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08:09:44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篇1

(一)越南共产党成立到越南独立之前(1930年—1945年)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是随着马列主义经过法国和中国传入越南,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及越南工人运动的需要,越南共产党开始用马列主义武装群众、指导群众而产生的。越南共产党成立前后的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集中在国外即中国进行,其中主要体现在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1924年-1927年)成立爱国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并在“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内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出版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的机关报《青年报》,举办特殊政治培训班、出版书籍《革命之路》等形式进行越南早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活动与实践。但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严重影响到由胡志明等越南革命志士创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在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很多成员便陆续回到越南国内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正是在回到国内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成员的大力宣传下,结合越南工人运动,共产主义小组不断建立,最终于1930年2月统一的“越南共产党”正式成立,越南工人阶级终于有了自己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有了越南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的指导,越南共产党成立之后到越南独立之前(1930年—1945年)的这段时期,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主要贯穿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即1930—1931年的革命风暴,1936—1939年的人民民主阵线运动和1939—1945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并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运动。在三次大规模人民民主革命运动中通过成立印度支那反帝人民战线、建立北坡革命基地、举办北坡政治培训班、成立越南独立同盟、创办党报,建立越南宣传队等活动开展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二)越南独立后到革新开放前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不甘心就此退出越南的法国政府又卷土重来,企图再次把越南“据为己有”,对越南进行大规模军事入侵,越南人民被迫投入到长达八年的抗法战争:即从越南独立到北越解放(1945年—1954年),这段时间越南北方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在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法国则扶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在西贡建立越南国,越南全国划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主要在北越地区通过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扫盲运动、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来开展。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南越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共产党执政,越南南方依然在法国扶持的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的统治之下。1955法国全部撤出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后,美国乘机取代法国,废除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扶持吴庭艳为首的越南共和国。这段时期即为越南国家南北分裂时期。在越南北方,自从1954年和平恢复以来,主要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主义理论教育也主要与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发展经济相结合即经济改造和思想改造相结合,具体体现在接管城市、、党建、军队、学校等方面。而越南南方在美国政府的保护下吴庭艳建立的南越政府对南越人民进行镇压,南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通过反对美国政府和吴庭艳的南越政府展开。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南方解放,实现了越南南北统一,越南劳动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建设中不顾自身实际,简单照搬苏联模式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统一”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2]222不仅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暴露出其弊端,而且引起了越南社会危机,直到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革新开放”,越南社会才慢慢走出这种危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此时期的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表现为:为摆脱社会经济危机,越南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的激烈争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认识和再教育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思维革新运动。(三)革新开放后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1986年的越共六大不仅拉响了越南革新的号角,也把越南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拉了出来,走上了革新开放的道路,伴随着越南社会主义建设26年的发展,越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不断发展进步,走上了一条全新发展的道路。正如越共六大分析经济建设十年间之所以出现严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党在领导和管理中犯了“主观、唯意志病”。所以,从1986年革新开始,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从越南共产党自身的革新开始,从经济思维、党的组织、干部队伍、领导和工作作风等各方面革新着手,扫除党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管理等方面落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又通过对党组织和党员清理整顿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马列主义世界观和胡志明的思想、道德和风格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保持领导地位。

二、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透视

纵观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其产生之曲折,发展之艰辛,文化语境之多元非一般社会主义国家可比。(一)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之产生:借道中国1858年法国的坚船利炮打开越南国门开始殖民统治之时也是越南近代民族独立运动开始之时,爱国文绅潘廷逢、阮善述等领导的“勤王运动”,维新派潘佩珠、曾拔虎赴日留学发起的“东游运动”,梁文玕、阮权等在河内创办的“东京义塾”,便是越南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的风起云涌的表现,这些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开启了民智,激励越南人民继续探寻新的救国救民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了鼓舞了包括越南在内的受帝国主义蹂躏的殖民地国家,以胡志明为代表的越南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另一种思想:马列主义,并试图以马列主义武装越南人民群众。但这一过程却相当曲折: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列主义当然也传入越南,但传入越南的路径不是直接传入,而是借道法国和中国两条路径间接传入。在这两条间接路径中,经过法国传入越南的马列主义仅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文化思想介绍到越南,传入越南后并没有引起越南人民太多关注,而且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对越南进行的第二次开发,使得法国殖民者与越南各阶层人民的矛盾更加激化。越南人民除了在经济上受到压迫,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更遭到进一步的压迫,资产阶级想获得民主、自由,想参加政权,而民主和自由权被剥夺了,参加政权也遭到限制。”[3]329尤其是“当法国掀起了革命和民主宣传运动之后,印度支那统治者就限制越南学生赴法留学。”[4]330在这样的状况下,较早接触到马列主义的越南先进知识分子要在其本土传播马列主义,困难可想而知。尽管越南本土不具备条件,但是与越南毗邻的中国却大大吸引着越南先进知识分子的目光,首先,中越两国历史关系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儒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也早有越南侨民在中国居住,近代以来,侨居在中国南方的越南侨民人数众多,这就为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借道中国产生具备了可能性。其次,中越两国地理毗邻,越南到达中国,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十分便利;先借道中国,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革命力量;等到越南国内条件成熟,再转入;曲线救国,虽然波折,但在当时来说也不失为上策。最后,也是最重要,马列主义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一股革命思潮,无法赴法留学的越南学生,其中一部分便转赴中国留学,同时参加中国的革命运动;还有像潘佩珠这样的越南爱国者也到中国避难。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合作时期中国国共两党,不仅没有阻止越南留学生和爱国者的活动,而且还尽其所能给予各方面的帮助。1924年在苏联的胡志明正是敏锐的观察到这点后,要求共产国际派他到中国南方,希望在越南侨民中开展活动。1924年底胡志明以共产国际东方部委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广州,整合各方力量以广州为中心领导越南进步人士的各项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经过培训的越南进步青年再通过水路和陆路把马列主义传播到越南国内,开始了越南早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二)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之发展:“左”“右”干扰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受到法国殖民统治者的阻挠需要借道中国、曲线救国,同样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也不平坦。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无论革命、建设还是革新时期都受过“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或“右”倾自由化风潮的干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国际“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影响,越南革命也出现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盲目组织工农暴动,虽然出现了1930—1931年的革命风暴,但没有团结最广泛的革命力量,革命风暴在强大的法国殖民者镇压下仅持续了一年多就失败了,革命力量损失惨重,这段时期的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显然也受到“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教育中甚至还有错误。革命风暴被镇压后法国殖民者对革命活动更加严密监控,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开展非常有限,公开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基本没有,主要通过秘密发行一些书刊报纸宣传马列主义,直到1936—1939年“印度支那民主阵线”年公开成立,才开始公开出版报纸书籍宣传马列主义,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才开始摆脱在“左”的干扰。第二次“左”的干扰是越南国家南北分裂时期(1954年—1975年)的越北,1953—1956年,越南共产党在越北实行政策,但在整顿组织、划分阶级成分方面又一次犯了“左”倾错误:把大量中农富农划分为“地主”错打成阶级异己分子或反革命分子,这种错误同样干扰到当时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直到1956年夏,越南共产党才发现了左倾错误,开始进行马列主义纠偏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越南经济陷入危机之时,越南共产党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才号召全党和越南人民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才发起思维革新运动,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才真正摆脱“左”的干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越南社会出现了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各种论调,面对这种情况,越南共产党认为越南“没有任何理由,现在又转向与已选择的目标相反的道路。也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退回’已经历史地都过来的人民民主革命阶段。”[4]110(三)越越南南马马列列主主义义理理论论教教育育之之文文化化语语境境::多多元元交交融融在马列主义传入越南之前,越南本土就已经有多种文化交融共生。最先对越南文化有影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建立象郡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越南,公元10世纪到19世纪末汉字一直是越南官方的正式文字,直到1936年才明令废除汉字的通用;越南“李朝(1010年—1225年)于1075年首次开科取士,倡导士子尊儒。”[6]10015世纪到20世纪儒教在越南达到全盛;中越两千多年渊源流长的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在越南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环绕中国的邻邦中,与中国接触最早,关系最深,彼此历史文化实同一体的,首推越南。”[6]1越南除了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外,还受印度文化影响,后黎朝(1428年—1784年)吞并占婆④之前,占婆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后黎朝吞并占婆之后,尽管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但印度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直到今天在越南中南部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印度文化印迹。进入近代,在法国殖民越南的八十多年间,越南从语言到日常饮食再到建筑无疑又打上了法国文化的烙印。马列主义传入越南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越战期间,越南南部又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越南北部独立后,还受到苏联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越南还吸收了高棉文化等东南亚文化,多种文化在越南交汇、融合、共生,形成了今天越南丰富多彩的多元多样的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约略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以本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为基础,根据逐渐形成的文化特点,独立发展。第二,接受外来影响,在一个大的文化体系内进行文化交流;大的文化体系以外的影响有时也会渗入。第三,形成一个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混合体或者汇合体。”[7]298-299从季羡林先生的观点来看,越南文化属于以越南民族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中国文化、法国文化、美国文化、东南亚文化等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混合体和汇合体,越南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一直是越化而非汉化,也非法化,更非美化。20世纪20年代,马列主义从一开始传入越南便是在这种多元的混合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

