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1:07:11

市场监督论文

市场监督论文篇1

论文摘要:证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立以来,在近20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的滞后等原因,导致证券市场监管不力,在证券市场上出现了诸多混乱现象,使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备受困扰。因此,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是证券市场走向规范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在近20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中国证监会2009年8月2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33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78亿户,而上市公司共有1628家,沪深股市总市值达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位列全球第三位。证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监管、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原因,中国证券市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备受困扰,证券市场监管陷人困境之中。因此,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者存在的问题

1.证监会的作用问题

我国《证券法》第178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从现行体制看,证监会名义上是证券监督管理机关,证监会的监管范围看似很大:无所不及、无所不能。从上市公司的审批、上市规模的大小、上市公司的家数、上市公司的价格、公司独立董事培训及认可标准,到证券中介机构准入、信息披露的方式及地方、信息披露之内容,以及证券交易所管理人员的任免等等,凡是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情无不是在其管制范围内。而实际上,证监会只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的附属机构,其监督管理的权力和效力无法充分发挥。

2.证券业协会自律性监管的独立性问题

我国《证券法》第174条规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证券公司应加入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的权力机构为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同时规定了证券业协会的职责,如拟定自律性管理制度、组织会员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处分违法违规会员及调解业内各种纠纷等等。这样简简单单的四个条文,并未明确规定证券业协会的独立的监管权力,致使这些规定不仅形同虚设,并且实施起来效果也不好。无论中国证券业协会还是地方证券业协会大都属于官办机构,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机构负责人多是由政府机构负责人兼任,证券业协会的自律规章如一些管理规则、上市规则、处罚规则等等都是由证监会制定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没有实质的监督管理的权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律组织,通常被看作准政府机构。这与我国《证券法》的证券业的自律组织是通过其会员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来补充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的初衷是相冲突的,从而表明我国《证券法》还没有放手让证券业协会进行自律监管,也不相信证券业协会能够进行自律监管。在我国现行监管体制中,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作用依然没得到重视,证券市场自律管理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3.监管主体的自我监督约束问题

强调证券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是考虑到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突发性、波及范围广等特点,而过于分散的监管权限往往会导致责任的相互推诿和监管效率的低下,最终使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而从辨证的角度分析,权力又必须受到约束,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腐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监管者也是经济人,他们与被监管同样需要自律性。监管机构希望加大自己的权力而减少自己的责任,监管机构的人员受到薪金、工作条件、声誉权力以及行政工作之便利的影响,不管是制定规章还是执行监管,他们都有以公谋私的可能,甚至成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偏离自身的职责和牺牲公众的利益。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共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人民权利中分离出来,交由公共管理机构享有行使权,用来为人服务;同时由于它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但权力则意味着潜在的腐败,它的行使有可能偏离人民服务的目标,被掌权者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在证券市场的监管活动中,由于监管权的存在,监管者有可能,做出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必须加强对监管主体的监督约束。

(二)被监管者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的问题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上市前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股权过分集中于国有股股东,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这种国有股股权比例过高的情况导致政府不敢过于放手让市场自主调节,而用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证券市场的运行,形成所谓的“政策市”。由此出现了“证券的发行制度演变为国有企业的融资制度,同时证券市场的每一次大的波动均与政府政策有关,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被强烈扭曲”的现象。证监会的监管活动也往往为各级政府部门所左右。总之,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使政府或出于政治大局考虑,而不敢放手,最终造成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出现问题。

2.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治理问题

同上市公司一样,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等也有在着上述的问题。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虽然也成长起来,但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法制尚待健全、相关发展经验不足的境况下,这些机构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也都存在很多缺陷。有些机构为了牟取私利,违背职业道德,为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证明;有的甚至迎合上市公司的违法或无理要求,为其虚假包装上市大开方便之门。目前很多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在上市、配股、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多个环节联手勾结,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或以能力有限为由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做出有倾向性错误的审计结论,误导了投资者,扰乱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秩序,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造成冲击。

3.投资者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离理性、成熟的要求还有极大的距离。这表现在他们缺乏有关投资的知识和经验,缺乏正确判断企业管理的好坏、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政府政策的效果的能力,在各种市场传闻面前不知所措甚至盲信盲从,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在市场价格上涨时盲目乐观,在市场价格下跌时又盲目悲观,不断的追涨杀跌,既加剧了市场的风险,又助长了大户或证券公司操纵市场的行为,从而加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的难度。

(三)监管手段存在的问题

1.证券监管的法律手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法制建设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证券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为主,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律规则四个层次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框架最终形成。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首先,证券市场是由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及其它市场参与者组成,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有效组织,围绕上市、发行、交易等环节运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应当是应有俱有,但我国目前除《证券法》之外,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信托法》、《证券信誉平价法》等几乎空白。其次,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具备统一完整的证券法律体系,导致我国在面临一些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无计可施;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导致在监管中无法做到“有章可循”。再者,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中三大法律责任的配制严重失衡,过分强调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忽视了民事责任,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在事实上得不到补偿。以200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为例,该法规涉及法律责任的条款有48条,其中有42条直接规定了行政责任,而涉及民事责任的条款只有4条。

2.证券监管的行政手段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曾长久的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上,这种政府干预为主的思想在经济发展中已根深蒂固,监管者法律意识淡薄,最终导致政府不敢也不想过多放手于证券市场。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中,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被弱化。

3.证券监管的经济手段存在的问题

对于证券监管的经济手段,无论是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均有体现,只不过这种经济的监管手段过于偏重于惩罚措施的监督管理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奖励的监督管理作用。我国证券监管主要表现为惩罚经济制裁,而对于三年保持较好的稳定发展成绩的上市公司,却忽视了用经济奖励手段鼓励其守法守规行为。

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一)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I.证监会地位的法律完善

我国《证券法》首先应重塑中国证监会的权威形象,用法律规定增强其独立性,明确界定中国证监会独立的监督管理权。政府应将维护证券市场发展的任务从证监会的工作目标中剥离出去,将证监会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执法委员会。同时我国《证券法》应明确界定证监会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实施监管权力的独立范围,并对地方政府对证监会的不合理的干预行为在法律上做出相应规制。这样,一方面利于树立中国证监会的法律权威,增强其监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利于监管主体之间合理分工和协调,提高监管效率。

2.证券业自律组织监管权的法律完善

《证券法》对证券业自律组织的简简单单的几条规定并未确立其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辅助地位,我国应学习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对证券业自律组织重视起来。应制定一部与《证券法》相配套的《证券业自律组织法》,其中明确界定证券业自律组织在证券市场中的监管权范围,确定其辅助监管的地位以及独立的监管权力;在法律上规定政府和证监会对证券业自律组织的有限干预,并严格规定干预的程序;在法律上完善证券业自律组织的各项人事任免、自律规则等,使其摆脱政府对其监管权的干预,提高证券业自律组织的管理水平,真正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以利于我国证券业市场自我调节作用的发挥以及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3.监管者自我监管的法律完善

对证券市场中的监管者必须加强监督约束:我国相关法律要严格规定监管的程序,使其法制化,要求监管者依法行政;通过法律法规,我们可以从正面角度利用监管者经济人的一面,一方面改变我国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从事证券监管的管理者的终身雇佣制,建立监管机构同管理者的劳动用工解聘制度,采取惩罚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落实量化定额的激励相容的考核制度;在法律上明确建立公开听证制度的相关内容,使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对监管者形成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还可以通过法律开辟非政府的证券监管机构对监管者业绩的评价机制,来作为监管机构人事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被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1.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完善

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权力制衡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一方面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减少国有股的股份数额,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能够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法律环境,并在其内部建立一种控制权、指挥权与监督权的合理制衡的机制,把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2.中介机构治理的法律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同上市公司一样,在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国情时也有股权结构、治理机制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其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经济信用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我们应当以优化中介机构的股权结构、完善中介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根本目标,一方面在法津上提高违法者成本,加大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不仅要追究法人责任,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的经济乃至刑事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法律上加大对中介机构的信用的管理规定,使中介机构建立起严格的信用担保制度。

3.有关投资者投资的法律完善

我国相关法律应确立培育理性投资者的制度:首先在法律上确立问责机制,将培育理性投资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中,投资者投资出问题,谁应对此负责,法律应有明确答案。其次,实施长期的风险教育战略,向投资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思想灌输。另外,还要建立股价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分析体系,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决定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应以过去的经济信念为条件对未来经济作出预期,从而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三)监管手段的法律完善

1.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经日渐完善,形成了以《证券法》和《公司法》为中心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律规则四个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无论从总体上还是细节部分都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面对21世纪的法治世界,证券监管法律法规在对证券监管中的作用不言而语,我们仍需加强对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视与完善。要加快出台《证券法》的实施细则,以便细化法律条款,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并填补一些《证券法》无法监管的空白;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监管证券的上市、发行、交易等环节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信托法》、《证券信誉评价法》等等;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使其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基础作用,弥补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害,保护投资者利益。

