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16:44:53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1

一、课程建设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水力学、建筑概论、给排水工程CAD制图、工程制图、泵与泵站等多门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以上课程主要用于建筑内部给排水计算、圆管流体计算、给水当量及给排水工程施工设计等内容联系,是本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理论和设计原理奠定基础。建筑给排水课程中泵的选型、设备的选择、管线的绘制以及管道的敷设等均与基础课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应参考注册设备、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考试大纲等内容,为今后考取设计行业的执业证书打下基础。另外,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教学中宜补充或开设有关防排烟、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利于设备专业各管线的相互配合及设计。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多以理论为主,讲述的大多为原理,与实际工程相差太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引用一些工程实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对教材原理知识的拓展,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构建“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调研”等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走出教室,参观学习水泵房、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水箱间等建(构)筑物,对整个供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有着全局的认识,并通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以工程实践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课程教学手段得到很大的改变。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借助多媒体教室播放照片、录像、动画等,缩短学生的实践认知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思考和理解。收集工程实例并精心穿插到各教学章节中,将一些典型工程作为课外作业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现行规范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不断涌现。人民对供水的水量和水质要求也正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供水安全性以及消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过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重新划分了各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将消防水力计算等内容重新编写了《消火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50974-2014)》,对消防规范的理解更为简洁明了,删除了一些我国目前建设不适用的或与当前发展不协调的有关内容。目前国家规范出来之后,相应的教材很难紧随规范的步伐,及时更新新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规范中的相关重要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现行规范相统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规范的电子版拷贝给学生,并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下载预习,另外提供一些典型的网站,供学生下载资料和工程图纸。例如,中国水星、筑龙网、土木工程在线、中国水网、中国给水排水网等。

四、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选题,即充分考虑到设计时间、工程量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因素,又要统筹课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梳理整个知识体系。通常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一般选择多层的民用建筑(如住宅或学生宿舍)为设计任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掌握规范、方案布置、图纸绘制、水力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实现知识的转化。另外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鼓励学生在现行规范的要求下,提供多种方案布局以及技术分析,选择最优方案进行设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作者:王健康 杨广 汤骅 孙志华 王亚茹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石河子博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伟英,高乃云,李树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给水排水,2007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2

关键词:现阶段;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对策

1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发展历程日趋规范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基础

(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这促使广大设计人员开始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陆续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积极研究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发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量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第二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成为给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2技术控制

(1)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降低造价,往往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有的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别是冬季供暖时水封容易干涸。建议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地免。笔者认为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3)管道噪音问题。

①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

②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內(睡房除外),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

3管理控制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2)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程序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程序。①明确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的方式及控制的重点,保证对安全生产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及相应的落实措施。②认真的搞好施工前的安全控制工作,包括承发包施工合同条款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对施工现场勘察和施工队伍营地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审批,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③建立并保持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安全生产的安装,生产过程的程序,使施工现场布置规范,为安装生产设备与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行为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安全防护措施、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变化进行控制,并对其运行能力进行鉴定,以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发展。④建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的事故上报、调查和结案的管理程序。

(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

(4)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①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超级秘书网

②总监和总监代表要督促专业工程师、监理员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巡视检查制度,质量控制部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型巡查活动,要求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6O%以上的工作时问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责令及时纠正,以免殃及工程质量。

③若发现承包方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同时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参考文献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一些建筑给排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要想使所设计出来的给排水工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需要在设计观念上进行相应的转变。以往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大多是封闭静止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而满足了相应的排水要求,但是对于给水等方面的要求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这样势必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环境需求。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

1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现状

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指对于单个建筑项目,不仅需要做好其相应的给水设计,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设计工作。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更加的人性化和节能化,对于现今已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设计的工艺比较单一,其整个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着人们日常的生产来进行的,这样使得了建筑的排水功能虽然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但是对于给水方面的考虑并不周全,往往导致建筑给水方面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从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设计,设计人员往往会过分注重给排水设计的美观性,从而使得了给排水设计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从实际的给排水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分开的,这样使得了相关部门对于供水很难做好统一有效的管理。最后,从所进行的增压设备设计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为了降低相应的建设成本,所使用的给排水系统设备的质量往往不能达到所规定的标准,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建筑的供水运行效率,同时因为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质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常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进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对于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

