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保护十篇

时间:2023-03-17 01:19:35

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篇1

1.完善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

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无法顺利进行,出现诸多问题。对此,政府必须看到该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方位分析制度,从牧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完善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研究制定一套完善的生态、经济、技术标准,对草场进行分类,然后明确每个草场的休牧标准、草原生态恢复标准、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方法等。如:对于生存环境极度恶劣、草场严重退化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严禁盲目扩大放牧面积现象,并通过承包草场、奖励、补贴补偿等保障牧民的基本收入,加大补贴力度,建立休牧补贴制度,实行现金补偿或饲料补偿,给予禁牧、休牧模范户一定的奖励,激发牧民的积极性,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内蒙古草原上,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着诸多矿井,而矿山企业在享受矿产资源带来丰富经济利润的同时造成严重的草原环境破坏,要当地的牧民承受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不良环境后果,为此,必须坚持“谁破坏、谁保护”,完善补偿渠道、方式、标准和体系,让矿山企业给予牧民一定的补偿,将补偿费用与矿山企业的收益挂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2.加快草原承包经营权私法化进程

《草原法》明确规定,个人对草原的使用是通过承包实现的,而这一权利可以实现流转,但个体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实行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私法化有利于发挥草原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承包者对自己承包的草原精打细算,既不造成承包草原的荒芜,也不会造成超载放牧,其在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保护该草场,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同时,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私法化使草原的生态价值与转包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有利于增强转包人的草原生态保护主动性,承包人没有按照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时,转包人可以随时收回草原使用权。

3.防止不合理围栏建设

为保护草场,实行围栏封育、自然修复是合理的,但不是任何草场都能实行围栏封育措施的,也不是任何草场都需要实行造林种草措施。比如说,在干旱、土质沙化的草场中,进行不合理的造林种草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应根据草场退化程度、草场资源利用方式、草场类型确定围栏的数量,不是所有牧民都实现围栏封育就是最好的,应严禁围栏的滥建、乱建,实行适当的围栏封育,设立专门的草场管理员,专门负责围栏封育和人工封育管理。

4.建立健全的草原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监督队伍、经费、设施建设,加大监督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建立一支业务强、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执法队伍,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集合他们的优势,提高草场监督的透明度和实效性。

二、结束语

原生态保护篇2

论文摘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保护能够保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保留二者的整体与差异性,保持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保护空间和谐型,延续涵盖性和包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是一种不可以商业化的自然状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护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晏月平,廖炼忠.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转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75-76.

原生态保护篇3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

[1] [2] 

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保护篇4

关键词 草原 保护 建设 问题 建议

1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还有待改进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和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几年关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各种争论不绝于耳、是非难辨。不少草原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议。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

1.2项目缺乏综合性及可持续性

实施的这些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问题:缺乏整体性及综合性。项目之间相互割裂,没有统一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有些项目甚至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系统内层层下达项目和任务,独立运作,即便作用于同一个牧区的项目也是各行其是、各为其主;项目建设内容单一,如退牧还草工程一般仅限于围栏和饲料粮补助,同时围栏耗掉了项目大多数资金,而饲料粮补助标准又一成不变且偏低;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畜牧生产方式改进、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种改良、草场改良、草原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牧区基层干部和牧民多数担心国家草原项目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1.3草原承包制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草场承包的推进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级政府思想统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实得好,牧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畜牧业有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过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严重不足。草场承包到户后,带来不少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主要有:牧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服务跟不上,舍饲半舍饲养殖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推进,不利于生产方式的切实转变。牧户分散经营,不利于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4退牧还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看,根据农区、农牧交错带、牧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分工的专业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当中,农区有发展畜牧业的大量的资源优势,农牧交错带和纯牧区之间则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牧区搞繁育,r区搞育肥。但目前,农区和牧区的资源优势和分工优势体现还不足,特别是优质优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通过农牧结合、农牧互补,达到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2.1增强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进一步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内蒙古草原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带上,对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护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态建设中要坚持以预防、保护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复为主;在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群众用现念来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与草原生态承载力和草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区经济和草原环境协调发展。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尽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并加强督促检查。

2.2积极稳步实施生态移民

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缓解草原压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建议各地应依据草原生态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吸纳能力,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内生态脆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

2.3建议尽快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多渠道增加对草原投入

国家和自治区在牧区实施的退牧还草、易地扶贫、移民扩镇等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而且加快了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进程。但目前的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满足不了牧区搬迁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还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给予积极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建议国家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的任务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应比照国家对“三农”的护农惠农政策,建议国家对牧民在畜种改良、饲草饲料良种、化肥、农药、燃油和牧业机械购置,棚圈及青储窖建设等,均应给予相应的补助。

原生态保护篇5

【关键词】蒙古族;古代法律;草原生态;保护

1 十三世纪以前习惯法对草原生态的法律保护

八世纪末或九世纪中期到十二世纪四百多年间,蒙古族的草原生态保护靠习惯法得以保护。所谓习惯法,是指在民间长时间流传的忌讳文化以不成文法的形式规范着日常行为,起着法律的作用。蒙古习惯法与其他习惯法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规范力较强,人们的自觉性比强制性强,而且还有很强的持续性,一直走过四百多年。其次,具有母性社会和父性社会的痕迹。第三,对盗窃类案件有特别规定且防治最严苛。最后,特别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不杀害任何新的生命,保护牧场,保护水源,禁止乱砍伐开垦和放火。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这点表明古代蒙古习惯法的独特鲜明的特色,展现出古代蒙古人对自然生态的崇尚及爱护。习惯法,准确是说忌讳对草原生态有着法律的作用。

