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十篇

时间:2023-03-14 02:08:23

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篇1

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农产品虚拟水实证研究 曹永强,姜莉,张伟娜,刘琳

基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分析 乔光建,苑振海,贾黎婷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缺陷及法律完善 张美红,ZHANG Mei-hong

清洁发展机制在水电中的应用 王小辉,马智杰,袁旭音

兴化市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 方国华,汝向文,吴婷婷,张明,薛根林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受水区水价测算方法及实践 秦长海,裴源生,张小娟

CGE模型框架下微观-宏观相结合的水价研究方法探讨 赵永,ZHAO Yong

新疆兵团各师农户对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 江煜,范文波,古丽马兰,王英,刘兵

推进区域水利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张淑华,ZHANG Shu-hua

四平市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框架设计 罗陶露,刘庆海,张树军,孙东梅,姚文锋

我国小型水库基本特征及其分析 蔡守华,伦,郑福寿

系统工程方法论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机制中的应用 胡萍,HU Ping

南水北调东线江都站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 万泉,刘媛媛,朱承明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变革探讨 袁峡,YUAN Xia

关于表彰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学术成就奖的决定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

21世纪初期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展望与建议 刘海声

关于对西部水资源开发问题的几点认识 孙爱霞

立足水利建设的实践不断开拓水利经济发展新局面 梁建义

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 马卫东

制度创新是水电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姚高宽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李华

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摘录) 张广荣

加强水利经济研究建设现代水利经济(摘录) 张岳

西部大开发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摘录) 彭谦

中国洪水保险的实践与探索(摘录) 万群志,程晓陶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摘录) 季云,田圃德

论江河源头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摘录) 张艳得

理顺中小水电电价势在必行(摘录) 皮颂孚

我国水利类上市公司提高竞争力对策研究 马骏,李锋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行政首长负责制探讨 袁伟,周克仪

浅谈水利企业职工持股参与分配的可行性 李军

农业供排水价格理论及安徽省水价制定探讨 张进

黄河下游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的调查分析 刘鹏鸿,袁汝华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价模型研究 王修贵,陈协清

水利工程水费转为经营性收费面临税金问题的思考 李华

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林晖,高玉莹

我国水利"十五"投资效益预测 高弋绢,黄涛珍,袁汝华,毛春梅

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王远,吴玉柏

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经济学评价方法 郝晓美,刘兴平

察雅县卡贡灌区改造工程经济合理性分析 傅巧萍,陈士金

南京市水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章仁俊,艾旭华

发挥水务一体化优势 促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刘冬林,朱月新

积极应对入世 加快水利发展 赵新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促进灌区经济自立 李少平,刘玲宁

浅谈乡镇供水投资机制 沙鲁生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倪新贤,郑易

论水利枢纽与生态环境 韦公远

入世对我国农业影响及其引发的水权水市场问题分析 徐雁

关于我国入世后勘测管理工作的思考 童广秀,王艳辉,张淑惠,刘康和

资产证券化:我国水利工程的融资选择 欧阳芳,陆庆春,沈菊琴

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探讨 刘传武,史红笛

我国城市水价浅析 方玲,裴源生,王立

水市场建立的支撑和保障体系 于纪玉,刘方贵

浅谈会计委派制 邵远亮,蔡民波

国库集中支付优势分析 谢继萍

财政国库支付制度变迁的成本问题——以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为例 黄江涛

长江流域片水利投资后向效应经济分析 陈锡康,李景华

安徽港口湾水库工程中的施工索赔控制 傅巧萍,陈士金

淮河流域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 田圃德,施国庆,张彬

江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探讨及对南水北调的经验借鉴 李新安,施国庆,吴玲

浅谈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 揭锡玉,徐国东

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王学全,卢琦,杨恒华,孙德福,赵雪彬

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袁汝华,耿小娟,邱德华

水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在尼洋河流域的应用 李朝霞,LI Zhao-xia

最优污染水平的数学解析与模式 孙强,王艳,邢颖

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全要素生产率估算 岳金桂,武琳

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内涵及主体分析框架 周申蓓,汪群,王文辉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初探 刘峰,郑垂勇

企业准备金的所得税政策比较研究 魏长升,陈建卫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符瑞光,FU Rui-guang

农业两部制水价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基于湖北漳河灌区末级渠系的调查 马培衢,MA Bei-qu

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蔡守华,张展羽

关于强化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杨福喜,YANG Fu-xi

利用期货期权理论构建我国水权市场的初步设想 辛长爽,郝介江,金锐

关于水权概念的探讨 马国忠,MA Guo-zhong

水权制度探讨及北京市水权制度建设的思路 韩中华,马东春

城市水务产业SCP分析 王亚男,胡继连

我国水利多种经营发展的SWOT分析 赵敏,戴小木,李殿阳

山西桑干河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范世平,徐明,周喜

江苏省黄墩湖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甘小荣,GAN Xiao-rong

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雷晶,周丽,赵敏

基于过程的水电工程全面动态风险管理 赵彪,陈志鼎,杨丽丽

Partnering模式中信任合作机制研究 肖建红,王敏,施国庆

水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研究 蒲志仲

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胡新辉,王慧敏

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国外节水技术借鉴 孙景亮

基于损失的水电开发非物质成本构成 高雪梅

水土保持投资效果及影响评价 包晓斌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水电站投入产出效率 谢飞,袁大祥

