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19:52:45

小学生教学论文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1

我在教学中践行“生本教育 ”的理念,遵循“生本教育 ”的“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学原则,总结出如下的教学流程:第一步,课前自学,也叫课前预习。就是对所学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这个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面对新鲜生疏的知识,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第二步,小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态平衡”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特别为差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与自由表达的机会。小组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取长补短”、“自我完善”、“相互促进”的过程。第三步,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中教师可以做必要的引导和提醒,在同学们的交流与争辩中攻破每一个难点,构建知识系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四步,老师帮。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自学情况,交流情况,针对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对同学们进行引导和帮助。这种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预习(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刚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也曾经着急过,迷惘过,生怕学生们言不由衷,跑题到九霄云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们知道了怎样去讨论。在课堂上我主抓13个小组长,让他们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每节课,我除了定出本课的课前小研究,就是让学生们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去尽情学习。我有时像一个舵手,修正一下航向;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隐士”,在一旁感受和欣赏着课堂的精彩纷呈。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失去多时的人的自然本性,这时会回到学生的身上。“他会像自然界的那头鹿,毛色鲜明,忽闪着黑宝石似的眼睛,处处显示活力”。平时要花几个钟头甚至几周时间才能“教”会的东西,现在也许有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足够了。

郭思乐教授说:“他(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郭教授还说:“牛们喜爱草,向往草,争先恐后地奔向草,这时候,鞭子的作用就大大减少了。类比到教育,就是,我们让学生喜爱学习的天性发挥出来,让他们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学习,享受学习,这时,他们不肯下课,他们总是意犹未尽,课堂上风起云涌,这时外部评价的督促作用也就变得多余了。”

我在践行“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中,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有的前置性研究。在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中提出了“先做后学、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前置性研究”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研究是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让学生自己先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设计前置性的小研究,如何使学生会做前置性研究作业呢?如,在教学《1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会设计“说一说”、“画一画”或“摆一摆”的前置性的小研究。7 + 8=( ),请说一说你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或摆小棒的方法)。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时,我会先给出自学示范:

学习内容:加法交换律。

例题可知:因为40+56=96(千米)

56+40=56(千米)

所以40+56=56+40

用字母表示:a+b=b+a

我的发现:在加法计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我的例子:13+7=7+13

76+18=18+76

我会要求同学模仿我的书写格式,完成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自学。给出一个自学模式,可以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每次布置前置作业的时候我都会简单说一说完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运算定律这一课,我会请同学们完成小研究的时候想一想: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运算定律?在记忆这些运算定律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请把你的好方法写下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2、自主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以生为本,提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学习小组如何组建?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成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对于小组的组建,我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同桌的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第二种方法,由前后桌的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这种方法我在教学活动中最常用当,我会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第三种方法,同学们自由组合式。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这种组合在期末复习、班级活动的时候非常好用。

小组组建好后,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整个合作过程就会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真正学习的机会和任何的提高。我一般会在分完小组后,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号,并作好分工,比如: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三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在小组合作时,我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如:小组内发言时要按照次序,要学会聆听,要礼貌用语,要各司其职。当然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一般在一个月之后,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员的下次去当记录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四人小组的成员缺一不可,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

3、多元化的评价。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促进教学的手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呢?

在教学中,我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述评价:我常常会在孩子们有进步或表现优秀时,及时鼓励。

(2)文字评价:除了口头上的表扬,我还习惯在他们的书上或本子里写下一、两句由衷的赞美,如:你真棒! 等等;

(3)同学评价。

“你的发现太有价值了”

“你的总结很到位,你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

“你语句流畅,用词准确、思路清晰,完全可以当一名小老师了”

“你太有才了”

“你都可以当教授了”

在我们四(1)班的数学课堂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有的来自同学。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对于被评价、被表扬的孩子来说,是最开心不过的了。我们班的王同学同学,是一个比较调皮、好动的小男孩,之前他很少参与课堂的讨论,经常一个人玩手指。但就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举手了,也正巧被同学请起来发言。等他发言完,同学给他足够的认可

“王同学,你声音很洪亮,我们要向你学习。”

“王同学,你的思路很清晰,我要表扬你。”

“王同学,你是very good!”

