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3:04:00

深基坑施工论文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1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缺乏规划模式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实行分包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建筑工程的业主将深基坑的施工工程分包给专业的岩土公司,随之纳入总承包单位进行整体的管理和协调。由专业公司到总承包单位模式实现了直接的分包方式,然而容易出现施工工程的管理和监督问题,由总承包单位分包到专业公司的模式难以保证相应施工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了安全的隐患。

(2)建筑工程投标不规范

建筑市场上,相应的专业公司大致分为两类,包括较大的岩土施工地质勘探公司,还有一类是个人的岩土公司。近年来,相关的建筑业主为加快施工速度,致使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都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建筑工程相应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不合理,给相应的建筑工程带来了安全和管理的隐患。建筑市场上,相应的建筑承包商为抢占建筑承包市场无论是否具有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公司均参与了建筑工程的投标,那些不具有建筑设计资质的公司进入投标将造成建筑工程的一系列隐患,给相应的工程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深基坑的边坡水平位移大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水平位移大,甚至超过了四厘米。并且在相应的监测过程中发现深基坑的水平位移仍在增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带来了阻碍。相应的深基坑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停止支护主体的施工,并对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进行重新评定和稳定性分析和处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有效处理。

(4)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坍塌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坍塌在一般在施工阶段和支护施工结束不久阶段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相应的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未建立合理的设计体系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程序,从而造成了相应建筑工程的坍塌。

(5)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当具备常规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执行规范、规程、设计中所规定的施工程序的技术措施;土方开挖及运输方案;控制地面堆载、地表水、地下水的措施;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供电及市政管线的保护措施、监控措施;应急抢险措施等内容。

(2)专项施工方案审批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建设单位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进行评审并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审查备案。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更。施工企业如发现专项施工方案存在施工安全的问题,应及时会同勘察、设计、监理、监测单位研究处理。确需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变更的,应重新审查变更。

(3)工程实施

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检查、督促基坑施工单位做好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工作,严禁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强令施工单位违章作业、盲目施工。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计划,加强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将其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程序,加大对深基坑和边坡支护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深基坑坑顶周边,在基坑深度2倍距离范围内,严禁设置塔吊等大型设备和搭设职工宿舍。在深基坑周边上述距离范围内,确需搭设办公用房、堆放料具等,必须经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验算设计,并出具书面同意意见后方可实施;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对基坑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加固方案必须经原专家组评审。

(4)应急处理

施工单位应制定防范事故的应急预案。发生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安全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按有关规定向质量安全监督站报告,严禁拖延或隐瞒不报。

(5)施工期间安全监测

监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监测资质。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文件要求、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和专项施工方案等,制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监测方案。深基坑和边坡支护施工各责任单位要24小时设专人监测基坑和边坡安全情况,并做好监测记录。监测采集数据已达报警界限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并迅速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6)施工单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加强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及时了解和分析监测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处理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备应急抢险器材和人员,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结构安全和安全生产。

(7)监理单位必须加强对深基坑工程全过程的监理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2

1支护方法种类多

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下面我们了解下支护方法的各种类型。悬臂式、混合式和重力式的区别主要是基坑的支护方式上的。而支挡型和加固型在支护型式上有区别。根据不用的支护型式,支挡型主要有桩排支挡和土钉支护还有地下连续墙;而加固型却包含水泥搅拌。在支护方法的选择上我们有很多,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机会,所以选择支护方式的时候不能盲目选择,一定要把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建筑的特性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不断实践,深基坑支护方法变得越来越科学合理,并且适用范围也逐渐变大。在今后的工程中,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细致分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以下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三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墙支护结构依靠的主要是加固的土体、混凝土和密集的土钉,通过这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支护结构。这个支护结构与重力式挡土结构相似,不仅能够抵制土压力等作用力,而且在保证深基坑和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上有很大的作用。土钉墙还有着结构轻便、柔性高、造价低等优点。正是因为以上提到的这些特点,土钉墙支护结构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想做好土钉墙支护施工,就要保证以下工序的顺利实施。土方开发测量、放线安钻杆、钻孔、钻孔至设计深度、清理插入土钉、做好养护。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整个具体的工作流程的工序顺序不变,一步步顺利进行。建筑基坑开挖前一定要注意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基坑的上下口线一定要按图纸的尺寸利用木桩进行划线。每挖30m还要记得挖一条积水沟用来保证日后排水系统的工作,让排水不再成为大家的困扰。要做好排水网络,还要在支护面上掩埋泄水管。这种泄水管多数以PVC管为主,而且无论在支护面的水平还是垂直方面都要进行掩埋。长度为500~1000mm的PVC管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良好的封固方式更是能完善排水网络,及时在钢筋布置实现之后喷射混凝土面层,做好这些才能保证土钉墙支护施工的质量。