2.证券监管行政手段的法律完善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相违背的,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手段,正确处理好证券监管同市场机制的关系,深化市场经济的观念,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涉。尽量以市场化的监管方式和经济、法律手段代替过去的政府指令和政策干预,在法律上明确界定行政干预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使政府严格依法监管,并从法律上体现证券监管从“官本位”向“市场本位”转化的思想。

3.证券监管其他手段的法律完善

证券监管除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外,还有经济手段、舆论手段等等。对于经济手段前面也有所提及,证券监管中的每个主体都是经济人,我们利用其正面的作用,可以发挥经济手段不可替代的潜能,如对于监管机构的管理者建立违法违规的惩罚机制和监管效率的考核奖励机制等,促进监管者依法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在法律上对新闻媒体进行授权,除了原则性规定外,更应注重一些实施细则,从而便于舆论监督的操作和法律保护,使舆论监督制度化、规法化、程序化,保障其充分发挥作用。

市场监督论文篇2

一、基层央行对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央行监管效能的提高

1.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和基层央行监管目标实现的难度。合作制原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要服务于社区、服务于“三农”,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又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盈利目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农村信用社也只有以盈利为目的,才能真正建立以上“五自”机制。必须服务于“三农”的“准政策性”职能和必须“以盈利为目的”的基本要求,二者相互矛盾、有时甚至相互抵触,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正常发展,加大了基层央行金融监管的难度。

2.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支出,增加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隐性”流失,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也给基层央行的全方位监管留下了空白。目前县级农村信用联社仍实行的是基层法人社管理模式,这既不利于县级联社辖内人力、物力和资金来源的统一管理,又增加了税费缴纳(如所得税),形成了信贷资金“隐性”流失,尤其是对部分法人社盈利、但整体亏损的县联社,信贷资金的“隐性”流失更为明显。基层法人社管理模式也给基层央行增加了监管难度。由于基层央行监管人员有限,对基层社实施全方位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改变基层法人社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3.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小、经营效益欠佳等客观现实,决定了社会公众短期内难以对农村信用社树立足够的信心。

4.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市场营销观念较差,业务品种单一。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基层央行的监管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5.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电子化程度低、服务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使农村信用社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更为不理想。不良资产的核销等历史包袱只能靠自身消化。给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和基层央行监管目标的实现增加了极大难度。

(二)基层央行监管中的不足和困难影响了监管效能的提高

现代金融监管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执法行为,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工作中,要谙熟法规“会”监管、求真务实“敢”监管、超前监测“早”监管、多方并举“巧”监管。目前,基层央行在金融监管的实践中,还存在着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相对落后,机构设置不尽科学,监管人员素质偏低,监管职责落实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监管效能的提高。

(三)人民银行上级行的管理不够科学,也影响着基层央行监管效能的提高

1.人民银行信用合作管理部门与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对县级农村信用社的管、监职责相对模糊,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的处境尴尬,给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带来诸多不便。

2.人民银行对监管指标的考核不尽合理,时点内容多、时期内容少,重叠(或相似)内容多、创新(或结合实际)内容少,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方向,也束缚了基层央行的监管思路。

3.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钢性”约束多,“弹性”管理少,如期限较短,设置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用途限制过多等,影响了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力,也给基层央行的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对策及建议

(一)各级央行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促使农村信用社更新的监管理念,改善经营管理,尽快走出困境。

1.准确确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要突出农村信用社是“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的基本观念。服务“三农”的宗旨应主要作为服务范围或服务区域来对待,以减少政策性职能,确保信用社利益。

2.督促农村信用社尽快完成县级联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行县联社一级法人的管理,充分集中运用信用联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增强抵御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并根据效益原则对机构进行合理布局,提高经营效益,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

3.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借目前普遍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之机,帮助农村信用社尽快启动并建立“农村信用工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配合、村组响应的良性互动格局,增强广大农户的信用观念,努力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宽松的外部信用环境。二是要站在有利于培育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后劲、有利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的高度,积极寻求减免支农服务方面的有关税费、提高呆帐准备提取比例等,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三是尽快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跨区域的资金汇划系统,努力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与商业银行相当的结算环境。以提高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帮助农村信用社多渠道、多方位地筹集自有资金,增强社会公众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和增强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

4.鉴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的现实,帮助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机制,在无法实现剥离资产的情况下,实行新、老贷款分账经营、分别管理,甩下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创建支农服务与信用社自身增效的新格局。

(二)人民银行自身要适应时展要求,与时俱进,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市场监督论文篇3

围绕着对审判权的监督,我国法学界与法律界长期纷争不止:有检察院监督论者,有人大监督论者,有党纪监督论者,有公众监督论者,甚至有媒体监督论者……不一而足。我个人的主张则是以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为中心,展开对审判权(狭义的司法权)的监督,这也应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为何是监督审判权的利器

司法的公平与高效,只能建立在司法独立的基础上,而司法独立的本质就是法官独立,也即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官除了服从法律以外,就不应该有任何上司。从这个角度来说,检察院监督、人大监督、公众监督等只能是外在的监督,而且只能是基于法官在审判中是否违反程序,以及是否明显违反法律等方面的监督,而对于审判内容本身是否符合法律与公义,无法进行监督。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可能成为监督审判权的唯一良方,理由如下:

(一)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有助于裁判规则的形成。法官裁判是一个理性运用法律的过程,而裁判的经验内化于审判本身,西谚有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这种包含裁判经验在内的裁判规则的形成,只有二途:其一,法官的师徒制式的传授;其二,依靠学者与律师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而且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所形成的裁判规则,是基于理性与对话而形成的,有助于克服法官在封闭环境下形成的职业偏见。

(二)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有助于将不断发生的社会生活纳入司法秩序。无论是成文法传统,还是判例法传统,法律(包括法律条文和判例)相对于现实生活的展开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运用法律裁判案件时,就必须尽可能克服这种滞后性,将不断发生的社会生活纳入法律秩序的统治,这正是法官审判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则是学者与律师有意无意将现实性内化于案件讨论的过程。而法官在未来审判时,会因这些评论的影响,间接地将之带入司法秩序中去。

(三)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有助于法治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可以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学者、律师间对法律适用认识的统一性;其二,通过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纳入法治的视野来考量,从而规范社会。

上述三个理由导致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客观上就形成了对审判权的监督。其一,评论形成的一些规则,会影响到后续相同或类似案件的审理;其二,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必然会考虑评论者可能的意见,客观上可以防止法官的肆意行为;其三,法官在审理案件与撰写判决书时,会更加注重说理,因为只有强化说理,才可能受到评论者的好评。

强化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的具体司改路径

强化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应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本轮司法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高效与公正的司法,而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是其题中之义。因此,强化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围绕生效的裁判文书形成一个评论市场,应是当下可以做出的努力。

(一)所有生效的裁判文书一律公开上网,为评论者提供评论材料,涉及国家机密与个人隐私的案件除外。但是,这两类案件必须设立严格的认定程序,建议统一由最高法院认定,并且设定严格的保密期限,凡超过保密期限的案件,自动解密。另外,不得以商业机密作为不上网公开的理由,因为涉及商业机密的案件,当事人完全可以选择仲裁的途径来解决。

(二)法官在裁判中可以引用评论意见。在成文法传统中,法官在裁决中是不能将评论意见作为法源加以引用的,但是可以在说理部分加以引用。如此,可以使评论者关注评论意见的采纳,以此为激励,推动评论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三)再审法院与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要关注评论意见。再审法院与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要建立跟踪评论意见制度,及时汇总与研究对生效裁判文书的评论意见,在决定再审或行使检察监督权时(包括抗诉等方式)要将评论意见纳入考量的范畴。

(四)建立学者、律师与法官间的职业转换机制。欲使评论对法官审判权发挥更加实质的影响,还需建立评论者的主体——学者与律师更为便捷地进入法官队伍的渠道。同时,亦始终保持法官进入学者与律师行业的渠道。这样就可以实现评论者与裁判者的实质交往,更有助于评论对审判的影响。有效的评论市场形成还有赖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同努力

当采取上述具体措施后,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才可能日益活跃,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评论市场:学者以评论意见被法官采纳为动因,进而形成学者在人才市场中的“价格”;律师以评论意见被法官采纳为动因,进而形成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价格”;法官基于评论市场的压力,更加自律与谨慎地适用法律,不断强化裁判过程中说理的成分,进而以“说理”来征服案件当事人。如此,法官独立才是真正法治社会的真谛。在当下中国,有效的评论市场的出现,除了上述司法改革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外,尚需通过学者、律师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出现:

(一)学者应以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学业上须有专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学科的学者应以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评论为主业,在评论市场中寻找自己适合的地位,以此来介入现实生活,寻找与归纳将现实生活纳入法律统治的规则与经验。

