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十篇

时间:2023-04-07 12:07:55

送电线路

送电线路篇1

关键词:送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措施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河池电网处于桂西北山区地形剧变、峰高谷深,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且由于线路大多处于高山大岭,降低雷击跳部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本文主要对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安装线路避雷器。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装有电阻片的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入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p;Ut=iRd+L.di/dt(1)

式中,i—雷电流;

Rd—冲击接地电阻;

L.di/dt—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t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即Ut-U1>U50,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U1+Um>U50.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但由于其费用较高,故综合考虑后未进行行推广运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后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处,由腐蚀电位差不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有时会发生因腐蚀断裂而使杆塔“失地”的现象。还有就是接地体的埋深不够,或用碎石、砂子回填,土壤中含氧量高,使接地体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分流失或失效后使接地电阻增大。

(4)外力破坏,杆塔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体被盗或外力破坏。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河池供电局部分线路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不同的杆塔型式我们采用φ8的园钢进行了接地网统一设计、统一加工,避免了高山大岭上进行施工焊接造成工艺质量不合格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改造速度。通地改造使杆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

1.设计接地网改造型式。方案:利用绝缘摇表采用四极法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以及采用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测土壤电阻率。根据测试的土壤电阻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设计时所给予的接地装置的型式,确定最终的接地体的敷设方案。

有架空地线路的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

接地放射线

(1)土壤电阻率在10000欧。米及以上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土壤电阻率在2300~3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3)土壤电阻率在1500~23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5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4)土壤电阻率在1200~1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2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5)土壤电阻率在750~1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9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6)土壤电阻率在500~75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7)土壤电阻率在250~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8)土壤电阻率在250欧。米及以下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8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在耕地,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米;在非耕地,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在石山地区,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3米。

3.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延伸接地体射线,直至电阻值满足要求为止,个别山区,如岩石地区,当射线已达8根80米以上者,可不再延长。

4.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两接地体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5.防腐:焊接部位必须处理干净再做防腐处理。

6.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水平接地体之间的接近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采取的措施

1.对线路中测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重新测试;并测试土壤电阻率。

2.对查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接地放射线进行开挖检查,重新对本杆塔的敷设接地线,并进行焊接。

3.对检查中发现已烂断或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并对接地电阻重新测试,不符合规定的重新进行敷设。

对被浇灌在保护帽内的接地引下线,采取的方式可为将引下线从保护帽内敲出,再重新浇灌保护帽或将引下线锯断重新进行焊接。

5.对重新敷设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再次使用降阻剂进行改造。

送电线路篇2

关键词:送电线路 雷击跳闸 防雷措施

概 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桐庐电网处于浙西北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降低雷击跳闸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理论分析可以得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提高耦合系数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本文主要对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安装线路避雷器。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装有电阻片的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入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

ut=ird+l.di/dt (1) 式中

i——雷电

rd——冲击接地电阻

l.di/dt ——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t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即ut-u1>u50,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u1+um>u50。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但由于其费用较高,故综合考虑后未进行行推广运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后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处,由腐蚀电位差不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有时会发生因腐蚀断裂而使杆塔“失地”的现象。还有就是接地体的埋深不够,或用碎石、砂子回填,土壤中含氧量高,使接地体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分流失或失效后使接地电阻增大。

(4)外力破坏,杆塔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体被盗或外力破坏。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桐庐县供电局部分线路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不同的杆塔型式我们采用φ8的园钢进行了接地网统一设计、统一加工,避免了高山大岭上进行施工焊接造成工艺质量不合格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改造速度。通地改造使杆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

1.设计接地网改造型式。方案:利用绝缘摇表采用四极法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以及采用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测土壤电阻率。根据测试的土壤电阻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设计时所给予的接地装置的型式,确定最终的接地体的敷设方案。

有架空地线路的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接地放射线

①土壤电阻率在10000欧·米及以上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②土壤电阻率在2300~3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③土壤电阻率在1500~23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5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④土壤电阻率在1200~1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2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⑤土壤电阻率在750~1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9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⑥土壤电阻率在500~75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⑦土壤电阻率在250~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⑧土壤电阻率在250欧·米及以下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8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在耕地,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米;在非耕地,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在石山地区,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3米。

3.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延伸接地体射线,直至电阻值满足要求为止,个别山区,如岩石地区,当射线已达8根80米以上者,可不再延长。

4.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两接地体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5.防腐:焊接部位必须处理干净再做防腐处理。

6.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水平接地体之间的接近距离不得小于5米。

四、采取的措施

1.对线路中测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重新测试;并测试土壤电阻率。

2.对查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接地放射线进行开挖检查,重新对本杆塔的敷设接地线,并进行焊接。

3.对检查中发现已烂断或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并对接地电阻重新测试,不符合规定的重新进行敷设。

4.对被浇灌在保护帽内的接地引下线,采取的方式可为将引下线从保护帽内敲出,再重新浇灌保护帽或将引下线锯断重新进行焊接。

5.对重新敷设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再次使用降阻剂进行改造。

后记

在总结了送电线路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运用好常规防雷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雷电活动是小概率事件,随机性强,要做好送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就必须抓住其关键点。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雷害故障,设计中我们要全面考虑高压送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还要结合原有高压送电线路运行经验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等,通过比较选取合理的防雷设计,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雷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需要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输配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三版。