2.2护坡桩施工技术

护坡桩施工技术与土钉墙技术不同,采用的技术主要是钻孔压技术。用水泥浆护壁,把由碎石和无砂混凝土混合而成的桩基础投入其中。施工时必须要保证施工不违背设计方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施工一定要得到主工程师的确认和签字,做好这些才能使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从而让钻孔压技术在护坡桩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钻孔压技术主要采用水泥浆浇筑的办法,这样可以产生护壁的作用。水泥浆浇筑之后投放碎石和无砂混凝土,以便形成桩基础。护坡桩施工技术主要施工流程为:采用螺旋钻杆钻到设计规定的位置后,钻杆可以自孔底向孔内从下至上注入提前准备好的水泥浆。在水泥浆注入到规定深度后,需要把钻杆提出,并将钢筋笼和骨料放入孔中。对孔内重复注入高压纸浆一直到完全制成桩为止。进行护坡桩技术施工时,主要使用了多次钻孔压浆技术。这就证明了这个技术使用的广泛性,未来可以在一些复杂的建筑物中使用这个技术,这样就能破除了复杂环境的限制。

2.3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技术主要使用的是锚杆钻机,通过锚杆钻机让钻机钻达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完成这个工作后,把水泥浆向孔里倒注,这就是有护壁功能的土层锚杆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好这些基本的操作后,还要把钢绞线穿入其中,不断补浆,升到安全位置之后再锁定。测量实际锚杆位置,调整达到规定位置的锚杆位置,保证锚杆在一个合格的位置,这时开始钻孔。这整个调整锚杆位置的过程就是具体的锚杆技术的施工方法。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在钻孔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钻孔的过程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发现了障碍物要及时让技术人员了解,以便他们可以及时做出处理。这时候钻孔工作要暂停,只有完全没有问题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问题的存在并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要想取下锚索一定要在孔进入确定的位置后进行,并且还要做好锚索的隐蔽工作。

3结语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3

本文通过论述深基坑工程的原理与存在的问题,意在探讨如何发展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为建筑工程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深基坑;市政工程;降水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技术的进步,我国市政工程建筑正朝着更高、更为复杂的趋势不断发展。加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增高,对建筑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市政建筑的高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让基坑的深度也随之增大。可以说,基坑降水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基坑工程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和技术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虽然在很多市政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只是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远高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如果深基坑技术没有满足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就会对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深基坑工程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作为深基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深基坑降水技术对深基坑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开挖深基坑时,在达到一定深度时坑内的土层就多为软土层且含水量会增大,这就会出现坑内下部的承压水对基坑底板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进行采取基坑降水技术来防止一些工程问题的出现。

市政工程深基综合降水的作用

基坑降水对工程有着巨大的作用,其可以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从而使基坑的坑底维持干燥的状况,而且消除了渗透力的影响,防止流沙的产生,从而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施工开挖更加轻松。除此之外,基坑降水技术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的问题。由于剧烈的地下水位变化会对地面造成不均匀的沉降,这就带来了基坑不稳定性增加并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然而,整个沉降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短期的降水并不能缓解地面沉降问题,因此,在降水后,只有采取回灌地下水的措施,提供更为丰富的水源,才能够补偿降水引起的沉降问题,进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基坑降水还可以很好地减少土体的含量,进而提高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这就使基坑的支护体系的变形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土中的有效应力,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使得当进行施工时,大大减少了主动区土体侧压力,提高了基坑支护体系稳定度和强度,进而保证了工程的良好开展同时也保证了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方法

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展降水工程时一定要对降水工程进行有效准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维护等工作,充分掌握工程的所有环节和施工地点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情况,具体说来,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工程的方法主要有:

截水法

由于很多市政工程都分布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段在,这给深基坑工程开展带来很大的麻烦,当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给附近的建筑物带来重大的破坏,并会对地下管道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压力。此时,如果使用截水法的话,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地下水,在保证深基坑工程良好开展的同时保证了附近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的安全。

(二)降水法

降水法是市政工程开展深基坑降水工程的重要方法,其是采用各类井点来降低地下水位。在使用这种方法前,要在基坑中设立多个井点管,然后在设立相应的抽水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地下水降至设计深度,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

帷幕-排水法

帷幕-排水法也是较为常见的降水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向基坑内渗入,从而极大的减少基坑内的排水量。除此之外,使用帷幕-排水法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基坑内降水引起的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进而起到支护基坑侧壁的作用,保证基坑的安全。

四、深基坑工程降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当基坑的深度不断增加时,复杂的地质环境就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在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立更为有效的设计计算模型和更易选取的计算简图,而基坑的设计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提高其准确性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深基坑降水工程的设计就必须朝着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由于当前使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的计算结果往往出现与实际受力结果差距较大的现象,使得深基坑降水工程的安全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不仅如此,目前的施工设计还无法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位移,这就使得未来深基坑降水工程会朝着建立动态设计体系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市政工程的深基坑降水工程也会与信息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而深基坑工程监测是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更为有效地监测工程情况,就需要逐步完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全方位的知识更为及时的反映给工程施工者,使他们可以在充分掌握施工环境状况后,可以对工程进行更为有效地设计和施工,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合理有序的开展。

