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4:49:24

中俄文学论文

中俄文学论文篇1

[论文摘要]侨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侨民浪潮往往与历史变动紧密相连。由于中俄两国之间交往历史悠久,特别是由于“中东路”的开工和十月革命的爆发,又有大批俄侨来到东北,其中不乏作家、诗人。他们带来了俄罗斯文化,以此丰富了中国文化。他们用自己的创作活跃并繁茂了哈尔滨等城市的文化生活,并增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界的沟通和了解。

一、中国俄罗斯侨民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中国的史书称俄国为“斡罗思”。据《元史》记载,至顺元年(1330年),就有大批斡罗思人为元朝戍边、屯田。朝廷给他们耕牛、种子和农具。到1715年至1860年,俄国先后派遣13批东正教传教士来到北京,神职人员共达155人。这些俄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了在中国的早期俄国侨民。〔1〕(p6)从19世纪60年代,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俄、英、法、德、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列强在中国实行了被称为“合作政策”的联合侵华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列强一面承认清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并在镇压人民革命的血腥事业中继续给予清政府以支持,一面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其中,中俄先后签订了伊犁条约、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此后,俄商到中国经商者日益增多。1870年前后,乌鲁木齐的俄国商铺有30余家,800余人。而在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后,特别是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又有大批俄侨来到中国,主要是来到东北。其中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医生、律师、工厂主、商人、手工业者、文化娱乐行业人员、资本家及其家属等。据统计,到190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俄侨总数已达到30000人以上,到1911年,俄侨在中东铁路沿线开办的工厂已有63家,到1913年,在哈尔滨的俄侨企业达100多家。居民达43091人,占哈尔滨市人口总数的63.7%。最多的年份是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整个黑龙江的俄侨达20万人。〔2〕(p18)

俄罗斯移民数量不仅在哈尔滨超过了当地中国居民的数量,而且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侨民数量横向相比,也是最多的。例如解放前曾有九个国家在天津辟有租界,但据1927年统计,生活在租界内的全部外国侨民不过8142人,又如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加起来据有其市区面积之大部分,但生活在租界内的外侨19世纪60年代只有2000多人,1925年也不过3.7万人。

由于日本侵占东北,从1933年起“丘拉耶夫卡”的成员陆续流亡到上海。这样一来,哈尔滨的这个诗人团体终于在1935年春解散了。

第三阶段1936—1945年。1935年苏联单方面将中东铁路转让给日本和伪满政府。此后,几千名苏联籍职员回国,较富有的俄侨离开哈尔滨到南方的城市,大部分去上海,未能离开“满洲国”的俄国人开始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

“丘拉耶夫卡”消失以后,俄侨文学爱好者并没有沉默,他们又自发组合在一起,至少有7个文学、诗歌小组相继成立。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曼诺夫命名的K.P.小组为例,它成立于1938年,是保皇党联合会下面的一个组织。小组原主席是弗谢沃洛德·亚历山德罗维奇·莫罗佐夫。他从1920年起居住在哈尔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回国,1979年去世。他在生前写下了大量关于哈尔滨生活的文章。小组主要成员有青年诗人叶琳娜·涅捷尔斯卡娅、法伊娜·德米特里耶娃、尼娜·扎瓦茨卡娅等。

涅捷尔斯卡娅1912年生在雅罗斯拉夫尔,自幼爱好诗歌,童年在哈尔滨受教育。她经常在《边界》杂志上发表作品,曾出版过两部诗集:《门旁》(1940年)、《白色小树林》(1943年)。她的抒情诗节奏铿锵有力,经常被谱上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唱。她在哈尔滨居住了十几年,后来随丈夫迁居澳大利亚,1980年在那里去世。在她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她极度怀念祖国,也怀念第二故乡——中国,她把哈尔滨看作是自己祖国的一部分。她在澳大利亚曾作诗表达对哈尔滨的怀念,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多少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提到哈尔滨的文学生活,不能不说起当地的《边界》杂志。除了诗歌、小说之外,该刊还刊登地区新闻、评论;设有有关日常生活的专题栏目,如保健、妇女化妆、评选“最佳儿童”、猜字谜等。

《边界》不但拥有地方的记者,还有驻西方的记者。萨沙·乔尔内和俄国境外作家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寄到编辑部刊登。哈尔滨作家、诗人的作品,几乎都在《边界》上出现过。40年代哈尔滨的读者已在这本刊物上读到了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的译著。30-40年代《边界》杂志曾在有俄国人居住的世界各个角落广为传阅。刊物图文并茂,不但反映了东方的生活和宗教,而且还是了解西方的窗口,因为它转载或摘登了当时欧洲、美洲报刊的资料、文章。

40年代以后,《边界》每期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日本当局的检查,还被迫增加“伟大的日本”栏目。在严峻的形势下,刊物仍坚持出版好几年,一直到1945年8月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杂志才不再出版。

二、俄侨文学活动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国文化纷纷在中国传播,如英美文化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法国文化在两广地区,德国文化在山东地区等等。与上述西方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相比,俄罗斯文化在中国,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是其它各国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俄罗斯文化在当时的东北和上海,是一种相对于中国的先进文化与强势文化,因此它的扎根与传播就有了土壤。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化和文学创作一直是鲜为人知的。事实上,那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是如火如茶、丰富多彩的。他们在中国出版俄语报纸、杂志,编排戏剧,组织演出音乐会,成立了出版社、图书馆、书店和一些文学协会、社团。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期,俄侨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创作已经进入了灿烂时期。俄侨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创作的主要中心是哈尔滨,后来发展到上海。〔4〕(p93-95)

哈尔滨的俄侨文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巴尔考、费多尔·卡梅什纽克、谢尔盖·阿雷莫夫等。

巴尔考结婚后叫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尼鲁斯,1887年生于波尔塔瓦,童年在高加索度过,并毕业于当地中学。结婚后迁居对彼得堡,之后于十月革命前一年迁居哈尔滨。从此,“与哈尔滨亲密、融洽”地生活到1933年。1933年,“心中怀着痛苦”告别哈尔滨,去了上海。

她是一位诗人。无论在哈尔滨还是在上海,她都经常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诗歌。从诗人这一侧面来说,在群星灿烂的中国俄罗斯侨民女诗人中她是最早升起的一颗星。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与她同为开拓者的还有费·卡梅什纽克、谢·阿雷莫夫等人。当时在上海做记者的克卢森施藤—彼得列茨曾经这样评论巴尔考:“她的声音唤醒了一片文化荒漠的诗城哈尔滨”。根据另一位侨民作家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忆,在20年代末期巴尔考的家变成了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活动的中心了: “……在亚历山德拉·彼特洛芙娜的家里—巴尔考是她的娘家姓—听到的却是哈尔滨诗人们的作品”。著名俄侨诗人聂斯梅洛夫、叶欣都常来她家做客。根据弗·斯洛勃德契科夫的回忆,巴尔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不仅用俄语写诗,还用法语写诗,并把阿赫马托娃的诗译成法语”。她从1920年为北京的《俄国述评》撰稿开始,陆续为《边界》、《俄罗斯言论》、《朝霞》等杂志报纸写东西。出版有诗集《不熄灭的火焰:诗》(1937年,上海)、《献给祖国》(1942年,上海)等。

她还是一位妇女问题专家,写有这方面的论著。她主张俄罗斯侨民妇女们应该“继承良好的老时代传统,维护祖辈、父辈所追求的人道理想”,“妇女不应该屈从膨胀的享乐欲,奴隶般地模仿在精神上与风格上与欧洲格格不入的美国影星”。“一个俄罗斯妇女应该教育俄罗斯孩子爱祖国,不以‘侨民’的称号为耻,并懂得俄语和俄罗斯历史”。

她回苏联时间没有记载,于1954年逝世于苏联。她是位优秀的诗人、记者、作家。〔5〕(p69-71)

第二阶段:1926-1935年。这个时期是有年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文学联合会“青年丘拉耶夫卡”拉开序幕的。其组织者是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格雷佐夫(阿恰依尔)。“丘拉耶夫卡”小组每周集会两次。主要活动形式是请有名望的学者和老一代文学家给成员作报告。苏联的文学家也经常到哈尔滨参加小组活动。报告会的题目主要是有关诗人和作家的创作艺术。诗歌朗诵和音乐会同样吸引大量听众,有时达一千人,这样的活动一般是不收费的。1932年7月3日哈尔滨出版了第一期文学周报《青年丘拉耶夫卡》,当时作为俄文版《哈尔滨每日新闻晚报》的周末附刊发行,但是仅维持一个月,8月6日就停刊了,先后只出版6期。事隔不久,1932年12月27日文学报《丘拉耶夫卡报》第一号问世。此报直接由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文学培训班主办,一共8页版面,由柳巴文印刷厂印刷。后来,佩雷列申担任主编。在文化生活并不丰富的哈尔滨,《丘拉耶夫卡报》的出版无疑是件大事。“丘拉耶夫卡”成员还积极地为《边界》杂志撰写诗文。许多作家和诗人从这里起步,直至生命结束。他们是JI.安德森、M.沃林、F.格拉宁、II.拉比肯、B.佩雷列申、B.杨科夫斯卡娅等。

三、结束语

俄侨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历史、东方风俗、中俄关系,具有极其宝贵的研究价值。他们不仅深入研究东方文化的民族传统,尊重其民族精神生活,又能找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点,以便不以民族属性把人们分开,而是把人们团结起来。俄罗斯侨民作家们为此做出了努力。其作品不仅对本国文化是个贡献,对东西方文化也是个贡献。

[参考文献]

〔1〕〔2〕李兴耕,等.风雨浮萍〔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唐戈.19世纪末叶以来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传播的重要途径〔J〕.学习与探索,2003,(5).

