生社团,才经常感到社团的现实运行状况的不尽如人意,才经常感到肩上责任的沉重,才经常自责没有能更好地指导、帮助各社团的工作,没有更好地发挥社团服务同学的功能。

这就是我担任社团部负责人以来的一些感触,借此次评优的机会,我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在社团部工作的经历,总结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我大一时就进入了社团部,担任社团部干事。带着对社团工作的朦胧憧憬,我开始了对这项工作的探索。我积极参加各社团的活动,大到帮助各社团负责人筹划、组织、宣传活动,小到帮忙搬桌椅、搬器材、定场地。最值得一书的是我协助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了“车轮上的丰碑——学习白芳礼精神”活动,以及环保协会的“爱鸟周”环保知识宣传活动,这两个活动都被列为我院学生会的精品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当然,最为平实的日常工作也是我主要的工作,我按时参加校社联会议,及时向各社团会长传达信息;及时组织社团注册工作,保证注册资料内容详实准确。

大二时我荣幸地担任了社团部部长一职,有了一年工作经历的我对于工作更能驾轻就熟了。由于一些社团负责人面临考研、工作压力而辞去了职务,又没有找好继任者,致使一些社团面临瘫痪的危险。于是我积极组织开展了社团干部的纳新活动,招揽来了优秀的人才,为社团注入了新鲜血液,因而不仅没有使这些社团瘫痪,反而使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一年,是我真正开始为实现社团理想而奋斗的一年。面对社团存在的组织涣散、分工不明,搞活动走形式、走过场等等问题,我开始推动社团改革方案,力求以“人本”、“民主”的价值理念打造社团,还社团本来面目。为此,我主要做了这几点工作:首先是强化对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为此,我制定了我院社团的评比方案(详见附录),以奖惩机制作为手段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管理,督促各社团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本”、“民主”而展开。其次是突出重点,面对如此众多的社团,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管理,因此我对本学院的社团进行划分,重点抓好那些历史积淀丰厚、群众基础良好、组织管理完善、活动新颖独特、符合本院特色的社团,对这些社团给于最大的帮助和指导。第三是完善交流机制,以往各社团都是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同时院社联对各社团也缺少沟通,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难以发挥社联的整体的合力优势。因此,我规定每两周召开社联例会,例会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要求各社社长进行工作汇报,便于院社联了解和掌握各社团活动情况,并及时给以建议和指导。二是要求各社社长向社联反映意见、表达需求,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增进了解和信任,满足各社团的利益诉求,这就协调了社联与各社团的关系,即使化解了种种矛盾,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三是通过聊天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形式增进各社团负责人的友谊,促进各社团的沟通,为社团联合搞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第四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我要求不仅各社团内部要民主管理、透明运行,而且对社联进行改革,促进社联的民主、监督的发展。我规定校社联、院团委所分配的各种奖项,其名额都要由民主评议产生,结果向各社团公示。如我院的“优秀社团”、“社团先进工作个人”,校的“十优”、“十佳”、“社团先进工作个人”名额都是由民主评议的办法选举产生,并接受广大同学的质询。第五是加强对本学院的社团的宣传工作,为了增进广大同学对社团的了解,我要求各社团必须在///上进行注册,建立虚拟社团,对社团基本情况和活动进行宣传,并把虚拟社团的建设情况作为考核社团、社团评优的重要依据,这样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起到了透明监督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积极配合校社联工作,按时参加会议,及时组织社团注册活动,认真组织各社团学习并贯彻我校关于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学生,我根本的任务还是学习。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社团工作而放松对学习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专业课,学习成绩比较优秀,200/年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称号。我的科技立项作品《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研究》获得了“天津师范大学第五届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的二等奖。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一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党课学习,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二时,我庄严地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即将成为光荣的共产党组织的一员。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组织引导我市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投身高端农业、种苗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和数字农业建设,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作新贡献。

二、工作内容

(一)实施“产业集群发展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依托,围绕产业链布局引资金、上项目,发展区域性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类商会和民营企业等各方力量,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科技园基地和农村旅游观光园基地给予重点培育,帮助其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加强对以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的园区的指导协调,推动在科研、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基础上与现代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的形成。重视种业在农产品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作用,从“良种培育、成果转化、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四大环节探索新型工农一体化发展路径,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建设产业集群的项目园区。

(二)实施“校企合作精品项目”。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强、科技成果多的优势,搞好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切实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组织专家对涉农企业进行“会诊”,重点帮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观光园、生态园有限公司、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涉农龙头企业、双十佳精品农业科技园基地和观光园基地全面提升科技含量,逐步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提高项目的综合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综合竞争力。引导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创立特色品牌;加强农产品保鲜、储运等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解决农产品保存储运质量问题,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切实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三)实施“培育现代合作社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产业链合作的现代合作社模式,形成带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开展民营企业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形成和推广典型模式,影响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加强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合作,帮助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走生产基地化、人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产品标准化、销售网络化、分配股份化的道路。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式,在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探索成立涉及农林牧副渔行业的民营企业的行业组织,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和特点,提高涉农民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抱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实施“典型示范带动项目”。学习借鉴、总结推广高科技涉农企业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认真研究国际上农村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引导投资基地建设的民营企业,学习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精品项目。选树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打造农业科技园基地、领办高水平的专业合作社、投资现代化农业和产业化农业建设、建立大学生农业实习基地等方面的成功典型,通过编印交流材料、召开现场会、广泛进行宣传等形式,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更多的人员到农村创办企业,做创业小老板;鼓励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联手农村或回农村担任经济顾问和农村组织带头人。

(五)实施“感恩回报帮扶项目”。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增强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的自觉意识,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帮困济贫活动,争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积极参与“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继续结对帮扶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三老”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并逐步将受助群体扩大到其它贫困群体。要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温暖工程和公益事业,捐资帮助贫困村庄或企业所在地,改善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条件,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就业、上学等实际困难。要积极参与统一战线“同心•社会服务基地”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生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民企帮村科技兴农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活动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切实抓好整个工作的协调和落实。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7

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新渠道

调查研究是工商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方法。

年初以来,在市委的统一安排下,由市工商联会同市非公经济研究会共同组成调研组,到全市13个旗市区对非公经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到我区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呼、包、鄂地区进行调研考察,通过调研、考察、分析,一部近40万字,全面反应呼伦贝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呼伦贝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已基本完成初稿。

各旗市区工商联在年初召开“两会”前,认真组织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查研究,撰写提案、议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议案136篇,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工商联秘书长代表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大会发言,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赞同和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市工商联界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得到了市委、政府高度重视。