送电线路篇3

摘 要:送电线路的设计须执行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工程设计要求和地方规程,并应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导则等的有关规定。本文对送电线路设计分类、要求及设计规范进行了阐述分析。关键词:送电线路;设计;规范 初步设计是送电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一些重要问题,如设计原则的确定;不同线路路径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最佳路径的选择及有关协议的取得,导线和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正确性的充分论证和各种电气距离的确定;杆塔和基础型式的选择;通信保护的合理设计;严重污染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的专题调查研究;针对工程特点及设计实际情况的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各项设计的优选等都要在这一阶段解决。 1设计概述 ①设计依据。列出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上级机关或下达设计任务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等,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是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线路的电压等级,输送电力容量及导线截面,线路起讫点、长度、回路数,中间落点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工程概算和预算,对运行维护设计考虑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降压运行的设计,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及检修站、巡线站的建筑设计等。③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单位安排,明确施工时间及建成投产时间。④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总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说明每公里耗用的导线、避雷线,导线和避雷线用的绝缘子、金具、接地材料、杆塔、基础、水泥、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路径设计 ①变电所进出线。说明两端及中间变电所(发电厂)进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还要表示出现有和拟建线路出线的关系,合理布置进出线方案。②路径方案的选择。按照已掌握的线路路径资料,对全线选出各有特点的两、三个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选出不同的小方案参加比较。各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 交通 条件,沿线路地形、地势、水文、地质情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拐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除了从技术上比较各路径方案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2.2气象条件 ①气象资料的分析及取值。对沿线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 自然 灾害资料进行分桥说明。如果送电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择气象区。气象资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风速的取值、电线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雷电日数的取值。②将已选取的各种气象条件,分别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安装、年乎均气温、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等情况所对应的气温、风速、覆冰的气象条件组合数值,以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的表格形式汇总列表表示。 2.3机电部分 ①导线。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和分裂根数,论证导线型式、规格、分裂方式、分裂间距等,并说明导线的主要机械和电气特性。通过污秽区时,应说明是否采用防腐导线。此外,应提出导线的防振措施,确定是否需要换位,说明两端和中间变电所(发电厂)的相序排列情况,按换位或换相情况绘出换位或换相布置图,按设计规程和有关规定确定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②避雷线。按照设计规程规定,经分析比较,确定避雷线的型式、规格并列出其性能情况,确定避雷线的绝缘方式,绝缘子串型式,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间隙距离及换位方式和防振措施等。③防雷接地及其他。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话动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来确定避雷线根数、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按照地质、地貌情况,说明采用接地装置的主要型式和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按照送电线路设计情况, 计算 雷电预期跳闸率和耐雷水平,以满足过电压保护规程的要求。按导线荷载条件和防电晕性能要求,选择线路各种金具型式。如采用分裂导线,应选择间隔棒型式,并确定间隔棒在档距内的安装距离。按无线电干扰标准设计,提出防干扰措施。-

2.4杆塔和基础 ①杆塔设计。按照全线地形,交通情况,线路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国家材料供应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杆塔型式。设计时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的成熟杆塔型式并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对新型杆塔的设计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经科学试验后再选用。同时要说明所采用的各种杆塔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使用钢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最大使用档距、线间距离、标准杆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杆塔允许转角度数、杆塔重量等)及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②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和原则,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的型式,并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点、地质、水文条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一些特殊基础(如沼泽地基础、强腐蚀地区基础、大孔性土基础、特殊不良地质基础)的设计问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提出处理措施。 2.5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一般指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峡等的设计,其档距在800m以上或杆塔高度在80m以上,且发生事故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故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 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主河道变迁、通航、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最大风速、电线覆冰和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导线和避雷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杆塔高度、导线和避雷线的间距及荷载条件,选择导线和避雷线。此外针对大跨越比一般线路振动严重的特点,说明采用的防振措施。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线路荷载大和杆塔高,需增加绝缘子片数的情况,选择或新设计绝缘子串及金具。④跨越方案的优化。将各跨越设计方案的杆塔型式、高度和基础型式,采用单、双回路跨越和路径长度,以及采用导线和避雷线,绝缘子和金具,施工和运行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对各跨越方案进行全面论证,推荐出大跨越的最佳方案。 3结语 送电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此项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场踏勘阶段,设计人员需不辞劳苦、反复踏勘,收集各种现场资料,比较各种方案以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合理有效的初步设计是工程的重要环节,经过辛勤工作设计出的线路即使不是最好也是较为合理的。

送电线路篇4

【摘要】基于送电线路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与影响,本文以设计阶段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着眼点,分析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线路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前言

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拟建和在建的送电线路很多,无论是发电厂的配套工程还是输变电系统的网络建设项目,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现象,造成项目建设的“三超”现象较为普遍。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由于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造成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对于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控制走向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设计阶段当前存在的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些问题及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有关资料的反映和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设计深度不够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

近几年来,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多、进度要求快,各级电力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的设计任务也大幅增加。一些设计单位在遇到设计任务重、时间紧的时候,往往无法做到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敷衍了事,未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对具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以及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等,最终造成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套用图纸不适等导致设计变更增多,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

2.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联系不够紧密也是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种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送电工程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一般都是勘测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勘测和方案比较,分阶段提供条件给造价人员编制估算或概预算。但是长期以来,技术人员由于缺乏经济观念,往往无法提供编制概预算所需的全部条件;而从事概预算编制的人员不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艺,无法吃透相关定额、标准的内涵,不能主动收集或向技术人员索取所需的全部条件,导致编制的概预算存在缺项、漏项或重复计算、高估冒算的情况,难以真实反映施工现场费用,有效地控制造价。

3.缺乏信息反馈和项目后评价程序使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项目完成后由于缺乏造价成本信息反馈和缺少项目的后评价程序使设计单位缺少机会了解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无法进行事后分析,在以后工作当中又有可能将问题带入下一个项目中,不能进一步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纠正上述存在问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行业技术标准,参照国内部分省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在设计阶段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造价控制。

