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4 06:17:04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1

(2017年9月26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前沿城市,一直是我委持续跟踪关注的标杆城市。最近两个月,围绕张书记“对标找差”的工作部署,我委在组织调研组赴**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对**2006年以来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的相关工作建议。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

创新不仅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牵引,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目前,**高科技企业超过3万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的创新力量可以概括为“4个90%”,即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在发挥市场驱动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围绕“需求链”积极构建“创新链”,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政府主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前瞻谋划、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环境打造、人才构建,使创新活动更有效率,创新成果更有质量,创新驱动更可持续。

从2006年初《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到2008年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第一阶段: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自主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此次大会掀起了各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序幕。**从破解自身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的实际出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于2006年初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四个配套政策文件(简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由此启动了从“速度**”向“效益**”“质量**”的升级转型。

作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外贸依存度高的沿海开放城市,**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比其他地区和城市更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科技发展曾处在“拿来主义”阶段,模仿式创新虽让**少走了一些弯路,却也存在诸多弊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实质性地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发展的新坐标。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将**列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当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之后,开始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这个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力图通过本规划的实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自2008年下半年起,**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型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行动纲领,聚焦推动创新城市建设中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发展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形成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优势,开启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在发展方式创新方面,**在2010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和《**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开辟生态循环新路径,拓展多维发展新空间,突破资源制约瓶颈,实现发展方式的真转真变。

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为优化**的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城市,**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两类不同人才,分别出台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1+6”政策体系和“孔雀计划”“1+5”政策体系。

在科技发展创新方面,自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科技创新地方性法规,从政策和规划层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于2008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自主创新“33条”)。该文件从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吸引人才力度,凝聚创新第一资源;继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土地资源供给,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创新环境,加速知识与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等六个方面明确了33条政策措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阶段的科技创新都是与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积极谋划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2011年以后又陆续出台了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至2014年5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全部制定出台,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二)第二阶段: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自2006年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2011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506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这标志着**发展进入城市转型升级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2012年,**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占比来看,**明显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从创新资源来看,**研发人员占比明显超过了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与此同时,**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仍不完善,还未形成一个稳定、平衡、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薄弱,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科技人力资源短缺等,这都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因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单元,是国家、地方和高新区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先行区。2009

年下半年起,**多次向国家表达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强烈意愿,经过四年的申建努力,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明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是“五区”,即: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其核心是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

**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为397平方公里,相当于34.5个**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这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园区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的突破和发展,有利于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交融,有利于把创新渗透融合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还包括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力求形成综合创新的叠加效应。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2012年11月,**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1+10”政策文件(简称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联动,打破部门壁垒,运用“组合拳”,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形成指向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更大的政策效应,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在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继续在早已确立的自主创新主导战略框架下,与时俱进地出台一系列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规定,加强宏观部署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具体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大量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以及政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队伍、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等一系列配套体系。

在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发挥政府杠杆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规定,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渐形成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接近世界第二韩国水平。通过不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领域产业化的投入,**逐步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

在全力打造创新载体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际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进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493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三是引进和培育华大基因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研究院、光启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化运作的发展速度快、创新成果多、产业化能力强的新型研究机构,助推**技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四是推进创新联盟建设,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形态。在基因、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超材料和新材料、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低碳生物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组建一批高水平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和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方面,编制出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人才特区”战略、人才国际化战略、人才市场化战略、人才区域合作战略、人才载体支撑战略等五大战略。

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方面,一是积极推动“深港创新圈”纳入国家战略,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在产品、资本“走出去”的基础上,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攻克核心技术的实效和水平。三是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深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四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稳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积极参与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国际基因组计划、国际植物组学研究等国际大科技计划。

在推动科技金融有效结合方面,**于2013年出台了《**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一揽子”计划,在银政企合作、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股权有偿资助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制定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标准创新奖励办法,大力实施“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

在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方面,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经济特区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又一次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提出了财政性资金形成的技术成果转移新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2016年10月,《**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在构建全链条、全覆盖的“双创”政策体系,激发草根创新创业活力方面,2015年6月起,陆续出台了《**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2015-2017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设立3亿元创客基金,每年投入5亿元创客专项基金。

在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2016年3月起,连续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揽子”精准化组合型政策,共235条措施,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环境。其中,《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孔雀计划”进行拓展和深化,提出**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在原来5亿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自2013年起,**在前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加快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等未来产业发展,并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推出了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1+3”文件。之后,又细化落实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至2016年底,**未来产业总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元。目前,**已形成由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组成的产业梯队,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城市。

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方面,更加突出市场化导向,不断对科研管理体制、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进行改革探索,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各环节引入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在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中整合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起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加强创新资源和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

总体来看,**着力构建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仅重视技术创新,也注重金融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环境。**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了政、产、学、研、资、用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促进技术、资金、人才、产业、市场等各类创新要素联动,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这种全方位创新的高度,有效地提升了**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高度。

(三)第三阶段: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向引领式创新和全面创新迈进

2016年,**GDP达到19492亿元,接近2万亿元,率先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稳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着“三个不足”突出问题,即,创新引领推动力相对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新一波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5年1月,***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加快**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这是国家对**新时期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国家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战略选择。

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概念,强调未来要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2017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为配合“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一战略任务,**启动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实现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再突破,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十大行动计划”涵盖创新硬件、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空间载体、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从创新源头到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服务系统布局,将**的创新生态链打造的更加完整,并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切实落地,全面提升创新的软硬环境,打造全球创新生态圈。

为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国家战略,瞄准更高目标,2017年5月,**印发了《加快**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

为贯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17年7月,**公布《**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这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举措。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牢固树立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的发展新理念,全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着力突出科技创新的全面引领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质量整体提升,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过不懈努力,**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效应不断显现,城市创新能级迅速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

深入分析,**的快速发展曾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但政策机遇并不常有,**的科技创新,源自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自觉的创新意识和执著的创新追求,这保证了**总能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机遇中踏准节点,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性改革的超前引领。总体上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最鲜明特点是,清晰战略取向,坚持前瞻布局,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大胆先行先试,注重战略规划引领和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创新驱动,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城市样本。

一是突出政策创新,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在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打好“组合拳”,在操作层面组织实施一揽子科技计划。着力构建政策链,打造创新政策体系;着力优化服务链,搭建创新支撑平台;着力完善资金链,解决创新瓶颈制约;着力拓展生态链,培育创新生态体系。

二是突出能力创新,着力夯实创新基础。围绕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和交叉领域,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三是突出产业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经济体。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型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科技含量。

四是突出开放创新,着力建设国际创新中心。面向全球集聚创新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广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协作。

五是突出全面创新,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产学研资用紧密结合,推动大众创新蓬勃发展。

六是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主攻方向,推动“小科技”向“大创新”转变、推动科研设施从“小孤岛”成为“大资源”,以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

**的经验启示我们:创新不是少数地方的专利,只有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发展,“科学荒漠”也能变成“创新绿洲”;创新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只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草根创新也能实现逆袭。

三、相关工作建议

学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时俱进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南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强两高”具有重要意义。现建议如下:

一要更加注重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大创新制度供给,提高创新效率,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营造孕育和激发创新的软硬环境。结合落实精神,在我市“对标找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该规划立足5年,展望10年;着眼近期,制订《南京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二要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深入推进“双创”,充分激活城市优质科教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进在宁高校“两落地、一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加大南京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就地产业化力度。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大力吸引优秀年轻人才特别是南京高校毕业生留宁就业创业。