二、加强培训教育,再塑民营企业家新形象

市工商联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整合社会资源,力求成本最小、效果最好、影响最大。2月27日举办全市民营企业报告会,邀请以沈阳禾丰牧业董事长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家、专家及当地民营企业家结合各自的成功例证和发展实际作精彩报告,使全市200多名与会的企业负责人深受教育和启发。3月份,在市宾馆举办了民营企业培训会,由市工商联常委、鸿发科技生物公司总经理刘洪才负责聘请华洋集团董事局主席、华佗论箭组委会主席严介和作了题为《思路决定出路,产业决定未来》的精彩演讲,我市民营企业主和员工1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受益非浅。4月份,积极争取名额,组织了4户民营企业参加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银河培训,推动民营企业的规划与项目建设逐渐步入正规。6月,在海拉尔政府礼堂举办了民营企业培训报告会,由市工商联副主席、天顺矿业总经理马洪祥负责聘请禾丰牧业副总裁赵文馨为全市500多名民营企业主及员工所作的《职业化—企业发展之路》的精彩报告,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应市工商联邀请,由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华佗CEO论箭组委会主办,牙克石市委、市政府承办,市工商联和非公经济研究会协办的第六届论箭大会暨年会于7月15—18日在牙克石市凤凰山庄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名企业家和我市20名企业家、30多名党政机关领导,聆听了郭凡生、于丹、严介和、水皮、牛根生、刘光溪、王忠明等国内知名人士的精彩演讲。集众多国内高层知名人士于一次活动,共同来我市讲学,在当地尚属首次。本次活动不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轰动,而且为进一步提升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好择商选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市工商联的教育培训工作正在走出一条由商会和民营企业共同组织,全市民营企业共同受益,层次高、效果好的路子。

为了进一步树立全市民营企业家形象,表彰民营企业家中的优秀分子,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市“十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十佳”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旗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市“十佳”领导小组对初步人选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全市各新闻媒体和信息、通讯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形式,对获得提名的“十佳”人选进行了宣传、投票,如此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评选活动在我市尚属首例,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士气和决心。

三、以活动为载体,扩大工商联影响力

2月28日,市工商联在市政府礼堂承办了全市首届《建设者之歌》专场文艺晚会,这是我市第一次由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赞助,歌颂我市民营企业艰苦创业的晚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国华作词的诗朗诵《丰碑》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的心,并广为传诵。这场晚会为激励我市民营企业家创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月29日,在市宾馆召开了“全市工商联工作会议暨二届二次执委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年工作,对20*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先进企业、“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等进行了表彰。

春节前夕,市领导孙震、段志强在市工商联领导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慰问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代表。孙书记一行代表市四大班子领导向非公有制企业代表致以新春的问候,对非公有制企业过去一年取得的骄人业绩表示祝贺,并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认真倾听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关怀如春风雨露滋润着民营企业,为企业发展增加了生机和动力。

2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迎新春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孙震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郝桂娟主持会议,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会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以“服务与发展”为主题,为全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拉开了序幕。

5月6日,市委副书记孙震在市工商联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呼伦贝尔鼎盛锅炉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天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进行视察调研。视察中孙书记明确指示:“我市民营企业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强抓机遇,加快发展”。在贯彻领导的视察精神中,当地民营企业都提出了各自可行的实施方案。

四、以商贸活动为纽带,加强经济联络工作

3月18日,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市有关旗市区统战部、工商联和部分民营企业家20余人组成的代表团在郝桂娟主席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内蒙古工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创业北方内蒙古商贸洽谈会”,,郝桂娟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合作共享,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专题项目推介报告和呼伦贝尔情况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洽谈会期间,我市共有50个项目与区内外企业进行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6个,意向合作金额3.8亿元。

4月26日,由市工商联副主席、牙克石市森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振金带队,组织全市18名工商联代表人士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此次会议由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贸易促进会、全国工商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山西省政府、安徽省政府、江西省政府、河南省政府、湖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共同举办。“会”期间,举办了“万商西进高峰论坛”、“跨国公司座谈会”、“项目对接会”、“东湖论坛”以及“专题推介及研讨”等活动。

6月14—24日,以市委副书记孙震为团长,市人大副主任姜宝水,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郝桂娟为副团长,由市委统战部、市经委、市工商联及我市部分被列为全市“十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候选人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组成的呼伦贝尔市非公经济考察团赴东北地区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延边自治州、哈尔滨市进行学习考察,并出席了第二届哈尔滨市—呼伦贝尔市个体私营企业产品推介、项目合作、招商引资洽谈会。每到一处,考察团都与当地党政部门、非公有制企业主管部门及民营企业界人士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及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中好的政策措施,还深入全国知名的大连软件园区、北展豪迈集团,沈阳大陆集团、禾丰牧业公司、远大集团,长春皓月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学习参观,并就东北三省与呼伦贝尔非公经济领域项目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在服装销售加工、矿产开发、饲料加工、新材料应用、企业管理培训等领域达成了十几项合作意向。

在积极做好对外对外联络工作的同时,市工商联还十分关注拟投资企业的进展情况,主动与他们联系,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由市工商联引荐的汉能控股集团的300万吨二甲醚项目完成项目规划工作。

五、以光彩事业为抓手,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引导

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孟松林部长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光彩事业发展,亲自部署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蒙古之源”—历史遗迹考证项目。上半年共有以市工商联副主席刘振金为代表的名企业家参与项目,并为项目捐资万元。

满归4.19火灾发生后,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向全市非公有制人士发出倡仪,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伸出友爱之手,奉献一份爱心,贡献一份力量。倡议发出后,短短几天就收到50位非公经济人士捐助款40.91万元。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工商联及时向全市广大非公人士发出倡议:号召企业发扬“光彩事业”精神,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解困,为国家分忧。全市广大工商联会员和市工商联机关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捐款奉献爱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行动。部分在外地的民营企业家也纷纷致电市工商联,要求捐款支援灾区。截止6月30日全市工商联系统向地震灾区捐款623万元。

为了使贫困家庭孩子能够圆上大学梦,满洲里市富豪公司老总何文准备拿出30万元,资助百名学生上大学。这些善举,充分显示了我市民营企业家的中华民族良好传统美德。

年初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向自治区工商联申请上报5所小学的光彩书库和一所光彩学校。今年春天我市农区出现旱情,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市委、政府号召,派出得力人员前往包扶单位阿荣旗查巴奇乡嘎达柰村指导抗旱春播工作,帮助该村解决籽种等抗旱物资,筹集资金及物资2.8万元,有利地支持了该村的抗旱工作。

