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8:51:10

新课改理念论文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语文应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学生在学校要生存,今后在社会上要生存,就要考高分,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且“持续”得很好,就不应仅靠考高分,还应拥有较强的能力,在语文上表现为读写听说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通过学习语文懂得一点生活的情趣,建构一个精神家园,培养一种高尚的人品,形成健康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便构成了现代人发展的许多内涵。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围绕着语言去做文章,大力提倡范读、诵读、赛读、析读、理读、比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哗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2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新课改理论

新教改的全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鲜知识的能力,并且还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1.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1.1教师要认识到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

教师要认识到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成功与否的实施者、实践者、操作者。教师既要遵守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大政方针,又要具体实践校本结合的纲领性文件,还要了解、掌握、分析、总结一系列政策、策略、规定,文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在学校发挥主体作用。

1.2教师要在教育教W理念转变中敢于更新自我:

1.2.1要转变由原来强迫式,灌输式向引导式指导式教学方法的自我更新;

1.2.2要转变由原来单一追求化课学习成绩向多元化素质的培养目的的自我更新;

1.2.3要转变由原来对学生体罚式向现在感化式理念的自我更新;

1.2.4要转变由原来对后进生,单亲贪玩生的冷落式向施爱性感,理性帮助,宽宏大量方式自我更新。教师一宁要在自我更新、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提高素质上完善。

1.3教师要在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要把学生发展的状况作业详细记录,全速评判;对学校要真实上报严肃负责,使学校准确把握某一个集体单位――班级的发展进步信息;教师还应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多搞家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达到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综合了解与治理,促进学生整体与个体素质全面提高。

2.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加强教育教学认识

根据新教改理论理念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强调、要引导、要培养、要鼓励、要评判等活动。

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论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扩展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新教改着重倡导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在适时适度的讲授过程中既促进又引导还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目的。

2.3教师要强调关注学生的合作关系:

经验认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最成功的方法:

2.3.1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促进备课、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能够正确地掌握所教学生在各科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2.3.2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形成教师给教这样的学生,学生也受这样的教师,同时也爱学这样的教师所教的课程,教有所乐,学有所乐,教学所乐,积极参与共同发展。

2.3.3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是有“一百学生就有一百种对孔乙己的理解”之说吗?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确实有差异,加强和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交流的基础,是完整的过程,是提高的速度。

2.4教师要鼓励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来历源自于研讨,研讨源自于实践,实践源自于理论指导,在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思维是教师在鼓励学生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进行研讨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逐步发展和提高。

2.5教师要评判关注学生的发展成就:

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成就性论证,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此同时关注对个体发展的认可,使学生充满自信全面发展,卓有成就。

3.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确立学生发展主体

3.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3.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能教出好的学生,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来说明,显著的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情绪的愉快,也来自学生对老师文化知识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3.3要客观地、适时地引导学生:

把好学生与差学生一同看待,贫困学生和思想学生记在心中,重家访找原因,“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尊重客观现实造成的因素,适时地引导,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4.教师要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敢于重视教学督导价值

新教改下是指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园地,而学校以领导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督导作用。

4.1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发展提高;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3

比如,在进行“Whatcanyoudo?”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学习目标,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听说教学。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在课余时间,主要是在家里进行网络学习,上网搜索相关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读学习。其中有一个学生查询的网站———习网就是很好的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听到标准的英文材料,在听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跟读训练,或者通过电脑的录音功能,将自己的试读录音,再与标准发音对比,从而进行有效的矫正,大大提高听读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准确掌握了“Whatcanyoudo?Icansweepthefloor.”等重要句型,为课上的交流与问题解答打好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对“Whatcanyoudo?”的学习,培养了热爱做家务的习惯,全面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

小学英语课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从知识点、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倡运用生活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体验,感知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Mybody”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head,foot,finger,arm,leg”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在学生的相应图片的旁边标注英文名称。上课时,学生看着自己的头像或各个部位的图片,很是兴奋,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跟着教学节奏,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词的拓展学习,如dentist,keephealthy,bother等,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What’sthematter?I’msorrytohearthat.Let’sgotothedoctor.”句型,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对话训练。这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有效刺激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高效教学。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4

