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9:00:35

暗示教学法论文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 潜力 整体性原理 暗示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79-02

暗示教学法是以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从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把认知与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由保加利亚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发明的。最初,它是成年人学习外语的速成教学法,后来推广到各种教学中。自1969年推广以来,暗示教学法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专门成立有关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和实验。暗示教学法已成为20世纪后期出现的教学流派中不可忽视的一支。

一 暗示教学法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及其特点

暗示教学法最早是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洪丕熙教授和外语教学专家吴棠教授率先引入我国的。在当时便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大学教授开始研究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原理和技术,一些中学英语和语文教师也开始在日常教学中实践这种教学方法,有人还在物理、珠算、算术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国学者对暗示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学者对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比如,石林老师提出了暗示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愉快而不紧张原则”“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的原则”“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潘海燕老师则在《论暗示教学法的理论价值》中系统地阐述了暗示教学法中所体现的新的理念以及对我国当时教学改革的启发;王章雄老师在《论暗示教学法的启发式内核》中详细地论述了暗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的区别和联系;廖坤老师在《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中对洛扎诺夫在实践中所总结的六种有利于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产生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王敏勤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研究论述了暗示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中的重要位置。

2.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研究

鉴于暗示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显著效果,部分研究者开始尝试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例如,王敏勤老师曾做过在数学课中运用暗示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的实验,主要借用暗示教学法中的暗示技巧和音乐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学义老师倡导在德育中运用暗示有关的原则、条件和方法。此外,还有研究者尝试在体育、音乐等课程内运用暗示教学法。

3.注重暗示教学法的中国化问题

对音乐的选择和教室的布局等一些学习条件的设置,研究者针对东西方文化思维差异的因素,对暗示教学法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国内学生。

4.暗示教学法实证研究极少

尽管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也不少,但多数研究为介绍理论和谈授课时运用暗示教学法中的部分方法技术时的感受,进行实证研究的很少,所以研究不及国外细致,取得的效果也不及国外那么显著。

二 暗示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

综观暗示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有一种高开低合的趋势,由刚开始的得到广泛关注,到后来的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再到最后的几乎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暗示教学法当时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是由于其在实验室内所得到的显著效果,是“它能使人一个月学会外语”,但由于暗示教学法本身对教师水平以及各种外界学习条件的要求过于苛刻,而当时国内课堂教学的条件远远达不到其要求,因而限制了这一教学法的推广和普及。另外,暗示教学法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而国内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国内研究者在引进这种教学法时并不能完全领会它的原理、模式、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本土化问题,再加上国内中小学教育一直受困于应试教育,导致教育单一化、机械化,暗示教学法就失去了得以繁衍的土壤。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要使学生快乐地学习,高效地学习,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很累,并且效果不佳,而暗示教学法中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值得我们再次研究和借鉴。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暗示教学法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简化,进行中国化改造,配合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相信会创造出切合我国实际的、高效的外语教学法。要解决暗示教学法的中国化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转变对暗示教学法的传统认识

要转变对暗示教学法的认识,暗示教学法不是一种简单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教学体系。暗示教学法是暗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它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程序,甚至对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要求,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往许多教学研究者在对暗示教学法进行研究时,仅仅对暗示教学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移植运用,在达不到预想效果后就归咎于方法本身的不当,放弃对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研究者对暗示教学法的研究仅仅是由于受到其高效性的吸引,而实质对暗示教学法的原理和技术没能完全理解,不能深刻体会到它的科学性和操作的严格性。运用暗示教学法教学,一定要深刻理解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灵活使用暗示教学的各种方法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只进行简单模仿。

2.对暗示因素的元分析和再分析

在影响暗示教学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如暗示性教师行为、音乐背景、双层面交流、放松练习、词语联想、双语课文、角色扮演等,我们可以改造并加以利用;而有些因素是我们难以把握或次要的,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时灵活采用,如呼吸技术、身体语言学习、注意的主动态与放松态交替等。因此,教师应透彻知道每个因素的作用,以便依照不同目标、对象、内容、课型、条件和活动采用不同的暗示手法。同时,对于暗示因素的划分我们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一定的营养,如关于放松练习、呼吸技术等可以借鉴太极拳的练习。

3.对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安排

因为暗示教学法具有“高速度、高难度而又要面对全体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如何使学生容易理解、记住而又能够运用,课程的安排不可能随便设置,而要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和教学活动的需要;教材也是如此,对已有课文要重新编排,特别是按照学生认知和瞬时记忆特点编写。这一点在过去是阻碍教师运用暗示教学法的重要因素。而如今,由于我国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迅速发展,相应的研究成果为课程与教材的编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4.对授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在国外,暗示教学老师的培训课程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涉及理论研讨,因为观念、理论学习不到家,很难领悟暗示教学的精髓,在具体的教学中也难以灵活应用。所以,我们对实验老师或授课老师的培训应该在传授方法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其包含的思想、理论和原则的解释,使他们逐渐具备教学的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

5.制定一套新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暗示教学重视终结性评价,但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因此评价的次数不能太频繁,但反馈要多样化,要重进步,讲效率,“抓大放小”,高密度输入,低难度输出,特别注意能力的形成而不是零碎的知识记忆,注意学生掌握的词汇、语言的应用能力,如说话的流畅性和得体性、听力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阅读的速度和写作的质与量等。

6.注意弥补暗示教学法的局限性

暗示教学法对发展学生语言的精确性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也要采取其他方法配合暗示教学法,使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相得益彰。同时,并非每节课都得重复使用暗示教学法完整的程序,而是视目标、条件、情境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石林.暗示教学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发[J].当代教育科学,1988(1)

[2]潘海燕.论暗示教学法的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2)

[3]王章雄.论暗示教学法的启发式内核[J].教育科学,1992(3)

[4]廖坤.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5]王敏勤.暗示教学法基本原理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1990(2)

[6]王敏勤.暗示教学法在数学课中的应用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1988(1)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2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中学;听力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62-01

一、引言

暗示教学法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理学理论、精神治疗学理论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学理论。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力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环节,一般是高节奏、高效率,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全神贯注,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关键词,对有效信息作出迅速反应。然而,近些年来,听力的教学方法却一直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只是放磁带、对答案;学生也只是为做题而去听,十分被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沉默中度过,老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产生厌倦、紧张和消极的情绪。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只注重听力做题的结果而忽视了听的过程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下降。效率就明显的低了,不仅如此,学生对听力课没有了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低了。

二、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它从整体性原理出发,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讲究方法而不强调刻苦,以此调节学习者的心里紧张状态,是一种建立在人体生理和心理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手段。从人的心理特点来看,兴趣是构成求知欲的主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效果与兴趣高低有着密切关系,而暗示法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运用环境暗示、体态暗示、活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使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三、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的潜力

是指潜藏在人的大脑里和身体里的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人深藏着还未动用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科学发明、文学创作,无不是作家、科学家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了自己的潜力而做出来的。人的潜力的挖掘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都潜藏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深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特定的环境压迫下,在某种强烈的动机、愿望、目的及需要的促使下,才会显露出来。人的潜力一旦挖掘出来,就可以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暗示教学法正是用各种方式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情境,迫使人发挥出自己潜在的各种能力。

(二)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因此,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学不应带有任何紧张气氛,要使学生在愉快、自然、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在暗示教学中,愉快情绪不是来自要求学生掌握繁多的知识,而是来自学生主动索取知识的愿望。

(三)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它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智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洛扎诺夫认为,如果教学过分相信理性的力量,不顾及感情调节理智,无意识节有意识,最终只能造成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加剧彼此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四)师生互相暗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上述三条原则之间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条,都不能称其为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暗示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中国分类号:G718.5

引言:暗示法使用了生理学、心理学、精神治疗学的整体性规律,让学生的头脑与身心,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当中,通过理性及感性的方式将其结合成一体。在教学的过程里,使用暗示、联想的方式,将脑力、体力、音乐等方式相结合,不断开发和研究学生心理潜能,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

一、暗示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1、愉悦且不紧张与精神集中的心理放松原则

心理学研究说明,轻松愉悦、自信乐观的正面情绪可以提高智力活动,而紧张、忧愁、悲观等负面情绪会对智力的开发起到阻碍作用。所以暗示教学法就是要营造出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里采取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例如:营造教学氛围、使用艺术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有意识及无意识的统一原则

