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导师制十篇

时间:2023-03-25 23:33:14

科研导师制

科研导师制篇1

[关键词]导师制 本土化 本科生 本土特色

[作者简介]薛晓春(1980- ),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北 保定 071002)许明(1980-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48-02

一、导师制的发展背景

导师制是在14世纪由英国教育家提出的。开始主要是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研究生展开的个别辅导制,也就是研究生导师制。后来,牛津大学建立了正规的本科生导师制,即学生入学时被指定一位导师,入学后将由该导师不断对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导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个性化的修读计划,为学生学业及生活上的问题提供咨询。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制教学制度,为牛津大学培养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牛津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学分制,结合学分制和选课制开始把导师制引入本科生培养中,获益匪浅,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

在我国最早引入导师制的是浙江大学,1938年由当时的校长竺可桢引入并试行了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但是没能得到推广。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不断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选课制和学分制因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在中国高校中盛行起来,特别是到21世纪初出现了大规模的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高潮,与之相配合的本科生导师制也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2年开始,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率先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他高校也纷纷效仿,到现在,基本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二、我国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学分制和导师制改革开始到在我国大范围推行,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学分制人才模式的弹性学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等优势基本显示出来,因此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相比之下,导师制的改革成效似乎没有那么显著,许多高校的导师制停留在开始试行的阶段,举步不前,还有些高校的导师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从各高校导师制的实践来看,遇到的比较共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导师数量不足。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别是扩招以后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大部分普通高校还处在师资队伍的扩充和完善阶段,导师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同时,这些教师通常也是所在专业的骨干教师,教学、科研任务也会很繁重,很难抽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跟每个学生进行交流,更谈不上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导师指导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所以,许多学生反映基本没怎么见过导师的面,或者见面也是一群人一起见,根本没机会和导师进行深入交流。

2.导师职责范围定位不够清晰。在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中,班主任、任课教师、专职学生辅导员等多种角色同时存在,班主任或辅导员主要负责解决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任课教师主要对所教授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指导,导师的介入应该成为他们的有益补充,把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融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安排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科研能力。但由于缺乏经验,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美好的愿望反而造成了导师的职责范围过于宽泛。导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制订修读计划,指导学生选课;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解决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这不仅耗费了导师的大量精力和时间,难以就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集中精力深入培养,而且可能会导致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相互交叉甚至重叠,不利于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这种导师职责范围的模糊很容易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

3.对导师的奖励、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最初实行,主要靠学校的制度性文件要求一些教师承担导师任务,有许多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并不情愿,但是碍于情面和学校的规定不得已才担任本科生导师,而且后期又没有制定相关的奖惩、评价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导师就会抱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大部分普通高校又没能为导师制单独列出适当比例的经费,为导师支付的报酬很少且没有差异。相反,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不仅能给教师带来丰厚的报酬,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加自己的学术成果,为自己的职称晋升或者扩大知名度增添砝码,所以,这就必然导致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去,而对导师的工作敷衍了事。

三、我国导师制改进措施

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实践可以看出其成效还不明显,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导师制,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为导师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首先是物质上的保障,导师制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牛津大学的各学院为导师制的实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导师制在英国产生有其独特的土壤,迎合了贵族阶层的嗜好,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捐款作为后盾,即使这样,也有研究表明,现阶段牛津大学也迫于财务压力对其导师制度进行了调整,将1:2模式的导师制教学转向了小组学习,可见高额的财务支出也成为学校的负担。而在我国,高校能收到的捐赠很少,因此,我国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为导师制预留专项经费。同时,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比如,可以出台相应文件,把指导学生工作折合成一定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多少来支付导师的报酬;成立专项科研经费,鼓励导师申报导师制的相关科研课题,对导师制的运行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规定对于优秀导师可以在教师职称评定时适当加分,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这些制度可以降低学校为导师制支付的费用,激励导师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导师的作用。

2.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导师的培养。导师作为导师制的核心,其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指导学生的质量好坏。可以说,优质的导师是导师制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各高校在建立导师制的时候,都是希望成立一支由本校各专业最具有影响力、专业知识丰富、德高望重的教师组成的优秀导师团队,但是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符合这种条件的教师很少,导致生师比过高,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无法实现导师对学生的深入指导。因此,各高校应该降低导师的准入门槛,扩展导师团队,吸收一些责任心强、时间精力相对充裕的年轻教师,或者身体健康、教学科研经历丰富的退休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并且定期组织师生认可的优秀导师对其他导师开展培训,最好每个学院分别选出优秀导师代表对本学院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对学生的指导经验,而且可以督促年轻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和研究,丰富他们的学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初始阶段,也可以让新导师给经验丰富的导师当助手,边学习边实践,促进学校导师队伍的壮大。

3.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建立有本校特色的导师制。导师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按照导师制面向的学生所处的学习时段划分,可分为全程导师制、低年级导师制和高年级导师制;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不同类型的导师制侧重点是不同的,各高校在推行导师制改革时,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导师数量、学生现状、资源现状等问题,选取适合学校的导师制类型,并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阶段等现实状况进行调整。从导师的职责上来说,也应该明确具体,以河北大学为例,现在学校有专职的学生辅导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由这些辅导员来负责,而学分制改革刚推行,学生对选课的茫然使得选课指导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就将导师的职责定位为指导学生如何选课,了解课程性质、课程的先行后续,以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而对于科研能力比较强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开展高年级的科研导师制,让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就业状况不太好的高校,则可以选择高年级导师制重点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在小范围的导师制成熟和成功以后,再逐步推广和扩大,更有助于导师制作用和优势的发挥。

