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7:48:39

电类专业论文

电类专业论文篇1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毕业设计通常由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而好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只有封面、目录和正文,其余的部分都忽略掉了,有些就算有目录,目录的页码与正文所标的页码也不吻合。

2提高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充分做好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方向。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涵盖专业的主干课程,符合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目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指导教师给定题目,学生3-5人组成项目组的形式,这种选题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高职学生的培养的是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需要来选择题目比较切合实际,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方面着手,缩短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以很快融入角色,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也为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2完善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毕业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制订完善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实行全面质量跟踪和管理,举行毕业设计指导讲座,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需要选择题目,制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对教师何时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何时进行有关技术资料、数据的收集、学生何时完成毕业设计初稿、教师何时对学生的初稿提出反馈意见、学生何时完成毕业设计修改稿、何时完成毕业答辩做出系统的安排。制订《毕业设计书写格式》,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有统一格式,内容一般应包括名称、摘要、正文和参考资料四部分。正文是说明书的核心,一般应包括: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分析及总体方案的确定、设计的思想和依据、实体设计、软硬件调试和结果分析,必要的计算、图表、总结。说明书文字叙述力求简练通顺,字数不得小于6000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力求概念准确,条理清楚,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论述深入浅出,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制定《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对设计的选题、设计的指导、设计的答辩以及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等各方面工作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加强毕业设计检查监督工作,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对通过毕业设计考核,确定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是否达到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设计的实际水平,对于抄袭和代做的毕业设计应严肃处理。

2.3改革毕业设计答辩模式

毕业设计答辩对毕业设计起着举足轻重作用,通过答辩可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考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要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答辩工作,对答辩场地、人员安排、答辩时间、答辩记录等工作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学院可以邀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与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考评委员,此外,学校的指导教师同样可以到企业去,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场答辩委员,在企业现场进行答辩。在答辩前几天答辩考评委员的成员要阅读学生的毕业设计,精心准备答辩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组织相关专业的年轻教师参加答辩,使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得以提高。

3结束语

电类专业论文篇2

1.1明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而且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越学到后面越觉得乱,理不出个头绪来,更谈不上好好理解并加以应用了,经常是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我们认真地分析了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从本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素质及教材系统性出发,主要以8086/8088为主,从CPU的组成、内存单元的存储原理、寻址方式入手,讲述指令的组成及应用,实验部分强调基本接口电路的原理与编程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之前,先指出重点和难点,重点部分精讲,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例如:在讲8086/8088结构一节时,存储器地址分段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应配以大量图表形式进行重点阐述并辅以例题和练习题加深理解,而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一节,学生在前修课程中已经学过,只是粗略复习一下即可。其他章节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这样,学生知道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学习有了目标,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1.2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了授课过程是否成功,决定了这门课程能否达到授课目的,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边理论教学边进行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理论。例如,在讲解芯片引脚图和芯片的内部结构图时,可在课件中通过点击相应文字或按钮来控制这些图片的显示或隐藏,并在图片旁边显示文字说明或语音提示,从而增强图片的可读性;又如,汇编语言指令和数据寻址方式是课程的基础知识,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效果来模拟原本无法看到的指令执行过程和数据流动方向。在此课程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加快教学速度,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另一方面图文并茂,动感演示,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阅读时容易产生联想。

1.3利用形象比喻法,加深内容理解

本课程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会觉得很难弄明白,例如:堆栈、存储单元、寄存器、各种寻址方式等等。在教学时,不妨把这些内容和现实中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堆栈“后进先出”工作方式时,可以将“堆栈”比喻成火车站,先到的火车排在最后,最后到的火车排在最前,出站时,后到的火车必须先走,先到的火车才能出发。又如,在讲存储器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时,可用学校的教室做比喻,每一个教室是一个存储单元,有且只有一个唯一的教室编号,而该教室又属于某一个教学楼,即存储器的段,在该段里通过偏移量找到该存储单元比喻成在该教学楼里找到该教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凡是比喻恰当的地方,学生就容易掌握,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和联想,课本中许多枯燥、抽象的问题都能与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使它们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2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学习最终结果是要求学生具有开发嵌入式系统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课堂讲授原理外,还要靠实践加深理解,要通过对一些典型软件、硬件进行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直到正常运行,才能让学生具有基本的微机开发能力。我们在实践环节上主要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2.1注重实验的选择

在传统教学中,汇编语言的实验占用了大部分课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为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调试过程即可。重点学习与输入输出相关的指令,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中断和接口技术对于电信类学生而言,可在今后的实际中直接进行应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有重点的学习。

2.2注重实验方法的运用

在实验课程中,适当采用逆向教学方式,例如在中断技术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们只要将电路按规定连接好,并输入预先编好的程序即可。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在对实验的原理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参与共同讨论。由于学生通过实验已经建立起感性认识,因而在理论学习上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2结束语

从我系学生的平时反映及成绩来看,本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能尽快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不断总结,相信一定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博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静.浅谈《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增刊):187-188.

[3]何乃淇,屈莉莉,邝小磊.《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环节教学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5).

[4]周自强.面向工程应用的微机原理教学方法[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1).

