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十篇

时间:2023-03-23 23:11:53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篇1

关键词: 专业英语 高职高专院校 实践 改革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身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21世纪,需要培养的是能够脱颖而出的高附加值人才。英语作为全球化形势下竞争的工具之一,已经为广大师生所重视,但仅仅对普通英语(egp)的掌握已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在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整个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而关乎培养的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值得重视。

1 专业英语及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专业英语的发展及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1)专业英语及其发展。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易日益频繁,英语作为相互交流使用的语言成为最普及的语言工具。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英语学习者逐渐将普通英语与各行各业的多种需求联系起来,于是专业英语应运而生。根据dudley-evans给出的定义,专业英语是与某种特定专业、科目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适合于有中等以上普通英语水平,从事或要从事某种特定领域工作的学习者。

2)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根据carter(1983)的观点,专业英语具备3个特点:学习材料的可信度、真实度高;目的导向性强;自主学习性强。

1.2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1)高职高专院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存在开课晚、学时少、学分低等问题,有的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专业英语。2)课程的整体地位低导致部分专业英语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亦存在偏差,课堂形式单一。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教授,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目前高职高专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4)质量高、系统性强的教材匮乏。5)考核形式缺乏灵活性、实践性和权威性。

2 对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社会对专业英语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对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增进专业英语教师之间及专业英语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全方位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鼓励专业英语的发展。

2.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双师型”教师更有利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原因在于“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一般教师对课堂的组织、驾驭能力,又有一线实践的大量经验,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哪些技能,因而对课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把握性更强。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观察、实践活动课堂中的实践练习环节越多,对于30人以上的非小班教学来说难度越大,而专业英语的课时就显得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

2.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完善教材在现有教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专业英语教师可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市场营销英语为例,有的教材侧重于对市场细分、定价、谈判、促销等理论知识的理论性描述,有的则侧重于这些板块实际对话的教学。这时专业教师便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可为教学和学生自学录制短小的涉及专业内容或专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视频或音频材料,使教材有声有色,更加直观,深入浅出地将知识输送给学生。

2.5 改革考核方式,倡导专业英语证书制度专业英语的考核缺乏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的统一指导及权威性,应进一步倡导专业英语证书制度,由相关教育部门出台统一的级别划分及考试标准,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既为其提供动力,又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添一种能力的证明。

3 小结

综上所述,专业英语的教学在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任重道远,如何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全面接受专业英语的训练,是摆在专业英语教师乃至整个高职高专英语教育面前的挑战。唯有战胜这一挑战,才会培养出能够真正在全球化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君玲.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素质的挑战[j].职业圈,2007(18)

专业英语篇2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基础英语 行业英语

在高职院校,应该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还是以专业英语(ESP)为主,从来就没有肯定的答案。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引用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基础英语教学,即侧重于对基本语言点的理解。基本语言点包括基本语音、基础语法、基本词汇及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词组和搭配。学生通过英语听力或阅读获取口头或书面信息,对篇章语境中词汇理解和运用,以满足和适应各行各业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要求。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听力、阅读、写作等各个层面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语言综合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英语所制定的基本教学目标。应选择适合的教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要使英语教学更有用、更现实、更实际,就必须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换句话说,学生在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能够用上在学校里学到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新的环境得心应手。

就学生这个层面,毕业生常常抱怨学习英语是浪费时间,因为一离开学校,大学里所学的英语就无用武之地。大部分在校生认为英语是负担、累赘。学习英语这门必修课只是为了拿到完成学业要求的学分。

调整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能否改变这一不争的事实呢?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教授学生专业英语,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量较大,且专业词汇本身枯燥乏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其次,按照传统在大一开设专业英语,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对专业词汇的中文含义不甚了解,因此加大了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再次,专业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较低,学生无法进行有效记忆。最后,专业英语的文章极具专业性,对非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总之,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取代基础英语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有事倍功半之效。

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科技和经济的长足发展,使得国际间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体育和文娱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时俱进、重新架构才能与之同步。

就拿我任教的电信专业为例,电信属于高科技领域,全新的技术概念改变了整个行业,迅猛的科技发展和应用深深地影响了英语教学。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阅读英文服务手册、工具书、设备说明书等一系列材料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学好基础英语的前提下,了解、掌握一些行业英语,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自行消化和吸收专业知识,安装和操作设备。以基础英语为主,以行业英语为抓手的新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呈现出紧迫性和实用性。

为了达到实用、实际的英语教学目的,第一学期的英语教学应以基础英语为主,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基本语言点、基本词汇、语法等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完成B级或三级英语考试。第二学期开设不同的行业英语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电信专业学生要在行业英语的教学中,熟悉工作场所、常用工具及设备的英语名称,了解公司组织结构及有关电路、电气如电线颜色规范、电气安全标志、电线连接等专业的英语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的英语产品介绍及设备使用说明书,学会用英语表述布线平面、安装电路开关、安装总配电箱、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电缆设备等专业的操作流程。学生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必须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特别的岗位要求。专业英语教学使学生在基础英语的基础上,拓展专业英语的学习视野,向专业英语过渡。

专业英语篇3

论文摘要 专业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正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附加值的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专业英语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到课堂组织、教材、考核方案都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主要论述专业英语课程及其现状,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身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21世纪,需要培养的是能够脱颖而出的高附加值人才。英语作为全球化形势下竞争的工具之一,已经为广大师生所重视,但仅仅对普通英语(egp)的掌握已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在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整个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而关乎培养的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值得重视。 

 

