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14:08:54

蒙汉双语论文

蒙汉双语论文篇1

关键词:蒙汉双语/诉讼/程序性/保障

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三大诉讼法中所确立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是公民这一宪法性权利在部门法当中的具体体现,它赋予了公民在诉讼过程中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也称母语诉讼权。我国有56个民族,5个民族自治区。在这些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当中,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其所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体现出我国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内蒙古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用蒙语或蒙汉双语进行诉讼是常见的事情。基于蒙汉双语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及新时期实现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为宗旨,研究蒙汉双语诉讼中的程序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价值。

一、蒙汉双语诉讼的运行状态及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诉讼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性需要特有的程序制度加以保障。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少”且“边缘化”的状态,使得这种诉讼语言文字的多元化及相关程序上的特殊利益诉求没有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共居住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根据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都是当地的通用语言文字。因此,用蒙语和蒙汉双语进行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诉讼文化之一。

2007年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选择蒙古族居住比较集中地区的3个基层法院、1个中级法院进行了调查,统计了从2004年至2006年(以下调查内容中简称三年)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和使用蒙汉双语进行诉讼的案件数量,上述案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百分比,考察了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法官的配备数量及其占该法院法官总数的百分比、专职翻译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有无相关的规范蒙汉双语诉讼的规范性文件等问题。这些地方的具体情形虽然不能代表内蒙古区域内蒙汉双语诉讼的全部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存在于内蒙古基层司法实践当中的蒙汉双语诉讼的一些特征。

A旗基层法院三年中每年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均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13%、11%、11%,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15%、18%、13%;目前该法院23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11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48%;22人具备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具备双语诉讼能力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B旗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7%、28%、27%,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该法院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2人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书记员、援助律师担任翻译工作。

C市基层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3%、5%、5%,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3%;目前12人具备法官资格,全部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10人具备本科学历,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担任翻译,往往是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来担任翻译工作。

D中级法院三年中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案件分别占该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5%、5%、4%,蒙汉双语诉讼的案件均占案件总数的9%;110人具备法官资格,其中32人具备蒙汉双语诉讼的能力,占法官总数的29%;大部分都是成人本科自考学历;无专职翻译人员,由通晓蒙古语的法官或人或辩护人担任翻译。

在调查中了解到,上述法院中形成了既分流又混合的双语庭审模式。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所通晓的语言文字(指蒙古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情况来决定法庭审判组织的人员配备。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蒙古语审讯。如果双方当事人都通晓蒙古语并愿意用蒙古语进行诉讼,法庭审判人员就由通晓蒙古的法官组成并审理,判决书也以蒙古文撰写。(2)汉语审讯。双方当事人愿意用汉语进行诉讼,法庭审理也可用汉语进行。如果一方反对则用蒙古语进行审理。(3)蒙汉语混合审讯。如果诉讼双方都不通晓对方的语言,法院则安排双语法官主持审理,由合议庭的法官或是书记员或是人、辩护人向双方当事人进行翻译。判决书也分别用蒙汉两种文字进行撰写,向当事人送达蒙汉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诉讼过程中其他的诉讼文书也都以当事人通晓的语言文字撰写。(4)特殊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蒙汉民族长期杂居生活,形成了混合使用蒙古语和汉语的习惯。这种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也影响着庭审的诉讼语言。在庭审中用蒙古语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夹杂一些汉语,特别是用专业的法律术语表达自己的主张、抗辩、举证,辩论时更是如此。应对这种情况的是出身于当地的双语法官。当地的双语法官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在遇有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往往是以庭审法官为中心或者可以说以庭审法官为临时的法庭传译员,经法官、双方当事人及人的充分的交流来进一步弄清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语言混用多于语言分流。在调查中某法院院长反映,全旗只有两名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因此聘请通晓蒙古语言文字的律师较难。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认识:在蒙汉双语诉讼中,法院在尊重当事人诉讼语言选择权的前提下,基本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母语诉讼权,并形成了一些动态的程序规范。首先,具有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审判组织的保障。在上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都有一定的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他(她)们大部分通过自考或函授的途径获得了法律专业的本科学历。从审判组织方面基本满足了蒙汉双语诉讼及程序上的需求。其次,形成了适应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诉讼的庭审模式及相关的程序制度。即除了使用汉语的庭审模式外,还有蒙古语的庭审模式、蒙汉语混合庭审模式。它具备的宪法以及诉讼法的根据是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保障了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诉讼主体权力或权利的行使缺乏稳定的程序规范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具体表现为:

1.庭审语言模式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缺乏统一性。蒙汉双语诉讼缺乏统一的庭审语言制度的规范,诉讼过程中法官权力的行使缺乏硬性的程序性规范的约束,容易导致法官权力的滥用。同时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2.没有专职的翻译人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或是在某一规范性文件中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于是司法实践当中就有了上述的三种选择,即由法官、书记员、人或辩护人代替。从法院的角度而言,翻译人员由其他主体代替,可以节省一部分诉讼资源从而节约诉讼成本。但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值得怀疑:其一,由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如果说由合议庭的法官或独任审判员以外的法官担任是可以的、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话,那么由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兼任翻译人员,则有损于法官的中立形象,有违诉讼原理。特别是当事人对翻译内容产生异议时,法官就会卷入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审判结果无论从程序公正还是实体公正而言都会大打折扣。翻译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主要是在法庭上“尽其所知所能忠诚传译和解释”。诉讼中翻译人员的职责决定了其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相重合,更不能与承办案件的法官相混同。其二,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庭审中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的保障当事人对母语诉讼权的行使,也不利于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3.法官的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本科要求,但是缺乏正规法律院校的科班毕业生,从法官素质的角度来讲难以满足现代司法的需求,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4.程序的不稳定及相关制度的缺失明显。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于蒙汉双语诉讼行为的规范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诉讼法中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法律规定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效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来加以规范,完全是由各个基层司法机关在动态的司法实践中控制的“自然状态”。其适用的灵活性多于或者是高于其稳定性,导致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对自己享有的母语诉讼权缺乏合理的预期,同时社会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是否公正进行评判时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不利于社会成员及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诉讼行为的监督。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与现行立法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蒙汉双语诉讼与宪法保障、相关法律规范之不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文字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语言文字。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3条)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和第77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此后虽经四次修宪都一如既往的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这就说明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的母语诉讼权进行了实体基本权与程序基本权两方面的规定。尽管我们认为母语诉讼权没有规定在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部分,并在司法实践当中缺乏实质的宪法精神,但从形式上体现出母语诉讼程序基本权保障着母语诉讼实体基本权实现的特征,即程序保障。“程序保障在宪法上的含义,主要在于保障公民有获得通过程序实现宪法及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宪法对各民族公民行使母语诉讼权进行诉讼的程序基本权做了四项宪法性的保障规定:一是各民族公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三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四是人民检察院的书、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上述宪法性的程序规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基本人权之一的公民母语诉讼权的尊重和保护,足以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母语诉讼权方面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母语诉讼权是宪法化了的基本程序权。但是在我国宪法还没有实现司法化的情况下,这些宪法规定的实效性是可想而知的。