[5]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电类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电类专业;师资队伍;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97-01

随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改造的推进,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在企业里逐渐普及,电类专业的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实事。技工学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应把电类专业作为一个品牌专业来建设。

1 确定建设电类专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以提高技能人才层次质量为专业建设目的;以实用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为专业建设特色;在专业建设中要构建适应企业对电类技能人才要求的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通过校企结合,理论与实习结合,打造锻炼一支适应电类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电类专业教学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现代电类专业技能人才与传统的技能人才不同,其更突出了知识型。在电类专业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职业技能教育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实用电类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子。

2 创新电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电类专业的建设,必须制定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利于学生发展的电类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优良素质。专业课与实习课有机融合,教学环节中坚持课题化的设立思想,教学中的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出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经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技工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研究,结合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特点,制定以专业培养目标、学制、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技能训练要求、开设课程、技能训练环节、取得资格证书和就业岗位为主线的电类专业教学大纲。

3 注重电类专业教材的建设规划

现有的电类专业的教材虽多,但都是些理论性较强的多,好多并不能突出技能教学的特色,只有很少的可以借鉴。由于目前具有技能操作特色的电类专业的教材还很少,所以专业要快速发展,可迅速成立电类新技术教材编著委员会,组织精干教师和企业优秀电类技术人才编写适合现代企业特点及学校现实教学特点的,又能突出技能教育特色的电类专业教材,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适合企业新技术生产特点和学校实际特色的教材体系。

4 电类专业的教学思路

4.1 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并行,并以实习为重

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2 理论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前沿性

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工业控制理论的能力,突出电类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技能。

4.3 实习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电类专业实习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操作人才。

5 电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5.1 完善电类传统专业的建设

传统的电工理论与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现代电类技术的基础。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离不开传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基础。要想完善电类专业的建设,除了建设一流的专业实训教室外,首先必须在完善电类传统专业的建设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电类新专业。目前以强电为主的主要有维修电工、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机电维修技术、电工与焊接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以弱电为主的主要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等专业;以高新综合应用技术的主要有数控技术应用与维修、智能楼宇技术、电梯控制技术与维修、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等专业。我们认为要想完善电类专业的建设,必须在完善以强电为主的专业类型和以弱电为主的专业类型的建设前提下,加快对高新综合应用技术专业类型的建设。

5.2 电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电类专业模块教学体系,电类专业实训基地需要配套的实训教室主要有单片机、PLC系统综合实训教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教室、普通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检修实训教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室、电工基本操作实训教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训教室、家电维修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这些实训室不仅为电类专业开设实训课,也承担社会化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同时,还承担企业职工的后续教育的培训任务。电类专业实训教室是技工学校和在职岗位工人专业技术基础及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设施。按照能力形成规律及电类职业岗位群要求,电类学生须具备从事电类工作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相关技能,因此,电类专业实训教室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

6 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在近几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电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电类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电类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电类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工业控制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6.1 增强师资队伍的力量

要增强师资队伍的力量,可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广纳贤才。一是通过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招聘一些理论基础踏实和操作技能过硬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二是采取传统做法,在本校应届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一些品质优良、作风硬朗、技术过硬的优才生留校。然后让他们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三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一些更新较快的新技术,可通过外聘来自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方式。这样既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学校教师也能通过交流得到提高。

6.2 建立师资培养规划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养规划是关键。随着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突飞猛进,电类专业师资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许多专业理论教师和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已滞后现代技术的发展,由此也阻碍了专业教学的开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师资培养规划,让青壮年教师得到必要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尽早地挑起电类专业教学的大梁,为我们电类专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电类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电影;影视人类学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第42届世界大会于2013年7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共有6场音乐民族志电影放映[①]。面对这种新媒体特性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记录与呈现方式,并结合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教学与就业前景带来的诸多问题,促发笔者的系列感想:即,随着数码影音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书面文本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描述与记录方式,正在朝着以视听结合的电影文本记录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在民族音乐学专业教学与研究中有必要大力开展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技术理论的学习,此举既增加了音乐民族志文本的多重表述(或“书写”)方式,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保存,而且也为解决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拓展了诸多思路。

一、民族志电影概述

民族志(ethnograph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即“描绘人类学”,它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景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态度和行为模式,它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②]民族志电影则是人类学者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借助于影视拍摄与制作技术,以视听形式对某一族群的社会、历史、文化、民俗信仰活动等给予描述与记录。着名民族学人类学家,中国影视人类学学副会长庄孔韶先生认为,“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③]国外民族志电影的拍摄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和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巴厘外景拍摄地同时使用了普通相机和电影摄影机。这很可能是首次以系统的和有机的方式在民族志研究手法中将不同影视纪录工具统一起来的尝试。[④] 中国的民族志电影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开展对全国各少数民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历史调查。与此同时,决定拍摄少数民族电影,其目的是要将正在迅速变化或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历史面貌、传统习俗文化尽快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中国民族志电影奠基人杨光海先生为代表的民族学者率先尝试拍摄反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影视记录片——《佤族》,这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学影视片。[⑤]随后在1978年至1980年,他又相继拍摄了《苗族》、《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苗族的工艺美术》、《苗族的节日》、《苗族的舞蹈》等五部影片,为民族学者独立拍摄人类学影视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⑥]之后几十年间,中国人类学者在大量田野实践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富有学术价值的影视人类学片子,且在人类学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中国影视人类学会”,为我国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音乐民族志电影

音乐民族志电影是建立在长期的田野考察实践与案头工作基础上,对人类音乐文化活动的一种视听结合的“书写”文本。如今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书面文本为表述方式的音乐民族志正受到来自高科技数码声像技术特征的“音乐民族志电影”文本的挑战,同时,这种视听结合的电子文本也为更客观、真实地、立体地再现、保护与传承人类音乐文化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它是一种由“音乐民族志”+“电影”两种学科理论复合构成的,具有跨界特性的新型专业。它是建立在人类学理论(尤其是田野工作)基础上的,借助于电影制作技术,以声像的语言符号来“书写”族群的音乐文化活动,是一种音视频相结合的电子文本。它实属于电影技术与民族志书写方式相互结合的产物,属于“影视人类学”范畴。

