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自然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4:43:47

我爱大自然作文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1

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永恒的爱,确实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那美丽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更令我迷恋,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秋高气爽的深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他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森林,山峰裁减了一套有一套的衣服。首先她给他们做了一套又一套浅绿色的衣装,让春姑娘给他们穿上,接着他又做了一条色泽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他们换上,之后她又做了金黄色的连衣裙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就这样一套又一套神奇而美丽的衣装给大地、森林、山峰增添了许多光彩。

大自然像一位只是渊博的老师。他派松树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的道理,他让绿叶告诉人们,默默工作不记报酬的道理。人类在这位神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慈母。她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健壮的大树,它让人们在树下遮阳,他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它让人摘食树上的果子,它让人们畅饮河里的清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他都满足,只要能原谅的错误,他都用自己的胸怀原谅。人类在他温暖的怀抱里成长,他也心甘情愿奉献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处罚那些做坏事的人,从不宽容。。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2

可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呢?

灰暗的天空下,浑浑浊浊的空气,在我们身边流动;又黑又臭的污水淌进了小河,使小河变成了一条条“龙须沟”;小鱼绝迹了,小鸟飞走了,小虫不见了,花儿不香了,树木不绿了。

这可都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啊!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3

她让花儿在她的怀中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她让树木在她的身上茁壮地成长,枝繁叶茂;她让草儿在她的皮肤上生长,织成了绿色的外衣。

大自然太大了,大自然中的景物也太多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光用我这单单的几种颜色是绘不完的,只用我这平淡的语句是写不尽的。

那清澈纯洁的小溪,我十分喜爱。

虽然小溪没有大海那么辽阔,没有川水那么宏大,但是小溪的溪水却是柔情、绵绵的。

小溪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这仙境一般的地方安家,从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嬉戏。不时还翻几个跟头,溅起了无数颗珍珠般的水珠,温和的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河中的河蚌在吐珍珠呢!

小溪,你那清澈的水是多么美丽、纯洁、迷人呐!

有时,一阵阵微风轻轻地吹过,小草、野花扭动着美丽的腰姿,一起跟小溪打招呼,逗小溪笑。微风吹破了小溪那镜子一般的水面,漾起了点点波纹,旁边的柳树再也禁不住溪水那清澈凉爽的诱惑,随着风儿摆动着修长的秀发,轻轻地从水面划过,梳洗着美丽的长发。

这时,动物们也忍不住了,都来到小溪的身边,饮着甘甜的溪水,高兴极了。有时,从林中散步的人们口渴了,便来到小溪身边,蹲下身子,用双手捧起清凉的溪水饮用,并且洗脸,感到清爽凉快。

小溪,你的水是那样的甘甜!

夏日炎炎,一些调皮的孩子光着脚丫,在溪水里乱踩,还泼起小溪那迷人的溪水。但小溪却不懊恼,任那些孩子们尽情的欢乐。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4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每首小诗的文字真挚自然,大多都是歌颂神秘宁静的大自然,博大无私的母爱和纯洁稚真的童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一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我干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美好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

诗中颂道:“那深蓝的大海”,“闪烁着的繁星”,“飞溅的浪花”,“晚来的潮水”,“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流星、大海、山影、晚霞,无不包含着温柔的情思,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诱人的芳香。景是如此之美,华光四散,而人也是美丽的。在诗人的笔下,“母亲就是大写的人”,“母亲是人类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是生的慰安,是美的典范。”

读“母亲呵,天上的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雨来了,我只能躲到您的怀里”,领悟到:母亲是我们心中的依靠,是风雨的臂膀。母爱如水,静之的温柔浸泡你。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书中的诗歌情至深,语至美。以含蓄、温婉、典雅、美丽著称。还有淡淡的忧愁。每一首诗都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有着特具的美术感。

在岁月的轮回中,时间的枯叶永远无法将我的童年与母爱埋没。我在生命道途中采拮童年的朝花,拾起一片片童真的梦想与慈爱的教诲。朋友,我又拾起了多少甜蜜呵!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二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繁星·春水》这本书是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到一个集子里。她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是个幸运儿,从小生活在舒适的家庭里及长期受文学熏陶,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她理想的人世间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声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相互赞颂了。”这段零碎的句子勾勒出一幅宁静、温暖、自然、和谐的画面,清冷的天空被冰心丰富的想象描绘的灵动温馨,它们相互送赞,相互交谈,给大自然添了许多清幽、明丽,富有了更多魅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爱的追求。她放情地赞美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当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挡的天空下的荫蔽呢?”“母爱呀!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能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母爱像秋夜中的一轮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他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母亲,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母亲的爱像一缕春风,让我孤寂的心从此绿了,母亲的爱像一束阳光,让我沮丧的心从此亮了,母亲的爱像滋润的雨,让我昂首挺胸,茁壮成长。母亲让我扬起风帆,航行在大海上,母爱使我鼓起勇气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时,裂成了两半了。”有一些诗,表现了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于未来所抱的必胜和的信念。在我看来,就像她所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清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三我随身带着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这本诗集后,我对冰心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翻开书本,才发现这本书的序言也是那么精彩。序言中,介绍了冰心的一生。原先,冰心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她在文学写作方面极高的天赋。

细细地品味着书中的没一首小诗,让我融入到诗的完美世界中。在这些诗里,我读到了伟大的母爱;幼稚的童真、纯洁的友谊和自然。其中,写母爱的那些诗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读着,我不禁想起了自我母亲对我爱,

尽管这些爱都体此刻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但这是由这些细碎的小事,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由此,我更加珍惜母亲对我爱。

还有一些诗写的是童年,读着这些诗,看着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趣味与难忘,也让我想起了自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一样的难忘,有很多趣味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在冰心出国后,就用诗来抒发自我对祖国故乡的昔年之情。她的这份情意,也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作为一个离家住校上初中的人来,时常思念着家乡、思念着我的父母,读了这些诗,更触动了我的思想之情。

我也经过大声地朗读这些诗来缓解自我的乡愁。《繁星?春水》给我带来了很多情感,丰富了我的生活。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四《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篇文章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五我,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总喜欢在残缺中寻找美丽的身影,在废墟中寻找坠落的天使。虽说不上是多愁善感,却也会为那人间挚美——母爱、童真、自然,流下几行热泪。

她,有一个安静的灵魂,像是一位坠落人间的天使,用那如云流水般的文字,《繁星春水》,演绎了世间挚美,母爱、童真、自然。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