2新形势下给排水工程的具体设计内容

(1)充分考虑用水量和水质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使得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游泳池、桑拿房等娱乐场所被修建了起来,这使得了建筑工程对于给水需要量大幅度上升。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使得了绿化植物供水量的需求也大幅度的上升。针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实际用水量的大小进行充分地考虑,既不能因为供水量设计的过少而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同时也不能因为设计的过大,而出现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其次,对于供水的水质,也需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目前,我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使得了人们的身体体质大幅度下降,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同时也为了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水质质量有严格地要求,以确保其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2)做好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为其提供相应的水资源时,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控制设施来实现的。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稳定,对于进行控制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对于排水系统,需要根据供水系统的实际设计量大小来进行相应的设定,并且需要确保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互不影响,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更加良好的运转,既满足了相应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水污染的情况出现。(3)做好增压设备的设计。增压设备是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高效、温度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增压设备的设计与施工,也一定要保证其相应的安全、可靠性。在对增压设备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其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加长久的使用年限,需要采用超导超磁通量的新型材料来取代那些质量一般的材料,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机和水泵系统将更加的小型化,这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因此,对于给排水系统中的增压设备,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1)正确指导设计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将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做得更好,相关人员对整个设计工作就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指导。比如说,在对给排水系统的阀门进行设计的时候,有经验的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一般来说,对于给排水系统来说,阀门的设计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同时还需要避免其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锈。因此,可以采用钢化材料来进行阀门的设计,以确保其达到上诉两个方面的要求。(2)保证给排水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做得更好,首先就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施工材料的进场工作,事先对相应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满足所规定要求的施工材料才能进场。(3)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设计都能实现节水的目的。比如: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桶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的使用节水马桶,这样能够在确保不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确保做好相应的水资源节约工作。(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对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好之后,为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质量,还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而要想确保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对相应的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因为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运行质量。因此,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相应的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岗位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达到所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具有更高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意义重大。虽然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设计人员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节约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一定能够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给排水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者:刘玉伟 单位:秦皇岛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教学改革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环境、建筑、土木类、建筑电气等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作为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校,针对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的很多缺陷,本文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初步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1. 学科特点

1.1发展迅速。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设立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均有很大的变化,由初始设立的简单室内上下水管道及设备,发展成为由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建筑消防给水、建筑小区给水排水、建筑中水处理和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建筑给水排水学科体系。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崛起,住宅小区的兴建,节水技术的普及,绿色生态小区、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等新概念的提出为本学科注入了新的知识点,使建筑给排水工程学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涌现推动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1.2实践性强。作为一门工程类学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科。对理论知识掌握得好坏最终要表现为实践能力大小。在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的三门课程中,该门课程占40%的比重,由此凸显出其在实践性环节中的显著地位及重要性。

1.3与其他学科交叉多。作为建筑的附属设备之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暖通、电气、煤气等学科在设计、安装、施工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交叉,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具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陈旧。目前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在内容设置及形式上均沿用20世纪40年代末前苏联的高等学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编写大纲和各章节内容安排,虽然经过多次修编,但是许多内容仍需进一步改进。当前新型建筑水系统及其技术不断涌现,设计和施工规范也在不断地修订,以往陈旧的概念亦在慢慢隐退,旧的教材内容及其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2课程设置不满足实际需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既是给水排水专业的主干课程,又是建筑设备工程的组成部分。目前的课程设置与相关学科交叉、覆盖的知识较少,培养的学生仅仅具备单一的建筑给水排水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市场各单位所需求的具备水、暖、电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3师资力量单簿,教学手段单一。大多数课程教师因其观念和经历所限,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教材轻现状,重设计轻施工,重讲授(理论)轻示范(实践)。尽管目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手段已从过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方法,逐步转化为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但目前教学课件的制作只限于PowerPoint形式,过于单一,还有待改进。

3. 解决办法

3.1完善课程结构,拓宽教学内容。

首先,注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与本专业前接课程及后续课程有机地衔接。学生在对前接《建筑概论》、《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后,进行本课程的讲解,其中穿插讲授上述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应用。在课程的后期应加强对本学科的法律规范、标准、文件的学习。

其次,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应增加工程安装、工程概预算、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等内容,并对课程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做好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3.2丰富教学手段,加强理实结合。

教师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和思维。收集工程实例并精心穿插到各教学章节中,将一些典型工程实例作为课外补充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学生课下思考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尽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其能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象、活动画面等方面的信息,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缩短了学生的实践认知过程。开发多媒体研究课件作为真实研究的补充,在原有的PowerPoint课件形式下,增加采用Flash、3DMax等课件制作软件,使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丰富多彩。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授的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及时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课程的工程训练环节,重视实习环节,拓展课程设计类型。根据教学进度和安排,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水加压泵站、室内游泳馆、室外景观水等,调研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对工艺及运行管理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看法,撰写调研报告。针对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合理调整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3.3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校企合作。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能在工程一线从事项目管理和施工的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学科的教师,首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必须掌握本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施工安装知识和经验。因此,就要求专业教师与设计、施工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的技术攻关成果,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人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同时,结合目前建筑给排水学科,对教学内容上进行及时的更新、引入,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不断充实、完善授课内容,更新、再版教材。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与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实现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和能力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