1.健全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竞争意识

设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对于设计节约和浪费应制定明确的奖罚标准:对因设计原因而造成的工程浪费、工期延误及超出投资限额的损失,要追究设计人员责任;对科学合理、经济的方案予与奖励。促使设计人员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和相互间竞争的能力,增强为业主控制投资成本,提高竞争意识。

2.推行限额设计,全面推广工程典型造价运用工作,加强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在保证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编制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同时,各专业要按分配的投资额来控制设计。限额设计必须贯穿于勘察设计的全过程。

推行限额设计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意识,有利于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使勘测设计小组内部形成有机整体,克服设计深度不够及勘测设计相互脱节的现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象,使投资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同时,推行限额设计还可以促使设计和造价人员进行项目全寿命费用的分析,使他们不仅要考虑项目一次性的投资,还要考虑施工阶段和运行后的经济费用。比如:在输电线路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对于线路选线定位以及在雷区的防雷、冰区的避冰、抗冰、防冰、融冰等对运行成本影响较大设计方案的优化时,就有利于设计人员进行全面分析、仔细考虑、认真权衡,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在投资限额内控制好工程造价。

送电线路工程典型造价是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送电线路典型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各模块的使用条件,通过对大量实际工程的统计、分析,合理确定典型工程断面,再结合各地区各电压等级线路的特点,科学设定设计所需的边界条件,形成典型方案。然后,典型造价在典型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典型造价成果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必须按照典型造价进行严格把关,若工程主要条件与典型方案有差异而产生造价费用偏差,应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认真的分析比较,直至该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在合理范围内。推广典型造价,有利于科学建立工程造价标准,合理评价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水平,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努力降低电网工程建设成本。

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按年度编制了《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该指标一般作为220~75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设计阶段的限额控制参考指标。国家电网公司于2007年出版了送电线路典型造价,丰富了110KV~500kV送电线路的造价指标。限额设计和典型造价都是在大量实际工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编制原则是一致的,在运用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不论是限额设计或是典型造价,出发点都是要求在设计阶段把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与造价编制人员通过相互学习,密切配合,才能将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设计人员必须提高素质、熟悉本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达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技经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深入实际,多方掌握有关造价信息,密切注视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建立相应的资源库,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合理的依据。

3.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成果的好坏对造价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优化设计成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的《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的规定,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静态投资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即本体工程费、辅助设施工程费、编制年价差和其他费用。本体工程费一般占65%~75%左右,辅助设施工程费一般占0.3%左右,编制年价差正常情况一般占5%~10%左右;其他费用一般占15%~30%左右。从投资构成上看,编制年价差虽然也占一定的投资比例,但它的高低主要受人工、材料、机械要素的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对投资主体来说为不可控因素,故对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对本体工程费用控制和其他费用控制。本体工程由六项单位工程构成: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附件工程。按静态投资对各个因素的敏感程度来排序,较高的是杆塔指标、人力运距、基础混凝土。因此,在设计阶段对本体工程的控制重点应主要控制这三个技术指标。

其他费用从构成上主要包括: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整套启动试运费、生产准备费、辅助施工费、基本预备费等。除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外,其它各项费用一般有较明确的开支项目和费用标准,概预算编制也有规定的费率计取标准,管理和控制较容易,工程实践中这些项目很少出现超支问题。因此,对其他费用的控制重点是在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的控制。

(1)优化线路路径

对送电线路来说,路径优化是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路径的选择影响本体工程的多个单位工程,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十分重视沿线气象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污秽等级、现有可利用交通条件、重要交叉跨越、重大障碍物拆迁等资料的收集工作。不能片面追求路径最短化,而必须在满足所属地区规划部门要求及避让通信、军事等设施前提下,考虑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处理及大跨越情况基础上,对线路路径的多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例如:拆除建筑物和居民住房,砍伐经济林木或防护林,跨越采石厂等都会增加拆迁补偿费用,影响到其他费用中的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的控制;不良地质会增加基础建设投入;

(2)合理选择导线、地线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线路的输送目的地负荷容量及负荷增长情况、导线制造、架线施工、运行维护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发挥地线在防雷保护、通信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合理配置OPGW、良导体及普通地线,使选择的导线、地线既要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又要保证工程投资的经济合理。

(3)合理规划塔型

影响线路投资最敏感的因素就是塔材量,不同的杆塔型式在造价、占地、施工、运输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均不相同。减少每公里塔材的耗钢量是降低造价的最有效途径。如每公里减少1吨的塔材,那么每公里可减少材料费及施工费用等各项投资约1万元。虽然每公里塔材的耗钢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减少,但从以往工程统计分析看,不同的线路在标准相差不多的条件下,每公里塔材耗钢量可相差几吨。因此,在设计阶段,必须根据工程地形地貌条件,精心规划工程需要的各种塔型,在满足使用条件下选用耗钢量较少的杆型;同时,降低线路曲折系数,增加直线杆塔使用比例,以降低杆塔耗钢指标,从而控制工程造价。还可以结合近、远景规划,使用双回路或多回路铁塔,这样目前工程的造价虽然会高了点,但为以后的工程建设项目预留下线路走廊,避免或减少了下个工程的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及建设场地清理费,从总体上讲还是会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4)优化杆塔基础形式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其施工工期约占整个工期一半时间,运输量约占整个工程的60%,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20%~35%,基础选型、设计及施工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线路工程的建设。在基础设计方面,根据每基杆塔的基础作用力和地形地质条件,优先采用掏挖、嵌固、岩石基础等原状土基础,并积极采用技术先进的基础型式和杆塔全方位高低腿、不等高基础等,可大大减少工程中土石方量和混凝土量,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环境和地面植被的破坏,有效地减少建设场地清理费,节约工程的投资。