市场监督论文篇4

限制和保障,是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一体两面。如果法律不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不当行为进行限制,那么,证券市场的信息传播就可能被扭曲,新闻媒体或可沦落为谣言的集散地、小道消息的传声筒。反之,如果法律不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正当行为进行保障,那么,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就会成为痴人说梦,老鼠仓之类的违法行为,就会毁坏证券市场的基石。

环顾现实,我们会发现在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法律限制多于法律保障的遗憾。须知,在一个法治国家,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不但需要法律的限制,而且需要法律的保障。本文将从法律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限制多于保障这一现实出发,讨论法律如何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加大保障,进而分析我国法律从单重限制走向限制、保障并重,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意义。

限制多于保障:我国法律之于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现实窘境

目前,就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而言,法律对其限制多于保障。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相关法律规定上看得清清楚楚。

(一)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法律保障

我国法律为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譬如,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就规定:“媒体应当客观、真实地报道涉及上市公司的情况,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公权力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权利的明确认可。但相对限制性规定而言,我国法律法规对新闻媒体监督权的保障性规定较为抽象,缺少具体的指导性条文。

(二)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法律限制

本文所说的法律限制,主要是指直接针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法律限制。概括而言,大致有以下两类:

1.证券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限制。

(1)禁止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证券市场虚假信息。

早在1997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出版署、邮电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等六部委就联合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其中第四条规定:“传播证券期货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坚持客观、准确、完整和公正的原则。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和传播证券期货市场虚假信息”。

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再次作出了禁止传播虚假信息的规定。该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禁止传播媒介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2)禁止媒体非法获取、公开报道证券市场内幕信息。

证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泄露该信息。”

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是包括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七类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不在其列。如此,一旦新闻记者采访获取内幕信息,就成了“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如果其公开报道所谓内幕信息,其行为则会被定性为证券法所禁止的“泄露”,从而受到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所规定的罚款等行政处罚。

《中小板诚信建设指引》第二十六条规定:新闻媒体在发表有关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时不得使用上市公司非公开重大信息,在可能涉及上市公司非公开重大信息时应当事先向上市公司求证。如果上市公司确认属于非公开重大信息且上市公司同意依法公开时,媒体在上市公司依法公开前不再报道;如果上市公司确认属于非公开重大信息但上市公司拒不依法公开时,媒体可以采取向证监会、交易所举报的方式,通过监管机构督促或者责令上市公司依法公开。

(3)禁止媒体对上市公司进行敲诈勒索。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涉嫌利用新闻报道以及其他传播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敲诈勒索的,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向有关部门发出监管建议函,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刑法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限制。

刑法中没有特别针对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明文规定,但与之相关的罪名有如下几条。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

这是“通缉记者”事件中,公安机关通缉记者的案由。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捏造”既包括完全虚构,也包括在真实情况基础上的部分虚构,歪曲事实真相。“情节严重”是指行为人在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过程中,采取的手段特别恶劣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七十四条也规定: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应予立案追诉。

(2)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这一法条并非特别针对媒体而设,但却能对媒体行为构成限制。

(3)内幕交易罪。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媒体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内幕信息”,“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多些保障:法律之于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如上所述,法律对于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限制多于保障,这种现实使得上市公司很容易操控信息,如果不加强对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法律保障,媒体就有可能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公司已经披露的信息,包括它们虚假披露的信息里打转”。①考虑到证券市场的完善,以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实现,笔者建议立法者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给予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以更多的保障,从而实现限制与保障的并重。

(一)在专门性法律中增添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证券法是一部专门调整证券市场的法律,意在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这部专门性法律,在总则中,规定了证监会对全国证券市场的监督权,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对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审计监督权,甚至规定了证券业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监督权,但是,只字未提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建议证券法日后修改时,谨慎地添加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的舆论监督权。

(二)法律法规尽量减少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雷区”

当前,涉及证券市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常常因为语焉不详等原因,给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设置了“雷区”。比如,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媒体传播上市公司信息不真实、不客观的,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法第二百零六条处罚。”仅看这一条,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就会发现“雷区”的存在。事实上,几乎不会有任何一家媒体敢于保证其传播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完全真实的、客观的,如果动辄得咎,就没有媒体敢于监督上市公司。

再比如,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也是证券法给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设置的“雷区”。所谓内幕信息,指的是尚未公开的,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毫无疑问,内幕信息是新闻记者感兴趣的信息。但是,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新闻记者不仅不能采访内幕信息,也不能公开内幕信息。

就其立法意图而言,立法者最初的考虑主要针对的也不是新闻记者,但其在实践中的确给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设置了障碍,成了新闻记者的“雷区”。从证券市场监督的角度考虑,未来应妥善修改此类法律法规,给新闻记者合法地采访证券市场的各方当事人,给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留出一条合法的通道。如果新闻记者主观上没有通过“泄露”内幕信息为自己或者他人牟利的目的,就不应该成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不应该遭受行政处罚。

(三)在法律后果的规定上,应当侧重于处罚新闻单位而非记者个人

新闻记者没有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特权,如果他们在监督证券市场的过程中违反了法律法规,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接受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记者监督证券市场的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而非基于私利动机的个人行为,即使他们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宜过重地惩罚个人。

但是,证券法律法规目前有很多处罚新闻记者个人的规定。比如,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要求“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禁止传播媒介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对于该条规定,新闻记者容易避免的是“编造虚假信息”,而要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新闻记者传播了虚假信息,并扰乱了证券市场,则必须接受证券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的处罚,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能被处以“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新闻记者所在的新闻媒体并没有任何责任。

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出台之后,中国证监会又出台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媒体传播上市公司信息不真实、不客观的,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法》第二百零六条处罚。”该条规定从字面看针对的是“媒体”,而证券法第二百零六条处罚的是传播媒介从业人员。

又比如,根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如果记者被定性为“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公开前,泄露该信息,则有可能被处以三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笔者建议,此种情况下,应该侧重于惩罚新闻单位,否则,新闻记者在监督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就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毕竟,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是通过记者的采访行为来实现的。

媒体监督规范化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并重法律限制与保障的意义

媒体作为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载体,具有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功能。“公民拥有舆论监督权,但现实中必须借助新闻媒介去实现,否则空有权利无法实现,是‘死’权利;新闻媒介享有舆论监督权,可以不断从公众舆论监督权利中获得力量源泉和支持。”②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权来源于宪法,是一种宪法性权利。权利的落实必须通过权利的行使来彰显,如果我们的法律、法规、规章不予新闻媒体监督证券市场更多的保障,舆论监督权就会像海市蜃楼那样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

当然,媒体的监督权利也会带来媒体某种意义上的“权力”,甚至被人为利用而可能涉及商业腐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监督证券市场失去了意义。相反,只有法律的进一步完善,限制和保障并重才能保证舆论监督的规范化,使媒体在履行监督责任时既不会滥用权利,又不会畏首畏尾,这对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规范化的媒体监督有利于改善公众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证券市场结构复杂,信息流量巨大且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一般而言,公众对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和相关知识只有模糊认知,甚至毫无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信,是否有利于自身的投资,公众无从判断。媒体,特别是专业化财经媒体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记者、编辑群体,他们可以就相关信息进行实际的背景调查,找到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采访当事人,然后通过公开的报道以及分析帮助公众解读证券市场信息。同时,媒体还可以聚合专家资源,使原来只能通过象牙塔小众传播的知识,成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实现专业知识的社会共享。

其次,规范化的媒体监督,可以使媒体以公允的第三方身份验证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主席戈特利登先生在1996年就曾提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有效的监管。而中国证券市场中,“监管基础薄弱、机制扭曲、政出多门、管理无序、管制过度、风险防范力度不够”③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上市公司中机构坐庄、披露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的确需要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业协会的自律、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但是,中国和西方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仅仅靠监管机构、审计机关的监督乃至行业协会的自律是不够的,没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不完整的。早就有学者对以监管机构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提出了质疑,“监管机构希望加大自己的权力而减少自己的责任,监管机构的人员受到薪金、工作条件、声誉权力以及行政工作之便利的影响,不管是制定规章还是执行监管,他们都有以公谋私的可能,甚至成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偏离自身的职责和牺牲公众的利益”。④相对而言,媒体独立于上市公司、行政监管体系、司法监管体系以及中介机构之外,与证券市场保持着天然的距离,即便是为了取得公信力与可持续发展,媒体也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进行相关报道、履行监督职能,这也会反过来推动媒体监督证券市场的规范化。