参考文献: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思想;设计理念;建筑给排水;研究分析

引言:

给排水建设是市政工作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提升建筑的给排水建设,是全面的保证市政工作建设施工质量的关键点,并且逐步的提升给排水建设的规划方案以及设计效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对于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保证城市的健康和谐以及稳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在当前全新的历史条件以及发展机遇之下,需要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理念深入到设计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当中,全面的提升给排水设计的工作质量,并且大力的提倡节能的设计观念,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追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利用,从技术以及工艺设计思路等方向着手,全面的整改,进而最终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给排水设计的规划以及主要内容分析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是整个城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是一个包括供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循环水系统设计的一个系统化工程,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使水资源在收集、供给、净化、使用、以及排放各环节中实现相互协调,给排水建筑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给排水体制的确定、城市给排水总量预测以及排水范围的确定。而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有具体包括建设的规模与用地的确定、给排水工程位置确定以及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理程度。通过总体设计与分区域设计的结合,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

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思想理念以及要求相当严格,需要细化每一个工作项目。同时,还需要针对当地的水质进行化验和分析,针对水文进行鉴定,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状况以及水文地质的相关特性,进行全面的勘察以及细致的研究摸索,收集大量的信息以及基础资料,最后,还需要对经济和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上述的内容是针对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内容,而在设计的进程之中,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杜绝一系列影响因素,结合实际的情况针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必要调整,旨在为给排水设计工作的稳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前提条件。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

首先,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给水系统、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水工程以及配水工程。城市的给水系统是全面的保证城市所需求的水量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在工作当中需要结合水压以及水质等影响条件,综合性的寻求城市的水源,保证净水方式以及取水方式的合理性,根据相关的原则以及标准布置取水以及净水管网的组成。通常的来讲,净水工程、取水工程以及输水工程等,都是各自独立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各自相应的功能。取水工程需要从选定的水源当中取得水源,并且将水资源输送到水厂之内,而净水工程则是将取来的原水通过必要的处理方式,处理掉其中的杂质以及污染物质,使得水源可以符合使用的需求和质量标准,一般来讲现代化的净水分为过滤净化以及沉淀净化等两种方式。输水工程则是将原水从水源地点或者是水井当中输送到净水厂之内,其中包含有各个附属管道的建设、渠道以及管道等。

在现代化建筑可持续给排水设计当中,需要遵循几点基本的原则。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整体布局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现代化的建筑具有独立的给水以及排水系统,在逻辑统一关系之上可以满足相关的要求,而排水以及给水系统并不能够脱离于这样一个整体,所以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整体设计的思想理念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强调每一个系统组成成分的有机连接,并且从局部着手,针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进行加强。另外,还需要考虑多层次的结构性需求,使得每一个层次结构之间可以相互的联系又相互制约,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合理的针对用水规模进行计算,是现代化可持续给排水建设思想理念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水量的预算需要对总体设计阶段之内的污水水量进行预测,并且对设计阶段的数量以及分区阶段的设计水量进行全面预测,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整个城市的用水量都在提升,所以还需要应用用水规模来对整体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划进行预测和分析。在自然界当中,任何物质的发展都是遵循一般规律的,而水资源则是生态环境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之中还需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念,全面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谁污染谁治理,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观念进行全面的研究与细致的探讨,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原则以及各个系统的实际功能,并且对给排水设计当中科学性原则的遵循理念进行了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为现代化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红情,赵红丽.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见问题及防治[C].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

集(2008),2008-08-01.