2 成吉思汗《大扎撒》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从习惯法到成文的大扎撒,逐步确立了适合自己文化与习俗特征的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大扎撒为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成文法律,从而有学者认为,蒙古族的法制史是从1206年的《大扎撒》开始。但很遗憾大扎撒没有由法典形式颁布,自1206开始分别于1210年、 1216年通过大呼尔拉修改两次,最终1227年完善定稿,并由西和胡图克大人记入《青册》中。

大扎撒是一部特别的严苛、词句简洁易懂的法律。据《世界征服史》记载,成吉思汗特别尊重狩猎。他常说,行猎是军队将官的正当职司,从中得到的教益和训练是士兵和军人应尽的义务。大扎撒对野生动物保护、草原保护、马匹保护、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规定比较细致。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有,从冬初头一场大雪始,到来年春牧草泛青时,是为蒙古人的围猎季节;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的、幼小的和雌性的猎物进行放生的规定。《多桑蒙古史》记载: “如是数日,及禽兽已少,诸老人遂至汗前,为所余之猎物请命,乃纵之,俾其繁殖,以供下次围猎之用”。关于草原保护方面有,拒绝从初春开始到秋末牧草泛青时禁止挖掘伤草根。也禁止失火导致牧草生长受阻等多个规定。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以法律防止破坏草原生态,失火和乱开垦。野生动物尤其是生殖期的牲畜受到法律的全面保障,其本质是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

3 元代法律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元世祖忽必烈汗创立元朝后,请八思巴为国师,给予他的管理权,颁发《十善福经教正典》并开始了蒙古“政治宗教同实行”的阶段。对治国忽必烈汗认为北方少数民族要统治中原必须用汉人的法律,对是“依他风俗宗教去治理”的思想。但对塞外蒙古依旧用大扎撒治理,主要以军法和古老的习惯法维持社会安定。朱元璋打败元代以后蒙古统治者退到塞北广袤无限的蒙古草原,历史上把这段时间成为后元代。后元代时期蒙古各个部落颁发的法典有《土默特汗法典》、《阿勒坦汗法典》、《林丹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丹汗令》等。元代及后元代时期对草原保护、荒火、水资源、树林、野生动物保护等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阿勒坦汗法典》规定: “诸人要修十善之福,应守初八、十五日、三十日之斋戒” 。“每月持斋三日,禁止杀生、打猎”。同时也规定了可捕杀的野生动物品种定,只准许捕杀小和中等的鱼、鸢、乌鸦、喜鹊等,不准偷猎野驴、野马、黄羊、狍子、雄鹿、野猪、岩羊、狎貉、獾、旱獭等动物。且详细规定了具体惩罚制度。例如捕杀鸿雁的罚马五匹,捕杀狍子、雄鹿的罚羊五只,捕杀野猪、岩羊、狎貉罚一匹马等等。同阿勒坦汗法典,早忽必烈统治时期也对禁杀野生动物范围有所规定。关于火灾方面规定说,失火致人死亡者,罚牲畜三九,并以一人或一驼顶替,烧伤他人手足者,罚牲畜二九。烧伤眼睛,罚牲畜一九。烧伤面容,杖一,罚五畜” 。《六旗法典》中也有关于火灾方面的规定。

《卫拉特法典》中关于狩猎有八条规定,主要规定严惩狩猎误伤人畜、违反狩猎法、偷猎物等行为。对待有身孕的动物更是保护有加,对此蒙哥汗下过“正月至六月尽怀羔野物勿杀,违者治罪”旨令。忽必烈汗也下过每月初一和十五日禁止狩猎的口令。然而关于水资源方面,窝阔台汗在颁布治理和建设漠北地区法令时明确指出:“川勒地面先因无水, 只有野兽而无人居住, 如今要散开百姓居住。可教察乃、畏兀儿台二人去踏验, 选作营盘的地方, 教穿井者”。此行为虽然是以自己的意志去改变自然,但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并没有对草原环境造成甚大的破坏。从草原生态要求自然和谐相处和循环自然法则的角度去看的话,也算是一种对草原生态的保护。

4 满清时期对草原生态的法律保护

原生态保护篇6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最近一年来,“原生态”民歌一度成为电视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的节目当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原生态音乐文化元素的节目。其中一些栏目是以“原生态”民歌为主要内容,如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栏目、《魅力12》栏目;内蒙古卫视的《音乐部落》栏目,广西卫视的《唱山歌》栏目,上海卫视的《海上回音》栏目等等。纵观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比赛的盛况,新增加的原生态唱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

在以往的音乐术语中,本无“原生态民歌”一词。“原生态”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术语。更具体地说,它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即以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区传统习俗生活中的民间歌唱,除风格、唱法要求是“原生”外,还指出它的歌唱环境也需要保持其原本的“状态”。

