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19 14:27:24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篇1

关键词:国际湿地文化节;会仙湿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84-01

桂林市政府近年强调“文化立市”,临桂县则倡导湿地与文化,这原本是符合桂林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要求。该次文化节高峰会命名“国际湿地文化节”,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们对湿地保护提出见解或想法,例如从湿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独特价值、有效利用、定位发展、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各抒己见,当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些构思仅仅是初步胚胎,要想进一步开展实施,还必须结合湿地实际,不断考察与论证。

而在文化节后,临桂县文化部门应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相关论文集或资料,这些整理后的论文稿,将作为以后湿地保护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甚至可能的话,可将资料公开发表,引发更多专家与民众的深入建设讨论,以期碰撞出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队伍中,使其群众基础更庞大,论证更充分。而现在看来,作为湿地的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话语权,其话语权掌控在专家、政府、资本家手中。

一、令人担忧的湿地现状

目前,会仙湿地面临诸多问题。如当地居民的围湖造塘、围湖造田,致使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源不足,经常造成湿地干涸萎缩与河道断流;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量水葫芦蔓延;甚至,随着湿地小有名气,在硬件基础暂且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周边地区大量自发组织的散客前往游玩,将大量食品垃圾袋带至湿地,随意丢弃,造成大量白色污染等等。

其次,在文化保护与挖掘方面,地方文化部门保护意识仍没有形成,重视度较低,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眼光与资金投入,导致放羊式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人员对于湿地文化价值理解较为肤浅、简单,相思埭古桂柳运河,它作为古代交通的水路,其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但在新时期的今天,如何将运河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休闲文化,这应当是本次湿地文化节的题中之意与文化价值核心所在。

二、湿地建设与运河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1965年8月5日,由自治区文管会、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队第三小组成员王炜岳、王绍鹏、黄爱琴、韦仁义,他们曾对“南陡河”(古桂柳运河)做了一次全面仔细地专项调查记录表。根据当地群众描述,工作队成员分析认为,诗句中所言的“龙王庙”庙址,应当在分水塘与分水西门闸之间,紧靠陡河与塘边的一块地上,而“虎仔桥”则应当是狗崽塘闸门上所建的桥,而该桥在上世纪60年代已不复存在。

即便如此,那现今睦洞村委境内的龙山山顶残碎的“重修龙王庙”石碑又当何解释?“虎仔桥”是否已被拆毁?“琳琅山”又是境内哪一座山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或许有人会质问,这些与我们所要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何联系?假如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话,那此次举办的湿地文化节,内中的文化性何在?湿地的灵魂与精神何在?

卢沟桥,现留有一处“卢沟晓月”石碑,尚且给游人依稀念想。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更应当将运河文化深入挖掘,并纳入到湿地公园的建设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还原古景,或根据古景设计相关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而不至于,将大好的湿地文化鼠目寸光理解为“可供民俗表演。该次湿地文化节,由于活动时间长,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活动的举办成功,地方政府聘请的是北京相关文化公司策划,邀请一些娱乐流行明星捧场。其中所花经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还不计算临桂县政府的文化局、旅游局、广播电视局和交通局等动用的各方面人力与物力。

三、反思与总结

湿地文化篇2

水湿地给我们的感觉并不陌生,但是水湿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晓,说清楚的。

一、文化部分

(一)水湿地的观念变化体现人们思想的变化

所以水湿地并不是单单是水湿地的表面,它所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文化观念。刚开始人们不是很清楚是改造大自然还是利用大自然,一味的向自然界索取,产生了人定胜天的革命豪情,建国后为了安置退伍军人和多打粮,1958年10万官兵是“卸甲归田又上战场”,开赴黑龙江北大荒,向荒原挺进,退伍军人、知青等汇成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主力军,荒原经过他们的双手建设,变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其中北大荒开发的土地绝大多数是开垦的沼泽地,也就是水湿地,其中梁晓声写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是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体现出革命的豪情与无比的悲壮。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年垦荒战士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甚至献了终身献子孙,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荒原变成了良田,解决了粮食的产量,但是是不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和气候呢,是不是得不偿失呢,笔者不敢断言,只能看历史发展的结果来辩证的来看待了,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站在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基础上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和谋划,而非一时的策略之举。

(二)水湿地呈现出革命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

荷花淀和白洋淀所依托的写作背景即是水湿地,描写了抗战军民同仇敌忾的革命豪情,以聪明的智慧,诱敌深入,巧妙地打击敌人,获取胜利。

参观游览这些地方要着重要体现出红色旅游这块,景区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让外地游客到这里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而不是浓重的商业味道。

(三)一首歌曲荡气回肠,表现出新时期人的风尚

这是一首我小时候听到的歌曲,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那么荡气回肠,令人动容。歌曲是描写了一个是以一个真实人物“徐秀娟”的故事,她是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来到了江苏省盐城市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

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歌词: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呜……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呜……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首歌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童年和青年,传递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徐秀娟的敬业精神和那种对于人与鸟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对待工作的认真和一丝不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和就业后的新思考,是对待工作的“既来之则安之”,还是不满足于现状,怀才不遇的牢骚满腹的才华尽失,还是生不逢时的迷茫、犹豫和彷徨,作为目前的大学生,当听到这首满含泪水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热爱丹顶鹤姑娘徐秀娟,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二、我们应该为水湿地做点什么呢

(一)我们不应该开垦水湿地,不烧荒

我所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火车一驶出,就可以看见在火车道两边有大片的水湿地,一到春天就开始有农民用火烧荒的情况,造成附近浓烟滚滚,而且有很多有人开出鱼池,有围垦水湿地种农田的现象。希望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好好管一管,把这一片近郊的水湿地保护起来。

冬季的时候组织人员把干的芦苇收割起来,而不是春天被放火烧掉。

(二)不向水湿地倾倒垃圾和建筑残土

东京城火车站附近居民众多,垃圾随意倾倒,造成水湿地垃圾成片,污浊不堪。

铁路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应该加强宣传,要像爱护母亲河一样爱护身边的水湿地,向垃圾点倾倒垃圾,而不是就近向水湿地倾倒。

(三)不滥乱伐树木,保护鸟类

湿地文化篇3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建设这一问题,是关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生活品质的头等大事。城市建设,主要靠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固有价值,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溇、烟水渔庄、烟水庵等十大人文景点。这些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恢复,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西溪的历史文化,发展西溪的旅游文化已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西溪湿地公园已接待游客1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江泽民、李鹏、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

3 以文化为龙头,倾力打造西溪特色文化

越是民族的文化,也越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有特色的文化,越有其强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2006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二期工程。西湖区委、区政府立足生态、文脉、民心三大工程,把“文化先行”一以贯之,进一步深化对西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紧抓特色,从差异中体现西溪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3.1 树立大西溪理念