[2]聂亮坡,杨瑛琦.多层住宅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探讨[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 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06-01.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 :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实施;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68-0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高职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在企业的施工、监理和预算岗位就业,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和基本制图能力。这就要求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必须以“理论够用,实践为主”为指导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识读施工图能力,缩短课堂与现场的距离,从而缩短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时间,实现“零距离”上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由课堂教学、工地参观和期末课程设计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布置、敷设及水力计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80%以上。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会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到2~3个工地参观,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学期末安排1~2周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环节,可强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并掌握基本的水施图设计与识图能力。在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理论课时占比大,实践课时不足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随行业的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实行的是“2.5+0.5”或“2+1”学制,最后一学期(或学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这就导致了专业总课时大幅压缩,本课程自然也受到影响。而在这些课时中,理论课时占的比例又很大,以一学期20周记,扣除最后2周安排考试,1~2周安排课程设计,1周工地参观,剩余的15周全部用来进行理论授课。学时有限,理论课时又占大部分,使得学生在识图与制图这个环节花的时间不够,到课程结束,学生对图纸的识读能力还是很差。

实践指导不足 多数学校在课程分配上都是实行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负责,从理论授课到课程设计都由同一名教师完成。但是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性环节中,由于学生在独立进行设计实践时碰到的问题复杂多样,任课教师难以一一进行指导,辅导时间有限,效果不理想。

课程设计效果不佳 由于在前期的教学中以理论为主,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图纸和设计操作程序认知不足,在期末的课程设计中,容易出现学生一开始不知如何入手、空耗时间的问题。加上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在管网布置中需要不断进行修改与调整,花费大量时间。到课程设计时间快结束时才真正进入设计状态,部分学生进度慢,积极性不足,最终为提交成果,往往抄袭别人的作品。

制图基础薄弱,识图能力差 随着CAD辅助设计软件的普及,多数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都开设了CAD课。一般采取先制图后CAD的形式开设课程,第一学期开制图课,第二学期开CAD课,由同一个教师授课。由于教学条件改善,多数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部分负责制图授课的教师依赖电教设备,只通过PPT演示和CAD进行制图教学,学生完成作业和最后的实训都采用CAD制图完成,忽略了手工绘图环节。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夯实基础制图能力 强化制图环节的教学,将制图课与CAD课剥离出来,明确制图的任务,在制图教学环节上,要求任课教师在学生手工绘图环节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制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在CAD教学环节上,除了讲授CAD软件应用知识外,可通过期末停课实训周,要求学生用CAD抄画给排水轴测图,在培养CAD绘图能力的同时,为后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保证理论教学,强化识图能力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可分配5课时/周,考虑到高职学生也需要理论基础,可安排2学时进行理论讲授,上课地点在多媒体教室;安排3学时讲授识图与制图(设计),在机房或实训室上课,主要进行识图与设计训练。理论讲授以传统方式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图片、仿真演示和视频。在学期第一周,带学生到工地参观水电、消防系统,以增强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涉及项目的认识。理论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现场直观教学。在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可视化教学”等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理论环节的授课一般是分系统进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一般分为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和热水系统,教学中可把各系统作为大的项目,在大项目里进行小项目的分配。识图与制图(设计)教学配合理论教学进行,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应选择一套内容齐全、识图难度适中的水施图,最好为当地在建或已建的多层建筑,作为理论授课和识图环节的必要材料。进行识图训练时,教师应布置系列识图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识读图纸,在课堂完成部分任务。教师可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或督促学生学习,以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的身份完成教学。

通过设计练习,加深学生对图纸的理解 通过识图训练,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有了一定的认知,掌握了基本的系统要素,就可以进入设计练习。设计练习分系统进行,在各系统教学中分阶段实施。如给水系统的设计,可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将给水系统分阶段以小项目的方式组织完成。在具体实施中,给水系统可按周完成以下项目:(1)给水方式的选择;(2)建筑平面管道布置及系统图初步绘制;(3)卫生间布置与大样图绘制;(4)设计说明、图例、材料设备表编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把3学时的机房上机时间进行细化分配,如前20~30分钟可进行小项目或小细节的讲授,在中期或课程临近结束时就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出错误,纠正错误,总结知识点。

课程设计项目分解,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作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课程设计可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识图与设计能力。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停课1周或2周进行课程设计,时间往往不够。可以在开学初就把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指导书。在学期课程教学中,将课程设计任务进行分解(如表1所示)。如在进行给水方式授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课题,选择一个合理的给水方式,并及时与教师沟通,最终确定方案。到期末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需要做的是把各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只需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将系统和大样图进行修改和细化,并对各系统的设计说明和设备材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水施图。把大项目分解为小项目,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完成,可以降低课程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在课程设计完成后,可以增加一个简单的答辩环节,让学生展示设计成果,说明各自的设计思路,在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有必须独立完成任务的压力。同时,在准备答辩的时候,也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并加深对图纸的理解。