从第42届ICTM会议上放映的6场音乐民族志电影可以看出,这种形式为音乐民族志文本的呈现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因为,音乐民族志电影以高科技的影视制作技术对音乐活动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类似于在场感的场景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文本(音乐民族志电影)与阅读者(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书写”方式使观众能更为直观地阅读(观看)与理解人类的音乐文化活动。正如本次会议的参会学者夏洛特·维古诺(Charlotte Vignau)

提交的文章《音乐通过电影演绎:视听下的音乐民族志》一文中阐述了民族志电影对于“书写”音乐表演活动的优势。作者认为:

视听下的音乐民族志写作具有优势,录像或者电影等受到诸多人的推崇。它可以真实传递视听现象,如音乐表演,音乐家、观众及其他人的经历等。为了利用录像及电影来研究民族志,当拍电影和编辑一样成为视听产物的补助时,语境描绘揭示了(主观的)选择,这与其他文献是一致的。……视听音乐民族志可以创立音乐学研究的新课题,而仅运用语言和文字对其进行思考与论述将变得更难。[⑦]

三、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现状

当下,国内民族音乐学界在“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方面,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体系化,很多学者的学术汇报多是田野影像片段,没有以人类学思考与影视剪辑技术结合特性的音乐民族志电影文本方式进行呈现。据笔者所知,当下在国内民族音乐学界,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算是较早关注音乐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的学术研究机构。 “中心” 每年举办的“田野论坛征集人报告会”上,增加了民族志电影放映环节,展示一种更为新颖,与国际学术潮流接轨的交流形式。如“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硕、博研究生田野工作论坛”汇报中,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白雪的《共享与合作的田野音乐民族志----以平果嘹歌歌墟为个案、以高清电影表现的田野工作笔记》[⑧],通过影视手段记录、描写并阐释了广西壮族嘹歌歌墟的由来,生存背景、音乐特征及当代变迁。该片在“论坛”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及研究方法和表述的再思考。

萧梅教授认为,曹本冶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的几个卷本,或可算是大陆音乐学界最早系统地在民族志出版中配备民族志小型影片的出版物。[⑨]从近几年国内学术报告中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上,高贺杰、刘桂腾、萧梅三位学者以《北方与南方/萨满 与魔婆/斡米南与戴帽》为名,组成了影视民族音乐学专题小组。他们播放了两部分别展现北方斡尔族的萨满晋升仪式的《鼓语》与广西靖西壮族“魔婆”戴帽仪式的《一个魔婆的“加冕”》影片。并从不同的拍摄方式、镜头语言以及人类学田野作业的角度,讨论了影视民族志作业的不同方法及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通过影视镜头表现学者的田野思考是民族音乐学与影视学结合的新方向。”[⑩]

对某个具体的音乐事项活动场景进行系列性的理论思考与文化阐释;,综上所述,“中心”在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文本的拍摄与制作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提供的交流平台,将会引导更多学者参与到民族志电影文本的拍摄与制作上来。

(二)制约与限制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的相关因素

当下,据笔者了解在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民族音乐学专业培养与教学中,还没有专门开设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课程,这不符合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应引起国内学界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产生的问题根源是与当下国内不健全的学术评价体系、专业培养方案的缺失、师资配备的不合理,等等因素有关。

1.不健全的学术评价体系

首先,学术成果的功利性。亟待改变高校职称评审体系中学术评价标准不统一问题。音乐民族志电影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声像电子文本,当下在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它的制作与发行还不能得到学界的认可。因为学术评价体制基本上是以刊物发表的书面文本作为标准,真正的电子出版物对以搞纯理论的民族音乐学者来说,把它作为学术成果是不能得到承认的。藉此某种程度上限制与制约了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工作。另外,音乐民族志电影的前期项目策划、拍摄与后期制作,需要很多财力、物力,对于当下两袖清风,苦做学问的民族音乐学者来说,甚似纸上谈兵,望而不及。同时,音乐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需要团队的协作,不是哪一位学者单**匹马能完成的事情。

其次,建议把拍摄与制作音乐民族志电影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毕业考核的学术成果之一。有必要在学生毕业学术成果的提交内容中,设立学位论文写作(书面文本)与音乐民族志电影(电子文本)两种文本。而且在学位论文答辩体系中,要专门设立论文宣读与音乐民族志电影播放两个环节。当然它与一般的田野考察影像片段播放不同。它必须是一部内容较为完整的,具有音乐民族志特性的“微电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与提高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的整体水平。

第三,营造浓郁的学术舆论环境。当下国内学界还没有展开对音乐民族志电影的学术评介活动,藉此,有必要在音乐专业学术期刊开设“音乐民族志电影”学术评价专栏。对国内外民族音乐学者拍摄与制作的民族志电影进行相关的评介活动。藉此来引导与营造良好的学术舆论环境。比如国外民族音乐学刊物都会开设专栏,对音乐民族志电影进行相关的学术评论。如美国的“民族音乐学”杂志,以及“ICTM年鉴”,后面都有影视和录音制品的评论。又如中国影视人类学副会长庄孔韶先生主编的《流动的印象》一书,其中包括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人类学电影节的影评。这些影评对人类学电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评述,把人类学中普遍关注的论题铺陈到读者面前,既富有文学的感性又不乏人类学的理性思考。[11]

2.专业培养方案的缺失与师资配置的不合理

(1)专业培养方案的缺失

与国内人类学界(如“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 ”[12])相比,民族音乐学界在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的教学与培养方案方面至今还没有在国内高校全面开展。民族音乐学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性学科。改善学科当前的培养方案,有助于促进与拓展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为纯粹用文字表述受到局限的音乐民族志书面文本,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因为传统的音乐民族志“书写”方式(书面文本)对具体的音乐表演场景进行描述与记录将变得越来越艰难。据笔者了解,萧梅教授曾于2007年和200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过两轮“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视觉方法”课程,该课程围绕视觉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并着重于影视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与相关音乐民族志的影片分析。而在国外民族音乐学专业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比如美国UCLA等学校的民族音乐学课程,都开设有音视频编辑的课程。[13]因此,要想提升国内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水平,必须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设立科学、系统化的专业培养与教学方案,组建教学与实验基地。