【关键词】课程;教学论;本土化;发展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

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各种争论来看,不仅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争议,也有关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虽然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争论不断,但可能正因为是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但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本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西方重视思维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在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比较注重经验性思维,这就制约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革新思维方式,并进行话语系统的重构。“应试教育”向“构建教育”的转换,要求教师对文化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1.2中西方教育思想生成机制的差异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人文土壤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民族与国家转型的同时也会发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且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在社会变革之前,这是教育发展前导性与先行性的体现。新的教育体制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本国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思想与理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还需要一场当代的教育改革去培育新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1.3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差异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在教育体系与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并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的根基不稳,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缺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课改明显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所以,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文化协调注重社会本位的中国文化,必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相冲突的局面。即使在新课改中强调合作教学与社会性构建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找到传统教育文化和新课程观念的契合点,这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途径

2.1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的思想矛盾冲突下,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在现代的教育历史中,有许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例如,陈鹤琴的 “整体教育实验”观念、 黄炎培 “做学合一 ”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为我国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对这些观念进行总结。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在带有中国意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黎世法的 “异步教学改革实验”观念、魏书生的 “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 ” 观念、李吉林的 “情境课程与教学”理念等等,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的发展途径

整合与多元是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原有的文化视野比较狭隘,与世界的文化相背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入,拓宽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文化不断向西方发展,与本土的文化相背离。所以,应该加强对本土教育理论的建设,将各个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整合起来,使教育改革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此外,还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使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化。这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突破经验研究和文本研究的限制,使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可以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走出西化移植的误区。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创新与融合,同时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问题。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进而构建本土教育理论。没有民族文化的牵绊,也就构不成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成果。同时,也要构建实际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有效体制,在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创理论的创建。新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文化所呈现的新的面貌,要想达到改革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结论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讨论的重点从“中体西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2]田友谊.课程改革:“外来”与“本土”的融通[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本教育;理论;应用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探索在教材处理、教学模式、教材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呈现出重时代特征、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行动实践的特点。新课改克服了诸多传统教学弊端,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同样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或是换汤不换药的有悖于新课改的不良现象。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和纲要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回避且必须思考的课题。

1.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指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创设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四突出”是指一要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二要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三要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要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而“三转变”是指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2.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生本理念的实践

(1)生本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改进。课堂是贯彻新课改生本理念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更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应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延伸,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和深刻含义,学会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生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了解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生本理念下对的教学备课的要求。生本理念的要求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针对教学而言,应该从备课环节开始,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教学的备课应该脱离教材本身,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热点时事相结合,改变传统局限于教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高中政治课堂不再乏味。

3.课后作业要体现生本理念

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以布置作业为主,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生本理念通过改变传统高中政治作业的偏重偏难的问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理论,既让学生脱离作业的苦海,又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这不管是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或者是日后看待问题的理念,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例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我为文化发展作贡献”,让学生根据资料填写: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经济:经济繁荣、改革开放、财政投入、税收、企业诚信、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政治:党的指导思想及有关原理、党建、公民主人翁意识、政府职能、民族团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待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民族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大众文化……这样的作业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积累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政治这个理念。

3.结语

随着生本教学的推进,广大政治教师正逐步接受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在自己的政治教学中实践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的方法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彬.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嵌入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8):182.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6

历史是凝重的。它定格在过去,潜藏于现在,更隐喻着未来。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更谈不上课程改革实验,因为古代学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在提交给全国教育史学会2014年年会的论文《中国传统课程特点刍议》中所说,中国传统学校课程是“文献本位而非学科本位”,是“‘学程’而非‘教程’”,是“‘课’程而非‘课程’”。总之,古代学校的“课程”不是现代学校建立在知识分科化和精细化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和编制的课程,而是以文献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笼而化之安排的学习课目。[1]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是到20世纪初新式学校产生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后开始的。即是说,中国真正的课程改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的事。那次课程改革实验不仅开启了现代中国课程改革实验之先河,而且有很多做法直接为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所沿用和弘扬。  

