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08:09:22

口译教学论文

口译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口译教学;多元化;评估体系

口译质量评估在口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如何开展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评估却一直是困扰口译教学的一大难题,因为评估“既要考虑科学客观,又要照顾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技能;既要关注普遍的水平,又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既要把握训练进度,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蔡小红,2005/6:58)。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制定口译教学大纲时均有一套自己的教学评估体系,但现有的评估体系大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无法满足口译教学的实际需要。实践表明,许多学生虽然得到了口译任课老师给出的高分却无法承担真正的口译任务。这一现状虽然反映了口译本身的特殊性,但是跟国内口译教学研究滞后以及现有教学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关系。本文拟从国内口译教学评估的现状出发,探讨口译教学评估定的主体、标准、内容、方式和方法,以求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口译教学评估体系。

一、国内口译教学评估的现状调查

2006年暑期,本人先后参加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全国高校口译教学研讨会、中国译协主办的全国英语口笔译翻译教学与实践高级研讨班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在这三次口译盛会上,本人与蔡小红、刘和平等口译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口译老师就口译教学评估进行了讨论交流,得到了许多启示,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根据研讨会上的交流情况以及会后的问卷调查,本人发现,目前国内口译教学评估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口译教学人员对口译质量评估的认识和研究有待加强

口译课程是最近几年才在国内高校大规模开设起来的。由于受师资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具有比较专业的口译教师外,全国其他大部分高校的口译教学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译技能和口译教学培训,对口译质量评估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大部分老师依然采取传统的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口译能力进行评估。这显然与口译教学的规律相背离,势必对口译教学的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口译教学评估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受各地学校管理模式以及传统教学评估理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口译教学评估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为教学管理服务。很多高校的口译教学评估流于形式,以考代评的现象比较普遍。评估的结果不是用来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译能力,更多的是用来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口译课程的学分。评估成了教师和学校管理学生的主要手段和法宝。这种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形成,势必误导口译课程的教学方向以及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

(三)口译教学评估的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估主体的多元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管理模式、师资条件、资金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评估过程中只有任课老师一人参加,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校外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忽视了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的价值。这种由任课老师一人进行评估的方式显然会影响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评估方式单一,评估标准过于简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口译教学评估中,大部分口译老师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口译能力评估。平时成绩参考指标也大都是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国内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建立了校内口译实训室和校外口译实习基地。因此,大部分老师无法观察学生在真实口译场合或模拟现场环境的口译表现。这种简单地在教室组织一场考试的评估方式显然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译水平。

二、口译教学多元化评估体系的构建

评估是口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估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在口译训练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可以更加客观、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口译水平(蔡小红,2005/6:59)。但是,科学的评估体系应在先进的教育评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口译教学的具体特点,充分考虑口译质量评估所特有的每一个评估要素。口译教学评估有其特有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和评估手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估体系。鉴于目前国内高校口译教学评估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立一个科学的口译教学评估体系实在必行。

(一)评估主体多元化

在口译教学中,评估可分为由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的校内单向评估和学校与校外职业机构进行的合作评估(蔡小红,2005/6:60)。口译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学评估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课堂评估,参与口译教学评估的主体不仅要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要有校外的用人单位和社会机构。任课老师、外籍专家、教师同行、学生本人、学生团队、社会机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口译教学的多元评估主体。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评估,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估。(二)评估方式多元化

教学评估的方式有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三种类型。所谓诊断性评估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以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形成性评估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持续的教学跟踪评价。总结性评估是指一段时期的教学结束之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考察和评定的一种教学评价(徐小贞,2006)。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对学生分别实施不同形式的评价有利于评估和教学过程相结合,考查学生成绩背后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口译教学过程所进行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以及总结性评估相互相成,共同构成了多元的口译教学评估模式。

(三)评估内容多元化

口译质量评估不但是对译员译语质量的评估,也是对译员在工作中心理语言运动、心理因素影响、认知知识活动的了解(蔡小红,2002:281)。口译质量评估实际上就是对译员整体素质的评价。国际会议译员协会(AIIC)的章程中明确要求译员成为高素质的双语专家,熟练掌握各类口译技巧,深入了解会议专题知识并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素养(张维为,1999)。因此,译员的语言水平、知识结构、口译技巧、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素养便构成了口译质量评估的具体内容。

(四)评估标准多元化

口译标准是口译教学评估的尺度。制定口译的标准可以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但是,标准不能是“经验谈”,它需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和科学性,也应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国内口译界一般把口译的标准定义为“准确、通顺、及时”(张维为,1999:13)。这个标准涉及口译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语言使用、译文表述以及译反应速度等等。在口译教学评估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一标准建立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的评估表。

(五)评估手段多元化

口译译员作为一门职业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多数的口译培训机构都是以培养能胜任各种传译工作的译员为主要目标(仲伟合,2006)。作为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议员必须在语言、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有着多种维度,仅仅对学生进行纸笔测验或考察学生的部分操作水平是不能充分证明学生能力的。能力大多隐藏在多种外部表现的背后,故必须有不同的评估人员参照对应的评估标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不同时段对学员进行多次观察、评估、测试和分析,才能对职业能力进行多维度的准确评价(徐小贞,2006)。口译教学评估应符合口译职业能力的多种维度,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员进行评估,例如考核评定、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记录检测等等。

三、结语

鉴于目前国内高校中的口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许多口译教学和评估人员无章可循,被评估人员也不知所评何为,本研究对口译教学评估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和手段逐一进行了分析,力求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多元化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希望本项研究能对全国各高校的口译教学有所帮助。当然,各高校的口译教学和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科学的评估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口译教学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小红.论口译教学训练评估[J].中国翻译,2005,(6).

[2]蔡小红.论口译质量评估的信息单位[J].外国语,2003,(5).

[3]蔡小红,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口译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口译教学 局限性 跨文化意识

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功能角度看,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产生于社会劳动,实现社交交流,语言的这些特点就使得语言承载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更多的,是其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很多语言学家纷纷指出,如果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这是因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的各种文化因素也会透过语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出来,比如英语中的“taboo”现象以及宗教的产生对语言词汇系统带来的巨大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要达到英语口译交流的最佳境界,必须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文化知识的背景下实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国际上著名的口译专家danie gile曾经说过:“译员就是演员,艺术性地将从原语中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在舞台上传递给听众。”这里所说的艺术性,便是强调口译人员不仅仅是死板的翻译机器,而是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性的加工处理者,而这加工处理的工具便是口译人员自身对语言背后相关文化的熟练掌握程度。

王佐良也说过:“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从以上诸多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切实地加强英语口译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们才能克服交流中的障碍,更好地掌握口译技术,打造口译艺术,促进中外交流。

2 当前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局限性

2.1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对知识的应用趋于被动,使现有的英语口语教学难以满足口译交流的目标对口译人员提出的高要求。实际的口译知识习得应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即教师不但要从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授,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固有的口译技能及操作原则。然而,面对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着,现有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学生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时代脱节,再加上本身实际口译训练的不足,就更加难以达到高水平口译的要求。

2.2 口译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实践性应用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口译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相关文化知识指导下的非自发性、能动性的交流过程。但是,英语口译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十分丰富,但是一旦进行口译演练,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在文化与口译技能的结合应用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增加实际经验的积累。