暗示教学法判定大脑在参与学习的过程里不只是左半球在运动,同时右半球也在运动。不只存在有意识的活动,还具有无意识的活动。不只是有理智的活动,还具有情感活动。暗示法教学需要老师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体看待,通过暗示法,激发出学生的无意识潜能,因为人的潜能只要被开发出来,就会让人获得无法想象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

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给予尊重和信任。比如老师可以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积极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关爱,激励学生获得自信心,而学生也要学会尊师重道,这样才能够让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才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并且还可以让老师认可自身的工作价值,拥有成就感。

二、暗示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老师和教材的权威性

此处的权威性并非指老师在学生面前有多么严肃、多么严谨,不让学生对老师有任何质疑。而是需要老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使用一些艺术的方法较好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可以和学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材的权威性指的是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十分权威的,由于人们通常对权威的任务或者信息较易记住,所以这样的信息来源可以提高记忆的暗示作用。

2、暗示法里明显的暗示方法就是幼稚化

幼稚化指的是学生具有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受大人的看法、思维所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快捷的吸收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为小孩的心理屏障相对较低,心理阻碍相对较少,由于年龄的增长,心理屏蔽会越来越高。所以,暗示法提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并且老师也要将学生看成是孩子,让他们可以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学习。在操作过程里,通常采取听音乐、做游戏、讲故事、表演等方式激发出学生的潜力[2]。将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要求以及表现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发出最好的教学效果。

3、双平面意识

双平面指的是人们对周遭明显的刺激物有反应,对潜意识的刺激物也同样有反应。人的个性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产生很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可以让接受者产生很多信息。这样的第二平面成为了最直观的印象。在学习过程里,头脑的两个平面如果可以相互协调,就能够将潜意识的智力能动性发挥出来。

4、语调和节奏是暗示法最普遍使用的方法

语调属于双平面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里,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让学习效果特别是记忆效果明显提升。比如:老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内容变得极其生动,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语调进行讲解,就一定会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节奏可以加快潜意识的反应,还可以让头脑吸收更多的知识。节奏感尤其适合使用在诗歌、谚语以及较富有节奏感的篇章当中。老师有意识的使用节奏方式,就可以让文章更加优美、动听,让学生具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也加强记忆力。

三、暗示教学法的启示

暗示教学法理论体系同当前教学论紧密相连,对于采用哪种理论进行指导教学并提升教学的质量,具有以下几方面观点:首先,由教育目的来看要强调发展论;其次,由教学效果来看要重视最佳论;再次,由教育对象而言要注重学习论。暗示教学发的基本思想以及以上理论观点是十分契合的。

1、在教学观方面暗示教学法的建立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由老师教学生,而是透过老师不断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行为达成教学的目标。

2、在教学的过程里暗示教学发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建立自然情景让教学的过程成为一种自然的、真实的情景交际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如此获得的知识才会十分牢固,使用起来也会非常便捷,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教学成效。

3、在教学方式上,暗示教学法透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启发学生的潜力[3]。暗示教学法不赞同苦学,注重的是教学氛围是否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氛围,并通过不同的暗示方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里学习,将学生的潜意识以及积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将学习过程中的苦变成甜。只有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里,所有教学方法都存在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如果想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由教学实际出发,使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利用。所以,只要将暗示法的理论实质进一步明确,将学生对学习的潜力和能动性激发出来,综合各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实践的过程里有效的运用,就一定可以让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Phan Le Ha.The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identity,resistance and negotiation.Clevedon,UK:Multlingual Matters, 2008.pp.71-103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4

一、优化教育方法,明示暗示教学共举

明示教育是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必要的、重要的途径。明示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思想、语言工具、理论等意识形态的传输。明示法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一个人一生都在不停地接受着他人的传输、社会的灌输,这就是明示。但近几年来,社会对以灌输为主的明示教学法的批评,明示教学法慢慢淡出语文教学的话题,但事实证明,以灌输为主的明示性方法并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俗话说,“三人成虎”,一句谎言连说三遍,就可以成为真理。可见,明示在人的思想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却有一种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当然,明示教育不是直白的教育,我们反对语文教学中的直白教育。那种将学生由问号教成句号的教法,那种学生“课堂记笔记,课后对笔记,复习背笔记,考完丢笔记”的学法,都是直白的教育所致。从而使教育中的一切知识都变成直白的、无需再思考的东西。好教师要做一个引发学生思考的引路人。教育结果的无问题状态是教育最大的问题,一切都变得明白的教育是最不明白的教育。当然这不是针对教师教学思维混乱和语言表述不清而言的,而是针对教师以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表述封闭了学生的思想的句号式教育而言的。还有比窒息了人的思考更坏的教育吗?有些学校开设的语文教学公开课,师生间配合高度默契,教师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导演,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对创设情境的体悟、“即兴”发挥的小品等,都是预先排练好的。一堂课结束,课堂的“大幕”落下,学生再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从已知中引出未知,教育就没有了暗示力量,进而就没有了教育的力量。

但我们强调明示教育的作用并不是要否定暗示教育,相反,明示教育和暗示教育这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如果把教育系统比作一个前进中的人,那么,明示教育和暗示教育就是这个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其一。只有两者都健康发达,并且相互配合,协调动作,才能健步如飞,顺利地达到目标。那又何谓暗示呢?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某种观点和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渗透性和自动性,通过人的直觉、情感和无意识作用直接渗透进入人的心理圈,快捷而灵活。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期待”。如果老师的活动与学生的需要和期待一致,学生就会产生兴趣。真正的教育应当是明示教育和暗示教育的合理整合。但整合不是明示与暗示的拼合,通常人们将暗示教育与明示教育对举,认为暗示教育是相对于明示教育而言的,是明示教育的另一半,甚至认为暗示教育仅仅是明示教育的补充。这种认识不仅难以揭示暗示教育的作用,而明示教育本身也不能达至完美。因为任何有启发性的明示教育在本质上都具有暗示性,即它没有穷尽人们对真理的认识,而总是不断地引发人们进行新的思考。明示教育的启发性取决于它的信息暗示量:暗示性越大,则启发性越大。

二、正确处理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关系,开展积极暗示教育机制创设

随着人的自主性加强,各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呈现多元化,学生往往对于反复的说教产生反感,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教学方法和生硬、强制性的灌输方法,不断增强教育的民主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研究协商、沟通、讨论、评议、自我批评的具体措施,使语文教学成为人们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增加与学生的对话,从传统的灌输方法向暗示性、引导性和渗透性的教育方法发展。正确处理好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关系。积极暗示是使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和谐发展,两重交流水平协调一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消极暗示则会降低甚至完全抹杀正面教育的效果。现实中,消极的暗示效应在学校里还是存在的。如为了所谓的分层教学,高一新生入学时便按成绩分出“实验班”,到了考试的时候,语文试卷拿到手,最后一道题目旁边赫然写着“该题实验班必做,其他班选做”,或者说“这一题A段同学要做”,使其他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一做法实际上已经在向其他几个班的学生暗示:你们不如他们,他们比你们强。教育本应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常常“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消极的信息,就会挫伤学生的心灵,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过多的批评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教师也许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爱生心切,也许是出于“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求全责备,总是不满于学生现有的表现。对学生一点小小的进步不以为然,认为做得还不侈;对学生的一不足之处却大肆渲染。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差劲,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而一蹶不振。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过多的批评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对所学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哲学原理产生怀疑。

三、培养学生积极自我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不仅接受着来自外界的暗示,而且随时都在进行着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教育机制的创设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学生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教育机制的创设则是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良性暗示法。心理学认为:“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自己按某一方式行动”。

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顶峰。”因此,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创新教育中有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界定,创新教育实质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得到认可,得到鼓励,生活在师爱中,个性处于张扬的状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得到满足,战胜困难的决心、对达成学习预期目标的信心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外部需要就会内化为自我需求,学习行为就会在学生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获得最佳效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由此可见,运用“学生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教育机制的创设”于教学中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遵循创新教育的尊重个性的原则。

语文学科因其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语文课文中因其富含的情趣性为“学生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教育机制的创设”的运用提供了条件。“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积极心理暗示。