作为大西溪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溪一、二期的保护工程,我们既注重与整体湿地生态和人文历史背景相符合,又从“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要求,坚持“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彰显人文自然融合性,体现生活延续性”的原则,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再现西溪胜景,延续西溪文脉。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融进园林景观的营造中,构筑充满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空间,从而成为杭州又一张金名片,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体现其总体差异性

我们在西溪文化的总体挖掘中注意到两类差异:一是地域距离差异,二是实质内容差异。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却是永恒的。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越强,对求新、求奇、求知的旅游者来说,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特色取胜,力避因雷同,从差异中体现内在价值。

3.3 体现其特色性

我们说,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而特色则是其生命线,没有特色,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唯一、最佳的特色原则。

⑴它的地理位置处在“湿地”之中。它离不开水,正如鱼水关系一般。但它又不同于海边、江边、湖边。它身处港湾鱼塘内,在建筑布局中,我们更多地考虑“沿河而筑”,或是水中之景,以处理好水面与陆地的协调融汇,使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

⑵它有历史渊源。现在的“西溪”,是历史上“西溪”的延伸,其文脉是相通传承的。所以“西溪”必须有“古”的元素和遗存,不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假古董”,而是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使之文脉相承,生命相续。

⑶西溪湿地不是一个纯粹的游览观赏区,游览观赏只是其一个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所以要有“人间烟火”,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参与性,使游客能体验西溪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景,以便与游人交流、沟通。同时,我们更注重其科研、教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运用。

⑷西溪以物质为载体,其深蕴的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等等,都要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各种文化的、节庆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参与进去。它所开辟的是文化性极强的旅游活动,或是旅游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如:词人祭祀、龙舟胜会、赏梅节、开柿节等,使西溪文化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中得以体现。

4 独具匠心,营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经过深入挖掘西溪文化,我们对二期中要恢复的西溪文化景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构思,无论是营造环境、建筑风格、布景造园、筑山理水、文化陈设等,都以西溪文脉传承为主线,以西溪文化特色展现为要求,精心打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4.1 从总体恢复上

西溪二期综保工程绝不是营造一个主题公园,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按“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总体须体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在细节上,如对入口、步行道、通道、围墙、门楼、穿堂、庭院、牌楼等节点的布设,要吻合西溪历史传统风貌,彰显“寓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如:洪钟别业建筑针对洪氏家族的人文背景,吸取明代士人宅园元素及制度。高庄建筑汲取明末至清中期京城官宅的特点和清代文人宅园的元素,以及明清时期女子艺文活动的生活场景,主体建筑风格反映清盛期官宦宅园特点。“两庵”总体按照寺观园林风格营建,曲水庵风格力求简素,交芦庵力求体现文人园林特色。建筑组群之间主次分明,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并通过曲折幽致的布局以丰富整体景观。蒋相公祠以民间祠堂形制,设戏台等。而河渚街以蒋村街市原有风貌为蓝本,突出体现其水乡集市的独特风情。

4.2 从施工要求上

4.2.1 组织严密精细的施工作业。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要求高,专业多,施工交叉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详尽的施工方案,这能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缺憾。各工种施工时,对景点建筑设计及外部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思进行整体理解,避免从单一的工种层面理解,力求把设计的整体关系和构思通过各工种的相互衔接与默契的配合来实现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4.2.2 高超一流的施工队伍选择。西溪湿地文化景点的建设,既然作为传统古典园林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特殊要求高,是西溪工程能否引人入胜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们选择国内从事过古典园林建设的施工企业。同时,在施工中,设计单位派驻专业人员,实施现场指导与监督,以确保质量。

4.2.3 注重严格规整的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中配备高水准的把作师傅,这是传统古典园林施工的关键。由于其大木作、小木作、雕刻、砖细、油饰、叠石、植物等专业工种多,因此要有从事传统建筑、古典园林施工多年,对传统工艺有足够造诣、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精心把握。大木、小木、水作、砖细是建筑上的一个构件,木雕、泥塑、砖雕是建筑上的装饰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粹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工匠的个人修养与操作技艺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的建筑构件能否转换成一个艺术品,更是能否打造传世名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严把施工关,使设计与施工实现“无缝焊接”。

4.3 从园林意趣构造上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在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即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营造出一种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借景、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综合要素的把握。

4.3.1 借景——园因景而灵

立足于西溪的郊野园林,既保持幽静特色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地形地貌,以确定园林布局和主景,巧妙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手法:例如高庄北临生态廊道,宜借景;东接东家漾梅道,可观景;西靠南漳溪,需障景;南则远借老和山一带诸峰之景。在空间的处理上使之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体来说利用水体、建筑、绿化、叠石等元素通过围合、遮挡和曲折、引入的手法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2 掇山——园因山而隐

要按照计成《园冶》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文震亨《长物志》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造园思想。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洪园构土成山岗,是为竹坞梅岭;峰石累叠成崩云,以显磅礴气势,宅院以堆叠山体为依托按轴线展开。郊野园林叠山,以少总多,寄情诗文,托意丹青,尽收山水之色。

4.3.3 理水——园因水而活

在筑山理水时,充分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潆洄,聚则浩渺。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如高庄、洪园、交芦庵在保留鱼鳞状肌理的水塘和茭白地的基础上,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以建筑相邻环分水面,分聚结合,动静相间,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池岸驳以植物、木桩,具朴实郊野特色;梅堤、画桥、芦汀天光云影,邀月引云,更添幽邃深隐。

4.3.4 植物:园因树而秀。高庄、洪园、交芦庵、曲水庵等文化景点在外观上既保持西溪特有的柿基、梅道、桑畦等特色景观,又结合诗格与画理营造传统园林景观意境,与建筑形成主题。

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天然野趣,也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要处理好西溪“三雪”胜景,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

我们充分考虑杭州西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季相景观的要求出发,用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鸡爪槭、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水杉、青枫、山膀胱、红花檵木等树种;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木绣球、紫玉兰、白玉兰等;园内以高大乔木营造名园氛围,如香樟、白皮松、金钱松、黑松、柳杉、水杉、竹类、桂花、杜英、木兰科植物、合欢、喜树、乌桕、七叶树、无患子、樱花等,同时,配置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如山茶、八角金盘、杜鹃、书带草、麦冬、十大功劳、水蜡、腊梅、火棘、常春藤、枸杞、六月雪等。

4.4 从室内外文化陈设布局上

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原则,通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发掘整理研究分析,明确人文资源的地域特征和“遗传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碎片整理、乡土民俗风情片段修复整治,从“形”和“神”两个角度出发,在布点、布局、形态、时代、材料、展示手法、展示效果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西溪二期的“人文神采”,传承和延续当地历史文脉。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等配置上力求工艺精致,体现清•李渔《闲情偶寄》“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胪列古玩,切忌排偶;幽静陈设,妙在日异月新”的意境。

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家具陈设严格按照时代特征进行布置,厅堂、偏殿、亭阁、楼榭等建筑人文布设,以功能需要为前提,做到端方、清雅、规整有度、雅俗相宜。