2.3 知识系统离散化,方向性不明确。当前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知识系统往往是广泛而方向性缺失,就文化现象而解释,没有突出来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文化核心。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全面地而又深入的把握一种语言背后其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我们必须把握住其文化的价值内核。比如英语,从语言学角度,它便从属于印欧语系,而在印欧文化中的大多数民族都会侧重于抽象思维,理性思考,逻辑性强。所以类推而来,便可知道英美文化的特点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注重形象思维,侧重直观感受,讲究意境。这无疑对我们的口译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另外,在把握文化的核心中,还包括对文化的价值观的学习,比如“fame”一词,在培根的随笔集残篇《of fame》中应在该译为《论谣言》,而不是《论名声》。因为在词源中,“fame”一词产生于罗马神话中一个制造谣言的女神的名字,所以就具有的贬义的色彩。这些都是透过语言现象去挖掘其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得到的。这也就要求,英语口语教学的文化内容不能过于泛化,而应该有目标、有条理、有重心,真正地起到对学生口译知识习得的指导性作用。

3 英语口译教学的相关性建议

就怎样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byram认为首先应该学习文化,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化现象的前因后果,对文化的内涵作出相关解释,最后亲身进入到文化环境中去感受,提升并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跨文化教学。除此之外,语言教育学家林汝昌也指出,文化的导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理解以及应用的文化障碍、较为系统的文化导入、引入更为广泛的文化内容。参考后者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

提出以下的指导性建议:

3.1 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语言测试学家lado曾经在《language testing》中把语言能力分为语音、句法、词汇以及文化四个部分。他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角度为我们英语口译教学的措施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或者是词组后面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然后,在选材上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比如new york times诸类的权威性报刊,把握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完善学生的文化和技能知识的储备系统。

3.2 有系统地文化知识导入。这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的目的,保证方向性明确。比如在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环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思维差异”的观念,正确把握文化内涵的不同。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只是指年龄较高的一组社会群体,意义偏于中性。但是在英语中,则是指年纪大、毫无用处的人。另外,在宴请礼仪文化中,中国人通常会说“招待不周,多多包涵”,但是这种谦虚的表达方式在英美文化中不被认可的。他们会想,招待不周,为什么还要请我们呢?还有,在生活礼仪方面,英语欧美人更加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赞美,并回之以“thank you”,而不是中国性思维反应:“no,i can do it better.”

3.3 广泛性知识的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侧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因为口译的交流本来就是一个双向性的过程,而且加上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也必须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中国诸多的成语、谚语、寓言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口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可以翻译为“a thousand-li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字面的意思。推行广泛性知识的导入,要求我们既要区别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又要寻找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口译推到艺术的境界。

4 结语

口译人员,作为交际双方的媒介,在不同的文化中穿梭,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和敏感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口译的交流过程。在日常的口译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实践性家教学,使得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相关语境,获得经验的积累,而不仅仅是对书本文化知识的把握。通过以上指导性建议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额文化学习意识,增加文化敏感度,克服文化交流中的相关障碍,最终真正地提高口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口译教学论文篇3

摘要:释意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引入中国,但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系统介绍,并逐步成为中国高校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国内一批诸如鲍刚、刘和平、蔡小红等专家学者,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释意派理论,为其理论在国内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释意理论的生成和发展为基础,讨论了该理论在口语教学的应用,旨在为该理论的实践意义及口译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释意理论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

释意派理论是一个大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笔译理论和口译理论两个组成部分。同时,释意学派研究人员还相信有些理论既可用于口译也能指导笔译。释意派的研究工作最先从口译研究开始,在提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之后,又将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扩展到笔译,并试图以笔译实践来证明其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笔译活动。释意理论有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即:“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口译过程三角模式”以及“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

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围绕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和影响。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诞生近20年后的今天,国内外口译市场对口译从业人员的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对口译教学和口译员培训带来影响。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合格口译专业人才,是我们在研究释意理论口译教学模式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释意理论曾经辉煌的引领西方口译研究走入了已从业人员为主的全新阶段,也对中国口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现在的中国翻译界,尤其是中国口译界的状况及其相似,2007年我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随着对翻译学的重视,如何鼓励中国的口译从业人员成为口译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如何把口译研究用于教学和实践,培养出合格的口译员,成为中国口译理论发展的重要议题。

2 巴黎释意理论的诞生背景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释意学派的口译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到目前,释意学派研究人员先后撰写并出版了大量口译研究著作和文章,其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会议口译(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扩展到了包括笔译(主要为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如科技翻译、传媒翻译等)、翻译教学和一般翻译理论在内的更为广泛的领域,并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释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将口译当作一种交际行为(过程)而非交际结果来研究。释意理论的著作反复强调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不是语言,语言只是交际的工具,并非目的;意义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场景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论述给口译专业的招生选拔、课程设置、交同传训练和实践等带来了深刻启示,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研究

巴黎释意学派在长期的口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口译教学原则和方法,是由西欧等地有利于口译人才培养的优越条件所决定的。西欧地区拥有充足的双语人才储备,方便翻译院系招收高质量的符合职业口译训练要求的生源。另外,西欧各地的翻译院校在口译师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训练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时数等方面进行了职业化设计安排,所以在上述环境中形成的ESIT口译训练模式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完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3.1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办学原则:ESIT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提出并施行的口译办学原则涉及办学层次、入学选拔、师资、教学内容、译语方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

①会议口译专业为研究生课程,招收获得本科学位的语言或非语言专业学生;

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入学前必须参加严格的选拔考试,此外还需接受学习中期的淘汰考试和毕业考试;

③教师必须为口译从业人员,研究型的学者或语言教师无资格从事口译教学;

④口译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口译课应只教口译技能不教语言,学生入学前必须己熟练掌握有关外语;

⑤为了保证译语质量,同声传译只用母语作为译入语,学生只接受B到A语方向的同传训练。

后来,这些办学原则都被AIIC所采纳。AIIC在第3条的基础上还主张口译教师最好为AIIC会员。除此之外,AIIC为了提高口译行业门槛、维护口译员权益,同时也为了确立自己在口译行业的主导地位,又补充增加了两条口译办学原则:

⑥教师应举荐毕业生加入口译员组织(如:AIIC等);不鼓励毕业考试未通过的学生从事口译工作;

⑦口译学校应与雇佣口译员的各国际口译服务机构(如:AIIC等)保持联系密切,并邀请其口译官员和代表以考官身份参加学生的毕业考试;口译学校还应向这些机构其提供毕业生名单,以方便它们推荐毕业生就业。

巴黎释意学派制定的包括第4、5两条在内的上述口译办学原则被国际口译界称为ESIT模式,该模式后来受到了AIIC的推崇。在各种口译大会上,AIIC将其作为会议口译办学的基本原则向世界各地的口译学校推介,而且“还将遵章办学的学校张榜公布,予以表扬”。目前在各主要口译学校,绝大多数知名的口译训练课程都在遵照执行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由ESIT提出的基本教学原则,致使会议口译培训方式趋于一致。

3.2 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综合评述:几十年来,ESIT模式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它有效保障了口译教学的专业化水准,是培养高水平会议口译译员的最佳模式。可以说,目前世界各地成功的会议口译培训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ESIT倡导的上述办学原则,打下了释意学派的深深烙印。一方面,作为口译办学原则,ESIT模式被世界各地口译院系争相采纳,在口译教学界备受推崇;另一方面,作为释意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组成部分,ESIT模式在后来的岁月里也受到了口译研究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评价。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的Daniel Gile教授就针对ESIT模式指出:虽然ESIT模式能有效保障会议口译教学和口译行业的专业水准,但是在一些口译历史较短的国家,口译教学实际上有四种类型,即:针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口译教学、外语专业(非职业导向的)口译教学、以职业为导向的交替传译训练和完全职业化的会议口译训练等,ESIT模式就不适用于前三类口译教学。