再次,规范化的媒体监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国际证监会组织在综合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情况后,提出了证券监管的三个目标: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的公平有效和透明以及减少系统性风险。这三个目标中,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最终目标。余下二者为中间目标,是为最终目标服务的。2000年以来,刚刚起步的中国财经新闻媒体,通过对银广夏、蓝田等公司利用信息披露造假行为的揭露,拨开了笼罩在市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重迷雾。新闻媒体通过“揭黑”对证券市场形成的震慑,从另一个角度保护了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利益。据中国证监会2009年8月2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 33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 78亿户,大量个人资金在证券市场流动,并为上市公司所管理。因此,证券市场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一旦实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也就同时实现了繁荣证券市场、稳定社会经济的目的,从而实现新闻媒体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功能。■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周俊生:《新闻媒体有权报道上市公司非公开信息》,《南方都市报》2009年11月25日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第5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唐震斌:《我国证券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市场监督论文篇5

2011年12月19日文化部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专门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首次确认了综合执法机构的委托执法模式,解决了执法合规性问题。同时各地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执法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但在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如何完善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如何发挥和延伸检察职能,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和谐发展还值得深入研究。

一、文化市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涉及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工商、公安等诸多部门,当违法行为比较严重构成犯罪时又会进入刑事司法领域,因此,在文化市场领域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文化市场领域的各种问题,在文化市场领域实行统一综合执法,创新监管体制,整合执法资源,势在必行。虽然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毕竟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重审批、轻监管现象还很多见,监管执法工作还缺乏系统性,仍未摆脱文化市场推着监管执法走的状况,文化市场监管乱象丛生表现如下。

1.以罚代管、交叉执法,将罚款作为创收的手段

罚款是《行政处罚法》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一些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弥补行政经费的不足,也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发放适当的办案津贴、奖金之类,通常给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下达一定“创收”指标。这种错误的执法理念与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监管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净化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行为。但是,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行政执法权成为了部门创收的手段。通过执法来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其本质是将公权沦为为部门和个人谋利益的工具。

2.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执法缺位等问题突出

对于目前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文化、工商、公安部门都可以根据不同内容罚款,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各部门的执法人员频频出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往往造成市场还未繁荣,经营者的积极性已经丧失的局面。而且,监管执法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有了一定的创收指标,就会导致一些执法人员以罚代管,只要收了罚款就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仅纵容了违法行为,更易导致公共执法权力的异化,影响文化市场正常的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影响了投资者对文化市场的信心,更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

3.行业自律机制不规范

目前文化市场毕竟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一些行业协会成立时间较短,组织机构尚未完善,其在业内自律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较为有限,当经济秩序混乱、存在恶性竞争时还必须通过政府的制约措施来规范。而文化市场千变万化,行政机关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文化市场的运作情况,这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脱节,给文化市场带来风险和隐患。行业协会的成员均是独立的个体经营者,各自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行业协会只能以行规、舆论、仲裁等作为调节手段,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

二、文化执法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建议

1.树立文化市场监管服务理念

监管执法从本质上讲属于服务性质,即监管执法不是阻碍发展,而是为市场更快地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对于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文化市场来说,监管的方式主要应以正向激励为主,应以“辅导和理顺”为主,而非单纯的“罚款、停业整顿与吊销证照”。树立执法服务理念,注重执法实效,除直接惩戒相关责任者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找出问题原因,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与规范。彻底摒弃“先发展,后规范”的错误理念,彻底破除文化市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

2.构建文化市场准入过滤网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做好文化市场领域的各项审批工作,从源头入手,从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的内容和场所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做好文化市场准入前期指导,把好入门关。将审批工作与监督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做到两者不偏不废,确保不具有准入资格的主体不能进入文化市场;对已经进入文化市场的主体定期进行审查,发现进行非法经营行为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并剥夺其市场主体资格。

3.合理设置监管执法机构

将执法重点下移,赋予乡镇对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一定的权限,做到上下联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坚持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守土有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乡镇文化市场管理小组,并明确具体负责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专兼职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明确界定文化市场各行政执法机关的权限,做到部门互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进一步明确文化市场管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职权范围,避免执法中的职责重叠,杜绝“有好处都管,无好处都不管”现象。

4.督促行业诚信自律

监管执法部门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接受文化市场监管部门的依法监管,在实际经营中把依法经营与有德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范经营,自律经营。文化部门要不断建立健全各种行业协会,并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订行业规范,强化行业自律,并且要不断加强文化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联动工作。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到行业协会中去,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做协会的有力后盾,克服协会固有的局限性,把协会引导到一种既规范又活跃的道路上来。要对行业协会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防止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维护协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和谐发展。

三、检察机关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建议

完善文化市场出路还需要延伸检察监督职能,完善检察监督权。检察机关是法律规定的专门监督机关,无论是在法律地位,还是在人员配置上都具有对文化市场执法监管绝对的优势,赋予检察机关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的主体地位,既可以制衡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又可以理顺文化市场的规制体系。因此,只有进一步延伸检察监督职能,赋予检察机关对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监督权,将检察机关列入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的主体之一,才能破解文化市场治理的种种难题。

1.走访调研掌握文化执法一线信息

当前,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为有效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职责作用,检察机关应当定期走访群众、开展调研,搜集信息,及时掌握文化市场的执法动态。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检察人员要做到深入、全面了解受访者的真实情况,尊重受访者,同时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在开展调研时,检察机关应当注重调研方法:内部与外部调研并举,综合处理信息与筛选调研课题相结合,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在调研完成之后,检察机关应及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制订政策制度和领导决策服务,同时对发现的执法机关及其他人员的不法行为进行预警、监督或者处置,从而有效其在文化市场领域内的法律监督作用。

2.参加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协调会

检察机关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主动对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有利于确保行政执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参加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协调会,进行执法监督。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主体往往牵涉文化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行政主体,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办案,有利于全面打击扰乱文化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检察机关应当积极参加行政部门召开的联合执法协调会议,及时告知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何种行为构成犯罪,构成犯罪所要求达到的事实标准和法律标准,以及违法犯罪证据的收集和保存、移送案件和相关证据的程序等事项,并就相关疑难争议案件展开讨论,以期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作用。

3.介入行政部门联合专项执法活动

在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中,检察机关还可以介入行政部门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检察机关派员参与一些疑难案件执法方案的讨论,尤其是涉嫌犯罪的案件,有利于把握案件的总体方向。必要时,检察机关还可以派员参加相关行政部门组成的联合专项执法活动,掌握行政执法现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对行政执法现状进行现场监督,一旦发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必须依法移送相应的司法机关。当然,检察机关的介入权有限度要求,行政执法权与检察监督权之间毕竟有着一定的界限,检察机关介入行政执法活动,更多的是对行政执法的环节和程序进行监督,尤其是涉嫌犯罪的案件是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重点,因此检察监督权的行使不得干涉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常执法活动,以保证行政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4.制发检察建议书和检察意见书

检察建议书和检察意见书是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两种重要非诉讼法律文书。合理有效地发挥这两种文书的作用,不仅能够保证文化行政执法的规范化,而且能够体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是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书的作用,建议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被管理单位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检察建议书是针对社会治安和综合管理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所制作和使用的检察工作文书。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检察建议。在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时,必须结合文化市场领域违法犯罪案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建议文化市场管理职能部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促进文化市场管理职能部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化,使管理人员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发生。另外,还必须做好检察建议书落实跟踪回访工作。

二是制发建议追究责任的检察意见书。检察意见书是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认为应对不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没收违法所得,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检察意见所制作和使用的检察法律文书,它是检察机关使被不人受到行政制裁,吸取教训的重要方式。检察意见书必须先由办案人员结合案件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格式要求和内容要素规范制作,由部门负责人或主诉、主办检察官审核后,报分管检察长审批签发。检察意见书除送达接受意见的有关单位外,应同时将副本抄送报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必要时还可以抄送接受意见相关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以便上级督促落实整改,同时要建立和执行登记制度,以保证检察意见书的质量及严肃性。

检察建议书或检察意见书发出后,承办人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采纳落实情况。对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置之不理且超过一定时间不落实或拒不接受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反映。如果接受单位对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中的事实、建议、意见提出异议时,发出检察建议或检察意见的检察机关,应对有关问题重新核实。如果检察长发现本院或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或意见不当时,应责令撤销,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5.赋予检察机关建议处分权

目前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权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也同样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只有建议权没有处罚权,并且缺乏对行政执法机关必要的调查取证权。监督的实质是权力制约权力,如果监督对象拥有的权力大于或者等于监督主体的权力,必然导致监督不力的结果。我们认为为强化监督效果,应赋予检察机关建议处分权,对文化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不接受监督或者怠于履行相关工作职责的,检察机关有权要求其限期履行或者作出合理解释,若其在限期内不履行职责或者不给予解释的,检察机关有权要求其主管领导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市场监督论文篇6

论文摘要:证劵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一样具有宣传教育、服务指导、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但由于报道题材的特殊性,证劵新闻报道又更多地体现出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报道一般具有宣传教育、服务指导、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文化娱乐一等多项功.能.。证券新闻报道除了同样具有这些功能而外,由于报道题材的特殊性、证券新闻报道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某项具体功能体现的一强弱与其它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即证券证新闻报道更多地体现出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一、传播信息是证券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功能