三大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在总则中做出了上述与宪法内容相同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除了重申上述立法的内容以外,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保障性规定就是,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的一项义务,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这项义务的规定使得各民族公民使用母语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人员配备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的内容重复,诉讼权利、义务缺乏程序保障,有些规定需要进一步的明确。首先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的法院有义务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的规定中,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对下列问题进一步明确:1.“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界定。根据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我国普通话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五大民族自治区有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就同时通用普通话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和蒙古语言文字。那么法院将如何履行“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的义务,其具体要求与程序内容是什么?与法院的这个义务相对应的权利的享有者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程序方面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请求法院履行这一义务,如果法院拒绝履行义务,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如何得到救济等。2.人民法院将如何履行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翻译人员如何配备,法院限制或者剥夺了当事人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时该如何救济?法院不能提供翻译时,当事人该如何等,法律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都没有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条款,更没有违反这些程序性规定的制裁条款。3.蒙汉双语诉讼审判组织的程序如何保障的问题。组织保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在诉讼中与当事人直接发生关系的对象是法院和法官,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是否公正是评价诉讼是否公正的主要方面之一。而法院与法官的诉讼行为很重要的就是诉讼中的审判组织问题。个案的审判是否公正与审判组织紧密相关。为了保障审判的公正,程序上一般来说,除了要实行审判的独立、回避制度、合议等程序制度外,在蒙汉双语诉讼中对审判组织更有特殊的要求,即由蒙汉双语法官来组成合议庭或担任独任审判员。这应该是蒙汉双语诉讼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性的组织保障。显而易见,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司法实践从程序保障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讨论。

三、程序保障与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一)程序保障的含义及要求

程序保障在广义上意味着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而在程序或制度上设定的种种要求和规范做法。在狭义上则指的是诉讼中充分给予双方当事者对等的攻击防御机会,并形成制度化的程序并在实际的制度运作中严格遵守这样的程序要求。即正当程序的原则。这说明从行使国家司法裁判权的法院和法官的角度来讲,程序保障作为其义务而存在,相应的对于诉讼中的当事人来讲则以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而存在。意大利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M·卡佩莱蒂教授则是把程序保障提高到“基本的、宪法化的及国际化”的高度加以评价。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程序保障作为实现诉讼公正的需要,同时也作为诉讼本身的目的之一被关注和研究。学者们认为程序保障的含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同性:其一是保障公民有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宪法赋予权利的机会,并在实际上使程序保障原则高度宪法化,为程序保障理论奠定了宪法基础;其二是强调了程序保障的方式,诸如对论构造、公开审理、审判独立等等;其三是宪法中关于程序保障的抽象化规定,要通过根据宪法制定的程序法以及实体法来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因此,宪法规定的程序保障原则就具有指导程序立法工作及司法实践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诉讼权利是他们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通过具体的程序制度保障当事人能够用他所熟知的语言文字陈述案件事实,表达其诉讼和主张,是法院获得充分而确切的诉讼资料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蒙汉双语诉讼作为我国公民使用其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具体样态之一,虽然具有宪法与相关法律的保障,但在具体的程序制度方面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从程序保障的原理出发,认可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基本权对诉讼过程和审判过程的制约,能够进一步名副其实地充实当事人接受裁判权利获得回应的现实基础。因此,研究程序保障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把这种理念根植于实定法秩序和司法实践中,才能达到推崇这一理念的真正目的。而这对蒙汉双语诉讼的程序保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二)蒙汉双语诉讼程序保障的要求

民族自治地方应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一些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以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的贯彻和实施。2005年开始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蒙古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是内蒙古自治区行使自治权的重要工具。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翻译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翻译人员。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人员,享受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些规定对内蒙古区域各民族公民享有的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确立了蒙汉双语制度。该条例首次明确了内蒙古区域内蒙古语言文字的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的要求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当地通用的语言即全国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言文字;其次,从诉讼法的角度来讲,使得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原则有了地方法规的保障。蒙古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共同作为内蒙古区域的通用语言文字,蒙汉双语诉讼就成为内蒙古区域的司法特征之一。第三,明确要求配备翻译人员并赋予翻译人员享受翻译工作岗位津贴的权利,要求内蒙古各司法机关成为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义务主体。同时我们看到,上述条例只是对蒙古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并不能弥补上面提到的在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当中存在的程序及制度方面的缺失。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五大民族区域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一些具体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和复杂性。因此,要从国家立法层次上具体地对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加以规范和保障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三大诉讼法就有了这样的一条规定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诉讼语言文字的双语性或多语性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来从具体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保障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充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是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重要特征。因此,总结蒙汉双语诉讼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从规范司法行为的角度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根据现行司法实践当中形成的蒙汉双语法庭、双语法官模式的成功经验,使蒙汉双语司法活动进一步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的要求”,从制度层面上要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承担告知义务,即告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及诉讼参加人享有的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求提供翻译的权利。同时根据有权利就应有救济的原理,赋予被剥夺或限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主体的上诉权或再审权(相应的救济权)。

其二,在法定范围内赋予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语言文字的选择权,方便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用自己熟练的语言文字参与诉讼。这也是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应有含义。在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相互之间语言互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诉讼中应该允许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使用他们比较熟练和方便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这也是民事诉讼当中处分原则所允许的。除了涉及到公共利益以及本质上不能同意的处分(如用外语进行诉讼),公民应当具有处分个人基本权利的机会。

其三,在司法实践当中应充分注意对各民族公民所享有的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和行使,避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偏袒。在程序上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就法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翻译提出异议,并保障其异议得到公正的解决。