刘和平教授也将我国的口译专业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双语导游或联络口译员(外语本科和专科毕业生,部分从事导游或陪同口译工作,部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助理等工作,需要不定期地承担公司对外交往合作过程中的一般性口译工作);

②交替传译员(翻译专业本科生和部分外语院校本科毕业生,主要承担一般性日常口译工作);

③职业译员(硕士层次办学,除少数会成长为会议口译员之外,绝大多数为高级交传译员);

④职业会议译员(少数高级翻译学院,在入口、出口和中期考核阶段实行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培养尖端同声传译员)。

同样,ESIT模式至少也不适合第1、2两类口译教学。

4 对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这个国际口译研究人才辈出的时代,释意理论的辉煌己经成为过去。作为曾经的翘首,今天我们不必期望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再续昔日的辉煌。但是释意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对意义的高度关注对今天的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ESIT口译教学模式为世界各地口译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职业会议口译员。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口译市场对口译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译院系应根据专业生源的外语水平及市场需求,对ESIT模式做出必要调整。有理由相信,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解释范围可能会继续扩大,释意学派口译教学模式会呈现新的发展,释意学派的研究方法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为口译理论建设继续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Gile, Daniel. Basic and Model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 玛利亚娜・勒德雷尔. 口笔译概论[M]. 孙慧双译.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3] 刘和平. 口译培训的定位与专业建设[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3).

口译教学论文篇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56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150-03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一、前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翻译人才”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教学的模式亟待革新。相较于笔译,口译教学研究起步晚,口译人才培养数量较少,在满足新形势需求方面,难上加难。近年来我国各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在口译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外语教学和笔译教学的范畴,没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从而导致口译教学不科学,不系统。胡庚申教授创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口译教学研究带来了跨学科视角:它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将口译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生态学角度重新审视口译。

笔者认为,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为依据,创建生态口译教学模式是口译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将生态意识和生态原理融于口译教学过程中,探索一套既符合本科英语专业特点又符合校情的生态口译教学模式。

二、口译模式研究回顾

基于不同理论河研究范式的口译模式不断涌现,下面对几种在我国本科口译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模式作一简单梳理。

(一)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式”

释意理论是最具影响力及最早出现的口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并非是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释意学派提出了著名的“口译三角模式”,其中的构成元素包括原语,译语,意义,口译。

“三角模式”的顺序为:理解原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译语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这一模式对于口译教学的贡献是明确的,其思想很好地引导了口译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把注意力放到发言人所说的意思上去,而非字面上。释意理论研究多根据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感受对口译过程进行思辨,倡导了口译的动态心理研究,对国际口译研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认知负荷模式”

与“三角模式”在我国同誉盛名的是由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吉尔(Gile)教授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式”。其中“交传认知负荷模式”对国内本科口译教学的建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交传认知负荷模式”中,口译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CI=L+N+M+C”,即“听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及协同”;第二阶段为“CI+ Rem+ Read+P”,即“记忆,读出笔记及产出”。“认知负荷模式”清晰地揭示了口译的本质,清楚地展现了交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技能。

(三)“厦大模式”

根据吉尔的模式,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与英国西敏斯特大学Jack Lonergan教授共同提出了“厦门大学模式”(简称“厦大模式”),包括:A =D +CC;C=SL+K;R= TL +K;S和I。A+C+R=I。

该模式中,I(口译)成功的关键,来源于A(分析),C(理解),R(重建)以及S+P(职业素养)这些环节的紧密合作。其中,A(D+CC)=对原语语篇和跨文化交际成分的分析;C(SL+K)=对原语及语言外知识的理解;R(TL+K)=结合语言外知识进行目的语的重构;S+P=译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准则。与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相比,“厦大模式”侧重于口译过程中对原语语篇的分析,原语语言的理解和译语语言信息和知识的重组,但其核心仍然是口译技能训练,这为口译教学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四)“广外模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时我国最早在本科阶段开设专业化系统性口译课程的高校之一,其口译教学与研究团队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2016年1月首届全国英语口译教学研讨会上,广外团队正式提出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这个模式中,口译能力的培养=技能分解+技能强化+技能整合。

“广外模式”将完整的口译教学分为学员的技能分解,技能强化和技能整合。除此之外,广外口译教学团队还推出了匹配“广外模式”的完整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板块,技能主线,语言辅线和专题辅线。“广外模式”的提出和推广为口译教学厘清了一些观念,对提升专业化口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来了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神经语言学,对话语篇互动等范式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口译过程进行了阐述,本文就不一一阐述。

无论哪一种口译教学及研究模式,从全面性和整体性上来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讨论的空间。例如,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式”对口译过程的描述过于经验化和简单化;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都以模拟现场的实验为主,缺乏现实口译活动的支持;“厦大模式”和“广外模式”是否能够充分适应不同院校的需求,?需要进一步验证。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生态口译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与口译研究

基于以上几种口译教学及研究模式各有利弊,我国各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认为,生态翻译学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探索方向和方法。

生态翻译学的创建者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核心思想,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构架。“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学翻译研究途径,也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同样涉及到“口译生态环境”和译员的“适应/选择”,它是译员为适应口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多维度适适应性选择活动,译员既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制约,又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生态翻译学以其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为口译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构建

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核心,将生态意识与生态院里融人到口译教学中,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口译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构建开放,科学,系统并符合自身校情的生态口译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口译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1,教师“中介作用”下“译者中心”的口译教学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理论既强调“译学”,“译论”,“译本”的贯通与协调,又追求“译者”,“文本”,“环境”的整合与统一(胡庚申,2011)。生态化的口译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构建平衡,和谐,有效的口译教学环境,即明确口译教学生态中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全方位科学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通过其“中介作用”创建一个适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口译教学生态环境。

随着口译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在生态化的口译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口译教学的核心。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不管,因为在口译教学中,从课程内容安排,到课堂组织和管理,再到师生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都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帮助。教师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逐步转变为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与教师中介作用的理念不谋而合。中介作用赋予教师权利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处理问题,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它还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作用。

由此可见,将发挥教师中介作用的种种特征融人口译教学的生态?h境中,一方面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并积极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让“积极互动”,“自主探究”和“共同发展”等字眼从教师的脑海真正在口译教学中得以实现。

2.“适者生存”下的生态口译教学体系建设

完整的生态口译教学体系,经历发生、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适应口译生态环境并做出种种选择的过程,包括口译课程的定位和设置,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替。一个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的口译教学体系必然要经历“优胜劣汰”下的“适者生存”,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构建起口译专业化人才的全面素质。

一方面,口译课程的定位和设置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的需求,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院校自身校情特点而做出调整和变化。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缺乏充分体现专业口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的院校只安排2-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口译实践也仅有1-2周。而完整系统的口译课程体系并非是指照搬别的院校(如厦大或者广外),应在充分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自身院校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化口译课程设置,从而在生态口译环境下“适者生存”。

另一方面,口译教材的内容,编写原则和方法也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以满足口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大部分院校口译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材,但是社会,经济,政治等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原有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无法与时俱进,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恰当的补充课外材料,综合运用包括书面,录音,录像资料的方式,则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循序渐进的开展口译教学。生态口译环境下,只有“适者生存”的口译教材才能帮助培养“适者生存”的口译人才。