4.完善导师制的约束、评价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导师制是由学校、导师和学生三方构成的,只有各方都各司其职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学校作为导师制的倡导者,各个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为导师制的运行提供各种支持。同时,要进行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管理,约束导师和学生的活动,并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对于导师而言,一方面,可以对导师的工作任务作一些硬性要求,对于每个导师指导的最低学生人数、每学期指导学生次数等制定量化指标,并将每次指导内容记录成册定期汇总到相关管理部门,作为对导师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每学期或者每学年应该开展导师评价制度,由学生、同行和导师自己等各方对导师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并确定评价各方所占的分值,其中学生评价所占分值应相对较高,因为他们是导师制的直接实施对象和受益者,他们的评价能直接反映他们对导师工作的认可度。根据导师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各方对导师的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而对未完成任务或评价较差的导师,要进行批评教育,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对学生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措施,规定他们的义务。要求学生在选择导师时签订协议,表示能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与导师安排的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交流等内容,同意遵守导师制下的相关制度。只有各方密切配合,共同进步,导师制才能顺利实施。

5.探索导师指导方式的多元化。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手段越来越先进,电脑、互联网、无线通信等在校园中已经普及,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方式。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手段,通过博客、微信、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这些方式不受地点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师生的闲暇时间增加交流机会。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也可以为师生交流提供便利。例如,可以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导师通过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向老师提问,这些都可以帮助师生摆脱不好找共同的时间地点的困扰。指导方式的多元化必将促进导师制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徐岚,卢乃桂.“成长的窗户”还是“冰冷的制度”?――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质性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1).

[2]姜国钧.《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镜诠[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科研导师制篇2

关键词 导师制 本科教育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导师制是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在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的同时,聘请那些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心指导,既指导怎样做学问,也指导怎样做人;其实质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为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许多高校将导师制与学分制引入本科教育。实施导师制几年来,该项制度对本科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全面总结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探究合适的制度与方式,我们对导师制实施以来产生的影响以及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更加明确的结论。

1研究方法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汇总了四个方面的调查信息,包括基本资料、评价建议、实施现状、实施效果等。调查时,随机抽取涵盖文、理、工科四个院系的某大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1份,为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保证这些数据只是用于统计分析研究。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72人有导师,119人无导师,有科研成果的36人,无科研成果155人。调查问卷经过核实整理后进行编码,统计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分析。

2分析

2.1导师制的影响

学生有没有专门的导师指导,对其形成科研思维、获得科研成果有很大的关系。表1是学生有无导师对科研成果影响的调查表,为统计方便,将学生有无导师记作X,将学生有无科研成果记作Y。X=0表示没有导师,X=1表示有导师; Y=1表示有成果,Y=0表示无成果。

表1:有无导师对比调查

要考察学生获得科研成果与有无指导教师的关系,我们首先假定它们之间没有关联,那么,表中的32则对应着有导师有成果,根据拟合优度检验的计算法则,观测值32对应着的理论值应该为13.57(=36?2/191)。类似的,可分别计算出其余观测值对应的理论值,表1中括号内数据为各观测值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对应着的理论数据。

假设检验水平为 =0.05,则2?二维列联表的自由度df=1,因为表中各观测对应的理论值均不小于5,不必进行连续性矫正。计算该表的卡方值,可知x2=49.5,查取对应的上分位数,可知x20.05(1)=3.84,计算表明,在该检验水平下,差异显著。这说明,有无导师制与学生能否出科研成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导师制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有直接指导作用。

进一步考察在检验水平 =0.01时的情形,查表可知,x20.01(1)=6.6349,存在x2>x20.01,这说明检验差异极其显著。由此可知:导师制不仅与学生的科研创新有关系,而且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2.2影响程度的确定

为了更加精确地考察学生获得成果和导师制之间的关系,在上述检验差异显著的前提下,进一步估计导师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考虑到Y为二分变量,对其进行了logit回归,回归函数如下:

P= (1)

其中p表示当x取特定值时,有学习成果的概率,其变化曲线如图1。

图1:有无导师与学习成果的logit回归

(为绘图清晰,x取值范围拓展为(-1,2),负值无实际意义)

回归分析表明,没有导师时(X=0),学生有学习成果的概率为0.034;有导师的情况下(X=1),学生有学习成果的概率为0.444,可见有导师的学生更容易出成果。进一步计算可知,有导师的学生(X=1)出成果的优势为:

odds=e-3.3586+3.1355x|x=1=0.8 (下转第40页)(上接第30页)

无导师的学生(X=0)出成果的优势为:

odds=e-3.3586+3.1355x|x=0=0.0348

两者的优势比为:OR=22.99。因此可知:导师制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3讨论

前边我们分别分析了导师制有无影响以及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导师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及早进入科研学习的氛围中,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必要继续扩大推广导师制的适用范围。

与此同时,分析数据也表明,当前的导师制仍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尽管有导师的指导,出成果的学生比例仅为44.4%,尚未达到一半,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实施导师制的最佳方式和方法。

要探讨导师制的影响效果,最好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这包括:导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导师的配备时间;学生选择导师的机制和对导师的了解程度;导师的团队组成和指导人数;导师制的运行模式等。而考察这些影响,则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材料归整与论文写作水平;文献查阅水平;自我约束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4结语

总体来说,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需要一整套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导师制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在各高校试行。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提高较大,出成果的优势也有较大提高。导师制不仅有必要继续实施,而且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实施的最佳方式方法,各学校也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摸索适合自己的实施模式和方法。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生物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营军.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26-127.

[2] 卡米力・库尔马尤夫.新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可行性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135.

[3] 杜荣骞.生物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科研导师制篇3

1.1导师及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美国的导师“mentoring”被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的某种关联,其中的一个人具有较高的身份与经验和/或为专家教师、顾问家、指导者,并对另一个人的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与指导”[4]。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教育活动方式[5,6]。

1.2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就有“mentor”一说,其意为“谋士”,即为人出谋划策的人,可以说是一种未成形的导师形式[7]。导师制最初源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由牛津、剑桥率先提出并实施[8]。其实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选课制及学分制的推行,美国在实施学分制的历程中吸收牛津、剑桥导师制的精髓,在哈佛大学率先推行导师制[9],其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纷纷效仿,广泛地开展了在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

1.3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各高校开始试行。2002年,北京大学部分院系在本科新生中实行了导师制试点[2]。其他学校,如海南医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将导师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收到较好效果。2004年国防科技大学也开始进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2]。浙江大学医学院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实行导师制,发现导师制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2002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护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实行导师制。山西大学规定从2003学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10]。

