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30 04:50:21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检养修;维修;检查;模式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检养修合一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铁路的运营模式。因此,实施“检、养、修”分开模式尤为重要。

“检、养、修”分开模式有别于传统检养修合一的线路维修管理制度,将以工区为单独的作业生产单元,改为由车间承担生产主体,本着“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对车间内部进一步细化分工,按各自功能分别承担不同的生产任务,实现资源共享化、检查数据化、作业集中化、维护专业化的目标。

1 设备概况及检修合一作业模式的现状

1.1 设备概况

莱阳客专线路车间管辖青荣城际上下行线K44+000-K141+000,合计194km,管内有夏格庄站、莱西北站、莱阳站Ⅰ场和海阳北站四座车站,其中道岔33组,到发线8条(共5.252km)。车间共有4个线路工区、1个检查工区。

1.2 检养修合一作业模式的现状

1.2.1 线路工区辅助用工太多,生产效率低。随着青荣城际线的开通,新成立的客专线路工区定员10人,除去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司机及职工公休,实际每天正常从事线路作业人员只有4-5人,线路工区的日常维护能力不够。

1.2.2 以线路工区为基本生产单元的维护模式不适应高速铁路对线路平顺性的要求。一是无法准确确定病害特点及里程,利用动检车波形图消灭动态超限处所时,因检测里程和动检车里程差异的原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病害地点,或者不能准确找到线路病害地点,作业效率低下甚至形成了有害作业;二是劳动力不足,难以完成长波长病害整修。对于动检车长波长的病害,从工作量调查、现场整修、整修后复核等一系列工作,单一的依靠线路工区仅有的9-10人很难在的天窗时间内完成。

1.2.3 检查工区力量不足,难以完成规定的检查任务。检查工区定员4人,负责全车间线路设备几何尺寸检查、无缝线路爬行观测、焊缝平直度检查及线路大机作业前的精测等工作,人力明显不足,对设备静态检测质量分析、动静态综合对比等职能均无法实现。

1.2.4 车间对线路维护的日常指挥作用受到限制。由于点多线长,对沿线辖下的5个工区,车间管理力量分散,且因为工区生产力不足,难以建立正常维修秩序,造成作业计划流于形式,重点病害整治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下去,导致设备欠修、线路质量下降。

2 “检、养、修”分开模式的特点

基于以上问题,经段同意后,车间对既有的生产布局进行调整。一是撤销站区设备较简单的夏格庄线路工区,成立维修工区,负责承担专业化修理及车间重点生产任务;二是做大线路检查工区,发挥先进检测设备的优势,将设备检查与现场作业有机结合,扩展检查工区的职能;三是车间承担生产主体,将生产计划、重点任务安排、工作量调查、方案制定、质量验收统一归口至车间组织,由车间安排周生产计划。具体职能划分如下。

2.1 检查工区的职责和任务

检查工区职责:按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设备检查分析,并及时传递检查信息。

检查工区任务:利用专业的检查设备完成线路、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无缝线路爬行观测、焊缝平直度观测、钢轨廓形观测等基本工作;对线路其他设备做好检查工作;对段、车间下发的重点病害处所进行调查,例如:动检车长波长病害地段、梁端低扣严重地段、路基疑似沉降和冻害地段;对病害产生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治建议;对病害处所的整治情况负责复验;利用精密仪器测量大机维修作业数据并合理优化,同时做好大机作业前现场标注工作;制定站内道岔设备健康卡片;配合维修工区做好工作量调查;制定次日作业计划和回检记录并于当晚上报以便及时下发;负责当月重点维修保养地段的几何尺寸验收;参与日常值守。

2.2 线路工区的职责和任务

线路工区职责:负责线路设备巡检、临时补修和应急值守。

线路工区任务:负责管内线路(重点是站内设备)、路基、栅栏、排水沟、防灾系统和安保区标桩等巡检;对动检车近似大值地段进行临时整修;负责轨道结构及联结零件周期性检查及查缺补漏;根据车间下达的计划,完成扣件成段保养计划;配合车间完成春检、秋检工作;负责防胀、防断、除雪、防洪等季节性重点工作;做好临近营业线施工监控工作;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2.3 维修工区的职责和任务

维修工区职责:主要负责线路综合维修、配合大机维修和保养任务。

维修工区任务:负责段、车间安排的线路设备维修、保养生产任务,逐步组建钢轨修理、道岔综合整治、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等“专业修”小组,培养精干高效的专业修队伍;严格按照《修规》标准全面修理,尤其是综合维修地段;配合线路大机维修、K车卸砟和应力放散施工;做好动态检测长波长、梁端低扣等病害整修工作;参与日常值守。

2.4 车间的职责和任务

车间职责:发挥车间“生产组织平台”的作用,整合车间资源,综合管理全车间的维修生产组织,在车间层面实现:质量分析计划下达工作量调查作业计划提报生产过程组织控制质量回检验收的闭合。

车间任务:分析总结设备整体情况,确定冬季作业计划和年度轮廓维修、保养计划;每月设备质量分析;根据动、静态检测资料综合分析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下达下月重点维修、保养地段及设备检查计划;提报维修、施工天窗计划;审核工区每日作业计划方案;制定大机维修、K车卸砟施工方案;当月维修保养地段和动道量超过车间审批标准的,工作量调查、组织制定方案;对人工添乘惯性地点、车载仪Ⅱ级报警重复地点,优先安排线路精测跟班;分析工时利用情况,逐步探索各项基本作业的最佳组织;组织防断、防胀、防洪等应急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值守工作。

车间主任是设备质量分析的第一责任人,每月必须组织车间相关业务干部、各工区工长,就管内设备的静态检查巡检、动态检测监控情况进行总结、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明确管内设备的薄弱处所,确定“最差”工区、“最差”曲线、无砟轨道、结合部等单元,纳入次月的重点保养计划。

3 “检、养、修”分开模式的成效

3.1 维修人员思想认识得到转变

由于分工明细,各司其职,维修人员的思想得到了转变。

3.2 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均衡提升线路设备养修质量

通过职能分工,减轻了线路工区工作负担,转移大量的工作去维修工区,由于维修工区人员充足、机械较多,通过精细组织作业,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线路作业效率。

3.3 利于安全控制,能够有效消除作业人身安全隐患

由于线路工区只承担临补应急工作,不需要分多组作业,安全卡控得以控制。车间维修工区安全盯控力量较强,车间较为重视跟班作业,可有效消除大量作业安全隐患,从而极大减少作业人身安全隐患。

3.4 线路维修组织环节进一步完善

线路的维修计划由车间依据对线路状态的数据分析,既考虑设备综合修数量的均衡性又考虑维修的周期性,按月下达给工区按计划执行,使得维修计划在安排上,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样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发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3.5 检测数据得到充分利用

3.5.1 检查工区利用轨道检查仪调查并同步现场标注工作量,确保病害位置的准确性,节约了人工。

3.5.2 线路大机维修、道岔大机维修时,检查工区利用安伯格小车精测数据作业,提前做好大机前的现场数据标注工作。大机作业后,安排检查工区利用安伯格小车或者轨道检查仪复核,及时消灭不良处所,保证了大机作业效果。

3.5.3 对检查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对历史数据也可以进行对比分析,预测设备变化规律、变化周期,分析设备质量下滑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对重点公里、重点项目重点安排整修,大量的动静态检测数据发挥了其最大的指导作用。

4 目前车间实行“检、养、修”分开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检查工区作用未充分发挥,数据分析能力欠缺

检查工区除承担检查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病害分析,从这点来看,现阶段检查工区还不具备分析、诊断的功能,只是笼统地将病害分临补、保养后下发给了相应的工区。而工区收到较粗的信息没有进一步升华为有价值的整修方案。致使后期担当整修的工区还得去现场重新检查,再做工作量调查,拿具体的整修方案。检查工区检查结果利用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工区只当作了摆设,作为备查的记录。

4.2 维修工区职责未发挥,专业性作业人员缺少

虽然车间先后成立了检查、维修、保养工区,但是仅仅检查工区履行了职责,保养工区依然承担着综合维修任务,维修工区没有发挥自身作用。同时维修工区缺少焊缝打磨人员,对重点焊缝无法独自完成作业。

4.3 现场作业方式单一,作业质量不高

人工作业质量控制手段不多,出现较多作业不达标、无效作业,个别甚至出现了有害作业。主要原因是夜间人工作业视线模糊,病害找不准,质量回检不细,回检手段原始。

4.4 车间生产组织平台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方面虽然车间成立了相关工区,但是没有充分整合车间资源,合理安排人员结构,造成线路工区定员偏多,维修工区专业性人才偏少等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重点维修工作,检查工区、维修工区协助作业组织能力不足,造成实际作业时间的浪费。

4.5 生产、生活设施缺少

车间现有5个工区(3个线路工区、检查工区和维修工区各1个),司机3人(含兼职司机1人),汽车4辆(依维柯3辆、皮卡1辆),存在工区多司机和汽车少情况,影响工区日常作业进度。

5 结束语

虽然我们车间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将在生产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大力推行“检、养、修”分开模式,合理优化工区人力资源,发挥车间、工区职责,整合车间资源、强化专业,使养护维修工作从时间和效率上得到更大的提高,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培荣.关于铁路线路检养修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8-9.