“王同学,今天上课你不但没玩手指,还能举手发言,我要表扬你。”

“是啊,老师也觉得王同学今天表现的非常好,思路清晰,用词恰当,上讲台大方得体,非常棒。赵老师也希望王同学以后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继续努力!”就在自己被小伙伴评价的时候,王同学听得是多么的认证,从他眼睛里我找到了丢失已久的自己。得到赞扬的他,整节课都坐得直直的,听课别提有多专心了!

(4)分数值评价。我们班有几个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起初让我很苦恼,后来我改变以往的“批改作业”为“作业评分制”。每次作业只要能认真完成,就一次能获得1000至10000分乃至几万分的奖励,书写越认真,分数越高,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如果书写作业时还能对一些重点题目进行评研:举一反三,写出自己的思路,重难点提醒,将会获得更高的分数。

评价方法一改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也完全变了。他们为了能获得更高的分数,整个课时作业被评研的密密麻麻,他们用自己喜欢颜色的笔,写出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写出自己对解题的思路。空白的地方写满了,就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课时作业里面。不写作业的同学也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们整页整页写的密密麻麻的评研,我问他们:“你们这样写,累不累,手酸不酸啊?”

“老师,我们不累。”

“老师,我这次拿的分数不高,我再补加点评研,能不能重新给我打分啊?”

“当然可以啊。”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称赞、喜欢。当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别人的认可时,那一定是心情喜悦,干劲十足。大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与喜爱。正因为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该凭借孩子们的这种需求,多元化评价孩子,深层次的鼓励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潜能。

4、静待花开。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2

小学生处于人生学习阶段的黄金时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不发达,对很多事物都处于好奇的阶段。他可能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对事物的是非曲折还是很模糊。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告知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慢慢培养他们的分辨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以往在计算机的教育上,很多的功能都是由游戏入手的。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能够很快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同样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小朋友们会以为计算机就像游戏机,计算机技术就等同于玩游戏了。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因次,在刚开始引导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小朋友计算机的用处。

二、计算机教育无时不在,应该深入到各个学科当中

现在的教育是发散的,多元化的教育。每门学科的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把计算机是一件工具的概念深入到小学生的心里。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都使用计算机,并且不局限在课件的制作上。这样,小朋友们会对计算机产生强大的好奇心,让他们有种联想“所有学科的老师都使用计算机,那么如果我会使用计算机了,我是不是就掌握了所有学科呢。”小学生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如果真的产生了这样的遐想,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要营造一个学习计算机的良好氛围

学习语言要有语言环境,学习计算机也是一样。在另一个层面上讲,我认为学校就是一个营造学习氛围的地方。计算机的学习和学习语言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现在部分家长总是觉得学校才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其实这种想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上,家长更应该言传身教。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各个家庭,如果家长一味的把计算机应用在个人娱乐休闲上,那么无论学校怎么教育,小朋友也不会对计算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有的家长可能会提出异议,不是每个家长都具备足够的计算机知识的。这里所说的家长的全力配合不是要求家长也要去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只是提醒家长,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要合理。当您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想一想对小朋友的影响。

四、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在计算机课程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课时不够,而且理论课比实验课多,比例不合理。计算机这门课程的信息量很大,知识很杂,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小朋友们要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加深印象。这就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有了很高的要求。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小,但学习往往专心,听课时间短,学习起来也比较马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为了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育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启发性的提问,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老师要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计算机。

六、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并不是无法解读的秘密,它是有内在规范性与规律性的。它也不是教师个体自发、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它是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的。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机智的定义,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机智是指瞬间知道该怎么做,是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与才艺,国内有的学者的定义则更加简洁明了,认为教学机智是应变处置的艺术。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外现,教育智慧的对象是现实性的,智慧成长的方式是实践性和行动性的。把教学机智看做是某种能力,是对它的一种不恰当的抽象。综合以上认识,本文中的教学机智采用“教学机智是一种应变处置的艺术。”这一内涵界定。与此同时,笔者同样认为:教学机智是成熟的心智技能与执行力的综合体。