其四,加强法律文本翻译的规范化、及时性、准确性。目前宪法及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主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文本。但众所周知,我国的上述基本法都有一定的司法解释,有的司法解释的条文超过了被解释的法条本身。而这些司法解释大多都没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本翻译。这给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翻译不规范,文书制作不统一。因此,加强对法律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规范、及时、准确的法律文本翻译,是保障司法活动中司法机关为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高水准翻译的前提条件。

其五,民族自治地区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司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程度。在民族自治地区,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教育并具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力的司法工作人员是保障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前提条件。民族自治地区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审判庭至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审判人员。

其六,关于诉讼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问题。笔者认为,诉讼活动当中翻译人员的配备是不同于其他场合下的翻译人员。这是因为:首先,翻译人员是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承担着相应的诉讼义务;其次,翻译人员也不同于合议庭中的审判人员。审判人员代表法院具体行使审判权,对个案具有表决权。而翻译人员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对诉讼中涉及到的诉讼语言文字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协助诉讼主体以其明白易懂的语言文字掌握诉讼上的信息;再次,诉讼活动中的翻译涉及到很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因此诉讼活动中的翻译人员应由国家进行专门的资格认定与审查,走专业化的道路,逐步杜绝现行基层司法实践当中流行的由合议庭人员或独任审判员兼任翻译人员的现象。

注释:

[1]周庆生,王洁,苏金智慧.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周宝峰.视野中刑事被告人公开审判权研究[J].刑事法评论,2007,(1):190.

[3]周宝峰.刑事诉讼法修正的宪法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51-57.

[4]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42

[5]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民事诉讼程序之优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19

[6][日]谷口安萍.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4

蒙汉双语论文篇2

关键词:内蒙古 双语教育 发展阻碍 政府政策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英语成为现代人才必备能力。据2011年统计学过英语人群,全区比全国低9.31个百分点[1],通过了解内蒙古多所大学本科院校的在校学生可看出,生源地为内蒙古的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与其他省市学生比相差甚远。并且,英语水平低严重制约学生个人的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因此,抓好学前英汉双语教育工作成为发展地区的重要一项工作。

一、概念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加深和扩展,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成为沟通各国家的语言桥梁,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双语通常被定义为“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和应用水平。”[2]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缘由,蒙汉双语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蒙汉双语教学工作,并取得较大成绩,但是英汉双语教育由于重视不足而发展步履维艰。

二、政府视角下发展内蒙古学前双语教育的阻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对具备英汉双语能力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加强,但无论是蒙汉双语教育还是英汉双语教育在内蒙古的发展仍存在很大困难。我们不能因为内蒙地区发展程度地而忽视政策指导的重要作用。我们从政府视野分析阻碍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

2.1学前英汉双语教育资金严重缺乏

学前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除了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之外,地区政府对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所推行的政策和资金投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是决定内蒙古学前英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治区从2000年以来,GDP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3],但用于教育投资的经费一直占较小比例,严重制约学前教育的综合发展。

2.2缺乏有效的政府文件支持学前英汉双语教育发展

政府作为主要核心公共部门引导和支持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应该将这一点作为是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但是,区内大多教育政策都倾向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大力发展蒙汉双语教育方面,而对于学前基础教育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至于学前英汉双语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2.3政府舆论导向作用缺失

从思想意识来看,政府没有看到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语言政策在制定时缺乏相关的配套法规、规章,政策约束力不够,并且执行时大多流于形式。这样就不会在社会形成正确的目标定位和舆论导向,使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最终让家长、学校、社会各界人士忽略了启蒙教育的综合性发展。

三、贯彻有效政府政策,促进学前英汉双语教育发展

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是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重要的阶段性发展。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工作。在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民参与到发展英语教育事业。

3.1发挥社会导向作用,引导社会树立和正确的英汉双语教育观念

利用大众传媒做好英汉双语教育工作宣传,为全区英汉学前教育工作做好社会导向,正确引导学校、家长以及社会教育观念,让社会明白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宗旨,发展双语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师资标准应达到什么水平等。其次,政府要加快出台关于发展地区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政策意见,为全面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3.2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双语教育资金保障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要推进英汉双语教育,必须设立发展专项资金,为双语教育工作展开提供资金保障。包括学前双语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教师支教资金、双语教学环境建设资金等。此外,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使专项资金专项用,避免资源浪费。政府要从扩大学前英汉双语教育普及率、加强学前英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前英汉双语教育水平三个基础着手,新建一批教学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的双语幼儿园,为地区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打好根基。

3.3营造全民共育局面,建立健全舆论监督评价体系

良好的教育模式应当是家庭与社会共同教育的局面,政府满足家长和孩子接收双语教育的需要,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简单地说,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要做到一是政府主导的制度支持;二要官民共事,发挥家长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建立一个舆论监督评价体系,广大动员社会力量,为学前英汉双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善的舆论监督评价体系是保障学前英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关键,应该贯穿整个双语教育发的过程。社会与监督要做到监督政府政策制定、政策实施,评价学前教育机制,提高幼儿园自我自评标准等。

四、总结

我们深知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政府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构建全面共育的局面是发展学前英汉双语教育的最终方向,政府应当把握好这一方向,认真总结和学习区内外的宝贵经验,抓住新的社会环境下英语带给地区发展的新机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的制约,推行的有效政策是存在这较大的不同的,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政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带给我们的机遇,明确政府职责,把政府作为主导,将社会各界和家庭积极纳入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氛围,实现全民共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谷晓璇,郭天翔.内蒙古自治区"双语"、"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2).