   与其它新闻报道偏.重于强调宣·传教育为第一功能不同,证券新闻报道的功能定位首推信息传播。这是因为:一、证券市场每天都要产’生’出’大量的信息‘;除了在证券交易日从证券交易场传出的随时变动的交易行情外,全国1000多家股票上市公司几乎每天都有股权转让、送配股、重大经营项目.和重大人事变动等一系列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同时还有许多与证券市场有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如利率调整、行业倾斜等方面的信息用“信息爆炸”一词来形容证券市场的信息量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其它新闻题材领域所无可比拟的.。二、没有哪一类新闻的受众能象证券新闻的受众那样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切身利益关系。在信息可以致富的今天,其它领域的信息对人们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远不如证券信息与人们的关系来得及时、直接和重要,因为在证券市场,谁能最早获取准确的信息就意味着谁能获得财富。如果说,“信息致富”在其它领域还是个带有鼓励性的词语的话,那么证券市场的众多投资者对此却有切身的感受。既然证券市场的各种信息接踵而至,人们对证券信息的需求又如此迫切,以证券市场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证券新闻,就理应以传播有关证券信息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更多地带有“信息纸”而非“宣传纸”的特性。

由于证券信息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价格走势,关系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有关主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信息传播采取了一系规范措施。,’

首先,在规范信息传播媒体方面,采取了“信息披露指定报刊”制度,即批准几家在证券信息传播方面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定报刊‘“上市公司应当将要求公布的信息刊登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披露信息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报刊上披露信息,但必须保证:(一)指定报刊不晚于非指定报刊披露信息;(二)在不同二报刊上披露同一信息的文字一致。”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必须最先在指定报刊上刊登,使之广泛、同步、一致地达到每一位投资者,以确保在信息的获取上,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均能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也是为了体现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除了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以外,有关部门还对其它证券信息传播媒体制定了规范要求,《关于上海证券市场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规定:“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综合性报刊、经济类报刊传播证券市场信息时应在主管部门确定的范围以内,不得随意扩大。”“声讯服务电话、信息传呼台、可视图文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传播证券市场信息时,只得传播法定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已经公开的信息。”“经批准非公开发行的证券专业出版物,只得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不得在社会上公开陈列、张贴销售。”“各类社会性证券讲座或股市沙龙,只能由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咨询服务机构主办,举办单位应在举办前报其上级单位备案。”

其次是对信息传播内容的规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的13项重大事件,《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中又补充了10项重大事件。之所以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披露作出一系列规定,是因为它们“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

再次对信息传播行为也进行了规范。根据有关规定,涉及证券市场价格走势的上市公司重大信息和来自于决策层的有关政策信息,应该予以及时传播,但又必须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同时,股评人员在进行股票行情分析时,只得传播已经公开的证券市场信息,不得传播虚假信息,不得对本人买卖股票进行评论。

尽管有关部门对证券信息传播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违规披露。所谓违规披露,就是指违反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擅自抢发可能对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影响的重大信息。按照有关规定,证券主管部门的重要政策信息和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事件必须经证券主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批准在指定报刊上统一,但有些人因为工作、职位上的关系往往会提前获知这些“内幕消息”,结果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在信息传播上的违规行为。

在所有违规披露事件中,最经常出现的是一些上市公司所在的地方新闻媒介和行业报刊,这些传媒由于地缘和“行业对口”的关系,极可能会提前获得一些“内幕消息”,他们常常从本地区、本行业报道的角度,抢在指定报刊前传播这些信息。

另外,还有一种违规披露信息行为,常常发生在一些股评文章而非纯消息报道中。有关法规明文规定:股评人员在进行股票行情分析时,只得传播已经公开的证券市场信息。但这些人由于职业关系,也经常会事先了解到一些尚未公开的信息,他们在进行行情分析、“引经据典”时极易有意无意地充当了信息违规披露者的角色。这些“内幕信息”因为被“淹没”在评论文章中,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这种更为隐蔽的违规行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解决所有这些违规问题的办法,除了上市公司要严守“机密”、各新闻传媒自觉增强法制意识、认真领会信息披露的有关法规精神以外,有关部门要加强惩罚力度,从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出发,对违规者要严惩不怠,唯有如此,才能把违规披露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证券市场的公正性。

二是虚假传播。这和违规披露有本质上的不同,后者的信息内容是真实的,而前者却是造势者的蓄意所为,传播内容是虚假的。

三是准确性差。这是指整条消息既未违规披露,也非虚假传播,而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个别数据、文字的遗漏或错误。虽然这种差错在任何一家报刊上都可能出现,但没有哪一类报刊象证券报刊那样频繁,只要翻翻各证券报刊上经常刊登的“更正启事”就可说明问题。

这里之所以谈到准确性的间题,是因为没有哪一类新闻比得上证券新闻在准确性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如果说其它新闻出现了差错,一般发个更正致歉即可的话,那么证券新闻的差错就不仅仅是发个更正的问题,它将直接危害到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证券类报刊常常为此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一字千金”在其它新闻中如果还有点夸张意味的话,而在证券新闻中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当然,这类差错主要是由新闻媒体内部编辑、记者以及校对人员的工作琉忽造成的。所以,只要加强对媒体内部人员的管理,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这种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证券市场的不成熟决定了证券新闻报道必须强化舆论监督功能

在新闻媒体上正确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光荣传统。近几年来,新闻批评越来越受到新闻传媒的重视,除了各大传媒批评报道的比重有所加大以外,还出现了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纵横》、《今日话题》等一批以重大典型批评报道为主、深受人们欢迎的“拳头产品”,现实中的许多经久未决的问题就是在新闻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才得以解决的,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与其它新闻相比,证券新闻报道更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因为:(1)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远多于其它领域,主要表现在:证券市场是一个既充满获取高额收益机会,又具有高风险的市场,参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都想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难免会出现一些通过违规操作以牟取暴利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年轻而欠成熟的市场,各参与主体由于缺乏经验而难免不自觉地出现违规行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证券市场,一方面是高度市场化,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痕迹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由此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也一定很多。(2)没有哪个领域象证券市场一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证券市场的一次违规行为,往往会使众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进而会影响到证券市场乃至社会的稳定。为了制止证券市场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除了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以外,通过新闻“曝光”,,进行舆论监督便成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朱溶基曾对我国证券市场提出了“法制、监督、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并强调在调动各种力量加强监管方面不应忽视舆论监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证券传媒加大了批评报道的力度,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违规行为,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的重大违规行为予以新闻“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当然,与我国证券市场大量存在的违规行为相比,证券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仍显不够,一是客观上存在报喜不报优的现象,二是多停留在事后监督、被动监督的滞后位置,“某些新闻媒体只分析上市公司优点,而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不提,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报道也略嫌肤浅,缺少‘铁肩担道义’的魄力与气度。

市场监督论文篇7

论文摘要:证劵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一样具有宣传教育、服务指导、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但由于报道题材的特殊性,证劵新闻报道又更多地体现出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报道一般具有宣传教育、服务指导、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文化娱乐一等多项功.能.。证券新闻报道除了同样具有这些功能而外,由于报道题材的特殊性、证券新闻报道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某项具体功能体现的一强弱与其它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即证券证新闻报道更多地体现出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一、传播信息是证券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功能

与其它新闻报道偏.重于强调宣·传教育为第一功能不同,证券新闻报道的功能定位首推信息传播。这是因为:一、证券市场每天都要产’生’出’大量的信息‘;除了在证券交易日从证券交易场传出的随时变动的交易行情外,全国1000多家股票上市公司几乎每天都有股权转让、送配股、重大经营项目.和重大人事变动等一系列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同时还有许多与证券市场有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如利率调整、行业倾斜等方面的信息用“信息爆炸”一词来形容证券市场的信息量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其它新闻题材领域所无可比拟的.。二、没有哪一类新闻的受众能象证券新闻的受众那样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切身利益关系。在信息可以致富的今天,其它领域的信息对人们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远不如证券信息与人们的关系来得及时、直接和重要,因为在证券市场,谁能最早获取准确的信息就意味着谁能获得财富。如果说,“信息致富”在其它领域还是个带有鼓励性的词语的话,那么证券市场的众多投资者对此却有切身的感受。既然证券市场的各种信息接踵而至,人们对证券信息的需求又如此迫切,以证券市场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证券新闻,就理应以传播有关证券信息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更多地带有“信息纸”而非“宣传纸”的特性。

由于证券信息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价格走势,关系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有关主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信息传播采取了一系规范措施。,’