六、以服务为手段,发挥助手作用

响应市委号召,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专报制度。并就天顺矿业运煤难的问题,首次启动了《市工商联非公经济专报》,市委副书记孙震作出重要批示。《市工商联非公经济专报》启动标志我市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市委、市政府和非公经济企业间架起了一座快速、高效桥梁。

5月18日,会同呼伦贝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呼伦贝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呼伦贝尔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暨20*春季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参加招聘会的佣工单位42家,提供岗位729个,当天求职人员650人,有287人达成了就业意向;招聘周期间还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咨询、权益维护、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等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岗位的扩大和就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5月7日,为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持续发展,组织我市有较大影响力的23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代表共59人参加了“20*.海地区银企合作座谈会”会议。

市工商联还为一些企业积极协调与市工商局、税务局、技术监督局之间的关系,赢得了他们对企业的支持。市工商联还开展了非公经济企业财务人员会计资格认证工作。

七、以关怀与建设为支撑,提高商会凝聚力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8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我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3年7月17日,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2名,选举产生了县第一届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县工商联第一届执委会由19名执委组成。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会员积极参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由于“”等原因,县工商联的活动被迫停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到1994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达1524户,从业人员1835人,上缴税金261万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中央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县委决定恢复和建立县工商联。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于1995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参会代表68名,选举产生了由13名执委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从此,县工商联的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根据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新一届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团结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开展“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会员的途径,初步形成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动协助配合州县有关部门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调研工作,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全面掌握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形成提案8件,以供县委、县人民政府决策参考。努力开展为会员服务的各项工作,借鉴外地经验,抓紧筹备“非公有制经济贷款担保资金会”,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贷款担保难问题,争取为会员提供融资服务;围绕中心工作,先后派出干部参加了粮烟工作、村建工作、体改工作、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续签工作、村级体制改革等工作。在工作中,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号召,引导会员积极参与,有认购荒山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承包耕地栽种烤烟、油葵和苦良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有租用水域、池塘进行水产养殖、种植的。

在工商业改制创新、优胜劣汰的工作中,鼓励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接纳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为政府分忧;并购破产企业,实现产业重组。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思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创办经济实体,开发旅游、建材、饮食等企业,涌现出甲云山庄、马厂机制砖厂、平坡桥头饭店等一大批会员实业,带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商品市场,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一批能经营、善管理的市场经济经营人才。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主动为会员服务,主动与人民检察院检察科联系,在会员中印发“人民检察——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宣传材料100份,为会员提供了法律咨询;与县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在私营企业中组建基层工会的文件;配合县工商局完成了“总结一批经验”、“表彰一百名先进”和“命名企业一百强”的评选工作;在州工商联的安排下,开展了会员数据库上网的准备工作,为实现工商联会员在各类信息的收集、处理、一条龙服务,为形成网络化、市场化的信息服务迈出了第一步。

在挂钩扶贫工作中,每年都抽调机关干部,在春耕秋收两季深入挂钩点,扎实开展驻村帮社工作,与村干部一起走社串户,了解群众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

5年来,第二届工商联执委会已完成了恢复和建立时期的基础工作,为下届工商联工作创造了工作基础。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县工商联于2000年10月17~18日召开了第三届工商联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63人,特邀代表49人,选举产生19人执委组成的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按照《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规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以坚持对广大会员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为会员服务,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已任,为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而扎实开展工作。

围绕工商联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优势,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统战性是工商联的政治优势,赋予工商联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团结教育、协调关系等基本功能,是工商联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通过工商联在非公经济人士中推选州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州县政协委员和受聘行风评议员的方式,开辟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渠道。还通过受聘人大选举联络员、人民法院陪审员和部门监督员的方式,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工商联的经济性是指会员的社会属性。会员大都拥有经济实体,集中在经济领域活动,如何引导好广大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全县非公经济的大发展,是工商联的当务之急。

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的三篇文章,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兴办绿色企业,开发水能资源,发展建筑、建材业等,活跃了城乡经济。到2004年末,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1621户,从业人员达7250人,注册资金达1699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373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6120万元的48.1%,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9

一、要增强机遇意识,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增强机遇意识,我在不同场合都讲过这个问题。对这个机遇意识,作为各级党组织,包括市、县、乡、村,各级一把手都要有一个机遇意识。平时没有很好的办法教育、管理党员,这次中央有部署,省里有要求,市里有方案,这个机遇必须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抓住这个机遇,关注基层、思考基层,抓基层、抓基础,推进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现在农村工作面临许多难题,我们有的乡镇村委会换届换不下去,别的乡镇为什么就能换下去?封丘县应举镇10天内全部100%换届完,换届换出了干劲,换出了团结,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平时基层、基础工作抓得牢。辉县市高庄乡为什么连续7年没有人到县、到市、到省上访,关键在于党委重视干群关系,重视老百姓的问题。这样一个机遇大家如果不重视,抓不住,不奠定扎实的基础工作,怎么行?我们党过去层层抓支部、一级抓一级是什么意思?我个人理解,省以下的党委都要抓支部,市委要抓支部、县委更要抓支部。抓农村基层党支部,乡镇党委责无旁贷。要经常抓支部,常抓不懈。在基层抓支部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抓党建,促经济,促发展,促基层基础工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抓好基层党建的一个难得机遇,希望各级党组织抓住不放。

第一,要以健全党组织为前提。近些年来,我们基层党组织不健全,活动不经常,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跟不上农村新形势的发展。什么叫新形势?农村生产责任制是新形势,“三费一免”是新形势,30年土地承包不变是新形势,这种变化还在大踏步地进行。但有的地方组织健全,活动不正常,活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贫困乡、贫困村,那里的党组织往往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员的战斗力、党组织的凝聚力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位的原因是执政能力和执政意识不强,不知道我们是在执政,总是就事论事,就经济抓经济,就项目抓项目,不抓党建、不抓党的组织,致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二位的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过去农村做思想政治工作,田间地头做,大会小会讲,白天黑夜谈,见缝插针。现在给人家谈心做思想政治工作,且不说白天黑夜了,就算遇到矛盾也是绕着走。问题已经成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往往导致小事酿成大事,个别问题酿成全局问题。龙泉村的晒被子活动,既是道德教育,又是思想政治工作。许福卿书记那里更没得说了。楼村有一个教育展室,这个展室,我想建议全市的先进模范人物都去看看,先进里面还有先进。那个展室是党员整体先进性的体现,但没有突出许书记个人。楼村突出的是整体,不是个人,这里也有政治工作、政治标准的问题。