蒙汉双语论文篇3

关键词 双语教育 蒙汉双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87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ngolian Bilingual Education

HUANG Tuo

(School of Educatio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As a unified multi-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are basical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nority languages and 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 As a special type of Minority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o implement the "Mongolia - Han - outside" typ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 has gone through th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basically formed from kindergarten to university complete Bilingu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ighteenth Meeting "Make people satisfied with education" goal lead and age requirements,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can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to promote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 Mongolian and Chines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56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双语教育也在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关系着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影响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在各项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双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蒙汉兼通的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蒙古族的双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蒙古族双语教育还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 蒙古族双语教育现状

双语教学模式。根据自身的语言文字传统,基于当前的双语教学实践,形成的“蒙―汉―外”式的双语教育模式,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特殊类型,也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核心问题之一。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在发展的长河中,既酝酿了完备的语言体系,又积淀了相应的文字系统,为蒙古族的双语教育奠定了民族语言基础。而多年来,在双语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极具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因而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时,往往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一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外语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内蒙古从20世纪末便开始了“蒙―汉―外”的双语教学实验。在推进这一双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双语师资。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蒙古族中小学阶段培养蒙汉兼通并且懂得一门外语(以英语为主)的三语学生。自治区内的一些高等院校都设有培养蒙古族蒙语教师、英语教师和汉语教师的院系。在校期间,主要是使用蒙古语授课,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所有的蒙古族学生在就读期间都接受一部分汉语课程和统一的公共外语,目的在于让每个蒙古族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做到蒙汉兼通并且掌握一门外语。由于学生汉语和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双语教师会定期在民族院校等地进行在职培训。在多年的双语教育实践中,内蒙古自治区也已经探索出双语师资培训的一些途径,比如英语教师与双语教师相结合的培训、在岗与脱产相结合的培训等等。

双语教材。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几十年中,蒙古语的教材已经形成了系列完备的教材体系。从1998年秋季开始,蒙译统编英语教材已开始供学生使用。新课标的教材目前也形成了跨省区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幼儿教材四大板块。并且于2005年,成立了内蒙古蒙汉文教材研究会。自治区还鼓励和提倡区内高等院校的教师自编教材或联合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编写教材。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草案)》规定:自治区制定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教学课件开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重视并支持少数民族文字各类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译出版、教学课件及音像资料的开发建设工作。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基本上做到教辅教材同步配套。

2 存在的问题

教育经费不足。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经济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不充足。而民族双语教学所需要的资源更多,所以财政投入往往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在现代教学中,图书资料、音响设备等教学媒介越来越重要,在蒙古族双语教学中,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不能相应配套,于是就出现了双语教育“耗时长,见效慢”的问题。

部分人担忧加强双语教育会损失母语教育和学科教育。有少部分的民族教育工作者对民族语言感情强烈,担心民族语言受到汉语或其他语言的冲击,所以对开设汉语和外语教学非常排斥。另外,在三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上,有人认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损伤了学科教学,因为在强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于开设“蒙―汉―外”双语教学起始年级的问题上存在争议。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学校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和外语从小学开始还是初中开始一直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开设过晚,学生语言学习的负担太重,而开设过早,又会对母语学习造成冲击。还有人认为汉语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开设顺序也存在问题。此外,在英语课程是用汉语授课还是蒙古语授课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双语师资队伍发展的均衡程度有待加强。虽然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的专任教师整体合格率和学历都在上升,不过在小学和高中阶段,蒙语授课的专任教师学历的合格率仍然低于整体水平。所以,加强小学和高中阶段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高中非蒙语授课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高质量的双语教育配套资源有待丰富。在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中学所使用的生物、历史等汉语教材几乎都是由汉语翻译成蒙语,专业名词很多,表达不够准确,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小学和初中的教材内容重复率高,这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 对策与建议

完善双语教育立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先行。虽然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和国家的多项决定中均对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关于民族教育的法律体系尚未成型。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民族教育想有突破性的发展很有难度。只有相关双语教育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得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尽早的有法可依,飞速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教育经费也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教学设备落后,教辅资料匮乏,贫困学生较多,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建议党和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双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解决双语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难。

重视双语教师培训,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师资。汉语文师资力量是蒙汉双语教育的中坚力量,壮大这一师资队伍是蒙汉双语教育乃至整个民族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汉语文教师,汉语普通话水平是否达标,蒙古语是否流利,学科知识背景是否扎实等等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至关重要。多年来,民族学校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蒙汉兼通的人才,但是在师资队伍中具备这种实力的教师为数不多。而且很多教师对科研和教学所持态度不同,一味的埋头于科学研究,或者只是注重教学都是不对的。教学和科研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鉴于这种情况,建议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制定严格的双语教师的招聘制度,对双语教师的汉语蒙语水平进行测试,也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和科研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合理安排课程的开设时间,打消母语受冲击的顾虑。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学开始时间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蒙古语学习,一年级至三年级开始汉语文,英语课的开设时间基本上是在小学三年级或初中一年级。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三岁至十二岁引入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学习效果比较好。在三语起始排序上,通常以先学蒙语,再学外语,最后学习汉语比较好。关于学习汉语和外语是否影响学习母语这个问题,其实反对者是不必过于担心的。首先,双语教育是指在学习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语言。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学习好民族语也有利于其他语言的学习。另外,双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两种或三种语言,而是让人们以语言和文字符号系统为载体,学习与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蒙汉双语论文篇4

一、双语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院设有职能部门14个,派出人民法庭3个,全院共有干警64人,其中少数民族干警46人,审判员28人,其中蒙汉兼通的有20人,占审判员总数的71.4%,书记员共14人,蒙汉兼通书记员的有9人,占书记员总数的64%。我院年均受理各类一审及执行案件千余件,其中全部使用蒙语的案件为400件左右,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39%。

针对地域文化特点及我院民族语言审判资源优势,我院以落实诉讼原则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突破口,从方便蒙古族当事人进行诉讼着手,深入开展并探索双语审判的模式。

(一)开展双语司法服务。

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也是整个诉讼程序的入口,为体现司法为民的宗旨,我院选配了法律知识较为丰富、通晓蒙汉双语的法官担任庭长、副庭长,开展双语接待和立案工作,对于不通晓汉语的蒙族当事人进行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登记立案等相关工作,并相应配套印制了蒙汉双语诉讼指南,同时,将诉讼费收费办法以双语方式上墙。在蒙古族聚居的苏木乡镇设立特色法庭—额勒顺法庭,法官和书记员全部是通晓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干警,年均审理近百起的蒙文案件,当地农牧民大多不懂汉语,双语法官的合理配置不仅为当事人在法律咨询、案件、、出庭等方面提供了方便,也充分保障了当地百姓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其他审判庭人员配置中,必须有一名通晓蒙汉双语的法官,保证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能和蒙古族当事人进行交流指导的法官。我院还不断加强蒙文巡回审判工作,在苏木所在地设立审判点,在嘎查村设立巡回审判联系点,聘请当地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蒙古族农牧民为调解员,将法律送到蒙古族农牧民的家中。这些做法受到了广大蒙古族当事人特别是不懂汉语的蒙古族农牧民的欢迎。