早晨出门前,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把雨伞;中午放学回家,从母亲手中接过那碗热腾腾的汤;晚上复习功课,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杯温热的牛奶……每当抬头看见母亲那关切的面容,慈爱的眼神,就会想起冰心的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要像花儿感谢春光一样,用心感悟母爱的点点滴滴。

万千的天使啊,都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布娃娃被遗忘在角落,纸飞机被冷落在桌底,动画片一次次地被跳过。哼着《不想长大》,唱着《我还能孩子多久》,我们一点点地成熟。步入多姿多彩的花季、雨季,猛然回首,才发现最令人魂牵梦绕的竟还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的我们,少了钩钩手的无知,却多了虑假的装深沉;少了分糖果的天真,却多了虚荣的彼此炫耀;少了黏着爸爸妈妈的幼稚,却多了那所谓的“代沟”……

冰心,是你找回了我美丽的童真,一朵朵简单纯真的花儿悄然绽放在心里。儿时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么?

自然。哲思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我采撷了这一句话,装扮在我小小的文具盒里,每次打开,都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是呀,不要以为自己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前方的路途,我们要用鲜花去点缀。之所以历经艰苦而不言放弃,是因为我即使走不到目标的终点,也希望在奋斗的生命中留下我的痕迹。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5

一、对事业的爱

语文教师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具体表现在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爱上。这种爱的情感,是语文教师应该共同具有的职业道德,也是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首要“秘诀”。特级教师魏书生无限热爱语文教学工作,他当初为了争取改行当一名语文教师,竟多次写任教申请书!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斯霞曾经在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时说:“这中间虽然也走过坎坷曲折的道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风浪。但是,我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却是始终不渝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等先生,他们无不是终身热爱语文教育事业,从而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我们只有具备了对事业的热爱,才能安贫乐道,才能坚定信心,安心工作,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语文教师工作更辛苦、工作更难出成绩的困难面前,更需以我们对事业的爱作为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二、对学生的爱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满腔热情地、耐心细致地关怀新世界未来建设的人,才能担当得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爱生”,是千百万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反映了师生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体贴,更体现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它是语文教师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师只有做到了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老师所教的学科,更加尊重老师的劳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热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到师生情感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较好地纠正目前学生中“重理轻文”的偏向。

三、对专业的爱

具体变现在对语文学科的爱和对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爱上。“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巨。”(叶圣陶语)只有教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水平,以自己的“一桶水”、“长流水”去对待学生的“一杯水”。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了搞好语文教学,用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自学了20多门大学课程,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自学笔记,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他的语文教改的顺利进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乐于做一个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他的语文教学水平才能更快提高。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当初为了搞好语文教学,“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是怎样上课的,晚上,她啃着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一厚叠参考书,仔细琢磨。”她后来又是“每讲一课,就进行一次新的尝试,她一面到学生中去听取反映,一面在笔记上写下教后感。”自工作年以来,于漪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教研笔记,她终于探索和总结出了“点、线、面、体”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新方法。于漪老师对语文教学专业的爱,是多么执着!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有这种对专业的挚爱,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就会更大,改革语文教学的劲头就会更足,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会更高。当然,这种对专业的爱的程度是与语文教师自身的人生观、职业道德、思想修养有着一定得因果关系的。

四、对生活得爱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6

    从“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样的文雅引语,到“南瓜白菜,各有所爱”这样的市井俚语;从“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高尚口号,到“见一个,爱一个”之类的下流自白、、、、、、,其中的“爱”字显然各有所指,语意甚至南辕北辙。事实上,现代汉语中“爱”字的纷繁歧义,多得几乎不可能罗列无遗。鉴于汉字字义的模糊性,以及汉语词典用本字重复注释的常见做法不利于清晰地说明问题,在此,我们且以权威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的《汉英词典》为例来说明“爱”字词意之繁杂。该书至少用了十二个不同的英文词或词组来为“爱”这个汉语单音词作释义:love, affection, like, be fond of , be keen on, cherish, treasure, hold dear, take good care of, be apt to, be in the habit of, 甚至easily。此外,在解释一些包含“爱”字的双音和多音词如“爱慕”、“爱好”、“爱不释手”之类时,还不得不再增用adore, interest, hobby, fondle等等,来表达汉字“爱”的意思。 [1]

    当然,“爱”这个词的意义之复杂多样和使用之含糊混乱,在其他语言中也并不逊色。以英语为例,在1993年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编辑部编的《英汉大词典》中,love这一个英语词的释义,在名词词性项下有十一种,在及物动词下有六种,其意义之广泛,从动物植物的生理活动,到崇敬上帝的宗教感情,都在其中。 [2]

    如此之多的词意,在使用时不必指明所用为何意的情况下,当然会造成极大的模糊和含混,留下极大的可以误用和滥用的空间。再加上这个词在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中,在近百年来的现代汉语中,在世界文化中影响至巨的基督教教义的汉译词汇中,全都具有十分正面的语意或语词色彩, [3] 遂导致数不清的秽言丑行,甚至巨奸大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或挪用或盗用“爱”的名义,以之作为最美丽的保护伞,或者最雄辩的辩护词。以至于我们可以发问说:“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4]

    2、当然,人类生活中的罪恶现象与“爱”的关联,有些是虚假的(例如一些借用“爱”的名义进行的情杀,实际上出于妒忌心或报复心,而非爱心),有些是真实的(例如残酷的战争行为,有些乃出于真实的爱国心,尽管这“国”已成了大受歪曲的抽象概念)。

    但是,不论是虚假的关联还是真实的关联,这些罪恶现象或负面现象与“爱”的关联,绝不仅仅是语言混乱的结果。往深处看,这些关联更反映了“爱”这一现象本身的高度复杂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认知和思维的混乱。正因为如此,许许多多运思广阔而深邃的思想家,都曾深入探讨过“爱”这一现象本身。 [5] 而其中最深入的探讨,是从本体论即存在论角度来看问题的那些思想家所提出的。 [6] 我们在此且以蒂里希的探讨为例。

    蒂里希在逝世前三年的一次演讲 [7] 中,专门谈到了“爱”这个词。他说:“我已有多年不愿用这个词了,在我的任何文章、演讲、布道,或我对公众,即使只对一小群人公开讲话的任何地方,都不愿用这个词。这个词已变得如此之平淡,已丧失了如此之多的力量,以致于人们不能很简单地使用它了。象其他许多用来谈论精神问题的词汇一样,这个词也已大受伤害,但也许比绝大多数词汇都更甚。” [8]