[2]王晓宏.铁路桥涵“检养修”分开模式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2(4):39-40.

[3]黄为.山区铁路检养修分开线路维修模式的探索[J].铁道建筑,2006.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2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及亮点。

(一)从2018年开始随着碱液中氯酸盐的持续增高,造成车间设备管线腐蚀泄漏日益严峻,特别是对固碱装置最终浓缩器降膜管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截至到6月底共计更换最终浓缩器降膜管5套,在对其各条线降膜管更换施工周期内,车间积极的采用PPM预防预测性检测手段对这条线的其他设备、管线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的进行了消除整改,有效的降低了单条线的停车次数和非计划检修次数,保证了车间安全平稳的生产。

(二)由于车间熔盐炉在去年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炉面温度异常,炉体温度高的情况。车间利用每一次单线停车检修的机会对各条线的熔盐炉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固碱11线、31线熔盐炉大盖存在耐火层脱落,固碱32线熔盐炉盘管泄漏的情况。车间及时的进行上报反馈,并第一时间安排维修车间对存在隐患的熔盐炉进行修复。通过对其更换大盖,修复泄漏盘管的方式消除了设备所存在的隐患。另外车间积极利用红外热成像安排班组人员每班至少对各太熔盐炉检测一次,每周值班长系统检测上报一次,车间设备管理人员每15天检查验证一次,保证了熔盐炉的安全平稳。

(三)片碱机转鼓随着使用周期的到来,对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车间在上半年陆续对腐蚀严重的转鼓利用单线停车的机会进行了更换的工作。截止到目前车间共计更换片碱机转鼓6台。后续根据各台转鼓的使用周期以及产出片碱的情况,逐一对其进行更换

(四)由于氯碱厂今年计划对1#装置进行停车检修的工作。车间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共计梳理出来17项检修计划。根据专业分工,车间管理人员积极准备检修材料,落实施工力量,跟踪备品备件的到货情况,检查验收备件质量等相关工作。截至的目前各项检修工作均已准备就绪,各类检修材料也跟踪落实完毕。

(五)随着集团公司今年将现场管理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车间积极响应公司和氯碱厂的各项要求,开展了针对现场存在的“低老坏”现象进行的各项整改工作。前半年车间共计开展“低老坏”现象整改23大项,粉刷墙面约4万m2,整改修复设备管线保温约1000m。

(六)车间持续开展预防预测性检修,在今年上半年共计进行设备定检项目10类264台次;设备测振192次;油液分析400次;设备管线测厚32次;降膜管清洗6台次。随着预防预测性检修的广泛应用,车间计划检修率由去年93.06%到今年一季度的95.58%有了明显的提升。

(七)随着“零泄漏”活动的持续开展,从1月份至今,车间各个班组和专业组共计消除泄漏点137处,整改各类隐患317项,进一步保证了车间生产线的平稳运行。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固碱各条线设备及管线的泄漏情况仍然较为严重,车间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解决这一问题,待有合适的停车机会时根据现场生产情况将安排逐一更换。

2、现场监管不到位,现场环境较去年有所退步。后续将车间将紧跟氯碱厂现场管理推进步伐,制定适合车间自己的推进计划,改善现场环境,将现场“5S”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广。

3、包装线哈博实代维工作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现场多次出现因包装线故障造成生产线降量的情况。哈博实代维备品备件储备存在不足,人员技能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后续车间将继续加强对哈博实的监督管理,出现异常及时沟通反馈,防止因为包装线的故障影响生产负荷。

4、由于片碱机转鼓外加工存在较多的问题,造成车间在使用时出现轴径螺栓断裂泄漏,转鼓表面跳动大的情况。从2017年至今外协加工上共计加工转鼓50台,其中32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车间一直在和机动处对接转鼓的外加工的问题,但是效果仍然不明显,后期车间依然加强外加工转鼓的检查验收工作,出现不符合项,及时拒绝收货。

三、后续工作思路,需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2019年后下半年车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持续整改现场存在的“低老坏现象,提升车间整体管理水平。

2、持续开展设备备预防预测性检修工作。,特别是熔盐炉的定期测温以及终浓器、分配器、闪蒸罐等主要设备的测厚工作。防止出现熔盐炉突发性烧毁,终浓器、分配器、闪蒸罐以及工艺管线泄漏等状况的突发。

3、组织好1#装置年度停车大检修工作。车间结合装置梳理上报的计划和专业组梳理的计划及时与施工方对接施工方案和施工内容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做到计划合理有序,时间节点按时完成。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铁路;机车车辆;维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pair management author of many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in railway locomotive vehicl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e of repair, a variety of means to coexist" repair mode. Expounds the role of the active and effective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locomotive vehicle, reduce material consumption of the spare parts of the play's.

Keywords: railway locomotive vehicle; repair;

中图分类号:F40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几种设备维修制度的特点

(1)状态预知维修制度。状态预知维修制度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依据的预防维修方式。它是根据设备的日常点检、定检、状态检测和诊断等手段提供的信息,经过统计分析来判断设备的劣化程度、故障部位和原因, 并在故障发生前能进行适时和必要的维修。由于这种维修方式对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修复时只需修理或更换将要或已损坏的零件, 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故障并防止事故发生, 减少维修费用。

采用“状态预知维修方式”, 进行设备技术状态监测时, 需要使用昂贵的监测仪器, 因此主要适用于利用率高的重点设备和连续运转的设备。状态预知维修是新兴的维修方式, 是设备维修发展的方向。

(2)计划预防维修制度。计划预防维修制度是一种按修理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和大、中、小修理的制度。它首创于前苏联, 是以修理周期结构和修理复杂系数为支柱, 包括一系列的组织技术措施, 规定了修理工作的严格计划性。主要是为防止设备磨损加剧而采取事先预防措施。在计划预修制度中, 设备按类型和工作环境划分等级; 根据设备等级规定设备的修理间隔期, 再确定不同的修理周期及其结构。

(3)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的一种维修方式。事后维修方式适用于具有设备损坏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都不大, 维修期间影响生产小等特点的设备。

2 企业铁路机车车辆实行的维修方式

根据几种维修制度的特点, 结合我公司运输部机车车辆的实际运行状况, 我部推行的是以“状态维修为主, 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维修模式。

(1)机车维修方式的具体方案。内燃机车是一台十分庞大的机器设备, 它集热动、机械、电气、液压等许多技术于一体, 由柴油机、转向架、传动系统、冷却系统、系统、制动系统、照明系统等部件和系统组成, 经常处于高速运转状态, 运行条件差且备用机车少。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技术的集成性, 决定了不能以一种简单的维修模式去套用, 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部件或系统实施以“状态维修”为主, 定期预防、事后维修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它是一种组合维修模式(见表1)。

这种以“状态维修”为主的组合维修模式, 既兼顾了“定期预防维修”可靠性高的优点, 可以保证机车主要部件的安全性能; 又兼顾了状态维修经济性的优点,在保证机车良好状态的前提下, 视情维修。对于那些损坏后当时不影响行车安全的系统, 加强点检, 实施事后维修。

(2)车辆维修方式的具体方案。车辆维修主要实行计划预防维修, 在定期修理时, 也一定要结合车辆的实际状态, 必要时则可适当提前或推后停修期限。要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加强重要部件的寿命管理, 延长修理周期, 为企业创造效益。实践证明,车辆的计划预防维修方式适合设备的运行特点。

3 机车车辆的多种维修方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以状态维修为主、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维修方式是一种经济型的维修模式, 主要靠定期点检和检测诊断、及时掌握机车车辆的技术状态来保证。所以, 必须严格判定标准, 执行定期点检和检测诊断制度。对检测出的问题, 及时安排检修计划, 预防故障的发生。切不可把检测当摆设, 犯“经验主义”, 让设备“带病运行”, 最终酿成事故。

(2) 在安排检修项目时必须综合平衡。在这种维修方式实施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平衡每一次检修计划, 在安排检修计划项目时, 既要考虑定期预防检修的标准项目, 又要考虑设备点检和检测诊断的“状态维修”项目。充分发挥以“状态维修”为主定期预防检修、事后维修等多种方式并存的优越性。

(3) 重视事后维修项目的安排。对于事后维修的项目, 大都属于影响不大, 检修工作量小, 处理时间短的项目。在安排这些项目时, 一定要及时, 保持设备状况的真正完好。杜绝由于小问题不处理, 最后造成大故障的现象出现。