1 专业英语及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专业英语的发展及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1)专业英语及其发展。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易日益频繁,英语作为相互交流使用的语言成为最普及的语言工具。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英语学习者逐渐将普通英语与各行各业的多种需求联系起来,于是专业英语应运而生。根据dudley-evans给出的定义,专业英语是与某种特定专业、科目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适合于有中等以上普通英语水平,从事或要从事某种特定领域工作的学习者。 

2)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根据carter(1983)的观点,专业英语具备3个特点:学习材料的可信度、真实度高;目的导向性强;自主学习性强。 

1.2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1)高职高专院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存在开课晚、学时少、学分低等问题,有的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专业英语。2)课程的整体地位低导致部分专业英语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亦存在偏差,课堂形式单一。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教授,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目前高职高专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4)质量高、系统性强的教材匮乏。5)考核形式缺乏灵活性、实践性和权威性。 

 

2 对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社会对专业英语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对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增进专业英语教师之间及专业英语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全方位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鼓励专业英语的发展。 

2.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双师型”教师更有利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原因在于“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一般教师对课堂的组织、驾驭能力,又有一线实践的大量经验,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哪些技能,因而对课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把握性更强。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观察、实践活动课堂中的实践练习环节越多,对于30人以上的非小班教学来说难度越大,而专业英语的课时就显得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 

2.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完善教材在现有教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专业英语教师可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市场营销英语为例,有的教材侧重于对市场细分、定价、谈判、促销等理论知识的理论性描述,有的则侧重于这些板块实际对话的教学。这时专业教师便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可为教学和学生自学录制短小的涉及专业内容或专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视频或音频材料,使教材有声有色,更加直观,深入浅出地将知识输送给学生。 

2.5 改革考核方式,倡导专业英语证书制度专业英语的考核缺乏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的统一指导及权威性,应进一步倡导专业英语证书制度,由相关教育部门出台统一的级别划分及考试标准,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既为其提供动力,又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添一种能力的证明。 

 

3 小结 

 

综上所述,专业英语的教学在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任重道远,如何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全面接受专业英语的训练,是摆在专业英语教师乃至整个高职高专英语教育面前的挑战。唯有战胜这一挑战,才会培养出能够真正在全球化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专业英语篇4

关键词:中职;英语专业化;专业英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中职学校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侧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开设很多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毕业以后根据专业知识来找工作,进入社会。所以,在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教育中,在文化能力提高的同时,倾向于专业化的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侧重点。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育是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英语专业化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英语的职业化教育,这两者都是中职学校英语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方面。

一、中职基础英语专业化能力的培养

中职基础英语教育侧重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英语基础能力涉及听、说、读、写方面,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方面侧重于基础能力提高,不会涉及太深的内容。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化,要求英语教学在基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多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联系。基础英语专业化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基础英语能力训练必不可少

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英语教学中,英语基础知识的教育一定要扎实,基础英语教学从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训练。首先在课堂上,基础英语教学要和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比如,在浙江中职教育教学中,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浙江省是一个贸易大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中都是重点培养专业。中职学校为省内贸易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很多专业化人才,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基础英语教育中,需要把英语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比如,在英语听力的培养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涉及专业发展的听力训练,这样有利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学习共同发展。

2.基础英语教学要与专业相关

这主要是要求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专业相关,有侧重点地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比如,对于一些和贸易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要进到外贸企业中,根据这种情况,对于这类学生的培养就要多注重基础口语知识的训练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多地和客户进行交流。为了提升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从基础教学中要重点抓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对于贸易专业的学生有着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听力和口语基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英语专业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把这两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3.教师以自身为示范,注重和学生的英语交流

在听力和口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不仅仅要加强训练,还需要从自身做起,那就是在课堂交流中加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口语水平提高,在课堂上尽量多的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要过关,以正确的发音引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口语能力是学生的重要标准。

二、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相比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从基础上提升英语能力,更要从专业的角度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要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培养。

1.专业英语培养方向要注重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专业英语能力地培养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中职学校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要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特别是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拓展更多的教学途径。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入多种教学元素,比如,在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中,学校可以适情况引进外教,在很多学校中,外教都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元素。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要深入了解更多的英语教学内容,不仅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单词、句型、语法,甚至包括一些英语国家的社会知识、历史知识、表达习惯、风土民情等。这些知识都是专业英语中涉及的学习内容。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通过引进外教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英语学习以外的知识,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路的拓展有重要意义。

2.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培养需要把英语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专业英语教育需要与多元化的培养途径结合起来,教育内容更加深入,教师要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思维的多方面创新。专业英语的职业化教育,要求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吸收职业教学的理念。英语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专业化知识和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非常多,对于专业的英语人才需求量巨大,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把职业化和英语专业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双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同时,把职业教育的元素加入到专业英语教学中来,专业英语教学在专业知识输送的同时,加入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例如,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公文写作的能力,在真正的工作中,特别是在外企,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英语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现实的职业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表达能力,还需要从更深层次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从职业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把职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符合中职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要求。

在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从学校的角度,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从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师整体素质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3.加强对中职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一直都是教育成绩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中,需要发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一直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方法不能全面地认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对于教师的英语教育和学习都没有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的教育水平有所差异,除了传统的分层次教学、分类别教学之外,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想提高专业英语的职业化水平,评价标准的改革也要提升一个高度。

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可以引进职业元素和英语学习能力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具体地走向工作岗位,把专业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并且把知识的运用和具体的职业工作结合起来。我们都说,实践出真知,课堂上讲述再多的内容,倒不如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具体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把专业英语和职业能力结合起来。在中职学校专业英语职业化培养中,学校可以每个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需要把具体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最终通过实践报告的形式把自己的实践结果呈现出来。教师可以把每个学期的实践报告作为考评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方面,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机制。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中职学校教学评价体制的创新,对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也要注重评价机制的创新。中职基础英语专业化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将职业能力和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教学中,知识渗透得深浅、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侧重职业素质的加强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中职专业英语职业化能力的加强要深入英语知识的教育和素质的培养,并且把职业教育的元素加入到专业英语教学中,注意评价机制的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中职学校的教学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军.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学观[J].文理导航,2012(27).