当时的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做法是民间发起,自下而上,理念引导,由点及面。所谓“自下而上”,是说20世纪初期的课程教学实验几乎都是由民间团体发起的。譬如,“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实验、“自学辅导法”实验等,都是由江苏省教育会及俞子夷等人发起推行的;“分团(分组)教学法”实验与商务印书馆及《教育杂志》主编陆费逵、朱元善等人有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设计教学法”实验、“道尔顿制”教学实验、“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学法”实验几乎都与江苏省教育会、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及其相关人员如俞子夷、舒新成、廖世承等人有关;“文纳特卡制”教学法实验与中华儿童教育社有关。其他如整体性实验“职业教育实验”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及黄炎培等人有关;“平民教育实验”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及晏阳初等人有关,“乡村教育实验”则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教育改进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人有关;“生活教育实验”与中国教育改进社、生活教育社及陶行知等人有关;“民生教育实验”与中国民生教育学会及邰爽秋等人有关。这些实验都不是政府发起或主导推行的,而是由民间教育团体自下而上发起或主导推开的,但都对当时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采取的不是由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实验路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府决策,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社会影响。所谓“理念引导”,即这些实验都是在当时从国外引进、全国流行的新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这些新观念主要有:个性化教育观念、平民化教育观念、实用化教育观念、生活化教育观念、科学化教育观念等。这些实验无论理论、观念,内容、方法,还是范围、途径都作了具体、深入、全面的创新性、先导性探索,留下了很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宝贵经验。这些探索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过时,那些理念即使现在也很先进。那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都是后继课程改革所赖以依凭的丰富实践资料和宝贵思想财富。  

但从历史和全局来看,这些实验犹如昙花一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未达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和预期目的。一是用来指导课程改革的新教育观念虽然先进,但其影响十分有限,局限于改革试验区的部分教师及相关人员,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和其他地区的广大教师对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知之甚少;二是课改实验宣传、发动和准备不够,社会参与不够广泛,局限在特定的少数人群;三是实验范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的大中城市和少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达地区的少数中小学校,如道尔顿制试验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参加实验的学校不过百余所;四是实验学科有限,只涉及语文(国语)、数学、英语等少数学科,其他学科几乎很少涉及;五是实验零散,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  

其教训是深刻的。一是用来指导课程改革实验的理论和观念主要是来自国外尤其是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存在不切合国情的“水土不服”现象;二是实验范围过于集中在上述发达地区的少数中小学,起不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实验缺乏强有力组织机构和行政领导,因而推进和深化非常困难;四是实验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旧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文化教育底子薄,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教育实验的持续、深化和推广。  

其经验也是宝贵的,那场课程改革实验也留下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二是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先实验后推广;三是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四是课程改革实验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现时正发生着什么  

进入21世纪,我国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课程与教学改革。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该轮课程改革是由国家发动的,其改革范围之广、推动力度之大、推进速度之快以及受高层重视之程度,放到现在看来,也是前所未有的。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方式拉开其序幕的,课改实验遵循“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首先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到330个市、县。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入了新课程改革。这轮改革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其基本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先导,渐进铺开,面向全国,覆盖全部中小学。取得了很多理论与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轮课程改革的成效主要有五项。(1)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①的传播,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2)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包括教科书编审制度与选用制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及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制度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3)制定和颁行了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坚持“一纲多本”原则,编写出版了一大批全面体现教育规律要求、反映人类文明成果、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多样化教材,开发了大批网络化、纸质化、实物化的课程资源,“文本化课程”成绩斐然。(4)一些新的课程理论研究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等理论研究渐趋成熟,“理论化课程”(即课程理论)有重大突破,并正向实践转化,发挥出重要的指导课程实践的价值。(5)多层次教师培训取得明显实效,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实施。  

这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高度重视,是课改实施并取得成效的有力政治保证;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是课改实施的必要理论条件;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坚持先实验后推广的科学原则;开展多层次教师培训,是课改有效实施的基本人才保障;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获取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  

但是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来看,课改的效果尤其实践效果仍然不甚理想,仍未达到改变沉闷、僵化、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现状的课程改革目的。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所说:“十年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证据表明,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同,但先进的理念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不是存在,而是十分严重。”[2]很多人认为,“教学实质改变不大。”本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力图改变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的弊端,倡导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等。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这些教学方式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陷入了“形式主义”误区。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状态是:理念先进,课程完美,课堂依旧,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学生的书包依然沉重。这似乎印证了美国课程论专家威廉F.派纳等人“课程已死”②的观点。在基础教育新课改中,无论课程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改革实践,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课程轻课堂,重教材轻教师,重学科(课程)轻学生;二是重理论课程(专家课程、课程理论)、制度课程、文本课程,轻实践课程③(实施的课程、教学)、学校课程(学校层面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行为课程(师生的教学行为展现出来的课程);三是重客体、轻主体,重知识、轻师生;四是重应然课程(专家课程、行政课程、理想课程),轻实然课程(课堂教学活动实际展现的课程,即师生的教学活动所呈现的课程)、或然课程(实施中可选择的课程,即教学实际发生的课程,或者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课程)。  