三、越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当代思考

南方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 本土化 云南

一、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含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新鲜事物,感受着多元化带来的愉悦。但是,在这些新鲜事物中,有进步的、先进的,也有退步的、落后的,甚至带有侵略性的。这种现象在文化方面尤为显著,无论是艺术院校还是普通学校,当代的学生在接触文化艺术时,往往是欧美元素占主导,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轻视现象是我们当代艺术教育的一种缺失,这样下去,我们珍贵的本土文化艺术最终将无法得到传承。由此,我们必须要尽快发展本土化的艺术教育,让学生们在接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同时从价值观上对传统艺术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么,何为艺术教育的本土化?

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文化与本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相互沟通和融合的过程。教育本土化就是外来教育思想与本地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从某一国家或地区来看,就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时候,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为本国或地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本文中的艺术教育本土化是针对云南而言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云南省自身多民族优势为基础,突出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将其与现代化的艺术教育相结合,使艺术教育中外来元素与本土元素相均衡,使现有的艺术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云南艺术教育的现状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针对人们的艺术水平进行培养与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旨在增强人们对艺术的创造力、认知力和表达艺术的能力,提高人们在艺术方面的技能水平。根据艺术教育的不同组织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学校艺术教育、民间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

由于民间艺术教育随意性强、组织性差,并且是一种小范围的、小众的艺术教育活动,例如拜师学艺等,所以即使这种艺术教育起源非常早但我们并不主推此类民间教育活动。

公共艺术教育也可以被称作社会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比较规范化的艺术教育形式。它包含了艺术品展览会、艺术品博物馆、画廊、音乐会、剧院等公共艺术机构。云南省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有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文化艺术中心、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话剧院等,这些机构承担着社会艺术教育的责任,有义务提升云南省人民艺术水平。

学校教育使艺术教育展开的主要途径创造了一些条件。如今,各地的艺术学校数不胜数,云南省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开办艺术学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利用自身优势与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为创办艺术教育学校作了大量的工作。云南省的一些民间艺术也被搬上课堂或进入了展厅,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发展传承下去。云南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在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落户,对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教育中,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在音乐、舞蹈、美术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积极引进民族民间文化,通过专业化和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道路。在中小学课堂中传承云南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也做了一些尝试,云南省的15所实验中小学已为省内外艺术院校输送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艺术生源。尽管如此,但当前大部分学校还是缺乏云南民族艺术的教育,尤其是设计类专业还存在着缺乏地域性、民族性、偏重技能性培训等问题。以下的讨论主要围绕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来开展。

三、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路径

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并不是说要以本土文化艺术文中心进行艺术教育,我们进行本土化发展是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被外来事物所侵蚀与覆盖,本土化的目的是增加艺术人才对本土艺术的认知与了解。实现本土化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艺术教育观需要转变

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要与理论培训相平衡,不能偏重其中一,而当前我们所持的艺术教育规则比较偏重技能训练,对理论方面的培训比较单薄,所以现有的艺术教育观需要改变。要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高修养的艺术人才。今后的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艺术技巧的教授,而是以塑造高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受教者能够具备欣赏艺术、评价艺术的能力。并且,优良的艺术教育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这些学科的理论学习对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艺术工作者,单有表现艺术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继承、创新的能力。所以说,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对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本土化艺术教育需要雄厚的师资

