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3:45:07

送电线路

送电线路范文篇1

【关键词】送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措施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河池电网处于桂西北山区地形剧变、峰高谷深,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且由于线路大多处于高山大岭,降低雷击跳部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送电线路范文篇2

①设计依据。列出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上级机关或下达设计任务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等,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是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线路的电压等级,输送电力容量及导线截面,线路起讫点、长度、回路数,中间落点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工程概算和预算,对运行维护设计考虑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降压运行的设计,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及检修站、巡线站的建筑设计等。③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单位安排,明确施工时间及建成投产时间。④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总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说明每公里耗用的导线、避雷线,导线和避雷线用的绝缘子、金具、接地材料、杆塔、基础、水泥、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路径设计

①变电所进出线。说明两端及中间变电所(发电厂)进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还要表示出现有和拟建线路出线的关系,合理布置进出线方案。②路径方案的选择。按照已掌握的线路路径资料,对全线选出各有特点的两、三个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选出不同的小方案参加比较。各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形、地势、水文、地质情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拐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除了从技术上比较各路径方案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2.2气象条件

①气象资料的分析及取值。对沿线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自然灾害资料进行分桥说明。如果送电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择气象区。气象资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风速的取值、电线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雷电日数的取值。②将已选取的各种气象条件,分别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安装、年乎均气温、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等情况所对应的气温、风速、覆冰的气象条件组合数值,以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的表格形式汇总列表表示。

2.3机电部分

①导线。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和分裂根数,论证导线型式、规格、分裂方式、分裂间距等,并说明导线的主要机械和电气特性。通过污秽区时,应说明是否采用防腐导线。此外,应提出导线的防振措施,确定是否需要换位,说明两端和中间变电所(发电厂)的相序排列情况,按换位或换相情况绘出换位或换相布置图,按设计规程和有关规定确定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②避雷线。按照设计规程规定,经分析比较,确定避雷线的型式、规格并列出其性能情况,确定避雷线的绝缘方式,绝缘子串型式,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间隙距离及换位方式和防振措施等。③防雷接地及其他。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话动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来确定避雷线根数、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按照地质、地貌情况,说明采用接地装置的主要型式和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按照送电线路设计情况,计算雷电预期跳闸率和耐雷水平,以满足过电压保护规程的要求。按导线荷载条件和防电晕性能要求,选择线路各种金具型式。如采用分裂导线,应选择间隔棒型式,并确定间隔棒在档距内的安装距离。按无线电干扰标准设计,提出防干扰措施。

2.4杆塔和基础

①杆塔设计。按照全线地形,交通情况,线路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国家材料供应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杆塔型式。设计时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的成熟杆塔型式并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对新型杆塔的设计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经科学试验后再选用。同时要说明所采用的各种杆塔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使用钢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最大使用档距、线间距离、标准杆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杆塔允许转角度数、杆塔重量等)及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②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和原则,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的型式,并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点、地质、水文条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一些特殊基础(如沼泽地基础、强腐蚀地区基础、大孔性土基础、特殊不良地质基础)的设计问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提出处理措施。

2.5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一般指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峡等的设计,其档距在800m以上或杆塔高度在80m以上,且发生事故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故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

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主河道变迁、通航、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最大风速、电线覆冰和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导线和避雷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杆塔高度、导线和避雷线的间距及荷载条件,选择导线和避雷线。此外针对大跨越比一般线路振动严重的特点,说明采用的防振措施。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线路荷载大和杆塔高,需增加绝缘子片数的情况,选择或新设计绝缘子串及金具。④跨越方案的优化。将各跨越设计方案的杆塔型式、高度和基础型式,采用单、双回路跨越和路径长度,以及采用导线和避雷线,绝缘子和金具,施工和运行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对各跨越方案进行全面论证,推荐出大跨越的最佳方案。

3结语

送电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此项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场踏勘阶段,设计人员需不辞劳苦、反复踏勘,收集各种现场资料,比较各种方案以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方案。经过辛勤工作设计出的线路即使不是最好也是较为合理的。

参考文献:

[1]余国清.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J].云南电力技术,2002,(4).

[2]陈琳.湖广永-连110kV输电工程杆塔基础的处理及设计优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6).

[3]王坚.浅谈架空输电线路设计[J].山西建筑,2004,(15).

[4]董芝春.浅谈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J].科技资讯,2007,(30).

[5]钟鸣.浅谈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

[6]黄国辉.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各种基础比选[J].中国高新

送电线路范文篇3

丽水电业局110千伏至500千伏送电线路约1702千米,而从事线路维护人员只有82人(国网公司新定员标准约150人),除了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驾驶员以外,在运行、检修岗位的人员只68人。近几年送电线路增长迅速,而人员数量增加有限,加上丽水地区环境较差,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工作压力就更大。虽然在管理上也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解决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突出矛盾,近几年丽水电业局结合地区线路、人员和环境方面的特点,在确保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大前提下,对送电线路的检修、运行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而又慎重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变常规检修为状态检修

常规检修是一种预防性、周期性的检修模式,是一种以清洁瓷瓶,检查导线连接器、检查各种金具等为主要内容的检修模式,每年每条线路要停电综合检修一次。由于地区山高、交通不便,悬挂接地线占用时间多等原因,平均每条线路大修停电时间为4天左右,不考虑平时技改、消缺等原因引起的线路停电,设备可用率只有91%左右,大大低于国一流指标要求。而且检修工作量大、费用高,对用户引起的停电多、时间长,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丽水电业局试点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以后逐年增加状态检修的条数和范围,到目前为止,除500千伏线路(需审批)外,其他线路全部实施了状态检修,占全局线路条数的68.3%,占全局线路长度的70.58%。从工作量上看,状态检修比常规检修可以节约40%左右。从设备可用率来看,由于目前丽水电业局采用的是以测量不带电瓷瓶附盐密度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状态检修,受悬挂不带电瓷瓶串数量的限制,而且在试点时期丽水电业局采取了保守的办法,所以一般三年也要停电检修一次,按三年停电检修一次这样的检修周期来计算,设备可用率平均可以提高到99.6%,超过国家一流企业指标99.5%的要求。开展状态检修10年间,共节约检修工日5000天,多供电量36000万千瓦时,设备可用率提高到99.7%。