2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护理领域的应用形式

2.1班主任兼导师负责制此种形式主要应用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在师生双向选择或组织推荐的前提下确定班主任,班主任由本专业讲师、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每位班主任承担一个班的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选好选修课程、丰富第二课堂,对有志于继续深造发展的同学协助其选择辅修专业或第二本科专业。

2.2专任导师制这类导师制主要是在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实行,一般由具有两年以上任职时间的中级及其以上职称,并有科研经费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导师要全面负责指导学生的业务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课(文献综述和科学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指导学生复习报考研究生或择业、就业等工作。

2.3科研导师制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11]。在护理本科生尤其是实习阶段,很多学生面对护理科研都感觉非常困难,常常无从下手,有些院校就实施了护理科研“导师制”带教。通常选择有科研经验的老师作为学生的科研指导老师,辅助学生设计临床工作中有意义的科研选题,指导科研实施过程。

此外,还有优秀学生导师制、特长生导师制、全程-分段导师制等多种形式,他们都是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采取灵活的带教方法,在本质上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全程-分段导师制是在本科生4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开始就配备指导教师,同时根据学生各年级特点,利用教师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体现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它相当于班主任兼导师负责制与专任导师制的综合。

3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护理领域发挥的功能

3.1因材施教功能导师制的工作重点是因材施教。在推行“导师制”的实践中,导师重视发现学生个性并尊重其个性、培养其个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引入交互式、情景式、体验式、咨询式等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从内心深处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把外在的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和行动,逐步由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主体性教育观念转变。本科生导师制使导师因人而异地悉心施教成为可能[12]。这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学术个性的发展、个体特色的形成、创造潜能的发掘提供了机遇,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因材施教”的成才途径。

3.2培训功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职责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规定以及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专业和品德进行具体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科研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学习任务,参与对学生政治表现和业务水平的考核等。这就给本科生导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本科生导师制促进了新型教师队伍的建立[13]。首先,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对本专业或本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过系统研究,能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必然规律,能站在本专业或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发挥引导、帮助作用。其次,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素质,如信息转化能力、组织调控能力、教育引导能力、研究创造能力等。

3.3教学相长功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体现了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导师与学生不仅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他们还是学习者。对于导师而言,在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且也是他们不断获得完善,不断地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地方。师生之间针对某个学术问题、科研问题不断进行对话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4育人功能由雅克·德洛尔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我们的教育应围绕4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4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也就是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以获得能够应对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14]。”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我国高校大多针对学会认识,更多扮演“知识工厂”的角色,忽视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长期以来,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教师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主体的育人作用,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15]。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将教师指导学生的要求制度化,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有具体的指导对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就能够从制度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导师与学生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学习、生活、理想、未来等话题,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授或影响学生,解决学生的部分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科研导师制篇4

摘要: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另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本文介绍了导师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导师制的特点,结合本校应用物理专业重点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成果,加强了继续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学;实践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独立自主意识,中国计量学院理学分院在借鉴兄弟院校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出发,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核心的“本科生导师制”,在物理系本科生中试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导师制的历史背景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几百年来,牛津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随后仿效该制度的许多美国的大学也是大大受益,与此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日益增多,相应带动了导师制的发展。

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学制与国内大学的完全不同。学生作业,不重于上堂听讲,而重于导师指导。大学生依其所专攻,随指定之导师研究,课业品行均由导师负其全责。导师或为教授讲师,间亦授课,每周至多1~2小时,或为各学院研究学者,并不公开讲演授课。大学教师主要之任务为任学生导师,授课乃其次要。每一学生不止导师一人,按其专业所分之门类,分为导师数人,而任导师者所收弟子,多或20~30人,少则数人或十余人,分2~3人为一组,每周接见一次,命题作文,指示应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之外,相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由于国情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在实施导师制时,不能照搬国外的培养模式,但是可借鉴国外教育方式所折射出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理念,建立适合我国高校教育实情的导师制。目前,我国各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是传统的师徒帮带教学模式的深化和发展。

二、导师制的主要特点

1.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教学的根本在于师生间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导师制的实施,能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且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的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导师站在教育者与管理者双重角度上,不但授之以知识,而且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育人的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2.有利于改善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八零后、九零后的大学生,渴望交流、沟通、被理解、被接受。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不善于交际和不善于表达自己,这些导致了他们不能和教师有效地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困惑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他们在困惑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困惑学这些有什么用处,困惑如何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困惑如何与其他人交往等问题。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创造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制下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经常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些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这大大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而且由于每个导师同时指导若干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这也大大促进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3.有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导师确定后,对导师而言,是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和认可,既是责任、信任,又是压力、动力,能被挑选为导师是组织的信任。虽然导师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扎实,但要指导学生学习,导师也深感担子很重,压力非常大,必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主动学习、充电,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指导学生写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导师自己也要翻阅大量书籍,查找大量文献等等。同时,导师制也给导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更主要的是扮演好指导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加工、吸收、发扬,可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教风、学风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

理学分院物理系本科生导师制于2009年05月开始执行,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1.了解阶段(低年级)。09级新生入学后,我系加强了全系所有教师与新生之间的交流,在系主任的领导下提供许多新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如在系主任的的组织下进行了新生和教师座谈会;在系主任的带领下教师和新生们一起去梅家坞秋游。同时院系积极举行各种活动,如师生座谈会、中秋晚会、元旦晚会、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让大一、大二的学生逐渐了解我校、我院、我系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了解我系所有教师的资料,包括知识背景、教育过程、工作经历等;逐步培养他们对理学院和物理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工作需要系里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要高年级学生的热情加入。在这些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一些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加强了交流。这些都为后续导师制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学习,08级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和专业课教师接触,了解他们的科研方向,为明年的导师制做准备。