4 推行多种维修方式的意义

在内燃机车和车辆检修管理上, 推行“以状态维修”为主, 多种维修方式并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能合理地组织机车车辆检修, 既保证了设备安全性要求, 又降低了材料备件的消耗。机车检修原来采用的计划预防修理制度, 是根据机车的运行公里或运转时间来确定, 并未考虑机车不同牵引重量、不同线路情况和不同地域状况。有些机车工作负荷大或工作环境差, 设备劣化快, 按照其实际技术状态需要检修, 但因为不到修程, 还得继续运行, “带病运行”形成恶性循环。而有些机车, 维护保养好, 工作量小, 运行环境好,设备状况较好, 却因强制计划预防修理进行检修, 造成材料、备件、修理工时的浪费, 还影响机车的利用率。推行多种维修方式, 能合理地组织机车车辆检修, 既保证了设备安全性要求, 又降低了材料备件的消耗。

(2) 能够压缩停修时间, 提高机车车辆的利用率。针对不同部件或系统, 实行不同的维修方式, 在每次停修时综合平衡计划检修项目, 可以大大减少过剩修理现象, 压缩不必要的停修时间, 提高机车车辆的利用率, 多完成运量, 增加企业效益。

(3)推行多种维修方式, 可以促进机车车辆检修管理现代化。推行多种维修方式, 是对传统修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充分体现了现代设备管理和维修管理的新理念。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推广, 维修管理中为延长设备修理周期推广应用的新工艺, 新材料、新技术等, 都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 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日计划;机车周转图;编制;优化;禁忌;搜索算法

引言

为了确保运输效率,机车周转必须按照列车工作计划来运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备和维修,以及必要的技术作业时间,如果没有按时工作计划来实施,将会影响机车的效率。如何合理地优化和配置机车资源,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机车周转运用的热点与焦点。

许多学者对机车周转运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基本机车周转图的研究,构建模型时未考虑机车检修和机车方位的各种变化。因此,机车周转模型会受到局限。鉴于这个情况,文章对机车周转运用进行分析,机车的检修以及机车位置的动态变化,将这两种重要因素加入模型中,构建基于日计划的机车周转模型,优化机车周转问题,加强机车工作效率,使机车的运输效率得到提高。

1 日计划机车周转的运用

当日计划的列车开行对周转图的编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最简单的机车周转运用相比,日计划机车周转运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1 机车方面

与基本机车周转图相比,除了满足基本机车周转图的要求外,日计划机车周转图还需要考虑机车位置的动态变化、机车的检修整备计划、机车的技术作业时间,比如机车的折返接续时间要求等。针对某一条路线,每天运行的机车数量是固定的。

1.2 列车运行工作安排

机车周转图是根据当日的列车运行图进行编制的。由于运输需求的不断波动,机车的数量、开行对数以及机车牵引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机车的数量、开放与机车的牵引情况是息息相关的,机车的数量一旦发生变化,机车的牵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3 线路情况

线路的坡度以及线路养护维修程度都会对机车牵引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某一段限制坡度的线路,可能会出现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的情况。

1.4 空重车情况

在铁路线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空重车牵引机车数量的不同,导致上下行机车的不均衡性,会出现机车附挂回送的情况。

2 优化模型构建

2.1 符号以及变量情况

(1)变量的决策

Xijs表示在车站s上节点i之间的j连接,即车站s第i目的地是否接的上另一列j出发的时间。若相连,则Xsij=1;否则,xsij=0。

(2)变量

?姿s表示车站s是否在机务段所在站,若属于,则?姿s=1;否则,?姿s=0。

?兹sj表示车站s的j列出发列车是否跨越0点,若超越,则?兹sj=1,否则,?兹sj=0。

?茁sr,v为0-1变量,表示机车v在车站s是否完成检修作业。若进行整备检修作业,则?茁sr,v=1;否则?茁sr,v=0。

机车检修比较复杂,分为辅修、小修、中修和大修,以集合的形式进行检修R={机车整备,辅修,小修,中修,大修}={0,1,2,3,4}。r表示集合R的一种检修方式,r=0表示机车整备,r=1表示机车辅修,r=2表示机车小修,r=3表示机车中修,r=4表示机车大修。

用dr表示机车进行检修方式r所需要的公里数,?驻dr表示机车进行检修方式r能够允许的波动公里数。

用drs,v表示到达车站s的机车v继上次进行检修方式r后行走的路程。依据检修情况,当drs,v?叟dr-?驻dr且s∈?追时,才能进行这次检修;而当drs,v

(3)模型参数

Qjs表示车站s第j列出发列车所需要的最小牵引机车数;

M表示能够附挂机车最多台数;

Tr表示机车进行r级整备检修的标准时间;

T折表示机车直接折返所需的标准时间;

tsj表示车站s第j列出发列车的时刻;

tsi表示车站s第i列到达列车的时刻;

Csij表示车站s第i列出发列车接续第j列到达列车所需要的在站停留时间,则有:

a.不需要整备检修情况

b.需要整备检修情况

H表示车站列车的数量;

T表示H列车在车站停车时间;

Nums表示0时停在s站的停车总台数;

Rnrs表示在车站s0点时刻进行r级检修的机车总台数;

Init(s)表示0时刻在车站s的机车总台数,包含超过0点时刻到达车站s的机车台数。

2.2 模型构建

(1)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一:机车在站停留时间最短。

目标函数二:机车在站停留时间的方差最小,即机车实用的均衡性最好。

(2)约束条件

a.满足出发列车所需的最小牵引机车台数

f.机车总数不变

对于日计划机车周转运用而言,当日的机车总数是一定的。

2.3 模型的求解

2.2节构建的机车周转运用模型为0-1非线性规划模型,属于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随着机车数量和列车对数的增加,模型变量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采用穷举法是很难得到最优解的。对于此类的组合优化问题,禁忌搜索算法能够求得更好的结果。

3 案例分析

某机务段的牵引区段上,B为机务本段所在站,A、C为机务折返段所在站,开行列车对数42列,机车15台。机车在A、B、C折返时间标准均为90min。一列列车最多附挂机车为3台,每个列车机车台数不能超过4台。

为了快速的计算,文章只针对机车整备、机车辅修,剩下的检修方式暂不考虑。(如表1所示)

机车整备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模型(matlab编程)进行求解,机车在站停留时间的最小值为21010min,机车使用均衡性的最小值为38313。整个周转过程有四次机车附挂回送作业,三次单机附挂,一次三机附挂。

4 结束语

文章在传统的机车周转运用模型基础上,考虑机车检修整备状态以及机车位置的动态变化,构建了非线性机车周转优化模型,能同时适用于机车上下行成对和不成对的情况。对于文章的算例,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地求得机车的周转方案,这说明文章提出的模型在日常运输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陶然,吕红霞,陈广秀.基于MTSP的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与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5):653-657.

[2]何奉道,何冬昀.不固定牵引方式双肩回交路机车最优配置的遗传算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1):118-122.

[3]闫海峰,崔 .编制机车周转图的优化模型[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4):123-128.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动车组 二级(专项)修 作业组织 流程图

中图分类号:U266文献标识码: A

2007年至今,CRH系列动车组已安全运行近7年。在这7年时间里,动车组时速从250Km/h到380Km/h,动车组开行组数不断增多、运营里程不断加大,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动车组检修是维持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提高动车组检修作业效率(即优化作业组织、合理配备人员、检修工时最大化),可以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1.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修程概念

动车组检修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修。一、二级修由各动车组运用所完成,为日常检修;三、四、五级修由各主机制造厂完成,是以主要部件为主的高级修程。

动车组日常检修实行计划性预防修,一级修以全列快速例行检查、试验为主,二级(专项)修以重点系统、零部件周期性维护保养及检测为主。

2.二级(专项)修实施方式

按照检修周期接近、检修项目类似的原则,我们将二级(专项)修项目分类整合,形成若干个作业包;根据动车组配属和运用情况,综合所内各专业作业内容,我们采取替换动车组集中修、在线动车组均衡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同时制定周密的检修作业计划,保证动车组在每个检修周期内,检测、检修项目不失修。

因动车组二级(专项)修检查项目多,拆卸关键部位的裙底板多,检修周期较长,为确保检修质量,关键项目作业包多采取日班集中修,动车所设日班专项修作业班组。

3.动车所二级(专项)修作业组织现状

开工前准备:开工前,专项检修班组工长参加车间交班会,领取当日检修工作计划及派工单、掌握重点故障及本班注意事项工长回到班组待检室组织班前交班会,根据当日检修派工单、运行信息及重点故障进行派工班组人员根据派工内容,到工具室领取作业工具动车组调入指定股道并具备作业条件后,工长通知班组人员开工作业。

开工作业:班组检修人员按照工长派工的项目,依据《动车组二级检修作业指导书》实施二级(专项)检修作业;如果作业过程中遇临时故障等问题,由工长根据班组人员作业情况变动工作内容;检修作业完毕后回班组待检。

完工分析:全部作业完毕后,由检修班组工长总结当班作业完成情况,组织完工分析,总结当日作业情况,查找自身不足。

4.制约二级(专项)修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人员组织方面:人员派工不固定,作业难易程度无标准。

工长根据当日出勤情况、职工具备的技能进行派工,导致作业人员与项目相对变化较大,若培训力度跟不上,就会出现职工不会干、干不好的情况,影响作业质量;作业难易程度无标准,仅凭工长主观意识分配,直接导致人员分工不均衡,职工发牢骚的情况出现。