[2]仇月华.中职英语教育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法[J].校园英语,2012(2).

[3]袁丽.中职英语教育与改革发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7).

[4]刘海珍.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分析[J].成功:教育,2012(7).

专业英语篇5

关键词:专业四级;英语专业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Test for English Majors-4),自1991年起由教育部实行,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学完英语专业四级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推动校际交流的一种手段。TEM-4运行至今的十多年里,其权威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测试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方面非常可靠且有很高的效度。胡道华,石红梅(2010)认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都非常关注TEM-4:

学校考虑学生TEM-4成绩的整体水平及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教师把TEM-4通过率作为很教学成绩的标准,以检查教学问题,找到改进教学的思路;学生和家长关心考试结果是否能提高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则将TEM-4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标尺。

为了较好地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既照顾到科学性、客观性,又照顾到可行性以及基础阶段英语水平测试的特点,同时为确保试卷的信度,专业四级考试除写作及听写部分为主观试题外,其余都采取多项选择题形式。主观试题部分旨在较好地测试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试卷的效度。

作为英语专业教学最主要的检验和评估手段,专业英语四级考试除了检验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大纲的要求,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也起到了有益的反拨作用,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1997年的TEM-4考试大纲侧重于对单项技能的检测,而2004年的新大纲则更倾向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题目的难度也在逐年递增。如何针对新大纲的要求,进行英语各项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2011年TEM-4的题型特点分析

按照200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新大纲的要求,2011年的TEM-4由六个部分组成:(1)听写15分;(2)听力理解25分;(3)完型填空10分;(4)语法词汇15分;(5)阅读理解20分;(6)作文25分。听写要求考生能逐字逐句的写出所听的段落,包括句子结构、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在内的各方面都要与原听写材料完全一致。听写考试可谓是对学生听、读、写综合技能的一个大考验,既测试了考生单纯的词汇语法知识,同时也考核了考生的阅读知识面以及对篇章、段落、句子的分析处理能力。听力理解包含有对话、短文和新闻报道,要求考生能对输入的信息理解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完型填空与语法词汇题目相比较,更加倾向于考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检测:语法、词汇、篇章分析、逻辑推理等。阅读理解题目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如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社会生活,体裁也涵盖了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描写文,其题型要求考生能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技巧,能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能通过上下文的关系判断、推测词汇或短语的意思;能运用词汇线索、逻辑推理理解细节信息以及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观点、态度。作文部分的大作文通常涉及考生的校园生活,考生需对校园中的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语法正确,语言通顺。便条部分也要求格式正确,语言得体。

三、英语专业四级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从2011年TEM-4的题型构成可以看出,在考核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产出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TEM-4主观题分值是40分,以写作为例,其评分标准越来越严格,从0到15分5个分数档每个档次均比以前下降了2分,对考生的写作要求已经提高。这些变化给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产出性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应该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下文将结合笔者所在的院校TEM-4考试状况,从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师资培训三个方面探讨TEM-4考试趋势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是一所正在逐渐成熟中的独立学院。至今,学院一共组织参与了四次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第五次的统一考试也正在紧张筹备中。整体上来看,我院近四年的专业四级通过率高于全国独立学院的平均水平,其中2008年和2011年的通过率超过了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而且四年的平均通过率也超出了独立学院和全国平均水平。学院在提高专业四级考试成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们不能忽视考试成绩体现出来的问题,譬如,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所存在的差距,测试的各单项成绩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进行比较所体现出来的弱点,TEM-4平均通过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主观原因,也包括客观原因,既包括教学内部的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因素,也包括外部的独立学院办学面临的竞争与压力、地理位置等因素。总体而言,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独立院校在办学力量和办学经验上差别很大,师资力量相差悬殊,生源也大不相同。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虽然使得全国各地的英语专业有了一个衡定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每个学校都可以在统一测试的成绩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身的强项与弱项,认清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差距,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克服“坐井观天”的弊病以及适时检查英语教学,落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技能指标。但是,从我们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四级考试虽然在主观试题上难度有所增加,也增加了一点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测试,但是仍然侧重的是语言技能的内容。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仅仅追求学生语言水平达标,舍弃对其其他素质的培养和追求,势必会造成学生思辩能力的丧失。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创新将专业四级和英语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第一,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导向。基础阶段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围绕提高学生听、读、写等综合技能的课程应当配置合理。目前包括笔者所在院校的大多数独立院校在内,英语系的课程设置都是比较传统的。基础专业课程,除了专门的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课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综合英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所在院校教学的非系统化和教师所授课程的不断变动,综合英语教材出现了不连贯性,有的学期使用的教材偏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如英语语法、词汇、语篇分析,忽略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期使用的教材则大幅侧重口语输出,文章难度偏低,内容过时,只是对学生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没有考虑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需要。而且,学生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也破有微词。不少教师也认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真正符合大纲要求,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新课程设置。

文秋芳(2008)建议将英语技能课程调整为技能导学课、赏析课、口头表达课、笔头表达课、口译课和笔译课, 取消听力、阅读和综合英语课,大幅度增加口头表达课和笔头表达课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口译课和笔译课的比重,在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调整作用表现为,通过输出带动输入,缩短输入到输出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笔者也认为“英语专业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技能、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要传授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历史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庄智象 2010)。