4.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有业主的功能性变更与设计的技术变更,设计变更管理主要是针对设计的技术变更管理。技术变更又分施工图设计变更与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施工中的变更主要是材料设备采购变更和现场施工变更;施工图设计变更会产生基础或结构局部变更,从而影响工程的造价;再者,设计变更管理还涉及到变更所处的时间段的问题,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设计人员应主动深入了解情况,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在设计阶段发生变更,只修改设计图,损失就少;在采购阶段发生变更,不仅要修改图纸,还得要采购新的材料和设备;若是在施工阶段发生变更,不但是设计图和材料设备的变更,而且会造成返工、拆除、重做,势必产生重大变更损失,造成浪费。总之,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变更前要算好账,论证其合理性、必要性再变更,严格履行变更程序,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使变更控制在限额内,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5.形成跟踪制度

设计部门应形成跟踪制度,主动跟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直至工程财务决算。对发生“三超”的工程项目,设计部门应及时总结发生问题的主、次方面原因,区分对待。属于因设计阶段造成的,应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制定对应的规范、规定,保证同类型的问题在今后的工程中不再发生。同时,应加强与兄弟设计单位的横向联系,借鉴其优点与不足之处。

送电线路篇5

关键词:送电线路;导线;防磨;放线;附件安装

【分类号】:TM73

一、送电线路架设中导线磨损的危害

(一)加速线路疲劳断裂

目前研究认为导线的微风振动磨损会造成微动疲劳,促使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加快了线路的疲劳断裂。如铝线断裂处除了有铝线的塑性变形外,一般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磨损痕迹。导线的疲劳断裂不同于材料一般的疲劳断裂,线股间的磨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内外层铝线在微动时受力、接触面间微动滑移以及所处氛围都不相同,造成其导线磨损的形成机理也有所不同。

(二)加速线路金具的磨损

微风振动会引起间隔棒等线路金具的接触处微动损伤,与导线间的磨损相比,外层导线与夹具的磨损更为严重,比如间隔棒夹具内侧的磨损痕迹,这主要是铝线与夹具内侧接触面间的微动引起的。此外微风振动磨损必然会引起材料表面产生损伤,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会加剧夹具的腐蚀。

(三)加大功率损耗

高压输电中存在电晕现象,它是指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电离强度时,在架空线路导线表面的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形成自激导电,进而产生电晕放电,是一种自持放电形式。当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超过电晕的起始场强时就会产生电晕现象。超高压架空线路中,电晕放电会损耗大量的功率,铝绞线的表面状况影响电晕的起始场强。微风振动磨损必然会损伤铝线和夹具接触面,造成粗糙度增大,会降低电晕的起始场强,因此会容易引起电晕。

二、送电线路架设各个阶段导线的磨损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进场前的导线磨损问题

1、在进场前,针对线轴板丢失、线轴变形或是线轴外的保护层脱落之类的问题,工作人员应在装卸、运输之前,对导线的外观进行细致地检查。

2、线轴在运输的过程中,其在车辆中会出现翻转、滚动等情况,从而与四周发生碰撞,导致磨损。针对这样的现象,供操作人员需要在运输时,在线轴的下方布置垫木等锚固措施,从而确保线轴不会随意的滚动、翻转。除此之外,在摆放线轴时,应是采取立着摆放的方式,不应水平倒放。

3、在进行装卸时,由于装卸导线的方法不当,也会导致磨损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使用吊车进行导线线轴的吊装,注意一定要轻装轻放,避免碰撞。其次,在吊装时,吊索长度一定要适当,防止轮轴因受到吊索的挤压而变形。此外,注意检查线轴的侧板是否发生损坏,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导线被磨伤。

(二)放线过程中的导线磨损问题

在输电线路的假设过程中,导线在进行张力放线时十分容易发生磨损。

1、导线和线轴车产生摩擦

在放线过程中,导线十分容易和线轴车产生摩擦。针对这样的情况,应派专人对线轴车进行看管,一旦发现摩擦现象,立即停车并变换线轴车的方向,或是可以采取软物垫起的措施避免摩擦地再次出现。

2、导线和蛇皮套接触损伤

在导线的换轴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线和蛇皮套接触损伤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蛇皮套之前,应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看是否有容易划伤导线的硬物;同时,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

3、导线和放线档内跨越物产生摩擦

在放线的过程中,导线容易和放线档内跨越物产生摩擦,从而导致磨损。 因此,在进行张力放线施工之前,应对架线张牵力进行计算,确保导线与跨越物、跨越架之间距离。

4、导线和导引绳、牵引绳产生摩擦

在施工过程中,导线还会和导引绳、牵引绳之间产生摩擦。针对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做好展放顺序的排列,确定导线的展放和导引绳、牵引绳的展放弛度不会出现接触。其次,被展放导线的线轴距张力机一般应大于10m,但不得小于7m。导线与张力机的导轮的各夹角不得大于10°。同时,在放线过程中,派专人在各个塔位进行监控,张力机的主轮到第一个铁塔的距离,应该为放线滑车高度的3倍。

5、导线与地面接触磨损

施工中,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导线与地面接触所出现的磨损问题。因此,导线落地前地面应铺设彩条布、草垫、苫布等保护隔离设施,保护导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在下方垫设支架使其离开地面并设专人保护。

(三)附件安装过程中导线磨损

1、直线塔附件安装

(1)针对附件安装过程中所出现的导线起吊工具与导线之间的磨损,应使用已挂胶的起吊绳及吊钩,吊钩与导线接触长度大于 50mm。

(2)在拆除放线滑车的过程中,应先在导线上安装好保护胶套,释放钢绳在横担上挂点位置要避开导线的线束方向,从而避免释放钢绳与滑车磨伤导线。

(3)用于传递工具、材料的小滑车和软绳,不可以悬挂在导线上,否则容易出现碰撞,从而刮伤导线。

(4)工作人员不可使用硬质工具敲击导线,必要时应使用专用木锤、橡皮锤进行敲打。

2、耐张塔平衡挂线

(1)牵线的过程中,线夹后应使用套胶管和钢丝套隔离开;