完整的教学机智包括主动的教学机智和被动的教学机智。被动的教学机智是指在处理难以预料的事时,疏导冲突,消弭矛盾,从而使教学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主动的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并没有受到意外问题的责难,因情境触发,突生灵感,并立刻行动,使课堂情景更加灵动,充满活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必要性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发生了新变化。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非师范毕业生与硕士毕业生加入到小学教师队伍。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社会实践经验相对匮乏。而教学机智是一种实践智慧,动态生成于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活泼好动的学生,语文教师的应变处置能力还很稚嫩。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正处在性情、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正处于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小学教师身负重任。在蔡元培看来:小学教师的责任比大总统还大。而教学机智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优先考虑学生幸福、巧妙化解分歧与冲突为显著特征。一个充满教学机智的小学教师,势必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机智的运用上的不足

(一)脱离情境

语文教师可能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并不像一名真正的教师。有些语文教师是以非介入的心态做事,而不是全力以赴,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结果错失难得的教育契机。他们出离课堂情境,心思游荡,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显现出了某种不作为。每一节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不会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每节课,语文教师都应认真对待,都应是一个精彩!

(二)惩处不力

小学生的失当行为有吵闹、打架等,“恶作剧”是其中最常见的失当行为。这种显性的冲突,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影响最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往往弄出很大的动静,使教师不能回避,迫使教师去直面解决。语文教师往往没有有效的惩戒方法,是处理这类问题失败的根源所在。譬如语文教师往往容易发急发怒。有的语文教师则可能花上很长时间来处理这些问题,耽搁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进程。奥地利教育家贝多尔叮嘱教师不可以忘记:只要在健康气氛中解决的冲突,便会具有教育价值。

(三)被动应对

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尚不娴熟,在课堂上,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对教材的讲解以及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推进上。这样子就容易忽视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情感、认知状态。结果,语文教师不能敏锐捕捉到学生神情、姿态等反馈的信息,疲于应对班级里频发的状况。

(四)情绪易失控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未知充满了好奇,天真、活泼,惹人喜爱。所以,一般没接触过实际教学的人通常很难理解下面这样的情境:一个平时性情温和的年轻女教师会被小学生气得赌气离开教室。

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养成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教师在思想、理论上的完善、成熟的认识是拥有教学机智的第一个层次。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行动才能跟进。

(二)训练思维习惯

常规和习性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变通和枯燥的迹象。但是,这些没有受到批判性反思的习惯本身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者从教育学上应该受到责备的。事实上,优秀的教师会表现出源于仔细反思并长期形成的良好习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动并不总是需要瞬间的、批判的、理智的反思。好习惯能影响教师一生。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习惯让你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现实,而心理暗示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下意识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做一个阳光的教师。训练思维反应品质,换个思路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知常用策略,重视教学语言机智

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学机智可以用言语、眼神、动作、气氛来调和,认为沉默,幽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语言是课堂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教学语言主要是指:口语和体态语。教师运用这两种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叫做教学语言机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一位优秀的教师知道那些躁动不安、过于好动的孩子可以通过镇静的声音让他们安静下来。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语感概念 培养方法 语文教学

一、认识什么是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微,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

夏D尊最早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涣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由此可以看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

二、在实践中如何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

其次,语文课文教学中有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

4.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

5.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如在教学《春的消息》一文时,重点是感受春天来临时的特征及美丽景色。文中主要是通过简短的诗句加以色彩描写突出春的特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通过反复的朗读,增强了学生对句式的感悟,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春天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句式的积累。

朱作仁先生曾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能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当然,语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创设条件,讲究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夏丐尊 刘董宁 《文章作法》.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朱作仁 祝新华 编著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争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3]叶圣陶 《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韩书义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2007,(2)。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5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所过的生活和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及所接触的事物,就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要做到同步,先行而后教,先学后育,让学生敢做敢试然后得到收获;三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学生不觉得学习是抛开生活的一种求生办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言简意赅,直述重点。使笔者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到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一些切合实际的东西,也发现了现代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一体化教育