课改中的教训也是深刻复杂的。除了社会宣传不够、师生发动不够、学校发挥不够等原因外,主要原因有四点。其一是用以指导改革试验的理论、理念大多移植甚至照搬国外(主要是美国)的痕迹非常明显,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存在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等。而这些主要产生于美国的所谓先进理论和理念早已证明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其二是此轮课改专家中相当多的人在课改之初缺乏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尤其是中小学课程实验的经历,对基础教育不甚了解;在课改中也未直接参与课改实验,而是把自己悬挂于课改实验之外,高高在上地对课改实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与课改实验实际上处于“两张皮”状态,并非像以往课改实验专家那样把自己置身于课改实践之中直接参与课改实验,然后在参与中去指导实验的开展,与课改实验处于二者合一的状态。其三是课改实验中的教师培训主要是由教材出版单位组织进行的,培训专家大多是由出版社聘请的课改专家,形成了“教材出版单位—政府职能部门—教材培训专家”的结构。其四是课程改革整体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课改差异巨大,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和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地位普遍认识不到位,课程资源匮乏、课程领导支持乏力、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导致课程改革推进十分缓慢,甚至举步维艰。  

三、未来将向哪里去  

历史像一条源自高原流向大海川流不息的长河,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连接整个过程的点。把握这个点对于把握整个过程具有管窥的价值,把握这个阶段的前后两个点是把握这个点的基础和关键。课程改革也是一个像历史长河一样川流不息的连续的过程。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即预测未来课程改革将发生什么,我们将做些什么,首先必须知道过去曾发生过什么,现在正发生什么,未来将发生什么。  

目前,课程改革仍在深入进行。但笔者认为,如果说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话,那么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就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进入了新的正常发展时期,即“新常态”时期,我将其称为“后课改时代”。教育部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了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这就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依照新的框架优化重组,调整步伐和节奏,开始新一段征程。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将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课程教学实践的重点难点在哪里?课程教学理论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又在哪里?这需要全体课程教学人包括课程教学领导者、课程教学实际工作者和课程教学理论专家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来观照。  

从实践来看,课程教学是一个统一活动的两个不可割裂的方面,即“一体两面”。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到底哪个更重要?应该说都重要,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笔者以为教学更重要。因为离开了教学或教学跟不上,课程再好也是白搭。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说不是由课程而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是教师的教活动和学生的学活动的有机集成,离开了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就无从发生,课程更无从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课程”为中心展开的,对教学的关注相对较弱,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活动的关注相对不够,以至于中小学校存在着“理念先进、课程完备、课堂依旧”的“两张皮”现象。从理论来看,本来,最初既无教学论也无课程论甚至也没有教育学,后来教育学产生了,后来教学论产生了,再后来课程论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取得了与教学论同等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论大有反超教学论之势。[3]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与教学论比较起来,课程论借新课改之东风相对繁荣,而教学论则比较冷清。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与课程改革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教科书式的课程论居多,而学术性的专著较为少见;二是逻辑演绎式的课程论居多,而反映课程改革实践的很少见;三是在翻译引进外国的基础上编译的居多,而源于本土课程实践反映本土课程实践的非常罕见。课程与教学实践及其理论的这种状况既严重制约着我国本土课程论的建设和发展,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本土课程改革实践。  

鉴于上述情形,未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当确立“三个重要”(课堂④比课程重要、教师比教材重要、学生比学科⑤重要)新理念,实现“三个转向”(即从课程转向课堂、从教材转向教师、从学科转向学生),确立“教学中心取向”和“人本取向”,重视学校层面的课程、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师生行为表现出来的课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关注课程中的学生和课堂里师生的行为表现。这并不是说,课程、教材、学科不重要,而是更强调与课程、教材、学科这些静态的或者说“死”(即僵硬的)的因素比起来,教师、学生、课堂这些动态的或者说“活”(即灵活的)的因素更重要。因为从根本上说,课程实施即教学效果的好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凸显、作用的发挥及其教学行为表现的优劣。[4]课程改革,最根本的不是要改变课程,而是要改变教学主体的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句话,就是要改变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改变行为比改变课程更重要,也更难!课程改革的起点是课程与教学现状,终点和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培养一代新人,落脚点是课堂,关键和核心是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行为。只有教师主导的教和学生主动的学,优化教法,善化学法,⑥课程实施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未来课程改革,突出“三个重要”理念,实现“三个转向”,确立“教学中心取向”和“人本取向”,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本土课程教学理论建设,为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  

