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26 00:05:03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建设篇1

关键词:课程群;广告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广告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400余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大致可分为广告设计、广告传播与营销两个方向:广告设计方向注重广告创意表现、设计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传播与营销方向注重广告经营管理、策划与创意、文案等[1]。随着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广告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广告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探索适应广告行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广告人才,是高校广告教育的重要任务。广告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在充分考虑广告产业发展需求与学科专业定位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分类,构建科学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广告策划、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广告实施与等方面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平台,更有利于实现广告学专业的特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如何对广告课程进行改革,以更好、更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任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3]。广告学以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视觉传达为基础,专业涉及广告学、传播学、媒介学、艺术美学、营销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4]。广告传播的方式是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广告活动过程包括广告定位、广告目标、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媒体投放与效果评估等。广告学课程群建设,应基于广告学专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应用领域及市场发展趋势,以培养应用型广告创新人才成为主要培养目标,结合广告传播方式与运作模式、媒介形式、受众状态,充分考虑广告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大类课程”的框架下,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与国际广告教育接轨,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强调对学生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广告学、传播学、管理学及各种艺术修养的能力[5]。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课程群中应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全面规划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相互支撑、循序渐进,一体化实现课程的选择和整合,保持统一协调性,实现课程之间知识无缝衔接,构建知行合一的广告学课程体系。

三、广告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根据我校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与教育实践创新,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广告人才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探寻符合现展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的对策。依托我校财经管理学科的优势学科背景资源,突破国内广告学高等教育专业定位局限,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梳理,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按照基础、理论、素质、设计、应用,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广告学专业课程群平台。1.广告学课程群广告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核心,主要包括广告学、中外广告史、广告心理学、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原理与实务、广告调查与效果研究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是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给予学生关于广告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广告学专业的基本素养,夯实广告学理论基础,熟悉各种广告媒介的特点及运作方式,掌握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理论与原则、特点与规律、主要方法与相关技巧,通过广告创意进行视觉化与艺术化的再现,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能力、广告创意能力、文字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2.传播学课程群传播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媒介管理、广告经营策略、广告心理学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规律,研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正确进行媒体选择,明确其运作规律,科学地做出媒体投放策略。帮助广告学专业学生理解广告运作的对象和环境;使学生更加明确广告运作规律。为实现广告有效传播、科学经营与管理奠定基础。3.广告设计课程群广告设计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群,提供广告学专业的素养与基础表现工具,主要包括美术基础、三大构成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电脑三维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广告创意和表现的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建立前卫的设计理念,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以美术和构成理论为基础,以应用软件为工具,通过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艺术创造力。本课程群围绕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广告设计能力,通过美术基础、构成设计、设计软件的应用等课程,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创意;第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第三,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各类竞赛作品的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4.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对企业品牌形象表现工具,主要包括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新媒体广告、影视广告策划、网页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本课程群在于帮助学生利用视觉传达理论科学正确地塑造企业形象与传播品牌,通过企业形象调研,提炼企业的理念系统,并用视觉图形表现,使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形象。通过艺术设计表现企业形象,进行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提高学生视觉要素的形态掌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视觉设计的创意能力、设计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企业形象策划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使学生具有CI策划、设计、实施、管理和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5.人文素质课程群人文素质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与基本素养。该课程群主要包括中国经典文化导修、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道德与法规、大学语文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文字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艺术品位、气质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将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以优化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先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课程群设计,通过整合课程、优化结构、革新内容、改革方法,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知识架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告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建设了内容联系紧密、层次清晰、相辅相成、特色鲜明的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课程群,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实现了广告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和设计创意,广告市场项目方案设计、媒介投放策略、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广告投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广告项目实施所需要具备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媒体应用能力、设计表现与视觉传达能力等。通过课程群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竞赛,使学生在专业实训及各种竞赛中实施广告实践过程,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毕业生在广告行业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了我校广告学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星河.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新模式建构[J].中国广告,2012(2):138-142.

[2]林怀宇.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东南传播,2011,88(12):115-116.

[3]刘春侠.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81-182.

[4]罗奕.供给侧改革下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探索[J].今传媒,2017(1):18-20.

专业群建设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02-03

国内外的许多地区都已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迅速拉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已成为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内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支撑,人力资源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如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中心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该地区拥有近1/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7000多名博士,20多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与之相比,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突出表现在高水平人才不足和素质能力与集群企业要求的不匹配等方面。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实现集群化,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只有高校各专业以专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参与到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才能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推动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为产业集群及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专业集群的内涵

对于专业集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学科集群”、“学科合作”、“课程集群”等概念和观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认为专业背景、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可以组成一个学科集群,例如该大学的生物医学学科集群包括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代谢和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系的分子发病机理和分子医学5个专业。Lee(2008)等指出“学科合作”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则主张采用多个课程组成“课程集群”来培养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集群中的不同“套餐组合”。从国内来看,也出现了相关或相近的提法,如汪馥郁等(2008)认为学科集群代表了学科交叉发展、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徐世浩(2010)在进行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专业群”的概念,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十个“学科群”。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专业集群界定为将产业集群的内涵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具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个专业和学科的集合。这种集合是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通过高校间、校企间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的交流合作,培养出复合型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集群建设的框架体系

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集群,需要从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专业集群和微观专业建设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综合分析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影响,根据相关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类别。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行业协会、信息中介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之相对应也有“专业链”,具体是指在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联系密切的一组专业,专业链条是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因此,建设专业集群,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关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

其次,采取学科建设等相关措施重点建设专业集群,最大化发挥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对照专业链,完善相关专业集群,增删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建设,包括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特别是核心专业和一般专业确定,集群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确定,和适应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再次,微观专业建设方面,要对专业集群内部的具体专业设置现状、招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具体的专业建设,涉及到课程集群设置、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三、与沈阳装备制造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分析