语文课堂与生活其实是相互实践相互印证的,什么是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所谓文学也是作者基于生活基于文化所创作的一种载体,所以语文离不开生活,脱离生活便不是语文,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同时语文不是只与分数挂钩,而是与文化生活,交际生活相结合。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取。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就是要把理论与实习合为一炉而冶之。”教师的责任是教学而不是教,在于教学生学,不是将知识填鸭式塞给学生让其应付考试。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责任,老师负责的是教学生如何学,而学生负责的是学习如何学。面对问题,并不是让老师给出答案让学生推导过程也不是给出过程让学生推导答案,应该是学生去寻找过程寻找答案。老师需要做的是怎样组织学生,创造条件并将问题与生活结合与自然结合,使学生有更方便简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可用同类办法解决相似问题。做到触类旁通,全过程由学生去做,老师只起到一个提点,引路的作用。这其中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可以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也是以一个点突破一个面。不论是何问题解决办法都是面对,学生需要有问题,老师需要给与问题,而问题来源于自然社会生活。陶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无非提醒教育者: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一味的传授理论那么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是假教育,伪教育。

二、以生活实践为主,自然教学资源为辅学习语文

陶先生提出“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室,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语文课堂的特点近乎如此,让学生联系教材,生活并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去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具有与时俱进,自然生成等特性开展有趣,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课堂融入生活。

1.通过书本等纸质载体学习语文。不论何时,书籍是人类通往进步的阶梯。教育和学习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只是读课内的书籍,还要读课外的一些国内外经典名著。或者自己喜欢的一些书籍。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各种读书方法都值得推广,只要有益于学生的知识增长和阅读能力。校内的图书馆图书角都需扩充书籍容量,增加阅读范围。

2.通过现今发达的网络等媒体学习语文。如今社会科技发展飞速,电脑手机等网络载体分布广泛。由于网络的原因,全球各地信息交流迅速,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好机会,但前提是需要教会学生辨别网络的危害和好处。还有电视,不妨让学生对有关历史的电视剧或者有关典故的电影进行一番点评,让他们对故事中的某一段剧情或者某个人进行分析,这都是现代社会中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切合实际联系社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让语文学习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书本。当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世界的时候他们首先说的大概是自我介绍以及家乡的特色,这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及所在地区。我们不妨设立此类语文实践活动来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量和拓展他们的视野

3.人际交往中学习语文。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语文也是重要的一环,学生之间或者学生老师之间,在或者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当中的用词,用句或者引用典故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在一天的所见所闻当中,有些字词不认识不理解,或者有些故事有些信息不能充分认识,都可以当面提出进行详细的解答,如果还不了解则可以借助老师家人或者网络媒体。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6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流程可归纳为四个基本步骤: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点评。总的指导思想是: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各合作小组或同一合作小组内的各成员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不同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如下。

1.教师要制定一定的合作学习规则。

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组建了学习小组,有了一定的议题,学生围坐在一起议论,就会产生合作效应。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组内合理分工,每位学生自愿或被教师指定担任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检查者、协调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组内互相依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要选择适合的内容。

虽然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合作学习的内容都需要采用全部流程。教师在组织教学前要认真分析、处理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合作学习模式。

3.合作学习要做到务实求真。

合作学习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切不可走过场,只追求形式上的参与,而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要尽量避免课堂上气氛活跃,但下课后没有实际收获的情况出现。

4.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

小组成员过多会造成部分成员失去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过少则达不到成员间相互启发、使思维充分碰撞,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灵感的目的。

5.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

经过学习,学生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纠正错误、提升能力、相互启发、相互完善,合作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6.合作学习成果应有一定的评价手段。