中俄文学论文篇2

关键词:普希金 “多余人” 奥涅金

一、引言

普希金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诗人,俄国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民族诗歌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他出身于古老的莫斯科贵族家庭,母亲是年幼时来自非洲、受彼得大帝宠爱的军人汉尼拔的孙女。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普希金卓越的艺术才能,在学生时代就以“皇村学校诗人”而闻名。普希金一生著作颇丰,且大多被人们广为传颂,被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1825年,俄国发生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他昔日的许多同窗好友加入了这次起义。不幸的是,这次起义遭到镇压,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起义发生前后几年时间里,普希金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写成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民族性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别林斯基称其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小说描写贵族青年奥涅金对都市上流社会的空虚感到失望和无聊,因继承伯父遗产来到乡村,乡村生活同样使他感到无味。在这期间,他拒绝了达吉雅娜对他的纯真爱情,又因无足轻重的小事引发与好友连斯基的决斗并杀死了好友,随后出外漫游逃避社会。几年后他回到彼得堡,见到已成为社交名媛的贵妇人达吉雅娜,他疯狂追求达吉雅娜,后者拒绝了他的狂热追求。这部诗体小说成功塑造了奥涅金、达吉雅娜、连斯基等几位典型人物以及他们的典型性格,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俄国19世纪早期的重大社会问题,即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诗人对同名主人公“奥涅金”的塑造最为成功,开创了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始祖。作为进步的贵族青年,奥涅金不满现实,要求改革;但在物质生活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下,他又与腐朽的贵族地主阶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远离人民,不务实际,具有典型的“多余人”性格,终究酿成他人生的悲剧。

二、“多余人”定义

“多余人”这个名称出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有一定教养,自命清高,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想过有意义的生活,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缺乏生活目的,远离人民,精神空虚,性格忧郁、彷徨,无所作为,在俄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多余人’”。(葛桂录,2007:159)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许多俄国作家都以“多余人”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这一系列人物相互联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余人”形象系列,生动地再现了近代俄国解放运动第一阶段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葛桂录,2007:199) “多余人”形象系列之始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

三、奥涅金“多余人”特征分析

(一)贵族出身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的是贵族教育,接受了某些西方文明的影响,有较高的智慧和教养,在精神和道德上具有优越意识。(李赋宁,2001:134)

作品开头,普希金就为我们讲述了奥涅金的身世。在具体描写奥涅金的贵族出身时,普希金这样写道:“我的这位好朋友,叶甫盖尼,他正就诞生在涅瓦河畔,在那儿您或许显耀过一番。”“他父亲曾居过高官显位……他每年办三次家庭舞会。”(《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本,1985:9)贵族出身使奥涅金不仅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是他“所有亲族的继承人”。虽然他父亲生性挥霍,“荡尽了家产”,死后什么也没给奥涅金留下。但父亲刚死不久,“年迈的伯父即将寿终正寝”,给他留下了巨额财富。他伯父的“庭院里奴仆成群”,伯父名下的“工厂、森林、土地、河流,一切都归他全权所有”。(《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本,1985:47-48)这些巨额财富使他不仅衣食无忧,还使得他有资本穿梭于虚荣的上流社会。

奥涅金家境优裕,从童年起就给他请了专门的外国教师,让他接受外国教育。“起初一位Madame把他伺候,后来一位Monsieur前来代替”,从外国家庭教师身上,他了解并接受了部分西方思想。奥涅金长大成人后,“头发剪成最时髦的式样,衣着和伦敦的dandy一般,他终于在社交界抛头露面”。就此,他正式地加入上流社会圈,学会了上流社会中盛行的敷衍与虚伪。奥涅金聪明而有智慧,“他拥有一种幸运的才干,善于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不痛不痒地说天道地”,他会拉丁文,很多古籍经典他“全都记得,说来如数家珍”。在这个圈子里,奥涅金虽进入不久,却有老练的手腕,“无论是写信或是说话,法语都使用得非常纯熟,会轻盈灵巧地跳玛祖卡舞,鞠起躬来姿态也颇为潇洒”,(《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本,1985:10)故而赢得了社交界的一致好评。

(二)典型的“多余人”性格特征

俄国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多余人”大多属于俄国贵族进步青年,他们出身贵族,熟悉上流社会。另一方面,他们接受了某些西方文明思想,能觉察到俄国愚昧落后的现实,憎恶俄国国内专制制度,试图与这种社会划清界限。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他们软弱无力,心智疲惫,言行脱节,耽于幻想,缺乏行动能力,无法与生活中的恶正面抗争,不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自私自利,造就了典型的“多余人”矛盾性格。

奥涅金家世显赫,从小耳濡目染上流社会中的种种行头,故成人后能从容应对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驾轻就熟。为此,普希金写道:“他过早地学会以假当真,会隐瞒希望,也会忌妒,会让你死心,也会让你相信”,“他多么善于花样翻新,逗引无邪的心不胜惊异,用现成的绝望来吓唬人”,“他很早就懂得怎样老练的风流娘儿们的心”。(《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本,1985:14-16)刚开始,上流社会中豪华的场面、盛大的宴会、丰盛的美餐、华丽的服装等深深吸引了奥涅金,他乐此不疲地迎合这些场面。“往往,当他还在床上高卧,已有人送来了一些短简……共有三家人请他去赴宴:又是舞会,又是给孩子做生日,我的浪荡公子去哪里才是?究竟先去谁家?这没关系,每一家全走到也来得及……”奥涅金就这样一度沉湎于上流的社交生活。(崔宝衡,1985:361)随着岁月悄无声息地划过,奥涅金看穿了花花上流社会,他再也感受不到快乐与刺激,“情感在他心中早已僵冷,他早已厌弃社交界的喧嚷”,上流社会里的任何事物“打动不了他的心弦,目前的一切他都看不上眼”,厌倦之情油然而生。

觉察到上流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虚伪奉承、表里不一,奥涅金疲惫了,厌倦了,“他如今已退出花天酒地,闭门家中坐,深居简出”,期望做一番像样的事业,有所成就。他逃离了让他感到厌倦的圈子,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他的理想与他的实际行动差距很大。奥涅金像个隐士一般,深居独处,对所有事物都漠不关心,一天到晚“哈欠不止”,“他想写点儿东西――只是不懈的劳动他感到难挨,他笔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当他想“坐下来――想学点别人的聪明……读来读去,什么道理也读不出来”,只感到自己灵魂的空寂。他也曾一度想从事农事改革,“制定出一套新的条款”,但他思想朦胧,缺乏锐进精神,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

(三)与人民的关系

“多余人”系列人物往往有根深蒂固的阶级偏见,无法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远离社会生活和人民,彷徨苦闷,无所作为,患有“忧郁病”,从而成为一个多余的人。

奥涅金蔑视贵族社会,不愿出任任何公职,但又无力摆脱贵族生活环境及恶习,无法与上流社会彻底决裂,被世人视为“怪人”。(李赋宁,2001:134)这种“怪”性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涉及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第二方面涉及他与能融入且代表人民的好友――连斯基的关系上。奥涅金刚住进他伯父所管辖的乡村时,当地人很敬重他,“起初大家也常登门拜访”他,但“每当马路上传来他们乡下马车的辚辚声响”,他总是骑马“从后门悄悄地溜之大吉”。奥涅金的此种行为让大家很难堪,长此以往,他与人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与人民的联系也越来越淡,最后与人民之间“的交情就此中断”。他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怪人”、不知好歹的“狂人”。而好友连斯基与他恰好相反,连斯基深入人民,如鱼得水,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受人民的爱戴。当连斯基代达吉雅娜家人邀请奥涅金参加达吉雅娜的命名日聚会时,他很不情愿答应,认为参加的人都是“乌七八糟的一群”人。命名日晚会上,由于自身的阶级偏见与自以为是的恶习,奥涅金看不惯在场的任何人,他人的谈话在他眼中全都庸俗不堪,故而非常生气,起了报复之心。因此,奥涅金故意连斯基的未婚妻――达吉雅娜的妹妹,他的行为使在场所有人惊讶。奥涅金的过火行为惹怒了连斯基,使得后者忍无可忍,向他提出了决斗。这场夺命的决斗原本可以避免,毕竟他们是相知的好友。但奥涅金头脑中残余的愚昧思想使得他觉得:不决斗就是懦弱的表现,会被世人耻笑。就这样,年轻而友善的连斯基倒在了他的面前,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结束,奥涅金与代表人民的纽带彻底断裂,成为与人民格格不入的“多余人”。

四、结语

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开创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多余人”系列的先河。以奥涅金为首、具有典型性格与特征的一系列多余人,真实反映了俄国现实社会问题,促进了俄国人民思想意识的觉醒,预示了俄国文学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崔宝衡,任子峰.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上)[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 葛桂录.外国文学学习指南[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第二卷)[M].商务印书馆,2001.

中俄文学论文篇3

关键词:体验式; 俄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5-4

1. 引言

在我国,俄语教学由于长期受翻译教学法及语法教学法影响,存在一个很大弊端: 学生以通过各种考试为俄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对考试技能(读写)的重视程度很高,而在交际中,很多学生的俄语,从语法角度算得上“正确”,但其内容及表达方式却常缺乏合适性,即学生所使用的俄语明显地表现出目的语文化性的缺失或失误,对于深层次的文化思想与文化内涵缺乏足够了解及合适的表达,因而语用失误在交际中比比皆是。这种俄语学习及使用过程中目的语文化的缺失,不仅妨碍学生对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也延缓了俄语学习进程,同时也使得俄语教学脱离了其最初的宗旨――培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交际的人才。因此,弥补俄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问题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但多数研究是针对俄语课程提出泛泛指导,对俄语文化导入的整体教学思路及实践操作却鲜有涉及。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拟采用操作性较强的体验式俄语文化教学方法,探讨其对学生俄语学习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者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教学重要性与必要性的研究。俞约法(1996)和王仰正(1998)一致认为俄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重要的,但文化教学仅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方面,因而要把握好文化教学的度,避免“唯文化论”的观点。第二,理论研究。刘宏(2008)详细论述了语言个性理论和语言意识理论对开展语言与文化应用研究的指导意义;赵秋野(2012)以维果茨基的文化教学观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俄语言语机制和语言意识的重要作用;第三,著书或论文。赵爱国和姜雅明2003年合作出版《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顾佳琪(2005)、王丽萍(2010)、江秋丽(2013)等。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文化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层面; 第二,集中于以不同示例论述文化教学策略,鲜有对其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关于“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释。本文指“以学习者获得积极心理体验为驱动力和导向特征,以情景、互动、任务或项目、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外语教学资源,搭建二语习得的语言生态环境,营造外语学习的人文环境,通过参与、愉悦、共鸣的体验学习机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

3. 实验研究

本研究对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文化教学,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主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分别进行实验前、后测,对比两个班文化成绩与语言运用成绩的变化情况。

(1)研究问题

①体验式俄语文化教学能否提高学生俄语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②体验式俄语文化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实验条件

以某高校第二外语是俄语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 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每班30人,这些学生均有半年的俄语学习经历;两个班前测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由同一教师使用同一教材,以相同的内容和进度授课,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

(3)实验设计

实验班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主要从课前体验,课中共享,随堂反思和课后强化四个环节进行,每一阶段教师随时、随地、随境地融入文化知识。

① 课前体验。教师首先找出教材中的文化点,以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前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该文化点的相关材料,并以文字、PPT的形式整理,教师对学生整理的资料把关并补充。

② 课中共享。将课前文化体验的内容用于课堂引入部分引出新课。针对不同内容和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化渗透。初级阶段前期,采用照片或多媒体等直接法教学手段,简单介绍与俄语文化相关的词汇、习俗等,让学生体会中俄文化差异。初级阶段后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讨论议题,采用情景会话、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与语言表达习惯,培养俄语运用能力。

③ 随堂反思。通过课中共享,对本堂课所学文化知识进行反思。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根据所学文化内容并结合语言知识点自编对话或短文进行练习。

④ 课后强化。课后安排文化专题报告、电影周、学生自编自演俄语小品等形式释放文化信息。通过这些自然而细微的文化知识渗透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结束后,以大学俄语Ⅲ期末试题为测试卷, 在测试前笔者运用SPSS17.0对试卷效度和信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效度和信度分别是:0.587和0.573。题型有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写作、文化, 考查较为全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由同头课三位教师流水阅卷,其中翻译与写作部分由两位老师分别评阅取平均分,成绩真实可靠。最后,运用SPSS17.0对两个班的后测成绩进行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体验式文化教学后,后测成绩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主要原因为:第一,所学内容难度增加;第二,教学方法不同。以上结果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学知识无法有效内化。而体验式文化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以前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表2显示,第一,实验班后测成绩双侧检验的P=0.000

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运用、总成绩三部分独立样本T检验的 值分别为0.019, 0.041, 0.044,均小于0.05。即两个班后测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体验式文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及提高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方面,比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显著。体验式教学的课前体验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课中分享感受文化;随堂反思练习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后强化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学生俄语文化学习,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囫囵吞枣的情况。

6. 结论

本研究证明,体验式文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俄语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增强语言知识的内化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体验式俄语文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从以前的依赖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体验式文化教学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了学生听说读写俄语的机会,使学生说俄语的信心倍增,减轻了学生上课时的焦虑感;体验式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师生课堂关系均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语言环境缺乏,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俄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Прохоров Ю.Е. 2003.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социокультурные стереот-ипыречевого общения и их роль в

обучении РКИ [M] .М..