第二,要健全党组织的生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我们党组织的生活制度,现在有许多东西可以改,但党建工作不能随意改。乔羽有个观点“不为积习所蔽,不因时尚而惑”,使我深受启发。其中第二句我觉得更重要,我看党员要借鉴,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借鉴,主要领导尤其要借鉴。“不因时尚而惑”,什么是时尚?就是赶时髦,生活上赶时髦、政治上赶时髦、改革上赶时髦。以改革为名,做与客观实事相悖的事情,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人们的思想统一,影响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这就是因时尚而惑带来的弊端。不因时尚而惑,就是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赶时髦。希望大家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第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现在,全市有24.6万名党员。前不久,我们对全市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统计,就一个侧面来看,3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有37个,5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有8个,10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有3个。上半年我市3575个村发展党员1300多名,还不到我们全市村的一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153个乡镇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能不能把党建列为整改的一个方面?党委书记要善于抓党建,村党支部书记要善于抓党建。我在固始县工作了4年,有很多体会,很多事情值得总结、思考。那里有158万人,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只有7个半练习者。固始县处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周边县有数百名乃至上千名练习者,但固始对问题不用操大心、费大力,为什么会这样?在固始那里,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活动10年不间断,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宣传、组织等部门合力抓基层,都按自己的职责去抓,多年不间断,直到现在还是全省信访先进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充分发挥工会、妇联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群团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构建执政框架的重要内容,是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这个框架中的每个部分,都不能弱化,一弱化,久而久之,你那里的基层基础工作就会出现偏差,你那一部分人的思想就会涣散,你那一部分人的政治标准就会降低,你那一个群体就难以发挥正面作用。

第四,切实解决部分党员党性不强的问题。这里面要分层次解决。对于先进党员更要确立先进性标准,对离退休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标准,对于贫困党员要重点提高致富能力,通过讨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标准。乡镇机关党员什么标准,村里的党员什么标准,离退休党员什么标准,我看大家刚才谈的都不错,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第五,加强和改进党员培训工作,切实解决党员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大家晚上学习也好,白天学习也好,要注重效果。开一次会,一定要把这个会开得成功,一定要把内容搞得很扎实,一定要解决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克服单纯的任务观念。不能认为我们组织学习了,开会了,动员了,任务就完成了。乡(镇)、村两级党组织一定要把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大对农村党员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培训力度,推广在发达地区培训党员创业骨干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党员、专家党员联系创业党员、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和企业党员、先进村党员帮扶后进村党员等成功做法,也可以结对子。

第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一般党员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就现状而言,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现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确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廉政上和工作作风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群众对党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要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照《党章》提出的基本条件,进行自查和互查,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和群众看到真功夫、实效果,从而增强对一般党员的带动力和对广大群众的说服力。

二、切实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刚才听了大家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我感觉还是很好的,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1.抓好整体推进。今年正值第五次村委会换届,目前,我市有极少部分村换届工作还没有结束,有些村换届工作难度大,我们决不能因为换届问题,影响我们整体的、全面工作的推进,要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不能留死角。

2.抓好乡镇“七所八站”、效益不好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重点单位派重点人去,困难单位派大员去。乡镇党委书记要主动到一些困难单位去,如乡镇供销社、粮管所、乡镇企业,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3.要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贴近广大党员、广大党员能够接受的活动。比如大家能够接受的墙报、投影、送资料、加强通信联系等。要结合乡镇实际,以乡镇为单位,现在就可以编写一些简明易懂的学习材料,使农村党员在学习上既不感到吃力,又能掌握基本知识。

4.要结合实际,做好农村文化程度低的党员的党性分析材料的撰写工作。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党性分析材料的撰写,要充分考虑每个党员实际情况,能写的写,不能写的不写,不搞“一刀切”。对有书写能力的党员,要按照要求写出党性分析材料;对没有书写能力的党员,不作硬性规定,可以开会交流,谈思想、谈认识,基层党组织要做好专门记录,重点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5.注意典型引路,抓两头促中间,营造良好氛围。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单位,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乡、村两级要通过墙体标语、横幅、板报、广播,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让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形式上造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要利用报纸、电台、简报等载体,在宣传工作上有规划,有动作,抓住不放,形成宣传合力。

三、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指导

从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的角度来说,党政机关和基层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上级党委(党组)要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直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督促检查,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实现面对面的领导和指导。

一是要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虽然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基层,但县委书记还要抓,不要因为活动层次而放松了领导和责任。党委书记抓党建是职责,是分内的工作。虽然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在乡镇,但领导的力度不能减,领导的责任不能变。

二是要深入实际。我们县乡两级领导要深入基层,只有到基层,到党员和群众家中去,沟通思想、交流情况,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这样领导才能有力,指导才能有效。对乡镇和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最忌浮在上面,停留于一般号召和要求,靠开会、领导讲话、发文件、听汇报“过日子”。不深入实际,就了解不到真实情况,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不出新鲜的经验,就不能取得领导和指导工作的主动权。

社联会议总结范文篇10

一、积极争取侨务工作列入全省重大工作部署,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层面上发挥侨务工作优势和作用

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谋划侨务工作。经过多方协调争取,省委、省政府把侨务工作纳入多项全省重大工作部署,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层面上发挥侨务工作的优势和作用。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指导意见》把“充分发挥东盟地区华人华侨作用”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加强华社联谊、加强华商合作、加强华文教育和文化交流、加强华文媒体合作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部署,把侨务工作摆在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的重要位置。7月省委、省政府编制出台的《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要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华人华侨文化交流中心的目标,作出了加强侨务外宣工作,继续开展南粤文化海外行,支持办好侨刊乡讯,建立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大做强侨网,加强并巩固华人华侨研究等多项侨务工作部署,通过加强侨务文化和宣传工作增强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在部署对外口部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省政府领导明确要求侨务部门推动一百家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在扶贫济困工作中,侨务工作和华侨华人的作用也受到高度重视,省侨办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书记、黄华华省长等省领导还亲自做侨务工作,出席省侨办举办的活动10次,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51条(次)。省委、省政府把侨务工作摆在全省工作大局中通盘考量和规划,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新时期侨务工作新优势新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也对为新时期侨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把省委、省政府对侨务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各级侨务部门深入服务发展大局,加快转变侨务工作方式,我办及时就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东盟战略合作的指导意见》、《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和推动百家侨企转型升级、开展侨务扶贫济困工作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下发各市侨办和机关各处室,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任务和要求,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的开展。吴锐成主任还在《南方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发挥侨务优势为文化强省建设服务》署名文章,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文化强省建设中侨务工作优势和作用的认识。