3.“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下的生态口译教学方法和手段

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涉及到“口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的特点,它是译员为适应口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活动。优化口译技能训练,具体来说是指导学生如何实施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首先,口译教学要遵循技能化原则。从“三角模式”,到“认知负荷模式”,再到“厦大模式”和“广外模式”,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口译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口译技能,包括语言内技能和语言外技能,例如双语转换,语篇理解,口译记忆,口译笔记等。其次,口译教学要体现多元化原则。以口译技能培训为核心,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开展多元化的口译教学,包括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组互动学习,课堂口译实战模拟,课外小组实战模拟等。教师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现场点评,以后评价,个人自评和生生互评的形式参与其中,时时跟踪学生在口译活动中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同时,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声音,图像,色彩,图式”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构建交互式,情景式的口译教学模式。最后,口译教学要强调实践性原则。系统的口译教学是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实践的结合,是将实践融人课堂,将课堂嵌入实践。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创造机会,例如建立口译俱乐部,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各种口译竞赛,帮助联系各类口译实践场所(商品交易会,展览会)等,事后建立口译实践档案,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并就口译临场策略和方法,师生展开讨论。以上种种,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指导学生实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4.“事后追惩”机制下的生态口译教学评估与测试

“事后追惩”这一原本的法律术语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它不重在实现对译者提出‘说教’,‘警告’,‘限定’,而是强调在翻译活动每一个阶段都尽由译者能动地去‘操纵/支配/摆布/重写’,即一切由译者去作适应性的选择;而译者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之后,则又由翻译生态环境所遵循的“适者生存”,“汰弱强留”的法则对译者的选择再做出选择和仲裁(胡庚申,2004)。口译教学模式的改革,归根结底是指导学生了解口译理论,掌握口译训练技能和技巧,在具备一定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胜任一般的口译任务,完成从学员到译员的角色转变。将“事后追惩”机制融人这一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对口译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监测与调控,并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并给予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同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口译结果,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简而言之,师生共同面临口译教学生态环境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维持口译教学生态的平衡。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制定“事后追惩”的教学评估和测试体系,是生态化口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口译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动态平衡的口译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口译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实质;三维;大学英语;口译;新模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07-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1世纪初教育部将口译课列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之一,旨在培养更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口译理论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口译教学和口译学科的建设进行探索。目前释意理论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塞莱斯克维琪,其主要理论是口译的核心在于表意,并非语言符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取得了瞩目成绩,学生在口译训练中不再拘束于固定的表达,而是根据口译现场的听众、口译目的不同等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模式。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有较高的临场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事前无准备的口译练习来完成。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在国际2001年翻译大会上首次提出的翻译理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理论有了更多的应用性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生态翻译系统概述

目前我国主要的翻译教学模式,大多是从功能性理论、释意性理论、语域理论、语篇空间、从顺应论等理论演化而来的,从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的还没有相应的成果。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口译新理论。

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内,生态也经常应用,指的是自然健康、保持平衡和谐的集合。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生态学为途径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将翻译的实质看作是翻译人员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个生态环境泛指源语、交际、社会、文化、听者之间构成的系统整体。翻译过程是翻译人员适应与选择相互交替的过程。翻译就是适应与选择,这就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内容。生态翻译学倡导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翻译过程是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者之间相互转换,这同时是生态翻译理论的翻译方法。我们经常把多维度适应性和选择性程度高的译文看作是整合性适应选择度也高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相继在翻译生态因素中有所作用。

我们把适应和选择的翻译过程看作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过程,翻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译者和选择译文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核心要素是原文对译者的选择,因此译者要不断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第二阶段中,核心要素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译者和原文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让译者适应原文,原文不断地选择译者,最终选择的结果是译文的产生。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第一阶段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是不包含译者在内的,在第二个阶段中的译者是内化了的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能够和整个翻译生态进行相互的交流和选择。译文在第一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对译者进行制约,这种制约其实是对译者专业翻译知识、文化背景、翻译经验的要求。翻译过程中这种适应和选择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因果联系和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时刻相互作用、不可分离的过程。

二、生态翻译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影响

口译作为交际的动态活动,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交际主题和环境,这就要求大学口译训练要不断更新教学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在生态翻译理论看来,所谓口译可以看作是译者为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进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适应和选择。译文的产生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第二过程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译文,在口译译文中,译者要认同口译的生B环境的选择,如果译者适应这种环境,就说明口译者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翻译文化背景,有着较高的语言文化素养。在第二个过程中,口译者在源语文化环境和目的语文化环境中互动,其作为一个连接两个语言文化环境的主导者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文化、交际、社会、口译等因素的相互选择和适应,这个动态的系统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口译生态环境。在前文提到的语言维转换中可以进行宏观层面的选择和微观层面的选择。所谓宏观层面就是选择直译还是意译,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微观层面就是句式、语法、重音等方面。

译者在口译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意图,还要兼顾诸多的因素,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之间相互转换。总体来说口译者转换的次数和维度越多,口译的效果越好,越能够帮助发言者和听者沟通。在真实的翻译场合中,很多口译人员由于在多维度转换中适应性差导致被淘汰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口译者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以维持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口译课堂的教学策略

口译者需要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能力,翻译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者的选择能力。口译者如何才能训练这种生态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是我们大学口译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口译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态适应性和选择能力

大学英语口译课堂中,教师要不断体现这两种能力,在源语和目的语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链接。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听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双语听辨能力。在口译的两个过程中学生要想成功协调两个生态环境的要素就必须有很高的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实现两个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的选择。另外学生也必须在日常的训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在口译现场不怯场。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一定要经常进行实景模拟,让学生经常在两个系统中选择和适应,进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生态化口译训练模式

建立新型生态化口译训练模式让学生在常规化训练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选择能力。生态化口译训练模式由五个大部分构成,分属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首先,教师要打造坚实的学生语言听辨基本能力,这也是整个生态化训练模式的基础。学生想要在两个不同语言之间建立动态生态链接,必须要有厚实的双语能力。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能力中最为关键的能力,听力理解是口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听不懂自然也就无法获取口语原材料。教师在基础阶段就要强化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学生熟悉并牢牢掌握源语的语法和逻辑结构,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这一训练。这个训练可以采取的手段有短时间记忆训练和长时间记忆训练。短时间记忆训练可以采用影子训练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跟读练习中;长时间训练可以利用笔记练习的方式进行。

其次,关注口译技能训练,这个环节是生态化口译训练模式的核心。在口译训练中要向学生传授口译技巧,通过仿真情境打造口译训练生态环境,例如可以进行模拟国际会议、商务洽谈、三角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稍纵即逝的时间内真实地感受优胜劣汰的口译实践。让高水平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两个生态系统选择和适应性能力训练。

再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口译输出能力训练。学生要成功地表达和传递语言含义就必须有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翻译界认为英语口语好并不代表能做好口译工作,因为口译受到的干扰因素非常多,例如,源语的发音和表达影响,还有是语境和专业词汇的影响,学生必须有着清晰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在表达时发音要清晰流畅,不急不缓,干净利落。在这个环境的训练中可以采用的表达方式有源语复述、摘要重述、专业词汇积累等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对信息的记忆、重组、整合能力。

(三)强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口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化语言表达交际能力,也要强化非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有时候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内涵。学生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就必须具备优秀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成功的口译员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和适应。为了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发生曲解,在口译训练中,教师要把不同语言的文化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特殊文化因素的抗干扰能力。教师在口译训练中要积极开发文化教学,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学生文化差异的敏锐度。

[ 参 考 文 献 ]

[1] 乔春杰.生态翻译学视野下公示语翻译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 郭英珍.河南旅游翻译的生态翻译W视角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 .