BOT模式建设中水厂的中水价格分析对比研究 马东春,汪元元

初始水权价格及其实现路径初探 马国忠

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思考 朱卫东,张元教

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灌溉水费征收存在问题分析 孟戈,邱元锋

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及利用产业的培育研究 李春芳,胡继连

我国水利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SWOT分析 陈楚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报价决策模型研究 胡洋,陈俊,蔡益民

全面预算管理在水利事业单位应用 黄学超

泗洪县创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探讨 陈康宁,董增川,蔡继,杨树云,李大勇,缪萍萍

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 黄锡生,张显云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周祖光

借鉴国外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经验 李蓉,郑垂勇,马骏,赵敏

水权制度与政府效用的博弈分析 张文军,唐德善

会计寻租成因及对策探讨 陈晓坤,周思年

关于反倾销应诉中会计方法运用的探讨 肖冉,陈晓坤

水价对中国北方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影响分析 李琳琳,陈晓光

广州市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王艳,吴学伟,许刚

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张郁,吕东辉

地下水水权冲突及其协调机制 戎丽丽,胡继连

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综述 梁春玲,刘群昌,王韶华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刘玉含,张展羽,伊德里萨,高晨宇

坚持综合治理提高除涝防渍标准 苏亚,王信平,钱锋,刘冬薇

水利经济篇2

浅析水资源合理配置 卢兴旺,孙颖,李冬梅,于志民

干旱地区对水利的认识现状及发展 曾芳

哈尔滨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任友山

平原水库防渗技术分析 张燕,ZHANG Yan

莆田木兰灌区防洪减灾经验 蔡朝煌

东大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吕文龙,宋艳梅,王鸿飞

哈尔滨市城市防洪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王宇,姜晓冬,杜菲,苏琦

自主管理灌排区探讨 任祖民,REN Zu-min

西南岔水库灌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王金龙

八五二农场水稻控灌技术机理分析 孙永强,孙家国

河南南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渗透试验 张维国

关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想法 张彦良,刘殿武

磨盘山水库防洪及兴利调度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分析 张德民,闻建伟

AutoCAD与Office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联合使用的技巧 关朝辉

重力坝加高引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 万晓丹,田静,WAN Xiao-dan,TIAN Jing

一种水电站拦污栅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法 信文彦,刘云

灌区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修补 张林钊,关朝辉,姚念光

浆砌石坝灌浆加固技术 丁惠林,贾树臣,田彦中

浅谈大量爆破设计 于文化,陈爱民,陈峰

安全系数与可靠性 闫群,江志明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研究 王占礼,Wang Zhanli

二龙山水库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调查 高文志,高巍,郑世兰,秦迎阳

浅谈鸡西市区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对策 王珏,许亚杰,王均兵,王振宇

水土保持的防洪作用与对策 詹敏,贾洪纪,王长春,Zhan Min,Jia Hong-ji,Wang chang-chun

浅析旱作农业技术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之后的作用--为朱总理'99,8,7讲话而作 彭珂珊,Peng Ke-shan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田间施水技术与发展对策 孙景生,Sun Jingsheng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 戴明哲,王岩滨,王晓滨

高压喷射灌浆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姜景凤,宋玉福

中小型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技术 李益新,李耀文,刘宝成

复合卷材防水屋面施工技术 满卫东,孙俊峰,何文德

人工地基的几种施工方法 阙志夏,贺守文,张铁军

水工砼底板破坏原因及修补方法 沃晓岚,张鑫,兰敬君

关于处理沉降缝漏水初探 杨福生,杜明彪

浅谈堤坝防渗帷幕灌浆 黄正国,赵玉平,魏国兴

计算机在变速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周维,张朝升

试论公司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制衡 魏红亮,花梅

推行国企年薪制的问题及对策 杨文宏,Yang Wen-hong

论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 刘香宁,李晓琦,郝洪文

量本利分析法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李德,徐成涛,王运花

好机电井节能测试及改造提高机电井经济效益 陈伟,郭丰田,屈凤海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赵玉琴,Zhao Yu-qin

公益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李宝成,王军,王运花

灰色系统在径流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李文洪,刘铂,李长有

牡丹江地区土壤资源分析评价 王振刚,朴正哲,曹晨华,孟戬锟

泵站设计新思路的探讨 刘越男,付宁,宋宇

绥化地区西部涝区治理对策 赵铁雨,全淑艳,孙继成,张奇林,李留宪

对龙江县节水喷灌工程建设发展前景的思考 付志刚,李毅,崔树军

引黄工程联接段的渣场选址及防护设计 韩彩霞

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 葛彦明,宋晓红,韩晓科,葛焕友

谈扎龙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对策 郭艳波,刘世兴,崔利广

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 贾庆丰,邓立群,高宝森,姚章村

三江平原垦区雨养农业典型 邓立群,高广君,姚丽娟

对黑龙江省灌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谢守香,胡爱民,孙凤瑛

丰荣灌区渠首拦河坝改造 孙艳坤,吴海燕,燕树立

现有井资料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运用 杨丽宇

浅析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止措施 刘笑月,褚晓刚,谢国辉

浅谈子堤在防洪抢险中的作用 李加富,冯慧艳,李兴华

小型简易堆石坝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石福泉,赵希江,尹福才

大汶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崔华,徐国东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 彭珂珊