状态检修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是一种从预防性、周期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模式。以前,丽水电业局开展的状态检修是以测量瓷瓶的附盐密度为主要技术手段,加上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导线连接器发热情况,带电测零值瓷瓶的一种状态诊断方式。这种状态检修模式,虽然能指导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但在瓷瓶附盐密度测量的准确度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不带电瓷瓶上测量附盐密度则存在测量误差大,检修周期受到限制,在带电瓷瓶上测量附盐密度则工作难度大,安全上危险性大,不能实现真正的长时间的状态检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年又开展了在线路上安装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用于代替常规的附盐密度的测量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及时性,而且也大大减少了附盐密度测量的工作量。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带电瓷瓶上的检测装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局计算机联网,随时可以通过无线拔号方式来了解通过瓷瓶的电导电流,从而预测瓷瓶的清洁程度,指导线路的清扫,真正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目的。

二、变常规运行巡视为状态运行巡视

常规的运行巡视方式为每条线路每月巡视一次,而且高山偏僻地区要求2人一组进行,目前丽水电业局送电工区运行班人员一共只有25人(国网公司新定员标准约53人),按单人巡线方式计算,相当于每人每月要巡线68公里,实际所走的路程按最小系数4来计算,要走272公里,加上某些地区要二人一起巡线,所走的路程就更多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丽水电业局从**年开始,采取了状态运行巡视办法和扩大护线员队伍的措施。

状态运行巡视的指导思想是根据送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线路沿线的环境特点,把线路分段划块找出危险点(动态),然后分段确定巡视周期。其周期的确定原则:在高山偏僻地区、人员到达困难,线路健康状况良好、树木最终生长高度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地段延长巡视周期,一般每季度巡视一次;在线路的危险点,如树木、毛竹生长较多,人员多、建筑多、洪水冲刷严重等地段,重点加以关注,并按季节性要求,增加巡视次数。每月巡视2~3次,甚至更多。同时还增加和扩大群众护线员的队伍,基本上每1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护线员,以便及时了解和处理线路沿线的异常情况,这是巡线力量的一个有益补充。通过开展送电线路状态运行巡视,不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巡视的质量,控制了危险点,而且也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减少了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实现了“应巡必巡,巡必巡好”。

三、变传统管理方式为现代化管理方式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适应新的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按照国家一流企业的要求,丽水电业局在继承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大胆创新,在组织上、制度上、手段上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在组织上,首先主要在班组的建制上,按照现代企业“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要求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把原来多个运行班合并组成一个大的运行班,分线承包运行。把原来一个带电班、一个检修班合并成二个性质和任务完全一样的带电检修班。通过培训,做到“一专多能”的要求;通过班组的重组,充分地利用了现有人力资源,对缓解目前线路检修、运行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制度上,加强了状态检修、状态运行巡视的制度建设,使制度建设跟上线路管理模式变化的要求,特别是注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基础资料的积累,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手段上,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年建立了线路瓷瓶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线路巡视管理采用智能管理、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运行巡视人员持掌上电脑可到巡视现场输入缺陷等各种数据,回局后与计算机连接,自动输入计算机并分类进行汇总,减少了管理工作量,同时确保了巡视质量和巡视到位率。送电工区线路运行检修、技术资料管理实现微机无纸化。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方法,减少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送电线路范文篇4

选线的目的是在线路起讫点间选出一个技术上、经济上较合理的线路路径。分为室内图上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进行。

1.1室内图上选线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包括取得各种所需资料并在地形图上设计线路方案。过去一般需要现场测得地形图,如今各测绘单位就有各种比例的航测图。图上选线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进行。必要时也可选用比例尺比五万分之一更大的地形图。地形图最好要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实际,观看此比例的图纸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顾局部。

先在图上标出线路起讫点、必经点。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有关城乡规划、工矿发展现划、水利设施规划、军事设施、线路和重要管道等),避开一些设施和影响范围,同时考虑地形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线路路径最短的原则,绘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至三个较好的方案。

根据系统远景规划,计算短路电流,校验对重要电信线路的影响,提出对路径的修正方案或防护措施。向邻近或交叉路越设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征求对线路路径的意见,并签订有关协议。签订协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应本着统筹兼顾、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进行。然后应进行现场勘察,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有无图上未标明的障碍物,与图上不符的地形、地物及沿线交通情况),了解特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有时可不沿全线路勘,而仅对重点地段如重要跨越、拥挤地段、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重点踏勘。对协议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大跨越地段、地下采空区、建筑物密集预留走廊地段等用仪器初测取得必要的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室内选线还可结合各类卫星图片软件同步进行参考(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为Google地球)。该类软件对大部分城市均有较清晰图片,在先期选线过程中可尽量避开现有地表设施,将线路路径合理化、准确化。选定后的路径在该软件中均可查出任一点经纬度坐标,对下一步的现场选线具有指导性作用。

经过上述各项工作后,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1.2现场选线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为定线、定位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设立必要的线路走向的临时目标(转角桩、为线路前后通视用的方向桩等),定出线路中心线的走向。在现场选线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塔位特别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转角、跨越点、大跨越等)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超高压送电线路,还应考虑沿线每6~8km有一设置牵引机或张力机的场地及设备运达场地的条件。

现场选线的工具早期多为经纬仪及全站仪。现GPS测量(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较为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既快捷、精准度又较高,且可大量减少在选线过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线路路径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经纬度坐标,可在现场较为快速准确地将路径选定。若要将其绘于地形图上,只需将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地形图对应坐标系数据即可。

2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交通条件及地质地形情况考虑。沿线交通便利,便于施工、运行,但不要因此使线路长度增加较多。若条件允许,最好将路径选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现在的施工及运输一般都由较大型的机械来承担,若交通不便,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方便、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质方面一般应观察记录沿线地质地貌现象,对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与化学分析,如土壤种类、湿度、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规经验选择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开采空区,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线路安全。如一些采掘业发展史较长的省份,采空区相当多,再加上部分小矿私挖滥采,造成了许多地区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另外,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选择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线路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应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应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设施多次交叉。