强化课程设计管理,完善监控评估体系 课程设计能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调研能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正确使用图集、规范,正确选择设计方案,合理布置管线,正确进行水力计算并将结果表现在图纸上,图纸表达应清楚准确。教师必须在课程设计中加强指导,实行过程管理,在各项目实施中及时把关,针对各部分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化大问题为小问题。针对如表1所示的任务分解,要求学生针对各个小任务分别提交成果,经教师审阅后,给出本阶段成绩,然后进行下一任务。在课程设计阶段,必须把各项任务在短时间内(1~2周)完成,这对学生的能力强化效果明显。课程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如表2所示。

进行施工图识图与会审实训 在学生离校前一学期,可安排2~3周时间进行施工图识图与会审。学生以代入施工员角色的方式,对图纸进行识读,并在最后一天进行施工图会审模拟,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熟悉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从而获得一定的职业体验。识图与会审实训可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实施。组织具备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电气、燃气等教学能力的教师分别指导各自领域的内容,根据专业侧重点的不同分配识图时间,如对于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注重水电施工图的识读,可分配1~2周进行水电图的识读。其他专业图纸则主要通过各专业教师讲解要点、学生识读并提问来完成。最后,要求学生总结识图过程中的问题和图纸的错误,在模拟会审环节以施工方的角色提问,教师以设计方的角色解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加入地区性给排水协会,获取行业信息 教材的部分内容一般会滞后于行业技术的发展,本学科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更新,而教材无法及时吸纳新信息。任课教师可以加入给排水协会,借此参加专业年会、交易会或专业研讨会、专家讲座等活动,从而学习行业的一些新理念和前沿的科技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更能言之有物,使学生对行业发展有所了解,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加强企业实践,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 学校可安排半年到一年时间让教师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教师在企业的角色定位应为企业员工,接受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设计、预算或施工管理。这样可以让教师在工程实践中获得成长,并结合工程实践和教学内容对授课方式、手段及课程重点进行思考、整理。通过下企业实践,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群祥.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2(15):54-55.

[2]李科.德国双元制教育对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教学改革的借鉴[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3):141-142.

[3]陈鲲,陈李洪.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6):225-227.

[4]陈锋.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协论坛,2012(4下):165-167.

[5]张林军,王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86-88.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给排水系统 安装 施工 技术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与人们正常生活作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紧密。优质的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质量与科学化、现代化的给排水系统管理工作均是确保整个管网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给排水系统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与缺陷也能够通过这种施工质量与管理作业进行弥补。据此,如何在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给排水质量一定的基础之上,优化整合整个给排水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实例为对象,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实例概况分析

某工程项目为高级商住楼给排水系统的安装工程,该高级商用楼整体建筑面积为 140000m3,共 24 层,其中地下室为 1 层结构。整个商用楼在设计过程中将地下 1 楼设计为车库,地上1~5楼设计为商用楼层(其中,第5层用作转换管道层),5 楼以上至 31 楼均设计为办公用楼层。整个高级商用楼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安装作业中最大的特点为 :敷设管道类型多、线路覆盖复杂、给排水管道安装操作的技术难度比较大。因而对该高级商用楼的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 .给水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设备给水系统是由引入管、供水设备、水表节点、水平主干管、分支管、立管以及阀门器件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在整个给水设备系统构成中,我们需要对给水系统的供水设备与阀门器件的安装工作加以特别关注。这正是由供水设备及阀门器件在整个给水设备中的中心枢纽地位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给水设备中供水设备与阀门器件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同各个给水设备的使用寿命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良好的供水设备与阀门器件安装施工技术不仅能够确保整个给水设备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可靠运行,同时也能将各项给水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到最大限度。因此,这也是我们在对给水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处理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具体而言,这种安装施工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给水设备在进行安装作业之间需要以相关说明文件及资料为依据对给水设备的质量性能进行核对与检查。各个需要应用在给水设备安装施工作业中的部件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损坏与锈蚀,连接部件的转动轴也不应存在卡槽与阻滞现象。

其次,给水设备机组的安装布置作业需要始终秉持敷设管线长度最短、弯曲最小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尽量避免敷设管线存在过多的链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给水设备各个敷设管道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与走道,以此确保整个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给水设备在遭遇突发状况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修、管理与操作作业。

最后,给水设备引入高层建筑设备的引入管道需要与建筑物室内敷设的其他管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室内污水排出管道为例,给水设备的引入管道最好与污水排出管道之间呈平行敷设关系,并将其水平间距控制在 1.0m 以上。再以通信电缆敷设管道为例,给水设备引入管道与通信电缆之间的平行敷设水平距离同样需要控制在 0.75m 及以上。