三要更加注重实现攀高突破。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依托江北新区、麒麟科学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像未来网络这样的部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南京,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全力打造部级江北新区创新高地,形成若干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四要更加注重引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发展。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集中支持事关全市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打造未来网络、智能制造、3D打印、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应用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形成创新制高点。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尽快突破2万亿元。积极培育包括人工智能、未来网络、3D打印、细胞治疗、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

五要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吸引。坚持培育本地人才和吸纳国际人才有机结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与国际对接,重点培养引进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六要更加注重整合创新发展要素。从整合政策、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平台入手,促进创新要素乘法联动,实现“倍增效应”。在整合政策上,系统梳理已的有关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推进“立、改、废”工作。在整合资源上,推进各区间创新资源协调联动,提升城市整体创新效能。全面开展紫金创业特别社区、创客空间、科创基地等资源整合。在整合资金上,聚焦市场化方式,面向全球,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争取在三年内,将我市现有的“双创”资金由现有的近百亿元的规模扩充到1000亿元的规模。在整合平台上,依托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国际性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

附件:**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附件

**重点产业创新政策简介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2006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于2006年初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特别是为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2006年4月,**出台了四个配套政策文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海关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配套措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支持**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意见》。上述文件被称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1+4”政策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2年11月5日,**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适时把握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深发[2012]14号)等“1+10”政策文件。具体包括:《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发展的若干措施》、《**市促进科研机构发展行动计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以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形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1+10”政策体系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显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进行科技、金融、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更加注重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十大行动计划”

2017年1月13日,**市第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同时,为配合这一任务提出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以进一步强化**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

一、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足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力争在信息科学与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建设和**超算中心扩容,规划建设国家基因库二期、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数学、医学、脑科学、新材料、数字生命、数字货币、量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谋划建设10个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等,强化创新的基础支撑。2017年启动4个研究机构建设。

三、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发挥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化学、医学、光电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力争2017年新建2个以上。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00家以上。

四、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集中资源加大研发、产业化、应用等全链条支持力度,加快在石墨烯、微纳米、机器人、5G移动通信、金融科技、VR/AR等10个领域出台专项支持计划,抢占前沿技术产业化先机,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后劲。

五、是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着眼全球加大开放创新布局力度,出台专项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能量。2017年启动4个海外创新中心建设。

六、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机器人、3D打印、新型显示、精准医疗、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提升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能力水平。2017年启动3个创新中心建设。

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坚持科学规划、前瞻布局、联动发展,在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建设10个集聚区,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

八、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在创新设计、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打造10个重大平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2

按照国务院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文件精神,以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制定的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指标的要求,XX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活动的决定》、《关于批转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市政府于XX年9月14日,召开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动员大会,正式提出了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自治区节水型城市; 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1年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含农牧区),实现节水型乌鲁木齐的总体目标。

目前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要求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交流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保障

1981年乌鲁木齐市成立了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在20余年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自治区、市节约用水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节水宣传、计划用水、节水检查、工业节水技改、水平衡测试等工作,我市的节水工作取得的一定的成效。XX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同年4月1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刚为新成立的水务局挂牌剪彩。至此,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管理打破了城乡、部门间的界限,建立了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个管理体制,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二、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制定方案分解目标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摆到了改善乌鲁木齐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和建设“和谐乌鲁木齐”的战略高度,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各区(县)政府及委、办、局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 “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节水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部分区(县)也相应成立或完善了节水管理机构,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城区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职责,基本形成市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节水办——用水户三级创建节水型工作网络,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的创建组织体系。

三、制定创建节水型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各项标准的通知》等,把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还使创建工作有目标、有检查,便于考核,为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 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各区(县),委、局、办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联动,在每年的“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和“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以及节水服务下社区、悬挂节水横幅、设置节水咨询台、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单)、播放节水宣传片、以节水为主题的板报巡展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宣传,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和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的重要意义。此外还通过开展中小学校节水征文比赛、举办节水知识竞赛、节水知识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全社会的节水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配合、齐抓共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节水环境。

五、完善节水政策法规、标准,提高节水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我市目前出台了实施了《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乌鲁木齐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我市今后的节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依据。

六、加强创建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涉及节水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节水工作的各项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创建工作人员作用,以适应节水工作的需要,担负起创建节水型工作的重任。为了保证我市的建设工作规范完整,全面了解各项创建指标。XX年制定《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举办5期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来自各区(县),委、局、办工作人员,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其中,第一期培训对象是各区(县)政府(包括街道办事处),委、局、办,参加人数126名;第二期对象是农牧区用水管理人员,参加人数30名;第三期培训对象是用水单位管理人员和部分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干,参加人数250余名。内地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共40余名。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创建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制定用水定额,建立健全指标体系

1981年我市开始实施计划用水工作,初步制订了《生活用水定额》,对全市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超计划用水实行加价收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的开展,先后制定了新的《乌鲁木齐市工业企业产品用水定额》和《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已报请自治区、市有关部门批准。同时,定额标准的实施,企业可以对照标准、主动寻找差距,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加强内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节水效果。

八、加大节水器具的更新改造力度

为从源头上做好节水工作,一是,对用水单位进行节水普查,并引导用水户使用节水型器具,宣传建设部颁布实施的《节水型生活用水标准》。二是,督促用水单位对非节水型座便器的配件进行改造、更换。三是,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严格把关,对使用淘汰落后用水器具的不增加用水指标。四是,各区对辖区居民住户进行用水器具调查,督促制定了相应的改造计划。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九、各区(县)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

为了及时掌握辖区创建单位工作的基本情况,区(县),街道办事处从抓好入户摸底调查入手,强化创建工作力度,组织人员对工业企业用水、生活用水器具、用水量等多项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创建单位、社区、居民小区,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指导。

区(县)政府,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和《乌鲁木齐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申报、考核验收、命名办法》的要求,开展了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活动,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天山区、沙区、新市区、头屯河区政府组建了由区(县)节水办、建设局、区目标办组成的验收组。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组建了由建设局、街道办事处节水专(兼)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已于XX年9月底至12月底,分别对辖区创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工作主要从创建单位节水宣传工作、节水日常管理工作,节水管理制度建设、节水管理档案建立等方面入手,同时对各单位各用水点、节水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最后将考核内容进行综合打分,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成为区级节水型企业(单位)或社区(居民小区),通过考核验收共评出达到区级标准的单位有315家。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我市的沙区、新市区在创建节水型工作的同时,要求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率先垂范,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目标考核办法》进行了考核验收和综合评分,沙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7家。新市区考核达到优秀街道办事处有10家。为今后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大力开展城市节水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新器具推动城市节水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实施方案》中涉及节水设施建设、科技节水等项目。编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务信息化大纲》,其中乌鲁木齐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已经国家水利部审查通过,并予以一定资金支持。编制了《乌鲁木齐市节水规划》、《乌鲁木齐市农业节水规划》即将完稿。针对洗车行业用水和中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调研和草拟相关管理办法。在制定规划和办法的同时,对全市工业用水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对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调查汇总乌鲁木齐市特种行业用水设施及技术改造项目;配合自治区建设厅制定乌鲁木齐市XX年—2011年节水工程项目计划;配合市建委落实我市XX年节水示范工程资金;配合市科技局落实XX年5项节水科研项目及资金。完成5座城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设。

