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6 02:51:21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1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各项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长效监管新体系。

总体目标:从*年起三年内,通过不懈努力,基本形成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合理、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规范、安全装备和防护设施水平较高、应急求援体系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危险化学品责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年零增长,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

二、明确职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明确各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县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扩建项目审查;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包括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专业生产企业的定点和审查;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发放;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公安局: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质监局: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交通局: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运输经营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环保局: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环境应急监测,对进口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县卫生局:负责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对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和监督管理;依法对医疗机构所涉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及医疗废物处置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依法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工商局:依据行政许可部门的批准、许可文件,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的营业执照,并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

县发改委: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备案管理,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纳入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对未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县安监局、质监局、经委:负责全县经委系统危险化学品的工业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并直接监管颍上鑫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颍上实华化工厂,负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危险化学品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依法实施淘汰。

县建设局:负责审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中,按照合理布局、严格控制的原则,安排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有关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负责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项目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资质审核以及设计、施工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县国土局:负责对取得安全审查批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批。

县商务办:负责成品油仓储、零售经营的初审,牵头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的专项整治。负责全县范围内城区、国省道、县乡道、内河加油站点(不含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水上服务区加油站)的规划许可,加强对成品油零售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并直接监管中石化阜阳市分公司颍上经营部、中石油阜阳市分公司颍上站。

县农委:负责对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农药(含杀鼠剂)进行登记,依法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气象局:负责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及监督管理,并依法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县邮政局:负责邮寄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部门间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严格按照与县政府签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把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基层单位。建立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作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人,要求落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特性,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标本兼治,夯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项目)准入和退出制度。各地要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总体规划要求,坚决制止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安全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危及安全生产的低水平重复项目或落后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的进入。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快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条件差的工艺和设备,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二)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各地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构成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和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入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坚持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和提高安全生产条件。

(三)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新建、改建或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号令),严格履行安全审查手续。

(四)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自*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指导、帮助和促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消除事故隐患,促使所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成为安全型企业。

(五)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应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相关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知识技能,并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四、强化监管,防止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各乡镇政府、县政府有监管职责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部骤地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改,直至关闭。各地要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监管长效机制,对隐患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及时跟踪监督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企业整改情况。

(二)确保按期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搬迁和关闭工作。对列入搬迁或关闭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在*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搬迁或关闭工作。

(三)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许可证制度。安全监管部门应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经营活动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对已取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企业有关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持证上岗的,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情况的,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设施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的,以及其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相关许可证件。严厉打击无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非法行为。

(四)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液氯、氯化氢、液氨、液化石油气、剧毒溶剂等重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整治与监控。严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资质和运输相关人员考核、资格认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收发货企业装载卸载环节的监管,督促企业建设、完善收发货和装载卸载的查验、登记、核准等制度;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及其车载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施全程监控。严厉打击运输车辆无营运证件和运输专业人员无相应资格证书、运输车辆超载、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伪装成普通货物运输的违法行为。

(五)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要认真吸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教训,加强对化工企业尤其是河流沿岸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压(倒)罐设施、贮罐围堰、防火堤设施,泄漏物料和消防用水流向导沟(管道)及收集处理设施等各项防范措施。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2

1997年,为了改变基金管理的混乱状况,国务院决定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8年,国务院在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时,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计划经过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各部门配合共同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据国家审计署的对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审计的3项保险基金2006年收入3128.46亿元、支出2203.14亿元,分别占全国当年基金收支总额的50.7%、46.5%。截至2006年底,3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18亿元。审计结果表明,3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审计共发现违规资金71亿元,包括扩大3项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用于弥补“补充医保基金”及借给企业等;用于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对外投资;用于购建办公房及弥补行政经费等。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但是,牵动大量人力、付出高昂行政成本组织了这些检查和审计,可一些严重违规和犯罪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国际比较研究

(一)典型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简介

1、美国。美国实施的是审慎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在美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参保是强制的。最主要的社会保险项目是老年、遗属和伤残保险,同时有雇员补偿、失业保险、暂时伤残保险、铁路雇员退休计划等。美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向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适当的经济保障。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美国政府强调“事前监管”以杜绝资金被挪用的危险。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的各个账户开设在财政部内并由财政部专项管理,征缴的款项相应存入各个基金。

2、德国。德国堪称高度发达的福利型国家,它的社会保障系统基本以保险形式体现,几乎涵盖了所有德国公民。德国社会保险共有5大分支: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失业保险、护理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的3大支柱。德国包括医疗、意外伤害和养老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险机构实行法律上的独立自我管理,并且由保险金的缴纳者,即投保人和雇主共同参与决策。养老保险是德国最大的社会保障系统。德国养老金不用于投资,而是由专门德国养老金保险机构来管理,全民参与监督。

3、智利。智利模式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制,将个人工资的10%存入个人账户并进行积累,交由私营机构进行投资管理,最终个人账户中积累的储蓄及增值收益作为个人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保险费完全由个人承担,雇主不承担缴费义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即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由私人机构进行管理,参保职工根据自己的原则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法定的资本积累账户。智利模式中政府实行间接式的监管,通过法律法规对公司进入和退出市场、投资项目和所占比例等方面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4、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他没有任何社会福利意义上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其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账户为基础,强制储蓄,集中管理,养老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央公积金由政府的中央公积金局直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管制。雇员和雇主每月按雇员工资一定的比例缴费。国家通过中央公积金局依法对基金实施管理,中央公积金局既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日常支付,又负责实施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

(二)四国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1、从法制体系上看,各国社会保险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例如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现今已在社会保险的5个方面分别制定了完整的法律和条例。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有关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由联邦政府制定,州政府在不违背联邦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制定本州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条例。

2、从资金筹集方面看,都是多渠道筹资,筹资形式主要有税收和缴费两种。目前世界上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保基金的来源都是多渠道,有劳动者个人、企业雇主、基金营运增值、社会捐赠、政府预算补贴等等。其中约有60%的国家采取社会保障税的筹资形式。开征社会保障税使资金筹集从形式上更具法律强制性,同时社会保障收支成为政府预算的直接组成部分。

3、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方面,有由政府行政机关运作、事业单位运作和面向市场运作3种不同的方式。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和失业保险税全部记入财政信托基金账户。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工局管理外,德国的社会保险都是划分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以及险种分别独立管理的。智利的经济改革创造了单一资金来源的、私人管理的退休金制度。政府对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法律、法令和退休养老基金管理局,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新加坡的公积金运作,全部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内部设有会员服务部、雇主服务部、人事部、内部审计部等。公积金局由劳工部管辖,内设董事会,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重要的政策制定。比较重大的计划制定,要经劳工部。