近些年来,为了区别于作曲家编创的民歌,强调传统民间歌曲的原汁原味风格,“原生态民歌”之词应运而生。其实,“原生态民歌”一词的人文含量比我们习惯上说的“传统民歌”还要大一些,宽泛一些。它不仅包括:(1)民族语言和地区方言;(2)口头的自然传承方式(家族、村寨、社区等);(3)特殊的歌唱方法和地域民族风格,同时还特意提出了歌唱环境这个因素,并强调两者之间交融一体的互动状态。[1]最近,一部部标榜“原生态”的歌舞剧大受欢迎,一场场展示“原生态”音乐的民歌大奖赛在电视上频频亮相,一张张将西部民歌旋律配上流行元素的唱片传唱于大江南北……在已经结束的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上,新增的原生态唱法成为20天比赛的亮点,几乎所有高分都被原生态歌手所垄断。在文化管理部门、媒体、学术界,以及大量民歌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迎来了一个久违的“原生态”民歌热。对此,我们也不禁会提出疑问:既然原生态民歌特别强调了歌唱环境与方言、口头传承的统一,那么,频频地将民歌“移”到舞台上、电视屏幕上、广播电台上,还能被认为是“原生态”民歌吗?我们可以引用乔建中(音乐理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话作为解释,“原生态”是一个不得以而为之的说法,是因为当代环境下有了太多不朴素的所谓民歌。虽然搬到舞台上的民歌已经不具有纯粹“原生态”的意义,可以说就是“次生态”了,但是它还没有改变它的音乐形态,通过媒体、比赛等方式让大家进行集中交流,开阔大家的眼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原生态”民歌的产生是人们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心声,从《吴越春秋》的《弹歌》到周代《诗经》的乐歌“风”“雅”“颂”,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工苦》、《东方红》,到改革开放后从台湾传入内地的“校园歌曲”,这些无一不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表达”,“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二十多年来,民族民间音乐的集成工作、地方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恢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中央电视台的西部民歌大赛等等工作都是在推行对“原生态”民间艺术进行保护的理念。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年来致力于探求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在如何更好地认识、保护和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方面不断努力,提出新办法。2003年9月29日~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32届世界大会,大会的重要成果是通过了“200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2]该公约的主要宗旨是:(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4)开展国际合作暨提供国际援助。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自治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文化有关的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五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从定义可以看出,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要使之能够代代相传;使之存活与社团、群体的文化环境中,并与自然、历史相关;提供社团和群体文化认同感并使之延续;发扬世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及人类的创造力;符合国际人权公约赋予人们的权益;推动群体间的相互尊重、继承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将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保护健康的文化生态,为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主要作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稳定统一,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

“原生态”民歌其实就是指民歌,是与生活连在一起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006年的电视歌手大赛,不仅将“原生态”从民族唱法中单列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赛单元,而且参赛的原生态歌手或组合更多,如李怀秀、李怀福的海菜腔《吉祥的鸟儿飞起来》、卞英华的《阿里郎》、蝉之歌组合的侗族大歌《蝉之歌》、安达组合的《安达情》、毕曼组合的羌族多声部《取胜》等,这些民族特色浓郁,地域文化色彩鲜明,自然朴素的唱法风格的“原生态”民歌,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和审美享受。[3]“原生态”民歌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以集团军方式进入电视传媒,已经发展成为主流媒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人口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计19个项,绝大多数是由发展中国家申报的民间传统仪式、口头语言和表演艺术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昆曲”也榜上有名。[4]这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行动,把那些遗留、残存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得与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及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景观同样重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它们的价值能够持久地保存下来。

自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这项伟大工程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昆曲、古琴、维吾尔木卡姆、乌日汀多——蒙古传统长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相继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名录推荐名单的公布;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5]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目前,我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申报范围分为九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空间。这些举措的实施与开展,对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们民族音乐的母体又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挽救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失,保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大举措,唤起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意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商品经济大规模入侵民间音乐的发源地,那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方式、生存条件和文化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民间音乐失去了以往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一些民间音乐的失真与变异,因传承面变窄而被遗忘,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出,使“原生态”民歌的崛起以全新的面貌面向全国观众,使人们重新看到民间音乐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使人们直观地感到民间音乐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速消亡的今天,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必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发展,它以鲜明的民族个性反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它的发展反过来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推动其不断地发展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2006,(1).

    [2]曹本冶,陈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曹本冶教授关于unesco专家小组会议的电话采访纪要.音乐艺术,2006,(1).