首先,在规范信息传播媒体方面,采取了“信息披露指定报刊”制度,即批准几家在证券信息传播方面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定报刊‘“上市公司应当将要求公布的信息刊登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披露信息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报刊上披露信息,但必须保证:(一)指定报刊不晚于非指定报刊披露信息;(二)在不同二报刊上披露同一信息的文字一致。”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必须最先在指定报刊上刊登,使之广泛、同步、一致地达到每一位投资者,以确保在信息的获取上,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均能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也是为了体现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除了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以外,有关部门还对其它证券信息传播媒体制定了规范要求,《关于上海证券市场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规定:“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综合性报刊、经济类报刊传播证券市场信息时应在主管部门确定的范围以内,不得随意扩大。”“声讯服务电话、信息传呼台、可视图文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传播证券市场信息时,只得传播法定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已经公开的信息。”“经批准非公开发行的证券专业出版物,只得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不得在社会上公开陈列、张贴销售。”“各类社会性证券讲座或股市沙龙,只能由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咨询服务机构主办,举办单位应在举办前报其上级单位备案。”

其次是对信息传播内容的规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的13项重大事件,《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中又补充了10项重大事件。之所以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披露作出一系列规定,是因为它们“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

再次对信息传播行为也进行了规范。根据有关规定,涉及证券市场价格走势的上市公司重大信息和来自于决策层的有关政策信息,应该予以及时传播,但又必须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同时,股评人员在进行股票行情分析时,只得传播已经公开的证券市场信息,不得传播虚假信息,不得对本人买卖股票进行评论。

尽管有关部门对证券信息传播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违规披露。所谓违规披露,就是指违反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擅自抢发可能对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影响的重大信息。按照有关规定,证券主管部门的重要政策信息和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事件必须经证券主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批准在指定报刊上统一,但有些人因为工作、职位上的关系往往会提前获知这些“内幕消息”,结果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在信息传播上的违规行为。

在所有违规披露事件中,最经常出现的是一些上市公司所在的地方新闻媒介和行业报刊,这些传媒由于地缘和“行业对口”的关系,极可能会提前获得一些“内幕消息”,他们常常从本地区、本行业报道的角度,抢在指定报刊前传播这些信息。

另外,还有一种违规披露信息行为,常常发生在一些股评文章而非纯消息报道中。有关法规明文规定:股评人员在进行股票行情分析时,只得传播已经公开的证券市场信息。但这些人由于职业关系,也经常会事先了解到一些尚未公开的信息,他们在进行行情分析、“引经据典”时极易有意无意地充当了信息违规披露者的角色。这些“内幕信息”因为被“淹没”在评论文章中,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这种更为隐蔽的违规行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解决所有这些违规问题的办法,除了上市公司要严守“机密”、各新闻传媒自觉增强法制意识、认真领会信息披露的有关法规精神以外,有关部门要加强惩罚力度,从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出发,对违规者要严惩不怠,唯有如此,才能把违规披露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确保证券市场的公正性。

二是虚假传播。这和违规披露有本质上的不同,后者的信息内容是真实的,而前者却是造势者的蓄意所为,传播内容是虚假的。

三是准确性差。这是指整条消息既未违规披露,也非虚假传播,而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个别数据、文字的遗漏或错误。虽然这种差错在任何一家报刊上都

可能出现,但没有哪一类报刊象证券报刊那样频繁,只要翻翻各证券报刊上经常刊登的“更正启事”就可说明问题。

这里之所以谈到准确性的间题,是因为没有哪一类新闻比得上证券新闻在准确性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如果说其它新闻出现了差错,一般发个更正致歉即可的话,那么证券新闻的差错就不仅仅是发个更正的问题,它将直接危害到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证券类报刊常常为此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一字千金”在其它新闻中如果还有点夸张意味的话,而在证券新闻中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当然,这类差错主要是由新闻媒体内部编辑、记者以及校对人员的工作琉忽造成的。所以,只要加强对媒体内部人员的管理,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这种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证券市场的不成熟决定了证券新闻报道必须强化舆论监督功能

在新闻媒体上正确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光荣传统。近几年来,新闻批评越来越受到新闻传媒的重视,除了各大传媒批评报道的比重有所加大以外,还出现了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纵横》、《今日话题》等一批以重大典型批评报道为主、深受人们欢迎的“拳头产品”,现实中的许多经久未决的问题就是在新闻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才得以解决的,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与其它新闻相比,证券新闻报道更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因为:(1)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远多于其它领域,主要表现在:证券市场是一个既充满获取高额收益机会,又具有高风险的市场,参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都想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难免会出现一些通过违规操作以牟取暴利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年轻而欠成熟的市场,各参与主体由于缺乏经验而难免不自觉地出现违规行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证券市场,一方面是高度市场化,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痕迹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由此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也一定很多。(2)没有哪个领域象证券市场一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证券市场的一次违规行为,往往会使众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进而会影响到证券市场乃至社会的稳定。为了制止证券市场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除了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以外,通过新闻“曝光”,,进行舆论监督便成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朱溶基曾对我国证券市场提出了“法制、监督、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并强调在调动各种力量加强监管方面不应忽视舆论监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证券传媒加大了批评报道的力度,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违规行为,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的重大违规行为予以新闻“曝光”,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市场监督论文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会计监督;公共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引言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己经逐步走上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轨道。但最近几年来资本市场所暴露出的问题,都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探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与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生成机理以及如何进一步强化证券信息监管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

二、文献综述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斯蒂格勒、植草益、丹尼尔.F.史普博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监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公共利益论、寻租论、经济监管论和程序论等各种不同的监管理论观点。泰勒和特利(PeterTaylor&StuartTurley,1986)就政府会计监管目标、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法律框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经济后果等方面,对监管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瓦茨和齐默尔曼(RossL.Watts&JeroldL.Zimmerman,1986)从有效性市场假设的角度评述了早期的信息披露监管观点,阐述了市场失灵、监管成本、股价效应以及监管目的等问题;沃克(HarryI.Wolk,1997)分析了会计监管的经济学原理;迈克林(StuartMcleay,1999)展示了监管体系的复杂框架,从欧共体区域角度探讨了政府在推动会计协调中的作用等。

在国内方面,江川(1997)研究了有关利益关系人及其动机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庄丹(1999)、陈国辉和李长群(2000)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政府会计监管的必要性;薛祖云(1999)从经济学视角构建了一个分析会计信息监管的理论框架,包括会计信息供求关系、会计监管主体行为、监管性质和过程等问题;刘峰和林斌(2000)、谢德仁(2001)研究了政府监管对注册会计师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葛家澍、黄世忠(2002)从对安然事件得分析入手对美国的监管运行机制进行了反思;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2002)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了会计监管的模式及其效率,并搭建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夏冬临(2002)分析了美国的会计监管实践模式和会计监管的成本效益,等等。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府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失灵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本身问题,如权责不清、力量不强、程序不明、执法力度不大、处罚不严等。

(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内部监管形同虚设

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主要是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相当薄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没有担负起监管的角色。

(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不力

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进行的。但目前来看,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防线的监督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现行会计监管是政府主导型会计监管,财政部和证监会通过法律授权担当了监管的行政职责。监管政策的建设过程与会计改革的过程同步,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转轨经济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产权不明、公司治理混乱的情况,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使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缺乏有效需求。由于参与监管政策制定的利益驱动不足、知识积累不够,利益相关者对监管政策的制定持“理智的冷漠态度”,会计监管政策制定更多地是一个“理性计算的过程”。新晨

四、对策与思考

第一,建立“开放式会计监管”理论开放式会计监管。就是在政府主导的立法型监管中,增加民间监管主体的参与,在政府对会计失灵的干预中,更多的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市场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自发需求,来贯彻政府的强制性要求。

第二,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审计制度。

第三,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公共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会计监管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市场监督论文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监督,进而促进企业披露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出合理的经营战略显得尤为必要。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外环境却存在缺陷:对于外部环境,目前缺少较为完善的会计法律体系,甚至与会计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处于缺失状态;对于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面对此种问题,本文较为全面的对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经过研究总结出相关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是指根据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会计监督由广义与侠义之分。侠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会计人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制定的预期目标相符合。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而侠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的内部监督。对于广义的会计监督,具体包括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等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等外部监督。依据我国最新制定的《会计法》可以得知,会计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其中,单位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具有自律性;社会审计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补充,具有鉴证性;政府部门监督对会计监督起主导作用,具有权威性。

二、企业会计监督重要性

1.规范市场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加强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市场经济在各种法律、法规、制度下生存并不断发展,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各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监督使之符合法律要求也是必然。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中,任何违法活动所带来的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市场经济中无法实现对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结果将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进而导致市场不能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更无法促进公平竞争,从而使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企业对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规范现代企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新一轮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被改进,许多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是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倍受投资者和债权人地关注,因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影响着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的实现。然而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同时也与会计的确认、计量、核算以及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制定了同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不得以自身利益的实现而故意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进而对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和损害投资者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监督、协调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现代企业发展速度的助力器。

3.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近年来,由于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在会计工作中有效发挥作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故意将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经济决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的损失换来的是另一方面获取不正当利益,相关人员利用故意作假的会计信息牟取自身经济利益,从而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进一步减少国家税收,进而直接破坏我国的经济秩序、拉慢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力有待加强