四、正确认识暗示教育创设机制,做好明示教学方法的补充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英语教学 原则 应用

一、“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他给其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简而言之,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

二、“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顿祖纯详细解释和阐述了暗示教学法的三大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自信等积极情绪能够强化思维活动,而紧张忧郁、悲观压抑等消极情绪会抑制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原则

意识的能力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观只重视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能力,这样只发挥大脑皮层结构和左半脑功能,而右半球的高效学习能力很多时候则处于休眠状态。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活动的整体,采用暗示技术,以调动无意识潜能,利用多种手段,例如音乐、故事、游戏等,促进学生无意识活动和有意识活动的协调。

3.暗示互相作用原则

暗示的相互作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素质,善于建立和维持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与接触。学生尊师重道,这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暗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合理地使用教师与教材的权威

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影响力。所谓的教师权威不是教师借助于指示、命令,借助于手中掌握的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如奖励、惩罚等显示自己的权威,维系教育教学秩序和提高效率。真正意义上的权威是教师能以自己崇高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广博的学识和卓越的见识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这种权威对学生来说,是发自内心的对教师的心悦诚服,使学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教材的权威是指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源是权威的,因为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权威人物或权威机构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源能加强记忆的暗示作用,是学生的榜样。

2.角色扮演促进学习者稚化的程度

张秀明认为稚化指的是指退到小孩似的心理状态中,以这种心理状态,他就会排除成人的看法和成人的忧虑干扰,变得更善于吸收知识。暗示教学中的角色扮演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在扮演过程中表现出的好与坏,以及所传达的观点与内容似乎与“真实的自我”没有任何关联,因而在表达中就能减少其参与的焦虑感,学生能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取表现的机会,用小孩子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的心态接受新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

3.利用双层次交流,达到教学的理想状态

双层交流指来自环境的无意识刺激和教师的教学特色对学生无意识心理的刺激(廖坤,2003)。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暗示教学法的艺术效果。教室布置整洁,富有亲和力,环境的布置与所教的内容相一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的教学特色是指教师要有表情地授课,使自己的教学态度、表情语调与授课内容融为一体。并且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仪态举止端庄大方,让学生充满活力和热情,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特色能促进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为教学活动配上适当的艺术形式

洛扎诺夫提出:“艺术手段不仅用来为课本基本材料的接受、理解创设愉快的氛围,他们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可见,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暗示调节与表达手段。暗示法认为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学习者潜意识的运作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形成,而音乐为创造这种轻松的环境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选出合适的配乐,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强或减缓音量,并让学生伴随音乐朗读课文,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暗示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地应用暗示所产生的心理刺激作用,对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路子,同时,通过各种暗示手段的有机结合,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际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七);刑法第180条;间接正犯;现象立法;总则虚置

【正文】

《刑法修正案(七)》已于2009年2月2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通过。该修正案的草案自2008年8月公布以来,曾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1]学界、公众和媒体对这次修法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情,立法者也积极汲取各方意见,草案几经大规模修改。[2]从草案公布到最终获得通过,在此过程中,诸如“老鼠仓”、泄露个人信息、领导身边人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提高等问题,一直是舆论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相比之下,《修正案(七)》在第180条内幕交易罪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这一立法,似乎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几成被忽视甚至遗忘的角落。但是,这一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修法,不仅涉及到极其重要的刑法理论,而且背后隐藏着如何认识现阶段的立法技术和立法理念等深层次问题。尽管草案已获通过,但这些问题却未落幕,而是将长久存在,也必然会影响下一次的修法。因此,本文对此略抒管见,以求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和立法者重视,推动我国立法水平不断提高。

一、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修法目的

《刑法修正案(七)》中关于刑法第180条第1款的修改如下:“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同时,立法者还在该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4款:“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经营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可以看出,本条的修改除了增加针对“老鼠仓”行为的第4款外,主要是在第1款中加入了“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文字表述(第四款中也有同样的立法)。但是,在立法草案说明中,仅仅对设立第4款也就是打击俗称“老鼠仓”行为的必要性做了简略交代,却完全没有提及在第1款中增加“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原因。[3]似乎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刑法典中每一个字词的修改,都应该有充分的理由,并向公众做出详细说明。一个法律条文的修改,除了纠正之前的立法错误外,主要是为了回应社会需要,实现刑事政策的可罚性目标。那么第180条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目的何在呢?众所周知,第180条的犯罪主体是“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这种特殊主体,也就是刑法理论上的“身份犯”。[4]毫无疑问的是,当明示或暗示人和被明示或暗示的“他人”都具有上述身份时,二者构成本罪的共同犯罪,这无需修法也无需讨论;[5]只有当“他人”不具备该身份时,才值得研究。

因此,应该认为,第180条的修改主要是针对在证券、基金、期货等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有身份者明示或暗示无身份者从事交易的现象。具体而言,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有身份的甲与无身份的乙合谋,甲提供明示或暗示,乙从事交易,获利后二人平分(案例1);另一种是有身份的甲与无身份的乙之间没有合谋,甲明示或暗示乙从事相关交易,使之获利(案例2)。

在一般的日常语言经验中,两个案例中甲的行为都可以被描述为“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对这两种情形如何处理,首先是刑事政策的考虑。在案例1中,甲与乙的行为都具有可罚性。一方面,甲乙内外勾结,降低了利用信息从事交易进而获利的难度,既然刑法已经禁止甲单独地利用信息进行交易,那么面对比单独犯危害性更大的共同犯罪,更应该运用刑法积极打击;另一方面,作为典型意义上的“内外勾结”,这种可罚性可以从对“内外勾结型”的贪污、受贿和保险诈骗等相似现象加以惩罚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找到支持。在案例2中,甲的行为具有可罚性,但是乙的行为不具有可罚性。甲作为知情的有身份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比之间接地透露与交易有关的内幕信息,对金融管理秩序的破坏更为直接,既然刑法已经禁止“泄露信息”诱导他人交易,那么对于直接明示或暗示他人交易的行为更应该打击。但是,对乙的行为则不宜追究。因为若对单纯接受他人明示或暗示从事交易的行为也追究责任的话,就无视了股市本身天然地具有风险性和投机性的基本性质。事实上,尽管各种建议都声称“分析意见仅供参考,据此投资责任自负”,但证券市场中每一个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地希望听到“有背景”甚至“有身份”的声音,尤其是在目前中国股市很大程度上尚属于“政策市”的大气候下。如果追究案例2中乙的责任,那么就不适当地扩大了刑法的惩罚范围,有违刑法的最后手段性原则,必然会丧失其正当性和立法的民意基础。

以上是从刑事政策的角度考虑行为的可罚性。刑事政策的目的是合理有效地对抗犯罪。只有先从刑事政策的目的性思考出发,才能继续为实现这一目标选择合理的道路。既然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的行为,在刑事政策上值得惩罚,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在经验上,一般有两条道路,一是解释刑法,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在现有刑法的框架内,经由解释达致目标;二是修改刑法,如李斯特所言,刑事政策的任务是“担任刑法立法的教师”,是刑法变革的同义词,通过修改刑法条文来达到刑事政策的目的。本文认为,只有在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的情形下,才有走第二条道路的必要性。这是因为,立法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如果说学者动辄批判刑法、建议修改是放弃学者的解释使命,那么立法者动辄修改刑法更是“以身作则”地轻视自己先前所立之法。当然,在要想解释出符合刑事政策目标的结论,就只能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时,再“死守”住现行法律拼命解释就是不妥当的。这种情况下,解释者“只能向立法者呼吁”。[6]

那么,就原刑法第180条而言,该条款是否无法满足在案例1和案例2中的可罚性要求?按照《刑法修正案(七)》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方法,是否就比原条款更为合理有效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呢?下面,本文分别讨论修改前的第180条和修改后的第180条各自应对案例1和案例2的方法,通过比较两种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劣,检验本次修正案修法的必要性。