(2)师资配置的不合理

综观国内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师资结构多是由理论型的专家学者组成,很少配备与民族志电影理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的专业学习多是基础理论思考与田野考察实践工作的训练,对田野音像素材缺乏音视频编辑技术的处理,以至于在参加学术报告与学位论文汇报环节,呈现的多是一种碎片性的音像资料,不能真正诠释与解读学者们的研究主旨。所以,尽快进行民族音乐学教学中的民族志电影的编辑与制作方面的师资培训。同时也可以引进或邀请影视人类学、影视拍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该专业在国内民族音乐学界朝着规模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方案、发展前景与社会价值

1.培养方案

笔者认为,纯粹的音乐民族志电影与田野中用数码录像机记录的电子文本有很大不同。音乐民族志电影一本会通过三个阶段开展实施,即是,前期项目策划——在场性质的记录与跟踪拍摄——后期的剪辑三个阶段完成。它不完全是单纯地对某场民俗音乐活动进行写实性记录,而是建立在清晰条理化的人类学理论框架中的思考。正如有人类学学者认为:“一部优秀的人类学片,必须将抽象的人类学观点和具象的视听语言融为一体。优秀的人类学片编导,必须具有娴熟的视听语言表达技巧、深厚的人类学理论功底以及敏锐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观察力和领悟力。”[14]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学习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等理论之外还要系统学习影视人类学、项目策划与撰写、影视制作等相关理论与实操技术(如熟练掌握人类学电影摄制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调整民族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细则。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实行两步走:一是专业的技能学习;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的影视频拍摄与制作,包括录音、录像、视频后期剪辑与制作等相关技术。尤其是民族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要在第一学年必修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技能与实践理论,以及相关的影视人类学基础理论(如开设“影视人类学概论”、“人类学电影”等理论课[15]),且选择性开设影视项目策划与导演、影视取景(构图)、影视摄像、影视录音与照明、影视剪接(如非线性编辑技术)、影视美学基础等等职业技能与理论。二是结合田野考察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与实操训练。也就是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田野考察为项目策划与实施对象,结合所学的影视理论进行现场与跟踪拍摄,以及依托实验室平台进行后期的拼接、剪辑等音视频技术的实践,使学生田野理论与影视技术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培养出专业的、更富实践性的“音乐民族志电影”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2.发展前景

首先,很多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十分缺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为熟悉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的专业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随着国家大力开展系列性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为音乐民族电影拍摄与制作带来一个很好的社会发展空间。据笔者在长期的田野考察中发现,诸多地方文化部门缺乏专业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搜集与整理方面的人才。即使有,多是音乐表演技能方面的人才,对民 族音乐学理论,以及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这些都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搜集与整理,亟待需要此类专业人才充实其中。

其次,很多的广播台、电视台等文化宣传机构,缺乏真正的此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机构多是由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构成。有些部门虽然有音乐编辑方面的专业人员,但大多缺乏与之有关的音乐民族志电影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操技术,这些都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工作。因此亟待充实这些机构专业人员的队伍。同时也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

3.社会价值

综观当下,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化的洪流中正遭受更多人为的破坏,一些原生性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灭绝,藉此结合音乐民族志电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记录尤为重要。因为它既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音乐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电子文本,同时也是对传统的以书面文本进行搜集与整理工作的有益补充。正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化的潮流将带来淹没大量传统文化及其原有生活方式的危险。现代声像记录技术至少能够帮助形象化地保存一部分即将消失的文化中某些不可替代的特点,而且要比印成文字资料的方法生动具体得多。这一点在1973年于芝加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家代表大会上已明显被认识到。”[16]其次,优秀的音乐民族志电影,将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很多重要的参考资料与素材。为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的传统音乐电子数据库的搜集、保存工作提供很多宝贵的电子声像资料。

四、开展“音乐民族志电影节”播映与相关学术活动

目前民族音乐学界在音乐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方面,与国外相比至今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与体系化。有必要向国内外人类学界学习[17],开展与设立“国际民族志电影节影展”与相关学术活动,旨在宣传、交流此方面相关的学术问题。因此,建议效仿国内外影视人类学界的做法,设立每两年一届的“音乐民族志电影节”放映与学术交流活动,给广大民族音乐学者的田野考察工作提供一个集中汇报、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其次,在“电影节”上邀请国内外影视人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与活动有关问题的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藉此提高民族音乐学者在此方面的业务水平。另外,设立“音乐民族志电影”优秀作品奖,并给以资金奖励,从而激发学者们在此方面的热情。同时对于促进与提升学界在音乐民族志电影拍摄与制作方面的整体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电类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电类专业培养;非电类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2-02

《电工基础》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在2009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首创的面向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平台课,该课程融合了2005版培养方案中面向电类专业的《电路基础》课程和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旨在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电工基础》课程的设置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并切实体会到该课程在保证学生电路基础理论的扎实和电路知识体系的完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所有理工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同,无法体现该课程与后续各专业课程的联系,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对各专业院系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了相关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类专业培养