3选线的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①线路与建筑物平行交叉,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或接近,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应符合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②线路应避开沼泽地、水草地、易积水及盐碱地。线路通过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避开冲沟、陷穴及受地表水作用后产生强烈湿陷性地带。③线路应尽量避开地震烈度为六度以上的地区,并应避开构造断裂带或采用直交、斜交方式通过断裂带。④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或在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

3.2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线路转角点宜选在平地,或山麓缓坡上。转角点应选在地势较低,不能利用直线杆塔(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即转角点选择应尽量和耐张段长度结合在一起考虑。转角点应有较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便于施工机械到达。转角点应考虑前后两杆塔位置的合理性,避免造成相邻两档档距过大、过小使杆塔塔位不合理或使用高杆塔。

3.3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①应尽量选在河道狭窄、河床平直、河岸稳定、不受洪水淹没的地段。对于跨越塔位应注意地层稳定、河岸无严重冲刷现象。塔位土质均匀无软弱地层存在(淤泥、湖沼泥滩、易产生液化的饱和砂土等),避开地下水位较深地段。②不宜在码头、泊船的地方跨越河流。避免在支流入口处、河道弯曲处跨越河流。避免在旧河道、排洪道处跨越。③必须利用江心岛、河漫滩及河床架设杆塔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水文调查和断面测量。

3.4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①尽可能避开陡坡、悬崖、滑坡、崩塌、不稳定岩堆、泥石流、卡斯特溶洞等不良地质地段。②线路和山脊交叉时,应从山鞍经过。线路沿山麓经过时,注意山洪排水沟位置,尽量一档路过。线路不宜沿山坡走向,以免增加杆高或杆位。③应避免沿山区干河沟架线。必要时,杆位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不受冲刷的地方。④特别注意交通问题、施工和运行维护条件。

3.5矿区选线的要求

线路进入矿区时应尽量避开矿区,或少压矿带。当线路必须在矿区(如煤田)上架设时,应考虑在煤田境界线或断线上架设,以便共用安全煤柱。当无境界线或断层线可利用时,应尽量垂直煤田走向架设,缩短通过煤田线段的长度。

在矿区煤田范围内架设的送电线路时,尽量使两回线路分开架设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同时遭受塌陷的影响。

3.6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位于山地,地形复杂、植被繁茂。云南又属高海拔地区,所以一条线路途经多气象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使线路节省投资且安全可靠,在路径选择时应尽量避免反复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气象条件较好区域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确需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的,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同时应尽量缩短穿越长度。

同时,对于线路途经河谷、湖泊、沼泽、山谷受风面等微气象区域时也应尽量避开。

3.7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①要调查清楚已有线路、植物等的覆冰情况(冰厚、突变范围)、季节风向、覆冰类型、雪崩地带。避免在覆冰严重地段通过。

②避免靠近湖泊且在结冰季节的下风向侧经过,以免出现严重结冰现象。

③避免出现大档距,避免线路在山峰附近迎风面侧通过。

④注意交通运输情况,尽量创造维护抢修的便利条件。

4结语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一条线路很难通过一次勘测就可以完全通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线路走向。选择路径过程除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但不论过程如何,路径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将路径合理化、经济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线路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以求改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荆林国,张韶晶.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电气化,2006,(11).

[2]张俊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小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3]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

[4]林健.城市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2).

[5]王璋奇.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02,(1).

[6]郑信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环境评估[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送电线路范文篇5

关键词:送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措施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河池电网处于桂西北山区地形剧变、峰高谷深,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且由于线路大多处于高山大岭,降低雷击跳部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本文主要对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安装线路避雷器。运用高压送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安装避雷器使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我们在雷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送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线路导线)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装有电阻片的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入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p;Ut=iRd+L.di/dt(1)

式中,i—雷电流;

Rd—冲击接地电阻;

L.di/dt—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t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即Ut-U1>U50,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U1+Um>U50.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但由于其费用较高,故综合考虑后未进行行推广运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后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最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是接地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处,由腐蚀电位差不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有时会发生因腐蚀断裂而使杆塔“失地”的现象。还有就是接地体的埋深不够,或用碎石、砂子回填,土壤中含氧量高,使接地体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分流失或失效后使接地电阻增大。

(4)外力破坏,杆塔接地引下线或接地体被盗或外力破坏。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针对河池供电局部分线路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不同的杆塔型式我们采用φ8的园钢进行了接地网统一设计、统一加工,避免了高山大岭上进行施工焊接造成工艺质量不合格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改造速度。通地改造使杆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

1.设计接地网改造型式。方案:利用绝缘摇表采用四极法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以及采用智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测土壤电阻率。根据测试的土壤电阻率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设计时所给予的接地装置的型式,确定最终的接地体的敷设方案。

有架空地线路的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

接地放射线

(1)土壤电阻率在10000欧。米及以上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土壤电阻率在2300~3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5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3)土壤电阻率在1500~23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5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4)土壤电阻率在1200~1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2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5)土壤电阻率在750~12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9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6)土壤电阻率在500~75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3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7)土壤电阻率在250~500欧。米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11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8)土壤电阻率在250欧。米及以下的杆塔:采用八根放射线不小于388米的φ8圆钢进行敷设并焊接。

2.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在耕地,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8米;在非耕地,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在石山地区,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3米。

3.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延伸接地体射线,直至电阻值满足要求为止,个别山区,如岩石地区,当射线已达8根80米以上者,可不再延长。

4.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两接地体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5.防腐:焊接部位必须处理干净再做防腐处理。

6.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水平接地体之间的接近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采取的措施

1.对线路中测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重新测试;并测试土壤电阻率。

2.对查出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接地放射线进行开挖检查,重新对本杆塔的敷设接地线,并进行焊接。

3.对检查中发现已烂断或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并对接地电阻重新测试,不符合规定的重新进行敷设。