[3]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原生态保护篇7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间音乐浩如烟海,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各地原生态民歌具有不同特征地域色彩,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特征。音乐与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节奏等方面受地方语言方音的影响,凸显区域文化语境的特点,体现了本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人类学中文化语境的理论来探讨原生态民歌在区域文化语境中的保护与传承。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有关原生态民歌的定义观念历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乔建中认为“原生态”这个提法来源于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关注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事情;伍国栋认为,“原生态”音乐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自然态的音乐,没经过专业发展,也没有现代乐器伴奏,纯粹是民间口传心授、集体创作的音乐,对待“原生态”音乐要用一个相对的观念来看;樊祖荫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是与生活不可分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搬到舞台上的民歌,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已失去纯粹“原生态”的意义;①杨民康认为,对民间音乐的“原生态”问题,有必要先适当区分 “原形态”与“原生态”,因为从其含义来说两者概念存在差异。前者是从文化的形态变迁来说,特指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演唱环境是否改变暂不考虑在内;后者则从文化的生态变迁来说,不仅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生存环境也一同发生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所以真正的“原生态”音乐,指的应该是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文化类型。②很明显,以上种种观点承认“原生态”音乐概念的存在,但又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不管是“原生态”的民歌的创作、传承,还是“原生态”的表演环境,都源于民间艺人在音乐创作及表演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原生态”音乐不论从产生环境到表演场合还是在文化语境中的传承等均呈现出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方式,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态”音乐文化。 二、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关系 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歌”应指的是那些人们在特定区域内传唱、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并且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提炼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有着密切关系,离开了区域文化语境,原生态民歌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与源泉。 1.语境与文化语境 “语境”指语言交际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最先提出语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话语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他把语境分为话语语境(context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三个层次。后人在马林诺斯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发展了语境理论。Claire Kramsh曾著有《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他在书中对文化语境是这样描述的:“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构成了各民族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和推测、思维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沉淀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规范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所以说,语言交际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区域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境,同时也孕育了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繁多,难以计数,音乐舞蹈浩如烟海、异彩纷呈。每逢节日,人们总要盛装打扮,置办酒宴,歌舞欢庆。有的还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式或宗教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在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体现了原生态民歌个性发展的、历史的范畴,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风格色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原生态民歌,产生环境受到侗族区域文化语境影响,运用地方语言进行演唱,其音乐曲调及节奏等都要与语言精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语言方音的音调色彩。这些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思维和审美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以及时代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 三、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及方法。近年来,受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驱动,许多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方式只有两种,另一种是静态保护,一种是动态传承,但如何有效地真正达到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项阳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多年之后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是旨在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避免在世界政治经济强势一统的前提下文化也趋于一体化的有效举措。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对原生态民歌怎样进行保护与传承,才能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呢? 1.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更多的是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原生态民歌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音乐,已经失去了现实内涵。如劳动号子,在工业发达的今天,劳动号子已没有其生存空间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号子所具有的功能性、音乐性已不复存在。保护可以分为谱面文字记载和录音录像储存两种方式。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1979年颁布的“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计划”,要求全面抢救、挖掘、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并着手编纂四大《集成》包括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在全国各民族的广大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民俗及语言学专家的努力下,目前,编纂出版任务已基本完成。每部《集成》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各为30卷,四部共120卷,总字数约二亿四千万字,可说是煌煌巨着。四大《集成》的编纂出版,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也为今后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成》的文献价值不仅在于史料性,更在于实用性。其实用性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文献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之用,而且还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难得范本。这些从民间收集记录整理而成的曲目,还具有一个显著功能即能还原到民间中去,让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一代一代的传承。其次,各研究机构、高校等研究者,通过录音录像收集与整理资料、谱面形态记载与开展学术探讨等也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之,不论是《集成》还是录音录像收集资料和谱面形态记载,对原生态民歌保护是具有“实用”的功能作用。不仅在当今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范本,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提供重要文献;还可以为后代保存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对繁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人们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初衷,不是只要书面的曲谱和录音录像的储存,更多的是寄望于“活态”的传承。因为,音响才是音乐艺术的生命,原生态民歌就其本质而言是声音的艺术,没有音响作中介,原生态民歌就无实质的传承意义。#p#分页标题#e# 2.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项阳在《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传统音乐本身。”③因此,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是存在于区域性的文化语境中,存在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如果一种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被破坏了,那么其离消亡也就为期不远了,再论什么传承也就没意义了。目前,有关传承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于三种:一是民间传承;二是教育传承;三是大众传媒的间接传承。原生态民歌靠的是“活态”传承,让它在原始的民族文化语境中传承更好。因此,保护原生态音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继承观,培养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感。我国传统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自然传承作为传承途径,至今这种口头传承形式仍在民间广为沿袭。自然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家族式的个体传承及民俗活动的群体传承。家族式传承通过父母传子女的方式,可以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传授技艺,这种口传心授方式尤其可以使原汁原味的特色风格得以保留⑤。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的民歌世家,爷爷王纯成71岁,嗓音刚劲厚实;儿子王爱明35岁,歌声高亢明亮;孙子王浩宇仅8岁,声音清脆动听。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国记忆专场晚会”中,他们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以一曲长阳土家族山歌《花咚咚姐》,向世人一展长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71岁的王纯成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有名的山歌手,能唱薅草锣鼓、五句子歌等民歌400多首,8岁的王浩宇是晚会上年龄最小的演员。民间艺人王纯成、王爱明等,是宜昌市的文化工作者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掘出来的原生态民歌传承人的代表。在家族式传承中,前辈会毫无保留地将绝活技艺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教给后辈,就像接力赛那样棒一棒薪火相传。依靠这种方式,我国民间音乐得到了连绵不断地发扬光大。群体传承也是一种重要传承方式。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相沿传承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仅让各种民间音乐艺人得以一展身手,也为民间音乐艺人们进行群体传承技艺提供了大好机会。如广西壮族的歌圩每年从正月开始至四月间,以及七月至九月间也陆续有,只是各地的具体日期不同而已。歌圩的特点虽然是以青年男女唱歌欢会为主体,但其整个活动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成为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民族节日,是一种民族的群体性的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它和各个民族的节日一样,总是受到本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的各方面制约,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形成和延续发展,绝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作为民间音乐文化,原生态民歌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脱离了原生的民族文化语境,也就失去了原生态民歌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今天自然传承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虽说家族式个体传承在一些农村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大部分农村家族传承的环境恶化,大量民间音乐流失,受传者后继乏人。由于社会风气的巨变,许多中国民俗节庆逐渐淡化,原生态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传承是近年来各界一直在探索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争议。教育传承是对原生态民歌自然传承基础上的有利补充,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培养了新生一代民族歌手,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于2000年开办了“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聘请著名蒙古族民歌演唱家宝音德力格尔为该院常任客座教授,向来自草原上的孩子传授呼伦贝尔独有的蒙古族巴尔虎长调民歌,开办音乐大专班,这个举措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尚属首例,得到国内学术界和美国的一些民族音乐学家充分的肯定和关注。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术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形成的技术传播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如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已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原生态民歌通过这些媒体技术也能取得一定的正面保护效果。人们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介绍的原生态民歌乐谱、背景资料以及有关图书和音像资料,也能整体感受到原生态民歌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歌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且承载了每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生文化的存在,才能更加体现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原生态民歌不仅是艺术层面的音乐文化,还具有地区民族文化语境的音乐符号特征,更是深层次地反应了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原生态民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给大家带来了原汁原味、聆听天籁之音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又是打造各地特色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原生态民歌更是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态保护篇8