结论:随着市政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的不断增大,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良好开展就变得无比重要了。随着市政工程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建筑的基坑深度也随之增大,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基坑不稳,地面出现沉降等问题,此时,基坑降水技术的作用就凸现出来。逐步完善基坑降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谢康和;应宏伟;杨伟;胡安蜂;徐洋;;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林军;;福建广电建筑深基坑降水工程技术方法的选择[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3] 罗建军;瞿成松;姚天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基坑降水工程[A];上海软土地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4

【关键字】基坑,支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用地越来越紧张,这突出表现在密集型的大城市,所以改造开发大型的地下空间来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在这几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愈演愈烈,地下空间的开发愈来愈大,开挖深度也逐年加深,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高楼越盖越高,高楼的稳固与深基坑技术也密不可分。现在,在全国的不同地区,在不相同的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取得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或提高,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目前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到底是什么

深基坑支护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高层建筑的稳固性,具体的作用就是通过为高层建筑的地底承担挡土、截水的任务从而保证坑底稳定,能够承担必要的施工荷载,保证地下结构工程的顺利全面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所以在施工期间搭建的临时支挡结构,但是并不能因为它是临时结构而小瞧它,它的型号的选择、工程的计算和施工正确与否,对施工的安全、工期、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顺利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基坑支护水平的好坏也决定着工程建设周围环境的好坏,包括地表建筑的安全性和地下管道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深基坑支护的类型。目前在我国由于各种建筑物的修建和各种底下管线的铺设都离不开挖基坑,基坑支护的水平可谓良莠不齐。有一些基坑可以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但当需要挖的基坑深度较大,面积较广而周围可供利用的场地有不足够宽的时候,就需要较高的基坑支护水平了,在过去工程建设的基坑支护很简单,

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而对于深基坑已不能满足要求,最近这几年,由于基坑的挖掘深度不断增加,对支护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护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现在把几个常用的技术按其功能来分可分为:

(1)挡土系统:主要是用于基坑内对土壤土层的阻挡。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地下连续墙。其功能是通过这些工具的协同作用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来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系统:主要用于基坑能对地下水的防护。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深层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压密注浆、锁口钢板桩、旋喷桩。其功能是阻挡抗外渗水。

(3)支撑系统:主要用于基坑的机构支持。建设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有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具体我们可以通过基坑支护的一副剖面图进行一些了解。如图一:

图一:基坑支护剖面示意图

深基坑支护一般采用的传统的施工方法是板桩支撑系统或者板桩锚拉系统,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吃撑是在基坑开挖之后才施加的,在拔出板桩时会有可能引起土体的变形,导致基坑的不稳定,引起地表的塌陷,不过正因为如此,施工的材料才可以回收,从而减少建设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投入成本。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如果按照它的受力性可以简单的分成四类,即悬臂式支护结构、单(多)支点混合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及拱式支护结构,其主要型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 深基坑支护形式分类图

深基坑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测定坑底处的岩土,从而进行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具体来说就是确定坑底岩土的参数与地下水参数; 测定坑底周围的建筑物,周围地下埋设物的具体情况,了解建筑物周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和工作情况,并依据测定的信息对它们随着地层能够进行位移的限制做出估算分析,为建筑物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消息。

支护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围护结构(如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支承体系(如内支撑、锚杆)以及土体加固等。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与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紧密结合,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当地经验,土体和地下水状况,台坝四周环境安全所允许的地层变形限值,可提供的施工设施与施工场地,工期与造价等。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包括土方工程、工程降水和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

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地层位移既取决于土体和支护结构的性能与地下水的变化,也取决于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如预测的变形超过允许值,应修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必要时对周边的重要工程设施采取专门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五)施工现场量测与监控。根据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必要时进行反馈设计,用先进的信息化来指导下面的施工。

深基坑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基坑被分作两类,分别是放坡开挖和支护开挖。在我国,受城市周围环境的制约,在工程建设时,一般采用支护开挖这种形式,支护开挖主要是由土坑开挖、土坑加固、围护结构、地下水控制、支撑系统、环境保护和工程检测这几部分组成。那么基坑主要被用来干什么呢,一是用于保证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施工,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二是保证我们地面上建设的主体工程的安全,简单讲,就是通过基坑来保证地基和桩基的安全,从而达到间接保证主体工程安全的目的。三是为了保证主体工程周围的环境的安全。

那么,我国工程建设中的深基坑具有什么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首先,我国各地地质条件的不同,要求基坑能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这使得我国的深基坑支护具有十多种的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其次,用地的紧张使得我们的工程建设越来越高,这使得基坑的挖掘不得不在宽度上和长度上有所增加,这对我们工程建设的支撑系统带来了考验。然后,在一些不是很硬的土层上开挖基坑,会引起地表的位移和沉降,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造成威胁。最后,长时间,多工程的同步建设,使得各个工程的建设都面临着相互的制约和影响。

我国未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前面的研究和对未来环境的预测思考,我国未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将会有以下的趋势:

一是,用地的紧张,会使基坑的建设不得不越深越广,这对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支护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会是接下来必须加快思索和研究的课题,不然基坑的建设堪忧。

二是,就目前人工开挖基坑的情况来看,未来的高速发展必然淘汰低效率的人力挖掘,而出现全新的、有技术含量的、灵活方便的专门用于基坑挖掘的机器。从而,可以改变目前的上部工程建设受基坑建设的限制的局面,使整个工程建设的速度有大的提高,以减少工期,节约成本。

三是,支护方案会有大的飞跃,不再仅仅局限于目前存在的两种单调的支护方式,会有更多更好的更多样化的支护方式出现。从而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天气环境等等的情况。

四是,为了不在出现地表塌陷,从而威胁地表建筑和地下管道的情况,未来的支护结构水平也会有所改善,可能会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来对工程建设的基坑底部进行土体的加固和强化,从而提高基坑的承受能力,不在威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五是,为了减少基坑变形,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控制变形将逐步被推广,另外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或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也将成为控制变形的有效手段被推广。

六是为了尽量减小因为基坑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或出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需要,在进行基坑建设时有时会采用帷幕型式进行支护。也就是说工程建设时除了建造地下连续墙外,一般还会采用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等工法构筑成止水帷幕。目前,有将水利工程中防渗墙的工法引入到基坑工程中的趋势。

五.结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中国的岩土工程中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我国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基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说是挑战,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地质环境时只有不断地想办法才有可能把工程建设成,说是契机,在这一次次的想法子中,我们的技术不断的得到了进步。就目前我国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现状,再综合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不断追求的精神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和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鑫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5期

[2]姚志国 李丽诗 浅谈国内外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10期

[3]高峰 浅谈深基坑支护技术特殊方式现状及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2年1期

[4]陈建国 胡文发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1期

[5]廖晓坤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分析与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6]黄健伟 浅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期刊论文] 《科技风》 -2009年16期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5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前 言

虽然我国在深基坑工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建筑不断发展,现有的基坑支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都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将从深基坑工程重要的施工技术开始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合理解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1 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1)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缺乏对深基坑质量安全的重视,私自修改设计方案,不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偷工减料,导致施工质量降低。

(2)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执行不力、技术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低等造成支护结构设计达不到工程需要。比如防水、降排水措施不当都会影响支护安全。

(3)大多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都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工程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支护方案选择不当、设计安全储备小、荷载取值不当都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在设计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导致施工现场和设计中的情况不一致,也能引发安全问题。

(4)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的及时检测就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有些建设单位为了经济利益委托的检测单位缺乏相应的资质和实战经验,导致监测程序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有些监测单位没有指定相应的监测方案,设置的监测点简单,或者没有进行动态监测,导致监测数据不准或者不全,监测工作形同虚设。

(5)缺乏对深基坑进行风险控制,对基坑周期环境了解不透彻。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解决。

2 质量安全预防措施

2.1 准备工作

(1)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场地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包括深基坑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等。了解附近建筑、地下管道等、道路设置等,对有可能影响工程施工的设施进行拍照、绘测,做好详细记录。并且对同期相邻的建设工程进行调查,以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冲突。

(2)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巨大,在施工之前邀请与工程相关的市政、共用、通讯等单位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探讨,避免对其他建筑或者设施造成影响。

2.2 严格的勘察和设计

(1)深基坑支护要准确勘探所在工程的地质,包括地质地貌等。最重要的是对土壤特性和土质稳定性进行准确评述,为安全施工打下基础。

(2)施工前做好设计交底,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单位都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了解,根据现场情况对方案中不可行的地方提出想法,再由多方综合讨论,研究出针对性强、合理、全面的对策。制定专门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包括支护设计、降水、节水设计等,方案实行专家审查制度,对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详细论证。还要将方案设计和论证纪要报工程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或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要根据基坑安全等级明确的变形明确结构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允许值。

2.3 制定施工方案和监理制度

(1)深基坑工程要符合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要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进行安全施工。

(2)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需要重新组织论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请,方案组织专家会审,方案通过后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审批后才能实施。审核内容有:基坑工程施工期总平面布置、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和顺序、挖土方案、施工监测和控制。

(3)建立施工带班制度。对制度中的各个人员分配工作,确定职责,定期对基坑施工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立即停工进行修正,并且混凝土建设、设计、勘察、监测等多个单位共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施工中针对重点部位、薄弱部位建立应急预案,一旦有事故发生就启动应急预案,保证组织有序、分工明确、行动迅速、效果显著。应急小组中也要责任到人,配备好现场应急材料、器材。

2.4 加强施工的技术控制

(1)施工技术控制是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在施工中要对现场环境了如指掌,还要掌握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手法,保证对环境、对工具的熟悉;

(2)基坑土方开挖符合分段分层进行,严禁超深度开挖。还要遵循平衡、对称、适时的原则,合理确定分段分层开挖层数和时间,尽可能减少基坑临空边的长度和高度。在一般土质中进行分层开挖挖深度≤3m,软土中开挖深度≤1m。