3. 给水管道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给水管道的安装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管道地沟参数指标进行反复测量,对支架与给水管道安装标高、坡向、坡度等方面的契合度进行充分考量。与此同时,给水管道法兰焊缝与其他管道设备连接件的安装施工作业需要充分考虑到给水管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定期的复检作业,安装布置时不应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而应为给水管道的复检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最后,在整个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安装施工无论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还是项目完工投入运行中,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那部分埋地铺设的管道来说,给水管道在安装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作业,准确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整理存档,为给水管道后续养护与维修作业提供资料与数据支持。

4. 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塑料形式排水管道需要按照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要求装设伸缩节部件,如设计方案中对这种伸缩节部件没有特殊要求的话,我们需要以 4m 为界点对排水塑料管的伸缩节间距进行安装施工技术处理;其次,我们在对排水主干管与水平干管管道进行安装施工之前,需要对这部分排水管道进行通球实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排水管道的通球实验中,通球球径需要始终保持下排水管道管径的 2/3 以上,与此同时整个排水管道通球实验的通球率也需要始终控制在 100%,据此确保通球实验作用下的排水管道能够肩负起整个给排水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的任务;最后,排水管道立管需要在立管最底层与含有卫生器具最高层之间每隔一层设置一个相应的检查口,这种检查口的朝向需要以满足排水管道检修作业为设计依据,中心高度与操作地面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 1m 左右。

5. 结 语

总之,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是城市化建设工程中的最核心设施,是事关整个经济社会工业化建设生产与人民大众正常生活的基础工程。我们需要认识到,在高端科学技术与应用系统蓬勃发展的推动作用下,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也正向着大规模、高参数、集成化方向发展与进步,整个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也成为了我们在优化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性能中最直接与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本文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在给水设备安装、给水管道安装以及排水管道安装中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郭尚鸣.马林海.建筑给排水中易被疏忽的一些问题[J].给水排水,2008(2).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成人高校;建筑给排水;课程改革;识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78-03

一、课程改革背景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蓬勃的春天。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使超高超大建筑成为建筑的主流,这类建筑体量大,各种配套设施复杂,给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建筑给排水》长期以来都是以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存在,但相关的工种却长期得不到重视,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很少,培养也相对滞后。当下的建筑给排水配套设备日益复杂,内容专业性强,大多数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专门学习与培训,无法准确识读建筑给排水的设备图纸,大大影响了工作进度与效果。

成人高校作为已从业人员进修的充电站,应急市场之所需,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进而调整培养目标,对课程理念、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一)《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

成人高校《建筑给排水》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很传统,课程体系是依照本科的模式建立起来并长期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内容交叉重复,理论课时偏多、缺乏实训。按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理论吃不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提高,学生不满意,用人单位不认可。

2教学内容滞后

与大多数课程一样,给排水专业教材的内容比较滞后,给排水的材料与设备发展速度特别快,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实际。教师虽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绝大数缺少实际岗位的经历,掌握不到行业最新的技术与材料,基本上无法脱离教材来补充业内最新的内容,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学重点不合实际

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目标,这些内容理论性和专业性强,深度大,是为今后参加设计作储备的。但我们的成人学生以他们的知识程度与水平参与到相关行业设计工作中的可能性不大,他们更多的是图纸的实施者。因此,过多的理论传授与他们的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行业需求

我们对桂林地区近十个建筑公司进行了调研,关于建筑给排水方面的情况普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1大多数从业人员识读给排水图纸吃力,从而影响工作进度

识图能力是建筑从业人员一项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无论是在施工现场从事一线工作,还是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等其他方面工作,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准确阅读施工图的能力。现在的新建建筑大多是高层或超高层,体量大,配套多而复杂,图纸十分复杂。不是建筑给排水专业科班出身或经过长期培养的从业者,阅读和理解图纸十分吃力,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工作进度与施工的准确度。

2建筑给排水专业专家缺口大

为保证施工进度,建筑公司只能聘请给排水专业的专家当顾问,现场指导与培养施工人员,但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一方面,由于给排水专业是从建筑工程专业中剥离出来的,独立开设专业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建筑给排水不是建筑工程的主业,只是配套,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储备严重不足,缺口很大,这方面的专家很难找,更难请。另一方面,专家一般年纪比较大,精力不济,很难配合完成工地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的施工作业。因此,依靠专家远远无法解决市场对给排水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经济发展的需求