实践已经多次表明,即使外来思想理论再好,也存在“水土不服”问题。古代如此,近现代如此,当代亦然。历史上,由于中国文化强盛先进,一些外来文化或学说都是打着“本有”(或曰“依附”)的旗号进入中土的,近代百余年来,由于中国国力衰微以及文化教育落后,以至于外来文化教育便以傲慢的姿态进入中国,一些中国人受在外来强势文化教育面前的自卑心理影响,被西方课程教学理论充斥着大脑,而对其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采取“全盘西化”态度。而另一些有文化自觉和民族良知的中国人却被深深地刺伤了拥有五千年文化深厚底蕴和传统根脉的民族文化自尊,于是展开了积极的本土课程教学论探索。俞子夷、廖世承、舒新城、陶行知、陈鹤琴、李廉方、庄俞、朱兆萃、瞿葆奎、王策三、吴杰、熊明安、董远骞等,都发出了教育教学及其思想理论应努力实现“中国化”“本土化”的强烈呼声。近年来,随着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大量引入和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不断有学者大声呼吁加强本土课程与教学论建设。[5]应当说,本土课程与教学论建构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和学者学术良知的觉醒,本土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指日可待。[6]  

(二)加强课程教学实验,探索中国课程与教学实践规律  

20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多场发起者不同、规模、影响、效果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验。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实验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展的多种多样的课程教学试验主要有三类[7]:第一类是在一门学科内进行的单科单项教学实验,如小学语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丁义诚)和“集中识字,分散练习”实验(张田若)、“情境教学”实验(李吉林)、“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吕敬先),小学数学的“教材教法改革”实验(马芯兰)、“综合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实验(赵宋光)、“启发式教学”实验(姜乐仁)、“尝试教学法”实验(邱学华)、“三算结合教学”实验(黄继鲁),中学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魏书生)、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卢仲衡)等;第二类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或一种思路多种实用的教学实验,如“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黎世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实验(上海育才中学)、“目标教学法”实验(李建刚等)等;第三类是在综合性整体教育实验框架中的学科教学法实验,如华东师范大学附小的“综合整体实验”(刘佛年)、上海实验学校的“综合性整体实验”(恽昭世)、杭州市天长小学以发展学生“三自能力”(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理生活能力)为主题的“综合性教学实验”(杭州大学教育系)、“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新教育实验”(苏州大学朱永新),等等。  

这些实验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的发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反映中小学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思想观念,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策略,如“主体教学”“和谐教学”“尝试教学”“目标教学”“生命教学”“自主学习”“和谐教学”“整体教学”“分类教学”“情境教学”“发展教学”“合作学习”“活动教学”“生成教学”等,不仅为中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实践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教学思想观点,也提出了加强本土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的渴望和诉求。这些实验还表明,一方面课程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并呼唤适宜性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本土课程教学理论的源泉和生成机制。同时还表明,这些实验不仅具有变革性、探索性,而且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广大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实验的参与者、行动者,也是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者和课程教学理论的创造者。因此,未来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教学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与广大教师一起关注和研究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对实验和实践经验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扎根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生成于实践、还原并指导实践的本土课程教学理论。  

(三)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只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加强了教师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的层次由国培—省培—县培—校培组成,培训的途径有大学培训、社会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有脱产与不脱产、自主与合作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基于中小学教改需要、以中小学自身力量为主、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的注重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专家专业引领的校本培训。实践证明,校本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但校本培训须力戒关起门来封闭地进行低水平恶性循环式培训的现象,而采取引进校外优质资源,以弥补自身培训力量不足的开放式培训方式。  

(四)改革相关制度,创造课改顺利进行的良好社会制度环境  

首先是改革高考制度。高考关系到每个中学生的前途,牵涉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制约着中小学的课程教学活动。2014年9月,国家公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这次改革力度最大也最彻底,其核心精神是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诸如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不平等、中小学择校现象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现象和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当然,还有各种“小考”(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考”(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等教育考试制度也应同步配套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展开扫清考试制度的障碍。  