(2)断线之前,应用链条葫芦将导线收紧,使断线处的导线全部不带劲,预防张力断线;

(3)在导线切割处两侧导线各绑一条棕绳在横担上,避免断线后导线因受到冲击而受损;

(4)平衡挂线时,应用人工抬起导线使其牵引离地,防止导线磨地损伤;

(5)准确区分导线线别以及安装耐张金具,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引起导线不必要的损伤。

3、减轻导线间相互鞭击损伤

(1)尽量缩短导线展放、紧线以及附件安装等工序的间隔时间,缩短导线在滑车中的停留时间;

(2)张力放线两端临锚时,各相子导线作不等高排列锚固;

(3)导线压接管钢套两端外部应缠绕上黑胶布,从而防止导线鞭击时损坏相邻的子导线;

(4)若是导线的鞭击现象十分严重,则应将各子导线分离,可以采用木棒绑扎隔离、用松紧线将其分开、在档距的中间使用软绳拉开间距等方法。

三、做好送电线路导线架设的管理工作

(一)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导线的教育

在架线施工前,应对、对施工人员进行架线技术交底,并对导线的保护进行重点交底;其次,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对相关施工技术、施工要求进行学习,并进行导线保护措施的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施工。

(二)建立QC小组,开展导线防磨损攻关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QC小组制定攻关活动内容和工作计划,解决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收集整理质量数据和信息,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按PDCA循环方法推动导线保护工作,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三)健全质量管理体制

1、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健全各级质量管理机构,加强并扩大质检人员队伍,提高质检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

2、赋予质检人员现场处置质量问题的权力,使其真正起到质量监督作用;

3、执行从原材料到产品一条龙管理制度和三级检查制度,质检人员要深入各环节,严把质量关;

4、制定质量管理奖惩办法细则,使施工质量管理与经济挂钩,以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斌,陆盛叶,黄豪士.架空导线的舞动与舞动试验机[J].电线电缆,2007(04)

送电线路篇6

“在新形势下,要干好本职工作,必须努力学习、勤奋钻研”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学习又是不断创新的源泉。随着我局学习型企业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勤于学习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我是一名普通的输电线路架设工,是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地方并参加工作的。线路架设是一个特殊的工种,它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肚里有货色”(丰富的理论知识),“手上有功夫”(过硬的实际操作水平),“脑子里有想法”(富有创新的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还要有良好的体力。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己对专业知识一点都不懂,但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没有过硬文化知识、业务素质和优良作风,是搞不好本职工作的。参加工作以来,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钻研新知识,努力在学中干,干中学,顺利拿到了大专、本科毕业证,通过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送电线路职业资格,先后于2003年4月参加了武汉电力技工学校举办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培训班;2004年6月参加湖北省电力公司举办的《供电系统施工工长》学习班;2007年脱产在长沙理工大学学习供电基础知识;2008年省电力培训中心举办的《送电线路施工工艺》培训班。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为我在实际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参加计算机、外语培训班,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改善了老一套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

二:踏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作为一名普通的送电线路工,我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进一步更新和超越自己,赢得了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施工经验,并在休息时间看完了《输电线路架设》、《送电线路基础》、《电建施工技术》《送电线路动行与检修》等专业书籍;自从2001年底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参与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008、2011年被市公司评为双文明建设标兵; 2015年被评为咸宁供电公司优秀班组长。2016年被评为湖北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标兵,被咸宁供电公司评为安全生产标兵和十佳班组长。

三:吃苦耐劳,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在工作上,我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融合在一起,用心去发现新的问题。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活跃,变得不仅仅只满足于平时工作,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寻找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敢想,敢于去探索。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输电线路工程科、输电中心带电、巡线、检修班组工作,不同岗位的锻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大的实践和拓展空间,进一步锻炼和丰富了自己,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2008年参与并完成了输电部带电队QC “缩短更换110KV面耐张双串绝缘子带电作业时间”课题,该课题不仅缩短了带电作业时间,还减轻了作业人员作业程序,还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获得了咸宁市供电公司2008年QC成果二等奖和省五会QC成果二等奖。2009年参与完成了输电中心检修队QC“变电站构架提升装置的研制”课题,为类似变电站站内检修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该课题获得了咸宁市供电公司2009年QC成果二等奖和省五会QC成果二等奖。

送电线路篇7

1.110kV送电线路中导线的设计

导线是110kV送电线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对导线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第一,导线的截面问题。在对导线截面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要从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技术性等多方面因素,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导线截面。比如,如果110kV送电线路施工的地理位置海拔比较低,我们可以使用钢芯铝绞线,并且如果所选择导线的外径大于9.6mm,就不需要对其进行电晕验算。如果送电线路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和恶劣,我们则需要考虑经济电流的密度、电晕以及无线电的干扰等多种因素。第二,导线和地线安全系数的问题。导线和地线的安全系数也是导线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它们设计的安全系数要大于2.5,并且地线的安全系数最好比导线的安全系数高。如果送电线路中的导线和地线是在滑轮上架设,我们还要考虑到悬挂点的局部在弯曲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附加性张力。