顾佳琪. 2005.文化背景对俄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122-124.

国玉奇. 2004.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153-157.

中俄文学论文篇4

关键词:俄国,白银时代,时代精神

 

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文学与产生于19世纪初的“黄金时代”文学一起铸起了俄罗斯文学的两大高峰,它们的先导都是诗歌领域的创新与辉煌,分别处于两大高峰之巅的是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和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罗斯诗歌的崛起。而本人认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时代精神的造就密不可分。原因在于,文学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现象,它总是最敏锐、最鲜明、最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时代。而所谓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统摄作用的精神,是时代的脉搏和灵魂。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与文化和时代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与文化会自觉地映现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同时,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也会对文艺创作及文化产生影响。从时代精神角度分析,“白银时代”在俄国文化发展史上,实质上是一场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先导于一股新的诗歌潮流,随后带动了包括宗教哲学、戏剧艺术、音乐绘画等在内的整个思想文化艺术领域的全面创新,可以说是俄国精神文化的“大爆炸”(苏联文艺学家洛特曼)或“文艺复兴”时期。论文大全,俄国。因而从这个视角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白银时代的文化特质,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那一时代的作家与艺术家的创作。

一、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建构源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首先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失败加重了俄国的经济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接受奠定了基础;而1881年暗杀亚历山大二世事件,标志着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粹派”运动的破产。自此,从俄国革命民主派到民粹派一脉相承的启蒙自由主义理想——进步、科学、公正和道义受到严峻挑战和质疑,导致了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精神危机。同时,俄日战争中俄国的惨败,1905年革命的失败,一战的爆发,使社会各界进一步认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和落后,导致了俄国的社会危机。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中包括相对论在内的许多重大发现导致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的思维原则受到颠覆,人们开始重新感知这个世界。社会危机加重了思想危机,民主派自由派知识分子开始郑重思考并试图解决诸如俄罗斯的出路与前途,知识分子的作用、使命、命运以及他们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世纪之交的作家们也感觉到席卷包括哲学和美学在内的所有领域的时代危机,感觉到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的必要。同时,马克思学说在俄罗斯的传播,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涌入,给受“世纪末”危机感压迫着的俄国思想界文化界人士以有力的启示和推动。科学与哲学始终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和精神的危机也促进了俄罗斯宗教哲学思想界的积极探索,并最终迎来了俄罗斯宗教哲学思想的繁荣。以此为契机,以现代主义诗歌为先导的各种文学流派相互竞争与对话,带动了包括诗歌、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术流派的振兴与繁荣,同时也促使不同的艺术流派相互交融。各种思想充分对话,“重估一切价值”成为时尚,一场足以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媲美的轰轰烈烈的精神文化复兴运动在俄国掀起。论文大全,俄国。

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建构内容

俄罗斯白银时代主要是一场复兴俄罗斯人文精神及世界文化传统的精神文化运动,因此,复兴的精神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精神,但俄罗斯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模仿前人的水平上,他们敢于蔑视权威,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某一领域内部,还表现在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兼容与渗透,此外,由于俄罗斯人特有的宗教情结及当时特有的“世纪末”情绪的影响,宗教神秘主义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人们的思想及各个艺术流派中。

1.复兴的精神

白银时代大多数文化人都非常珍视俄罗斯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阿克梅主义是对世界文化的眷恋”[1],这是阿克梅的主将曼德尔施塔姆对阿克梅主义下的定义。这个定义是具有代表性的。在那个时代,俄国的知识分子不仅重新认识与发掘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且对远至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近至德国的哲学、法国的象征主义理论等非现实主义流派也采取全面开放、广泛接纳的态度。白银时代的诗人和作家们都非常重视俄罗斯民间文学及本国19世纪经典作家的创作。除了文学领域,白银时代戏剧、音乐、文化等各领域的复兴与繁荣也是深深植根于俄罗斯传统和世界文化的滋养。此外,由弗•索洛维约夫开创的宗教哲学思想也成为这个时期文化的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础。“新宗教意识”并不是要恢复俄国东正教的正统地位,而是更新俄国人的精神观念。世纪末的信念危机促进了俄罗斯哲学思想界的积极探索,哲学思想的繁荣也带动了白银时代文化领域的全面复苏和更新,为濒临灭亡的俄罗斯文化带来转机和生气,使人摆脱了充满政治气氛、束缚人们思考和感受的呆滞的思维方式。

2.批判与创新的精神

白银时代充满批判与创新的时代精神席卷了包括诗歌、哲学、音乐、绘画等在内的所有文化领域。首先是诗歌领域的创新,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三个主要流派,尽管风格各异,但在创新诗歌语言、主张把各种艺术元素融合进诗歌创作中的追求中却表现出了一致性。 同时,诗歌的繁荣也带动了戏剧、绘画、音乐乃至舞蹈的昌盛兴旺。此外,“白银时代”俄国文化人巨大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每个艺术门类的‘现代化’都起源于世纪之初的俄国”。[2]

3.民主与包容的精神

“白银时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充满了种种矛盾,然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里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不仅各文学流派之间相互对话,而且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与交融。“艺术在不同门类的独特扩散,是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期文化的一大特征。”[3]诗人除写诗也写小说、剧本、评论,甚至向宗教、哲学及神学领域扩张;哲学家也不囿于自己的天地,涉足于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诸多领域。因此,白银时代产生了许多“综合型”的天才。这种综合兼容,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包括抒情、叙事以及评论等诸多文类的繁荣,促成了包括戏剧、绘画、音乐乃至舞蹈等艺术的全方位的昌盛,从而使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化进入一个空前高涨的状态。论文大全,俄国。

4.宗教神秘主义

白银时代的俄罗斯充满了世纪末的悲凉气氛,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还未产生广泛影响,传统的自由主义和知识分子失去精神支柱。因此,他们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向唯心主义和其他非理性思潮靠拢。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描述的:“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内心里感到需要信仰,而理智上却明白无法信仰,在这种病态的、无法解决的不和谐中,在这种悲剧性的矛盾中,如同在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和敢于否定中一样,包含了那种神秘主义需求的最典型的特征。”[4]别尔嘉耶夫也曾指出:“俄罗斯文化复兴要求返回远古的源头,返回大地神秘主义,返回宇宙宗教。”[5]白银时代独特的精神氛围也造就了俄罗斯独有的“宗教哲学”,这些宗教哲学家的探索不仅影响了思想界,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包括诗坛、画坛在内的整个文化界。因此,可以说,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已经深深渗透于俄国文化之中,“神秘主义是解开白银时代诗歌美学和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6],而摈弃宗教视野则无法理解俄国文学及俄国文化的精神。

三、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建构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批判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兼具了革命性、兼容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

1.革命性

白银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与探索精神的文化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从事文学创作的诗人、作家,从事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以及进行宗教哲学、神学研究的思想家,他们不仅以新的眼光审视本民族历史与文化,而且创造性地接受和内化了西方的各种现代主义思潮,在人文科学和艺术各领域展开了富有开拓性的创造活动。其开拓进取的“革命性”与“前卫性”构成了“俄罗斯文化复兴”的基本特征。

2.兼容性

“白银时代俄罗斯的文化高涨是一种整体现象,它……以思想文化各领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融与互动关系为特点。”[7]在当时,正如绘画、音乐、散文和诗歌是形影不离的一样,哲学、宗教、社会活动甚至政治,彼此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论文大全,俄国。文学是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潮并存,各种创作风格多元发展。 在那个时代,与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同步的还有各个艺术领域,如音乐、绘画、戏剧等,此外,在人文科学领域,在思想界,也相继出现了众多的学说、思潮和流派,特别是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和思想界的探索与创造,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一同造就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整体文化氛围。

3.实践性

面对当时的危机,俄国社会上的各类人都迫切地想要给时代开出一个对症的药方。他们想要济世救民、普度众生、拯救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俄国社会和俄罗斯文化。白银时代诗人大都奉行一种所谓“最高纲领主义”。论文大全,俄国。无论他们信奉什么,他们都身体力行,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论文大全,俄国。

综上所述,社会剧变时期往往也是社会文化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世纪末”的思想情绪影响着俄国知识分子,因此,在他们的思想和创作中不可避免地有着神秘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印迹,但批判与创新、民主与包容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在对本国和西方优秀文化传统及西方现代思潮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创新的基础上,俄罗斯文化迎来了它又一次新生。

[参考文献]

[1][3]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M]. 凌建侯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文飞.也谈俄国文化的“白银时代”[A]. 回眸与前瞻——中国俄罗斯研究二十年(1979-1999)会议论文集[C]. 淼华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王彦秋.音乐精神——俄国象征主义诗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李辉凡.“白银时代”刍议[A]. 回眸与前瞻——中国俄罗斯研究二十年(1979-1999)会议论文集[C]. 淼华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张冰.白银悲歌[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7]汪介之.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M]. 译林出版社,2003.