楹联、匾额、字画等,以“编新不如述旧,雕今不如刻古”为原则,我们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和专家定向征集的形式,围绕西溪文化特点,公开西溪文化调研资料,广泛征集楹联、匾额文稿,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形式把关、修改、确定,以确保楹联、匾额既体现西溪历史文化特质,又具备楹联匾额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

在楹联、匾额配置上,通过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配合家具陈设与楹联诗词题咏,烘托出各文化景点的主题,以渲染西溪文化景点特有的平淡深远之气,深化人们对各文化景点诗情画意的理解。

至于碑文、石刻、砖雕、塑像等,我们也以各文化景点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要求,力求形式多样,各呈特色而又整体兼容,体现其差异性,保证其完整性,确保文化陈设科学、合理、到位。

5 西溪文化景点的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作为杭州城市旅游发展举足轻重之人文景点,立足于西溪“梵、隐、俗、闲、野”的生态、人文、环境主基调,而其意境除萧散简静、疏朗雅致共性外,特别要强调其差异性,与西湖、西泠有所区分。

清•钱詠《履园丛话•园林》所录,“造园如作诗文,心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并以此得到“寄情赏、托灵性、娱休沐”的意境。因此,构筑名园的最高境界是美景胜迹如画卷、咫尺山林若天成,蹊径盘曲而绵延、峰峦奇秀显苍古,着重体现西溪田陌交联,沟渠相通,桃李茂密,桐竹成荫,河中多荷芡,池里富菱莲,还有孤峰丛莽的野趣横生,一派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一在于建设者的深远立意,二在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三在于施工者的巧夺天工。

我们立足西溪的保护和恢复,着力使西溪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已恢复或将要恢复的西溪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中,我们前期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并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西溪“七景两堤”。

5.1 七景

秋芦飞雪(一期已恢复):体现西溪秋日芦花飞扬似白雪飘舞,寓西溪秋雪庵“芦花弥望,风景清绝”的如画景致。既点明秋雪庵,又体现西溪秋日观芦的特色和意境。

高庄宸迹(二期将恢复):一方面着重体现西溪曾接待清康熙皇帝的空前盛况。宸,意即皇帝。以重大旅游事件定景名,一目了然,主题明确,能吸引游客眼球。另一方面体现高士奇寓居西溪,其私家园林“华贵、繁复、绮丽、雍容”特色,填补了杭州久已湮没的私家园林的缺憾,亦为西溪二期的一大看点。

渔庄烟水(一期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详和。

河渚听曲(一期深潭口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西溪是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现已成立西溪越剧团。今后在河渚街蒋相公庙古戏台演出,以增添戏曲文化趣味。

深潭会舟(一期已恢复):体现深潭口“龙舟胜会”盛况。会舟之时,龙腾人跃,鼓乐齐飞,人声鼎沸,民风淳和。

曲水寻梅(二期将恢复,一期已恢复梅竹山庄、西溪梅墅两大赏梅景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现在的西溪,已补种各种梅花一千多本,不日既可行步赏梅花,也可乘舟赏梅花,别有情趣。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孤山、灵峰、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取此景名,体现西溪曲水环绕,舟行赏梅的旅游独特性和差异性。

柿林秋色(一、二期作整体恢复):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

除“七景”以外,二期还将恢复洪钟别业、交芦庵及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蒋相公祠堂、陈聚兴染坊)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

5.2 两堤

福堤(二期将恢复):原花蒋路。意寓盛世修堤,造福百姓。沿线修建以“福”字命名的六座桥梁,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

湿地文化篇4

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均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基础上,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高楼大厦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沉重的压力,如何能够在繁忙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获得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首要考虑问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为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自然休闲空间,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把握设计要点,将更加前沿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

关键词: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生态平衡

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建设湿地公园,有助于更加广泛的发挥湿地效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大力建设湿地公园,湿地面积增加到41.50万hm2。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湿地公园的认知不充分,湿地公园设计上理论和实践未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尚未形成完善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其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公园自然形成的湿地地貌景观缺失,植物多样性不突出,加之缺乏对湿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故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景观设计成为首要工作内容,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1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

1.1湿地公园景观内涵

湿地公园景观是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基础所在,在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前提下,充分整合湿地资源,挖掘湿地文化,发挥湿地生态型、社会文化性和艺术性特点,为广大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区域。

1.2湿地公园景观构成

其一,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划分为近岸陆域景观、水域景观和岸带景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域景观主要是通过水流速度、水质和水深来表达水体景观,呈现出汹涌澎湃或是涓涓流水之感,形成池塘、浅潭或是飞瀑等水体景观。岸带景观是受到抄袭影响形成的浅滩或滩涂等水体景观,形成不同类型的驳岸。近岸陆域景观则是为了便于人们观赏和游玩的亲水设施,即平台和栈道等,同时具有引导人流观赏路线的作用,营造出别样的湿地意境,提升湿地公园整体景观美观。此外,湿地公园由于水体景观影响,可以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或是出现云雾缭绕景观,呈现出特别的自然景观。其二,湿地生物景观。湿地公园中的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其中湿地植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和浮水植物等联合配置,呈现出湿地植物景观。结合植物的枝叶、花、果形状的不同,合理搭配形成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湿地植被自身具有丛生、片生和簇生的特征,根据群植或丛植搭配方法可以形成更加曲折、幽深的景观形态。湿地动物景观中包括湿地水鸟、鱼类和昆虫等,作为一种移动的景观,配合湿地植物景观,可以带给湿地公园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结合湿地水鸟的生活规律,移动放飞和归巢,潜水和觅食均是湿地公园内不可多得的湿地动物景观,具有别样的特色。其三,湿地文化景观。作为湿地公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生态景观以外,还包括一系列风土人情和民俗特色,在湿地公园中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湿地形成的生产文化,进而影响到人们日常的饮食文化和住宅文化。(2)湿地改造后留下的痕迹,其中包括具备地域特色的运河、桥梁和建筑等。(3)文化交通形成的景观,包括文学艺术交融的诗词歌赋和书法字画,或是民族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等。

2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出于净化污水和生物栖息地多样化角度,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同时,整合自然资源,合理搭配乡土植物和自然景观,保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合理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2以人为本原则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满足人们欣赏水景的需求,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促使人们可以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种角度来感受水景的魅力,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此外,在提供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观连接起到遮荫效果。

2.3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为了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搭配,应该注重人文景观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特别性等特点,促使湿地水体可以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植物景观的配置需要注重虚实结合,实现色彩的协调统一。

2.4合理利用原则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以便于促进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达到节省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活动与科普活动。

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和方法

3.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内部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合理搭配,可以通过地形改造和水文联通,营造独特的湿地景观形态,提升对湿地农耕文化和水体景观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诸如,在湿地公园水体局部景观设计中,不同的溪流和石块,或是郁郁葱葱的湿地植物群落,驳岸自由曲线形态和双螺旋曲线形态等,形成一种曲水流觞的湿地景观。人工湿地景观为主的湿地公园,错落有致的池塘,湿地水体下游和积水区域设置稻田等。