    早在1954年出版的《爱、力量与正义》一书中, [9] 蒂里希已指出爱的“基本意义似乎是一种情感状态”,但是,“像所有的情感一样,这种情感状态不能被定义,而必须根据其特征和表现来描述,而且它不是意图或要求的事情,而是偶发或天赐的事情。” [10] 这正是一般人的理解,即认为爱只能是一种自发和自然的感情,这恰恰也正是儒家学者批评墨子的“兼爱”说以及一些非基督教学者批评基督教的“爱上帝”“爱邻人”之说的理由之一。 [11]

    但是,蒂里希也指出了对爱的另一种解释,即伦理学的解释。它尤其表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大诫命之中, [12] 它在西方文明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按蒂里希之说是具有“决定的作用”)。那么,既然这种要求不是无意义的,而情感又“不能被要求”,结论就只能是,对爱不能仅仅从情感角度去理解,换言之,对爱的理解必须扩大,才能真正把握爱的现象之本质。在前面提到的演讲中,蒂里希说:“如果谈论爱,我们首先得消除对爱这一概念的情感化,这种情感化把爱纯粹等同于感情。若不完成此事(指消除情感化),爱就不可能成为道德行动的终极原则。” [13] 蒂里希的结论是,“爱的伦理学性质依赖于其存在论性质,而爱的存在论性质则通过其伦理学性质而获得证明。” [14]

    事实上,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对爱这一概念的误用或滥用,确实有很多是来源于把爱视为纯属一种情感。这一点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看来比在西方语境中更加严重,因为,一方面在古代汉语中,“爱”这个词的运用似乎不象现代汉语这么多和这么随便,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的伦理律令中,以“爱”这个词作为核心语词的也很少。 [15]

    那么,蒂里希所谓爱的“存在论”(本体论)性质是什么呢?这可以从他对爱所作的定义得到回答:“爱是对分离者重新结合的推动。” [16] 蒂里希的存在论认为,由于存在本身是一,一切存在者本来也在本质上是一体,但是存在者一旦进入实存,也就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而同其他的个体相分离。分离者总是在力争重新结合。而爱,就是使一个存在物趋向另一个存在物的力量,即使之重新结合的力量。

    3、象其他许多西方思想家一样,蒂里希也分析了西方语言中用来表达“爱”的复杂意义的诸多语词,其中最主要的是libido, philia, eros 和agape。他认为里比多(libido)是“趋向生命之自我实现的正常动力”, [17] 人和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冀望着食物、运动、生长、对某一群体的参与、性方面的结合等等。” [18] 所以,“欲望 [19] ,是在任何爱的关系中具有的一种特性”, [20] 而希腊文厄洛斯(eros)和菲利亚(philia)所表达的是爱的两极特性,厄洛斯“代表的是超人格的一极,而菲利亚代表的是人格的这一极”, [21] 因为厄洛斯是“对善、对真、对美的爱”,而菲利亚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信赖的友谊之爱”。 [22] 在此我们应注意两点:第一,蒂里希指出了厄洛斯与菲利亚具有某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的特性;第二,蒂里希对eros的侧重于超人格性的解释,同一般人对这个词的侧重于情感甚至性欲的理解是很不一致的。

    至于阿加佩(agape),蒂里希将其解释为爱的这样一种特性,它可以防止爱的其他形式被扭曲为自私自利。 [23] 它在《新约圣经》中占主导地位(但却一直被人们忽视),这“并非因为阿加佩是爱之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是因为阿加佩是从另一个维度进入生命之整体,进入爱之全部特性的。人们可以称阿加佩为爱之深层,或与生命之基础相关的爱。人们也可以说,在阿加佩中,终极实在显现了它自身,而且转化了生命与爱。”

    蒂里希的分析,一方面反映了整个西方文化背景下爱这一概念的多种语义和相关特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爱的存在论(本体论)解释对于澄清这一概念的根本意义。下面我们要来看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中的“爱”这一重要而复杂的概念,是否也具有可以澄清的一些语义和相关特性,是否也需要进行某种本体论解释。

   

    二、爱?有还是无?

    1、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爱”这个词虽有太多的意思和相关语词,但其中同我们在此所讨论的概念,也是其基本含义有关系者,数目就少得多。如上文提到的《汉英词典》中的十二个英文释义中,take good care of 只能表示从“爱”的基本含义派生出来的“爱惜”或“爱护”,重在“关照”的行动,与之相连的cherish, treasure, hold dear (例句是“军爱民”)也与此类似。至于be apt to 和be in the habit of (例句是“爱发脾气”),以及easily(例句是“铁爱生锈”),就与我们在此的概念几乎毫无关联了。

    还有一些常用的现代汉语语词如“热爱”、“挚爱”、“酷爱”之类,两个字中的前一个是作为副词,仅仅表示核心词即动词“爱”的程度,而不表示爱本身的性质有任何区别(强弱程度不同的爱可以属同一性质的爱),也可以说并未标示出爱的类型,因此,同这里要说明的爱的性质之复杂性无关。

    爱的性质之区别,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区别,即爱之起因、爱之趋向和爱之关系。现代汉语有三个语词很好地标示出了这些区别,它们是“喜爱”、“情爱”和“仁爱”。

    这三个词既是地道的现代汉语词(其中“仁爱”用得较少,其意义是后面会论及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有古代汉语的传统因素——“喜”、“情”和“仁”都是古代汉语中具有“爱”之含义的独立语词,所以可作为相当严肃的、正式的书面和学术语词来使用。而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既有与西方语言中libido, philia, eros和agape相交叉的地方,又有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自身的历史和特点。当然,既然我们要用之来讨论这个复杂和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在其日常用法的基础上,为之作出更加充分的界说。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在此先只界说“喜爱”与“情爱”。

    2、我们所说的“喜爱”,是指直接出于认知而又导致欲求的那么一种爱。它在某些方面接近于希腊文之eros,或拉丁文之libido,或儒道所说的“欲”,佛教所说的“贪”。这种爱的起因,是认知到对象的可喜性质;而其趋向,是欲求占有该可喜的对象或享受该可喜的性质;与之相关,这种爱的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爱的对象为客体,在爱者与被爱者之间建立的“我--它”关系。