探讨城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辛长爽

和平牧场土地沙化问题及防治途径的探讨 陈志辉

阿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徐作霞,李红敏,王永跃

国境界河乌苏里江国土防护工程的必要性 戴凌元,韩金超,马振海

农田防护林带胁地及其防治 吕志刚,张淑云

牡丹江1991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高红,王秀峰

发展持续农业战略 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张春山,于宽,刘军

水土保持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 张海英,于春泳,张艳玲

三江平原保护湿地的排畜灌工程 孙原峰

浅析三明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 陈吉凤

桃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治理措施 迟永山,韩晓君,林晗,包洪福

杭州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林以亭

关于衣干其水库淤积问题的浅谈 蒋俊丽,刘湘,JIANG Jun-li,LIU Xiang

日照市付疃河流域治理的经验与做法 梁其东,迟明春,刘青,席国峰

祖厉河流域年径流趋势预测分析 陈剑霞,黄维东

坡耕地治理刍议 尹亚秋,苏吉武,刘树奎

石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王伟东,白晓娟,孙翠玲

黑龙江省土壤盐渍化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张光辉,边延辉,母成波

哈尔滨市呼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丁莉,隋晓红,张荣玲

北墅水库灌区灌溉制度探讨 徐翠丽,张艳玲

本刊投稿要求

浅议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途径 张荣彪,王慧春,王春光

五常市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徐仁福

长隧洞掘进施工技术 阮周宁

土工格栅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解新勇,赵洪玉,郭长城,杨丽红

刘老涧三线船闸上闸首裂缝研究 雄,张廷辉

蜗壳底部及阴角部位混凝土脱空原因及对策简析 许波

水工混凝土碳化危害、预防及处理 钟汉华,高世国,冷涛,徐宏广

水工钢闸门防冰措施探析 李国辉,洪晓晖,李玉斌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 程咏,何鑫,于承宇

水利经济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利经济;发展;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在进行改革,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利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经济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使得水利事业良好的发展。

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1.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2.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是早就存在的,它是一种交换和交易的场所,但是市场经济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演变而来的。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现代市场经济,即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自身力量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这样的经济是在很早之前存在的,在这个阶段国家不干预市场经济,对其采取放任的政策,整个市场经济在自由的运行,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好的状况,会有生产过剩的情况,然后导致资源浪费,或是会出现经济萧条。以上两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的政策,就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在20世纪初开始了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从制度与运行上看,现代市场经济比自由市场经济更加完善,例如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是更加健全的,调控手段是更加完善的,法律方面是更加完备的等。现代市场经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弥补了市场本身的缺点与不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3.市场经济的特征。现代的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自主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市场主体可以自主调节,使自身的资源向利益高的方向分配,平衡资源,获取最高利益,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2)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以及统一性。市场是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供给与需求、价格、竞争是存在于每个市场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联系、彼此一寸,体现了市场的作用;(3)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的经济现状下,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地发展,快速地发展、可控地发展。

二、水利经济的改革探索

1.水利产业的概述。水利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有关水方面的公共设施与产品,例如防洪除涝、减灾抗旱、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建设等。水利产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具有公益性的,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水利产业发展的较好,这得益于国家的支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突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据统计,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大约占据65%,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据约50%以上,是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的。“十一五”我国的水利投资是1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到了“十二五”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与“十一五”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十一五”我国的水利投资是7000亿元,到了“十二五”投资是1.8万亿元,也是增长的。2013年我国在水利产业上的投资为4397亿元,2014年已经达到了4881亿元。在水利投资上也是逐年增长的。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水利产业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水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司法不统一。水利产业的工作由很多的部门负责,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职责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当有问题发生时,找不到具体的部分负责,找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问题无法合理快速的解决。在司法方面,节约用水问题要找城建部门处理,卫生防疫监督问题要找卫生部门处理,水电调度问题要联系电力部门,这样所有水利违法事件都有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执法的力度不同,方式不同,会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产生。(2)性质不纯。现在的水利产业大致被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生产经营型、有偿服务型、社会公益型。首先是生产经营型,水利产业作为现代的一种产业,是要有现代的经营模式的;然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发展,计算投入及效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最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产业是具有公益性的,又不单单只是公益事业,所以也是难以划分的。这三个类型没有严格的界定,概念比较模糊,根本无法满足现在水利的生产。(3)投资不足。在水利产业方面有很多资金不足的情况,经常会总有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发生,由于水利部门的公益性,水利产业有关部门的收入也很有限,有时甚至职工的工资也难以保证。长期下来,就会导致水利产业部门的职工队伍变小,人才流失,致使水利产业工作更难以顺利开展。(4)缺乏竞争意识。现在有的水利产业部门还是传说中的铁饭碗机制,职工会产生一定的懒惰心里,而且受到现在体制的影响,水利产业部门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责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职工工作分布不公、思想低迷、缺乏竞争意识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水利产业的良性发展。