沈阳的大型机床、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均位居全国前列,集群现象突出。但是,同东南沿海部发达省份相比,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同样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方面。据统计,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3%在企业(顾英伟、杨威,2005)。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代表性强,因此,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对其他产业集群也具有借鉴意义。

1.分析产业链,确定专业集群。对装备制造产业而言,从获取市场信息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的产业链条为市场信息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和图案设计)生产准备(人、生产资料、设备和作业计划书)毛坯生产(型材下料、铸造、冲压、焊接)切削加工(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零件生产零件组装成品销售用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机器制造等五大领域。因此,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材料类等类别。因为牵涉到的专业众多,无法一一列举,现以相关类别中20个主要专业为考察对象,利用UCINET6.0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序号1~20分别表示20个专业,两个专业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在专业背景、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应归属相关专业链条的同一专业集群,两者之间无连线则表示两个专业在上述方面联系不大,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绘出图1。

根据图1所示分解出5条相关的专业链,分别为:第一条,1.2.3.4.5.13.17.18.20;第二条2.1.3.5.14.17.18.20;第三条 3.1.2.4.9.17.18;第四条4.1.3.7.17.19;第五条5.1.2.10.14.16。5条专业链条分别代表了机械类、机电类、控制类、模具类和电器类五大专业集群,这五大专业集群分别以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核心专业。如表1所示。

2.对照专业链条,构建专业集群。确定专业集群后,需要对照专业链,结合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不断完善专业集群,具体包括:

第一,对照专业链,增删相关专业。如上所述,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集群有5条主要的专业链,涵盖20个相关专业,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与装备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专业链中尚有个别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未设置,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因此,需要尽快申请设置相应空缺专业,构建完整的专业链。

第二,确定专业集群内部的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及其对应高校。专业集群内部由多个专业构成,有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之分。例如,在机械类专业集群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核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是辅助专业。相应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该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院校,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则为辅助院校。

第三,明确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定位。集群发展不仅要注重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也要注重各专业的特色发展问题。例如同样是机械类院校,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学院侧重数控和模具,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表面加工测量理论与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现代机械传动等方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机械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3.基准集群和企业需求,发展专业集群。

第一,相关高校间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的高校联盟或“学术共同市场”,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专业集群的内部的各专业可仿效“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进行交流合作(许悦,2008)。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市场,由16个州158所公立高等院校组成“美国南部教育委员会”,为各高校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跨校、跨州相对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学术联盟。现阶段,我国仅在少数重点高校中设有一些校际间的课程互选,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开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沈阳高校通过此类联盟的建设,可以使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和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还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科研,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吸收集群内企业的意见,设置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沈阳相关高校应针对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人才,促进集群发展的目标,成立有集群核心企业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吸收企业的意见,切实制定符合集群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计方案,并且能够根据集群与企业的新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与集群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装备制造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集群中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就业上岗,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是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的重点。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高函[2010]7号),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设有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高校需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密切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内或校内建设实训平台,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训条件,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构建企业家与高校学科带头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专业集群构建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与高校中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行业协会与学术团体开展的活动,以及建设俱乐部和论坛的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而在专业集群内部,对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带头人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因为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下无法实现优势互补,难以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因而要强化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形成既能具有自身专业化优势和特色,又能共同合作而具有协同优势的学科结构。

[基金项目:辽宁省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09EB001)。]

参考文献:

1.Lee,C..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ome observations from subject teachers' reflections[M].Reflections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8(2):35-38

2.顾英伟,杨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5(10):87-8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0]7号).[EB/OL],2010.6.23

4.孙婧.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经济前沿,2005(1):31

5.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等.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14-15

6.徐世浩.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3):103-105

7.许悦.“专业共享”: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的发展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3):110-112

专业群建设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课程群;大数据

1工业设计专业构建课程群的必要性

工业设计横跨技术与艺术两大学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属于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培养学生既要掌握工程技术、美学知识以及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市场学、设计心理、生理学等知识,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造能力。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位居全球之首,但人才培养成才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即工业设计专业输送的“工业设计人才”并非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工业设计师难以设计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原因是学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中,基本沿用“技术+艺术”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1)课程之间,按照各自课程的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两者之间往往缺少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的困惑与迷茫,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2)原有课程在引入新知识、新内容时往往采用“搭积木式”叠加,没有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重构,导致课程内容前后缺乏关联性,略显零乱。这样培养的学生不会独立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设计问题,易出现学生就业时与社会需求脱节,限制其发展空间。

因此,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使课程之间内容有机衔接、科学融合,是课程质量建设方面的新课题。

课程质量在教学质量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强调单门课程质量不同,课程群建设立足“大课程”的布局,突破按学科组织课程的传统方式,整合主题相通、内容相近的相关课程,突出内在的逻辑统一,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课程群内部的衔接、完善,使课程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课程建设。理顺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课程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群建设将打破学科之间、教研部门之间的壁垒,有助于将相关课程教师集中起来,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组成团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各自发挥优势,合作研究教W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

2工业设计专业构建课程群的依据

2.1依据行业发展前沿、学科特点,梳理知识结构

科技创新力度日益加大,我国计划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像飓风一样席卷全球。2016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全球服务设计创新论坛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个人、社会和物质世界组成的空间有机地融合,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很多机会。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维或三维上的任意一点的显著进步都将是大数据服务产业的创新。未来人工智能将渐渐取代人力,服务经济恰恰是以人力作为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所以说,服务设计的兴起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相对来讲,服务设计也是未来一个大趋势,大数据一定带来大服务和大设计。