二、间接正犯:修法前的解决方案

按照修法前第180条的规定,该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或者说实行行为只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具体表现为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以及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二是泄露内幕信息。首先,显而易见的是,明示或暗示他人交易的行为,行为核心在于“明示或暗示”而不是直接交易,因此不属于第一种实行行为。其次,明示或暗示他人交易的行为不同于泄露信息的行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泄露行为也是明示或暗示行为的一种形式,即向他人泄露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内幕信息,就相当于明示或暗示他人买卖该股票,都能产生使他人获利的后果。但是,明示或暗示行为的范围显然比泄漏信息更为广泛。禁止泄露内幕信息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行为人在该信息尚未公开前违背了对信息保密的义务,而明示或暗示他人交易并不一定就泄露了该内幕信息。例如,若甲向乙透露A公司即将重组的消息,属于“泄露内幕信息”;若甲在未透露重组信息的情况下,直接明示或暗示乙购买A公司的股票,甲的行为并没有“泄露内幕信息”,但毫无疑问地属于一种明示或暗示行为。因此,属于“泄漏信息”的明示或暗示行为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那些无法被“泄漏信息”的行为类型所涵摄的其他明示或暗示行为。

综上,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不属于修法前第180条中任何一种实行行为,以此认识为出发点,下面分别分析案例1和案例2。

(一)案例1中的甲乙构成内幕交易罪的共同犯罪

在双方有共谋的场合,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交易者和接受明示或暗示者完全可以在现在第180条的条文范围内,通过运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和理论,对甲乙追究责任。这可以从犯罪主体与犯罪行为两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在主体方面,尽管第180条针对的都是特殊主体,也就是身份犯,一般情形下只能由相关机构的知情人员构成,[7]但是无身份者同样可以构成身份犯的共犯。德国、日本、奥地利、韩国等国的刑法典总则对此有专门规定,我国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理论上的通说都认为可以成立共犯,[8]分则的个别条文和司法解释也对此予以确认。[9]承认共犯的理由在于,“如果认为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故意实施以特殊身份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时,一概不成立共犯,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几近一纸废文,总则也不能起到指导分则的作用。”[10]更有学者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证券、期货犯罪的场合,基于已有立法和司法解释等法律依据以及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这两点理由,无身份者也可以构成证券、期货犯罪的共犯。[11]

接下来,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是,在有身份的甲与无身份的乙构成共同犯罪的基础上,甲明示或暗示乙从事相关交易时,二者的行为各应如何定性?对此,在理论上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1、甲构成教唆犯,乙构成正犯(实行犯)?或者甲乙构成共谋共同正犯?

第一种方案有两种变体,一是认定甲成立教唆犯,乙成立实行犯,甲的明示或暗示是对乙的教唆;二是认定甲乙成立共谋共同正犯,把甲视作没有直接实行犯罪的共谋人,而对乙的实行行为起到了实质的重要作用,因此也认定为正犯。[12]无论甲的行为是教唆还是共谋,这两种形式的共同基础和基本前提,是首先把无身份的乙的交易行为评价为实行行为。但这一点本身就充满争议。日本刑法学界对此有强烈的反对意见,如大塚仁教授认为,真正身份犯不可能包括共同正犯,因为“重视实行行为的规范意义时,在真正身份犯中,不能承认基于非身份者的实行行为。”[13]我国学界对此也有批评意见,陈兴良教授认为,“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不可能实施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的实行行为。”[14]支持者如马克昌教授认为,对此不能一概否定,“无身份者能够参与真正身份犯的部分实行行为的,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15]对“部分实行行为”的提法,刘宪权教授则明确反对,“对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应该作完整、全面和实质上的理解。无特定身份者实施部分有特定身份者构成犯罪的行为,并不就等于实施了该罪的实行行为。实行行为是由刑法分则规定的客观要件中的全部行为,实行行为必须包含该种犯罪的罪质行为。未实施罪质行为,就不能看成是实行行为。在共同金融犯罪中,无特定身份者不可能成为有特定身份要求的金融犯罪的实行犯。”[16]

本文认为,乙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实行犯,第一种方案的两种形式都不足取。理由如下:

首先,对身份犯而言,之所以成立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并非因为实施了某一特定行为,而是因为实施该行为违反了特定义务。[17]一般情况下,对正犯性质的认定要看行为人是否在犯罪中发挥支配作用,但是,在身份犯的场合,“仅仅支配了犯罪也不足以构成正犯,只有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称是正犯”。[18]不具有身份的人当然不承担特定义务,无论其是否分担实行行为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法律上都不能认定为正犯。如果不具备资格的人(无身份者)在负有特定义务之人(有身份者)的策动下,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要求的行为,即使在整个共同犯罪中具有支配性地位,也不足以构成正犯。

其次,把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和乙的交易行为都评价为正犯行为,这是基于肯定共谋共同正犯的立场而得出的结论。从日本刑法理论和判例大都承认共谋共同正犯这一点来看,该观点似乎有成立的空间。[19]但是,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目前在我国还远未被普遍承认。退一步讲,即使承认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也主要是在乙有实行行为,甲只有谋划而没有实行行为的场合下可以无疑议的适用,但是面对案例1中乙的交易行为尚难以被评价为实行行为的情况下,再主张共谋共同正犯就更缺乏牢固的基础,因而也是不足取的。所以,将乙认定为实行犯,将甲认定为教唆犯的观点并不妥当。

2、甲构成教唆犯,乙构成帮助犯?

第二种方案是,有身份的甲构成教唆犯,无身份的乙构成帮助犯。这虽然避开了将乙认定为实行犯的理论泥潭,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正如有学者所批评的,在没有正犯的情况下,教唆犯与帮助犯的立论根据颇可责难。“如果进一步地问,教唆犯是对正犯的教唆呢,还是对帮助犯的教唆?如果是对帮助犯的教唆,那么,帮助犯又是对谁的帮助?由于不存在正犯,当然也就谈不上对正犯的帮助。如果是对教唆犯的帮助,那么就犯了逻辑学上循环论证的错误”。[20]这种“没有正犯的帮助犯”,从根本上违反了共犯从属性原理。[21]因此,第二种方案也不可行。

3、本文观点:甲构成间接正犯,乙构成帮助犯

本文认为,适当的解决方案是将甲认定为内幕交易罪的间接正犯,乙则是从属于甲的帮助犯。这种方案可以看作是在否定前两种解释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既然在身份犯中,无身份的乙即使支配了犯罪也不可能成为正犯(否定第一种方案);而另一方面,“根据一般原则,成立教唆犯以被教唆者成立正犯为前提”,[22]因此有身份的甲又不能按照教唆犯处理(否定第二种方案),这就必然会导致无法追究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的处罚漏洞。为了弥补这一可罚性漏洞,可以考虑将甲作为间接正犯处理。

间接正犯是指,以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的方式来实现构成要件。作为正犯的一种形式,间接正犯与直接正犯一样,同样具有行为支配的特征。从学说史上看,间接正犯概念的提出,本来就是19世纪中叶从教唆犯概念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法律称谓,其目的首先是为了填补那些因维持共犯从属性原理而无法用教唆犯处罚的漏洞。目前的刑法理论都认为,利用有故意无身份的工具,可以成立间接正犯。正是由于有身份的幕后者支配了整个犯罪,因此其虽然没有亲手实行,也被评价为一种正犯行为。这不仅是德国刑法学界的通说,[23]也是日本刑法学界的有力观点。[24]进一步而言,在有身份者成立间接正犯的基础上,将有故意无身份者认定为帮助犯的看法,也得到国内学界很多学者的认同。如在国家工作人员甲教唆妻子乙接受贿赂的场合,张明楷教授和周光权教授都认为,“甲成立受贿罪的间接正犯,乙成立受贿罪的帮助犯。”[25]陈兴良教授认为,“这种观点虽然不是十分圆满,但基本上还是可取的。将有身份者解释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可以直接按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论处。而无身份者虽然也是帮助犯,但既不是正犯的帮助犯,也不是教唆犯的帮助犯,而是间接正犯的帮助犯,这在理论上是说的通的。”[26]因此,在甲的明示或暗示对整个交易过程发挥支配性影响的情况下,就可以依照间接正犯的原理对甲定罪。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果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仅仅是较低限度或者说较浅层次地参与到交易过程中,或者说,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仅仅是一般性的提出,而并没有起到支配性作用时,还能否将其评价为间接正犯?