二、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头号工程”,扎实推进侨务引智引资促贸工作

(一)深入实施“海外人才为粤服务计划”,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在我省成功举办。论坛由国务院侨办、省政府、科技部、中科院共同主办,省侨办等单位承办,以“创新中国?和谐发展”为主题,包括10位外国院士、5位国内院士在内的35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会,是迄今为止我省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华人高端论坛。、万钢、李海峰、黄华华等领导出席了论坛。我办在认真做好论坛筹办工作的同时,围绕我省急需发展的产业和关键技术,联同有关部门组织举办了五场专题论坛和项目对接交流活动,组织与会代表到珠三角深入考察投资创业环境,促成了一批合作项目。“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涵养了一大批海外华人高端人才,促进了他们对的了解、联系和交流合作,同时也提升了侨务工作在创新型建设上的积极作用。

着力加强对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等重点专业社团及重点专业人士的联系和服务,协助推动他们来粤交流、在粤发展、申报中组部“”等,受到他们的好评。推动华美半导体协会设立了广州联络处。依托“留交会”、“高交会”和“国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等平台,组织推动了一批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和人士来粤交流。开展了英国、意大利人才工作调研,深入两国华社和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联络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及人士,涵养了一批资源,宣传了创业政策和环境。积极发挥海外华人智库优势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先后举办了“杰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创新座谈会”和“经济转型与海外华商机遇论坛”,30位在粤创业发展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210多名省海交会海外顾问、理事分别应邀参会,围绕创业环境及政策、加快自主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等热门话题积极建言献策。相关建议通过《侨务信息》专报给省政府。

(二)着力加强东盟华商合作,引资促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力配合揭阳市成功举办第三届粤东侨博会,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嘉宾参会,罗豪才、许又声、欧广源、黄龙云、朱明国等领导出席活动。在做好各项承办工作的同时,我办组织了马来西亚、印尼等国60余名华商参会。会上共签订合作项目141个,签约总金额840多亿元,进一步打造了粤东地区面向东盟的重要招商促贸平台。积极协办第七届“会”,组织协助新加坡等国企业参会。加强与东盟华商组织的交流,协助泰国中华总商会、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来粤考察市场,取得良好效果。积极推动我省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寻求商机,首次组织省内4个华侨农场负责人赴印尼、泰国考察当地农业和水果种植业并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促成一些合作意向。

(三)着力推动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为侨企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推动百家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2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省市侨务部门协力推动百家侨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已有18个市上报了73家重点侨资企业并开展了有关工作。会同省侨商会开展了3次侨资企业调研,配合省政协外侨委做好侨资企业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侨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春节期间慰问了10家侨资企业,在湛江举办了“侨资企业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日”,组织了“侨商粤西行”等活动,加强了对侨资企业服务。加强协调处理涉侨经济纠纷,保障侨商合法权益,全年受理侨商投诉12件,其中5件已经办结。支持协助省侨商会成功换届,进一步加强会务建设,更好地发挥该会联系和服务我省侨资企业的重要作用。

(四)召开全省侨务经科工作会议,推进新时期经科工作。6月首次召开了全省侨务经科工作会议,并组织与会代表考察学习福建侨务经科工作。会议增强了各级侨务部门对经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新时期侨务经科工作的思路和任务,对加强我省侨务经科工作,发挥侨力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着力加强侨务资源涵养,进一步拓展海外联谊工作

(一)精心组织海外侨胞参加亚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联谊、凝聚侨心。根据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统一安排,我办负责邀请和接待了52名海外华裔参政人士、东南亚国家侨领出席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举办了座谈会和欢迎宴会,增进了他们与我省我办的友好关系。落实好国侨办组织“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部署,组织了澳门15个主要粤籍社团负责人参观上海世博会。认真开展华人华侨旅游年活动,在国际旅游文化节期间,连续第五年举办海外杰出华人行系列活动,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侨胞、港澳同胞参加了系列活动。邀请了泰国泰华九属会馆组团来粤考察访问。利用第五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机会,在京宴请了80位参会侨领,增进了感情和联系。配合做好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华侨华人特邀委员和列席代表邀请接待工作。据统计,全办全年接待来粤海外侨胞、港澳同胞5830人(次)。

(二)支持参与国际性华侨华人联谊恳亲活动,扩大海外联谊面。全年在我省举办了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第七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等10多个国际性乡亲联谊恳亲活动,参会代表总数达8890人,规模大、影响大。我办积极履行职责,认真办理有关审核报批手续,加强对大会的政策指导和会务协助,支持配合有关地方政府和社团成功举办有关活动;同时积极派员参会,广交深交了一大批新老朋友。积极协助泰国粤籍社团开展第六届“世粤联会”前期筹备工作,在曼谷举办了第六届“世粤联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第六届“世粤联会”大会方案》、《第六届“世粤联会”筹备工作方案》,确定了大会主题、规模、举办时间。多次结合海外侨社活动组团出访,出席了在境外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第七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泰国中华总商会成立100周年庆典等活动。全年全办组团出访14批,到访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侨情调研,加强了与华侨华人社团和重点人士的联谊。

(三)加强培训和引导,着力培育“三新”骨干力量。主办了第三期省海外侨团中青年领袖研习班,29个海外侨团的31名中青年侨领参加了培训;承办了国侨办第九期“华裔新生代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17个国家和地区的38位青年企业家参加了研习;承办了国侨办港澳侨界杰青研习班,53位港澳地区青年才俊参加了培训。通过举办研习(修)班,提升了侨社青年领袖的领导能力,增强了新生代企业家对我国我省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探索开展新移民前期教育工作,承办了国侨办和加拿大多华会主办的“移民加拿大安居咨询讲座”,对近百名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人士进行了侨务政策、领事保护和加拿大国情侨情等情况介绍,引导帮助他们日后尽快融入移民国。