第二,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平时各单科成绩和在TEM-4考试中各项得分的表现看,听力(尤其是听写)、写作、阅读理解都不太理想,问题比较多。这可能和英语专业一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关。作者通过对学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观察发现,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综合英语课,教师以阅读为起点,着力讲解词汇、课文,带着大家做练习,说、写、译的任务并不多。即使有,也主要是用来检验学生课文理解的程度和练习、巩固新语言形式的使用。换言之,说、写、译只是手段,而不是培养目标。阅读课的教学也是这样,上的跟综合英语课差不多。教师讲解文章、词汇,带着学生做选择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上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在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项目上的得分仍然不是十分理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因此,考虑到课堂教学不能忽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当逐渐向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转换。教师应当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影视教学等,在训练学生输入性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去完成设定的产出性学习任务——读、写等。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把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专题阅读相当数量的英语参考书,记下心得,参与有关这一专题的讨论,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形成文字。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应对TEM-4考试中的阅读、写作题目,而且综合语言能力也会得以很大提高。

第三,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师资培训。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我院英语系的专业教师虽然多为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不丰富,在教学方式方法、师生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另外,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难度的差别,需要教师付出不一样的工作量。譬如,很多老师都乐意教授英语听力、视听说等交际性课程,而象英语写作之类的科目,很多年轻老师限于业务水平,不能胜任,因此也造成了该科目教师的流动性过大,甚至导致专业二年级的英语写作课完全依赖外国教师。外国教师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再加上如果对我国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不熟悉,很难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学生也可能因此会产生不配合情绪。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并且开拓资源,创造机会,让教师广泛接触外界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取长补短。

四、结语

TEM-4考试在某种程度上能衡量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独立学院由于地域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源等方面的局限性,专业四级考试的成绩可能和其他种类高等院校的成绩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学校应该正确对待专业四级考试,既要重视TEM-4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也要采取合适的英语教学模式,塑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TEM-4考试中成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 外语界, 2008, (2):2-9.

[3]黄源深.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 “思辨缺席” [J]. 外语界, 2010, (1): 11-16.

[4]庄智象. 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界, 2010, (1):2-10.

[5]胡道华,石红梅.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分析及对策——以吉首大学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50-153.

专业英语篇6

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语音是语言口头表达的主要载体,语言能力的外化形式就是发音,因而语音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在听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英语语音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实现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同时也为学生全面提高语言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的发音、语调和语流等三个方面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发音正确;语调自然;语流顺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语音课侧重对语言形式的教授,孤立地操练每个音素的发音,教授方法多半是教师朗读,学生跟读的形式,结果是在语音课学完以后,教学效果欠佳,许多学生对英语语音兴趣低下,感觉收效甚少,语音的基本技能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导致综合英语水平很难提高。因此,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亟待改革。

一、研究设计

笔者在近三年的英语语音教学中发现,我院英语专业的新生在英语语音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一年级的147名学生中进行了“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情况”的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在进入英语专业学习前的英语语音状况,了解他们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掌握他们对语音课程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进行对策研究,提出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来自我院英语专业一年级的147名学生,男生14名,女生133名,平均年龄为18.7岁。其中,70%的学生英语高考分数在80-110分之间,15%的学生分数在80分以下,5%的学生分数在110分以上.

2.研究方法。(1)朗读测试:包括发音、语流中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鼻腔爆破、舌侧爆破)、辅音连缀、连读、同化、弱读、节奏、意群、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语调ll项。每项成绩满分为5分,及格线为3分。(2)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从四个大方面入手,即学生入学前的英语语音基础、入学前的语音问题、英语语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语音课的感受和建议。本次调查实发问卷147份,涵盖选择题13道,问答题2道。共收到有效答卷140份,有效率95.2%。(3)访谈:与20名学生就英语语音学习困难以及出现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访谈。

3.数据分析。对朗读测试进行了评分,对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进行了分析。

二、英语语音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语音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视度不够。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75人)在中学阶段没有上过专门的,系统的语音课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中学阶段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比较重要的是阅读(40%)和写作(36%),在发音,语法,词汇三大成分中比较重要的是词汇(42%)和语法(38%)。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学阶段传统的教授词汇和语法,侧重读写能力,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在入学前对英语语音学习重视度不够,且语音基础很薄弱。

2.单词发音部位和方法受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影响和干扰。从朗读测试中可以看出,主要元音如下:1)用汉语的音素来代替英语的音素;比如英语的后元音/a:/用汉语普通话中的“啊”来代替,没有注意后元音的发音特点是要将舌头向硬腭抬起。2)对汉语普通话没有的音素,特别是辅音学生们会存在发音困难,比如

/θ/和//,学生在学习发音方法之前没能正确的掌握它们要把舌头放在上下齿之间的发音方法,所以经常用汉语的/s/和/z/来代替;3)受方言影响,学生在某些音的时候有困难。比如舌侧音/l/和鼻音/n/不能区别,习惯在辅音的词尾加//,/mst/念成/mst/。但是这样的发音障碍可以通过发音方法和发音要领的讲解,基本能够掌握的。

3.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训练发音技巧。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110人)在中学阶段学习过英语的音标的基本知识,但极少数学生(15人)收到过弱读,连读,爆破等发音技巧的训练。朗读测试显示,尽管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英语音标的基本知识,但话语不连贯,缺乏节奏感。访谈中反映了中学阶段语音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1)中学英语教材语音内容很凌乱,教师没有能组织系统的语音教学;2)教师在教授语音的过程中,知识简单地讲解有关的语音理论,比较注重单词和单音教学,对话语中的连读,停顿等英语发音特点没有讲解和操练。