十一、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工作

我市农业用水利用率低,XX年我市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2%。部分地区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设备老化、利用率低,主要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难度大,北郊大多为井灌区,渠系利用系数可达0.7左右,南郊板房沟、水西沟两乡的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5左右,达坂城地区渠系配套更差,仅有干支两级渠道,亩灌溉定额高达1060立方米。我们针对农业用水现状和《实施方案》中涉及农业节水的各项指标,加强农业节水的管理。一是向各区(县)政府,农林水牧局、建设局发放国家、自治区有关建设节水型社会文件及“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文件材料。使农牧民对节水农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二是对南郊、北郊、东山、达坂城农业区进行了斗渠调查,获取农业灌溉第一手资料,作为农业节水基准年的基数;三是按照建设节水型乌鲁木齐各项指标要求,对我市农业用水情况、农作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普查,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四是开展对我市农业用水三级渠道分布情况、防渗设施、进行调查;五是对农业用水定额进行定点测试,并签订测试协议;六是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资金到位后此项工作可即时开展。七是制定农业节水宣传方案。为实现农业节水的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为了保证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节水乌鲁木齐工作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广泛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认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清醒地分析和认识我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水患意识,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综合部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大节水宣传的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节水的整体合力;三是,努力开拓节水工作新局面。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强化国家有关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度,强制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的检查和节水器具销售市场的规范管理,新建的企业必须采用节水技术,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必须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水装具,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力争2011年底以前,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四是,扩大 “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的覆盖面,在2011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五是,认真做好中水工程和污水资源化,加快实现再生水回用的步伐。六是,制定法规加强涉水行业的监管力度。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3

莱芜座落于莱芜南麓,依山而建,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是一座充满生机、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各项节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巩固扩大国家节水型城市成果为主线,坚持节水工作“为居民用水服务,为用水单位服务”思想,把城市水资源保护、节约利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在全社会广泛的开展节水、爱水活动,公众节水意识逐步提高,供水、节水法规逐步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用水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城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10月,我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今年经复查现场考核专家组一致认为我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总体要求。

一、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提高市民节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城市节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节水意识解决不好,节水工作将难以开展。在工作中, 我们把节水宣传当作一项常规性的任务来抓。一是拓宽供水、用水、节水的多项交流、沟通渠道, 推广普及介绍节水经验、方法和良好的用水习惯, 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 提高用户对节水的认识。二是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要求各级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在电视台上滚动播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口号,在主干道主要建筑物上悬挂节水宣传标语。三是在市级各主要新闻媒体上,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积极宣传城市节水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措施。四是开展对城市用水户进行入户宣传工作。制作节水宣传材料,通过市发放宣传单、入社区进用户等方式向各用水户发放节水宣传材料。五是联合泰城各学校开展一系列与城市节水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六是举办企业(单位)节水人员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 提高了节水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节水日常宣传同集中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以点带面的节水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投入到节约用水活动中来,使节约用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形成人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法规,规范管理,使节水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我市在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中既有行政手段, 同时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对节水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我们在认真总结多年来供水和节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对早期的供水、节水管理办法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重新进行了修订。根据城市用水实际情况,又先后出台了十几部地方性规范性文件。根据城市节水新的形势要求,依法行政,严格加强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新的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使城市供水、计划节约用水工作全面纳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轨道, 使我市供水和节水管理地方法规建设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

一是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在用水企业(单位)完成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单位)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在技术与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活动,各单位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制度,摸清了用水现状,配齐了计量设施,促进了节水科技研究和节水技术改造,推进了循环用水,提高了用水重复利用率,使企业走上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二是全面发动创建节水型社区、小区。我市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节水型小区标准及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到各社区、小区调研,指导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创建组织、宣传等建设。将节水型小区创建与居民节水器具改造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水创建活动,为节水型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鼓励县级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开展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并为其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督促各县市区有计划的准备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推进节水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奠定了基础。

四、加快供水管网和居民“户表”改造工作,降低管网漏失率

我市公共供水企业成立的早, 过去管网材铺设时间长、材质差, 部分已严重老化,爆管和蜂窝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供水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管网漏失问题:一是加快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督促供水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在城市综合整治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同时将部分以往老化的供水管道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二是完善供水管网档案。不能同时与道路建设改造的老化管线,建立了完备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分步改造计划。三是加强管网监测。购置先进的检漏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跟踪监测,及时修复。为应对供水突发事件,制定了城市供水应急预案,设立了应急水源地,确保城市不间断供水及安全供水。四是加快居民“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步伐。“一户一表”改造步伐的加快, 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式水价打下了基础, 同样加快了改革用水方式, 强化居民节水意识。

五、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一)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确保新建建筑节水器具达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节水型器具使用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对老式公共和民用建筑中不符合节水型器具的单位和个人, 采用调查摸底, 制定计划。对于仍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要求用水器具的缩减其用水计划。

(二)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近几年来,每年都增加了对中水回用建设的经费投入, 平均每年投入百万元;在城市综合整治工作中,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两侧、河流的两侧,铺设中水管线,有效地节约了城市公共水资源。目前企业(单位) 的中水回用技术也已逐步进入面向全市用水企业(单位) 推广阶段。

六、加强城市地下水管理,实施封停自备井计划

城市自备井的乱开乱采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公共供水的正常运行。为此市水利局、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自来水公司分组进行普查,集中开展了自备水井清理整顿工作。并进行了分类别统计登记。下一步,将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对城市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单位自备水井进行逐步关停。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经济升级版 太榆科技创新城 转型综改人文和谐、生态宜居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务院总理3月17日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思维与构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的系统性、整体性提升,是根本性变革。 同时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晋中要围绕山西高校新校区建设,同步规划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使晋中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和生产基地,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的山西‘硅谷’”。省十次党代会将太榆科技创新城确定为我省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大转型标杆项目之一,也是实质性推进晋中太原同城化建设的重大项目支撑。

一、总体规划

(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按照产城共建,融合发展的理念,开展了太榆科技创新城战略研究。围绕太原晋中同城化和高校新校区周边城市功能配套,同步推进太榆科技创新城晋中部分的规划建设。我们将榆次北部城区建设范围,由原来的8.6平方公里拓展到41.8平方公里,在新拓展的33.2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规划了教育、科研、居住、商业、文体等七大配套服务体系。目前,占地2万多亩的教育科研体系,已完成布局规划;汇通大厦、民俗风情街等大型商业设施,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晋中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等文体设施,具备开工条件;一所九年制学校,已投入使用;医疗卫生、居住、市政等服务设施,正在全面推进。去年,市城区实施的7大类63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1.2亿元,是前年2倍多。

(二)、搭建平台,促进转化。积极推进“一市两园”建设,依托榆次工业园建设晋中科技创新园,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发展。以部级“纺机”、“液压”技术中心为依托,积极对接浙大、上海交大、太原理工等高等院校,采取政府、企业、院校三方投资的办法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高校技术研发人才,整合现有企业专业人员,形成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力。目前,与上海交大国家模具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建设的院士工作站和液压研究院已成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家,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126家,创新型企业达到13家。同时,正在洽谈引进省煤炭勘测设计院、省交通设计院落地,积极引进省电力设计院、太钢技术研究院、省高分遥感信息中心等科研院所,进一步提高太榆科技创新城的科研份额。