3.水利经济改革的措施。(1)体制改革。水利产业的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应该理清行业职责,合理分配工作,统一司法问题,做到执法及时,执法公平,执法透明,执法公正,使人民有问题能得到快速的公平的解决,减少怨声载道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明确水利产业的类型。明确划分水利产业的类型,例如可以分成生产经营型、准公益型、公益型等,让人在此问题上一目了然,不再模糊不清,严格界定水利产业类型,不再阻碍水利产业的生产与发展。(3)投入足够的资金。意识到资金对于水利产业的重要性,水利产业本身是具有公益性的,有的部分无法自己维持,需要政府的支持,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改变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不良状况,资金充足了,才能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且要紧随时代,重视科技的力量,引进高科技的技术、设备,培养高科技的人才。(4)人事改革。在人事任用上,要改变现在的工作风气。工作单位进行公平公正的招聘,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上岗,然后通过绩效考核来任用、升迁或是淘汰职工。而且要根据职责、绩效的不同来进行工资调整,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竞争意识。使得水利产业部分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结语

经济在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改革的步伐也从未停止,改革意味着创新与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通过目前水利产业的现状,找到正确的水利产业改革方式,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水利产业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来振兴壮大水利产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水利事业,努力提高水利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珍.探究市场经济下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06):187-188.

水利经济篇4

关键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有效措施

前言

伴随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与深入,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仅由于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更是因为水利工程关系到民生发展。因此,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一定要特别关注的课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赶超国际上的发达地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特别是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完备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最终达到更高水平,推进我国水利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一般我们说到经济,就会想到国民经济,而水利工程经济建设与发展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从概念上分析,水利工程经济主要是要以水利工程作为主要发展目标,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规划、勘查以及施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水利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与进步,进而为国家建设以及经济民生服务,这是发展水利经济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必要性分析

水利经济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本体,在此基础上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运营、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等等都属于水利经济建设范畴,水利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关乎我国民生生计的大事,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水利工程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做好水利经济建设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内容,故此,水利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在未来的几年中给予科学规划,使其更好的推进我国生态水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在政府政策的大力督导下,在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水利经济建设已经较过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水利建设是一项相对规模比较庞大的项目,因此在经营管理以及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也就给今后的水利经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把控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与要点,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改进与完善,进而更好的推进水利经济建设朝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三、科学发展有效策略研究

1.做好统筹,全面协调

统筹规划对于水利经济建设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水利工程属于规模相对比较庞大的体系,因此涉及部门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各个职能部门,分工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政策扶持也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对水利建设规划与协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上级政策,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及帮助,对于相对较差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更好的推进其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水利经济建设的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2.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

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改革措施是当前水利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按照政府的明确指示,并且在政府有效监督的基础上,摆脱盲目竞争,提高水利建设过程中职能业务的有目标开展,特别是要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内部整改工作,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资源浪费情况,更好的确保水利企业及单位的既定经济效益的获得。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良性的竞争,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示下,全面有序的开展各项符合市场的经济活动,加大对于外部资金的吸引,并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必要的政府补贴,能够在确保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健康有序的推进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与壮大。

3.进一步完善管理及监督机制

管理与监督是全面推进水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旦问题产生势必会影响到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管理与监督机制在此情况下发挥作用,强化对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资金去向的监管,并且根据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企业以及单位有力的政策及资金帮助,最终推进水利经济建设能够更加顺畅的开展。

4.全面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人员对于推进水利经济建设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工作人员的力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新,同时加强对于项目科研的投入力度,让工作人员能够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项目创新,进而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力量。

四、结语

由此可见,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经济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更是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水利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还要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经济建设朝向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迈进,为更加快速的与国际水利建设发展态势接轨做出重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发展水利经济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2]马忠军.促进我国水利经济快速发展几点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5(11).

[3]王青.基于有效促进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

水利经济篇5

水利经济的效益有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就是在水利工作的不同部门,收到的财政效益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维持社会稳定。让各部门加强联系,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部门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益、质量结果都不同,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相对应的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扶持水利产业,从而使得水利经济达到良性发展。要制定适宜的能扩大水利社会效益的经济政策,首先我们要对各个部门所能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估价,然后考虑到各个业主的家庭经济情况和享受到的服务大小不同,采取不一样的经济扶持政策,以达到逐步减少财政政策,扩大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地方,政府就要回笼资金,因为投入资金也会增加,所以受益者承担的责任也增大;反之,若当地为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政府就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扩大水利事业,尽量减小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于人民,应造福于百姓。近年来,中央水利投入的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借国家的钱,政府部门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利用好这笔钱,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建设期间,政府要做好监督监测机制,防止的出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组织和媒体。组织好施工队伍,并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福利工作。并且做好移民工作的相关事项,书面和口头说服程序都要做好,真正的把水利经济的事情落到实处,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财务收益中,存在着各部门收益不均平衡的现象。针对此特点,政府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面思考,既要满足中国农业的发展所需,又要有意识地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工作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这样就使得水利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效益共同体现,达到双赢的目的。统筹兼顾的作用不仅是使得水利经济能够科学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对水利和水电不是统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大科技力度投资,提高技术水平,让水利水电共同发展,使得水利部门的财务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3)依法治水