工具备品方面:开工前工具备品准备时间长,工具准备不齐全。

在开工前,职工除自己领取的部分工具外,还需根据作业项目到工具备品室领取专业工具备品。而工具备品室仅一人当班,往往导致动车组已具备了开工作业条件,职工的工具备品还未准备齐全,造成了时间的浪费;作业过程中,常常出现职工配戴的工具不配套或不齐全的情况,再返回工具备品室领取工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流程管理方面:作业时间无节点卡控,作业顺序不确定,无法掌握职工的工作进度。

职工根据工长派工项目自己掌握工作进度,会有无故拖延开工时间、作业时间情况发生,作业效率不高;作业顺序不确定,有的检修项目之间需相互配合,没有确定的作业顺序,易造重复作业;作业过程中,工长无法掌握职工的工作进度,有的职工完成派工项目后,没有新的派工,造成了人员的浪费。有的职工又因派工项目太多或复杂,无法完成所有安排的项目,导致计划兑现率不高。同时,质检员无法掌握作业进度,不能及时对关键项目进行盯控,存在安全质量风险。

5.二级(专项)修作业组织优化改进

提高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作业组织,关键在确定系统、流程化的作业流程图,明确作业人员数量,固定作业项目,理顺作业顺序,严格卡控时间节点,重视不同项目之间的衔接,从而提高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作业效率,提高作业人员工时利用率。

5.1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确定系统、流程化的作业流程图,需掌握动车组二级(专项)修所有检修项目的作业条件、人员数量、工具备品、作业步骤、作业工时。熟知不同日期、不同走形公里所需派工的检修项目。其中,动车组二级(专项)修所有检修项目的作业条件、人员数量、工具备品、作业步骤、作业工时以《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作业指导书》为准。不同日期、不同走行公里所需派工的检修项目视动车所检修项目打包方式而定。

5.2合理分组,化整为零:

根据动车组二级(专项)修检修项目分类以及各项检修部位重叠衔接情况,将可由同一组人完成的作业项目划成一个作业小组。作业分组时,应本着便于现场实际检修作业的原则,从卡控关键项点、减少风险点出发,避免重复拆卸裙底板、减少三层作业平台登顶次数,避免车上车下往返作业,减少主控钥匙交接次数等。

5.3科学测算,优化工时:

常用的工时测算有统计分析法、经验估工法。

统计分析法:按照每日每人应工作T小时计算,每日检修所需要的作业人数(S)为:单个检修项目理论作业人数(a)乘以单个项目理论作业时间(t),所有项目累计求和后,除以每日每人应工作的T小时。公式表示为:。采取统计分析法,优点是简单快速地确定每日所需要的作业人数。缺点是未能考虑准备时间、项目重叠、项目衔接等,不切合现场实际作业情况。

经验估工法:以现场作业经验、现场实际作业现状为侧重点计算工时。采取经验估工法,优点是考虑到现场可能发生的多种作业情况。缺点是理论依据不足,时间测算不精确。

本文采取经验估工法测算工时:参考《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作业指导书》中各项目的作业时长,计算每个作业小组完成所分配项目的作业工时。若作业工时超出当班期间的最大工时,则将无法完成的项目分配给不满工时的其他作业小组或新建作业小组,同时不断优化尽可能使各个小组的作业工时相差不大。

5.4制定流程,纵横交替:

以时间节点为横坐标,以人员分组为纵坐标,制定一日作业流程图初稿,完毕后对作业流程图进行优化。一是将关键检修项目放置在开工作业的首位。《动车组二级(专项)修作业指导书》将作业关键程度按A、B、C分类,我们在制定流程图时可将其作为依据,按照CBA的顺序排列作业项目,以确保作业人员在精力充沛、时间充裕时完成最重要的检修项目;二是从作业难易程度出发,尽可能均衡每个作业小组的作业难度。

5.5管理优化,提高效率:

一是公开人员派工及项目,便于监督检查。由专项修班组工长填写事先制定好的《班组人员派工表》,在班前交班会后交由动车所调度,以便于质检员、技术员掌握,及时盯控作业过程和作业质量。

二是提前掌握作业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专项修班组工长应与检修调度密切联系,至少提前一天掌握次日需检修的作业项目,理顺脉络,减少次日派工消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作业时间同步,提高人员工时效率。各检修作业小组集体开工、集体完工,作业时间参考时间节点。对于未到工时但提前完成作业项目的,或者作业工时少于集体完工时间的,由工长调配,安排辅助其他人员作业。

四是作业工具打包,延长有效工作时间。依据作业小组划分内容,将工具备品按作业小组打包,每次开工作业前,小组人员到工具备品室领取指定作业包,完工后将工具包交会工具备品室管理。

6.结束语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6

上半年,陆运车间紧紧围绕部“建设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运输物流管理体系”的工作总目标及“提升管理、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方针,贯彻“以‘跨越式发展’为导向,推进全员‘系统工程’和设备‘零缺陷’管理”的指导思想,以部重点工作和车间六大工作推进内容为主线,强化现场基础管理与过程控制,系统性组织活动,不断探索设备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来实现车间全年工作目标承诺,确保设备状态持续稳定。

一、指标完成实绩

⒈注重过程控制,设备管理指标全面达标

精细化管理是我们推进设备状态管理的重要手段。年初车间在“自我否定、反复讨论、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设备阶段性管理目标。并根据前几年的管理实绩,设定区域设备管理指标,分解到每位责任点检,各层管理人员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知晓指标、确保达标”。在具体工作上,以“计划、监控、分析和改进”为闭环链,坚持做到“制订预审,目标预定,绩效预评、重点预议、缺陷预知”的设备管理工作方法,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车间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受到了良好效果。前个月,车间设备管理指标全部达标,其中类指标占总数的%;混铁车连续个月达到零故障;机车~月份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⒉月达到零故障;框架车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有效保证了设备运行状态持续稳定。

⒉深化操检合一,拓展点检管理纵深发展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今年我们将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促进全员设备管理。根据现场设备区域管理的特点和重点推进的项目,我们对铁路站和汽车大队共制定了项“操检合一”培训计划,落实了培训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注重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上的培训,把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深化对操作人员的岗中辅导,尤其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在设备上的运用,在消耗技术上作文章,培养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个多月以来,我们分别对运行方进行了项次培训,共培训人次,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机构、性能、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设备日常点检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随着设备精细化管理和“操检合一”的不断深入,车间实施了“取消汽车大队常日班专业点检员”的设备操检创新管理项目。上半年,车间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常日班罐车设备专业点检工作移交”推进协调会议,制订了推进工作计划,明确了与汽车大队的各自职责、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组织了四次移交工作专门培训。目前,设备专业点检计划、实施与登录,日常点检质量检查与常见故障处理等,已移交汽车大队实施;设备定修计划制订、实施、过程控制与竣工验收等现正在移交之中;罐车外协检修安全和费用结算等管理正在组织培训。下一步,将进行备件、材料和点检综合管理等流程培训与移交,计划月底之前全部结束。

点检工作“移交”试点,为真正提升专业点检员的设备管理层次,实现点检工作重点升华打下了扎实基础。

为了落实公司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状态持续稳定,保证运输生产顺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分清设备管理方与操作方的管理责任。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前提下,车间于月份同汽车大队、原创:铁路站签定了《全员设备管理()分工协议》,分工协议细化了设备日常点检的项目,规范了操作方自检自修的内容,突出了设备防火检查的重点,促进全员设备管理上台阶。

⒊全面落实找差,确保区域设备精良运行

为进一步深化车间基础管理和实现年度管理目标,不断寻找工作、管理上的差错和问题,杜绝管理缺陷、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设备精良运行目标。车间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员工“找差管理办法”,并扎实开展了“找差纠违曝光月”活动。

我们主要从查找自身在认识上的差距和在制度执行、点检、标准化作业等工作上的差错和管理、设备上的缺陷与问题;查找运行方在设备操作、日常点检、自检自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操作人员不标准操作、不标准点检维护的行为和习惯;查找检修方在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过程控制、检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检修人员不规范检修而造成的质量等问题入手。以查找自身缺陷为主,采用自查、互查相结合,集体和单人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查实的问题专门汇总归类:属于内部差错,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并填写“找差记录表”后上报;属于相关方的问题,以联络单的形式通报相关部门,并实施跟踪、检查与评估。来进一步消除管理和工作上的漏洞,做到检查、落实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搭建“找差管理”平台三个多月以来,全体员工共查找自身和内部各类缺陷共项,相关方问题共项,有力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揭示了习以为常的缺陷,减少了工作与管理差错与失误。

⒋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岗位创新水平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部“深入开展向孔利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车间制订了“学习身边劳模”行动计划,主要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充满激情、持续改进、培养骨干”为主线;以“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自我否决法、对策列表法、精益推进法”为行动方式;以“走访用户、畅谈创新、强强交流、阶段汇总、阶梯探索、信息共享”为手段,以创建“互动学习氛围”为平台,扎实开展了“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强化车间两个技术登高小组的技术辐射效应,车间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为了充分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车间推出“个人登高行动计划”。全体员工在查找自己工作与管理上最主要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登高目标,车间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对个人登高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

