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4:15:01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1

课堂引导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基础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进行相应的引导。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忽略课堂前引导的情况,导致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并创新课堂教学前的引导工作[2]。情境教学法作为现阶段教学方法之一,能够将学生拉入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神笔马良》一课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做好课前引导工作,学生对《神笔马良》学习热情不足,势必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如果利用情境教学法做好课前的引导工作,将会让学生带着亢奋的情绪走入课堂学习,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在教授《神笔马良》一文中,可以进行如下的引导:“同学们,你们手上是不是都有写字和画画的笔啊,在前不久老师发现一只特别神奇的笔,用这个笔画出来什么画都能成为现实,你们想不想见一下这只笔的神奇之处啊,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这只神奇的笔都画出来什么。”通过简短的小故事,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神笔马良》的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有那么一只神笔画什么都能够成为现实,再让学生熟悉这支笔的神奇之处,然后再通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这只神奇的笔都画出来什么”一句话,使教学情境更加深入,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以及对神笔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语文交际用语中的应用

语文可以说是母语教学,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基础时期,而交际用语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培养小学生语文交际能力非常关键。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交际用语教学中,还依旧存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现象,缺乏对小学生的有效教学,使得小学生整体语言交际能力不高,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交际用语中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学生展开语言交际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4]。例如,在《谁的本领大》一课教学中,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从几种动物的角度论述,通过几种动物的对话来了解到底谁的本领大,引出这一段对话内容,主要是受到森林奖励勋章而引发的。在这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角色扮演情境,对每个小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进行对话,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际对话,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对换,让学生体验一下各个角色的立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获得了较大进步,而且其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多媒体情境,从而使得原本枯燥死板的文字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动画以及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热情。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桂林山水优美的景色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之静美,桂林山之险秀,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用词之精炼,文章语句之巧妙,使得学生在优美的意境当中充分感受到文章的内涵,领悟到语言的博大精深。

二、创设角色扮演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模仿欲望均较强。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剧本扮演情境,使其根据课本内容分别饰演剧中的不同角色,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大鲫鱼、大乌龟、鸭妈妈以及小青蛙等不同角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境当中,体会不同角色的说话语气,领悟语言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语病等对课本进行改编,从而使得情境更具有个性色彩,更具有挑战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自主思考与主动探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领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与沟通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解《夜莺的歌声》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夜莺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鸟,其歌声的特点是什么?为何要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然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熟读课文,深入地分析文章内容,并找出答案。

四、创设音乐渲染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元素,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而且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并进行配乐朗诵,从而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感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3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之间对学生的长期学习产生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课堂的儿童来说,学习语文的难度大、任务重、作业多,其中一年级的拼音是关键,识字更是难点与重点。因此,在学习语文的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使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容易快乐的事情。那么语文教师怎样让小学生们乐于识字,做好语文启蒙教育—— 识字教育呢?

1 从兴趣入手, 培养小学生识字的兴趣

1.1 培养小学生爱学习、爱看书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应告诉学生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语文,像说话、讲故事、回答老师的提问等。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学习语文会做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认字、写字、讨论、读书、看图写作文等等。教师要在小学生一入学就鼓励他们多看书、多识字,并养成和父母晚上一同读书的好习惯。

1.2 积极开展识字比赛, 树立竞争意识

对于新发下来的课本,小学生一定都非常感兴趣,拿到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停。对于课文中认识的字大声地念起来,属于无意识识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机会,比如说“:某某同学认识的字可真多啊”或者是“这么难的字他居然都认识,真了不起!”目的是号召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向这位同学学习,以他为学习的榜样。这样做,不仅让认字的学生感到自豪,得到成功感,感到学习语文的欢乐,还能让其他同学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定期开展识字比赛可以让小学生识字更自然、更轻松。

1.3 让识字进入生活, 进行大语文教学

小学生不仅要在书本上学习新字,还要在生活中学习新字。语文教师要让小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去识字,比如看报纸、看图书都是认识新字的良好途径。在这里,我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那就是把小学生认识的字在家长的帮助下制成一张一张的卡片,在课堂上,教师再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识字范围扩大了,而且减轻了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让识字的过程乐趣无穷。

1.4 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工具越来越完善了,它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播放形象、生动、直观的识字课件,可以让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去学习新字。这种方法符合小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注重多媒体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识字的兴趣。