2.实践阶段(高年级)。经过两年的学习的生活,学生们对系里的教师有了足够的了解,大三开学后,导师制双向选择开始。系里把所有教师的简历发给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导师。原则上教授指导的最大学生数是五人,副教授指导的最大学生数是四人,讲师指导的最大学生数是三人。班委把学生的初选结果整理后交给系领导。系领导根据学生的选择和教师的意愿进行讨论和合理安排。如果选择某教师的学生数超过上限,则该教师从选他的学生中进行选取,其他的学生进入第二轮选择。由于本系教师多,学生少,为了寻找较好的生源,为了让学生认可自己,教师们会主动加强和学生间的交流;同时为了寻找较好的教师,为了让教师接受自己,学生们也会主动加强和教师的联系。这些交流对教学的进行都起着巨大的帮助。06级学生和07级学生的导师制已经在顺利进行中。其中06级参与导师制的教师有7人,学生有32人;07级参与导师制的教师有9人,学生31人。未被学生选择参与到导师制的教师已经开始主动地和08级的学生进行交流。

四、结语

中国计量学院理学分院物理系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开始执行,由于刚开始实践,效果还大不明显。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已经被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已增多。这促进了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对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坚定了继续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张彦.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6).

[2]廖英.由导师的不同角色看复合维度导师制的实施[J].教育探索,2006,(09).

[3]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29).

科研导师制篇5

关键词: 学分制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 规范化建设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学分制的开展,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引进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新生事物,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效果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在学分制背景下规范、健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本科生导师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对深入高等教育改革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导师制顺应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本科生导师制是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探讨高效教学的有效手段。本科生导师制使高校培养模式更具科学性、灵活性和系统性,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导学为辅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可以促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承担者――教师从理念和实践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行为等方面的更新,因此本科教育导师制是现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新模式,对实现师生的自身价值,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教育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弥补了传统班级制教学和管理的不足,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打破了传统师生之间的权威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朝着多元化方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升、完善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当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大幅攀升,师资力量的紧缺导致高校很难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但本科生导师作为新生事物,在其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们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规范的内容要求,导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导师指导人数过多,部分导师难以做到尽职尽责,存在指导随意性或实际无指导现象,严重影响了指导的效果、质量。二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指导方式比较单一,多数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如何选课,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与导师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本科生导师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最初目标流于形式。本科生导师制缺少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导师指导与不指导,指导效果好与差一个样,严重影响导师工作积极性,导师制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修定,其规范性、科学性有待提升。四是学生在指导期内的阶段性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没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办法,缺乏针对学生的目标考核及退出机制,致使一些学生虽占有导师这一优质资源,但因外部压力不足而致使内在动力难激发,导师制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三、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1.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模式。

首先,低年级的每个学生都需配备导师,知道内容和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针对高年级学生存在的就业意向和继续求学两种倾向,此时导师的工作职责与重心应做出调整,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导师应将指导内容向学生就业倾斜,帮助和指导学生确定个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修业方案,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为就业做好铺垫。对于有求学意愿的学生,从大三开始施英才导师制度,导师向学校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案,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并辅以配套的激励措施,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其次,建立以导师为核心,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团体,充分发挥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帮助的作用,增强指导效果。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回答“您认为在大学里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这一问题时,49%的被调查者选择“同伴”,选择“家长”或“教师”的均不到10%,同伴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家长和教师[1]。这种团队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纯班级制度,本科生在一起进行有组织的学习与交流,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高低年级学生间相似的成长经历,高年级学生了解大学生需要哪些指导,因此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将更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发展时期更契合,能够使指导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让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并对学习和生活中曾经出现的不足与低年级学生进行沟通,可避免低年级的本科生重复再现类似的错误或缺点。导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合作能极大地促进本科生优势互补、博采众长、相互吸收,有力地推动个人潜能的进一步发挥。

2.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考评、考核机制。

高校应把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施,构建起本科生导师制质量保障和学校、学院和学生三级考评和监控网络体系。从个人素质、工作态度、指导方法、指导效果、学生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本科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本科生导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使考核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构建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采用绩效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生处或教务科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指导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另外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评价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生考评和监督导师的体系,在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中增设对导师工作相关问题的专题,了解各导师的指导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及建议,等等,从而使导师制更有成效地开展;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学生网上评导制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或每学年通过学生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来考核某一个院系学业导师的实际执行效果,表彰先进,督促不足并力求整改;学期初让每个导师报送一份学期或学年指导计划,利用高校现已实施的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学生信息员定期反馈导师指导学生次数、主题、效果等,检查指导计划与学生信息员所反馈的实际指导情况是否一致,通过学生对导师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增强导师指导效果。

3.加强本科生导师的培训。

本科生导师制需要相关的培训、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高校首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予以充分重视,由学校出面,坚持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性的培训,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最终保证高校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全面合理、专业知识精深、素质高、热爱学生、能奉献的导师队伍。培训内容包括导师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掌握必备的工作方法。其次应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把握指导重点,创新指导模式。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等;院系可组织导师集中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

4.拓宽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高校新校区的建设给师生之间的交往也造成了诸多实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拓宽传统的师生交流渠道,创新指导方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络,构建虚拟的导师制网络工作平台。导师与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亦可以组成学习团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交流,形成新的学习空间。这种网络互动的交流方式相对缓解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为师生交流提供新的平台,使得交流变得及时而方便,可以使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5.订立契约以规范指导过程,增强指导效果。

新形势下,随着学生交费求学,大学生和高校间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交易关系,师生之间也发生了机会主义行为,导师和学生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易成本,师生隐蔽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隐蔽行为的信息不对称又易产生道德风险,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给高校人才培养带去负面影响。为了规避师生间出现这些问题,引入契约,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责、权、利确定下来,让软承诺变成硬约束,是体现教育责任,凸显教育服务、规范师生行为的根本途径[2]。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程序中的公众参与,乃是重新赋予法律以活力的重要途径,除非人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法律,否则,他们不会尊重法律。”[3]所以导师与学生间契约在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契约主体的权益保护意识,在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导师与学生要在现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商讨各自职责、权限与义务,并达成明确的共识,如导师职责、指导内容、指导方式、途径等,学生应该如何接受指导、怎样配合指导、完成导师要求的指导内容等,均以文书的形式记录在案,并标明应对导师、学生任一主体不履约行为做出相应的惩罚,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责。同时高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要跳出利益框架,转变管理观念,注重监督、检查、契约实施过程,及时纠偏,确保契约双方核心利益落实,以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实效。

参考文献:

[1]沈威,王炎栋.构建大学德育的同伴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2006,(6).