科技推进是车间管理创新的又一重点。年初,车间就制订了科技推进计划,层层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施了“周周有推进内容,月月有推进小结,季季有绩效评价”的推进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综合点检徐进发明了“一种注销式联轴器拆卸专用工具”专利,

杜绝了注销式联轴器拆装过程中易将零部件损坏的不良后果,同时提高工效倍以上。综合点检王祥龙总结的“机车液力变速机离合器内齿套根部结构改进”技术秘密,延长使用寿命年以上,故障下降了。综合点检钱展总结的“全自动气制动系统失压制动保护装置”技术秘密,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综合点检施卫谷总结的“日野车离合器分离杠杆间隙简易调整法”技术秘密,避免了因离合器间隙调整不当而引起的重复拆卸变速箱情况的发生,提高工效倍。

到目前为止,车间个科研项目正在评审中,另有一个正在结题中;已完成技术秘密项,另项正在申报中;获得专利项,另外项正在申报之中;合理化建议、科研项目等创效益万,已完成年度计划的%。

⒌推行单车核算,确保设备维修成本精度

确保设备成本精度,是车间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年是全面推进单车成本核算的重要一年,车间在推行单车成本试点的基础上,运用运管机信息系统,着手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检查,特别在常规外协检修方面,运用“预算在前,修中监控,修后确认,竣工评价”等手段,确保费用结算无差错,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月成本长效评价指数评价为,费用精度评价%,实现了车间维修费用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十五”规划项目,有条不紊落实推进

根据部项目管理安排,车间专门指定一名技术较高、现场较熟悉、协同能力较强的同志负责“十五”规划项目的联络工作,又明确了各分项的责任人,制订相关的管理职责,推行项目责任制,为现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车间每周对相关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与确认,涉及配合项目的也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到目前为止,先后完成了“易地大修铁路工程设施”中⒌叉渡线接入及铁路桥施工等项目,铁线施工也完成了%;完成了“座高炉运行期间铁水运输生产准备大纲”中的铁路总置图、设备投入平衡与验收、应急保驾措施等的编制;以及“铁路控制系统改造”初步设计总的设备参数、车上转换装置的评标与设计审查等工作。有力地支撑了部“十五”规划项目的节点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⒈年初发生了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思路上、认识上存在着偏

差和设备管理上的缺陷与不足。我们根据部“车辆防火专项整治”的要求,专门成立设备防火整治小组,对所有设备的电气、线路、电源、保险装置、液压系统、发动机隔热装置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制度上不断完善,管理上强化责任,标准上给予规范,技术上达到精细。主要做法:①修订和细化运行与设备双方分工协议及管理责任流程,分别制订大类运行与检修方车辆防火标准,以达到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的目的。②完善“对生产方工作失误考核细则”,将防火内容纳入考核细则范畴,以强化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点检失误考核深度与力度。③修订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把检修质量过程控制与竣工检验、检修制度的齐全与规范作为对检修方的检修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④规定了点检员是设备防火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并落实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同时,把防火工作的绩效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

通过二个月的反思和整改,员工在思想、能力、制度和标准上经过了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洗礼”。点检员对现场设备的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运行方和检修方对设备的防火专项管理意识有了进一步加深,确保了设备安全顺行。

⒉一季度“σ”项目推进进展不快

黑带“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绿带“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项目确立后,车间立即成立项目领导和工作小组,进行了现场项目的全面起动和现场调查工作,召开了次精益运行推进会。目前“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都已处于(测量)阶段。但是与去年同期及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由于项目前期对现场的取证、调查有脱节现象,造成数据积累不准确,要重新来回进行数据采集,降低了效率,影响了项目进度。②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组员对σ数据采集的思路理解不透,造成数据收集不充分、不细致。③“提高线路几何状态”绿带项目,在对阶段数据分析时发现,阶段目标不合理,小组再一次进行讨论,重新确定了阶段的目标。下一步重新调整采集计划,对项目涉及的内容再次分类与统计,确保数据链有效。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有漏洞

在这次质量贯标审核过程中,发现拆车站环境因素识别有漏项。主要原因是拆车站环境因素控制还是沿用原来制订的措施,车间未对该区域环境因素进行单独识别,造成拆车站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规范性受控。

针对问题,车间举一反三,对其他质量贯标文件和要求也进行了完善,尤其是对拆车过程中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控制,原创:切实提高了识别符合性。车间及时修订了“拆除站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拆解切割报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拆车站人员岗位安全规程”等三个文件,并对拆车站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识别,共识别出新的危险源项,环境因素项,同时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对拆车站贯标体系自查的同时,车间以作业区为单位组织辨识作业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共新增危险源个,全面实施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点检作业安全与环境无污染。

三、下半年确保年度管理目标完成措施

⒈进一步加强点检作业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牢牢抓住外协检修

作业中的安全交底、过程监控与竣工验收评价等环节。在组织点检技术管理人员再一次学习贯标文件的同时,组织外协检修相关方(常年检修合同方)学习股份公司、运输部及车间安环管理文件,并落实责任人,做好记录。

⒉进一步吸取“”和“”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的教训,巩固前阶段设备防火整治的成果,不断查找设备上的安环隐患、强化对操作方的日常点检质量的检查、加强对检修方检修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竣工质量验收,确保设备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车间把每×月×日确定为车间“质量分析日”,着重寻找点检、检修等管理中的质量簿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落实防范措施,提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意识与绩效;把每×月×日定为“安全反思日”,其主要内容为:①查找前一个月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安环缺陷;②查实贯标文件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及时性、持续性和有效性;③检查操作、检修方标准化操作与检修执行情况;④考查员工对岗位涉及管理制度的知晓度。⑤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下现场进行综合检查,确保管辖设备运行安全。

⒊强化六个西格玛精益运行项目推进小组的工作力度,激发团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组织项目小组人员对流程的再学习、再培训、再指导和再提高,熟悉相关工具和技术的运用;阶段性地提高团队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潜在因素的识别、衡量分析、改进控制、测量和质量工具运用、统计与评估等环节的能力,持续性地提高虚拟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拓展精益管理意识和理念的内涵,延伸和辐射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每月一次对两个项目进行阶段小结,密切跟踪兄弟单位的推进进度,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把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我们的项目中去,来确保我们“σ”项目的有效推进,并有新的突破。

⒋不断深化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指标再上台阶。注重对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易处理的设备小故障的能力。把一些日常点检内容与点检倾向管理的项目区分开来,实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目标超越”的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对标活动,在关注设备管理技术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设备投入的效率以及它所发挥的技术“能量”,把点检管理效果评价同设备生产实绩结合起来,把点检业绩同设备的有效投入的绩效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种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设备全员管理局面。

⒌关注设备生产指标,切实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完善、能力的提高、信念的提升。提高管理效率是车间下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一要转变观念,从运输部乃至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关注设备技术状态指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设备运输生产性指标,把管辖设备的运输效率与效能同岗位管理绩效联系起来,把管辖设备的生产实绩同个人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二要转变做法,从过去单纯分析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实绩,向同时分析管辖设备生产效率、效益上面转变。通过强化效率教育和过程监督,实施阶段性的效率与绩效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找到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三要提升理念,为操作方提供良好的运输设备,来完成生产任务,是我们的“服务”。切实把握好设备技术状态,让设备操作人员放心操作设备;四要合理定位,“设备第一”思想体现在服务与服从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效率教育和过程监督,实施阶段性的效率与绩效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找到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五要满意服务,“设备第一”思想体现在服务与服从的基础上。为操作方提供良好的运输设备,来完成生产任务,是我们的“服务”。切实把握好设备技术状态,让设备操作人员放心操作设备。针对、框架车设备运输效率低下的现象,我们将会同设管室和汽车大队进行专题研究,一方面在扩大框架车作业范围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与设管室研究和探讨,提高设备使用经济性与可靠性;根据索埃勒车改造计划,要充分作好现场调查,合理分析在用车的使用稳定性和技术的可靠性,提出所需功能和技术,鼎力配合做好第一台德国改造车。

我们将牢牢抓住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这根弦,以管理实绩的提升和超越作为管理者创新评价的关键内容。

⒍人才是陆运车间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原创:车间根据人力资源发展

的规划,将采用“重点岗位、重要对象、重视考察”的方法,进行挂职兼岗锻炼,让年轻的大学生早日岗位成才、担当重任、挑起重担。同时把人才培养同职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让青年人才学有方向、干有信心和做有目标。以“互结对子、拜师学技”的活动方式,形成“年轻人向老师傅学技术,老师傅学年轻人的新思维”的互动学习氛围,实现优势互补,使团队永葆青春和活力。

⒎二月,车间将全面展开员工在岗再培训活动。按培训计划,实施对管理文件、标准、制度以及专业技术进行再学习,熟知内容切透精神和掌握流程,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炼化厂 石油化工装置 检修 安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石油炼化装置检修与其他行业的装置检修相比,具有工期短、作业面大、作业复杂、危险性大等特点。据统计,在石油炼化企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装置检修过程中发生的占42.6%。因此,加强装置检修过程的危险防范,避免或减少检修安全事故,是实现石油炼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石油化工装置检修中的危险因素