我国的经济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发展越发令人担忧。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不尽合理、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以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种情况下,无论是内部监督或是外部监督都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进而促使企业相关决策者无法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导致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企业不断进行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新尝试,从而使我国在制定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工作中不断的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情况,不断的出现迫切需要解决的会计监督难题,导致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主体无法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

2.企业自身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是在于企业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一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即使企业组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企业并没有对这些制度进行有效地贯彻执行。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文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只是流于形式,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往往不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而造成企业会计秩序与企业的会计环境变得混乱,进而在企业中出现的现象。

3.企业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的缺失

企业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新闻媒体是具有独立性的单位,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主要工作是对社会中发生的新鲜事物以及不合理、不合法的事物向社会公众进行报道。然而,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例如,新闻媒体在对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社会舆论监督时,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或制约,以至于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权力无法正常执行,进而使企业的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环境缺失。其次,作为对企业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单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实施会计监督时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帮助企业对财务弄虚作假,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本应发挥的社会审计职能却没有被有效地执行。最后,在经济社会中,社会公众缺乏与财务信息相关的知识,无法正确的看待会计信息是否准确的利弊,自然对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不利、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不重视。

4.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中对会计监督负主要责任,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低是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执行是否到位的关键。同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会计监督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在我国企业中工作的会计人员较少的部分参加过高等或者是高等以上的教育,所以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量及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同样占有较小的比例,同时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对会计监督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彻底,在会计工作中的职业判断和自我管制能力较弱,基于以上各种情况促使会计人员很难胜任会计工作,自然无法做到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我国企业中不乏有会计人员丢掉职业道德底线,在企业高管的指使下伪造会计凭证,进而向外界提供会计信息不够真实的财务报告,导致原本独立于企业的会计监督无法发挥监督和控制的作用,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

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的措施

1.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新一轮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当中,面对此种情况,企业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使其真正在会计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站在国家立法的高度,积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不断剔除原有会计法律体系中不合实际的部分同时增加顺应会计发展趋势的新鲜血液。例如,在会计体系中增加更加详细的、可操作性更强的具体规范;做好各会计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各会计相关法律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实施力度;积极提升会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等。会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将有利于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更加合理、合法。与此同时,社会要积极对企业会计监督进行宣传,促使会计监督的意义形成人们的社会观念,同时发挥其教育作用,将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进而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2.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规范企业管理和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中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会计监督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从而使会计监督职能在企业会计中不能发挥其应有效能,以至于在实际的会计确认、计量、核算中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企业财产物资的维护、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大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积极寻求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途径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出路的必然选择。

3.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的外部环境建设

在企业的会计监督方面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然而基于我国的相关部门中人员数量的有限,对所有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进行较为全面的监督难以真正实现,所以政府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于企业自身的会计内部监督,定期的对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进行抽查,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同时,对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方面,应该加强新闻媒体的独立性,积极出台相关法律以保护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力,同时应注重从事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提升,促进其报道真实公正。另外,我国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管理部门都应该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职能进行监督检查,并且进行适时的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核算数据逐步完善。同时,我国的会计行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的会计监督,这样才能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和专业会计师队伍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行业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监管控制的体制,可以发挥高效的会计监督职能。

4.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仅应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同时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企业应该为会计工作人员安排定期的职业培训,尽可能多的为会计人员创造继续教育机会,以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地提升。与此同时,应积极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按法办事、依法办公。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中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会计工作人员给予公开奖励、表扬;相反,对于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及时的批评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同时,会计人员应加强不断学习的意识,力求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完善自我。

五、结语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离不开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力执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更是与会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针对于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力不强,企业自身内控制度不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外部环境缺失,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现状,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力求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的外部环境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继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小琳.关于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3).

[2]李旭,张忠慧.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5(14).

[3]谭晓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19).

[4]李兴建.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3).

[5]吴静,李生荣.浅析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4).

[6]郑君.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辽宁经济,2012(2).

[7]谭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5).

[8]王利翔.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4(32).

[9]陈熹微,田洪静.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J].中国商论,2015(7).

市场监督论文篇10

社会转型与舆论监督

(一)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转型

对社会转型有多种理解,其中主要有: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以上解说官方都能认可。中国20多年来的经济成长显然属于“速进”型。在举世公认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成就后面,也积淀了工业化国家过去在转型期间遇到的普遍问题,主要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政治和经济腐败蔓延,以及当代世界的社会偏离(、、吸毒、不当行为、犯罪、放荡、流浪、自甘潦倒、性倒错等),以及一些中国特有的问题,诸如极左意识形态的终结与真空、人口超饱和、地区发展失衡、民族问题、作为社会稳定因素的道德力量(包括宗教)的缺失、作为后发国家又一次受到了信息社会的挑战等等。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过渡,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快速增长,还有大量现象,基尼指数(Giniindex)达到了危险的0.47。如今人们公认的一大原因就是缺少监督的权力。学界普遍认为,严重的腐败现象造成的政治混乱可能中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绝对的权力绝对倾向于腐败”,制约权力,让媒体代行民众的知情权和批评权,政府发展需要大众传媒的支持。媒体的客观报道可以将腐败丑行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为司法机构惩治腐败提供线索,寻找证据。媒体的评论则是社会良知和多种智慧的体现物,它有利于形成反腐败的强大舆论。然而,它们对政治过程的作用不能与大型利益集团和政党的作用相提并论。媒体的介入和影响大部分是间接的、形式上的和分散的,往往要等到公众舆论达到一定的热度之后才能发生效用。

舆论监督对象与形式,按照监督对象分类,舆论监督可以分为对政治、经济权力、学术权力和医疗权力的监督等。主流国家新闻事业在体制、尤其是在新闻法和信息自由(政府公开活动)法的保护下,所从事的舆论监督的具体形式通常有以下3种:

1.大众传媒在第一时间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海量的客观报道,力求使权力的运作置于众目睽睽之下,透明化、阳光化。这是一种看似隐性、实则常规的舆论监督形式。

2.大众传媒以文字评论和漫画的形式,针对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所作的抨击和谴责。

3.大众传媒以特殊的新闻文体和节目类型――调查性报道――深入揭露重要腐败案例和现象。

(二)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我们用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和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可以清晰地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

托马斯・雅诺斯基指出,社会可以划分为4个相互重叠的部分国家领域、私人领域、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公民社会表示国家领域、由志愿组织组成的公共领域以及涉及私营企业和工会的市场领域这三者之间一种有活力的和相互做出反应的公开对话领域。

什么是市民社会?西方从市民革命以来,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三元甚至是四元的结构进行分化,“市民社会”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研究框架已经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复兴和拓深,并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迁提供理论分析的模式和工具。市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结社)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

以市民社会的制度化领域为焦点,可以分立出三种权利综合体:(1)涉及文化繁衍的权利综合体――思想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和沟通自由;(2)保障社会整合的权利综合体――结社与集会自由;(3)保证社会化的权利综合体――保护隐私、私人关系、以及人身不受侵犯。

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理论由当代德国大思想家哈贝马斯系统阐述“公共领域”概念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从价值规范导向来看,“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其基石。

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然后,他们既不像商人和专业人士那样处理私人事务,也不像某个合法的社会阶层的成员那样服从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限制。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务活动相关的对象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相对于文学的公共领域。

在当今世界各民主国家,大众传媒体制普遍存在一种二元结构,即报刊的私人所有制(转轨国家可能有少量官方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多种所有制和管理体制。在广播电视领域,各国媒介的所有制和管理体制主要有大致三种与特定政治和经济体制相关的体制类型:

(1)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体制;

(2)西欧为代表的公营和私营并举的双轨制体制;

(3)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新闻媒介无论是私营、公营和国营体制,与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都有这样那样的日常联系。甚至它们本身就有可能是公民社会中活跃的成员,并且与其他社团等非政府组织(NGO)有着积极的互动。

中国的市民社会,主要是伴随市场

领域的成长而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分化所形成的结构性变化,首先出现了脱离原来体制的个人,他们往往具有文艺才能或经商能力,依靠新出现的发展机会和个人奋斗成为“自由人”。接着就出现了少数具有私人性质的团体。在政治与经济进一步分化的基础上,市民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得以发展。民间组织主要为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市民社会具有一定的官方性。政府一直在重要的民间组织上起着主导作用。2005年以来,随着东欧和中亚一些国家发生“”,官方对国际NGO逐渐采取限制和防范措施,担心它们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增大和对政治领域的冲击。

(三)媒体与政治领域的关系

中国媒体目前采用的是一种在全世界恐怕是罕见的机制:完全党有党营或国有国营的有限商业运作。在政治上必须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没有多少自由报道和评论国家一级公共事务的权利。

从政治层面看,官方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但是实际社会生活中流行实用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政治类型为后极权主义(post-totalitarianism)或党国威权主义(party-state authoritarianism),其突出特征为政治上的集权和经济上的消费主义。