政府要全面推行建设监督监察机制,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依法治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按要求清理河道维护水利工程和做好移民工作等,全面推进水利局各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水法》的公布和宣传作用。深入普及水法知识,提高村民教育程度,各部门做好水利执法工作,做好因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科学治水

注重水利创新,加快水利研究体制改革,加大水利科技管理,培养水利型人才、大力奖励水利科研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把水利工作做到扎实,保证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大力推进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民网上评价、网上监督,真正的把水利工程这件事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全社会都重视这件事。继续实行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沿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时时去检测和观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政策,做好党员分子带头领导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爱护百姓,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好的口碑才有好的未来。而不仅仅在意部门的财务效益。各部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水利出现的问题,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致力于解决因水利工程带来的一连串社会矛盾。加大对水利重点部门的监测力度,防止贪污事情发生和工作漏洞出现。严肃处理安逸无劳者,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节约和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农村宣传水利水电的好处,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污染物不乱排乱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更应该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促进和谐社会。

2结语

水利经济篇6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每个水利工程都有自己建设的背景,也都有独特的特征,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他们又都有共同的特点。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它形式上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

水利工程具有很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中的大部分又都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这项功能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内的调水。总之,水利工程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言都有着很大的社会经济功能。

二、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

(一)客观条件的制约

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气候、水文以及地质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破坏等。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经过科学的勘测,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二)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而言,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对于整个水利工程,从最初的审批审查到施工,往往把重心偏向主体工程,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具体操作上,有的是没有计划和相应的预算,有的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都表现为配套设施的薄弱或者匮乏。这就导致建设过程中麻烦多多,民意重重,建造完成后阻碍经济效益的发挥。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水利工程的管理缺失现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尽管水管单位经常提及管理要到位,可是真正做到到位的是极少数。特别是2O世纪5O―7O年代建造的中小型水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大多数工程标准较低,加上运行机制差、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和老化失修严重,病险率较高。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水污染严重,甚至导致当地的整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引起附近居民的强烈抗议。还有的不善于管理,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营处于亏本状态。这些都使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关系、人情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导致设计、业主、施工直到监理都处于一个很大的关系网络中,很容易出现金钱交易或者裙带关系。其最终结果是使整个工程成本上升,工程质量降低。

三、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举措

(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面貌,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工程完工后加强后续工作的处理等,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损失。

(二)立足于水利工程的优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很多水利工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大坝,它们更多的带动了当地经济整体上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工程很可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综合经营,增加收入,是把水利工程经济搞活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可以大力发展水利养殖业。一般一个水库有着稳定的水源,有着广阔的水域面积,有着优良的养殖环境。因此,这给养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大的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壮观的景象,再加上各个工程所处的地理区位,一般都能构成相应的景观群。比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等。再次,利用工程周边的闲置地营建经济林木。这样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起到调节生态平衡和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设施,充分配合水利工程发挥其经济效益

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力争做到建一处工程就有一套辅助设施。而不是先建主体工程,后续配套设施,这往往导致相应设施的滞后或者根本就不建。只有同时纳入规划议程,才有可能同时投入使用,以期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管理

这种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工程建造过程中,更重要的,我们要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加强管理。力争使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问题降到最低。具体而言,首先,对工程的招标要按照法律程序严格执行,同时应该让招标尽可能透明,以防止有些不法分子暗箱操作。此外,还有避免那种人情网络和行贿受贿的发生,选用切实有能力承办的企业承接工程。其次,工程设计要经过严密的论证和精细的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环境来决定设计方案。对于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要采用民意调查的方法征得农民的意见。再次,对于工程的承包要杜绝层层转包行为,因为每一次的转包都意味着利润的产生和工程成本的上升,甚至是工程质量的下降。最后,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要充分发挥监理人的作用,做到环环相扣,健全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水利经济篇7

雨水处置与利用方案有多种。除传统的直接排放方案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和用水要求设计为渗透、中水利用或几种方式的组合。以下为北京某新建小区雨水处置与利用的4种设计方案。该小区位于北京东南部,占地总面积29320m2,其中:建筑占地5925m2;道路与停车场8995m2;绿地14400m2;三者的占地比例分别为20•2%,30•7%,49•1%。小区地势平坦,土壤渗透系数为5×10-5m/s,地下水位在-12m左右,适于进行雨水渗透。另外,小区内建筑主要为3~4层的高级寓所,且均为瓦质屋面,屋面雨水水质较好且便于收集,可考虑将屋面雨水单独收集作为中水补充水源。

1•1方案一直接排放

方案一按传统的雨水直接排放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设计重现期P=1a。根据条件,可设计较多的低绿地和渗透地面。