在2005版培养方案中,我校面向电类专业开设了技术基础课《电路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理论及分析方法、复杂电路分析、特殊电路研究,其特点为重理论连贯性及严谨性、重实践技能。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与其类似,如浙江大学将《电路基础》课程分为甲、乙两部分,甲部分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先静态、后稳态、再动态的教学体系,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律;乙部分作为甲部分的深入与拓展,介绍电路原理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边缘知识。在2009版培养方案中,为使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必备的电路、磁路知识,除开设了公共平台课《电工基础》之外,还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网络与系统分析》。作为《电工基础》课程的拓展与延伸,《网络与系统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和状态变量分析法、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和铁心变压器的电路模型。为使学生对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有更系统、完整的认识,我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讲授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时,引入了该方法与后续课程中复频域分析法的联系,并重点强调了复频域分析法中必须掌握的《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伏安关系、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等。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电路器件——变压器,我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讲授互感电路时,引入了空心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如下图所示没有图。空心变压器是由具有互感的两个线圈构成的,其中,R1、R2为两线圈的电阻,L1、L2为两线圈的自感,M为两线圈之间的互感,US为正弦电压源,ZS为电源内阻抗,ZL为负载复阻抗。通过分析电路方程,得到了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重点强调了空心变压器与后续课程中铁心变压器的联系。

二、非电类专业培养

在2005版培养方案中,我校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了技术基础课《电工技术》,其特点为重工程应用性、重知识覆盖面。根据面向专业的不同,《电工技术》课程分为A、B、C三个系列。其中,《电工技术A》面向机类(机械、动力、核工程等),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工业常用电器及其控制与应用;《电工技术B》面向近机类(船海、材料、化工等),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电工技术C》面向计算机技术,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电工电子新技术。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与其类似,如浙江大学的《电工电子学》课程,遵循强弱结合、模数结合、电测结合的教学体系,重点介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在2009版培养方案中,面向所有非电类专业均开设公共平台课《电工基础》,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对电路的分析计算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理论知识,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适当地介绍相关的专业实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材化专业为例。我们在了解其后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想听与化学电源相关的知识、化学仪器上的电路、大规模输电知识、实际的电路器件、集成电路等。综合课程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在讲授理想电路元件时引入了实际电阻器、电容器及电感线圈的电路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实际的化学电源,包括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燃料电池等,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与各专业院系的深入沟通,我们体会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应兼顾理论连贯性和工程应用性,因此我们在以板书为主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大量介绍应用实例。例如,在讲授谐振电路时介绍了RLC滤波器,若电容电压为输出,则通过低频信号、抑制高频信号,此为低通滤波器;若电感电压为输出,则通过高频信号、抑制低频信号,此为高通滤波器;若电阻电压为输出,则通过频带信号、抑制其他信号,此为带通滤波器;若电抗电压为输出,则抑制频带信号、通过其他信号,此为带阻滤波器;在讲授暂态电路时介绍了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当占空比为50%的矩形脉冲作用于RC电路时,若时间常数远小于脉宽,则电阻电压与输入电压微分成正比,此为微分电路;若时间常数远大于脉宽,则电容电压与输入电压积分成正比,此为积分电路,微分电路输出尖顶脉冲,积分电路输出锯齿波。

《电工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平台课,为了兼顾电类、非电类完全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与各专业院系进行座谈,了解后续专业课程对《电工基础》的理论需求,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所在,建立《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贯穿于教学实践,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希有.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付永庆.电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电类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非电类工科专业;计算机课程;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22-03

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大学的公共课程,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另一类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然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竟占全体学生的绝大多数,而且其专业领域千差万别,因此,这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计算机学习的要求都相差很大。比如对于社科、文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不需要太艰深的计算机知识,因此,一本基础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并结合学习一些网络知识和技能、相关的计算机语言(比如C语言)和相关专业的典型软件(如Office等)就足可以让他们应付将来的工作和学习。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中电类专业学生,由于他们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单片机、智能系统,因此,这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前面的学生要高很多,比如他们除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还要学习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以及一些较难掌握的计算机语言,如汇编语言、C++语言,甚至有些学校还要求其学习数据库知识以及离散数学教程。因此,由于专业自身的特点,对于电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对于计算机知识理解与掌握要远远高于其他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甚至接近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那么,上述非计算机专业中,除了社科、文管以及电类专业以外,还有一大类非电类专业,如机械、能动、核能、材料、化工、建筑等等工科专业。这些非电类工科专业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就很不一样。比如核能领域的学生,如果主要是搞热工流体方面的研发,则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高;如果搞核技术方面的研发,则其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和电类专业是完全相同的,甚至要求能独自设计电路板、单片机以及DSP智能系统。

因此,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待是不科学的。这也是让这些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师头痛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在分析高校非电类工科专业计算机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科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提出一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本文结构如下,引言部分提出了主要问题,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目前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一部分给出结论。

一、非电类工科专业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任教,主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本课程共用学时56学时,包括48学时理论课以及8学时上机实验课。曾用教材共有两本,一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由郑学坚、周斌编著。另一本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主编为耿恒山。当然,本课程只讲授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以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

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每次课程结束,大多数学生都几乎完全无法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比如触发器的结构、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CPU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以及一些计算机接口技术,诸如8255芯片、8259芯片等。

表1显示了笔者在2012年针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对自己所教的班级以及另一个教师所教班级共63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

表2显示了笔者在2012年针对“所用教材的难易程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对自己所教的班级以及另一个教师所教班级共63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

表3显示了笔者在2013年针对“所用教材的难易程度”《计算机组成原理》对自己所教的班级的32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

针对2013年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比较典型的接口编程填空题,笔者发现,全班31个人,只有一个同学得了满分,而其他试卷大多数不是空着就是不知所云。

有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居然问我,5V的电平在计算机里面是如何产生的?触发器有没有电源?触发器的结构是什么?……诸如此类基础性问题。笔者分析发现,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生,虽然表面上看来是由于课程太难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其根本原因在于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的相关基础课程设置不全面,很多课程比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工学基本没有学过。而我们目前并没有针对这类专业的合适教材,因此,导致上述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的解决思路。