依据行业发展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工业设计所具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特性,梳理出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依据区域特点、专业定位,构建课程群

北京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围绕首都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对高精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明确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定位:以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为主要方向,培养具有前沿设计思维、较强设计实践能力,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紧密围绕北京城市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定位,遵循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整合性和创新性原则,兼顾课程建设和课程群建设之间的关系,将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划分为四个课程群,一个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三个核心课程群,三个核心课程群分别为:造型与工程课程群、信息与交互课程群和综合与服务课程群。

造型与工程课程群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和立足点,通过对造型的要素―形态、结构、机构、材料、工艺、功能和审美等的认识和剖析,使学生掌握有序地组织这些要素的方法,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限制关系,力求让学生通过课程的训练学会在创造形态的基础上协调这些限制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合作沟通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开始就树立正确的形态创造观,有助于与后续设计课程的顺利衔接。

信息与交互课程群是一系列以研究人的行为出发,从产品使用者的体验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群的学习,力求让学生的设计作品能够具备以下特点:(1)产品的功能范围能够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或超出预期。(2)产品的界面、外观设计能够符合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并保持易用性。

综合与服务课程群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全新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课程群中包括:(1)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两门先行课:设计与市场、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2)以实践验证为主的进阶课程:产品设计Ⅰ、产品设计Ⅱ,产品设计专题,让学生从创新设计到改良设计,再到命题设计全方位将先行课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熟练掌握产品设计的流程与方法;(3)当前行业中最热门,最前沿的服务设计课程,让学生学习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客户、服务情境等研究,培养一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3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方式改革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破以往每门课程单兵作战的模式,找到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横向整合,以“课题或项目”为载体,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将分散在多学科中的零散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教学内容优化重点是打破单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梳理出每门课程中的知识点,通过设计多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课程课题或者项目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授课过程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而不是被传授;学生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这种亲身体验和感受就会留存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学生通过一个个课题或项目这样反复多次的“操练式”训练,积累的是实际的设计经验,而不是空洞的“纸上谈兵”。从而使学生成为立足于生活本身,具有开阔的视野,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充盈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课程群的构建需要建立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教师团队的工作重点是理清课程间逻辑关系,划清课程的知识界限,按照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课题或项目开发,完善课程群建设。

4结语

课程群的构建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将相关的知识点穿成相互关联的知识脉络,这也是高效和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系统性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打破传统各个课程独立的局面,通过贯穿其中的课题或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瞩.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5):71-72.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 扬州大学学报.2003(9):25-27.

专业群建设篇4

[关键词]高职 专业群 建设

[作者简介]强伟纲(1973- ),男,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无锡 2141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30-03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教育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高职教育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高职教育在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内涵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以专业群为单位统筹专业的基本建设和内涵建设,则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

专业群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服务领域或产业链,以本校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核心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各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群,并代表着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专业群中的相关专业可以由同一大类中的相近专业组合,也可以按产业链跨类组合。

开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项目,既是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间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行业背景不突出、特色彰显不明显;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尚不高,尤其是新兴产业所需专业的发展与产业需求尚不匹配。虽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了一批重点或品牌特色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这些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推进;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还不强,发展空间还有待拓宽。开展专业群建设,就是要引导高职院校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优化布局,彰显特色,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同时,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既加强核心专业的建设,又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的提升,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并形成专业群体适应市场的优势,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专业群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1.着眼于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高职院校要围绕本地区或行业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紧跟省(市)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业特色,本着同一区域院校间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从而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及专业结构。

2.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着力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主动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以产学合作、校企共建为基本方略,使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3.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等核心专业在专业群中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同时,围绕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资源整合,强化高职院校整合资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利用专业间互为带动的关联性,发挥专业群的聚集与扩散效应,拓宽服务面向,增强社会适应性,增强院校办学活力。

三、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围绕专业群建设的主要要素:专业群结构构建、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专业群管理等,依托核心专业优势,以实现人、财、物的统筹为手段,进行校内外各类资源整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聚焦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群结构。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群的产业背景、服务面向、在岗位工作要素上有密切关联的职业岗位群,进而明确各专业的行业企业需求、主要就业岗位、技术或服务领域等。依据需求特点、现有专业基础条件,选择建设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先进且具辐射性、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统筹整合核心专业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聚集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实现核心引领、全面发展,形成专业群结构优势。

2.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以地方需求为中心,通过完善校企双赢互动的机制建设、教学管理的配套改革,深化“全程、开放”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探索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创新举措。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共性与差异性,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高职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统筹规划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资源建设与配置等。

高职院校要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及差异,在专业群中进行大众化人才培养、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分类教育。在实施规范化教学、实现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制订满足部分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在核心专业中,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验教育,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普遍性经验,着力于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与职业能力。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培养拥有国际认可资格证书的创新性高端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一整套教育质量高、操作性强、特色鲜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方法和模式。

3.重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群。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环节,在重视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共性与差异性、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以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形成面向工作任务、面向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开放性的核心课程群,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根据不同专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差异,区分不同专业在同一门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平台”与“模块”,进行核心群课程的设计。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模块化课程。以“平台”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以“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实现不同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使学生既有专业群知识、技能的共性,又有不同专业的职业特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提高专业群的适应性并有效利用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