三、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选择

(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政府的作用

政府参与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主要是基金筹集的监管,基金营运的监管和基金给付的监管。由于社会保险金市场上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就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安全营运、基金保值增值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就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应当承担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和监管模式,避免决策上的失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众多,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还很窄,经济发达程度还不够高,国民的参保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使得政府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而又不会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次,政府应当要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应当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运用各种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基金社会的正常发展提供稳定机制。

再次,政府应当制定各种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架构,严格规范社会保险的建立、运行和监管。

最后,政府应当尽可能的为社会保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和制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便于社会保险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构架

社会保险基金整个监督体系可分为基金日常管理监督子系统、基金营运监督子系统和基金监督法制体系3个部分。基金管理监督系统社会保险基金日常管理是经常的、大量的,是社会保险制度整体运作的基本链条,是社保基金监督体系中最基本、最宽广的组成部分。基金营运监督系统基金营运的目的是要保障基金的效益性,通过实现效益性而达到保值、增值之目的。对基金营运进行监督就是为确保这一目的实现而采取的手段。基金监督的法制体系基金监督的法制体系是基金管理监督与营运监督得以顺利实行的法律保证,是基金监督体系的法律基础。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系统、基金营运监督系统、基金监督法制体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这3个系统侧重点不同,基金管理监督系统侧重于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其目的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和按时足额支付。基金营运监督系统侧重于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各环节进行监督,依照低风险原则、适度高回报原则、流动性原则、最优投资组合原则,审慎投资营运,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通过实现效益回报而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基金监督法制体系为前2者得以落实的依据,是其操作的法律准绳。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的选择

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社会保险的目标模式应该逐步走向全民保障,其服务形式应走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在管理上追求体制的高效、合理、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因此就要做到不能政出多门;保障类别和水准合理,费用支出在国家、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以内;尽可能降低行政机构、经济波动和少数人的个人行为对社会保险体系正常运行的影响;社会保险体制不仅不能拉经济发展的后腿,不能影响国家政治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要通过积累和资金的有效管理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一直分不开,不仅使有限的基金积累无法获得很好的收益和投资回报,而且由于缺乏制约和监督,管理不善的问题经常发生。因此,应该将监督和经营分开,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有效的手段,全面提高投资效益。

但是,仅仅将行政管理与基金经营机构分开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能够真正地被有效使用,必须建立更有效的基金运营和监督制度。

首先,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体系依据。管理机构不但要依法行政,其自身也要依法接受监督。还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将分散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统一到一个专门的机构作为政府机构依法行使各种管理只能、监督及指导职能,并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保障及保险进行协调。

其次,管理机构不参与各种形式基金的经营活动,为了使得监管体系本身具有更强的制约机制,还应该考虑建立和发展其他的监督机构。

最后,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监管重点应该集中于金融和财务方面。为了防止营私舞弊的行为,应该将财务公开化,并且进行绩效评估和严格的处罚制度。

总之,要坚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就要加强基础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挥霍浪费。使社会保险基金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广大人民收益,更好地保证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M].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庞凤喜,洪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财经,2006(2).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3

摘 要:公车公营模式已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对于出租车管理有着更多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财务风险。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出租车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出租车企业今后在面临这些财务风险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关键词 :出租车企业 公车公营 财务风险

当前我国出租车行业主要有四种经营模式,根据投资主体、经营权和管理权的不同分为个体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模式、挂靠经营模式和公车公营模式。个体经营模式侧重于自我管理,由于车辆的产权、经营权都归个人所有,所有车主自主经营且自负盈亏;承包经营模式车辆的产权和经营权归公司所有,司机非公司员工,司机与公司签订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合同,并缴纳一定的抵押金和每月的“份子钱”;挂靠经营模式是公司在向政府取得客运经营权后出让给个人,由个人购买出租车并挂靠在公司经营,但也要向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的产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全归公司所有,该模式与前三种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与司机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公司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前三种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经营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表现

尽管公车公营模式解决了我国出租车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使该行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由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决策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

由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导致的市场变化是所有出租车经营企业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燃油价格、汽车配件价格、出租车保养维修等因素导致出租车成本的上涨;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后,出租车司机作为企业员工,受通货膨胀、人们消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也在上涨;此外,政府出于缓解地上交通的目的而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和轨道交通所做公共交通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以及人们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选择的多样化等等,都会对整个出租车行业的营运带来影响,这些影响都会使出租车企业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预算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

在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后,出租车企业基本进入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然而,受以往经营模式的影响,出租车企业的预算基础相对薄弱,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的支撑,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和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在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中还基本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大都采取以往年的历史数据和财务经营作为参考来进行下一年预算的编制。这样的预算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导致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

(三)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

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其管理目标的有效保障,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则会导致无法对企业运作、财务人员行为及风险预警措施实施有效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传递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此外,出租车企业存在监督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监督乏力,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管理的不集中,使监督未能形成综合效力;内部监督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问题是避而不谈,不能及时处理。

二、应对公车公营模式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通过分析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经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对出租车企业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企业要承担大部分的经营风险,因此出租车企业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和政府关于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变化所可能导致的企业财务危机,通过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行业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投资的风险管理,提升企业在安全和营运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的学习,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和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积极控制成本,保证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的完成,提高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规划,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出租车企业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就必须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的规范性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高效和统一,财务管理要切实发挥财务机构的职能,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可以把原来较为单一的财务部门进行细化分类,如分为财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并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从而实现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市场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加强外部监督和审查

加强对企业财务运行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需要设立内部监督机构,以加强监督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有效的进行,进行日常资产的监督管理,并不定期对出租车资产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以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保证资产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的控制与监督,政府要加强对出租车企业财务运行的监督与审查,对于企业出现的现金流问题、负债问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都要予以审查和监督,以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从而形成对企业财务的内外合查,以确保财务监督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车公营模式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员工化管理。由于产权、经营权、所有权都归企业所有,导致企业较以往的经营模式相比,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使出租车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加强外部监督和审查这几个方面着手改进。解决好公车公营的财务风险问题将有助于我国出租车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别杰.房天歌.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4).

[2] 张迎辉.出租汽车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4.