4.学生将语音的基本知识很少能应用于实践。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84人)认为语音的学习不实用,很少应用于实践。

5.学生对语音理论的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中学阶段的语音教学中,教师的教授方法往往是讲解,朗读,然后学生跟读,结果导致学生认为单个音标的学习十分枯燥。

三、英语语音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中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一下策略来对英语专业语音教学进行改革。

1. 提高英语语音课的重要性--实施语音跨科目教学活动

英语语音教学尚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外语教学把重心放在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上,因此人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然而语音是语言能力的载体和外化形式.词汇需要语音去识记,听说需要语音帮助传递,学好语音有助于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巩固和提高。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实施语音跨科目教学活动,创造一个重视语音教学的良好环境。语音教学应与其它课程的教学配合进行.语音是听力的基础,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因此,寓语音学习于听力训练之中,在听中求进步,这也是语音学习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另外,阅读课是语音理论知识的实践形式,文学课是语音水平拔高的舞台,只有把语音教学与声情并茂的阅读素材和文学欣赏结合起来,语音课才能更生动,语音教学才能真正与素质教育接轨,也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2.语音纠错――提高对英汉语音体系区别的认识

根据问卷调查和语音测试的结果来看,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的语音问题有很大的共性,他们在学习英语语音发音的规律时,总是不自觉地将汉语中的语音规则套用到英语语音体系中取,结果影响了他们对英语语音体系的掌握。根据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理论,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学习者要想掌握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改正旧的语言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语言学习的难度。对比分析假设理(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认为,通过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预测或者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许余龙,1992)。因此,在语音教学中,将母语与目标语的语音系统加以比较和对比,了解其间的差异,客服母语和母语方言的干扰,是切实可行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学生的语音错误人手,克服语言负迁移,把最常见的语音错误列举出来,并用视频的形式形象地把英语发音时的口型舌位等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错误发音与本族人纯正发音寻找差距,反复研究,从而得以纠正。

3.侧重语音中超音段音位成分

超音段音位成分(suprasegmental phonemes)又叫做“超音质成分(prosody)”,它主要包括:说话的速度(语速)、重音、语调和音渡等四个方面(何善芬,2002)。从问卷调查和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在语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单音、单词等音段(segmental phonemes),而是在语流中的词与词的连接和转折(音渡)、语句重音、话语的节律和语调等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s)等个方面。因而,不能只是将精力放在纠正单音音素、单词与单句的语调上,而更要加强语流中的连读、节奏、和句子重音等发音技能的训练,将这四项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辨音和模仿的能力,增强语感。既然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不能与操本族语的完全一样,就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完美语音”,而应该以语音语调的“可理解性”和“可交际性”为语音语调训练的目标。

4.强调语音课的语用功能――实现语音课和口语课的一体化

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通常是孤立地完成的,并不在语境中进行实践,结果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很差。而实际上学习语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口头交际。而口语就是利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活动。由此可见,英语语音与口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语音是英语口语的基本前提,要提高英语口语,得先从英语语音入手。笔者以为,恰当的语音教学对学生提高口语和交际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语言中,若能融语音课与口语课为一体进行教学,把语音项目置身于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可以克服单纯的语音课或口语课在教学中的不足。比如练习升降调时,可围绕某个特定的语用功能展开听与说的练习,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打招呼、传递信息、提出建议到抱怨、道歉等在实际交往中正确得体的表达。从这些练习中,学生既增强英语实用能力,又能体会到掌握英语语调的重要性。比如,用升调说“Come in”,“Sit down”通常表达的是善意、是邀请;而用降调来说,给人感觉就像是命令。这就是语调的得体性。

5.教学应增加趣味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传统的语音教授方法是给学生讲解发音方法,比如舌位,齿位等,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却不知所措,使得本身枯燥的音标更加乏味。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游戏,比如利用绕口令,英文歌和给电影配音等,以生动活泼的知识来促进记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人施教,真正改革语音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Strevens, P.D. New ori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纪玉华,许其潮.《朗读艺术课:英语语音课程改革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7).

[6]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8]曲明文.《英语语音进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专业英语篇7

关键词: 英语中动语态构式 习得原型理论 行为链模式 比较研究

引言

英语中动语态构式(English Middle Voice Construction,以下简称为EMVC)的现有研究主要从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三个维度展开理论探讨,结合习得对EMVC进行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一般只研究某个特定的习得对象。本文将通过实证对比研究,以期发现英语专业学习者与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EMVC情况的异同。本文研究问题主要关注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在以下三个层面习得EMVC上呈现出的异同:

(1)两者习得EMVC的优劣程度是否均与其英语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2)两者在习得EMVC时,典型与非典型习得是否表现出相同的难易顺序?

(3)两者对EMVC三个重要成分:中动动词、副词修饰、隐含施事的习得难易顺序是否存在异同?

1.EMVC的句法特征

英语中动语态构式不同于英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构式,在句法上表现出不同的句法特征,英语中动语态的句法特征一般表示为:NP+V+C,NP为受事即主语,V为中动动词,C为附加语,一般为副词或者表示副词作用的短语。比如:

(1)The window breaks easily.

(2)The bread slices with little effort.

(3)The keyboard types well.

(4)The bed sleeps comfortably.

(5)The book sold well several years ago.

(6)The door cannot open.