1•2方案二渗透管渗透+排放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将非渗透雨水管改为渗透管或穿孔管,周围回填砾石。渗透管沟兼有渗透和排放两种功能。为保证防洪能力不减少,中心穿孔管仍采用与方案一相同的设计方法和参数。管沟渗透能力(渗透所需有效贮存空间与渗透面积)按照文献[1]推荐使用的图解法进行设计,设计重现期P=0•33a。此例中心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穿孔管,开孔率为2%~3%。管外回填粒径为10~20mm砾石,砾石外包土工布(渗透系数≥5×10-4m/s,厚度≥3mm),以保证渗透顺利,同时防止土粒进入渗透管沟发生堵塞。该方案充分利用中心管和周围砾石的空隙体积作为渗透利用的有效存贮空间,占地面积小,设计简单,方便施工,费用增加不多,安全性和效益均较高,适合旧小区原有管系的改造。除在雨水口上设置截污装置以外,没有其它特殊设备,管理较容易。根据路面和雨水水质状况,起始段检查井可设计成截污井。工程实施时还可将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均建成渗透装置,以增大渗透储存空间。该方案采用了多种渗透设施,屋面雨水先流经高位花坛进行渗透净化,再与道路雨水一起通过低绿地,通过截污装置后流入渗透浅沟;雨量较大时,雨水沿着浅沟进入渗透渠继续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再排入市政管网。

1.3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拌和土较天然土对屋面初期雨水有更好的净化作用。故本方案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高位花坛,花坛中填入渗透性能好、净化能力强的人工拌和土[3],将屋面雨水接入,作为雨水净化装置,提高系统安全性。高位花坛的尺寸可按建筑物周围条件而定。每条花坛外壁布设2~4个穿孔排水管,管径50mm,排水管与雨落管间距≥5m。为防止雨水冲刷花坛内植被和土壤,在雨落管出口处应设减冲措施或在花坛内铺设卵石。渗透渠与渗透浅沟仍按图解法进行计算,设计重现期P=0•5a。渗透渠中心渠采用无砂混凝土矩形渠,外填粒径为10~20mm砾石,砾石外包土工布。渠上加盖混凝土盖板。因目前国内尚无雨水渗透与排放联合设计与运行的规范与经验,作为方案设计与比较,为防洪安全,渗透设施与市政管网的连接溢流管设计重现期仍采用直接排放方案时选用的设计重现期。小区中所有路面均高于绿地约60mm,保证道路雨水先进入绿地进行渗透处理。该方案渗透装置埋深较浅,有利于增大渗透储存空间,方便施工,减少投资。小区雨水水质较好,未设初期弃流装置,直接利用高位花坛对屋面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余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和浅沟。易于清堵,便于管理。

1•4方案四中水利用+浅沟渗透

该方案考虑中水利用和渗透两方面。中水主要利用水质相对较好且易于收集的屋面雨水,处理后作为绿化、喷洒道路等杂用水的补充水源。中水收集及处理流程为: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贮水池加药、接触过滤消毒中水池利用。道路雨水进入低绿地或渗透浅沟进行渗透,多余雨水溢流排至市政雨水管道。根据研究结果,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容积按汇水面积乘以2mm降雨量设计[4]。贮水池的有效容积按雨水调节池的设计方法计算,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水池的有效容积与贮水池相同。为减少占地、节省投资,利用贮水池的顶板作为中水池的底板,且与小区内水景设计相结合,选用石砌池壁敞口水池。该方案将水质相对较好的屋面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中水补充水源,直接利用水量比例加大。但中水系统需要较多的构筑物、设备与控制装置,使该方案的总费用加大,同时由于雨水的季节性和随机性,会造成中水系统运行不连续,使用率不高。

2技术经济分析

2•1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包括土建投资和管道设备部分投资。按1996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进行计算,各方案雨水利用总量与工程造价。结果表明:方案二、三、四的工程造价分别较方案一高10•49万元、12•23万元、82•12万元,较之多渗透(或多利用)雨水量分别为4693m3,6435m3,7128m3。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方案,雨水收集排放均不可少。若以单位渗透与直接利用雨水工程造价来计,则方案三所需费用最低,仅为26•63元/m3,是方案一的81•6%;其次是方案二,为28•88元/m3,是方案一的88•5%。故方案三与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

2•2运行成本

2•2•1渗透系统运行成本

以方案三为例,工程建成后,该小区平均每年处置的总水量为17445m3(未计损失),工程造价为38•87万元,假定折旧期为30a,每年折旧费为38•87/30=1•294万元。按静态分析每单位水量分摊费用为1•294×104/17445=0•74元。由于渗透系统在雨水口增加了截污装置,所以每年第一场雨之前和每两场雨之间,往往需要人工清理堵塞污物,以便更好运行。以每年清理10次,每次10工日,每工日30元计,则该小区全年渗透系统运行成本为10×10×30=3000元。假设渗透运行成本全部均匀分摊到每年渗透水总量上,则方案三每m3渗透水量运行成本为0•21元。两项合计,方案三渗透系统运行成本为0•95元/m3。

2•2•2中水系统运行成本中水运行成本的影响因素较多,与处理规模、实际水量、设备自动化程度、管理水平、日常维修等因素有关。根据北京市中水设施运行调查结果,若不考虑折旧费可使中水系统运行费降到0•75元/m3以下[5]。

2•3方案对比评价

雨水利用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间接效益。故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下面以方案三为例,求算方案三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

2•3•1差额收益分析

(1)节省城市引水、净水的边际费用。方案三实施以后,每年较方案一多渗透补充地下水14559-8164=6435m3,假设其中50%通过地下水源自来水供给使用,则每年可节约地表水源自来水6435×50%=3218m3。以北京市2001年初每m3地下水源自来水实际价格0•4元计,则每m3渗透水转化为自来水的成本为0•95+0•4=1•35元,而地表水源自来水每m3实际价格1•60元,每m3水可节约1•60-1•35=0•25元。所以该小区每年可节省的费用为3218×0•25=805元。若考虑远距离引水(如南水北调)及用水超标加价收费和罚款,则此项节省费用还会更高。据报道,远距离输水是节水费用的3~5倍。