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一支拥有民族学背景,同校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基本知识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力量,首先能够保证本土化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并且能将艺术教育建立在云南省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之上,将艺术与其他多学科的理论培训相结合,达到多角度、多元化的全面的艺术教育。在具体做法上,要针对本土化艺术教育,制定明确的师资标准,举办教师培训项目,拓宽教师培养渠道。此外,还需要建立机制不同、形式各样的传承队伍,培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门人才。通过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各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积极组织编撰云南本土艺术教材。

第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艺术资源

民族艺术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和技艺诀窍,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文化遗产,对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传承借鉴作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要着手对区域传统文化的研究,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民间采风的方式,深入了解和研究云南本土文化,并在教学中开展应用。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云南本省,这些学生的家乡就蕴含着大量的民族艺术资源,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假期等学生回乡的机会,采集云南省本土文化艺术资源。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艺术教育成果,另一方面是对云南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一种整合,虽然不一定全面,但却是丰富多彩的,这对云南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本土艺术市场的发展及文化产品的转化

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价值在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等院校是培育现代人才的摇篮,地方产业或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两者有效融合无疑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企业成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云南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应该与当地相关文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当地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出、产品设计研发等,把在学校所习得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市场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完成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过渡。与此同时,也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贡献了力量。

四、云南艺术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艺术教育本土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本土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将教育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于云南地方经济发展。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到艺术教学中,使得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

结合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艺术教学,推动云南省艺术教育的发展,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从保护和传承云南省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角度,还是艺术教育良性发展的角度,抑或是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本土化高校艺术教育发展道路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并且通过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师资的建设、教学的开展、社会服务与教学充分结合等,可以看到本土化的艺术教育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参考文献】

[1]黄大广. 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化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Z4):46-48.

南方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南国农;电化教育;系统思想;系统科学;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9-0009-03

一、引言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将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问题。系统科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也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这一类应用主要是人们借鉴系统科学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面对的一些复杂性问题。例如闻小娇做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白晓辉做的 “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CAS理论” ,高山做的“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等都属于这一类研究。

三是把教育技术或者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事物看成一类特殊的系统,研究其系统的组成和特性及这类系统的发展规律。这种方法主要从系统视角审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系统,如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研究。

系统科学应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因此曾有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20]我们知道系统科学是一个横断性科学,它在促进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学科有促进作用。教育技术学可以应用系统科学的一些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系统科学方法只是解决和研究教育技术学领域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方法。教育系统是一种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复杂性系统,教育技术系统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体或复杂性系统。[21]教育技术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往往也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对于这些复杂性问题,系统科学理论特别是系统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复杂性科学理论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5-9.

[2]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20.

[3]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 工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1-4.

[4]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14-18.

[5]于景元,周晓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3):4-9.

[6][18]欧阳明,龚萍.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21-26.

[7]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50-251.

[8]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9):5-9.

[9]楚凤梅.科学发展观中的系统思想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0(1):76-78.

[10]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6-9.

[1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1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7.

[13]张祖忻.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6(2):5-10.

[14]杨开城.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J].现代远程教育,2010(6):20-23.

[15]黄荣怀.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看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1999(5):18-20.

[16]高铁刚.基于系统理论的教育技术本体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7-14.

[17]何克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19]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一):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3):3-7.

南方教育论文篇4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南方教育论文篇5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南方教育论文篇6

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不仅对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李运林先生等一道,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推广、践行教育传播学的思想。在庆祝南先生90大寿之际,对南先生的教育传播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讨,以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一、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想的确立

在我国,传播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的,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传播学的引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国农先生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大力支持电教工作者引进、宣传、推广传播学理论。南先生非常重视传播学在电化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在他所著的电化教育著作中都特别强调传播学的重要作用。在1985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一版)》第一章“第四节‘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中,他就将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并认为教育心理学和传播学是电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它们“与电化教育理论的建立,关系最直接、最密切。”[1]在这部著作中,南先生还介绍了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三种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模式和韦斯特莱模式。在这一节内容的最后,南先生进一步强调:“传播理论与电化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传播理论主要是阐明信息传递的过程与规律,而电化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在电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中,常常需要传播学的理论援助。”[2]尽管这里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的论述还不够全面系统,但南先生认识到传播学对于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及时地引入到电化教育中来,这显示了南先生的睿智与高瞻远瞩。在1998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一书中,虽然没有具体谈到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但传播理论仍然出现在该书的有关章节中,如在“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一节中提到,在研究建立电化教育过程模式时,以下几个传播模式值得参考:分别是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海曼—弗朗克的教育传播模式。[3]这里实际上仍然是把传播学作为建立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来看待,并参照这四种传播模式,建立起来了三种电化教育过程模式:(1)以教育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4]在2004年出版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再次明确提出传播理论是信息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之一的思想。他认为: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最里层、最直接的是“学与教理论和传播理论”。[5]在这里,南先生将四种传播理论修改为:(1)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2)罗米索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3)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4)罗杰斯的创新推广理论。[6]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三种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模式:(1)以“教”为主的模式;(2)以“学”为主的模式;(3)以“其他要素”为主的模式,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育媒体等。[7]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还提出了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这一概念,并将之概括为三种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现代传媒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8]尽管在南先生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的思想表述略有不同,但南先生将这一思想继承下来,并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深入。近30年的坚持与努力,显示了南先生作为电化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所具有的继承创新、严谨治学的学者品质和研究态度。

二、对教育传播学性质和研究对象的深刻论述

南先生早在1991年就在《电化教育研究》上,阐述他关于教育传播学性质、研究对象的看法。南先生指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千种,仅自然科学就有2400多种,这些学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学科,其内容只涉及一门科学的领域,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另一类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交叉学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边缘科学,是两门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科学的领域。二是综合学科,是两门以上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以上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如生物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等。三是横断学科,这类学科具有两种特性:(1)它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2)它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可以作用于多种其他学科,从横的方向上研究多个对象。如系统科学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它们是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具有向多个领域广泛渗透的可能性。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学习和教学全过程,以实现教学和教育的最优化。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传播系统和学习与教学全过程。

在谈到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关系时,南先生指出:视听教育学是以教育媒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视听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