对被浇灌在保护帽内的接地引下线,采取的方式可为将引下线从保护帽内敲出,再重新浇灌保护帽或将引下线锯断重新进行焊接。

5.对重新敷设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再次使用降阻剂进行改造。

送电线路范文篇6

1施工流程

1.1基坑建造。基坑的建设有一个特殊的需求,因为大跨越塔的根基相当的大。基坑的施工是大跨越塔施工的基础。你必须先完成基坑的抄平,员工精确的测量基坑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这样做的效果是为了减少设计错误而发生的事故。根基抄平方法主要用于通过定义拐角的5个点来指导操作完成的。1.2选取材料。一旦基坑抄平,下一个任务就是根据混凝土来完成浇筑工作。因此,选择原材料非常关键。在选择原材料时,必须根据建筑标准和国内的法规进行选择优质原材料。例如,水泥的选择,我们需要考虑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对混凝土的影响,所以我们选择水热化较低的硅酸盐水泥,它具有一定的防冻作用,并且具有耐磨性。该结构的骨料与砂和发泡剂混合,以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1.3配制混凝土。根据中国现有的成分标准,选择原材料的最佳比例以及温度和建筑气候等环境条件进行配置混凝土。首先,我们必须与现有的比例一起收集施工环境的数据,其次,我们需要计算环境负荷的程度,并通过调整混凝土原料的比例来检验混凝土的强度。1.4混凝土中钢筋选择。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钢筋的质量。因此,根据混凝土生产选择合适的钢筋类型,尺寸和数量将对施工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制造钢筋挂钩时,必须遵守建筑计划要求的建筑标准和规格。大跨越塔的建造也需要钢筋,但要求更严格。必须确保选定的钢筋没有损坏,并且钢筋是干净的。用于捆扎的钢筋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为了确保整个塔架结构的整体安全,我们需要对结构中的每个重叠和交叉点都进行捆扎。1.5安装螺栓。这里的螺栓主要是地脚螺栓。在施工和安装前,严格检查螺栓的质量和长度,确保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地脚螺栓主要在施工期间采用焊接技术固定。施工期间地脚螺栓的高度保证了施工的安全。1.6混凝土浇筑。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需要混凝土浇筑特定的结构。这也是建造整个大跨越塔的关键。在混凝土建筑物前面,您应该清洁并仔细检查模板的残留物,以确保模板的强度。设备完成并经过测试后,混凝土施工开始。在开始注入后,将要记录混凝土的各种实时情况,注意每个塔的注入设计。浇灌结束后,您必须观察并记录整个塔体和基坑的变化,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必须在12小时内注意保护。时间到了才能拆模板,还要注意后期的保护。为了监视混凝土的状况并确保结构的健全性,有必要根据环境和天气的变化在稍后阶段检查维护工作。

2大跨越高塔施工技术

2.1塔身吊装。塔身吊装应该根据塔的本身来选择高度。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如果塔体高度小于89米,则用于汽车吊和履带吊进行吊装。塔体的高度在89~282米之间,采用双摇臂抱杆的吊装。塔体的高度在282~354米之间,则都采用双摇臂抱杆分解吊装。2.2抱杆组立。在平台升至塔体32.5米后,需要进行抱杆组立。抱杆组装完毕后,需要对汽车吊和履带吊进行配合吊装。在40米以下的地方进行汽车吊装,其余的可以通过履带吊进行吊装。通常起吊过程被用作拉杆基于→井架接合部→底部→顶升程部→10米背环→井架的加强为32米的提升字段的衬环→转换部分→底部支撑→上部支撑部→(枢轴承)→内孔绳的调整→桅杆(分段提升)→拨动杆→安装在可变吊索上→如图1所示拉动牵引线。2.3抱杆地面提升。当塔架提升超过89米时,抱杆一直在地面上进行操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节点在89米的平台上升抱杆。常用的提升方法是四合二和二合一。2.4抱杆高空提升。抱杆高度可调,平台位于282米的主水平段。钢丝绳是一根2合1绳索,地面上有4根,抱杆由地面驱动缓慢抬起。抱杆的整个提升方法类似于提升地面的方法。提升时使用两只三滑轮车和一只五滑轮车。当达到263米时,完成了整个抱杆的提升,最后的分支连接由小车完成。2.5顶架吊装。送电线路的大跨越塔的特征之一是塔顶部的根孔很小,地线的顶部框架是典型的半角形智能结构。因此,当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时,抱杆必须超过尖顶的高度,这增加了内部电缆的强度。因此,通常顶架吊装假设易于安装使用,采用假设塔辅助升降塔的横臂的内拉线和地线,并且在项目完成后移除。2.6抱杆拆除。变速箱高压张力塔的结构是升降系统的巧妙发展,但在操作完成后,必须拆下抱杆。因此,抱杆拆除的顺序是相反的。降低到虚拟塔高度,然后以相反的顺序移除,然后收起摇臂,恢复在塔主体的内部屈曲载荷,升降绳以除去其它加载的杆和RIE相反负载的组件。

3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1超载保护装置及力显示器。卷扬机安装在地板上,并且整个导轨放置在地板上,带有V形拉杆和张力传感器。在空载状态下,卷扬机可以沿着轨道来回移动。开始拆除时,当力用于驱动钢丝绳张力传感器,并且指示与被设置发送到数字显示器的数字设定点,通过屏蔽线牵引值时上拉值和拉伸力变大后显示将发出警报,同时触发切换操作。通过提升的控制电路切断电源,当移除过载原因时,锁定会自动释放,锁定可以向后移动卷扬机。3.2电视监控系统。在建造塔架时,安装塔架组件所涉及的安装工作的许多方面都非常复杂。部署组件时,很难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该语言,因此执行命令非常困难,设计效率很低。将现代电视技术和工业电视系统的快速发展应用于塔的建设已成为可能。根据安装工艺规划,TV监视器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无线电管理政策规定,电视图像传输是有线具有摄像机控制线控制模式,并且所述控制系统是减少它通过编码器/译码器结构的视频电缆和控制电缆数量监控,摄像机安装在全天候云台遥控器上。同时,使用电动防振技术可以轻松捕获清晰的监控图像和捕获信息,组装,运输,调整吊点和悬挂部件。电视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检查操作员在塔台的工作情况,并可以纠正操作员工作状态的错误,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监视器屏幕可以由工业控制记录和存储,以便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3.3吊件位置检测系统及力矩超载保护。要确定旋转角度,就需要在旋转部件上安装角度运动传感器。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前,检查钢丝绳收回的高度和过载保护装置上挂钩的重量。当该值达到设定值时,它计算设备输出力矩超载保护。在输出允许值之后,关闭在达到允许设计值时增加力矩超载保护设备,并且显示报警信号,通知机器和操作者使卷扬机调整在待机状态。3.4摇臂自动调位装置。当安装摇臂的塔柱表达可变上部小开口构件和所述抱杆之间的角度时,是通过其自身重量的驱动力较小的强风荷载和汽车吊杆起重机来进行的,滑轮增强了可变宽度,因此,摇臂不需要提升机,在安装可以放入自行式抱杆的塔架元件后很难提升点。自动定位装置形成在摇臂和抱杆之间,水平推力由弹簧产生并自动与外部负载达到平衡,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3.5其它安全保障措施。本实用新型自动锁定设备自动锁定装置,为大跨越塔的施工工人提供通用防坠保护。使用天气警报来监测天气变化,具有用于固定安全带和固定工具孔的保障措施。包括地线安装,以通过降低摩擦阻力来保持钢丝绳清洁。