关键词草原;现状;保护与建设;效益;建议;甘肃迭部

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西部岷迭山系之间,东邻舟曲县,北靠卓尼县,东北与定西市及陇南市的岷县、宕昌县接壤,西南分别与四川省的若尔盖县、九寨县毗邻。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55′~104°05′,北纬33°39′~34°20′,海拔1 600~4 920 m。东西长110 km,南北宽75 km。迭部县地处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少雨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3~11℃,全年日照时数为2 242 h;年降水量450~800 mm,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均蒸发量为1 640 mm,无霜期126~180 d。由于高山与谷地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界于寒、温带之间,气候差异大,因此涝、旱、雹灾及低温灾害较为频繁。全县草原面积15.69万hm2,占总面积的32.5%。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3.92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88.75%。草场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山地草原3类,4个草场组,5个草场型;牧草植被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在饲用植物中禾本科76种,豆科38种。

1草原利用现状

由于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牧区经济发展缓慢。伴随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在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突出表现在草地“三化”进程加快,鼠虫害泛滥,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

2005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4 125 kg/hm2,比1986年的6 375 kg/hm2下降了2 250 kg/hm2。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55%下降至35%,杂毒草由30%上升至65%,草层高度平均由35 cm下降至10 cm,植被平均盖度由8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6%左右。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已严重影响了草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能力,造成沿江流域农田被冲刷,时常发生草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已严重影响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据统计,目前迭部县草原退化面积已达到12.67万hm2,草场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40%,优良牧草比例减少30%,鼠虫害面积达4.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28.8%;干旱缺水草场2.4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5%,仅当地农牧民开垦草地、挖药材、采石料等人为因素,造成草场退化面积达8 000 hm2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4.8%。

2草原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全县加快了“三化”草地的治理步伐,共治理“三化”草场面积逾2 万hm2,治理鼠虫害面积5 333.33 hm2,有效改善了草地“三化”现象。2003—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建设累计完成9.33万hm2,其中禁牧2.67万hm2,休牧6.67万hm2,补播改良4.13万hm2。在迭部县11个乡(镇)的52个行政村实施,涉及农牧民3.69万人。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实施草原退牧还草工作积累了经验。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草原生态明显得到改善,产草量和植被盖度有了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二是退牧还草项目区采取利用现有暖棚转移一部分、利用饲料粮折现资金修建暖棚转移一部分、出栏一部分和往其他草场转移一部分的方法转移牲畜;同时加大对这部分牲畜饲草料补饲力度,缓解了草场压力,帮助农牧民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草原生态改善与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双赢目标。三是完善草原动态监测体系,与项目支撑单位联合建立退牧还草项目区生态监测体系,对草原面积、生产能力、植被演替状况、生态环境状况、草原自然灾害及人类对草原的影响进行监测。四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聘请相关专家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途径,加强对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培训,使其掌握围栏牧休、退耕还草、舍饲养殖、饲草加工等技术,努力提高农牧民的养殖效益,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退牧还草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了草地生态环境,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对项目区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补播改良,使项目区牧草高度平均提高了30%左右,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6.2个百分点,休牧草场牧草植被恢复明显,补播改良草场补播的老芒麦等牧草生长发育基本良好,株高达10~40 cm,部分补播区已形成较明显的群落优势,生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保护草地生态、促进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此推动全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做到持续平衡、永续利用。通过对项目区严重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及实施配套建设,将使天然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5%,平均达到80%以上,牧草高度达到15 cm以上,杂草比例下降,优良牧草比例增加至50%以上。

3.2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做到持续平衡。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提高干部群众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促使其充分认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项目区广大贫困牧户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掌握一定的草原改良技术、畜种养殖技术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草原利用方式和畜牧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3]。