(2)节水可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这一部分收入可按目前国家由于缺水造成的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计算。据了解,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万m3,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年减少200亿元[5],相当于每缺水1m3,要损失5•48元,即节约1m3水意味着创造了5•48元的收益。方案三较方案一每年节水3218m3,可产生收益3218×5•48=17635元。

(3)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据分析,为消除污染每投入1元可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是3元[5],即投入产出比为1∶3。由于在本方案中提出“高花坛净化、低绿地接纳、浅沟和渗透渠同时渗透”的方案,尽管这是一种理想状态,雨量较大时仍有部分雨水出流,但毕竟大大减少了污染雨水排入河流水体,也减少了因雨水的污染而带来的河流水体环境污染。方案三较方案一减少排放雨水9281-2846=6435m3,以北京市2001年初排污费0•4元/m3作为消除污染需投入的费用,则每年因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为3×0•4×6435=7722元。

(4)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雨水渗透与利用后,每年减少向市政管网排放雨水6435m3。这样会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也减少市政管网的维护费用。每m3水的管网运行费用为0•08元[5],则方案三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为6435×0•08=515元。四项合计,方案三每年较方案一多收益805+17635+7722+515=26677元。

2•3•2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

方案三较方案一的工程造价高38•87-26•64=12•23万元,每年运行费用多投入3000元。以寿命期30a计,则其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9•2%,高于目前我国社会折现率12%,故方案三优于方案一。同样方法可算出方案二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5%,优于方案一。方案四与方案一的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小于12%,方案一优于方案四。

2•4评价结论及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三和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方案三效果最为明显。在计算中,对各方案的防洪减灾、节省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减少的灾害,改善城市环境以后带来的其它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未作定量分析。如果考虑这些效益,则方案三、方案二的收益率更大,方案四的可行性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水利经济篇8

关键词 水利经济 水利现代化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23

Th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Take Jing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Li[1], LI Fang[2], XU Haoran[3]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The Changzhou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2]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3] College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water conservancy.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Jing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y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water economy and modern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to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格局。水利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民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水利经济和谐发展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该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①在水利方面进行了大规模且持续的投入,并且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水利发展和改革,引领水利创新发展,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

1 水利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水利经济,水利现代化不同的特点,我们把水利事业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主要致力于水利经济的发展。

水利经济作为位于国民经济基础的一种行业经济,涵盖了水资源的勘探、 开发、保护、利用、经营、管理及在水旱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全部社会关系。水利经济包括水利基础产业和水利基础设施这两个主体。②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经济阶段理解为主要注重增强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即以水利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一阶段靖江市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充分利用水利优势,发展船舶运输等港口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靖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在这一阶段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调配能力,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与利用,为全市医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要工业门类的发展和靖江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基础保障功能,使人民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以水致富的道路。

第二阶段为水利建设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手段应用于水利,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和发展。它包括的内容:一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现代化;二是先进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能力;三是安全可靠的防灾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四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装备。③在这里我们把水利现代化阶段理解为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改变水利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信息化水利,主要注重增强水利的基础保障功能,水利建设重点逐步转向水利现代化。

在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中,靖江市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在长江、界河以及横港进行三条控制线的建设,有利地增强了防灾减灾的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加强了小型涵闸,灌排渠道的建设;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靖江市不断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体系,并且致力于实现靖江市水利综合信息化和自动化,显著提升全市水利综合管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为水利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和成熟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第三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持续加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并同时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我们把这一阶段理解为注重协调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发展,使水资源基础产业和基础保障两个基本功能均衡发展,使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在促进水利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并且力争达到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即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2 水利经济发展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1 在经济社会建设初期,必须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也就是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一阶段,水利的作用更多在于实现水资源的供给,促进水利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利用发达的水运交通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等使沿江开发势头不断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本来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发展水利经济,重视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有利于发挥水利行业特有的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2 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

水利经济发展阶段,主要重视水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过去水利的发展历程中,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科技带领水利建设,实现水利信息化,科学化等方面明显不足,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水利的发展必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只有在水利经济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才能认准方向,找准目标,才具备实力使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1)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水利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必须重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经历的阶段,也就是本文所讲述的水利发展第二阶段。在加快防洪除涝,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推动水利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等目标的引导下,必须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实现资源集约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和生态安全等都必须靠水利发展提供更加完备更加可靠的基础性保障。由此水利现代化是未来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2)水利现代化推动了水资源更好的整合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水利经济的基础产业功能。靖江市本地水资源量不足,通过建设150余座涵闸,极大提高了沿长江引水能力, 实现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供给和保障了重要工业的用水,这为靖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靖江市也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在工业用水方面实现重复利用率达到46%。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3)水利现代化大大降低了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损失,更好地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果。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注重防洪除涝的建设,靖江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内部骨干河道和配套设施为主体的西引东排,北纳南泄,分级控制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这为保障居民安全生活及依靠水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使水利经济得以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发展。通过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水利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实现了水利经济。