(3)雨季施工要注意防水、排水,以免水分子深入到土体里面,降低土体强度,造成基坑边坡坍塌;

(4)采用内支撑的基坑要按照“由上而下、先撑后挖”的原则,支撑受力状况要和设计计算的工况保持一致。

3 基坑变形监测及应急措施

3.1 基坑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和支护是密切相关的。在基坑开挖前要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监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进行施工,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基坑变形数据指导基坑开挖。

(2)确定监测点位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基准点引用等。监测点要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破裂角来确定,最好设置在边坡上口9m以外,间隔距离20~30m,至少设置3个点。监测次数根据监测结果来确定,如果监测结果稳定则一天监测一次,如果监测结果变化率较大,则2天监测一次。

3.2 确定监测报警值

确定监测报警值首先要确定基坑的侧壁安全的等级。不一样的安全等级,基坑警戒值也不一样。一级基坑警戒值宜为8mm;2~3级基坑警戒值20~25mm。监测报警值包括坡顶水平位移、边坡墙体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等。

3.3 制定应急措施

(1)深基坑施工很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要针对施工的重要环节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且排除险情。

(2)首先成立专门应急小组,在土方开挖和支护环节中进行严格监控。

(3)在施工中出现流沙土层,要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后再开挖。

(4)地面有裂缝,用水泥或者水玻璃混合液注入到裂缝中,增强坑壁压力。

(5)支护结构出现位移时,使用挖土机回填土稳定脚坡,或者使用砂石草包堆叠脚坡,防止继续滑移。

4 结束语

深基坑施工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施工风险较大,所以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认真勘察、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仔细监测,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原则,遵循相关规范,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并且将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在案,形成一套完整、详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S].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 施工 深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236-1

0前言

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不仅涉及施工工艺、工程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而且支护结构还是由具有独立功能组成的整体,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到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整体性,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存在的的问题

1.1施工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差异过大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掺量不足影响水泥支护强度,导致水泥混凝土发生裂缝,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在深基坑挖土设计过程中要求挖土程序来减少深基坑支护变形,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很少按照正规程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抢进度、寻求方便等现象十分普遍。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根据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就是在不能够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要根据平面假设设计来适当调整支护结构构造,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这个传统的设计观念与实际施工操作相差太大,这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1.2深基坑土体取样没有代表性

在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之前,需要对深基坑土层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对取样分析获得合理的力学指标,从而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要求取样范围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2倍内,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钻探取样。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工作量,规定了钻孔数量不能太多,所以所取到的土体样本就会出现不完全性,又因为地质构造的复杂多样所取得土样数据就会不具有表现性,不能全面的反映土层真实情况,这样就有可能影响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实际地质状况的差异。

1.3边坡修理不规范

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工操作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导致在实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欠挖和超挖的现象。使得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不规则,然而在进行人工修理时又会会响深挖进度。这些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4结构设计计算和实际受力情况不符

当前,极限平衡理论据依然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依据,但是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却比较复杂。在工程实践中,用极限平衡理论算出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却还是有破坏的现象发生,有的安全系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支护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这是由于极限平衡理论是一种静态设计,然而开挖的土体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土体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的平衡状态情况。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类型

由于在岩土工程中各种建筑物和管线都需要开挖,但是深基坑达到一定深度时不能直接开挖,需要采用基坑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按照相关的功能我国的深基坑支护系统主要分为:挡水系统、挡土系统和支撑系统。

3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处理方案

3.1提高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岩土工程深基坑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上不断钻研和积累经验,已经初步探索出岩土支护实际受力规律,为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来规定支护结构设计,实际的压力分布仍然是按照库伦理论确定,这些陈旧的理论计算出的数据与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相差甚远,缺乏安全性。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应该摆脱“机构荷载法”建立新的设计方案。

3.2重视变形观测以便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变形观测主要表现有: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周围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及变形观测等。通过对数据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在工程支护中的具体情况。分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可以了解土方开挖的沉降情况以及深基坑土体变化情况,在下一步的施工中可以及时修改设计参数或者可以对以施工部位进行及时的补救。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观测人员在观测中应该严格尊守施工预定方案,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严格保障测量质量,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并且制定切实的解决方案,保证施工的工作进程。如果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可以向专家请求帮助,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危险系数。

3.3全程严格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控制是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后期补救会非常麻烦而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严格确保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了解当地土质特征和施工环境,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修改支护体系数据,如果需要变更设计方案需经过专家审核。

挖土单位必须和基坑支护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开挖和分层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配合施工。在挖土单位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守设计时的要求,应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这样可以减少在开挖过程中土体扰动范围,并且大量缩短开挖卸荷无支撑的时间,均衡、对称开挖,可以合理利用土体自身控制位移的能力。在开挖过程中还应该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挖掘机械碰撞支护结构,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止挖掘工作,并且立即查清原因并采相应取措施。岩土深基坑开挖工程完成后,应及时提醒建设单位进行勘探、质监、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核,严禁基坑长经历长时间时间暴露,应及早开始施工。在基坑回填之前应仔细防护,防止支护层被破坏。