作者简介: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电网;会计控制;审计风险防范

电网会计控制工作的质量取决于是否建立起完善的电网企业会计防控制度,是否形成了综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不断完善电网企业的内部环境,才能发挥会计人员的实际作用,依靠会计人员创新性的开展防范审计风险的工作。

1.影响电网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

1.1政策因素

电网企业会计控制与外在政策经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随着国家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不断细化完善,新会计准则对电网会计控制及风险防范产生重要的影响,日益强化了电网会计在环境控制及审计风险防范方面的工作强度。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企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电网会计控制的目的由以往成本控制向着全过程优化的方向转变,会计控制的手段也与计划经济时代有本质的不同。目前,虽然电网还受到国家强制性的生产经营计划的干预,电网内部会计控制还要保证执行国家的政策,保证电力计划的顺利实施。但是,随着电网市场化,以及投资主体身份的明确,电网利益主体格局实现了多元化,信息化管理的日渐成熟,这要求电网会计内部控制必须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要从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做好内部控制。

1.2制度因素

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从本质上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制度因素是保证电网会计控制环境效力的重要因素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会计内部环境控制主要从企业的经济程序入手,保证电网企财务工作按照正确的程序运转,保证国家会计法规在电网企业的合理有效运行。只有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有较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财务数据信息的实际决策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当前电网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主要以国家会计法规为基本依据,结合上级部门的审计管理要求,在完善电网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也只有找出会计内控存在的制度漏洞,才能发挥出自我约束的实际作用。目电网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防范还需要对现行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补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从而提高企业会计内控的有效性,解决好电网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中的实际问题。

1.3技术因素

电网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是建立在电网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基础之上的,只有电网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电网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要求。电网会计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会计控制的实际执行者,会计人员能否深刻全面的把握电网企业财务运行的实际状况,能否通过有效的工作梳理发生企业日常财务运行中的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内控的水平和审计风险防范的效率。而且会计人员的责任感直接决定了会计内控制度作用发挥及执行情况。只有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才能发挥出会计人员的作用,通过会计人员促进电网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全面提高企业财务运动的效率和质量。

2.电网会计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治理结构的问题

当前电网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体系不健全,企业内控环境还不坚实,我国不少电网企业还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电网企业还不能围绕着市场需求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机制,不少电网企业实质上还是按照行政上机关的模式在运作。当前不少电网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往往由国家或上级国资部门认命,企业还没能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且还有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还只掌握在少数的几个人手中,甚至还存在着董事身兼理事的现象。目前还有的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还不能有效的指导会计工作的开展,会计内部也只对企业领导负责,没能形成有效的会计监控环境,因此影响了监控工作的效率。如何破除电网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实现有效的电网企业内控环境,切实发挥出会计部门的独立监督作用,这已经成为电网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2.2内审机构的缺乏

依靠会计控制内部环境,有效的防止财务风险的出现,必须围绕会计人员建立起独立的内审机构,切实完善发展企业会计的内审控制体系作用,但是当前很多电网企业的会计内审工作有片面性,不少电网只是片面的针对项目或工程进行内部审计,没能发挥出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运行全过程的内审作用,因此没能发挥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的问题。而且有些基层企业往往不设立内审机构,往往没能发挥组织在内审中的实际作用,导致内审工作缺乏客观性,内审工作实际上只听命于领导,实际上根本无法发挥内审机构的重要作用。而且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现有的会计人员还不能完全负担起内审控制工作的内容,企业会计人员对内审工作形式,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都有待提高,内审人员与实际业务流程还有差距,这造成实际工作上的不足。

2.3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目前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企业会计人员没能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方面进行必要的事前与事中防控,往往防控审计风险的重点都放在事后监督上。还有不少的电网企业的行政色彩较强,风险防控工作的形式不创新,防控制度不完善,防控内容不细致,导致内审风险防控机制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出防范风险的实际作用。而且会计防范审计风险工作没能得到领导重视,现有的会计人员配置不足,不少会计部门往往陷于繁重的业务工作,根本无暇对内审防范风险进行必要的操作,而且不少会计工作往往注重眼前工作,忽视防范审计风险的长远打算,内审风险防控也主要是短期见效,这实际上弱化了内控管理制度的实际效果。而且不少会计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执行的不好,没能将制度要求落实,导致内审风险防范作用不强,没能整体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运行水平。

3.优化电网会计控制环境的途径

3.1优化企业发展经济环境

为了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电网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氛围,必须优化企业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注重建立起良好的企业财务运行管理体制和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内控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国家对电网企业实施的政策要求和制度措施,从而围绕政策要求明确电网企业会计内控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着力通过创造企业良好的内外部运行环境,有效避免潜在的经营风险,切实减少电网企业会计运行受到来自外界企业的影响。其次,全面深化电力企业制度改革,彻底突破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注重围绕现代化的企业运行模式,建立起科学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并且发挥市场的实际调节作用,从经济发展目标出发完善监督控制手段,切实维护投资主体权益。第三,还要使电网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围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使电网企业更好的融入到经济发展环境中去,实现各种业务的有序开展。

3.2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环境

只有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发挥会计部门内控制度作用,使会计管理及内控工作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为此必须全面审计企业发展的法律情况,注重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企业正在运行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打破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法规格局,有效控制企业面临的风险。首先,保证企业内控法规的严肃性,形成完善的确保内控制度执行的机构,加强对会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监督,保证内控法律的有效落实。第三,进一步加强电网内部法规的宣传,使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为各方面所熟知,使企业员工熟悉相关的法律,切实维护个人的行为规范。第四,为了促使内控法规得到有效执行,还要营造良好的守法环境,由企业领导带着执行财务制度,科学的使用各种有效的评估手段,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程序的落实,及时严密监控企业运行的动态信息,在合理有效评估手段支撑下,切实制止可能的违法行为。

3.3完善风险防范运行机制

电网会计控制与防范审计风险工作,必须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注重在良好制度环境下发挥会计人员、企业领导、配合人员的作用,使财务主体认真的履行好各自的责任。首先,清晰的界定不同财务工作主体的责任,按照独立性、经济性和权责一制的要求,全面在电网内部实现政企分开,给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充分的自,外界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例如,由企业按照实际情况有效的落实国家的阶梯电价制度等,履行正常的监督程序,保证电网企业的产权与经营权的有效落实。其次,探索制定完善的电网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注重在现代企业所有权理念基础上,有效的贯彻落实现代企业的经营权,充分发挥董事会、监理会、股东、经营层不同的内控监督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员工、债权人,会计的不同监督职能,构建起完善的内控监督网络,从而使电网结构更加透明合理,并且执行完善的管理程序。第三,充分的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全面收集电网会计工作的信息,在全面加强内部会计信息监督的基础上,有效的落实好相关政策法规,并且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信息的反馈系统,全面督促整改内控风险。