1建筑行业对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发展需要固定资产投资率逐年提高,建筑业增加值平稳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的良好运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口红利的消失需要有技术的从业者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人口红利的拐点。建筑行业将是受人口红利消失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失去人口红利优势的中国建筑行业,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建筑企业才能生存。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想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必行之路。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就成了成人高校建筑专业应该完成的一个使命性课题。

从以上观点看,成人高校《建筑给排水》课程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急市场之所急,把建筑从业人员培养成识图懂图的专业人员,填补市场的空缺。

二、教学目标的调整方向

因材施教,成人高校《建筑给排水》课程首先要调整的是教学目标。我们也希望能教给学生更多、更系统的知识,但一方面学生消化不了,从而导致学习热情下降,另一方面学而不精,让学生认为学无所用,造成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认知,影响成人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明确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给排水》课程的专业性与理论性较强,但对于成人学生来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只要“必需”和“够用”即可。经过市场调研,成人高校《建筑给排水》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和训练学生准确的识图技能,能够准确地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二)精选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理论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将现有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构建以目标适当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

(三)大胆精减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大胆地取舍,一切都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开学前就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准确地因人施教,学生缺的就多讲,学生都知道的,工作中都接触到的,比如器具、材料等就可以不讲,重点训练他们如何建立准确的空间想象和识图的能力。放弃以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实现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应以适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方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真图训练相结合,理论知识传授与项目现场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与真图训练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把很多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能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的学习。它同时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果,为学生建立准确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专业识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真图训练,可以利用成人学生的优势,授课时把项目图纸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一起识图。识图训练可以不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分组讨论学习,组与组之间也可交换图纸进行识读讨论,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情,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得以扩大知识面。

(二)理论知识传授与项目现场见习相结合

先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教学与真图训练,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准确的识图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到建筑施工现场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工程图识读训练与见习,让学生在真情实境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了解建筑构造方法,从而让学生自我检验自己的想象与理解是否准确,促进学生准确识读工程图纸能力的养成。

四、结束语

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现代建筑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给排水》课程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施工实践,紧跟时代潮流,探索新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科技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霞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山西建筑,2011(1)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给排水施工; 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现在市场上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相继涌现,使得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生活质量。就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经验做一下探讨

一、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施工难度的加大是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给排水施工难度系数增大对施工的进程带来了明显的干扰,同时由于当前建筑风格的迥异,给排水施工的方法也需要随着建筑风格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使得给排水施工的难度加大,从整体上讲,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因此在面对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需要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充分的研究,找出最优的解决办法来改善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一) 管道漏水。一般情况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失败主要是因为下水管道的漏水造成的,造成下水管道漏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下水管道质量不过关造成漏水,很多情况下管道的接口处不吻合,这样在排水的过程中就极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不利于排水。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不全面,对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不清楚,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仔细造成的下水道破裂或者是接口处没有拎紧而造成的排水出现故障,这主要就是因为密封工作做的不到位而造成的管道漏水,是给排水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二) 下水管道出现堵塞现象,排水管道不通畅。给排水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下水道堵塞从而使排水功能无法正常进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人员在施工后没有对现场进行及时的清扫,从而导致一些垃圾进入管道中造成管道的堵塞,从而使得管道无法正常排水; 二是由于管道的直径太小,排水的速度较慢,然而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某些残留在管道内部的残渣没有进行清理,造成排水设施的堵塞,使管道无法正常进行排水工作; 三是由于管道的排水口较窄造成水压不足从而造成排水工作的失败。

给排水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排水工程同其他建筑工程一样,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抱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些问题都可能是施工人员不经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的,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随意更改施工路线,这样对给排水工程的正常进行产生极坏的影响,同时有些施工人员的素质低下,在施工的过程中故意堵塞排水管道从而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造成排水功能的失效。因此,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四) 建筑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建筑业给排水来说,施工安全管理同样重要,但是笔者发现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 在施工期间管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管,导致出现一些违章施工现象; 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安全教育缺乏,在施工中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施工单位与承包单位缺乏协调组织工作,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都缺乏组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顺序混乱,不能够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导致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没有形式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导致权责意识不强,安全监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给排水施工的优化方案及措施

(一) 严格监管排水管道质量。由于给排水工程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排水管道质量不过关,因此应对这种现象,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质量的监管,把排水管道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对所采购的排水管道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做到所有材料正确无误后方能购买,避免在排水管道采购的过程中出现质量上的失误,从而造成排水工程的失败,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排水管道也要合理地应用,把不同位

置的管道用在与之相对应的地方,达到统一。

(二) 有效地控制给排水施工进度,加强施工人员配合。给排水施工的进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是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人员要合理确保施工进度,避免为追求效率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在完工后要做到仔细检查,以免出现失误,同时加强人员之间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把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充分合作,把责任分到个人,这样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把施工的质量放在首位,促进施工结果的改善。