    一方面,这种爱的源起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本能,所以它在动物那里也可以大量地观察到,因为它所从出的认知和所导致的欲求,是动物皆有而非人所特有的。例如可归入这一类爱的“性爱”,是起因于认知到异性性特征的可喜性质,并趋向于享受该可喜性质,相应地,性爱的关系即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所认知的异性(尤其是其性特征)为客体而建立的“我--它”关系。这种爱出于人与动物共有的性本能,所以在那些能感知异性性征又具有性欲的动物当中,也可以大量地看到。事实上,除了共有的性欲之外,各种动物还均各有一时的“欲爱”,亦各有一贯的“嗜爱”,所以,包括性爱、欲爱、嗜爱在内的“喜爱”,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爱。人与动物之间在“喜爱”方面的区别,主要是范围上的:例如人的“欲爱”和“嗜爱”,不仅可以指向可喜的饮食和自然事物(当然饮食和自然事物的范围已扩大得不可比拟),还可以指向体育文娱(范围更远远超出动物之嬉戏),而且可以指向音乐、美术、观念理论之类(这实质上是因人所特有的象征体系而出现或转化或抽象化了的喜爱对象)。最后一项正是蒂里希所谓eros 趋向于事物中的真善美的一面之例证,现代汉语中也确实不乏以抽象者为喜爱对象的用法,如“爱真理”、“爱美”、“爱正义”等等。但是一般而言,“喜爱”的一大特征,确实是以具体事物为对象,或是把对象视为具体事物,而欲占有之或享受之,例如喜爱某种食物、某件物品、某种游戏、某人的作品,等等。当喜爱对象似乎是人的时候,准确地说,真正的对象往往是人所具有的某些可喜特点。例如对一个小孩的“喜爱”,可能只是因其外形特点或性格特点、或行为特点等等,而愿与之相处,则是为享受这些特点带来的快乐,这实际上是现代汉语中多用这个词来表示(例如亲戚、朋友等)非父母亲对孩子之爱的原因,因为父母亲对子女的爱不是因其某方面的特点,而是对之整体的爱,远不是“喜爱”一词所能表达的。

    另一方面,“喜爱”所从出的“认知”和所导致的“欲求”,都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认知”的基本前提,是以“自我”作为认知主体,而以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作为认识的客体或对象;“欲求”的基本特性,是以“自我”的满足为趋向的目的,以外界的事物作为达到此目的的手段。因此,处于自我中心的“认知”与“欲求”之间的“喜爱”,也具有自我中心的特征。简言之,“喜爱”的两大性质,一是一切动物共有的自然性质,二是人所具有的自我中心性质,所以它也不会具有使人生超越自我中心而向更高境界提升的超拔作用。

    然而,喜爱是人类之爱中最基本的一种,任何人都有喜爱,任何人生都离不开喜爱。当我们把人类之爱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时,对喜爱之地位最恰当的描述就是它构成了人类之爱的第一维度。

    3、我们所说的“情爱”,是指直接来自于感情,又可以加深感情的那么一种爱。它相当接近于希腊文之philia,或儒道所说的“情”, [24] 佛教所说的“爱”。 [25] 它包括与人际交情有关的“友爱”、“恋爱”,与血缘亲情有关的“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等等。这种爱的起因,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相处而产生的所谓自然而然的感情,或者由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真正自然的感情;这种爱的趋向,是自我加强,即爱的程度由于情爱自身的作用而加强;而这种爱的关系,是爱者以被爱者为主体而非客体,即作为活生生的人格存在者而非利用或享受的对象,即作为人而非作为物来对待的“我--你”关系。

    一方面,这种爱的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所以它也在同样程度上属于人类所特有,因为它所从出又反过去加深的那种感情,基本上是人所特有,而在动物那里较少观察到或者尚无充分证据去证实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物缺乏人所理解的符号表达体系)。例如可归入这一类爱的“恋爱”,是起因于二人之间的“遭逢”,不论这“遭逢”是短暂的相遇还是长久的交往,其中都包含着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丰富内容——长久的交往且不必说,就是短暂的相遇,也蕴含着外貌、装束、举动、气质、态度、表情、言语、眼神等等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内涵。而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动物之间的相遇所具有的,也与上一节归入“喜爱”一类的“性爱”之起因大异其趣。因为就与动物有类似之处的性爱而言,性的特征是其起因而性的满足是其趋向。但是社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异性恋者不可能在与任何异性相遇时都体验到“恋爱”,而动物和(一般而言只会是短暂地)处于动物状态的人类都会在性交时体验到“性爱”。这表明“恋爱”与“性爱”之间虽有众所周知的关联,但却绝不能相互混同。恋爱独特地只属于人,它是人与人之间不论久暂均包含丰富内容的广义的交往之结果,反过来它又可以加强或加深相关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相应地,恋爱的关系虽然也具有爱者自我中心的性质,但却不以被爱者为纯粹的客体,即并不以被爱者为利用的对象而使之沦为工具和物体,而是以被爱者为对等的主体,即尊重被爱者的人格而保持了被爱者与爱者的平等伙伴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会将纯粹的嫖客与妓女(或妓男)之间的关系称为恋爱(尽管他们之间也有性爱);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发现性爱绝不构成夫妻关系的全部内容。

    又如,也可归入这一类爱的“友爱”,其起因也是朋友之间的交往,由交往而生感情,由感情而生友爱。而友爱的趋向,就是反过来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或友情。这种关系也以主体之间的平等和对等为特征,当朋友的关系变成了利用者与被利用者的关系时,友爱也就停止了,恰如恋爱双方的关系蜕变为性的利用和被利用之时,恋爱也就终止了一样。

    被我们同样归入这一类的爱的“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同上述两种爱的主要区别在于:作为恋爱和友爱之起因的“遭逢”或“交往”,是偶然的、非血缘关系注定的,而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却起于必然的、由血缘关系注定的“遭逢”或“交往”。当然,这四种“情爱”分别受到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观念的极大影响(这也是“情爱”之人类属性的重要佐证),这使得它们之间的其他区别显得十分突出,例如前两种情爱与后两种情爱之间的混淆,可能被视为荒唐,甚至被视为有乱伦之危险,尽管准确地说,具有这种危险的只是血亲之间的性爱而非恋爱或友爱。这些区别可能会掩盖了它们的某些一致性,例如手足之爱实际上相当接近于友爱,而亲子之爱与恋爱这两种情爱,在“不计利害”、“不顾缺点”等方面也是很接近的。