(二)强化双语司法实践

建院以来,我院就一直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庭审,尤其近年来,我院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亮点工程,不断加大蒙文庭审的比重,在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中,全面开展蒙文庭审活动。一是运用蒙语进行庭前指导。包括庭前用蒙语送达举证须知及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在当事人及时了解案由、开庭时间及地点的基础上进行举证指导。二是用蒙语驾御庭审。运用蒙语告之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并进行举证、质证、答辩和陈述,运用蒙语归纳争议焦点。对当事人双方都是蒙古族的,推行全程蒙文审理。三是针对当事人双方有一方是蒙古族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告之当事人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为当事人聘请翻译等,并保证做到整个庭审过程的透明。四是在庭审中尊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并以此为法官和当事人的亲和点,做好调解工作。

(三)加强双语裁判文书的制作

我院坚持运用蒙汉两种语言进行裁判文书的制作,专门聘用了兼通蒙汉双语打字的工作人员,并首先保证蒙语裁判文书的核稿、发文,并专职一名党组成员签字把关,提高了裁判文书的质量和效率。定期对蒙古族文字法律文书进行抽查、评比,不断提高法官运用蒙语进行裁判和制作法律文书的积极性。不定期的开展蒙文裁判文书的评比活动,利用各种方式,提高蒙文裁判文书的质量。

(四)抓好双语人员的培训和养成

我院深刻认识双语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蒙语法官的培训工作,鼓励蒙语审判人员的学历教育,组织并参加自治区的双语培训班,定期开展蒙文审判的工作交流会,倡导法官和工作人员学习和使用蒙语。要求审判庭通晓蒙语的法官帮助本庭其他人员学习和使用蒙语,并专门购买了蒙文打字软件,安装到各庭室的电脑中,进行蒙文打字的培训。目前就有八名书记员已经能够在庭审中熟练操作蒙文打字,保证了蒙文案件公正高效的审理。

(五)开拓双语信息化平台。

我院开通了内蒙古法院系统首家蒙文网站。这个蒙文版管理系统的版面共分为法院概况、工作动态、信息简报、优秀裁判文书和法律法规五个区域,各区域文字全部为蒙文。点击蒙文网站可以及时了解法院各类案件的审判动态,查询各种审理和执行案件的公告,还可查阅部分生效裁判文书,加强蒙文审判的业务交流,特别是可以查阅蒙文法律法规,蒙文法官可以迅捷地查阅相关法律条文,极大地方便了蒙文案件的审理,同时,也为蒙古族法官的教育、学习和成长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促进了双语法官的培养。

二、双语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干警队伍司法水平较低。我院双语法官及书记员的人数比重较大,但缺乏统一准确的翻译用语,导致裁判文书的术语表达不准确。审判人员的翻译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参差不齐。虽然立案送达的法律文书如传票、权利义务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已经印制了蒙文翻译,但从措辞和词语搭配还不是非常规范,特别是缺少全国或者民族自治地方统一的尺度。

(二)、翻译人员短缺。目前,我院没有专职翻译人员,只能由懂得蒙汉双语的法官开展双语审判,但是法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不能足以胜任。对于当事人双方为不懂汉语的蒙古族,或当事人一方为汉族,另一方为不懂汉语的蒙古族当事人时,因为没有翻译进行庭审翻译,案件审理非常困难。这既不符合法律要求,同时延长了审判时间,降低了审判效率,从审判工作需要上看,我们急需专职的翻译人员。法院专职翻译是否能设立专项编制,法院内部能否设立兼职翻译人员,如何设立值得探讨。

(三)、法院经费紧张。我院受理的蒙文案件较多,从立案到执行各种相关文书都是蒙汉双语制作,这导致诉讼成本过大、办公办案艰难。尤其在刑事案件中,公诉机关提供的都是汉文法律文书,如果当事人是蒙古族看不懂不接收,由检察院还是法院提供翻译权责不明。蒙文裁判文书送达后,执行机关不予接收,导致罪犯无法交付执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翻译和制作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这样就会增加诉讼成本,上级机关能否在开展蒙文审判上,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和照顾。

(四)、缺少标准工具书。在审判实践中缺少法律法规的标准蒙文翻译版本,缺少蒙文工具用书,这很容易造成文字歧义,虽然我院坚持使用蒙汉双语制作裁判文书,但是如果能够确定蒙古语的规范用语和翻译标准,将大大提升司法工作的效率。

三、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需要上级机关的支持和我院的努力才能克服。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院要充分认识双语审判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审判执行和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双语审判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国汉语已成为各民族共同交往的通用语言,汉语文成为最新、最快、容量最大的信息载体,成为知识和科技情报的最丰富的信息库。任何一种少数民族语文都还不能超越汉语文所起的作用。汉语文掌握的程度已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力以及科学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结合我院实际,只有抓好双语审判工作,才能更加充分保障宪法规定的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才能使司法更加便民利民,才能使人民法院更能高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当前,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正在面临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这一宏伟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创造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我院审判工作也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双语审判工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推进审工作公正高效发展。

(二)坚持“分类指导、双语并进、优势发展”的原则

双语审判工作不仅涉及到案件审判程序、实体等一系列的审判问题,还包括法官队伍编制、法院经费配备、科学管理考核等一系列政(务问题,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比较敏感的原则问题。我们认为确立本地区双语审判体制既要考虑到确保蒙古族当事人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权利和依法公正审判这两层基本因素,也要考虑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现实应用情况。既着眼于双语审判的特点和地区实际,又要着眼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双语审判队伍建设:比如选拔优秀的、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有志于服务当地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免试、降低高考分数线等方式使其进入民族大学专项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对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双语法律大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子女到省会城市读书就业等优惠政策。比如在民族地区政法各类选拔和考录中,设法增加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在司法考试中,定向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大幅度的降低分数线的招考政策;对长期在法院、检察院工作,并且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在司法考试中进一步放宽条件;应着力培养双语法律翻译人员。在部分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设立翻译处,聘请专业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的需要,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吸引汉族法律人才到这些地区工作并为其提供民族语言的培训机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应继续通过培训、交流、挂职等形式提高这些地区法律职业队伍素质等等。

(三)建立统一的双语审判考核和评估体系

随着审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采用双语审判进行绩效考评作为评价审判工作效果的手段还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通过科学有效的双语审判工作,有效地督促双语案件审理达到合法化、规范化,同时对审判工作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进行双语审判工作绩效考评,不断提高民族法官司法工作的积极性。