3.4完善电网会计考评体系

只有全面提高电网会计的工作水平,发挥电网会计在控制环境防范审计风险中的作用,才能促进电网会计制度的有效运行,解决电网会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水平的建设,发挥出会计的实际作用。首先,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考评体系,对会计工作进行评价,重点围绕会计工作的业绩和职业道德水准进行必要的考评。其次,明确必要的奖惩机制,注重激发会计工作的创新活力,促进会计实际作用的发挥,实现奖罚分明的会计管理制度,全面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注重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组织开设各种培训活动,明确会计职业素养的发展计划,促进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准,使会计人员学习必要的内审及风险防范工作知识,这样才能发挥会计的专业作用,全面提高电网风险防范效率。

4.结论

优化电网会计控制环境,提高会计内审风险防控水平,必须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从而全面发挥出会计人员的实际作用,使会计人员可以在企业内控方面不断进行有效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1]唐洋,王秋林,陈慧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

[2]金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2).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5

一、健全风险分布管理

深入排查评估安全风险,3月份对全市116家企业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范围,办公经营地址、停车场地等信息摸排梳理,建立各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档案,形成全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分布一张图。对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符的企业予以约谈,督促企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加强重大隐患摸排治理,近2年以来,截止目前已注销5家不合规经营企业。落实“平安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暂停新增企业和车辆许可相关要求,积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引导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合作重组,2018年至今有6家企业实现了重组整合。

二、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一是加强高危化学品运输管控,全面摸排全市从事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危危化品运输的道路危险货物企业数,目前有实际业务的为3家;每月填报《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装卸运输统计表》。严格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办法》督促承运企业向托运方索要公安机关核发的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现行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

二是结合2020年行业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加大检查力度,将排查整改和执法查处紧密结合,采取警示约谈、责令限期整改以及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切实督促企业强化安全意识,消除风险隐患。切实做到了检查有记录、问题有整改、整改有闭环,检查材料如实完整,有迹可循。截止至5月6日,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检查危货运输企业214家次,排查发现隐患296起。完成整改278起。对于未完成整改的,将持续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暂未发现有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宣贯培训,结合日常监管措施,有序开展落实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情况,在重大节假日以及业户经营年度审验,与危货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结合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严格危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截止目前我市危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率100%。持续跟踪涉及剧毒、爆炸、放射性货种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在2020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评价工作,对不达标的取消相应经营许可。

二是督促企业按要求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将其纳入源头安全检查必查项目,通过问询和查阅资料,检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计划以及使用记录,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和使用。

三是严格核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和人员配备情况,确保符合法规要求。根据省厅部署,依托“江苏交通学习网”,组织开展安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我市道路货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申请考试人员1884人,通过考试1417人。

四是结合车辆年度审验、更新审批、证照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等工作,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违规次数达到限值的,采取停办业务、停运整改等措施。建立与公安交管部门对危险货物车辆营运性质认定机制。建立车辆核查机制,按规范做好车辆应急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等车辆核查。对罐式车辆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督部门沟通,实现车辆和罐体审验联动机制。落实好车辆承运人责任险动态管理,确保车辆保险有效。按规定做好车辆注销工作并定期抄告公安交管部门。

五是依规办理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准入许可和资格证审验,将企业聘用的驾驶员、押运员、装卸员从业资质以及相关人员的社保缴纳情况作为日常监督检查范畴。对执异地从业资格证人员,通过“江苏运政”系统实行审核备案,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合规从业人员库,督促企业落实好从业人员管理主体责任。对公安部门抄告的涉毒和罹患易肇事精神病货运驾驶员进行核查,要求企业调离驾驶岗位。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6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骗取或违规支付社会保险金等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现就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广大社会保障对象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推动社会保障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逐步扩

大。由于各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情况不同,有关法规政策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存在违纪违规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运作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挤占挪用或其他违规动用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共同做好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各地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选配必要的财会、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员,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监督队伍。

二、加强监督管理,切实防止挤占挪用和其他违规问题

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税务、邮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分支行,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贯彻执行基金管理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金发放、基金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

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金发放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基金情况的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等各类社会保障基金银行帐户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各级审计部门要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基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各级税务机关要对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对社会保障基金帐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邮政部门要对邮政机构放社会保险金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税务、邮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分支行按照各自职能实施检查时,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或报送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金支付和基金存储运营情况,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或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财务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有权查阅被检查单位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有权纠正和制止检查发现的违保障基金管理法规政策的行为,并及时通报主管部门。有关部门要严厉查处挤占挪用基金行为,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纪问题的要移送监察机关,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

各级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金发放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及基金开户银行,要自觉接受监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查工作。对拒绝监督检查、不提供有关资料或不如实反映问题的机构,应建议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

各级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金发放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政策,保证基金收支及管理各个环节的正常规范运行。

各级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的管理,按时足额将收入户基金划入财政专户,并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基金核算。要强化社会保险结余基金管理,妥善安排基金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计划,确保基金保值增值。要及时核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的基金,保证财政专户与收入户、支出户帐帐相符。要加强社会保险个人帐户基金管理,认真做好个人帐户记录工作,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

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各级税务机关要按规定征收社会保险费,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社保经办机构、财政部门报送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不得滞留、挤占挪用和违规动用社会保险费收入,做到征收和管理规范有序。

社会保障基金开户银行要根据有关代收、协议和结算凭证,及时办理社会保障基金的代收和业务。要按照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政策规定,加强对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的审核。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一、加强公司治理需要内部审计

1.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责的分离,所有者逐渐脱离公司治理,理所当然的要求监督经营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于是内部审计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查错防弊”到现在的对管理层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的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公司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现代公司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分工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董事会监督公司运行所依赖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并购、合并导致大型、特大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公司治理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企业的业务不断地扩展到很多不同的领域,涉及的管理层次越来越多,大型上市公司董事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不仅要评价战略方案及其制定过程合实施计划、掌握风险管理状况,还要监控企业文化和遵纪守法的情况、监控过去尤其是未来的业绩、监控重大并购活动、评价最高层管理当局的业绩并据以决定其报酬和是否续聘,而且还要保证对外披露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准确性。然而仅仅依靠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的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内部审计部门这时候不仅仅要提供传统的财务监督的服务,还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甚至对管理当局的公司治理决策作出评价。