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的区别是:(1)在研究和应用中,视听教育学以教育媒体为核心;电化教育学以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教育传播学没有核心,同等重视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2)教育传播学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区别在于:教育传播学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育传播的规律,探讨教育传播的知识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把教育传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相同的地方是:(1)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改进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2)它们在研究中,都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这里所说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是指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脑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电子传播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9]这里,南先生对教育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做了深刻的论证与清晰的界定,并对教育传播学与其相关的学科(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分析。#p#分页标题#e#

三、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整体性的进一步阐释

南先生在谈到教育传播学与电化教育学等学科的区别时,曾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电化教育学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它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南先生在《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一文中,也再次强调教育传播的整体性:“教育传播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最终效果是由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中某一个要素决定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均处在良好的状态,才会形成良好的传播过程,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各要素的研究必须把它放在整体之中,不能脱离整体,自行其是。”[10]因此,教育电视的设计与制作不能脱离教育传播整体,它是教育传播过程整体的一个环节、要素。在设计、制作教育电视节目时,必须以系统和整体的目光审视各种问题,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传播能力与行为,以及与其他媒体的恰当结合等加以科学分析,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四、对教育传播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前文指出,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理论的。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在广州举办教育传播理论讲习班,邀请美国施拉姆(宣伟伯)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担任主讲,内容共7讲,会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书共9章:(1)绪论:信息•教育•教育传播•现代化;(2)教学•新工具•人———怎样克服对新教育媒体的阻力;(3)教师•媒介•效果———怎样选择教学媒介;(4)集中•分析•实效———教学软件制作的路线;(5)实验•理论•新事物———介绍五个新事物传播的实验;(6)广播•卫星•现代化———介绍两个卫星教学实验;(7)电视•图画•新学习———电视在现代化教学中的新任务;(8)知识•媒体•大学———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施;(9)传播教育•政策•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11]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电教研究室编译了英国菲利普•希尔斯(P.Hills)所著的《传播过程与教学》,该书共10章:(1)人类传播与教育过程;(2)教学作为传播过程;(3)传播中的心理学问题;(4)言语和非言语的传播;(5)视听传播;(6)人际和小组的传播;(7)大众传播的种类;(8)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9)教师作为信息发送者;(10)有效的教学。

1985年,《教育传播学》被正式列入国家教委制订的“七五”教材建设规划,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也将《教育传播学》列入教材编写计划。后又经过多次讨论,确定将《教育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制订了《教育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共11章:(1)绪论;(2)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基础;(3)教育传播系统;(4)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信息;(7)教育传播媒体;(8)教学传播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9)课堂教学传播和远距离教学传播;(10)教育传播效果;(11)教育传播活动实例分析。[12]并组织编写了《教育传播学讲义》。

南先生在《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一文中,还对教育传播学的框架体系进行了初步勾画,他指出,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3)传者———教育者的研究;(4)教育传播内容研究;(5)教育传播媒体研究;(6)受者———受教育者的研究;(7)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8)教育传播与教育环境的关系的研究。[13]在吸收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经十年,1995年由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共同执笔的《教育传播学》一书终于出版,该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传播理论,也由此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全书内容共13章:(1)绪论;(2)教育传播系统;(3)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4)教育传播信息;(5)教育传播符号;(6)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7)教育传播中的教师;(8)教育传播中的学生;(9)教育传播环境;(10)教育传播效果;(11)课堂教学传播;(12)远距离教育传播;(13)自学传播。这13章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第1章绪论,阐述了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及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第2—10章,分别论述了教育传播系统和过程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11—13章,主要是教育传播应用研究,分别探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课堂教学、远距离教学和自学中的应用。该书出版后,在教育技术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将其确定为教材。因此,该著作实际上成了我国教育传播学课程的国家统编教材。

2005年,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再次携手,组织西北师大、华南师大和河南大学的部分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出版了《教育传播学(第二版)》。全书共8章:(1)绪论;(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3)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4)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环境;(7)教育传播效果;(8)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这8章重点是介绍教育传播的理论问题,其中前两章介绍了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第3章至第7章深入剖析了教育传播的各个要素,最后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简介。该书结构更加清晰、紧凑,采用总———分结构并加入了研究方法简介,逻辑性更强。但因受篇幅限制,原第一版中教育传播理论的应用部分(共三章)被删除。该书八章内容可以概括为“九论”: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1)本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本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传播的演进等等的研究。(2)过程论:是关于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分析,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等等的研究。(3)信息论:是关于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包括:教育信息的本质,教育信息的运动规律,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等等的研究。(4)符号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包括:符号的类型与本质,教育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等等的研究。(5)媒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通道及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特点和功能,教育传播媒体的应用等等的研究。(6)主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中的传播主体———传者与受者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应具备的品质,教师与学生的传播心理和行为等等的研究。(7)环境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与功能,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与调控等等的研究。(8)效果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与表征,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估等等的研究。(9)方法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类型,教育传播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等等的研究。南国农、李运林先生主编的《教育传播学》确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科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学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热情,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育传播理论体系。但正如南先生所讲,“在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离建立这门学科的完整体系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尚需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14]#p#分页标题#e#

五、对信息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期望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教育传播学研究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实践应用高峰。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教育传播学研究“却是一片冷漠”。[15]针对这种情况,南先生多次对他身边的同志和他的研究生谈起要重视和加强教育传播学研究问题。为响应南先生的号召,我们几个博士研究生开始着手对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如,李建珍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信息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16]王文君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17]汪基德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发表了《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18]汪颖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发表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19]王卫军等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研究的现代符号学视角》,[20]等等。南先生的老朋友、对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李运林先生也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重要论文,并组织力量对教育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专门组织了一组教育传播学方面的文章,打破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沉寂。

南方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舞蹈 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27-03

在中国教育更好地融入世界竞争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深刻思考当代地方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外部世界的优势和差距,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当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自1994年开始,云南的个别地方学院曾经与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文化艺术组织、机构、著名进步人士多次交流,从专科、本科的民族艺术人才培养路径,讨论了如何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等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非洲、拉丁美洲等国际民族艺术教育机构和各国艺术专家介绍交流了他们培养本土民族歌舞专业人才的教育模式。

就云南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而言,应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为视角,通过解读我国普及高等教育10年以来云南10余所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的实践与理论个案,对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实现特色化的教育理念,以及从实施特色化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材选编、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等诸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以求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适应和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特色化的新理念、方法、途径的培养模式。以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中大力推进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经验和理论,促进地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与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交流的特殊需要。