从经济层面看,官方明确宣布放弃计划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并大规模推行非国有化,但是国家仍然控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如军工、电力、电讯、铁路、航空、石油等。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目前的法制体系接近于大陆法系,但是与法国、瑞典和俄罗斯等大陆法系国家不同,中国没有专门的(specific)新闻法(press law)或媒体法(media law),目前还没有《信息自由法》。宪法第35条规定了公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但是从来没有根据宪法作出的司法判决。因此,媒体基本上不受法律管辖,一个明显的例外是民事诽谤(civil libel)。

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以及对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公开性”(Glasnost)的警惕,1989年“6・4”事件以后,党为媒体制定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在某些场合和某些地方却成了某些人冠冕堂皇地堵塞新闻调查和监督的渠道,在他们把持下的媒体,中国的民众反映和表达心声的渠道是匮乏的。

另一方面,在初步建立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传媒逐步树立了市场本位和受众本位的观念,注意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呼声和要求。同时也将其部分价值观转向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在新崛起的公共关系业和广告业的侵蚀下,传媒可能出现了哈贝马斯所谓的“再封建化”或“双重封建化”。

在这样一个整体背景下,出现了一些可以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代表的媒体。比如报纸类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期刊中的《财经》、《中国新闻周刊》、《嘹望东方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广播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电视中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

网络也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比如大学生孙志刚死亡案,它们转载传统媒体的文章和图片,发挥了二次传播的功能。相对而言,官方对网络的控制比对传统媒体的控制要宽松一些,但是近期有强化的势头。

6年舆论监督的三个阶段

最近6年来,中国的舆论监督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过程。

第一阶段(2001-2002):电视确立在监督中的强势地位

这个阶段电视的影响力特别突出,中央电视台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和1996年诞生的《新闻调查》在政府和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焦点访谈》因此被称为“焦青天”。

2001年主要案例:

在监督政治权力方面有南丹矿难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揭露当地政府和小矿主勾结,瞒报矿难死亡人数。

在监督经济权力方面,《财经》杂志揭露“基金黑幕”、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揭露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等。

另外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开设,为实现网上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途径。

2002年主要案例:

在监督政治权力方面,有西安的《华商报》和北京的《中国青年报》揭露山西天龙、富源、繁峙矿难瞒报。有西安的《华商报》报道的延安夫妻看黄碟被警察拘留事件。

在监督经济权力方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揭露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

另外,在监督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有新华社等媒体报道的足球“黑哨”风波等。

第二阶段(2003-2004.8):舆论监督全面推进形成小高潮

这个阶段官方对舆论监督比较容忍,负责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甚至主张大幅增加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因此出现了近年来一个少见的舆论监督小高潮,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大学生孙志刚死亡案和全世界关注的SARS事件。

2003年主要案例:

监督政治权力方面,主要有《南方都市报》揭露被收容致死的大学生孙志刚案,直接导致实施了21年的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披露山西I临汾“12・2”矿难瞒报,《财经》杂志、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和《中国青年报》报道SARS。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揭露滥用权力的“派出所坠楼事件”等。

在监督经济权力方面,有新华社记者揭露知名制药厂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龙胆泄肝丸”事件,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揭露金华火腿违规生产等。

2004年9月前主要案例:

在监督政治权力方面,有新华社记者揭秘安徽芜湖红顶商人,《北京青年报》揭露河南平舆系列杀人案,当地政府如何阻碍信息公开,隐瞒死亡人数,等等。

在监督经济权力方面,有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揭露东方大学城债务黑洞,《嘹望东方周刊》揭露新兴医院广告扩大,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揭露名牌烧鸡造假等。

在监督社会其他方面,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揭露中国音乐学院招生黑幕、农民工被拖欠工资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CCTV评选出的风云记者,其中有7个是因为做了舆论监督报道。

第三阶段(2004.8):限制政治性批评与时评的崛起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文件,严格限制批评党政系统和官员,尤其是禁止媒体进行跨地区的舆论监督。此后,官方对舆论监督的限制更加严格,一度仅有教育和医疗领域受到的约束较少。

2005年主要案例:

监督地方政治权力方面的有,《中国经济时报》揭露河北定州命案、《河南商报》揭露地方政法委副书记因要小姐不成怒砸某的劣迹等。

在监督经济权力方面,主要有《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有毒大芯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揭露苏北化工园造成海洋污染,上海《新民周刊》揭露浙江工伤事故,《人民日报》质疑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南风窗》记者披露太石村事件等。

在监督社会其他问题方面,有《中国经济时报》揭露河北邢台艾滋病真相,以及《嘹望东方周刊》报道“中国第一慈善家”涉嫌文物走私真相等。

2006年主要案例:

在监督官员腐败方面,由于官方加紧了限制,大多数媒体无所作为。在监督司法系统方面,《财经》杂志《程伟案中案》深度挖掘了这起1949年以来司法系统内部经济犯罪第一案及其连环牵出的检察机关反贪官员受贿大案。此外,本年度媒体对于警察机关的批评报道构成了监督司法系统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在监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养路费征收违法”成了热门话题。经济领域,《财经》在前的8月21日发表《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一文,《财经》的另一个报道《“寡头之盟”黑幕:银行、地产商联手诈骗》揭露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的共谋。媒体对于矿难的报道也开始从关注矿主瞒报和官商利益转向关注矿工索赔和矿工权益方面。

产品安全方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是这一领域舆论监督的“重镇”。2006年他们相继推出《花生油的“纯正”谎言》、《苏丹红造出“红心”鸭蛋》、《纯木板打造“脆弱的防盗门”》等节目。此外,《每周质量报告》在本年度还非常重视美容产品的舆论监督。“金丝美容”陷阱、美容“神”针内幕等节目揭露了美容产品的弄虚作假。

此外,小区业主维权的问题也开始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监督医疗卫生权力方面,典型的报道有《财经》的《致命假药》。教育和科学领域也是2006年舆论监督的重点之一。《高校的非典型腐败》将矛头直指最近几年高校中的学术腐败问题,《中国最大民办教育集团崩溃始末》则揭示出民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但是,正如有的新闻工作者指出的那样,这个阶段出现了“新闻萧条下的时评繁荣”:以市场取向的报纸和部分电视台为主的媒体利用时评开展另一种舆论监督,形成了较大气候。《南方都市报》评论版2006年10月再次扩容,形成社论版、个论版、众论版3个版,号称“没有不能说的问题,就看你怎么说”,“启迪官智”。主要批评对象包括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垄断行业的行为等。电视台的读报节目主要是读时评,有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及其在国内的模仿者,如CCTV-2的《马斌读报》等。

舆论监督的成绩与问题

(一)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热情

在现代文明国家,新闻媒介被视为社会公器,全体公民据以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当代新闻媒体具有告知、启迪、监督三大社会功能。而在中国,媒体是尚未被充分认识挖掘的一种特殊资源。在大力发展民主和法治、推进经济市场化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境下,建设公共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的舆论监督承载着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来说,监督权贵、为民请命、捍卫社会公正从来都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目标。权力――尤其是最高行政权力和现代巨无霸企业的商业权力――的滥用必然损害某个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许多成员。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广告方式对媒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媒体商业运作的结果是自身成为巨大的产业;媒体通常都是分工精细的企业。但是这种运营方式塑造了作为企业运营的现代新闻事业的一种双重性格和随之产生的双重文化,即体现价值理性的新闻文化和体现工具理性的商业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的动机也会受到质疑:虽然公众普遍承认,就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而言,动机纯正者显然是居于多数,但是难道媒体是没有名利欲望的天使、而不受“眼球经济”的驱使,去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用户量和广告量的最大化吗?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两种动机兼而有之,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意识到的和公开承认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中国新闻界的“有偿新闻”现象,堪称新国耻。

(二)政治领域的无常和退缩

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仍然不是市场,而是官方的态度。所有媒体仍然必须听命于政治领域,否则就可能失去生存的机会。2005年12月发生的北京《新京报》总编辑被撤换和2006年1月发生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停刊整顿,就是新的例证。

政府有些立法信息是互相矛盾的,比如《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本来制定此法是鼓励媒体开放的,但不知是怎么回事,加了两条规定,一是突发信息的由各级政府统一,二是媒体报道有误将罚款5-10万元,这是历史的退步。也有积极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今年4月份公布了,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使国家机密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这赋予公民很多权利。另外还有人大批准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一个条款是保护举报人,媒体可以为受到报复的线人提供援助。还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现在人大还没有批准,其中第19条对媒体的保护比宪法规定的还要充分。

总之,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结论:

政治制度决定新闻制度;

记者是理想主义支配下的职业;

社会转型期对大众传播有很高期待;

中国有最好的记者,也有最坏的记者;

中国是调查性新闻事业的天堂;

中国还不是调查性记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