其次是改革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应当彻底改变以知识、考试分数、高考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学校办学水平优劣的单一评价制度,引入企业界的多元全面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体系,使评价成为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办学的助推器。  

(五)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上下结合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全面、全民、全局性系统工程,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各种情形复杂多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离开了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离开了全体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全体家长和社会大众的大力支持,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这是历次课程改革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为保证课改取得成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课程的政策、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发动与课改利益休戚相关者,社会参与,上下结合,才能形成课改合力,推动课改的顺利进行。  

①这次课程改革中提倡、宣传、形成的新课程理念主要有:自主性学习理念、生成性学习理念、探(研)究性学习理念、过程性学习理念、课程资源理念等。  

②威廉·派纳在论文集《自传、政治与性别》(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中认为,传统科层体制下的课程研究已失去活力,强调用自传这种更加有机、灵活和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对课程研究进行了概念重建。他主张:课程研究应当强调学生、教师及其相互关系的即时性和复杂性,从而关注学生和教师当下的生活。  

③即立足于课堂实施的课程。美国教育家施瓦布曾针对课程的理论模式(布鲁纳)和目标模式(泰勒),提出了立足于具体课程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实践的各种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所谓普遍、科学知识的课程原理出发的实践课程模式。  

④本文的“课堂”不是传统狭义的“教室”,而是泛指课程实施即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一切场所。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7

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是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还要满足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以及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及师生关系都会发生改变。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过去片面强调教师、教材的重要性,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环境等要素的结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指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角色的调整。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等理论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考试观、人才观等都要重新认识和进行反思。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及指导者。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转变就是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导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七个重点:(1)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揣摩语境,训练语感。(2)重读书。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适量齐读,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快速把握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重积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但要重视课内积累,还要重视课外积累。通过对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段的积累,学生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4)重情感培养。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5)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6)重合作。合作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7)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学结构包括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运用。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课堂结构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结构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合作能力。

4.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及情感交流,以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精神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注重讨论组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加课堂的讨论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1.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融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淡化和忽视的一点。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融,教师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以情促情、以情激情,来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与回应。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正确处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渗透情感教育,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人情感的到集体的熏陶而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启发,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4.探索开放式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是指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和学生的学习视角,充分开发社会、学校等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可分为故事式学习、辩论式学习以及“导游”式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总结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准确把握教学转变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兴趣,融入情感教育,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甲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J].池州师专学报,2005,(8):19.

[2]刘昭玲.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走向[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9,(6).

[3]刘雪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4).

[4]黄晓兰.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8,(7).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前言

政治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初中政治教学以教为主,属于应试教育模式。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该改革教学理念为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初中政治是学校素质教育中德育的主要渠道,该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德育功能的发挥程度,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了更高要求[1]。所以,为了提高学生政治学习成效,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师应充分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改变传统初中政治教育教学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

1.改变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目前,素质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素质教育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师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保证素质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顺利实施。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定位,但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并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知识[2]。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初中政治教学,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认真学习和改革教育观念,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际中,从而使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2)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教学素质,并具备丰富的政治专业、科学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3)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要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面的素质;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目前发展,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2.1结合理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理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并不断认识自我,有效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在该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课程资源,结合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各方面能力,如整理分析资料、运用工具书做笔记等。在活动最后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筛选、整理活动过程中的资料,并根据结论撰写活动报告。总结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反思从活动中获得的认识与收获。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作为一种技术应用其中,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成效,还改变了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声音、图象的具体对象,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同时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讲解“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语言文字的演变、传统建筑、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等,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可见,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1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体作用,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和谐。目前,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发言,也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缺乏生动性[4]。为了能够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交流学习的空间,使其能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教师讲解“依法治国”与“思想道德建设”时,可以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为辩题,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辩论会,学生在辩论会准备过程中,为了做好充分准备,会积极搜集材料,辩论时,有些学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可能会联系法律与道德展开辩论。经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体验“主人翁”乐趣。

3.2以小组合作方式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会如何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目的的实现。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其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组织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与已取得的成就。之后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适当引导学生调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具体形式。经过充分调查,各组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搜集有效信息,并确定出主体,如“对外开放作用”“对外开放实际实施成就”等,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后,合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讨论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协助解决,确保小组合作方式有效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4.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方式陈旧单一,使得政治课索然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若不积极进行政治教学改革实践,那么将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确保政治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福禄.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29-30.