2 新型识字教学方法

要想识字,只有兴趣还不行,还必须教给小学生合适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真正掌握每一个字。那么,怎样教会小学生识字的方法呢?这里有一个设想:一年级新生如果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字的?”他的同学可以回答:别人教的、电视上看到的,或者是家人名字中的字。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识字的途径。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积累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比如:(1)数笔画,这是最传统、最基础的方法;(2)说部首、结构;(3)猜谜语,依据生字的特征让学生编谜语,时间久了他们就会编很多有趣的谜语,如“鲁”上面味道很鲜,下面光芒万丈;(4)编顺口溜,如“呵”口可呵;(5)熟字加偏旁,如“肚”月加土;(6)熟字换偏旁,如“清”去掉三点水加单立人成“倩”;(7)熟字去偏旁 ,如“碗”去掉石字旁成“宛”;(8)看字型认字,如“爪、口”;(9)根据上下文猜字;(10)读半边,如“清、情、请、晴”等形声字;(11)编故事,如“解”字,有个人骑着一头牛,拿了一把刀把牛的角砍了下来;(12)归类识字,如带宝字盖的字都与房屋有关,像“穴、室、客”等,带贝字旁的字都与钱有关,像“财、赃、贩、购、账”等;(13)查字典识字上述的方法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识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识字过程突显学生个性,体现人文思想。

3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3.1 写字的姿势

语文教师要以示范为主,纠正为辅,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看书的姿势一定要严格要求,务必做到“三个一”,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胸口距离书桌一拳远,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远。针对小学生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要反复强调、反复训练,直到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为止。

3.2 写字的位置

教师要让学生写字时注意笔顺,按正确的书写规则去写。比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初步写字时,先让学生了解田字格的构造(横竖中线、左右上格、左右下格),再让学生观察范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以田字格为基准,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去书写,对照范例才能把生字学好、写好。

3.3 及时修改错字

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发现错别字可以先不修改,只是圈出错字,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自己修改,改正后再检查。进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树立小学生改正错别字的意识,让学生识字过程更具有准确性,也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向楷模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读写习惯。

4 结语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同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做好小学生识字教学工作。让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识新字,以便更早地进入阅读与写作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生字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为“乐学”。这样做,不但体现了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养成对识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龙.三部曲奏响识字新乐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点尝试[J].学周刊,2011(29):108.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28-01

农村小学由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效率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选择新的教学方法时,应该要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情,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另辟蹊径、让其发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大教学有效性的力度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听、记,完全没有自己自主的空间。现如今,全国都在搞课改,但是在农村,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要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得到有效发展、得到突破,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创设情景

一个有效的教学课堂,若有一个恰当的而又有感染力的导入,会让学生很快的对课文内容有强烈的学习的愿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乐于学,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创设情境,披文如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再者,在农村,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教师可以直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听听群鸟的叫声,亲自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三、注重情感教育,铸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品格特征,老师要用一颗理解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所犯的轻微错误,这样就能够缩短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准确的教导学生。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小孩和老人,小孩缺少教育、缺少爱,如果在学校教学中,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的上进。沟通除了关爱学生以外,更多的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平等是一种来源于潜在的意识,具体就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程度,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是真诚的对待对方,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是值得尊敬和善待的生命个体,双方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未来,相应的双方也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和未来,每个不同角色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老师和学生友好相处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平等的对待对方、相互尊重对方,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是平等的学生才会无所顾及的参于并且与老师的合作,才会让学生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一种责任感。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生长的土地,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开导有不好情绪的学生,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让教学得到有效的展开。

四、立足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是立足于课本之上的。作为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资源,让学生在这个视野开阔。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情感的窗户,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呼吸人文精神的气息,引领学生一步步踩实脚下的人生之步,直至建构精神良知的顶峰。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忠于民族,孝敬父母,珍爱生命。发教授说:“一种文本好象就是无限丰富的全息空间,在这种空间里,蕴涵的各种文化艺术很多。老师能不能把文本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发掘出来,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是对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分析能力、解读能力和剖析能力是一种考验。”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解读语文文本,利用语文课本里的某种真、善、美的精神来启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研讨,一起感悟,“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生感受,充分激活原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本领。”

针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我们既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既要有“慈母”的疼心,也要有“严父”的管教。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来温暖他们的心。

参考文献:

[1] 吴 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3(02)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5

1.1兴趣教学法的运用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少年儿童心理是好奇、好活动,喜欢模仿,并且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比较差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媒体演示、互动、竞争比赛、组织游戏等活动让英语融入到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英语的方法。

1.2兴趣教学法要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

课堂学习中加入游戏活动可以使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讨论,使学习更加充满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游戏活动,学生之间相互的语言交流使其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3运用兴趣教学法更能够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愉快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理论的一个重点原则。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加入游戏教学的课堂中,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将更好地体现主动性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课堂愉快的气氛使学生参与课堂游戏活动的热情更高,学习英语的动力更大,教学的效果更突出,这就要求教师以兴趣教学为根本,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愉快和轻松。