口译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目的论;本科院校;口译训练方法;创新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珠三角地区与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各方深入交往的同时,英语口译人才方面的需求愈多,对其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是愈高。而目前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英语口译的兴趣不高,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导致英语口译教学难以推陈出新。英语口译能力的提升,英语口译员必须不断实践,不断训练提升自身口译能力,而教师应根据市场及学生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英语口译学生尽量争取实践机会,利用教师及学校提供的资源与机会,踊跃参与英语口译实践活动以完善自身口译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珠三角地区本科院校英语口译教学与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本研究以功能目的论为基础,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系统分析了三种英语口译创新训练方法。

一、理论基础―功能目的论

赖斯是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or Scopos Theory)的创始人,首次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1]功能目的论包括三大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强调所有翻译首先要遵循“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由于目的论是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预期目的又反映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又不尽相同,因此,“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多元化。当要求译文的交际功能与原文有同样的交际功能时,相当就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且不同目的的口译活动有不同的口译策略与方法。从增加口译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口译的兴趣角度,通过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口译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功能目的论的指导,创新英语口译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译能力,且提出了应用型英语口译创新训练方法,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二、珠三角地区英语口译创新训练方法

一般口译训练方法有听力理解训练、记忆训练、笔记训练、视译训练、交替传译训练和同声传译训练,本校根据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口译课程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口译训练方法。

1. 笔记模仿训练法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课堂上教师会事先给学生几十秒时间预习一些较难的单词,接下来会播放相关的音频。为增加难度,教师会让音频一次性播放完毕,播放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口译速记符号和技巧迅速做好笔记,如利用线条回指重复出现的信息,使用各种缩写、实用符号以及最少的汉字笔画来表达完整的意义。音频播放完毕后,学生有三十秒的时间做整理,时间完毕立即翻译并由电脑录音记录存档。之后教师会随机播放某位同学的录音,并以专业口译人员的现场笔记为模板进行评讲。学生在边听边记的过程中本身就很容易分心。根据学生反馈,如果不进行笔记模仿的方法训练,单凭自己学习的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和技巧以及个人笔记的偏好来记录信息,往往会出现为了记录上一句的信息漏听了下一句的情况。而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没有学习笔记模仿训练方法前,更喜欢使用母语汉语来记录关键信息。然而,笔记模仿训练法给学生的笔记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学生能在比较自己的口译笔记中和专业口译人员的笔记中,学习专业口译笔记的优点,找到自身笔记训练存在的缺点,从而通过课堂以及课外的反复训练,使自己的口译笔记更加优化,提高自身的笔记速度。

2.团队合作训练法

为了提高学生口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增加口译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本校的部分教师采用团队合作训练法,从课堂和课后两方面改进学生们的口译学习方式。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在轻松交流的环境下进行小组互助互帮式的学习。在课上,各小组会在教师播完录音或视频后,通过讨论,各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口译。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开口练习口译机会的前提下,每次口译的人必须不同。这一要求的提出,也尽量避免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由于有讨论,学生胆怯、缺乏信心、害怕出错羞于发言这一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当然,课堂上单一的口译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寓教于乐,把口译训练过程变得有趣而有意义则是团队合作训练法的另一大优势。据了解,有老师曾在班上进行一个名叫“滚雪球”的接龙游戏,该游戏一般由5到6人为一组,第一人自己说一句较长的英文句子,接下来的人在前一个人的基础上复述上一人说的英文句子并且再加多一句,最后一人则把前面所有人的话进行复述并且口译出来。在训练演讲能力时,采用两人小组“讲故事法”,一人负责讲故事,一人负责现场翻译成目标语。这些游戏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短时记忆、演讲能力和临场口译的能力也能得到快速高效的锻炼。

而课后,教师一般会根据讲解的内容布置相应的口译作业并且提前通知下节课的口译主题,要求学生自主事先就教师给出的主题进行查找相关资料,作出相应准备,让学生了解并养成习惯,在进行具体的口译工作前,必须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查找。不过,这样的团队合作也有一定的弊端,小组成员间会产生依赖性,甚至推诿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们录制的音频,由于不是一次性到位,私下里可以多次练习,也会大大降低口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现场模拟训练法

现场模拟训练法通过还原大型的新闻会或是进行小型的一对一口译练习,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目的是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体验英语口译,既能感受真实的新闻会流程,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译技巧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新闻提问环节也能展现出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及整个过程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大型的新闻会为全体同时参与,确定并分配好主持人及其配备口译员、发言人及其配备口译员、担任新闻记者及其配备的口译员。如选用航天员记者会发言稿进行口译练习,其所有稿件均由学生自主提前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进行查找相关资料,作出相应准备。一对一口译练习,一般选用总理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材料进行口译练习,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发言人,另一个学生扮演口译员进行口译。在一对一的口译练习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口译,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现场模拟训练法弥补了团队合作训练法的依赖性和口译的延误性等弊端,因此,有时一对一口译也作为考核学生口译能力的新型方式。

四、总结

以上分析表明,南国商学院英语口译创新训练方法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时展的趋势所需,也是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的创新,对学生的口译训练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一) 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译表达的能力和信心。在原本单一乏味的口译训练中发现乐趣,如“滚雪球”“讲故事”这样的简单游戏。而现场模拟训练法,不仅能将口译技巧在现实环境下充分运用,还能及时将口译效果反馈到授课环节,不断促进口译课程的改进和完善。[2]而团队合作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还能创造积极、团结的学习氛围。和传统式的教师上课讲理论,学生被动学理论,课后缺乏训练的模式相比,创新口译训练法着重挖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口译环境下,随机应变。多变的训练方法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双语表达能力,强大心理素质,快速反应能力的高素质口译人才。

(二)对教育工作者的意义

创新口译训练法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桎梏,让学生了解口译的重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口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出学生们的口译水平,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训练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传统的训练法着重点在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与训练,学生们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去接收,真正的实际操作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口译学习状况了解甚少,而创新训练法及时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口译技能以及实际操作等能力,创造师生互动、共同研究的良好学习氛围;也为学校日后申请及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做好前期铺垫。

[参考文献]

[1]厦康明、范先明.旅游文化汉英翻译概论――基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下的跨文化旅游翻译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7.

[2]林晶、周丽军、赵颖、邹旭. 大学生口译社课外实践活动创新模式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2(18):241.

口译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现状;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种涉外活动与日俱增,各行各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规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相应地开设了英语口译课。可见,口译作为一门实用学科正在逐渐占据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然而,口译教学一直是我国翻译界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口译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与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口译教学设施仍较欠缺和简陋;口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各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因此,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口译课程,系统有序地培养口译人才,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纵观目前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发现该教学并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统编教材,未能体现系统性和实用性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本科生的英语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必须全面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将学生的实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能够运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的口译课程一般是高职高专院校外语系为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知识体系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即使在三年级开设口译课,学生所能翻译的内容也十分有限。高职高专院校外语系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外贸、涉外文秘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多数学生希望英语口译内容能和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有关。然而目前出版的口译教材基本上是面向本科生的,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译课所使用的教材也沿用本科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教材太难,且内容涉及面太广,专业针对性不强。因此,出版一整套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口译教材刻不容缓。

口译专业或课程开设少且课时不足,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短,口译课开设时数一般都较少,普遍只有一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两学时或三学时。有的定为必修课,有的则定为选修课。开设时间大多在高年级,一般与笔译课同时进行,也有的先于或后于笔译课开设。英语口译教学与一般的英语语言教学不同,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实践。口译教学要求班级规模小,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而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班级人数大多在20人以上甚至更多,在短短的两节课里,每个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平均只有三四分钟而已。口译课教学常常采取教师朗读或者采用播放录音,学生速记之后逐句翻译,最后教师讲评的方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活动,均衡学生的实践机会,但一成不变的方式和晦涩难懂、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长篇内容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及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