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专业群内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专业群课程组合的范围、方式、重点,分类建设公共类平台课程、专业共享平台课程、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形成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核心课程群。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时需统筹安排所有专业均需开设的公共类平台课程。通过分层、分级的教学改革使各级别的学生都能够有效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达到专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素质类课程、思想政治类课程、心理健康体育类课程的统筹安排,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应通过公共选修课程进行学生个性及特色培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群包括专业共享的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专业共享的平台课程是基于同一学科基础的专业群中多个专业共享,是奠定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各专业群应着力于探索既满足专业主干课程需求、符合学科课程基本教学规律、又能有效化解教学难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共享课程的建设。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则首先要明确专业群中服务各专业核心就业岗位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确保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明确专业群中各专业相近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共性和差异性,建设满足各专业就业岗位需要,同时适合培养职业迁移能力的开放性选修课程。专业群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环节中,要遵循分工、合作的原则,各专业院、系重点建设奠定学科专业基础的共享平台课程和服务主要就业岗位的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而承担基础课教学的部门则要重点进行公共类平台课程建设。

4.整合实训资源,建设面向专业群的实训基地。从专业群的实践教学要求出发建设实训基地。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核心要求(顶岗实习、专业课程做中学、双证书制等)系统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基地符合专业群各专业的职业功能定位,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校内实训基地中,除单项实验室外,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训练为基础建设实训室;再根据专业群面向的技术或服务领域,将实训室组合为若干技术或工程中心,满足基于工作过程和技术综合应用的实训要求。要通过深化企业与专业的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满足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要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满足专业群内学生共性的实践训练需要与专门化的、个性化的技能提升训练要求,达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的目的。

5.优化教师组合,建立高效团队合作机制。在进行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中,要吸收部级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重点建设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教学为抓手,着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满足共享专业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提升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能力,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整体提升团队的教学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在满足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的同时,满足来自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需要。

6.构建教学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近年来,校园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院校要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现有教学信息化平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各专业群以数字化资源应用推广为抓手,主动融入数字化校园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适应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参照国家资源库建设标准,形成反映教学规范的基本资源、反映课程重点难点的特色资源,集成专业群教学精品资源,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各类在线学习活动。加强对使用对象的研究,使得数字化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形成服务师生、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四、专业群建设的管理及考核

1.创新体制,理顺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规律,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专业群的管理与组织形式,建立专业群负责人与专业带头人制度,引入行业企业作为参与专业群建设的战略资源,使行业企业成为专业群的建设主体与受益主体,同时促使专业群的发展能紧紧跟上区域经济和行业内的支柱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建立群内专业间内在联系与沟通,处理好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专业口径的普适性与针对性关系、通用性与特色性关系。加强核心专业的特色建设,以利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实施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柔性化的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并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整合、拓展新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

2.建立和实施专业群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高职院校要对专业群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级负责,齐抓共管。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业群建设工作会议,研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突出特色与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出台加强专业群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专业群建设的目标管理,明确专业群建设的近期、远期发展目标;实行专业群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同时建立一整套专业群建设检查评估的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对于专业群建设要改变原有的教育内部为主的评价方式,吸收行业和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成效的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把专业群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与社会服务能力,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群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专业群建设的规范管理,保证建设质量逐年提高。同时要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专业剖析的剖析项目,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质量监控。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将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集约化管理的创新。专业群建设必将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促进专业交叉和产业融合,能够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区或行业产业发展,办成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

[2]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

[3]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专业群建设篇5

【关键词】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策略;l展重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40-04

【作者简介】匡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党支部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一、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意义

(一)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发展。当它落实到专业建设层面,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匹配,否则这只能是一句空话。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无缝对接,靠的就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专业布局的调整,使之与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使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优化,不再被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无休止的重设与淘汰。

(二)降低专业建设成本,促进职业院校资源整合与优化

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使一些传统专业的优势丧失,造成大量相关设备的闲置,教学资源的浪费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群的建设有助于将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相关联,重新挖掘传统专业的应用价值,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另一方面,以往的专业建设常常从点上入手,花上几年时间探索、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却发现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早已发生变更,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专业建设中如何兼顾市场的针对性与专业的稳定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进行专业群的建设,将专业建设目标由机械的对接岗位转换为自主的衔接产业需求,通过确立“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两者的兼顾。相比以往分散的专业设置,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其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团队和设备资源,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能够减少专业再建成本。

(三)彰显办学特色,缓解职业院校间的专业同质化竞争

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化”现象严重。近年来,为了争夺生源,各职业院校都纷纷根据学生的择业意向开设专业门类,而这些门类都与一些热门行业相关,大都趋同。由此造成了各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门类新而不强、多而不精,犹如“万能超市”,但没有“主打产品”。事实上此举不但没有得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可,反而降低了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导致大量办学资源的浪费。因此,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着重打造院校特色,集聚资源开办“精品专卖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就是一所科目虽较为单一但特色卓著、举世闻名的院校,对职业院校而言也是如此,特色发展之路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专业群的建设正是形成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它是落实职业院校特色兴校战略思想的具体策略。按照“扶强”“扶特”“扶需”的专业调整原则,优先发展的专业、重点发展的专业应是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特色专业,即专业群内师资力量强、办学基础好、社会需求大、有院校特色的优势专业。职业院校就是要通过建设若干个重点专业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院校知名度。

(四)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

工业化4.0、智能制造、互联网+……预示着又一个经济转型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培养目标上看,劳动力市场结构从“金字塔形”转到“橄榄形、纺锤形”,其需求越来越多的是复合型、智能化人才,学生所需要的不再是掌握针对某一具体岗位的硬性技能,而是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职业迁移能力与职业创新能力。专业群的建设淡化了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促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专业群建设注重结合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进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软实力,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因此,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特别是专业群集聚发展水平,是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策略

(一)“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范例

1.政校合作式――上海职业院校进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采用的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即市政府引领、学校自主调整、专家团队审定。由政府统一组织、推进,各院校校长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每个职业院校不多于四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内不多于四个专业。根据这一要求,由院校自下而上申报组建方案,专家组进行审核答辩,审核不过就要重新调整。其优点是在行政管理部门与基层实践部门之间形成了协商、对话的局面,有利于达成继续发展的基本共识。