[2]王建军.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政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286.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9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改革研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对于高中教学中关于新课程教育目标的设定,高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目的也需要有所改革。笔者通过分析,探讨了新授课课型和复习课课型两大类型的课堂教学,根据改革后的教育体制方法展开的教学实验及方法。

一、新授课课型

(一)概念理论新授课

概念理论贯穿高中化学的整个教程,根据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形式分为以独立的学习单元出现的概念理论和分别的、单独的出现在各个单元中的概念理论。第一种概念理论一般出现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学习单元。第二种概念理论通常出现在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的学习单元中,如有机化学中的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酯等概念。

对于概念理论方面的新授课的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有目标的了解概念;(2)带着问题学习概念;(3)通过交流探讨概念;(4)通过讲解归纳概念;(5)进行巩固掌握概念。

1.有目标的了解概念

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充分的自学资料,如文字材料、展示图片、展示模型、试验经历,甚至是多媒体素材等,并且设定其需要了解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有目的性的自我获取其所需掌握的概念理论。这个环节虽然是学生掌握了主要的能动性,但是指导教师的充分准备和适时、恰当的指导也是决定这个教学程序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很好的掌握概念理论的根本和学生的主要兴趣所在,而且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负责的了解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于出现的各种状况和困惑给予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2.带着问题学习概念

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的学习,才是真正能够掌握知识的学习,才是高质有效地学习。但是这个环节中为学生们提供的问题,是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问题必须是切实的、与概念紧密相连的、对学生性却的调动和对学生的思考有启发的优质高效的问题。甚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展开头脑风暴,最后达到学习到知识的目的。因此,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概念。

3.通过交流探讨概念

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其自学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们在探讨中了解别人的掌握情况,并将自己掌握的内容拿出来探讨,是可以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为学生提供一个二次思考和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具体的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同桌探讨,也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其对问题的分析和自己的思考结果,然后全体同学共同或者分组提问、探讨。激发学生的二次思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交流思想、互相了解的平台,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帮互组的优点。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和组织、安排讨论,重要的是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归纳总结有代表性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之后的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通过讲解归纳概念

在这个环节重点是针对在上一个环节中总结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根据教学要求重点精细的讲解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点是:第一,要有针对性的详细讲解;第二,对于学生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的、透彻的讲解。并且将所有的问题和知识点为学生分类归纳,以便更好地比较和掌握。

5.进行巩固掌握概念

测验是巩固学生对概念掌握的最好方式,通过练习和测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需的概念理论。

(二)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在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描述性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两大方面。对于描述性的知识比较恰当的方法是参考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则更侧重通过实验掌握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掌握知识的方法通常包括:通过实验得出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验两种方式。

二、复习课课型

复习型的课程通常出现在单元结束或阶段性巩固学习知识的时候,该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归纳总结并且通过归纳总结复习曾经教授过的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并掌握应学应会的知识,并触类旁通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复习型的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通过自学归纳整理所学知识;(2)通过沟通讨论分享学习成果;(3)通过教师归纳系统地掌握知识;(4)通过训练拓展知识。

1.通过自学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或者课堂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归纳总结该阶段所学的知识要点。例如,概念、化学元素特性、规律等。并对存在的疑惑进行整理,有针对性的在复习中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考察知识掌握情况的自测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及在复习中所需掌握的重点。

2.通过沟通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在复习型课程中的沟通探讨环节与概念理论型新授课中的沟通探讨过程基本相同,笔者就不再累述。

3.通过教师归纳系统地掌握知识

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将学生应学应会的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为学生归纳总结一遍,并且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重点精讲。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时间对其自己总结的疑惑给予解答。

4.通过训练拓展知识

所谓的拓展阶段,就是帮助学生深入的、透彻的、能够触类旁通的掌握知识的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经典题型,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拓展思维,使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其改革的实验与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学效率的提高也离不开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职业知识为根本教学要求,这样便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新课改理念论文篇10