(三)、创新突破,招才引智。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出台了《晋中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及《关于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工作条件和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工作细则》、《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的工作细则》等6个文件,推出一揽子引进人才新政策,先后与300多所高校签订了人才引进合作协议,进一步夯实了太榆科技创新城的人才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

按照“一核两翼”总体思路和“一城多区”开发模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城、转型先导城、人文和谐城、生态宜居城“四城建设工程”,打造集科技孵化、产品研发、产业集聚、总部经济、综合服务、生活配套和生态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太榆科技创新城”,辐射、示范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一)实施科技创新城建设工程。有效利用和拓展金融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建设一批以现代大学(院所)制度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重点推进原始创新和重大集成创新,产生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尽快形成规模。依托液压元器件、纺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园,引进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实施转型先导城建设工程。大力发展以高端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其配件制造基地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中心等以科技密集、智力密集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助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依托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太原高新区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板块产业承载,突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传统工艺装备、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

(三)实施人文和谐城建设工程。以区域内中心城区改造、开发和建设为着力点,坚持科学规划,突出主导功能,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功能。在北部新城高标准建设中国能源交易所、汇通大厦、天下商帮汇、汇通国际商务会议中心等一批核心建设项目、城市标杆项目,打造城市高端服务职能区,建成太原都市圈新商都,增强科技城的吸纳力和辐射力。

(四)实施生态宜居城建设工程。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科技创新城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和价值取向,统筹规划转型升级和民生工程,协调推进转型升级和北部新城建设。加快推进榆次北部山地综合整治生态绿化项目进展,重点建设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田家湾省级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构筑晋中太原两市生态屏障,打造两市绿色连接带、生态缓冲区、疗养健身区和休闲后花园。加快推进晋商公园二期、三期建设,打造城市景观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大以晋祠、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榆次农村庄园、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等为重点的旅游观光度假景区开发建设力度,形成一批旅游拳头产品和特色旅游品牌。

(五)探索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用足用活“一市两园”以及省级海外人才创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加强政府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力度,对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科技研发、专利申请等实行资金扶持和奖励;支持海归创业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人才研发中心建设,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帮助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金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六)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引进国际风险投资基金落户山西。以建设全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融资服务,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放大晋中科技创新担保资金效应,综合应用财政拨款、贴息等政府引导手段和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用于太榆科技创新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住国家组建科技发展银行的机遇,筹建以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重点的晋商银行科技支行,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5

1、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新突破。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突出产业、平台、企业、项目、市场五大建设。落实推进以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园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批领军企业、一个区域品牌”的配套机制,加快构建以袜业、珍珠、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制造、铜加工及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6+2”现代产业体系。

以优化布局增强发展承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聚。一产要向“十区五十园”集中。重点推进珍珠果蔬、茶叶香榧等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和8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培育提升5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2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二产要向“一区六园”集中。“一区”,就是整合提升开发区;“六园”,就是围绕六大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现代袜业商城和袜业科技园,做大做特山下湖省级珍珠产业园区,积极争创店口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拓展提升牌头部级环保装备基地,构筑纺织服装产业带,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经济产业带、镇街园区为补充的三级发展平台。三产要向“三区三基地”集中。“三区”,就是以城西、城中、城东为核心,规划建设东西南北中五大商贸综合体,加快商贸服务业向城市中心商圈、中心镇和现代新型集镇集聚;“三基地”,就是依托总部基地、物流基地、专业市场基地,加快生产业集聚发展。

以调整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把调结构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按照“调优提效一产、调强提质二产、调大提速三产”的要求,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质态。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以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区域产业集群化为提升方向,全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两大国际化中心”和“四个全国性基地”。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导向,积极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核电关联产业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发展制高点。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致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能级提升、比重提高。围绕“6+2”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生产服务配套能力,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提高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围绕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居家养老服务,加快拓展传统商贸业态,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动漫影视等新兴服务业,拓展旅游“大三线”格局,积极争创五泄省级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做精做优现代农业。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以农业“两区”和农业深加工园区建设为抓手,注重工业理念引入和现代要素投入,深化开展“两区”创建、生态循环、主体提升、规模经营、设施装备、服务拓展“六大行动”,努力形成东部香榧茶叶、南部粮油果蔬、北部珍珠粮经和中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现代农业“四大板块”,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生态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做强做特现代建筑业。坚持以“强龙头、拓市场、重拓展”为重点,积极实施品牌、人才、科技战略,优化市场结构。加快推动建筑业向市政、机电、水利水电等工程总承包领域拓展提升,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跨越。

以项目建设强化转型支撑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深入推进“三年千亿行动计划”,狠抓大项目的引进生成、落地开工和竣工投产,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关联度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项目、附加值高的旗舰型项目,推进一批技术层次高、带动力强的几十亿元以上大项目、成套整机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以上,明年要着力抓好223只千万元以上项目建设,重中之重抓好6只10亿元以上项目的推进落实工作,力争当年完成投资160亿元。坚持“留下来、请回来、引进来”三管齐下,积极引导本土骨干企业把好项目、资金和总部留在诸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大、选优、引强”,着力引进一批名企、央企、国企、军企、世界500强企业: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和总部经济,变“诸暨人经济”为“诸暨经济”。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要素倾斜,有序推进低丘缓坡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大、好、高”项目要素需求。

2、着力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型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放眼全域布局。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统筹规划未来几年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科学完善市域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谋划一批产业带和功能区,促进镇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着力形成以中心城区为发展极核,以店口诸北新城为副中心,以枫桥、牌头、次坞、璜山、五泄等城镇组团的“一主一副五大组团”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城乡建设。中心城区要坚持外延拓展与内涵提升两手齐抓,加快推进三环线建设,拉大城市发展框架。统筹推进城西、城中、城东三大区块建设,有序开展道路硬化、城市绿化、城区雕塑、亮化广告“四大系统”建设,加快形成城西工业新城形象提升、旧城改造整体推进、城东中心区块提速建设的局面,打造精致大气的建设风格,营造近水亲绿的开敞空间,努力建设高品质乐居城市。制订出台加快发展中心镇和培育小城市的政策意见,统筹推进店口诸北新城建设、中心镇建设,促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品质提升。按照“规模适度、注重特色、宜居宜业”的要求,积极推动新型集镇有序发展。着眼“打造富裕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目标,按照“1430”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框架,突出“轮一遍”工作要求,建设东西南北四个美丽乡村风景区,培育建

设30个左右示范村,扎实推进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工程,致力建设“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美丽乡村。

创新体制机制。始终把创新体制机制贯穿于新型城市化的全过程,为新型城市化建设注入强大的体制动力和机制活力。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推进城投、交投、旅投等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开发建设管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跨区域的产业发展功能区,着力推进镇乡组团联动发展。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农村金融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民住房权抵押、户籍制度改革等路径,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人口集聚。

3、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把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创新领域。营造创新氛围,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鼓励优势企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组织实施一批高效节能、重大机电装备、信息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为主的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引进一批先进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努力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创新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百亿”行业领军企业。积极鼓励引导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收购兼并、引进战略投资者,持续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来抓,不断拓展完善袜业、珍珠等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高技术创业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部级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各类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建设,努力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经”、以企业研发中心为“纬”、覆盖全市产业的创新“大网”。全面深化与浙大、复旦、总参郑州科技创新工作站等的产学研和军工项目合作,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点行业研发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