蒙汉双语论文篇5

    蒙古族文学以族属为前提条件,在作家的生长地域、作品语言和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生活等因素的作用下,(略)结构.蒙古族汉语创作,紧随母语创作,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汉语小说进入当代以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蒙古族聚居区为(略)伍,省市作家协会以上作家已有54位;作品收获丰厚,已出版82部长篇小说,发表、出版近800篇中短篇小说.整体关注汉语小说创作,准确定位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弥补该领域系统考察的缺失.论文以搜集、整理有关作家和作品详尽资料为首要任务(略),考察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在不同历史区间内,作家队伍构成和作品题材的变迁,并进一步探讨其创作特点. 蒙古族汉语小说家虽然多生长在蒙古族聚居区,但其双重边缘化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创作追求.论文从草原、黄金家(略)化三个向度,探究了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的创作诉求.汉语小说家情系草原,玛拉沁夫、扎拉嘎胡等作家笔下充满革命情感的草原生活,展现蒙古族的命运变迁的同时,力图表达民族性的内容;哈斯乌拉和白雪林,挖(略)人民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蒙汉双语论文篇6

(一)从蒙汉关系切入对内蒙古地区进行社会变迁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蒙汉关系入手,来展现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特点以及蒙汉关系的演变与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闫天灵的“论汉族移民影响下的近代蒙旗经济生活变迁”通过研究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经济观念的影响来关注蒙古族的社会变迁。他指出,汉族移民强化了蒙古族经济上交换的观念,同时由于汉民的垦地使得蒙古族尽管占有着地租,但却失去了对土地的利用优势。另一研究者关爱则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汉民和蒙古族牧民农牧关系的对立到互补的转变,来展示蒙汉关系的演变。韩满都拉则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牧关系的变迁,来探讨蒙汉关系的演变,以及在市场机制下农牧发展的选择趋向。

(二)语言学角度对内蒙古地区进行社会变迁的研究这部分文献主要从语言使用的演变与交融角度来展示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包智明教授的“变动中的蒙民生活———三爷府村实地调查”、孙东方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和苏德的“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研究等,分别从语言的使用和教育学等角度来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与语言变迁,从而折射出其社会变迁。在包智明教授的研究中,通过实地调研,指出蒙古族民族语言使用和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的变化,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在苏德的研究中,指出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蒙古族的社会变迁。

(三)家庭、婚姻、亲属角度的研究郝亚明的“乡村蒙古族婚姻的现状与变迁———基于内蒙古东部的村落调查”一文,就是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四个不同类型村落资料的横向比较以及对1996年调查数据与2005年调查数据的纵向对比,展示了蒙古族东部乡村地区的婚姻现状与变迁。马威的“北方蒙汉边际地区的轮养制研究”,通过比较闽台与北方地区汉人社会的轮养制家庭模式探讨汉人社会“大家族”理念及其在现实中的适应性调整。通过对农耕地区蒙古族“轮养制”家庭研究,探讨国家力量影响下,族群碰撞带来的周边民族亲属观念、家庭制度、社会组织变迁,讨论蒙古族在遭遇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如何基于本民族文化来理解、接受并适应性重建自身文化传统。研究指出,在中国北方蒙汉边际地区,汉民所独有的家庭轮养制被蒙古族人民所接纳,并得到因地制宜的改造与应用。那顺巴依尔的“内蒙古牧区亲属制度变迁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亲属制度的变革,包括,蒙古族亲属的称谓、范畴及其社会文化变革的研究,指出这种变迁的动力来源,即包括汉民的移入,也有国家体制更替和变革的影响。

(四)体制政策与社会结构角度的研究对体制与政策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已有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过去历史阶段的社会研究,另一类是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对历史阶段的社会研究包括娜仁其其格的“近代内蒙古行政建制变迁特征研究”,萧凌波的“清代东蒙地区对华北平原水旱灾害异地响应方式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王利森的“清代前期鄂尔多斯、归绥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变迁研究”,珠飒的“喀喇沁札萨克衙门档案与移民史研究———以早期汉族移民管理与移民稽查制度为中心”,王建革的“农牧交错与结构变迁: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农业与社会”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建制变迁、灾害响应方式变迁和稽查制度以及社会结构变化等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演变。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包括郝亚明、包智明的《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付桂军的“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经济模式构建”、“内蒙古城乡差距缩小的路径选择:制度创新”,苏浩的“内蒙古城乡差距分析”,丛志杰的“内蒙古就业结构转型:轨迹、特征与对策”等。他们分别从体制政策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提出了相关的结论与应对策略。

(五)移民与人口研究移民与人口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按照研究的时间维度分为历史与现代。对历史上移民的研究包括任馥瑛的“晚清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研究”,王铁钢的“清末民初达尔汉王旗汉族移民问题研究”,白玉双的“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的北迁及其影响”,胡日查的“清代汉族移民在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开发活动———以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为中心”,杨青的“民族学视角下的移民问题研究———评《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张士尊的“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刘忠和的“‘走西口’历史研究”等;对于移民与人口问题的当代与现状的研究包括包智明的“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包智明、孟琳琳的“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荀丽丽,包智明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包红霞、恩和的“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研究”等。这些研究分别从生态、环境、政府与市场等角度对人口迁移和移民做了详尽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时期,主动迁移和被动移民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影响。

(六)消费与城乡差距研究消费与城乡差距这一主题的研究,包括曲莉春的“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斯琴的“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赵瑜的“内蒙古牧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任雪娇的“内蒙古农民生活消费研究”,付桂军、齐义军的“城乡统筹视阈下内蒙古城乡差距变动分析”,金凤的“内蒙古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等等。对于消费与城乡差距的研究,在四个数据库以“内蒙古消费”和“内蒙古城乡差距”进行检索,分别检索到了505条和73条。从数量上要多于除艺术类的其他主题的研究,究其原因,一个是主题研究的多学科性,另一个是主题设定的普遍性与流行性。这些研究分别以定量和定性方法角度,采用实地研究和二手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的消费与城乡差距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和梳理,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消费与城乡差距的独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七)民俗与艺术研究在中国知网的4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内蒙古民俗”检索到172条“,内蒙古艺术”1318条。但是,若以“内蒙古社会变迁”为主题进行检索,则数量并不多见,可见的包括张永妍的“蒙汉调音乐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变迁”,马辉的“源于自然主义的鄂伦春民族工艺品研究”,白兰、照查、塔明的“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视点透视”,白萨茹拉的“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研究”,穆乃胜的“浅析二人台的产生与发展”等不足10篇。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民族特性和学科特性。蒙古族以擅长歌舞著称,因此,对其音乐、舞蹈等的研究必然不会少,但是由于学科所限,这些艺术和民俗的研究,往往以事论事,很少能够上升到社会变迁的高度。因此,才会出现两种数量的强烈对比状况。