二、非电类工科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学习目的调整

人们常说,计算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生。现在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习课程本身也很复杂,以动力能源类专业为例,其主要课程除了热工物理之外,还有流体力学等大量基础性且难度很大的课程,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是很难达到计算机应用这个目的。因此,以这个目的为落脚点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最后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计算机原理都无法理解,其计算机应用的目的就成为了空中楼阁,难以达到。基于此,本文建议,将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的由计算机应用改为计算机原理学习。我们这里对学习目的的要求并不是无原则地降低,而是基于现实形势所做的调整。因为:

1.很多非电类工科学生以后不一定从事与计算机相关性很高的专业,因此对于这部分人,过多的学习计算机课程并无太大必要。

2.改变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这门课程,太高的目标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稍微降低一些目标,反而能使这些学生学得更好。

3.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来工作可能需要较艰深的计算机知识,但是我们现在的改革也是必要的,因为对于计算机原理更好地理解对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笔者认为,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目的如果改为以学习计算机原理为主,再辅以应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教材改革

调查发现,在目前的计算机教材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教材。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这类专业的特点,专门设计一本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在这里有如下建议:

在教材的绪论部分,应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计算机的基础数学理论为主,包括数制、布尔代数以及加法电路。布尔代数部分应着重讲解逻辑函数的概念,包括真值表、最大项、最小项以及卡诺图原理。这部分直接关系到后面处理器结构中指令译码器以及控制器的基本设计原理。第二部分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以计算机的基础硬件理论为主,包括触发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R-S触发器、D触发器以及J-K触发器、寄存器和较典型的门电路。第三部分则为全书的重点章节,讲授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结构的简化形式、最简单的指令系统、基于简单指令系统的程序设计、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微处理器中的控制部件。这部分难度较大,却是整门课程的基础,建议课时量安排在全部课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这该部分章节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汇编语言、8086以及接口电路设计和可编程芯片的理解与掌握。第四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一下8086的结构以及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以汇编语言程序为主,介绍几个典型的程序。第五部分讲授计算机的可编程芯片。笔者建议,这部分内容不宜讲授过多,只一个典型的可编程控制芯片电路为好,建议讲述8253定时器。因为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自由控制该定时器,并可通过计算机自带的小喇叭来检验,方便实施且易于理解。

最后一部分可以对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引导。内容难度可加深。

(三)教学模式改革

虽然本文一再强调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以原理的学习为目的,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抛弃实践。事实证明,对于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深入地实践,就无法理解这门课程的精髓。

因此,本文建议,从教材的第四部分,即8086的结构以及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开始,教师就应该主要在计算机上而不是在黑板上讲解。以运用MASM调试典型程序为主要线索,讲解汇编程序的功能及汇编过程、DEBUG程序的典型子命令、CPU的各参数,状态变化过程、存储器和CPU交互过程、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大量缩减课程学时[5]。为了化解学时缩减与授课内容急剧增加的矛盾,本文建议计算机教学应借助网络平台,大力开展网上学习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利用网络,学生既可以下载和观看相关教学课件也可以搜索到大量汇编语言程序代码,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计算机的理解水平。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实验程序、将理论付诸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训练其动脑、动手能力。

三、结语

目前,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们学习深入的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基础薄弱、教材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好。根据这些特点,本文针对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习目的、教材、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非电类工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必须要赢得高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取得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教学形势。

参考文献:

[1]陈丹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2]戴振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2009,(12).

[3]牟连佳,梁皎,李丕显,孙文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

[4]代小红,王光利.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3).

电类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双面向;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76-03

所谓“双面向”就是既面向“行业”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它是S大学既服务水电行业,又服务三峡地区经济“双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双面向”的专业改造、“双面向”的课程体系、“双面向”的队伍建设、“双面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双面向”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5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实施“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来,S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逐年提升。

一、依照“双面向”实施专业改造

从2004年S大学经济与管理各专业按大类招生开始,通过设置专业模块方向课等方式,满足学生按市场需求选择专业方向;随后过渡到按照“专业建设成熟度+市场需求度+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度”来改造传统专业,增设专业方向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施按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水电行业大中型企业每年均会主动到S大学招揽管理类人才,人才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专业模块方向设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电力行业对电力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S大学在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涉水电类企业的好评,师资上通过引进、原有专业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实务训练、外聘兼职教授(教师)也已满足要求,并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2009年改造成功,2010年顺利实现按电力市场营销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每年定向培养100名左右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旅游职业经理人才,为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尤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区域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利用专业改造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增设港口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工程类培养项目管理经理人方向进行改造等,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经过改造与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已于2010年度被S大学认定为“品牌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从2010年开始电力市场营销的招生工作,旅游管理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开始招生,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水电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向等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构建“双面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为导向,辅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实施“学科平台+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了“双面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强化厚基础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就业、兴趣等,在专业拓展上实行新跨越。平台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基础,分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过平台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专业拓展、个性发展提供保障;按专业特性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各专业的自由度,学科类下的各专业结合自身专业服务水电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通过专业模块引导学生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或通过在原有课程中增加章节、案例教学来突出水电企业运营与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和引导学生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适应旅游国际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发展的需要,增设国际旅游与导游模块、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模块。旅游管理专业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开设工程管理原理、工程财务与成本管理、施工单位会计和投资项目评价等模块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项目的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训练。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宜昌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上、下游物流联系的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增设港口物流、国际货运、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等课程。市场营销专业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力市场营销方向,通过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供应与销售管理、电力产业政策与市场监管和电力客户服务管理等核心课程及实践,培养既懂电又懂营销的复合应用型成才,深受电网企业的欢迎,2010年第一次招生第一志愿率就达到了1∶10。