(四)深化港澳侨务工作和侨务对台工作。积极拓展港澳联络面,全年组派30批团组赴港澳地区开展工作和参加社团庆典活动,与港澳乡亲及侨界人士进一步密切了联系。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组织邀请了700名香港乡亲和300名澳门乡亲出席了我省在港澳首次举办的大型春茗活动,期间我办举办了澳门主要粤籍社团新春联谊会,与澳门24个主要粤籍社团负责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何超明等乡亲共庆新春。做好香港重点乡亲社团和人士的联谊工作,由办领导带队专程拜会了香港社团总会等6个主要社团和曾宪梓、陈伟南等重点人士。积极推动澳门粤籍乡亲社团加强互动合作,在杭州举办了“澳门粤籍社团负责人联席会”,协商了联合申办第七届“世粤联会”事宜并达成了共识。积极稳妥地开展侨务对台工作,先后接待了美国安良工商会等传统社团来访,参加了世界梅氏宗亲会第十一届恳亲大会等活动。加强与台湾岛内社团人士联系,为日后邀请台湾岛内粤籍社团访粤做好准备。

(五)支持省海交会顺利换届,构筑了宽广的海外交流平台。召开了第五届会员大会,选举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为第五届会长,聘任了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5人为海外顾问、理事,其中新发展海外顾问、理事101人,增强了协会的活力,构筑了宽广的工作网络。修订了《省海外交流协会章程》,制定《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荣誉)职务聘任办法》,加强了省海交会制度建设。举办了第五届海外理事就职典礼暨海外理事年会,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位海外理事参加了活动。召开了全省海外交流协会工作交流会,推动了各地海外交流工作发展。积极开展华裔政要寻根工程,组织协助加拿大首位华裔参议员利德蕙等5批参政华裔来粤寻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着力推进侨务文化工作,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深入开展弘扬中华文化活动。精心举办“南粤文化行”系列活动,多形式组织推动海外侨胞来粤开展岭南文化学习、交流。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启动了“海外华裔青年感悟禅武”合作项目,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省海交会承办,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禅武中心协办、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赞助的方式,每年举办海外华裔青年禅武文化体验班和研修班各一期,吸引华裔青年武术爱好者参加,让他们感悟禅学思想,学习岭南文化。去年的体验班和专修班共招收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学员。着力打造融南粤传统狮艺和禅武特色于一体的“功夫南狮”新品牌,举办了首期“海外华裔青年禅武狮艺培训班”,吸引了14个国家和地区31名学员前来学习。开展了在粤华裔留学生感悟南粤特色文化系列活动。首次举办海外华裔文化精英汇活动,期间召开了“华侨华人与南粤文化海外影响力研讨会”,来自五大洲58个华侨华人文化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活动,涵养了侨务文化工作资源。

积极开展“南粤文化海外行”活动,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先后组派了3批岭南文化特色团组赴巴拿马、越南、印尼、秘鲁、智利演出和培训,受到当地侨胞和主流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其中“禅武及书法文化交流团”深入印尼和越南华社举行了8场春节慰问演出,吸引观众3万多人。在越南的演出作为“越中友好年”系列活动之一,受到我驻越南使领馆和越南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我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称赞此行为“中越友好年”做出积极贡献,并将活动情况及成果向外交部和国侨办作了汇报。中医专家团在秘鲁、智利为侨胞义诊600余人次,受到广泛赞誉。做好向海外侨团赠送文化用品工作,全年向30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社团(机构)赠送了价值近80万元的文化用品。

(二)进一步拓展华文教育工作。加强对海外华文幼儿师资培训班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培训工作教学大纲和标准,增强了培训的科学性、规范性。第六期海外幼师培训班圆满结业,86位学员学成归国;第七期培训班顺利开班,共招收了东盟7个国家的95名学员。组织了专家讲学团赴印尼进行《千岛娃娃学华语》教材使用培训,培训了205名华文教师。加强外派华文志愿教师工作,全年外派教师106人。首次举办外派华文志愿教师大会,全面总结近年工作经验,并对156名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外派教师及15所贡献突出的院校进行了表彰,宋海副省长为大会发来贺信。全年培训海外华文教师和外派志愿教师达492人,支持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推动海外华校与我省学校加强实质性交流合作,促成了印尼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省内10所学校与海外华校及文化中心缔结了姐妹关系。首次组织省内学校代表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姐妹学校进行交流,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创新思路办好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首次配合省重大活动办营,与省旅游局、广州市侨办联合举办了“相约?走近亚运”千人夏令营主题活动;首次与中外名校、国内大学海外校友会等联合办营,先后举办了“中外百年名校学生交流夏令营”、海外校友子女“寻找父辈的足迹”夏令营;首次组织往届营员举办“重走当年路携手故里行”主题营。通过这些工作,大大丰富了夏(冬)令营的办营模式和主题,进一步扩大了办营的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年举办了56期夏令营和13期冬令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华裔青少年踊跃参营。

(四)积极推动华侨博物馆和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华侨博物馆全面完成二期陈展制作和布展工作,形成了华侨历史陈列、华侨博物馆建设回顾和华侨民居系列展。加强文物资料征集和管理,全馆馆藏文物、文献总量达3800余件(套)。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开放活动暨向捐赠者颁发证书仪式和“留英青年画家何莹莹艺术个展”、“澳大利亚寻金梦图片展”等主题展览,其中“澳大利亚寻金梦图片展”由澳大利亚驻穗总领馆主办,各国驻广州领事等参加了开展仪式,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据统计,全年预约接待海内外观众7568人(次),李海峰、万庆良、刘昆、汤炳权等领导参观了博物馆。继续以项目带经费的方式,推动省华侨中专提升为侨服务能力,扩大学校海外影响力,促进了学校发展。

五、着力拓展侨务宣传工作,增强侨务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一)深化内外协作,全面拓展侨务外宣。着力加强与星岛报业集团、马来西亚世华媒体集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外主流华文媒体的战略合作,先后组织邀请“星岛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访问团”13人、马来西亚世华媒体集团高层访问团24人来粤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与两大传媒集团的友谊与合作。两大集团旗下媒体共发表90篇南粤之行系列报道,密集报道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保育、深化东盟合作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办还与星岛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了“星岛日报美加杰出大学生体验营”活动,该报先后刊发11个专版,在旗下网站开设“环球青年大使中国文化之旅”博客,广泛报道活动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继续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办好《侨乡》专版,合作媒体扩大到五大洲9家华文媒体。围绕广州亚运会、国际旅游文化节、深圳特区成立30年等我省重点大型活动,我办和地方侨办组织了80多家(次)海外华文媒体来粤采访。据不完全统计,我办全年在海外华文报纸刊登《侨乡》、华侨华人旅游年等专题专版超过200个。