4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送电线路大跨越塔的建设过程。我们讨论了与变速箱控制塔施工技术相关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本文提供了大跨越塔在中国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理论模型,提高高层建筑的过程并促进中国的高压线路和电网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送电线路范文篇7

【关键词】送电线路;设备组成;技术创新

送电线路设备主要任务是输送电力能源,对其进行智能化与网络化技术应用,可提升线路整体运行和服务能力,通过对送电线路应用技术进行创新,可实现电力系统快速联网功能,满足电力能源的高效合理输送,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因此,需要对送电线路设备组成和技术创新思路进行研究。

1送电线路设备系统组成

导线、架空地线、绝缘子和电力金具构成送电线路,对相关结构进行的分析,是强化系统服务能力的关键,需要对相关设备的技术创新方式进行升级与完善,确保现代化与智能化技术在送电线路设计、安装与维护中得到有效应用。1.1导线与地线。首先分析导线与架空地线的技术要求,导线的主要功能是输送电力能源,导线具有完善的导电性能,并且其机械强度、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能较强。目前,应用在送电线路中的导线材质主要为钢芯铝绞线以及合金绞线。相关材质的导线可最大限度减少电晕现象,由此提升对无线电波的抗干扰能力,使电力能源传输更加安全稳定。为进一步提升导线结构的应用性能,需要采取每相2根或4根的安装方案,对导线组成方式进行优化。此外,还应对送电线路中的架空地线进行说明,架空地线不作为电力能源传输媒介,其主要作用在于防雷击设计,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导线与架空地线之间的耦合作用,降低雷电直接击打送电线路概率。目前应用在线路系统中的架空地线主要是镀锌钢绞线,该种材质的地线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可最大限度降低短路时工频电压,减少潜供电流,使得送电线路性能稳定。1.2绝缘子构件。绝缘子是送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导线起到固定作用,使得导线与杆塔之间具有一定的绝缘属性。例如,在某地10kV线路输送工程改造中,以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为主体,对以往的瓷质和玻璃绝缘子进行技术升级,使得线路系统的稳定性能有所提升,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靠的电力能源供应,并且相关绝缘子材质无需进行维护、重量较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而以往的盘形瓷质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具有使用上的劣势,例如,劣化率较高、遇到雷击和污闪容易发生掉串问题,影响设备运行服务效率。而盘形玻璃绝缘子遇到外界影响容易发生自爆,影响使用安全性。因此,对相关组成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尤为重要。棒形悬式绝缘子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污闪问题,对提升绝缘子结构的应用性能产生深远影响[1]。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结构如图1所示。1.3电力金具。送电线路中的电力金具主要有铁制和铝制构件,其种类相对较多,性能和用途差异化明显。例如导线夹、金属挂环、压接管和间隔棒等等。送电线路使用过程中,电力金具起到重要作用,为电力能源稳定供应提供重要保障。同时,电力金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外界压力,部分电力金具与主线路紧密结合,倘若其发生损坏,会严重影响电力输送安全性和连续性。配电线路中,电力金具主要分为线夹类、连接类、防护类等,对不同类型的电力金具应采取差异化的安装和维护方案,为送电线路设备创新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2送电线路设备技术创新应用