(八)其他主题的研究在检索中,除了上述主题研究外,还可见其他主题的零星研究。比如,关于内蒙古地区的脱贫增收问题,主要有张艾力的“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探析———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为例”、“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问题的政策选择———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刘海池的“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攻略中的生态移民──以通辽市为例”。另外,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对内蒙古金融的影响等方面的论著,这些研究偏少,行业特色明显且不多见,在此不再赘述。

二、已有研究文献的特点

通过文献梳理,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主题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的阶段性非常明显。正如文章前面检索的情况,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研究更多是2002年至2012这10年的研究,虽然在之前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并没有出现这10年研究的繁荣。二是研究主题的多样性。基本上对于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在对内蒙古地区的研究中也都有所体现,甚至由于本地区的特殊性,其研究主题会更丰富于其它非少数民族地区。三是研究学科的多样性和交叉性。对内蒙古会变迁的研究,既有社会学的研究,也有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甚至是金融学等的研究。这些学科通过各自的学科角度与研究方法,关注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四是研究时段的既定性。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看,基本上处于两个阶段的研究,一个是清代内蒙古地区的研究,另一个则是现代与现状的研究,对于其他时段的研究非常稀少。这种状况与内蒙古的历史有关。在元明时期,内外蒙古并没有出现内外蒙古之分。五是研究方法的丰富性。既有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也有二手文献研究。这些研究相互对照映衬,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展现内蒙古地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地区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面貌。六是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集中性。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发现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研究,其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大多是各地区的民族类院校,有不少研究者本人就是蒙古族学者。而一些综合性机构及其研究者并不多见。七是各项研究缺乏对话。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其它研究,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缺乏必要的对话,基本是出于自说自话的状态,各自的研究对他者来说,缺乏一定共识的达成。这种共识的缺乏一方面由于学科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地域的辽阔,任何学者都不可能熟知每一个地区和角落。八是对比研究较稀少。由于学科和地域限制,各个研究对话的缺乏也导致了对比研究的可行性。另外,由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各个地方差异也比较明显,也是造成对比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九是对内蒙古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社会变迁的研究成果较少。尽管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可以见到一些关于内蒙古地区资源开发的文献,但是,大多数的研究是片段性的,或者是从经济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等论述了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很少文献涉及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开发与社会变迁的交互影响。

三、结论

蒙汉双语论文篇7

新词术语蒙译方法初探

蒙古文翻译词典的演进

风雨六十年民族翻译情

铁肩担使命妙手译文章

汉语成语维译中的等值原则

岩帅佤语述补结构的时间范畴

汉蒙脏腑成语隐喻认知对比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探索

藏、汉、英奇数文化比较与翻译

六十年译坛耕耘半世纪译果盈枝

试论汉语“吉祥如意”壮译策略选择

少数民族语言类型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民语广播影视翻译

文学作品汉壮翻译的文学性追求

英语财经新闻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维吾尔语专业学生笔译能力现状探究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术语的英译研究

浅谈汉藏翻译中词语的正确选择

我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概述

敦煌藏文ITJ739号骰卜文书繇辞译释

顺应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

浅谈汉哈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

模因论对多媒体汉泰翻译教学的启示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历史与现实

三湖壮语thai53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

论绿春哈尼族和谐双语生活的特点及成因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颁布施行

走整体把握和协同合作的民族语言保护之路

敦煌古藏文P.T.986文书《尚书》四古词译释

兰智奇同志与甘肃省民委领导进行工作交流

中国翻译协会继续开展资深翻译家表彰活动

甘孜州旅游景点的英译问题及翻译策略研究

《玛纳斯》史诗早期英译本的学术特色评析

异域文化资本“译入”的类型、模式与争论

邓肯与仓央嘉措诗歌海外首个英语全译本

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传》翻译的多维研究

古代藏医文献书名汉、英文翻译中的体会

跨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影视作品的汉英翻译

哈萨克语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研制方法

晚清小说翻译场域中规范与林纾翻译研究

洛扎吐蕃摩崖石刻的语法特征及翻译

基于效应决策模式的认知翻译过程研究

玄奘术语翻译理论的创新性及其现代意义

创作与翻译之间——惠格姆的仓央嘉措诗歌英译

基于XML的濒危语言在线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蒙汉双语论文篇8

8月17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黄颖率团访问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王红参赞陪同访问。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2个汉语教学点,学生规模超过2000人。

代表团参观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设施并走入教室现场观摩汉语课堂。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跳起了独具马达加斯加风情的舞蹈欢迎中国教育部代表团。即将毕业的学生表演了话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展示了3年来的汉语学习成果。口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柬埔寨历史文化研究所”揭牌

8月17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柬埔寨历史文化研究所”揭牌仪式和首届《真腊风土记》暨中柬友好关系溯源国际研讨会在柬埔寨王家研究院礼堂隆重举行。在研讨会上,克洛堤达院士等4位柬埔寨学者和李宁宁教授等3位中国学者先后就《束埔寨远古时代至真腊时期的哲学》、《柬埔寨和中国的交往历史》、《一个儒士眼中的南国风情》和《中束5000年的交往》等题目发表了演讲,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相关提问。专家讲解精彩,观众反应热烈,气氛十分活跃。

《亚洲日报》与曼松德孔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为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孔子学院在泰国的影响力,8月24日,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与《亚洲日报》签订了合作协议。曼松德孔子学院泰方院长苏迪鹏博士(SUTIPPORN CHOTRATANASAK)出席了此次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亚洲日报》将开辟专栏,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改革开放后教育科技发展的丰硕成果,同时还将介绍中国人的现代文明以及泰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工作情况等。

在签字仪式上,《亚洲日报》代表和孔子学院彼此交换了此次合作的基本理念及宗旨,并对报纸样板进行了讨论分析。曼松德孔子学院李鸿芬院长在会上对合作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将9月27日定为报纸首刊刊发日。