3.国有企业的独有特点。

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人民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与经营者彻底分离,经营者与所有者在目标上往往是不一致,所有者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得最大利益,但是经营者有的时候是想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怎样兼顾两者,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者及其员工的利益,在国有企业更加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来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情况。

二、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强化内部控制、改进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的要求越发强烈,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防御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内部审计的项目也拓展到企业内部控制、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效益等方面,要求审计人员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全面。

2.企业内部审计由于自身特点,熟悉本单位实际情况,熟悉公司运行的具体流程,了解公司复杂的管理层次和职责分工,对各种生产流程、经营状况熟悉,这是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的优势,能相对容易地发现公司管理层在管理上的漏洞,在相对薄弱的管理环节作出针对性的审计,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

3.现代社会公司运行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伴随着竞争而来的是机遇和挑战,也有风险,这就要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具备各种知识、掌握实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公司的管理策略编制内部审计计划,针对公司运行工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观察和判断,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识别公司经营风险,以便及时提供给管理部门,及时地采取防范措施,使内部审计真正的参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这是在现代公司治理条件下对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的挑战。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公司治理保驾护航

1.强化内审监督,规范企业行为。随着国际审计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特点,在不放松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该从事后审计逐渐工作重心前移,做好事前和事中审计,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决策中去,以期从源头控制风险,内部审计人员的定位也从以监督为主的角色向以评价、咨询与监督并重的角色转变。

2.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职责和定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定位需要最高领导层的重视,要看到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的重要作用,看到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地位。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够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与客观评价。

另外,也应该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责,发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为企业管理和效益服务,并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更趋于和谐,其审计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查账向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拓展,突破财务领域,以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为主导,以审计和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风险性为重点,以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为核心。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8

 

 第一部份   联社管理部门职责

第一章  办公室职责 

办公室是主管全联社社务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建设、决策督办、企业形象维护及行政后勤管理的综合协调和服务部门。文秘资源网 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全联社系统业务运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条  负责掌管请示报告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公文制度,掌握全联社执行上级部门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和市联社各部门工作动态;负责社务信息工作,编辑简报等内部信息资料,对上反映重要情况,对下组织交流;

第三条  负责起草或审核以联社名义发出的有关重要文函,起草或审核向上级部门报送的有关综合性重要文件和材料;负责协助社领导开展调研工作;

第四条  负责联社各类文件的收发、运转,组织与落实联社机关公文的正常运作,并做好文件的归档工作;负责办理各种报刊、资料的订阅手续;

第五条  负责协助领导安排党委会、主任办公会、社务会、工作会等会议日程;办理会议议题的收集及会前协调、会议纪录、会议纪要的整理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办等工作;

第六条  协助领导统筹协调联社各部门日常工作和各镇社请示报告工作;

第七条  组织、协调、实施全社业务宣传工作,负责企业形象推广、业务宣传、公关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八条  负责收集与本单位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社领导提出建议。

第九条  负责联社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负责办理联社管理部门、直属网点的费用报销手续;负责监督电话的受理工作;负责联社食堂及招待所的管理工作;负责联社本部来访客人的接待及重大会议的会务保障工作;

第十条   负责联社本部和直属网点的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调配、发放工作;负责联社指定的业务凭证的印刷、发放工作;

第十一条  负责联社机关公用汽车的管理和发配使用;负责交通工具的购置、调配、维修、保险、年审等相关工作;负责联社本部和各镇社大宗办公用品运送工作及规定的出差人员接送工作;

第十二条  负责房屋购置、租赁、调配、使用、维修及相关管理工作,办理有关产权手续和保险事宜;

第十三条  负责联社本部及镇社营业用房装修的招标、工程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  负责联社本部及直属网点办公、营业场所的绿化、卫生保洁、饮用水管理和水电维护工作;负责保障办公大楼设备正常运行,保持大楼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秩序;

第十五条  负责与省信合办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第二章    人事教育部职责

 

人事教育部是主管全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用人治事的活动,达到人事相宜的目的。人事教育部肩负着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调配、培训、工资、福利、社会保险、退休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组织编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和晋升制度; [1]

第二条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人事教育政策、规章制度及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操作办法,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措施;

第三条  按管理权限或有关办法组织落实有关干部的考察、考核、配置、使用、交流、奖惩、任免及有关离任稽查等工作;文秘资源网

第四条  负责后备干部、备案干部的规划、培训和管理工作,落实全社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指导各镇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

第五条  负责组织本系统员工的文化教育及政治学习,负责职工的年度考核、升级工作和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聘用、报名考试的组织工作;

第六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政策,做好本系统职工的工资标准和级别的核实工作台和对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参与研究、拟定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关办法,并评价实施效果,及时提出相关的意见;

第七条  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保险统筹有关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辖养老保险等福利管理。组织落实员工失业、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支付等工作;

第八条  负责员工进出的规划、落实和有关协议、合同签定的组织实施,落实劳动合同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组织落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有关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以及业务交流和人员培训,并落实风险内控制度;

第七条       负责联社本部员工考勤工作;

第八条      认真做好人事、劳动管理方面的年度、季、月的各种资料报表编制及报送工作;

第十二条  负责与上级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第三章   财会部职责

计划财务部是主管全社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结算、本外币资金管理、贷信政策和计统分析等经营和管理职能。

第一条  贯彻各时期财务、税收政策,配合、衔接财税和上级管理部门等各种关系,对业务经营管理作出有前瞻性的预见和控制,并制定各项政策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指导各社执行。

第二条  对全年业务经营发展进行分析预测,编制可行性财务预算,下达财务收支计划和财务经营考核指标。

第三条  正确组织和规范各镇社及直属网点的会计核算工作和处理联社的财务收支工作,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向联社领导反映和汇报经营状况。

第四条  完善各项会计和结算业务的管理,制定业务操作规程、业务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各项业务的会计核算手续,并组织业务培训。

第五条  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经营情况,正确组织指导各社进行年度会计决算,真实完整反映经营成果。