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坚持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创新经济的关键来抓,突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重点,大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能带领诸暨企业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和经理人队伍,着力打造一支能支撑现代产业发展、胜任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和特色产业人才基地,使人才资源真正成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

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开创生态文明新境界。坚持把生态乐居作为城市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扎实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保障四大体系,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富饶美丽的生态诸暨。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经济GDP和绿色GDP两手抓,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发展“6+2”现代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含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着力抓好3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4个省级试点企业,积极打造部级环保装备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做强做大环保产业、绿色产业。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充分依托“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优势,加快构筑“山”、“水”、“城”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围绕“山”的保护,加大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五泄风景区等的保护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国家香榧森林公园申遗工作,着力构筑东南部会稽山脉和西部龙门山脉两大生态屏障。围绕“水”的保护,强化浦阳江交界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和镇级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保护好浦阳江这条母亲河,陈蔡水库、石壁水库这两只大水缸,白塔湖湿地这个生态敏感区。围绕“城”的建设,提升巩固省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着力构筑陶朱山“十里青山”绿色生态屏障,精心打造“一江两岸”交相辉映、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关停淘汰一批产能过剩、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三高一低”企业,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深入推进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倡导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

5、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新品质。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具品质的美好生活。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精品文化、优质教育、放心医疗、健康体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诸暨剧院、篮球馆、图书馆、科技馆等一批市级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西施传说”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深度挖掘古越文化、西施文化、三贤文化等诸暨元素,积极打造一批诸暨特色浓郁、艺术水准较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坚持教育优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健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完成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和全民体质。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6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1%;实现税收3.9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0%;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51%;新增就业岗位300人,完成全年目标50%。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快园区腾笼换鸟,提升都市工业

有步骤、有计划的在已建成的园区内实施“腾龙换鸟”,利用有限的宝贵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对于符合产业转型方向的制造企业,鼓励企业将研发、销售、物流、运营等从生产环节中脱离出来,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基地向园区外转移,引导企业将以办公形式存在的科研、营销、财务、经营、管理等总部留在园区。如原洲际园区的塞德机电公司把生产基地迁到园区外,把行政、研发、营销等办公留在园区。同时,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制造业,鼓励逐步实现制造企业向总部化、集约化、高级化发展。依托长江出版集团生产流通基地的省新华书店、省新华印刷厂两家骨干企业发展印务包装、图书分拣产业,力争打造华中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物流基地。

对于不符合产业转型方向的制造企业,积极为企业寻找新的场所,引导企业逐步向园区外转移,并做好补偿工作。如原洲际园区的永利汽车配件、硚鑫锅炉、能创电子等企业已整体搬迁,另谋发展空间。同时,利用好腾退置换的宝贵厂房资源,重点发展“新经济集族”:如软件制作、网上购物、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文化创意、手工艺等一切有就业、有科技、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等特征的现代绿色工业。今年引进了我的百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市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军型企业,从04年创立以来,超高速增长,拥有网上固定客户160多万,预计今年销售额可突破3亿元,并且与国内著名风投IDG机构签约,计划3年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通过对该公司的引进和扶持,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电子商务协会正与我方商谈,计划合作创办市第一家电子商务产业园;除我的百家之外,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正在与混合二次方(MIX²)、安都服饰等电子商务企业商谈引进事宜。

(二)加快老工业厂房改造步伐,打造新型都市工业

1、利用轻汽西区,打造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

去年,汉正街都市工业区与上海圣博华康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投资3亿元,在轻汽(西区)打造江城壹号文化创意时尚园区。该园区占地118亩,建筑面积7.3万㎡,集中引进国内外具有创意的、文化的、休闲的品牌,吸引50-80家从事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教育培训等中小企业,提供时尚、美食、影城、书城等生活配套设施,全力打造西部集创意办公、创意展示、创意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主题时尚园区。江城壹号园区计划今年10月试开园运营,预计园区年营业额2-3亿元,税收约2000万元,将成为及至的一个文化创意地标。目前,江城壹号文化创意园正在加紧改造建设、策划招商之中。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道路排水、电信、供水及低压供电等建设已同步施工完毕,完成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及检测,天燃气、高压供电施工正在加紧进行,预计8月完工。二是厂房改造加紧进行。所有平台企业已腾退并完成交接,由圣博公司按照整体规划要求对厂房进行加固、加层改造,已经开工建设17栋,开工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样板房改造已完成,将作为一个多功能的营销中心,主要用于项目展示、客户洽谈以及各种招商推广活动,预计9月底完成大部分厂房施工。三是策划招商同步进行。围绕园区文化创意主题,结合创意文化体验休闲区、创意办公区、创意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域,吸引最有品牌号召力的、时尚的、科技的文化内容及创意企业,打造时尚创意文化社区示范区。北京小马奔腾影视公司、江城壹号会所、佩洛装饰设计等公司已签约入驻,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商家也有意向入驻。完成大型文化创意主题活动“三千世界”的运作方案,以每月节假日为主题的运营期常年活动节目单编制。

2、利用铜材厂,打造新工厂产业园

今年,汉正街都市工业区与南京创立置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投资8亿元,在铜材厂打造新工厂。该园区占地103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依托“三区”(工业设计区、文化创意区、文化商业街区)、“五大平台”(网络信息平台、投资咨询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展示交易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吸引海内外高级工业设计人才加盟,打造全市创意生态型、数字化、工业设计内容为主的产业名片,预计园区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亿元、税收3000万元。目前,新工厂工业设计园前期策划运作工作基本完成。一是成立项目团队。新注册苏索置业策划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该项目,办理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手续;其团队的核心规划工程、策划招商、物业管理人员正式到位展开相应工作。二是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制定了项目总平面方案、建筑的立面和景观效果图,通过新建或加层的方式,使原厂区建筑规模到7.5万平方米。三是启动招商工作。一方面,借民族工业博物馆建成开馆,吸引大量媒体、社会各界的关注的机遇,在无形中为新工厂项目做了强有力的推介宣传,带来大量的人气和商机。另一方面,利用户外广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参加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络相关工业设计企业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宣传。安道国际、北大城市设计中心、加拿大毕路德国际、香港易逊国际等多家知名设计公司有意向入驻。

(三)加快储备地块开发,聚集企业总部

把总部经济作为规避企业外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服务经济能级的重要抓手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汇丰企业总部一期项目取得良好效益,已引进企业120余家;二期30万平方米项目也已动工;30万平方米的国际企业大道项目已完成征地,正在进行退耕。除了这三个总部项目外,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将中环线附近730余亩的工业储备用地进行总体规划,策划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努力实现总部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在未来5-10年内可建成规模超2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逾千家、税收过十亿的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使其成为我区产业转型、发展生产业的重要载体。目前,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已与立宇、金彤泰、银湖科技等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拟由这些企业在该区域打造企业总部项目。汉正街都市工业区正在协调规划布局、地块分割、征地退耕、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下步开发创造条件。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对都市工业园区考核体系需要加以完善。随着都市工业向都市产业转型的深入推进,原有的以工业指标为主的考核标准已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需要在考核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核指标,尽快建立适应都市产业发展的综合考评体系。