中俄文学论文篇5

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当时,普希金是诗人们“父亲”,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普希金和这些人一同构成了俄罗斯诗歌“黄金时代”。而莱蒙托夫作为普希金的继承者,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诗歌传统,并把它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莱蒙托夫的诗歌进一步反映了俄国进步时代的思想感情。普希金是俄国天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虽然没有参加十二月党人的政治团体,但作为“绿灯社”的优秀一员,他与十二月党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其思想感情也与十二月党人有着共鸣。在《自由颂》中他号召“反对专制”,在《致恰达耶夫》中,他号召“争取自由、争取祖国的解放”。普希金以公民为中心的抒情诗充满了强烈的激情,在《短剑》、《高加索的俘虏》、《茨冈》等诗歌中,他塑造了一批才华出众、感情澎湃颂的主人公。一方面刻画了反叛现实的主人公,同时也对主人公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由此而实现了对拜伦的超越。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的,融合了本国的历史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浪漫主义虽然在俄国出现较晚,但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却相对于西欧更有所突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与其封建农奴制度以及针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关系紧密。针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改革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贵族革命阶段,主要由上层贵族发动和领导。这一阶段过去之后,第二个阶段由平民知识分子所领导,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非常深入地介入了社会现实,其中文学创作与批评都发挥了巨大作用。40年代,“自然派”形成,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潮流引入了自觉发展的一个时期,并且随之不断繁荣进而达到高潮,使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融入到了国内改革解放运动之中。另一方面,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饱含巨大的政治热情,评论家们积极抨击沙皇暴政、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来,不断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持续时间长、人数多、成就大。当时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在哲学上多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持唯物主义态度,同时广泛参与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观念方面,他们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主张介入现实。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以期刊作为言论阵地,把文学批评当作批判武器,自3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了思想界和文学界的生力军。其实,描写人民苦难、揭露农奴制黑暗的主题早在这批现实主义作家出现之前,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创作中,就已经确立了意识形态的基本走向,而这一倾向随着现实主义高峰的到来而愈加具有影响力。

高尔基对此进行过如下评价:“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甚至是所有时期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甚至一度让欧洲“老师”感到惊奇。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俄国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西欧国家的现实主义是在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而产生的,因此,这些作家作品往往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产阶级,而在当时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国家,专制主义盛行,因此,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锋芒主要是针对贵族地主这样的封建阶级。只有在其后期作品中,才拓展到资本主义。俄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拓者和典范作家是果戈理。其《死魂灵》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果戈理本人也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第一位最重要代表。别林斯基称果戈理为一位“现实生活的诗人”。另外,在俄国现实主义创作中,屠格涅夫的创作也极具特色,拥有特殊地位。屠格涅夫本人是贵族,但在政治上则倾向于民主,是自由派的代表。他尤其反对农奴制度,对封建贵族的没落消亡饱含同情,却又坚信这是历史的必然。屠格涅夫对时代的脉动非常敏锐,其作品总是能够及时地反映俄国解放运动的进展。屠格涅夫塑造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和现实的俄罗斯人物形象,他先后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刻画出了俄国遭遇大变动时代的整个氛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解放运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俄国不同于欧洲各国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文学经验。另外,俄国文学后来居上,不仅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超过了西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使俄国文学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三、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文学进入现代世界文学的进程,成为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是从现代主义诸流派先后在俄国文坛崛起后开始的。讨论俄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应该从“颓废主义”出发。在当时的俄国文学中,“颓废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作为同潮流而相提并论的,从欧洲传来的“颓废派”大致约等于“个人主义”。一般认为“,颓废主义”是“现代主义”正式出现之前的一个储备期,与当时的“世纪末”情绪密切相关。在俄国前辈小说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以及象征主义诗人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和吉皮乌斯等人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1905年至1907年,俄国的革命失败,由此而产生的后“新自然主义”,也是这一风潮的体现。总体来说,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步阶段基本由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主义所构成。茨维塔耶娃等作家相对具有独立性,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也是具有相关性的。现代主义是对俄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一种挑战,表现在文论作品中,明斯基的《一个古老的争论》、《在良心的光照下》和沃伦斯基的《俄国批评家》等论著中就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现代主义的立场,同时也反对唯物主义的文艺观点,反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这一潮流的主要内容。这一潮流极力宣扬和表现“神秘”、“象征”和“艺术”,试图以唯心主义的基调改变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尽管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创作中有很多的偏颇之处,但很多俄国现代派作家、诗人都有很不错的文学才能和创作个性,对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多有创新。他们一般排斥艺术的意识形态化,关注所谓“艺术本身”。即便从经典的现实主义立场来看,也是表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和价值。当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过去后,俄国开始有某种“新文学”的需求。

当时法国与俄国社会都很动荡,重大的历史事件连续爆发,震惊也迷茫了当时的俄国人。而法国象征主义恰好在此时出现,迎合了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这一方面丰富了俄国文学,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俄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进程。19世纪90年代,已经经历过长时间的欧化的俄国文学又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由此而构成了俄国的象征主义,并成为俄国现代主义重要内容。经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的沟通持续增加,这也导致了法俄文学的同构化,后来许多俄国现代作家,都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和熏陶,可以说俄国文学家将法国象征主义嫁接到了俄国文学的主体中来了。迷惘、失望的情绪在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构成了俄国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主调,作家们开始重新探索俄国的出路。而在当时,宗教唯心主义非常发达,别尔嘉耶夫、舍斯托夫等人,试图探求“俄罗斯思想”,以解释“俄罗斯命运”。他们转向了神学和宗教,笃信“爱和善”,以此对俄罗斯文化进行改造,甚至要推广到世界文学中去。这与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交错杂糅起来。这些思潮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而且促成了许多文学组织团体的诞生,催生出多种杂志、论著和作品,其声势和影响都非常巨大。在创作中,作家们大量使用荒诞、联想、比喻、新造词汇等手法,虽然往往令人费解,但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潮流所蕴含的诸多文学新观念和新手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雅可夫斯基、阿赫马托娃等人就是其杰出代表。这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四、结语

中俄文学论文篇6

国情实际,以期能促进俄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俄语翻译教学;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35

翻译实质上一种跨文化之间的语言交流活动。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进行表达,不仅需要意思在语言转换间不失去本真含义,更需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习惯。对于翻译教学这门学科来说,便需要注重这些要素。加拿大学者德利尔曾对“教学翻译”有过这样定义,他认为翻译教学需要给学生教授翻译的知识和技巧。俄语翻译教学同样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教学目的,但在教学过程还是会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何能改进俄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带来更为专业和实用的教学效果,便是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翻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 忽视学生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

在俄语翻译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积

累俄语单词量,还是打牢俄语语法基本功,都是需要在基础翻译能力培养阶段都打下良好的基础的。但现阶段的俄语翻译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在拼写俄语单词的时候存在较多错误,其关键原因在于学习单词的时候对于单词语音这个方面并未得到很好的掌握,因此常常会出现缺少元音,忽略弱化和辅音等等犯错频率较大的问题。无论是俄语单词量的累积,亦或对于单词语音建立起熟悉的通感,还是俄语翻译中连接句子,使单词扩展为句式,使句式成为篇章的语法规则,都需要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都打下坚实的翻译理论基础。

1.2 忽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

翻译实质上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它并不需要去完全照本宣科,按部就班

按照书本知识来完成翻译的任务。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俄语翻译实质上都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这是一门强调实用性的专业课程。但在目前的俄语翻译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俄语课本教学,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案都是完全根据课本知识而来,虽然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学好以能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翻译能力,但如果太过于偏重课本教学,则会有照本宣科之嫌,与俄语翻译本身这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本质有些违背。因此在俄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果忽视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可能会导致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更好地提高。

2. 俄语翻译教学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俄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首先需要强化学生的俄语读音,力求在最初接触俄语之时便建立好正确的读音基础,这样在之后的记忆单词过程中,能够一目了然记忆单词原型的正确形式,而不是凭自己感觉胡乱增音或者少音。这一点无论是对于记忆单词,还是后期语法体系的构建,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在扎实地掌握了俄语单词语音之后,便可以对俄语语法开始展开学习。在俄语中,它的各类实词都有非常多的语法变化,同时句子与句子的连接之间也有很多关于前置词连格关系等等比较容易出现的句法错误,因此关于语法知识,也必须熟练且正确地扎实掌握,这不仅可以通过对课本的研习,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短语翻译练习,比如“美丽的学校”,“可爱的朋友“等等丰富的短语来练习最基础的句子单位翻译技巧,来增加学生学习枯燥语法的积极性。只有从语音,单词量,语法等方面来建立扎实的俄语基础翻译能力的基础,才有可能在翻译专业上不断精进。

2.2 注重俄语翻译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俄语体系中的文体有很多种,比如日常会话的口语文体,公文事务的正式文体,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文体,科学题材中的严谨文体以及报刊政论中的时事性文体等。这些不同的文体类型也就决定着俄语翻译中需要用到不同的对应语言体系。因此在俄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结合不同的文体材料来对应练习不同的语体翻译,避免学生仅掌握了某一种文体的翻译技能,亦或是未养成按照不同文体格式选择不同翻译语体的翻译习惯。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还表现在,教师须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等等社会知识面的拓展,这有利于学生真正将翻译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俄罗斯社会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才能让自己的翻译成果有了灵魂和血肉,不再是浮在理论知识之上的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俄语翻译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知识,它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因此这门教学学科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翻译理论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俄罗斯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使翻译的工作能更加得丰富和饱满。

参考文献:

[1] 杨志欣.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6-47.

[2] 金铁峰.从俄语翻译需求反思大学专业俄语翻译课程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13,32(1):33-37.

[3] 徐丽红.俄语翻译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5,(8):187-187.

中俄文学论文篇7

蓝色标签达里娅·塔基利;张敏梁;

思穷天地有形外——《莫斯科-佩图什基》读后牧野;

成功之路维可多·科克柳什金;李冬梅;

女人国阿拉·舍斯塔科娃;吴萍;

苦难的十字架还要背多久?——评阿拉·舍斯塔科娃的《女人国》吴萍;

《日瓦戈医生》研究史略——兼论方法论的启示夏忠宪;

普希金:一个孤独的文化符码——从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观点出发刘锟;

道明随笔(5)童道明;

经典与机构的博弈:肖洛霍夫中心化过程略考刘亚丁;

《静静的顿河》在20世纪30-40年代苏联评论界李志强;

美国的肖洛霍夫研究王逸群;邱晓林;

《癌症楼》述略:创作史·批评史·诗学形态冯玉芝;

影像记忆与语言复调——解析俄语布克奖小说《女性时代》王树福;

蕴于悲剧中的批判——论奥列格·帕夫洛夫的小说创作侯玮红;

俄罗斯表现主义小说的时空观王宗琥;

历史记忆:思想溃退后的精神引力——评叶利扎罗夫的《图书管理员》陈爱香;

俄侨作家谢尔巴科夫荣洁;

尼古拉·巴依科夫与蕾切尔·卡森的比较研究高妍;李延龄;

苏联文明的俄狄浦斯情结米·爱普施坦;唐逸红;

玫瑰色的梦张小权;

英国的斯拉夫研究约翰·埃尔斯沃斯;刘文飞;

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在罗马尼亚阿克西尼娅·克拉索夫斯基;刘文飞;

俄国哲学的主要观念C·霍鲁日;张百春;

全球化时代东正教与西方新教对话的汉语文化意义黄保罗;

耶鲁的斯拉夫系刘文飞;

反乌托邦小说的根、人和魂——兼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郑永旺;

奥陀耶夫采娃诗歌选译谷羽;

后现代语境下的“反乌托邦”情结——维·佩列文的小说创作图景温玉霞;

来自莫斯科的14封信章廷桦;

“现代性”视阈下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题材辨析傅星寰;贾德惠;

价值缺席:“女性行动”旨向的设定——契诃夫短篇小说《跳来跳去的女人》主题分析彭甄;

“大写”的死亡——解读《乡村》杨明明;

《告别马焦拉》的象征与启示白文昌;

从挚爱到疏离徐曼琳;

苏联卫国战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李万春;王蕾;

道明随笔(4)童道明;

套中小人物:巴什马奇金-别里科夫综合症米·爱普施坦;韩万舟;

中篇小说《皮诺切特》侯玮红;

梦醒塔什干苏·阿弗拉图尼;杨平;