探索地方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模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为云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各类急需的实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深刻理解地方高校所属省份的省情、州情、市情的独特文化艺术传统、独特历史渊源、独特教育优势,以及所承担的独特的教育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地处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培养各类学科专业人才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长期以来,云南的许多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沿用或“拷贝”“复制”中央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所学非所用,缺乏专业个性和竞争优势,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与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交流特殊需要。为此,地处边疆特殊战略地位的云南地方高校办学要紧密围绕新时期云南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和学校的学科方向、教学定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解放思想,将培育优秀人才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快速发展,助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实现。邓小平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来培养人才。他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对地方高校的教育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高等艺术教育如何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应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l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计划的实施,以及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教学方案的制订颁发,为地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创新提供契机和必要的条件,激励地方高校努力提升区域教育国际竞争力。为此,基于“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之上的优质舞蹈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既是本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舞蹈特色教育优秀成果的总体展示,又能充分满足培养合格艺术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的需要。

同志近期指出“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我国的地方高等艺术教育承担培养人才,承担着对内对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通过各类有雄厚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去传播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基因、精神表识和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健全教材开发、编写、审定、选用、更新机制,编写出版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教材,实现高等艺术教育建设机制不断创新,专业门类更加丰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规划要求。邓小平曾多次地论述“又红又专”“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社会主义教育的培训目标问题。云南多所地方高校一直坚持认真学习、积极组织实践、努力探索符合省情、州情、市情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20多年前,云南个别地方高校曾一度尝试性地开设了多种符合云南专业人才特色和密切结合社会需求的各种特色课程,力求让学生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无我有”、熟悉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事法规,具有敏锐判断力、应变能力和政治嗅觉。该高校利用外资和社会赞助带领师生到少数民族村寨学习多种传统舞蹈,聘请各族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传授舞蹈技艺。将国际国内的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新信息及时输送到课堂,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编写教材和编创舞蹈作品等教学改革。其后,此届学生毕业后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显出厚积薄发的后续功力,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潜力。该校民族歌舞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阶段性的贡献,亦曾一度获得对国内外教育和学术界的好评与赞誉。在此前后,国内一些高校和专家曾经在与云南地方高校的频繁交流中,社会各界均殷切企盼边疆地方高校持续充分利用当地丰厚的传统歌舞资源和地域优势,在不同的学校不断探索出一条从云南各地实际出发的舞蹈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创造性的新思路、新经验。

笔者就人才培养模式的所思所论,力图探求在以往云南各个地方高校尝试民族舞蹈专门人才培养不同模式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刻思考和剖析如何解决目前尚存的边疆舞蹈专业人才急切需求凸显与复合型实用型舞蹈专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期待在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和规划指导下,组织地方高校开展大量的调查问卷、多种座谈交流和个案比较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现代化科学新技术展开严谨的逻辑论证。

教育是传承文明、知识创新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支撑着国家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宽厚的专业学科知识、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新型人才,已成为边疆地区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涉及面广,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意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因此,由于办学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理当创建有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关注国内外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区位优势刻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在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收到明显的效果,继而在国内外教育竞争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打造出本校的优势教育品牌。我们期望通过在深入调研云南地方高校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构建具有云南地方专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经验教训和规律,为实现新时期云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和目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务须通过宏观和微观地系统综合梳理地方院校近30年来的成功办学经验和发展的历程,全面探索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为引导,对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科学管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专题活动、宣传交流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得出一些有益于地方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结论和观点,对于促进地方院校科学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地方政府和高校管理者、教师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思考、参考。

探索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所集中探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各个地方院校各个不同的大量人才培养中积累的成功办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这也是我们力主探索和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法。运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基本方法,把解决地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创新教育模式指导下设计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使之反复运用于教学,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为实现中国教育“走出去”的目标,规划出一个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优良设计方案,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运行的全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新的科学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1]马曜.云南各族古代文化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6).

[2]丹增.文化慧眼读云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8).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

南方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越南;职业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31-02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往来将更加密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让教育国际交流也随之全面进入大发展时期,我们要立足东南亚,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在加强国际教育方面,努力把我区作为合作、教育的高地。作为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该国家在东盟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教育发展比较快。越南在“七大”中提出的革新路线,提出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的教育也随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教育的方针、内容等相关的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国的识字率已达到了94%。越南的经济已经达到了计划中的走向市场的程度,政府开始注重国民的教育及职业教育。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越南职业教育现状

1.越南职业教育师资现状。目前越南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普通师范、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正式任教之前进修大学和高等教育课程的高职、中职学校留校的学生,从各种行业的技术人员转行的教师以及通过社会各个渠道聘请的专职、兼职教师。但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在整体数量与结构质量方面都与越南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师资总量不足与结构性不合理并存。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学历层次、专业实践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但有少部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技能也有待提高。而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培训比较少,所以职业教育的教师职后培训是提高他们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一项终身的任务。

2.越南职业教育系统。越南的职业教育包括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而中等技术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则属于职业培训。

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四个方面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主要内容。专科学校主要培养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般培养年限为2~3年;为了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比较合理的职业定位,学生主要通过文化、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成为熟练的工人。简单的职业培训时间是一年,复杂的职业培训时间是两年,学生毕业后可取得技术资格证书或业务资格证书;职业培训主要以小学或者初中毕业的学生为主要的生源,有很多地方是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使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员可以学习新的技艺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越南职业教育的不足

1.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越南国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职业教育,认为学生考取大学获得更高的文凭是最好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备用的发展方向,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很多人无奈的选择,导致了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层次都认为职业教育是较低的教育。而有些领导觉得发展职业教育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的周期很长、成果不显著,对职业教育失去了信心,进行导致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越南政府的重视,越南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态度、观念及其重视程度需要改进。

2.越南职业教育与社会运行关系的建立尚不紧密。越南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产业、行业及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还是比较缺乏的。现阶段,越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有出入,可见,职业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关系还没有具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越南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地域分布不合理、教育模式亟待完善。越南从开始发展职业教育起,归属的管理部门一直在调整、合并和调换,而从不同的行政单位的角度出发,观察到的现状都是不同的,进行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都会不一致,有可能会出现制定的政策相互矛盾的情况,让受不同行政单位管理的职业教育学校不知遵从哪个单位出台的政策,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这种管理分散、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样出现在职业教育学校的分布上。在越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学校主要分布在红河平原等经济发达的地方,西北、西原、西南等地因经济发展跟不上,职业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少,造成了农村技术性人员比较少,进而制约了农村向城市输送成熟劳动力,影响了越南国内经济的发展。