4存在的问题

一是鼠虫害防治任务重,防治资金缺口大,难以控制鼠虫害的蔓延。由于迭部县财政匮乏,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财力、物力有限,防治中自筹资金困难,防治资金缺口较大,难以开展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只能对重点草原和粮草交界处的鼠虫害进行防治,致使防治面积小,防治比例低,不能做到全面治理草原鼠虫害。二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加上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草地“三化”进程加快,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三是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滞后,设备老化,难以适应草原防火工作需要。迭部县的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缺乏物资储备,在应急灭火物资如灭火机、灭火服、指挥车、野外宿营车、发电机、对讲机、GPS卫星定位仪以及后勤保障物资等的储备严重不足,难以保证草原火灾的快速扑灭;另一方面是现有灭火器械陈旧落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四是草原执法队伍及预警监测软、硬件设施和监测技术落后。迭部县至今还没有一支专门的草原执法队伍,给草原监理、保护等工作带来被动。草原执法、草原监测所需的交通工具、野外采样工具、通讯设备及数据分析设备缺乏;没有乡级草原部门,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足够的技术力量,从而使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代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五是由于迭部县经济欠发达,技术设备差,科技培训措施跟不上,草原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科技培训基础设施、科技培训网络欠缺。

5建议

一是迭部县属半农半牧县,人均草原面积小,主要以林间草场为主,草场分散,治理难度大,围栏成本高,为巩固草原建设成果,需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及相应配套项目建设。通过种草养畜,解决禁牧后饲草料短缺等困难和问题,有效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为发展草产业及舍饲养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二是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和“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强 “三化”草场的治理投入,通过围栏封育、毒杂草清除、补播等措施有效改善草地“三化”现象,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加强草原防火体系与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2级草原防火、监测,监理队伍。尽快完善农牧民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及县、乡、村草原畜牧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四是加强草原法制化管理,认真实行草原3项基本制度,以草原类型、等级核定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原,将草原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积极开展草原生态演替规律研究,加快配套技术和推广应用,全面增强草原管理和执法力度,坚决制止草原滥垦、滥挖药材等违法行为。

6参考文献

[1] 梁伟.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10):22-26.

[2] 李月辉,肖俭,张小勤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原生态保护篇9

关键词:陕西草原;生态现状;保护工程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草畜产业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农业部长韩长赋在谈到中国草原时,特别提出要“强化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而强化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建立在对草原的深入了解和良好保护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草地的现状、类别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退牧还草工程情况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党的十提出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的陕西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1 陕西省草地现状

根据陕西省草原工作站2012年公布资料,全省有草地544.47万hm2(包括疏林草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6.48%,其中可利用面积457.64万hm2。全省草地以天然草地为主,面积为520.62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95.62%;人工草地25.85万hm2,占4.38%。详见表-陕西省草场面积统计表1。

表1 陕西省草场面积统计表

项目 单位 全省

合计 西安市 咸阳市 宝鸡市 铜川市 渭南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延安市 榆林市

草地总面积 万hm2 544.47 4.36 14.58 29.52 10.44 15.43 54.20 67.22 46.64 126.41 175.67

可利用面积 万hm2 457.64 3.90 13.07 25.02 9.37 12.66 48.04 61.08 42.80 108.39 133.40

天然草地 二十hm2以上草地 块数 块 5077 80 100 200 105 140 274 398 579 1242 1941

面积 万hm2 180.43 1.83 5.20 14.25 6.12 5.44 4.06 5.83 16.82 32.34 89.09

可利用面积 万hm2 145.79 1.53 4.50 11.26 5.45 4.47 3.70 4.90 14.50 26.66 6.90

其中万hm2以上草地 块数 块 588 8 20 69 29 26 7 9 64 97 259

面积 万hm2 112.46 0.76 3.90 10.38 3.95 2.58 0.58 1.42 8.60 15.40 66.89

可利用面积 万hm2 89.24 0.59 3.36 8.17 3.52 2.06 0.55 1.24 7.34 11.25 51.16

二十hm2以下草地 面积 万hm2 340.18 2.40 7.82 12.66 4.02 9.17 50.12 61.73 29.73 87.97 74.55

可利用面积 万hm2 289.14 2.16 7.00 11.04 3.62 7.37 44.28 56.18 28.24 75.24 53.41

人工草地 面积 万hm2 123.85 0.12 1.57 2.71 0.30 0.82 0.03 0.09 6.16 12.02

可利用面积 万hm2 22.72 0.12 1.57 2.71 0.30 0.82 0.03 0.09 5.89 11.19

2 陕西草原类别及分布

2.1陕西草原空间分布

陕西省草原分布区属于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草原类别有温性荒漠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荒漠草原类、沼泽类和干热稀树灌草丛类等。从全省森林、灌丛和草类植被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划分,植被覆盖主要分为北部草原植被、中部草原森林植被和南部森林草原植被3个不同类型。其中北部草原植被为陕西草原主体,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和长城沿线,属温带草原。

从空间分布上看,陕西省草原分布区可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区域。3大区域草场类型为,陕北地区:梁原干草原类(包括沙地植被亚类)、丘陵干草原类、丘陵草甸草原类、湿性灌木草丛类、平原草甸类、沼泽草甸类、农田隙地类。关中地区:丘陵草甸草原类、湿性灌木草丛类、山地暖性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灌木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山草甸类、平原草甸类、农田隙地类。陕南地区:湿性灌木草丛类、山地暖性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灌木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农田隙地类。