2.校内合作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施行主任负责制、二级管理制、项目研发制。以跨学科项目研发为纽带,围绕项目的开展并联相关专业、整合专业资源、达成跨学科合作。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将核心型、拓展型、前瞻型专业结合在一起构建专业群,体现出专业群建设既要兼顾核心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关注未来人才培养的相关需求。

3.课程组建式――美国职业生涯群集改革(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以广泛的课程群集来搭建课程框架。美国教育署界定了16个职业生涯群,每个职业生涯群中又设置了2~7个职业生涯途径,形成了一个纵向的体现知识和技能层级的职业生涯群结构层级,即职业生涯群基础、职业生涯群途径和职业学生详细指导,它对应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三个等级:基础水平、必要水平和专业水平。根据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点组建课程群集,由专业点建设换位到专业群的框架性、立体性建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二)专业调整的原则

1.“扶强、扶特、扶需”原则。

“扶强”是指扶持职业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和竞争力的专业,“扶特”是指扶持错位竞争的特色专业,“扶需”是指扶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根据这一原则审慎地决定各类专业是否要设置、是否要调整以及如何定位。对符合筛选条件的专业,进一步明确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其他专业都要考虑如何调整,或兼并,或停招,或转型。

2.坚持阶段性推进原则。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关、停、并、转”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是一件小事,每一个专业在其所在院校都有一定的存在价值,都关联到一定的生源与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标准,一味地自上而下地推行,就很难实现合理化以及专业间的协同合作。在进行专业调整前要充分考虑各院校的实际情况,量力推行;要为学生的出路及教师的转型做好准备,阶段性地有序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三)专业群的组建方式

1.专业性质一致性原则。

学科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可以构建成一个专业群。依据学科背景相似的优势,延伸与拓展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综合素养,更宽泛地涵盖行业需求。如以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的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可以构建成建筑经济类专业群。

2.产业归属一致性原则。

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应与产业结构相衔接。通过对产业链所需人才结构进行分析,构建与其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职业院校要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动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适时进行专业群的结构调整。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根据学院办学实际,寻找、确定一些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形成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3.服务群体一致性原则。

专业群的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相一致。专业群的构建要考虑到相关工作岗位的设置背景,针对一系列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学生所接受的相关训练应结合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岗位群的必需技能。职业院校应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打包式”的立体化人才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企业人才招聘成本,逐步形成相应的专业群。

4.互补性原则。

新兴专业的开设使传统专业的优势逐渐丧失,一些传统专业面临生源短缺、淘汰重组的困境。互补性专业群的构建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又可以减少将原有专业重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这种方式使职业院校在适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能够用较小的成本渐进式地完成专业群的调整与更新。

三、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重点

(一)资源重组

一方面,重新优化整合院校实训资源。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将分散的实训资源整合为共享型、开放型的专业化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实训运行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另一方面,重组教学资源。按照以核心专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基础、相关专业为补充的建设思路,对原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构。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专业特色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将专业群内优秀的教学案例、相关专业讲解、特色专业点评等教学基本素材整合在一起,构建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二)课程重构

改变单一的专业课程安排,建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即由公共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是针对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要求而设置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模块”课程是针对学生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及个性发展需求而设置的特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通用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综合培养,由单一型的知识传授转向复合型的能力培养。

(三)师资优化转型

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教师能够承担多门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的跨专业交叉。师资团队的整体优化需要对专业群内的教师进行跨学科培养,使有不同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的教师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学习。职业院校应增加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拓宽教师专业教学的综合基础,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此外,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校企“互聘、互兼”的双向交流机制,产学研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专业群认同意识、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队伍,提升专业群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四)合作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兼顾专业特色与就业市场需求。合作项目应与具体任务相衔接、以核心课程为主轴组建单元模块链,将专业群中的非核心专业与核心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师资等方面进行交叉融合。职业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联合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编制项目化实训方案,将专业协作围绕项目建设而展开。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相衔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五)合作文化建设

专业群建设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专业设置模式。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将其看成简单的集体重组,更应该对专业群形成内在认同。专业教师之间要相互探讨,相互借鉴,共同编排与重组课程,做好专业对接;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快速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师生群体要尽其所能,共同推进专业群建设。另外,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一体化育人。这不是指专业群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简单契合,而是要企业参与到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协同制定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项目。在职业院校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助、校企共建的合作文化,为专业群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六)教学管理改革

专业群建设篇6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

双高计划是在党和国家的直接推动下,针对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所提出的基础性战略,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功能。双高计划的实施,既是我国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又是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本要求。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新要求

1.构建极具灵活性的办学体系

明确职业院校发展的改革任务,进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但是专业群的建设必然要涉及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课程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在师资、硬件条件及资金等方面重新进行调配。但是在实际改革运行中,这些方面的调配会涉及不同方面的利益,必然会使改革面临许多的阻力。因此,如何赋予相关方面工作人员在具体事务中的权限,以使他们对管理机制进行更灵活性的调整,是解决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前提。

2.重组电子商务专业群

新时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所覆盖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复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部分较为滞后的专业课程知识则被抛于教学体系之外。在这种背景下,高品质的专业群建设并不是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而是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相关企业运行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定位,深化人才需求分析,有效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在对电子商务专业群进行重组时,要先实现产业与教育层面的组群式对接,利用行业发展引导教学组织体系,同时还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从而打破传统的专业群体系设置。