4.越南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仍需创新完善。职业教育的最终检验依据是应聘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这个依据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情况与社会接轨的程度,而职业培训及教育就是针对具体的职业教育岗位培养的专业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当前在越南职业教育的评价系统里,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评定最常见的反馈还是一般的常规教学问题,实际教学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少有学校根据专业岗位的具体情况细化评价标准。针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很多老师都是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剖析,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际技能操作教育忽视了,没有让学生在理论应用实际中学会转化和应用。在学生的考核方面也没有统一的系统标准,现在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还有所欠缺,评价的指标与学生考核及特定职业培训要求不一致,不能适应越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三、越南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1.努力改善越南国内环境,提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东盟职业教育论坛开启后,东盟各国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开始提高,包括越南,而在一定程度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越南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的地位逐渐被社会认可。但是,在越南还有很多地区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政府应该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越南国内的相关职业教育部门需要提高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等工作的服务意识,端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观念,促使越南社会环境得到改善,让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及培训有正确的认识,让职业教育及培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社会和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的传统观念。

2.职业教育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可以向德国等职业教育办得较好的国家学习,可以将一些办学水平较高、学习环境好、办学条件不错、师资力量水平较高的学校作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试点。越南也应该在政策上允许招收一些较好的生源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从源头上使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质量得到保证。在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方式,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后,由教师带队到企业实习,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一直以来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局面。

3.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转变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管理机制还处于初始的计划性、官僚化和“大锅饭”的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机制。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一直都是多个部门的管理,政府没有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导致各个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的管理机构都不同,这将会制约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为了打破这种多头化管理的局面,越南政府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管理问题,成立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又协调合作。越南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进,根据国家当前的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办学,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要求、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等。

4.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现在的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情况来看,政府仍然是职业教育学校的主要管理部门,该部门应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和职责,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评价系统,以社会需求和政府的指导为评价制度。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更加细化,从实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各个方面出发,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对具体的岗位要求是否达到了该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中是否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而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在学生的评价系统中,也可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训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教师评价体系设置中,可以根据职业技术的具体岗位要求进行细化,对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教育提出定量要求,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可以培养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当前,越南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面临着重要发展的时期,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着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着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分析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杰佛瑞.柯瑞.越南[M].彭玲娴,译.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南方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绩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2B754);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JKGHAD-0429)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1日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2.9%,相关的主要统计指标在全国所居的位次有了明显提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1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第19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17位。然而,与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数量由2005年的83所增加到107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由2005年的85.19万人增加到145.67万人,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教育人口第一大省。但是,与全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已经达到107所,但其中只有43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3.9%,与河南占全国总人口7.7%的省情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河南省没有一所985高校,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所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很低。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该省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和经济强省跨越的迫切要求。

一、文献综述

为了改善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许多学者对河南省现阶段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广泛讨论。来俊军认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科研水平不够高。从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学术团队建设、科学管理和加大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刘淑慧从层次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综合化程度低、形式结构割裂、办学主体单一和区域结构不平衡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河南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河南省高等教育适应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较好的途径。冉祥华认为,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高校办学规模、“三重”建设、师资队伍和办学资源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河南的高等教育在相对规模、教育结构、师资结构、经费投入等方面与中部其他五省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针对这一现状,他提出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依靠GDP总量优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坚定不移地做强河南高等教育。赵科翔应用传统经济学中的商品供求原理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给问题。他认为9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和农村适龄儿童当地就学的区域性划分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成为俱乐部物品。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基础教育供给数量主要取决于社区教育需求和社区教育费用。进一步,社区教育需求是教育质量、社区适龄儿童学习天赋、社区大小、社区富裕程度和社区教育费用的函数,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供给数量取决于社区大小、社区富裕程度、教育质量、社区适龄学生学习天赋、社区教育费用等因素,从而构建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函数,并实证检验了其合理性。孙俊杰等认为,河南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2)高校创新能力不强;(3)高等职业教育欠发达;(4)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刘高峰认为,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于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健康、和谐、快速地发展,提出以省域重点院校为主体的第一集团军应在高层次上有所突破;以市域本科院校为主体的第二集团军应在地方特色上有所突破;以县(市)域高职院校为主体的第三集团军应在职业技术上有所突破。

上述文献对河南省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是,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文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方法论角度来看,现有文献主要使用简单的统计数据比较分析方法,缺乏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相关的理论分析不够充分。因此,本文采用经济理论中测度经济发展状态的理论方法来展开相关理论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目前,测度经济发展状态的理论方法主要以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体系为主。其中,建立在距离函数之上,用于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涉及行业发展、区域经济以及总体经济增长等方面,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重视。原毅军等人使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与趋势,认为中国生产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高明和解百臣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我国寿险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效率分解,指出技术进步是促进寿险行业效率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原则,采用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等交叉学科的方法开展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现构建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为基础的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测度模型。

用N维向量x=(x1,…,xN)表示N种高等教育投入,M维向量u=(u1,…,uM)表示M种高等教育产出。为导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首先考虑单投入单产出基本情形,同时假定已有t和t+1两个时期投入产出数据,则全要素生产率?啄TFP可以定义为:

?啄TFP=■

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每个时期的产出与投入距离函数可写成:

D0t(xt,ut)=■D0t(1,1);Dit(ut,xt)=■Dit(1,1)

因此,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基于产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定义式为:

M0t+1(xt+1,ut+1,xt,ut)=■·■■

由于上述距离函数是所对应的法雷尔技术效率函数的倒数,所以可以将生产率指数的距离函数描述转化为效率函数描述。据此定义式为:

M0t+1(xt+1,ut+1,xt,ut|C,S)=■·■■(1)

其中,四个技术效率函数的非参数模型为:

F0t(xt,ut|C,S)=max?兹∶?兹ut∈Pt(xt|C,S)

F0t(xt+1,ut+1|C,S)=max?兹∶?兹ut+1∈Pt(xt+1|C,S)

F0t+1(xt,ut|C,S)=max?兹∶?兹ut∈Pt+1(xt|C,S)