    就我们在此讨论的情爱之起因而言,这四种情爱实际上均源于“人格性的”或切身的交往。“恋爱”和“友爱”已如前述,至于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正面的例证是:领养的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情爱常常不亚于亲生儿女与父母的情爱,青梅竹马的小朋友甚至主仆的儿女之间的情爱,也往往不亚于同胞的兄弟姐妹;反面的例证也相仿:从小与父母隔绝的儿女,对父母纵有感情也常常是“血缘观念”和别的原因所致,从小分居异处的同胞兄弟姐妹,其间的手足之情会淡薄得不如邻居的玩伴。

    再就情爱的趋向和关系性质而言,后两种情爱也同前两种有某种一致性。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的趋向,当然亦非追求自我的欲望满足,而只是反过来加强亲子之情和手足之情,这是相当清楚明白的事情。但是,(尤其在东亚文化传统中)似乎不那么清楚明白的是,这两种情爱关系竟会具有某种平等和对等的特征,因为有许多人认为,如果不说兄长与弟辈有某种上下关系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父母与子女是有这种关系的。

    即使在父权制的东亚文化环境之下,这种看法也是以一种误会为基础的,即,误将出于自然感情的“情爱”,混同于出于文化观念的“规范”。社会规范(例如成为社会习俗的儒家的“三纲”和“五伦”学说)可以大大地影响人的情感,但是却不能完全取代或取消人的情爱。因此,即令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社会氛围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君臣之间的真正友谊(罗冠中笔下的桃园三弟兄若毫无生活真实性,就不可能为人传颂),看到父子之间的舔犊情深(中国由此而有“虎毒不食子”等谚语),看到夫妻之间的缠绵悱恻(《浮生六记》只是无数如实的描述中之较出名者而已)。说到底,只要是真正的情爱,就一定有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就一定把对方作为与自己同样具有充分人性的主体,即令是父母对子女也不例外。事实上,在父母对子女采取“上”对“下”或者不尊重其人格的态度时,他(们)也就在那一时刻暂时地抛弃了这里所说的“亲子之爱”,或者说,暂时从父母变成了(比如说)教育者或惩罚者。

    总而言之,在情爱之中,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是对等的人之间,即人格对人格的关系,也就是马丁·布伯所谓的“我--你”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爱者一方,情爱还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因为,作为情爱起因的感情,是自我或主体由于同外界或客体或另外的主体交往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或正面或负面的性质决定了其结果是爱还是恨(或厌),不论是作为起因的感觉还是作为结果的爱恨,其主体当然都是“自我”,其基础也都是自我中心的个体实存。所以情爱也不具有使人生超越自我中心而向更高境界提升的超拔作用。

    尽管如此,情爱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爱,使人以对等的角度去对待其他的主体,这相对于“喜爱”而言,不啻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虽然它在人类社会中极其普遍,虽然任何人都有情爱,任何人生都离不开情爱,我们仍然可以说,情爱构成了作为整体的人类之爱的新的维度,即第二维度。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7

一、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讲述生命的各具特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中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组成了一幅幅百读不厌的美丽图画,那些小动物们,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峰,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能发出“啪”的一声的斑蝥,断砖下的蜈蚣,更令人神往的是雪地里觅食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无不为百草园增添无穷的乐趣。鲁迅写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愿望。

再看冯骥才笔下的小珍珠鸟,浑身毛茸茸的,像一只蓬松的球儿。它在“我”的茶杯中喝茶,在“我”面前的稿纸上走来绕去,并啄啄“我”的笔尖,甚至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鸟共处图,这令人羡慕的互相依赖的美好境界,就来自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热爱与百倍的呵护。人与鸟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如此。我们需要信任,我们呼唤爱,首先我们得付出爱,让人信任。

二、给学生多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关于善待生命的文章。

给学生介绍有关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利用这些文章,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做朋友,与大自然做朋友,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俄国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讲述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幼子而不顾自己的弱小,敢于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挺身而出,你看它“突然从身边的树上落下”,“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牙齿发光的张大的口边”。因为爱,它变得悲壮,也全靠这爱,物类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和发展。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写斑羚群被逼走投无路奔向伤心崖,面对生死抉择,雨后突然出现的一道彩虹,促使镰刀头羊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想出那么一个挽救种群生存的“飞渡”绝招,使整个斑羚群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群体,为了生存共渡难关。那种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飞渡壮举,真是震慑人心,任何有良知的人看了都绝对不会再去伤害这些高傲睿智的生命。唐敏的《心中的鹰》一文中,鹰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象征。“没有鹰的天空”是多么遗憾,“人们啊,放下手中的枪,抛弃愚昧无知,回到人性、理性上来吧!”这呼唤怎能不让学生震撼呢?

这些文章,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能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进行反思,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我们阅读的报纸杂志中,随时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借课前几分钟向学生做介绍,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关注大自然,思索生命的意义,会爱心永驻。另外,电视《动物世界》中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一个个生命的奥秘,同样是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材料。

三、在作文练笔中增强善待小动物的意识。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8

关键词:张爱玲;经典化;热张;小资

从“经典化”到“符号化”,“张爱玲现象”的转变过程其实是文化转变的一个过程。“尽管说‘张爱玲现象’是一种经典化的表现,转型以后这种经典化就走向了‘符号化’,逐渐地随着经典化的演进,‘符号化’所代表的不是文字,而可能成为个人的一个标志。”[1]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文学的发展,“张爱玲现象”的本身在社会环境、群体的思维方式、消费文化以及商业文化发达的条件下,都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张爱玲现象”具有了多极化的发展。

一、百花齐放的“热张”运动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百家争鸣”,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因为这是他们实现精神价值、发挥仁智才学的理想境界。然而,这一梦想和理想在曲折复杂的历史发展中曾倍受挫折,当代文学争鸣经历的风雨坎坷就是见证。“张爱玲现象”恰恰是文学争鸣、百花齐放的最好见证。来自学界的,民间的各种研究、欣赏、仿效恰恰也是这个见证的有力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热”成为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有人也许不读张爱玲作品,却早知张爱玲的大名,熟知张爱玲的逸闻妙语。更普遍的情形是,“误读”和“浅读”张爱玲,忽略其深刻的人性探寻和别致的审美创造,把张爱玲“明星化”、“小资化”。她的传奇经历、她的爱情悲欢、她的日常喜好、她的华美而苍凉的作品、她的俏皮话,一方面是出版业、影视业的卖点,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小资阶层竞相追逐效仿的热点。创作名家变成了文化明星,文学名作变成了市场精品,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热张’运动可以理解成学界与民间对张爱玲理解的多个版本,同时‘热张’现象所产生的连带反应就是深层次地促动了文学社会化的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运动中,张爱玲不再是文学的一个符号,而且她成了一个文化图景。”[2]文学作品到实实在在的生活模本的重现,已故多年的张爱玲的魅力不断被挖掘出新的可能性。