2、对新兴产业政策需要加以研究。新兴产业是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生事物,如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出台相应政策,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议市政府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产业风险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评定引进等扶持政策。

3、对园区建设改造需要加以扶持。江城壹号、新工厂两个产业园区的道路、水电气基础设施改造,中环线企业总部区地块征地退耕,周边明渠改箱涵等环境整治等都需要大量投入,急需市职部门对园区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开发区将继续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打造都市产业的新业态和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汉正街都市产业的品牌和辐射效应。

一是加快推进两个产业园区建设。按照资源共享、差异定位、各具特色的发展要求,加快两个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厂房、环境改造建设,并迅速启动策划招商、企业引进、物业管理等工作,确保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10月开园运营,新工厂工业设计园年底部分厂房改造完成。

二是推进企业总部区项目。中环线储备用地是实施园区产业转型战略的宝贵资源,要标准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运营好,加速推进地块土地整理、挂牌招标、摘牌建设、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力争年底1-2块地块启动总部企业开发建设,带动企业总部聚集区建设。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7

“转型升级加速年”重在推进“三个加速”

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精做特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做优做大现代服务业”的思路,集中政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实施“四三三”工程,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立具有湖州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坚持做大增量与提升存量两手抓,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金属管道与不锈钢、特色纺织、木地板等六大重点特色产业,抓紧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全面落实“六个一”培育发展机制(即一个重点特色产业由一名市领导牵头、一个专项协调推进小组主抓、一个部门主推、一个发展规划引导、一个保障体系扶持、一个工作计划推进),着力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做大规模、提升实力。农业深入实施“4231”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计划(即加快发展特种水产、蔬菜、茶叶、水果四大优势产业,稳定提升粮油、蚕桑两大传统产业,优化发展畜牧、笋竹、花卉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高效化;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121”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市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区,每个园区核心区2万亩、辐射5万亩;2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园区,每个园区核心区3000亩,辐射1万亩;1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区,每个园区核心区1000亩、辐射3000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集聚化、设施化;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生产经营组织化、市场化。服务业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提升发展休闲旅游和现代商贸业,加快做大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动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两提升、两加快、一融合”文章,着力促进服务业提升占比、优化结构。

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把科技创新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南太湖科创中心二期、浙江大学(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安吉和南浔科技创业园、德清科技新城、吴兴东部科技城等一批市、县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深化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合作,争取更多国内外大院名校来湖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加强科技合作项目对接,引进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产业化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深入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五年内争取引进50个以上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湖创业;充分发挥湖州师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职业技术学校作用,大力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急需人才。

加速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100项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00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100项特色优势产业前期储备项目的“三个一百”工程和重点特色产业“六大专项”投资年度推进计划,确保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入110亿元;服务业继续实施“双百计划”,确保百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农业重点推进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建设。在狠抓项目推进的同时,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内外并重,三次产业并举,外企、央企、省企、民企四轮驱动,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抢抓机遇、加大投入、乘势扩张,推进二次、三次创业。按照建设大平台的要求,加快现有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和整合提升,进一步增强项目承载力。积极抢抓全省新一轮平台规划建设机遇,大手笔规划建设南太湖新兴特色产业集聚新平台,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乡建设提升年”重在加快“三个提升”

着力提升功能。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一起抓,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建筑、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建设、县城重点建设、中心镇、中心村、农房改造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带示范区”等10大类100项重大城乡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发挥城乡建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心城市加快提升经济、文化、交通、商贸、旅游、市政等功能,着力增强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实现“最美、最洁、宜居、乐活”目标,更好地带动三县和农村发展;各县城围绕自身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融合,抓规划、强建设、提功能,着力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各中心镇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联结城乡的桥头堡作用;各中心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农村公路、城乡公交、电力、供水、邮政、信息、电信、广电“网络”改造提升为依托,以农房改造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提升品位。高标准、高要求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巩固湖州城乡建设的特色优势,努力在现有基础上树形象、创精品、显特色。坚持精心规划求品位,继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注重发挥特色优势,从整体上科学规划布局,从局部上精心研究设计,努力以高品质的规划设计来展示特色、提升品位。更加重视城市设计工作,使城市布局、建筑、景观等更好地体现“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特色要求。中心镇、中心村包括新农村实验示范带建设,要根据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做好规划设计文章,努力彰显个性特色。坚持精致建设求品位,强化精品意识,精致精细抓好城乡重点建设,力争做到建一个工程、树一个精品、创一个亮点。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十大标志性建筑等重点项目,都要建成点睛之作、精品之作,打造更具品位、更具影响力的城市亮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带等项目,力争多出精品亮点,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切实把挖掘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与城市有机更新、中心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融合起来,进一步彰显湖州的文化魅力、生态特色。

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惠民利民、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城乡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对城乡规划布局、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事前听取群众意见、事中让群众来“挑刺”,努力使每一项工程都成为群众“叫好”的民心工程;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把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工程建好管好,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建设成果。特别是当前,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全力抓好城市老居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背街小巷整治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努力促进城乡建设均衡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地改善群众生活、居住、出行等方面的条件。

“作风建设加强年”重在突出“三个加强”

加强执行力建设。坚持真干、实干、苦干、合力干,切实解决决策部署中执行不坚决、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坚决克服“坐而论道”、“指手划脚”、“消极懈怠”等现象,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牢固树立坚定的执行理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来抓好每一项决策的执行、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特别是对当前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加以整治。正确掌握科学的执行方法,对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对上级部门政策法规,一定要紧密结合湖州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对一些明显滞后于发展形势、局限于部门利益的条条框框,一定要敢于创新破难。建立健全严格的执行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公正公平的干部考核制度、职责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分明的激励保障制度、完善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真正以制度来强化执行力。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8

为扎实推进我区文明创建工作,强化区直机关单位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责任,确保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区文明委和区直工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局工作实际,现制定《20xx年区财政局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文明谯城”为主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省财政厅提出 “五个提升”创建要求,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以社区承包责任制和机关党的建设为载体,以增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首位度”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高财政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廉洁、高效、务实、文明机关,用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工作,促进财政保障服务质量。

二、主要任务

1、组织领导。局党组要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活动,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做到“五有”,即:有创建组织制度、有创建工作计划、有专职创建工作人员、有创建经费保障、有创建工作资料。

2、工作方案。制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内容完善,时限清楚,责任明确,特别是阶段性工作计划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对各股室、单位落实有可操作性。创建办公室要按方案、步骤和阶段性工作要点及时开展检查评比,做到月有检查、季有讲评、半年有形势分析、年终有全面总结。

3、创建氛围。营造创建氛围,设立宣传阵地,利用简报、橱窗等载体宣传文明知识,做到宣传工作经常化、多样化。并以开展争创和谐股室、争做优秀股长、争当文明财政人活动为契机,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受到教育,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为100%、支持率为100%。

4、思想教育。建立学习制度,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纳入学习计划,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活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内容深入到党日、节庆日和重要纪念日活动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群众性主题形式教育和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紧扣主题要求,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从业道德、行为规范、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经济、法制、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训。积极开展学先进活动,做到各项工作任务有计划、有主题、有安排、有典型,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重大先进典型的知晓率达100%。