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按照“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专业改造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类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青年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等实务训练,高级职称教师积极参与水电企业科研合作等机制,培养教师的实务工作经验。如市场营销专业全体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宜昌供电公司顶岗挂职轮训,物流专业教师到宜昌市港务局、交通物流发展局进行实务训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师深入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水电企业进行培训和项目咨询等。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或曾经供职于企业,或在企业挂职过,或与水电企业合作开展过课题研究等,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达到95%。

四、探索了“双向互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虽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执行中想要落到实处,其保障机制就异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优化,从战略合作层面突出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职责,满足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需要。走出去方式: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宜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水电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30余个,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请进来方式:聘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三峡财务公司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宜昌超高压局党委书记、湖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多人为工商管理类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为本科生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毕业论文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等。

五、建立了“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设置均以“行业+区域”为主导,依托S大学服务水电、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深水电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广泛了解,缩短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面向水电行业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职业拓展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到企业后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以及教学执行中一贯坚持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注重模拟企业运营环境进行企业招聘、财务预算核算、物流配送、酒店管理、景区导游实务等技能训练;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岗位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熏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校外基地与学校实验室明确分工,能够在校外基地解决的问题,就不带到校内实验室,同理,能在校内实验室解决的问题也不带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授(教师)有机结合:实行校内教师不定期到水电行业和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实务训练,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到校内主讲或合讲部分课程或开展学术讲座,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践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等;校内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进行企业内训,提供管理咨询等,校外兼职教授(教师)到校内对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指导,相互合作,实现双赢。

六、“双面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稳步提升。近几年,工商管理类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稳步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85%、86%、88%,在S大学名列前茅。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均能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实习或工作单位选题,实证分析课题比例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系统梳理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如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权配置研究――以中国葛洲坝集团为例、湖北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福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分析、建设三峡航运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等近30余篇荣获省学士学位优秀论文。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工商管理类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5人次,省大学生挑战杯赛金奖4人次等,银奖10人次。工商管理类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3人次,发表科研论文14篇。

2.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尤其面向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大中型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2014年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将全部面向省内按一本招生。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意见的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满意度很高。

3.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双面向”人才培养凝练的成果获得各类奖励,如《省属综合性大学跨门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S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面向水电行业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分制下大类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管理实践》荣获S大学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系列建设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对“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在教育界、用人单位涉及的行业中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50.

[2]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现代教育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72-75.

电类专业论文篇8

一、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概况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大类高等教育专业,它广泛地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空中乘务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各种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播音与主持艺术:

(1)、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就业方向:目前,随着独立制片人机制的引进,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成为自由职业者,聘用与应聘双向选择,并根据其能力、水平付相应报酬。现在的机制是编导中心制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但这种过渡在目前还受到各种限制,引进市场机制也是一种相应的过渡,主持人的待遇水平在台里是中等水平,和编辑差不多,但有的地方,由于主持人制度正处在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前沿,工资较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广播电视编导:

(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去电台、电视台、事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广播电影电视、影视制作公司、文艺团体,从事广播、电视编导或节目主持等工作。具体工作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客串主持人或播音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戏剧影视文学

(1)、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就业方向: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家机关从事文案策划编写工作;在文教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影视剧院、团体等从事相关行业创作、编辑、评论、管理等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导演:

(1)、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影、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的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

大部分院校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专业的热爱与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基础。

(2)、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却显现出较大优势:

1、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培训的课程。

3、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就业前景好: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如导演、编导、主持人、演员等都属于高收入阶层,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例如从事幼儿艺术培训的老师,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专业考试:每年二、三月份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专业考试一般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文化课考试: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相对普通类低。

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文化课达到一个比较低的分数线后,完全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效率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在孩子具备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就是给孩子选择一所正规的培训机构,针对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

电类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类高技能人才

笔记本电脑基地落户我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莫大的机遇和挑战!连日来,包括惠普、富士康在内的企业均向我市各所中职学校抛来“橄榄枝”,与校方洽谈人才培养合作事宜。目前市内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围绕这一巨大的人才需求,开展电子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怎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怎样设置与之相对接的课程?这些都是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最关注的实际问题。

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对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永微电子园带给重庆的不仅仅是投资数字,更会产生20万人的就业机会。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将会变得炙手可热,必定会成为香饽饽,成为重庆的“抢手货”。目前我市拥有360所中等职业学校。如果按照每个学校电子类专业每年毕业100人,那么重庆一年将有4万个电子类专业毕业生。随着各个配套企业的进驻,2012年,整个项目将需要20万电子类专业毕业生。重庆的各大中职院校也都已瞄准了这一人才缺口,更加重视对本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培养。

二、剖析中职院校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几年,中职院校比较重视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但设立的电子类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优质课程的资源不够;受师资的影响,缺乏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受实训室环境、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知识落后、实践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使得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了较大的错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往往也都是分开的。在教学的评价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强化了考试成绩,难以保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束缚。

(二)师资队伍水平偏低

在中职院校中,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师比率小。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理论教师都是从大学校园直接走向讲台的,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先天不足”;个别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又流于形式,疏于实质,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后天不补”。而部分实习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我们肯定他们的专业知识,但文化基础知识决定着再学习能力。于是,这样的师资队伍就成了培养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蹩脚”。

(三)实训设备匮乏,实训环境差

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职院校实训室数量少,规模小,水平较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与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要,难于满足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四)适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教材少

虽然有很多电子类教材,但按照理论层次展开的多,校企合作、强化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以项目和案例驱动的少。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重知识的系统性,轻专业需要和知识的应用,很多教材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缩影,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给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职校生带来了学习困难。

(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相关技术的课程内容显得较为滞后

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新电路、新器件、新技术不断涌现,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陈旧,无法及时满足产业的最新要求,需要更新。