F0t+1(xt+1,ut+1|C,S)=max?兹∶?兹ut+1∈Pt+1(xt+1|C,S)

其中,式(1)在规模收益不变和要素可自由处置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为如下形式,即:

M0t+1(xt+1,ut+1,xt,ut|C,S)

=■·■·■■

括号外面是两个时期资源配置效率的比值,与技术水平的变化无关,只表示两个时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水平的变化率。括号中两个比率的平方根可以看作是在t+1和t时期之间用两个比率的几何平均数表示的技术水平变化率。根据上述分解可以给出下面两个定义:

定义一:在规模收益恒定且要素自由处置(C,S)的条件下,基于产出的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率为:

?浊0t+1(xt+1,ut+1,xt,ut|C,S)=■

定义二:在规模收益恒定且要素自由处置(C,S)条件下,基于产出(即产出可扩张)的技术水平变化率(或技术进步率)为:

?姿0t+1(xt+1,ut+1,xt,ut|C,S)=■·■■

由于上述公式中使用的技术效率函数都有对应的非参数可测算模型,因此可以采用基于生产前沿面的非参数方法进行测度。至此,建立了基于产出非参数前沿面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体系。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择2000~2009年度我国各省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研究生培养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以及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四大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各年鉴所含指标之间的差异化以及我国教育情况的现状——各类教育中不同教育对象的结构比例,最终选择普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测度对象。所有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确定了所研究问题的观测单元之后,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评价我国各省高等教育在2000~200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时,合理选取投入产出指标就十分关键。传统上,投入指标选择资本存量水平和劳动力人数来度量。各省高等教育的资本存量水平根据教育的特点采用年末校舍面积(单位:千平方米)、年末专用设备总值(单位:千元)、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单位:千元)、年末图书数量(单位:千册)来度量。由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9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年》中不再统计中国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情况,因此2007年及其以后年份的各省级高等教育的资本存量水平选择基本建设支出以及事业性经费支出中的其他资本支出;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关系主要涉及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其中,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故选择各省高等教育的专任教师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的度量;选择各省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作为产出指标的度量。最后,年鉴上的年度数据都是名义值,为了计算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需要对以价值量度量的指标——年末专用设备总值和年末固定资产总值进行价格调整。我们以2000年为基期,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对2000~2009年的年末专用设备总值、年末固定资产总值进行调整,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四、测算结果

使用上述讨论后确定的方法和各个指标计算的我国各省级高等教育2000~2009年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由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大于1表明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实际进展,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小于1表明该省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了。从计算的具体结果来看,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显著增长的省份有15个,从高到低依次是广东(103.7%)、山东(86.2%)、北京(78.6%)、上海(71.4%)、湖北(68.6%)、湖南(47%)、重庆(42.1%)、浙江(17.3%)、安徽(14.8%)、河北(12.6%)、江苏(10.3%)、天津(10.2%)、辽宁(9.6%)、河南(4.4%)、福建(1.5%);剩余省份的高等教育都处于退步状态。进一步分析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中,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生产率一共增长了4.4%,说明2000~2009年间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全国各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位居第14位,处于相对较好的位次。但是,从中部地区六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并不理想,仅在江西省和山西省之前,排名第4位。特别是,河南省高等教育十年4.4%的增长率并不高,远远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与人口大省的省情并不适应。

进一步计算河南省高等教育2000~2009年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标。结果表明,2000~200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率为1.101,技术水平变化率为0.948。因此从理论上看,造成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变化率的下降,已经成为约束河南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当然,这一理论假说还需要经验研究的支持。

总之,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效果并不明显,理论上看主要是技术创新水平降低了5.2%造成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来俊军.河南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略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8.9.

[2]刘淑慧.河南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冉祥华.河南高等教育:十年成就、面临困难与发展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9.

南方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体育文化;特征;南北朝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26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也是各民族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渗透与交融的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大融合繁荣发展,精彩纷呈,对南北朝时期体育文化多样化特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自觉趋向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自东汉以来,历经两晋、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宋、齐、梁、陈等政权更迭,战乱和割据打破了一元化的政治与集权式的经济体制,主流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从儒家思想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广大民众的人格和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在战乱不休的年代,从上到下都希望和热衷于寻找统一和治国的方略。这样的背景下,民间武术人才辈出,并促使玄、道、佛等的导引养生思想的形成,促使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儒、玄、佛、道对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使当时的儒家思想被新的体育思想逐渐打破,形成了以经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瓦解,“射礼”被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骑射、军射代替,体育中的导引养生历经儒玄双修、儒佛调和后的新儒学重生、乐生仍然不失为主体的文化特征。[1]

儒家思想强调“立身”,即养自身,也养身外之身,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道家也讲究内修、外养。南北朝时期的道家葛洪就把养生分内、外兼修,认为内修方法是“涤除嗜好,内视返听,尸居无心・・・・・・忘其形骸。”而外养的方法有导引行气和炼丹服食两种。由上可见,虽然玄、道分家的一些养生做法与儒家名教相悖逆,但也有一些思想是一致的。与名教相对立的是“神灭论”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全亿万年”等养生思想是唯物论的思想,有利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趋向自觉。

从养生导引理论来看,儒玄合流,佛道互补,儒、佛、道相互对抗而又互相渗透。南北朝时期玄、佛、道之家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养生导引传统理论的格局,意义重大。主导文化由儒学微变成三级并立,集儒、道、佛为一身的颜之推――“虚谈非其所好”,长期使用儒家思想“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世人”。葛洪的养身思想,使道家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随着道教养生的发展,南北朝入道求仙的人越来越多,统治者也大力支持。如齐梁王侯朝士们多向陶弘景学习受神仙之道。梁武帝也对陶弘景礼敬有加,凡朝中大事必与其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可见,儒家的一统思想被打破。

玄学以“无不为”解释“无为”,还具有维护统治的作用,玄学推动了儒道的融合和佛教的中国化,而道教也在南北朝时期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三教并立的格局以及唯物论、唯心论鲜明对立,使养生思想领域、人性论、生命论的对抗、交融、发展,也是促进人的重生文化心态自觉趋向发展,也标志着南北朝时期养生导引走向成熟。在思想上和信仰上,南北朝的上层人士先是归心老子、庄子、道教,继而又信仰佛教。南北朝时期广大群众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人生觉醒的一种曲折反映。而精神文化方面的相对解放和自觉趋向,必然推进物质文化的发展。南北朝的骑射、百戏、围棋、导引养生等的兴起,可以说是“虚”中“实”的表现。