进一步做大做强春节外宣品牌。连续第五年在春节期间,与海内外新闻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四类媒体,大力开展春节外宣。其中电视贺年特辑通过16家海外主要中文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及“国际在线”互联网、侨网向全球播出,黄华华省长在节目中发表了新春祝辞;报纸贺年专版“向世界问好”在五大洲23个国家的31家主要华文报纸刊登;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拜年节目“新春家书”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落地,黄华华省长、吴锐成主任及我省主要侨乡市长在节目中向侨胞拜年。这些贺年专辑专版,向广大海外侨胞送去了充满亲情的节日问候,很好地传递了乡音,传播了形象,深为海外侨胞喜闻乐见,品牌效应和影响越来越大。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协助中央及我省主流媒体“走出去”合作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我办推动下,促成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客家话在印尼落地,加强对印尼华社的宣传;促成了南方日报与星岛日报海外版合作每周出版《南粤侨情》专版,通过星岛日报全球发行网络大力推介和侨务;促成了电视台与美国美南新闻电视报业集团合作,在美国休斯顿等地区落地《今日》外宣节目。

(二)办好“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提升侨务工作影响力。连续第三年与南方电视台合作举办“南方?华人慈善盛典”,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贫济困部署,以“改变”为主题,评选表彰了10个慈善人物奖、1个慈善集体奖和1个慈善项目奖,获奖个人及社团累计捐赠超过7亿元。周镇宏、刘昆、梁国聚等省领导出席了盛典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博)等全媒体对盛典进行了全方位全球报道,其中南方卫视、南方综艺频道以及南方电视台官网、国际在线、新浪网(和新浪微博)、侨网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中文环球海外落地频率对晚会进行了直播,星岛日报海外版推出了2个慈善盛典特别策划专版,在海外各分社日报刊登。通过连续三年举办并通过海内外媒体给力报道,“南方?华人慈善盛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被媒体誉为年度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活动。

认真做好侨务新闻宣传工作,及时组织海内外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全办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并根据需要进行专题专版或连续报道,扩大了有关活动的影响,提升了侨务工作的社会能见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中央驻穗及省级各大新闻媒体刊发(播出)侨务新闻220余条。

(三)加强指导服务,推动侨刊乡讯发展。开展了全省侨刊乡讯调研,充实调整了全省侨刊乡讯指导委员会,加强了对全省侨刊乡讯的联系和指导。会同省新闻出版局举办了全省侨刊乡讯工作会议暨侨刊乡讯主编培训班,全省近120家侨刊乡讯主编参加了会议,接受了新闻出版管理法规、侨务政策、刊物编辑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促进了侨刊乡讯办刊水平的提高。全年编发《侨刊乡讯通讯》3期,在侨网开设了“侨刊乡讯”专题网页,促进了侨刊乡讯业务交流。加强与省新闻出版局进行业务沟通,推动加强了侨刊乡讯登记报备、监督管理等工作,支持配合省新闻出版局做好全省侨刊乡讯年度核验,确保了侨刊乡讯的正常出版。全年全省138家侨刊乡讯发行到16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总量达451万份。

(四)侨网完成升级改版,进一步做大做强。与南方网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侨网创建10年来的第三次升级改版,于8月正式推出新版侨网。新版侨网实现了原侨网和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网两网合一,政务公开和公众互动等功能进一步加强。表彰了年度侨网优秀通讯员和供稿先进单位。大力加强对侨网的管理,召开了侨网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制定实施《侨网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网站信息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要求和任务分工,整合全办力量做大做强侨网。侨网全年有效点击量7881万次,比上年增加33.24%,日均点击量达22万次。

六、着力加强依法护侨和侨务慈善工作,夯实国内侨务工作基础

(一)组织开展侨法颁布实施2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扩大了侨法宣传和实施效果。转发了国侨办关于利用侨法颁布20周年契机开展侨法宣传活动的通知,印制派发了6000份侨法宣传资料和一批侨法宣传挂图,支持推动了全省各地深入开展侨法宣传活动。与广州市侨办、花都区侨办、花东镇政府四级联动举办了纪念侨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图片展、晚会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抓好“侨法宣传角”建设,在侨务基础扎实、硬件设施较完善、服务网络较健全的基层街道(镇)新增设立10个“侨法宣传角”,全省“侨法宣传角”已达41个。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全办接受各类信访1000宗,办结率达90%。

(二)出台扶持贫困归侨政策措施,落实扶贫专项资金,归侨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经过多方协调争取,3月省侨办、人社厅、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扶贫办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困难归侨扶贫救助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把困难归侨全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有所倾斜,切实解决归侨民生保障问题。经过多方努力,省政府同意从年至2012年设立扶持贫困归侨专项资金,其中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约700万元,将主要用于特困老归侨生活补助金、困难归侨子女助学金和困难归侨临时救助金。我办制定了《省扶持贫困归侨专项资金实施暂行办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这是2008年归侨普查之后,我省出台的以困难归侨为主要救助对象的重要政策文件和救助措施,从政策和资金层面加大了对困难归侨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贫困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全年统筹安排了112万元对贫困归侨侨眷进行了救助,其中安排了30万元对阳江、茂名“9?21”特大洪灾中受灾的481户贫困归侨侨眷进行了救助。举办了28期职业培训班培训了1539名归难侨及其子女,促进了他们就业。

(三)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工作。年是我省继续深化华侨农场改革,工作重心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促进华侨农场与当地同地同城同步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转换年。、黄华华等省领导先后7次就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务必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我办认真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加大统筹协调工作力度,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协调落实了英德市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特殊扶持措施,省财政向该市一次性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积极协调加大对华侨农场社保基金缺口的调剂力度,年华侨农场所在各市分配的调剂资金比上年增加了12%,缓解了华侨农场社保金发放压力。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华侨农场的调研指导,推动解决了归难侨危房改造办证率低等问题。加强协调指导有关华侨农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华侨农场融入地方和发展,归难侨危房改造、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退休和“4050”归难侨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融债务处置、“三拖欠”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得到较妥善解决和化解。召开了全省华侨农场和谐侨区建设座谈会,交流了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和谐侨区建设,促进了侨区和谐稳定。以实现永久安置为目标,继续做好在粤印支难民工作,承办了全国在华印支难民周转金项目现场会。