“张爱玲现象”不单单是文学界的一个现象,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容纳与衔接,“张爱玲现象”更直观地体现了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意义所在,当然我们还应该还清楚地看到“张爱玲现象”在被世俗化与平庸化,显然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是理想的结果。的确,“读张”、“看张”的表面似乎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这个削平深度、雅俗互融的时代,谈谈张爱玲的贵族出身及“另类”个性和浪漫爱情、欣赏她小说的故事性、品品她的俏皮话,是一件怡情养性的赏心乐事。张爱玲的悲哀与虚无、深刻与独创就这样被“误读”和“浅读”掉了。十年前就有敏锐的学者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张爱玲的读者群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多为正在形成中的白领或是学院中人。然而从普遍的阅读接受来看,除却专业研究者,恐怕少有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张爱玲作品中深蕴的悲凉,以及那种于人生的‘惘惘的威胁’。张爱玲的作品中隐藏着的式微破落的颓势,对私人生活关注背后的犬儒。对价值的嘲弄与颠覆,以及对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这一切,大都被浮躁的阅读心态给忽略和消解了。” [3]

二、文化崇尚的“悲凉”性别

在大众谈到张爱玲时,更多的说辞则是悲凉、华美、惊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经典化代表的张爱玲,她的身份界定始终是带着一丝被误读的痕迹。人们常常认为,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没有自我,她们的生存方式都极为卑劣。她们大多数不能在获得物质生存的同时主宰自我,而要通过依附男人,借助婚姻来摆脱生存的困境。无可否认,张爱玲小说女性的生存意识十分坚韧。“张爱玲的小说与散文已一再言明她的女性形象是现实狡猾的求生存者,而不是用来祭祀的生活牌位。”[4]而她们在与现实的较量中,往往会不自觉地丢失了女性自我意识。综观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我们发现其女性形象无不在物质生存与寻找女性自我中苦苦挣扎着。从张爱玲早期创作来看,女性自我意识明显占据着主导地位。到了创作的高峰期,张爱玲深切体会到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也意识到在物质生存面前,女性自我意识的无力感。在张爱玲创作的后期,她冷静地审视和还原了现代职业女性的生存境况和自我意识,在物质生存与自我中找到了相融点,同时也透出女性寻找自我归宿的希望之光。她告诉人们:在生存困境面前,什么是女性真正的归宿,女性又应如何寻找自我的归宿。

不管我们怎么样去评价张爱玲,或者如何去解读“张爱玲现象”,受到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在我们面对张爱玲的时候,女性的性别、女性的意识、女性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制约,这种制约必然地为所谓的文化热与文化景观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在张爱玲的思想里,死是容易的,生却是很艰难。单纯活着便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张爱玲的生存观。但她更要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强调自我归宿感的重要性。早期的张爱玲为了宣告走出男权控制的体系,而让虞姬自杀。从这以后,她已跳出了这个价值以外,以一种更冷静、更客观的态度,深切地看到男性价值系统对整个社会的渗透,以至对女性自身的渗透。

三、符号化的张爱玲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的转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文学中的宏大叙事渐无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平民化、市俗化的视角,在这种背景之下,张爱玲那些小男女恩恩怨怨的文字特别具有亲和力;再者因为张爱玲的文字与其生活方式迎合了现代都市文化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她的个性、她的从容、她的优雅与博识成就了其文学个性。

(一)小资情愫与消费意识的博弈

在多元化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张爱玲由经典化到符号化的转变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具有时代特色的消费意识同时又具备了文学元素的特点。那么在边缘文化时期,张爱玲的小资情愫成就了消费意识,继而使文学作品承载了传统文学与变革后的文学作品的对弈,更为主要的是小资情愫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消费的成本、文学消费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

有评论家也注意到小资写作只学了张爱玲的皮毛甚至是她反感的部分,“张爱玲被错误或者片面当成了偶像。假如抽去了张爱玲的那种虚无的体验,单是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和津津乐道的都市情感体验,我想刚好是张爱玲的都市形象的反面”,“后来的很多人学张爱玲,……刚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张爱玲小说中消解掉的东西在他们这里努力地被还原出来”[5]。小资写作模仿张爱玲面对俗人俗世的坦然,却不能像张爱玲那样提升出人生的意蕴;小资写作模仿张爱玲玩味细节的能力,却不能像张爱玲那样能从细节中捕捉时代的总量。

显然,小资情愫与消费意识的搏弈并不能等同,而是相互之间有张力,有排斥,尽管也有同一性,但是这种同一性更需要体现文学功能的,文化发展的一个考量标准。

(二)文学价值与精英文化的同一性

文学价值莫过于被广泛的受众所接受,而精英文化则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一种共性的文化,它是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的。在“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中,张爱玲具有典型意义。这种意义的推崇对于文学价值的泛化以及与精英文化的对决又有着特殊的意义。

张爱玲在“重写文学史”的谈论及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中被经典化也是社会文化力量“内外夹攻”的产物。“内部”的力量就是上面提到的、当时大陆的思想解放和文坛的自主性、主体性思潮;“外部”的攻势则来自美国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大陆产生的影响。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译本1985年左右从香港传入大陆,引发了文学史写作与经典秩序的“地震”。此前关于张爱玲的“重新发现”尚带着些许的暧昧,在对她的评价上也显得谨慎、犹豫和举棋不定,远远没有达到要把她置于文学史顶端的程度。夏志清的文学史则非常明确地提出:张爱玲“可能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有才华的中国作家”,《金锁记》则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张爱玲、钱钟书等40年代上海文人的创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峰,“比文学革命时代那一批作家要成熟得多,足以代表新的一代”。正是夏志清的文学史把张爱玲的地位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三)意识问题与女性语权的斡旋

女性意识问题是文学界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女性文学话语权的产生将女性的意识问题与女性话语权的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在她的作品中,她把女性意识女性话语权的有机结合最终融合成了自我意识的一个的表达与主张,也就最终完善了女性的意识与话语权的整体回归。