(一)动火作业的危险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系统动火前的安全不到位,置换不彻底,存在死角,盲板加的不合理或加的少,动火时易发生火灾及爆炸;

2.可燃、易爆的物质附着在设备及管道的内壁积垢或存在于外部的保温壳间,这样的话检查不彻底、处理不干净.动火作业易产生爆炸;

3.装置区周围及下方存在易燃易爆品,如果未处理干净,易发生爆炸;

4.在检修过程中不严格执行动火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有毒、有害未清洗置换合格;

2.含氧量不足,可能造成窒息;

3.作业时问长、通风不好,可能造成危险;

4.有限空间内用电、照明电源不是安全电源或电源线漏电,造成危险;

5.进入有毒的有限空间作业,长期安全准备不足,如为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器材未检修合格就使用。

(三)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稳定性差,造成高空的坠落;

2.周围环境变化,有毒气体突然散发时,易造成中毒及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3.措施不落实(未办理高空作业证、未系安全带、未戴安全帽)高空坠落事故及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4.检修过程中,围栏、楼板等移开后未采取措施,如做维护加警告标志而发生高空坠落。

另外,处以上介绍的三种危险因素之外还包括有被烧伤的危险性;在有限空问碰撞捧伤跌打损伤等。被运行的机器设备造成人身伤害:检修过程施工用的起重设备,手动砂轮机的发生的事故等等。全部都是需引起安全的高度重视的。

三、防范石油化工装置检修中危险因素的建议

(一)检修的组织

检修领导小组为全厂检修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检修办公室,具体负责检修工作的组织与协

调工作。检修办公室成员在检修办主任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原则。

(二)检修的项目材料

常规检修项目由车间申报,经机动科统一汇总平衡,由机动科根据项目的情况组织论证。检修期间的检修追加项目由车间提出,报检修办公室审批后,由机动科组织实施。根据论证和审批通过的项目由车间根据项目提出材料计划,经检修办公室及厂领导审批后报供应科采购。

对于需要根据测厚结果才能确定的项目,必须经机动科组织相关部门予以审核,同意后方可安排施工,否则追究车间主管人员的责任。要严格控制项目在审定的范围内实施。凡具有图纸的.严格按图纸施工。严禁车间借项目搭车从事与检修无关的施工或实施未立项的项目。

(三)施工队伍

检修施工队伍统一由检修办公室归口管理,施工队伍必须服从检修办公室的统一调配。所有施工队伍必须经过人厂安全教育合格并报检修办公室备案后方可从事检修施工。对于起重、焊接等特殊工种及国家有明确规程要求的施工作业,施工队伍必须提供相应人员的有效合格证件方可从事与证件相符内容的施工作业;对于无证或持有无效证件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应的作业。

施工队伍在从事检修施工前必须有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进度安排.并必须得到检修办公室的审核批准。所有参加检修的施工队伍必须严格遵守胜华炼油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后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四)施工管理

检修及车间技改项目的施工管理由机动科具体负责。

1.机动科必须与施工队伍签署检修施工合同,明确检修的工作内容:工期及有关的安全、质量等要求,明确违约责任及其它需载明的事项,合同经甲、乙双方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生效。

2.所有施工队伍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优质、文明施工,杜绝野蛮施工现象。

3.检修项目的工程量统计及预结算工作由工程科预算室组织实施,施工队伍的取费等级、类别、付款方式等相应内容按预算室的要求执行。

4.所有检修项目必须经验收合格,施工队伍在竣工验收的同时必须向机动科提供相应的竣工验收资料。根据验收合格与否,机动科向预算室出具是否准预结算的证明,预算室接到准预结算的证明后方可进行结算工作。

5.检修项目要根据检修办公室的安排,由相应施工队伍承担72小时的开工保运工作。

(五)检修质量

检修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内容实行检修办公室、机动科、车间三级验收网络。检修办公室、机动车间组织验收的管辖范围按机动科关于检修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

1.所有验收工作必须填制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由参加验收的人员会签存档。

2.检修项目的验收按相应的国家关于建筑安装工程的相应标准,炼油厂装置,检修规程及胜华炼油厂关于施工质量验收的规定进行。

3.因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返工、工期延误等后果及相应引起的费用和经济损失按所负责任予以追究。

(六)检修进度

施工队伍在进行项目施工时,必须按照检修停工时间安排、车间检修进度计划,排定详细可行的项目计划进度表,报检修办公室审查批准。

1.所有项目必须严格按审定的检修项目计划进度表实施,重大项目计划调整必须报检修办公室批准。

2.检修办公室根据检修进展情况必须定期听取车间、施工队伍关于检修进度情况的汇报,对不能按照总体计划进度实施的项目,检修办公室要对相应项目的施工力量作出调整。

(七)检修安全

所有施工队伍的人员必须完成安全科组织进行的人厂安全教育,并由安全科向检修办公室出具安全教育合格证明后,方可人厂从事施工作业;施工队伍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1.所有施工队伍必须严格遵守胜华炼油厂关于安全、环保、生产、计量、保卫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按相应的规定处理。

2.施工队伍从事检修施工作业要严格遵守安全科关于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施工手续齐全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对于动土、动火、用电、起重、高空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审批的作业时间、地点、方式进行。

3.对于交叉、危险场所的施工,施工人员必须遵循甲、乙方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排进行施工。

四、结语

总之,只要是加强检修施工的安全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施工,作到安全施工,人人有责,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从每一个人做起,那么石油化工装置检修的安全系数就回大大提高。

五、参考文献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8

一、指标完成实绩

⒈注重过程控制,设备管理指标全面达标

精细化管理是我们推进设备状态管理的重要手段。年初车间在“自我否定、反复讨论、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设备阶段性管理目标。并根据前几年的管理实绩,设定区域设备管理指标,分解到每位责任点检,各层管理人员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知晓指标、确保达标”。在具体工作上,以“计划、监控、分析和改进”为闭环链,坚持做到“制订预审,目标预定,绩效预评、重点预议、缺陷预知”的设备管理工作方法,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车间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受到了良好效果。前个月,车间设备管理指标全部达标,其中类指标占总数的%;混铁车连续个月达到零故障;机车~月份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⒉月达到零故障;框架车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有效保证了设备运行状态持续稳定。

⒉深化操检合一,拓展点检管理纵深发展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今年我们将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促进全员设备管理。根据现场设备区域管理的特点和重点推进的项目,我们对铁路站和汽车大队共制定了项“操检合一”培训计划,落实了培训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注重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上的培训,把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深化对操作人员的岗中辅导,尤其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在设备上的运用,在消耗技术上作文章,培养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个多月以来,我们分别对运行方进行了项次培训,共培训人次,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机构、性能、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设备日常点检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随着设备精细化管理和“操检合一”的不断深入,车间实施了“取消汽车大队常日班专业点检员”的设备操检创新管理项目。上半年,车间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常日班罐车设备专业点检工作移交”推进协调会议,制订了推进工作计划,明确了与汽车大队的各自职责、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组织了四次移交工作专门培训。目前,设备专业点检计划、实施与登录,日常点检质量检查与常见故障处理等,已移交汽车大队实施;设备定修计划制订、实施、过程控制与竣工验收等现正在移交之中;罐车外协检修安全和费用结算等管理正在组织培训。下一步,将进行备件、材料和点检综合管理等流程培训与移交,计划月底之前全部结束。

点检工作“移交”试点,为真正提升专业点检员的设备管理层次,实现点检工作重点升华打下了扎实基础。

为了落实公司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状态持续稳定,保证运输生产顺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分清设备管理方与操作方的管理责任。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前提下,车间于月份同汽车大队、铁路站签定了《全员设备管理分工协议》,分工协议细化了设备日常点检的项目,规范了操作方自检自修的内容,突出了设备防火检查的重点,促进全员设备管理上台阶。

⒊全面落实找差,确保区域设备精良运行

为进一步深化车间基础管理和实现年度管理目标,不断寻找工作、管理上的差错和问题,杜绝管理缺陷、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设备精良运行目标。车间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员工“找差管理办法”,并扎实开展了“找差纠违曝光月”活动。

我们主要从查找自身在认识上的差距和在制度执行、点检、标准化作业等工作上的差错和管理、设备上的缺陷与问题;查找运行方在设备操作、日常点检、自检自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操作人员不标准操作、不标准点检维护的行为和习惯;查找检修方在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过程控制、检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检修人员不规范检修而造成的质量等问题入手。以查找自身缺陷为主,采用自查、互查相结合,集体和单人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查实的问题专门汇总归类:属于内部差错,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并填写“找差记录表”后上报;属于相关方的问题,以联络单的形式通报相关部门,并实施跟踪、检查与评估。来进一步消除管理和工作上的漏洞,做到检查、落实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搭建“找差管理”平台三个多月以来,全体员工共查找自身和内部各类缺陷共项,相关方问题共项,有力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揭示了习以为常的缺陷,减少了工作与管理差错与失误。