3.2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由于湿地环境的生态环境十分多样,生态效益较为突出,其中包括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特点。其一,在水质净化功能景观设计。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起到环境净化的作用。景观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选择净化能力更高的湿地植物,设置相配套的桥梁和廊设施,实现景观的多重效果。诸如,在景观平面设计中,可以设计为肾脏形,岸带植物可以适当的种植香蒲和芦苇等湿地植物,形成更加错落有致植物景观。此外,为了提升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效果,可以通过对比污水流经湿地的水质变化情况,充分展现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功能。其二,生物多样性景观设计。湿地公园中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乡土湿地物种,搭配昆虫和鸟类,维护湿地环境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湿地景观效果,带给游客更加舒适的享受。与此同时,通过配置沉睡植物群落和浮水植物群落,丰富湿地水生环境多样性,把握空间分布规律。在湿地植物设计中,设置人工巢箱,或是在水体中设置岛屿,营造一种更加隐蔽的环境;引导鸟类前往栖息和觅食,将动物群体群居行为充分的展现出来,营造一种独特的湿地景观。人们也可以近距离观赏湿地动物景观,营造出一种空山幽静的意境。

3.3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设计中,主要是负责引导人们游玩和休息的路线设置,有助于合理引导人流,更为合理的展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其中包括凉亭、水榭、亭台、游廊和园林小品等等,带给人们别样的景观体验,提升人们的关上体验。就静态赏景景观来看,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观赏作用,同时也是湿地公园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景、对景和框景等会一系列手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湿地公园内部景观特色,提升景观多样性。动态赏景尽管则是为了引导人流观赏路线,促使人们可以动态的观赏湿地公园中的景观特色,合理划分公园内不同空间的景观,合理配置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提升湿地公园中景观观赏效果。点景则是为了更加深刻的展现公园文化内涵,营造出良好的湿地公园景观意境,最为典型的即是雕塑和园林景观小品等艺术形式为基础单元。诸如,农耕湿地文化中,农业设施和农业耕作场面,形成与众错落有致的农业场景,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农耕体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为了营造出湿地体验景观、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和湿地硬质景观,根据设计内容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其中湿地体验景观可以通过优化植物群落配置,地形改造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则是通过配置乡土植物、表流和潜流湿地、稻田等;湿地硬质景观则是通过凉亭、水榭、亭台、游廊和园林小品等展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下,为了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为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自然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曼胤,崔丽娟,李伟,赵欣胜,赵玉辉,李胜男,王义飞,张岩.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292~296.

[2]勾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胡金龙.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4]钱新锋.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营造个性景观特色探索[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5.

[5]李达.GIS技术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6.

湿地文化篇5

人民论坛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正变成无障碍、零门槛的公益文化场所。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成果的场所。中国湿地博物馆在服务群众、扩大公众参与方面有什么经验?

陈博君: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说过,“文化民生”是文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可以说,博物馆公益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政府服务于民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百姓即将进入公共文化免费时代的象征。免费开放扩大了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观众覆盖面,让更广泛的公众以观赏、体验等博物馆特有的教育方式认知祖国湿地资源、直观感受湿地文化。

展览是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部分。不论何时何地举办的任何展览,都是为了给当时当地走进博物馆的人看的。展览的内容固然需要研究,展览的内容给谁看,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得更好,怎样让参观者满意,怎样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获得应该获得的知识,这些问题更需要研究。

中国湿地博物馆建馆以来,我们一直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此,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不少于10场的展览,其中围绕湿地主题的大型专题展览每年不少于3次。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先后举办了“神奇湿地・岩层秘影”古生物化石展和“神奇湿地・海洋奇观”海洋生物展。在2月份举办的古生物化石展中,共展出了古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兽类、滑体两栖类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等500余件珍贵的化石。考虑到各年龄层的游客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大型仿真恐龙与化石标本共同展出的方案,并且推出了化石标本修缮制作体验活动、拼图活动、数恐龙比赛及中小学生原创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两个多月的展览期间,共吸引了37万游客前来参观。7―10月份举办的海洋生物展,则展出了200余件活体海洋生物和200件海洋生物标本,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展览期间推出的湿地寻鱼、沙滩拾贝等趣味活动,更是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热捧。

此外,我馆还成功承办了国际动漫节中国湿地博物馆分会活动,推出了首届“原创先锋”动画作品影展开幕式、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专家与国内艺术家交流活动、动画作品影展、大学生科普动漫创意设计竞赛优秀作品展、寻找杭城百名天才小画家活动等。活动开幕当天,单日入馆人数达到2.4万人次,刷新了博物馆单日最高入馆人数记录。通过成功融入展会,博物馆聚集了大量人气,截止10月8日,今年入馆游客已突破了80万人次。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将好戏连台,推出多项有份量的大型展览,一是承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鼎力支持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将在全国首次集中展示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我国30多块国际重要湿地;二是承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泠印社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百年华彩乐章――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集中展出44位国内外顶尖的水彩画家的精品力作;三是主办“西溪文化民俗展览”,这将是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以来首次利用馆藏自办的文化展览,让参观者在了解湿地自然风貌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西溪湿地的历史人文知识。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中国湿地博物馆将成为更多民众学习自然知识、欣赏湿地美景、参与艺术创作、提高环保素质的课堂。

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博物馆在社会与自身双重需求下,要以学术的态度、方法对待服务领域。在这方面,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如何做的呢?

陈博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文化准备。文化服务是行为,而不仅仅是产品。以博物馆为例,建筑规模、馆藏展品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容易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就难了。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这是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以湿地保护为主题,同时依托西溪湿地而建,因此,积极打造“湿地文化”和“西溪文化”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努力的两个重点。

在弘扬湿地文化方面,我们创办了“一网一刊一室”三大阵地。一网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网站动态及时信息、传播知识;一刊就是《国家湿地》杂志,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全面普及湿地文化知识;一室就是湿地阅览室,广泛收罗了与湿地相关的书籍、报纸和刊物,供游客免费阅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坚持“填补空白、争创名刊”的目标,创办了国内唯一的湿地类综合读物《国家湿地》,这份98页的全彩双月刊目前已正式编发了9期,业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西溪文化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建立了西溪研究院,开展了西溪全书的编撰工作和西溪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把红楼梦文化研究列为西溪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以“西溪隐红”为特色的新红学研究。今年7月2日,我们成功举办了“杭州与红楼梦”大型研讨会,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孙玉明、全国著名红学专家蔡义江、吴新雷、周思源、丁维忠等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西溪,畅谈红楼梦与杭州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还将在西溪湿地内建设西溪红学陈列馆,全面展示红楼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物品,重点向大家介绍土默热先生的红学研究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国”字号的湿地博物馆,理应发挥龙头作用。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湿地类博物馆的积极响应下,2010年,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在杭州西溪湿地宣告成立,全国17家单位加入了联谊会,中国湿地博物馆担任会长单位。会议通过了联谊会章程,交流了湿地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并约定每年举行一次联谊会成员大会。