科研导师制篇6

论文关键词:教学型本科院校 教育质量 导师制

论文摘要:研究了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典型模式,分析了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地位和性质,提出了一种以导师群为棱心,对部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分阶段指导,旨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导师制模式。围绕该模式,开展了四届本科生小样本量的试验性研究,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导师制模式是可行的、其成效也是显著的。为更好发挥该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模式施行的几条粗浅建议。

一、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效仿实行。它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等国内几所名校,于2002年相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文献研究结果看,它的成效受到了教育界和工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综述

(一)国外模式]

(1)牧师式(pastoralmode1)

牛津剑桥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给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而且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指导。

(2)职业型(professionalmode1)

英国西北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拥有职业专长型的导师队伍,譬如专长教师、扶贫与救济咨询师、住房专员以及心里医生等。他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负责解惑。

(3)课程观(curriculum m ode1)

美国南卡赖罗纳州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自创的一种导师制模式,即大学101课程,它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很快熟悉学校的制度、学科的名师,个人的发展方向;并可帮助他们对四年进程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还能鼓励他们培养自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力不能及的,再请求专家指导。

(二)国内模式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全程导师制和高低年级导师制;(二)科技研究导师制和德育教育导师制;(三)全员导师制和英才导师制。

三、教学型本科院校“取向性”导师制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作者认为处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目前,全国共有755所本科院校,按照发展前景和努力目标大体上可分为4个层次(见图1),他们按照不同的层次招收不同档次的生源、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图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教学型本科院校处于本科办学层次的底层,属于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其以强化实践实训能力的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开展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为已任,主要培养面向地方和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但就这类院校的导师制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从文献看,还比较少。为此,作者针对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导师制研究,提出了“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一)“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所谓“取向性”导师制模式,即它的进程“取向于”阶段、学生“取向于”部分、原则“取向于”意愿、导师“取向于”群体、目标“取向于”优质、评价“取向于”客观。也就是以职业指导为主德育引导为辅、以咨询答疑为主讨论交流为辅,面向部分学生、面向择业、竞技和深造,面向导师群体,评价成效科学客观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通过施行这种导师制,使人才培养结构由“金字塔”式(图3)被改进为较为理想的“禽卵”形结构(图4)。

(二)具体做法

1.生活指导、学习引导、思想诱导

大一校园学习和生活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几乎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而学习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与高中知识相关的理论课程,因此他们思想上不会有太多的杂念,学习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要注意的是,他们需要亲情般的关爱。导师通过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辅导员、班主任跟他们接触机会最多,有感情基础,胜任了生活导师的角色。

大二的学生对周围环境相对熟悉,少学时、需记忆、分散性的课程偏多,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图书馆、自修室。这阶段需注意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低的学生,防止他们误人歧途,如进剧院、逛网吧等,致使功课有不及格的现象。导师平时留意观察、及时引导。凭多年的工作经验,任课教师、班主任还有辅导员已经胜任了这方面的工作,且逐渐学会妥善处理学生的情感和心里问题。

在低年级阶段,以生活导师和德育导师引导为主,专业导师指导为辅。像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班主任解决不了的,交由专业导师解决。导师群之间的信息是畅通的、共享的,工作是协同的、愉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胜任生活和德育导师之余,还兼有发现、推荐人才的义务。

2.技能培养、技术指导、思路引导

大三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在入学初的专业教育基础上,他们对从事的专业和未来的从业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时专业导师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结识专业导师有三种途径:生活和德育导师推荐;毛遂自荐;专业导师发现。接受指导的学生通常经过双向交流确定,人数一般不超过32人。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初专业导师会召见他们开一次专业咨询和专业方向指导会,期末前再召开一次总结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了解他们想法和基础情况,对照目标,给出中肯建议。根据意愿把他们归人三类:择业类、竞技类和深造类。

大四学生开始涉猎专业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已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大四上学期的开学初召开科研课题介入动员会、战术经验交流会和考研冲刺鼓劲会,期末再召开一次总结会。

在高年级阶段,以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德育导师指导为辅。为了学生顺利就业、胜任工作,在技能上加以培养;为了学生迎接挑战、取得成绩,在技术层面给以指导;为了学生学有成效、考研成功,在复习经验和择校思路上,施以引导。

3.留心发现、用心交流、精心培育

在生活、教学和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那些智商情商较高、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吸引到这个队伍中来,当学生遇到技术上的、专业层面上的或是情感上的问题,找到了导师,导师都耐心倾听,尽可能即时的解决,如暂不能解决的,会给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导师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尽职尽责、从不敷衍

4.顺应个性、即时建议、不时鼓励

学生个人发展,自己提出主导意见。师生意见一致时,导师注意细节、措施上的把握;师生意见分歧时,导师会给出建议。哪怕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导师都及时给予表扬,尤其在众人面前,精神鼓励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其能力、成绩的提高上均得到了体现。

5.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决不推托

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教学、科研等集体的讨论以外,需要学生积极主动,个别进行。即使导师再忙,学生找到了,都会积极响应,尽导师义务。

6.依靠团队、注重合作、乐于奉献

导师群有4名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合理,老中青年龄结构合适,机(机械)、电(电气)、数(数控)技术优势互补。它以科研课题为纽带、用信任和协同作护航。

导师们在合作中体会到了存在的价值,在合作中感受到了群体的力量,导师群在导师制中已形成共识,导师视其工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三)研究结果

导师群自发成立于2006年,培养四届毕业生117人,从他们的毕业设计答辩表现来看,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同学,毕业设计优良率达60.7%,其中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就业的学生基本上在机、电、数三个专业领域的重要岗位工作。l8人次在省级以上创新大赛与技能竞赛中获奖,占指导学生总数的15.4%。考研学生总数32人,14人被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占指导学生考研总数的43.8%,其中有2名已提前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与全系四届全体毕业生相比,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上,经指导的学生,均优于其他毕业生,从毕业设计优良率、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以及考取研究生比例来看,经指导的学生比例要高出四届全体学生比例的5~1o个百分点。