3.提升专业教学社会服务能力

双高计划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目标已不再局限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而是要在更深层面上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尤其是在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群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高职院校层面,对这方面的改革需求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专业群建设及由此带来的变革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电子商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依然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以校企合作平台的革新和技术创新为基本出发点,搭建全新的电子商务专业群,提升成果转让速度,实现服务平台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支撑,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4.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目的之一是通过资源整合,构建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体系,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是资源整合的基本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要实现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就必须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能够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师群体专业能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实际推行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企业经营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这使得相关高职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对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入。同时,人才培养长期目标的确立,还需要与当地政府宏观战略、产业升级转型方向、技术发展特征等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更深层次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引。但是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中,并没有强化与这些层面的联系,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在专业群布局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甚至在有些时候是不够科学的。

2.专业群建设无法满足产业链发展需求

专业群建设篇7

关键词: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发展状况

物联网产业2009年被确定为我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风起云涌,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据思科最新报告称,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全国本科和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物联网专业。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后,众多高校争相申报。2010年,教育部批准37所本科高校开办物联网专业,2011年,全国有江苏、天津、山东、湖南、福建等11个省市在高职院校第一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随后几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开设,截止2015年3月,全国已有26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应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以智能化的物联网系统为载体,围绕“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主要方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与发展战略,整合各校自身及校内外合作团队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各校自身特色的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办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有效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楼宇智能化、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综合性的技术人才。

二、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现状

专业群主要是指各学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专业群代表着各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

全国高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高校在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应用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内高校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但物联网目前属于新兴产业,学科领域跨度较大,各高校都是刚刚开始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由于专业定位的差异,各高校物联网专业开设在不同的学院、系部及专业教研室部门。专业建设情况不一,专业方向差别也很大,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开设已有四年多了,虽然专业设立起来了,但事实上,如何建立科学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何以物联网专业为核心组建专业群等问题却成为困扰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难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全国2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开设侧重点各不相同,各兄弟院校之间缺少统一的规划。由于物联网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所以各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学校都面临着物联网课程开设以什么方向为主的思考,以物联网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也逐渐成为各校探讨的热点问题。

三、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及方法

根据我国及安徽省物联网新兴产业规划,并结合学院特色,建设和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应围绕“智能家居、智能物流、产品追溯”三个应用领域和“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典型工作岗位及“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手段,突出已有计算机类、电子类、自动控制类各个专业的专业优势,融合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知识点。探索总结出一条综合性强、多方向多角度的综合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为全国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构建一个合适的专业群建设平台。

物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维护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做中学”的教育模式,研究开发符合本地区特色的物联网专业群的建设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并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及其相关专业的知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目标。

第一,面向市场需求,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专业知识,突出各专业的重点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智能家居、智能物流、产品追溯”三个应用领域的基本应用能力。按照学生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物联网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

第二,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联合企业,聘请专家,找出上述三个领域中所有的代表性工作任务,选择完整的、对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有较大开放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再对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分析,研究提炼出适应“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典型工作岗位的专业群的发展方向,以便在后期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进一步了解当前物联网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培养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基于“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建设“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专业群的建设。

通过对上述“三个应用领域”、“三个典型工作岗位”及“三位一体”的专业群建设深入研究,结合本地区企业发展方向及学院实际情况,研究以物联网为核心专业的专业群的建设。

四、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1.物联网技术体系研究

目前比较公认的物联网技术体系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别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功能。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技术体系构架

(1)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主要是进行物体识别、信息采集。感知层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无线定位等技术感知和采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各种物理事件和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各类物理信息量、标识、音频、视频等数据等,然后通过近距离通信网络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所获取数据的近距离传输以及数据的分布式处理等过程。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等。

(2)网络层

网络层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把感知和采集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实现物联网信息的广泛互联功能。它主要是建立在现有的通信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基础上。物联网感知到的信息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连接传输到上述网络,网络层解决了感知层所获得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远距离的传输问题。

(3)应用层

应用层位于感知层和网络层之上,是物联网智慧的源泉。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冠以“智能”的名称,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其中的智能就来自这一层,现在更多地用智慧来进行描述,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应用层解决数据如何存储(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如何检索(搜索引擎)、如何使用、如何不被滥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设备的智能控制等问题。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通过公共中间件、信息开放平台、云计算平台和服务支撑平台等物联网应用技术,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从而支持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环保、医疗等行业领域的应用。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也不一定所有层次的技术都需要采用,即使在同一个层次上,对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按需配置。结合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类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相关专业,将物联网专业与相关的专业融合一体,致力于研究出一套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群的建设方案,将推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的同步、健康发展。

2.物联网专业群知识体系的研究

专业知识体系就是把一个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组织成专业干线清晰、知识点层次分明、结构衔接完整的一个知识框架。在分析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的知识体系,物联网应用技术知识结构中的专业知识部分应能体现物联网整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知识体系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知识和系统整体架构与优化的知识。对应的核心知识领域分别是:感知层为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网络层为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管理等;应用层为软件设计、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系统开发等;物联网整体的框架为物联网工程与综合布线、信息管理技术等。

根据上述分析,物联网专业群的建设,要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培养造就具有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智能安防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建设、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产品制造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能从事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等岗位的工作;并在创新和创业意识、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以及资料查询与组织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素养,能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需要,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以物联网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

围绕物联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整体分析,结合各学校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自动控制类机电一体化等已有专业,找出专业群课程相关技术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选择完整的、对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完成任务的方式有较大开放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再对典型的工作任务及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分析,分解出“两个平台、三个方向”(即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的专业群的课程体系。

物联网专业群体系的课程设置需要综合考虑专业群中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应尽可能多地覆盖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将相关主干学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通盘考虑,打破学科体系的约束,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工作过程和知识结构将上述专业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能力拓展课程五部分。详细课程分类及专业归属见表1。

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五、物联网专业群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指导意义