4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迅速兴起,加快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进程,由于岩土深基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需要根据特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钟志好.关于深基坑支护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2]戴林云.复杂地层中桩基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法[J].中华民居.2012.(01).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7

关键词:深基坑,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由于设计施工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深基坑工程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对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必须的。

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它需要面对的岩土工程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多元性和时域性,如岩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外力和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着一方面实践超前于理论,另一方面理论又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施工过程和环境效应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深基坑设计中的若干误区。

2、深基坑设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主要是:(1)对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考察,根据周边环境的要求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并据此提出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邻近地层的垂直沉降标准;(2)基坑设计阶段,要根据基坑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结果、原位标贯试验结果、土层含水量、区域地层参数的取值经验等综合选取;(3)在分析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每一阶段支护结构体系和外面荷载的变化,同时要考虑施工工艺的变化,挖土次序和位置的变化,支撑和留土时间的变化等;(4)基坑设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设计阶段难以预测到的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密切和施工人员联系,全面把握施工进展状况,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意外情况;(5)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制定完备的监测方案,监测结果应及时总结,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及时反映,以便分析异常原因,及时提出解决方法;(6)基坑工程的施工必须完全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去做,需要变更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应提前向设计人员提出,设计人员重新计算分析许可后方可进行变更。

3、深基坑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3、1基坑边坡坍塌

此类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50余米。究其原因,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尽管是土钉支护,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去;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3、2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达到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3、3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4、深基坑设计中的关键措施与技术要点

4、1关键措施

建议:(1)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依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故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非常必要。无论在基坑支护投标时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2)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并及时上报监理。监理应抓紧批复,在批复后及时返回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3)施工过程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的性质和大小,向基坑支护设计人汇报,设计人应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4、2技术要点

主要是:(1)淤泥质黏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上,由于淤泥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江流湖泊的周边地区,主要是由河流冲刷所带的淤泥而形成。淤泥质黏土层的含水量一般在40%~50%左右、孔隙比一般在1.2~1.6之间,土层的压缩性高,抗剪强度较低。在淤泥质黏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挖掘机械的应用,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流程等实际问题,并要在设计方案中分别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淤泥质黏土层开挖深度普遍要求小于6 m,也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而有所增加,但是要尽量控制在6 m-10m之间,如果超出这个深度数值,就难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2)软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上,由于软土的成分主要为:深灰色淤泥质黏土、砂质黏土、粉质黏土等。软土分布较广地区的年均降水普遍较大,而且常年处于较高的温度,因此,在软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对于软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主要采取悬壁式、单支点及多支点式、圆筒式等支护结构,各种支护结构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并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质条件的深基坑项目施工中。由于软土的性质偏软,因此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深基坑的整体硬度和强度,对于部分土层较软的部分,还要进行必要的加固设计,确保深基坑施工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3)填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上,目前填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是国内较为常见的地质条件之一,具有较强代表性与典型性。填土层的地下水主要有三层,即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埋藏于粘质粉土层、粉土、填土中;潜水埋藏于砂卵石层中;承压水也埋藏在砂卵石层中。在制定填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深基坑施工中对于地下水系统的破坏,还要充分考虑到由于地下水的流动与冲刷对支护系统的腐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深基坑中的存水量,确保深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机械设备的稳定。

5、结束语

今后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作业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需要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区进行。传统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设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了,必须适时进行革新与完善。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的设计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来进行实践与工作。同时,深基坑支护设计人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并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论与知识,才能逐步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与能力,更好的满足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设计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深基坑支护设计技术在得到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就必然的在客观方面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整体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其所有的意义是十分深远和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孙小杰,吴兆军,方伟。济南某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实践[J],山西建筑,2007年第26期

2、徐杨青。论深基坑工程的概念设计[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第S1期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8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 锚杆式土钉墙;灌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水平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等构筑物日益增多,基坑深度越来越大,且工程多处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对基坑支护措施的要求越来越高。锚拉桩支护结构形式是采用锚索拉力和桩体共同平衡土压力,改变支护桩单一靠嵌固段地基抗力平衡土压力的机理,使得支护桩内弯矩大大减少,钢筋配筋率变小,桩的埋置深度变浅,达到结构受力合理、节省投资、节约材料、缩短工期的目的,是深大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的主要支护形式。

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围护结构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较大,施工工艺和技术上对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质量要求高,因此制订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控制手段,有助于提高锚索锚固效果,进而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整体安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若原有支护体系已形成,但基坑深度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采用预应力锚索对原有支护体系的加固,往往是现场最有效的措施,它能在保证围护体系安全的基础上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并对主体施工造成的影响较小。下面就其在某特殊基坑工程中设计应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工程概述