⒋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岗位创新水平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部“深入开展向孔利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车间制订了“学习身边劳模”行动计划,主要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充满激情、持续改进、培养骨干”为主线;以“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自我否决法、对策列表法、精益推进法”为行动方式;以“走访用户、畅谈创新、强强交流、阶段汇总、阶梯探索、信息共享”为手段,以创建“互动学习氛围”为平台,扎实开展了“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强化车间两个技术登高小组的技术辐射效应,车间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为了充分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车间推出“个人登高行动计划”。全体员工在查找自己工作与管理上最主要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登高目标,车间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对个人登高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

科技推进是车间管理创新的又一重点。年初,车间就制订了科技推进计划,层层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施了“周周有推进内容,月月有推进小结,季季有绩效评价”的推进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综合点检徐进发明了“一种注销式联轴器拆卸专用工具”专利,

杜绝了注销式联轴器拆装过程中易将零部件损坏的不良后果,同时提高工效倍以上。综合点检总结的“机车液力变速机离合器内齿套根部结构改进”技术秘密,延长使用寿命年以上,故障下降了。综合点检钱展总结的“全自动气制动系统失压制动保护装置”技术秘密,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综合点检施卫谷总结的“日野车离合器分离杠杆间隙简易调整法”技术秘密,避免了因离合器间隙调整不当而引起的重复拆卸变速箱情况的发生,提高工效倍。

到目前为止,车间个科研项目正在评审中,另有一个正在结题中;已完成技术秘密项,另项正在申报中;获得专利项,另外项正在申报之中;合理化建议、科研项目等创效益万,已完成年度计划的%。

⒌推行单车核算,确保设备维修成本精度

确保设备成本精度,是车间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年是全面推进单车成本核算的重要一年,车间在推行单车成本试点的基础上,运用运管机信息系统,着手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检查,特别在常规外协检修方面,运用“预算在前,修中监控,修后确认,竣工评价”等手段,确保费用结算无差错,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月成本长效评价指数评价为,费用精度评价%,实现了车间维修费用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十五”规划项目,有条不紊落实推进

根据部项目管理安排,车间专门指定一名技术较高、现场较熟悉、协同能力较强的同志负责“十五”规划项目的联络工作,又明确了各分项的责任人,制订相关的管理职责,推行项目责任制,为现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车间每周对相关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与确认,涉及配合项目的也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到目前为止,先后完成了“易地大修铁路工程设施”中⒌叉渡线接入及铁路桥施工等项目,铁线施工也完成了%;完成了“座高炉运行期间铁水运输生产准备大纲”中的铁路总置图、设备投入平衡与验收、应急保驾措施等的编制;以及“铁路控制系统改造”初步设计总的设备参数、车上转换装置的评标与设计审查等工作。有力地支撑了部“十五”规划项目的节点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⒈年初发生了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思路上、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和设备管理上的缺陷与不足。我们根据部“车辆防火专项整治”的要求,专门成立设备防火整治小组,对所有设备的电气、线路、电源、保险装置、液压系统、发动机隔热装置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制度上不断完善,管理上强化责任,标准上给予规范,技术上达到精细。主要做法:①修订和细化运行与设备双方分工协议及管理责任流程,分别制订大类运行与检修方车辆防火标准,以达到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的目的。②完善“对生产方工作失误考核细则”,将防火内容纳入考核细则范畴,以强化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点检失误考核深度与力度。③修订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把检修质量过程控制与竣工检验、检修制度的齐全与规范作为对检修方的检修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④规定了点检员是设备防火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并落实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同时,把防火工作的绩效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

通过二个月的反思和整改,员工在思想、能力、制度和标准上经过了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洗礼”。点检员对现场设备的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运行方和检修方对设备的防火专项管理意识有了进一步加深,确保了设备安全顺行。

⒉一季度“σ”项目推进进展不快

黑带“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绿带“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项目确立后,车间立即成立项目领导和工作小组,进行了现场项目的全面起动和现场调查工作,召开了次精益运行推进会。目前“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都已处于(测量)阶段。但是与去年同期及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由于项目前期对现场的取证、调查有脱节现象,造成数据积累不准确,要重新来回进行数据采集,降低了效率,影响了项目进度。②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组员对σ数据采集的思路理解不透,造成数据收集不充分、不细致。③“提高线路几何状态”绿带项目,在对阶段数据分析时发现,阶段目标不合理,小组再一次进行讨论,重新确定了阶段的目标。下一步重新调整采集计划,对项目涉及的内容再次分类与统计,确保数据链有效.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有漏洞

在这次质量贯标审核过程中,发现拆车站环境因素识别有漏项。主要原因是拆车站环境因素控制还是沿用原来制订的措施,车间未对该区域环境因素进行单独识别,造成拆车站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规范性受控。

针对问题,车间举一反三,对其他质量贯标文件和要求也进行了完善,尤其是对拆车过程中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控制,切实提高了识别符合性。车间及时修订了“拆除站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拆解切割报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拆车站人员岗位安全规程”等三个文件,并对拆车站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识别,共识别出新的危险源项,环境因素项,同时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对拆车站贯标体系自查的同时,车间以作业区为单位组织辨识作业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共新增危险源个,全面实施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点检作业安全与环境无污染。

三、下半年确保年度管理目标完成措施

⒈进一步加强点检作业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牢牢抓住外协检修作业中的安全交底、过程监控与竣工验收评价等环节。在组织点检技术管理人员再一次学习贯标文件的同时,组织外协检修相关方(常年检修合同方)学习股份公司、运输部及车间安环管理文件,并落实责任人,做好记录。

⒉进一步吸取“”和“”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的教训,巩固前阶段设备防火整治的成果,不断查找设备上的安环隐患、强化对操作方的日常点检质量的检查、加强对检修方检修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竣工质量验收,确保设备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车间把每月日确定为车间“质量分析日”,着重寻找点检、检修等管理中的质量簿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落实防范措施,提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意识与绩效;把每月日定为“安全反思日”,其主要内容为:①查找前一个月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安环缺陷;②查实贯标文件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及时性、持续性和有效性;③检查操作、检修方标准化操作与检修执行情况;④考查员工对岗位涉及管理制度的知晓度。⑤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下现场进行综合检查,确保管辖设备运行安全。

⒊强化六个西格玛精益运行项目推进小组的工作力度,激发团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组织项目小组人员对流程的再学习、再培训、再指导和再提高,熟悉相关工具和技术的运用;阶段性地提高团队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潜在因素的识别、衡量分析、改进控制、测量和质量工具运用、统计与评估等环节的能力,持续性地提高虚拟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拓展精益管理意识和理念的内涵,延伸和辐射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每月一次对两个项目进行阶段小结,密切跟踪兄弟单位的推进进度,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把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我们的项目中去,来确保我们“σ”项目的有效推进,并有新的突破。

⒋不断深化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指标再上台阶。注重对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易处理的设备小故障的能力。把一些日常点检内容与点检倾向管理的项目区分开来,实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目标超越”的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对标活动,在关注设备管理技术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设备投入的效率以及它所发挥的技术“能量”,把点检管理效果评价同设备生产实绩结合起来,把点检业绩同设备的有效投入的绩效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种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设备全员管理局面。

⒌关注设备生产指标,切实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完善、能力的提高、信念的提升。提高管理效率是车间下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

一要转变观念,从运输部乃至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关注设备技术状态指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设备运输生产性指标,把管辖设备的运输效率与效能同岗位管理绩效联系起来,把管辖设备的生产实绩同个人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

二要转变做法,从过去单纯分析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实绩,向同时分析管辖设备生产效率、效益上面转变。通过强化效率教育和过程监督,实施阶段性的效率与绩效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找到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三要提升理念,为操作方提供良好的运输设备,来完成生产任务,是我们的“服务”。切实把握好设备技术状态,让设备操作人员放心操作设备;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tnpm自主维修;激励机制

1 引言

设备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设备系统工作,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先进和管理理念,分析影响设备管理的各种因素,探讨如何通过车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即全员设备管理。来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tnpm是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设备为主线的管理体系。

tpm是实现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的平台,打破以往把设备管理看作仅仅是车间领导和设备管理员及各级班组长的这种陈旧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tnpm设备管理模式(即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

2 现场自主维护

我车间现场维护体系充分利用6t(6个工具,即可视化管理、目标管理、企业教练法则、企业形象法则、项目管理、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积极开展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工作。

(1)开展可视化与定置化管理。定置管理是根据安全、品质、效率、效益和物品本身的特殊要求。科学地规定物品置放在特定位置。

(2)建立健全三级设备保养体系。设备保养到位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和过程质量指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车间实行三班制轮流生产,由于每班生产计划、设备故障停机及班组其它事宜等原因,三个生产班的设备保养有时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车间按生产停顿时间,提出了清理、日保、强化保养三级设备保养新理念,明确各级保养内容。