教师应组织学习小组间进行成果交流,或要求学习小组以文字形式表达学习成果,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并记载,在一定阶段以一定方式进行总结并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从而通过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活动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与合作能力。如在高二年级“伴性遗传”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可设计为让学生辩论“红绿色盲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可先就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练习遗传图解的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分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让小组内的成员交叉检查其余成员所写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红绿色盲出现的原因,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红绿色盲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让正反方同学的观点充分碰撞,加深学生对红绿色盲遗传规律的理解,从而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这一结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较大程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没有兴趣,那么不管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默写。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在重点的课文和语句上教师要着重详细地分析,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有侧重点。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培养学生读课文的好习惯。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夜空,坐到月亮上,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心情和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增加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学知识的过程不那么死板,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 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和语文这个学科无时无刻都在密切联系着。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我在讲《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完成这堂课的:(1)先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然后我让他们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和同学相互交流。(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相互增进知识。(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让学生把这些特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太阳对比。这样把课本上的知识带进实践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知道原来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很重要。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积极动脑。如在讲《司马光》一课时,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然后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 设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它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习离不开思考,有思考必然会产生疑问,新旧知识会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使其产生困惑,进而提出质疑。质疑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要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疑问了才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疑问的驱使下去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质疑。设疑也是有技巧的,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问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过于复杂,就过犹不及,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找不到探究的切入点,学习感到无能为力,不可能有质疑;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深度,不能深入学习和提高。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加思考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向瓶中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然后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回答。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教师在课堂上用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思考和想象。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设计出一套符合这个学生年龄段的教学方案,这样会使自己的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8

目标整合的策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即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要又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即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好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它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情境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如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合理选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能真正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节约用水”这一课中,我在出示了一些世界水日的宣传画后,直接谈话导入:水跟人类关系密切,而目前水危机是全球性的事实,缺水会怎样?接着创设了一幅幅情境图:干枯的土地上一条条大裂缝,一个农民坐在地上,身边横着的锄具;印度大干旱,一口巨大的枯井旁堆满了成千上百个取水器皿等。一幅幅缺水的画面,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观察,在思索,此时无声,但胜有声,一会儿,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慨,“缺水,多么可怕”“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接下来,还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赘述吗?学生自然而然就融入到今天学的内容中去了。

学生主体的策略。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经历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课前就让学生充分准备。课堂上所需要的一些知识,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的。一方面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亲切的,不是枯燥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的基础上的,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存有探究意向的积极倾向,即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尽量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空间,多一些尝试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让学生自己去说、去发现、去探索,使学生有激昂的学习热情,保持了旺盛的情绪和动力。在鼓励自主探索的同时,更提倡有实效的合作交流。有效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能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阶段都有所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节约用水”一课中,课前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来搜集记录单位时间内的滴水量的,同学们有的看时间,有的控制水龙头,有的看量筒上的刻度,有的记录,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不仅自己参与了,同时又注意配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活动。数据出来后,人人都兴高采烈。还有本课最后的小组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互相说一说。我深入到小组间,听到有的同学在说以后要拧紧水龙头;有的在说以后家里洗衣服的水还可以用来拖地,淘米水可以浇花;有的在说抽水马桶太浪费水了。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真的是在学习中合作了,在合作中学习了。

鼓励评价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做出恰当的评价,使之迅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在这节课中,我努力营造教学氛围的和谐性,对学生正确的回答,用微笑、点头予以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忽视,鼓励他继续努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关心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其次: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自主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的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同时自学能力也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并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提供有效的话题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着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有效的话题供学生自主讨论,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但众多学生的观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将它们往正确的教学中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合适的契机下,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文本需要科学选择

阅读文本是一堂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立足点。因此,在一堂阅读讨论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选择,以保证阅读文本的质量,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从文本内容是否适合当前年龄阶段小学生阅读、文本难度是否适合当前年级的小学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发讨论、文本信息是否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文本主题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学素养如何等方面考虑。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课不是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提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文本必须具备涵义深刻、文学素养较高、语文技巧明显等要求。但对于文本的选择范围,我们并不做太高要求,这些文本可以来自于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

3讨论工具与技巧需要灵活使用

在进行自主讨论时巧妙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辅助工具有阅读反应日志、快速笔记和自读提示单三种。阅读反映日志记录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自主讨论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笔记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疑问以文字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此在讨论时,便能对学习中的疑问和重点内容作更加集中的关注。自读提示单由教师提供,是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材料,在自读提示单中,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在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三种辅助工具的运用,学生可以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实时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发问讨论之中,由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对讨论技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令讨论的质量更上一层。而提问、倾听、和回应是讨论技巧的核心与基础所在。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先导条件就是提问环节,提问对于整个讨论过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量高的提问势必会引起一个课堂气氛活跃且高质量的讨论。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听对于自主讨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学生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的小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学生们才能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最后是回应部分,试想一堂自主讨论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回应,该是多么失败的一种“讨论”。因此,学生不仅要会倾听,还要有回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要求了学生在倾听时要保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学生的思考必然会更加深刻,回应环节也会更加活跃。