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会2009年大会侧记刘文飞;

长篇小说《纪念像的宣传》侯玮红;

19世纪,一个不应匆匆“告别”的文学时代——读智量《论19世纪俄罗斯文学》汪介之;

俄罗斯女性的大百科——评《期盼索菲亚》郭小丽;

苏联戏剧芭蕾之历史经验研究王彬;

痛苦的俄罗斯灵魂孙蕾;

基梅里亚:彼岸风景——俄罗斯艺术家亚·西多罗夫王永;

主持人语刘文飞;

中俄文化一座坚实的桥梁奚学瑶;

俄国哲学的产生С.С.霍鲁日;张百春;

国际中东欧研究理事会(ICCEES)简介约翰·埃尔斯沃斯;斯坦尼斯拉夫·J.基尔什鲍姆;刘文飞;

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性信仰与现代性因素金亚娜;

生与死:托尔斯泰哲学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以早期作品为例)C.A.尼科尔斯基;米慧;

列夫·托尔斯泰1910年日记心解——托尔斯泰100年的关键词:羞耻(стыдно)李正荣;赫英丽;

列夫·托尔斯泰与20世纪俄罗斯文学汪介之;

史诗型家庭小说的巅峰——论《战争与和平》的文体特征朱宪生;

“道德自我完善”与“道德自我立法”——试析康德的道德哲学对托尔斯泰小说的影响刘淑梅;

尼·斯特拉霍夫与俄国反虚无主义朱建刚;

“非个性化”叙述中的“个性化”叙述者——论《彼得堡》中的叙述者形象管海莹;

奥多耶夫斯基“整体认识”的观点和表达手段——以《俄罗斯之夜》为例杨明天;

论《静静的顿河》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图景刘冬梅;

普希金与维吾尔现代文学克力木江·阿布都热依木;

悼念列夫·托尔斯泰C.弗兰克;张百春;

托尔斯泰与东正教会的分歧何在?——与东正教司祭格奥尔吉·奥列汉诺夫谈列夫·托尔斯泰张兴宇;

长相思在托尔斯泰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纪行黎皓智;

沉重的镜像——评俄罗斯戏剧《潜在的支出》王永恩;

敬告读者

夏至的勿忘我H.克柳恰廖娃;张冰;

TrashB.别切伊金;徐乐;

高压(节选)A.卢基扬诺夫;万海松;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成立张变革;许传华;

斯拉夫派观念在20世纪的转变C.霍鲁日;张百春;

美国《斯拉夫评论》杂志简介刘文飞;

21世纪的俄罗斯契诃夫学:回顾和现状徐乐;

失败的契诃夫和成功的契诃夫——小说《宝贝儿》解读吴泽霖;

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董晓;

绝望的艺术与艺术的绝望张变革;

当代俄罗斯短篇小说中契诃夫式的梦想者孙超;

雅可布逊的神话诗学研究管窥赵晓彬;韩巍;

从生理主义到心理主义——观照19世纪俄国自然派诗学的演变轨迹侯丹;

疯狂、梦境与镜面——析布尔加科夫《恶魔纪》中的怪诞艺术谢周;

合法的另类文学:后苏联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构成问题林精华;

“对位”与“错合”的协奏——论梅列日科夫斯基《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象征结构武晓霞;

浅析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的出逃计划冯小庆;

哈西德派与塔木德派:——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创作比较研究(1)米·爱普施坦;李志强;

斯德哥尔摩国际斯拉夫大会印象刘文飞;

道明随笔(6)童道明;

灰天使安德烈·萨洛马托夫;李冬梅;

我们需要交流维·托卡列娃;王灵芝;

俄罗斯文学史研究的新收获——读任子峰著《俄国小说史》李明滨;

《俄罗斯文艺》2010年总目录

契诃夫的阴冷——以张爱玲为观照张晓东;

走向对话的尝试白春仁;

俄语文论中的情节诗学研究王艳卿;

德国的斯拉夫研究托马斯·布雷默;刘文飞;

俄罗斯索菲亚论的歧路С.С.霍鲁日;张百春;

《民族友谊》的历史变迁亚历山大·埃巴诺伊泽;艾婧;

并非不可解读的神秘——果戈理灵魂的复合性与磨砺历程金亚娜;

非现实主义的果戈理——别尔嘉耶夫对果戈理的重新定位耿海英;

“Пошлость”考辨——重读果戈理夏忠宪;

肖洛霍夫小说创作中的果戈理因素李志强;李朵;

果戈理的《鼻子》和卡夫卡的《变形记》王亚民;

1902年和1909年果戈理周年纪念的评论综述玛·米哈伊洛娃;于正荣;

从小人物走向美好的光明——果戈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抄写员米·爱普施坦;韩万舟;

俄苏诗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张杰;

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理论及其意义管月娥;

雅各布森的“诗”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田星;

本土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先锋的:俄语布克奖的是是非非王树福;

关于中俄文学交流的几点想法王宗琥;

普希金“二维叙事”的文化学解读——兼谈史学与文学的内融与越界梁悦悦;庄宇;

怀念朱敏老师黎皓智;

道明随笔(2)童道明;

此岸和彼岸——契诃夫与曹禺剧作主题之比较王永恩;

《父亲》对《回家》的符码解读陈辉;

丰碑·英雄·颂歌——《最后的致礼》民族性探究李一帅;王永;

物种起源维·佩列文;刘玉宝;

《物种起源》的后现代解读刘玉宝;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斯维特兰娜·莫索娃;张敏梁;

俄国宗教分裂运动及尼康改革的文化历史内涵解读叶丽娜;

二百年的果戈理——读蓝英年先生的新译作《回忆果戈理》李正荣;

中俄文学论文篇8

关键词:布克奖;新文学;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11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2-0104-06

从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转眼间,俄罗斯文学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与之相巧合的是,俄罗斯布克文学奖也创办于1991年,同样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今天来回望20世纪90年代至2l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的心态可能更为平静和客观,拉开时间距离的关照也可以显得更为冷静和超脱。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首个非官方主办的文学奖,最初由英国布克奖基金会建立,于1992年开始颁奖,不久便成为最具权威性的俄罗斯文学年度奖项。1997年,布克奖摆脱了英国方面的控制,改由俄罗斯斯米尔诺夫伏特加酒业公司担任赞助商。从2002年起,由俄罗斯富豪米哈伊・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股东会建立的“开放俄罗斯基金会”垄断了该奖项的经营,奖项一度更名为“布克一开放的俄罗斯奖”。自2006年起,该奖项恢复了1991年创立时的名称,即“俄罗斯布克文学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俄罗斯文坛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各类文学奖项的兴起。据统计,在鼎盛时期,各种大大小小的奖项总共有600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奖项有“国家奖”、“总统奖”、“普希金奖”、“索尔仁尼琴奖”、“莫斯科-彭内奖”、“别雷奖”和“凯旋奖”等。在所有这些大奖中,最引人瞩目、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当属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这首先得益于俄罗斯布克文学奖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评奖体系,它成功地借鉴了英语布克奖210多年的举办经验,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提名、入围名单和最终获奖名单的操作上都具备相当的透明度。其次,布克奖杜绝了双黄蛋现象,最终获奖者只有一名,保证了最终获奖者的独一无二性及获奖作品的权威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俄罗斯布克文学奖重点关注文学生活本身,关注文学作品的纯洁性。第四,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具备很强的包容性,它的获奖作品涵盖了苏联解体之后新俄罗斯文学中各种重要的文学流派与创作思潮,它的每次评奖“都构成了对当代文学一种独特的大检阅,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俄罗斯当代文学的强大存在”。

在当今的俄罗斯,布克奖已取代原有的国家奖,成为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布克奖的获奖作品大都被译成了英语、法语等外语,受到西方读者与评论界的关注。在我国,《俄罗斯文艺》、《中国俄语教学》等期刊,以及《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文艺报刊,先后发表了一些有关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论文和报道,在张捷编著的《当代俄罗斯文坛扫描》中对俄罗斯布克文学奖也作了一些简述。由刘文飞担任主编的“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获奖小说丛书”,已将大部分获奖作品译成中文出版,这些都为中国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布克文学奖对俄罗斯20年新文学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还未得到深入研究。

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里,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共推出了20位才华横溢、风格各异、分属不同流派与创作风格的作家,这些作家和其获奖的作品分别是:1992年马・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1993年弗・马卡宁的《铺着呢子,中间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又译《审讯桌》),1994年布・奥古贾瓦的《被取消的演出》,1995年格・弗拉基莫夫的《将军和他的部队》,1996年安・谢尔盖耶夫的《集邮册》,1997年阿・阿佐尔斯基的《兽笼》,1998年亚・莫罗佐夫的《他人的书信》,1999年米哈伊尔・布多夫的《自由》,2000年米・希什金的《攻克伊兹梅尔》,2001年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库克茨基医生的病案》,2002年奥列格・巴甫洛夫的《卡拉干达九日记》,2003年鲁班・大卫・贡萨列斯・加利戈的《黑中之白》,2004年瓦西里・阿克谢诺夫的《伏尔泰者》,2005年吉尼斯・古茨科的《无路可寻》,2006年奥莉加・斯拉夫尼科娃的《2017》,2007年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马蒂斯》,2008年米哈伊尔・叶利扎洛夫的《图书馆员》,2009年叶莲娜・奇若娃的《女人们的时代》,2010年叶莲娜・科利亚金娜的《鲜花十字架》,2011年亚历山大・丘达科夫的《暗雾笼罩着古老的阶梯》。

透过这份长长的获奖名单,可以管窥解体之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历程。布克奖与新俄罗斯文学同步发展,真实地记录了当代文学进程的风雨和足迹。通过对俄罗斯布克文学奖20年历史的追溯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的趋势与走向,了解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人的困惑与反思。

下面从五个方面具体谈谈布克文学奖对俄罗斯20年新文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布克奖极好地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文学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俄罗斯文学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19世纪末至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杰作与黄金时代的巨擘们获得了世界声誉,同时先锋浪潮、现代主义探索、白银时代的各种流派纷纷粉墨登场,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其成就获得了学界与大众的一致认可。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发展图景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此时俄罗斯文学正处于一个美学、思想、道德模式都经历了变化的特殊时期,宛如所有的文化领域都被深耕了一遍。世纪之交最后10年的俄罗斯文坛注定成为多种潮流的聚焦点:不仅涌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创作方法和美学思潮,而且文学符号也进行了全面替换。正如评论家纳・伊万诺娃所言:“文学本身、作家的作用、读者的类型都完全改变了。”

放弃苏联时期文学所承载的教育功能,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艺术领域内的自由与平等,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开始迫不及待地行使艰难获得的权力。在当代俄罗斯文学内部,诞生或者说恢复了各种各样的文流,诸如先锋主义和后先锋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感伤主义、元现实主义、观念主义、社会艺术小说等等。在当代俄罗斯文坛,呈现出现实主义作家与后现代主义作家比邻为伍、同台创作的未曾预料到的奇观。