刑法理论上的多数意见对此基本上仍然持肯定的态度,只是理由不同。坚持支配性标准的观点认为,“如果没有幕后操纵者的共同行为,犯罪媒介者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施犯罪行为,只有当幕后操纵者共同具有犯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目的或特征时,才可能发生刑法上的重要事件。如果在此等情况下不想完全放弃刑罚——这将有可能导致明显的不公正——就必须将幕后操纵者的在法律上具有的必要影响视为行为支配。”[27]另一种观点则放弃了“支配性”的标准,转而从“义务犯”的概念出发,认为这种场合下的正犯性不是基于行为支配的理由,而是建立在有身份的幕后操纵者破坏特殊义务的基础之上。[28]本文的看法是,就刑法第180条而言,法律本来就规定只有在“情节严重”时才构成本罪,如果甲虽然提出明示或暗示,但根本未被乙所重视,甚至并不将其作为交易时的依据,也就是说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没有起到支配性作用,那么甲乙的合作就不符合“情节严重”的要求,当然不构成该罪;但只要乙的确是与甲合谋,并按照甲的明示或暗示进行交易,那么甲的明示或暗示在事实上就必然起到了支配作用,因此应认定为间接正犯。

综上,本文认为,可以将明示或暗示视作教唆的一种方式,但是,实施教唆行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必然成立作为共犯的教唆犯,也可能是以教唆的形式利用他人从而成立间接正犯。在案例1中,正可以通过间接正犯的概念,把无法被评价为教唆犯的明示或暗示行为,评价为一种利用他人实施内幕交易的正犯行为;同时,“间接正犯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共同犯罪的否定。”[29]接受明示或暗示的“他人”虽然因为不具备身份而不能成立正犯(即使在整个证券交易过程中起到支配性作用),但是作为间接正犯的利用工具,对利用者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可以成立帮助犯。因此,在甲乙共谋,甲以明示或暗示提供交易建议,乙按照明示或暗示实施交易的场合,甲乙二人成立内幕交易的共同犯罪,甲构成该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无身份的乙构成帮助犯。

(二)在案例2中,甲单独构成内幕交易罪的间接正犯

在上文详细讨论案例1的基础上,同样运用间接正犯的理论,可以在修法前第180条的框架内,顺利解决案例2的问题。

间接正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对于缺乏故意者的利用,正是其中之一。[30]“被利用者实施了幕后操纵者自己想实施的行为,但在被利用者对案件事实完全不知情,缺乏犯罪故意时,利用者成立间接正犯。”[31]在案例2中,乙并无犯罪故意,甲乙之间当然不构成共同犯罪。例如,乙可能并不知道甲的身份,只是出于对甲的信任而听从其明示或暗示买卖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乙在获利后基于感谢而分钱给甲,也不能追究乙的责任;另一方面,无论甲是基于期待乙回报的目的或者其他目的而给乙明示或暗示,也无论甲的明示或暗示最终是否得到乙的回报,也无论乙按照甲的明示或暗示进行交易是否确实获利,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都应视作通过乙实施了第180条中的构成要件行为。这是因为,刑法第180条不是侵犯财产罪,而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该条的立法目的不在于禁止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而是禁止有身份者违反特定义务。甲作为知悉内幕信息的有身份者,根据该信息明示或暗示他人买卖证券,违反了知情者特定的保密义务,无论其本人是否从中获利,都应受到惩处。间接正犯的概念正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案。因此在甲乙二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下,甲明示或暗示乙买卖股票的行为单独构成内幕交易罪的间接正犯,乙无罪。

三、直接正犯:修法后的解决方案

《刑法修正案(七)》在第180条第1款中增加了“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文字,在新增的针对“老鼠仓”的第4款中也列出了“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文字。这一修法意味着从此第180条在原来两种实行行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三种行为方式。换言之,修改后的第180条不必再借助间接正犯的法理,而是直接按照刑法明文规定,就可以处罚有身份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的行为。我将这一立法称为“间接正犯的直接正犯化”。把明示或暗示行为作为一种实行行为直接在立法上加以规定,是利用立法工具直接解决问题而不必再借助理论。反映在案例2的场合,就是可以直接按照刑法条文追究甲的责任。在案例1的场合,看起来也似乎是避开了间接正犯的复杂理论,减少了司法者的法律适用难度。但实际情况真会如此吗?

本文认为,将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规定为直接正犯的修法,在案例1中反而增加了对乙的交易行为的解释难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乙因不具有特定身份而无法成立正犯,其交易行为当然不是实行行为,因此乙不能构成内幕交易的共同正犯。另一方面,若将乙的行为解释成帮助行为,会产生对帮助犯概念的解释困扰。对此,只要将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的解决方案略一比较,即可看出明显差别。在间接正犯的场合,甲通过乙去实施的,是第180条的中“从事相关交易”的行为,甲的正犯性体现在对“从事相关交易”具有支配性上,乙的交易行为是对甲所明示或暗示内容的实现,是以“代替甲去从事相关交易”的方式来提供帮助,因而是帮助犯,这在解释上并无阻滞。但是,在直接正犯的场合,甲所实施的正犯行为,不是“从事相关交易”的行为,而是“明示或暗示”的行为,那么,若要构成对甲的帮助犯,只能是针对明示或暗示行为本身所实施的帮助。

例如,在甲在室内明示或暗示第三人实施交易时,为甲在室外把风,或者为甲提供反窃听的通话工具,或者为甲做现场翻译,这才是当正犯行为是“明示或暗示”行为时,帮助犯的表现形式。相反,乙按照甲的明示或暗示去实施交易的行为,这并不是对甲明示或暗示行为的帮助,而是对明示或暗示内容的落实,是接受明示或暗示的结果。若要将此解释为帮助犯,既与事实不符,也令人费解,必然在逻辑上陷入混乱。由此可见,将甲的明示或暗示行为直接以法定的方式规定为直接正犯,就面对既无法将无身份的乙的交易行为解释为正犯也无法将其解释为帮助犯的难题。如果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那么就无法追究乙的责任,这势必造成处罚漏洞。除非立法者认为可以推翻上述论证的前提,即无身份者也可以构成实行犯,从而对甲乙追究共同正犯的责任,但是这样一来,就需要推翻以往刑法学界通说,并对之前关于保险诈骗罪和贪污受贿罪等犯罪的立法和司法解释重新整理,这一任务与将乙解释为帮助犯相比,恐怕更加艰巨。

除了对于帮助犯的解释困难外,修法带来的麻烦还有很多。例如,有身份者对无身份者实施的其他行为,如胁迫、命令、欺骗他人从事交易等,在利用他人实施交易这一点上与明示或暗示的应罚性相同,而在文义解释上又明显难以被明示或暗示所包摄,对此是否还要再修法增加行为类型?此外,除了内幕交易罪之外,其他各种身份犯中是否都要增设类似的表述?如果增加,将是一项巨大的修法工程;如果不增加,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处罚漏洞,在司法实践中导致处罚的不公平。这些新问题的涌现,真是“不立法本来没问题,立了法反而更麻烦”,可谓是被立法者制造出的新法律反过来开给立法者的玩笑。

本文开篇曾提出,修改第180条的主要目的,是要打击知悉内幕信息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的社会现象。本来,只要充分地运用间接正犯的概念,无需修法,也可以合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对间接正犯理论的运用有足够的基础。间接正犯概念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德日等国引入我国刑法学界以来,随着学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不懈推广,也早已进入司法实践的视野并中获得认可。[32]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使用这一理论解决案例1中甲和乙的刑事责任问题。相反,冷落这一理论而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立法,如上文所述,却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案例2中,不修法一样可以运用间接正犯的法理实现可罚性目标,而在案例1中,修法不仅未能超越在未修法时运用间接正犯理论解决问题的效果,反而以一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上述针对第180条第1款的讨论结果,同样适用于新增设的第4款,即第4款中的“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也是没有必要的。按照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原本可以通过总则理论实现刑事政策的目标,又通过多余的立法画蛇添足,实非明智之举。