通过以上例句可知,其句法形式类似主动语态,但是主语却都非施事,谓语动词后虽未加宾语,却可以是及物动词。

2. EMVC的语义特征

英语中动语态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句法成分上,即中动动词、隐含施事、附加语。

2.1中动动词的语义特征:

中动动词尽管在句法上表现为主动形式,但是在语义上表现为被动意义,而且典型中动语态构式中的中动动词必须为及物动词,比如:The window breaks easily. The book sells well.其中的break,sell均为及物动词,语法上window,book与break,sell分别为主谓关系,而语义上呈现出动宾关系,表示被动意义,但中动动词的形式上又表现出主动形式的特征。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动动词不仅可以为及物动词,还可以为不及物动词,比如:The bed sleeps comfortably.句子中的sleep即为不及物动词,bed与sleep语法上为主谓关系,但是语义上bed与sleep却构不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除了以上特征之外,中动语态中的动词还可以有时态的变化和肯否定的形式,如:The book sold well several years ago. The door cannot open.

2.2隐含施事的语义特征

在中动语态构式中,关于是否存在隐含施事始终没有达成共识,Van Oosten(1977,1986),Lakoff(1977),Kemmer(1993)等人认为中动语态不存在隐含施事,主语受事被认为是事件发生的唯一参与者,是能量传递的发起者。而以Sweet(1891),Halliday(1985/1994),Fagan(1988,1992),Stroik(1992,1995,1999),Fellbaum(1986),Fellbaum等为代表的研究者们认为中动语态构式中存在两个事件参与者,即主语受事与隐含施事,施事才是事件的真正发起者。本文采纳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动语态存在施事,且被隐含。其中的一个理论依据便是兰盖克的弹子球模型理论,根据兰盖克,在句子中所表示的事件的发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而能量的传递一定有能量的源头。比如主动态中:Jordan plays basketball very well with his skillful hands.其中能量的源头即为能量的发出者,句中的主语施事Jordan,能量通过hands,最后传递给basketball。如果没有能量的发出者,这个事件则难以实现。同样,在中动语态构式中:The book sells well.显然主语受事,自身在没有外界力量的参与下是不可能实现sell的动作的,这个句子隐含了施事by the people。因此施事才是能量的发出者,只是在中动构式中被隐含了而已。

2.3副词修饰语的语义特征

典型的中动语态构式副词修饰语一般为:easily,well,quickly,等等。而非典型的中动语态副词修饰语往往为介词短语,或者不出现具有副词性质的短语,而在句中体现为动词时态的变化、否定、情态动词等特征。副词修饰语在中动语态构式中表示的语义常常为隐含施事完成事件动作的灵活性、容易程度等,同时体现出主语受事本身的属性具备副词修饰语语义所表达的特征。比如:The bread slices easily. The bed sleeps comfortably. 在句中,easily显然是指面包柔软的特性切起来很容易;句中comfortably同样是由于床本身舒适的特性让人感到舒服。因此中动句中副词修饰语的出现,更好地表明中动句受事作为主语,直接凸显其本身特性的理据性,好像不需要有施事的参与就能表达其特征,这是为什么中动动词可以直接采用简洁的动词原形即能表达被动的复杂意义。

3.EMVC习得比较研究

英语中动语态作为英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多侧重理论探讨,有限的习得实证研究也往往只是关注某一特定对象的习得情况,针对两种或以上特定对象EMVC习得情况的实证比较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从实证角度对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EMVC习得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两者在EMVC习得情况方面存在那些异同,从而为EMVC的针对性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受试分别为:英语专业学习者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2009级大学二年级的99名学生,其中有效试卷为98份,一份为空白卷;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为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2014级大学一年级编导实验的31名学生,其中有效试卷为30份,一份由于翻译部分均未完成,视为无效。以下将从三个层面比较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EMVC情况的异同。

3.1两者习得EMVC情况在其英语水平层面的异同

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得知:两者EMVC的习得情况与其英语水平总体上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英语专业学习者“高水平”与“中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中水平”与“低水平”及“高水平”与“低水平”组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对于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中水平”与“低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水平”与“中水平”及“高水平”与“低水平”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通过比较可知: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EMVC习得情况与其各自英语水平均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的差异在于英语专业学习者“高水平”与“中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中水平”与“低水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人类的认知发展机制告诉我们,人类的认知水平越高,其理解和接受事物的能力越强,习得知识的效果自然会越好。两者的差异说明中等水平以上的英语专业学习者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程度都是比较高的,这与英语作为其自身专业有一定关系,毕竟这是英语专业学习者擅长的科目;相对来说,非英语专业学习者高水平学生基本都是对英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中水平和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几乎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可言,所以被动学习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因为既然选报了英语作为专业,那么至少大多数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也就是说,最起码高、中水平的学生有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自然学习效果都会比较好,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为什么两者习得EMVC的情况在英语水平层面表现出以上异同之处。

3.2两者习得EMVC在典型与非典型中动句层面的异同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者习得EMVC时,典型的中动句习得情况均优于非典型中动句,只是在习得五种类型的非典型中动句的难易顺序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均按照难易度由易到难的顺序):英语专业学习Instrument-patient EMVC≈Location-patient EMVC> Auxiliary(positive/negative)EMVC≈Adverbial phrase EMVC> Other-tense EMVC;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Instrument-patient EMVC>Location-patient EMVC>Adverbial phrase EMVC>Auxiliary(positive/negative)EMVC>Other-tense EMVC。通过比较发现,两者习得非典型中动句时存在相同之处,即工具类中动句最易习得,而时态类最难;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专业学习者习得工具类和地点类及助词类与副词修饰语类习得情况无明显差异;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以上几种非典型中动句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即明确的习得难易顺序,但总体难易顺序趋势两者基本一致。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在一个范畴中存在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一般是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因此也是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认知的。也就是说,典型的EMVC句应该更容易被学习者习得,而非典型中动句则存在较大的难度。