在获得渴望已久的自由的同时,文学自觉地卸下了先前所承担的社会舆论的喉舌和人类灵魂的教育者的重任,作品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些标兵式的正面人物,取而代之的是流浪汉、酗酒成癖者甚至杀人犯这些社会边缘人。

一言以蔽之,多元化与去意识形态化已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两大重要特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和社会思潮的左右,随着被称为“俄罗斯文学教主”的索尔仁尼琴的去世,在当今的俄罗斯文坛,已经没有了一言九鼎、让人不敢质疑的人物,创作个性已然成为文学进程的中心。诚如评论家丘普宁所言:“所谓的创作学派、流派、方法已经过时了。无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概念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或者别的什么主义都已分化成作家的创作个性。紧随政治无党派而来的,是美学无党派。局部高于整体……文本比流派更重要、更有趣。独创性、独一无二的艺术实验重新受到珍视,而非忠于原则,即忠于某一学派的准则。”

多元、多样、多变已然成为当下俄罗斯文学发展的鲜明特征,面对如此绚丽多姿、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每一位文学研究者都得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取舍。俄罗斯布克文学奖为读者和研究者迅速、准确地了解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恰当的切入点与有效的途径,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弯路,有效地把握住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回顾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近20年来的得奖作家与作品,其内容与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也有现实主义的力作;既有精英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有大众文学的新兴之作。它们真实地反映出20年来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折射出解体之后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文学空前多元、多样与多变的特点,表现了解体之后俄罗斯人的痛苦与焦虑、困惑与反思。同时,不以风格取舍,让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体现了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以及“让文学回归文学”的评奖宗旨。

二、布克奖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在俄罗斯的合法化地位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90年代以弄潮儿的姿态迅速席卷整个文坛,在文学出版界、评论界、创作界及各类文学评奖活动中抢夺话语权。米・爱普施坦这位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干将获得了1991年的安德烈・别雷奖,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和马卡宁的《铺着呢子,中间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分别获得了1992年和1993年的俄语布克小说奖,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和德米特里・普利戈夫分别获得了1992年和1994年的普希金奖。索罗金、佩列文等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热烈追捧。在新世纪初,则出现了一批经过潜心研究与思考后获得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专著:如斯科罗潘诺娃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爱普斯坦的《俄罗斯文学中的后现代》、库里岑的《俄罗斯文学的后现代主义》等。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占据了俄罗斯文坛主要话语权的一个文学流派,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坛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维・佩列文、弗・索罗金这类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之所以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作品占据畅销书的前几名,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文学需要借助于截然相反的后现代主义来获取文学复活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由于后现代主义已然成为世纪末文化领域的后花园:“深受苏联学派影响的二三十岁的作家们,一直在寻找虚空和涅。他们不能轻易摆脱长期播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唱片中的夏伯阳、母亲和青年近卫军。出路只有一条。把唱片反一面放,让文本吞食文本,最终在头脑中形成梦寐以求的虚空。”诚如匈牙利著名文论家卢卡契所言:“事实上,任何一个真正的重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由任何一个外国文学作品所造成的,除非在有关国家同时存在着一个极为类似的文学倾向――至少是一种潜在的影响。这种潜在的倾向促成外国文学影响的成熟。因为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力的解放。”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正是由于在俄罗斯本土具备了适合后现代主义急剧发展的前提与契机。

后现代主义作家维・叶罗菲耶夫的话则进一步表明了对俄罗斯文学教育意义的嘲讽:“新俄罗斯文学绝对地怀疑一切:怀疑爱情,怀疑儿童,怀疑信仰,怀疑宗教,怀疑文化,怀疑美好,怀疑崇高,怀疑母性,怀疑民间智慧。这种怀疑是对当今俄罗斯现实和俄罗斯文化的过度道德说教的双重反映。”毋庸置疑,在当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病态的、完全的暴力直至蛮横残暴。只要看看后现代作品的题名,就能了解世纪末俄罗斯文坛的健康状况,如维・叶罗菲耶夫的《与痴呆者一起生活》、《傻瓜学校》等。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界对新的写作倾向和叙述策略的认同和接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学形态从苏联向当代俄罗斯的转化,确认了新的文学叙述策略。它敏锐地捕捉到了90年代俄罗斯文学的热点,积极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在俄罗斯的合法化,丰富了俄罗斯文学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如1992年的获奖作品――马・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者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1993年的获奖作品――弗・马卡宁的《铺着呢子,中间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1996年的获奖作品――安德列・谢尔盖耶夫的《集邮册》、1997年的获奖作品――阿・阿佐利斯基的《兽笼》、2000年的获奖作品――米・希什金的《攻克伊兹梅尔》等小说,普遍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互文、戏仿、反讽以及拼贴等后现代主义特色。在弗・马卡宁的《铺着呢子,中间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中,作者把“桌子”(审讯桌)放在小说题目最显眼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揭示“桌子”表征“政权”的语义,“桌子”一词本身就是政权的隐喻形式。在书中作者深刻探讨了苏联时期普通公民与“同志审判会”的关系。“同志审判会”是金帐汗国实行的保甲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翻版,它不仅深刻异化着大量的被审判者,也深深异化着审判者。面对本体论般存在的审讯桌,任何人都无处可逃。

三、布克奖关注到了现实主义创作在俄罗斯的强势回归

在世纪之交同样不能忽视现实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与作用。现实主义在上世纪末90年代的俄罗斯遭受了严峻考验,它的统治地位与绝对权威不复存在。但是即便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文学蔚为壮观的上世纪末的俄罗斯,逐渐恢复了元气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是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一批现实主义的老作家,如阿斯塔菲耶夫、拉斯普金、别洛夫、邦达列夫等人继续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并且屡有创新,成就不凡。当代俄罗斯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很少关注俄罗斯传统艺术的崇高命题:诸如战争的教训、俄罗斯历史观、处于时代断裂处的人。时至今日只有现实主义作家还在继续提出并试图回答《谁之罪》及《怎么办》这类传统问题。在贝科夫的中篇小说、阿斯塔菲耶夫的《该诅咒的与处死的》(1994年)和《真想活啊》以及马卡宁的《高加索俘虏》和《一天的战争》中可以观察到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发生巨变之后,拉斯普京并没有放弃对现实的关注,而且还在《谢尼亚的故事》和《伊万的母亲,伊万的女儿》等新作中加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文学从19世纪以来就具备的强大的道德教化功能并没有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体制的剧烈震荡、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迁而消失殆尽,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高下历来是俄罗斯文学和文学家关注的重大命题。现实主义文学依然是俄罗斯文学现代性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在继承深化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它吸收借鉴世界文学的优秀成果,逐步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文学新潮的涌起刺激和促进了现实主义的蜕变,在如今的俄罗斯,现实主义表现出与经典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很大不同的艺术范式,出现了弗拉基莫夫的新“史诗性现实主义”(《将军和他的军队》),叶尔马科夫的“隐喻式现实主义”(《野兽的标记》),邦达列夫的“新启蒙式现实主义”(《百慕大三角》),瓦尔拉莫夫的“象征式现实主义”(《沉默的方舟》),扎哈尔・普里列平的“愤怒叙事的现实主义”(《萨尼吉雅》)等。无怪乎评论家涅法金娜指出:现实主义文学依旧是“最为发达和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体系”①。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关注到了现实主义创作在俄罗斯的强势回归,早在1994年布克奖就颁给了布・奥古贾瓦的《被取消的演出》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1995年又颁给了格・弗拉基莫夫的现实主义力作《将军和他的部队》。在《将军和他的部队》中,作者以苏联历史上伟大的卫国战争为题材,坚持俄罗斯古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表现出俄罗斯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和广阔深入的人民战争。有评论指出:“弗拉基莫夫的这部长篇小说有力地证明了,当代文学的真正成就都同深入地把握和反思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相联系,作家要获得成功,他的修辞艺术必须能给读者展示出当代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复杂。”

四、布克奖促进了俄罗斯女性文学地位的确立

在俄罗斯,上世纪末女性作家创作的繁荣是客观事实,并且意义重大。一贯以男性作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俄罗斯文学,在最近20余年里出现了某种性别变化,一大批女性走上文坛,成为主流作家,而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和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当属当代最为出色的女性作家。她们具有很强的创作能量及美学创新,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属于某个流派。例如,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将戏剧、寓言等体裁因素糅合进小说,扩大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托尔斯泰娅出身文学世家,其祖父是阿・托尔斯泰。她在俄罗斯和美国各大高校文学系任教的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将文学教师的“职业写作”方式和风格带入了当代俄语文学。乌利茨卡娅善于利用生物学专业的特点,细腻地解读俄罗斯女性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她的三部长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儿女》、《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和《忠实于您的舒里克》均被译成了中文,在俄罗斯国内外都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非常重视20年来女性作家的成长与女性小说的形成。在男性作家占绝对优势的俄罗斯传统的文学创作史上,俄罗斯布克文学奖通过对不同流派、不同性别作家的发掘,成功地把“女性文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文类融入到文学史,由此改写了当代俄罗斯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如2001年、2009年与2010年这三年的布克奖分别授予了三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它们分别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库克茨基医生的病案》、叶莲娜・奇若娃的《女人们的时代》和叶莲娜・科利亚金娜的《鲜花十字架》。

五、布克奖促进了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融合

白银时代美学思潮的复兴填补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空白,其主题和形式的影响及模仿在当代艺术中占了很大比重。随着90年代的结束,人们不再因俄罗斯文学而忧伤,而致力于文学发展进程的系统化。虽然新的体裁形式尚未具备完备的美学描述,因此还不能揭示出世纪末文学体裁变革的类型规律。不过90年代体裁图景中风格与主题的丰富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大众文学的崛起尤其令人回味,低俗的大众文学似乎并未损害高尚的精英文学,并且两者之间还存在趋同的倾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布克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更体现出俄罗斯文学兼收并蓄、多元发展的创作风格。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相互渗透,网络文学作为新的艺术文本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手段,逐渐被主流文学认可。2010年布克奖甚至破天荒地授予了一部网络小说《鲜花十字架》,该小说以描写17世纪沃洛格达人民群众烧死女巫的故事为题材,曾因被指为“历史春宫”小说而引起众多非议。由此可见,一向被称为保守的布克奖也转向了开放。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近20年来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俄罗斯作家和读者继续关注俄罗斯当下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关注文学生态的嬗变与调整。在促进当代俄罗斯文学走向世界、让外国读者了解俄罗斯当代作家与作品方面,俄罗斯布克文学奖更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俄文学论文篇9

关键词:翻译理论,俄语口译理论体系,训练模式

 

1.口译理论概述

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与古代一样,20世纪我国翻译界又重演了直译意译消长调和的过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意译两派曾展开一场激烈的论战。20世纪50年代初,直译意译之争又起,但不如二三十年代的论战激烈。此后两派之争虽然并未完全停止,但主张调和的中间派占了统治地位。这次消长调和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触及的理论问题深而且广。从理论上说来,翻译方法至少应包括翻译的对象(语篇及构成语篇的各种要素)、翻译的单位及本位、翻译的标准、翻译的程序等五个方面,其中翻译的程序至少应包括理解与表达两大步。表达则有不同的方法:直译与意译。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矛盾又统一。。否定直译与意译之分的观点是以两者的统一性否定两者的矛盾性,以“神似”否定直译意译是以翻译标准否定表达法,以“句译”取代直译意译是以翻译的本位否定表达法,以“五步法”取代直译意译是以翻译程序这个整体否定表达法这个局部。这都是不妥的。