(四)大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侨务慈善工作取得新发展。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日活动”,制定实施《省侨办开展侨务扶贫济困活动实施方案》,发挥侨务优势为我省扶贫开发建设服务。开展“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活动,组织侨界知名医疗专家为新丰县鲁古村和惠州市杨侨镇近400名群众和归侨侨眷进行了免费义诊和送医送药。积极开展侨务慈善工作,促成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陈卓贤和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分别捐款100万元和144万元,支持河源、梅州山区学校建设和贫困学生上学;落实好海外侨胞捐赠玉树地震灾区项目和香港石汉基、石国基向捐赠28万册图书等项目。及时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发出倡议书,引导推动侨力援助阳江、茂名“9?21”特大洪涝灾区重建,获得热烈响应,截止2011年1月上旬通过省侨心慈善基金会接受捐款482万元,按照每户灾民6000元、归侨侨眷灾民1万元的标准,帮助茂名、阳江两市712户受灾全倒户建设“侨心居”,彰显了侨力,极大提升了当地领导和群众对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据各地侨务部门报的数字统计,年全省接受侨捐14.29亿元,全年新挂牌侨捐项目1878宗。连续第二年举办“感恩侨爱-海外慈善人士行”活动,50位海外慈善人士参加了活动。

加强指导和上下联动,进一步推动各地深入开展“万侨助万村”活动,打响“万侨助万村”活动品牌,扩大助建新农村效果,工作面更广,效果更好。阳江市平冈墟仔村“侨爱新村”挂牌立碑,中山、湛江、广州、汕头、珠海等市推进了一批挂牌项目。我省“双万”工作得到国侨办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上受到李海峰主任的高度评价和表扬。“双万”活动情况作为我省扶贫济困活动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在《南方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

七、加强政策调研和华侨华人研究,为侨务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围绕涉侨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推动了有关政策的出台。完成了华侨要求回家乡建房、华侨要求回国定居等两大侨务热点问题的调研,深入侨乡认真了解情况,广泛听取侨务、公安、国土部门和华侨华人的意见,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分别向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反映,研究商讨解决办法,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重要进展。对解决华侨要求回家乡建房问题,我办与省国土资源厅达成了共识,于2011年1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切实维护华侨在农村的宅基地权益的若干意见》。

(二)开展侨务外宣调研,探索侨务外宣工作新对策。为贯彻落实《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加强侨务外宣工作,年下半年,我办与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宣传部研究室联合组成调研组分赴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开展侨务外宣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华侨华人开展中华文化活动、宣传推介中国和的情况,并就加强我省对外宣传交流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调研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向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等发出调查问卷500多张,回收有效问卷近300张。有关调研报告将于近期报省委、省政府。编辑出版《侨情与侨务文集》(第一辑),收录了2007年至2009年出访调研报告24篇,促进了工作交流。

(三)整合利用我省侨务研究资源,加强侨务理论研究和华人华侨研究。加强华侨华人研究会建设,支持华侨华人研究会完成换届,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聘请了一批海内外知名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和侨务工作者担任顾问、理事,组成了一支由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组成的侨务理论研究队伍,为推进我省侨务理论研究和华人华侨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托华侨华人研究会,举办了“华侨华人与-东盟合作研讨会”。进一步提高会刊《华侨与华人》的办刊质量,在侨网设立了华侨华人研究会专页,加强了信息共享。

我办还加强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就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华侨华人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我省侨务理论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我办与中山大学联合向国侨办申报设立“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省社科院在我办支持下完成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侨务工作方式的建议》引起了省委书记等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

八、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一)加大执政能力培训,促进侨务干部转型升级。首次走进北京大学举办全省地级以上市侨办主任(局长)领导能力培训班,邀请国侨办、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和北京大学教授授课,并组织学员赴黑龙江考察学庆精神,办领导和各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侨办主任(局长)等共34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层次高、课程针对性强,对侨务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执行力、精神力,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和国务院侨办的重视和肯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培训班结业典礼并与全体学员合影留念,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副主任许又声亲切接见了全体学员并指导工作,李海峰主任还充分肯定我办组织举办这次培训班“抓到了关键节点,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认真组织本办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全年参加培训人数达100人次。

活跃机关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落实好机关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全办学习论坛,每季度开展一次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读书活动,重点学习中央及省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文件,增强了领导干部对有关精神的理解执行能力。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开展了“创新侨务大家谈”活动,推动侨务工作创新。组织干部赴福建考察学习,吸收了经验,拓宽了视野。

(二)加强联系服务基层,促进了基层侨务工作发展。落实好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强与基层侨务部门的工作沟通和联系,加大了对基层侨务工作指导和服务的力度。积极创新服务基层的手段,组织安排了中山、湛江、东莞、梅州、汕尾、云浮六市外侨局8名侨务干部到省侨办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流学习,组织了27个县(市、区)侨务部门负责人赴浙江、上海、云南考察学习夏(冬)令营工作,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加大联动和支持力度,推动了基层侨务工作开展。加强与基层侨务部门信息交流,全年编发手机短信680多条;探索建立侨政工作QQ群,全年解答基层侨务干部疑问130多个,获得有效信息310多条。

(三)认真抓好新丰县鲁古村“双到”工作。成立了“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好每季度一位办领导带队进村考察制度,建立了机关干部与鲁古村贫困户“一帮一”对口帮扶机制,采取发动省侨办系统干部职工捐助一部份、行政经费挤一部分的办法千方百计筹措扶贫资金,推动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32.7万元,帮扶鲁古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协助贫困户进城务工,取得了积极成效,年全村有37户贫困实现了脱贫目标,脱贫率达40%。

(四)加强机关内部建设,保障了各项工作开展。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工作。制定了《省侨办机关党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和加强了机关党组织生活。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推动工作开展。抓好廉政宣传教育,举办了以“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首次与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负责人签署了廉洁自律要求和廉政建设责任书,筑牢了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确保《廉政准则》和各项廉洁自律制度得到了全面有效落实。出台了《国侨办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省侨办侨务工作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了理财管财工作。认真执行省委和省纪委文件精神,严格“三公”费用监督和管理,确保完成省委下达的控制指标。

抓好信息、保密等工作。进一步健全侨务信息通讯员网络,定期通报信息报送要点,促进了政务信息工作的发展。全年编发《侨务信息》64期,其中上报34期。对2009年全省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本办政务公开机制,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做好《华侨志》编辑审稿工作。切实抓好保密工作,开展了保密承诺书签订人员知识竞赛,增强了全办干部的保密意识。做好档案和侨力资源库资料录入、利用等工作,全年共整理档案文书1598件,创建和修改资源库资料1293条。启动了对自动化办公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提升、扩展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