物联网专业群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主要须解决以下问题,并体现出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1.物联网专业群建设是以应用为驱动的专业,专业群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共性知识和各地区物联网领域的区域特色,发挥相关学科的传统优势,使学生有兴趣、有目的、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课程设置中,把行业应用特色纳入个性化课程或专业课中,形成理论型和实践型两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3.该专业群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坚持以“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为主导,夯实基础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以方向选修课为平台,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妥善化解突出特色和拓宽视野间的矛盾。

4.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的重点是应用实践,教学应由应用来驱动,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代表之一的物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内容应重视特色,在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专业特色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5.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涉及的“三个应用领域”、“三个典型工作岗位”及“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推动物联网专业群结合地方企业发展方向及学院实际情况,以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和学院已有优势专业特长为特色,完善符合社会需要的物联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6.有利于学院根据自身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明确学校重点服务域,优化布局,错位发展,突出优势,彰显特色,逐步解决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提升;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全力,发挥专业群的优势,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六、结 论

物联网专业群建设主要是根据各校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专业建设的状况,形成的一个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交叉专业,通过物联网专业群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对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部分课程建设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专业群各专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培育了新兴专业,强化了物联网专业群各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教融合问题,从而使专业布局紧跟当地经济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玉娣.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施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1).

[2] 江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与定位探析[J].现

代商贸工业,2011,(3).

[3] 杨从亚.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0,(35).

[4] 边金良,彭霞,刘焱.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

[5] 白阿宁,宋俊芳,李丽.关于高校物联网人才培养与产

业对接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12,(3).

[6] 邓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

[7] 郭慧,刘忠宝,赵文娟.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

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1,(12).

收稿日期:2015-03-2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4tszy082,2014jxtd110,2014sjjd078,2013zy147);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校级教

学研究项目“基于‘三线并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专业群建设篇8

高等职业教育担当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术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中原经济区产业链的发展中,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中原经济区发展链条与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智力链的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宏大的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人才需求,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才能更好地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链的智力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其职业能力对应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和提升,是中原经济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益、优势互补、整体效应、综合竞争力得以形成的人力资源基础。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从系统优化、规模整合、资源配置方面,与中原经济区产业链联接,可以规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制约作用。依据高职教产合作协会建设发展平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衔接。它克服了校内专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对应、衔接的局限,信息的判断更准确,对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更有量化的定位,对应市场的能力更强。高技术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使校际专业集群得以和中原经济区系统衔接,作为城市群产业群发展的智力支撑得以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协调、相融合。作为大区域经济内的校际专业集群,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形成的合力,是一个高等职业院校内的专业集群无法比拟的。在智力支撑上,人才质量要比一个高职院校内的专业集群培养得更高,能力也会更强。

二、病职校际专业集群建设要使集群效应最大化

产业群的发展,使产业的集聚、融合、产业系统更加优化,也使产业链的发展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原经济区产生的集群效应也更充分。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对应城市群、产业群的建设发展,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沿着产业链、智力链集群发展轨迹演进、提升和持续,使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培养结构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对应中原经济区产业企业的企业岗位、职业技术标准,从而使校际专业集群效应最大化。

三、外部规模经济

一个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校内教学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与其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产业群职业结构状况、人才市文/郑哲场需求的把握准确度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表明,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近几年在教师资源提升、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课程改革方面有很大进展,但在对区域经济、城市产业群、人才需求结构把握方面需提高。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解决高职院校办学外部不经济、信息的过滤和判断不;隹确问题。建设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就是要通过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发展平台,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信息的对接。一个大区域经济内的城市群,其高等职业院校地理位置集中,信息沟通快,资源流动便捷。建立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改革、发展的平台,形成集群运行发展机制,使一个城市群区域经济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和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链对接。校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架构内合作,实行教产合作、产学研结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过滤、判断信息,形成产业链和智力链结构认同、价值认同、供求均衡,从中原经济区所需要的人才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出发,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发展架构,达到外部经济。

四、优势可补,实现溢出效应

依托高职教产合作协会这个平台,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各高职院校专业,在系统内流动、开放、交流机制形成的前提下,使教师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与中原经济区对应。高职院校教师可到中原经济区内另一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其产学研是处在融合状态的,这一高职院校教师把自已学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技术经验和研究,与所在流动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融合,共升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的高职教育价值理念。通过这种对接,管理和教学的优势会得到互补。溢出效应的产生,将使整个校际专业集群成为受益者。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人才和中原经济区对接得更有效,高职院校对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得更准确,对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质量会更高。

五、学习机制,挤压效应

在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在系统开放和流动机制下,教师资源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信息交流是持续的,这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融合,由此,产生这种交流、融合、学习、共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学生实践技术能力培养的学习机制,从而也产生了挤压效应,集群内某一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会带动集群内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创新,使校际专业集群具有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集群专业达到共升、共荣的多赢局面。

专业群建设篇9

关键词:职教集团;产业结构;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67-02

为满足迅猛发展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和机械产业结构链、电子产业结构链、汽车产业结构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由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牵头,联合烟台市汽车行业协会和全市汽车、电子行业相关的10个企业和9所职业院校共20个成员单位组建山东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以“大职教观”为视角,打破区域和部门之间的界限,以重点院校为龙头,以骨干专业为纽带,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特色办学,拓展招生和就业渠道,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城乡结合、校校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为凸显高级技能人才自身优势,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必须合理构建集团化的专业群。笔者拟结合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的实际情况,分析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专业群建设的路径。