四、总则虚置与现象立法:透过第180条修法的进一步思考

之所以要将“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的行为在立法上纳入第180条,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要在证券、期货犯罪领域“增加刑法与证券法规定之间的协调性”。例如,刘宪权教授认为,“关于内幕交易、泄漏内幕信息罪的规定,刑法条文中没有将‘建议他人买入该证券’的行为列入内部交易中,而《证券法》却明确规定‘建议他人买入该证券’的行为可以构成内幕交易罪。由于《证券法》颁布在后,而刑法颁布在前,人们一般习惯用后法优于前法的思路考虑这一问题,但是颁布在《证券法》后的刑法修正案也同样没有将‘建议他人买入该证券’的行为纳入内幕交易罪中。”[33]这种观点从法秩序的统一性出发,强调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协调,可以看作是除了刑事政策目标之外的第二个修法目的,值得重视。

但是,这个观点也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刑法与证券法之间的协调,不等于二者之间的文字对应。法秩序的统一性,追求的不是一种文字规定和条文表述上的形式性协调,而是违法性评价和惩罚功能上的实质性协调。

具体而言,各个部门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并不一定非得通过显性的法律规定字面相同才能实现;法律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学说建构,不仅肩负着促进每一部门法体系化的任务,也具有协调各个部门法之间不相矛盾、彼此呼应的功能。概言之,法秩序的统一可以但不必非得通过立法、修法来完成,也完全可以也有必要借助理论学说的能量。[34]就本文所处理的问题而言,证券法中包含“建议他人买入该证券”的规定,并不一定非得原文不动或以“明示或暗示”的表述方法出现在刑法典中才叫协调。事实上,作为在法律任务、调控对象和制裁方式等各方面都完全不同的两个部门法,针对同一问题,完全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刑法总则理论中间接正犯的概念,足以应对各种身份犯中有身份者利用无身份者的行为,当然也足以解释知情人员建议(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的行为,所以不必立法也能通过理论解决;而证券法的理论中并没有类似“间接正犯”这样的对应之物,因此只能采取明文规定的方式予以禁止。这两种处理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该行为在这两个部门法中都能够被评价为不法。刑法理论完全可以帮助刑法典实现这一点,并不会放纵被证券法明确禁止、在刑事政策上也值得惩罚的行为。总之,修法前第180条完全可以通过与间接正犯理论的链接,使得在证券法中被明文禁止的行为,同样可以在刑法上被追究而不会出现惩罚漏洞,这并不需要修法,也同样体现出了刑法与证券法之间的协调性。

进一步观察,《刑法修正案(七)》关于第180条的修改,表面上看,是一个将间接正犯变成直接正犯的技术问题,但在深层次上,却折射出近年来一种值得反思的立法现象。

自1999年以来,十年间的七次刑法修正案涉及到的问题全部是分则条文的删减和修改,而与总则毫无关系。如果说由此认为,我国刑法典总则部分的立法水平早在1997年新刑法颁布时就已经登峰造极,那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历次修法皆不动总则,并不是因为总则条文的立法水平早就臻于完美,恰恰相反,个别总则条文的问题已经在司法实践中显露,且已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在实质上被修改,[35]只是从未被提上修法日程。不碰总则的原因毋宁说是,立法者的目光只愿意盯在刑法分则部分,刑法总则是一个被忽视甚至漠视的角落,以至于一些本来可以利用总则的规定和理论加以解决而无需修法的问题,仍然习惯性地付诸分则立法。我把这种缺乏体系性观念的立法现象称之为“总则虚置”和“现象立法”。本次《刑法修正案(七)》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就是适例。

然而,热衷于“现象立法”而“虚置总则”,其弊远大于利。首先,缺乏总则理论的原则性引导,刑法典就会变成一个松散的、无体系的法条集合体,处于无保障和不稳定的状态中。刑法总则所规定的一般性原理,对分则中的各个条文具有统摄和推演的功能,特别是各国学者共同努力建构的包括间接正犯在内的刑法总则理论,“可以使刑法在安全和可预见的方式下得到运用,并能避免非理性化、专横性和随意性。”[36]如果立法者忽略甚至漠视刑法总论的功能,而只把眼光盯住具体的现象,那么就不得不对于每个具体的可以想象的犯罪现象,都为其法律特征和法律后果规定具体的规则,这种“现象立法”的后果必然是刑法膨胀,衍生出大量的刑法条文。对此,菲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今天的立法者一开始就急于成为十足的立法癖,似乎每个新发现的社会现象都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则或一个刑法条文。”而且,在缺乏理论原则统一引导的情况下,这些条文之间相互无法衔接、相互交叉和重叠甚至相互抵触的麻烦难以避免,司法者将面对大量漫无头绪甚至有缺陷的条款。例如,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所滋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就是立法者热衷于“现象立法”的恶性后果。

其次,缺乏体系性观念的立法行为,不利于甚至阻碍刑法理论的长远发展。周光权教授曾指出所谓“实践反对理论”的问题,“立法上频繁修改刑法,不考虑理论上关于罪刑法定以及刑法稳定性的呼吁。频繁修改刑法,使人们可以质疑立法的预见性、立法能力,使理论上坚守的罪刑法定堡垒部分地丧失意义,也使理论上对于某些犯罪的解释变得不正确,对于理论发展没有多少益处。”[37]如果立法者面对类似第180条的问题时,都采取设立直接正犯的方法,就会使得理论上对于间接正犯的研究变得毫无价值;如果立法者容忍司法者面对类似第133条中指使逃逸的行为时,都采取认定为共犯的方法,就会使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及其理论完全被虚置;[38]如果立法者在面对各种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时,都无视刑法总论而采取直接在分则部分频繁立法修法的方式,就会使得无数学者殚精竭虑的学术研究成为无用之物,甚至经不断争鸣而达成共识的通说,也随时可能因为与新的分则立法相抵触而遭废弃。概言之,“立法者的三个更正词就可以使所有的文献成为废纸”。[39]

再进一步思考,立法者之所以会习惯和依赖“现象立法”,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以各种理论学说为基础的刑法总则条文,学理性、专业性和抽象性极强,不是一望而知的具体描述,而是必须通过专业解释方能运用,这超出了当下的立法者群体(学者比例极少)的知识结构和兴趣范围;另一方面,总则条文内容与提交立法建议的各个部门、团体的具体利益基本无涉,也难以具化为一些热点案件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而这几点,正是历次《刑法修正案》出台的最大推手。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总则虚置”和“现象立法”带来的危机,关键在于努力扩大学术界的声音对立法者的影响。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刑法学者在各国的刑法典修改过程中或者扮演着领导性的角色,或者发挥着重要影响。以德国为例,历次刑法改革中,当时的一些著名教授都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没有李斯特、拉德布鲁赫、威尔泽尔、耶赛克、罗克辛等学者不懈的努力,就不会有今日的德国刑法典的面貌。正由于有学者的介入,因此各国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完善就极受重视,例如德国刑法典的修改涉及到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禁止错误、紧急避险、未遂和中止等总则条文;日本刑法典的修改涉及到刑法的适用范围、刑事责任能力、刑罚期限等总则问题;台湾刑法典的修改涉及到共同犯罪、不能犯等总则问题。与国外刑法学者完善总则的热情相比,我国自1997年以来的刑法修改基本与总则无关,不仅是立法者,学术界对此也体现出“像金字塔一样的沉默”。[40]虽然这里首先是一个体制性的话语权的问题,不是学术界单独努力就能解决,但是至少刑法学界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自觉和努力的姿态。

当然,本文这里提到的“总则虚置”问题,目的不在于提倡非得像国外那样频繁地修改总则,而是强调要像国外刑法学界那样重视总则;在修改刑法分则的同时,应照顾到与总则之间的协调性;能够通过总则的规定和理论解决的问题,不宜再在分则部分频繁立法;不能让刑法总则的规定和教义学体系成为摆设之物,在实质上被架空和虚置。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引起立法者注意的,只能依靠学术界不懈的呼吁。

的确,一个刑法学者难以避开基尔希曼于1847年在柏林法学会的那篇著名演讲中谈到的宿命,“……围绕着实在法的漏洞、歧义、矛盾兜圈子,所关注的仅仅是实在法中那些谬误的、过时的或随意性的东西,是立法者的无知、粗俗和狂热。”但是,关注实在法漏洞的目的和结论,却不应该像基尔希曼所嘲讽的那样,“……就连天才也不惮于将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学识用来为愚昧辩护”。[41]在立法者的纰漏面前,学者不能放弃批判的使命而沦为单纯提供解释服务的工具;在现实面前,学者也不能如赶集一般,在每次修正案出台前后,就社会热点问题热闹地讨论一番后便归于平静,而是应该对立法技术和立法理念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持续的批判。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立法水平的提高和法治进步;也惟有如此,才能使学者避免为皇帝新衣唱赞歌的命运。归根结底,本文对《刑法修正案(七)》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评论,就是对这一宏观理念的微观实践。