4讨论规则需要精心制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很容易在兴趣被引起之后,将有目的的讨论课变成随心所欲的发言,而在出现学生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下则更是容易由于观点的争执不下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由此讨论必然会偏离预定轨道。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程时,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对于发言顺序、发言时间、分配原则、礼仪规范和内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定,当然,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还是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状态做合理的安排,保证讨论活动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全程规则和纪律的关注者和约束者。一个合理的讨论规则势必能使一堂阅读讨论课开展得更加顺利,能使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5结语

自主讨论式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依旧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准备和课堂引导。因此,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教师的作用依旧很重要。通过这种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自主讨论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楣媚.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1(09):89-90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10

一、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前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增强英语课堂趣味性,引发学生求知欲。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如《Say Hello》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开展Free talk.或Follow me.等复习知识型游戏,让学生动起来;也可以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生活,爱好等,每周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可前作汇报展示。

二、用丰富多彩的方法活跃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让英语课堂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听做说唱玩演活动、游戏、竞争中展示自我,积极进取。我们要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

1.创设一个浓厚的英语氛围

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英语课堂上,平时缺少应用英语的环境和场合,所以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英语。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多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老师可以解释,再借助肢体语言,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长进,也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老师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设计教学活动。课前还担心会不会很乱,影响教学效率,但令我惊喜的是,学生虽然兴奋,但学的非常认真。由于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单词,句子,学生兴趣更浓,学习效果也是出乎预料的好。尤其是平时上课听课不认真的孩子,这节课学习热情极高。

2.教师用体态语言和学生对话,是活化课堂的有力手段

在课堂上,我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带领学生做动作,有时会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学生们特别喜欢。比如说叫单词时我就先做动作,两手张开画个大圈,表示很大。用两个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圈等。学完单词以后,老师一旦做出这个动作,学生很容易地说出这个单词。同时,我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和表演。比如带表情说句子或自己设计动作。如(劳累的状态)(生气的样子)鼓励学生上讲台当老师,领读句子。这些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观察思考,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等都会起积极作用。

3.教唱英语歌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一首英语歌曲,歌曲内容围绕本单元教学内容。音乐节奏能刺激大脑,引起兴奋,促进语言记忆。优美的歌曲既有使人得到一种美得享受,又可以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比如三年级时,我让学生用两只老虎,生日快乐歌等曲调学唱新学的单词和句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添学习情趣。

4.妙用简笔画

在我看来,简笔画是小学英语打造高效课堂的必备武器。它简单易懂,教师信手拈来,既节约时间,学生也对简笔画卡通画感兴趣,可增添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比如在学四季spring,summer,fall,winter 和天气时,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把四季给画出,让学生用英语谈论自己喜爱的季节和这个季节的天气特点,学生还会说一些其他的内容,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水果,做什么事。简便易行,形象生动、简洁逼真

5.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

教师走进课堂要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时刻以自身的举手投足、面部表情等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和期望的信息,并爱护、扶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尽量少受失败的挫折,多享受一些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比如在表演操练过程中,应多关心学习有困难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多给他们表现机会,使之感受学习的魅力,激发和保持表演欲望。

6.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刺激学生感官,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把静止的事物活动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復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身心完全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信息量大,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多媒体提供许多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巧妙结课,为英语课堂画上点睛之笔

优秀的课堂组织,不仅应该有引人入胜的导入,有丰满充实的展开,还要有发人深思,余味无穷的结束。一节小学英语课拥有一个美妙的结尾很重要。教师可以用excellent! Well done! wonderful!等赞美性的开头语总结全课,满足孩子渴望得到欣赏的心理需求,并对下节英语课产生期待。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