2.2陕北草原分区

陕西省草原可分为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和陕北中部森林草原区两区,以属沙化地草场类型的陕北沙漠草原地带为分区代表,有以沙生针茅和沙芦苇为主的干草原草场,以骆驼蓬、白茨为主的荒漠草原草场;在风蚀洼地、滩地、湖泽地,有以寸草为主的草甸草场;接近沙地的沙黄土岗和丘陵地,有沙生针茅、甘草、冷蒿、地椒为主的干草原草场。

2.2.1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

本区是内蒙风沙草原向南延伸的部分。区内草原植物在干旱多沙的环境条件控制下逐渐退缩,而沙生植物则随沙进袭,以耐寒、耐旱的干草原和沙生植物为主,有沙蒿、沙柳、沙竹以及经济价值较高的甘草、麻黄、枸杞、蒲草等。

根据地表物质分异与种属区系特征,本区又可分为东段风沙荒漠草原和西段盐荒漠草原,其形成基质是由盐土所造成的生理干旱和由流沙所造成的物理干旱所产生的非地带性荒漠。在流动、半流动沙丘荒漠上分布着籽蒿、油蒿、沙竹、沙芥等,在北部的盐荒漠上,分布有盐爪爪、白刺、碱蓬等;其他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中的含糙隐子草的短花针茅、克氏针茅草原,以及分布在毛乌素沙漠带东西两端的小半灌木戈壁针茅、沙生针茅草原。

2.2.2陕北中部森林草原区

本区北接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南部界线为北河、清涧河、无定河中下游,窟野河和秃尾河中下游地区。本区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受半干旱气候和强烈水土流失的影响,除局部地区尚残存油松、侧柏、亢榛子以外,以草原植被为主。其优势种为长芒草、糙隐子草、隐子草、铁杆蒿、野古草等。灌木有各种锦鸡儿、柠条、酸醋柳、紫穗槐等。本区既分布有狼牙刺等森林草原的标志植物,也广泛分布着艾蒿、长芒草等草原区指示植彰成草原背景上低矮的乔木疏林和草原性灌木林,属草原和森林毗邻的过渡地带,草原化更趋显著。

2.3陕西典型草原

陕西典型草原又名干草原,广泛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梁峁顶部、沟坡以及少数覆沙的沙区黄土梁上。建群植物主要为禾本科针茅属的长芒草,菊科蒿属的铁杆蒿、茭蒿、冷蒿,百里香属的百里香,豆科甘草属的甘草等。典型草原主要有下列6个群系:

2.3.1长芒草草原

长芒草草原是陕北北部典型草原群系,是内蒙鄂尔多斯长芒草草原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布在黄土梁顶部沟坡边缘等向阳的环境中,以及沙区未覆沙的黄土梁上。长芒草草原种类组成约有种子植物60种左右。其中旱生植物居多。长芒草为稳定建群种,并常与兴安胡枝子、茵陈蒿、铁杆蒿、茭蒿和百里香等分别构成共建种,群落总盖度为50%左右,草群一般高6~50cm。

2.3.2百里香草原

主要分布在分水岭上部或梁峁顶部。这里气候较凉,表土风蚀较强。以百里香和冷蒿构成的群落类型为主。群落的种类组成约55种左右,共建种为百里香、冷蒿。此外,群落中起优势作用的有长芒草、兴安胡枝子等。群落覆盖度一般30%~50%,草高4~6cm。

2.3.3冷蒿草原

是以菊科旱生小半灌木冷蒿为建群种的草原群系,是在过度放牧或强烈风蚀等因素影下,由长芒草草原等演变而成。冷蒿大量出现,是土壤干燥,草场退化的标志。冷蒿草原主要分布在黄土梁地、平坦的基岩残丘顶部和固定沙地上。本群系由70余种植物组成,建群起优势作用的有冷蒿、长芒草、糙隐子草、短花针茅、多根葱等。群落总盖度一般40%~50%。

2.3.4甘草草原

主要分布在低缓的黄土梁地上。土壤为沙黄土或轻黑垆土,富含钙质。本群系常见植物有20种。伴生植物有长芒草、兴安胡枝子、甘草、白草、柠条等。

2.3.5铁杆蒿草原

主要分布在南部森林草原地区黄土丘陵沟壑的阴坡半阴坡,常以长芒草草原和茭蒿草原组成复区存在。本草原以半灌木铁杆蒿为单优种,或以铁杆蒿和茭蒿为共建种形成群落。总盖度一般30%~40%。本群系种类组成约50种,优势成分有长芒草、河朔荛花、艾蒿、厚穗萁草等。主要伴生植物有兴安胡枝子、细叶远志、黄鼠草、柴胡、甘遂等。

2.3.6茭蒿草原

主要分布在黄土梁峁和黄土覆盖的石质山丘的阳坡、半阳坡,生态环境比较干燥。该草原常与长芒草草原组成复区存在。茭蒿草原以茭蒿为建群种,河朔荛花、铁杆蒿、蒿、长芒草等为优势成分。

2.4陕西草甸

陕西草甸是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群落类型,是在适中水分条件下形成和发育起来的。草甸分布普遍,主要在低湿的沙地(滩地)等地。陕西主要草甸类型有寸草苔草草甸和芨芨草草甸。