5、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区委和区直工委有关文明创建工作精神,扎实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基础。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能够熟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熟悉《市民手册》和“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在实施中要以学英模、讲奉献、爱岗位为平台,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努力打造道德建设品牌。

6、社会稳定。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党务和政务公开,公示便民服务工作流程,干部职工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全年无社会治安事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群众集体上访等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事件的发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单位内部关系和谐,单位人员在社区的人际关系融洽。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划,爱护公共设施,做到无闯红灯、吵架斗殴、故意损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无虐待和不赡养老人、家庭暴力、不抚养未成年人等侵犯老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无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发生。

7、环境建设。文明创建卫生责任区划分明确,室内外卫生洁净,车辆停放有序,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痰迹、烟头等杂物,垃圾袋装化,无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除“四害”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单位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8、社区联建。按照《谯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中的任务要求,承包社区文明创建有方案,工作主动,活动经常。可共享的文体活动场所向社区群众开放。

9、创建文明单位(行业)。认真制定文明单位、行业创建实施方案、计划,有具体的创建保障措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文明执行公务,把和谐机关创建纳入创建活动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诚信守法,兑现承诺。市民对单位诚信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满意度高于90%;对反腐倡廉工作满意度高于90%;窗口行业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投诉处理机制,行业风气群众满意度高于90%以上。

10、社会公益事业。要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积极参与扶贫帮 困、社会捐赠活动;热情接待待外来人员,耐心回答群众的咨询,扶老携幼,照顾弱势群体,支持见义勇为的赞同支持率100%,植绿护绿活动参与率达70%以上。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展“全省文明城市”争创活动,是今年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股室单位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按我局的创建工作要点和方案措施,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2、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成立争创“全省文明城市”活动组织,确定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保持工作联系,肩负起落实区文明委和区直工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创建活动中各项任务的落实。

3、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创建活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文明谯城这个目标,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改变机关单位面貌,提高全员的公民素质和单位品位。创建活动要始终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群广泛参与的原则,努力打造区直机关创建的品牌,展示自身的文明创建风彩,促进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4、建立制度,认真考评。依据区文明创建考核标准和方法确定自评内容,采取积分式考评,平时采用定期考核。对重点工作和工作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实施专项督查考核;对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由局文明办按计划要求和重点内容,分月份抽查、季度评比、年终总评进行考核,考核分数计入责任单位考核总成绩。

5、 责任追究,表彰奖励

各股室(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展开活动,因自身工作不到位,影响创建进度和工作的推诿、扯皮、配合不力等现象,造成影响的,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创业创新;职业教育;瑞安

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就瑞安而言,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三期叠加”①的新常态,长期积累的产城比例失调、产业平台欠缺、城市功能不足、高端要素难以集聚等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转型艰难痛苦,转机也在孕育。如何依据产城联动、创新驱动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合理的政策支持并引导人才工作有序发展,为瑞安经济社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瑞安在新常态下的重点工作。

一、瑞安产业转型升级中人才的着力点

1.发展人力资源推动产业创新

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展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新常态下,人的收入增长改变了低成本竞争模式,以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才是出路。事实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瑞安企业,如华峰、瑞明等绝大部分工业50强企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哪怕是一直被认为劳动密集型的针织、鞋革等行业,也在朝时尚产业等方向转型。顺应产业转型现状,瑞安应打出机制、政策组合拳,从战略高度全面推动人力资源转型。坚持以服务招才,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市场力量促进人才与企业对接;以感情留才,发挥家乡的感召力,以留住引进瑞籍人才为主,并通过科学的积分制推动外来高素质人员真正融入瑞安;以平台聚才,推进智创园建设,打造人才社区;以合作育才,推进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发展;以环境安才,下决心做多做强优质高中和龙头医院,打造城市亮点区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以机制用才,深化干部队伍综合评价与使用机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育才引才用才环境。

2.集聚高素质人口推动城市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是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分析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路径可发现,大部分城市的成长壮大,都得益于大量的高素质人口集聚。如深圳,除了区位和政策优势之外,持续和大量进入深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及外来务工人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在这座全新城市释放了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了深圳快速和持续地发展。而以传统行业、代工企业出名的东莞正深陷产业转型阵痛和人口流失的困境。瑞安与东莞类似,是一个“打工城市”,支撑瑞安产业发展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呈候鸟式迁徙,多数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用工成本远比中西部地区高。随着重庆等中西部传统农民工流出大市采取激进且有效的人口吸引和落户政策,瑞安等沿海城市的外来人口流入量将相应减少,东莞的困境正在瑞安重现。因此,必须因时而动,打出政策组合拳,把人才的根留在瑞安,形成引不走、引不了的本土人才群体,进而打造引不走的产业集群和“智本”经济,推动瑞安从“打工城市”转向“移民城市”。对瑞安籍人才而言,要推动他们回乡创业、回乡发展,以瑞安人的本土情节、故土情怀,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吸引游子返乡,尤其要培养适应本地产业、扎根本土发展的本地技工队伍;对在瑞安的外地人才而言,发扬开放包容精神,坚持打造移民城市,坚决实施市民待遇,使外地人才融入瑞安。

3.以供给侧改革激发人才活力

强化人才政策供给,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让更多更好的资源集中于优秀人才上,使人才在共建共享瑞安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对瑞安产业发展急需、事关战略全局的高精尖、领军型人才,要深化“玉海聚才计划”,突破常规、重奖招才;对“名师”“名医”“名家”(包括部门专业技术人才),要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在技术岗位、后勤保障、薪酬待遇等各方面给予优待,努力提供高端教育、医疗、家政等各类专业特色服务,使他们安心扎根、安营扎寨、多做贡献,尤其是对优秀专业技术党政人才,要因才提拔到相应岗位任职,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对一般性人才,则以“积分制”为核心建立评价机制,推动人才流动、资源流转。同时,充分调动企业招引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企业以薪酬、股权等多元要素吸引人才,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完善市场评价人才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此外,强化人才培养和招引方式的创新,做好“柔性引才”的文章,以更加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政策创新,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空间。

二、瑞安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截至2015年底,瑞安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5.64万人,其中,党政人才0.4764万人,占3.1%(不包含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人才6.24万人,占39.9%;专业技术人才2.57万人,占16.4%;高技能人才2.72万人,占17.4%;农村实用人才3.53万人,占22.6%;社会工作人才1042人,占0.6%。[4]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人才1273人②。瑞安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简称“国千”)3人,“浙江省”(简称“省千”)6人次,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平均每县市“国千”4.9人,“省千”13.6人),甚至远不如邻近的温州市龙湾区水平(“国千”7人、“省千”15人)。目前,各地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进入全新阶段,招引人才的政策优惠力度不断加码。可以说,当前招才竞争的实质,是城市环境和招才政策的竞争。瑞安城市建设先发,城市配套、公共服务具备一定水平,但招才政策水平、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如一些先进城市实行人才居住证政策,即人才“绿卡”,使拿卡的人才享受与本地市民同等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政策,而瑞安还未实施相应举措,外地高端人才落户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根据近三年回瑞就业的瑞籍人才统计,很大一部分瑞籍高校毕业生没有回瑞就业。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招引竞争,要吸引、发展和留住人才,必须客观分析瑞安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