第六条  负责网点调整的调研工作,按照联社的总体规划,审核需要撤并的网点资料及其保本点分析等材料。管理联社管理费的现金出纳帐,对日常招待、差旅、会议等开支审核和报帐,对发票等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进行审核。    2  

第七条  严格规范财务收支手续,制定各项营业费用的管理规定,强化费用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项财务、费用指标增长。

第八条  编制和审核年度决算、季度、月度和日常的会计报表和各种数据资料,向省办和各级相关部门呈报,向各社和联社相关部门提供每月经营管理情况。

第九条  按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和本联社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好资金管理和计划工作;制定现金管理措施,定期检查现金管理情况,对有关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十条  对本、外币的存贷款利率按央行政策进行管理,如遇调整及时通知后台和各社,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第十一条 对开发的新业务提出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提供电脑部进行业务系统电子开发,并参与开发和测试。

第十二条  组织清产核资,对固定资产、电子设备、低值易耗品等财产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第四章    保卫部职责

保卫部是主管全社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贯彻执行落实上级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的文件精神,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条  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当地治安情况,建立和健全安全防范规章制度,与当地派出所或邻近单位签订治安联防协议书。

第三条  定期对要害岗位的人员进行考察,发现不称职人员,及时向领导提出调整建议,协助做好人员的调整工作。

第四条  随时检查本单位职工在营业、守库、押运期间执行规章制度的有关情况和枪支弹药使用情况。

    第五条  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对异常现象,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报告。

第六条  严格落实枪支弹药的管理规定,杜绝涉枪案件的发生,每月要对枪支进行查看,是否符合使用方便和安全的要求,严格执行枪支弹药的使用制度,做到防潮、防锈蚀、防火、防盗窃。

第七条       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法纪、社会道德和行业纪律教育,提高干部职工遵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有关规定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第八条       严格按照上级和公安部门的要求,抓好营业网点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单位的防抢、防盗、防诈骗、防破坏和防火工作。

第九条      加强分社、储蓄所负责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

建设,每季度检查和抽查,听取工作汇报,认真分析本单位内控制度和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解决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  抓好网点一线员工的预案演练工作,落实检查制度,信用社主管主任或保卫负责人每月不少于一次对营业网点的安全检查(以检查登记薄为依据),一个月没有实施检查扣主管主任或保卫负责人6分,两个月没有检查扣12分,三个月没有检查扣24分,四个月以上没有检查200分。

第十一条  加强保卫工作档案管理,为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要求专人管理,专柜存放,资料全面,分析清楚,上报的材料和报表要求内容真实,数字准确,书写工整,上报及时。 (3)

 

 

第五章   电脑部主要职责

负责联社以及属下各镇社的电脑业务管理、开发、测试、培训和维护。其主要职责要求如下:

第一条  负责联社电脑业务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和测试,利用新的电子业务产品来促进我社的业务发展;同时做好电脑业务系统的优化、修改和维护工作,保障通讯网络的畅通和电脑系统稳定、正常地运行;

第二条  负责各类电子产品的采购和管理,并协助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工作,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不流失;

第三条  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各项联社电脑管理规定,要求联社、镇社和各营业网点的电脑开发维护人员以及业务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以保证各项电脑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安全运

行;

第四条  负责全联社计算机知识和新电脑业务知识的培训和上机操作,提高我社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竞争力。

 

第六章   客户经理部职责

客户经理部是主管个人和公司客户业务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营销组织、质量成本控制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个人、公司客户业务系统市场营销的组织和推动;

第二条  负责拟订和组织实施个人、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三条  参与编制年度经营计划,提出个人、公司业务的发展目标、收入实现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产质量目标;

第四条  负责组织实施个人、公司业务经营计划的完成,包括分解、落实、计划执行检查和分析,促进经营目标完成;

第五条  负责组织本业务系统进行市场细分,发展优质客户,提高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重点客户的市场份额;

第六条  负责本部经营的个人、公司客户进行直接营销,制定营销方案或银企合作方案,争取优质客户,并对各镇社营销服务提供指导;

第七条  负责组织对个人、公司业务贷款项目评估;

第八条  负责根据个人、公司业务客户需求,提出开发金融产品的建议,参与开发,组织推广;

第九条  负责在全社组织和落实客户经理制有关工作;

第十条  负责组织对直接经营的个人、公司业务客户进行客户评价、资信评级,开具资金证明;

第十一条  负责对直接经营的业务客户跟踪与管理、收贷收息、档案管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录入和信贷业务清分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不良客户的退出工作,优化客户结构;

第十二条  负责对个人、公司客户存款增长提出具体措施并落实,并对存款情况进行分析、考核;

第十三条  负责全社融资业务的指导和营销组织;

第十四条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公司客户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

第十五条  负责组织个人、公司业务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向联社提供经营信息服务和支持,并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共享信息;

第十六条  参与信贷和风险管理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负责拟定公司业务相关业务标准、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  负责按照信贷业务运行和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要求在本业务系统组织实施; (4)

第十八条  负责对个人、公司业务相关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业务交流和协助组织人员培训;

第十九条  负责个人、公司业务的存款计划、统筹管理、信息分析;

第二十条  负责与省办对口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第七章  资产保全部职责

资产保全部业务范围是主管全社不良资产、抵债资产、自有资产等特殊资产的经营处置,并具体负责法律事务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全联社业务运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条  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全联社资产保全业务经营规划和经营策略;

第三条  参与编制全联社年度综合经营计划,研究提出资产保全业务系统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收入费用等经营目标;负责组织实施资产保全业务经营计划,包括计划分解和落实、计划执行检查和分析,推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镇社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和闲置资产的管理、经营、盘活和处置;

第五条  负责组织全联社呆帐核销的审核工作;

第六条  负责组织资产保全业务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向本业务系统提供服务和支持,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共享信息;

第七条  负责建立健全联社系统资产保全业务运行和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  负责全联社本业务系统资产保全业务相关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业务交流和人员培训;

第九条  办理全联社的经济诉讼(仲裁)案件;

第十条  负责建立健全全社法律事务管理的风险内控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负责审查联社各业务部门对外签(出)具的各类非标准格式的合同、协议及其法律文件;负责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全社业务经营活动提供法律帮助;

第十二条  负责收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汇总、分析,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及时向社领导提出建议。

 