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成立一年来开展的工作,引起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高度关注,理事长徐善衍等领导多次酝酿讨论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得知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后,协会专门派出常务副秘书长李元潮专程来中国湿地博物馆调研,并以最高的效率向中国科协和民政部递交了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报告。

湿地文化篇6

关键词: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哈尔滨江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北岸,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3部分,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总面积为12.5万hm2。范围是西起哈尔滨市与肇东界,东至滨州铁路桥,北起改线前进堤,南至松花江北岸,与哈尔滨市区隔江相望。

江北湿地属于典型的城市湿地。城市湿地作为地域传统景观,历史悠久、变化缓慢、反映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文化、美学价值,有明显地域特征、易于可识别结构的景观;往往拥有独特的视觉美学、历史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特质,能激发人们的历史感及空间美感,是最具魅力的景观。此外,作为湿地本身,在调节湿度、消除生态病害、重续中断的生物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江北湿地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1 湿地生境破碎化

因缺少合理的规划,城市化进程加剧,功利性目的驱使,使得湿地生态破坏。以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因其历史悠久,自然和人工景物优美,离繁华闹市区近,交通便利,而备受开发商青睐。上坞、月亮湾地区建起大量的围堤大坝和一幢幢别墅、休养所。私建、滥建不仅破坏了太阳岛的自然景观与水土风貌,大片湿地、草原、沼泽水系被侵蚀,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着地下水体。

1.2 湿地退化明显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湿地呈明显退化趋势,大片湿地被破坏、开垦。苔草湿地其主要构成植物修氏苔草(Caxes cyperoides),褐叶鞘苔草(Cnrex minuta)等在遭受大面积破坏后,尤其是根部被拔起,在干旱、风力作用下逐渐形成沙化现象。从2003年起,哈尔滨市频发沙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河漫滩湿地、草甸湿地被破坏、沙化所致。

1.3 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松花江中,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日益加剧,使太阳岛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2 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2.1 加强湿地立法

湿地建设、管理加强、立法先行。由于江北湿地大部分位于城区内、近郊或交通要道两旁,由于大面积的功利性建筑,使得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湿地的保护与建设中,需要城市规划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此外,为了湿地恢复措施的顺利实现,还必须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从立法的角度来约束对湿地的破坏行为,完善湿地保护机构,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通过对湿地的面积保护,进而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水文和其它方面的功能。

2.2 加快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确保自然湿地面积

湿地的功能和结构由湿地的面积大小决定。湿地水体的面积和容积要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护湿地面积不再减少。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人为改变和消除限制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利因子,加快己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合理的湿地治理措施,控制各类干扰,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

2.3 建立江北湿地的旅游保护规划及功能分区

现有相对尚未遭到破坏的湿地对于保存湿地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通过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功能不同的原则,严格保持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方针和经营原则。结合该区环境现状,本着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自然性,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水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科学研究的原则,将本区划分为西部重点保护和恢复区、中部生态旅游区、东部生态文化展示、旅游开发3个区域。

西区:生态功能重点保护与恢复区,位于四环路江桥以西500m、向西7km、宽3km、面积2 104hm2,功能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极其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此外,松花江哈尔滨段新建松浦大桥以西,冰雪大世界以北,前进堤以南等近百平方公顷植被覆盖相对较好,不连续分布有芦苇等耐水植物,有极大的保护价值,不宜进行大面积景观开发,也应作为哈尔滨湿地的生态“保育区”。中区:生态旅游功能区,本区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展生态资源的恢复性建设,开发生态科考、科研、观光、教学等生态旅游。东区:太阳岛生态文化功能区,本区以生态文化为主旋律,设计策划以太阳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建设生态文化娱乐休闲区,拟采用对外招商引资方式建设,并在现太阳岛东北部的湿地环湖景观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

哈尔滨地区湿地面积大,情况复杂,有许多问题亟待科学研究解决。当前,应重点做好有关湿地的结构、功能的调查,湿地污染现状、原因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湿地生态需水研究,湿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湿地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湿地文化篇7

机遇,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机遇,对于一个城个区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当济西湿地遇到城建发展机会时,其被忽略已久的潜在价值就如破茧成蝶般绚烂起来。

近几年,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认识和重视,湿地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时尚。湿地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等,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济南市城市建设向西部推进,对于济西湿地公园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历史机遇,济西湿地公园抓住济南城建向西拓展的有力时机,重磅出击,投资25亿元,以建设永续健康的小清河源头、湿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平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乐园为宗旨,力争将总面积约33.4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打造成为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看过《非诚勿扰》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葛优去杭州西湖购房的桥段,在片中,我们看到杭州西溪湿地的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世外之美。而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济西湿地的规划定位,济西湿地无论在规模和景观质量上都将赶超杭州西溪湿地。

济西湿地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城区的西部玉清湖边,北起沉沙池北部大坝,东接南水北调东线引水渠,南至冯庄村与老李村之间的道路,西邻黄河,周围交通便利,距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仅十几分钟车程,是济西生态区的核心部分。它拥有大量湿地和未开发的土地,水源稳定,并且地理位置优越,将天然湿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系列景点有机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此外,湿地区域内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和南部山区的景观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湿地资源对于济南城区居民及游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的水塘,天然芦苇荡等旅游资源,可以提供水上活动,林中游憩、休闲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济西湿地公园在打造生态湿地的同时,将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一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兼有的文化胜地。根据济西湿地公园景观分布特点,公园内景观结构将被划分为“一环、三组团”。一环即环玉清湖水库景观带该区域以典型的湿地景观和亲水的娱乐活动为主:三组团即以鸟类观测,湿地水质净化、湿地植物展示等原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原生态湿地景观组团;以民居展示,民俗表演,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等为主的民俗风情景观组团:以旅游接待服务管理为主的旅游服务管理组团。以自然湿地田园风光为载体,以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体验为内容,济西湿地将被打造成一个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展示平台。

湿地文化篇8

关键词:湿地现状;湿地景观;保护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145-03

1湿地在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意义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1]。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物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 水利风景区以培育生态、优化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1]。

湿地是水利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在提供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风景区中的湿地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还具有重要的观光、科普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建设中,应将湿地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合理规划和建设湿地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好环境。

2福建省湿地的优势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近几年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的建设中,福建省水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有福清市石竹湖、仙游县九鲤湖、南平市延平湖、永泰县天门山、永安市桃源洞、德化县岱仙湖、尤溪县闽湖、龙岩市梅花湖等8个水利风景区被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水利风景区,对福建省湿地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调查和研究,将对风景区中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湿地面积大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景观的自然综合体。根据《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7]。此外,湿地还可以包括与湿地邻接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境内河流密布,海岸线长,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 km,沿岸分布众多港湾、滩涂、湿地。全省湿地总面积为222.72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3%,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3.54%。沿海岸分布大小港湾125个,其中较大的有沙埕湾、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闽江河口、福清湾、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等[7] 。