2.110kV送电线路中防雷的设计

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雷击是常见的一种电力故障,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供电,而且给电力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在对110kV送电线路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好防雷设计工作。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发挥防雷功能。第一,在线路选择和杆塔架设方面。一方面在对110kV送电线路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开一些雷电发生几率比较高的区域;另一方面在杆塔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合理把送电线路杆塔的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由于杆塔过高而遭受雷击。第二,在送电线路方面。在送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用双避雷线增强送电线路的自身的防雷效果。第三,在绝缘水平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来增强防雷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强度较高的绝缘子。第四,在接地电阻方面。在送电线路运行中,线路的防雷能力与接地电阻是成反比关系。鉴于此,在满足线路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降低接地电阻,以此来提高送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二、110kV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管理

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施工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来讲,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把安全和质量意识贯彻到具体的施工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组织工作

110kV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送电线路的施工距离比较长,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比较多,施工作业点比较繁琐等。因此,在110kV送电线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具体分为以下方面:第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熟悉施工环境,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第二,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在送电线路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组织一些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从而熟悉施工流程,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施工全局。第三,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管理。施工设备和材料是110kV送电线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送电线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合理分配施工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一些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3.强化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各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10kV送电线路施工也不例外。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实行安全责任制。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管理人员要推行安全责任制,把施工中各个部分的安全责任落实到小组和个人,从而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贯彻落实。第二,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把各种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结语

送电线路篇8

张斌

(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 036002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也有着巨大的变化。送电线路可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它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更是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送电线路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如果送电线路发生故障,那么整个世界,将陷入不可估量的瘫痪境地。对于送电线路检修和维护的工作来说是以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进行的。

关键词:送电线路  检修  维护

前言:

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一旦送电线路出现问题,就意味着电能源被阻断,所有与电力相关的工作与生活项目都会瞬间崩溃,所以,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

一、我国送电线路的工作原理

如此高压的电力,应该如何传输呢?目前比较普遍的传输有两种,一种是电缆级传输,将所用到的传输电缆置于地标之下。这样一来,可以不占用多余的生活空间。但是对于施工和维护方面就有了一些阻碍,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于这种传输方式,占用生活空间较小。适合用于城市电路的传输。而还有一种传输方式就是高空架线传输。这种传输方式一般情况下用于远程传输和旷地传输。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公式。P=U2/R.在这个公式中P是电路传输的功率,一般情况下,在电阻材料确定的情况下,传输功率是确定的。U是电路传输中的输电电压,R是传输电缆或电线的电阻。我们将公式进行简单的推导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式子:P=U2/R.=U2/ρ*(L/S)=(U2*S)/(ρ*L).现在看来这个公式就很有意思了。当供电功率确定下来的时候,结合实际,能够改变的数值就在于供电电压U和电阻的截面面积S了。那么电压越高,电阻截面面积就越小。电阻的阻值就越高。而使用电路的材料就减省。这就是为什么在输送电路的时候要使用高压传输电力的原理了。

二、送电线路的维护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送电线路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在我国的许多旷地地区多数采用的输电方式还是属于高架线输电。对于这样的送点方式,我们能够做到的维护措施就是定期巡视送电线路的工作状态。前文提到过,对于送电线路的安全保证,我们应当以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进行工作,那么下面就来介绍几点需要做到的维护措施。

第一,在高空架线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查询线路的老化程度。在户外旷地之中,如果送电出现线路老化的情况,电力传输就会出现极大的危险,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漏电,甚至引起电火灾等情况。由于线路老化,可能会造成电线外包绝缘物脱落,出现漏电现象;电线老化承受不了送电,引起电火,其损失无法估量。一旦出现雷电天气,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传输线路短路。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不仅仅是输电损失,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引发大面积漏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第二,要做好防控无线电干扰情况,无线电干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如果可将干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不会影响到送电的正常工作的。所以要经常做好巡视和查探,出现大面积,高强度无线电干扰信号的时候,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无线电干扰信号进行疏散和牵引,使之进入其他介质中以保证输电安全问题。

第三,确保电路传输安全,关注天气变化,确保线路无中断传输。在郊外,尤其是旷地之中,送电的线路虽说都有做好绝缘工作,可是不少供电事故的发生也都是出现在这些所谓已经做好万全准备的线路当中。这就是因为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忽视天气的变化,对送电线路安全来说是一个重大事故原因。前文中提到过,线路老化情况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出现事故,尤其是雷雨天气。但是有些时候,这些线路的老化程度并非严重到无法工作的状态,只需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还是可以应用一段时间。在这里主要考虑到的因素是电路传输的成本。如果在保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根据电路老化的程度,是可以考虑不做更换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节约了电路传输的成本,但是,如果是保护措施不得当,或者没有注意到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相应的电路遭到破坏,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会造成不可估计的事故损失。

三、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一般来说,可能出现故障的就是送电线路的中段和末段,因为这两个段位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是不受人工影响的。如果是中段出现故障,检测工人就要进行检测故障原因,出现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避雷装置出现问题,导致雷电击中,对送电线路造成破坏。这是不可抗力。但是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防雷措施,以免工人自身造成伤害。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我们的检修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电源,更换出现故障位置的线路,这些线路的送电线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专业的更换和安装设备进行更换和安装。线路安装完毕之后,对线路的避雷装置重新安装,并做好维护工作。

第二,是要进行定期巡视,注意检查线路老化程度,检测无线电干扰信号,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对于送电线路来说,定期巡视是必要的,检查线路老化程度,做好记录,针对线路老化程度做出定期巡视计划,无线电干扰信号的检测,可以使用信号探测仪器,对干扰信号的强度进行鉴定,如果探测到的强度高于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承受的程度,就要对其采取探引措施,或者发出抗击这种干扰信号的无线电波,对其进行消减,消减成功,就可以使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正常工作了。