不可忽视的是“张爱玲现象”作为文化界,文学界的一种必然现象,在消费主义时代它所引发的现象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我们只有真正意义上读懂张爱玲,深层次去理解张爱玲的作品,才可能促使“张爱玲现象”发挥它的作用力。

注释:

[1]公秀梅.《从当代文学思潮看张爱玲热现象》,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王敏.《从“消失到重新发现”—评半个世纪的张爱玲热》,信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9

(1)康德的思想通过德国和英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传播到美国,在以波士顿为中心的新英格兰地区形成超验主义思潮,以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等为代表。爱默生批判统治当时人们思想领域的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发展个人主义,倡导新的文学思想,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爱默生的文学思想糅合了他独具特色的宗教观、哲学观以及东方文化因子,使美国文学最终脱离欧洲文学的母体,获得了全面的独立。超验主义运动所处的时期被称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文艺复兴”,爱默生本人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之美誉。

二、个人主义的新诠释

爱默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与其宗教革新思想紧密联系。他反对宗教蒙昧,批判禁锢人们思想的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崇尚个人直觉,喊出了“人是自己的上帝”的口号,打破了长久以来欧洲神学和教条的束缚。他提倡个性解放,推崇精神万能,写下了《论自然》、《论自助》、《论超灵》、《在神学院的演讲》等系列理论色彩颇强的讲演辞。爱默生注重个人,注重当代,他的讲演充满了对崇古守旧的批评,“我们的祖先从降生到死亡,一直被原罪的恐惧折磨着,战战兢兢地等待末日审判我们的宗教采取了排斥性的否定形式,出于对真理的热爱,我们批驳虚伪——而宗教却是一种连根铲除的批判。”

(2)1867年,爱默生在“自由协会”的成立大会上再次强调“严格的宗教神学已不再适用”。他希望寻求一条更广阔的途径,引导美国民众走出清教主义的影响,建立一个纯粹的美国社会。“新的土地呀,新的人呀,新的思想呀,都出现了。让我们要求拥有我们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法律和崇拜吧。”

(3)《美国学者》中大胆陈述了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宣言:“世上惟一有价值的东西是活跃的心灵。”

(4)“世界微不足道,而人才是一切。”

(5)爱默生的思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颠覆了美国传统的宗教、文学和文化观。爱默生崇尚个人主义,其讲演稿、散文和小说等作品不可避免地烙上个人主义色彩的烙印。他尊重个人价值、智慧和人的创造能力等思想逐渐渗入文学创作领域,为美国学者创造本土文学作品奠定了思想基础。法国文学家蒙田曾这样表述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表现自己我并不是描写(我的主观的)存在,我只描写我的经历。我专注于谈论自己对自己的研究超过了任何别的主题。”

(6)爱默生用讲演、散文和诗歌的形式抒发了他对个体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国独立文学的追求。他不断强调这一主题,讽刺那些“书籍的修补者、校订者和各种层次的藏书狂”,“饱经读书之辈”和“一知半解的人”。他批判一些所谓的学者“用最糟糕的词语造出别扭不堪的烂句子,因为他们除了赐予,什么也没注意到。”

(7)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个人美德的关注。诗歌创作既要抒发诗人的思想和激情,又要肩负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这样的诗歌才能最终为社会所接受,才具有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诗人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表现手法创作诗歌,使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诗人不是说教者,是真理和智慧的接受者,又是真理和智慧的传送者。爱默生鼓励诗人激发感情,表达自我,表现美国精神,给一直依附于欧洲文化的美国文学以信心和勇气。他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民族的精英》,这不仅是他个人主义的一次有力体现,也是他对整个美国文学的期盼。爱默生将“文化”定义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其散文《爱》、《自立》、《谨慎》、《友谊》、《个性》、《行为》和《能力》等都强调个体修养与美德的重要性。“除去个性中的一切障碍和杂质,只留下纯净的东西。”“借助于其中每一种教养,灵魂的每个器官就会被清洗干净,重新焕发出活力。”

(8)“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劳动者,其价值要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大得多;一位工程师借助科学仪器和手段创造的成就,可以顶上成百上千人的工作。”

(9)这番言语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看来,都有贬低体力劳动之嫌疑。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爱默生以实现个体道德修养为宗旨的个体价值观为美国思想和和文化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二、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

在爱默生之前,美国已经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而言,美国文学一直处于模仿欧洲大陆文学的状态。受欧洲文学的影响,美国文学无论在主题、风格还是思想上都接受了欧洲文学的传统。一些知名的作家,如华盛顿•欧文、托马斯•潘恩等,模仿欧洲文学描绘的充满历史感的自然和风土人情,成为欧洲文学的传声筒。梭罗曾挖苦美国人的盲目模仿和崇拜:“巴黎的猴王戴上了一定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学了样。”

(10)在这些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下,要建立一种独立的、能准确反映美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国文学实为困难。美国学者诺亚•韦伯波斯特曾宣言:“美国必须在文学上也如在政治上一样独立,在艺术上如同在武功上一样驰名。”

(11)爱默生游历欧洲期间,拜访了当时名噪一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华兹华斯和卡莱尔,接受了新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他与柯勒律治交换了对唯一神教的观点,认识了卡莱尔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也开始理解华兹华斯对诗歌的热爱。“他对真理的单纯执着,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很不愿意炫耀自己。”

(12)通过拜访这些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爱默生领悟到美国文学真正需要的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爱默生认为自己是为成为一名真正的能表露自己内心情感的诗人而存在。他呼唤美国要有自己的文学和思想,不要再依靠旁人。这一主张巧好迎合了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思想文化的需求,为美国文学最终脱离欧洲大陆的母体文学、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学思想产生了积极作用。他的思想对同时代的梭罗、惠特曼、麦尔维尔、霍桑以及后来的作家埃米莉•迪金森、罗伯特•弗罗斯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这些作家形成了美国的文艺复兴。1836年,爱默生出版了《论自然》。在这部著作里,爱默生重新诠释了超验主义的自然观,同时激励美国的知识分子要摆脱欧洲文学的束缚,建立本民族文学。《论自然》中爱默生表达了对美国文学的期望:在这里,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让我们还是争取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切吧!——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法律,自己的崇拜!