三、要缓解缺乏企业需求的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才符合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必须有一支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师资队伍。中职院校可将理论教研组、实习教研组合并成一组,理论、实习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备课,共同带班。利用业余时间对理论教师进行电子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创造机会让实习老师多上理论课,增强他们的理论教学能力。并将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校就得到仿真企业的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专业竞争力。教师还应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观念中,有效地提高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水平。只有理论实习一体化才符合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规律。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对理论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最好理论教师可以下到企业基层学习培训,并同时培养或引进专业带头人;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学校应大力鼓励实习教师深造学历,这样便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子类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三)建设合理的教学硬件环境

中职院校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开展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应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以校企合作保障教学、保障学生的技能实训和项目实习实训的正常开展。通过充实教学、增加实训、加强实习三个阶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与上岗的顺利衔接。将学校资源作为主力军,利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融“教、学、做”于一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有效改善教学手段。可以开设电工技能训练室、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室、电子整机维修实习室、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室等,作为学生必修实践教学项目。由学校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派出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上课和指导,实现学校与企业需要的接轨。还可以让学生选修实践教学项目,例如:收音机装配与维修实习、电话机维修实习、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习。还可以将部分学生定期派送到企业参加企业生产锻炼、顶岗实习或者深入企业参观,熟悉和掌握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工序,了解企业的一系列情况,为就业打下基础。

(四)加强教材建设,规划、有序,形成系列教材

认真规划电子类专业教材建设,并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完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划教材建设。需要建设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电子产品检测、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等实用技术教程,初步形成电子类技术专业系列教材。

(五)要及时收集电子信息产业的动态,紧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准确调节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要始终紧跟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保证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同时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不断加以完善。可以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和教室的布置尽量突显企业特色,通过专栏等形式宣传产业与专业的最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市场对人才最新的需求、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以便让学生能感受电子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

四、结束语

各大中职院校应及时加大对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加快重庆市信息化脚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电子类高技术人才,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2006-04-18

电类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 跨学科人才 教学改革 高师院校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JGXMQN1321);西华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基金研究青年项目(项目号:12A036)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48-02

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根本,是决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3]。为了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对高素质跨学科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行业现状和学校“做大、做活非师范专业”规划,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本科人才和怎样培养本科人才”这一根本问题,结合近几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为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高师院校独具特色的工科专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工科专业。专业适应面广,应用性强,工程实践中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4],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5-6]。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建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具备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后为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率先公开使用[7]。1981年Humphreys提出跨学科学习的定义,指出跨学科人才广泛地探索和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科目、多项领域之间的知识,让技能和知识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发现、发展和应用。1989年Shoemaker提出跨学科教育教学的定义,指出跨学科教师应将课程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在不同的领域中学习和教学。武汉大学娄延常教授指出,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8]。进入21世纪,跨学科教育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众多成果。目前,我国基本上有五种跨学科培养模式,即以一个学科作为主修专业,同时将另一学科作为辅修专业的主辅修复合型;掌握两个不同领域的本科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元复合型;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和方法多元复合型;通达多学科的通识型、学际型的人才培养模式[9]。如北京大学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 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 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10]。清华大学以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基础,开展综合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11]。这些跨学科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二、高师院校电子信息类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师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以多学科背景架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走出一条既满足知识创新、时展的需要,又能发挥高师院校传统的培养优势;既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的培养之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分流培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体系。

1.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摇篮之地,对教师教育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源于工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既不能照搬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也不能走师范类专业的培养思路,而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院校办学定位特点提出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理念[4]。电子信息类跨学科人才培养将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与教师教育特点有机结合,发挥师范类院校文理兼备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文化,将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同时,基于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培养部分具有较高从教技能的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建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双师”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教育教学人才。

2.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形式主要是“校―院一系”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层级的管理模式在便于管理的同时,也形成了实现跨学科教育的障碍。在现有以院系为人才培养单位的情况下,若按照不同学科、院系共同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在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限,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管理中心和跨学科教学中心两个机构,同时成立各种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协会组织等,形成校级跨学科的组织管理体系,指导跨学科教育活动,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在推行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在跨学科教育管理人员和跨学科教师专家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考评制度。如规定教学与研究方式、 设立评价标准与方法、奖励和处罚制度等,更好推动跨学科教育方式。

3.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12]。电子信息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文理兼修、主辅结合为原则,着眼于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网络、管理、电子技术教育兼备的跨学科多元化知识结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一,在保证主干课程如数学、英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理工类学生兼修的人文类、管理类课程模块,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深化学生创新精神。第二,加强专业课程群建设,不在划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等,而是紧紧围绕课群建设,制定课群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做到各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交叉,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教学课群链,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开设师范系列特色课程,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和学科教学论作为师范类课程开设,培养“双师”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教育教学人才。

4.电子信息类专业立体化、多样化的实践、实训创新教学平台

重视实践教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加大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加大开放实验力度,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不断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按照“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教研结合、开放共享”的思路,树立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基础类实验教学平台、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实践类实验三大实验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建立跨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组建学科群、建设跨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优秀学生实施特别教育和精英培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结合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办学特点,从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平台构建等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师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着眼于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2]田学超.对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09,27:88-89.

[3]杜伟,任立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5):22-27.

[4]欧谷平,蒋洪沙.高等师范院校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3):97-99.

[5]钟志华,张桂香,刘子建.现代制造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9,4:38-42.

[6]刘健华.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咨询导报,2006,14:234.

[7]刘上海,刘宝发.高校跨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与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9,566:298-299.

[8]曲晓丹.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3.

[9]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2):232-236.

[10]胡迎春.论计算机专业跨学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221-222.

[11]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4:25-29.

[12]谢清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8,5: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