第八章  信贷管理部职责

   信贷管理部是主管信贷制度、判别监控信贷风险、统一组织、管理和审批辖内信用社信贷业务综合管理和审批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上级有关信贷计划管理规定和要求,组织研究和拟定辖区农信社信贷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二条  负责辖内农信社信贷业务管理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信贷检查管理工作,规范农信社信贷管理工作,对有关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第三条  负责辖区农信社信贷业务的统筹、组织和管理;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完善并组织实施内控管理制度;

第四条  根据辖内农信社信贷风险和信贷业务管理状况,在制定信贷政策和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方面提出建议。

第五条  研究和拟定信贷业务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有关制度和办法;

第六条  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贷款规模管理及落实贷款利息回收计划; 【5】

第七条  负责信贷资产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及组织实施。

第八条  负责组织实施对信贷业务风险的过程控制和贷后管理;

第九条  对辖内信贷业务综合运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向信贷业务经营部门提出信贷业务营销与管理的综合指导意见,并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测、检查和分析;

第十条  对重点行业、区域、客户和信贷品种进行跟踪监控和系统性风险研究,为信贷审批和经营决策提供预警、防范风险的指导性意见;

第十一条  负责对人民银行登记咨询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第十二条  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第十三条  负责与对口上级部门和本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第九章  稽核部职责

第一条  对会计、出纳、信贷、特约汇兑、联行结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稽核。

第二条  按储蓄或集体存款业务的政策、制度和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业务的办理情况进行稽核。

第三条  对各项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务决算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稽核。

第四条  按电脑系统管理的有关要求监督落实各项机房管理、网络安全措施,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的监督落实。

第五条  对有价证券、印章、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领用、使用销号、交接情况进行稽核。

第六条  对网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稽核,协助安全保卫部门做好监控录像抽查。

第七条   对社内人员调动、离任进行稽核,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专项性的检查工作。

第八条  领导、组织派驻各社稽核特派员开展各项工作,按工作要求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  按上述工作范围和任务,有针对性地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并按有关工作要求组织专项稽核。

 

第十章  营业部职责

联社营业部承担联社本部直接经营的各项业务结算及联社属下各镇社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第一条  负责联社本部直接经营的各项业务的结算、资金清算、现金出纳、账户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各项工作;

第二条  负责联社直属网点、储蓄专柜及保管箱专柜的管理,指导各镇信用社的业务操作,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

第三条  负责系统内资金头寸调拨和资金汇差清算的核算及对帐、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等;

第四条  负责本系统广州大同城及五邑同城票据交换及资金清算业务;

第五条  负责本系统全国特约汇兑和省辖联行业务的接收、发送、资金汇划及清算业务; 

第六条  负责系统内往来资金、通存通兑交易资金的核算;

第七条  负责联社指定业务项目的资金汇划、清算和核算管理;

第八条  负责联社集中库的管理,负责各镇社及直属网点的现金调拨核算;

第九条  编制并及时报送各类相关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

第十条  配合信贷、财会等部门,做好信贷资金的管理、运作和收息、收贷、财务、费用开支及现金管理工作;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19-02

企业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经营安全,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然而,我国企业目前的审计工作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审计部门的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独立性较差,且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负而影响,使得企业的审计工作而临着较大的风险。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使得企业审计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良好发展。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所谓企业的审计风险,指的是企业的审计单位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结果并没有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且对于企业的审计意见也出现相应的差错和偏颇,造成企业审计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现相应的问题,对于企业的正常运用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审计风险包括二种构成要素,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测风险。固有风险即由于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而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差错;控制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导致其经济活动受损,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出现差错,进而影响审计人员的正常审计工作;检测风险则是指企业的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时,没有发现财务报表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形成企业审计风险。

二、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

企业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只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迅速,而许多私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大都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素质。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时,只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其掌管着企业的大量资金,而忽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现代管理体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二)企业审计部门受到巨大干扰

由于我国企业的审计体制尚不完善,审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不明确且没有得到有效保证,使得企业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受到巨大干扰,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彻底性和全而性。一些企业的行政部门强行干预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或者在对其工作的配合上存在严重不足。审计部门无法全而掌握企业的审计信息,且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受到巨大的干扰和影响,造成审计工作的判断力失准,使得审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

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很大部分原因来白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完全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完全空白,导致企业的财务存在着巨大的危险。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督部门,只靠财务部门的自觉和企业领导形式上的管理和监督,并不能实现良好的财务监督效果。许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受到金钱的巨大诱惑而监守白盗,造成企业财务上的巨大损失,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造成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同时,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造成企业的审计风险频发,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重大的恶劣影响。首先,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审计工作上的专业知识不足,且工作经验较少。这就使得企业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金融和会计等专业的知识,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一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工作当中受到金钱利益的诱惑,放宽审计要求,甚至在审计结果上造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审计风险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

(一)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

要想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者应当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白我综合素质和认识的提高,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并将其有机运用到白身企业的管理当中。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保证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企业对于审计工作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保证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应当保证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保证其审计工作能够正常有效开展,而不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干扰和约束。企业应当在部门权限上进行清晰的划分,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规定行政部门不得干涉审计部门的正常工作。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能够获得企业所有的财务信启、和审计信息,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当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确奖惩机制,对于干扰审计工作或行使贿赂手段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以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有序性。

(三)加强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的落实

企业应当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落实,使得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有效遏制经济违法现象的产生,保证企业财务和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应当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出现的弊端和问题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保证企业运营的严肃性和有序性。同时,应当充分保证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和道德水平,保证其监督工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监督工作合理、有效开展。

(四)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需要保证审计人员拥有专业的审计知识,还需要保证其掌握金融、法律和会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保证其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能够掌握审计内容,并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在审计工作当中恪守企业规范,不受他人的干涉和金钱的诱惑,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能够有效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保险运营督导工作计划篇10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分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摘 要】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提出了一套多层次的风险监控体系,以保证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作的安全和可靠。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科学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投资风险管控