2.翻译理论在俄语口译中应用的研究

2.1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对俄语口译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已有的研究仅限于教材的编写和对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初浅论述;为数不多的学术文章基本上以实践分析为主,出版的著作也以口译教材居多,其实际上也不过2、3种而已;俄语口译这门课程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并不理想,开设口译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俄语口译的训练模式、评估体系的建立,以及对释意理论的研究更是无从说起,因此,俄语口译研究亟待在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方面有所突破。

2.2研究的任务

不同民族的思维与逻辑推理方式各有其民族特点,其语言系统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口译理论应用在俄语口译实践中,必然要从俄语的语言规则、语法特点、思维方式、逻辑推理、交际习惯及文化背景出发。但是,由于口译理论建立在法语口译研究基础之上,主要以法语、德语进行实证研究的,在应用于俄汉两种语言的口译研究时,其结论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口译理论应用在俄语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中,必定存在着与法语口译不一致的地方,必然有它适用于俄语口译的特点。因此,我们的研究任务就在于:以口译理论为基础,俄语语言为研究外壳,探求俄语口译本质,构建俄语口译训练模式,充实、完善释意理论的内容,并为俄语口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具体的研究落脚点必将集中在口译理论如何具体地应用在俄语口译实践中,应用时需要进行怎样的适应与适当的改造等方面。

2.3口译理论在俄语中的应用

思维的不同引起语言表达的差异。比如:法语、德语把“手”分为两部分,手腕以上的部分叫做“臂”(bras,Arm),手腕以下称作“手”(main,Hand),而俄语中“手”和“臂”都是用同一个词表示的(рука)。思维的不同引起语言表达的差异,比如,俄语、汉语的被动态形式在言语中的使用功能也是不同的,汉语中使用被动句,在意义上基本表示不愉快、不希望、不如意的事情的,俄语被动句的内容不涉及情感,强调的是事实本身,行为引起的后果。在翻译时,口译员无需(也不可能)凭大脑将整段文字记住,而是在记忆的同时脱离语言外壳,抓住话语的关键词,话语的精髓,即谁,是什么人,什么时间分别做了(过)什么,口译员在理解关键词的同时,另一个保证翻译质量的要点就是抓住文中俄语未完/完成体动词在时间上的表达与汉语的不同,俄语动词有时、体的范畴,通过体、时来表达时间概念;汉语动词因为没有形态标记,则无时的范畴。汉语句子中动词的时间意义通过时间词语、副词或上下文表达。最后,将译文用汉语完整地表达出来,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机地调动了语言外知识。

2.4研究的主要内容

受目前俄语口译研究水平与研究现状的限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俄语口译的交替传译作为研究的对象,理论研究和口译实证分析作为两大主要板块,以口译理论为线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口译理论(释意理论的实质)

1)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翻译的本质

2)理解———翻译的过程

3)表达———翻译的结果

第二部分:口译理论在俄语口译中的映射

1)俄语思维、逻辑推理的基本特征

2)俄语口译中的信息释意、整合、联想和逻辑推理

3)俄语的语篇特点及释意语篇的基本方式

4)俄汉语语言分析与对比研究

第三部分:俄语口译实践操作与口译训练

1)俄语口译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策及解决方

2)俄语口译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训练大纲的设计

3)俄语口译训练模式

4)俄语口译质量评估标准

在研究中,我们以俄语口译实践本身和译员进行实证分析的理由在于:口译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翻译活动,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只有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分析、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反过来才能对今后的口译实践起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口译理论在俄语口译中的应用研究应该建立在实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实证研究必须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

2.5实证研究的具体操作

步骤1选定一定的译员作为研究对象,在俄语口译实践过程中就近观察、记录其基本的俄语口译方式及其解决、处理口译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式。。口译实践在数量上要求尽可能的多,口译的题材应该涉及广泛,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以做经贸翻译为多数的情况,题材在广泛的前提下,以经贸口译为研究重点。与此同时,研究成员须将现场的实践工作情况予以录音,并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另一组调查对象。。

步骤2将研究成员自己在俄语口译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口译现象进行提炼,把在口译现场所录音的俄汉语有声资料、现场的观察、记录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细致的整理。

步骤3运用口译理论,对上述所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俄语口译工作中所涉及的原语理解、译员思维、译语表达、俄语口语的特点、释意翻译等一系列问题、现象在理论的层面上做出科学、客观的总结,找出在口译理论影响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俄语口译规律,揭示口译理论对俄语口译实践、口译教学独特的指导作用,构建俄语口译训练模式和俄语口译质量评估标准。

2.6 研究的重点

口译模式的设计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外,著名的口译研究者、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吉尔教授提出过“同声传译的模式”、“连续传译的模式”和“口译的理解模式”,俄罗斯著名的外交口译专家А.Чужакин针对俄英口译设计的“口译三段论”,在我国,厦门大学口笔译中心提出了“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上述这些模式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强调意义是言知识和认知知识结合的结果。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吉尔教授的口译理解模式强调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厦门大学的模式强调口译技巧和职业准则的重要性;Чужакин强调的是原语、目的语,及其相关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它们对口译工作人员和口译训练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和译员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俄汉口译。另外,口译作为一种双语交际活动从始至终处于动态之中。交际环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交际主题、交际人心理、认知及社会因素、语音的感知辨识、语言、语义等同样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口译理论指导下,找出俄语口译的普遍性规律和本质、设计出适合俄语口译训练的口译模式和俄语口译质量评估标准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7研究的方法

通过实证研究,以口译理论为主线,将双语(俄语、汉语)交际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把俄语口译过程作为切入点,结合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进行多方位的思考;研究主要以经验总结、归纳思辨、内省、调查、现场观察、录音、原语、目的语资料的对比分析为主要科研手段和方法,利用各地的图书馆、互联网和调查进行资料的搜集,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以揭示口译理论指导俄语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4).

[2]杜云辉.论口译人员的综合素质[J].中国科技翻译.2000,(01).

[3]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2006,(04).

[4]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六[J].外语学刊.2007,(04).

[5]张威,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1).

[6]王欣红.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非语言因素[J].中国翻译.2004,(06).

[7]黄忠廉,刘丽芬.直觉思维与翻译创造[J].中国翻译.1997,(06).

中俄文学论文篇10

有此计划并已开始加以实施的是纽约眺望出版社(The Overlook Press)。该出版社成立于一九七一年,社长彼得.梅耶数十年来一直喜爱俄国文学,在他先前长期担任企鹅图书公司总经理时就结识了不少学者、翻译和作家,出版了很多俄国图书。二二年,他收购了一家俄国文学英译作品出版社。经最近一年半的周密策划,并与俄国有关机构联络商定,终于在今年年初正式宣布其“俄罗斯文库”计划。

记者问梅耶,他如何发现自己对俄国文学情有独钟。他答道:“读书就是了!就是阅读,没有任何奥秘。”他又补充说:“我在当学生时就对俄国文学发生了兴趣,后来这个兴趣贯串了我整个出版生涯。我在企鹅时,我们出版的俄国书都是最佳经典作品,不是所有书,但相当多。”他今年七十七岁,他说:“我已到了这把年纪,不能永远做下去了,但我喜欢以‘俄罗斯文库’来告别出版业和世界文学。”

梅耶说,“俄罗斯文库”就如“美国文库”,是一套庞大的献给一个国家的文学的丛书, 是英译俄国小说、诗歌和戏剧的集大成。翻译出版一整套另一个国家的文学丛书,这在美国还是第一次。先前美国也出版过法、德等国的文学丛书,但都是用原文而非英语出版。

他说,“俄罗斯文库”也并非单为美国和英国出版,因为世界各国懂英语的读者很多,所以这是一个国际性计划。它将历时较久,代价甚高,并无清晰的经济目标,不期望销售百万册,只盼有较多图书馆和有关学者能予收藏,最终将做成电子书。

梅耶说,这完全是一个非商业性的出版计划,但有人文目的:“我希望,通过文学,俄罗斯文库将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这套丛书将包括一千年来先后问世的俄国文学经典著作,既有“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作品,也会有苏联时期的作品;既有名著,也有在俄国之外罕有人知的书,从而使读者对俄国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在答记者问时,梅耶随口举了一些要收入的作家和书的名字, 如伊.爱伦堡、米.布尔加科夫、安.普拉托诺夫,阿.赫尔岑的《谁之罪?》、格.乌斯宾斯基的《土地的力量》、康.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

文库绝大部分作品将委托资深俄英翻译家重译或首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大作家的作品大多已有多种译本,究竟用不用已有译本或选择何种译本,恐怕尚需斟酌。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从一八八六年至二八年,至少有九种译本,其中两种评价都很高,而这两种译本中,究竟是用康斯坦斯.加尼特一九一年的老译本,还是用佩维厄和沃罗洪斯基夫妇二年的新译本,现在很难说。新译本经二四年“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电视节目推荐后,印数高达一百万册。译者夫妇后来又成功地重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契诃夫的小说。

梅耶的这一计划,可说是美国读者、尤其是美国作家热爱俄罗斯文学这一传统的延续,并将深化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读者对俄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研究。

俄国大作家的不少作品很早就译成英文,历来深受美国作家的喜爱。如普希金的诗作一八二六年开始有了英语译文。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问世于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五二年就有了英译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于一八八六年都有了英译本。契诃夫的戏剧一八九一年开始被翻译介绍到美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分别于一九一二、一九一四年由加尼特夫人译成英语……一部部俄国文学名著插着英语的翅膀飞到了北美大陆,扎下根来,让一代代美国读者享受阅读的愉悦,汲取精神上的滋养。

不少美国作家都特别喜爱屠格涅夫,并在写作上受其影响。舍伍德.安德森最喜欢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书中关于俄罗斯乡村生活的诗一般的描写,对安德森来说,是“所有文学中最甜美的东西”。

海明威在巴黎莎士比亚公司英文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就是加尼特夫人译的《猎人笔记》,后来又借阅了三次,此外还借阅过《春潮》、《前夜》、《父与子》和《贵族之家》,其读后感是“屠格涅夫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作家”。海明威自己的小说,从题材、主题到篇名、风格,显然都有屠格涅夫留给他的印迹。

亨利.詹姆斯曾有机会在巴黎与屠格涅夫相见晤谈,对他淳朴、自然、谦虚、温厚的性格推崇备至,发现自己起初对他用“贵族气质”这样的赞语显得愚蠢可笑,其实是他身上的“民主精神”让人感到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与托尔斯泰失和后,屠格涅夫仍写信给他,恳求这位“俄罗斯国土上的伟大作家”不要放弃写作,“快回到文学活动中来”,詹姆斯觉得,“这无疑是古往今来一个伟大的心灵向另一个伟大的心灵所吐露的最感人肺腑的言词”。詹姆斯认为,屠格涅夫是“小说家的小说家”,是诗人,他的作品除了美与真实外,还有深沉和忧郁这两个特色,其艺术影响异常珍贵,而且确立得根深蒂固。他后来撰写了长篇纪念文字《伊凡.屠格涅夫》,在一百一十年之后,我们今天仍可以在互联网上读到这篇情意深长的文章。

对托尔斯泰,美国作家们更是称赞不已,也羡慕不止。豪威尔斯几乎读了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深感托尔斯泰帮助他认识了自己,觉得这位俄国文豪虽住在十分遥远的地方,却是世界上他感到“最最亲切的人”,他的良知,他的威力,都“迫使你去深思、去体会迫切的重要问题”。

德莱塞年轻时在托尔斯泰的影响下开始写作生涯。他认为,托尔斯泰的伟大永垂不朽,但并不在于他的社会学说和道德学说,而是表现于他的长篇小说,其作品是真正的艺术创作,不仅真实地反映现实,而且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他在《曙光》一文中写道:“他的作品在我眼前展现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它们的生命力使我非常震惊,非常赞赏,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当一个作家该有多妙。只要真能像托尔斯泰那样写作,迫使整个世界都听命于你的文字!”