3.3两者习得EMVC在中动句三个重要成分层面的异同

实验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在习得EMVC时,其中三个重要的成分中动动词、隐含施事、副词修饰存在不同的习得难度。具体表现难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副词修饰>中动动词≈隐含施事;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EMVC时,其中三个重要的成分中动动词、隐含施事、副词修饰存在不同的习得难度。具体表现难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副词修饰>中动动词>隐含施事。分析可知,两者在习得中动句三个重要成分时的相同之处在于最易习得的均为隐含施事,最难习得的均为副词修饰语。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专业学习者在习得中动动词和隐含施事时,不存在明显差异;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相对于隐含施事的习得来说,习得中动动词的难度更大,两者更易习得隐含施事可从基于认知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的视角来解释。认知参照点告诉我们EMVC的存在是由人们在观察同一事件时采取的不同的视角的结果,如:The glass breaks easily.由于我们把焦点放在了受事参与者即“glass”身上,为了突出其自身的内在属性,即玻璃易碎的属性决定了它破碎的容易程度,因此把它进行凸显放在主语的位置。基于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可以从能量传递的视角阐释隐含施事存在的必然性,兰盖克的行为链模式告诉我们一个事件的发生必须有能量的发出者,在这里即隐含施事。因为中动句中的主语即受事本身,如果离开施事者的参与是不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的,所以隐含施事更容易被习得。中动动词的习得难度大于或等于隐含施事,这与学习者平时接触到的被动语态的负向迁移及过度概括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面对此类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所谓“特殊被动语态”,就容易把中动句的动词形式误用为被动形式。副词修饰是习得难度最大,主要因为副词是表示动作发生的状态、方式,这可由除了副词以外的其他副词性的短语充当,所以副词修饰的习得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就自然而然。

结语

本文对英语中动语态构式进行了句法、语义简要分析,并且结合笔者前期分别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EMVC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实验运用了SPSS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发现了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在习得EMVC时存在的三个层面的异同。同时从基于认知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理论解释了两者习得EMVC时出现异同的可能原因,解答了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为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习得EMVC的区别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此外,应该将EMVC作为一个不同于主、被动的独立构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教授典型与非典型结构,对于EMVC中的三个重要成分按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化练习,同时特别注重学习对象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EMVC,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当然,本文的研究存在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受试的选择标准包括年级和人数的对应,等等。由于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局限,没能够做到相对统一。其中,英语专业学习者习得EMVC的实验为笔者早期的实证研究,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实验为近期研究结果。同时受试的人数没能够很好地做好平衡,这些都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当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相信通过今后更科学、合理的实验安排,更有代表性和更广泛的受试者数量,以及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数据统计方法的运用,EMVC习得的实证研究会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中变得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The Hague:Mouton,1965.

[2]Fagan,S. The English middle[J].Linguistic Inquiry,1988,19:181-203.

[3]Fellbaum,C. On the middl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 Club,1986.

[4]Halliday,M.A.K.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J].Part 1.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5/1994,3(1):37-81.

[5]Stroik,T. Middle and movement[J].Linguistic Inquiry,1992,23:127-137.

[6]Sweet,H.A new English grammar[M].Oxford:Clarendon Press,1891.

专业英语篇8

1.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学生多数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与实际从事英语口语互动交际的能力要求相距甚远。多年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视作是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也是很多学生毕业能否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衡量标准之一。一般情况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很多高校为了提高通过率专门利用课堂时间讲解四级题型,迫使学生为了应试将自己的英语知识框架结构与四级题型契合,只讲授考试题型,忽视了英语口语的训练。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会直接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大多数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张口说英语,更没法顺利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2.多数学生对英语口语重视程度不够

口语交际能力拘泥于一些固定句型,不能根据交际情境与交际对象做出相应的交际策略。由于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停留在初级英语阶段。长期以来,多数学生习得英语语言知识主要靠死记硬背,交际过程中能够使用的也都是一些固定句型,如当要表达“我认为”、“我觉得”等意思时,多数学生还只拘泥于“Ithink”句式,使交际过程缺乏语言生动性。

3.英语语音读音缺乏准确性

造成交际过程中语言输出出现误读或误解。由于我国特殊的语言环境,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受到母语方言的影响导致英语发音不准确。如有些学生前鼻音与后鼻音难以区分,有些音标如/s/、//,/ts/、/t/等也常常混淆。更有甚者不知道舌侧音/l/的发音,常常忽略不发等。这些英语语音错误都会导致交际信息的错误输出,从而影响学生的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的策略

1.教师应坚持交际教学法为教学导向

七十年代以来,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进行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颇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贯彻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社会交流中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交际教学法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时的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增加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时间。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英语读写课上由于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较多,课文较长,语句结构复杂且句义难以理解,所以教师一般也会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课程进展相对缓慢的同时学生也失去了很多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虽然许多高校还开设了英语视听说课程,但由于多数教师对此课程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以及材料的选定尚出于自我摸索且未统一的阶段,学生在视听说课上还是知识输入远大于练习输出。鉴于英语读写课及视听说课上学生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口语交流及锻炼,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增加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如将传统模式中的一问一答评论式改为小组讨论或辩论形式,也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话剧、小品等多种口语表演形式,在这些形式中使得课堂布局始终呈现动态,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用英语发表观点。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去,以引导而不是直接发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跟学生形成平等的交际关系。