(13)爱默生反对继续借鉴欧洲文化,主张广大的美国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来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文学研究将不再是个代表怜悯、代表怀疑或仅仅代表着感观放纵的一个名词”

(14)。他鼓励知识分子做一个鼓舞大众、教育大众、引导大众的人,一个脱离个人私欲,为优秀思想而活着的人。他鼓励学者认识自我、观察自然,博采众长,号召美国人写本土的故事,写自己时代的故事,逐步建立独立的美国文学和文化。爱默生高声疾呼:“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学习他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在我们周围,数百万的青年正冲向生活,他们不能再依赖外国学识的残羹来获得营养。”

(15)爱默生富有挑战性和振奋人心的呼吁唤醒了沉睡的美国知识分子,震撼了日日忙于追逐物质利益的美国民众,为他们从加尔文主义、物质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做好了思想准备,为美国文学的独立和发展创造了契机。《美国学者》解放了长久以来饱受宗教束缚的个体,也解放了一直依附于欧洲母体文学的美国文学界和知识界。五十年后,《美国学者》被奥利弗•霍姆斯称之为美国“思想的独立宣言”。

(16)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是集宗教改革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人,但他似乎一直不能严肃地看待小说。他认为小说的“情节(或称作外在的情节、时间中的情节)都是不真实的。”

(17)同样的,爱默生不喜欢历史,不能把历史视为真实,认为历史只不过是更多的相同的事件在时间中的展示,小说则是虚构的历史。爱默生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他主张诗歌创作的前提是内容决定形式,因此诗人要摆脱传统格律的羁束,诗人的语言要浑朴自然,形象生动,凝炼隽永。诗人要对世界和自然有深刻的直觉认识,要善于认识事物内在的“富有诗意的结构”,要擅长运用比兴象征的表达技巧。他还认为美的艺术目的在于创造,诗人不能脱离自己的时代和国家,“是代表美的君主,贵在创新,而不在模仿”。

(18)爱默生号召美国作家选择美国题材,创造出独具美国风格的文学作品,在爱默生的时代,美国文学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发展方向,在同时代的梭罗、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等作家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后来的青年作家遵循他的启示,继续创建独特的美国文学。爱默生的散文,在说教之中每每流溢出特有的富有魅力的睿智、幽默感和文学、哲思的深度。他的演讲辞雄辩有力,语调变幻莫测,这些都显示出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底。作为一场融欧洲与美国思想潮流于一体的文学思想运动,超验主义催生了一系列经典之作:《自然》、《美国学者》、《知识的自然历史》、《论超灵》、《超验主义者》、《改革者与其他人》、《瓦尔登湖》等。其中《瓦尔登湖》这部以其优美的文笔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后来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四、汲取东方文化的精华

爱默生背弃了欧洲传统的文学创作思想,对东方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早年在哈佛神学院读书期间,爱默生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的经典论著,也开始阅读包括印度、中国、波斯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典籍。波斯的诗歌集,印度的《吠陀经》,《奥义书》、《曼奴经》,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些论著,尤其是《四书》都进入了他的视野。很长一段时间,爱默生一直在寻求一些最基本的著作能提供原始的见证、能回答蒙田提出的“我知道什么?”这个问题。爱默生希望有一本书能明白自己的观点,不需要他人支持,不用辩解也不需抛弃东西,《论语》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爱默生为中国文学所吸引,他先后阅读了一些法文版和英文版的儒家思想典籍。他读过约书亚•马什曼编译的厚达七百二十五页的《孔子著作》(实则是《论语》)。他还阅读了由大卫•科利翻译的《中国古典著作<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上)和《孟子》(下)。爱默生被简洁、短小而机智的儒家式的道德教育所吸引,摘录了他认为对自己的人生哲学有裨益的语录,如“交友必像自己”(“勿友不如己者”)、“勿怨人不知吾,怨吾不知人”(“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他热衷儒家思想,“一旦在任何地方读到一个智慧的句子,立刻感到有一种要将其借用占有的欲望。”

(19)他对孔子崇拜之极,“孔子,民族的光荣,绝对东方的圣人,他是个中间人。他是哲学中的华盛顿、仲裁人,现代史中的中庸之道。”

(20)爱默生对儒家思想的热爱影响了他身边的其他超验主义运动者。他告诉富勒:“《孟子》是用它静谧的阳光对卡莱尔的暴风雷电的一个危险的反衬。”

(21)在他的影响下,梭罗借阅了《四书》,立即被这具有独特魅力的东方文学思想所吸,“这些古书是多么动人心魄,荷马、孔子的情趣是多么高贵!”

(22)梭罗读了马什曼、科利翻译的英文《四书》,还直接阅读了M.G.博迪耶1814年从中文翻译成法文的《四书》。梭罗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甚至着手翻译了部分儒家思想典籍。《瓦尔登湖》中所引用的《四书》语录就是梭罗从法文直接翻译过来的。林语堂曾说:“梭罗的人生观,在所有美国作家里,可以说最富中国人的特色。”

(23)梭罗的一生,也验证了这句话。东方文化在认识方法上以综合为主,擅长看到事物对立中的统一性,具有更强的包容性。爱默生和梭罗非常欣赏东方文化的这种特性,他们既求同,又辩异,努力寻求内在和外在的平衡。爱默生与梭罗合作,共同编辑超验主义的喉舌杂志《日晷》(TheDial)。两人旁征博引,融合东西方优秀的思想和文化,编辑了《道德经典》系列,节选世界主要的宗教经典作简单介绍,这其中包括孔子语录的摘录和《四书》选段的摘录。有意思的是,爱默生虽然认同儒家思想,但又认为它并不能直接启发人类灵感,对于人的实际影响也很有限,但这也未减他对《四书》的兴趣,《四书》的一些思想在爱默生思想里得到了新的解读。爱默生对儒家文化充满了仰慕之情,对东方人高尚的精神生活更是推崇不已。超验主义运动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它“以其自己的方式试图解决那个世纪的最尖锐、最让人忧郁的问题。就像19世纪其它伟大、但同样要消失的体系一样,超验主义的目的是要为那个世纪正在快速走向分崩离析的思想找到一个整合的方法。”

(24)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爱默生从儒家思想那里寻得了一些启示,弥补了超验主义思想本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个体观、自然观、文学思想等方面。爱默生认识《四书》是一个偶然,但他们有意识地阅读、研究儒家思想,有所取有所弃,希望借东方文化之长补西方文化之短。所以,在爱默生的思想中,“既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相互接近,甚至融合的部分,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我爱大自然作文篇10

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