对于电缆输电来说,主要是要预防地表作业对地下电缆的损坏,目前城市高压传输电路出现的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表作业的原因,规划建筑时,忽视了电缆所在地区的防护,导致地表作业,挖掘或其他工业作业等对电缆造成破坏或腐蚀。预防这种情况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土地规划部门负责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避开电缆埋藏地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送电原理,及其线路状态巡视和维护措施的论述,我们了解了送电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线路维护问题。只有认真做好送电,我们的生活才会正常运行下去,否则失去电力的世界,将会是无法想象的衰退。

参考文献:

[1] 陈向前. 送电线路检修及维护对策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09):14

[2] 李自强,刘岩. 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2):93

送电线路篇9

关键词: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隐患不断增多,对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送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中防雷要求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在输电线路设计中雷击认识和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未知成分。因此在高压送电线路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线路周围的环境问题,对每一条线路都进行充分、完整的质量比较,选择能够满足线路防雷标准的设计方法和措施,以期达到线路供电标准要求。

一 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因素和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50%的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杆塔的接地地阻和雷电流强度的影响。在当前的高压送电线路中各种防雷措施都具有相关的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的选择中需要明确雷击跳闸的成因和其容易产生的后果。

1.1高压送电线路反击造成的雷击跳闸

雷击中杆、塔顶部或者避雷线的时候 ,雷电电流可以通过塔体和接地体顺利的进入大地之中,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雷电流通过塔体和接地体的时候 ,使得塔体电压增高 ,使得与导线上存在的电压产生感应电压,当期超过电压送电线路的绝缘闪络电压值的时候 ,导线与塔体之间就会发生相应的闪络,这种闪络则被称之为反击闪络,同时造成雷击跳闸。

1.2绕击成因

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的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所经过的地形、地理条件和地质有着直接关系。在山区设计线路的时候,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击率约为平底的3-4倍,这主要是由于在山区设计线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跨度、高低差距大的线路走向问题,这也是线路耐雷击最为薄弱的环节。

二 防雷措施设计原则

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每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通过安全、经济、质量比较,选取有针对性的防雷设计技术措施,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线路防雷保护首先在于抓好基础工作,目前国内外在雷电防护手段上并没有出现根本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传统的技术措施,只要运用得好,仍然是可以信赖的。对已投运的线路,应结合地区的地貌、地形、地质以及土壤状况与接地电阻的合理水平给出正确的评价,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三 高压送电线路设计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对照下面内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设计中送电线路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设计高压线路时充分 比较各种绝缘子的性能,分析其特性,认为玻璃绝缘子有较好的耐电弧和不易老化的优点,并且绝缘子本身具有 自洁性能良好和零值自爆的特点。特别是玻璃是熔融体,质地均匀,烧伤后的新表面仍是光滑的玻璃体,仍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所以设计中我们多考虑采用玻璃绝缘子。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疑难地区的线路,则应跳出原有设计参数的框框,特别是要强化降阻手段的应用,如增加埋设深度,延长接地极的使用,就近增加垂直接地极的运用

3.根据规程规定

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 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5.对线路中测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重新测试;并测试土壤电阻率

对查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接地放射线进行开挖检查,重新对本杆塔的敷设接地线,并进行焊接。对检查中发现已烂断或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并对接地电阻重新测试,不符合规定的重新进行敷设。对被浇灌在保护帽内的接地引下线,采取的方式可为将引下线从保护帽内敲出,再重新浇灌保护帽或将引下线锯断重新进行焊接。

6.其它方面

作为设计部门,我们在进行送电线路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择高压送电线路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雷电多发区或对防雷不利的地方 ;对于易受雷击的杆塔接地,要尽量降低接地电阻。

(2)在选择避雷方式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防雷经验及特点,选用合适的避雷方法;

(3)对于雷击多发区也应当减少大档距段的设计和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塔高。

(4)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验收。对于新投产的高压送电线路,做好高压送电线路的验收工作,抽查接地体的埋深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射线长度是否达到设计的长度,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是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这些都是保证杆塔可靠防雷基础。

(5)对已投运的线路,生产单位要加大对老旧线路的投资和改造力度,对运行中发现问题较多的线路、雷击频发区段,要集 中人力、资金,尽快进行改造。

四.结束语

在总结了送电线路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运用好常规防雷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雷电活动是小概率事件,随机性强,要做好送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就必须抓住其关键点。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雷害故障,设计中我们要全面考虑高压送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还要结合原有高压送电线路运行经验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等,通过比较选取合理的防雷设计,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雷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需要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孙伟杰,袁学明.浅谈高压送电线路的防雷措施[J].机电信息,2013,18:173+175.

[2]王宏宇,翟洪涛.送电线路雷害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0)

送电线路篇10

关键词:送电线路;检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电力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旦国家的送电线路出现问题,哪怕仅仅是一个小时也会造成各个领域出现瘫痪现象,尤其是当今时代,人类生产已经由电力控制为主导,办公设备也大都是计算机,互联网的运用也是完全是建立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由此可见,送电线路对人类的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确保送电线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送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展开探究。