【注释】

本文写作修改过程中,曾先后与陈兴良教授、周光权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柏浪涛、李强、李齐广、姚诗、张鹏等交流讨论,特别是李强提出了相当细致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1]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社会各界群众可以直接登陆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直接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 关于草案几次修改变动的情况,全国人大都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

[3]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立法说明

[4] 第180条中的身份关系到构成要件是否成立而非刑罚轻重的问题,因此属于构成的身份犯(真正的身份犯)而非加减的身份犯(不真正的身份犯)。

[5] 这种情况下,“他人”就是“知悉内幕信息而从事交易”的正犯,而提供建议的甲就是其共犯,这是非常明显的法律适用问题,不会出现可罚性漏洞,完全没有为此而修法的必要;如果是想加重对建议者的处罚,那么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起到主要作用时,按照主犯处理,也完全可以实现加重处罚的目的,也完全没有必要“将共犯正犯化”。所以,本着善意估计立法者水平的态度,我认为,惩罚有身份的“他人”不会是这里的立法目的,不会为此专门设立“建议他人从事交易”这一条。这里的“他人”应该做限缩理解,仅限于“非身份者”。

[6] 【德】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7] 周道鸾、张军主编:《刑法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8] 参见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以下。

[9] 例如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此外,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8日颁布的《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10]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11] 刘宪权:《共同证券、期货犯罪疑难问题探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2] 持有这种观点的,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342页。

[13] 【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持这种看法的还有团藤重光、福田平、松宫孝明等。

[14]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

[15]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3页。

[16] 刘宪权:《共同金融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7] Roxin, Tae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2006, S. 352ff.

[18] 【德】施特拉腾韦特、库伦:《刑法总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19] 【日】野村稔:《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页。

[20]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21]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22] 【德】施特拉腾韦特、库伦:《刑法总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23] Roxin, Tae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2006, S. 360ff.; Baumann/Weber/Mitsch, Strafrecht AT, 2003, §29 Rn. 127. 国内关于犯罪支配理论的介绍,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299页。

[24] 这是日本学界的多数意见,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黎宏:《日本刑法精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25]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

[26]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27] 【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10页。

[28] Roxin, Tae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2006, S. 360ff.

[29]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30] Baumann/Weber/Mitsch, Strafrecht AT, 2003, §29 Rn. 133.; Wessels/Beulke, Strafrecht AT, 2003, §13 Rn. 537.

[31]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32]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主编的《刑事审判参考》就刊登过法官运用间接正犯理论解决案件的判例(第5辑,2001)。

[33] 刘宪权:《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法学》2004年第5期。

[34]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在正当化事由的领域。正当化事由的根据不是刑法的特殊材料,而是来自于所有法律领域,因此最集中地体现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和不相矛盾的要求。但事实上,现行刑法仅仅明文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而把大量空白留给了理论,在被害人同意、义务冲突、自救行为等场合,正是刑法理论把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统一起来,避免了冲突。

[35] 例如刑法第17条第2款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的问题,再如刑法第20条第3款关于“行凶”的规定。

[36] 【德】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37] 周光权:《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38] “总则虚置”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最高法院完全无视总则第25条共同犯罪只能是共同故意犯罪的原则性规定,在《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中规定,指使人“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39] 【德】基尔希曼:《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1847年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赵阳译,《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7

Abstract:《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requires us to search for a personalized teaching strategies.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ith strong practical.

关键词:心理暗示 语文课堂 应用

Key words: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Chinese Classroom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杜德生,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宋维,吉林省桦甸市第四中学

一、 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特异心理学现象早就存在且被一些智慧者巧妙地运用,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暗示应用。时至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G・洛扎诺夫运用这一方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些由考试导致信心不足的心理疾病患者。随后他将这一方法发展成为“暗示教学法”。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这样定义:“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此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这是教育者有意识的活动,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不被受暗示者感知和意识到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越大。”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心理暗示法正符合了这个要求。

二、课堂特点

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的丰富性特点,改变固有的旧观念,让语文课堂丰富起来,“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枯燥走向生动,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少慢差费的状态,唯有源头活水,方能渠清如许。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的个体体验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关注不同的声音,具备民主化特点。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点要求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性,我们的教师不能让个别声音代替大众感受,淹没大众的声音,让语文课堂充分地具备体验性民主特点,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整体发展。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条理念提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局面,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课堂还应具备学生的主体性特点。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注定了它是开放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的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化,让我们的学生开阔视野,由点点联系到点线、面面联系,形成交叉性网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在新理念下应具备丰富性、体验性民主、学生主体性、开放性四大特点。

三、理性依据

通过对心理暗示法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在课堂上的功能主要是在场暗示下激发动机进而开发学生潜力。马斯洛层次需要研究表明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心理暗示法得以理性应用的条件。人都是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内在动机是普遍存在的,但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习的内驱力不够。心理暗示法则可以在一定场内把各种暗示因素组织起来,带动学生动机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很强的动机需求。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二元化的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定的场中很容易进入场内角色定位,完成在场的角色选择,具备所在场的角色特点,这其实就是个体已经进入了暗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中。而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与心理暗示法进行了很好的对接,为心理暗示法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平台,教师是这个平台上的“导演”,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场内具有足够的民主与自由。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可以使“导演”任意安排“灯光”“背景音乐”“烟雾”(暗示手段)等等,进而完成预定目标。

四、策略例析

心理暗示策略中最基础的是语言暗示、体态暗示,这里不一一详述。

1.情境暗示

洛扎诺夫说:“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作为特定情境的语文课堂是一个最易设定的场,所以李镇西把课堂转设在岷江之滨、草地上、田埂旁……在特殊的情境下,学生心情放松,特定心理反应和无意识心理倾向协调发挥作用去感染学生,从而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2.行为暗示

主要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一些课程老师的讲授未必有学生的直接体验效果好,如话剧类课文。所以很多老师编排了课本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人物角色所富含的丰富情感,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这种感受要比外界语言的刺激深刻,学生的反馈也很好。魏书生也经常在书写标题时故意写错,然后让学生挑错,再找一名易写错字的学生去板书正确的字,加深其印象。

3.角色暗示

生活中个人的角色定位是很强的,在不同场中又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且具备这种角色的特点。每个人都给自己一定的角色暗示,深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休老师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角色暗示,他面对的是一群性格古怪的问题学生,平时根本无心学习,于是他成立了合唱队,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个角色,让迷失的心回到合唱队这个场中,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归属,渴望实现自我,于是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魏书生在上课前总是用一个词“商量”来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转变教师的角色,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暗示。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的思考与言说――一位教育学者的演讲录[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8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人文主义教学流派的学习理论,认为这些理论保持了独立的学习理论风格,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学习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过滤;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二外语教学界吹来了一股人文主义的清风,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情感教学流派包括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阿歇尔的全身反应法,美国教育家凯莱布・盖提诺的沉默,美国心理学教授和咨询专家查尔斯A.柯伦的社团语言学习法以及保加利亚精神科医师和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的暗示法。四个流派的共同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为主,“教”为辅,以个体差异实现个体潜能。

(一) 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强调肢体动作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认为当语言和动作相配合时,语言学习效率最高。这种“刺激反应”观点是建立在阿歇尔对婴儿第一语言学习的大量观察的基础上。他发现,婴儿学习语言从听懂父母亲的指令开始,然后跟着指令做动作,“听”在前,“做”其次,最后开口“说”。所以,阿歇尔提出了三个颇有影响力的学习假说:(1)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生理机制,这一机制有助于第一和第二语言学习;(2)人类左右脑有不同的分工,人类对语言的行为反应作用于右脑,语言通过左脑输出,右脑活动必须早于左脑活动;(3)压力大小和学习效率成反比,压力越小,学习效率越高。

(二) 沉默法与“人造学习法”