该项目位于绵阳市涪城区中心位置,原方案设计1栋6F地上商业中心,设地下室3F、筏板基础,±0.00下基坑开挖标高-15.55m,锚拉桩支护结构形式,设2排锚索,排桩嵌固深度5.0m,该深基坑支护工程前期由某单位进行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基坑在大面积完成支护和开挖后,建设单位拟加设地下室至4F,基坑开挖深度19.7m,局部电梯井位置基坑开挖高程21.2m,原有支护桩桩底的嵌入深度减小为0.95~1.20m。

由于基坑开挖的绝对深度增加,原支护体系已无法满足地基基础施工及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故本次基坑支护加固方案设计是在原有的支护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增设预应力锚索+钢腰梁锁定及桩间护壁的措施进行设计施工。

该基坑工程属于深基坑,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的难度大。

周边环境条件:涉及多条市政通讯井、预埋管道、道路及既有建筑等:

(1)基坑北侧为会仙路,距基坑开挖线约5.0m;

(2)基坑南侧为工程一期5F(现为家乐福商场、人员密集),距基坑开挖线约5.0m,设1F地下室,深度约6.0m,在一、二期之间预埋了大量管道,埋深1.0-4.5m不等。

(3)基坑东侧为益州大厦14F,距离本基坑约9.0m,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约-10.0m。

(4)基坑西侧为工地临时构筑物等2F,距离基坑约11.0m,基坑围墙外为居民楼2F,独立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约-2.5m,该建筑距基坑开挖线约11.2m。

2 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据区调资料表明,拟建区域场地地貌单元属涪江水系Ⅰ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约在5.00~6.00m之间,卵石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属强透水层,卵石与基岩的交界面处,水量丰富。该场地卵石层渗透系数K=25m/d。

基坑支护深度影响范围内主要地层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卵石,下伏泥岩,基岩顶面埋深15.20~23.00m,顶面埋深起伏较大,分为强风化、中风化2个亚层。

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该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一般。原支护设计方案中针对-3F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5.55m,支护体系为在场地四周设置桩锚结构,桩径1.0m、间距2.5m、桩长19.5m,同时在桩身设置2排预应力锚索,长度15.5~20.0m。

原有支护体系形成之后,基坑大面已开挖至14.50m,由于设计变更地下室由-3F加深至-4F,基坑开挖深度变为19.7m,局部21.2m;桩身锚固段只有约1.0m进入稳定地层。若按原有支护体系开挖,必然会造成基坑支护体系不稳定,一旦基坑变形过大造成垮塌,将会对周边道路及建筑等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和损失。

本次基坑设计施工方案是在利用原有支护体系桩锚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加固,在原有护壁桩嵌固深度无法增加、基坑四周的排水难度增加等因素制约下,综合考虑采取增设预应力锚索+钢梁锁定的措施;同时为增加安全储备,在可以预留平台的北、东、西侧进行了平台的预留,平台宽2.0、高约2.0m;同时在基坑四周增加两道腰梁,设置钢支撑进行角撑,见图1。

本工程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属降水工程的复杂场地。由于开挖深度达到基岩面,原有井点降水不能完全解决工程的施工降水问题,基岩顶面上约1~2m左右地下水无法通过降水井降水,该深度范围采用明排方式解决。施工时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排地下水,须避免基坑内积水软化地基。

预应力锚索作为深基坑施工措施,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和国家标准。但国内的深基坑设计软件没有相应的此类型工况演算,具体工程中如何设计、如何替代,安全性能否保障,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1)设计计算方法的比较

由于采用理正软件对计算桩嵌固段不够的情况的计算依据不充分,因此本设计采用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复核的方式,即模式①《基坑工程手册》桩锚支护桩基坑破坏模型(手算)、模式②《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锚杆式挡土墙模型(软件计算)和模式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锚拉排桩模型(软件复核)。

模式①:该项目3F地下室基坑设计与施工采取锚拉桩悬臂式支挡结构理论计算,基坑加深为4F地下室后,原支护桩嵌固深度局部地段甚至桩端处于基底之上,按照传统规范要求的支护理论,桩的嵌固深度也不宜小于0.2h。由于基坑周边环境无法重新施工支护桩,只能在已有现状环境条件解决工程难题,但目前工程支护软件均无法进行此工况的理论计算,故决定采用《基坑工程手册》桩锚支护桩基坑破坏模型(手算)。根据《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桩锚支护型基坑破坏模式主要为:

(1)支护桩插入深度不足,导致基坑 “踢脚”破坏模式(绕桩顶);

(2)设计拉锚强度不足,导致基坑 “倾覆”破坏模式(踢桩底);

(3)由于锚杆与桩均处于破裂面以内,导致基坑整体滑移破坏。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基坑失稳破坏模式,现按照经典力学理论采用人手复核抗倾覆验算,采用多支点力的极限平衡原理对防踢脚验算以及整体稳定性的验算,同时按瑞典圆弧滑动法,取理正深基坑软件的计算结果(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复核:

模型如下:

(a)抗倾覆验算

即主动土压力对桩体底部产生倾覆力矩与被动土压力锚索水平拉力对桩底产生的抗倾覆力矩之比,为抗倾覆安全系数:

K1=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对桩底取矩)

(b)防踢脚验算

即主动土压力对桩体顶部产生破坏力矩与被动土压力锚索水平支反力对桩顶产生的抵抗力矩之比,为防踢脚安全系数:

K2 =对桩顶抗滑力矩/对桩顶产生滑动破坏力矩(对桩顶取矩)

其中:K =ΣFili/ΣEihi

式中:Fi为锚索水平拉力;

li为锚索据桩顶竖向距离;

Ei为主动土压力合力;

hi为主动土压力合力点据桩顶距离;

计算模型如图2。

经过验算,边坡安全稳定性均大于1.30。

模式②:按照该基坑真实的工况采用理正岩土5.11锚杆式挡土墙进行复核,该种方式的计算模型如图3。

经复核,②模式锚杆式挡土墙计算结果经复核后安全系数均大于1.25。

模式③:在以上两种验算的情况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锚拉排桩模型(软件复核),开挖工况模型需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工况情况如表1:

经复核,该基坑整体稳定性均大于1.35。

通过对第一、二种方法的验算,再采取第三种计算方式的复核比较,计算方式与理论模型合理,有计算依据作为支撑,故决定采用在原有支护体系基础上增设四排预应力锚索后再进行开挖。

4 施工工序、工艺与监测

(1)施工工序

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索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搭高架从上往下顺序施工(图4)定位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放入预制锚索压浆腰梁施工到龄期后张拉锁定穿插基坑四周斜撑加固(图5)。

(2)预应力锚索施工中主要技术控制

鉴于预应力锚索是本工程中重要控制标准,施工时严禁锚孔内浆体不饱满和预应力锁定的失效等。施工过程中主要按以下两方面进行控制:

(a)内锚段灌浆采用水泥浓浆灌浆,要求使用新鲜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材水灰比为0.5~0.55:1左右,采用了在浆液中添加外加剂、改善浆液浓度、控制注浆压力以及循环注浆等措施;经过多次失败试验、多次总结后形成了“稳定动态循环注浆法”的实践经验。

(b)施工中碰到了强透水层卵石与基岩交界面,地下水无法全部排除,因地下水的地质原因出现灌浆中浆体集中渗漏或锚孔成孔后多个钻孔口同时出水、裂隙窜通,导致锚孔无法灌浆饱满或失败。为解决这此难题,达到设计要求抗拔力,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钻孔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地质情况、钻进速度,正确判断地层位置和地下水出水位置;一般将钻孔加深1~2m,在灌浆过程中调整灌浆浆体的浓度和配比,同时按试验加入速凝剂和膨胀剂。根据锚孔出水情况,先行灌注水量较少的锚孔,待浆体饱满有一定龄期后,锚孔无地下水渗出后,依次将渗水锚孔灌满,将地下水排至坑壁上收集后一并排除。

(3)基坑监测结果

根据信息化施工原则,工程从2013年3月开始施工至2014年6月回填期间,均进行了监测。基坑开挖后达到了预期效果,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对基坑体系及周边建筑和道路全程的动态监测数据表明,开挖至-3F时支护桩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在基坑东侧渗水严重地段,位移值18.2mm;预应力锚索施加后基坑开挖至-4F时,此处最终位移值26.5mm;同时基坑南侧长边中部支护较薄弱位置,最大水平位移值达到25.2mm,局部超设计要求25mm报警值。其余位置监测数据显示均未达到报警值。在基坑开挖后后续地下室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基坑体系均稳定且良好。

结语

通过基坑使用过程中和监测结果表明,桩锚支护结构在此种地质条件下能够适用,同时每次的预应力锚索与支撑的加设能够有效的控制基坑的水平位移和基坑周边的沉降。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周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分阶段、分部位针对关键问题考虑设计方案。

施工过程中,如遇地下水降水困难、排水条件复杂等特殊情况时,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压浆质量的保证需有一定的辅助措施和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实践中,信息化的基坑设计与施工方案的调整是使最终所选方案能满足安全、造价、施工工期、质量等多个目标要求。本工程中,采用《基坑工程手册》桩锚支护桩基坑破坏模型(手算)的理论支撑进而选择增设预应力锚索+局部角撑技术相结合的基坑支护方案,是保障整个项目全面达到预设目标的重要技术环节。

参考文献

[1] DB51/T5072-2011,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

[2]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9

关键词:支护施工; 深基坑;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就目前而言,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随之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目前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工程基坑边坡修理状态 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1.2 施工过程中不完全和设计相符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3边坡支护与实际地层情况 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2 深基坑支护实施方法

2.1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需转变

我国目前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2.2 注重补救措施

土方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2.3 施工过程的全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

深基坑施工论文篇10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施工; 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Expounds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ubject, but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facing more and more trends, especiall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est an increased today, we must by strict scientific attitude to treat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ontinuously review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 make the contribution.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nstruction;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随之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1 边坡修理不达标

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1. 2 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的差别大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 3 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2 深基坑支护实施策略

2. 1 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2. 2 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2. 3 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