教学师资匮乏,现有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译教学师资力量亟待壮大。当前,国内口译教师在实践经验、学历资格、教学态度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从事口译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也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口译培训。这些教师缺乏对口译理论和教学的研究,加上没有合适的教材,致使口译课成为口头形式的笔译课,不能有效地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而且学时数较少,教师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口译教学效果不佳。此外,教师往往由于重科研、轻实践,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口译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也相当有限。

口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单一,没有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口译课堂教学是传授口译技能与口译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反观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译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学生+教材/磁带/录像带+粉笔”的模式,很少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这种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的最优化作用。教学形式单调,效率较低,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状态,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用来提高效率和实用性。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仍未意识到国内口译教学及培训改革的紧迫性。“虽有l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CD、POWERP0INT或多媒体教室,但仍有58%的人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①。实践表明,口译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口译经验与口译教学经验,还要熟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给口译教学方法带来的深刻变化与极大便利。

高职高专英语的口译教学的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教学非常重要,但没有既定的模式可循,因此应思考如何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开设同其水平相适应并能够满足其就业需要的口译课。针对高职高专口译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高专的口译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统编新教材口译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建立在坚实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大纲为指导。应“提出具体要求,最好能够定性定量化,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时安排,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做到有纲可循,并要制定相应的检查措施,保证大纲的实施”②。然而,“由于口译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口译教学在不少方面,如开设口译课的时间、口译教学的原则、内容与训练方法等,都存在着不如人意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③。

我认为,要搞好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首先应该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的目的、要求和考查等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如通过口译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掌握哪些基本的口译技能和口译员必备的常识,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口译各有什么要求,如何进行考核等。其次,由于缺乏统编教材,不利于规范口译教学和统一教学标准,不利于全面迅速地提高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口译教学质量。因此,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结合专业特色编写一套高质量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译统编教材刻不容缓。目前的口译教材主要“在语言层面训练(双语或多语的对比分析和转换)上做文章,抑或是写些简单的供练习用的资料汇编和练习手册等……而在理论上对口译的实质及口译本身的运作程序进行过认真系统和科学的探讨和阐述者屈指可数。对口译教学法的研究则更少涉及……”④。针对这种现状,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材如能在口译理论、教学法、教材编写和测试方法上深入地进行探讨,在内容上体现专业性和时代性,并设计可行的演练手段和步骤,口译教学的技能化、系统性和科学性就能得以实现。

缩减班级规模,增加课时,建立口译实践基地,开展在职培训口译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技能,其最佳掌握途径是通过有指导的训练和个人的大量实践。目前的口译教学由于班级规模大,课时少,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少,毕业以后无法胜任口译工作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尽早具备工作所需的能力,英语口译教学应该适当缩减班级规模,增加口译课时。另外,开设口译专业或课程的院系还应利用一切社会关系建立口译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外事部门、交易会、中外企业参加商贸、文化、科技等谈判和接待的翻译工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应对口译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有条件的外语院系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对他们开展口译人员的在职业余短期培训。

加大口译师资培训的力度,培养合格的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缺乏既具备口译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口译教师。口译的实践性很强,没有口译实践便很难总结、掌握其规律和技能。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口译师资的培养力度。开设口译课程的各高职高专院校也可选拔教师到开设口译课的外语学院参加学习和培训,督促、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接受专业的、正规的口译教学培训,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实践,逐渐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口译教师队伍,以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担任口译教学任务的教师本人也应努力学习口译的理论知识,积极投身到课外口译的实践活动中,借鉴他人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口译教学软件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习材料的范围,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一对话的局面。口译教学人员应积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制作P0WERP0INT幻灯片,开发口译教学软件,并应用到口译教学中,提高口译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现代电化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课堂内容与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在现代电化教学课堂中,可以将听与说、听与写、听与读、听与译、考试分析与统计等结合起来,实施口译各项技能的训练。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讨论和口译练习,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练习的机会,以便真正掌握外语的口译技能。利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获得大量的新信息,包括国际形势、文化、科技、经济等与教学相关的新闻,以解决教材容量小、内容陈旧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并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或校园网、局域网、同声传译实验室以及远程学习系统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地增长。高校是培养口译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提高口译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高专院校外语专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培养更多能够胜任口译工作的优秀人才,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注释:

①杨柳.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J].中国翻译,2001,(5).

②庄智象.翻译教学及其研究的现状及改革[J].外语界,l992,(1).

口译教学论文篇8

口译教学一直是俄语专业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基于此,从口译教学定位与课时计划、口译教学内容、口译教材、口译师资等方面分析了本科俄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并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口译;俄语;课程设计

随着“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中俄合作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各种活动急需大量口译人才,为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各地院校的俄语专业相继增设了口译课程。笔者通过参加外研社的俄语口译教学培训,对现阶段的本科俄语口译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口译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俄语口译教学现状

(一)口译教学定位与课时计划

当今的俄语口译教学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一些高校将口译教学与口语训练相混合,将纠正外语语法和词汇错误作为口译教学的重点。在学时安排上,如今大部分高校认识到学时太少难以保证口译教学效果,所以选择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口译课,还有在大三开设口译课的,无论在哪个学期开始,基本上总学时都设定在64学时左右。

(二)口译教学内容

目前,各大高校的口译教学内容、层次不一。层次较高的院校重点关注口译技能训练和口译实战演练,将口译教材与课外有声材料整合,根据技能训练需要选取授课内容。教学中突出学生口译技能点评环节。而一般的普通院校多半会选取固定的口译教材,按主题内容授课。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译文的准确性及词汇、语法错误,忽视口译技能讲解。

(三)口译教材

2002年,丛亚平、张永全编写了《俄汉口译高级教程》,激起了俄语界学者口译教材开发热情,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俄语专业口译教材,其中部分教材经历修改完善后再次出版。笔者查阅了各大图书销售网站后,将目前仍在销售使用的俄语口译教材进行了如下统计。目前俄语口译教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配备声像资料,关注选材真实性。除2008年、2012年出版的两本行业化教材外,其他教材都配有CD光盘或MP3光盘等声像资料,且部分教材中编入真实口译片段。如:2012年出版的《俄语经贸谈判与口译(第2版)》在练习中编入了一些采自真实谈判片段、句式及其他相关活动的记述和应用文,体现了口译教材的真实性原则。其次,教材编写更加凸显基本的口译技能训练,不再以单纯的主题内容为编排主线。如《实战俄语口译》包含口译理论、口译一般技能训练、口译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突出技能训练。再次,部分教材编写突出行业化特点。

(四)口译师资

从外研社的口译培训班成员组成来看,目前从事口译教学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有的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的是经过专业学习毕业的翻译硕士、博士,他们有着一定的口译专业知识、外语口语能力,但他们缺少口译实践,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参加过真实的口译工作。而有的学校更是师资匮乏,一些口译教师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口译。由此可见,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教学当中,是口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俄语口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是改善口译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对俄语口译课程设计的建议

(一)课程目标设定

目前俄语专业学生大多是零起点,俄语基础薄弱,因此在课程目标设定上不可过高,应将本科阶段俄语口译教学看作是职业口译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在目标表述上要层次清晰,不仅关注知识、技能、文化意识层次,同时关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层次。