2.1线路架设技术。送电线路布设方式主要有两种:地下电缆和架空线路。电缆主要是将特殊加工制造的线路铺设在电缆隧道中。在送电线路中,一般通过电力电缆进行大功率电能输送和分配,可确保输送过程安全稳定。性能良好的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是电力电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技术创新中,应对相关结构的智能化技术进行研究,确保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合理性,实现送电线路架设技术的升级和完善。线芯是输送电能的主要部分,对线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要求,可提升线路设备的架设水平,实践应用中,需要利用绝缘物质将不同线芯进行隔离处理。目前,应用线路系统中新技术为大电网技术和紧凑输电技术。大电网以超高压、特高压和超大输送容量为主要特征,其主网结构为高压交流输电网,是分层、分区并且结构清晰的现代化电力系统。技术应用中,线路电压等级越高,其配送的自然功率越大、波阻抗越小。同时,大电网技术应用中,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可实现对区域内电力能源智能分配,是目前先进技术形式。而紧凑输电技术的应用使得线路系统更加优化,有利于发挥技术应用优势。实践中,通过对导线优化布局、缩小相间距离、增加分裂导线(子导线)数量,可确保电荷在导线表面布局均匀,提升导线工作性能。同时,紧凑输电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电路系统中的电容上升、电感下降、减少线路波阻抗,对提升线路电力能源输送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意义。为确保相关技术得到实践应用,需要采用相间无构架的杆塔结构形式,对线路架设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对电缆线、架空线和导线的管理与维护,可为紧凑型输电技术应用提供保证,应对相关技术进行升级,重点关注线路架设方式和施工技术实现方式。2.2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即FACTS综合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潮汐和参数进行智能调节与控制的有效方式。利用FACT可在较大范围内控制潮流,由此得到较为理想的分布状态、对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相关技术应用也在本质上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整体服务能力,有利于先进技术得到创新应用。理论研究中,将FACTS技术称之为电力技术和定制电力技术,是目前应用在电力线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种类。实践中,以三相独立单稳态永磁机构同步断路器为主要标志,可实现对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具有选相和分闸功能,促使创新技术在送电线路中得到实践应用。此外,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线路输电能力、促使其接近导线热极限值。例如,一条500kV线路的安全送电极限为1000~2000MW,此时倘若线路的热极限为3000MW,而利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对相关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则线路实际输电能力可提升50%~90%以上,此时,导线热力值接近极限3000MW[2]。此外,相关技术应用也能够消除电力系统震荡、提高系统应用安全性。目前有关FACTS的研究较为深入。具体表现在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统一潮流控制器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等方面。对于线路安全而言,应在导线输送极限值方面进行完善升级,发挥先进技术方式在线路运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使送电线路整体服务能力获得进步。2.3无人机技术应用。可将无人机应用在送电线路中的常态化巡视和事故地点精确查找中,将相关技术应用在故障诊断中,不仅提高了线路维护检修效率,也可降低工作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无人机UAV是一种无线遥控的无人飞行设备,可通过其中的摄像功能,对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智能化监测,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故障点,实现创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科学有效应用[3]。具体应用中,小型无人机具有起降方式简单和飞行灵活的特点,可靠近超高压设备故障点,并且将现场实际情况实时传达给中央控制区,实现对送电线路故障点的合理检测。此外,应用过程中,小型无人机可避免视距、视角和复杂地理环境对故障检测技术应用影响,可有效保障检测人员人身安全。故障检测过程中,由于视距和视角限制,会增加检测工作难度,尤其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处理。存在塔杆相对高度大、地面距离较高,倘若出现故障点放电问题,地面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为提升故障处理能力,需要对技术应用步骤进行严格规范。而通过无人机技术应用,可提升对线路的巡视和管理能力,做到对故障点的及时发现与处理,提升了技术应用优势。考虑到无人机的续航问题,无人机上会带有摄像设备和红外线摄像仪,并且其工作方式为单塔、单档距巡视,有效保证了对故障点的及时测定能力。同时,对相关方式与方法的应用,也可发现人工不易觉察的缺陷,有利于送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提升。

3结论

综上所述,送电线路系统中,需要线路架设技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无人机技术进行应用,使得线路建设、运行和维护更加科学合理,以此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能源。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方法,为创新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提供保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磊.10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79,174.

[2]郭翀.10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应用探究[J].电工技术,2018(24):105-106.

送电线路范文篇8

【论文摘要】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时时刻刻都存在风险。在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关系中,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风险识别就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工作的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对风险的估计和评价,进而影响决策者对风险的回避和防范措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风险识别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在识别中应尽量做到不漏项,同时又重点突出。本文选择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为研究课题,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对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送电线路风险管理的概念

所谓送电线路风险管理是指对送电线路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制定防范对策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目前,人们通常用到系统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估计,但是,人们还无法运用我们如今所能掌握的所有的技术、方法、理论,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随着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科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对风险的预测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2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特征

送电线路除了具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影响全局性和规律性的普遍特点外,还因其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

2.1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的复杂和不完全明了性,造成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难预测性基础施工经常会因为地质等原因不得不改变施工方案和更换施工设备,进而造成工期和成本的变化。送电线路基础无论在工期和质量方面还是在成本和效益方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甚至决定整个项目的工期和施工企业的效益乃至整个项目的成败。

2.2施工阶段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突出由于送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个风险发生会导致相关的很多风险指标发生变化,有时因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停工。

2.3风险发生概率的难确定性与其他项目可以通过大量的可重复的类似事件进行统计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同,送电线路施工的风险概率难于进行定量评估。有时只能采取定性的方式评估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

2.4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收益和风险管理成本的比值大也就是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获得较大的风险管理收益或者可以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损失。因为我国送电线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弱,施工企业有很大的风险管理收益空间,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评价准则

风险的评价要求解决风险的影响以及应采取何种对策处理风险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建立风险评价的准则。

3.1风险回避准则风险回避准则时最基本的风险评价准则,根据这一准则们对风险活动采取禁止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们宁愿放弃较小的风险受益而不从事风险活动,或者宁愿付出较高的代价来完全回避风险。

3.2风险权衡准则风险权衡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不可避的风险。乘飞机是冒着可能失事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失事的风险而不乘飞机旅行。风险权衡则正是需要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而这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3.3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准则风险权衡准则的前提是假设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风险。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不对风险作处理即可接受(小概率或小损失风险);二是付出较小的代价即可避免风险。对于第二类可定性地归纳为,若此风险处理成本足够小,人们是可以接受的。

3.4风险成本/效益比较准则人们只有在效益大大增加地情形下,才肯去花费风险处理成本,因为承担了风险,就应当有更好的利润。风险处理成本应该和风险受益相匹配。当人们付出了较小的风险处理费用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损失期望后就可以要求有较高的回报。

4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与管理程序

4.1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因为事故及其损失的性质是复杂的,所以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也是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型至少有五个因素:基本事件(低级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对系统正常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的瞬时结果);损失(描述死亡、伤害及环境破坏等的财产损失);费用(损失的价值)。结合故障树分析,低级的原始事件可看作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而初始事件则相当于故障树的一组顶上事件。对风险管理来说,必须考虑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组顶上事件和总损失。

4.2风险评价和管理程序送电线路施工企业对现有设施进行评价和风险管理时,应考虑所评价项目的优先顺序。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程序框架见图1:

5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下的具体措施

由于不同的送电线路具有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或者影响程度不相同,体现出绝对的多样性,所以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5.1采用担保或履约保函的方式转移风险送电线路施工招标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业主为避免出现承包人在中标后不签承包合同,或签合同后不履约,或在预付款支付后不实施合同义务和责任等风险,业主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和签订合同以前以及支付预付款前,要求承包人提交由担保公司出具的履约担保或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将承包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出具担保的担保公司或银行。