一、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已进入迫切需要两者实现融合的阶段。不可否认,近年来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从新课程标准到新教材等的推出,在课程价值取向、素质教育目标和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但真正到教学实践中就不太管用了。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理论并未直面当前我国教学实际问题。 “不管我们的结论逻辑上看如何正确,如果我们从外部世界接受的材料不真实,那么结论也不会真实。”新课程理论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整个教育科学一样,也应当重视实践问题,重视实际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

现在能肯定的是课程改革要改的是教学实践问题,而教学实践问题也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原有教学理论有问题。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原有的教学论和课程论再次进行了论证,突出强调了课程论,而并没有改善教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不研究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特点,课程论的研究就只能是思辨的和无结果的。没有好的理论,就不能根本改进实践。新课程理论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用以指导、改革和完善教学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分析、思考和解决实践问题上,对于传统教学论应当完善而不是推翻,新课程话语体系还需推敲和深入研究,仓促上马很可能导致落马。

话语易换,实践难行。实践者对理论置之不理还可能是源于重实用技术而轻科学理论的传统,也可能是基于实践逻辑的必然应对。转而看美国,几乎每次课程改革都以宣布失败而再推向另一次改革,从而使新课程得以实现由低一级课程向高一级课程的演进发展。而我们这一轮从上到下的新课程改革只见字面上的 “成绩”而不见失败经验。原因或许就在于实践中并未照着新理论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实验,这同样是教学实践问题对新课程理论无声的反抗,新课程理论似乎不能不回过头审视一番了。

二、现实与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的总方向决定了一条基本原则,即教学教育过程的任务和内容要受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制约。当前的新课程理论,且不论其能否正视当前教学实践问题存在的社会现实背景,就是对特定社会变迁下的教学发展形态也缺少精到的研究。例如,梳理、整合新课程内部结构与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关系,确定课程论对象的概念同科学论证教学实践的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管是课程论还是教学论,都应当肩负起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成果对于实践影响的程度,何况新课程理论是在改革教学实践的背景中产生的。如果在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时不能充分考虑教学条件、教学的现实可能性,那么新的形式就肯定不会符合教学实践的逻辑。要发展就必须得正视现实。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国外的理论框架里,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中。

三、借鉴与转化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借鉴和移植西方文化是有必要的,但要选择适合于我国深厚文化传统范式的东西。早有学者做过研究,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生态度不同,中西文化范式走的是不同路向,如仅仅是时间上的落后,那么把西学范式拿过来照用,快速追赶,也许很快就能赶上西方的水平;如走的是不同路向,不仅走不到一起,还可能丢了自己的好东西。在西学范式的课程结构中,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知识、价值和思维方式,蜕化为归拢于单一西学范式的抽象知识,也就基本上丧失了自己的思维训练、意义传递和生成功能。因此,挪用的课程结构范式表面上吸纳一切,实际上隔离一切:既隔离于完整的西方文化,也隔离于完整的中国文化。课程知识成了非历史、非文化的领域。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又一次以 “新”为追求的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不断用“新”的外衣,去掩盖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日益贫瘠。在缺乏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在国家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规划中,多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机械模仿,少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文化透视。中国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人本化进程中不纳入自己的传统,把别人的人本主义加以包装拿到中国来,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人本,这恐怕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何况, “教学实践问题”远非“概念重建”能解决,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需要立足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本土文化。派纳在其1975年的文集中指出西方的概念重建主义者的目的不是要指导实践者,这种研究的作用表现出的是理解。概念重建是理论界形成的一种对教育的多视角的新理解,本意非用来指导实践,一经翻译过来竟被作为新课程理论在实践者中培训推行。重构的课程理论不仅鲜有实践意义,且还可能因其产生的逻辑起点不同而带来不利的影响。引进国外的理论固然必要,但更为重要和艰难的是转化,只有转化才能被真正消化以至吸收。否则很可能只留下其形式,甚至是被误读和曲解后的病菌。那些舶来式的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对源理论原意和实质的把握,造成语言晦涩、逻辑混乱、概念的翻译令人费解。既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把握,又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也缺乏吸收、修正和创造性的应用。本次新课程改革借鉴了西方的新课程理论,建立了新的教学话语体系,而实践层面的结果更多体现在教师记住了一些新名词,至于究竟哪些是新理论哪些是旧理论,哪些是被人家实验检验已否定了的理论,各理论的源头以及教学实践中事实上做不做、能不能做及对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影响如何,这些问题还必须实事求事地深入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