(4)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致富治水,治水致富”为导向,促进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靖江市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管理措施,加强靖江市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监督力度;在城区河道疏浚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大力实施了农村“双清”工程;在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和处理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靖江水利的发展适应了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从改善现状,预防发展,改变居民用水理念等方面努力,使水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水利现代化注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改变水利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水利改革创新。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水利科技化发展,靖江市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普及高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目标。这为靖江市之后的水利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改变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利用科技手段推动经济改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

4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呈现协同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1 水利发展呈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④同样的,我们把水利发展中的协同效应理解为在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其达到的经济社会效应大于水利经济或水利现代化单独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近几年来,靖江市沿江开发的势头迅猛, GDP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靖江市经济能得以如此快速的发展,与靖江市水利的跨越式发展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靖江市的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特点,处于本文所述的水利发展第三阶段,即靖江市在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以增强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水利经济的发展,来增强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水利经济和水利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协同效应。而正是在其协同效应下,靖江市水利的发展呈现“目标明确,科技带领,不断提升”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4.2 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相互促进,并不矛盾

正如前面所述,水利经济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水利现代化不可能跳过水利经济阶段而直接产生,需要在水利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水利现代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经阶段,水利现代化的提出更好地明确了水利发展的方向,即推动水利发展模式改革,提升水资源基础保障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在水利发展中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水利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水利经(下转第56页)(上接第50页)济与水利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促进水利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水利发展呈现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

水利经济的发展为靖江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水利现代化则为水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水利的发展必须在科学技术的带领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改革创新,不断改变水利发展模式,改变水利发展理念。使水利的发展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送去源源不断的动力。水利发展的进程中,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水利经济,即正如我们前面所谈论的把水利建设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基础产业功能上,就可能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和提高;同样地,如果只注重水利现代化的建设而忽视水利经济的发展,水利的基础产业功能可能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对于水利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只有重视两者的发展,才能很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双重效益,使水利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靖江市正是在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共同作用下,极大地发挥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保障功能和基础产业功能,不断加快了靖江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5 结束语

我们必须意识到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使水利起到更好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水利的发展必须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处理好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关系,使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能实现其最大的协同效应,以促进水利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基金来源: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水利经济与水利现代化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靖江为例(项目编号:201410294048X)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廖丽霞.实现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② 耿颖.关于加快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

水利经济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水利经济;水利资源

1明确政府责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是关系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农村群众安居乐业等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领域之一。中共十明确指出:`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根据十的指示和农村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大力发展市场化、现代化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国民经济相一致的农村水利经济是当前我国政府农村经济促进战略中的当务之急。政府牵头建立以农田水利经济为基础的农村水利经济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本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实状况,结合水利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水利经济的干预措施和刺激方案。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机构应该明确自身在农村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调配置等职能,合理安排国民经济预算应用于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方面的投人力度,开发出多种方式以增加农村水利经济增长动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等措施,“形成土地出让收益中比例提取投人农田水利建设机制,[2〕,有效安排农村水利资源的流向,保证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有充足的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基层政府应调动农村金融机构力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适当开放农村水利经济市场,采用招投标等方式为农村水利经济市场化集资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水利企业上市等。基层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调动农村居民参与水利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开展`筹资筹劳”等刺激措施,同时应该完善`财政奖补”机制,引导农村居民将资金投人农村水利经济开发项目上来,以集合农村群众集体力量推动农村水利经济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目前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基础实施建设依然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远远跟不上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制约了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进而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有限,阻碍了拥有大量水资源的广大农村地区以水利经济为龙头带动经济整体跨越的`农村经济战略’的实施,不能为解决日益加大的城乡差距问题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基础,因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浓问题的突破口。

3加快改革进程,推进农村水利经济大发展

改革是发展农村水利经济不竭动力,只有改革现行农村水利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才能够有效推进农村水利经济发展。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件。然而,由于其具有较强社会公益性和惠民性等特征,导致其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管理机构运行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因此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水利经济要发展,水利行业要加大改革进程。第一,农村水利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适应农村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管理体制,形成一种融公益性和效益性于一体管理体制,增强体制活力和激活管理人员流动;第二,农村水利经济要尝试实行股份所有制,集中闲散资金和群众力量办大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村民参股的集资形式,增强农村居民的市场参与意识,提升水利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提高管理者的办事效率;第三,农村水利经济改革应该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水利经济改革的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外商投资,同时鼓励发展乡镇所属和村民个体、集体经营的水产养殖等农村水利经济形式,“把湖洲种植、水力发电、水产养殖、水利旅游作为开发的重要项目,规划好、落实好’。我国农村地区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然而落后的开发管理模式严重限制了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放思想、开源节流,加快改革进程,推进农村水利经济大发展。

4结语

大力发展市场化、现代化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国民经济相一致的农村水利经济是当前我国政府农村经济促进战略中的当务之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改革是发展农村水利经济的不竭动力,只有改革现行的农村水利经济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够推进农村水利经济的大发展。

作者:孙晓迪 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海龙学,2013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水利经济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 水价 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 ,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WWw.133229.cOm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 工业 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 计算 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 经济 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