(三) 完善监督调查机制。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和施工质量,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对完工的排水工程进行随机的调查,把所检查出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载,并对所显示出的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统一的修改意见,确保在今后的施工中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工作,避免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四) 提升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一个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给排水的工程中要想完善给排水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建设,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时把每一个小块的排水工程责任分到个人,推行责任制,实行奖励和惩罚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企业负责的同时对自己负责,这样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增加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把握住施工技术的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给排水工程的技术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应对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要合理解决,把握和分析出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提高给排水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和效果,使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白春燕,王虹.论城市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11)

2.刘丽春.关于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要点的讨论[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3.王庆龙.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J]. 安徽建筑,2010

4.太原工业大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篇10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排水设计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只有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完善,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给排水施工效果的高低,会最终决定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制定有效对策和优化措施,在消除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建筑工程最终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问题;对策

人们对建筑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给排水设备功能也必须得到改善和增强,不仅要保证建筑质量,还必须保证建筑美观度。总体来说,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情况比较乐观,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居住需求。但其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行解决。

1 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道渗漏问题研究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管道渗漏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使得管道渗漏问题出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第一个影响因素是管材因素,针对施工管材来说,如果出现砂眼等问题的话,管材质量无法达标,当这些材料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以后,就会增加工程施工风险,降低工程施工质量。而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通常来说,熟料管材渗漏问题比较少,一旦出现的话,很可能就是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的[1]。第二个影响因素是环境因素,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环境较差的话,还会出现管道渗漏等问题,导致管道受损。第三个影响因素是施工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口密封不到位问题等,如果工作人员不注意封胶涂抹或者相关操作不规范的话,就会导致管道渗漏问题出现[2]。

1.2 管带堵塞问题研究

在建筑工程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影响管道堵塞的因素比较多,第一,如果在安装过程中不加大维护力度、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作业的话,就会导致排水管道堵塞,要想解决管道堵塞问题,必须进行管道截断操作,必须及时更替管件,还要加大管道防护力度[3]。第二,如果排水管道太小的话,就会降低管道排水效率,使得管道堵塞问题出现。第三,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特别是管道接口缠绕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话,就会使得麻丝进入管道内部,最终使得管道堵塞问题出现。

1.3 水压问题以及供水量问题研究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压异常问题以及供水量不足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多,第一,如果起初设计不当的话,会导致给水管径大小不合理,进而导致水压不足问题出现。第二,如果管道内杂物太多的话,就会大大降低管道可流通面积。第三,如果水箱高度不合理或者安装不科学的话,就会导致水泵扬程异常问题出现,无法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

1.4 工程施工人员综合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核心主体,但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不注意操作规范化,不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再加上一些施工人员施工水平低、责任感不强,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就会导致一系列施工问题出现,大大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

2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优化措施

2.1 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

想要解决给排水施工问题,必须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要适当调整水压,防止水压过高,要提高给水设备的性能,要做出给水配件压力限制规定[4]。要做好系统水压检测工作,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压力标准进行压力测量,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水压控制。

2.2 管道渗漏问题优化措施

针对管道渗漏问题来说,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防护,要加大工程材料审查力度,保证相关材料达标,还要加大成品保护力度,等到相关管道安装结束之后,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管道破坏问题出现,要定时检查管道,并及时维修。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效预防管材质量问题。等到管道渗漏问题出现之后,施工人员要明确管道渗漏原因,及时更换管道材料,必要时可以重新安装。

2.3 管道堵塞问题优化措施

要想避免管道堵塞问题出现,就必须有效落实相关预防工作。当出现立管中断问题之后,要及时包裹好断口,出现安装中断问题之后,施工人员要采取有效的管道覆盖措施,避免杂物进入到管道内部,施工人员还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管道安装[5]。一旦出现管道堵塞问题的话,就及时截断管道,要换掉那些质量不达标的管件,还要明确具体的堵塞点,使用专业设备进行管道疏通。

2.4 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消除,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专业水平,增强自身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操作,降低工程施工风险。

3 结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必须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节水节能措施,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标准,解决给排水施工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正常有序进行[6]。

参考文献:

[1]白音木仁.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5(02):454-454.

[2]杨绍河.试析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问题及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112-114.

[3]宛喜涛.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2):1757-1758.

[4]王涵,李硕.针对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2095―2096.

[5]黄枫.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大观周刊,2012(38):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