车间的具体做法是:“重视日保,狠抓强保。日保抓重点,强保重点抓。做到保养依章,章随时进”。

“日保抓重点”指的是日保不论时间长短,首先要保证主要设备和容易造成工艺质量事故的设备主要部位必须按要求保养到位。

“强保重点抓”指的是每周设备强保时,修理人员都能积极主动地拆卸设备的防护罩、筛网等装置,协同操作工一起保养设备,操作工则能够细心保养,一丝不苟,按强保规程全面彻底的清理保养设备。操作工在保养电机时。用毛刷蘸水逐个清洗电机的条形散热槽已成为车间职工认真保养设备的明证。

“保养依章,章随时进”。根据烟草企业现状,每月的生产任务随市场变化较大,有几个月产量特别大,设备满负荷运行而较少有整块停机保养时间,对确保正常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带来了一定难度。车间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对策,制定出《车间强化生产间隙保养规定》、《关于对某重点设备强保规定》及《关于对二台切丝机的轮换使用及保养规定》,充分利用换牌号、等柜子及后夜生产结束等生产间隙对重点工序进行清理,以确保生产正常。

(3)完善设备点检体系。采取以“八定”(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修理人员每日对设备的巡检保证在4次以上(每天的上下午上下班时间进行必查),通过一周的观察与诊断,每周五集中将发现的设备故障隐患及点检项目,制订加班维修计划,反馈到车间并由车间统一协调安排周末或节假日进行集中检修。消除故障隐患。在计划检修后,推行二级验收制度,先由各小组自行验收,设备运行正常后。再由班里组织组长进行交叉验收,并对每个维修小组的工作实行建档管理、加强考核。

3 全系统生产维修体制

(1)强化自主维修。维修队伍以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和专业修理人员为主;对设备按照人的五感进行检查;对维修技能进行训练,不断培训掌握设备构造和性能。重点是加强日常巡检及设备点检,加大设备计划性预防性维修力度,对突发性故障的处理保证维修人员及时到位,解决故障迅速果断,最大限度的降低因设备原因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广泛征集各生产轮班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方便保养、提高制丝质量、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职工合理化建议,专门召开修理系统会议,对征集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分析,落实责任,及时整改。

坚持设备故障分析会制度,机电修理班每周定期召开分析会。针对本周发生的设备故障和可能会对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制丝过程质量波动可能存在的设备方面原因进行分析。由故障处理人员讲解故障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供大家探讨。以期达到提高全体修理人员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使大家在探讨中学到更多的实战维修经验。做到每起故障都有分析、有跟踪、有总结记录。有些设备故障在修理完成后,当天就召开故障分析会。通过及时分析,迅速查找造成设备故障的原因,并安排维修人员检查其他类似的设备。以期达到举一反三,引起全员重视,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的目的。

(2)专项问题进行外协维修。对于维修难度较大的设备,经过车间技术人员论证,聘请外协人员进行维修,严格控制外协维修费用。

(3)大力开展培训。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车间在年初就制订了全年的大规模培训计划,采取集中授课、师带徒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尤其是新上岗人员的操作水平。技术员和机电修理人员在日常巡视中针对分管设备不断提醒和帮助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水平,从而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强考核力度,完成制度建设,不断推进设备管理规范化,tn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人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目前我车间设备管理制度比较规范、全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主要制度有《车间设备管理规定》、《设备点检制度》、《备件、备品管理办法》、《计量检测设备点检制度》、《设备点检、检修和维护保养考核制度》以及各工序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范。

车间的经济责任制重视考核力度。通过加大设备故障考核力度,对加强预防性检修,提高修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针对操作能手及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嘉奖,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的力量,

每月由设备管理员带领机电修理各小组组长检查设备完好率,对存在问题要求各班及时处理;对每起设备故障都要查明原因,进行责任界定;对以上各项检查实行日检、周结、月汇总进行严格考核,月底纳入设备管理分值考核和奖金处罚;每月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维修和保养中工作积极、成效显著,有小改小革成果的班组和个人能在月奖中及时嘉奖,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篇10

烟草行业设备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设备性能有明显提升,能耗指标和维修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障了在线设备正常平稳运行,有效保障了生产和工艺质量各项指标的完成。

1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必要性

预防性维修工作能够提前防范在故障隐患发生前杜绝故障的发生。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制丝车间在推行预防性维修以来,车间设备故障停机率明显降低,生产的连续性得到有效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杜绝了三类烟,优等品、一等品数量明显提升。

制丝车间立体库在进行网络改造前故障停机率很高,每天要发生多次故障,严重困扰车间的日常生产,停机会造成断料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停机也会造成生产时间延长,能源浪费。为此,车间讨论决定,进行立体库网络改造,对立体库的服务器脱离辅料库,单独配置,重新敷设网络,避免了任务故障的发生。网络改造后立体库的故障停机率明显降低,有效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保证了产品质量,杜绝了能源的浪费。由此我们总结出,好的预防性维修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故障停机率,保障生产。

2实施预防性维修的迫切性

目前,烟草行业依然是国家纳税大户,但是所占国家税收比重却在下降,烟草行业危机感不言而喻。面对此局面,我们烟草人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具体到每一个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服从上级领导,维护企业发展,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烟草行业要想稳住纳税大户的地位,只能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而预防性维护能够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的连续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设备安全、人身安全。

“泰山”烟是鲁产烟的代表,但是在全行业来说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后来居上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在公司党组的带领下,山东烟草后来居上,负重爬坡,山东烟草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没有实现鲁烟振兴,泰山烟还没有成为烟草行业的领军品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多变的国内烟草局势,山东烟草负重爬坡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

面对日趋严峻的行业形势,我们小卷烟厂能做的只能是狠抓基础管理,做好设备预防性维修,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人员安全,降低故障停机率,保证产品质量。

3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可行性

目前制丝设备总体运行平稳,但是大的设备故障仍会出现,会制约正常生产。预防性维修是下一步我们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制丝车间全日制本科以上大学生占车间总人数的40%,其中硕士研究生占大学生人数的30%,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为使其尽快融入生产,服务生产,需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操作管理技能。在工艺管理、统计分析、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多品牌工艺加工、设备性能调整方面的专家,为车间积累人力资源。车间进行预防性维修可以最大程度的锻炼他们的能力。

车间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设备巡点检模式,确保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关键部位的周期性专项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以预防性维修防患于未然,确保生产连续平稳,降低突发事件对生产组织的影响;通过维修工、操作工的巡点检联动、点检到位率考核、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质量考核,使巡点检真正取得实效,服务于生产和质量;通过适当引入先进的点检仪器,提高点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分析性。

车间建立消耗性备件的电子台帐,对出入暂存库的备件进行实时登录,当备件数量达到最低库存量时可进行预警提示,以便于管理员及时提报备件计划。二是统计以往设备维修记录,初步建立了设备维修档案,即可指导维修工的日常维修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防性维修。

4实施预防性维修后要达到的目标

实施预防性维修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到生产过程的零故障。

5具体措施

(1)机台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将全线分为三个生产段,分别是叶片处理段、叶丝处理段、梗处理段。机电维修工采用机台承包管理制度,承包机台维修工是所承包区域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承担所承包设备的巡点检、预防性维修、应急维修及交接班维修任务,生产时间主责巡点检。发现设备隐患能够处理的,当班必须处理,不能处理的反馈至维修主管进行交班处理,生产结束及时完成各项维修任务,并服从维修主管安排,协助完成其它维修任务及车间临时交办的任务。

(2)取消维修班组,重新划分班组,将维修人员与生产工段人员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三个实体班组,建立经济责任制。

制丝车间目前已经取消维修班组,将维修班组划归到生产工段进行管理,维修人员依据维修承包分工情况划分到对应的工段下属班组。从而做到了维修班组与生产工段的有效融合。更加有利于工段的管理。目前两个工段各划分三个班组,班组里既有维修人员又有生产人员,每个班组为一个经济责任体,有独立的奖金计算和分配,班组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

(3)对设备进行排查,完善巡检、点检体系,梳理维修流程。

统计以往设备维修记录,初步建立了设备维修档案,即可指导维修工的日常维修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防性维修。分析既往的备件领用情况,建立备品备件更换周期表。车间建立消耗性备件的电子台帐,对出入暂存库的备件进行实时登录,当备件数量最低库存量时可进行预警提示,以便于管理员及时提报备件计划。

完善和改进设备巡点检制度、轮保制度、保养检查制度。

《制丝车间设备管理考核规定》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设备巡点检制度、轮保制度、保养检查制度,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开展。设备的巡点检制度、轮保制度、保养检查制度是设备管理、维护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关键的制度,能够保障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排除,保证正常的生产工作。

(4)按照班组,建立设备周期性预防体系与巡点检预防体系。

按照目前的班组划分,我们建立了设备周期性预防体系与设备巡点检预防体系。根据设备的运行周期,我们进行周期性预防维修,在维修中发现并排除设备隐患,保障生产的稳定。通过巡点检体系的建立,加强日常的巡点检工作,在日常巡点检中去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

(5)形成体系文件。

6主要内涵

通过责任分摊、细分过程、数字管理、动态反馈,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全面保养,构建循环改进的预防性维修体系。

7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