(二)课程内容选择

俄语口译课程内容选择应突出技能训练。口译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断、理解、记忆和表达的过程,有着特殊的精力分配模式、思维模式和知识图式。口译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口译课程内容选择应关注口译技能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解、记忆、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转换和交流的技能。口译语料选择应体现仿真性、跨文化性和针对性原则。为了营造口译现场感,可选取仿真的视频、音频材料,也可以让学生用有节奏感的不同语调、语速现场朗读文本材料。有口译经验的教师还可将口译工作录音作为口译语料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对俄语文化因素的辨识力,口译语料选取应体现跨文化交际原则。所谓针对性指的是口译语料选取要突出技能化口译教学的特点,语料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符合不同口译技能训练的要求。

(三)课程组织

关注口译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建构完整的口译课程体系。口译的听解、记忆、转换、表达程序要求口译教学关注口译技能训练,然而目前本科阶段的俄语口译课程多半只有一门口译课,受学时限制,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口译技能,因此口译课程应该关注与各门外语课程的整合。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语言转换能力,可以将口译课与笔译课相结合,在笔译课中讲授相关的翻译原则,进行汉译俄、俄译汉等主题训练。其次,将口译课与中国文化课和俄罗斯国情课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再次,将口译课与演讲课结合,演讲和口译具有相同的特点,都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都需要超强的信息记忆、加工和处理能力,因此可在演讲课中训练相应的演讲技能,培养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以此促进口译表达技能训练,提高口译质量。

综上所述,改变俄语口译落后状况,还需要俄语界人士共同努力,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教学方法,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学标准,以提高俄语口译教学的质量。

作者:李琳琳 姜莹 朱海静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俊翔.论俄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优化[J].中国俄语教学,2011(2):26-30.

口译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日语教学;翻译理论;课程建设;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64-03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本课程主要针对日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立,是笔译方向和口译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核心课程。2012年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开始在日语专业招收翻译专业硕士,其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笔头与口头的翻译能力,帮助学生胜任我国企事业单位内的一般翻译工作。而本专业2012级、2013级所有翻译专业硕士均修读了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向各行业、各用人单位输送具有较强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从业人员而设立的。课程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用真实的翻译材料(会议发言提纲、演讲录音、企业介绍、产品目录)进行翻译实践,另一方面讲解相关的翻译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理论,使学生不但从实践上知道如何做翻译,并且在理论上获得升华。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即便接触到未曾学习过的行业(领域)的资料也清楚应该如何着手翻译,怎样获得最好的交流效果,使不懂外语的人毫无障碍地理解原作者的意思。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初步笔译与口译技能,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翻译技能意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的途径

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建设精品课程需要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条件。精品课程的特点是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示范性。通过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一是要选择、编写一系列适合本课程的教材;二是要形成特色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三是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促进社会效益的生产;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课程建设的重点如下。

(一)教材建设的情况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二者同等重要。一是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教程、学术书籍。二是各类辅助、补充材料,如自编讲义和翻译实践材料等。为了使教材满足教学目的的需要,我们执行的是审慎选用教程和自行开发教学材料的“双轨制”。

由于课程目标要求既传授翻译知识,又不可偏废理论,因此希望能选用理论与实际兼顾的成熟教程。但是实际上兼顾这二者的教材极其难得,经过反复考虑,笔者最后选定了岩波书店编的《翻译家的工作(翻U家の仕事)》,大野晋的《日本语练习集(日本Zぃ》这两本原版材料作为教材。为了使学生对平时教学中较少接触到的商贸、科技、市场营销等行业的翻译材料有足够的了解,笔者还选择了《现代科技日语》、《互动日语》、《外贸函电日语》、《市场营销日语》、《实用导游日语》中的一些例文进行讲解和练习。

为弥补原版教材理论上与最新、最前沿的“跨文化交际学”结合的不足,笔者穿插使用自编翻译理论讲义,以期让学生清楚对于说明书、技术报告、广告、产品目录一类的“无名文本”应该使用“交际翻译”的技巧。即翻译必须从使读者最无障碍的阅读出发,而不能逐字死译,完全忽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应对翻译教学时间长、见效慢的问题,笔者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尽管被翻译专业录取并修读了相关课程,但还是经常反映缺乏信心,不知道是否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同样用人单位也不仅希望看到毕业生的“文凭”,更希望学生通过自身成果的展示,证明其有一上岗位就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联系了上海三联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中华书局等有译介出版活动的出版机构,由教师牵线,让学生参与到一些简单的翻译实务中去。这既扩大了本专业翻译的影响,又为毕业生就业拓展了道路。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日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为翻译服务,才能做到“授之以渔”。笔者在课程中不仅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设计教学材料,而且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探索翻译技巧。笔者还自制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意识和质疑精神。

第三,灵活变通的练习、改作方法。学生带自己的译文进教室,教师点评后由其他学生提问,师生一起讨论,初稿返回后修改,再进行一次讨论,总结修改心得。每个月学生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不但可以增加高质量的翻译机会,而且让学生认清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三)教学内容的建设

传统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取决于所选定的教材和课程考试覆盖的内容,因此或多或少存在僵化、静态、落伍、不实用的缺憾。旧有的基本教材,往往没能够及时地“与时俱进”,存在翻译理论薄弱、内容选材不广,只注重词句翻译而忽视了整个语篇的翻译。并且由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均以孤立的单句为译例,有些例句甚至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与政治色彩,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契合度不高。

课程中笔者选择了最新出版的原版教材,并且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立足于课程的目的,为培养复合型专业翻译人才,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灵活、开放、机动的特点。

有鉴于此,各种性质的授课内容比重大体如此:翻译理论(含方法、技巧)占20%左右,跨文化交际理论占10%,翻译实践占50%,译作(包括笔译作品和口译录音)和改评占20%。

本课程授课计划如下所示:

1~2周:翻译史、翻译各基础理论、跨文化交际学概括性的介绍。这时学生普遍还没有经过充分的翻译实践,只能对各理论有初步的印象。不过这些概括性的理论会在其后的课程实践中得到具体、感性的再现和印证,使学习者逐渐学会并习惯在理论下进行翻译活动。

3~4周:培养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并进行练习。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翻译法律文书,并进行改作讲解。例如剖析中文中没有的日语自他动词的区别如何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5~6周:教授学生掌握日语文章的一般结构,并进行练习。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翻译新闻报道,并进行改作讲解。笔者以最新、最权威、最富职业气息的标准来选择新闻报道,得到了学生相当正面的反馈。

7~8周:介绍日、中两国语言中的敬意表现,并进行练习。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翻译商务信函,并进行改作讲解。商务信函的写作有其固定的格式,学生实际操作中往往翻译得过于口语化而失去了翻译的职业性,这是在课程中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的。

9~10周:介绍日、中两国语言的“中断”和“音色”对信息传达的影响。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进行商务计划宣讲的口译实践。“中断”和“音色”往往是口译实践中最容易忽视的因素,学生在本科的学习中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重要性,因此对“中断”和“音色”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1~12周:介绍日语的节奏对描述性信息的影响。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外语导游实践。

13~16周:介绍中、日两国语言中的滑稽、愤怒、感伤等激烈的音色表现。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讲口译实践。

17~18周: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具体形式为:指导学生对一般通俗性学术著作进行笔译实践(仅对笔译方向学生实施)或对一般学术会议进行模拟口译实践(仅对口译方向学生实施)。最后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最终评估。

三、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果

我们要打破传统单调的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互动方法,避免教师直接讲出解决方法。笔者倡导合作学习的理念,从而期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课程在建设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课题进行论文的写作。2012级翻译专业硕士只有2个学生选择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课题,约占33%。2013级已经有5人表示要选择翻译理论相关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论文的专业,约占50%。为此,本专业教师将严格把关,使学生能够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质量毕业论文。