2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把真实情境融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教学中。就像在水果和动物的单词教学中,可以将相关的水果带到课堂上,这样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带动课堂气氛,便于学生形象记忆。在动物单词教学中,可以把动物卡片张贴到教室各个角落,每个卡片配有相对的英文单词,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一起逛一逛这特殊的动物园,边逛边学,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增加学生学习趣味,从而实现单词的快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采用游戏竞赛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斗志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教学方式,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采用游戏教学是再合适不过了。小学生爱玩、好胜,通过游戏竞赛可以调动学习热情,教师把学生按小组划分,并实行积分制,根据小组在课堂上解答问题的表现进行打分,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减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在答题之前进行仔细的思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每一堂课下来积分最多的小组将得到奖励,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团队,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其他小组的斗争意识,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调动班级每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2.3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神经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时间大大的缩短,使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并且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和声音的配合使学习内容鲜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好玩的、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像与声音相结合,将知识生动的表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展现课本中的对话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对话融入情景,使学生能够准确清晰地理解对话,并能正确运用对话,就像在一段关于打电话情景的对话,教师就可以将电话叮铃铃的响声作为对话的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卡通动画展现对话情景,这将吸引学生打电话时英语的使用。又或者在商店买东西时的对话,可以将商店以及商店物品在多媒体中展现,学生可以根据物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进行对话表演,可以增添课堂情趣,使学生爱上英语课。

2.4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运用夸张教学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有人说教学是艺术,也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夸张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但是要想让夸张教学法的作用发挥的更好就得适当的、科学的运用,否则不科学的夸张教学将弄巧成拙,大失所望。就此夸张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如下:第一,夸张有度,要合理。教学时,不可以把所描述的内容夸张的太离谱,这样会使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复杂化,对学生造成不应有的困难,不易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让学生比较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所以在使用夸张教学法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做到夸张并不离奇。第二,紧紧扣住主题。使用夸张教学时,不可以偏离正在学习的主题。例:正在讲“banana”的课程,为了加深学生对香蕉的印象你可以讲“Banana?is?very?delicious”,但是过多的讲“How?much?is?banana”香蕉的价格,产地等等,已然偏离了主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跟着偏离,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浪费了时间。所以,夸张教学时要围绕主题。第三,保持新颖。使用夸张教学时要变换多种方式体现,这样能更好的稳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上几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提升和学习成绩的进步有很突出的效果。

2.5将歌曲、故事贯穿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育中将优美的英文歌曲融入教学过程中,缓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让学生随着音乐而学习使课堂教育以一种享受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不再感觉学习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同时歌曲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生可以自己学一些积极向上的英文歌曲,这样使学习轻松自然,从而渐渐地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同时融入故事也是一种不错的爱好培养。通过讲故事,了解异国风俗面貌,及用语常识等更好的展现自己,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加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总之在学习英语教学中融入音乐和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从紧张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兴趣教学法的作用

3.1提高学习的动力

每个人对事物产生兴趣后就会对此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儿童也不例外,但儿童的活泼好动,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使其学习的欲望存在于阶段性的动机上,这种动机就是通过兴趣的培养不断体现的。兴趣教学法能够让复杂乏味的课堂内容简单化、愉乐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2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通过兴趣教学使同学在学习中对所学的课程认知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从而更容易掌握,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语言创造力。

3.3促进师生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6

在教学中,我尝试用了小组讨论法,小组比赛法来完成教学。

第一步: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题目。布置病句题一次不能太多,否则学生没有耐心,很容易放弃。我一次让学生做三至四道题目,结合学生做题的速度,刚开始一道题目给三分钟,熟练以后再缩短时间。学生在做题时,我就在下面转,一是观察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做题的速度;二是也起着督促作用,提醒那些没有跟上的学生。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代表把讨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每个小组至少要选择其中的一道题目进行改正或者指出病因。讨论时间一般在三至五分钟,黑板板书也最好在五分钟内完成,超过时间就不允许在写,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因为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这时老师应该给予实力较弱的小组一些方法指导,并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克服自卑心理。

第三步:老师以大组为单位计算各组的成绩。一个大组应有二到四个小组,一组也就有二至四个答案,每个答案正确计一分,然后累加就是各大组的第一轮成绩;然后在结合题目看他们的做题思路也即指病因或修改情况,只要能正确指明病因或修改正确也可以再计一分,记作第二轮的成绩,两轮成绩相加就是各大组的最后成绩。这个过程也是老师讲解的过程,应注意学生听讲的情况。