5.2采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承包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遇到对于自身来说有比较大风险的项目,或由于成本、质量、工期等可能会因受到自身条件限制而产生风险时,可以向业主申请把此部分分包出去,以转移风险。由于承接此部分工程的分包人往往对这样的工程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对其来说,承接此部分工程不一定存在风险,可能还是一次机会。

5.3采取适当的合同计价方式转移风险对于项目业主来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形式,可以转移项目风险。常用的有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其他计价合同形式。

5.4运用合同条件转移风险在送电线路施工合同中,业主可以运用某些条件来转移风险,这种转移风险的方式实际上是利用合同条件来开脱责任。FIDIC合同条件中就有一些业主免责条款。例如我们可以改进企业的资质管理办法,调控行业总量,优化行业结构逐步发展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劳务承包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借鉴FIDIC合同的标准分包合同条件,制订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分包合同文本,建立和完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管理体制,制订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市场,健全工程总分包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总分包合同管理制度。

5.5保险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应对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送电线路施工保险是指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一旦投保的风险事件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与一定的补偿的一种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一种风险转移,将原应由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人。送电线路施工一般是线长、面广、点多、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复杂、潜伏的风险因素多,业主或承包人经常采取保险的方式,以比较小的代价,换得受损失时的补偿保障。

6结论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主要考虑送电线路施工项目的特点,对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实践证明,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搞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颇有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晔.标准工艺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作用、应用及编写需求[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3

2黄盛雄.回顾与展望我国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2008,8

送电线路范文篇9

1.110kV送电线路中导线的设计

导线是110kV送电线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对导线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第一,导线的截面问题。在对导线截面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要从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技术性等多方面因素,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导线截面。比如,如果110kV送电线路施工的地理位置海拔比较低,我们可以使用钢芯铝绞线,并且如果所选择导线的外径大于9.6mm,就不需要对其进行电晕验算。如果送电线路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和恶劣,我们则需要考虑经济电流的密度、电晕以及无线电的干扰等多种因素。第二,导线和地线安全系数的问题。导线和地线的安全系数也是导线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它们设计的安全系数要大于2.5,并且地线的安全系数最好比导线的安全系数高。如果送电线路中的导线和地线是在滑轮上架设,我们还要考虑到悬挂点的局部在弯曲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附加性张力。

2.110kV送电线路中防雷的设计

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雷击是常见的一种电力故障,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供电,而且给电力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在对110kV送电线路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好防雷设计工作。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发挥防雷功能。第一,在线路选择和杆塔架设方面。一方面在对110kV送电线路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开一些雷电发生几率比较高的区域;另一方面在杆塔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合理把送电线路杆塔的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由于杆塔过高而遭受雷击。第二,在送电线路方面。在送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用双避雷线增强送电线路的自身的防雷效果。第三,在绝缘水平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来增强防雷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强度较高的绝缘子。第四,在接地电阻方面。在送电线路运行中,线路的防雷能力与接地电阻是成反比关系。鉴于此,在满足线路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降低接地电阻,以此来提高送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二、110kV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管理

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施工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来讲,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把安全和质量意识贯彻到具体的施工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组织工作

110kV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送电线路的施工距离比较长,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比较多,施工作业点比较繁琐等。因此,在110kV送电线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具体分为以下方面:第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熟悉施工环境,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第二,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在送电线路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组织一些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从而熟悉施工流程,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施工全局。第三,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管理。施工设备和材料是110kV送电线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送电线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合理分配施工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一些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3.强化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各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10kV送电线路施工也不例外。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实行安全责任制。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管理人员要推行安全责任制,把施工中各个部分的安全责任落实到小组和个人,从而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贯彻落实。第二,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把各种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结语

送电线路范文篇10

关键词: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报价

一、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报价概述

简单的讲,工程量清单报价就是按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投标人依据自身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等要素计算出对应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等,并考虑地形与风险因素),同时按招标图纸计算出施工前后以及施工期间必须或可能发生的各项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等费用,再加上规费及税金所形成工程总报价的一种报价方法。

二、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报价的优点多年以来,我国送电线路工程报价主要以《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和《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为依据。

现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和费用计算标准是按全国行业平均水平编制的,其形成的工程造价是社会平均价格,随着电力建设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做法不能反映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难以改变工程预算定额中国家指令性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满足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能推动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工程量清单报价中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没有具体的消耗量,利润、管理费没有统一的取费标准,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费用没有具体的计算方式和标准,由投标人根据施工组织方案、自身技术专长、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定额、拟建工程特点和掌握的市场价格信息等自主报价,报价权完全属于企业,能充分体现与发挥市场规律中的“竞争”和“价格”作用,是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形式之一。

鉴于与传统的定额加费用计价方式在适用范围、计价方法、项目划分、报价编制依据、工程量编制人及风险承担者、费用构成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工程量清单报价有着不同的特点,最突出的不同表现主要在:

1、工程量清单报价均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中包含了工程直接费、工程间接费、利润和应上缴的各种税费等,与传统的定额加费用计价方式相比,工程量清单报价显得简单明了,更适合工程的招投标;

2、工程量清单报价能清晰反应工程的实物消耗和有关费用,易于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报价,施工企业通过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运用,逐步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体系,以满足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需要;

3、对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并采用单价承包合同模式的工程项目,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周期长,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工程变更多,风险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业主承担工程量计量误差和变更的风险,投标方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负责,这样符合责权利对等的一般原则。

三、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报价策略根据自身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学习与感受,结合我公司几个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的送电线路工程投标项目,借此机会,将有关报价过程的经历与感受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交流。

1、组建合理的报价班子经验丰富的报价班子对于能否报出合理价格、提高中标率来说至关重要,理想的报价班子通常应由以下人员组成:

(1)有类似工程经验并拟担任投标工程项目经理的人员:一个有类似工程经验的项目经理参与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全过程,并了解拟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同时已经积累了类似工程相关成本价格方面的宝贵经验,有利于在报价时充分把握施工过程中将会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有关费用,从而做出合理报价。一旦工程中标,既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又清楚该工程投标报价过程,这样有利于我们的项目经理对如何顺利完成该项目施工有一个通盘考虑与部署,有利于理顺与业主、分包、政府等多方关系。由于项目经理及早的介入投标过程,能充分理解业主的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等相关造价资料,加之已有相同或类似工程的索赔结算经验,有利于在报价时合理应用投标技巧,为日后中标及获取更多利润打下伏笔。