海明威最爱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书——《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和《战争与和平》。他说,战争是文学中最重大的主题之一,托尔斯泰当过兵,亲身经历过战争,所以描写战争的作品,就“没有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好的了”。他在《战争的人们》序言中写道:“我爱《战争与和平》,爱它对战争和人的绝妙的、深刻的、真实的描写。”但他又坦率直言,他没有相信过“这位伟大的伯爵的议论”,不喜欢他的“沉闷的、救世主式的思想”,因为这些思想和议论并不见得比那些福音传教士式的历史教授高明。

赫德林.加兰则十分尊敬作为“改革家”的托尔斯泰。他写道, 他重读托尔斯泰的论文,觉得它们惊人的朴素、真诚,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最为直接的关系,这些论文“在我脑海里重现了一幅又一幅鲜明的图画,我仿佛看见这位‘俄国苏格拉底’扶犁耕地,或是手持做皮靴的锥子坐着——因为他渴望他的生活符合他的改造社会、使社会公正的学说”。

威廉.萨洛在《天才》一文中写道:“我所认识的美国人,只要他们一般读点什么的话,那一定读过托尔斯泰的书,而且会继续读并继续喜爱他的书——他的卓越的长篇小说,出色的短篇小说, 他的哲学论文(这些论文常常有点古怪,但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都是他为真理、正义和人类尊严而坚决斗争的证明)、他的日记、书信以及关于他的论著。我所认识的美国人都尊敬托尔斯泰,把他看作自己的朋友,看作一位贤明的,有时有点怪诞而严厉,但总是为爱而激动的老人。他的天才是在一位强有力的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全人类的天才;他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凡使天涯海角的人感到痛心的事也都使他深感痛心。”

诺曼.梅勒至死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写出一部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那样的史诗作品,一部“把社会与个体、公众与私人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托尔斯泰式的杰作”,尽管他自己一生写了十多部题材广泛的长篇巨著。二七年逝世前不久,他还认为“至今尚无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即使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也没能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执于掌中,却使之缩小成为细微的局部,因为美国今天的生活方式已使美国小说家们不能像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那样从根本上领悟世界。他感叹道:“文学失败了。事情都让电影、电视去做了。大众的觉悟和国家的文化都陷入了泥淖。”

关于契诃夫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笔者已在《契诃夫在美国》一文中作了介绍,此处不再重述,而只想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许多美国作家认为契诃夫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因其先进的世界观,他又是一个可以代表当今时代的人。

美国人持续的“俄罗斯文学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冷却了下来。敌对意识形态使美国与苏联成了两个不共戴天的仇敌,连在文学艺术上也互相蔑视、戒忌,甚少交流往来,也就很少有俄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当代俄国作家,除了《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以外,年轻的美国人似乎就不知道还有谁了。

苏联解体后的九十年代,也即所谓“苏联后早期”,俄国文坛充斥慌乱、迷惘、盲从现象,写作上商业化气息十分浓重,自然出不了好作家、好作品,世界各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因此而感到忧虑、失望。但是,俄国毕竟是一个拥有深厚人文精神和优秀文学传统的国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俄国作家们似已痛定思痛,开始明确应该放弃什么、坚持什么,应该朝什么方向前行,文学界因此开始以喜人情势引人瞩目,文学出版业开始显示欣欣向荣的气象,以致二一一年伦敦书展邀请俄国当主宾国。

在美国不乏俄罗斯文学研究者,不少大学教授、学者在不断观察、分析俄国文坛的动静、变化。如弗吉尼亚大学就设有斯拉夫文学和语言系,编辑出版《当代俄罗斯文学》杂志。该杂志主编伊琳娜.迪莫夫曾在俄国留学,获得俄国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她既执教,教授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从事翻译,译过约瑟夫.布罗茨基和玛利亚.雷巴科娃的诗歌。

在不久前发表的论文《新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中,迪莫夫详细介绍了俄国文学的现状。她写道,本世纪初,在争论不休而前途未卜的当代俄罗斯文坛,开始出现一种可喜现象:不少纯文学作品比九十年代的商业化通俗作品更能吸引读者。当代俄国作家多姿多彩,才华横溢,正做着一件完全可能做成的事情:在由政府控制文学数十年之后,他们在恢复公众对文学的信任,让人们重新尊敬作家,像前人一样认识到“作家是贤哲之士”、“作家是导师”、“文学通向真理”。

在本世纪初新文学的潮头,有不少作家为俄罗斯文学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迪莫夫认为,其中三人最为突出,他们是:维克多.佩列文、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弗拉基米尔.索罗金。佩列文的《恰巴耶夫和普斯托塔》,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午夜时分》,索罗金的《暴风雪》,还有米哈伊尔.叶利扎洛夫的《图书馆员》,都属于当代最佳文学作品。

迪莫夫认为,很多俄国作家正在回归更为传统的文学,回归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首创的重真实、写真话的传统,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比较冷静地谈论痛苦的历史,展望俄国的未来。有些作家因在作品中糅合幻想、神奇的内容而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如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但她的代表作、获得二六年布克奖的《二一七年》,描写她家乡乌拉尔山区一个极为有趣的爱情故事,其实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她的有些作品显然会令人联想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美国作家肯·卡尔福斯对俄国很感兴趣,曾在莫斯科生活多年,有些小说即以俄国为背景,曾被译成俄语出版。在接受《俄罗斯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俄罗斯文学在美国的一些情况,似可将其答问摘译如下。

问:美国人是否了解俄罗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答:一个有代表性的美国读者会喜欢读更多十九世纪俄国作家的书,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作家都多,包括美国在内。苏联时期的作家我们知道得比较少,但是巴别尔(笔者注:《骑兵军》作者,一九四年被秘密处决于狱中)、扎米亚京(笔者注:1924年代表作《我们》英译本在国外出版后被迫退出作家协会,流亡法国,客死巴黎)、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他们的作品连续出版很多。对苏联后作家,美国读者知道得不多,但每年都总有几本书出版,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我自己不久前就为《纽约时报》写过关于弗拉基米尔.索罗金和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评论。《纽约时报》、《纽约客》和《纽约图书评论》等报刊都发表过评论俄国新作家的文章。

问:谁在美国推荐俄罗斯文学?人们怎么知道这个或那个俄国作家?谁在作选择?

答:美国没有什么机构专门推荐俄国文学。一般而言,美国出版社的编辑会从图书目录上取得信息,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提供的书目应是最有用的。外国作家及其英文译者也可通过《纽约客》、《哈珀氏》、《巴黎评论》等文学杂志发表文章来让人知晓,译者一般都会这样做。

问:为了更好地介绍俄罗斯文学,美国译者是否应到我国去生活一段时间?

答:似乎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译者必须与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翻译最重要的是要译得准确、雅致、流畅。在美国出版更多外国作品的最大障碍是译文质量低劣。译者的母语最好是译本读者的语言,而非被译作家的语言。

问:俄国文学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

答:我最喜欢的当代俄国作家中包括达吉亚娜.托尔斯托娅和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后者的小说《从前有一个想杀死她邻居孩子的女人》令人感到震惊。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与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作家互访活动显著增多。冷战时期的“铁幕”已经不存在,“苏联后早期”的动荡也逐渐平息,于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与纽约、波士顿之间,就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和作品的互相往来。

苏联解体前实施的“公开性”政策为英语增添了一个词汇——glasnost,一九九一年“格拉斯”(Glas)出版社在莫斯科应运而生。这是由美国和英国的翻译家与俄国出版社的编辑、书评家合办的联营企业, 由俄方选择俄罗斯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由美、英方翻译成英文,出版专门推荐文学新作品的杂志型文学丛书《格拉斯》。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媒体对这个“公开性的女儿”甚为重视,备加称赞。如《纽约客》写道:“由于《格拉斯》,西方读者现在也能读到俄国许多新作家的作品。”《伦敦观察家》写道:“《格拉斯》是一流丛书,策划得好,翻译得好。对俄国、对好书有兴趣的人,都应找来一读。”《蒙特利尔报》写道:“俄国仍是一个拥有杰出作家的国家,《格拉斯》丛书以英语译文介绍俄国作品,并提供难得的俄罗斯文学现状概貌。”

《格拉斯》相当重视发现、提携俄国年轻作家。佩列文和乌利茨卡娅就是首先由《格拉斯》发现的。《静水深流》一书编选了七个女作家写的短篇小说,其中一人生于一九七九年,其余均为“八后”。长篇小说《感觉》的作者、“新秀奖”获得者阿斯兰.哈萨沃夫也是“八后”。新秀奖奖掖俄国“新秀代”,也即“八后”的青年作家,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是该奖基金会统筹者。

除《格拉斯》外,美国读者现在能读到的俄国文学英文杂志还有一份《美国读者》。这是由新秀奖基金会创刊于二一二年十月的月刊和电子杂志,旨在鼓励美国“Y一代”(18至35岁)读者把俄罗斯文学置于他们平时阅读和谈论的适当位置。第一期上刊登了斯拉夫尼科娃的短篇小说《俄罗斯子弹》。一名纽约读者很喜欢《美国读者》,说它是“《纽约客》的妹妹”,“比《纽约客》还酷”。

二一二年二月,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这名热情提携新秀,又热衷于俄美文学交流的当红女作家,终于带着一批年轻作家到美国访问来了。她早在二一一年伦敦书展上就说过:“如今,不同凡响的富有天才的一代进入了俄罗斯文学,我们的文学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朝气蓬勃的人才的涌流了。”她也要让美国读者分享她为俄罗斯文学开始复兴而感到的喜悦。

同年三月,有二十五名俄国作家,还有许多出版家,到纽约来参加以“阅读俄国”为主题的环球市场讨论会。作家中有德米特里.贝科夫,他是小说家、诗人、广播节目主持人,《帕斯捷尔纳克传》作者,在俄国影响很大,被誉为“公民诗人”,但一般美国读者都不知道他,因为他的作品尚未译成英文。“阅读俄国”讨论会的主题就是如何翻译、出版更多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