第四步:表扬成绩领先的一组,并鼓励其他几组努力赶超,成绩最后的一组给全班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可集体表演也可独自表演,唱歌,跳舞,讲笑话等都行,形式不拘一格,随意发挥),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真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既有努力后的放松休息,也有成功后的喜悦;同时通过这个环节,我也看到了班上有些学生的另一面,他们成绩不是很好,可是他们的歌声很好听,故事讲的很好,视野很开阔,与同学关系很融洽,我觉得他们也并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他们其实也非常可爱。整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缩短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并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 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2] 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3] 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最初定位是专业必修课,它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时代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这个课程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去完成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是让学生形成小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师意识。通过这门课程,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熏陶。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能力、素质。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后要掌握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案分析能力和教学课程设计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教学活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二、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1)充分运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模式。通过具体教学实践证明,所有的知识并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的,有些是需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通过他人帮助,构建情境模式才能够获得。在课堂中创建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教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法”本身是一门非常抽象,理论性十分强的课程,对于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门相当枯燥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情景模式的引用,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中的内涵。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师讲授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真实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感受的同时去积极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为学生今后的教师之路做好引导。

(2)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互相学习的氛围。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可以让学生构建互相学习的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人们学习和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综合能力也比较弱,适当地运用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为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相互讨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这种相互学习和相互讨论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高职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真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体验,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或者是在操作中也会有困难,教师可以运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形成师生互相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建设探索学习模式。大多数人都有相同感受:就是针对同样的知识,教师讲解的东西远没有自己透彻理解更加深刻。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挖掘。“小学语文教学法”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但是课堂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探索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同时也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4)优化校园课程网站,构建学生自我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法”中涉及的知识非常全面,深浅层次也各有不同,学生在课后具有非常大的自我学习空间。在学生中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也都不一样,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开展校园网站课程教育,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角度去理解,或者是让学生借助各种工具进行学习。例如,学校在开设相应的网络课程学习网站时,将网站分设成多个板块:“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学辅导”“教学课件”等等,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去学习。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能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教学,所以,在培养下一代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创新和学习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在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师的授课中也不能是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石月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9

【关键词】小学 ; 语文 ; 德育; 渗透

义务阶段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充斥,给实现标准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本人谈几点肤浅认识。

1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读中感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涧物细无声”的教育。有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还需教师范读,使学生人情入境。

3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每篇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还在于作品本身的熏陶、感染。学生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读《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象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相类似的道德行为。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多读那些使人长精神、增毅力、强体魄,激志气、去懈怠、减卑鄙、除邪恶、生羞愧、远污染、起美感的好书。

4 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练习写简单记述文时可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指导学生可以写“争吵”、“值日”……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5 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营造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要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亲切地向学生打招呼,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教课前可以带着学生先唱唱歌或者背背诗词,以这样的方法进入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情景中,以便教师开展新的教学内容。

二、教师要塑造亲切形象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满微笑地去教课,这是最容易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感觉教师平易近人的好方法。而且发自内心的微笑能让学生感觉到被教师关爱着,是一种和学生在心理上的交流,让学生在温暖的感觉中去学习,也可以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着一张脸,时刻想着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这不但会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和教师的亲切感,拉远师生距离,更会导致学生害怕面对教师,不敢和教师过多地沟通和交流,非常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其实教师的威信不是用严厉的表情去树立的,而是教师本身的学问和修养。所以,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就要善于利用微笑,塑造一个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三、增加小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

教师在对少数民族儿童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既要让他们理解语文知识,还要将汉语和民族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对语文词汇理解较慢,因此增加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还可以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样一句话,这说明儿童多动手操作有利于他智力的发展。而且小学生本身爱玩好动,如果在课堂中多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单调的语言描述,把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可以生动有趣地讲解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语文课文中在讲到黄山的时候,语文教师马上打开幻灯片,让学生看到黄山的美景;在讲葡萄的时候,播放出吐鲁番葡萄的图片,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染到学生,更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利用悬念烘托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景

如果语文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就会比较沉闷,影响教学效果。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比较有趣的、带有疑问的和具有悬念式的情景或者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让课堂内容丰富,气氛活泼。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言,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应当创设教学情景辅助教学。在课文开始时,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时,教师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特产的短片,让学生仿佛置身西沙群岛,仿佛真的看见了海底的珊瑚和海参,直接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团结互助、积极好学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还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上所总结的几个方面灵活地设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彭宏.浅议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

[2]杨光亮.对小学语文作文“人文性”教学进行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0(07).

[3]杨芳利.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董成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