2.2湿地类型丰富

福建省境内不仅湿地面积大,且湿地类型多样。目前国际上关于湿地的分类系统和标注尚不统一。根据《湿地公约》中的分类系统和标准,福建省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及库塘、垦田、水田湿地等4大类,18种类型包括浅海水区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红树林沼泽、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河流、泛红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水库、鱼虾池塘、藓类沼泽[4]。

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为福建主要湿地类型,特别是浅海水域、河口湿地、滩涂和红树林湿地是福建省重点湿地。

福建省海域面积辽阔,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滨海湿地面积为5318 k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64%;海域浅海滩涂面积有4100 km2[5]。沿岸岛屿众多,星罗棋布。红树林是重要的近海海洋生态资源,福建省是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的最北省份,沿海分布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现有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12处[5] 。河流湿地面积达2305 k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7.7%[5]。境内河网密布,较大的河流有九龙江、闽江、晋江、汀江和交溪等。湖泊湿地多,现主要有:西湖、筼筜湖、三十六脚湖、大天湖、小天湖、泰宁金湖、蛟湖、龙湖等。人工湿地类型多样,包括稻田、水库和鱼虾塘等,以水库湿地为主。全省有东张水库、东圳水库、南一水库、惠女水库、峰头水库、山美水库、山仔水库、水口水库、东溪水库、古田水库等大型水库。

2.3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2.3.1湿地植物的多样性

湿地内有维管束植物500余种(含变种),隶属于124科325属,浮游植物299种[2]。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5]。沿海河口海湾地带有红树林间断性分布,红树植物共9科11属15种,主要种类是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木榄、老鼠勒、苦郎树、黄槿等。福建省分布有7种,且福建福鼎的秋茄为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的最北界[5]。

2.3.2湿地动物的多样性

主要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浮游动物等。根据统计表明野生动物有湿地鸟类如黑嘴鸥、鸳鸯、岩鹭、白胸翡翠、斑嘴鹈鹕等17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29种;哺乳动物中华白海豚、江豚、斑海豹、水獭、水鹿等25种;两栖动物如大鲵、中国小鲵、虎纹蛙等46种[2]。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5]。

3福建省湿地存在的问题

3.1湿地分布不均

福建省湿地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沿海各河流入海海湾,如宁德三沙湾、福清湾、晋江湾、九龙江口海湾。内地除了屏南鸳鸯溪、水口水库、沙溪水库、棉花滩水库以及水田湿地之外,湿地分布较为零星[3]。省内有湖泊湿地9 km2,占福建全省湿地总面积的0.1%[5]。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于沿海和海岛,内陆山区湖泊水面极少。

3.2湿地面积减少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湿地面积逐年减少,主要表现在: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减少。天然湿地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湿地由于工业化生产、建设的污染和大面积的围垦养殖,造成了沿海湿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比如:九龙江口的红树林是福建省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但由于厦门海沧开发区建设时大片的红树林消失殆尽,也使赖以生长的鸟禽(如白鹭等)减少;泉州海滨湿地也与此相似,由于万安开发区与丰泽城东沿海的围垦,使洛阳江口至后渚港的红树林湿地急剧减少[3]。

人工湿地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农田的不合理利用,由于管理不善和周边生活区生活污水的不规范排放,很多农田遭到污染,或者乱占用耕地进行其他使用,如搭建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

3.3湿地水环境受污染

由于水利风景区的兴建和对游客的开放,水利风景区的湿地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景区周边社区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导致湿地保护区水环境遭到污染,存在水体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同时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网箱养殖等导致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水利风景区中观光游览的游客环保意识不够,缺乏湿地资源保护的知识,在游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对景区的湿地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4湿地生物多样性受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工业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到湿地,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了水质,而且使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破坏。由于湿地的大量开发, 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 特别是珍稀生物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灭绝, 物种多样性减少而使生态系统趋向简单, 系统内能流和物流中断或不畅,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 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3]。这种现象在沿海经济发展的地区表现明显,由于每年向海洋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了沿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湿地的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5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退化

随着水利风景区的兴建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利风景区的湿地水环境遭到了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湿地原有的生态和环境功能退化。由于水环境的破坏,湿地中原有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破坏,水生植物减少,许多水生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重金属,使得湿地原有的净化和过滤的生态功能减弱。湿地水环境是湿地动物重要的栖息地,特别是沿海湿地是众多鸟类特别是水禽迁徙、越冬、繁殖、栖息的集中分布区。近年来由于湿地水环境的破坏,使这些鸟类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4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的建设原则

水利风景区湿地景观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其景观的保护和建设,而且要考虑到湿地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环境调节功能。

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要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的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如:观鸟屋、科普馆、游道等),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2]。

4.1保护性开发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中要遵循“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湿地保护为主,在科学修复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生物资源、景观资源。

4.2生态化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做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根据湿地的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地形地貌的特点,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充分体现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

4.3突出水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原则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要注重水文化氛围的营造,突出当地的水文化,彰显地域特色。在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中,要挖掘当地的地脉、文脉,将其融入其中。让民众在领略湿地自然风光、认识湿地的同时,了解湿地的文化、民俗及其生态文明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可以在景区中设置水文化馆、各种展示标志等辅助设施营造水文化氛围。

4.4突出科普宣教特色原则

在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注重对公众湿地基础知识的普及、对湿地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的展示,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中,增强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湿地保护的自觉性。

5水利风景区湿地的保护对策

5.1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湿地保护水平

由于对湿地环境变迁、湿地生态破坏、社会经济改变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加强湿地生态研究十分必要。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研究水平,建设强有力的科技队伍,对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0]。

积极开展湿地的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湿地科学是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湿地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湿地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以及国际机构开展合作,对福建湿地的特征、形成、发肓和演化规律,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湿地退化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进而提出退化湿地的恢复措施。另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及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整治、恢复及重建技术研究,探索湿地的开发利用模式,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9]。

5.2健全规章制度,统筹兼顾地保护和开发利用

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将现有湿地全面地划入保护范围,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法制化管理,让湿地保护有章可循,防止湿地继续被破坏。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由湿地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科学管理,遏止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天然湿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严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走集约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

5.3合理规划设计,增强其科普教育功能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中,人们注重其观光游览功能,但对湿地的生态系统关注不够,对其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对景区中的湿地进行科学的研究,对湿地的资源进行分析,把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功能融入设计当中,通过辅助设施让游客在观光游览中亲近湿地体验湿地,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例如:可以通过标识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水利风景区湿地的重要意义;在景区中的辅助设施如:科普展览馆、宣传图片等,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民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在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中,要加强湿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体现湿地的特色性、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6]。

5.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人才技术资源

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涉及到了生态学、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环境科学、旅游管理、景观规划设计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水利风景区,并对其进行管理,需要多学科、全方位人才的配合。

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措施,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人才技术资源。一方面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的学科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景区管理人员来传授知识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景区建设办法;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省内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出省出国去考察调研,借鉴他人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推动福建省水利风景区的建设[2]。

参考文献:

[1]王世岩,彭文启,周怀东.浅析水利风景区湿地保护对策[J].中国水利,2006(13):58~59.