沉默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开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以抓住语言的“精髓”(Spirit)(不同语言以其特有的发音规律和超音段要素构成音乐式的节奏,称作“精髓”)。盖提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观点与阿歇尔不同,前者认为由于学习者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所以第二语言学习不可能有着与第一语言习得完全相同的过程,应该以一种“人造学习法”(Artificial Approach)代替一语习得的“自然学习法”。

(三) 社团语言学习法与交际互动五阶段

社团语言学习法是由心理学教授和咨询专家查尔斯.A.柯伦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总结而成,又可称作“咨询式学习法”。“咨询”是指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另一个人给予的帮助、建议和支持;“咨询式学习法”就是将这种咨询与被咨询的关系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重新把师生关系定义为咨询者和客户的关系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和同学用母语交谈,决定自己(咨询者)想要的学习内容,然后由老师充当被咨询者将这些内容翻译出来,教给学生。因此,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是社团语言学习法的核心内容。

(四) 暗示教学法与暗示学习法

暗示法的理论基础由三部分组成:(1)暗示学:暗示学研究对于人类无意识、无理性影响的科学,充分利用这种无意识、无理性状态可以促进学习效率,如教室的装修布局、课桌软椅、挂图以及罗扎诺夫背景音乐等;(2)珞迦瑜伽:珞迦瑜伽是一种拥有独特的基础体式、有节奏的呼吸方法及放松方法的瑜伽,罗扎诺夫改造了珞迦瑜伽,成功将其中的潜意识集中注意力以及韵律式呼吸方法运用到暗示教学法当中;(3)苏联心理学:苏联心理学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会以同样方法教授的同一门课程,罗扎诺夫说通过暗示法学习的学生,不管他是否有学习天赋,一样可以学得好、用得好。

(五).结语

人文主义教学流派以二语学习者的需要为导向,创立注重情感因素的学习方法。全身反映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和暗示法的学习理论不但恰当地体现情感过滤假说,还贡献了假说所没有的部分,给二语教学界带来了新气息。人文主义关怀不能仅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而是要贯穿于教学事业的始终,还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C,Rodgers T 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 Krashen S 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California:Alemany Press,1985.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9

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心理学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为论文提供有力依据。

1.2赛训经验总结法针对平时训练、比赛中运动员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总结,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直观效应在游泳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少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是:视觉、听觉发育较早,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对示范直观教学法更容易接受,在游泳技术教学中,运用示范直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1示范直观教学法在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示范教学是直观教学中的主要手段,教练员的动作示范是教学中最好的直观方式。运动员可以重复模仿教练员的示范动作,技术特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掌握规范游泳技术。在示范教学中,教练员动作要规范、简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更利于运动员的模仿。

2.1.1.1完整的动作示范与分解动作相结合

在游泳技术教学中,教练员先做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让运动员对技术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技术概念,然后再做局部的分解动作示范,按部分逐步进行教学,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的信心,有利于运动员更快的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自由泳技术教学。教练员先做一个完整的游泳技术示范动作,然后再做局部的分解动作示范:自由泳扶板打腿技术的示范动作;自由泳单臂分解动作示范;自由泳双臂分解示范;自由泳划臂和呼吸换气动作示范。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示范动作,详细讲解动作要领,使运动员建立了动作表象,了解了动作过程和主要技术动作要领。然后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陆上技术动作模仿练习,体会技术动作要领,使运动员对所学自由泳技术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动作概念,再通过在水中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掌握规范的自由泳技术。

2.1.1.2突出重点示范动作

用分解示范动作,让运动员明确某一环节的技术细节。例如:自由泳的水下划水技术,是影响前进速度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教练通过示范讲解,让运动员反复练习,及时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体会技术动作细节,使技术动作更加准确、规范。

2.1.2视觉媒体技术在直观教学中的运用

直观教学易于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动作概念,稍纵即逝是体育运动的特点,这就使得许多在高速中完成的动作,学生难以通过瞬间的观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但是,借助于视觉媒体技术的回放、慢放、暂停等功能,再快的动作,其每个细小的技术环节,都能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将有利于学生深刻而全面地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例如:让学生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通过慢放、暂停等功能,边观看边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细节和特点。

2.2暗示效应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传递正面的力量,能激发人的潜能;消极的暗示则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少儿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游泳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2.2.1语言暗示的运用

语言暗示是心理暗示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的暗示作用可极大的激发人的潜能。潜能是蕴藏在我们体内的一个宝藏,它拥有惊人的能量,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拥有这种惊人的能量,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潜能,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一直接受其暗示。如成语中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是通过语言暗示来改变人们的心境。表扬是一种积极的暗示方法,少儿运动员喜欢得到教练的喜爱和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经常表扬队员,能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激发队员的潜能,树立队员的自信心。教练如能经常使用积极的暗示,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队员成绩进步时,表扬他“你真棒!成绩有进步了。”“你训练很认真”“你真聪明,这么难的动作,你都做得这么好。”“你一定能行。”教练对队员的表扬,也是对队员能力的肯定,队员会认为“:我行,我能做好训练”,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对训练的兴趣,训练就会越练越好。在训练中,教练应尽量避免使用消极语言。例如“:你真笨、怎么游这么差、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学不会”等等。这种话说多了,会使队员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放弃努力,这是消极暗示带来的严重后果。

2.2.2动作暗示的运用

教练员用动作语言对队员加以暗示,动作暗示如能恰当合理的运用,就能起到传递、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教练员的一个手势、微笑就能使某个队员或整个队伍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例如:队员成功地完成动作,训练中取得进步,教练竖起大拇指,教练与队员的掌声,会为队员建立自信,能有效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2.2.3自我暗示的运用

在游泳比赛中,激烈竞争的不仅是技术与体力,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大赛前的过度紧张,是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感到烦恼的问题,有些心理过度紧张的运动员,甚至会呼吸急促,身体颤抖,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技术动作变形,以至于在比赛中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在训练中教练要让运动员学会怎样舒缓和降低紧张度,以利于提高竞赛成绩。在平时教学训练中,安排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摸索一套对运动员行之有效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让运动员在心理紧张、焦虑、烦恼、疲惫时加以运用,快速调整好心态。

2.2.3.1音乐暗示法

音乐暗示法是心理暗示与放松练习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优美动听的音乐,给神经系统一个良好的刺激,它能够使人精神振奋,产生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并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选择暗示音乐是不带歌词的纯粹音乐,让运动员选择一首可以令他们舒缓焦虑、激昂斗志的乐曲,做为他们的首选暗示音乐,在他们平时的测验或比赛前加以运用,调节情绪状态,提高比赛的成功率。

2.2.3.2呼吸调节暗示法

让运动员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双目微闭,呼吸缓慢,从鼻腔慢慢吸气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腹部也鼓起来了,吸到吸不动的时候,保持三秒钟,然后慢慢地通过口、鼻呼气,反复这样做,并在做的过程中默默地暗示自己“:我平静而舒缓地呼吸,我感到很安静、很温暖、很放松。”在缓慢的呼吸过程中去体会、去感觉,以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

2.2.3.3口号暗示法

口号暗示可用于赛前训练阶段,对赛前队员来说,如果有哪一个口号可以使他们增加斗志,那么这一句口号就可以成为他们的首选暗示语,让他们在平时测验或比赛前加以运用,并配合动作想象比赛成功的场景,给自己以最大的激励。例如“:我今天一定能赛好、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让我来享受比赛吧!”。

3结语

暗示教学法论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暗示教学法;运用方式

通过身边的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进行自我暗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暗示教学法的含义

首先要认清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主体,而这一主体又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各个部分的特点,采取心理暗示、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法将学生身上对学习有积极方面影响的部分调动起来,激发个人潜力,在暗示中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创造出一个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目的。

二、暗示教学法的要求

将暗示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首要的要求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只有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暗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通过暗示的方式诱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

三、暗示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使用方式

1.音乐法

音乐暗示法是目前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暗示方法。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对于英语没有自信心。而在没有自信心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的英语学习。而通过在课堂上放音乐这一方式,首先可以陶冶情操,其次可以让紧张的学生放松心情,从而达到更高效率的上课。

2.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配合着动作和神态等将学生的精神世界带入你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将教室布置的“国际风”一些。粘贴一些英语海报,外国美景图片等等,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感觉到自己正身处异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加快英语的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变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在小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时就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通过暗示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