(四)施行建议

在本科生中施行导师制,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有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展示个人才智的良好途径。它的效果不仅得到了教育界高层领导的认可,也为高校许多学者所公认。但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导师制,作者还是倾向于谨慎施行,尤其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原因如下:

1.本科生导师制适用于少部分群体

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内,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导师的指导,另外,目前绝大部分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在17:1以上,而牛津大学的生师比仅为2:1,况且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内学科间、专业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基础雄厚的学科和专业只占少数。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较高,也很想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学生,才最有可能成为导师制下的受益对象。

2.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比较高,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只有少部分教师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譬如其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一)政治素质过硬,即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二)精神追求需讲奉献,即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天职,视育人为人生的追求,工作谈的多,报酬讲的少,施予思的多,汲取想的少。(三)业务素质要专、精、高,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并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过n-学研究课题,在同行内有较高知名度。(四)工作起来有求必应,即在时间的许可下,能应答学生通过像面谈、电话、网络通信等形式提出的心理、专业或科研问题。学生在求学中能耳濡为师爱岗敬业之道、在解惑中能目染为师任劳任怨之德。

3.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要有相配套的制度作保障

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的施行,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譬如导师的选拔制度(包括导师的申请标准、聘用程序、职责和待遇)、工作考核制度(包括制定导师工作考核标准、成立校系两级考核工作组)、奖惩制度(包括优秀导师和不称职导师的奖惩条例)、培训制度(包括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岗n-培训立足于导师前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学历学位以及管理能力的培训,岗后培训侧重于导师的指导技巧的提高和不称职导师的思想再教育的培训)以及导师制的完善制度(定期修订与导师制相关的系列制度,做到贴近地方、满足需要和与时俱进,目的使导师制施行良性循环)等。

4.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应科学判断、正确评价

本科生导师制有它有益的一面,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它的运行将耗费导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的受益面是局部的,它是第一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之余的重要补充,不能夸大其实。否则,本末倒置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甚至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譬如教师备课时间受到冲击,上课内容保鲜性值得拷问,教师精力过于分散,教学事故率就值得商榷;学生本该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有的却在实验室开展科技试验,有的却在自修室做考研迎考复习等。

科研导师制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科研实践导师制;必要性;可行性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由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复合学科。它被视为人类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通向应用领域的桥梁学科。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它包括了原来的生物化工(部分)、微生物制药、生物化学工程(部分)、发酵工程等四个专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到2008年国内设立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就已达200多所,生物工程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已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由于多数生物工程专业是由原来分属于化工、轻工、医药等学科的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微生物制药等专业调整而来,部分是在师范、农林及其他综合性院校的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因此各高校本专业的教学资源背景和专业方向有较大的差异,各校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2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就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但由于历史及学科特色的不同,及专业调整后专业口径的拓宽,各校很难在短时间内在课程设置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本文从中国计量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出发对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废止了食品类生产企业的国家质量免检制度。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需要有更多的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把关。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发表的报告表明,全球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余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外来生物入侵预防策略之一就是检验检疫、海关、农林、畜牧、水产等主管部门加强防范措施,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计量、质量、检测、标准、检验检疫特色鲜明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我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生物检验检疫特色,培养的学生可以输入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检部门以及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等等工作。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培养出动手操作能力强、立足于社会的专业人才。

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优点

国内的本科学生培养年限一般都是4年,有些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年限为5年,但各学校不尽相同,大部分学校采取“3.5+0.5”的模式,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3.5年时间用于课程知识的学习,0.5年时间进入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试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采取“3+1”管理模式,也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学生在大二的暑假就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工作。学生的所有课程在3年时间内完成,大四这一学年全身心投入到毕业环节中。笔者认为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处于“陌生和迷茫”的状态,这种状况具有普遍性,也属正常。由于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科研工作,因而对科研工作没有任何的认识,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不清楚科研是怎么回事”。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尽早明白什么是“科研”,科研工作怎样去做,让学生对科研工作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能从“书本知识的单纯学习”阶段转到“研究型的学习阶段”,并且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对生物工程这一专业有切身的理解。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学习生物工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门专业要求知识范围广;生物学基础强,工科知识扎实,二者有机结合;理性思维强,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进行独立课题实验。选择本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比普通的“3.5+0.5”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验中,通过自己参与科研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以后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马上就能适应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

3.为学生再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生物工程属于综合交叉发展学科,且与应用有紧密的结合,国外很多著名大学都很注意其发展,所以出国深造机会很大,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生物工程专业读研比例很大,若想要在本学科有所建树或想从事高级技术工作必须读研进一步深造,一般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选择读研。在本科期间通过科研实践导师制的培养,能够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加强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物工程专业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和实验条件优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建立于2002年,为校级重点专业。学院拥有1个校级研究所:生物安全与食品科学研究所;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建有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检验检疫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实验区;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基因工程检测实验室、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生物产制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药品与药妆品安全评价实验室、入侵生物安全与控制实验室;4个省级专项实验室:植物化学综合实验室、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品质控制实验室、药品质量综合检测实验室、生化分离及检测技术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总值近3000万元。建有近3000平方米的温室、网室,使整个实验教学从单纯的实验室工作走向生产。学校学院图书资料丰富,教学和实验条件能够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2.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起点高。我校生物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生入学时报考单位全部是以我校为第一志愿,而且学生分数较高,整体英语成绩优异。总结前几届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发现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取研究生比率和获得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都名列学校前茅。所以生物工业专业学生优异的素质为实行科研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导师制篇8

[关键词]高校导师组制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5-02高校导师组制是伴随着知识的大爆炸和国民经济对于综合性人才要求的提升应运而生的。在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使得一个辅导员在指导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时感到力不从心,能力有限。于是导师组或者称为“导师团队”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且迅速风靡起来,成为一种潮流。针对本科生的导师组成员通常有:高年级学生、专业导师、生活导师以及由校外知名校友担任的校外导师等,这几类人组成团队来对学生进行从知识到实践、从学习到生活、从做事到做人的全面辅导。