[2]施明乐.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思路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2):153~156.

[3]陈金华.福建省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8,14(2):8~11.

[4]黄骐.福建省湿地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8(2):120~121.

[5]湿地国际.福建省湿地资源概况[EB/OL].[2010-04-27].http://.

[6]林松熙.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2):35~36.

[7]王海芳.湿地及其保护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49~50.

[8]郑丁团.福建省湿地的特点及其保护对策[J].野生动物杂志,2009(6):4~5.

湿地文化篇9

1.1研究区域概况

1.1.1二卡自然保护区二卡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东北,地理坐标:N49°26′~49°32′;E117°45′~117°51′,属黑龙江流域。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凉短促,降水集中,春秋两季降水少,多大风。年平均气温-0.1℃,极端最低气温-42.7℃,极端最高气温40.1℃,降水量319mm,蒸发量1405.5mm。保护区的核心区位于北部,总面积1927hm2;缓冲区位于核心区,面积1611hm2;其余区域为实验区,面积为3143hm2。二卡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区划见图1。保护区主要由湖滨平

原、冲积平原、河谷漫滩、沙地沙岗、高平原等地貌组成。保护区中部301高速公路横穿而过,路基每隔400m设置一处涵洞,以维持南北区域的水力联通。1.1.2海拉尔河保护区主要受东侧的海拉尔河补给。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海拉尔河径流量年内分布极为不均:11月至翌年3月为冰封期,径流量极小;4月至10月为非冰封期,非冰封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约95%。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呈东至西流向。海拉尔河在二卡自然保护区附近为河流下游,属于典型的平原型河流。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开阔,当径流量较大时,河水出槽漫滩,为河漫滩湿地提供补给。海拉尔河上游拟建某水利水电工程(A工程),工程建设后将改变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的水文情势,继而影响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

1.2研究方法

1.2.1水文基础数据二卡自然保护区植物的主要生长季节为5-9月,因此以1961~2010年共计50年内的海拉尔河嵯岗水文站的5-9月水文资料为基础,针对月均径流量进行分析,总计250个数据样本。嵯岗水文站位于二卡自然保护区上游约30km的海拉尔河干流上,从嵯岗水文站至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海拉尔河段内,无支流汇入,也无取水口。因此,嵯岗站的水文资料可较好的表征二卡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海拉尔河水文情势。

1.2.2植被基础数据采用TM5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源进行遥感解译。遥感解译结合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进行:2011年8月通过植被调查以及现有资料为解译提供参照;2012年9月通过现场调查,对解译成果进一步验证。

1.2.3湿地分类对于湿地的定义及分类,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1971年于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湿地公约》。其湿地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公约》同时还对海洋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的湿地类型进行了细分。二卡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属于内陆湿地,参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分类,结合保护区植被类型,本研究区域涉及的湿地类型有:湖泊湿地、季节性河流湿地、灌丛沼泽、草本沼泽和盐化沼泽。

1.2.4湿地景观破碎度湿地景观破碎度表征着湿地被分割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为湿地的破碎度;N为某湿地类型斑块的总个数;A为某湿地类型的总面积。

2结果与讨论

2.1海拉尔河月均流量分析基于嵯岗水文站1961年至2010年5~9月份的水文资料,海拉尔河最小月均流量为5.91m3/s,最大月均流量为558.54m3/s。以10m3/s为梯度对海拉尔河月均流量进行频数及频率统计,统计值区间为0-560m3/s,根据统计结果绘制频率密度图及频率分布图见图2。海拉尔河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存在封冻现象,不适宜按照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进行水文周期划分。为了研究需要,将海拉尔河流域主要植被生长期(5~9月份)的月均流量划分为低、中、高三类径流水平:月均流量小于58m3/s为低径流(出现频率P≥75%);月均流量在58~186m3/s的为中径流(75%>P>25%);月均流量大于186m3/s为高径流(P≤25%)。综合考虑遥感数据的可用性,分别选取三个时段代表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2009年8~9月为低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61.42m3/s、56.01m3/s,时段平均流量为58.72m3/s(P=74.6%)。2010年5~8月为中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161.21m3/s、108.21m3/s、98.91m3/s、108.70m3/s,时段平均流量为119.26m3/s(P=44.4%)。2009年5~7月为高径流期,月均流量分别为149.09m3/s、157.43m3/s、264.53m3/s,时段平均流量为190.35m3/s(P=23.8%)。

2.2不同径流期内湿地差异分析采用三个时段末的TM5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源进行解译,以研究水文情势对二卡自然保护区的影响: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7日、2009年8月3日的影像资料分别代表海拉尔河低、中、高径流期。解译成果及统计见表1、图3及图4。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受水文情势的影响较大,在低、中、高径流期内湿地面积比例分别为43.03%、53.66%、69.56%。此外,湿地类型在不同径流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低径流期内,保护区湿地以盐化沼泽为主,占总湿地面积的50.31%;中径流期内,保护区内各类型湿地的面积较接近,季节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及盐化沼泽的比例分别为28.40%、25.14%和28.31%;高径流期内,保护区以季节性河流湿地为主,占总湿地面积的52.3%。对比三个研究时段可见,随着海拉尔河径流量的增加,时段末的湿地总面积以及季节性河流湿地面积增加、盐化沼泽面积减少。水文情势是制约湿地类型与演替的最基本因素。海拉尔河径流量的变化,引起保护区的水量、淹水历时、淹没范围、漫滩频率等水文情势变化,短期改变区域的淹没状况及湿地类型,如低径流期的盐化沼泽在高径流期被淹没成为季节性河流湿地。同时,水文情势对湿地的理化环境产生影响(如营养物质的可获取性、土壤和水体含盐量、pH值和沉积物特性等),继而引起保护区湿地植被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动,最终带来湿地的演替。地势较低的区域可得到较充足的水源补给,维持长期积水状态,成为湖泊湿地;地势适中的区域不定期得到水源补给,区域不断处于“干-湿”交替中,逐渐发育成为灌丛湿地、草本沼泽或盐化沼泽。而地势较高的区域不能得到足够的水源的补给,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湿地以外的生态系统。