3.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

以辅助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中英文化差异。英语口语作为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文化的直接体现。想要把英语口语说得地道,就要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一定地了解。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跨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有助于转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受本民族思维模式影响的思维定势,在实际的交际过程当中才能做到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创设情境,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与英美文化相关的书籍或者刊物,让学生定期撰写读书报告,促使学生留心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在视听说课上可以给学生播放英美国家的原版电影和录像片,利用多媒体资源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更有兴趣,了解更加深入。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外籍教师的资源,尽量也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配备外籍教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促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有助于其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专业英语篇9

关键词:高职 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40-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对于既精通业务又有较强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大体上可以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来形容,具体表现为:1.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2.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偏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3.专业英语师资存在先天缺陷。高职院校的教师很难做到专业能力与英语能力两全。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看不懂专业文献,专业教师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导致专业英语课成为单纯的翻译和阅读课,忽视了语言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4.教材的适配性不足。高职高专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在适用性、功能性、交际性、任务性、趣味性上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偏离了就业岗位能力培养。5.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环境单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仍然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思路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学习者和专业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大量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练习中全面训练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深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处理真实任务、解决真正问题的能力。

1.科学制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培养方案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必须为其专业职业能力服务,按照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专业设计个性化英语教学方案,制订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有计划地将专业词汇、行业情景对话等内容融入基础英语中,使专业英语真正扎根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中。故建议以2学期基础英语学习加1~2学期专业英语学习的培养模式进行。在第1、2 学期先单纯进行分层的基础英语教学,从第3学期开始,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细化的教学,更好地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实用性。

2.按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教学、按专业大类分类指导

因为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各异,可按学生所学的专业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分类实施,层次的划分以高、中、低三个层次为宜。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具备口头交流能力,教学就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能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英文说明,因而教学中应该侧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英文说明书、技术资料等能力。当然,无论分层教学还是专业分类都不宜分得过细,否则会加大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的压力,可操作性不强。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

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教材应以实用为主,与行业紧密结合,以真实工作场景为背景,注重语言材料的典型性,重视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及商务礼仪的培养;同时以够用为度,以细致的专业需求分析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实践的能力。从语言教学上,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遵循英语语言表达规范及学习规律。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齐头并进,对专业知识切入的深度恰到好处。教材制作形式上也可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材立体化,增加教学新颖性,提高教学效果。

4.多方协作培养师资

一是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的双向培训,在专业教师和基础英语教师中选拔条件较好者进行定向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二是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成立专业英语课程组,由有经验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负责教学方案整体设计、组织协调教学和教材开发,分解教学任务,发挥课程组成员特长。协作方式不仅有利于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教师启发式讲授为基础,如听说训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实训,并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机电专业英语教学中,常带领学生走进机电实训室和实习工厂等,对照实物,模拟现场所使用的有关用语,避免专业英语教学脱离现场实际而空洞乏味;教师还可以设置不同场景,进行简单的对话,学生易于联想记忆,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知识,从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较快地适应其职业岗位。

6.改革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以人为本,使教学评价对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评价手段多样化,开卷、闭卷灵活使用,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并将其细化,对于课堂及课外活动积极参与的给予加分鼓励,并与期末考试结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我们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根据各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始终抓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邓春梅.论高职院校EGP与ESP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50-151.

[3]林福泰.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2009,30(7):193-194.

[4]李建勇等. 机电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7( 2):60- 62.

[5]赵香菱.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J].内江科技2009(3):158.

专业英语篇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对于既精通业务又有较强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大体上可以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来形容,具体表现为:1.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2.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偏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3.专业英语师资存在先天缺陷。高职院校的教师很难做到专业能力与英语能力两全。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看不懂专业文献,专业教师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导致专业英语课成为单纯的翻译和阅读课,忽视了语言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4.教材的适配性不足。高职高专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在适用性、功能性、交际性、任务性、趣味性上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偏离了就业岗位能力培养。5.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环境单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仍然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思路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学习者和专业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大量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练习中全面训练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深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处理真实任务、解决真正问题的能力。

1.科学制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培养方案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必须为其专业职业能力服务,按照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专业设计个性化英语教学方案,制订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有计划地将专业词汇、行业情景对话等内容融入基础英语中,使专业英语真正扎根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中。故建议以2学期基础英语学习加1~2学期专业英语学习的培养模式进行。在第1、2 学期先单纯进行分层的基础英语教学,从第3学期开始,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细化的教学,更好地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实用性。

2.按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教学、按专业大类分类指导

因为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各异,可按学生所学的专业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分类实施,层次的划分以高、中、低三个层次为宜。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具备口头交流能力,教学就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能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英文说明,因而教学中应该侧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英文说明书、技术资料等能力。当然,无论分层教学还是专业分类都不宜分得过细,否则会加大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的压力,可操作性不强。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

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教材应以实用为主,与行业紧密结合,以真实工作场景为背景,注重语言材料的典型性,重视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及商务礼仪的培养;同时以够用为度,以细致的专业需求分析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实践的能力。从语言教学上,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遵循英语语言表达规范及学习规律。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齐头并进,对专业知识切入的深度恰到好处。教材制作形式上也可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材立体化,增加教学新颖性,提高教学效果。

4.多方协作培养师资

一是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的双向培训,在专业教师和基础英语教师中选拔条件较好者进行定向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二是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成立专业英语课程组,由有经验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负责教学方案整体设计、组织协调教学和教材开发,分解教学任务,发挥课程组成员特长。协作方式不仅有利于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教师启发式讲授为基础,如听说训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实训,并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机电专业英语教学中,常带领学生走进机电实训室和实习工厂等,对照实物,模拟现场所使用的有关用语,避免专业英语教学脱离现场实际而空洞乏味;教师还可以设置不同场景,进行简单的对话,学生易于联想记忆,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知识,从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较快地适应其职业岗位。

6.改革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