一、实施导师组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导师组制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措施,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上的一个必然趋势,其目的是提高高校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基于此,大学生教育改革可谓势在必行,将辅导员制变成导师组制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大学教育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有利于扩大学生涉猎知识的领域,兼顾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面越窄并不意味着所学的知识总量会越少,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越多越专业的知识就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走得越远。事实上,在一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呈现几何倍数增长时,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精神的各种问题开始层出不穷。因此,在一个导师组内,配备懂得心理专业的生活老师就显得必不可少了。生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组内不同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惯以及平时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或者生活上的辅导,定期开设一些简单的心理课程和讲座,教会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内心的波动和负面情绪。这样,心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三)扩大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学更接地气

当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组成一个导师团队时,就将老师或者辅导员从高高的“神坛”上请了下来。一个导师组内经常性的聚集和讨论,使得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老师们更容易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生活上更容易知道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变化。高年级学生作为自己导师组内的一员,可以更加具体、更加实际地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因为双方都还是学生,探讨问题起来更加亲近,更加自然,这是作为老师的别的组员难以比拟的优势。专业导师负责专业知识的辅导以及协调工作,主要抓学习的问题。随着导师组制的实施,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一,教学变成了一件更接地气的事情,沟通的便捷和顺畅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提升。生活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态度的问题,这也是与专业知识学习一样重要的一个话题,也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总的前提。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导师自身的提高也起到积极作用

单一的辅导员制向团队协作的导师组制的转变,不仅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导师们之间的交流。在定期探讨总结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出现的波动和问题时,导师们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得出结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对于导师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导师组制改革的策略

(一)改革落到实处

由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实施导师组制的时候,进展和改革程度亦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导师组制的虚化现象。导师组虚化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是交流机制不健全:导师组虽然已经存在了, 但是导师之间的交流机制没有, 怎样交流, 以什么为平台交流, 什么时间交流, 这些配套的机制还很欠缺。第二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导师之间可能因为教育理念的不一致, 培养方法上的差异, 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没有相互的协调, 很容易激化矛盾。第三是矛盾疏导机制的缺失:产生矛盾之后必定要解决矛盾, 到底是私下解决还是有其余的机构予以调解,不明确,必须建立一个要以说理为主公平、公正为原则的机制。

(二)关注导师组导师与学生的数量比例

由于各高校师资力量的情况不同,导师组内的学生与导师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一个导师组内成员的类别包括学长、生活导师、专业导师和校外杰出校友。其中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高年级学长,可以根据组内学生的数量而在数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校外的杰出校友由于数量的限制就很难做到每一个小组都有了。因此,关于小组的规模,小组内学生和导师的比例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导师小组包括5-6名导师,其中高年级学长应该男女都有,可以带10名左右的学生。

(三)导师组内组长的作用

导师组内老师与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科研上或者生活上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是导师组发展和稳定的基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需要导师组内有人进行协调,而这个人往往需要在资历和声望上能够令人信服。所以,在组成导师组的时候,人员的配备必然是有一个资格老的专业老师带着几个年轻些的老师和高年级学生来共同培养学生。这名能够起到协调作用的老师通常也就是导师组的组长,在科研上负责把握科研的大方向,在工作上能够起到协调组内和组外资源,调节组内成员矛盾的作用。组长的水平往往能够成为决定整个导师组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加强对导师组的管理和考核

导师组制的管理和考核问题是对不同导师组的工作和成绩进行量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管理方法。但一个学院有几个导师组时,实际上导致行政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导师组内的导师是否尽职尽责,某一个导师组的工作效率如何?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实际工作中拿出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评价和晋升体系。目前在我国的各高校中,这种评价体系还处于研发的起步阶段,需要各高校尽快落实。

三、导师组制的运行机制

(一)定期交流的机制

通常的做法是每周组内开学术研讨会,会议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组内的导师和学生必须按时参加。学生将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进行汇报,而导师则对自己和学生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一个大的总结,以供大家进行讨论。在讨论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表达,这也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契合当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精神。

(二)导师之间责任划分的机制

在一个导师组内,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能力负责不同的教育部分。导师组成员的职责划分如果不清晰, 就是导致导师组虚化的直接原因。所以要防止导致导师组虚化情况的发生, 必须要划分职责。专业老师抓学习,生活老师管生活和心理健康,高年级学生则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帮助和指导,而校外的优秀校友负责的是给学生事实和激励的作用。各导师任务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三)导师组之间的交流机制

当辅导员制改革为导师组制的时候,实际上是各学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大的集体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的集体,这在原理上来说对于整个团队的团结起到阻碍的作用。为了不影响整个大集体的团结,导师组之间的定期交流机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学校应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的论坛,每一个课题组选出代表将自己组内发展的动向和心得向全校进行汇报,引起全校师生的讨论和思考。同时,不同课题组之间也应该制订一定的交流机制,从而加强对于别的导师组的课题研究的理解,对一些好的做法和想法进行借鉴。

(四)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机制

各个导师组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参加与自己相关的国内和国际会议,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来,甚至于能够与外校同行取得联系并且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导师组制的改革首先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勇于探索,并且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科研导师制篇9

于全校之首。其中2005级学生的考研录取率高达34.43%,而2008级的考研录取率为27.52%,是目前五届毕业生中最低的,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发现该届毕业生中选择出国继续本专业深造的人数(共4人)比前四届有所增多。