2.3湿地生态阈值分析生态系统发生突变的点或区间,在生态学领域称为“生态阈值”。生态阈值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但公认的一点含义是:当生态因子扰动接近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或过程会发生不同状态间的跃变。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具有适应、调节能力,且该能力与湿地面积呈正相关,湿地面积也被诸多研究者作为生态阈值判别指标。以二卡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大部分河漫滩湿地缺乏观测资料或基础研究,制约了河漫滩湿地的生态阈值研究。河流的水文情势是河漫滩湿地形成与演替的最基本因素,与湿地面积之间也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河流水文情势为基础,从湿地面积角度进行生态阈值分析。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不仅引起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同时还短期改变了保护区内湿地类型的分布状况,带来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差异。景观破碎度反应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作为湿地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从表2可见,在海拉尔河的低、中、高径流期,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破碎度分别为1.02、0.84、0.64,径流量越低,湿地破碎度越大。更值得关注的是,湖泊湿地的破碎度在低径流期达到了1.37,比中、高径流期增加了一倍以上。二卡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河漫滩湿地,径流补给是湿地水源的主要来源。湖泊湿地形成于地势较低的区域,是整个湿地的中心区。湖泊湿地的面积萎缩且破碎化程度上升,表明整个湿地区域的水量已经较为缺乏,亟需得到新的径流补给,湿地已处于较不稳定的状态。本研究选取的低径流期末(平均流量58.72m3/s,P=74.6%),保护区湿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比例仅为43.03%,湿地景观破碎度达到1.02,尤其是湖泊湿地的破碎度出现一个较明显的跃变,由中径流期的0.57增加到1.37。结合生态阈值的含义,此时段的湿地状态可近似的作为区域的生态阈值,即维持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占全区域面积的43.03%。

2.4工程对湿地影响评价拟建A工程引起海拉尔河水文情势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平水年及枯水年:平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5~9月份月均流量由159.75m3/s减少至134.75m3/s;枯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断面5~9月份月均流量由66.9m3/s减少至52.6m3/s。基于本文2.2小节研究内容,海拉尔河月均流量与二卡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面积比例存在着正相关,月均流量越大则湿地面积越多。月均流量对湿地面积的影响是多元的,其相互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半定量评价A工程对湿地的影响,假定月均流量与湿地面积比例为线性相关(如图5)。采用内插法易得,平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5~9月份月均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比例由58.87%减少至56.32%;枯水年内,二卡自然保护区5~9月份月均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比例由45.23%减少至42.34%。结合本文2.3小结研究结果进行A工程建设对湿地的影响评价。平水年内,A工程建设导致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比例减少至56.32%,湿地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枯水年内,A工程建设导致二卡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比例减少至42.34%,已低于43.03%的生态阈值,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及稳定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采用人造洪水等措施以减少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3结论与展望

湿地文化篇10

【关键词】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责任旅游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地球的肾”。又因其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韵,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功能。由于湿地丰富的综合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给湿地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湿地旅游目前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原生态”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旅游界和环保界的研究热点。

1.湿地与旅游关系

“湿地和旅游一直相关,一方面,旅游需要湿地,游客喜欢游泳、日光浴、划船、跳水、潜水、垂钓、观看鸟类及其他野生生物,而海滨区、湖泊、河流和红树林等一些湿地可为游客提供这样的场所;另一方面,湿地需要旅游,旅游收入能为湿地资源保护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自2000年以来,随着湿地国际成员国的逐步增加和全球范围内湿地保护和信息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湿地生态旅游也在逐步发展。2002年,湿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提出,同时因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而首推采取生态旅游模式。

2.湿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攻势强,产品影响力弱,湿地旅游开发与市场衔接不配套。湿地旅游做了全面的、大量的、多管齐下的营销策略,但因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多地旅游产品雷同,缺乏与各个湿地区域特色相结合的特色湿地旅游产品,缺少具有特色鲜明的主打品牌;且目前的湿地旅游多为政府行为,多数景区与旅行社对接方面断档,没有市场营销策略,一味地等待政府宣传,缺少主动性和市场意识。

(2)景观产品多,湿地文化产品少。目前的系列湿地旅游产品,大多为景观类产品,缺少湿地文化产品。湿地景观文化没有与湿地生态旅游文化、湿地旅游社区文化、湿地旅游历史文化较好地融为一体,没有充分挖掘松花江和太阳岛的文化内涵并与湿地旅游相结合,缺少与地域特色相融合的湿地文化旅游产品。

(3)行业管理不力,缺乏生态旅游教育和培训,缺少湿地旅游专业经营人才。湿地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因而对旅游专业经营人员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设计还存在不规范问题、行业管理不力等现象,缺乏生态旅游教育和培训,缺乏专门从事生态旅游业的人才。

(4)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程度不够深入。目前,在各景区,已有大量的社区居民加入到旅游行业队伍中,促进了目的地产业结构优化,社区居民收入有很大的增加。

3.湿地旅游开发对策

3.1坚持“保护第一,恢复原生态环境为首”的生态性原则

(1)保护第一原则。湿地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才能使湿地旅游区的青山绿水、优美的自然环境永续利用,才能保证湿地旅游的可持续性。

(2)改善生态环境原则。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其主体价值是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充分实现的前提之下才能考虑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框架内进行,应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区综合效益的实现等生态旅游发展的主题,必须尊重自然,加大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应把改善和恢复环境放在首位。

3.2开展环保教育,实行负责任旅游

(1)湿地旅游是责任旅游,而绝非户外休闲娱乐的物质享乐型的旅游。在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对游客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引导,要尽量保持湿地景观的原貌,要求游客要具有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和生态道德,避免破坏湿地景观的原真性,实现“负责任旅游”。

(2)控制游客容量,提倡旅游规模小型化。游客容量实际上是一种环境容量,它的合理与否,应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持续使用,同时,保证游客最低的方便通达、舒适安全为标准。鼓浪屿每天限制游客为1500人的做法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3.3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机制,凸显特色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基础,立足于资源现状,根据资源特征设计相应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保证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前提。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之所在。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注重特色开发,必须由政府打造核心品牌建设,挖掘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在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效果的同时,力求凸显湿地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差异,通过湿地游平台提升带动整个夏季旅游的发展,还要考虑夏季湿地旅游与冬季冰雪的衔接问题,可试在一些景区开展冬季越野滑雪项目及相应服务设施,真正提升“冰城夏都”的地位与声誉。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必须考虑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价值交换,因此,在产品开发时要化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应根据不同市场消费群体开发相应的特色旅游产品。

3.4加强湿地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湿地生态旅游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服务的基本操作到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均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专业人才,必须提高政府及旅游管理人员甚至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应加强对从业者的管理,定期培训,增加服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3.5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法制监管力度及日常执法

应严格执行《哈尔滨市松花江湿地旅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随着旅游业纵深发展,应不断完善、补充相关法律细则,加大加强法制监管力度,严格日常执法,切实把工作做到实处;应加大湿地景区开发保护宣传力度,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一些生态旅游环保措施,增强市民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湿地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6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模式,实施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

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其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积极引导和激发社区参与热情,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使社区居民既是旅游活动中责任的承担者,又是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到使居民享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湿地旅游产品的重要性,提高其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的动力和意愿。

【参考文献】