(2)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中,投标人如何准确地根据自己拟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水平及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等实力计算出工程成本、费用、风险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要实现将市场价格与企业价格的完美结合,造价工程师应该是首当其冲担此大任。随着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不断推广,对“定额”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少,市场意识与独立意识会越来越多,造价工程师应成为即懂技术又懂经济、即懂工艺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施工经验与报价经验丰富的资深报价人员也应在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熟悉当地建设市场的专业工程师:

如何准确把握占工程总造价一半以上比例的材料价格水平,对报出合理的投标价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点对于熟悉当地建设市场的专业工程师来说则是理所当然的职责,即使没有专业工程师熟悉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建设市场,在工程现场勘察时也应加强这一方面的调查研究。

2、仔细分析报价说明及工程量清单,验算有疑问的工程量招标图纸、报价说明、所采用的规范及清单注释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仔细阅读,理解吃透,这样报价时才能清楚清单所列工程量所包含的工作内容,避免漏项或误解,必要时需对工程量进行复核。根据合同模式的不同,复核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总价承包项目(包括一定量差范围内的总价承包项目):即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合同模式为招标施工图范围总价包干。此类项目的工程量复核相当重要,因为招标文件虽然提供了工程量清单,但该清单只供投标单位参考,工程数量与项目的准确与否完全是承包人的风险(一定量差范围内的总价承包项目在量差范围内风险由承包人承担,业主只对超出规定量差范围外的超额部分进行结算调整),也就是说业主将工程量的量差与漏项的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而根据我公司参与送电线路工程投标的经验,招标阶段的图纸很不完善,造成工程量无法准确计量。所以对于总价承包(一定量差范围内的总价承包)项目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对全部主要工程量的复核和重新计算十分重要。

(2)单价承包项目:这种模式在工程结算时工程数量可以按实调整,单价固定。业主承担量的风险,但我们仍然有复核工程量必要。因为主要工程项目的工程数量及有无漏项情况,是后阶段采用报价技巧、风险分析的数据依据。

3、积极参加实地勘察及投标答疑对于招标文件不清、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应积极参加业主组织的现场查看并主动复查,或向招标方提出疑问,要求明确答复。施工地形难易、周边环境、交叉跨越、材料运输及周转状况等将直接影响投标报价的措施与其他费用和相关工程项目综合单价,所以在勘察施工现场时应该详细查看沿线的交叉跨越情况、考虑扰民与民扰等政策处理因素、施工通道、现场临建的布置、古文物保护情况,基坑开挖施工的地质勘探资料等。针对现场一些确实存在的特殊情况,可合理拟定施工方案措施,同时相应调整报价水平,则可以增大以较合理的价格中标的可能性。

4、有针对性的对清单进行拆分材料价格及人工在总造价中占有重要比例,对材料应进行多方询价,同时让专业分包商对专业项目(如灌注桩基础施工、材料供应)进行报价。在投标前将清单进行适当拆分,让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商(或以及当地的劳务公司等)分别进行报价,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与之草签协议,汇总这些价格并综合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再计算出我们的报价。这样做既能降低报价水平提高中标机会,也可为今后的分包工程做好铺垫。

针对材料询价方面,尤其是对那些新型的不常用的或进口的材料应该引起特别关注,对于地材等价格相对容易把握些的材料,但因其所占比重较大,哪怕是较小的价差,而对总价的影响也是立杆见影而相当大的,所以也应多家询价,为准确报价创造条件。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费用等一般为包干使用,结算时不做调整,在报价的过程中应与做技术标的相应人员多多沟通,加强联系。技术方案中的施工现场布置、跨越架搭设、工具与材料运输方式等一切与完成该工程有关的施工技术措施与费用在计算时都应充分考虑,除招标方提列的相关项目外,投标方也可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及自己的现场调查与经验合理增列,并计取费用。作为投标人,应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机会。

5、对单个项目综合单价的布局和调整上述各项工作完成之后,在确定每个单项单价的时候通常采用一定的报价策略,不但可以提高中标的可能性,也有利于中标后项目的顺利实施,通常可采用不平衡报价。即在投标总价确定后,在不影响中标的前提下,可对内部各项目的报价作适当调整,主要有:

(1)工程中的单价承包项目:对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今后工程量会有增加的项目,在报价合理不至于引起业主反感的前提下单价可适当报得高些;对工程内容说明不清楚,同样估计今后工程量会取消或减少的项目,单价可适当报得低一些,以利于将来的索赔,达到多营利的目的。

(2)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一般为一次性包干费用,结算时不可调整。在投标总价确定后,通过对清单工程量的复核,如果估计日后工程量会有所调减,则在保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该些项目相关费用的比例,降低工程量可能调减项目的单价,这样在不影响投标总价与中标机会的同时,增加工程收入。

(3)若招标时存在一些只填单价而无工程量的项目,或存在一些暂定工程项目(不计入投标总价,但估计今后可能会发生),则单价宜报得高一些,因为它不会影响投标总价,而一旦实施,则可多得利润。否则,单价宜定得低些。

6、成立投标风险评估小组投标风险评估小组在投标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如工程中的总价承包项目有无工程量量差的风险,根据以往经验及对市场材料价格涨落形势的分析,判断材料有无价格方面的风险,是否存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及其他特殊要求等可能带来的风险,还有因延误工期引起的罚款、管理费的增加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等等。投标阶段正确评估与规避风险,有利于中标后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投标目的。

四、结束语

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进行投标的工程,工程报价是核心问题。根据目前电力建设行业中标工程惯例,报价过高就会失去竞争力,工程就无法中标,如报价过低即使中标,也会给工程带来管理与成本上的风险。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风险高于传统的工程造价报价风险,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投标方式,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装备等综合实力的要求。施工企业应从宏观角度对工程总报价进行控制,力求报价适中,即能达到中标的目的,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