1.企业熟练技工紧缺常态化

随着瑞安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熟练技工或工程师紧缺难招,已成为瑞安人才市场的新常态,也左右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命运。熟练技工是拥有高端技能的新一代产业工人,他们不仅对薪酬等敏感,对就业环境、子女教育条件、文化休闲条件等也十分敏感,后者甚至更易影响他们的择业。瑞安阁巷产业区的入驻企业对园区环境颇多怨言,企业退地情况频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成熟的园区和就业环境留不住技术工人。

2.人才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一个地方能否吸引人才,主要取决于就业、生活、教育环境等。瑞安人才工作尚停留在发放奖金、补助等简单层面,人才队伍建设、招引落户政策、人才市场培育及人力资源发展等缺乏系统性规划,政府合力、市场能力都较为欠缺,引才留人能力不足。人才招引培养的前瞻性、现实针对性不强,目标不明确。如对本地人才外流、外地人才难留的问题,没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导致人才集聚能力加速下降。目前,许多先进城市都在分别推进在外瑞籍人才回归和外地优秀人才招引工作,并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的办法。就瑞籍人才而言,在外瑞籍人才群体庞大,既有在外经商的瑞商群体,又有高层次的海外技术人才,亟需结合瑞商回归政策,研究返乡人才的针对性支持措施,吸引资金和技术回归;就外地优秀人才而言,当务之急是把目前在瑞安工作的外地人才留住,避免技术和产业同时外流。此外,瑞安对本地职业教育社会化发展也缺乏针对性措施。

3.人才发展平台有待完善

受城市公共服务不优和生活成本高企的影响,瑞安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外地优秀人才不愿意来瑞安就业。同时,据瑞安市人才办统计,每年约有60%左右的瑞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但名校瑞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的比例极低,人才回流劣势较为明显。截至2015年,瑞安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但主要以低端产业为主,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缺少人才成长发展、研讨交流的平台,导致人才引进难度大且流失率较高。

三、瑞安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发展政策支持措施

1.完善人才战略规划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系统性考量,针对性谋划,围绕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机关事业单位专业人才、企业家人才、产业技术人才、教师和医生等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并使人才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形成以人才集聚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型”人才开发模式。同时注重建立人才引进目录编制和定期机制,研究建立人才指数,不断增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支持瑞籍人才返乡创业

一是支持海外瑞籍人才返乡创业。深入实施“国千”和“省千”、温州580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海内外智力引进工程、551人才工程、“玉海聚才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鼓励京沪杭等高校瑞籍硕士、博士回乡创业,通过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完善相关措施,支持瑞商回归创办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协作创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联盟,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支持瑞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引导和鼓励瑞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制;引导和鼓励瑞籍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引导和鼓励瑞籍农村高校毕业生返回农村,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开展创业,完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

3.推进积分制人才融入计划

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居住证暂行条例》,该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瑞安要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东风,学习上海(居住证+服务年限)、广东(居住证+积分制)等地先进经验,尽快落实居住证制度,开辟外地人才持居住证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分阶段实现持居住证外地人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特别是教育方面尽快改变当前本地人与新瑞安人分校而教的现状,采用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办学资源,吸收部分积分高的新瑞安人子女混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4.支持人才创业创新

一是设立人才创业基金。探索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二是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园、人才产业园、文创园、公益组织孵化园等创业创新平台,打造瑞安的科技中心、智慧创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拎包入住、安心创业,形成智力机构和要素有效集聚的“磁极”。三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利用税收优惠、股权激励、配套扶持等人才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项目投入;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实施人才安居计划,加强人才保障房建设,完善各类人才扎根瑞安的保障机制。

5.推进本地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积极与省内外特色高等工程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有效发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的人才基地作用,推进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发展,建立与本地产业需求对接的职教体系,加快形成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梯队。二是推进瑞安市民办职业教育集团、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等重点职业院校的建设,整合职教资源,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是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机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统筹成人(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健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

6.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园区。在万松东路沿线、东新产城融合区等城市功能完善或发展区域,规划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并配套系列扶持政策,如推出财政补助、房租补助、引才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二是强化创业公共服务支撑。加强瑞安创业人员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探索建立跨区域创业转移接续制度;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远程公益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引导和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基层创业创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发挥社区地理和软环境优势,支持社区创业者创业;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发挥优势,拓展乡村信息资源、物流仓储等技术和服务网络,为基层创业提供支撑。三是提升人才社会地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支持鼓励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为科技人员和创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选拔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或特聘为政府高级顾问;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前,征求专家、人才意见。制定突出贡献人才社会优待办法,开展以评选创新工作奖,激发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

[2]王克良.人力资源服务业起飞[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3):25-27.

[3]赵永乐.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J].中国人才,2013(13):54-55.

[4]瑞安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通知(瑞委人〔2016〕2号)[A].温州:瑞安市人才工作办公室,2016

[5]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计划篇10

近日,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暨一期项目动工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作为浙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于2011年4月经中组部列入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成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园区建设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优先目标,以浙江经济特色和优势为支撑,以全新引才用才机制为保障,园区各项建设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建设一年多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21名,落户项目69个,成功申报国家“”1名,省“”11名。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将建设人才特区,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代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创新人才密集、创新氛围活跃、创新成果丰富的未来科技城。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中共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工作委员会、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理委员会,负责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建设管理。

据悉,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杭州奥克斯研究院、浙江浙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浙江星月再生医学产业园、浙江海智产业园、浙江乐富海邦园等6个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期项目开工。项目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按照人才与资本相结合的要求,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路径上是一种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其中,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将建成一所学科交叉、医工结合,能与国际医疗保险相接轨,为海外人才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医学中心。杭州奥克斯研究院主攻“智能家居交互终端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浙江浙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着力建成集节能环保技术、电厂技术服务与监督、自动化及信息技术、人才引进为一体的技术研发创新基地。浙江星月再生医学产业园重点开发细胞和生物材料产品,建立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临床医院网络。浙江海智产业园依托浙江大学海归创业者俱乐部,着力推动海归企业发展与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浙江乐富海邦园重点吸引、培育研发能力出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环境,有力助推我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自2010年启动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来,坚持边抓建设边抓人才项目引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创园建设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成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与未来科技城定位相匹配,余杭区把未来科技城的规划面积调整扩大到113平方公里,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以此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以及6个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未来科技城进入加快建设的阶段,希望未来科技城以此为新起点,增强紧迫感,加快推进建设的步伐。希望余杭区委、区政府和新成立的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加快启动区块和一期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规模,加大人才项目的引进力度,努力实现引进海外研究机构、中央企业、顶尖人才的三个突破,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服务,全面推进人才科技建设,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精心组织施工,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极核,是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主体,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对余杭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余杭区委、区政府把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建设作为今后五年的突出工作予以全力推进。余杭将以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挂牌为契机,紧紧围绕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战略定位,抓住重点、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强力推进。一是加快核心区建设,集中资源,通过一年建设尽快形成规模、通过三年基本拉出科技新城形象。二是进一步深化整个科技城的规划修编,加快完善功能。三是以引进海外领军型人才、创业团队、央企、海外院所为突破,在申报国家和省级“”上取得重大突破。四是高水平建设“人才库”与“资本库”,实现“双库”高效对接。五是加大项目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人才特区政策体系。六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重点区域,推进放权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体制和组织保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定能厚积薄发、快速发展,成为按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为全市和全省集聚高层次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