(2)妇女体育的兴起和发展

南北朝时期胡汉之间的文化碰撞,多元化文化互相发展,经济文化格局变化及其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生长土壤。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不女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她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访亲友,周游城邑,游戏佛寺,观赏渔猎,登山临水,出境庆吊,甚至举杯畅饮,引吭高歌。当时的女子体育还有骑马、秋千、射猎、杂技等活动。在《北史・李灵列传》中记载:“百姓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攘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2]还有北朝乐府《木兰诗》,对女英雄花木兰从军进行了歌颂,故事十分感人。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因而其思想观念也趋向自觉,从而妇女出外游学,步入仕途,甚至替父替夫从军、骑射、打猎等都出现在南北朝。妇女的自觉趋向观念和行为,表现了社会风尚给妇女的影响,从最深层次上显示着儒家名教观念的淡薄,人们文化心态上趋向自觉的程度。

二、开放融合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南北朝时期,周围的各族文化进入中原,给汉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增添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原文化。

(1)民族间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由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不复存在,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儒家独尊的文化地位被打破,出现了自成体系的各大学派,互相吸收和兼容,使之呈丰富多元化文化。因此,南北朝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文化特征。在各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频繁,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的时代条件下,使体育文化的单一性被打破。首先是汉族对外来体育文化表现了一种包容和吸收的积极精神,汉族出现“教以骑射挽强之术”。梁朝还专门编著了《马射谱》、《骑射都格》,用以做骑射教材。汉族的弱冠生也“别有博射,弱弓长箭”。甚至不少上层人士忘情于骑马射箭、舞剑等一类的活动。葛洪感叹说:“儒教渝表,或沉溺渝黄色之中,或趋驰于竞逐之路。”《颜氏家训・戒兵篇》说:“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

(2)民间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民间,摔跤活动时兴起来。《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之人,五月间,相结伴为相扑之戏。”除了翼州、荆楚之外,中原地区的襄城等地,也盛行相扑。《角力记考古》记载:襄城人王弘与颍川功曹刘子竺会于界上。子竺曰:“襄城人不知颍川人能扑。”弘对曰“相扑下技抹不去以明优劣。”可见儒雅为主的单一体育被打破,而终射猎、摔跤,这无疑是南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3]

在汉族一改风俗的同时,少数民族也热衷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尤其北方,如北周、北齐等地,表现做明显,他们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国内外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北魏在统一北方前后,经常开展的活动有鼓吹、杂技、造五兵、角抵、跳丸、五案等,其中大部分是汉民族的杂技,所以称“汉晋之旧也”,是为汉民族的文化。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改制,明令禁穿胡服,改着汉人服饰。同时大量的汉民族杂技、音乐、体育礼仪等文化进入,使观念进一步开放。

(3)胡、汉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最能代表开放性文化观念是,相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狮舞”、“象人”以及倒立、缘竿都与西胡和西域文化有关,可以说“胡技”成了中原地区娱乐、休闲宴会的主要内容。摔跤也属朝人最强。文献记载北齐一位受到后主高纬宠爱的角抵手何猬萨,故意杀对手,高纬仁通,命亲信诬告其绰反,后主不忍显戳,使宠胡何猬萨后园与绰相扑,杀之。可见当时王公大臣对相扑的喜爱程度。目前一致认为“相扑”一词起源于南北朝。这其中不少技艺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摔跤习俗有关。南北顾欢首作《夷夏论》,以“夷夏之别”为由来贬低少数民族和佛教,然而“夷夏之别”并没有削弱胡汉文化的交流,反而加深了胡汉文化的融合。[4]

三、宗教、鬼神崇拜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大发展

南北朝作为佛教在中原盛兴的时期,佛教理论先后以般若学和涅佛性为重点而展开,并与玄学贵无体论和名教与自然之辩相呼应,体现了佛教理论与中原传播发展过程中从依附玄学,以玄解佛到独立发展的道路,表现出儒、佛、道的逐步统一。

(1)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佛教禅宗对体育文化有直接的影响。在北魏孝文帝大和年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据传:达摩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炼魔”。但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达摩发现好些弟子禅坐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仿效我国古代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还将鸟兽的飞腾、跳跃、游弋等多种姿势糅合进来,逐渐形成一套健身养性的少林拳的雏形。另说少林寺创立于北魏时期,在寺中的僧人很重视身体锻炼,总结出了不少的健身之道。南北朝的少林寺武术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这为日后少林寺内、外结合的演练和技击打下了基础。

宗教的世俗化谓之民间信仰。当民间信仰成为约定俗称的规则,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的潜在精神时,就变成了民间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他总归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信仰民俗主要表现的是人和鬼神之间沟通的精神体系,对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鬼神崇拜对体育文化发展的传承作用

在信仰鬼神,好淫祀的风尚中,也产生了不少体育活动。诸如歌舞杂技、赛龙舟,与占卜有关的藏钩之戏、探春、元宵节赏灯等。南朝范晔《后汉书・东夷传》:“扶余国以腊曰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魏书・乐志》记载:“今圣朝月舞。未名,舞人冠服无准,称之文,武舞而已”等。这里的“武舞”中有击刺动作,是模仿格斗动作改编的,跳这种武舞,对舞者身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甚至是一种武技的训练。

南朝范晔在《后汉书・陈禅传》说:“永宁元年,西南夷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以上这些预测吉凶、占卜、观天象也是一种鬼神崇拜现象。在射俗上,南北朝也与鬼神崇拜有关。如南北朝时兴一种“射柳”的射俗,射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古老传统,最早源于匈奴、鲜卑。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这种射俗当时非常盛兴。[5]

南北朝时期,人们许无昧荒谬的祈神占卜活动,都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的一种理想追求,因为他们无力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苦,想借神灵和占卜凶吉来安慰和补偿痛苦的心灵。而在这种活动中加进一些射箭等体育娱乐活动,正是这种目的具体的心理表现。[6]

参考文献:

[1] 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延寿.北史:周武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李世宏.两晋南北朝体育地区差异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0.

[4] 方协邦.论南北朝时期体育文化的交融与嬗变[J].青海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5] 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