作者简介:韩风贤(1973.09—),女,汉族,山西怀仁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分公司,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0 引言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的为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每人建立的一个终身不变的个人帐户。个人账户记录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后计算其退休金的重要依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能够解决老龄化高峰时产生的资金不足,从而避免过渡依赖社会帮助而导致的风险;能够调动个人积极缴费,树立自我保障的意识;能够使个人保险权益清晰明了,个人可支配资金一目了然。由此可见,管理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个人账户 “空账”的严重问题,引起了政府和老百姓对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高度担忧。究其原因,“空账”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未解决好制度转轨所带来的显性化的隐性债务,从而导致社会统筹基金收不抵支,出现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的现象。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其主要手段:一是采取制度内解决,主要利用当前或未来代职工的缴费;二是制度外解决,即政府考虑从其它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来解决。考虑到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情况,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能光依靠财政补贴,也不能完全寄希望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利用“新人”的缴费来解决,也不应该依靠企业长期负担高费率来解决。目前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政府从制度外筹措资金来解决部分或全部养老保险转轨成本,减轻当前参保在职人员的负担,降低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均衡了代际负担,而且缴费率的降低会大大减轻养老保险扩面的阻力。同时,参保人数的增加反过来又可以使缴费率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循坏。为了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必须做实。做实的具体体现应该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个人账户历史“空账”的存量做实;二是收支缺口的流量应及时补缺;三是做到个人账户的钱、人、账一一对应。只有这三项内容做好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才算是真正地做到了位。

1 加强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

做实个人账户后,未来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就成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是做实个人账户的根本所在。基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所有权性质,以及对安全性、流动性、投资回报率等的要求,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管理可以考虑选择好的投资管理机构对其个人账户的基金进行运作。具体办法可以参考企业年金的相关投资管理办法,也可以将个人账户基金直接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运作。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职工对未来养老的需求安排以及风险偏好的不同,国家对这类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可以设定最低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并要求其提供几种不同的投资方案和实施计划,由职工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充分体现职工对个人账户拥有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2 个人账户投资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按照上述操作,如果个人账户委托投资管理人进行基金的投资管理,其后果也可能产生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投资组合除了适当配置一些无风险资产外,还要配置相当一部分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也可以称之为操作风险,投资管理人负责个人账户的基金管理,涉及到社保资金的吸纳和支付以及资金的保管和投资运营等多个方面。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可能存在资金的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包括营运风险和投资决策风险。 营运风险一般是由于日常操作和工作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随着个人账户的资金不断增长,可投资管理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多,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不断增多,工作中的失误概率和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况且随着证券交易对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重,营运风险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复杂。 投资决策风险是指在进行风险资产的投资配置时发生的风险。因为资产配置决策对社会保障投资收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投资决策不当,那么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收益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而市场风险分则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消除,它主要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投资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则是针对行业或个别投资渠道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或偶然的因素引起的,不影响所有行业或整个投资市场,仅仅影响个别或少数行业或投资渠道的收益。它能通过投资的比例组合分散投资的风险,是一种可分散的风险。

3 防控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的对策研究

为了个人账户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减小个人账户基金的风险,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委员会,以便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决策和决定风险资产的投资渠道和规模限制,然后由各个投资经理负责该渠道的投资营运管理。投资经理应由投资委员会进行任命,投资管理委员会有权监督投资经理的一切投资行为,投资经理对投资管理委员的疑惑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投资经理人要明确权、责、利三个基本要素,正确处理好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投资管理委员要建立起对投资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现行市场基金出现信用问题。

3.2 引入最低收益保证机制

投资管理人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由国家财政予以担保。即使当风险准备金完全不能满足最低收益时,国家财政也完全能够承担这部分风险金。 因此,投资管理人要专门建立风险准备金,由托管银行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弥补个人账户投资的亏损。初始准备金规模可以根据受托管理个人账户基金风险投资规模的 1%设定,以后按照上一年度委托资产管理手续费的 20%提取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个人账户基金受托投资管理资产净值的 10%时可不再提取。当投资管理收益不能满足前述条件时,由风险准备金来弥补。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3.3.1 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投资管理法律体系

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必须要有法律的指导和约束。目前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法还不很完善,不能起到指导和约束投资管理行为的作用。因此,一套完整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细则》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监督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使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和监督管控有法可依,规范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和监督管控等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

3.3.2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财务监督机制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财务监督一般可以划分为基金内部监督、基金行政监督及基金社会监督三个部分。其中,基金内部监督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个人账户基金的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对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是指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代表国家对个人账户基金实施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个人账户基金的有关利益代表对基金托管机构贯彻个人账户基金政策情况以及对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具体来讲,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对各级管理部门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尽可能保证各级管理部门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便于个人账户经办机构在人员的分工和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方面面的顺利实施。

2)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

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经办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切实加强财政专户的管理和监督。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财政部门与养老保险机构应建立起双方各负其责、管理有序、相互制约的机制,定期核对财政专户的余额,并相互在财政专户对账单上签字,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3)加强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应贯穿于基金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要做到:

①强化会计内部监督

个人账户经办机构财务部门应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办法,按照业务管理程序设立岗位,建立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同时应充实稽查核对的力量,进行常规性的定期稽核,形成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②建立财务清查制度

保险经办机构会计部门还应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对基金的运行情况、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等进行全面的定期清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善会计核算工作。

③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个人账户基金会计的最终形式表现在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质量的监督,建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如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会计记录监控制度等,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可靠和准确,保证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3.3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行政监督机制

1)主管部门的监督

主管行政部门应对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的实施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随时查阅、记录、复制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相关的资料,以便及时的核实;随时对挪用、转移、侵占、隐匿个人账户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其改正;随时询问和调查与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另外,主管行政部门应加强非现场的监督工作,如加快基金监督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推进基金监管系统的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个人账户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规则,规范非现场监督工作流程,逐步建立非现场监督工作体系,加强非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

2)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

相关部门主要是指财政税务、监察、审计等部门,这些部门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实质性监督。

3.3.4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社会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主要是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计划、调整、决算、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等活动进行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则包括企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社会劳动者对基金的监督,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是相关工作人员和媒体工作人员参与基金监督的工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3.3.5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外部独立审计监督机制

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财务信息进行独立的外部审计监督是保证基金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监督、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

4 结束语

有效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问题,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与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随之就会带来相应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管理制度、引入最低收益保证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保证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作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北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

[2]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在哪里[J].中国金融,2010(17):40-41.

[3]钱珍.做实个人账户基金担保收益率研究[J].统计教育,2009(2):35-39.

[4]罗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运营浅析[J].社会保障研究,2009(5):11-17.

[5]范盱阳,余扬新.基于风险值的社保基金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2005(1):44-45.

[6]林义.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J].保险研究,2002(9):4-6.

[7]杨燕绥,王巍,张曼.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10(4):1-7.

[8]李传祯.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对策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8(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