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及内涵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属的成员主要以电子、机械、汽车相关行业和企业为主。随着半岛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大,培养半岛制造业基地乃至全省电子、机械、汽车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凸显技能人才自身的优势,这就需要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建立相关的专业群。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的专业群建设采用的方式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完成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教学管理;而职教集团下的各企业,如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则在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的同时,承担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任务和“双师型”教学人才的培养任务。在此基础上,职教集团的各企业和学校都是完全独立的。各实训企业同社会其他的企业完全相同,可向社会提供服务。同时,职业教育也完全不依附于企业,两者紧密联系。职教集团的实训企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得到国家对实训企业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企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性专门人才;而职教集团下的各院校解决了实训设备和场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山东汽车工程职教

集团专业群建设的路径

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以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为目标,因此,要科学组建专业群必须对当地的相关产业链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职业升级换代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设置和调整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烟台众多的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海洋科技企业,正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扩大企业规模,这就对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较高要求。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下的专业群根据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的不同岗位需求采用“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职教集团下的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实施的“公共基础平台”,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和职业教育基础课组成。“专业模块”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和企业需求的课程组成。每个模块以专业(电子、汽车、机械)需求为依据,围绕某一工作过程,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这样,将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的核心要求。山东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以专业群为对象设计覆盖全程和全领域的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必须具备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及时实现角色转换与实践能力的提升;(2)掌握专业群领域内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突出掌握一项或几项专业核心技能,做好职业准备;(3)按照公民社会的建设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和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发展意识,适应未来社会职业发展要求;(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文化活动、艺术活动及开放式讲座,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强大的发展动力;(5)扩大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境外交流的机会,培养具有开放意识的技能型劳动者,适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区域化,建立职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念。

培养“双师型”教师,形成“双师型”教师为主的教师团队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要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山东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2)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3)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聘请企业的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指导学生创新和毕业设计,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必须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山东汽车工程职教集团建设专业群可以充分发挥整体集团化、专业化优势,开展就业岗位调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特别是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进行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资格专项培训和职业素养专门培训。

整合兄弟院校资源,完善就业信息平台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畅,因此,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成为必然要求。集团化办学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市场信息,整合相关专业,提高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

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以专业群为单位整合教学、实训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特色办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集团化办学,可以整合实训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整合集团内的实训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山东烟台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正在逐步整合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建立以职业教育专家、企业高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组成的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群设置、专业群改造、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技能训练、对外服务、订单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何静.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刘家枢.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7(7).

[4]王琴.关于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4).

[5]单嵩麟,潘立本.地方多科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6]刘晓.借鉴德国职教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职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

[7]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

作者简介:

董艳艳(1981—),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群建设篇10

关键词:CDIO;专业群;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51-03

CDIO是英文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含义是指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基于CDIO的高职课程体系,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是高职“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CDIO是一个开放的工程教育理念,每个学校和专业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群”为例,展开在CDIO视角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一、构建数控技术专业群

依据CDIO的观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全面分析和调查。就高职教育而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有4个,它包括学生、企业、教师和社会(政府)。因此,高职人才培养应尽可能满足上述4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学院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学院现有的40余个专业中,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有共同的服务区(领)域和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群。如表1所示:

由表可见,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四个专业具有如下专业群特征:第一,有共同的行业背景。都是立足江苏,服务常州区域社会经济的现代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机电设备制造及工具模具制造等各类企业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第二,有共同的课程内容。都是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大致相近的职业岗位,如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等,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各专业之间有共同的公共技术平台课。第三,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共享“部级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等实验实训室。第四,有共同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教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甚至专业经历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教学团队中有很大一部分师资是共同的。因此,构建以数控技术专业为核心,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骨干,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数控技术专业群”,有利于形成学院高端装备制造类专业的集群优势,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专业群的构建是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学生、教师和社会(政府)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机制

依据CDIO满足重要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观点,建立由学院举办方代表、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为依据,及时调整专业定位,打破不同专业之间封闭、分散、低效的格局,理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专业的关系,推动资源共享,构建创新平台,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专业群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三、设计“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群是建立在先进制造技术平台上,以数控技术专业为龙头专业,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组成专业群。针对高职学生就业中所面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岗位群,提出“平台+模块”的专业群框架模式。如下图:

在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队;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构建设计制造技术模块和现代制造技术模块,各模块都能使教育对象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能力。图2所示:

四、运用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

CDIO模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法。基于CDIO的教学体系要求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设计课程体系,以构思(C)设计(D)实施(I)运作(O)全过程来组织实施教学,研究将理论教学与岗位技能实训、社会实践于一体的CDIO模式教学。如图3所示:

依据CDIO的观点,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职业基本能力、个人拓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是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各级不同的实训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思路是:依据教学大纲,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围绕项目训练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编制实训项目计划时,根据项目训练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以及项目训练本身的规模,设置1级、2级、3级三个级别的子项目。如图4所示:

在CDIO训练项目鱼骨图中,1级项目完整地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阶段,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体训练,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和培养目标;2级项目重点突出对某项能力要求;3级项目则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数控技术专业群”1级项目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部分构成。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机械产品如减速器、台虎钳的拆装测绘,了解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作用,从而了解本专业核心课程与实际产品的关系,由底层共享课程完成;专项技能训练安排在二年级,通过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零件的数控加工制造,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初步的创新能力与产品构思训练,并对专业知识有了整体概念,由中层分立课程完成;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在三年级,通过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针对企业具体产品完整地展开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同时,学习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与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高层互选课程完成。

CDIO作为一种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论体系,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基于CDIO教育理念构建的高职专业群课程,使学生、企业、教师和社会四方受益,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康全礼,等.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

[4]高雪梅,等.CDIO方法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08,(5).

[5]薛元昕,等.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6]潘安霞.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建设[J].职教论坛,2012,(11)

[7]刘方,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9]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3).

[10]罗勇武,刘毓,肖冰,易峥英,何芸.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高职研究,2008,(6)

[11]任晓鹏,任晓鲲,张小菊.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织构成与职责定位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