《孔子学院》中法文对照版亮相国际高层论坛

8月26日,以“中国在国际机构中发挥的作用”为主题的国际高层论坛在法国普瓦提埃Futuroscope会议中心举行。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会场设置展台,宣传孔子学院和《孔子学院》中法文对照版期刊。

本次活动由法国前总理、现参议院副议长拉法兰先生主持的“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办。300多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与会,其中包括联合国副秘书长AlainLe Roy、世界银行副行长James W.Adams等。孔子学院是本次高层论坛上惟一设立专门展台的机构。

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01暑期访华文化夏令营

8月28日,来自波兰的2011暑期访华文化夏令营在天津理工大学成功落下帷幕。

在汉语培训班上,大家欣喜地学会了更多的汉语基本表达,了解了更多的汉语知识;在文化体验课上,大家抑制不住兴奋地体验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饮食文化、太极、民间音乐等等。更令大家激动不已的是,此次夏令营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逛古文化街、串北京小巷胡同、游览天坛、参观兵马俑等。紧凑的文化活动使整个夏令营活动高潮迭起。

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编译出版蒙汉双语读物《兔子ZAAT的故事》

近日,由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共同编译的蒙汉双语漫画读物《兔子ZAAT的故事》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蒙古国历史上第一本面向少年儿童汉语学习爱好者的蒙汉双语读物,填补了蒙古国内此类书籍的空白。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王小龙为这本读物作序。他在序言中评价这本漫画寓教于乐,生动活泼,是一本优秀的双语读物,希望这本双语读物能够帮助孩子们开发智力、启迪心灵,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同时,他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中蒙两国的孩子们互相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情,让中蒙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延续下去。

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积极帮助当地学校开设中文课

让中文课程走进当地中小学是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积极与当地中小学联系,帮助当地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今年7―8月,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向凯泽校区4所小学派遣了两位志愿者,向夏威夷大岛Pa’auilo学校赠送了中文教材和教辅材料并派遣了一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每周都教授超过20小时的中文课程。

为了让志愿者尽快适应当地学校的教学,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高度重视对志愿者的岗前培训。著名中文教学专家、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任友梅教授多次与志愿者座谈,还邀请当地中小学中文教学专家Haze]Hasegawa对志愿者进行专门指导,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经验、进行教学展示,积极推荐志愿者旁听优秀外语教师课程。

美国南卡首所全日制特许公立中文沉浸式学校成立

蒙汉双语论文篇9

近年来,中蒙两国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蒙古国的访问,将推动两国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蒙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接触,及时沟通交流,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蒙古国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并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室主任博格吉扎布教授对记者说,温家宝总理的到访将对蒙中两国关系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他说,目前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十分牢靠,两国在各个领域实施着70多个双边协议。

中蒙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8年,两国贸易额由2.43亿美元上升至24.38亿美元。2009年,两国贸易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虽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重拾升势。两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同样得到长足发展。两国人民从双边经贸往来中都得到了实惠。

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增多。据中国驻蒙古国大使余洪耀介绍,2009年蒙古国赴华人数达到70余万人次,中方赴蒙人数也达到20余万人次。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

博格吉扎布说,中国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巨额投资以及优惠贷款、无偿援助等对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建议,今后蒙中两国应在铁路、房地产、石油、煤炭、农牧业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

博格吉扎布说,对于两国关系来讲民间交流和相互了解也至关重要。蒙古国青年一代对中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兴趣,十分希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蒙古国青年在不断增加。他表示相信,蒙中两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蒙汉双语论文篇10

“圣主苏勒德祭词”解读

宗喀巴大师为蒙古人的述论

蒙古族新生儿洗礼习俗研究

论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素班第与清朝的关系

蒙元时期几款圣旨的书写年代考

纳·赛西亚拉图系列散文《童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古代蒙古人常用的祭祀品及其文化内函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与生态观的内在关联

论蒙古人与草原及五蓄的三重关系

论巴·布林贝赫诗歌的抒情模式

从民间文学研究到民间文化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科尔沁地区当代乡土小说的话语节奏探讨

蒙古族民间故事中的燕子和喜鹊的拟人化形象分析

从蒙古文行书书法作品看美学风格的演变

科尔沁民歌的审美模式探讨

从岔曲腔词的借用关系看清代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传统蒙古包的建筑结构、材料与装饰特征研究

匈奴青铜艺术动物形象分析及其对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影响

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网络研究

建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民间文学数据库的紧迫性

蒙古语肃北土语单音节词的重音初探

现代蒙古语句法标注体系的依存语法研究潮尔艺术大师琶杰

蒙古族作家、学者、文化功臣额尔敦陶克套

论阿旺图丹的戏剧理论

利用汉文文献史料探究阿尔寨石窟

墨日根葛根《金珠》利用的汉文文献来源

黑城出土的十四世纪蒙古文文书研究

蒙古族历史上的《青册》一书考

浅论鲜卑部的统一与分化原因

论蒙古文《格斯尔传》中佛陀与帝释天的关系

青海《格斯尔传》的传承与演化概况

论蒙古族民歌的圆形思维特征

陶格涛胡之歌被称为陶老爷之歌的缘由

20世纪卫拉特文学的奠基者额·根杰

论现代蒙古族文学启蒙思想

女诗人现象研究

论古代蒙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论游牧民族的文字经验

蒙古语名词的情感色彩内涵研究

蒙古语双根词与复合根词的差异

言语义型与语言环境的关联

满语的内折法构成的词语分析

蒙古语与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辨别法

蒙古语信息处理资料库管理系统方案

从跨文化角度谈蒙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论《 》一词的演变

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的象征意义

试论成吉思汗助力观

阿拉善民歌搜集研究综述

草原文化理论建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探讨

游牧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世纪蒙古族文学史学研究——以蒙古国文学史为中心

蒙古族古代汉语文论特征

叙事民歌的叙述程式母题

布和德力格尔小说语言的文学语言学分析

从赛春阿《信十二》谈其文学观

叙情散文与散文诗的区别

“新民歌”的性质特征初谈

《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从事实到电影

清朝阿拉善和硕特旗财政状况

清朝阿拉善和硕特旗牧场保护措施

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依法解决喀尔喀内乱

清朝喀尔沁左旗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