1、送电线路的目前检修概况

目前,对送电线的日常检修工作通常采用周期性的方式,然而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检修工作中,所使用的相关检修设备与检修技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必须要对适当的改变或调整送电线路相关检修方式以适应当前检修工作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对送电线路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均是以年作为周期而进行的,再加上送电线路发生问题与故障的时间通常具有不固定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极易出现许多应检修或者维护的输送线路都无法获得及时的修理与维护,以致此线路的损害程度日益加剧。1.2送电线路目前检修模式对于送电线路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检修与维护,不仅对送电线路的离线和在线检测设备或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对其相应的维护与检修的方法与手段要求也相当高。在选线时,一定要确保是完好无损的设备,其中对于三类与四类的有关设备及运行不足一年的相关新线路是不宜选取的,另外,其选择必须要有代表性。对于那些为了获取相关经验并进行推广的送电线路,一定要尽可能地选择地理位置较好、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且利于进行检测的路段,在选择线路时,还应注意要选择在出现问题跳闸后,对相应的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的线路。另外,对于绝缘子电路检测过程,该方法具体包含下列两种方式,即离线与在线检测,其内容主要是检测绝缘电阻及其电压的相关分布情况。而对于跨越物电路监测过程,其主要是对跨越物进行检测,并将相应的检测资料全面的进行记录,确保能真实反映出实际状况,从而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雷电线路监测过程,则是根据雷电定位设备,仔细分析相应的数据,准确的把握所在地区的有关雷电参数。对于一些雷击故障一定要认真的进行调查与分析,正确地判断出有关类型,即直击、反击或绕击,并且了解故障点的相关地形与风向等,以此来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保障送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线路出现故障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做好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十分必要。故障检修工作的开展的前提是对送电线路进行检测,找到故障出现的原因和地方。一般情况下,故障出现主要会出现在中段或末段,因为这两个段位受人工影响较小。如果故障出现在中段,相关工作人员则应找到故障检测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线路避雷器的安装

在对送电线路的雷击跳闸进行预防时,也可以采用送电线路避雷器。在杆塔和导线的电位差大于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通过避雷器的有效分流,可以让绝缘子不会出现闪络的情况。如果送电线路上的雷击跳闸比较频繁就可以选择性地安装避雷器。线路避雷器主要有无间隙型线路避雷器和带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无间隙型线路避雷器是直接和导线连接的,它其实是对电站型避雷器的一种改进,在吸收冲击能量时可靠性非常高,也没有放电时延,在操作电压和正常运行电压下,串联间隙不会动作,避雷器本身是处在一个完全不带电的情况下,所以不能出现电气老化的情况;串联间隙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布置是垂直的,具有比较稳定的放电特性,而且分散性也不大等。而带串联间隙型的线路避雷器是利用空气间隙和导线相连的,只有当出现雷电流时,避雷器才会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使用年限长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带串联间隙型的线路避雷器应用比较多,在间隙的隔离作用下,避雷器本身一般是不会承担系统的运行电压,所以在长时间的运行下,该避雷器也不会出现老化等情况,另外当避雷器本身出现问题时,也不会影响送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2、安装线路避雷器

就算整个送电线路都架设避雷线,也无法做到过电压完全的排除。线路避雷器安装主要是在线路过电压超过一定值时,给予雷电流一个低阻抗通道,使其顺利流入大地之中,避免电压升高,确保设备与线路的安全性。当铁塔受到雷击后,雷电流会流入相邻的铁塔或者是传入大地,而铁塔的本身会呈现出暂态电阻的性质,可以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示。一旦送电线路受到雷击灾害,会提升塔顶电位,其表达式

图1波形变化图

在公示中:i表示的雷电流;Rd表示的冲击接地电阻;L×di/dt表示的暂态分量。当塔顶电位值与导线感应电位值的差高出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50%,就会出现闪络现象。如果考虑到线路的公平电压幅值Um存在的影响,那么耐雷水平就会受到雷电流强度、塔体接地电阻以及绝缘子放电电压的影响。如果不进行避雷器架设操作,提高送电线路耐雷水平就需要降低塔体接地电阻,但是线路本身的放电电压是固定的,而雷电流的强度同地理位置、大气实际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避雷器架设后,一旦受到雷击灾害,就会改变雷电流的分流情况。通过避雷线,雷电流会传入大地或者是相邻的铁塔。当雷电流超出一定值,就会出现分流。绝大部分的雷电流都会传入相邻的铁塔之中。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当雷电流经过导线与避雷线时,会有耦合作用的产生。由于避雷器雷电流分流要远远高过避雷线分流雷电流,所以,耦合作用会导致导线电位提高,让绝缘子不会再出现闪络的现象。所以,避雷器就起到了钳电位的作用,这也是避雷器最明显的特点。在避雷器工作时,导线电位和塔顶电位的波形变化图如图1所示。

2.3、做好定期巡视工作

切实检查线路老化的程度,检测无线电干扰信号,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于送电线路来说,定期巡视是必要的,检查线路老化程度,做好记录,针对线路老化程度做出定期巡视计划,无线电干扰信号的检测,可以使用信号探测仪器,对干扰信号的强度进行鉴定,如果探测到的强度高于输电线路能够承受的程度,就要对其采取探引措施,或者发出抗击这种干扰信号的无线电波,对其进行消减,消减成功,就可以使输电线路进行正常工作了。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雷雨天气,或旱涝天气,大雷雨可能造成的损失是直接将线路击断,或造成大面积漏电,这时就要对线路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尤其是雷雨之中一旦含有其他导电介质,则极易出现大面积漏电的现象,进而会出现造成引发线路着火的可能,还会引起电路火灾,这种情况最终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电缆输电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做好预防地表作业可能会对电量造成的影响,当前诸多城市传输电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表作业造成的损失。很多建筑单位进行规划时,往往忽略了电缆所在的防护,进而损耗电缆。而对电缆输电工作的防护主要还是依靠土地规划部门,在做建筑规划时注意保护电缆所埋地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结语

为了保障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能顺利开展与供电安全性,相关人员一定要确保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问题,在输送电能过程中也应做好送电线路相关检修与维护工作,切实保障电能安全有效传输,保障人们对电力的日常需求。

作者简介

刘万春,男,1964年出生,工程师,沈阳建筑大学供电中心主任,从事智能电网、输送电领域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关于送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思考[J].机电信息,2010,36:38-39.

[2]王云.关于送电线路检修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4,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