2.4.1寸草苔草草甸

寸草苔草草甸为沙区的一个主要群系。分布在外流滩地及内流滩地。分布地比较潮湿,地下水位深0.3~1m。群落总投影盖度达70%~95%,草群低矮(平均高度5~8cm)。寸草苔草占绝对优势,分布均匀。

2.4.2芨芨草草甸

芨芨草草甸分布在低温滩地地段。该草甸的种类组成丰富,以芨芨草为建群种,群落总盖度50%~80%,草群高30~60cm。结构上分2层,上层为芨芨草,下层为其他植物。

3 陕西退牧还草工程

3.1政府颁布的草原保护法规

2009年,陕西省人大会常委会修订了1994年颁布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办法》明确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明确对本省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方针。

2011年,延安市政府颁发了《延安市草原管理办法》,详细规定贯彻国家《草原法》的实施细则,为全省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2012年,榆林市编制了《榆林市草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立草为业,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把草定位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首。

3.2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及效益

1997年后,国家先后在陕西等省陆续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退牧还草的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采取了草原围栏、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工程措施,实施后工程区内植被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状况趋于明显改善。对退牧还草项目监测结果显示,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平均增加9cm,提高63%。

3.3 陕西草原保护建设典型案例

3.3.1 关山林区草原

关山林区草原位于关中西部,六盘山余脉南端,为草甸与灌丛,灌草覆盖率60%~80%。全区草地面积74.32万hm2,占全省草地的13.65%。其中人工草地5.52万hm2,占全省人工草地的23.14%。关山草原是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1995年陕西省确定为省级草原自然保护区。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严格管理与保护,形成了幽涧水泽兼具,草原森林相间,地势广阔,水肥草美,牧马成群,景色秀丽的草原自然旅游胜地,享有“小天山”之美誉。

3.3.2 神木县草原保护建设

在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政策指引下,神木县大规模实施人工种草,每年安排1万hm2以上人工种草,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33.33hm2以上人工草地面积2万hm2,8个乡镇连片种草达到333.33万公顷以上。目前,全县草地面积发展到48.06万hm2,其中天然草地34万hm2(可利用面积16.67万hm2),人工草地11.33万hm2,草资源总量增长24%。

4结束语

中国草原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草原为0.33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陕西省人均占有草原仅为0.146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是中国人均占有草原的40%。发挥陕西省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本省的实际情况看,陕西省草原建设与保护中最突出的、最根本的矛盾是:草原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它影响和制约着草原保护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草原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巴毅.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问题探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5:18-21.

[2]马有祥.一号文件有关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解读[J].农村工作通讯,2010, (6).

原生态保护篇10

科研创新,助力草原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天然草原90%以上发生退化,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牧草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利用,但草畜矛盾突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经过认真准备和申报,侯向阳等人于2013年成功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是“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和途径”,这是全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973项目,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研究能力大幅提升。项目瞄准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和草原生产力提高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两个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目标是揭示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机制,形成适度放牧、土壤保育和植物调节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综合调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实现天然草原生产力提高 30%~40%,恢复速度加快30%~50%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已经在草地土壤关键要素对放牧的综合响应、草原植物对放牧的矮小化响应、放牧导致植物矮小化的“胁迫记忆”、放牧造成植物矮小化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以及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养分供给非平衡理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

据了解,样带研究是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驱动因素梯度分析的最有效途径。利用欧亚大陆东缘草原连片分布,南北向土壤和植被类型等相对一致,温度呈梯度分布,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存在空间差异的特征,侯向阳研究员率先提出跨越中、俄、蒙的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简称EEST),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及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单位,开展从中国长城到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温度和放牧管理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收集整理中、俄、蒙近30年气象、经济、植被、土壤、昆虫资源等信息,建立样带综合数据库;建立蒙古国温都尔汗野外观测站,填补了我国草原科学研究在境外无定位监测的空白……,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45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向有关部门提出6项政策建议,并通过俄罗斯之声报道中俄科学家共同治理草原退化的工作和进展,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另外,侯向阳所长还系统开展了我国北方草原气候变化及适应性管理研究,围绕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北方草原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从区域、县域和牧户等层次入手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并6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牧户作为草原畜牧生产的最基本单元,是牧区草畜平衡的主要调控者。牧户草畜平衡行为是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失灵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政府在草原地区实施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天然草原仍然持续超载和退化,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体现政策失灵的问题,侯向阳团队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及新疆山地草原开展牧户家庭属性和草畜平衡决策行为调研。研究发现,分步减畜更容易被牧户接受,同时牧户之间的自发合作也更能实现牧户生产实践的调整,此种有效合作对优化牧户生产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以分步式、合作式和示范引导式为特征的牧户适应性减畜策略和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面临的食物供给和生态保障难以兼顾的两难困境问题,侯向阳所长研究提出应尽快确立以旱作节水栽培草地建设为主的西北绿色草牧业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正在引起重视,但旱作种草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粮改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种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饲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这是解决我国旱区优质饲草不足、并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发展路径。

矢志不渝,为绿色大草原保驾护航

除了在科学引领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创新的基础上平衡发展,侯向阳所长勤于思考,勤于笔耕,多年来科研心得付诸笔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主编的《中国草原科学》和《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系统总结了我国草原科学及蒙古高原草原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从事草原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