其次,毕业生就业较为对口、顺利。2012级拟毕业的专业硕士,已有1人被沿海地区合资企业的翻译岗位提前录取,占17%。有3人将在高校中从事日语教学相关工作,占50%。接下来,本专业教师将进一步对2013级翻译专业硕士的就业活动进行指导并提供帮助。

最后,参加本课程的学生的翻译作品顺利过稿,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课程负责人指导学生完成的国际会议论文翻译也已顺利过稿,论文集翌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今后我们还将联系其他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

四、结语

面对当前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中,笔者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概念,明确了翻译应以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立足于现有条件,尝试进行对课程的大胆改革,使学生既可以学习日语专业知识与技巧,也可以在原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就《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现状而言,目前我们与国内同类课程相比,应该说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但与一流大学的精品课程相比,尚存差距。特色体现在我们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和“实用性”方面。差距在于我们硬件投入(同声传译室,语音识别系统)以及翻译教育测试理念的滞后。与国外(日本)的同类课程相比,我们理论应用得更为超前,而国外的同类课程比我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目前,本专业致力于在培养一流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实施以外语知识、翻译技能、交流技巧为人才培养基点的培养规划,突出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以期培养出具有扎实外语基础、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专业高级翻译人才。为此,笔者还将在以下几点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第一,使用专业相关软件大量增加学生一对一的口译练习条件;第二,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赴日本实习的机会;第三,在课程测试中更多体现学习过程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欲。

参考文献:

[1]青木保.异文化理解[M].东京:岩波书店,2001.

[2]山口仲美.日本语的历史[M].东京:岩波书店,2006.

[3]岩波书店编辑部.翻译家的工作[M].东京:岩波书店,2006.

[4]大野晋.日本语的练习册[M].东京:岩波书店,1999.

[5]大野晋.日本语的教室[M].东京:岩波书店,2002.

[6]贝田桃子.小论文的练习[M].东京:岩波书店,2003.

口译教学论文篇10

摘要:口译作为一种实用英语技能,已经成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就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程的定位、教学模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口译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建议

作者简介:朱文欣,女,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口译;陆伟峰,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模糊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15-03

口译实践虽存在已久,但它作为一门课程出现在我国的高校外语教学中,还只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与国际贸易量的增加,企业对人才的语言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英语口译技能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增加口译课程或是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增设口译模块,已经成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口译作为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一种英语技能,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欢迎。然而,由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口译课程的开设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据,从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程的定位入手,分析适合本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并就提升高职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一、口译课程定位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还没有将口译开设成独立的课程,只是在基础英语和英语视听等课程的教学中,将之作为模块进行。口译教学在定位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高职学情分析

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1]因为口译对源语和目标语的语言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听力和口语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源语理解和目标语重现阶段。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英语基础较薄弱,以外包学院2013级参加江苏高考的学生为例,只有45.7%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60分以上(总分120分),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的通过率可以达到85%以上。

整体来说,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对听力没有自信,不敢开口,应用能力亟需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思想相对活跃。而在我们开设的课程中,涉及的口译内容相对简单、固定,在脱离源语外壳这一阶段,经过一定的训练,即能熟练完成。因此,在高职高专学校开设英语口译课程,是完全具有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课程实践中,我们也针对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内容,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口译教学目标时,若是把定位放在培养中高级口译人才上,显然是不现实也是无法完成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极少会成为专业的口译译员。然而,由于服务外包行业的特殊性,如果学生就业的公司涉及离岸外包业务,接触外事活动的机会就会相对较多,学生很有可能会在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同时,兼任一些简单的口译工作,比如外宾接待、联络、陪同或是简单的商务洽谈。这些领域的口译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对于译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完全可以由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和操练所掌握。

刘和平博士曾指出,口译教学的原则在于“讲解口译程序,通过推理训练方法让学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口译技能意识,掌握口译技能”。[2]也就是说,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包括记忆、记笔记、概述及复述等,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应对口译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此外,文化意识同样是口译活动中不可不提的一部分。语言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在外事活动中,如果没有文化常识,也很难胜任口译工作。

因此,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相对简单的陪同翻译,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胜任接待、联络、陪同以及简单商务洽谈口译,掌握基本口译技巧,并培养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

由于该校目前的口译教学只是作为模块嵌入,所以,学生手中并没有统一的书本教材,这也为教师的教材选择增加了灵活性。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分为口译的相关理论及口译技巧、口译实践训练两个主要部分。理论介绍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口译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部分由简到难,由句子到篇章,循序渐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语料的选取上,也应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术性、科普性、政治性的语料学生兴趣不大,也不具有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选取接待口译、会谈口译、礼仪性口译、旅游与观光和商务性口译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在练习口译技能的同时,学生能够接触到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基本的商务礼仪,而越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确定

口译技能是双语语言功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口译学习的热情,从而使教学能够取得实效。

(一)第一课堂的展开

口译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口译课堂活动以实践为主。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功底本来就较薄弱,实践的安排要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丧失自信,对口译产生抗拒。在实际教学中,语言的基本功和口译技巧是教学重点,具体包括:(1)短时记忆。陪同口译是在说话者结束发言之后再进行传译,即交替传译,因此,短时记忆以及瞬时信息捕捉能力都非常重要。可采取影子训练(shadowing)的方式来训练听说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即让学生延迟三秒左右,连续地重复所听到的源语。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开始,以增加学生的自信。(2)句子翻译。句子的长度、结构也应该从简短到繁难。这部分还应该安排一些固定的礼仪性用语和商务洽谈用语。(3)听说训练。听说能力是英语的基本功,听说训练不应该局限于英语,双语的听说表达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4)笔记技巧。口译中的笔记与平时的笔记不同,多是用一些符号和缩写记录源语中的核心内容。笔记的好坏不在于全,它是大脑记忆的补充,在记录的时候就会有脱离源语外壳的行为发生。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笔记体系。[3-4]

值得注意的是,口译课堂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切不可满堂灌或是上成笔译课、听力课。在课堂的组织上,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采取模拟真实的口译场景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二)第二课堂的开设

口译教学的开展不能止步于课堂,课后的延续同样至关重要。第二课堂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二课堂应注重形式多样,包括报纸、电视、网络资源、学生英语社团活动等。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自学材料,联合学生社团开展口译竞赛,利用各种途径指导学生练习英语口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在口译课程学习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得到提升。口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学习材料交由学生课后阅读学习,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第二课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口译评估的平台。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初级或中级考试,对于英语基础较好、对口译有热情的学生,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去参加人事部组织的三级口译考试。必须重视的是,考试从来都不是学习的目的,要通过考试这种评估手段,使学生更有目标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口译水平。

三、提升教学效果的建议

基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口译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口译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口译不同于笔译,作为教师,必须对口译有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应具有口译理论与实践经验。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提高自身的双语水平,更需要学习和研究口译学理论和口译教学方法,要熟悉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理论与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等,从而能够熟练指导学生处理口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二)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高职高专学生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及更高层次的学生,其英语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他们就业后对英语口译的要求也很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陪同口译即可。因此,在口译的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套用本科教材或用教师自己接受培训时的教学方法去上课,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和实际需要安排课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次教学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10级英语班曾采取按照英语成绩分班教学的办法,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授课。在英语强化班的学生中进行的口译教学,其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班。而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口译公选课也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这样,可以给对口译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实际上,高职口译教学本身还处于探索阶段,应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营造口译氛围,提高口译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童地轴.实用英语口译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