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考研时,初试成绩合格者,在复试中几乎全部都被录取,没有因科研能力差而被淘汰者。录取院校有中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开大学、江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众多知名院校。2.学生科研工作连年创佳绩我院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科竞赛连年创佳绩。目前已三次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近年获得浙江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20余项,近三年学生主持的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近40项,资助金额40余万元,本科生参与覆盖面达60%以上。以2010年的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为例,我院共申报课题35项,由校团委统一组织评审,有16个项目获得推荐,其中创新项目10项,推广项目4项,孵化项目2项,立项总数占全校71项的23%,列全校之首。3.毕业论文质量获好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大学生四年知识积累的一次检验,也是大学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中,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我院导师制的实施,可使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课题的研究,从而增加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且某些毕业设计题目还可以是学生所参加的科研工作的延续,这些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将大有裨益。从目前情况看,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比较高,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对08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中,我院以88.77分的成绩名列第一,比第二名高出3.37分,比最后一名高出12.34分。所有指标均列全省11所参评校院之首,本科毕业生论文优秀率达20.6%。此外,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通过参与导师制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2篇,申请专利2项等。通过“导师制”这一教育模式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三年学院的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2009年还获得全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应该说上述成绩的取得与学院搭建的科研平台所营造的良好学习和科研氛围以及导师的无私付出是密不可分的。四、结语我院在依托科研的前提下,对生物技术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所取得的上述部分成效不能看出:大学生较早参与科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总之在诸多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这对提高我们高校的教育与教学质量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在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导师与辅导员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习有难度、行为有偏颇、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谈心活动,及时化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这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导师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他们以诚相待,而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情绪也逐渐消除。学生们愿意主动接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声,许多老师都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通过实施导师制,我们基本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导师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其制定自己的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其自身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未来我院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中,我们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导师制,使其更加充分体现高等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从而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更多高层次的生物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伍砺矛.大生物学发展趋势下生物学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纵横,2009,(8).

[2]朱艳,张巍.在高教改革发展中注重培育大学办学特色[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

[3]薛刚,罗建成,臧晋.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

[4]李浩君.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1,24(4).

科研导师制篇10

一、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导师和研究生是主体。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医学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群体则是其核心竞争能力。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掌握各相关交叉学科科研技能的扎实性,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是当前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瓶颈和难题。本文将基于跨学科导师团队的例会制度在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跨学科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创新培养中的作用

1.单学科单一导师制的不足。研究生扩招给单一导师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形势下,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药学专业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药学各学科都涉及药物的生产、制备、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等与机体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因此,构建由科学研究型和临床实践型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对于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单一导师制不适应学科交叉的要求,也不利于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互利。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导师是主体力量。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陆续出现,只有通过找到各学科的交叉点,实现学科间的碰撞和融会,才能不断发掘和激发出新的思路、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新观点、新理论。目前实行的单一导师制缺乏充分的学术交流,同时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在学识学术、道德素质等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下滑,不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因此,通过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导师团队,可有效促进各科导师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实现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科研实践和相互交流中拓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学术思想的拓展。因此,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将在药学研究生培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单一导师制不利于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和教育。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学科分支变多、变细,日趋综合化和多元化,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跨学科导师团队则可以有助于解决单一导师制带来的种种弊端。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导师团队中汲取到跨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操作等前沿知识,从而有助于培养出思维活跃的创新型研究生。

2.跨学科导师团队的构建与实施。跨学科导师团队由主导师和不同学科的其他成员教师组成。主导师由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素质,并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指导能力的教授担任。而团队的成员可为不同的相关学科、不同专业特长等教师组成。团队间不同的导师各有分工,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指导毕业论文,副导师辅助主导师的工作,在自己学科领域内,指导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科研思维、思想动态等多方面给予长期指导和帮助,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各导师的分工及责任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并综合学生评价。通过定期检查、实施动态管理,从而明确职责,促进团队质量的提升

三、例会制度在创新型研究生教育中的开展和应用

1.例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制定研究生例会制度的目的是确定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内容,促进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制度化,避免随意性。在例会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导师可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并由此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通过例会制度可鞭策研究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也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效率。例会整合了“一对一”教学与课堂教学两种模式的优点,扬长避短。另外,例会使交流定期,一方面督促导师关注研究生的进度,另一方面,由于例会交流时间的固定,可有效督促研究生养成阶段总结的良好习惯,加快成果的产出。

2.例会制度的应用形式。导师在建立例会制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几点:(1)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要求所有导师和研究生必须按时参加;(2)安排好会议秘书,秘书可由研究生轮流担任,主要负责导师与研究生间的联络、开会事宜的准备等;(3)例会时间固定,每周一次比较合适;(4)例会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汇报实验进度和读书报告。导师团队可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例会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课题汇报讨论。课题汇报中,研究生将已有的实验结果和进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展望,通过例会这样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导师及时把握研究生的科研动态,也有助于其他研究生的学习和讨论。例会上大家进行分析总结,可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促进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汇报是对各项科研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导师团队针对每位研究生的特点提出指导意见。汇报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分享,其他研究生可针对汇报的内容、演讲技巧和幻灯片制作水平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还可督促研究生间的深入探讨,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幻灯片制作水平,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写作功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邀请交叉学科的专家及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报告也是例会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讲座可以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并掌握科研动态和专业前沿,从而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增加对科研课题的了解,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做准备。文献学习交流穿插在例会活动中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确定科研主题,尤其是针对分歧和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汇报国内外的最新文献,还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加强专业英语水平,且有利于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文献学术交流要求在会前,汇报者进行充分的准备。通过文献学习交流,可以加强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总之,不管以何种形式开展的例会活动,都需要导师团队和研究生的认真对待和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效果。

四、基于跨学科导师团队在例会制度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例会活动是大家汇报、交流和探讨科学问题的平台。例会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的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术思想的相互碰撞,学术问题的相互探讨,从而有助于更快找到开展课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此,在药学研究生培养阶段,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的同时,充分利用例会这个平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研究生作为科研新手,经常在课题开展和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瓶颈,例会就是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导师团队在例会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科研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例会制度,研究生可以听取各学科导师团队的建议和意见,兼容并蓄,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通过例会制度营造的学术氛围,师生间和学生间可以畅所欲言、默契配合,这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这将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实现专业知识交叉学习。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不仅要从导师那里学习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学习研究方法和形成科研思路,培养创新能力。跨学科导师团队通过例会这个平台,可以对药学研究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形成严谨的作风、端正的态度和创新的科研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